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人员范文

时间:2023-03-24 03:3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技人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技人员

篇1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培训的重要意义

举办这次培训班,是落实县委扩大会议精神,打造新型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需要。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致富途径宽的“三宽型”农技人员队伍。举办这次培训班,就是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抢抓机遇,寻求发展,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进步的新型农技人员。

举办这次培训班,是加速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提高农技队伍综合素质的需要。农村基层农技人员是农业系统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农技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党的各项农业农村政策的实施效果和政府决策的落实。在今后多年内,大家要担负着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加强基层农技组织建设的重任。能不能得到上级的信任、农民的认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汗水、具备更高的素质。

二、端正态度、严明纪律,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效

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对大家来说,这次培训机会难得,一定要好好珍惜,以端正的态度投入培训,以严明的纪律维护学风,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一是要端正态度,提高学习效果。这次培训班是经过精心筹备后才举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培训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政策理论、又有工作实务,既有专家领导讲解、又安排学员相互交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大家平时工作较忙,在一起集中起来认真学习的机会很少。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大家一定要静下心来,集中精力,专心听讲,认真记录,力求学得更多一点、更实一些。力争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使自己在思想、业务和工作能力上都有所提高,掌握更多的理论和业务知识,用以指导实践,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努力推动我县农业生产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要严守培训纪律,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作为培训班的学员,一切活动都必须服从于学习,学习期间要严格遵守培训班的各项纪律。县农业局要加强对培训班的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肃考勤纪律,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培训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是要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本乡镇的工作实际,有目的、有重点地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争取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农技人员担负着重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团结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我县农技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篇2

1、指导思想。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目标,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农民满意和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建立“技术员、示范户、辐射户”相联的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机制,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升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和到位率,促进粮食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2、目标任务。按照“专家进大户,示范户带农户”的技术推广思路,在春耕春管、“三夏”、秋播、冬种等四个生产关键季节,围绕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开展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手把手、面对面”地服务,建立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辅导直接到人的高效快捷的农技推广服务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主要内容

1、实行进村入户服务。县农委、畜牧水产局、农机局等相关单位,要确保所有在编、在岗技术人员全部参加进村入户服务工作。每个农技人员要包一个行政村,联系10个科技示范户和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农民企业,每名农技人员每年在联系村开展技术培训3次,指导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企业5次以上,服务指导每个示范户12次以上,并通过电话、短信、明白纸等形式给农民提供更多服务。

2、发放服务联系卡。每个农技人员要向联系科技示范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农民企业发放标有技术职务、专业特长、服务内容、工作职责、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的联系卡,畅通联系通道。

3、开展全天候服务。所有进村入户农技人员要树立全天候农技服务意识,执行首问负责制,24小时开通电话,随时随地开展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对不能现场解答的问题,要及时请求专家技术支持,坚决杜绝不懂装懂误农现象。遇到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到户、到田指导。

4、建立服务档案。建立统一服务档案,所有进村入户农技人员在给示范户指导服务时要记录在案,并由受指导示范户签名,作为进村入户农技人员服务绩效的考评依据。

5、规范工作行为。所有进村入户农技人员在进村入户服务过程中,坚决执行“不折不扣进村入户,切实尊重群众意愿、因户制宜培训指导,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禁酒后到户指导,努力增进农户友情、避免发生矛盾纠纷”的工作规则,严于律己,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作为当前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工作重要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

篇3

(一)我县发展现代农业中生产模式的转变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的一般要求。我县发展现代农业,旨在促进农产品的优势区域布局和农产品的流通,从而实现产值最大化。因而,农业生产模式应由“产品数量化”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常规生产的普通产品向“特优、特早、特晚”“三特”农产品转变,这就要求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由单一的产中服务向产前和产后全程服务转变;由单纯的技术指导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转变;由单向个体农民服务向农户、村组干部、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组织等各类农业生产主体服务转变。因此,作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必须切实理解现代农业农技推广的目的、意义和重要内容,必须掌握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方法和服务理念,必须具备有诚信、热情、合作、奉献、担当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素质。

(二)我县发展现代农业中生产主体的历史和现状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的特殊要求。我县发展现代农业,主体是农民,用另一句话来说,农民就是基层农技推广的基本对象,因此,其历史和现状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一方面,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这是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瓶颈”之一。我县农村地处边远,自然条件艰苦,农业生产率低,相当一部分农民都为文盲或半文盲,对外交往存在习俗、文化、语言等方面的障碍,平时安于现状,保守和“等、靠、要”等思想严重,市场观念淡薄,经营粗放,广种簿收,重产淡销等,从本人的调研中,发现有少数农民将政府部门免费发放的水果化肥用于水稻或其它,有的甚至丢弃不用;有的还将政府免费提供的种子给吃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近年来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有文化的农民纷纷离乡进城打工,而在农村的农民年龄偏大、体能偏弱,文化偏低,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增多,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的能力较差。因此,我县农业生产主体的历史和现状要求我们基层的农技推广人员在发展现代农业时,必须结合我县实际,必须结合方方面面的情况给予充分考虑和认真甄别,必须注意沟通方式,必须讲究推广的形式、方式、时机和内容。

(一)人员不足,后继乏人。从我县目前的状况看,基层农技推广大队伍的整体素质处在青接不黄和传帮带不足的状况,功能明显弱化。(1)是农技推广人员在乡镇工作条件艰苦,社会低下,待遇偏低,队伍人心涣散,许多人稍有机会便跳槽、改行。(2)是农技推广队伍本身编制少,人员严重不足,在增加县内其他内设机构时,往往从农技部门压缩编制,连人带编被调走。(3)是农技推广机构行政归属在多次改革中屡屡变化,农技推广人员觉得前途无望,在每次改革中都有人被外调。(4)是因编制和经费等原因,多年来无力接收和引进大中专毕业生等高学历人才,例如,我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目前编制只有3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都没有,形成了推广队伍人才的断层。

(二)专业结构不合理。我县农技推广人员专业不合理主要涉及非专业人员多,复合专业人员少两个方面。(1)是机构改革时,基层农技部门被作为政策性安置就业人员的主要机构之一,被随意安排一些没有农技专长的复退军人、乡村干部等,导致农技推广队伍中非专业人员比例过高。(2)是农技推广人员中,单纯的技术专业人员多,而既懂现代农业技术,又懂沟通交际、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高科技复合人才、开发型人才严重匮乏,很难满足农技推广中多元化的需求。

(三)知识结构单一,知识老化,知识更新慢。主要原因为:(1)农技推广部门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偏少,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很难实施。(2)农技推广人员人员长期扎根基层,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少,信息闭塞,视野狭隘,知识结构单一而陈旧,技术技能提高缓慢。(3)农技推广人员长期从事一个工作岗位,容易造成心理疲劳,业务知识面窄,思路不开阔,思想僵化,知识老化,综合业务素质低,从而拉大了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差距。

(四)职能错位。由于我县基层农技推广部门行政隶属实行县乡双重管理,容易造成农技推广人员与政府人员的职能错位,他们除履行农技推广服务职能外,还经常被抽调从事非本职务工作,有的甚至还要挂村、挂职,从而导致农技推广人员用于本职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过少,服务功能严重弱化。

(一)优化人员结构,促进农技推广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首先,要严格农技推广人员的准入制度。不能随意把非专业的技术人员安排到农技推广队伍中,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其次,在重新科学核定人员编制的基础上,要严格按照县乡(镇)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少于80%的原则,对非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流,对那此年龄老化、能力低下的不合格、不称职的农技推广人员,在近年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调岗休养或提前退休,让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有机会在农业推广第一线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再次,合理引进人才,在编制充许的情况下,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落实好优惠政策。一方面,补充新鲜血液,吸收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弥补基层高学历专业人才的不足,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力量,改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专业人员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另一方面,除了农学、水产畜牧、果树等农业技术专业的人才外,要更多地吸纳经济管理

、市场营销、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更好地解决专业不合理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鼓励县级以上农技推广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弥补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学历低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缺陷,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二)开展岗前和职后培训,促进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如何,是基层农技推广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与其他行业一样,农技推广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素质标准。(1)是必须建立起农技推广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做到持证上岗。(2)是在资格认证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人员的录用和聘用制度,做到蓬进必考。(3)是对已录用的准备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其素质,使其具备承担农技推广任务的能力。(4)是开展职后培训,根据农业生产和新技术推广的需要,由县级以上行政部门或农技推广机构组织每年定期对全体农技推广人员进行短期脱产轮训,做到活学活用,帮助农技推广人员更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服务本领。(5)建立农技推广人员年度绩效考评制度,把绩效考评成绩作为农技推广人员聘用、职称竞升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确保农技推广取得成效。

篇4

《市农业委员会市财政局关于年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等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农发〔〕306号)已下发给你们,其中下达了年农技人员的培训任务和培训经费,现将培训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任务

年全市计划培训4000人,其中市级集中培训1000人(各区县名额见附件1),区县培训3000人(主要是两翼地区)。

二、培训对象

市级集中培训主要是各区县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人员,计划举办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畜牧技术、植保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农机化生产技术(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渔政执法、农业综合执法和农产品安全培训班。

区县培训重点培训乡镇农技人员。

三、培训地点和时间

市级集中培训时间和地点见附件2,区县培训在各区县开展;全市培训时间为7天。

四、培训管理

(一)培训组织。整个培训工作由市农委组织领导,市级集中培训由市农广校和市农机干校承办,各区县农业行政部门负责学员的选送工作;区县培训由各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各培训单位具体承担。

(二)培训方案。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要细化培训方案,做好培训的各环节工作,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三)培训教材。市农委统一印制了《新农村建设农业技术人员实用教材》,免费发放给市级培训和区县培训的参训人员,请各地与市农广校联系;各地和培训单位结合工作和教学情况可自行编写培训补充材料。

(四)培训结业证书。学员培训合格后,发给市农委统一印制的结业证书(请各地与市农广校联系),并将学习情况记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五、培训经费

市级集中培训由市财政全额资助,培训期间参训人员不交培训、住宿等费用;区县培训计划内人员,市财政补助250元/人。培训合格者可按因公出差的有关规定报销差旅费。

六、培训监督

各级农业部门要通过听、看、查等多种方式对学员、教师、培训学校进行抽查,监督培训过程,评价培训效果。

七、培训总结

本年度农业实用人才培训于年12月1日前完成培训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人才培训调研工作,总结培训成效、问题和改进措施。

篇5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我们来对前段时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以便于更好的做好下一步工作。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农民技术员个人工作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农民技术员工作报告1我叫______,在陆圈镇政府工作,多年来在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指导单位的正确领导、在同事和科技示范户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组织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多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农业技术员工作总结。

开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后,积极参加了县农业局组织的培训学习,更新了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自己指导示范户的服务能力。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农业科技推广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机制创新,为争取社会各界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支持,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更多地了解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程,采取黑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宣传农业科技示范县的政策,宣传面向市场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蚕豆无公害栽培技术、大蒜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洋芋无公害栽培技术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精心选择高素质科技示范户。

农业科技推广在我镇以种植业为主,科技示范户理所当然的要有一定的种植水平,同时要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在周边群众中推广开来,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以马军营、纪庄西胡庄、赵官营、宋庄小组的10户素质较高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对10户示范户进行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各农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摸清当地耕作制度,并登记示范户的相关信息,收集他们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各种意见、建议。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加强科技示范户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了解。要求每户示范户带动20户辐射户,全面带动5个村民小组的所有农户学科学用科学。

四、加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我所指导的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摸清了各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各户的需求后,精心设计了针对各户的技术指导方案。主要推广应用了:大蒜测土配方施用BB控释肥技术,不但节约了成本,保护农田环境,为实现保洱海和农业增产、增收相统一的目标打下基础;大蒜无公害栽培、防病虫技术,保证了大蒜产品的安全可靠,指导农户精心选择优质早熟大蒜品种“红七星”;洋芋无公害栽培、防病虫技术,保证了洋芋产品的安全可靠。

五、入户指导方式灵活多样

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在于入户,培训指导,传授技术,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到田到户。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入户指导技能和示范户农民的科技素质。我根据技术指导方案和农民的需求,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多发期等),到每个示范户家中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信息服务,与联系户保持电话联系,确保技术和信息服务通畅。

总之,我将努力工作,加强实践,积累经验,严格要求自己,为发展右所镇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作贡献。

农民技术员工作报告2今年,本人负责农技指导的科技示范户是上杭县临城镇水西村、宫桥村、富古村、西郊村、西坡村的7户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种植水平较高的农户,根据入户调查统计:总人口32人,劳力14人,总耕地156亩,每户辐射带动周围农户20户,共辐射带动农户200户;10户科技示范户有5户种植水稻,5户种植大棚蔬菜及水果。作为一位技术指导员,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下乡,认真指导科技示范户和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本人所指导的10户示范户,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接受、学习能力较强的农户。示范户主要围绕水稻及大棚蔬菜种植进行集中培训、入户指导、实地解决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水稻主推品种包括T优2155、全优2689、特优716、宜优673,主推技术包括旱育秧、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防等;蔬菜主推品种有花椰菜、芥菜、菜椒、甜豆等,主推技术包括无公害、反季节栽培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等。为了让农户更好的了解这些新技术、新品种,本人将每一项新品种、新技术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分类介绍、装订成册,并发放给每一位农户。

三、田间技术指导,预防病虫害。

在空闲的时间,我都会到农户的田里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农户传授主要的病虫害的发病表现、防治方法。

四、及时沟通,了解种植情况

在初期进行示范户情况摸底调查的时候,就将自己的电话向科技示范户公开,方便示范户随时咨询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通过电话联系,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隐患都解决在萌芽之中,及时地为科技示范户在生产中排忧解难;自己也会定期联系示范户,询问种植情况。

五、及时测产,统计收成

农户收获的时候,积极组织测产。根据统计,水稻种植示范户及其辐射带动的农户水稻亩产为1362斤/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个百分点,相较于普通农户水稻亩产要多两百余斤。蔬菜种植户的年产总值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个百分点。

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计划。

示范户传统种植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学习生产积极行不高,生产新技术掌握不够;因为自己是第一次做农技指导员,在很多方面都没有经验,在今后的工作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多参加一些培训,以便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用更多的业务知识来为农民服务。继续做好下一年的科技入户工作,多宣传,多指导,让农户更好的认识科技推广的重要性。

农民技术员工作报告3为改革创新与建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强农民吸纳应用科技能力,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本单位的具体安排,多年来,严格按照“一流的工作标准,工作制度、工作效果、工作经验”的指导思想,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采取有力的工作措施,农业科技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创新高效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模式,探索高效农业推广新机制。依托农民实用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工程,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开展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同时我直接面对示户,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实用技术指导,增强示范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建立核心试验田、示范田、示范户、示范基地,使新技术、新品种得到展示,起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广大农民看到了科技带来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科技是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根本途径。

进行全程和全方位技术服务,提高了示范户的科技能力。我与示范户互相交流,示范户遇到技术以及生活上的难题,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地为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受到示范户的好评。

二、工作成效

通过直接送科技入户,增加了我直接入田头,进入生产第一线的时间和机会,使我更能深入浅出地了解当前高效农业生产状况和农民需求,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又可以通过对“三农”工作的调查研究,查找问题,研究对策,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科技入户接近了我们农技人员与农户之间的距离,同志式的农技推广使农户更易于接受,乐于接受。通过开展宣传、培训、田头指导、科技咨询等科技入户方式,既为广大农民树立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经营理念,又为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科技入户促进了农业科技工作的开展。在农技人员入户的同时,我也把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直接带到农户中,试验与应用相结合,让农户也直接参与到农业新技术试验中,听取农户意见,采纳农户建议,使农业新技术更具实用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有效的开展科技指导工作,同时做好工作总结,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努力,让农民群众切实提高对科技知识的利用率,为农民增产增收做出自己的贡献。

农民技术员工作报告4今年,本人负责农技指导的科技示范户是____、____的7户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种植水平较高的农户,根据入户调查统计:总人口32人,劳力14人,总耕地156亩,每户辐射带动周围农户20户,共辐射带动农户200户;10户科技示范户有5户种植水稻,5户种植大棚蔬菜及水果。作为一位技术指导员,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下乡,认真指导科技示范户和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本人所指导的10户示范户,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接受、学习能力较强的农户。示范户主要围绕水稻及大棚蔬菜种植进行集中培训、入户指导、实地解决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水稻主推品种包括T优2155、全优2689、特优716、宜优673,主推技术包括旱育秧、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防等;蔬菜主推品种有花椰菜、芥菜、菜椒、甜豆等,主推技术包括无公害、反季节栽培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等。为了让农户更好的了解这些新技术、新品种,本人将每一项新品种、新技术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分类介绍、装订成册,并发放给每一位农户。

三、田间技术指导,预防病虫害

在空闲的时间,我都会到农户的田里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农户传授主要的病虫害的发病表现、防治方法。

四、及时沟通,了解种植情况

在初期进行示范户情况摸底调查的时候,就将自己的电话向科技示范户公开,方便示范户随时咨询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通过电话联系,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隐患都解决在萌芽之中,及时地为科技示范户在生产中排忧解难;自己也会定期联系示范户,询问种植情况。

五、及时测产,统计收成

农户收获的时候,积极组织测产。根据统计,水稻种植示范户及其辐射带动的农户水稻亩产为1362斤/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个百分点,相较于普通农户水稻亩产要多两百余斤。蔬菜种植户的年产总值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个百分点。

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计划

示范户传统种植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学习生产积极行不高,生产新技术掌握不够;因为自己是第一次做农技指导员,在很多方面都没有经验,在今后的工作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多参加一些培训,以便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用更多的业务知识来为农民服务。继续做好下一年的科技入户工作,多宣传,多指导,让农户更好的认识科技推广的重要性。

农民技术员工作报告5我是一名战斗在农村第一线的农业技术员,自参加工作以来热衷于农业技术推广事业,把所掌握的知识真正运用到生产第一线,为农民的增产增收起到了一定作用。作为一名基层农业工作者,我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理论联系实践

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首先自己要具备推广农业技术知识、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懂得技术操作过程。多年来,我们订了农村科学实验和植物保护等材料一年四季坚持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地印发病虫害情报,准确及时地把农业讯情传送到千家万户,系统地学习了五大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农田杂草防除技术等。组织实施了各类试验示范,如我们在老屋场村、旁塘村进行了“3414”肥效试验和22个优良水稻品种的产量产值示范比对。受到农民的欢迎和领导的认可。

二、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面对的是农业、农村、农民,是生产第一线的人员。与百姓面对面的接触,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把技术讲给农民听、示范给农民看。田间地头就是我们的“办公室”,要有不误农时、不惧风雨、不怕烈日、不怕吃苦的精神,所以作为一名一肩双挑的(兼镇计生专干)技术员更需要毅力,多年来,我坚持勤学习、勤入户指导、勤试验示范、勤汇报总结,20____年度被江西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先进乡镇农技推广站”。

三、提高经济效益是农技推广的目的

在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指导下,如科技入户工程,使一些先进的技术、新品种直接入户到田,让农民增产增收,获得较高的效益。

总之,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要有不怕吃苦与农民打成一片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和精耕细作的试验示范,精神百倍的努力工作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农技推广人员。

自从20____年国家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到现在已有8年了,2012年冬通过培训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科学知识。并被聘请为20____年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我深感荣幸。并感到责任的重大和任务的艰巨。

我所负责的示范户是在西牛镇星村和中星村共有10户。指导的产业是杂交水稻。根据农村和农民的特点,我制订了自己的入户方法。首先是科技培训,除了对全镇113户种养能手统一培训以外,还入村入组集中培训,在培训中发放并指导填写了示范户手册。同时填写好了技术员手册。其次是及时入户指导,让示范户明白科技入户的目的和在农业生产中所起到的作用。我把入户时间安排在早、午、晚。这样不会耽误示范户干农活,还可以做到提前进行指导。从春播到秋收,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入户安排,做好与示范户的衔接。不但要指导好示范户科学种田,还要带动周边农户。改变以往的粗放经营。通过入户指导,农民才知道要想高产、高效,首先就是要有优良的杂交种子,然后必须狠抓病虫害防治及大田管理。

本人通过几次的技术指导员培训和入户工作,明白了一个道理,科技示范户指导员的责任是传播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并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农户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反映到专家组来解决。做好与示范户的沟通。有了我对科技入户这项工作的充分认识,我今后的工作方向是,益于农民,以农民为重,使农民真正都富裕起来。使科技入户工作做得更好,充分发挥技术指导员应有的作用,农业工作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这对于刚从事农业工作或已从事多年的人都深有体会,本人从事农村农业工作几十年,作为一名普通的农业技术员,对其中的“辛、酸、苦、辣”深有体会,那么怎么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农业技术员呢?以下谈谈要成为一名合格技术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流的态度:态度是决定你的思想,影响你的习惯,作用于你的行为,只有想立足于农业事业,坚信要在农业推广工作中成就一番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能做得更好,否则,请别轻易进入农业工作这一领域。态度包含以下几方面:1、责任:责任是每位有高级思想的动物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既然从事这一工作,对于一种新技术、新品种、新经验,我们有责任推广好,让农民能够接受,能够应用,这就是我们作为一名普通农业技术员来说,应该负的责任。2、自信:自信的人ZUI美,自信可以帮助你在困境中逆流而上,自信让你的生命充满活力,充满激情,自信能提升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使你的一举一动都充满“引力”牵引群众的眼神,自信在农业工作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缺乏自信的人很难把农业工作做好。3、勤奋:都说勤能补拙,这个道理不管在哪个行业都成立,农业工作本身就是个苦差,千万别想每天什么事都不做浑浑噩噩过日子。4、思考:思考是人类的本能,农业技术员要学会思考,懂得思考,要在思考中总结经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必定每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和自我反省,才能不断进步,提高自我价值。

篇6

一、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积极参加局里组织的会议和培训班,并对会议精神深刻理解,认真参照执行,在学习中认真做好笔记,把专家、教授所讲的新的农业科技学深学透

,增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了为农民服务的本领。

二、按程序化工作要求,按规程操作

认真填写《技术指导员手册》,制定分户指导方案,并能按分户指导方案认真的落实与实施,指导示范户认真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悬挂科技示范户标牌,向科技示范户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方便示范户随时咨询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通过电话联系,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隐患都解决在萌芽之中,及时地为科技示范户在生产中排忧解难。

三、抓好中心工作,搞好示范培训工作

即以“增产增收提高增益为中心,以提高农业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为重点,利用现代信息工具等集中和分散培训,讲解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确定我镇主导品种:先玉335、银河33、郑单958、沈玉21、良玉8、军单8、吉单35等;主推技术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田间杂草安全防除技术,玉米节水旱作栽培技术、玉米丛生苗和丝黑穗病防治技术,耐密增产技术,适时晚收技术,玉米化控技术等。在工作中做到技术培训入户,根据示范重点和玉米产业的生产特点,因地制宜,集中培训和分户培训相结合,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明白纸、资料等方式,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相结合的培训,并向辐射户和全村农户扩展,同时根据示范户的家庭经营活动,开展相关经常管理知识培训。在有条件的村将“农民科技书屋“建在示范户家中,为示范户在生产中解决亟需的技术问题和难点。

四、物化技术补贴落实到位

将上级发放的物化技术补贴喷雾器等及时发放到示范户手中,促进示范户优先采用新技术,如化控技术,使示范户感受到从示范县项目中受益的优越感,调动其生产积极性。

五、积极入户做好玉米生产的技术指导工作

通过进村入户与示范户开展座谈,了解真实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指导方案。在玉米生产管理关键时期,深入地块进行调查,提出不同

的管理意见,及时进行技术指导,使所包示范户实现增产目标。

篇7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农转非;使用权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2.017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2-056-03 收稿日期:2012-01-21

快速的城市化在将大量农村人口吸引进城市的同时也产生了另外两个后果,一是,农业户口的非农化,即进入城市的这部分农民在城市生活工作时间久了,慢慢地就城镇化了,户籍也由农业户转为城镇户;二是,城镇化的这些“农民”对农村的宅基地是否享有权益?特别是随着目前旧村改造补偿项目的实施,现有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与现实情况脱节的现象就日益显现出来,相关的问题、矛盾和弊端也伴随而生。

一、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简介

(一)农村宅基地相关法律规范

所谓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的本集体所有的土地。立法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的调整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明确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主体、申请与审批程序、用地标准与基本使用规则。1986年6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称《土地管理法》)虽然以专章对乡(镇)村建设用地进行了规定,但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方面,其具体内容与《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并无多大差别。虽然1988年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了修改,但内容并不涉及农村宅基地使用权。1993 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用来调整农村房屋建设,但仅仅规定了申请宅基地的程序及审批条件,没有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及纠纷的解决做出规定。第二阶段,1998年修正的《土地管理法》确立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以户为单位的申请原则,并明确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使用权。国土资源部于2004年11月2日制定《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虽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但也并未涉及农转非人员的宅基地使用权问题。2007年颁布实施的《物权法》也未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作出明确的突破性的规定。

总之,现阶段我国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管理存在法律空白,法律规范数量极少,而且大部分是一些规范性文件,效力层次比较低。

(二)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特征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农村特有的土地权利形式,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从法律角度来说,其具有以下特性: 一是集体所有。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二是权利主体身份的特定性。与国有土地使用权主体的任意性不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主体具有很强的身份性,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主要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三是无偿性。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主要是国家为了保障农民的住宅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为农民提供的一种社会保障;四是永久性。只要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符合相关条件下,其对宅基地的使用权就是永久性的,没有期限限制。正是由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具有以上特性,特别是其严格的身份性,才使得“农转非”人员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产生了争议。

二、“农转非”人员对原有的农村宅基地是否还享有权益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基础之上,以保障农村村民居住权为单一的价值取向。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农村的土地最根本的功能还是为每一个农民提供生活保障和基本福利。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保障农民的基本居住权,其生活保障的功能被最大价值化,而其作为财产权的权能却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如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具有严格的身份性限制,只有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具有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资格,且严格禁止宅基地使用权的买卖、租赁、抵押和赠与。但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先天缺陷很大程度上背离了《物权法》的基本属性,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新形势下探讨宅基地使用权问题应不仅仅局限在《土地管理法》的框架下,还应该结合《宪法》以及《物权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只有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才有资格享有该项权益。换言之,非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是没有权利享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因此,根据这条规定对于“农转非”人员而言,由于其户口已经由农业户转为非农业户,已经脱离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就不再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其也无权享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而根据《宪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条规定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权不受侵犯的原则。据此,建造在宅基地之上的农村房屋就属于公民自己的合法财产,无论该公民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还是农转非人员对农村宅基地之上的房屋均享有完全的所有权。如果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剥夺农转非人员的宅基地使用权,根据“房地一体”原则,建立在宅基地之上的房屋就成了空中楼阁,实质上就变相的侵犯了这部分人员的房屋所有权进而产生违宪行为。

再者,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根据这条规定,农转非人员对其在农村原有的房屋也应享有所有权,国家也不能仅仅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剥夺其合法的私人财产所有权。故,笔者认为依据 “地随房走”原则,农转非人员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应享有权益。

三、“农转非”人员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否享有继承权

目前我国立法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是严格禁止的,然而,建造在宅基地之上的房屋作为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却依法可由继承人继承。这一立法缺陷就导致了在继承发生时房屋所有权的允许继承与宅基地使用权不得流转之间的矛盾。由此导致宅基地使用权继承案件的裁判标准不一。有的法院判决,无论继承人是否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均可以依据继承法的规定来继承,但有的法院判决非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不能继承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继承案件裁判标准不一的现实,不仅暴露出了我国部门法律之间的冲突,而且也凸显了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在宅基地使用权价值导向上的模糊不清,导致了在城乡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与实践的脱节,不利于保护宅基地使用权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先天缺陷,已经严重背离了《物权法》的基本属性,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笔者建议,在新形势下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是发挥其用益物权属性的首要途径

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建立在城乡二元制基础上的,其设立之初的目的纯粹是为了保障农民的居住权,因此具有严格的身份性限制,非本集体组织成员不得取得宅基地。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壁垒被打破,逐渐暴露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理论准备上的不足。3我们知道用益物权是由所有权派生的权利,但是用益物权的这种派生性并不影响它作为一项独立的财产权的存在。用益物权一旦产生,其权利人就在设立的范围内独立的支配其标的物,并进行使用和收益。根据《物权法》的规定,“用益物权是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按照用益物权的基本原理,宅基地使用权一经设立,使用权人便可享有独立于宅基地所有权的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包括对宅基地的买卖、租赁、抵押与继承。由此可见,现行立法对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限制是与用益物权的基本属性相违背的。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宅基地使用权身份性的限制局限于宅基地初始取得的范围内,而基于继承所发生的权属变动不应在受到身份性的限制。当农村村民取得宅基地使用权之后,其继承人不论是否具有本集体组织的身份都可通过继承的方式取得宅基地使用权。

(二)现代物权法更强调对物的经济效益的价值追求。

农村房屋与宅基地密不可分,离开了宅基地,房屋的价值就会丧失,它就是空中楼阁。如果人为地将房屋与宅基地活生生地割裂,它们各自的价值要么一文不值,要么大打折扣。这样的规定既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有悖于物权法的内在属性。显然,允许宅基地的继承是实现其价值的有效途径。

(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是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内在要求

篇8

[关键词] 农业技术人员 知识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002-01

随着国家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现在已进入信息化、现代化、知识化的时代,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员,但现在出现了年轻人不愿上农业院校,农业单位青黄不接的现象,大多数还是70、80年代农业院校毕业的技术人员,但他们的知识是那个时代的,这样就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知识。

一、什么是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就是改造传统农业,改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快速、良好发展的过程。在某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科技技术武装、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使生产效率达到先进水平的农业。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二、现代农业新技术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现在我们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大提高,对农作物的需求不仅仅是吃饱,在保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逐渐向农产品加工、农业环保、观光、休闲等领域扩展。要保证这些领域健康、快速发展,就要求有农业新技术的大量运用,农业新技术的正确、快速运用就要求有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员的加入,这样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增长的需要。如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运用,它不但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还起到了保湿抗旱作用,使玉米亩增产20%——30%。与此同时,其他的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运用,改变了农民多年来盲目施肥的习惯,大大减少了肥料对土壤的侵蚀,不但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还提高了粮食产量。由此可见,高新技术的引入,会对农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 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当今社会是高科技发展的时代,而农业科技人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作支撑,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必须依靠农业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现代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新技术的引进与运用,而农业科技人员是新技术引进与推广的主体。比如:如何应用立体种植技术,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在有限的土地上增产增收;如何运用网络技术和智能化的数据技术,建立健全更全面的农业管理系统,使农业管理达到规范化、一体化。现在我们已进入知识化、信息化的经济时代,农业越来越需要更多的科学技术,因此对农业科技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多,只有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才能适应新型农业发展的要求。

四、 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农业技术队伍素质

大量的农业技术人员组成农业技术队伍,他们毕业于正规的农业院校,他们专门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农业生产,解决了农业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大大提高了作物产量以及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他们的知识是那个时代的,仅靠他们所学知识指导现代农业生产,是有点力不从心。比如我县农业技术队伍的现状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业院校毕业的,虽然具有中、高级职称,也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学习,能够指导现阶段农业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仅靠他们现有的知识越来越难很好地运用高新技术。因此只有对技术人员及时的更新和补充新的知识,才能逐步地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队伍,才能为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服务。

五、知识更新的途径

1.作为农业生产中的技术人员,要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对自己的学习一定不能放松,要对自己时时充电,通过自学农业或与之有关的课程,不断学习最新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更全面,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2.要定期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技术人员能了解最新最前沿的农业生产技术。比如,单位结合所需业务派技术人员进修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科技的转化。又比如,可聘请专家对技术人员进行直接培训,对不懂的现场咨询专家,这样可以保证学习效果。

3.要让农业技术人员走出去。“闭门造车”式的学习虽然是一种学习方式,但不是最佳的方式。基层农技人员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很少,仅通过杂志、书籍,电视、网络介绍的新技术、新品种了解一些抽象的信息,没有实地感受,更没有实践试验。因此,要让技术人员到农业新技术运用好的地方去参观、学习,让技术人员开阔眼界,把他们的先进技术、经验、方法早点引用到我县。

总之,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高新技术的应用,高新技术的应用离不开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员,只有不断更新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为人类创造出更多优质的物质财富。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人力资源,“三农”问题,解决

    近年来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了不少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了农业发展?缓解了农民贫困和改善了农村条件,但遗憾的是,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 真正解决,并且大有随着形势发展而变得更加复杂棘手的趋势?这就使这一问题继续成为 阻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与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众所周知,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焦点是农民问题,所以笔者认为, 从根本上讲,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将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认识到这一点,无 论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对推动小康社会的建立,以至于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都 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意义?

    一?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首先,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人力资源结构失衡?我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总数已19亿,其中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此外,我国人口每年大约又以1300万左右的速度 增长,且绝大部 分在农村?由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以及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使我国人口以低级劳动力为 主体,并且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衡?根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受初中教育的统计分 析,农村比例分别19.5%?8.0%和5.0%,这种结构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其次,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科技素质普遍不高?中央早在20世190年代就提出了“科 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但多数地方尤其是农村落实极为不力,致使我国农村劳动 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以小学文化为主,其次是初中文化,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很少?据全 国农业普查办公室公布:2000全国5614719万农村住户从业人员中,文盲半文盲占14.01%; 小学文化程度占42.15%;初中文化程度占38.04%;高中文化程度占5.07%;中专文化程度占0 .57%;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16%?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6.66年?与此形成 鲜明反差的是,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目前已达到12年以上?农村劳动力科技 素质低,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反映了我国农村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 与薄弱?

    再次,农村教育经费不足,投入机制不活?农村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建 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但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较少和“以 县为主”投入与管 理的农村教育体制,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整体推进的主要矛盾,也是我国人力资源不能充分 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多年徘徊于2.5%~3%之间,低于 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在如此少的公共教育经费中政府又将经费更多地投向基础好?容 易出成绩的城区学校,能够分给农村教育的经费更是少得可怜?一些农村中小学布局不够合 理,尤其是新形势下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有些地方长期拖欠教师工 资,中小学日常运转经费和危房改造?校舍建设所需的必要资金得不到保证?加之我国农村 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或者说办学定位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导致农村职业教育近 几年招生难? 办学难?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

    二?目前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造成农村发展的滞后?这不仅表现在农村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整个 社会和时代的进步 ,而且与农村经济发展也严重脱节,由此造成农村中的一些社会问题不仅突出,而且尖锐? 首先,教育落后带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近年来一些封建迷信活动重新泛滥,不少曾经 销声匿迹的愚昧腐朽的习俗和恶习又冒出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和正常生活?其次,农 村基层组织瘫痪?半瘫痪?由于群众民主意识淡薄,制度建设迟缓,现阶段许多农村基层组 织瘫痪?半瘫痪,连群众会议也开不起来,有的地区情况更严重一些?社会秩序不稳定, 反过来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发展,是农村产生众多问题的重要原 因,已经引起中央和地方的忧虑,成为一个亟需根本解决的严重问题?   第二,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年限短,农业职业教育 普及率低,而且多 数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态度?据统计, 20世190年代我国每年产生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只有30%~40%得到推广,10%得到广 泛应用?这就使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一直在42%以下,而美国?日本和欧盟国 家和地区却都达到了70%~80%?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较差和由此引起的农业科技落后,造成 “科教兴农”出现了农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三个断层”,这说明这一问题已成为 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强大制约因素?  第三,制约农民生活的改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极和新 兴产业兴起,社会 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将越来越窄 ,低素质劳动力就业领域越来越有限,这将给农民转变为市民增加难度?如果这部分农民进 城后,没有获得相应的工作岗位,或没能得到和市民相当的劳动报酬,又没有一定数量的货 币积累,就会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从表面上看这部分农民是进入了城市,但是从享受城 市文明,从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及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角度看,这部分农民并不能算是真 正意义上的市民,只能是我国通常所说的农民工而已?因此,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基础教育和 技术培训,从整体和长远上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和科技素质,使他们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和 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最终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 的地位,收入水平才能得到持久提高,也才能逐步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首先,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 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 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第一,加快农村城镇化 步伐?200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38%,不仅比发达国家低40个百分点,就是比世界平均水 平还要19个百分点?当前,农村城镇化 水平滞后,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慢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慢的症结所在?所以今后要逐步提高农 村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样,可以通 过带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和农民收入水平增长,来更好地开发利用农村 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第二,进行制度改革,消除农民流动的桎梏?以户籍制度 为代表的各项歧农政策在城乡之间竖起一道屏障,农民不能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农民被束 缚在原本就很狭小的空间内,这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人力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因此,要尽快改革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的各项不合理制度?此外,要在农村建立社会保 障制度,这样农民的生存问题不再仅仅依靠土地,使农民愿意离开土地转变为市民?第三, 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 科技兴农方针,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产业化 经营是深化农业内部就业,解决当前农村富裕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开发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它 能使农村富裕劳动力形成可靠的职业转移,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

    其次,实行计划生育,促进优生优育?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 优化人口结构为宗旨的计划生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特别要加强农村 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同时,还应该帮助搞好人口优 育工作?

篇10

关键词:农药残留;计划行为理论;知觉行为控制;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9-0134-05

Influence Factor Analysis of Farmer

Cognition towards Pesticide Residue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986 Farmer Households from Five Provinces in China

WANG Jianhuaa, b, MA Yutingb, CHAO Manlub

(a. Jiangsu Food Safety Research Center; b. School of Business,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Abstract: Based on the empirical survey dat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his paper explored farmers’ subjective cognition, attitude and behavior towards pesticide residue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Result shows that subsistence rationality,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 had significant impact on farmer pesticides cognition successively. Meanwhile, there are mutual transfers between farmers’ cognition,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norm towards pesticide application, and influence their behavior intention directly.

Key words: pesticide residues; planned behavior theory; behavior cogniti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委会审查通过的食品安全新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我国10大类农产品和食品中的322种农药,其残留限量的标准数已达到2293个,基本涵盖了我国居民主要消费的农产品,标准数量和覆盖率较往年有明显突破。这一政策背景告诉我们,农户的农药残留认知和行为取向在农户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中已具备了日益显著的舆论关注和政策支持条件。因此,在当前的农户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最紧迫的应当是提高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水平,优化引导农户安全生产所亟需的个体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从多个维度综合形成农户认知与行为意向间的传导机制,进而为研究农户生产经营行为逻辑和制度运行体系,探索支持农户生产经营行为规范的路径与政策保障机制提供参考。

1文献回顾与评述

因农户对农药认知或使用态度偏差所引发的不安全施用化学农药以致施药人员中毒的事件频有发生。农户的施药行为是有限理性的,农户在做出施用农药的行为时,会根据自身对该农药产品的认知度、对施用该农药的态度以及行为习惯来做出决策。根据我国高毒农药“替代工程”的调查分析,因农户不合理用药或违规使用高毒农药所造成的中毒和死亡事故年均约有5万人[1]。Rother等研究表明,农药残留的形成不仅与农药本身的特性等相关,同时与农户的认知水平及其农药施用行为也有着直接联系[2,3]。国内外对农户的农药残留认知及行为取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药残留认知的成因、施用农药的行为取向以及对低认知、高残留的改善等方面。

从农户对农药施用和残留认知成因来看,因认知偏差而导致的农户施药行为及农药残留对农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表现得尤为突出[4]。政府的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是影响农户的农药残留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5]。Obayelu等认为农户对农药及其残留的认知水平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地推广机构以及自身先前养成的耕作习惯的影响[6]。同时,研究表明,天然地理条件、信息获取渠道通畅性也是影响农户对农药残留带来环境危害的重要因素[7],不同地区农户对农药施用行为及农药残留危害的认知和态度还会因为种植结构、病虫害程度、农药生产与销售渠道、经济水平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8]。Rabinder等对印度一家农场的家禽肌肉蛋的调研发现,家禽肌肉蛋中有农药残留的最主要原因是当地农户为了快速提高家禽饲料产量而使用了过量的化学农药产品及化肥所导致的,而农户并不知道所用农药存在高毒性[9]。因此,除推广机构不力、自身习惯、信息通畅程度、自然条件等外部原因以外,农户学习、了解农药施用规范的主动性也是造成认知偏差和不足的内在因素[10]。

从农户对农药施用和残留认知及态度的现状来看,农户如果能认识到高毒性化学农药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则农户们就会减少甚至拒绝高毒性化学农药的使用,而尽可能选择无公害、绿色及生物农药。基于施用不同农药的农业企业行为视角,杨万江等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数家无公害农产品和常规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调查与经济效益分析发现,农户对农药残留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对安全间隔期具有相对科学的选择行为,这样可以促使农药毒性达到相对较为充分的自然挥发[11]。通过对江苏、安徽、湖北和贵州稻农的研究,关俊霞等发现这些地区的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78%的贵州和江苏受访农户认为农药残留会降低农产品品质,85%的湖北受访农户认为土壤板结与农药残留有关[12]。但郝利等的调研结果则相反,通过对江苏、黑龙江、山东等六个省份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农户并不了解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使用量和停药期都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13]。

从农户对农药施用和残留认知的改善来看,对农药残留认知越广泛、越深入的农户,在施药时越倾向于考虑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14],因此,在认识、技术、管理滞后的情况下,农户无视高残留而滥用化学农药以致损害食物安全性,追求利润而无益于保护人民健康,将构成对社会的严重挑战[15]。赵建欣和张忠根、冯忠泽和李庆江的研究均表示,抽查并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是衡量农户对化学农药使用的态度,了解农户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农药购买和规范施用意愿的一个重要检验尺度[16,17]。此外,耿继光和沈维冰也通过对农户因不安全施药行为而中毒的严重情况探究分析,为农户提出了安全施用农药的各项具体措施[18]。

根据当前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1)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农药施用行为态度越积极,对农产品安全风险越在意;(2)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药施用的主观规范与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风险规避手段呈显著正相关;(3)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药施用的知觉行为控制对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安全的生产行为有显著正相关关系;(4)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药施用的行为态度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农药施用的主观规范有显著正相关关系;(5)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药施用的主观规范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正相关关系;(6)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药施用的行为态度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感知行为控制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2数据来源与基本特征分析

2.1数据来源

为客观反应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和生产状况,本文随机选择地理位置分散的五个主要粮食生产省份为调查区域。考虑到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状况的地区差异,本次调查采用了分区域与分类别相结合的随机抽样方法。此方法特点是在调查过程中先按照不区分城乡,统一抽取样本单元(例如区、县)的原则,在接下来的抽样中再区分城乡。这样,后续的数据处理虽然较为复杂。但可以使抽样的样本点相对集中。同时,在调查中,采取实地调查与一对一详谈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93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得到有效问卷986份,有效回收率为986%。

2.2调查数据的基本特征

本研究主要围绕农户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打工情况、家庭年收入以及农户经营规模等几个方面的指标展开,验证这些指标对主观规范、行为态度以及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样本的一些基本特征(见表1)。调查发现,46~60岁年龄段的受访者比例最高;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为5984%;已婚的受访者占绝大多数;受访者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高中(包括中等职业)及以下的受访者所占比例为9443%。

此外,在986个受访者中,外出打工受访者占调查者总数的7008%;说明绝大多数农户倾向于进入城市,在满足生计和资金积累目标的同时,可以增长见识与知识。农户打工经历中所获得的相关知识可以促使农户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安全农药。农户的家庭年收入主要集中在2~5万元之间,农业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在20%及以下的受访者比例最高。

在家庭经营支出类型方面,除了吃、穿以及必要的农业投资以外,在受调查的986个样本中,6116%的受访者认为子女上学是其主要支出;3854%的受访者认为医疗

表1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变量类别频数频率年龄(岁)性别教育水平18岁以下90.91%18~25岁757.61%26~45岁35135.60%46~60岁41041.58%61岁及以上14114.30%男59059.84%女39640.16%小学及以下29529.92%初中48348.99%高中(中等职业)15315.52%大专262.64%本科及以上292.93%是其主要支出;在经营规模方面,家庭土地规模为3~6亩的受访者最多,占2901%;且家庭人口数为4人的受访者比例较高,因此,应着力提高非土地要素的规模化,以克服土地要素难以扩大的现实限制。

3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检验及数据分析

31模型假设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一般原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等三个变量影响行为意向。即积极的行为态度、强大的外界支持、严格的自我知觉行为控制,导致更加强烈的行为意向,反之则更弱。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行为意向对行为又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利用计划行为理论的相关知识,联系农户农药施用操作行为的具体实际,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假设,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分析行为意愿影响因素,见图1。具体数学表达式为:

在以上表达式中:y1代表潜变量中的农户生产安全农产品的行为意愿,y2代表潜变量中农户在生产农产品过程中使用农药的行为态度,y3代表潜变量中农户在生产农产品过程中使用农药的主观规范,y4代表潜变量即农户在生产农产品过程中使用农药的知觉行为控制;V1V18分别用以代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等18个可观测变量;潜变量与潜变量两两之间的路径系数分别用α与β表示,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载荷系数用r表示,残差项用δ表示。

32信度、效度检验

应用SPSS180软件对研究中所涉及的可观测变量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整体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2,说明问卷内部的一致性较好。可观测变量的标准因子载荷都超过了06的水平,说明各潜变量关联紧密、结构效度良好。样本总体的KMO值为0830,具体分析结果见表2。表2变量效度、信度分析结果

潜变量可观测变量标准因子载荷Cronbach’s α行为态度V1安全生产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口感,满足自己的需求(生存理性)V2为了安全食用农产品,会严格按照农药施用说明(生存理性)V3使用农药是为了提高农作物市场价格(经济理性) V4使用农药是为了增加农产品的收益(经济理性) V5使用农药是为了降低农产品的成本(经济理性) V6安全生产会给自己带来比较差的负面影响(价值理性) V7安全生产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价值理性) 07110837062506160612061305900817主观规范V8家人赞同少使用农药、进行安全生产 V9朋友赞同少使用农药、进行安全生产 V10邻居赞同少使用农药、进行安全生产V11政府赞同少使用农药、进行安全生产 06910734071206320733知觉行为控制V12我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农药残留 V13我认为经常或大量施用农药会造成农作物农药残留 V14我认为较高的农药残留会影响农产品安全 V15我知道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06170729059706130656行为意向V16在意农药残留所引发的农产品安全风险V17会合理使用农药以免给收益带来风险V18选择种植无公害、绿色或有机认证的安全农产品071507700634062633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AMOS7对调研数据进行模型回归, 对经过载荷系数检验过的模型进行拟合评价,由表3可知,各指数指标都能较好地满足建议值的要求,模型拟合结果较好。

施用行为的态度越积极,对农产品安全风险越在意。农户施用农药的主观规范对行为意愿的路径系数也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其观测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值都在05以上,说明观测变量对潜变量起着较大的作用,即家人、朋友、邻居及政府对施用农药的态度能增强行为意愿。农户施用农药的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的路径系数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其观测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值也都在05以上,说明观测变量对潜变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假设3成立,即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药施用的知觉行为控制对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安全的生产行为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同样发现,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药施用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之间也都互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值得强调的是,此三个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相对较小,说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两两之间虽然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却相对较小。

4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全国五省986个农户的问卷调查,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应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农户对农药残留的主观认知、态度及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方面较为复杂,影响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行为态度是多方面的,农户在出于自身的安全考量、追求经济利益以及实现社会价值等三个方面所表现出的对农药残留认知的关切程度依次递减;其中,追求经济利益和实现社会价值的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相当,说明两者对农户农药残留认知具有适当的地位。为此,主要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41构建安全农产品生产的激励机制

根据农户多元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的影响,政府应该加快农业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农产品生产外部环境,真正确立农户安全经营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上的优势, 大幅度提高安全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同时从内在动机上培养农户生产安全农产品的个人成就感,提升农户生产安全农产品的意愿。

42推进农村农药市场的规范管理

规范农村农药市场的管理,遏制剧毒高残留农药在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上的流动,杜绝剧毒高残农药、假冒伪劣农药,认真全面地做好农药市场信息、农药施用信息等内容的培训和指导,以此来规范农药的施用行为。同时,基于家庭经营决策模式的转变,加强对农户周边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此来影响种粮大户行为选择和农药施用行为。

43分类开展农户安全生产技能培训

农户农药施用相关行为受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和农户家庭总收入的影响显著,提升农户农药的认知水平和收入状况,对规范农户农药施用行为,降低农产品安全风险水平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应当对农户进行分类培训,提升农户的安全生产意识,把农产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的最终落脚点锁定在优化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上。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傅新红,吴秀敏农户安全施用农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四川省广汉市214户农户的调查与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5):99-104.

[2]Rother H A. Perpception, Risk Communica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Pesticide Labels in Communicating Hazards to South African Farm Workers[D].A Thesi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2005.

[3]Zhou J H,Jin S S. Safety of Vegetables and the Use of Pesticides by Farmers in China:Evidencefrom Zhejiang Province[J].Food Control,2009,20(11):1043-1048.

[4]Ewa Rembiai Kowska. Quality of Plant Products from Oganic Agriculture[J].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07(87):2757-2762.

[5]王建华,马玉婷,王晓莉.农产品安全生产:农户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4):54-63.

[6]Obayelu A E,Awoyemi T T.Consumers’Perception on the Use of Agrochemical and Agrochemical Residues in Yams:An Empirical Study of Kabba-Bunu Local Government Area of Kogi State, Nigeria[J].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06,4 (2):239-249.

[7]Ntow W J, Huub J G. Farmer Perceptions and Pesticide Use Practices in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Ghana[J].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06,62(4):356-365.

[8]吴林海,张秀玲,山丽杰,阳检.农药施药者经济与社会特征对施用行为的影响:河南省的案例[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3):60-68.

[9]Rabinder S Aulakh, Jatinder Paul S Gill, Jasbir S bedi,et al.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Residues in Poultry feel,Chicken Muscle and Eggs at a Poultry Farm in Punjab, India[J].Sci Food Agric,2006,Vol.86:741-744.

[10]王建华.农户经营改造的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1]杨万江,李勇,李剑锋,朱艳,李丹.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4(4):17-23.

[12]关俊霞,陈玉萍,吴海涛,丁士军.南方农户农业生产的技术需求研究――来自四省的农户调查[J].经济问题,2007(4):84-86.

[13]郝利,任爱胜,冯忠泽,李庆江.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户认知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6):30-35.

[14]吴林海,侯博,高申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散农户农药残留认知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3):35-48

[15]郑风田,赵阳.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J]. 中国软科学,2003(2):16-20.

[16]赵建欣,张忠根.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决策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研究, 2007(1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