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8:5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影像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学影像论文

篇1

灵活多变的案例教学的方法归纳有以下四种:一是个别解决法,每一个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要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即病例报告,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并提出每个人的理论看法和诊断依据;二是分组讨论法,先是各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再由全班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一起课堂上讨论案例,教师的作用是汇总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分析各个小组对案例讨论结果的正确与否,以及讨论的不足之处;三是智囊团法,邀请有经验的医学影像专家分析案例,具体就是临床上遇到些疑难复杂及典型的病例邀请权威专家进行会诊,让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参加进来并发表个人见解,权威医学影像专家给予点评;四是角色扮演法,由医学影像研究生扮演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还可以戏剧的形式将案例的内容表演出来,[2]就是让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分别扮演病人和医生,医生给予病人诊疗,在这一诊疗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对这位“医生”的医学理论基础及言语举止进行点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先期的文献学习,我们的研究结论是:案例教学法对于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充分理解消化和临床应用理论起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作用。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案例教学法的医学影像研究生接受效果,广泛地征求医学影像研究生在案例教学法教授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尚待改进提高的地方,给出开展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案例教学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二、具体过程

在前期国内外文献整理和解析的基础上制定归纳出案例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就是选择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典型病例作为案例教学的案例,组织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根据案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适合单人独立完成的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报告的形式;适合分组讨论的案例进行分组讨论;临床上遇有些疑难复杂及典型的病例邀请权威专家进行会诊,让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参加进来并发表个人见解;适合医学影像研究生扮演标准化病人的案例,还可以戏剧的形式将案例的内容表演出来。在实施过程中的每天课程结束后,及时地观察和访谈一些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了解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对案例教学实施的接受程度,以及对医学影像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不足,认真总结,从教师层面进行改进,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结束后发放研究者自编的有关案例教学法学习效果的问卷调查。

三、研究内容

案例教学法的案例必须要求真实、有代表性,具有启发性,具体教学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动态跟进、开放深入的过程。目的是提高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加深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对医学影像理论基础理性认知程度。好的案例选择也更应遵循一定原则,主要包括:代表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完整性原则、问题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以及客观性原则等。[3]因此,医学影像学的案例可以取材于日常临床诊疗过程中的真实病例,能对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有启发作用的代表性病例。对于每个病例,在课前均需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准备,以使病例更加适合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要求,另外案例可以具备一定的兴趣性,以便更好地让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具体来讲,就是根据教学理论的授课重点选取典型的临床病例,授课教师有重点地叙述病人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籍贯、民族、职业等)、病史、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这些都有利于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对案例记忆,授课教师通过惟妙惟肖的讲述也会增强案例的丰富色彩,案例选择的得当,才能真正地协助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技能。而在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不等同于随便举例子,而更应该是一个可进一步研究探讨动态、开放的过程。因为医学影像学研究生并不一定能把握住案例中所包含的所有理论知识,教师应引导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可以采用启发式向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进行提问,采用开放性问题对所选取的案例进行设置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一环紧扣一环,以便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而使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更主动地、更富有个性地掌握医学影像学的理论知识。以往的医学影像学讲授的教学重点只放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递,而医学影像案例教学的关键点不是为取得那些固定格式的原理或原则性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总结,进而更好地促使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真正达到实现培养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医学影像学能力的目的。

四、研究成果

通过问卷调查,案例教学法促进了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了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师生间通过广泛交流,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对案例教学法也提出了一些感受和建设性意见。首先,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是有必要的,可以推广。其次,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和个人作业的方式,能提高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再次,案例的选择必须针对性强,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安排好讨论的时间,讨论确保充分。

五、结论

篇2

WBS的原理是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膦酸盐化合物通过化学吸附或离子交换作用而沉积在骨骼内,使骨组织聚集显像剂而显影。骨骼摄取显像剂的多少取决于血流量及代谢活跃程度,因而局部骨骼血供丰富、骨骼生长活跃、新骨形成时显像剂聚集增加而形成放射性浓聚的“热区”;骨骼血供减少、出现溶骨时,则显像剂摄取减少表现为放射性稀疏缺损的“冷区”。WBS的优势在于,一次检查可以对全身骨骼进行观察,能敏感地反映各个局部骨骼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变化,可比X线提前3~6个月发现骨转移病灶。但是由于常规的WBS缺乏病灶的精确解剖学信息,加上创伤、骨折、退行性病变等也会造成显像剂摄取增加,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特异性不足,尤其是对单发或少发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存在困难。发展日趋成熟的SPECT/CT融合显像,将核素骨显像灵敏反映代谢变化与CT成像精确显示形态解剖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优势互补的效果,明显增强了诊断者信心。Zhao等研究12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141个骨骼病灶,最终诊断63个骨转移灶,78个骨良性病变,SPECT、SPECT+CT、SPECT/CT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82.5%、93.7%、98.4%,特异度分别为66.7%、80.8%、93.6%,准确度分别为73.8%、86.5%、95.7%。一般认为病灶的性质与病变累及部位有关,当病变侵及椎弓根或椎体及椎弓根时,常考虑为转移性病变;当病变仅位于椎小关节或椎体皮质时则考虑为良性病变可能性大。毛新远等对72例恶性肿瘤患者及其113个脊柱放射性浓聚灶进行了全身骨平面显像、局部SPECT及SPECT/CT显像,回顾性分析发现上述3种方法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5.1%、83.2%、94.7%,证实SPECT/CT融合显像对脊柱病灶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江勇等也报道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脊柱骨转移的灵敏度为96.00%,特异度为96.43%,准确度为96.23%,明显高于平面骨显像。对WBS显像发现的可疑病变部位加行SPECT/CT融合显像,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是由于同机CT配置不高以及2种检测手段本身的不足,仍存在部分误诊及漏诊病例。Ro-mer等报道SPECT可疑病灶,经SPECT/CT融合显像后,92%的病灶得以明确诊断,但仍有8%的病灶不能定性。随着CT配置的不断提高,新型显像剂的研制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相信SPECT/CT融合显像一定能在临床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X线平片

骨转移瘤在X线上可呈溶骨型、成骨型及混合型,以溶骨型病变最常见,开始呈局部虫蚀样改变,进而大面积骨质破坏,发生在脊椎椎体的骨转移瘤一般不超越椎间盘,破坏椎体可呈扁平压缩样变形,而外伤性压缩性骨折多为楔形改变。成骨型转移较少,主要表现为斑点状、片或结节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影。X线平片图像重叠结构较多,检测骨转移瘤的敏感性较低,其诊断主要取决于病变脱钙或钙质沉积导致的骨质密度变化,约50%以上的骨质破坏后,才能出现阳性结果。此外,骨转移瘤易出现在老年患者,这类患者常伴发骨质疏松,也会导致诊断特异性下降。但是X线检查经济、简单,在重叠较少的四肢骨可以更直观地看到病灶的范围、形态,对于其他部位的骨转移灶,也可以灵活变换投影获得最佳诊断图像,因此X线平片在临床上仍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合理选择应用。

3CT扫描检查

骨转移瘤的CT表现可为局灶性骨破坏或骨缺损,弥漫性或局部斑片状密度增高,有的还可见范围较局限的软组织肿块,CT可判断软组织内坏死、囊性变及出血等。CT成像解剖定位清楚,密度分辨率高,特别对显示骨皮质破坏有明显优越性,可以显示X线难以发现的微小骨质改变,并且可以观察转移灶的范围、血供情况以及与邻近软组织的结构关系,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较X线平片明显提高。另外在CT引导下穿刺活检,定位更加精确,可提高穿刺活检准确性。对于脊椎转移瘤的患者进一步行脊髓造影,能提供脊髓受压部位及受压范围等信息。但是CT对一些良性骨骼疾病如骨结核、骨囊肿、骨纤维化不良等仍难以定性,对于早期尚无明显骨质密度变化的转移灶诊断亦有困难,局部检查也无法反映全身骨骼的病变情况。有文献报道多层螺旋CT可以作为筛选骨转移瘤的方法,但是全身CT扫描增加患者辐射伤害。低剂量螺旋CT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扫描相比,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病变的定性与定量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辐射剂量有大幅度下降。

4MRI检查

恶性肿瘤细胞随血液循环到达骨骼时,首先侵犯骨髓,高含水量的转移灶与正常的脂肪有很强的对比性。当病变在T1WI上呈低信号,STIR呈中等或者高信号,尤其是脊柱病变呈膨胀性改变并可见椎旁软组织肿块时,排除退行性病变等因素后,通常考虑恶性病变。有文献报道MRI在儿童及青年人骨转移中有很高的灵敏度,Daldrup-Link等分析研究了39例儿童及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身核磁共振显像、WBS及18F-FDGPET显像,确诊其中26例患者的51处骨转移灶,发现MRI检测骨转移灶的灵敏度为82%,高于WBS(71%),稍低于18F-FDGPET显像(90%)。MRI扫描能发现早期仅存在于骨髓的转移灶,较WBS有更高的灵敏度。此外,MRI成像能准确显示骨转移瘤侵犯部位、范围及周围软组织受累情况,有助于临床治疗决策。没有电离辐射伤害的优势,也使其具有更高的临床接受程度。但是由于呼吸运动的影响,可能会漏过易弯曲骨骼处的病灶,比如肋骨等。文献报道MRI在探测脊柱病灶方面优于WBS,在肋骨病灶方面次于WBS。Altehoefer等回顾性分析了81例乳腺癌患者的MRI及WBS,MRI检测出全部54例存在脊柱骨转移的患者,其中7例WBS表现为假阴性;上述54例患者中的26例,WBS检测出较MRI更多的转移灶,其中有20例患者多检测出的转移灶存在于肋骨。全身MRI检查的应用也有报道,由于线圈及扫描范围的影响,一次只能对一个部位进行扫描,检查时间长、后处理数据较复杂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随着MRI全景矩阵成像技术(totalimagingmatrix,TIM)的应用,无需患者重新摆位或更换线圈,数据一次采集完成,联合采取快速STIR序列和SET1WI,更容易发现骨髓内异常信号,提高了诊断的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已有报道称新开展的全身MRI显像探测骨转移瘤较PET/CT有更高的灵敏度,但其应用价值尚需大量临床病例证实。

518F-FDGPET/CT扫描检查

PET/CT显像是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PET)与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CT)结合的影像学新技术。除了骨骼还可以同时探测全身其它脏器及组织病变,在恶性肿瘤诊断及临床分期方面有特殊的优势。18F-FDGPET/CT显像可同时提供代谢、功能及解剖信息,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在临床上也不鲜见,有文献报道约60%的骨转移是在明确原发肿瘤部位前发现的,CT、MRI及X线平片检查仅能发现40.63%的原发灶,而PET/CT检查则能发现80%以上的原发肿瘤部位,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在骨髓转移的早期诊断方面,18F-FDGPET/CT显像可以显示仅限于骨髓尚未引起成骨或溶骨反应的转移性病变,较CT有更高的准确率。Metser等对PET/CT融合显像发现的51例患者共242处骨转移灶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单独分析PET、CT及融合图像,发现PET(96%)单独检测出的恶性病灶较CT(68%)多,PET及CT的特异度均为56%,而PET/CT融合显像灵敏度及特异度明显提高。但是,18F-FDGPET/CT显像对成骨性病变的敏感性较低,对炎性及感染性等良性病变的鉴别缺少特异性,易导致骨转移瘤诊断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比如发生在骨骼系统的结节病,其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上的表现呈多样性,与骨转移瘤的MRI表现也极其相似,多发的骨结节病灶在18F-FDGPET显像上更常误诊为广泛骨转移。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PET/MRI逐渐走入临床,利用MRI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及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度,结合PET反映的病灶代谢、增殖变化,将有望使骨转移瘤的诊断正确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6结语

篇3

关键词:文化差异 国内外 文学评论 影响

目前,文化分布呈现多元化格局,各个民族拥有自己独特文化,这种文化差异在文学评论中产生一定的影响。文学评论主要是指借助对优秀文学作品评论的分析,揭示此部作品或者此类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发展规律,从而使读者进一步把握文学作品内涵。影响文学评论的因素较多,其中文化差异的影响程度最大,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博大精深,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文学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寄托形式,一定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且文化差异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作品自谢,还影响着读者。因此,本文对于文化差异对国内外文学评论的影响的探讨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东西方文化概述

(一)文化精神核心

文化精神核心是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人文理念是东方文化的精神核心,而科学精神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在东方文化中以中国文化为主,注重对人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考虑,西方国家因坚持科学精神,形成了自己的西方文化观,进而导致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看待相同问题其切入点各不相同。文化差异作用在世界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含文学评论。

(二)语言

语言是研究文化差异的主要手段和评估标准之一,因为,语言代表着人类思维活动。例如,汉语,中国人在文化系统中注重意境,因此,汉语的精华就是它善于制造空间,创设意境。因此,越精妙的汉语,越让人捉摸不透,这也是其价值所在。而在西方国家中英语是主要语言,英语和汉语相比,缺少严谨性,且语言是最能代表文化精神核心的内容,对比汉语和英语可知,中国对于文化艺术追求意境,而英国人则注重科学性。

(三)艺术差异

在我国艺术文化中注重写意,而西方国家恰恰相反,注重写实,由此可知,前者追求一种心境,注重和自己内心深处的交流沟通;后者追求求实,注重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在文学艺术中,我国抒情内容较多,例如我国的古诗,叙述类相对较少,而在西方文学艺术中,即便年代久远的诗歌,均蕴含着深刻的叙事内容,例如荷马史诗。

二、英美文学发展与特点

(一)英国文学发展与特点

英国文学在英美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美国文学建立在英国文学之上。在英国文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遵从内部发展规律同时,与之相应的政治、历史等均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英国文学从盎格鲁撒克逊过渡到文艺复兴,再到新古典主义,又到浪漫主义,最后发展至今天的代表性的现代主义。英国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下,转变了自身的发展风格,从最初的写实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帝国叙事是英国文学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乌托邦文学是其代表性传统,这里面蕴含着经验主义。

(二)美国文学发展与特点

自十九世纪末期,美国文学逐渐脱离英国文学,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虽然在初始发展阶段,散发着英国文学的味道,但是在后期发展中逐渐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经历了三次重大改变,第一次为民族文学,后两次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对于美国现实主义文学而言,乡土主义是其首要代表,它在早期的美国均有所体现,后来美国文学结构便朝着女权主义、后结构主义的方向发展。

三、英美文学评论

文学是展现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智慧的结晶。英美文学为世界范围内的人们认识英美文化提供了平台,英国文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在每一个发展时期都绽放异彩。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文学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美国文学建立在英国文学之上,外来文化对其影响较大。美国文学在初始发展阶段只是单纯地模仿外来民族文学,直到十九世纪,才摆脱外来民族文化的影响,逐渐朝着独立的方向发展。在上世纪初期,美国文学步入繁荣时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文学与旧文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导致美国文学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英美文学评论是一种借助文学理论思索文学作品的活动,旨在通过对文学作品发展规律的揭示,来为进一步创作发展奠定基础。英美文学评论按照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将其划分成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体裁的评论。通过对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内容的分析和评论,来提升阅读者的鉴赏水平,进而较好地把握作品传达的信息是文学评论的根本目标。英美文学评论建立在作品分析之上,并更加透彻的分析和从更深层面评论文学作品,由于英美文学评论和普通的作品分析相比,较为深入透彻,因此,它区别于作品分析。文学分析注重作品自身的特性,而英美文学评论强调对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外部表现的评论。

四、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发展载体差异的影响

语言是名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它也是名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因此,民族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在语言载体上也有所体现。文学作品中的所使用的语言均是作者进过深思熟虑得到的,文化差异在文学评论中的影响,主要表现英式语言与美式语言差异的影响。因此,以语言差异为切入点来研究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独具代表性。英国文化历史博大精深,具有较长的发展史,且英语是语言正宗,具有优越的发展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它较好地传承了文化遗产,并在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许是因为此原因,大多数评论家在评论英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格外小心的运用语言,也许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敬仰才会产生这种现象,他们害怕侮谩英国传统文化。因此,评论家在评论英国文学作品时,运用语言时循规蹈矩,缺少一种个性和创新。美式英语建立在英式英语之上,与英式英语相比,虽然没有本质性的改变,但是美国是一个更加崇尚自由、民主的国家,在独立战争中,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等均进行了更新,且美国民主革命相对成功,历史遗留不大,这点表现在文学评论中,便是美国文学家评论时相对张扬,看不到小心谨慎的痕迹,有时还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美国文学评论的创新与自身独立、自由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语言是名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文化发展的具体体现,通过对比分析英美文学评论语言差异,我们能从更深层次挖掘文化差异对国内外文学评论的影响。

(二)文化内涵差异的影响

英国文学评论主要挣扎在传承和摆脱传统文化中,《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典型作品,故事中的主人公挣扎在复仇中,此时期的大部分文学作品均具有此类特点。在十七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逐渐从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逐渐向荒诞过渡,这是在传承和摆脱中挣扎的具体体现。进入二十世纪后,其文学评论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重新思索和定位原有理论,此时期涌现的文学作品的风格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综合来说,伊格尔顿是英国文学界最具代表性的评论家,截止到目前为止,仍发挥着较大的影响。英国文学评论正在向着后现代主义的方向发展,在文学评论中应进行系统性的审视和思索,进而构建满足时展的文学理论。对于美国文学评论,我们应注重对美国文学的探究,这是因为评论源自文学。美国属于殖民地,大陆文学、英国和印第安学均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文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虽然其它文学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最主要还是自身。美国文学建立在英国文学的基础上,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更新,然而美国文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独立个体,相应的文学评论也是如此。

(三)文化历史差异的影响

人本主义是英国文化历史的主要特征,在具体的英国文学评论过程中,关于人本主义的观点相对保守,这主要是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自身性质决定的。例如,莎士比亚在评论自身作品时,宣传人本主义的较多,这种主义处在发展金字塔顶端,旨在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制约,真正实现自由、和平。莎士比亚的人本主义评论在英国文学作品评论中发挥着代表性的作用,它在后续评论中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相对稳固的人本主义评论观。然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学的发展,这种评论观开始受到质疑,有些甚至否定此种观点,这主要是因为,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助推剂,而相对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只有在特定的时期才能发挥自身价值,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而美国文学评论针对人本主义观点,具有激进性和独创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与英国相比,文化历史负担相对较重,且历史遗留问题不多,外加美国的独立战争的影响,形成了一种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文化氛围,为美国文学评论发展减轻了负担。因此,在美国文学评论中,大部分作家对人本主义抱有激进的态度,有些还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五.结语

篇4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美文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对于英国以及美国的文学评论来说,受到的影响有多方面的。比如说,文化的氛围、环境因素以及评论家自身的素质与水平、兴趣、专业等等。以上因素会对英国以及美国的文学评论内容和风格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作品是否会受到关注。

一、英国美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以及特征

对于英国以及美国的文学作品来说,是当地的人民使用英语进行情感、思想表达的重要工具。英语本身具有比较强的表达的能力,使用英语能够很好地将作者的情感以及思想表达出来。

(一)英国文学历史及其特征

在英美文学的体系之中,英国的文学能够使用源远流长来进行形容,其发展也是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等多个发展阶段,在每一个发展的时期以及发展的阶段都会有自身的特征和独特之处,在二战结束之后,英国的文学不仅经历了写实主义,还经历了实验主义,当前正在迈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二)美国文学历史及其特征

对于美国的文学来说,受到英国文学的影响比较大。一开始,美国的文学只是在一味的对英国的文学进行模仿。可是由于美国的独立意识以及自主意识的出现和不断增强,在十九世纪后半夜的时候美国的文学已经摆脱了英国的文学成立了一个单独的分支,当前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美国开始在多个方面摆脱英国的影响,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是皇后,有较多的文学作品以及学者开始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美国文学的大力繁荣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使得美国的文学和英国的文学开始出现对抗,真正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体系,在二战之后,美国的文学在经历了实验主义以及斗争影响之后,在当前美国的文学中,不再受限于主义,更多的是向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迈进。

二、语言上的差异对英国以及美国文学造成的影响

对于一个民族或者国家来说,语言使其文化的传播渠道,没有了语言,那么当地的民族以及国家的文化也就会小时,在这一程度上说,语言上所存在的不同给文学造成的影响与给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几乎没有两样。在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语言,往往都是经过仔细的提炼或者是加工而成的,因此也就更能凸显出其中的文化不同,使得文化更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英国的英语有着比较久远的历史以及文化,其传承的作用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就已经有所展现。但是因为该国的评论家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往往会有比较多的顾及,在文学评论中所展现出来的风格就是规规整整的。

在美国,英语是外来品,尽管有保有一定的关键性内容,但是作为一个新诞生的国家,美国的政治、国家以及文化等都是崭新的,这样就会有一定的创新和叛逆的成分。由于美国没有久远的历史和文化,在对语言的使用上也就显得更加的随意和张狂,这样就会有比较多的创新体现,在某种程度上与美国精神也是相契合的。对于美国的文学评论来说,其对语言的使用上就能体现出来。

三、文化差异的背景下人道主义的见解

不管是美国的文学还是英国的文学,对人道主义的坚持是其典型的特征之一。对于美国以及英国的文学来说,人道主义由来已久,和人文主义有着紧密的关系,同时是和神权主义以及禁欲主义相对的。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英国的文学对人道主义的涉及一般都比较保守,但是美国正好相反,就相对具有比较强的创新性。

对于英国的文学作品来说,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典型和代表。其对英国文学乃至整个世界带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由于收到他人文主义的影响,整个英国的文学对于社会革命,尤其是对于暴力革命,都有一种否定和怀疑的态度,这样的一种思想也使得其他的欧洲国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说歌德是比较倾向于使用改良的方式而不是使用革命的形式,狄更斯同样对暴力型的革命有反对的态度,在其小说中曾经对进行了批判,对暴力的批判以及对宽恕的提倡是当时人道主义一个非常主要的核心内容。

英国的文学评论相对保守一些,在受到英国文学评论影响的文学者看来,人道主义一个重要的级别就是要对全世界的有爱以及和平进行积极的倡导,突破阶级的束缚以及等级观念的束缚。很多人对以上的观点都有反对的态度,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社会的完善以及改革是需要社会的革命进行推动的,当时必须要意识到革命的性质以及必要性。由于所有的被革命者都不会情愿的把政权叫出来。第二,改造人的思想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充分的认识,要承认人自身所具有的独立性。第三,很难去对道德的约束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衡量,所以说,也就会对别人的自律缺少相应的信心。

对于美国的文学评论来说,因为其没有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那么久远的历史文化,进而也就没有了历史的包袱,因此也就能够比较轻松地避开革命与道德的问题。总的来说,美国的文学在遇到人道主义的时候,就会显得更加的有创造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英国和美国文化以及历史中存在的差异和不同之处,会对其文学评论产生较为重要以及深远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其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灵魂都有比较强的差异性,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当前的世界文化格局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地的文化的氛围、环境因素以及评论家自身的素质与水平、兴趣、专业等等都会对英国以及美国的文学评论内容和风格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作品是否会受到关注。在创新性的表现方面,美国的文学评论会在一定程度上远远优于英国的文学评论作品,但是就传统性来说的话,英国的文学评论作品是远远超过美国的文学评论作品的。

参考文献:

[1] 肖思新.伦理建构与神性启示――论十九世纪西方文学中基督人道主义的内涵[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9)

篇5

关键词:教学决策;意义;影响因素

教师教学决策的研究,实质是从决策理论的角度去描述或者规范教学行为,创新教学研究与实践。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HerbertA.Simon),1947年发表了其代表作《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一书,书中有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决策”不是教学研究的内生术语,“决策一词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管理文献中出现。”而“最先把‘决策’引进教育领域,提出‘教学决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亨特(HunterM.)。1979年,亨特发表了《TeachingIsDecisionMaking》一文,其中把教师定义为教学决策者。

1教师教学决策的涵义

根据概念的种属关系,“教师教学决策”是种概念,而“决策”是属概念,后者的外延包含前者的外延。要理解“教师教学决策”,首先要探讨“决策”的内涵aM.W.艾森克和M.T.基恩在《认知心理学》的“决策”一节中开篇就说:“当我们面临个人选择时(例如是去法国还是西班牙度假),几乎每一个选择都是得失相伴。那我们该如何决策呢?”他们道出了“决策”出现时最重要的特点,即人们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时,只能做出一种抉择,难以“鱼和熊掌兼得”。孙绵涛教授在其《教育行政学概论》中说:“所谓决策,就是对若干个准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优化地达到目标。在管理经济学中,以赫伯特·A·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组织成员(包括管理人员和职工)都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合理地选择手段的决策者。”所以,决策就是抉择,具有目的性。具体地说,决策是指为了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主体在多个备选方案之间进行抉择的过程。显然,决策的情境包括四个要件:一是出现问题;二是存在目标;三是备选方案不止一个;四是要花费一定的资源(即时间、精力和物力等)。

教师教学决策按照不同的标准和目的,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一种常见的分类是按照课堂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分为教学前决策、教学中决策和教学后决策三种,这种分类有助于对课堂教学的全程进行决策分析。按照决策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教学理念决策、教学计划决策、教学模式决策、教学目标决策、教学内容决策、教学方法决策和教学评价决策,这种分类有助于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所有要素进行配套性的决策分析。按照教师教学决策的积极程度,可以分为主动教学决策和被动教学决策,这种分类可以用于考察教师对职业发展的具体态度。主动教学决策是动态决策,它使教师不断“思变”,积极改变教学方式,追求卓越;被动教学决策是惰性决策,只要没有外界的变革压力,教师就不会改变教学方式。按照每次决策有效时间的长短,决策又可分为瞬间教学决策、短期教学决策、中期教学决策、长期教学决策和终身教学决策,这种分类有助于考察教师教学决策的连贯性。

2教师教学决策的意义

西南大学教科所宋德云博士和李森教授指出:“长期以来,教师的决策权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通常被认为仅仅是‘决策的执行者’,而非‘决策者’。这就导致了教师自身的决策意识淡薄。”同时,教师教学决策有如下意义:(1)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本质问题的进一步认识;(2)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3)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实,概念的内涵决定着概念的意义。根据教师教学决策的涵义,教师教学决策意味着教师不断地寻找新的、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即教师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寻找和比较多种备选的教学方案,以实现最有效地进行教学。这是一种创新教学的方式。“数量孕育着质量”,教师通过不断地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案,创新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所以,教师教学决策的意义在于:不断寻求教学创新。教师寻找和比较多种教学方案的过程,其实就是创新教学,搜索最佳教学方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教师不一定能够找到和实施最佳教学方案,但有望找到新的、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从而实现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能力。教学决策和教学设计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教学决策强调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案,努力进行教学创新。

3影响教师教学决策的因素

3.1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包括跟教育教学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现时政策和学校规章制度,它规定着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制度规制着教师教学决策的自边界,对教师的教学决策权具有决定性影响。例如,在招生录取方面,中国采取的是统一招生考试制度。这种制度决定了教师在统考科目上的教学决策权较小,因为教师必须围绕着考试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应试教学,必然导致中小学的教学模式单一化。

此外,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具有行为准则的作用,因而教育制度还包括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1991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的原则要求,成为教师教学决策过程的基本价值追求。

3.2教师教学决策的动机

所谓决策动机,就是教师发动和维持教学决策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教师进行教学决策的内在动力。根据心理学原理,动机由需要和诱因引起,当遇到教学问题时,教师教学决策的需要就会产生;当这种需要可能得到表达和满足时,教师教学决策的诱因就会出现。教学决策的需要和诱因,无论是来自外部,还是来自教师自身的体验、愿望和行为,都会促使教师产生解决教学问题的决策动机,根据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决策。因而,决策动机的产生对教师教学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教学决策的动机决定教学决策的倾向性。教师的决策动机一旦形成,就会使实现教学目标的意义明确起来,从而使教师在众多备选的教学方案中尽快选择。其次,决策动机决定着教学决策的积极和自觉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决策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只有具有水平较高、强度较大的决策动机,才会在教学决策中确定明确的决策目标,并为之采取积极的行动,决策效果更加明显。

教师的抱负水平和进取心是实现某种理想的自我期望与要求,它长期影响着教师教学决策的动机水平。如果一个教师拥有较高的抱负水平和进取心,就会对自己的工作提出更高的标准,从而促进教学决策。反之,则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很少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和愿望,也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决策。因此,教师应当具有某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学生和教学敢于负责,以最大的毅力去完成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和使命。教师教学决策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今天”,更应该紧紧盯着学生的明天。

3.3教师的决策能力

教师的决策能力是指对教学方案拿主意、下决心,做出最佳选择的能力。教师只有深谋善断,才能敏捷而准确地发现教学问题;只有能够确定合理、明确、可行的目标,才能正确地分析、对比多种教学方案,权衡利弊得失,做出更为理想、更为经济、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决策,进行更为有效的教学。显然,教师要提高教学决策水平,就要把增强决策能力放在优先位置。

一般而言,知识水平高的教师,教学决策能力也强。丰富的知识是教师获得教学决策信心、控制教学决策过程、确保教学决策成功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存量迅速增长,因此,教师必须加强知识和经验的学习与积累,系统理解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拥有熟练的专业知识,深人了解决策理论,广泛涉猎综合知识,并自觉地在教学决策实践中磨练决策能力。

3.4社会支持的程度

一个充满鼓励、信任的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师教学决策的信心和质量。而一旦处于负向激励的环境,教师在面临困难时就极易放弃。所以,教师获得同事、领导,以及管理制度的支持,对教学决策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之,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当然,在教学决策上,教师可以主动争取社会支持,争取各种力量的配合。

篇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应用翻译 非文学性

经济快速增长,对外开放不断加剧,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大。但是在此种社会背景下,英语专业已经失去原有的社会尊位。此种社会形势受到教育专家的深思。在英语专业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始终秉承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宗旨,各高校与教育部也对此进行摸索,取得显著成果。但在此期间也存在着较多迷惑之处。为促进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促使英语专业人才符合社会需求,需对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进行进行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翻译是英语教学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期间,特色化进程较为缓慢。翻译课程改革更为急切。分析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其体现出这么几项特点。

首先,课程定位模糊。事实上,对许多院校来说,发展英语专业面临着较多的困难。立足于实际,外语院校、综合性大学以及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各方面相对较为良好。但理工院校与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弊端。应用型本科院校通常是根据传统理工专业建立,理工性特点表现的非常突出。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此类院校的英语专业边缘化显得非常明显,而英语翻译更是如此。并且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在发展期间,针对翻译课程存在着边缘化的现象。即便教学大纲规定翻译课程课时,但是大部分的应用型英语专业只开设一学年的翻译课。在有限的课时内,院校只能进行普通翻译课程教学,讲授英汉互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而具有时代性特点的应用翻译并没有开设。

其次,教W内容雷同。在高校扩招与升格期间,英语专业已经在各类院校中广泛普及,而地方应用型本科室升格与扩招的主要构成体。在英语课程设置与培养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由此造成人才培养同质化。受到英语教育部要求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再局限校际的差别,英语人才培养均采用标准化。由此造成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很难在就业中体现显著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雷同性特点,导致人才培养难以达到特殊化的要求。

最后,软硬件投入不足。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具备教学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如果教学软硬件设施难以保证,那么教学质量就很难提升。从学校性质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受到师资力量与教学环境的影响。学科性质决定了英语在文学与语言上的优势,并对翻译课程的师资力量要求较高。而我国翻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这一点并不仅仅体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软硬件设施不齐全,由此造成了教学质量不理想。

二、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非文学性转向的思考

了解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了解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的基本情况,对此深思其非文学性转向。

1.课程模块。传统的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对非文学翻译教学的展开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效用。对此,就需要创新课程模块,将其分为通识类、翻译基础类与非文学翻译实践类。通过创新课程模块,才可促进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非文学性转向。从课程目标上出发,通识类课程就是解决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非文学性转向的难点就在于理工与经管类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科词汇、术语与独特语言结构和使用惯例等。可通过与其他院系合作,在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开设理工、经管等学科知识概述类课程,普及这些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术语,为“多面手”人才培养打基础。一般情况下,大二下专业四级考试后才会开设翻译基础类课程。在整合传统英汉互译课程利用60学时左右的时间,讲授翻译基础理论与常用技巧,以此就能够解决学生翻译实践中需要应用到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在高年级就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非文学类翻译课程。此类非文学性课程应主要是通过特定文体与惯用语法进行实践性翻译,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翻译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市场适应能力。

2.教学模式。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就应根据办学的实际情况,灵活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常见的就有任务型、情景式、批评性、探究式等,都能够适用于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教学中。根据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将翻译教学内容展现于学生的学习中。教师采取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就在学生学习中强调英语翻译。通过翻译真实化、课堂社会化,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中获取到相应的知识内容。而情景式教学就强调学生拥有的翻译能力能够在真是的或模拟的翻译情境中培养,并展现出市场化的需求,以此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翻译问题。在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教学转向非文学性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指导,能够在多媒体环境中加强翻译教学、虚拟团队翻译教学的研究,以此强化网络资源的应用,辅助应用型本科英语翻译教学非文学性的转向。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在我国英语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当前的社会现状,就需要改革翻译课程教学结构,推行非文学翻译教学,以此才能够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篇7

1.1特定组织的药物亲合影响

在临床医学治疗中发现某些特定组织因为药物会产生一定的亲合力作用,会造成相应组织产生危害。例如,抗凝药肝素的使用会造成机体脂蛋白酶的大量释放,影响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降低;左旋多巴是治疗临床山治疗震颤首选药物,但左旋多巴的使用会造成尿中酮体的异常变化,影响正常的反应效果,掩盖正常的临床反应结果,造成结果的判断困难;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药理特性是具有一定的弱酸性,经肾脏的排泄过程会与尿酸的分泌产生竞争问题,造成血液中尿酸浓度的升高;利尿药物会对肾脏造成保钠排钾的作用,造成血液中钾离子的含量明显下降,这直接影响整体钠元素、钾元素的临床检测结果。

1.2干扰素的临床药物影响

药物会影响药理学产生一定的临床医学效应。例如,半胱氨酸会造成血液中酮体的阳性,影响实验结果;酚酞会造成尿液成红色,影响酚磺酞的排泄,加快其排泄的速度;吡嗉酰胺与硝基氰组合作用影响尿的测定,影响检测结果;青霉素类的药物会造成红细胞的非特异性与白蛋白结合。另外,药物的代谢产物也会对临床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苯湖泊会造成尿呈桔红色,氨苯蝶呤造成尿呈蓝绿色,维生素类药物的服用会造成尿呈黄色。酚酞类药物服用后,一部分会被人体吸收,由尿排出,尿液呈现红色;利福平眼药水或口服液会造成肝脏分解成乙酚基产物,呈现橙红色,甚至造成痰、汗液等呈现橙红色。

2加强药物药理研究,保证临床医学结果的合理预防

2.1合理的分析药物信息的查询

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和各地的临床反馈信息完成药物信息资源的统计,合理的对药物的质量继续合理的稳定控制,保证企业的药物品种和药理药性的多重检验,药品的检验与快速检测判断相互结合,充分的发挥检验技术的有效发展作用,从而发现药物检测过程中的可以问题。将药物检测工作与临床性药物性质相互结合,确定重要的药物品种和药物机理性质,监管药物检测工作保证药物临床的准确性。

2.2开展对于应急临床问题的检验工作

药品在临床实验使用的过程中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及时从技术层面完成相关原理内容的分析,确保药物质量的有效机理检测过程。建立良好的应急检测组织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应急组织管理领导队伍,从而有效的处理在实际药品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在平时要加强应急工作的演习,开放应急药品处理的绿色通道,保证应急药品的技术监督和管理可以得到有效的质量控制。

3结束语

篇8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7月~2014年5月临床确诊为转移性骨肿瘤的23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38~76岁;原发性恶性肿瘤:前列腺癌4例,乳腺癌术后1~3年5例,肺癌9例,结肠癌2例,直肠癌1例,鼻咽癌1例,涎腺粘液癌1例;X线检查23例,CT检查17例,MRI检查16例。

1.2方法

仪器:SiemensAristosVXDR机;SiemensSOMATOMVolumeAccessCT机;SiemensAvanto1.5TMRI检查仪。CT扫描层厚5mm,螺距1.2,部分图像进行2mm的薄层重建。MRI扫描常规SET2WI脂肪抑制序列,SET1WI及T1WI脂肪抑制序列矢状位及横轴位,平扫及增强扫描,DWI横轴位扫描,矢状位层厚4mm,层间距10%,横轴位视病灶大小及范围,其层厚5~8mm,层间距10%~30%。

2结果

23例X线检查12例发现病灶,11例阴性;17例CT检查12发现病灶,5例阴性;16例MRI检查均发现病灶。X线检查阳性率52.2%(12/23),CT检查阳性率70.6%(12/17),MRI检查阳性率100%(16/16)。病灶分布情况:4例前列腺癌的骨转移灶分布于腰椎、骶椎、骨盆;5例乳腺癌的骨转移灶分布于肋骨、胸椎、腰椎、颅骨;12例肺癌的骨转移灶分布于肋骨、胸椎、腰椎、骨盆、股骨颈;直肠癌、结肠癌的骨转移灶分布于骨盆、腰椎、骶椎,1例鼻咽癌邻近颅底斜坡侵犯,1例涎腺粘液癌下颌骨受侵犯。21例为溶骨型,X线及CT表现为松质骨内不规则的斑片状低密度区,边界模糊,伴骨皮质破坏,呈虫蚀状改变,未见骨质硬化边及骨膜反应,部分病灶周围有软组织肿块;MRI检查表现为松质骨内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不清楚,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软组织肿块亦表现为边界模糊的长T1长T2信号及不均匀强化表现,DWI像上病灶呈高信号表现。2例前列腺癌为成骨型转移,X线及CT检查腰椎椎体及髋骨骨质密度均匀明显增高,骨质外形无改变;MRI检查表现为长T1短T2信号。

3讨论

篇9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才发展起来的教育学习理论。在网络环境下,为了更有效地促进信息用户认知发展,建构信息意义,我们借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创设学习环境的方法。提出了“创设信息服务情帚”和“协作与会话”两种网络信息服务方法。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个人的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构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

(一)基本概念

图式,是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同化,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应,是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

平衡,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二)基本观点

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人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牛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人能用现有罔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或修改或创造新图式(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人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一不平衡一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信息服务的关系

(一)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兴起的原因来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虽然在上个世纪中期就由皮杰和维果斯基奠定了基础,但是为什么到了9O年才兴起?建构主义在上个世纪9O年代兴起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可以为信息表达提供丰富的媒体元素,可以为信息展示提供一个可以超越时的信息空间。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新兴的信息技术作为建构主义所倡导的理想学习环境下的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才使建构主义理论走出心理学家的“象牙塔”,开始进入各级各类课堂,成为支持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重要理论基础。从这个背景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是信息技术推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理论走向实践,反过来,我们可不可以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实践经验用来指导信息服务呢?

(二)从情报学认知观的角度来看

我们为了能够清楚地揭示学习与信息服务之间的关系,这里再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有一个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认知结构(皮亚杰称为图式),有时我们也称它为知识结构。我们下面就分析信息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英国信息学家布鲁克斯曾提出了著名的信息与知识基本方程,以阐述信息与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并由此给出信息的定义:“信息是能改变人们原有知识结构的那一小部分知识”。这就是说,信息对接收者的主要影响是改变其原有的认知结构。那什么是认知结构呢?“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问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知系统,或者说是一个人的全部观念内容的组织。人的认识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形成发展成对事物结构的认识后就形成了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人主动参加获得知识的过程,主动对进入感官的信息进行选择、转换、存储和应用。也就是说人可以积极主动地选择知识,记忆知识和改造知识,而不是一个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认知学习主义认为学习只有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不管采取的形式怎样。个人的学习都是通过把新得到的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去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从宏观方面分析,信息对认识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存在以下三种形式。

其一:认知结构能解释、说明的信息。当新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问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没有根本的冲突时,要适当地改变原来“结构”中的某些部分,调档成适当的“新结构”。现实中人们往往窬易接受与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相关的信息,并借此对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补充和更新。

其二:与认知结构毫无关系的信息。当新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几乎不相关,就无法改变原来“结构”中的某些部分形成“新结构”。现实中人们在荻得与原有知识结构无关的信息时,往往如过眼州云,习惯于保持自已原有的认知结构。

其三:认知结构不能解释或与之相矛盾的信息。人们在获得与臼已原有知识结构相反或相矛盾的信息时,常常面临十分困难的选择。一种是追根究源,否定自原有知识结构中不科学或错误的东西,代之以科学先进的知识,实现知识结构的一次飞跃:一种是抱残守缺,,人去一次重要的知识纠错更新的机会:再一种则是盲从,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受到极大破坏,这可能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很大危害。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网络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源自认知主义,在信息技术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多实践经验。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创设学习环境的方法,如“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这些支践经验可以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另外我们从信息服务的角度来看,信息服务除了为信息用户提供具体而有使用价值的信息内容外,最核心的是要激发信息用户的情感因素,促进用户对具体信息内容价值的认知和体验,形成与信息所反映的事物的认知结构。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和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和方便信息获取手段。这为用户与网络空间交流互动以及用户认知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必要条什,但也由于网络空问结构呈多维网状结构和无限扩展性,导致用户信息活动时面临空前复杂的认知选择,这必然增加对信息环境方面的认知负担和信息超载。此如何减轻用户认知负担,增加用户情感和心理体验.提高用户在信息服务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忡可以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创设方法。

(一)创设“信息服务情景”

网络信息服务环境中的“服务情境”必须有利于用户对所需信息意义建构。从信息牛态学的观点来看,信息用户是信息牛态环境中认知的主体,是信息意义的建构者。信息建筑师的作用是帮助信息用户理解信息,促进信息用户建构意义。并不是仅仅要求信息建筑师直接向信息用户传递信息。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信息服务理论来指导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然不合适宜。这里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信息构建理论融合的观点出发,提出如何创设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情景”。

1、多种媒体元素融合,多利-形式展示信息主题在网络信息空问中最核心的信息表征方式是超媒体方式,可以把信息实体分割成由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单元组成的节点,按照符合用户“联想”的方式组织成概念间的网状结构,灵活建立不同的通达路径。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路线在网络空间中较为自由地访问有关信息,从而使用户能够产生一个“浸润”感觉。这样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情景中通达同一个概念,多种感觉通道同时作用,平行处理的信息蛀更加巨大,有利于激发并调动用户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来选择、探索、加工新信息,建构其意义。具体实现的手段可以采用XML作为底层技术支持。建立主题图的方式(TOPICMAP),把具体任务或信息内容分成互相关联的概念网络。

2、建立随机通达路径。信息构建先驱Wurman先生一再强调,信息构建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使信息可访问。在这里为创设信息服务情景需要,不仅要求信息可涝问,而且要求随机通达。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类型多样,知识背景各不相同,任务目的多种多样,如何才能把从网络“四面八方”来的用户引导到具体的信息内容上去呢?也就是要为不同信息用户建立不同的信息路径,进入到相同的信息内容中去,这是信息建筑师必须考虑的问题。要实现不同路径条件下,使信息可以访问这一目标,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建立语义导航系统。关于如何建立语义导航可参见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玉峰教授的论文《基于Ontology的语义导航研究》。

3、建立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是表征环境信息的一种认知形式,是人们通过多种手段获得空问信息后,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认知环境的“抽象替代物”。认知地图对于人类存储与使用环境信息的活动,如超媒体信息空问导航活动都十分重要,是一利1网络信息服务情景营造的重要手段。就认知地图内容而言,不仅包括对象的空知识,还包括对象的其他属性,例如,可访问性——访问某个对象的难易程度:感知经验——声音、色彩等;还包括情绪注释、评价感觉等。

4、营造语境效果。美国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认知语境(cognitiveenvironment)的概念,认为在语言交际中的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construct),是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用户对外界的认识与理解是以概念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的。这就形成了用来处理新信息的认知语境。语境不仅包括交际时话语的上下文、对象环境等具体的语境眭j素,也包括个人的知识因素。如已知的全部实事、假设、信念以及个人的认知能力。我们从前面的分析知道信息与认知结构相互作用有三种结果,构造“if=}境效果”是指新信息与已知的已有信息相互作用,原有认知语境发生改变,产生新的认知语境。在网络信息空间中.可以使用超媒体交互技术来建立一个信息用户与网络空间的双向信息交流过程,具体来说可以采用隐喻的手段把背景信息与相关信息链接,建立一个本体与喻体、环境信息与目标信息之间的映射,从而达到减轻信息用户认知负担,促进信息理解和信息意义的构建。

(二)信息服务“协作与会话”

网络信息服务中什么是“协作与会话”?这里指的是信息服务人员与用户、信息建筑师与用户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在整个信息服务活动过程中都始终存在。如果我们把网络信息环境中信息用户、信息内容、网络信息环境看做一个信息生态系统的话,信息交互是这系统的“纽带”,它把信息生产者(包括信息建筑师)、信息环境、信息内容与信息用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网络环境中为了实现信息用户理解信息,建构信息意义,信息用户与信息环境交互(交流与会话)作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实现“协作与会话”?最传统的“协作与会话”形式是参考咨询。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采用电子邮件、即时视频与音频通讯工具、还可以通过专题的服务主题论坛把信息用户联系在一起。在信息服务人员的组纵和引导下,信息用户可以一起讨论和交流、相互协商,通过这样的协作信息环境,信息用户群体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所有的用户共享,即整个信息用户群体共同完成对所获取信息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信息用户完成意义建构。

网络信息服务中“协作与会话”还有一种重要的形式就是“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服务交锋时刻信息服务机构给信息用户最直接的情感体验。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人员不直接与信息用户接触。而是通过信息系统为中介来实现服务人员与用户对话和交流。我们要让用纯粹技术理性构造出来的信息环境具有人性的感觉,因此“用户界面”的作用不能忽视。用户界面是信息呈现给用户的方式,它既需要逻辑性来连接界面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内容,也需要有形象性来表达信息内容。

篇10

移动课件在网络教育应用的适切性

终身教育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加入了学习的队伍中。这部分学习者队伍庞大,且学历层次复杂,能力结构差异大,传统的培训不能因材施教。而由于移动课件的个性化特征,完全个性化的终端,支持功能强大的个人定制,智能地提供符合个性化的服务,实现真正地因材施教。同时由于这些学习者不像在校学生那样拥有集中的学习时间,他们社会活动频繁,分散精力的事情多。因此,只能利用分散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比如在等车、做家务或休息时进行学习。从客观方面来说,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移动课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中国手机用户众多,这些都加速了移动课件于网络教育的应用。手机支持MP3、MP4等格式都能播放移动课件。这样就可以实施移动教学,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轻松面对面”。

从主观方面来说,社会中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也适合于移动课件模式,这些学习者社会活动频繁,分散精力的事情很多,集中学习的时间比较少,需要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并且进行移动课件的工具一般都是手机、电脑等。移动课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有效地保障了公民的公平的学习权利,有助于扩大教育规模,为边远山区带来新的希望,为构建学习化社会注入鲜活动力。考虑到这些地方因为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在一定程度上,师资配合存在差异,学习者不能进入学校进行直观的学习。而当今手机成为一种通用产品,一般手机支持MP3、MP4的格式都支持移动课件的学习。移动课件下载到手机上,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移动课件符合了终身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推进终身教育的发展。移动课件的开发和设计,也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改进,可加速网络教育资源 的优化、整合。

移动课件设计的原则

移动课件是学生利用手机等便携设备进行网络学习的重要手段,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移动课件在设计时,要重视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特征,要注重知识的重构性。在制作移动课件前,要根据课程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老化的周期日益缩短,在设计移动课件时候,要遵循动态化设计原则,随时扩充新的知识内容,保证学科内容的先进性。移动课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移动课件在网络教育中应用的学习效率性。因而在制作移动课件的知识内容时候,要对教学资源和学习者进行考虑。教学资源分析,确定教学资源的内容和所要插入的PPT、图片和flash等素材与教学内容的相关程度。学习者分析主要是学习者学习的时间有效果性、认知特征、知识背景、社会背景等。还有就是网络教育支持的各种媒体。对于计算机的配置和智能手机等,采集和制作媒体时,要采用占带宽比较小和技术比较先进的媒体。我们一般采用WMA和MP4。使用的图片格式采用GPEG或者是GIF等格式。这些都影响制作移动课件的设计与。移动学习资源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种教育教学原理和开发技术,并且还要根据移动学习的学习环境、学习工具及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进行设计开发。移动课件的设计内容要符合学习者利用零碎时间学习的特点,在制作移动课件时候,设计的手法和策略要适当。要考虑到课件设计的合理性和生活性,和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要明确移动课件的制作过程的重点和难点,不要做成教学材料的说明书。移动学习课件不是教材搬家,要注意图片、PPT、和动画等教学资源的优势,注重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

移动课件的教学资源处理

(一)媒体元素选择处理策略

在制作移动课件的过程中,初始视频课件源的视频质量一定要合乎要求,质量源要清晰,视频的音质要清晰不要有其他杂音的干扰。移动课件视频源满足的基础上,相应的PPT课件的字体最好设置成黑体,黑体在后期渲染成移动课件后,在移动设备上的显示才会更加清晰。为了增强移动课件的鲜活性,我们在加入教学资源时,除了加PPT内容外,还会选择一些图片和视频片段插入其中,图片的内容要大致符合PPT的内容,视频片段的选取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喧宾夺主。PPT内容加入的时间一般在3秒至1分钟,其出现的时间也不宜过长,要显示出教师的形象,给学习者以视觉的转换,增强学习的兴趣。PPT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移动课件内容,不能仅是课件内容的简单展示,而是要结合移动课件内容,有选择性地采用PPT。使PPT内容和课件内容保持一致。图片一般选择GPEG、GIF等格式,图片的分辨率和采集的视频源分辨率保持一致性,这样既考虑到移动课件的质量,又考虑到了学习者学习的终端设备要求的特点。当然对flas的选择也是有所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动画都适合插入课件中,同样要把移动课件的内容结合起来,鲜活地展示移动课件,促进移动课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

(二)技术处理策略

1.文字、视频的结合。目前手机支持的图片文件格式主要有bmp、jpg、gif等位图文件,这三类文件中,由于gif格式的压缩比高、磁盘空间占用较少、下载速度快,还增加了渐显方式等优点,因此在移动课件中用这种文件格式处理我们需要的图片有着比较大的优势。由于移动课程是通过手机、电脑等学习终端呈现的,学习终端在数据处理能力、内存容量、接收速度、屏幕尺寸等方面往往受到一定限制,并且学习者极易出现学习倦怠。因此,面向移动教育的技能培训课设计与传统培训模式下的课程设计不尽相同。结合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的呈现规律和应用特点,针对不同的移动教育内容,设计有效的媒体呈现形式,如基本概念或事实的教学内容要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真实场景重现的教学内容要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形象化、过程化的知识要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等。

2.学习单元。由于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屏幕比较小,一般采用纵向穿插的方式制作课件。移动学习中的任何“学习单元”都可以应用移动学习资源模型进行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规划,为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提供了参考标准和模型。移动课件学习主要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移动设备显示屏一般较小,因此要求导航和菜单明了。移动课件资源的信息内容承载量要小而精。移动课件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很强,对学习内容的获取是随机的,所以在构建移动学习资源的时候,要运用学习单元的思想。移动课件资源的构建要考虑使用对象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化特点。移动课件学都是在年轻人当中展开,在进行移动学习资源构建时候,移动课件的制作要考虑到学习氛围的创设,学习者一般是在分散的、移动的、嘈杂的外部环境下进行的,学习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很最要,在制作移动课件时要考虑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3.视频信息。通常情况下,摄像机拍摄出来的视频文件格式都是AVI文件,这种文件的特点是分辨率比较高,兼容性比较好,许多媒体播放器都能够支持。但是这种文件格式制作的视频文件太大,手机等手持设备无法运行。目前的手机普遍能够识别并播放的视频文件是MP4文件格式,因此,课件中的视频应该先用相应软件进行格式转换才能够使用。为了提高移动课件的音频、视频质量,我们在录制课件时,通常把课件录制成WMV的格式,一般的AVI格式虽说质量比较高,但是其分辨高,考虑到移动课件的终端学习设备是手机较为普遍,我们通常把课件录制成WMV的格式,减少视频从AVI格式转换成WMV之间的视频质量影响。WMV音频格式为WINDOWSMEDIAVIDEO9,属性为32KBPS,32KHZ。视频画面尺寸为320×240,帧率为15,关键帧间隔为8秒,码率为93K。按照一节课40分钟来算,一般视频大小为25KB左右。在录制视频的时候,要保证视频质量的完整性,以免修改视频,减少视频的清晰度和音质的影响,从而在制作移动课件时,增大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4.素材。在WMV格式的视频基础上,视频插入PPT、图片、动画等素材,插入的每一张PPT的时间不宜过长,应适当地在PPT和教师形象之间进行交替,给学习者以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习兴趣。当然,对插入其他的图片也有所限制,图片的分辨率和视频的分辨率应当相匹配。在编辑移动课件的第一步就应在属性下拉菜单中,选择320×240,和视频源相匹配。对插入其中的动画,应当和所讲内容相适应,动画、图片等这些只是作为移动课件的辅助学习资源。

5.移动课件格式。在制作移动课件时,课件的选择格式是画面尺寸是多媒体320×240,帧率为29.970(NTSC),可变码率为768000,平均为512000。包含音频,取向频率为48000,码率为128000。参数设置完成后,就进行相应的编辑,编辑移动课件时,要做到PPT内容和教师的音频、视频相同步。编辑移动课件的软件有CoolEditPro、VEGASPRO等软件。一般我们采用VEGASPRO软件进行移动课件编辑,在编辑完成,只需按照所设置的参数渲染即可。当然我们在编辑的过程中,最好相应一节课程的PPT、图片和动画,WMV视频放在一个文件夹,保证素材在编辑过程中的完整性,以免在渲染移动课件时,出现移动课件素材的丢失。渲染后的移动课件大小一般为80KB左右,最后压缩为RAR格式为60KB左右。上传到服务器里面。

6.下载移动课件。制作移动课件的网上连接,上传、连接都正常后,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学习者都能进行下载到相应的终端设备上进行学习,或者是通过光盘把移动课件拷贝在终端设备上,便可以进行相应的学习了。移动学习课件的终端手机、电脑等的尺寸与重量大为减轻,方便随身携带,符合了移动学习“随身”的要求,为学习者提供了方便。学习者在任何移动的地方,只要他们想学习又处于空闲就可以进行学习。对于参加工作的人而言,可以解决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矛盾,实现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