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0:14: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媒体信息技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媒体信息技术论文

篇1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之后,为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将数学课堂的气氛从严肃枯燥变为生动活泼,不仅增加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够有效突破学习难点.对于初中数学课程,学生们一致反映最难的知识点是几何和应用题部分.自从使用信息技术,在几何画板的辅助下,很多难点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动态直观演示下,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了.例如,在讲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基本数学公理时,可以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运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出两点之间线段的距离,同时还可以分别作出不同直线和曲线,测量它们的长度,最终得出这个结论.学生们通过这个演示过程,也对这个公理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二、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学生潜能

初中教育实际上属于人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因此,如何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远远比教会学生一个习题重要.思维的创造力直接关系着学生思想水平的高低.而优良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如果能够借助信息技术,便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统计》这一章时,可以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实际操作过程中,笔者在给学生上课之前,精心准备了一套课件,包括录像和幻灯片,具体内容如下:在美丽的校园中,笔者录制了本班学生课外活动时的影像,跳绳、踢毽子、乒乓球、摄影各有一部分学生……这活泼生动的画面,熟悉的人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1)你可以得到哪些数量信息?(2)可以把这些信息怎样表示出来?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运用信息技术,巩固新知

篇2

多媒体技术包括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实现各种运动图像信息的远程传输,它没有距离限制,用户可以使用网络传输技术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外一个地方,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传输功能,使得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和及时,对于现代体育信息的及时获取提供了便利,相关人员可以将运动图像进行压缩,利用网络传输技术来传送信息。最后,利用光盘来存储体育信息,具有迅捷的检索功能,其信息数据传送率达到每秒钟8Mb,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访问光盘中存贮的多达几万幅图像的任何一个图像。只需要几十张光盘,就可以将世界各种大型体育竞赛和历届奥运会的体育信息资料和图片存储起来,在查询使用资料时,只需要利用光盘播放机进行播放,就能在计算机显示屏幕上查看所需要的带有图像、文字、声音的资料,光盘播放机利用非接触技术,具有长久保存、不磨损的优势。另外,多媒体技术中还可以采用可擦式光盘能够将没有利用价值的旧的信息擦除掉,再录入新的体育运动信息。

2多媒体技术在体育信息领域中的应用

2.1系统构成及硬件环境

多媒体体育信息处理系统的构建,需要以计算机为硬件平台,选择内存20MB和硬盘340M以上的计算机,VGA256色,选用具有CD数字音响输出功能的CD-ROM驱动器,保证其传输速率在每秒钟150KB以上。除此之外,还要配置视频卡、视频编码卡、静态图像和动态视频压缩卡以及视盘机等多媒体硬件产品,选用声霸卡系列的声卡,声卡的功能是将声音采样存入计算机,或者将声音、数字转换成模拟信号,完成播放功能。利用视频卡,可以将电视接收到的体育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使之与VGA信号叠加在一起,显示在VGA上,动态视频压缩卡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运动图像信息的压缩使之便于存储于计算机中,也可以在VGA上进行回放,将其与视频编码卡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实现标准视频信号的输出功能。

2.2软件系统及运行环境

多媒体技术中的软件系统由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平台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制作多媒体应用系统,不需要进行程序的编写,直接使用这种工具,就能够制作出具有强大功能的应用系统。软件系统的标准运行环境是MS-Windows。这种运行环境定义了多媒体的标准接口,能够支持CD-ROM、视频、声音、动态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控制和播放。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软件系统可以支持所有标准的Driver的多媒体设备和ODBC接口,能够实现与多种数据库相连接的功能。它能够支持DDE、DLL、和OLE标准,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其它Windows应用系统连接在一起。软件系统是使用平台和采用其它方法开发多媒体应用系统的最佳选择,对于体育信息的综合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3多媒体数据库和信息传输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信息领域中的应用,需要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数据库来处理庞大而复杂的体育信息,利用Onlino数据库,采用BLOBS新数据型态,在数据库中将图像、数据、文字和声音等集合在一起,存储于多个光盘或硬盘上,提供连接光盘的界面,这种开放式的结构适用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利用视频卡来进行体育信息的异地传输,也可以利用动态视频压缩卡、静态图像压缩卡等将图像、技术动作图片进行压缩处理,再利用网络传输技术进行体育信息的异地传输。此外,多媒体技术以摄相机、录像机为输入设备,将拍摄到的各种体育信息利用视频卡将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将其传送到计算机内存中,以VGA和电视为输出设备,将体育运动信息显示到屏幕上。

2.4多媒体开发平台的特点

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平台将多媒体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有效结合在一起,根据开发设计者的要求,不需要进行程序的编制,就可以制作具有特殊要求的多媒体应用系统。例如一些体育竞赛中的特殊技术动作需要利用计算机做特殊处理后进行力学分析,对动作信息进行再加工,通过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平台可以满足体育信息工作者的需求。多媒体开发平台淡化专业色彩,便于系统的设计和制作维护,操作方便,能够支持各种标准接口,将平台和应用系统结合在一起,简化操作过程,使其更加直观和方便,便于非专业人员的操作使用,为体育信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3结束语

篇3

摘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多媒体数据和空间数据;其次,在区域分析过程中,怎样实现多媒体播放功能.指出用扩充的关系数据模型作为多媒体数据模型较适宜;多媒体功能的实现则取决于多媒体数据的格式是否为RIFF格式以及对多媒体数据的应用要求.最后展示了多媒体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区域分析,数据模型.

现今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崛起和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都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如果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软件中,势必大大增强GIS信息的表现能力,扩大GIS的应用领域.那么怎样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GIS软件中呢我们认为应从两方面来设计:其一是怎样将多媒体数据溶于GIS数据库中,并保证提供GIS软件的双向检索及各种分析功能;其二是在应用过程中,怎样实现多媒体的播放功能.以下就这两个内容及其应用前景谈谈我们的看法.

1多媒体数据的有效管理

通常,应用软件中的多媒体数据有两种生成方式:一种是媒体播放之前,将其数字化到数据库当中,播放时从数据库中取数据;另一种是播放时,边生成边播放.而GIS软件中的数据库又分为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即我们可根据媒体数据的特性或应用软件的要求将多媒体数据分别溶于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中.

1.1GIS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管理

1.1.1GIS空间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管理目前,多数GIS应用软件所能描述的空间目标都是静态的,实际上,很多GIS所要表达和研究的空间目标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因此,GIS研究者已广泛关注能对时空过程和时空目标进行描述和分析的时态GIS(temporalGIS).时态GIS的组织核心是时空数据库,即设计一个合理的时空数据模型是建立时态GIS的关键所在.虽然目前还没有较成熟的能支持时态GIS产品的时空数据模型,一但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有所突破,不仅能解决时态GIS的应用问题,还将解决空间数据库中动画数据的管理问题,即可通过使用动画技术来实现在屏幕上动态播放时空过程.如动态显示卫星云图的变化情况、地壳变动情况、森林沙化和城市化情况以及海岸或河滩的侵蚀或淤积变化情况等.

有关时空数据模型,张祖勋[1]提出使用分级索引方法来对基本修正法进行改进.这种方法就是不存贮研究区域中每个状态的全部信息,而只存贮某个时间的数据状态(称为基态)以及相对于基态或邻近状态的变化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分级索引,以便能快速找到所需的时空过程的数据.

要使用这种建索引的基本修正法,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建立索引;另一个是如何设计用来描述两个状态变化量的差文件.

关于建索引的问题,笔者认为:基态,亦a,b,c,d分别表示时态GIS的4个时期;T.时间轴;t0,t1,…,tn分别表示时态在GIS某个时期的n+1个时态,其中tn为基态,即“现在”时态一次数据状态——“现在”时态总是变化的,每产生一个新的现在时态,就应生成一个现在时态与前一次时态的差文件,同时根据现在时态所处的时间位置来决定是否产生新的索引差文件.以四叉树为例,如图1所示,当n为2i(i=2,3,…)的整数倍时,就需产生tn-2i~tn的索引差文件.相应地为了减少索引差文件所占的存贮空间,而又不影响对任一时态的检索速度,可将tn-2i+1~tn-2i的索引差文件删掉,所删的索引名文件个数正好比新建的索引差文件个数少一个.

关于差文件,笔者认为在设计中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1)由于差文件是通过对两个时态的目标信息进行异或而产生的,这意味着差文件包含有两类目标信息:一类是前一时态有而后一时态无的目标信息;另一类是前一时态无而后一时态有的目标信息.为了能根据差文件快速、连续地由一个状态到过去另一状态或最近另一状态进行检索,应在差文件中将这两类目标信息予以标识区分.(2)两个状态之间目标变化应是有对应关系的,即01(目标从无到有);10(目标从有到无);1N(目标从一个变成多个);N1(目标从多个变成一个),以及目标空间信息无变化,属性信息有变化;目标局部空间信息有变化等.为了能进行快速检索,在差文件中应将两类各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予以标明,当然,这会增加差文件生成过程的复杂性.(3)和所有地图数据库模型类似,差文件也由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和关系信息组成,差文件中应将每个目标这3种信息之间的关系予以标明.

1.1.2GIS属性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管理有些G

IS的应用中,认为多媒体数据是一种特殊的专题属性数据.怎样选择多媒体数据的数据模型,使得既能遵循其自身特点,又能有效地建立起它与空间数据的联系,是多媒体技术在GIS应用中的关键所在.

目前,多数GIS属性数据库使用的是关系模型.为能将关系模型应用于多媒体数据管理系统中,就必须对现有的关系模型进行扩充,使它不但能处理格式化数据,也能处理非格式化数据.杨学良[2]就这个问题提出了3种技术策略:将多媒体数据文件名作为关系中元组某列(或属性);将每个元组作为一个完整文件保存;元组中存贮格式化数据以及非格式化数据的引用项,而非格式化数据单独存贮.

对比这3种技术策略,第一种技术策略方法简单、容易实现,适宜于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播放.第二、三种技术策略虽然能够实现并发控制和恢复,以及实现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辑和拮取的应用,但由于此两种技术策略将每个元组所对应的空间目标的专业属性和多媒体属性混在一起,这既增大了应用程序设计的复杂性,又不利于那些只需使用空间目标的专业属性的一些应用的实现.为此,我们认为,在第一种技术策略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属性项,用于存放多媒体数据的文件信息和数据流信息,当我们需要对多媒体数据文件进行特殊应用时,可根据文件信息和数据流信息对多媒体数据文件进行操作.

1.2GIS区域分析中多媒体数据的生成

多媒体数据生成的另一种方式是在GIS应用中,边统计、分析运算,边生成结果数据——多媒体数据.

1.2.1空间分析中多媒体数据的生成空间分析是一组分析结果依赖于所分析对象的位置信息技术[3],因此,空间分析要求获得目标的空间位置及其属性描述两方面信息.空间分析主要有:地形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和网络分析等.

为了能更清楚地表示上述一些空间分析的结果,我们可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所谓虚拟现实[4]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级人机交互系统,即构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也包括听觉、触觉、嗅觉的可感知环境,使用者通过专门的设备可在这个环境中实现观察、触摸、操作、检测等试验,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可用虚拟技术来观察地形分析或网络分析得到的空间效果,使用者可用交互操作的方式来控制自己与观察对象的角度、距离以及光照等,使观察对象随使用者的操作而动态旋转.此时以动画形式显示的媒体数据随使用者的操作产生并显示.

1.2.2统计分析中多媒体数据的生成统计分析就是用数理统计方法开展区域分析.数理统计方法主要有:统计特征值、研究两种或多种地理现象之间的相关分析,通过一组实际观测数据分析系统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回归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

为了更加形象化,我们可以将数理统计结果以直方图、曲线、曲面或区划图表示,甚至可以将重要的部分以醒目的颜色、特殊的符号或闪烁的显示形式来告诉使用者,还可以配上解说词,以增加系统的感染力,而表现这些现象的媒体数据是在统计分析之后由系统自动生成并播放的.

2GIS应用系统中多媒体功能的实现

在GIS应用软件中进行多媒体功能实现,首先是受GIS应用软件自身开发平台的限制.多数情况下,GIS应用软件的多媒体开发平台宜选择编程语言,如VC++,VB或BC++等,以利于和GIS应用软件相结合.一旦多媒体开发环境确定下来,那么怎样实现区域分析中多媒体功能

2.1空间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播放

由前所述,空间数据库中存贮的多是各期间的时空数据,这些数据的结构与MCI所能接受的多媒体文件格式RIFF(resourceinterchangefileformat)不同,所以应用程序不能直接调用MCI函数和API函数,必须根据时态GIS的空间数据库结构,设计一个相应的动画播放程序来实现动态显示功能.

下面简述动态显示时态GIS中ti~tj状态的算法步骤(0≤i≤j≤n,其中n为现在时态).(1)由基态开始检索各索引差文件直到生成ti状态信息.(2)显示ti状态信息.(3)根据ti差文件,擦除ti状态有而ti+1状态无的信息,显示ti状态无而ti+1状态有的信息.(4)i+1i.(5)当i<j时,转(3);否则结束.

字4

如果用上述算法来实现动态显示时空过程,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设计.首先,在(1)步骤,从基态开始,逐级逐步检索,每检索到一个状态差文件,就需根据差文件来生成该状态信息,直到ti状态处;其次,在(3)中,需要用到动画技术,擦除前一状态信息实质为恢复该处显示内容,而显示后一状态信息之前,需保存后一处信息内容,再予以显示新状态信息.

性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应用

一般来说,多媒体数据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简单播放;另一个是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辑和拮取.对于前者,只要使用MCI函数或API函数按属性数据库中其他属性的要求进行播放;对于后者,这就要求程序员熟悉多媒体数据文件格式RIFF,根据多媒体数据的文件信息和数据流信息,通过调用多媒体文件输入/输出函数来实现多媒体的播放、编辑、拮取以及同步控制等操作.

3多媒体技术在GIS中的应用前景

(1)实现资源信息的科学管理,提供信息服务.GIS一改为用户管理提供单一的图表、数据信息形式,而在管理空间信息的同时,对图形、图象、视频、声音、动画等形式的信息进行管理和播放,大大增加了信息的表现能力.(2)家庭教育和个人娱乐.将多媒体和GIS溶于一身,会丰富教育、娱乐软件的内容及表现手段.比如有关地理、历史等课程的教学软件和娱乐软件的设计.(3)销售和演示信息系统.GIS和多媒体技术合为一体的这类系统会比以往的信息系统更具有表现力.比如房地产公司的销售系统,既能表明所售住房的空间位置,又能从中检索其住房环境及内部结构,而且可以动态地删去当天已售出的房子,给出不同价格等;旅游导游系统,可以在为观光游客制定导游路线时,就能对不同地方的景点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将多媒体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是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它会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思维方式,推动信息社会的前进.

参考文献

1张祖勋.时态GIS数据结构的研讨.测绘通报,1996,(1):19~21

2杨学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138~139

篇4

关键词:浅析 信息技术 高中数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72-01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高度的抽象性与严密的逻辑性既是数学的特点,也是数学的优点。正如《新课标》所说:“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术推进了数学教学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体现了数学内容呈现方式直观化、探索过程多样化和抽象问题具体化等优势。

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数学课程内容,使教材“活”起来,使教师的教学方式活起来,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性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其实,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地学科,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创设出多种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使教材“活”起来,从而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索、质疑、问题和讨论,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改变了过去那种光靠教师“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有效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育质量。经过长期的教改实践和探索,对过去教育的反思和总结,对未来社会人才需求的一种追求,许多专家与学者指出,“不能让数学教学仍停留在过去数学教学模式中,常常忽视了学生的独立要求,忽视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忽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起一套新的具有多媒体技术特征的数学教学体系。怎样有机的把多媒体技术整合到数学教学中是目前的一个关键问题,整合为高效课堂教学带来一片生机。“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数学教师是极富创造性的职业,表现在主动地对学生、教学与自身职业的不懈探索与在此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教师必须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主动的探索有效的整合模式。数学教师只有对教学知识与教学工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文化的优势,解决多媒体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个过程就是数学教师走进教育技术,发现和挖掘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潜力的过程。

2 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问题,选择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学科,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有利于学生培养想象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贝弗里奇教授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一切可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数学教学中,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特点沟通着教师和学生,以其丰富的资源、鲜活的情境感召着学生,使课堂形式更加随意自由,可以独自航游于知识的海洋,也可同心协力,共破难关。“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总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变革课堂教学的传递结构,扩展信息功能,增加个别化教学的能力,优化教学;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育领域的深入,高中数学教师应在多媒体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师生共同愉悦,进一步促进高效课堂的发展,真正培养具有数学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阳靖然,董磊.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EB/OL].[2012-10-28].http://.cn.

篇5

【论文摘 要】 本文探讨了英语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本人于2009年12月起承担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第二批)研究课题《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的研究实验,该课题已于2011年5月经市教科所验收合格,在和课题组合作研究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少的研究经验和体会,现就初中英语学科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几种教学模式及其教学优势谈谈几点看法。

1 几种有效的整合教学模式

1.1 字母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知识,听说读写同时跟上,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例如在学习字母“F”时,用FLASH课件,在优美的画面上显示要学的这个字母,字母下面有几个按钮:字音、字形、笔画、笔顺。当你点出任一按钮,便会进入与之相关的新的内容区。课件动态演示“F”字的笔画笔顺,并在书写每一笔画时标出该笔画在整个字母中的笔画顺序和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全部笔画书写后读出该字母的发音。将字母的笔画、笔顺教学过程动态、完整地展现出来,而且可以反复播放,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而且对学生自学也非常有帮助。

1.2 单词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生字词时,学生每人配有一台电脑,采用网络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课件,通过看图、理解、想象、说词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字词的认识能力,并有效促进学生词汇量的增多。课件的内容有声音、有动画显示单词的构成要素,学生一看即明白此词的拼写、读音、意义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不同颜色的动画变化将单词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感官的多层次活动,从而达到认知生字的目的。

1.3 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素质教育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还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发展。如在学习“描述人物”时,可以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电脑知识从课件资料库中去寻找有关“人物外貌”的美丽图片、动画效果、视频,然后将最贴近课文内容的图片、影像动画选取出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学生通过练习可以将不同人物特征制作成现成的模拟的“人物秀”。在这种整合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更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因为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

1.4 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入门阶段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常用的形式之一是看图说话、写话。看图说话、写话就是用一幅画加一段话的形式,让入门阶段的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记下来,帮助学生实现从图画到文字的心理转换,配合起始年级的听说训练,实施作文起步教学。学生可以在课堂、课后、家中、野外随时随地即兴绘画,或拍摄照片,有的学生还把图片用扫描仪扫入了计算机里,存储起来。面对画幅,加以想象自然容易形成了一段好的话语。

2 英语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大优势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以鲜明的图像,生动、灵活、多变的特点,引起学生们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多种计算机手段,呈现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将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历程和意志表现有机的融于一体。

2.2 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记忆。人类的学习过程就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口等感观器官把外界的信息传递给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研究表明,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而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的参与也正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

2.3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直观材料。计算机信息技术能给英语学习者提供大量直观的学习资料。教改之前教师能够利用的教学手段少,单词、句型及语法等语言知识点又极其抽象、枯燥,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生面对单调的教学模式,学习兴趣不浓。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就可以使得学生们在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直观感觉。

2.4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是一个双向媒体,不仅能呈现教学信息,还能接受学生们输入的信息,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巩固练习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设计成一个个巧妙、新颖的小游戏教学课件,以过关的形式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练习难度,达到巩固拓展的目的。动人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过关的挑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练习,学习效率自然提高。

2.5 扩大学生阅读面。阅读既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语言知识,也能使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在阅读中不断得到提高。以往的阅读只限于书本,学生们感到枯燥、提不起兴趣,效益不佳。如今各种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多姿多彩的英语资源,例如英语脑筋急转弯、英语幽默故事选读、英语动画片及俱乐部等,学生的兴趣马上调动起来了,他们在这个空间里快乐地遨游,扩大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益。

3 问题与反思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应用到英语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在尝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辅助英语课堂教学,但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3.1 教师角色的定位与辅助作用。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固然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弱化或排斥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错误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防止“以机为主”或“以机代人”。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使用了先进的媒体,就能体现教学的先进性。因此,在中学英语课堂中,信息技术资源有浪费现象。

3.2 提高教师素质、参与课件开发。在信息技术使用中,目前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英语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师低,在课堂使用信息技术时不熟练,而能够自行开发课件的教师就更少了。为此,教育技术工作者不仅要为英语教师制作出精良的多媒体课件,更要为我们提供计算机技术培训,使我们能够自行开发适合教学使用,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课件。

4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是摆在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前的一大问题。只有真正地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终身学习,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黄若妤.建构主义与多媒体外语教学模式.外语电化教学,2003.4

2 孙丽.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的定位.中小学电教,2003.12

3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 径.北京师范大学

篇6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升学生兴趣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可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这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信息技术的载体———多媒体,也能在语文课堂上以更为直观、有趣的形式创设出情境,为学生展现语文知识。学生通过感官体验,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为有利。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信息技术也使得教师可搜集的资料量增多,便于教师和学生查阅更多相关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也便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教授《秋天》一文时,通过观赏秋天的风景图片来创设情境,让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二)改变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考

将信息技术运用在语文课堂中,可以使储存的教学信息得以重新再现。在《,你在哪里》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播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了解历史,以此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比如:都做了哪些事情呢?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为什么去世了?诗人想通过此事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当学生的思维活跃,问题如井喷一般的时候,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得到提高。

(三)节约教学时间,加大课堂密度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离生活实际以及这个时代较远的内容,这些内容需要花费教师和学生很大的精力,借助信息技术就能有效讲解这方面的内容。譬如,在《石头书》这一课中,涉及很多关于“化石”和“煤炭”形成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播放视频影像资料,这样就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这些知识内容。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能够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科学知识,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二、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

(一)转变角色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不再只通过教师,还可以通过因特网、光盘等。所以,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更好的指导,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要掌握先进的小学语文的学习途径和学习资源:通过网络广泛吸收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和信息;经常利用网络观摩学习一些优秀语文教师的优质课;养成凭借网络发表作文、论文的好习惯。

(二)做好备课工作

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中的重难点,树立好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语文课。虽说信息技术具有最佳的表达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学习兴趣,但是有的教师也越来越依赖多媒体信息技术,不再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而是将多媒体中的相关内容照搬入课堂。这样不仅发挥不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反而会使课堂质量下降,得不偿失。

(三)注意师生间的互动性

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确实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关注各种教学屏幕,未注意到学生的反馈和交流,这样只是变“人灌”为“机灌”而已,跟传统教学并无差别。教师若能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并进行及时交流与反馈,就能让学生产生受重视的感觉,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

三、结语

要想真正运用好信息技术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还需要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只有实现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才有利于整个语文教育事业发展,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作者:张永忠 赵引弟 单位:静宁县阿阳小学

参考文献:

[1]农民强.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6(12):135-136.

篇7

【关键字】 多媒体信息技术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C

时下,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学的现代化,广大师生也因此享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效益。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多媒体技术课正以其时效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而日渐升温。老师们以“会上多媒体课”为荣耀,学生们以“能上多媒体课”为乐事。因为多媒体技术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作基础,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但是,是否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教学,就能够体现新课标中所要求的“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训练思维为核心”了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谈谈笔者对多媒体技术课应用的几点思考。

一、信息资源丰富,怎样选优避劣?

众所周知,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形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繁杂。为了能上好一节多媒体课,教师对于丰富的信息资源,完全可以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让自己的教学内容充实起来,但应注意选优避劣,不能“大鱼小虾一网兜”,而是应根据课程所需,精筛细选,有针对性、高效地获取资源。

例如,在语文科中对“戏剧”的教学,介绍戏剧的基本知识时,应根据初中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重点收集有关“戏剧”特点资料,明确“戏剧”就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其它至于戏剧的“概念”、“种类”等,都是次要的内容,不必详解。

另外还要避免教学中选取学生不熟悉的课课例分析,否则学生就会不明就里。如在语文考复习专题《议论文的阅读》中,教师要求学生在A《谈骨气》、B《想与做》、C《论美》、D《成功》四个项中,选出论点在文首的篇目。可当时学生用的苏教版教材中并没有编入《谈骨气》和《想与做》两文,所以对这道题目,学生就难于做出选择。所以科学的选用资源,是上好多媒体课的前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

二、用多媒体上公开课是作秀?

网络时代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大变革,但有些教师却不能完全顺应时展,进行角色的转换。特别是在我们农村中学,有一部分老师仍在“拒绝”用现代信息技术上课。认为用多媒体上课,备课时间长,耗费精力多,学生还赶不上做课堂笔记,用多媒体上公开课简直是一种“表演式”的教学,是在“作秀”,远没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参的“传统教学”来得实在。其实这是一种懒惰、逃避的思想在作祟。都说学生“不学知识”就被社会淘汰,我想教师“不会使用(或不情愿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就是落伍,就是一种对教育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它不但封闭了教师应“不断地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头脑”的路子,还“剥夺”了学生在单位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的权力,使学生不能在同一个知识层面上拓宽视野,散发思维,增长见识,形成更加完善、多样的能力。

就拿鲁迅散文《雪》的教学为例吧,这篇文章总共才600多字,学生都认识,读后也能用文字把“江南的雪”与“塑方的雪”分别描述清楚。但是,对于生长在南国从不下雪的地方的学生来说,大多从来就没有见过真正的“雪”,对“雪”没有感性的认识更无从去描述雪景了,所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机械性、理性的,印象不是很深刻。而运用多媒体的技术,在展示南方的雪如何“滋润美艳”,塑方雪怎样“孤独坚毅”方面,可就一目了然了,无需教者再多言。因此说,运用信息技术上课是时代所趋,是教学中的一门强技,我们教师不能做井底之蛙,更不能作茧自缚,让我们的学生也跟着遭殃。

当然,多媒体技术在农村中学教学中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设备简单,技术缺乏等。不置可否,教师在授课时,要翻换各幻灯片,当屏幕上的字句内容过多,上课的时间又有限,学生就会出现“只能看不能抄写下来”,类似走马观花的现象。而做不好课堂笔记,对日后学生的复习又造成了影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分工合作!上课时要求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对屏幕上需要做笔记的内容进行责任分工:他抄1、3、5、7……你抄2、4、6、8……抄好后课后俩人再合计、互补。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抄写的时间,增加了笔记的质和量,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还能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可谓一举多得。所以说“欲砍大柴还得先磨好刀”。只要教师能转变教学观念,苦学技术,总能跟得上时展的步伐的。况且“它山之石还可以攻玉”呢!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我们制作教学课件已经变得简易、快捷多了。可以说我们现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要拮取的硕果就在眼前。因此我们应该以“上好每一节多媒体课”(不是说上公开课才去研究多媒体课)为契机,逐渐掌握方法,提高技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制作出优质的课件,切实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多媒体课是老师一个人唱的独角戏?

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要求,多媒体课都是力求达到: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或者讨论交流以掌握知识为目的。但实际上,有些多媒体课,老师这个“指路人”的角色扮演得还不到位,导致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教者在台上做课件演示、解说,学者在台下静等抄写问题的答案。因为学生们早已摸清了课件的“规律”了,那就是:先问题后答案,有问必有答,问一后答一,问二后答二。所以懒动脑筋的学生就坐等抄写答案,不愿意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或互相交流。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反正答案就在问题的下面,我不说老师也要演示出来的。这样就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如何才能真正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让教师不再是个唱“独角戏”的角儿。这就得做教师的在“教法”上下一番苦功夫。方法有很多种,如在课堂上运用“竞赛教学法”就很见效。

篇8

关键词:成人教育;学生信息素质;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40-02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校园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应用促使成人教育学生必须尽快提高自身信息素养,以适应数字化校园的学习环境。而参加成人教育的主体90%是在职人员;成人教育的学习形式又多样化,如脱产在校学习、夜校、远程教育等,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应用尤其适合成人教育的学习形式。为此,成人教育学生不仅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应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并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技能;同时熟练掌握利用网络搜索信息、获取有效信息资源技术技能。培养与提高成人教育学生自身信息素质已成当务之急。

一、成人教育学生自身信息素质现状

采取随机调查成人教育学生的方法。在2010年9-12月期间,随机调查了常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生,了解到70%-80%的成人教育学生仅仅是会使用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仅会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对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知识几乎空白。

成人教育的每个学生都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上信息、QQ聊天、玩网络游戏,但要结合自己所学专业与工作搜索、处理信息时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并不知道通过远程网络来利用校园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成人教育学生,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时主要以听教师讲课为主,教材为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也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没有想到要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来使用学校的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学校有什么网络教学资源,如何查找、使用。

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发现,由于成人教育的学生个性化差异较大、学习时间上不整齐划一,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成人教学质量。

二、建立成人教育学生信息素质培养体系

“信息素质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仅是指应用信息化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包括采集信息并加工、处理。更深层次的是以独立自主、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获取信息,将它们用于工作学习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实践研究。从信息意识培养、课堂应用、软硬件环境支撑、到科研工作中的信息技术运用角度出发,构建成人教育学生信息素质培养体系。

1.培养成人教育学生信息意识。每个人都处于信息社会时代,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必须有信息意识,学会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实际工作中要改进工作流程、方法时,通过积极学习并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就能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学校在注重培养成人教育学生的信息素质意识时,要让学生充分使用现代媒体与技术,在网上开设“网络信息技术”通识课程,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校园网络自主学习。同时开展各种培训、讲座,在此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并结合学生实践练习环节采用探索式的实践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开展各种应用。

2.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从课堂上让成人教育学生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与技能,如在课程设置上有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等课程,同时积极开设信息技术通识课程,让成人教育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注重实训环节培养,如上机操作、动手实践等,并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积极开展远程教育,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3.建立考核机制。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强,使得成人教育学生了解自己为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能独立制定获取所需信息的策略方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核:一是对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技能;二是使用各种软件的能力;三是校园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能力。最主要的是考核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考核形式结合所学专业及成人教育的特点,注重实践的应用,如上机操作考核、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

4.提高成人教学质量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由于成人教育的主体一般都是在职人员,在结合自身专业与实际工作开展科学研究时,需要通过In-ternet获取海量信息。布置相关研究课题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学会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同时对自己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相关专业信息知识有更多、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对提高成人教育学生文化与专业知识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成人教育学生的信息素质。

5.建立成人教育的信息化评价标准。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积极开展评估工作。目前,成人教育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较少。考核标准单一,仅仅以通过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省统考作为衡量成人教育学生计算机信息素质的标准。为此在建立评价标准时,要考虑成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软硬件配置、开展多种形式的远程教育、教师课堂上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形式、校园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等。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标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三、引导成人教育学生用好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

有资源可用是应用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引导成人教育学生积极参与应用的关键。建设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需要大投入(资金、技术、人力)。需要建设“三网”(即远程教育接收网、互联网、校园网)、“三室”(即电子备课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在确保应用所需硬件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措施,并抓好资源库建设。以常州大学为例,从2003年开始建设数字化校园,将拥有的传统教学资源经过数字化加工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校园网络环境下运行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其特点概括为多样性、共享性、扩展性、工具性。学校积极开展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如数字化幻灯、数字化投影、数字化音频、数字化视频、数字化网上教学资源库等,至今已初具规模。构建了基于一卡通中心的网上教学平台、网络课堂、精品课程、外语网络教学平台、毕业论文评审、教务教学管理等系统、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数据库、网络自助服务系统,等等。

而成人教育新生入校后面对全新的、陌生的学习环境和新的教学方式;以及丰富的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怎样才能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工作环境、熟悉数字化校园网络教学资源显得尤其重要。

成人教育学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和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决定因素。资源能应用到什么水平,取决于人的水平。为了让成人教育学生乐于、善于应用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坚持以培训为手段。

立足长远,制订符合实际的成人教育学生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在培训时,抓住三个重点:首先,在内容选择上突出实用性,强调实用价值。其次,充分考虑成人教育学生的差异性。信息技术培训是全员性的培训,成人教育学生的年龄、性别、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最后,分阶段、分层次,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每个阶段建立相应的教学内容及相关考核与激励机制,并将具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衡量成人教育学生信息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不断提高成人教育学生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四、结论

现代信息社会成人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发展趋势,培养和提高成人教育学生信息素质是提高成人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成人教育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注重培养成人教育学生的信息素质,才能促使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专业利用网络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全面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33-01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性质和共同的价值追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指出:“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可见,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合理、有效使用,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一、网络信息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拓宽了范围

《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由教师提供范围,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可以是课堂教学和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各种现象的探究;可以着重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对某些综合性的问题开展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因此,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出发,发现和提出问题。而随着信息网络和出版技术的发展,今天的中学生可以较容易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拓宽自己的视野,再从网络信息、新闻报道、报刊杂志、专业书籍、电子信息等资料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转化为研究性学习活动。

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参与活动激发了兴趣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进入问题情境,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粉笔+黑板+嘴巴”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不起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然而,多媒体信息提供了多种外部刺激,如声音、图片、动画、文字等等,他们具有直观形象、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量大的特点。教师在开题课设计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活动主题内容以及教学需要,恰当好处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走进情境、更好的体验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例如开展“走进泽雅山水”这个主题时,教师把收集过来的图片视频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ppt,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欣赏走近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提出许多感兴趣的问题。

三、网络搜索引擎为研究性学习收集资料开路

每个主题活动,几乎都需要搜集资料,在以往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当学生遇到搜集资料的问题时,唯一的方法就是查阅书籍或询问老师。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率比较低下。而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利用网络上的搜索引擎则是最方便、快捷的,能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学生查询资料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活动效率,拓展了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水平。如我们开展的《走进家乡的传统节日》活动,上网查找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成为学生的首选,他们遨游网络,撷取相关信息,说实话,学生从网上查找到的资料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不仅查找到了多种节日,它们的起源、发展,还找到了相关的一些风俗及不同地区的习惯与传统的不同。

四、数码作品为研究性学习记录了真实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关注的视角指向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因此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应注意收集和积累动态的、真实的和完整的研究过程。而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难以都用文本或图片的形式来表达和承载,这时可以鼓励学生用数码作品记录真实的活动过程。如在开展《美味的绿豆芽》这个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在自己培育绿豆芽和到豆芽作坊访谈时,都采用数码相机拍摄了照片、视频和录音,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使用信息产品的能力,也为学生真实开展活动提供了依据,同时又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长效实施积累丰富的资源。

五、多媒体技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展示平台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最终成果表达形式通常有:实验报告、论文、调查报告、反思性小结、心得体会、实物作品、演讲、晚会及过程性的视频记录片等。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活动资料整理成电子作品,例如文献资料类,文字量大的可通过网页或WORD文档的形式来承载。实物作品除了现场展示外,也可通过图片形式插入文档中形成图文并茂的展示作品,演示文稿和网页可以承载多种形式的文本、图片及视频信息,必要时还可在演示文稿或网页中加入视频短片的形式来呈现过程性活动;网络平台亦是学生表现自我,展现活动成果的十分有效的手段。将学生的活动日记、收获卡、小制作、小发明、书画作品、获奖证等成果利用拍照、扫描、资源整理等信息化手段上传到校园网站进行公开展示,也极大激励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活动的热情。

六、电子储存为研究性学习活动建立了永久的档案

篇10

一、问题分析

虽然各个学校都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课程的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现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教学方式陈旧,课堂上一般是教师演示计算机和软件的操作方法,学生模仿教师操作。尽管学生基本都能够完成在课堂上的这些任务,但是这种模仿的教学方式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遗忘。其次,由于大部分家中都有电脑,学生实际上很难对信息技术学习提起兴趣,学习也只是敷衍了事,在教学中学生使用计算机上网、玩游戏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笔者以为应当转换教学思路,从高中学生学习的特点出发去设计并进行教学。

二、探究式教学的应用

课程改革以来特别强调探究式教学,但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真正得到落实的还不多见,因此笔者以为仍然需要着重强调。

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分为若干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下面以“信息的获取”一课为例,具体分析探究式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将准备好的南极风景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其进行猜测,图片中有雪地、企鹅和极光等,很快学生就猜到了是南极。但是学生对南极普遍不够了解,教师提问:“南极风景很美,但是荒无人烟,同学们,如果有机会,你们愿意去南极探险吗?”此时,学生的兴趣立刻就被激发出来,南极陌生的环境、美丽的风景都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心。

点拨思维:学生感受到南极美丽的风景后,思维非常活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教师可以趁机提出探究主题“信息的获取”,学生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一定了解。这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讨论有关南极的内容,让学生保持对南极的兴趣。

共同交流:让学生互相探讨交流,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南极,并让其他同学介绍关于南极的知识,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与肯定。

选择形式:有的学生选择了比较简单的探究任务,有的学生对南极兴趣极大,所以选择了比较困难的探究任务,这样不一致的选择会对探究教学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可以给出几个可供选择的主题,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探究任务。探究任务题目可以是:使用网络获知南极的温度和天气状况,绘制温度变化图,并将家乡的天气和南极的天气进行比较;使用互联网搜集关于南极动物的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自己制作一个网页,这些动物可以是海豹、鱼和企鹅等;探索南极的研究人员如何通过计算机和研究所进行联系;研究关于南极的火山结构、类型以及南极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等。

实施探究:每个小组都确定了探究任务,这个环节是学生实施探究的环节,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充分的空间,[www .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注重引导和点拨,尽量让每个小组都能完成探究任务。

交流评价:每个小组的组长将探究过程和经验进行总结,并分享给全班同学,教师对探究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进行纠正,最后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游戏式教学的应用

游戏式教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过游戏化的情境,可以放松学习压力,用这种方式可谓投学生所好。但游戏不能真的是游戏,游戏是手段,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对游戏都非常喜欢,高中生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新奇的事物非常感兴趣,游戏式教学顺应了学生的心智特点。其次,游戏本身比较有趣,游戏包括了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能够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最后,在英语、数学、体育等其他学科中,运用游戏化手段进行教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游戏式教学模式。

以“多媒体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这一内容的学习为例,具体分析游戏化学习的应用。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超级玛丽”这款游戏,可能有一些学生也玩过,那么大家觉得这款游戏好玩吗?马里奥大叔闯关困难吗?这款游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那么让我们和马里奥大叔一起去营救公主吧。教师播放游戏视频)

师:这就是可爱的马里奥大叔,现在他要来中国了,而且他想向同学们介绍自己,那么马里奥大叔需要准备什么资料呢?

生:图片和文字。

师:对,但是不够全面,马里奥大叔要想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他,不仅需要准备文字和图片,还需要视频和声音。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题——多媒体信息。教师放映幻灯片)

师:同学们帮助马里奥大叔准备了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资料,马里奥大叔顺利通过了第一关,那么在第二关,马里奥大叔又遇到难题了,他想让同学们帮忙制作一张有名字和照片的海报,请问同学们,海报制作需要什么软件?

生:需要Photoshop!

师:很好,现在我把软件发送给同学们,大家帮助马里奥大叔完成这个任务吧。

教师在课堂中巡视,了解每位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

师:很好,大家都用软件完成了图片处理,下面就是最后一关了,马里奥大叔需要同学们帮他做一段视频,大家能完成吗?

教师将视频发送[www .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到学生的电脑上,学生使用软件进行剪辑并完成制作)

师:很好,现在马里奥大叔已经将公主营救出来了!这就是这节课的内容,大家下课后可以自己找素材,练习使用Photoshop和Moviemaker等软件。

四、小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地位微妙,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有自己的认识与实践,不能因为高考压力的存在就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妄自菲薄,应当积极利用属于本课程的时间,积极思考、努力实践,将信息技术课堂真正打造成对学生的成长有益的课堂。

总的来说,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沿袭了学生在其他学科 中所用到的教学方式,是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游戏式教学方法,形式是游戏,但实质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能让学生形成对游戏理性、科学的认识,这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都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福荫.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