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化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23:2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信息化建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所谓档案信息化建设,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医院原来的对档案纸质版的管理手段转变为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形式,最终达到医院档案资源的共享化。加快医院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以及自动化的管理模式,重点内容是加大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所需要的基础条件,所需要的系统安装以及信息资源包含的范围,相关规章制度的标准制定,医院档案信息的人才队伍建设等。总之,档案信息建设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对医院医疗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汇总,建立完整的信息数据库,同时对医院的整体档案信息资料进行一体化管理,使医院的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共享相关资源。
2现状分析
2.1医院对电子文件的监控较弱
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在传统观念中,在一定程度上医院的电子文件主要储存于软件内,随着电子产品种类的不断更新,电子文件的形式也会跟着储存载体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医院内部的电子文件最常见的问题是发生在复制粘贴以及对其存盘的过程中。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操作者在操作的过程中,对电子文件采取人为的修改,造成电子文件数据的失真。另外,由于医院对电子文件的监控出现漏洞,当操作者将电子文件打印成纸质版后进行签名或者盖章时,相关领导对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很难把握。
2.2医院档案管理系统还没有统一标准
目前,关于医院档案管理系统的种类较为繁多,但是对于管理系统的软件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缺乏规范化,就会出现当前的各级医院机构往往是片面的依据自身科室的需求引入或者自行研发档案管理系统,虽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医疗机构的基本需要,但是由于系统的片面性,最终导致了档案信息化管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而缺乏客观的评价。与此同时,有的医疗机构由于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引入时间过长,导致系统的检索功能已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基本需求,甚至连最基本的信息查找或者整理都不能完成,对医院相关信息的再利用的效率也不高。相关文献报道,有的医疗机构长期对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对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硬件以及场所设备的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水平较为落后,档案信息化的优势很难真正的发挥出来。
2.3对医院档案信息缺乏科学的管理
当前,各级医疗机构对档案信息的管理者的出身往往是由医院的其他科室和专业,而通过档案信息系统培训过的人员较少。由于非专业档案信息管理者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缺少娴熟的计算机及其网络操作知识和技巧,当计算机或者网络平台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就会导致档案信息网络运行不畅的情况。同时,管理人员在档案信息资料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由于档案室的硬件设备投入不足,软件建设跟不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的规章制度,最终导致医院档案信息化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实际当中进行的工作较少。
2.4缺乏对医院档案网络平台的维护
有学者指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医院档案的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网络整体的兼容性并不强,极易受互联网外界环境的干扰和攻击。除此之外,目前各级医院机构中的网络管理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个别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的维护和保养缺乏专业的知识,当外界病毒或黑客对医院档案网络进行攻击时不能及时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给医院的档案信息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
2.5人事档案材料内容质量不高
由于多种原因,当前医院许多人的人事档案质量不高,缺乏利用价值,有的招聘人员的人事档案材料空洞的和停留于形式的多,细致的、实际性的少。同时能较详细的反映个人经历、学历、工资、政治面貌等一般情况的多,但是真正反映个人道德品质、业务能力、技术专长的少;反映过去情况的多,反映当前情况的少。尤其是一些材料定性结论多,定量描述的少,或者只讲优点,避免缺点,内容空乏,个人总结和组织意见尽是套话,无法全面、公正的评价和反映一个人的情况。同时,在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由于档案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的相对滞后,再加上信息网络应用软件的不一致,制约了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整体水平的发展,导致医院人事档案信息获得和更新的相对滞后,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人事档案关系到人员的隐私,均属于秘密级的材料,但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网络的漏洞而造成人事信息资料的泄露。
3对策
3.1加大对电子文件的监管理力度
各级医疗机构的主要领导就加大对电子文件监管的重视程度,避免因人为的改动而造成医院档案信息不准的现象发生。同时,作为医疗机构的领导者应加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做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医院在建设档案信息化过程中的相成功经验,总结分析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和提高医院运作效率的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对电子文件的规范化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医院整体推进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应制定严格的电子文件管理规定,确保电子文件在可管可控的状态下运行,防止人为对数据资料的修改,造成数据失真的严重后果。
3.2制定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在医院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想达到对有限的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必须标准化的管理制定作为信息化运行的前提条件,通过科学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确保档案信息建设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例如,医院的档案管理部门应对医院的所有电子文件负总责,其他各临床科室和功能科室应互相协助与支持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通过档案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在制度设定时,可以考虑各个科室在向档案管理部门递交电子文件资料时,可能通过自动化管理系统和规章制度,从而确保对电子文件的处理能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同时,还应制定相关的操作技术规范。对管理软件的选择,可以使用兼容性以及应用性相对都比较好的软件,而且还应对软件的相关技术参数以及标准做进一步的规范。
3.3提高医院档案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由于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变大,系统的运行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就对档案信息资料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医疗机构应该适应发展趋势,积极加强对医院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定期以及不定期的方式,对医院的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化的培训,使档案信息系统的相关人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部门分工、职责分工进一步的明确等。而且还应该加大管理管对医院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做进一步的掌握,在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才能根据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档案服务。
3.4加强对医院档案网络平台的维护
为了防止档案信息网络被病毒或黑客攻击而造成重要资料的泄漏,医院应按照各类资料的类型及其保密级来对其进行安全层次分类,在分类过程中可以参照资料的密级、来源以及资料的价值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文件资料的层次分类,最后再根据文件层次分类的不同对用户设置访问权限。与此同时,档案信息管理人员还应对医院的敏感信息进行时时的监控,定期对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仔细的检测,发现有安全隐患时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同时,要想确保档案管理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者还应该通过一些物理隔离的方式来为其提供支持,在登陆系统时可以通过防火墙、身份认证以及加密的方式来进行。另外,通过采取限制内部区域网用户同外部互联网连接的危险点以及危险服务,从而有效提高档案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5加快医院的人事和文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篇2
在我国现阶段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一个全国性质的统一的行业规范以及建设标准,而各个医院也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规划。此外,国家、政府对医院信息化建设也缺少必要的关注以及政策、资金上的支持,这主要体现在建设的不平衡性上,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医院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地区的经济水平越高、医院的规模越大,其信息化建设的医疗、软件设备也就越齐全、越先进,尤其以北京、上海的知名医院最为显著,不仅实现了医院的现代化,更实现了与国际先进医疗信息建设的接轨。但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较慢地区的中小型医院,信息化的建设的覆盖率则明显降低,甚至还没有真正开始贯彻。产生这些医院信息化建设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管理者在医院管理理念上的落后以及领导层缺乏对建设上的硬性要求,致使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只能为医院的工作带来方便,而并不能深入到系统改革内部,也不能为医院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效益;另外一方面,则是由于医院信息化专业人才的缺乏。对于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不仅要具备基础的医疗卫生知识,更要能够熟练地对计算机技术进行掌握。但就以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具有两方面综合能力的人才仍是十分稀缺的。
二、医院信息化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1.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加强对医院的管理,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对医院的经济利益进行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以智能的形式来对就诊的病人以及医疗信息进行记录,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减少信息交流过程中的失误率。如对病人就诊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信息管理上,当病人离开就诊室去交费时,其个人信息便已经存在于缴费区的计算机中,而当交费步骤完成,其药物信息便也通过计算机传输到药房,此时,病人无需等待便可以直接进行取药;等等,既方便,又快捷。除此之外,实行信息化的建设也可以使管理者实现对医院及时、准确的控制,形成全局发展观念,加强成本核算能力,从而为医院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相比较于信息人工管理模式,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的管理流程上便可以有效地实现整合优化,减少医务工作人员在繁杂而无意义的重复工作上的精力,使之更具有“以病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同时,也是在有限的医疗人力资源利用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以及最优质化的服务水准。
3.有利于医院改革的落实。在医院的各项工作任务中,流程最为复杂、工作量最大的便是对医疗保险制度的贯彻实施。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制度的不断改革,行政手段以及人工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对其的发展进行满足。而如果以计算机技术作为管理的主要手段,则可以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要求完美契合,在精简就医流程的前提下,也可以与保险机构进行及时沟通,形成病人各方面信息的及时共享,加快医院和医疗保险机构的工作效率,减轻病人的“获赔”负担。
三、医院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的建设措施
在现阶段,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要想获得更大的进步,除了科学技术的与时俱进外,更加要注重与社会发展以及医院发展的相适应性,以下提供几点建立健全医院信息化在管理体系中的主要措施:
1.严格规范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计算机技术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保障,所以,在建设信息化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准确的信息收集也就至关重要,也能够直接性的对信息的综合利用和处理产生影响。因此,对信息的各项指标进行严格规定,不仅可以加强医务人员工作的规范化,也可以有效规避医疗信息采集中的质量问题,从而使得信息化建设更具科学性、统一性以及精准性。
2.建立健全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种与医院现代化建设相接轨的新型管理模式,如果只是一味的模拟传统的信息人工管理手段,那么这样的建设理念也便成为了一纸空谈。因此,为了实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标准化,其就必须要在充分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尊重发展的客观事实,不断地对医院的管理进行改进和完善。也就是建立健全安全信息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各类信息的排查,提高对有效信息的采集、处理效率。
3.精简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在以人工服务为只要形式的医院,其相应的医疗流程十分复杂,在低工作效率下,信息录入错误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将医院各部门进行一体化的管理,例如,让挂号处承担起医疗收费的功能,并适当的对一些重复工作的部门进行裁剪,做到优质服务下的部门精简化。此外,也可以对部分医疗部门进行优化,以减少不必要的金钱和精力上的付出。例如,在医院中设置报告自取处,将患者的化验报告通过联网的形式,进行自主获取,以减少病人在同一处的滞留,以及对医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篇3
医改难题 从容应对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医院协会会长曾国洪出席了大会,并就医院信息化建设新形势作了重要指示。曾国洪表示,今年3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并提出在2012年~
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主要目标中,把医药卫生信息化作为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了“医药卫生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对医药卫生的监管得到加强”的工作目标要求,这为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当前我国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如何解决基层医生水平有限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信息化建设应该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给出更多、更好的答案。在信息系统的支撑下,远程会诊、远程教育等手段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医院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一个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医院的整体实力、管理水平,以及科研能力。通过信息化系统,医院和医生可以得到很多珍贵的临床数据,并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整理,为医学事业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医院的管理者和医生都要重视信息化对于缓解医患矛盾的重要作用。面对医改为医院提出的改革要求,医院的管理者应该很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院的规范化管理。曾国洪在发言中始终强调,医院信息化要围绕公立医院改革和区域医疗协同,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增强信息共享能力、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热点突出 百花齐放
篇4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现代化信息平台 应用 措施
一、引言
现代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不能再是以医疗收费为主的信息系统,而应该是以病人医疗信息为主,以加强医院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医院进行现代化信息平台的建设,是为了灵活适应新时期医院的发展要求,为了不断推动医院改革的进程,实现医院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从而为患者治病就医带来便利。
二、新时期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医院管理信息化的认知程度不够,紧迫感不强
对于传统医疗诊断来说,信息医学的发展和推广有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强化了人与物的关系,而淡化了医患关系,从而影响病人对医生的依从性。这种观念严重影响了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发展。
(二)信息化发展功能薄弱
目前,很多公立医院其实都已经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信息系统,但是因为起步较早、后期没有继续投入建设,所以往往是传统的以财务管理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其应用水平大多只停留在门诊挂号、住院收费、药品管理和护士工作站,而缺少医院最基本的对于患者的医疗卫生服务功能。
(三)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国家财政医疗部分还是投入到医疗设备及日常消耗等方面,而对于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服务器和软件以及终端计算机的投入很少,导致公立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难以取得快速发展。
三、公立医院现代化信息平台的应用
(一)现代化信息平台在人员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公立医院可以利用医院的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规范排班字典,实行电子排班,自动进行班次和人员的出勤统计,并纳入绩效管理,各级管理人员也可及时掌握全院人力资源的动态,便于紧急情况下人力资源的调配。还可以增设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档案及查询统计功能,使各级管理者能够随时掌握护理人员的信息、接受教育情况及科研论文的发表情况。方便了医院工作人员的统一规范管理。
(二)现代化信息平台在公众健康服务中的应用
现代化信息平台在公立医院健康服务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首先,人们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健康咨询。医院可以利用现有的医生资源,通过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群众健康咨询平台,患者或公众可以通过文字咨询、电话咨询等多种方式随时与医生进行在线的、一对一的交流,医生也可以随时随地为患者排忧解难,帮助群众进行自我健康检查。其次,通过现代化信息平台可以提供健康档案查询服务。通过医院的信息系统,实现居民对自身、家庭成员的健康档案的查询和维护,并进一步提供检查结果通知、疫苗接种提醒等人性化服务。居民在自己或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后,可以接受平台提供的基于个人健康档案的服务,也能随时通过系统查询健康档案。
(三)现代化信息平台在预约诊疗中的应用
公立医院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平台,建立同城集约式预约诊疗公共服务平台,开通面向公众的“一站式”预约诊疗服务,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公众看病排队的时间,缓解社会公众”看病难,排队难”的问题。公立医院信息化预约诊疗系统分为几个模块:第一,卫生部门监控。挂号统计排行:对挂号数、挂号费用、放号数、挂号率等进行统计排行;用户满意度统计排行;医院放号监控。第二,预约诊疗。一般的预约诊疗流程为:按地域、医院、科室等条件搜索选择医生;选择预约时段;预约挂号;提醒就诊。第三,医疗服务机构预约管理模块。号源管理:录入、删除、修改号源信息;出号管理:显示预约挂号患者的预约情况,并控制出号;停诊管理:设置、查询停诊等。
(四)现代化信息平台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医疗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远程医疗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分布式应用系统,包括客户网络、语音系统、摄像系统、数据流广播模块、图像语音压缩模块、医疗资料查询模块和智能医疗设备接口模块等。能够提供远程诊疗、远程监护、远程咨询等多种功能,并且已经成为现代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办公室管理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化管理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在医院这样一个综合性机构里面,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办公室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节约办公时间。通过医院办公室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医院管理部门与医疗部门的有效结合,最终达到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的目的。
四、完善公立医院现代化信息平台建设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视
现代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取得医院领导的重视。医院领导应该站在综合整治医院、加强医院管理和优化工作效率的高度去考虑问题,不能只看见短期的利益,而应考虑医院的长期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效益是隐形的、间接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医护工作者的效率,减少管理漏洞,改善传统的就医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大的便利和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些都对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医院信息共享水平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医疗信息化是基石,医疗信息共享是发展,二者都旨在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医疗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因此,公立医院在信息化建设共享方面,首先,要更新理念,将医院信息共享与具体的临床诊治、就医流程和医疗管理结合起来,重视信息共享的硬件建设。其次,提高对信息共享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共享纳入医院战略决策层面,加大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为医院信息共享建设提供战略支持。
(三)加强软硬件建设
为了提高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必须加大对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在软件建设方面,由于软件开发公司是根据软件的功能涵盖范围的多少来收费,所以信息系统的功能只要够用,符合医院实际的工作情况就行,在今后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发现薄弱的环节和需要添加的功能,再逐步进行完善即可。
五、结语
目前公立医院在现代信息平台建设方面还有些不足,但是也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对于医院内部管理、患者诊疗、健康服务、医疗信息共享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于不足的方面,公立医院还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现代化信息平台的软硬件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作者单位为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 张春莉,樊辉,钱琳琳,等.县级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及管理[J].医疗装备,2012,25(5):59.
篇5
【论文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管理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医疗服务市场的经济活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志之一。网络互联,信息交流,能为临床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信、及时客观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医院的管理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决策过程,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医院信息系统概况
医院信息系统在国际学术界已被公认为新兴的医学信息学的重要分支。美国该领域的著名教授MorrisCollen曾著文为医院信息系统定义为: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患者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对信息的处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数据的收集过程、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过程和决策咨询与决策支持过程。一般来说,数据的收集过程与基层科室的事务处理活动相联系,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过程与中层科室的工作任务相联系,决策支持过程则与高层领导相联系。
二、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医院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系统系列中较为复杂的一类,由于医院业务多,信息类型复杂,医疗过程专业性强,是一种知识型的劳动,因此对医院信息的处理要求具有专业化、知识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而且,医院信息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做好长远规划,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搭建完善的发展平台,创立良好的信息工程基础。
系统的设计公司应该是拥有相当丰富经验的工程团队,我们要按医院医疗业务的需求,打造出一个以方便病人为目的,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以临床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与决策支持为导向,建立覆盖医院业务过程的信息系统,实现医院的全方位管理,并在构造新系统的同时,采用把已有系统整合到新系统平台上的设计方案,这样就可以即保护了医院前期的工程投资,又使现有系统的用户无需改变已经习惯的操作模式,还应该要求设计者在新系统的设计中尽量避免不能将最先进的技术与功能拓展到新系统的缺陷,以保证系统发展建设的先进性。
三、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流程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涵盖面较广的系统工程,除了具体的管理思想之外,更多地基于思想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管理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系统作为医院的辅助管理手段,其建设、完善和发展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往往不能一步到位。管理者必须认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规律,立足长远,抓好系统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在应用,应用越活跃,需求越强烈,效益就越显著。因此,在具体实施信息化系统建设中,要从简单技术人手,迅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管理方案则要从顶层做起,逐渐细化并向下层完善。
四、保证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
(一)院领导重视
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医院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是首要问题。系统实施前应该成立一个由分管副院长为信息系统工程的总指挥,信息科负责落实执行项目工程的各项具体工作,力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
(二)各科室配合
医院信息系统牵扯到全院所有科室及科室之间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的改变和重组,它更是全医院的管理问题,因此各科室的配合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高层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最了解管理上的信息需求和业务过程,所以从规划到设计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而且必须有科室参加。
篇6
论文关键词: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指医疗保险的管理通过建立内部及外部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运作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达到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的。
1实现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积极意义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不仅是医疗保险发展和生存的需要,而且对实现医疗保险的管理信息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增强竞争力
由于原始的管理体制,无法做到及时跟踪掌握,导致医疗保险的管理繁杂,效率低下。实现医疗保险的管理信息化,将会大幅度降低医疗保险的管理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社会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将带动医疗保险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作业,管理者能动态收集全社会的医疗情况和信息,变医疗保险的终端管理为医疗保险过程环节的控制管理,及时发现医疗保险中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将事后管理变成事前管理。
1.2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完善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医疗保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由医疗保险体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我国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着地区差异大和发展极不平衡等问题,从总本来看,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全国除了为数不多的城市建设相对比较好的以外,大多数城市权得的效果并不理想。
2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虽然我国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信息技术水平足以满足信息管理的需求。目前我国医疗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内各地区中的发展极不平衡,主管领导医疗信息管理知识不足和重视程度不高,信息管理人员水平提高缓慢,流程规范化管理及监督力度不强。规范化管理欠缺及对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医疗保险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医疗保险改革的中心思想是用低廉的费用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医疗卫生费用增长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这对于医院和医疗保险系统都是个很大的挑战。
2.2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肠
首先,对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数据交换频繁,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狭义上的社会保障至少包括医疗、养老、工伤、失业和生育五个险种、劳动力市场和其它综合业务。广义上的社会保障则是涵盖卫生、民政,社区服务和公安户籍管理等在内的一条龙服务的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从整个系统建设参与单位来看,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劳动局、卫生局、民政局、药监局、技术监督局、财政局以及金融部门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
其次,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多依赖于信息化管理系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涉及面广、金额大、业务量大、政策性强,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只有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才能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由于应用系统过干复杂使得系统实用性很差,最终也会严重影响社保改革的进程。
另外,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盲目追求快速到位的思想。信息化是潮流,但信息化绝对不是一毗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由于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业务纷繁复杂,在数据上既包括参保人员的数据、参保企业的数据,又包括各险种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在应用流程上既有横向并联又有纵向串联,同时系统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加快对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构,经考核选拔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各级信息主管及管理人员。在医学院校设立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专业,在职人员要增加信息管理的继续教育,结合新时期特点尽快完善专业学习内容和继续教育大纲。信息管理人员除专业教育外,还要加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团队精神等素质教育。应该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相关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在制作方面一定要遵循国际的信息交换标准,以保证信息统一和共享。
尽快使医疗保险信息形成合理化流程。医生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应按时完成病案的每一个环节,在严格把关后,将完整病案及时提交病耗室。检验和检查科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患者的报及时送往有关科室。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应该更新领导者的管理观念,更加注重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发展。领导者应具备现代管理者的素质,树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加强医疗保险信息化、规范化和标谁化建设,以医疗信息管理为核心。
注重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我国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从人工操作正逐步被计算机操作所代替。进行信息处理的法律依据不足,出现信息技术超前、相应的法律法规滞后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影响了医疗信急管理科学化向纵深发展。充分体现我国医疗保险信息内容的特色。随着社会的变迁,疾病种类繁多,抗病耐药繁杂,使得中医药的辩论治脱颖而出。因其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有独到的效果,故这些信息值得保存和研究。因此,可根据中医药诊治疾病的特点制定一套我国特有的中医药编码系统这对发展相国医学有重要的作用。
篇7
辽宁中医药大学作为辽宁省中医龙头医院,承担着振兴辽宁省中医药事业的重任。按国家卫生部信息化建设整体部署和规划,医院致力于建立省级中医信息化平台,为全省中医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建设龙头,树立样板。
医院根据业务类型和数据维度,规划设计临床业务、医疗辅助、人力绩效、经营核算、协同办公、后勤保障、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类业务平台技术方案。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系统整合为目标,利用医院中央集成平台的门户、数据总线和数据库技术,规划技术方案,实现业务平台页面、应用和数据一体化集成整体规划、一体集成。以数字化医院业务平台为基础,分步实施居民健康管理平台、区域医疗临床一体化平台、中医数据中心四大战略目标。
一、业务平台撑起数字化“辽宁中医”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数字化医院建设根据业务类型和数据维度,设计了业务平台技术方案,并利用中央集成平台的门户(Portal)、数据总线(SOA)和数据中心(Data Center)等前沿IT技术,实现业务平台页面、应用和数据一体化集成。业务平台规划重点:1.临床业务平台以结构化电子病历为核心,面向业务人员、患者和医疗管理人员,侧重打造医疗质量、业务内涵、技术规范、工作效率、服务内涵和服务质量。2.医疗辅助平台主要分为医辅检查、药品管理和卫生材料,重点实现“多元数据一体化存储”,保证为临床业务平台提供有力支撑。3.人力绩效平台主要建设人力资源系统和绩效考核系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打造人才培养和激励的信息化平台。4.经营核算平台主要立足财务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监管和物价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5.后勤保障平台主要实现物流、资产、维修、弱电和房产等项管理的透明化和同步化,实现财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一体化管理,支持实现全院多维信息一体化。6.协同办公平台以行政办公人员为主体,重点打造信息台、审批台、考核台、知识台、个人台和工作台等功能化模块,实现办公平台与业务平台一体化。7.教学管理平台的业务设计侧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科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教学管理与临床业务管理一体化。8.科研管理平台以满足科研论文、成果、课题、经费和档案等主要业务功能为基础,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以临床带科研,以科研促临床。通过业务平台的一体化规划,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拟建设一百二十四个信息系统,实现整个医院所有临床、科研、教学、行政、后勤、康复和学生管理全面覆盖,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信息化医院建设项目。分步实施居民健康管理平台、区域医疗临床一体化平台、中医数据中心四大战略目标。
二、建设国内一流的数字化医院示范项目
1.高起点开局,把握医院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目前国内医院信息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数字化医院。就是把业务模式从人工模式转化为计算机模式,换句话说就是把数据从纸挪到计算机硬盘里,工作效率提高,只能支持部分数据的查询分析。第二层次是信息化医院。标志一,是对临床业务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设计,实现以二维结构化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数据库(CDR),支持实现“三元一体”信息共享模式,“三元”就是以“业务人员、患者和管理人员”为中心建立多维信息数据库,“一体”就是实现数据一体化。标志二,是对医院人、财、物等核心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组织岗位、业务功能、流程方式和数据统计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设计,实现人、财、物管理和临床业务管理数据一体化。标志三,是对医院行政办公、教学和科研管理全面实现信息化,并与业务平台和人、财、物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同步和共享。第三层次是知识化医院,建立医院统一存储的数据仓库,建立多维数据集市和数据仓库,支持统一数据分析和查询。知识智能、辅助决策和数据多维实时在线分析。
目前辽宁中医信息化建设以全数字化医院为基础,实现主体业务平台信息化水平,努力开发临床业务平台、医疗辅助平台、人力绩效平台、经营核算平台、后勤保障平台知识智能、辅助决策和数据多维实时在线分析等知识化水平的应用。
2.追踪网络前沿技术趋势,实现三网合一:医院网络技术初始采用“单一内网即工作网”的技术模式,主要是出于系统安全考虑,因为最初的HIS系统数据库对应用系统基本上是全面开放的,无法设防。但封闭真的能保障安全吗?答案是否定的,模式有助于安全但无力保障安全,真正的安全永远靠实力----就是医院的网络技术架构和技术人员。面向21世纪,是网络经济时代,单一工作网无法支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新生需求和为患者提供网络服务的业务需要,辽宁中医是包括生产系统平台的工作网和互联网双网合一。随着通讯技术、智能化手机和平板电脑智能终端飞速发展,为实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医院信息化服务的目标,医院将和运营商紧密合作,实现工作网、互联网、通讯网三网合一。
3.遍访名师,实现服务器技术架构三步跨越:HIS系统建设之初,服务器的技术架构普遍采用基于单一业务服务器架构模式。有两项风险,一旦服务器出现问题,只能中断业务,或者随着硬件系统更新换代很难匹配服务器配件,购买新的服务器又不支持软件系统,将造成业务系统被迫终止。随着服务器技术发展,目前主流的服务器架构多数采用三层架构,即是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和虚拟带库。应用服务器主要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和服务器集群技术,数据库服务器以小型机为主,存储采用在线、近线和离线分层存储的技术方案。医院基于未来“云平台”技术的发展需要,采用了世界上最主流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避免了未来因服务器硬件技术架构落后和规划不合理而造成的应用系统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应用限制和安全隐患。
4.勇于创新,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客户端产品”:医院信息化建设第一代产品是“以管理为核心”,也就是以收费、物质管理、以至后期的药品管理为建设重点。第二代产品是以业务为核心,也就是后期随着业务分化应运而生的LIS、PACS、心电系统、病理系统、手术麻醉系统、重症监护系统以至于医嘱系统等等。医院信息化应用系统得到了长足进步,信息化建设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信息孤岛,也就是俗称的“烟囱现象”。辽宁中医建设初始,对应用系统进行了统一规划和设计。基于医院中央集成平台和“云平台”实现了B/S架构的“以用户为中心”的应用系统“客户端产品”。
5.降低风险,实现多家异构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应用系统集成方式主要分为自由化模式、一体化模式和集成化模式。其中,自由化模式是前一段时期国内普遍存在的信息化建设一种乱象,无整体规划,零散建设,造成医院应用系统间相对孤立,形成信息孤岛。目前,国内比较主流的是基于一家IT企业的一体化建设模式。好处是消除了信息孤岛,却带来了厂商依赖度高,系统专业化偏低(部分优秀厂商除外),扩展性差等问题。选一家IT企业实施项目无疑是与之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单向生死恋”。企业离开医院还能生存,但受技术能力限制,医院运营离开IT企业难于登天。辽宁中医采用标准化中间件产品搭建中央集成平台,实现多家异构系统的一体化集成,为未来辽宁省中医区域医疗平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跨越五道难关 全面推进辽宁中医信息化建设
1.领导高度重视。首先,我院信息化建设定位清晰明确,避免了无系统规划的盲目或无序建设。医院的核心问题主要是医疗技术、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而信息化可以全面提升三者的质量、内涵和效率。其次,医院信息化建设定位明确的同时也加强组织建设,信息化建设在全院主要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全面参与下,基本上避免了信息化形式下的业务模式与人工模式下的业务模式之间存在的冲突,甚至于需要对主要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的岗位设计、业务权限和流程方式进行梳理和重塑,没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再次,把控好项目实施范围,要克服两种倾向:一者盲目和漠视,完全的不闻不问,置身事外;再者激进,不了解信息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发展方向,提出漫无边际没有技术可行性的需求,最终都将严重影响项目建设。
2.抓好IT人才培养和引进。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同样道理,建设项目容易,维护项目难。系统维护绝对不能片面完全依赖厂商技术人员,否则无法排除医院关键数据和医疗技术数据的泄露,甚至对医院可能造成毁灭性打击。IT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要双管齐下,目前国内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医疗业务人员,对IT技术人员重视不足。社会上IT技术人员的收入普遍高于医疗技术人员,而在医院,医疗技术人员收入普遍高于医院IT技术人员。这些倒错现象造成了医院IT技术人员流失和IT人才引进困难。医院把IT人才培养和引进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快培养和引进步伐,这是医院信息化建设成败的重要保障。
3. 创新管理模式。首先,以结构化电子病历为核心,提升医疗业务管理水平。信息化模式与人工模式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信息共享,数据分析、透明化管理、流程管控和协同作业,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特征和优势服务于临床管理。基于结构化电子病历,全面提升医疗诊疗水平和管理水平,解放医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提高服务内涵和服务水平,适应国家医改要求,打造政府和人民都满意的医院。其次,以人、财、物管理平台为重点,实现人、财、物管理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建设目标,为医院的发展建设保驾护航。医院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透明化管理,查找管理漏洞和盲区,规范管理流程,开源节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资金要系统规划,合理预算。许多医院在系统建设之初对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总体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科学而系统的规划,随着项目建设,发现信息建设是个“无底洞”。有的院长说“医院不上信息化后悔,上了信息化更后悔。”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最大的尴尬就是资金问题。其实,这个“无底洞”是有底的,只是大多数医院或缺乏专业人才,或缺乏细致调研,或被IT企业“忽悠”,觉得做信息化有“上贼船”的感觉。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主要分为弱电系统工程建设(也称智能化建筑项目)、硬件系统集成和软件项目投入。弱电系统工程少到几十万大到数千万直至上亿项目在国内医院都已经不是新闻,但是必做的肯定是综合布线系统,也包括无线网络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和监控设备。硬件系统集成主要有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组成,也包括计算机工作站、PDA和床头终端设备等,资金投入应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模和层次匹配。软件项目除了应用系统软件开发,还包括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和防病毒软件,中间件软件产品软件。所以说,数字化医院项目既不要预算不足,更不要盲目投入。医院信息化建设轻易不要简单依赖一家IT企业为医院提供全方位资金解决方案,这里面很多技术难题和架构规划对大多数IT企业来说也是一头雾水,他必然问你想投多钱,你想问他到底需要多少钱,典型“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式的争议,所以大主意还得自己拿。请专家把关,对项目资金进行全盘规划,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否则会导致项目建设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5.选好建设伙伴。目前国内IT企业普遍存在一种怪现象,无论医院信息化项目招标时目标多宏大,多不切实际或多模糊不清,只要院方接受,都会有IT企业义无反顾毫不犹豫的应标。医疗IT行业还有一个心照不宣的“规则”就是标前的技术咨询和中标后实施团队缺乏有效的沟通,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标前什么都应,进场慢慢折腾”,这种现象也成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道独特风景。反正,你也不懂我也不懂,大多数是以原先实施的案例或模仿某家医院项目进行实施。既有技术实力又有市场信誉的IT企业在医疗行业尚属稀缺资源。医院的项目规模、区域影响、综合实力、内部管理、IT人才等多重因素会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和实施水平。除了要认真考察建设伙伴的技术实力、市场信誉和成功案例外,也要加强自身建设,这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保障。医院信息化项目不是一家IT企业的“独舞”,而应该是双方鼎力合作的“交谊舞”。
四、业务平台逐次上线 业务应用系统亮点纷呈
1.辽宁中医门户协同平台:在全国率先以用户为中心构建了协同诊疗平台、协同护理平台和患者服务平台。实现单点登录,按权限和业务类型为医生、护士、患者和医院管理人员横向整合应用业务系统。开展协同诊疗、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健康管理和患者利用互联网远程登录进行挂号和查询等服务,创新性开展“三好一满意”等便民服务模式,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能力。
2.辽宁中医数据交互集成平台: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通过数据交互集成平台对业务平台实现页面、业务和数据一体化集成。支持业务平台异构系统的一体化集成,支持各个应用系统业务快速变更、流程调整。实现业务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3.数据中心平台(Data Center & BI):通过数据交互平台实现多业务平台数据抽取、清洗、转换和加载,建立多维数据模型,建立临床数据库(CDR)、数据仓库(DW)和数据集市,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挖掘、数据钻取、在线分析(OLAP)和智能决策,实现数据的知识化应用水平。
4.心电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将各种心电检查设备联网,实现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护仪等全部心电信息一体化。心电检查病历集中存储,实现数据的全院共享,并通过自有的全数字传输技术实现远程的数据共享与会诊,实现全院网络间会诊,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医疗安全。
5.麻醉临床信息系统覆盖了围手术期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手术前期、中期、后期等围手术期各个阶段的业务需求。提供术前访视、麻醉记录、麻醉总结、收费等业务功能,实现手术室和业务科室、医辅科室、患者家属同步信息共享,保障手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
后勤保障平台主要实现物流、资产、维修、弱电和房产等项管理的透明化和同步化,实现财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一体化管理,支持实现全院多维信息一体化。
6.人力绩效平台实现了医院组织、部门、岗位、人员、功能、权限一体化,为全院信息标准化打下坚实基础。能及时了解医院的人员规模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对关键后备人才进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环境。医院响应医改要求,建立科学、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实现全员职工多维度360度考核,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篇8
关键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档案管理 信息化
笔者专职从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室管理的档案有近5000卷,档案室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目标一级达标单位。在卫生系统改革发展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普及,在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同时,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怎么样最大限度地利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现阶段我们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重点。
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内容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因行业的特殊性,档案信息着重强调人的个性特点和专业能力,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它真实的反映了一个人的政治思想表现、文化专业水平、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等各个方面,它是我们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继教培训、科研课题申报、绩效考核、工资调整、岗位变动、干部任免等业务工作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化的优势和意义
干部人事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对强化人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档案管理部门来讲,每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人事档案记录是动态持续的,我们档案室每年有大量的考核、工资、学历、职称、培训进修、科研课题申报、干部任免等多种档案材料归档,需要及时地更新人事档案信息,所以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量相对较大,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后,既能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的动态性、连续性和完整性,而且能够快捷地完成档案的接收、转递、查借阅和利用等档案业务工作,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其次,实现档案信息化后,档案部门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信息化的查询功能能够在短时间内及时有效地掌握一个人的人事档案信息,信息数据库功能为实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各类信息统计提供了方便,为开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事管理信息化提供可靠安全的数据,能更好地满足各医疗卫生单位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
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化建设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档案管理领域,目前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从传统的档案管理逐渐过渡到现代化管理,增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1.加快纸质档案数字化转换
在加快纸质档案数字化转换工作时我们首先要结合医疗卫生单位工作需求,根据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实际情况按重点分阶段地做好数字化对象材料内容的选择工作,将那些可以开放及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信息化加工,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和提高利用的效率,即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中涉及业务能力、医德考核、科研课题、学术论文、继教、培训进修等业务内容做为重点,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干部人事档案基础信息、个性特点等各个方面的档案信息化。
2.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应由档案查询系统、检索管理系统以及信息综合开发系统三部分组成。根据每个医疗卫生单位的实际特点和需求,信息综合开发系统一般要具有统计功能、分析功能和预测功能三大功能。信息综合开发系统要建立严谨的资格审查制度,确保基础信息的可靠性,要及时更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动态信息,不断完善充实有价值的档案材料和信息,添加反映干部职工的个性特点、专业能力和医德考核等方面的信息,加快人事档案信息更新的速度,确保信息的实效性。
3.拓展档案信息资源渠道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要加大干部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通过档案信息数据库,进行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再加工,综合考察、量化分析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政治思想表现、文化专业水平、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并及时汇总所得信息,为各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凭证,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业务考核、进修培训、科研课题申报等提供最新的依据。
4.规范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坚持档案信息规范性和安全性原则。为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要按照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建立档案数据备份、恢复机制和访问使用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出现非法访问以及对档案信息作非法添加、修改等,因为电子文字修改后是不留痕迹的。同时要根据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的内容,处理好档案信息的保密与开发利用间的关系,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四、结束语
实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利用档案信息,信息化建设是档案资源科学、有效整合的手段,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结合医疗卫生单位具体工作需求,进一步改进信息化建设体系,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保证档案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更好地为医疗卫生单位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洪.医院档案的门类与管理[J].兰台内外,2008,25(6)
[2]沈培林.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现代医院,2010,10(9):137-138
篇9
【关键词】基层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R8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36-02
医院档案是行政、科研、后勤、资产管理及其他各项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像、音像等具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是医院发展历史的缩影,它在医疗改革、科学研究、提高管理效能、维护医院权益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时代下,档案信息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因此对医院档案进行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所谓档案管理现代化就是在档案工作中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处理、管理、开发并提供利用,达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目的。对医院来说,它是科学高效地为医
疗、科研等各项工作服务的有力保证。
1 医院档案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1 文书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文书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把收到的文件用计算机登记,按照批办的次序在网络内传阅,并设定传阅时间和批办时间。若传阅文件未及时返回,催办程序会发出信息 ,提醒承办人及时阅文,并对处理完毕的文件进行自动管理,大大减少了文书处理部门的工作量,减轻了档案人员的负担,缩短了决策时间,节约了成本,使得医院决策的效率大大提高。
1.2 人事档案的网络化管理: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加,准确、迅速地提供人事档案信息尤为重要。根据人事档案的特点,运用现代 化手段,建立和完善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从实体管理向网络管理转变,实现人事档案的动态管理,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实现查阅统计、档案变更、报表处理、系统维护等多种功能的管理。不但便于管理部门管理、监督,也便于个人对自己档案的了解。
1.3 病历档案的网络化管理: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各种新的治疗手段不断出现。将各种微创性手术的开展包括腹腔镜、胸腔镜下各种手术的名称进行分类,运用计算机综合查询分析功能,将各类手术及疗效情况进行分类汇总,通过网络提供给各临床科室,便于医务人员查询、分析、讨论,进行统计后编写相关的学术论文。病历档案也包括医学影像图片的储存和查询,使得医护人员及患者可以方便的查询。
1.4 设备和后勤管理档案的网络化管理:设备和后勤所管理的医疗及后勤设备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医院投入产出分析、医院资产汇总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这些设备的采购时间、采购价格、维修情况、出借情况、报废处 理的资料形成档案,输入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达到有权限的共享 ,不但便于设备和后勤科室对于医疗和后勤设备的管理,也便于各使 用科室对本科室设备的管理。
2 基层医院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医院档案管理意识淡薄:首先表现为医院领导层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其次表现为医院员工的意识淡薄。医院的中心工作是医疗,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重视医疗而轻视档案管理的观念极为普遍。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没有被真正重视起来。认识不到这一点,必然不能充分开发现有的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为医院建设发展所用。
2.2 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医院管理中,大多数医院一般都按照卫生部门要求制定了适用于本院的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而涉及档案管理的制度、职责则较少,没有相关的制度和检查考核措施。在医院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中,一般也没有将档案管理纳入目标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必然会导致管理工作的不到位甚至漏洞百出。例如,有些医院没有建立严格的档案利用制度,对于档案的借阅、复制等没有作出严格的规定,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有些人借用档案忘记归还或故意不归还的现象,从而导致档案丢失或者泄密,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的混乱,甚至给医院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2.3 基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对档案管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档案专业人员在业务水平、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与时展的要求悬殊较大。表现为专业出身的人员少、专业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低、现代科学知识贫乏及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较少,这些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事业发展。此外,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与医院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也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3 基层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对策
3.1 强化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认识: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识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医院领导的重视程度。领导如果能将单位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到医院发展战略的高度去对待,加大档案信息建设的投资力度,改进管理手段,将对档案现代化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外档案工作人员要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保持主人翁姿态,拥护并且支持医院的档案现代化建设是每个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3.2 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计算机硬件、网络、数据处理、信息和规范、信息安全等众多技术问题,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来实现。因此,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所必需的软、硬件配套设施齐全。同时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储备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开展业务培训,积极引进档案专业人才和计算机专业人才,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3.3 消除部门障碍, 保障档案安全:现有的基层医院各个科室之间相对独立,组织界限分明,这不仅妨碍了各个之间的沟通,也给档案信息的收集与编研造成障碍。所以必须淡化科室的概念,消除医院科室之间的界限,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横向联系,从封闭式、分散型走向开放式,形成网络化、一体化,实现“无缝隙”管理,使医院各个部门的信息能及时汇集到档案管理部门。
3.4 重视并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首先档案管理者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要充分认识到档案是对医院多年来建设和发展过程的历史记载,一旦丢失或损坏,就会造成永久不可逆的损失,所以务必保证档案实体完好无损,对涂改、丢失或擅自销毁档案等行为坚决预防和制止。其次要加大经济和技术投入,确保医院电子文件的安全。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配备专门的档案安全人员,对档案的安全实行专业化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风险防范意识,对档案信息系统实时监控,防止电脑黑客的盗取、篡改档案信息和破坏信息系统。要给档案系统安装防病毒软件,防止电脑病毒入侵,确保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
总之,实现基层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是确保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医院现代化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时代既给档案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更为其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只要我们能够抓住机遇、更新理念、注重人才培养和新技术应用,调动医院各职能科室积极参与配合,确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基层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工作必然会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实现一个历史性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尹青云:《以创新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山东档案,2008(6)21-22
[2] 苏红艳:《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中国病案,2009,10(4)31-32
[3] 张平:《创新是档案馆 (室)发展永恒的主题》,工会论坛
[4] 林卫华. 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J],2010,(1)
[5] 牟峰等. 浅谈医院信息化与电子档案管理[J].中国医疗前 沿,2007,(14)
篇10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研究与系统思考的方法,对国内外医院知识管理现状与发展动态进行分析,以期为改进医院管理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发达国家医院早已引人知识管理。目前国外医院知识管理研究处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而我国医院知识管理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应突出表现在知识管理与医院核心竞争力、医患关系知识管理、医院与供应商关系知识管理、虚拟医院知识管理等方面。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 KM)是顺应时代要求的第五代管理理论,是人类历史上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管理以来的一次最伟大而深刻的革命,是信息化和知识化浪潮的产物,具有将复杂问题系统化的特点。医院知识管理(Hospital Knowledge Management ,KM)是对医院所有知识进行集中管理的过程。
1.医院知识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医院管理体制大多以行政管理为主,实行层层约束、层层下传、层层上报的管理流程,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流动不通畅,知识得不到广泛的共享,严重束缚了各部门、科室的工作和服务水平。这种金字塔型的管理体制既无法适应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也无法适应激烈的外部竞争。目前对医院管理的研究和应用还停留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信息化、人员管理等方面,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被长期忽略和漠视,知识的管理是分散的、重叠的,甚至是随意的,远没有上升到系统管理的高度。医院知识体系出现如下问题:知识分布不合理,许多应该属于医院的知识掌握在个人手中,核心知识被中层或基层控制,高层实际上被架空;缺乏知识共享机制,形成知识孤岛,造成割据的局面,使医院的整体协调困难,效率下降;缺乏对知识的吸纳机制,医务人员外流导致知识资产流失,大量核心技术被带走。医院管理无法应对知识的急剧增长,无法应对医疗活动的知识范围与知识容量的要求,不利于提高医疗活动的效率与质量。
目前我国医疗改革的最大矛盾是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同落后的医疗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医学信息与网络的发展,医疗卫生行业的“体制再造”速度,法制的健全,患者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患者就医渠道的改变,新医学模式的出现,循证医学的迅速发展等,迫切要求我国医院找出一条适应国情的发展道路。实现对知识的有效管理成为现代医院管理实践的重要课题,这对于充分挖掘和运用医院系统内外的知识资源、全面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从容应对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丰富与发展医院管理与知识管理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知识管理能使复杂多变的医疗活动变得系统科学,这对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研究现状及动态
2.1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性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90年代初,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进入了实质性研究阶段。对知识管理的宣传和普及贡献最大的是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和竹内广隆( Hirotaks Takcuchi)于1995年出版的名著《知识创造型公司:日本公司如何建立创新动力机制》。随着Internet技术的普及,90年代中期,知识管理开始大面积地推广。WHO于2004年初建立了知识管理和共享司,并在2006年报告中明确提出:全球进展将包括共享的规则和框架,强有力地支持和改进知识管理。目前,WHO和世界银行(WB)等国际组织正大力推进知识管理在全球的战略实施。当前,知识管理研究的热点有知识管理模型、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与电子商务、知识管理与协同商务等。目前,国外的知识管理已处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
我国的知识管理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而真正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00年,其中软件公司和咨询公司的介人起了非常大的作用。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将“企业知识管理问题研究”作为鼓励研究领域,由此在国内学术界掀起研究企业知识管理的。从2003年开始,我国已经举办了3次知识管理高峰会议,讨论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的知识管理正在全面展开。从查询、分析有关文献来看,国内在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宏观方面,主要是探讨知识经济兴起和中国的发展对策、知识管理概念、与信息管理互相关系研究等。微观方面,主要是对知识管理主题、技术、模式、知识管理系统,以及国外一些知识管理成功案例的引人。目前,国内知识管理基本还处于理论阶段,对知识管理的应用研究才刚刚起步。
2. 2医院知识管理早在1986年,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的Rector AL教授首次在集成药物信息和医疗决策支持系统中提出了医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概念。发达国家早以卫生保健为重点,在健康保险制度、全科医学管理,以及临床疾病治疗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目前,国外医院知识管理研究处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