基层医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14:2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层医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层医学论文

篇1

 

 

 

 

首先,基层医生想,就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1

标题内容 需要从两方面培养:在学校里的科研设计等课程的培养或向其他研究者进行交流学习。最重要的是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有科研这根弦,这样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好的科研思路。

 

2

较高的临床水平 研究者应该对本专业疾病的诊断、治疗,并经常跟踪本专业的研究热点。这样才能在临床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继而根据问题设计出高水平的科研课题。

 

3

电脑操作技能 无论是跟踪本专业的研究热点和科研的查新,还是写作和投稿,都需要熟练的电脑操作技能。电脑操作技能的提高没有诀窍,就是卖油翁所说的“唯手熟耳”。

 

4

英语技能 发表SCI文章所需要的公共英语技能只需英语4级水平,很多大学本科已经达到,只是长期不用,退化了。专业英语技能的提高较简单,只需要对本专业顶尖杂志的10篇论着进行精读即可。

 

 

5

对科研的兴趣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是前面所有能力的基础。虽然科研的过程有时是痛苦的,但是要培养自己从科研的成功中获得快乐,让兴趣成为科研的原动力。

 

 

其次,基层医生想,就需要了解医学方法:

 

1

寻找课题 科研源于临床,我们要从临床中发现科研课题,对临床中用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进行思考,或对临床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解决不满意的问题进行研究。一定要从小问题入手,即使对某一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预后的某一个小问题进行改进,也值得研究。

 

在临床中发现可能的科研课题后,就是对这些课题进行检索,了解有无其他研究者进行了研究。这要求具备一定的网络技能和外语基础。一般先自行进行搜索,然后再委托专业查新机构检索。

 

2

科研设计 如果该科研课题无人研究,就进行科研设计。对于基层医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避免进行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原因是患者人数有限且病员的经济情况不同,可能造成研究多年不能完成或偏颇很大。基层医院还要面临有无临床试验的资质和法律问题。另外,由于很多病员对临床试验的理解有误,可能造成依从性较差。其次,避免基础研究,尤其是涉及机理的研究。原因是基层医院医生的理论水平有限,实验设备不足,临床工作太忙导致时间有限,实验的经费有限。所以,设计课题时一定要考虑病员数量是否足够,时间是否充裕,经费是否充足。

 

3

课题进行 应该严格按照课题的设计进行,每隔一段时间,对课题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须强调的是团队协作。科研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多位参与者共同努力,尤其在基层医院,为每位参与者分配适当的工作后,参与者必须认真完成。实验结束后,对科研数据分析。

 

4

撰写论文 这是很多医生都头痛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复杂。具备英语4级水平,再经常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章,是可以用英文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的。文章写好后,可以找母语是英语的医学专家修改语法。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让专业的修改公司修改。

 

5

篇2

1.1一般资料

2008年、2009年我院护理部共接收实习护生85人,均为女性,年龄18-21岁。其中2008年44人,2009年41人。

1.2方法

1.2.1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一次性发放一次性收回,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在没有任何暗示和诱导下进行填写,现场发放问卷85份,现场收回,回收率100%。

1.2.2建立临床教学网络,强调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重要性建立护理部科室护士长护理组长的教学网络,由护理部干事负责教学工作。要求各科室将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带教计划,并将其作为重要内容,首先进行培训强化。护生进院后、入科前,由护理部组织对其进行为期2周的集中培训。其内容包括:医院概况及历史的介绍、护士仪表着装要求、护士行为规范、护患沟通技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护士条例及基本的5项护理技术操作。组织护生观看护士礼仪录像。要求各科室在护生出科时给予全面考评。在培训时把“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作为学生接触病人时必须要做到的两个“一”,让学生在各个操作环节中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自愿组合每2人一组,互为病人,亲身体验作为病人的感受。在提高学生技能操作的同时,增强了她们的爱伤观念。让她们明白:关爱和尊重病人常常是从接触病人的第一瞬间就开始了。

1.2.3在护生进院后、集中培训时,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了解护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和护生心目中带教老师的形象。通过每月召开一次实习生座谈会和发放反馈表征求护生对所在科室和带教老师的意见和要求。

1.2.4统计方法所得资料由质控护士长带领组员共同审核分析评价,每一项目数与所调查的总数进行比较。

2结果

结果显示,护生对在带教过程中增加人文知识持肯定态度。

3讨论

3.1加强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现实的需要,是护理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从社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中不难看出,良好的人文知识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而快速发展的自然科学又进一步丰富了人文科学知识,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现代护理学的科技信息骤增,知识和技术更新加速,护理过程中的人文含量与日俱增,多层面地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是适应护理学的变革、推动护理学向前发展的需要。

3.2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文素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作为一名临床带教老师,不仅要热爱护理专业和带教工作,而且要有奉献精神和精通业务,并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表率,以自身的敬业精神、思想品德、责任感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去影响学生,为她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3.3营造内涵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与护生密切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将护士良好的气质、优雅的礼仪、勇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不断传达给护生,使她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地得到升华,促进人文精神的不断内化。

4结论

现代护理人才的培养应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注重培养复合型的护理人才。只有深刻把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促进人文精神的内化,才能最终使护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得以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复合型护理人才的需求表明,在现代护理临床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势在必行。

篇3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吉林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卫生厅主管,吉林省医院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0412

国内刊号:22―1115/R

邮发代号:12―4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吉林医学》杂志创刊于1958年,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管,吉林省医院主办,吉林省医学会承办的综合

性医学学术期刊。CN:22―1115/R,ISSN:1004-0412,2008年起改为半月刊。为阅读方便,上半月主要刊登综合医学论文,下半月主要刊登护理学论文。办刊宗旨为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性与综合性,刊物以栏目设置活跃,提供多种服务为办刊特性。

期刊收录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

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综述、调查报告、病例报告、医院管理、医学教育、护理研究、医学与法等。

篇4

××,女,现年岁。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现任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荣获湖南医科大学“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数篇,科研项目获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她所领导的科室由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于年荣获“省表年文明号”称号。该同志现为中华医学会邵阳分理事委员、市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省脑瘫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兼副教授。

一、刻苦钻研、苦练本领

××同志自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在临床一线从事儿科疾病的诊治工作。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儿科医生,为年幼的患儿解除病痛,为患儿的家庭拂去忧愁,她总是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埋头工作。在虚心向老同志、老专家讨教临床经验的同时还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探索新的科研项目。她在这种进取精神的激励下日渐成为一个技术精湛的儿科大夫,并于年晋升为儿科副主任医师,成为儿科医师队伍中的当家花旦。二、言传身教、严谨行医

××同志从进入临床工作的第一天起就严格要求自己必须做一个让患者觉得可亲又可敬的医生。在医疗技术上她要求自己精益求精、治疗效果上要好上加好,在诊治疾患的过程中应该严肃认真,尽职尽责,这样才可以在患者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可敬的形象,而平时与患者的交谈又要亲切自然、态度和蔼,要把患者及其家属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去交谈,这样才可以让患者又觉得可亲。多年以来,××一直就这样要求着自己,同时也要求着自己带教的学生。××同志工作所在的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湖南医科大学(即湘雅医学院)的教学医学之一,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来到该院进行临床实习。正是有着象××同志这样严谨行医、言传身教的好老师,湘雅学子在这里才得到了良好的临床锻炼,既丰富了自己的临床知识又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日后担负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同志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伤风体现在每一次的带教工作中而使她连续多年获得湖南医科大学“优秀带教老师”的荣誉称号。

三、心血浇灌、铁树开花

由于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重,又具有强烈的开拓精神与领导意识,××同志在年全院中层干部大调整时成为当之无愧的儿科主任,全面负责儿科的工作。年以前,由于众多的原因,儿科在我院所有的科室中是出了名的差科室、累科室,患儿哭哭啼啼,家属骂骂闹闹,医务人员忙碌了一年却还得不到一分钱的奖金。多年以来的这种状况致使在儿科工作的医护人员思想不稳定,总想有朝一日跳出这个火坑。××任儿科主任后深知重任在肩,为了改变儿科的现状,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调整病房布局、开创新的项目、挖掘服务空间、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改善医患关系、扩大行业影响……能想到的她都去做了,能去做的她都做好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心血浇灌的儿科这棵铁树终于开出了喜人的鲜花:该科目前已形成了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与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心为主的特色专科。高超的医疗水平和完美的服务理念改变了儿科当年的“火坑”局面。如今的儿科,医患关系融洽、就医环境舒适,工作人员笑容灿烂,最值得一提的是儿科全体工作人员在××的带领下竟创造了年收入连续翻几番的经济效益,从年全科年收入的万增加至××年的多万元。今年上半年儿科总收入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万元,增长。成为临床科室业务总收入和增幅位居第一的科室。版权所有

四、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同志于年在全市各大医院中率先创建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数年来治愈了各种新生儿重症疑难病例数千例,特别是在超低体重早产儿的救治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她曾救治的一位孕期只有周,体得仅为克的早产儿是目前为止我市救治的一位体重最轻、孕期最短的一个早产儿。该例患儿的成功救治标志着我市在超低体重患儿的救治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更让人惊喜的是她在最近又成功抢救一例呼吸停止个小时的新生儿,为我市重症儿的救治工作再谱篇章。××同志在取得临床医疗效果的新突破的同时,更有医学理论方面的新成就;年《大剂量东莨菪碱抢救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顽固性呼吸衰竭例临床分析》获全国首届基层医学理论与实践论文优秀奖;同年《中西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例临床分析》再获全国首届基层医学理论与实践论文优秀奖;年《大剂量维生素及鲁米那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观察》、《新生儿黄疸例的临床分析》又同获全国现代基层医学论文优秀奖;年月《高危儿的随访与超早期诊治脑瘫》在《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第卷第期发表;××年月《高频射通气治疗婴幼儿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观察》在《中华综合医药卫生研究》第七卷发表;抚触对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临床疗效观察(《综合医学杂志》第六卷第七期);高频喷射通气治疗婴儿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观察《中华综合医药卫生研究》(××年月第卷);年月,××同志被邵阳市医学会聘为儿科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摘获串串硕果,××不但没有觉得可以松口气了,反而更激起了她勇往直前探索科学领域的斗志。创建邵阳市第一家小儿脑性瘫奖康复治疗中心!这成了她的又一个奋斗目标。凭着她的毅力与能力,××又一次成功了。到目前为止这家邵阳市唯一的小儿脑性瘫奖康复治疗中心已成功治愈了多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为孩子赢得了健康的生命,为患儿家庭驱散了忧虑的愁云,也为社会减少了负担和拖累。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这一项目的开展填补了我市在该领域的空白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年月《高危儿的随访与超早期诊治脑瘫》这一科研项目获邵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年月,湖南省医学会特于新宁举办由××同志讲述的《小儿脑瘫的超早期诊治与早期干预》继续教育学习班以肯定××同志在这一领域所取得成就促进该项目的继续发展。本文转载自网

××同志深深扎根在儿科这块土地上,多项目的深入研究有如繁茂的枝叶,渐次而获的成绩正如累累硕果。

五、救护生命、忘却小家

××同志十分敬业,她曾说:“我随时随地都是值班医生”。她以院为家,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医疗事业上。她担任科主任以来,从款休过探亲假及工休假,节假日也总要到病房去巡视。年初,武冈老家的母亲脑溢血病危,当时工作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她正在救治一例体重克的早产儿,为了挽救宝宝的生命而没有请假回去照看母亲。最后,宝宝获救了,而母亲却离她而去了。

为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扩大社区服务范围,她还经常利用节假日还领医护人员深入到福利院及县、乡医院进行随访义诊,使重病的患儿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挽救了许多儿童的生命。

××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科技工作者,她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为医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年月被湖南省政府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及“帼国建功标兵”同年月获得邵阳市专家突出贡献奖。

篇5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进修医师; 临床教学

近年来,医疗知识及技术正快速更新,特别是对于重症医学专业来说,几乎每一两年都有颠覆性的理论出现,这对于从事重症医学专业的医师来说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及时更新理论知识以跟进当今医学进步步伐。然而针对于广大基层医院的临床医师普遍情况,由于各种资源的短缺,往往不能及时获取最新的医学理论知识,而通过前往医学相对发达、综合水平较高的三级甲等教学医院进修学习,是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而对于提供进修途径的三级教学医院来说,如何更好地对进修医师进行教学培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永恒主题。本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学科科室,每年带教、培养来自区内各地的大批进修医师,在带教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就此谈一些心得体会。

1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众所周知,当今医患关系非常紧张,大多数的医疗纠纷往往都是由于医患之间沟通不畅造成的[1-3]。大量事实证明,具有良好医德的医务人员,治疗效果好,漏诊、误诊少,医疗纠纷少,反之,医德不良的医务人员往往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即使技术水平较高,也常常出现责任性差错和事故,不仅给患者增加额外的痛苦,甚至造成伤残、死亡。特别是对于重症监护病房的(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而言,由于入住ICU的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家属往往处于精神极度紧张甚至崩溃的边缘,但凡一些小的医疗失误或者言语过失便会造成矛盾的放大,为此,要积极搞好医德医风建设,促使每一位从事ICU的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的、重要的,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与患者安危有关,对患者承担着道德上的责任和义务。如能把这种道德责任转化成信念,医务人员就会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积极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带教老师作为进修医师接触最多的人,老师的言行对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每一位带教老师要有高尚的情操,既要关爱患者,也要关爱进修医师,以身作则[4-5]。

2 因人施教,个体化原则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域的科学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多数进修医师以来自基层医院居多,他们的医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带教老师要善于洞悉进修医师的知识水平,采用因人施教,个体化原则进行教学指导:(1)对于年龄偏大的,接受能力不强的进修医师,可以采取少排夜班,多跟班,多课时的理论授课方式,甚至在平时授课时,尽可能采用举例的方式传递知识,便于理解和掌握,平素多说些鼓励的话,可以提升他们的信心。(2)对于年纪轻,富有活力的进修医师,可以采取鼓励多动手,多提问,甚至发现问题当场提出当场解决,鼓励出现激烈讨论问题的情况,避免打击这类进修医师的积极性。(3)对于理论知识薄弱的进修医师,鼓励其在空余时间多阅读,并且适当推荐通俗易懂的医学书籍供其阅读。(4)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进修医师,可以通过多带教,增强其信心、勇气,不厌其烦的多讲解操作细节,提高其技能水平。

3 加强理论培训,培养正确严谨的临床思维

正确严谨的临床思维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的,要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必须先掌握准确的医学理论知识。对于从基层医院前来学习的进修医师来说,薄弱的医学理论基础是其最大短板,受制于基层医院的条件,很多进修医师毕业后往往缺乏足够的条件提升基础理论知识,而当今医学信息的更新却是如此之快,特别是重症医学专业的知识,相关诊疗规范、指南不断更新,如不注重对进修医师的理论培训,则会造成诊疗的不规范,降低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增加发生医疗纠纷的风险。

3.1 直接理论知识培训 可以通过举办小讲课、教学查房的方式。由于ICU涉及的专业知识十分广泛,对临床医师的要求较其他专业偏高,所以授课或查房所涉及的知识面应当广而深,既涉及到基础理论知识如病理生理、生物化学、解剖等等也应涉及到内外妇儿等临床学科,必要时授课可以邀请相关专业的教授进行理论培训[6]。

3.2 运用相关工具 借助医学书籍以及检索文献资料是学习基础理论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途径[7]。另外通过使用现代化软件如ppt、Excel、word等做病例总结性分析,往往对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3 实行启发性教学,培养整体性思维 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带教老师要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全面、深入,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进修医师敢于提问,敢于思考,敢于刨根问底,回答正确者能说清病理机制,错误者能找到原因,做到知其然亦知所以然[8]。对于散在的疾病线索,带教老师要善于学会总结性归纳,启发进修医师的整体性思维,能够做到将各种散在的线索归于一个病因,尽可能用整体思维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用一个病因解释所有相关的病情变化[9]。

4 重视临床技能培养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在医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临床技能培养长期以来较临床知识而言,往往被临床医师忽略,然而临床技能水平的高低往往是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低的关键因素,特别对于重症医学科这个专业而言,更突显其重要性。ICU是一门很注重临床技能的学科,在临床工作中,往往需要紧急的插管、穿刺、先进仪器的操作等,这些情况常为突发,一线医师往往等不及上级医师前来指导抢救必须原地紧急实行抢救措施,此时,抢救医师的技能水平高低就成为决定着患者的生命是否延续的关键因素,所以必须注重每一位临床医师的技能培养。

在进修医师进入临床时,要了解每位进修医师的技能操作水平情况,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不同等级的操作机会,特别是针对那些在基层医院鲜有机会的技能操作,但是如果过度放手往往因容易发生并发症而损害患者的利益,所以应“放手而不放眼”,保证医疗安全。

设立全面的临床技能教学平台,包括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科学研究等平台;要配备有完善的教学资源,如电视教材、多媒体课件等;加强临床技能教学与相关科室的合作关系,如可以与呼吸内科合作学习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与耳鼻咽喉科合作学习气管切开术,麻醉科学习气管插管术等[10]。

5 增强科研兴趣,培养科研能力

医学是一门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的学科,只有从事医疗行业的医务工作者具备有较高的科研能力,方能够时刻把握最新医学信息的进展,及时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将这些最新理论知识及早应用于临床实践工作中,不断累积经验教训,书写并发表相关医学论文,这样才能达到同行业内的先进水平。而笔者发现,前来进修的医务工作者的科研能力普遍较欠缺,他们往往缺乏明确的目标及对如何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毫无头绪,认为在基层医院受制于体制、医疗资源、医疗水平等相关因素的制约,根本就不适合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即便有好的思路,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难产。这就造成我国基层医院的医学理论、科研水平普遍较弱的现状难以改变的尴尬局面。而国外,如美国的医学信息学教育就比较成熟,其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与成熟的学科培养体制,能够对各层次从事医学工作者进行针对培训,达到满意的效果[11]。为了提高进修医师们的科研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5.1 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掌握现代医学进展的主要工具就是能够熟练使用医学英语,方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国际上最新医疗进展情况。医学专业英语的熟练掌握和自如运用对于个人知识面的拓展以及今后专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往往最新的医学进展来自于国外的英文文献,只有掌握较高水平的英语阅读能力,才能利用空余时间“随心所欲”的汲取医学信息。而我国的医学生普遍英语水平较低,往往是学而不能致用,特别是对于基层医院的进修医师这一群体,英语阅读能力普遍较弱[12]。为提高其英语能力,首先要做到提高其对医学英语的兴趣,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在平素教学工作中让其感受浓郁的英语氛围,如在交班、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小讲课等相关场合适时的用英语表达,让其自然地融入此氛围中,主动接受相关的英语教学,反复听到常用的英文单词语句,自然会掌握本专业的相关英文单词。其次,可以采取利用小讲课的方式,对最新的外文文献由带教老师进行逐句翻译,并适当讲解语法,培养进修医师的阅读思维,后期还可以通过指导进修医师如何检索英文文献,培养其查阅相关知识的能力[13]。

5.2 提高搜索文献的能力 通过医学文献检索可以提升医术水平,既是科学研究选题的需要,也是科研成果的主论依据,更是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需要[14]。当前传统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普遍采用大班教学、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教学安排不合理、考核方式不合理等。要提高文献能力,应适当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通过思考、讨论、查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改革课程内容: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文献分析、课题查新和课题申报、论文撰写等内容;优化教学效果: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如利用微博、QQ、微信等社交平台,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任课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工具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实时指导学生学习[15]。

6 采用双向考评制度

在进修结束时除了应该对进修医师的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水平进行考核之外,同时亦应该进行对进修老师带教模式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查,及时发现带教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纠正改进,这样可以促进今后的带教水平进步。

通过多年的进修医师培养,总结了上述的带教经验。通过在本科的进修学习,绝大多数进修医师圆满完成了进修任务,回到自己所在医院后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在临床实践中,提高了所在医院的重症医学专业的诊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又宁.医患矛盾如此尖锐的根源到底何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6):401-403.

[2]刘雅莉,景涛,田金徽,等.新西兰医疗风险防范及监管机制现状的循证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9):673-680.

[3]刘霁堂,殷猛.浅析医疗纠纷的根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42-143.

[4]王晶,庞莉,张捷,等.浅析低年资临床住院医师医患矛盾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150-152.

[5]范顺阳,张德银.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技能培训方法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3):147-148.

[6]潘彭飞,于湘友.重症医学教学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2):195-196.

[7]苏晓英.住院医师医学文献检索培训的实践与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5):488-489.

[8]王涛,熊建琼,张雷.提高重症医学教学质量的探索[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34-235.

[9]陈宏.危重症医学教学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7,16(5):1016-1018.

[10]盂卫东,杜娟花,陈东,等.医学临床技能教学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10):968-970.

[11]吕少妮,任淑敏,王倩飞.美国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11):13-17.

[12]刘彤,陶英,李培,等.医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病案,2012,13(4):78-79.

[13]刘震雄,闻勤生,黄裕新,等.浅谈如何做好进修医师的临床教学工作[J].西北医学教育,2012,18(3):632-634.

[14]许笛.论医学文献检索对提高医师自我素质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37-138.

篇6

30年坚守医疗卫生最前沿

今年54岁的朱国喜出生在叶县常村镇的一个中医世家,从小就跟随父亲为乡邻行医,耳濡目染了父亲在乡村医治病人的点点滴滴。受父亲的影响,朱国喜志向将来也像父亲一样当个医生,为群众医病。大学毕业后,他便把医生这个职业作为自己理想的崇高追求,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时起,便真切地感受这个职业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30多年来,朱国喜始终坚守医疗战线的最前沿,全身心投入到医疗实践之中。朱国喜始终坚定一个行医宗旨: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妹一样对待每一位患者;用自己温馨专业的服务为患者解除病痛;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百分之百的努力。对每一个患者,朱国喜总要仔细询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耐心解释病情,不厌其烦。无论哪个层次的病人,对病人的痛苦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和同情,同时得到最好的治疗。

加强学习传承中医文化

朱国喜家中医传承三代,擅长内科、癫痫等科,朱国喜在祖父的亲传教育下,苦读医书,熟背汤头,勤学苦练,小小的年纪就有了一些名气。

朱国喜既不盲推出中医,也不盲目否定西医,他是兼容并包,取中西医结合的态度,这是他坚持至今的理念。多年来,朱国喜一方面潜心研究家传的古药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完善古方并加以利用。另一方面,他还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先后到北京、上海等知名医院向老中医学习。他每把学习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临床,撰写的《伤寒论胸胁苦满与大小柴胡汤临床定位应用探讨》等30余篇中医学论文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医学刊物发表。其中2009年2月朱国喜被中华医药医学委员会聘为中华医药医学研究会、全国名医理事会副理事长,并被授予2009年中国中医药创新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荣誉称号。

在传承中医文化的同时,朱国喜非常注重传帮带,坚决不会带徒弟不会“留一手”。如今,他带出的学生已开门行医,医治病人。朱国喜说:“中医是我们的传统,只有传播开来,互相切磋,才能更好传承下去。”

投资千万元建立叶县万聚堂中医院

随着医术的越发精湛,找朱国喜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小小的卫生室已经满足不了病人的需要。2013年,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支持下,朱国喜投资近千万元建立叶县万聚堂中医院。

作为院长,朱国喜的担子更重了。他常对医院里的医生说:病人有钱能看病,病人没钱也要治病,他要求不能收病人诊费,即便是三更半夜出诊,也不要诊费,对特别困难的病人,残疾人等,他还经常给病人免费治疗。他把这种行为做为自己积德行善的为人之道。

常村镇肝硬化病人周某因为无钱看病,医院免收了5000多元药费,病人张某因毒蛇咬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连续透析10余次但效果不好,朱国喜出诊12次为患者中药治疗痊愈,并免收1500元药费。田庄乡女病人段某因患恶性肿瘤,手术后仍需治疗,医院为她进行为期两年的半费医疗。

篇7

一、基本情况

**市中医院是一所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融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医疗设备、功能较为齐全。目前拥有美国进口全身螺旋CT、5**mAX光机、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算仪、尿分析仪、消化道电子内窥镜、电滋波碎石机、彩色多谱勒B超、心电监护仪、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机、十二导心电图机、心脏临时起搏抢救设备、脑地形图机、脑电图机等先进设备,建立了医院信息服务系统。先后荣获清远市、省文明医院、省先进集体、省百家文明医院、“放心药房”、“爱婴医院”和“文明窗口”等称号。近几年来被定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等多间院校的实习教学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9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7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5人。住院部开放病床1**张。本院龙头科室骨伤科运用中西医治疗各种创伤和骨折,可施行开颅探查及颅内血肿清除,开展了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显微外科的肢指血管吻合(断指再植)修复术、植骨融合加REFLEX钛板内固定等;重点科室内科,擅长使用中、西两法进行治疗急危重、肾衰竭、脑血管意外等病人。普外科可施行肾切除、肾造瘘术、肾输尿管取石+膀胱癌膀胱切除术、肝叶切除术、甲亢甲状腺全切除术、直肠肿瘤切除术等60多种手术。五官科可施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斜视矫正术、视网膜脱离修复术、重睑美容术等20多种手术。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的格局。

二、具体做法和措施

(一)认真贯彻农村中医药工作各项政策,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农村中医工作中的作用。

中医药作为祖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文化精髓和独特的医疗效果。“**”期间,我院按照上级要求认真进行了“龙头”单位组建工作,加强了“二甲”中医院的硬软件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了住院大楼,拓展了医院规模,扩大了服务范围,添置了大批医疗设备,完成了各项中医医疗指标,规范了医院管理,强化中医内涵建设。于20年分别被评为省及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龙头”单位。使我院成为市中医医疗、保健、康复、教研中心,对推动和促进全市中医工作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把农村中医工作纳入了医院的长期工作目标,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发挥了中医药在农村中医工作中的作用。

(二)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为进一步巩固我院“二甲”成果,发挥中医药在农村中医工作中的作用,我院制定了建设中医特色专科的发展纲要,围绕“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要求,大力发展中医专科(专病)。加强了医院急诊科建设,设立了急救电话和各科室的联系网络,设置了电脑服务系统配备急诊设备、药物和救护车,投入资金建设了中药制剂室、中药标本室。积极发挥了“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防治中心”和“中西医结合创伤急救中心”等两个中医特色重点专科的作用,中西医结合创伤急救中心”新开展了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钛空心螺钉内固定+带旋髂深动脉的髂骨瓣移植术和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腓肠肌皮瓣填充术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此项技术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全年开展各种手术2**多例;“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防治中心”开展应用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满意。充分发挥了“龙头科室”的作用。不断完善专科(专病)、中药制剂、中药标本室、“放心病房”的建设。同时加强了病历书写规范,甲级病历率达93%以上,中医治疗诊断率为95%以上,急危重疑难病中医参与治疗率85%,病房中医治疗率78%以上,治愈好转率为99.5%,抢救成功率为88%以上,病历归档率1**%,病人满意度98%以上,医务人员撰写和发表医学论文159篇,向省、市申报科研项目10项,其中获省级进步二等奖2项,市科技三等奖5项,已立项的项目3项,应用和开展技术协作项目7项,确定了副主任医师为学科带头人,负责学术工作,为我市的农村中医工作发挥了重要的“龙头”作用。

(三)加强协作,全面推动镇村两级中医药工作的发展。

为全面推动我市农村中医工作的发展,我院经市卫生局批准,成立了“中医基层指导科”,由院长分管并担任中医基层指导科科长,分别定期或不定期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实施实地指导和检查工作,投入10多万元扶持卫生院作为中医科建设,指导基层单位建立中医专科(专病)共41个,赠送了大批针灸模型、针具、火罐、针灸挂图等传统设施给卫生院和卫生站,使基层单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作为中医、教研中心,我院还积极为基层培训中医药人员。2**0年以来举办5期中医药知识学习班和8期推广适宜技术班,每年下派主治以上技术专业人员多次到乡镇卫生院挂钩进行业务技术扶持。接收基层进修人员2**多人次,接收各医学院校实习生3**多人次,大大推动了镇村两级中医药工作的发展。

(四)以点带面,逐步发挥中医专科专病在农村中医药工作中的作用。

我院中医药工作的发展是立足于建设有中医特色的专科(专病)基础上,通过借助专科(专病)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因此,我院大力发挥了两个重点专科优势。创建成立了骨伤专科和脑血管病专科以来,在社会各界享有较好的声誉,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中医药的作用和效果,扩大了社会效应,从而带动了其他科室的发展。在基层的农村中医工作指导过程中,我院也用以点带面的方式为基层卫生院开展、创建中医专科,根据各地不同又相对集中的病种来为其建设中医专科,并为其提供专病中医处方,在取得一定成效后再带动全院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通过此种做法,为基层单位的中医建设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五)注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不断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才是单位发展的基石。在历年的发展中,我院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纵向培养人才的方式,每年规划选派人员到省级医院进修或培训,并以优惠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引进了高、中级职称专业人才,并招聘高层次专业毕业生,减少低学历人员,提高整体素质和整体实力。全院人才结构相对合理,进一步提高了技术力量,为山区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

(六)加大对中医药工作的宣传力度。

对于山区群众来讲,对中医药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对发展农村中医工作的目的理解更少,加上村一级的中医生没完全普及,对中医药的宣传和使用为数不多,故此,我院每年组织4次“健康直通车”到各乡镇进行义诊,加大中医药健教宣传力度,扩大媒体宣传效应,积极宣传农村中医工作,促使农村中医工作得到了加强。

(七)不断加强医院内涵建设。

篇8

[关键词] 跟痛症; 小针刀; 跟骨内减压法

[中图分类号] R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013-01

Medical Experience in Treating Chronic Calcanodynia

Ye Sen Yao Pi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angzhong City,Jiangsu Yangzhong,2122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look for concise and effective treating methods by introducing the author's application of variou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ause of disease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heel pain etiology, such as aseptic inflammation uses alkaline liquid injection. Because of the incomplete relaxation of nerve after compression, osteophyte is likely to relapse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is easy to be infected, thus leaving a big wound and unacceptable to patients. Therefore, the treatment of acupotome is adopted. Results By following and investigating over half the number of 192 cases and 228 feet of the chronic calcanodynia, the author finds the treating effect is satisfactory.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of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short treating course,slighter wound,no need of operation,quick response, easy to operate, easy to be grasped and to be accepted by patients.

[Key words] Chronic Calcanodynia; Acupotome; The pressure reduction of osseous pin

跟痛症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有特型鞋垫,中药外敷,中西药内服,痛点封闭,手术松解,骨赘切除等。虽有些疗效,但因致病因素未解除,使跟痛迁延难愈。2002年已来作者通过十余年的探索,从发病机制着手,通过病因分类以寻求简捷有效的治疗方法。分类治疗顽固性跟痛症,取得疗效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2例,男68例,女124例,年龄41-76岁,平均51岁。左足78例,右足71例,双足43例。病程1月至3年,平均6个月。复诊或随访时间6月至6年,平均1.2年。其中肥胖患者发病104例,标准体重患者发病38例,瘦长体型患者发病50例。

1.2 病例选择及病因分类 ①无菌性炎症55例65足;跟骨下滑囊炎9例11足;跟骨骨膜炎19例23足;跟骨结节外侧趾短屈肌、趾小展肌肌腱炎3例4足;跟腱腱膜炎5例6足;跟后滑囊炎4例4足;跟骨下脂肪垫炎16例17足。②负重区垂直型骨赘54例68足;非负重区垂直型骨赘或负重区水平型骨赘不产生跟痛症状,未算入内。③跖神经分支(主要指外跖神经)卡压:即跖筋膜炎31例37足。④跟骨内高压,具有典型的休息痛,夜间痛。患者52例58足。

2 治疗方法

2.1 碱性药液的组成及用法 5%碳酸氢钠1ml,2%利多卡因1ml,确炎舒松10mg。适用于炎性跟痛症,选择压痛最明显处,垂直或斜入进针,进入滑囊内或腱周围,骨膜下浸润注射。7天1次,3次为1疗程。1-2个疗程为宜。

2.2 小针刀治疗法 ①跖筋膜炎引起的神经卡压剥离松解法,,常规消毒后,在跟骨结节下跖筋膜、趾短屈肌附丽处的前内侧,先用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针刀刺入于压痛明显处沿跖筋膜走向往返2-3次纵行剥离,同时使足跖屈背伸,增加纵行剥离松解的范围。操作时注意针尖斜面与跖筋膜平行。②内踝后下区域血管神经束的卡压松解法:在内踝和跟骨结节连线下1/3处,压痛明显且有细砂样感觉,该处为进针点,顺神经走行方向,放射状往返剥离2-3次(该处神经呈扇状分布,从后向前分别为内跟神经支2-3束;趾展小肌支配神经;外跖神经;内跖神经)。剥离后疼痛即可消失,也无细砂样感觉[1]。该法适用于轻、中度跟骨内高压症。术毕创可贴外用。

2.3 骨穿针跟骨内减压 适用于跟骨内高压症的治疗。足跟部常规消毒,局麻后铺无菌洞巾,在足跟中后区偏内侧垂直打入骨穿针,进入深度(骨内深度)1.5-2左右,拔出骨芯后,抽血8-15ml。术毕酒精纱布包扎,2周内保持创面干洁,可适量使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

3 治疗结果 优良率91.8%(176例)。即患足的跟痛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行走基本正常,恢复或接近恢复正常功能,3个月以上无加重或复发。本组病例无深部感染和骨感染。

4 讨论

4.1 跟骨与皮肤之间有很多充满脂肪组织的纤维间隔,构成无数个弹性小房 随着年龄增长及足部机械作用,挤压、充血、纤维弹性减退,局部血供相对不足,跟骨跖骨面无氧代谢增加,局部乳酸堆积,H+浓度增高,形成足跟部慢性无菌性炎症(如骨膜炎,腱膜炎,滑囊炎,脂肪垫炎等)。使用碱性药液.可有效地降低局部H+浓度,降低H+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改善了微循环,小血管痉挛,抑制炎性渗出,同时也抑制局部病灶神经传导兴奋性,增加止痛效果。确炎舒松具有消除组织水肿,减少组织粘连及瘢痕增生,利多卡因在碱性环境中作用较强。该组药液明显优于传统封闭药液。

4.2 形成顽固性跟痛症的另一主要原因是痉挛水肿增厚的跖筋膜对外跖神经及其分支的卡压 足底跖筋膜,趾短屈肌附着处的小针刀治疗法,通过纵行剥离松解使水肿增厚的跖筋膜对外跖神经及支分其的压迫和粘连得到松解。同时可有意无意间切断慢性病灶的神经末梢纤维,阻断局部痛点神经感受器的传导通路,辅以碱性药液的应用,可显著提高其疗效。

4.3 从病理解剖学了解 在踝关节内侧,内踝与跟骨之间有屈肌支持带(分裂韧带),在其深面有来自小腿部通向足底的肌腱及血管神经束,该束发出跟支与终末支,倘若血管神经束发生卡压时,也可以引起足跟痛。若解除卡压症状可缓解,当形成长期卡压时,跟骨内缺氧,静脉回流障碍,静脉血瘀滞,骨内压升高,可引起顽固性足跟痛。因此在该区域作扇状松解,可有效解除其发病因素。在碱性药液作用下,可防止该区域的复发粘连。

4.4 作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现 重度跟骨内高压症多见于肥胖,缺少锻炼的中老年妇女。认为与跟骨自身因素(骨代谢、骨质疏松、跟骨疲劳性积累性微细骨折,跟骨内微循环改变),再者与其下肢静脉回流不完善有关。据文献报道:国人的正常跟骨内压1.64±0.67kPa,超过2.67kPa为“跟骨内高压症”[2]。施行跟骨钻孔,放跟骨髓内血8-15ml,可迅速降低跟骨内压。其后随着骨纤维组织的充填,跟骨内微循环的重建,以及骨小梁结构的变化,静脉回流改善,跟骨内的血液瘀滞减少,跟骨内压降低,疼痛缓解。故治疗过程中,让女性患者控制体重,加强下肢肌肉收缩锻炼,能提高疗效。

通过病因分类治疗顽固性跟痛症取得满意疗效,该疗法见效快,疗程短,创伤小,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患者容易接受,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9

追求卓越

“不进则退,缓进也是退”是王昆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面对当前医疗行业内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态势,医院的发展最忌坐井观天,自封“老大”。正是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他认为不能只立足现在,还要追求卓越,树名医、建名科、立名院,打造昆医附一院的品牌。

结合云南省处于边陲地区,与多国家接壤、少数民族多等特点,王昆华提出医院首先要提高医疗水平,同时作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要医教研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此外,还要拓宽服务范围,将服务关口前移,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打造健康管理中心,引入基因检测、治未病,并打造康复理疗中心。针对这一战略目标,医院制定了“争创五个一流”(管理一流、设备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达到五个满意”(患者满意、职工满意、学生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战略规划。

上任两年多的王昆华,当初可以说是“空降”到昆医附一院,但“空降”并不意味着两眼一抹黑,王昆华在上任之前就研究了医院的历史传承,上任后更“微服私访”,亲自体验医院就诊流程,针对问题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医院有着74年的悠久历史,管理思想是‘患者至上、关爱职工、医教研全面发展’,但怎么落实?”王昆华号召全体员工换位思考,真正视患者为亲人,将解决“挂号难、缴费难、检查难、取药难、住院难和手术难”这些关键问题作为突破点,不断优化、再造流程、多措并举,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力求让“患者满意”。

“患者满意是建立在员工满意基础上的。”王昆华对此认识得很清楚,在追求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他还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各个方面关爱每位员工,并加强文化建设,引导员工,增强每一位员工的荣誉感。

作为省龙头医院,面对云南省医疗资源不足,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昆医附一院当仁不让地承担着省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的责任,为贯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谋发展”的战略,医院与157家医疗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共同组成联盟医院。

“做医院联盟,昆医附一院不是第一家,但要做最好的一家。”王昆华不喜欢作秀,而是强调一定要将联盟医院“做实”。为此,医院成立了联盟医院工作委员会及管理办公室,通过“走下去”和“请上来”的帮扶方式,举办多个培训班,从医学科研的入门、医学论文写作、演讲口才、医患沟通技巧、医疗纠纷防范到如何应对媒体等多方面,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进行培训、业务指导,发挥了医疗“桥头堡”作用,为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有序就医格局奠定了基础,最终达到“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要实现分级诊疗,大医院愿不愿意放是关键,但放不放都是早晚的事。”面对这样的形势,王昆华的应对是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包括三四级大手术比例、死亡率、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非计划再手术率等关键指标的考核,建立了随访制度,此外推动快速康复外科和加速康复医院的发展,实现多学科综合诊治。在改革的同时,不仅让患者享受到了实惠,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医院的扭亏为盈。

“很简单”是王昆华的口头禅,在他眼中,管理者就是要将问题简单化。他不怕团队中意见存在分歧,更不怕提出困难,“最困难的三件事你提出来,我来解决,最困难的都解决了,还有什么困难呢?”两年多的时间,医院取得了脱胎换骨般的进步,这与王昆华“知难而行”的魄力有关,更离不开管理团队的团结一心。

五个一流,管理为首。在王昆华看来,“一个人只能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优秀高效的医院团队正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王昆华在重视领头羊作用的同时,加强中层干部的培训、签订责任目标,实行责任追究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制度可以强制人达到最低要求。”王昆华认为,要在医院内部建立一支和谐高效的管理团队,首先要有完善的制度做保证。其次,“医院精神和经营理念决定管理团队的效力是否能够1+1>2。”因此医院近年来在医院文化建设上下大力气,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还理顺内部关系,增强团队合力,并打造学习型管理团队。

患者至上

“从医院7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整个医院的定位一直是‘以患者为中心’,始终把患者至上的理念贯穿在工作始终。”副院长梁红敏表示。自2013年4月起,昆医附一院更是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改革措施,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患者体验做了大量工作。

“‘三长一短’看病难在大医院是确实存在的,这也与国情有关。”王昆华表示,但为落实“患者至上”,在了解过医院各项流程后,他将打破“挂号难、缴费难、检查难、取药难、住院难和手术难”五大瓶颈作为了提升患者服务体验的突破口。

具体措施包括成立门诊前台服务团队,设立门诊便民服务中心、疑难会诊中心,增加了出诊医生(包括普通号与专家号),坚持“双休日节假日”门诊,开设了55个特色专科门诊,如双心门诊,满足患者的不同就医需求;推出自助预约、网络预约、微信预约等8种预约挂号途径,实行全年24小时预约挂号,并推出了“微导诊”,方便患者就医咨询,及时了解就诊信息。

今年3月携手趣医网上线昆医附一院的“趣医院”,方便患者预约挂号又为患者免除挂号费。两个月后医院又开通了互联网医院,王昆华表示,互联网医院将需要线下完成的部分移到了线上,包括分时段预约、网上推送化验单、患者满意度评价等。

医院曾推出过一种“一卡通”,但由于缺乏实用性而被大量闲置。王昆华上任后,积极派人到国内先进医院学习,研发了“5个卡、8个功能”的“门诊自助一体机”,可实现自助办卡、充值、缴费、查询、打印、预约等,能够使用银联卡、身份证、医保卡和居民健康卡,可以说是“卡卡通”,领先国内。

此外,医院还引进自动发药系统、实施床位联动式管理,不断畅通与联盟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路径,加快病床周转,缩短平均住院日。这些措施极大地缓解了挂号缴费难、就诊难、取药难和住院难。

而面对患者排队几个月做检查的问题,王昆华果断要求医技科室实施“零预约”和“7×24小时服务”。“一开始就有人反映说做不完、晚上患者不愿意来,我说我守在这个地方,看是患者不愿意来还是你们不愿意做。”王昆华真正做到了从患者角度考虑,想尽一切办法让患者少些“等待”。医院实行弹性排班,做到“人闲机不闲”,同时增加人员和设备,保证了医技检查零预约常态化,以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和平均住院日。

外科医生出身的王昆华,深知手术难带给患者的不便。他在分析了医院之前随意停手术的原因之后,严格了环节管理,增加了手术复苏间,让手术室全年正常开放,解决了手术难的难题。

为攻破这些难题,必然会牺牲和压缩医务人员的休息时间,王昆华在对员工提出要求的同时,不忘从生活中各个方面关爱员工,包括发生日蛋糕券、慰问信,为员工体检,解决孩子上学等后顾之忧,并提高夜班费和奖励性绩效,从精神和物质上鼓励员工,力求体现医务人员的价值。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是影响患者体验的重要方面,梁红敏表示,医院自2010年起将优质护理作为医院的重点工程,改模式、建机制,并逐渐演变为医院的常态化工作。

具体来说,医院实施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正确评估分管患者的前提下,护士知晓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及护理重点,为患者提供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并采取多项举措让护士将更多的时间还给患者。

“为将优质护理落到实处,在护理团队的管理中,首先加大培训,并制定了一套严格、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梁红敏介绍道,医院将护士分为4个层级进行管理,级别越高,管理患者的难度也越高,同时进行科学的考评,将护士的德、能、勤、绩真正体现在绩效考核中。此外,医院还为护理工作创特色数标杆,通过种种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开展“七声三主动”的优质护理服务,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

“优质护理就是让患者的身体舒适、心理舒适、尽快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这是其根本。”王昆华表示,“所以要实施科学的护理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改善临床护理服务。”在这种思路下,医院近两年增加了768个护士,同时号召全院加大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近年来医院的患者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王昆华并不满意这一成绩,认为还需再接再厉,加强内涵建设。目前医院在实际工作中,紧紧围绕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开展患者综合服务度调查,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评价体系来收集患者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医院工作,并通过自查和第三方检查,做到对每一起患者抱怨或投诉“有接待”“有记录”“有处理”“有结果”。

“在当前科技差距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医院间真正的差距是服务和文化。”梁红敏强调,而“患者至上”的理念也将持续作为医院的未来发展方向,引导全院员工不断努力。

改善患者医疗体验

在“全院工作服务于临床”的思路下,医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完善的医疗支持保障体系。

副院长倪师今表示,在药品管理上,医院建立了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严抓合理用药,并形成了三级监管体系,包括信息系统、审方制度以及专家点评机制,将药物管理上升到学术高度,在整个院内形成合理用药的文化。对于器械管理,由医院的资产管理部进行统一管理,利用ERP信息系统,对申购、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出库、供应、使用等流程都采用了智能化管理。“可以说做到了对器械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此外,医院对小型设备、植入型耗材等启动了二级库管理,倪师今认为这样做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也规范了使用和采购的行为。同时医院采取了零库存管理模式,尽管在实际的器械管理中标准意义上的零库存几乎不能真正实现,但在这种概念引领下能够促使医院以量为主、按期采购,充分减少对资金库房的压力,达到效率最大化的目的。

另外,医院改善患者服务体验的工作,如检查“零预约”等不仅需要医务人员的配合,也对设备的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很多检查当天做不完,机器不能停,如果维护工作开展得不好,就无法实现医院的这一战略。”倪师今表示,作为支持保障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设备的维护以及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报告工作都十分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