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技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16:2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手工技艺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工技艺 艺术传承
1. 手工技艺的保护形式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手工技艺资源十分丰富。按照各种技艺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内涵,应采取不同形式进行积极保护,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资料性保护,利用对有关文献资料及实物的征集整理,归档并妥善保存,这是所有对于列入不同级别的传统手工技艺名录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二是记忆性保护,现代技术将手工技艺尤其是生产技术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一些在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的项目蕴含的比较丰富的技术,进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遗。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基于资料性保护并进行弘扬,采用文化记忆方式获得教育效果。三是政策性保护,传统工艺的生命力较强,虽然现代化浪潮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但还是有很多手工技艺具有良好的经营潜力,发展前景广阔,因此通过避免恶性竞争等有效措施,使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四是扶持性保护,一些传统工艺由于受到管理体制和观念等方面因素影响到其传承,需要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才有希望由扶持性保护向自主传承转化。五是维护性保护,一些传统技艺见证了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技艺不断变化赋存状态,进而影响到对其的保护形式。基于此动态保护格局,需要对基层情况加深了解,采取有效形式,进而使预定目标才能实现。
2. 手工技艺传承方式
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主要采取口传心授、师徒相承的传承机制,大部分都是家族传承形式,但该方式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技术过度保密、人亡技艺失传等,都受到该传承体制的影响。但也要注意到,目前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传统工艺由个体、家族经营逐步转变为企业经营。受此情况影响,尤其是企业采取现代经营管理体制,艺术院校中新的技艺教育方式逐步取代了师徒相承的传承方式,成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多样化的习艺历程主要源自实际工作,也留不开培训班、各类学校的培养。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明显变化,传统手工技艺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其传承最重要的是艺人传承,这为培养传承人指明了方向,具有指导性作用。
3. 手工技艺在艺术院校中传承的优势
在艺术院校中,手工技艺传承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目前在传统工艺传承中受经济利益驱动,传统工艺受急功近利方式开发过度,恶性竞争使其发展畸形化,进而造成工艺及产品品质对其声誉产生不利影响,一些学者不愿继续开拓传统工艺市场,刻意回避对传统工艺保护传承,自信心严重不足。尽管这种理念与倾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比较片面,与联合国保护非物遗公约中的有关内容的理解相悖,阻碍了其实践,进而产生比较严重的危害。确保非物遗的生命力,涉及到确认遗产各方面内容,通过研究、保存、弘扬、承传等措施使其得到振兴。这是目前对非物遗保护采取文件界定形式中最明确和完善的,对于保护传统手工技艺也是十分合适的。据此,保护不只是保存、维护,而是通过很多环节对其工作过程和体系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实现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
振兴传统手工技艺具有多种丰富的内容方式,在历史发展中,传统工艺的产生及发展与社会需求和市场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起初,先民们主要满足生产生活实际需要,随着不断扩大的分工,一些手工技艺逐步发展为专业化和商品,在形式、格局、内涵等方面与社会经济、人文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具有影响作用。不可否认,目前还存在纯粹源于个人爱好的手艺制作,但传统工艺生存、传承离不开市场开拓这一客观事实,没有市场,手艺人难以生存,也影响手工技艺的传承及发展。艺人及其所在社区是手工技艺的主体,保护手工技艺离不开艺人的努力,政府扶持也是十分必要。
千百年来,民间艺人因不断改善的物质生活,其制品形式和纹样不断开拓,引发了需求的不断增长,使手工技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传统工艺的生存与市场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传统工艺的传承离不开市场开拓。在艺术院校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教育资源优势,学习韩日等国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成功经验,提高对民间智慧和首创精神的重视程度,坚决遏制急功近利的过度开发策略,才能使传统手工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归根结底,都是对其生命力的保护。手工技艺振兴的前提就是传承,为其传承提高重要保障。有关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好职责,将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列入重要工作日程,通过制定保护法规、减税等扶持政策,才能对手工技艺传承及振兴产生促进作用。在政府规划指导下,手工技艺传承人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不断创新,使年轻艺人在技术院校中得到正规化培养,这也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及持续发展,进而对传统工艺价值内涵提高认识程度,树立保护非物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意识,才能弘扬传统文化底蕴。
4. 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目前传统手工技艺同时存在家族及社会两种传承方式,这对于两种方式的同时存在具有互补性作用,也有利于传统工艺的保护。保护手艺作为一项重要事业,对于维护传统文化命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萌.传统手工艺合作社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5
[2] 李永刚.传统手工艺发展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机制分析[J],当代经济,2016.10
[3] 赵巧艳.非物质文化z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4.5
[5] 刘春.民族民间手工艺传承条件的解析――基于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藏族黑陶手工艺的田野调查[J],中国艺术,2013.8
篇2
论文摘要:端砚行业的从业人员是端砚制作技艺作为西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戢体。同时也是“活”的瑞砚文化及其端砚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从肇庆市黄岗镇白石村等地端砚制作作坊的从业人员为例,可以探讨影响传统手工作坊的从业人员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寻求谈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方法并提出管理的建议。
一引言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作家冯骥才先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如果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遗产就要断绝了i1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言传身教作为传承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中,人的因素尤为重要izl0
端砚制作技艺具有浓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是端砚制作艺人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无形资产,是通过有形作品呈现的无形财富。端砚制作工艺作为雄庆的传统手工艺,经过无数端砚制作艺人的努力,制作艺术越来越精湛,既人文荟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原汁原味,保持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民间,成长于民间,繁荣于民间,具有民族性和大众性的特点,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2006年5月20日,“端砚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手工技艺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t310
端砚行业作为典型的传统手工业,由于其手工作坊的行业背景,形成了制作工艺精湛、生产流程独特以及产品数量有限等特点。如果单一从扩大生产组织规模的角度“发展”传统手工业,有可能丢失其传统文化特色、象征意义和存在价值,导致传统手工艺的湮灭。因此端砚行业作为传统手工业的现状将继续存在,而且因其稀缺的存在形式和产品的独特性而备受瞩目。
肇庆市黄岗镇白石村是中国的四大名砚之首—端砚的发源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当地的制砚村民。当地制砚起源于唐武德年间(公元618年),距今已有1 300多年的历史。端砚制作工艺不但使白石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砚乡,也使其成为一项长盛不衰的文化产业。2003年广东省科技厅批准黄岗镇为广东省端砚专业镇,肇庆市政府命名黄岗镇所属的白石村为端砚文化村,这里聚集了几百家端砚家庭作坊,其主要设在农户的房前屋后、院落屋内,是国内成熟的大规模生产端砚的作坊区。
二、传统手工作坊工作满意度研究方法
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工作满意度研究得到了重视。吴宗怡、徐联仓i41对于msq量表进行了修订和使用;卢嘉、时勘}s}研制出了我国的工作满意度量表,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此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它的测量结果与msq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该问卷涉及对管理行为的满意度、对管理措施的满意度、对工作回报的满意度、对团体合作的满意度、对工作激励的满意度五个方面。一个明显的不足是,这些量表的实证研究都主要集中在经营管理模式较为成熟的现代企业,而对传统手工作坊的从业人员进行工作满意度测评,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个空白。端砚作坊的从业人员是继承端砚文化的主要力量,是端砚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研究这支特殊的人才队伍,可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对所属组织的期望,从而达成作坊主与从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进而增强这支队伍的归属感和凝聚力,降低传统文化行业从业人员的流失率。在国家大力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关注传统手工作坊从业人员的生存状况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1.量表的设计。本研究之量表的设计参照了国内t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借鉴了多个成型量表的设计要点,形成了量表的初稿。同时邀请多位组织行为学以及管理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连同端砚行业的资深企业管理人员组成聚焦小组,经过头脑风暴和专家法编制修订而成,力图反映端砚作坊的实际情况。为了评定的科学性,本研究均采用7点评定方法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定,0,1,2,3,4,5,6分别表示极度不满意、不满意、有些不满意、中立、有些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得分越高表示越满意。
2.信度、效度分析。计算工作满意度六个维度的分量表cronbacha系数分别为0.89,0.91,0.94,0.89 , 0.91和0.90,说明测量的一致性程度很高并且内部结构良好,量表具有很高信度。在田野调查的初期,经过了两天的试调研和小规模的数据测算,验证了量表架构以及问项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工作满意度量表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原构思中分别属于师承关系、工资收人、工作环境、工作本身、作坊福利、职业发展6个方面的项目都很好地进人了各自因子,各个项目在各自因子上的载荷都在0.50以上,而在其它因子上的载荷总体很小,因此6个因子也即该行业从业人员工作满意度的6个维度,即由因子分析推导出的量表具有很高的内容效度。
三、研究发现
调查组共发放215份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间卷196份,有效回收率91.16%。受调查人员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如表1所示。
统计显示,受访人员总体的工作满意度分值为4.024,即满意度为67.1%,属于“有些满意”,与较好的水平75%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各满意度要素的影响显著性如下:
1.师傅传授意愿对从业人员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师傅传授意愿越明显,传授方式越恰当,从业人员满意度越高。端砚作坊从业人员离开自己的家乡到白石村工作,在端砚作坊内除了打工挣钱,主要希望在这个端砚之乡跟师傅学习正宗的端砚制作技艺。调查得知,他们在工作中对师承关系感到“满意”和“有些满意”的占13%,认为关系属于“一般”的占60%,对师承关系“不满意”或“极度不满意”的占27%。师承关系的总体满意度直接决定从业人员在本行业内的留职意向,也是作坊主稳定从业人员队伍的重要因素。从业人员对于“如果师傅不愿意传授技艺,就到别处去学”的问项的认同率达到63;对于“如果师傅愿意传授技艺,工资低一些也无所谓”的问项的认同率达到71%0
2.绝对收入对从业人员满意度影响不显著,但是收人的公平性和准时性对从业人员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一地区、同类工作的报酬相差不大,从业人员对工作报酬的满意程度主要是与在其他行业工作可得收人进行横向比较的结果以及与在家务农的收人进行纵向比较。调查结果显示:收人适中、按时足额发放、不随意克扣,这是端砚作坊从业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居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从工资构成的角度看,目前城镇职工工资大多数包含必要的社会保障基金,但端砚作坊从业人员普遍没有。据实地调查了解,端砚作坊从业人员因流动性强,他们更多看重眼前的实际利益,普遍希望全部收入以现金支付。因此如果把养老、医疗保险费用从收人中扣除,他们实际到手的工资就更低了。许多端砚作坊从业人员的实际收入只能维持跟前的简单生活,难以养老和防病。他们之所以有小额积累,是因为他们把日常生活费用压缩在温饱水平。
3.工作环境对从业人员满意度影响不显著。调查结果显示,从业人员对于工作环境中的“噪音”和“粉尘”没有太大的反感,认为“一般、习惯了、无所谓”的占到76%;只有5.6%的人认为“有害身体,不满意”;还有18.4%的人认为“比较原来的工作环境,已经很好了”。
4.工作时间、劳动强度是工作本身的两个重要评价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工作时间对从业人员满意度影响不显著。在访谈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大多数端砚作坊没有固定的工作日和休息日之分,从业人员的工作自由度比较大,只有当接到批量订单时,才需要加班。由于端砚作坊从业人员大多数来自外地(外村、外镇或广西等地),他们吃、住都在作坊附近统一租用的房屋内,对于计件工来说,他们既有时间加班,也有意愿加班,目的是多挣钱。
劳动强度对从业人员满意度影响不显著。虽然工人的劳动时间普遍很长,但在工人对劳动强度的感受上矛盾不大,有79%的从业人员认为劳动强度在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因为对比其在家乡干农活的经历,端砚作坊的工作俨然要轻松一些。虽然从业人员上班和加班都是自愿的,但是超长时间劳动必然加速劳动力的损耗,损害从业人员身心健康。从从业人员对问卷最后一题“自由表达想法和建议”的回答中也可以看出,他们中不少人建议“希望每次任务完成后有一定的休息时间”。
5.调查显示,端砚作坊从业人员在住宿和膳食方面的满意度居中。由于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外地,他们的住宿和膳食都由作坊主安排。大多数端砚作坊在伙食方面的做法是:从业人员一天的工作餐都由作坊主统一供应,主要保证从业人员吃饱。作坊主、师傅和徒弟一起用餐,没有分别对待。满意度居中的原因主要是作坊主没有偏见,全体从业人员一视同仁,同甘共苦。
6.获奖、晋升和创业机会对从业人员的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即学习与成长机制越完善,从业人员的满意度越高。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多次联合举办的端砚评奖活动、“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称号、职称的评选、晋升活动以及攀庆市人事局开设的工艺美术专业职称资格培训,向端砚作坊的从业人员展示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对从业人员的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同时,端砚行业近年来呈现的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肇庆成为“中国砚都”、“端砚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手工技艺,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振奋人心的大事,使得从业人员有更强的信心投身端砚行业,寻求创业发展的机会。因此行业发展前景成为影响从业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管理建议
1.保障传承。传承的实现形式大体有两种:一是自然性传承;一是社会干预性传承。自然性传承是指在无社会干预性力量的前提下,完全依赖个体行为的某种自然性的传承延续(如肇庆民间诸多的“端砚世家”)。这种自生自灭的自然传承方式往往因为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个体的变迁而受到极大的制约。社会干预性传承是指在某些社会力量干预下的传承。这包括行政部门、立法机构、社会团体的各种行政干预和支持。通过行政、立法所产生的某种强制性干预力量尤为重要。端砚制作技艺的社会干预性传承主要有两方面:其一,通过政府干预性力量支持或保障端砚制作技艺自然传承活动的实现,包括采取法律、技术、行政、财政等措施,建立端砚制作技艺传承人保障和激励制度,促进端砚文化遗产的传承;其二,将端砚制作技艺的传承活动纳人教育途径中,使之成为青少年教育、社会文化发展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强化师承。端砚作坊的从业人员从一个普通的雕刻工匠成长为著名的国家或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成长过程,通常需要1020年的时间。师承制度在端砚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也是符合这个行业特点的人才培育制度,实践检验证明师承制度是适合端砚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的。通过强化端砚作坊师承关系建设,充分发挥端砚大师、师傅、老艺人的作用,以老带新,言传身教,把他们长期积累的经验,良好的艺德,娴熟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
篇3
论文摘 要: 随着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对本土艺术的热爱,传承地方文化等教育目的的实际要求,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从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开发利用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
随着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对本土艺术的热爱,传承地方文化等教育目的的实际要求,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指出: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高度重视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体现当地美术教育的特色。苏州地区的地方美术资源优厚而独特,我们不但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还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吴文化资源。如何有效地加以开发利用,形成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从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开发利用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
一、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界定与分类
首先,这里的“课程资源”是指狭义的课程资源,即“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地方美术”一般被理解为“在地方产生和延续的具有本地艺术特色风格的美术创造和历史遗存”。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就是指具有苏州本地美术特征的教学内容的来源。其特点是:种类丰富、内容庞杂、特色鲜明、积淀深厚。针对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特点,本文进行了梳理分类,以更好地服务于美术教学。总的来说,可以将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划分为以下四类。
1.具有苏州本地美术传统的经典性资源。
传统的苏州美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有一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优秀美术遗存,堪称经典,包括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吴门画派,闻名世界的苏州园林,“四大名绣”中的苏绣,被誉为“南桃北柳”之“南桃”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等等。这些优秀的美术资源作为美术学习的经典,时常出现在各级各类美术教材当中,使当地的学生了解并熟悉她们。
2.具有苏州地域特色的自然与社会资源。
苏州地处江南,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著名的“水上都市”。苏州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水陆双棋盘格局”的城市布局,呈现出“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独特风貌。其自然优美的水乡风光、风格古朴的民居和古建筑遗迹,无不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芒。可以说,苏州就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我们要引导学生挖掘身边的艺术宝藏,在美术课程中体现苏州的地域之美。
3.具有吴文化特色的民俗与民间资源。
在底蕴深厚的吴文化滋养下,苏州民俗与民间艺术大量涌现。尤其在民间手工技艺方面,以精、细、秀、雅而蜚声中外:丝绸、刺绣精美绝伦,木石雕刻技艺精湛,苏灯苏扇华美精巧。还有剪纸(窗花、礼花、刺绣花样)、编织(草编、竹编、棕编、麦秆编)、食品(面花造型、糕点模、糖果造型)等,多姿多彩的吴地美术,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此外,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作为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美术技艺,了解本地民间文化和传统习俗的重要方式。《美术课程标准》认为,通过美术学习,引导学生参与地方文化传承和交流活动,是美术课程的核心价值之一。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苏州民间美术,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吴文化,这是美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
4.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与网络资源。
苏州是一座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充满创新与活力的现代化文明城市。古韵今风和谐交融。因此催生出了新的文化和艺术式样。近几年,“苏州印象”专题海报文化展、“情调苏州”全国创意设计与摄影大赛等文化艺术活动影响越来越大。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以网站、邮件、博客、论坛等形式,相互传递地方美术信息,交流与合作,扩展了苏州地方美术的人文资源。这些资源因其新颖有趣而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教学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二、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
根据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不同种类与特征,美术教师可灵活选择不同的开发策略,以多种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加以利用。
1.以苏州经典美术资源为主体,组织“欣赏与评述”。
经典的苏州地方美术资源是美术学习的主体资源,它们经常出现在美术教材“欣赏与评述”的学习领域中。在日常美术欣赏教学中,美术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安排和扩展地方美术那些具有经典性和优秀传统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欣赏“中国园林艺术”时,苏州园林就是重点。我们特别安排了两节课,专题欣赏“苏州园林”。利用平时拍摄的园林照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寻找园林中的假山、花窗、门洞等雅致的小景,体验苏州园林的精致典雅之美;欣赏文艺纪录片《苏园六记》片段,品味园林中蕴涵的文人情怀、隐逸文化。学生用图文形式评述园林艺术,不少同学在欣赏与分析作品时,附上了收集的图片,用PPT展示自己拍摄的园林美景照片,生动表述了对苏州园林的热爱和赞美。
此外,我们应尽量以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地方美术的精品。我校组织参观苏州博物馆,那里藏着不少苏州本土艺术的精品、极品。学生浏览“明四家”的墨宝,欣赏经典的明式家具、瓷器、古玩,参观清代画家徐扬的《姑苏繁华图》……参观结束后,学生写了不少“观后感”来表达他们对地方美术精品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对地方美术经典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那些对他们来说不可或缺的苏州地方美术的常识,对苏州地方美术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增强了对本土艺术的热爱之情。
2.以苏州地方自然资源为素材,进行“造型与表现”。
在苏州的地方资源中,自然资源及基于自然的人造景观(建筑、遗迹等),是最直观,也是最贴近学生的美术素材。对于苏州的孩子来说,这里的芦荡荷塘、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等景物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也常常因为熟视无睹,未能发现其中蕴涵的地域之美。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身边常见的美术素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苏州、表现苏州”。
比如,组织学生去最具苏州水乡特色的平江路采风,对校园内的控保古建筑——王鏊故居进行调查和写生,利用集体春游和秋游的时间拍摄地方美景,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创作,对苏州的水乡之美、建筑之美有了更深的体验,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还开展了手工制作和景观仿造的活动。学生利用瓦楞纸等废旧材料,手工制作苏式民居,仿造古建筑。有同学建造出了粉墙黛瓦的“江南人家”和“水乡风光”,还有的同学建造出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园林景观……学生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学会了表现苏州的地域之美。
3.以苏州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为依托,参与“设计与应用”。
苏州的吴文化是民间美术的依托和生存土壤。在传统民间文化日渐式微的今天,苏州的民间艺人迫切希望能把自己掌握的美术技艺传授给下一代。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老艺人王祖德先生,就希望美术教师能为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发展做些事。
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苏州民间艺术,我校开展了“民间美术进课堂”系列活动。聘请知名民间艺人传授棕编、剪纸、面塑等民间手工艺。民间棕编艺人徐荣兴老师教会了学生利用粽子叶编织各种小动物;章维伟老师的剪纸手艺让学生们钦佩不已;叶长林老师的面塑栩栩如生,富有江南特色……学生们受到了文化与艺术的极大感染,兴致很高,设计出的作品充满了苏州地方的审美情趣。
我们还组织学生参观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近距离欣赏年画作品。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具有装饰效果浓郁、构图丰富及造型夸张等艺术特点,更有着深刻的寓意和内涵,了解和体验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设计过程、制作方法,学习创作技巧。这些洋溢着浓厚乡土气息的作品,生动翔实地展现了苏州地方美术精细、典雅的风格,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这次活动之后,在“藏书票设计”活动中,学生仿照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制作步骤,创造了许多木刻版画作品,获益良多。
我们对苏州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了民间美术的趣味性和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学生设计和创造的美术作品“苏味”很浓,也为苏州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以苏州民俗文化活动资源为契机,开展“综合与探索”。
苏州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各种民俗节日、庙会及社区文化活动等,是开展地方美术学习的契机,也是学生参与地方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途径。
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是现代美术学习的主题之一。2009年,“苏州端午习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借此机会,向同学们介绍苏州端午习俗,带领学生开展端午彩粽制作和龙舟设计活动,用彩粽装点教室,营造节日气氛,组织学生观看苏州胥门的划龙舟比赛,开展龙舟造型设计评比,让学生参与到民俗活动中来。通过这次综合性的活动,学生了解了苏州端午习俗的特色,加深了对民俗节日的喜爱。
此外,我们结合平江社区的文化活动,策划了一次美术制作与展示活动。“苏州·桥”是社区开展的“吴风古韵伴我成长”系列活动的主题之一。从中小学生的视角,目光聚焦水乡苏州的桥,开展赏桥、做桥及展示的交流活动。在我们的引导下,学生考察了苏州桥的特点:多而密、小而精、古而秀;收集桥的相关资料,又运用各种不同材料,手工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小桥”。这些“小桥”是学生创造的,很多作品风格古朴,设计独特,有鲜明的苏州特色。完成制作后,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品陈列在社区展示,都非常开心,收获不少。此外,元宵节制作苏灯的传统活动,也成为学生了解苏州民俗文化的“窗口”。
5.以电脑网络资源为媒介,探索地方美术教学新形式。
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一方面,地方美术资源逐渐信息化、网络化,另一方面,美术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整合,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利用新的教学形式,开发电脑网络资源,为地方美术课程教学开辟了新领域。
网络《姑苏行》一课,是美术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合作,共同完成的一节网页设计制作和地方美术(人文)展示活动。学生通过电脑美术创作资源库和互联网收集苏州地方美术的相关资料,进行网页设计,教师指导学生美化网页、完善设计。教师扮演来苏州游玩的“游客”,每组学生都作为“导游”,将本组制作的网页通过网络广播介绍给“游客”,有的展示苏州园林,有的介绍姑苏美食,有的推介水乡风情……在虚拟情境中,师生共同完成了网络“姑苏行”。课后,师生通过邮件收发美术作品,利用博客发表美术评论,开展网络评价,等等。
这些基于网络的美术教学活动,通过教学互动的过程,促成了美术教学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展示和评价,具有强烈人文性的活动特征,昭示着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由技术层面向美术文化层面转化。
总之,发掘苏州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掌握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本地美术教师充分利用地方美术资源,促进学生美术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有效地推进美术课程改革。对于合理地改进美术课程结构,以及培养学生热爱本土艺术,弘扬优秀民族和民间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教育部制订.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
论文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视域;师徒传承文化
明代以远,中国创造出领先于世的技术文明以及丰富的传承模式。畴官世业、专门学校、家庭箕裘相继等诸多模式均成为古代技术教育的有效载体。其中,职业技术教育视域下师徒传承经过悠久的历史积淀,不仅依然盛行于世,且已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以文化的视角剖析古代师徒制度对于揭示技术教育的内在规律实有裨益。
一、“师门”文化
(一)不耻相师与唯长是师
不耻相师出自于唐韩愈的名篇《师说》,其意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韩愈批评时之文人“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同时,推崇“器者”求学之精神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以至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古代技艺师徒传承自先秦发端,活跃于整个手工业时代,至现代社会仍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载体。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为古代技术工作者统称,现木工、瓦工、厨师以及各种民间工艺皆以传统师徒传承为核心方式。不耻相师之精神又表现为带艺投师与唯长是师。带艺投师即在拜师以前已经身存技艺,此技艺或出于自修或出师门,以出自师门居多。拜师并非限于名师。凡有一技之长于己者,均可登门请教。古代身怀精艺之人一般如此即“师无常师,唯长是师”。华佗、张仲景皆拜多师,清代温病学宗师叶天士曾先后拜师十七人,叶氏拜师之多,可谓其中之典范。
(二)投师名门与谨严择徒
投师即徒弟寻找师傅的历程。投师的历程一般涵盖三种现象:投师无门,投师有门,投师名门。古师无门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弟子天分甚高,无人应教;其二,师徒信息壁垒,彼此不相知;其三,觅师领域门户未立,不知求教何人。与投师无门相比,投师有门则指弟子依恃自身的天分与师门接纳性而达至理想之所。自古名师出高徒,因此寻找名师名门为头等大事,古师名门之旅一般均很艰难。跪请名师的历程也是师傅考验徒弟决心与意志的过程,因此古代诸如“程门立雪”之例甚多。师傅与徒弟存在相互寻找的过程,弟子投师名门,师傅谨严择徒,其间缘分亦很重要。长桑君教授扁鹊即为典型一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少时为客店小老板,长桑君常就店下塌,因扁鹊对长桑君“常谨遇之”,观察十余年后,遂收为徒并在传授“禁方”以前,还以“勿泄”为条件。
(三)拜师敬祖与终生为父
师徒关系确立为师门文化之大事,须以隆重的风俗礼仪确认与保护。一般拜师礼仪有如下程序。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之神。如医士须拜扁鹊,厨师须拜彭祖,木工须拜鲁班。以表示对本行业敬重以及从业的虔诚,同时祈求“保佑”;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中国传统文化中仅跪天地、双亲,由此看出师傅的地位之高。第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需刻苦等。古代拜师礼为三、六数,意为“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另有些手工业作坊在拜师前须写“投师纸”,以明确规定投师年限、徒弟义务等,如无“投师纸”师徒关系一般不予承认。师徒关系确立以后即有“投师如投胎”之说,古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传统师徒关系为没有血缘的“父子关系”。有些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晋商学徒,有的甚至十年方可探家,学徒期间不付工资并无偿帮师傅做家务,师傅管吃住及冬夏衣各一套。一年打杂,二年学艺,三年满师,四年帮工方可出徒。一年三节须“哨师傅”即送礼物。出师酒时,徒弟孝敬师傅钱,师傅回赠徒弟一套工具,并分自己碗中一半饭与徒弟,象征徒弟出师,又表示师傅将一路关照,同时示意自食其力是从师傅处分得。又须送红包与师傅一脉相承的同行,称“坐凳礼”。中国古代技艺传承得意于此“师徒父子”亲密关系。
(四)谨守门派与不辱师门
宗派门户是师门文化中重要的现象。如元代传统医学,出现金元四大家:以刘完素为代表的“寒凉派”;以张从正为代表的“攻下派”;以李杲为代表的“温补派”;以朱震亨为代表的“养阴派”。《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前言》说:“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医学门户、流派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医学的发展。投师拜祖之后要严格遵守师门规矩,古代社会门户之见极为严重,其源于不同门户对于事理的不同理解,但多因派别偏见所致,并常存巨大的力量。因门户之见而导致发展局限以及门户之争皆很普遍,而破除门户之见是为艰难而有益的。另徒弟须谨记不辱师门,从品德、技艺、禁忌等诸多方面须尊师嘱,否则“逐出师门”对于技艺之人后果极为严重。朱震亨,他传医有术,其弟子戴思恭著有《推求师意》及《证治要诀》,都发扬了朱氏的学说,做到了“无愧师门”。
二、传“道”文化
(一)教授之道——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
教授之道首要内容体现于“真人”与“真学”。《黄帝内经·素问经》:“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其含义为师傅选择徒弟要严肃认真符合标准,在教学中还必须以徒弟所能,授以真本领,这才是师傅的教授之道。古代,名师选徒甚为严格,愈是有绝巧者愈是如此。清代名医叶天士临终警言:“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汉代华佗曾拜师蔡氏,蔡氏以劝开斗架公羊试其智,华佗以青草分放诱之,遂收为徒。智慧与悟性是华佗终成名医的重要原因。授徒以“真学”乃师德之要,汉代淳于意悉心授徒,据《仓公列传》载,淳于意成名弟子中史存者共有七人:齐宦者平,临淄人唐安、宋邑、济北王侍医高期、王禹、淄川太仓长冯信、高永侯家丞杜信。淳于意授徒传技的过程亦是治病救人与研究中医的过程。其将典型病例进行整理,《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成为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诊籍》。创立与发展医学诊籍,对于技术传承科学性与开辟案例教学极为必要。
(二)杏林春暖——技巧所以利器用,济艰难者也
职业操守为师徒授受的首要方面,在医业传承中甚是显著。《隋书·艺术列传序》曰:“救恤灾患,禁止邪”,“技巧所以利器用,济艰难者也”;《新唐书·方技列传序》言“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或“矜以夸众,神以巫人”被指斥为“技之下者”为人所不齿。唐代孙思邈视医学为决人生死的“仁术”,并告诫后学“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其在传授技艺时,制定一系列有关专业品德的戒律。如传授医学的咒禁学,就规定“凡欲学禁,先持五戒、十善、八忌、四归”,要求后学“济扶苦难”、“不声色”、“调和心性不乍嗔乍喜”。《素问》卷二十五还对针灸医师提出五项要求:“一曰治神;二曰知养生;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黄帝内经》还专门撰写了“疏五过”、“征四失”,这些医生行为规范均是徒弟需谨记于心的。淳于意“上疗君亲之疾,下救贫贱之厄”;华佗因品性被誉称“民间医生”;汉代董奉治病不收费用,植杏树以代之,并以杏换粮救济灾民,后以“杏林春暖”赞誉医德高尚之人,对后学影响颇深。
(三)持恒以专——相矜以久贾,数过邑不入门
历练意志品质以适应未来职业情境是弟子必修之课。古代巫医乐师百工商旅学徒过程均异常艰辛,弟子需天分之外,需要卓越的意志品质传承技艺。汉代乐府诗《孤儿行》:“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此诗借孤儿口吻,描写了商人学商经商的艰辛。古代洛阳商人尤为典型,他们出门学做生意“相矜以久贾”,即相互之间以长时间在外学习经商为骄傲自豪。甚至如夏禹治水,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师史“数过邑不入门”,足见其一心一意之精神。另洛阳人素以节俭著称,师史更是如此。其虽家财万贯,却粗茶淡饭,普通服饰。专注品质亦非常重要,孟子《学弈》曰:“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此说明,弟子在技术传承中,须专心练习、体味方得真传。如不专心即使弈秋这样的善射者也不能教会。再有,古代师傅对待徒弟要求极为苛刻。“十年寒窗考状元,十年学商倍加难”为晋商学徒之生活写照。如无执着之志实难坚持。意志坚定、专注一事与执着之志成为师徒传承文化中的突出因子。
(四)境界之美——庖丁解牛,匠石相树
艺术与境界是超越技能层次的更高追求。庄子寓言之匠石相树与庖丁解牛皆凸显出此中国式独特技术文化。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在《养生主》曰:“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此即著名“庖丁解牛”的寓言。这段话明晰了道家技巧的层次递进,其依据自然之道,以“游刃有余”之功实现了具体技巧的超越,成为“美妙的音乐与桑林舞曲”的自由俨然成为一种境界。《庄子·人间世》中记载师徒授课的案例:“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这则寓言师傅教授徒弟如何判断一棵树应为“何材”,徒弟从师傅的判断中学到外表之壮美未必内材就好的道理。当然,“无用方为大用”是庄子想说明的深刻道理。但亦能反映出中国古代手工业技艺的过程,也是求道的过程,也由此出现了“匠人”境界的区别。中国技术艺术与境界走向与西方技术科学走向截然不同并在师徒技艺传授过程中多有体现。
三、授“艺”文化
(一)因材施教——土不可作铁,而可作瓦
弟子天分修为各有差异,因此需因材施教。魏晋傅玄对此有精辟的论述,傅玄以“土与铁”性能不同,说明要物尽其用:“土不可以作铁,而可以作瓦”。其认为人各有其长“龙舟整揖,王良不能执也;骥骤齐行,越人不敢御也,各有所能。”由此,傅玄对于“为师者”提出因材施教的期望:“大匠构屋,必大材为栋梁,小材为榱橑,苟有所中,尺寸之木无弃也。”即好的工匠在造屋子时,不浪费一寸的木头,使大小木材各尽其用。淳于意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宦官者平“好脉”,就授他脉法,教以脉理;对宋邑则教以五诊术,对高期、王禹教之“经脉及奇络结,当论俞穴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正逆顺以宜镵石,宜砭灸处”;冯信性好医方,精于脉诊,遂授以“案法逆顺,论药法,定五味及和汤法”,杜信好脉法,就教以“上下经脉五诊”;对唐安“教以五诊上下经脉,奇咳术、四时应阴阳重”。《灵枢经》记载“明目者,可使视色;耳聪者,可使听音;捷疾辞语者,可使论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论;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痛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由是则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扬长避短,使受教育者各得其能。
(二)法式授受——教人以规矩,不能教人以巧
古彦:“大匠教人以规矩,不能教人以巧。”涵义颇深。规矩与巧为技术训练的两个层次,其中规矩为基础。隋朝工师授徒已有“立样”与“程准”。“立样”即做好模版,然后学徒加以模仿,学习制作。《隋书·何稠列传》中记载黄亘、黄衮兄弟“凡有所为,何稠先令亘、衮立样,当时工人皆称其善,莫能有所损益。”唐代,将作监下设甄官,其职责在于使“砖瓦之作,瓶缶之器,大小高下,各有程准”。这就为艺徒学习和制作提供了标准和典范,掌握了“程准”即等于学会了技术。(《大唐六典》卷二三)宋代,以李诫《营造法式》为标志,“法式”艺徒培训法趋于成熟。“巧”是超越规矩的更高层次,已经是技术的内化。孟子亦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与人巧。”、“由射于百步之外也,甚至,尔力也。”孟子认为:巧与力不同,譬如射箭,学生有力气即能射于百步之外,而射中或矢无虚发方为技巧,技巧并非师傅可以包办代替。清代美食家袁枚《王小鱼传》生动描写了家厨王小鱼技术之精湛,但请教其高超技艺如何达至即“或请授教,”,曰:“难言也。”此道出“巧”之微妙及师之无耐。“巧”依托于徒弟的天分与悟性,更多依赖于后天反复训练之体味。诠释出“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朴素道理。欧阳修《卖油翁》文:“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华佗学艺期间,手抓草药竟与秤称分毫不差。“熟能生巧”应为技术训练的核心规则。
(三)贵于导引——君子引而不发……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记载孟子与公孙丑之对话体现出师傅授“艺”贵在启发诱导: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针对公孙丑将“道”之标准降低以适应拙者提出批评:工匠师傅不因徒弟笨就改变或废弃用来划线的绳墨;后羿也不能因学射箭的人笨拙改变其张弓的限度,而不张满弓。如果弃其绳墨,舍其规矩,不坚持标准,定然没有良好的教授效果。孟子在坚持“道”之标准的同时,提出师傅授徒传“道”重于授“艺”即“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其意是师傅只把弓张满,摆出跃跃欲试的架势,并非一定要把箭射出去。旨在说明师傅教会弟子如何射即可,不能代之去射。卓越的技艺须徒弟自觉主动地反复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师傅贵在导引,以激发徒弟能动性即所谓“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四)循序渐进——言传身教,心传神授,自悟自解
师徒授受一般分三个层次:言传身教,心传神授,自悟自解。言传身教最为基础,如元代厨师授徒,徒弟跟随师傅从选料、加工、烹饪、调料等诸多环节中逐步学习与模仿。原料初加工讲究规矩,否则会破坏营养或品味,学徒须记在心中。练习刀工技艺也是逐步摸索、辨析、熟练的过程。另外,配菜工序、调味等也是学徒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徒弟尤其需认真体味师傅对于不同菜肴对于火候的掌握,反复实践方可总结出“烧猪肉不可用桑柴火。”等诸多诀窍。名医授徒更能体现言传身教,如扁鹊及其弟子行医到周都洛阳,知周人尊老,即以“耳目痹医”名于时。另和弟子子阳、子豹一起“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治疗虢太子的“尸厥”,获得成功。第二个层次是心传神授;心传神授即“以心传心”,师徒长时间练习、揣摩、沉思、切磋,彼此“相示以巧”与“相陈以巧”方可逐步达至心灵融合与意会之境界。第三个层次是自悟自解。公孙大娘是开元盛世时的唐宫第一舞人,善舞剑器,她在民间献艺,观者如山。草圣张旭,因观看公孙大娘剑器之舞,茅塞顿开而成就绝世书法。自悟自解在心理学上属于一种“统觉”智慧,非为神秘,其依赖于自身在“动手”过程中持续不断的体验积累与自身建构、默会所致,自悟自解凸显出技术传承的“内源性”学习特征。
(五)独门范式——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师徒授受具有一般“范式”,如古代医师授徒要求徒弟熟背药方等。但行业不同、师傅秉性资质各异,大凡名师除自身身怀绝技以外,其教授艺术亦与众不同即“独门范式”。此在《列子·汤问》之《纪昌学射》篇极为鲜明:古之飞卫巧过其师,纪昌与之学射。飞卫没有直接传授射箭,而是依据“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的特殊程序,从“以目承牵挺到视小如大,视微如著”基本眼力练起终掌握射箭之诀窍。《史记·仓公列传》这样记载,“庆年七十馀,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言汉代名医淳于意拜孙阳庆为师。其让淳于意把过去所学的医方均丢弃,将自己珍藏的黄帝、扁鹊脉书、根据五色诊断疾病、判断病人预后的方法以及药物方剂等书传给他,终使淳于意成为“诊病决死生”汉名医。“独门范式”涵盖着师傅的心得与绝妙之处,成为师承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四、师徒传承文化扬弃
(一)继承师徒传承文化合理性
师徒制度作为手工业时代的产物,其顽强的生命力源于本身存在的合理性。主要涵盖以下四点:其一,师徒传承适应“个性化”教学。近代以降,师徒制逐步被职业学校所取代。职业教育需“手把手”因材传授才可得其要领,但班级授课制因教师受众太多导致贯彻“个性化”教学难度极大。其二,师徒传承适应“终身性”教学。师傅一生当中因严格选徒等诸多因素影响而仅有少量的徒弟。师徒之间传道、授业、解惑的关照持续“终身”。徒弟常年累月跟随师傅,师傅的品格、绝活、行动作派等耳濡目染,师徒传承得以完成。其三,师徒传承适应“精艺性”教学。传统学徒制度,师傅之所以成为师傅,其源于自身具备行业“精艺”,其蕴含诸多体会与诀窍。师徒形影相随,方可捕捉到师傅的“精艺”。其四,师徒传承适应“实践性”教学。书斋之中是无法培养实践能力的。学徒制度技术传承主要依托于生产实践的载体。师傅从事具有复杂劳动性质的主导工作并兼传技艺;徒弟做辅助工作以帮衬,属于简单劳动兼学习训练。手工业时代师徒制从实践开始,以实践结束。
(二)汲取师徒传承文化精髓
师徒传承文化精髓是代际相传的要旨。传统学徒制度,师承文化表现为“严格性”与“亲密性”统一,“严格性”贯穿于选徒与授徒整个过程,“亲密性”表现为“师徒如父子”类血亲关系,“严格性”与“亲密性”统一是学校模式职业教育无法比拟的;师承文化表现为“实践性”与“生产性”统一,其是学徒制度依然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同时凸显出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师承文化表现为“示范性”与“内源性”统一,以生产实践为载体,师徒技术传承得以完成;师承文化表现为“技术性”与“境界性”统一,“境界”是对于“精艺”的超越而为最高的追求,业已成为中国实用技术的文化特征;师承文化表现为“精艺性”与“道德性”统一,“德艺周厚”成为古代优秀技术人才的标准,同时凸显了中国“尚德”文化;另外,传承范式“一般”与“独特性”统一等皆在新时期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需继承与发展的合理内核。
(三)规避师徒传承文化局限
篇5
一、巩义民俗文化资源分类
巩义民俗民风文化资源可概括为物态类民俗文化资源、制度类民俗文化资源、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三大类。
(一)物态类民俗文化资源
巩义市的物态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工艺品、风味饮食以及土特产等。通过调研统计,现巩义民间手工技艺包括根雕、织布、印染、剪纸、编织、篆刻、刺绣等31项,其中站街镇大黄冶的唐三彩、潜彩画、剪纸以及巩义绞胎瓷尤为突出。巩义唐三彩窑由我国著名陶瓷家冯先铭在黄冶村发现的,由于它专为皇宫贵族烧造明器,技术高超、品种繁多、釉色晶莹可爱,1963年,被河南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潜彩画是一种别具一法的绘画艺术,它的颜色在画中潜藏着,对着自然条件的变化颜色会随之变化,故称“神画“。巩义的剪纸主题直观,结构独特,造型洗炼,火爆鲜艳,乡土味浓。图案的简练简到不能再简的程度,整体结构相连不怕风吹日晒,是民风民俗的产物,是民间剪纸的活化石。
巩义地方民众喜面食,由于离省会郑州较近,巩义的餐饮风味也越来越体现出了多元化。如巩义虎家烩面汤红菜绿面筋斗,汤香味美,口感劲道;回郭镇肉合外焦里嫩、香酥可口、经济实惠;城区镇北路的老君烧鸡离骨离帮,鲜嫩脆香,不油腻、不粘连、不夹牙。巩义土特产品种繁多,南河渡石榴,个儿大籽保,酸甜可口;鲁庄镇的星神鸡蛋,皮为绿色,是环保绿色食品中的佳品;小关柿饼个儿大肉厚,无籽霜多,含糖高,久储不干,生津、润肠,清咽利喉等特点;南山核桃,外形美观、皮隔均薄,出仁率高,含油量大,药食并用,营养丰富,久食可抗衰老,延年益寿。
(二)制度类民俗文化资源
巩义庙会,历史悠久,每逢过年过节都会举行庙会。文娱活动多为群众自发组织,同时,庙会上小商小贩云集,群众边看戏边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据统计,巩义市建国前尚存古庙会267个。最特色的要数回郭镇苏林观会、孝义二郎庙会,浮戏山老庙,庙会期间大戏连台,朝山进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但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和经济发展,古庙会保留至今的已为数不多,随着巩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巩义的人们更加注重文化生活,每年正月十五的灯会和正月十九各乡镇的文艺汇演仍然是巩义市民期待的项目。
巩义虽属于县级市,各种各样的礼教制度却非常多。如:新婚之夜压床的习俗,传说这能保平安,保健康;在中国传统的中秋节里,小辈都要尽可能赶到家中,团聚在长辈身旁。在中原大地娶亲,都要抢时辰或抢绣鞋。这种礼制起源年代久远,至今世代相传。
(三)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
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体育活动等。据调查统计,巩义的民间传统体育与竞技包括鲁庄镇的高跷表演、河洛镇南河渡村的旱船表演,米河镇的舞狮表演以及民间杂技东庄秋千等12项传统技艺。其中被誉为“中原第一狮“的巩义小相狮舞,被河南省文化厅推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候选项目。另外,东庄打秋千是巩义市鲁庄镇独有的秋千形式,它集骑秋、跑秋、翻梁秋等独特秋千为一体的打秋千,是集秋千艺术、体育艺术、建筑艺术和杂技艺术为一体的完美艺术结合。据统计,巩义民间曲艺大致涵盖30个门类,其中以河洛大鼓书、说书、十八盘唢呐尤为突出,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巩义民俗文化旅游现状的SWOT分析
通过以上对巩义市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种类的了解,综合游客行为学、心理学等相关因素,笔者得出巩义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1)比较优势(Strengths)
①区位优势
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巩义位于郑州最近的辐射区,中原文化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巩义的发展,同样巩义的发展也必将提升中原文化的发展潜力,因此巩义更应该发挥它的区位优势,挖掘巩义民俗文化,提升中原文化的发展。
②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开发潜力巨大
从第一部分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巩义的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民间文学、民间信仰、民间手工技艺类资源尤为丰富,详情请参见图表1。巩义不仅拥有无比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具有无限魅力的民间文化,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比如河洛大鼓书,是河南历史比较悠久的戏品种之一;小相舞狮和东庄打秋千两大体育民俗文化,在河南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些民俗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传播广泛,部分优秀民俗文化资源有待发掘,开发潜力巨大。(见图表1)
(2)发展制约(Weaknesses)
①观赏性弱,缺乏资源整合
巩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并未体现出真正的民俗内涵,多是一些外在的表面现象,观赏性不强。各地区的民俗文化处于分散、独立的状态,资源整合度不够,譬如:巩义各镇庙会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因人数聚集太少,逐渐被取消;河洛大鼓书也只有在局部地区传唱度比较高,大多数地方都对此曲艺类别去向陌生状态。同时,一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未进行合理规划、分类、收集和挖掘,整合效益差,使得巩义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缓慢,缺乏活力。
②民俗精品缺乏,深度挖掘不够
巩义大鼓书、小相狮舞等历代传承的民俗现正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族民间保护工程,大多数民俗文化资源挖掘深度和力度不够,效益低下,精品太少。
③产品创新不够,缺乏体验性
目前游客到河南巩义旅游观光时,除了到康百万、浮戏山雪花洞、巩义石窟观光外,很少参与庙会、社火这类民俗旅游项目。大同小异的秧歌、高跷、捏面人等表演形式缺乏创新意识。虽然舞狮在一些节庆活动上还比较盛行,多为经济目的,因此并未开发成旅游产品,缺乏参与性。
(3)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①政府支持
近年来,巩义市在发展民俗文化上,政府相关部门已认识到,要把它作为重要的产业链来开发,须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加大对民俗风情游的扶植力度,使民俗文化焕发光彩,发挥更大的作用。2012年,在巩义康百万庄园举行的“巩义市第三届民俗文化节“吸引如织游客,精彩的民俗文化展、“明清真人秀“、传统婚礼礼仪展示、书法作品展等多项活动让大家陶醉其中。
②民俗文化保护意识增强
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称为一种热潮,游客对民俗旅游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保护、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就成为了当前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催化剂,对于巩义来讲,若想保护,必先挖掘,毕竟民俗文化是一种无形资源,发展的最好方式就是传承和保护。
(4)面临挑战(Threats)
①部分民俗文化后继无人、日渐萎缩
在我们调查过程中,随着人们思维的不断转变,不少民俗文化受到外来异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烙印越来越淡化,使得民俗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日渐萎缩的局面。除了河洛大鼓书在巩义家道频道播出外,如潜彩画、婚庆习俗、东庄秋千在近几年呈萎缩状态,有些甚至后继无人。
②周边区域竞争力增强
巩义属于县级城市,与周边洛阳、郑州、安阳等地相比,宣传力度、服务配套设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这无形中在横向空间上制造了一定的威胁,政府应加大民俗文化旅游的创新性与宣传,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巩义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①以核心景区为依托,挖掘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针对巩义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的状况,依托巩义市每个乡镇区域的核心景区,如南河渡镇的石窟寺和黄河游览区、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新中镇的浮戏山雪花洞、大峪沟镇的青龙山慈云寺风景区等,以它们为依托,挖掘各乡镇的民俗文化资源,对其进行设计,作为景区内的附属项目,贯穿于整个景区。譬如:南河渡镇,可在当地举办石榴节、庙会、垂钓等活动等,结合黄河游览区和石窟寺,使其形成特色鲜明的民俗旅游产品线路。两者的结合,可以同时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
②增强民俗文化品牌意识,开发特色产品
巩义民俗文化资源很独特很优秀,如地方曲艺河洛大鼓、民间工艺水浒英雄脸谱、口水画、潜彩画等等。如何更好的保护和继承这些民俗文化,使其后继有人,就需在产品特色上下功夫,可举办一些河洛大鼓说书比赛,像河南著名的节目《梨园春》一样,使其发扬光大,或举办一些竞技大赛、秋千大赛等,使巩义民俗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增强品牌意识。
③增强游客的参与性,转变开发模式
民俗文化更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地域性,因此可转变产品开发模式,从游客的参与性入手,使其入乡随俗。将巩义民俗文化中的礼教习俗、饮食习俗、婚庆习俗等文化转变成民俗体验项目,一改以往只看不参与的观光游览模式,感受当地的风俗及传统。另外可以设置新颖独特的旅游项目,如“巩义美食一条街“、“巩义土特产购物中心“等等。还可以在旅游线路开发方面采取“洛阳-巩义-开封“为中心的线路,或以“巩义石窟-康百万庄园-龙门石窟“为中心的中原民居旅游等。
四、结语
经过对巩义市民俗文化旅游现状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目前巩义市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尚浅,在开发策略论述中重点突出了产品开发方式及途径。在巩义市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上应做到:发展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养生特色旅游,重点发展针对周边市场的短线休闲旅游,策划创意新型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积极开展旅游项目多元化,促进中原旅游业的持续增长。
篇6
任何一个成熟行业的主要目标都是建立高效的生产能力。对于软件而言,“软件工厂(software factory)”便是这样一种具备高效生产能力的一个理想。显然,这个理想的实现,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程要走。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起点,回首软件制造往事,人们难以置信,代表信息社会最先进生产力的软件业,却采用原始的手工技艺生产方式。软件是“编码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知识浩如烟海,需求千变万化,基于代码的软件制造方式只能使软件技术人员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
比特(bit)是计算的最基本单元,是信息DNA。基于比特的二进制编程早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编译技术的发明使人们可以使用汇编语言助记符和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书写软件。但当程序规模和复杂性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软件研制周期就变得难以控制,研制出的软件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为此,软件工程技术迅速发展起来。正像机械工程、建筑工程一样,软件工程要求软件制造必须按照工程化的原理和方法来组织和实施。软件工程历经三十余载,在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开发工具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步。但迄今为止,软件工程所面临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大规模企业应用的出现,传统的这种软件制造方式,使软件开发人员面临更加困难的境地。
软件出路在构件
软件开发的出路何在?如同汽车、飞机制造业一样,软件制造业完全可以采用“构件组装”的模式。面向构件的软件制造代表着软件业生产方式的一场根本性变革,这种新生产方式的出现将会形成一种冲击力,最终带来软件业的新生。
软件构件技术吸取了制造业生产过程的经验,致力于创建一个可以互换的构件组装应用程序的世界。构件是软件中的自包含部分,该软件具有已知的、良好定义的接口,可以被其它的软件部分使用,这样的构件可以(至少很有可能)被细分为一系列附属组件,这些构件反过来又可以通过重新的组装改变软件本身的功能。
软件构件化使得人们不必在不同应用程序中重新发明相同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构件化还有助于提高质量,因为它把功能分离开来,使得团队调试和升级某个功能时可以不必顾虑其它部分。在制造业中,成品制造商或者自己生产需要的构件,或者向第三方购买这些构件,软件业也将很快地迁移到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在不同产品中能够使用标准构件是产业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构件技术历久弥新
机械工程发展了数百年,才有了今天机械制造的现代化生产方式。软件是高智慧产品,软件制造较之机械制造更复杂。面向构件的软件制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构件的关键在于模型规范,还有运行环境和开发工具的支持。
软件构件技术的朴素想法由来已久,早在1968年的NATO软件工程会议上,Mcllroy在提交给会议的论文《大量生产的软件构件》中首次提出了“软件组装生产线”的思想。然而,过去的人们不论是在理论和技术上,还是在方法学与开发工具上都缺乏有力的支持,所以构件技术一直没有受到主流的关注。
篇7
关键词:体验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
0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冲击,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加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验旅游产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①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民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旅游体验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提供的以体验作为核心吸引力的用于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身心状态都达到特定水准时,意识中产生的一种感觉,是旅游者身心状态与旅游产品的互动过程。“体验旅游”特别强调游客的参与和体验,重视游客角色的转换,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真正感受到乐趣。
2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品类繁多。目前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8项(主要项目见表1)。2006年10月9日,河南省文化厅确定了12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省文化厅又确定了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14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5项。
3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是进行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在目前的旅游开发实践中,以博物馆展示、主题公园和舞台剧表演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模式,并且有了很大的市场成绩。对于河南省来说,根据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要在以上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的实际,针对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出具有中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3.1 原生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模式
原生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形式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遗产被异化或者扭曲的可能性,因此,对于濒危的、难以推广的遗产,建立“博物馆”进行原生态展示,使得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保留其原始状态。比如传统工艺品、民间文化和传统医药都可以通过建立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保护和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原生态,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保持原汁原味,因此建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开发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主要路径。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载体的基础上,要融入体验旅游的观念,跳出传统博物馆的窠臼,开发游客体验区,增加旅游者的参与性,使静态的展示和动态的参与相结合。河南省的传统技艺和民间美术可采用这种原生态的静态、动态相结合的博物馆形式进行合理开发,比如木板年画、泥塑、石雕、玉雕、汴锈、剪纸等。
3.2 实景舞台剧模式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景舞台剧中主要是通过“人”这一核心载体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是活态性的展。从体验旅游的角度,实景舞台剧模式直观表现文化现象和体验性极强的开发模式,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价值,尤其是在民俗、戏剧、民间舞蹈等文化资源的展示方面,更具休闲娱乐价值,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深刻。因此,依托河南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杂技与竞技等遗产,立足中原文化现状,推出不同规模的实景舞台剧。
目前,河南已经形成了一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的大型实景舞台剧,比如:以少林功夫为主的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盛典》、以河南传统戏曲为主的著名电视栏目《梨园春》、《武林风》、以民俗为主的太昊伏羲祭典、马街书会、洛阳牡丹花会、黄帝祭典等,在国内外均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由于实景舞台剧能增加游客的体验效果,因此河南应进一步加大对相关遗产的实景舞台剧的设计开发,尤其是加大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的开发力度,以形成一批游客参与度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景舞台剧。
3.3 主题公园模式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
从展示文化遗产的类别和深度来看,主题公园要比以上两种模式展示的内容更为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是一类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可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民间歌舞、民间传说、民俗、曲艺、手工技艺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主题公园模式更具有极强参与性和知识性,深受游客的喜爱。因此,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理想模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但是主题公园的开发由于资金投入和客源需求量大,导致其失败的风险也比较大。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提出尽管进一步促进了河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但是从游客的偏好以及客源分流的市场分析,目前支撑一个规模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的运行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现阶段河南还不适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公园,应做好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的规划、评估等各项前期工作。
3.4 市场产品化运作模式
以上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具体形式,从开发的内在要求来看,市场产品化运作是贯穿于这些具体形式之中的。比如实景舞演出本身就是一种市场产品化的具体形式,舞台化是为了实现商品性,商品性要通过舞台化来实现。传统戏曲、民间音乐、民间传说等,要想完全展示给游客就必须要进行舞台化的表演。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产品化以后如何在保持原生性和真实性的前提下合理保护和开发。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护工作的意见.文化部网站.
[3]曹新向.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对策.西北农林科技.
[4]陈天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J].经济经纬, 2006(2).
[5]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6]刘建平,陈蛟凤,林龙飞.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7(3).
[7]汪宇明,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J].旅游科学.2007(4).
[8]松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之用[J].旅游时代.2007(4).
[9]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5).
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生产生活方式;武术传承;生存观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2-0107-06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外在标识,是民族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文化的精髓。以汉族而论,就没有明显的生物学、人种学上的标记,而只有文化上的特征。
“最近,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车研究发现,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纯种的汉族人,甚至汉族的概念,在DNA检测下都已经不复存在。”对这一科研结果,“(著名文化人)李河认为,汉族更多的是政治文化上的一个称谓,即有共同的文化传承,‘实际上,只要是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炎黄,共同的经典――儒家,共同的文字――汉字,都可以称之为汉族。至于其他具体的民族标志,在汉族上都不太适用,比如说习俗、方言等,南北差别太大’。”李河的评论未必都准确,例如,他把“方言”而不是“语言”也作为“具体的民族标志”就很值得讨论。尽管如此,他把文化作为区分汉族的基本标识还是正确的。
无独有偶,另一项研究也同样得出了完全相同的结论。“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海国副教授领衔的《中国全民族肤纹分布格局》研究论文被美国《PIOS―ONE(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在线发表。研究成果显示”,“汉族的肤纹特征表现很强的民族杂合性,是华夏民族集合的后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汉族是中华民族集合的后代”②。失去了生物学、人种学特征的汉民族,却以文化为基本标识而明显地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共同的祖先拜祭,记述历史文化的载体的汉字,以儒释道相融为主体的思想信仰、伦理道德、处世哲学,大同小异(所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婚丧嫁娶、节日禁忌等习俗,特有的文化生活形式,如戏曲(虽然各地由于方言不同而形成截然不同的地方剧种,但它们明显地不同于已经消失的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也不同于现在西方的话剧、歌剧、芭蕾舞剧等)、武术、手工技艺(如白酒制作)、乐器(如以筝为代表的中国古琴,编钟、罄、埙等)……所以,维护文化的完整独立就是维护民族独立。由于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维护汉民族文化,也就在相当程度上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提出这个问题并非多此一举,而有着现实的紧迫性。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幅的增大,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在日渐模糊、式微甚至消泯于无形,民族文化遭遇严重挑战,民族文化安全受到威胁;全球文化日益具有单一化、一体化的趋势,文化多元日渐成为不可能。这就是以美欧为代表的科技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文化的风靡全球。
诚然,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先进的现代科技、管理(即“先进生产力”)被推向全球,在提高世界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即改变着各国、各民族人民的文化,而且是基础性的文化!
的确,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航空业的发达,通信技术的改善,传媒业的发展,“地球村”已经形成,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日渐频繁,鲁迅当年所言“越是地方的就越到容易成为世界的”论断也在相当程度上实现,各民族的文化文艺产品都在同一平台上展示,受到各国观众不同程度的赏识和喜爱。但是,这种表面的公平掩盖着深层的危机。貌似互相平等的交流观赏,其实是有巨大差别的;更占压倒优势的、能支配人们观念、行为的则是强势的“美国文化”(这里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其他民族文化,例如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其辉煌在过去,优势在历史,人们喜爱是新奇、是审美、是观赏、是把玩;因爱而学的是优雅、是技艺。而“美国文化”的优势在当下,在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的富裕、个体的自由伸张。人们因钦羡而学,学的是享乐观念、是实用(科学技术)、是行为(方式)。所以,人们如果不放弃把高速发展、把富裕享乐放在首位的追求,世界就注定无法改变这种“美国(或欧美)文化”单一化、一体化的趋势,就无法克服文化多元化面临的困境!
当然,我们并不追求文化民族主义,也不是单纯为文化多元而文化多元。同时,保护多元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基于人权观念的道义选择,而是为破解人类生存困境做出的重要努力。保护传承各民族文化,是关系到人类能否继续生存的重大而严肃的问题。这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应该是核心和精髓!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根本难点
2003年,我国加入了国际《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昆曲被列入首批保护名单中。此后,整个国家由上而下、逐步推动,掀起了一个由政府主导、民间各方积极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有了政府的重视,有了资金(尽管不是很充裕)的支持,有了专门机构的协调,按照近年来形成的一贯看法,“非遗”传承接续应该没有多少问题了。其实不然,在笔者看来,最根本的问题尚未触及,“非遗”能否传承下去还是一个远未可知的问题。
目前,我国被保护的“非遗”项目的现实状况,大体可分为五种情形:一是一些风俗、礼仪类“非遗”项目因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原因过去未得到保护,现在虽得到保护却难明真貌;二是技艺类项目因传承人不能赖此维持一定生活水准而无人为继;三是工业化生产方式对传统技艺“伤害”严重;四是自然环境及生产方式的改变使相关“非遗”失去生存的天地;五是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人际关系变化危及某些“非遗”项目的生存。这五类状况涵盖绝大多数“非遗”项目。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改变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至少在目前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非遗”的传承保护与此是相悖的。这是“非遗”传承保护的根本难点所在。
三、由中国武术看“非遗”传承与文化产业开发
完全能够适应现时代的“非遗”项目(可以称之为“趋时性”或“合时性”非遗项目),它们在未来较长一个历史时期里传承下去并不成为问题,即“生产性”传承不成问题,甚至“产业化”的红火起来也是完全可能的。这就是那些有市场、甚至有广阔市场的项目,那些制作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生活实用价值、身份地位标记价值的工艺品、餐饮业的手工技艺(用现代机械工艺取代传统手工技艺的本当不在此列)项目,如瓷器烧制、刺绣、名酒、名茶、名吃等制作技艺以及并不丧失其多种社会功能价值的中国武
术。
在笔者看来,中国武术自古就有防卫搏击、审美表演、强身健体和修身养性等四种功能。武术的第一种功能防卫搏击和第三种功能强身健体自不必多言。武术的第二种功能审美表演虽不知起于何时,但至少也有了两千年以上的历史,鸿门宴上的“项庄舞剑”就是最典型的例证。武术的确具有审美性,即具有表演性和观赏性。就此而言,武和舞是相通的,或者其实就是一回事。关于这一点,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那首著名的诗,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其实,所谓的“花拳绣腿”虽然是武术功夫高强者对略显肤浅者的嗤笑嘲弄,却也表明武术的确具有极强的表演性和观赏性。武术的第四种功能是修身养性。修身养性似乎不大好理解。其实,这正是中国武术区别于体操、区别于单纯搏击技艺的根本之点:入门习武,它更强调立德正身;修习期间,更强调心神并用、形意结合,讲究“眼到心到身到”,意、形、器三者融为一体;修成之日,讲究“不武”。就是说真正的武术家,既不争强好胜、好勇斗狠,也决不先出手、先发制人,交手时甚至往往先避敌攻击、“让敌三招”;当然,更不能恃强凌弱,相反,为救助弱小、匡扶正义而不惜自我牺牲。所以,总体说来,中国武术是特别强调在习武同时进行严格的、高标准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修炼的。少林拳,至少在少林寺是把“武”和“禅”视为一体的,习武即是修禅,是佛家的修行。
不难看出,武术,虽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然而它的这四种传统功能,不仅在电子时代的当今、而且在今后很长的历史时期都具有实用价值,因此会以较优越的状况存在下去的。以少林拳、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武术在全球有两亿以上的习修者,有为数更多的追捧者,这正是中国武术在当今时代具有广泛适用性从而具有强盛生命力的表现。所以,武术之能够传承是毋庸置疑的。
不仅武术在当今时代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武术的基本传承方式也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当今社会。中国武术,不外乎军队、民间、宗教这三种传授途径。军队的操练除了纪律、阵法,个人技能主要就是武术;各级特别是中下级武官就是法定的、进行武术教授传承的师傅。在一定的建制内,也设有专职的武术教官,例如,《水浒传》中的王进、林冲等“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据说,时至今日,在部队特别是警察部队中仍然设有武术教官的职位。在民间,除家族内传承,都是有名的武师教授训练着多名门徒。近代以来,特别在城市出现了传承武术的“武馆”,如上海的霍元甲、佛山的“咏春拳”大师叶问(李小龙就出自他的门下)等均开办有很著名的武馆。武师(武馆)的收徒地域范围及数量多少,与其社会知名度、美誉度成正比。宗教传承最著名的莫过于少林寺以及传说色彩更为浓厚的武当、华山、峨眉等道教名山的武术传承了。在这三种传承途径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武师们的基本生存方式就是教授武术,其生活水准也与其社会知名度、美誉度成正比,但绝对都在当地中等生活线之上。家族内的武术传承也大抵如此,只不过所传授对象只限于该家族子弟的范围而已。也就是说,武术的传承,本质上一直是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习武弟子们以自己习得的武术去从军、“走镖”、“卖艺”,或与人看家护院;而师傅们则专以(弟子们的学费)教授传承武术为生:军队上的武术教官也是如此,他的收入由政府财政支付,弟子(士兵)们不再单个儿给他交学费罢了。无论作为技击、表演、强身健体的方式,还是修身养性、人格修炼的途径,教授传承武术都是一种市场行为,与市场密切相连。既然在并非市场经济的前现代,武术的传承都与市场紧密相连,在市场经济遍及世界的当今之世,便更不可能有任何不相适应之处了。所以,包括太极拳在内的武术,其传承远景是一片光明、无可置疑的!
然而,武术不同于瓷器烧制、绣品刺绣、白酒酿制、烧鸡炮制等之处在于,本质上它并不是一种技艺,不是一种以身形表现的技能、技艺,而是一种内涵深厚的文化!
上述武术的四种功能,是从理性上对武术所作的横断面剖析,在现实中它们是很难被剥离开来的。尤其是作为“非遗”的武术,所保护传承的就不只是用于搏击、表演、健身、养性的方式,更重要的则是它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是各拳种武术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的整个历史沿革中所包含的全部文化内涵:它的机理、精神、运作方式,它所涉及的宇宙观、生存观、价值观等一系列人生观念和各种仪式、习惯、规矩和禁忌等等。只有这些都得到了完整的传承,才是真正的作为“非遗”的传承;否则,那只是体操的教练、动作的比划、舞蹈的学习、磨练性格意志的方式而已。太极拳在各拳种中,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最为丰厚、沉实、本真的,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毫无疑问更要注意到这些本质的方面。笔者没有学过太极拳(甚至没有学过任何拳),对道家理论、相关知识也只知一鳞半爪,这里,无法对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做出哪怕最简略的概述。但是,这个概括不能或缺,相关的研究一定要有;最好是由通拳理拳法的拳师、通道家理论的学者与文化学者等三方面的专业人士相结合,做出归纳和概括。
所以,对武术这类“非遗”项目传承的最大伤害,不在于市场化方式,不在于人山人海的参与规模,而在于在传授姿势、技能、功夫、功能目的准确无误的同时,对其文化内涵有意无意地忽略和忘记!
由此可见,传承包括太极拳在内的武术是一回事,而传承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作为“非遗”项目的武术又是另一回事。后者最大的危险在于,可能只得到躯体而失去灵魂,只传承了外形而失去了精神,只传授了技艺而丢失了“非遗”!这是需要认真高度警惕的;更可怕的是,这种买椟还珠式的可能前景,其危险根子或许在千年前就已经埋下,且一直在潜滋暗长,也早已深深地嵌入民族的潜意识之中,形成了某种“文化”,厘清弄明就更加不易!因此,笔者认为,作为“非遗”的武术的保护传承,理论上还有许多深入的辨析剥离工作要做。
如同前面所说,把少林拳、太极拳的产业化传授与作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两者区分开,这应该是两回事:前者是文化资源开发,后者是“非遗”的保护传承;前者是当代文化产业的建设发展,后者是某种文化传统的继承;前者以当代实用为标的,遵循强人、娱人、发展完善当代人的方略,后者以遵循基本文化内涵的完整、准确、“本真性”,甚至“原汁原味”为原则;前者以文化产业发展繁荣为基准,后者以保护继承为原则;前者是创造,后者是守成、持守;前者要当代性,于是就完全可以、也应该把它(资源)的某一元素开掘发展到某种极致,后者要传统性,就不能变形走样、随心所欲。把它们当做相关却不同的两件事情来做,倒是有可能相辅相成,都获得成功的:产业利用“非遗”的名声扩大知名度,“非遗”在产业发展后获得更充分的资金支持。产业的一面要极大地增强其震撼性、审美性和可观性,也需要一个完善的宣传推介方案。这是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
市场化、产业化后的“非遗项目”日子是否都好过了,前景又如何呢?许多旅游景点、景区表演的少数民族歌舞、游戏、民族风俗仪式,有多少是加工后的表演,有多少是原汁原味的习俗,恐怕不易判断;2007年央视“青歌赛”单设的“原生态”类别,遭到普遍质疑似乎应当引起人们理性的深思:它所涉及的并不仅仅是歌曲。
上述概括或许不够完整,还不能满足其逻辑上自足性、自洽性的要求,还应当继续完善;但是,它肯定已经将“非遗”项目的主体部分囊括了进去。最关键是,目前人类所认定的社会发展趋向与“非遗”保护、传承所需求的文化环境条件,在方向上一致还是相悖?
综上所述,单个项目的传承,其前景总是具有极大风险,或者说是很难继续下去的。那么只有“整体性保护”,即保护一种“非遗项目”就要连同它生存的文化土壤一起保护下来。但这个“文化土壤”又和该群体的基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该群体必须照很久以前的方式来生产、生活;却又必须达到当下全社会中等以上的生活水平。不然,既有族群歧视之嫌(凭什么别人住在现代化的高楼里,享受着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出有汽车、火车、飞机,穿着世界名牌、西服革履;而让他们在竹楼茅屋、碉楼毡蓬中坚守传统生活,且以此奇异风情招徕游客呢),也有他们自己进行“性价比”而随时放弃该生活逃离的可能。这就是目前国内已被批准确定的“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所普遍遭遇的困境,即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包括、甚至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归根结底,完整地保护传承传统(包括非物质)文化,就必须维持原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环境,而这又是与全人类的现代化奋斗目标相抵触的。这就是我们在“非遗”保护传承问题上最根本的两难选择。即使我们全民族都自愿过半原始性的前现代生活,在目前政治、经济、文化冲突毫无根本缓和迹象的国际形势下,我们也很难放弃拥有、并与时俱进地发展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谁也不敢、也不能冒民族、国家丧失政治独立的风险!
有没有全人类都放弃冲突,放弃现代生活而回归到原初状态的可能呢?这涉及到人类本性和人类的生存理念、生存态度问题,现在还看不到根本扭转的迹象,甚至似乎还没有人认真地关注过、更谈不上研究。这才是笔者感到悲观的深层原因。
目前,某些与表演、旅游结合紧密的项目效益很好,影响很大;但是,按联合国专家一致的看法这有害于项目本身,已不符合被保护的原则。据说,少林武术就曾因此被淘汰。这一点如前所述,少林武术是有点冤枉的。无论从中国武术固有的传承模式,还是少林武术的实际传承结果看都是如此。且不说寺院本来就是靠香客信徒供养的,不能因为它的香火旺而质疑它的宗教身份;也且不说传统中国武术家就是靠收徒养家糊口,不能因他收徒过多、生活富裕而否认他的武师身份;更不说时下百所武校、数万学员究竟与少林有多大干系。现在应当认真探究的倒是,目前少林武术真谛的传承是否真的濒危?就此而言,很不幸,外在红火的浮云恰恰遮蔽了专家的眼帘,业内缺乏真正的研讨,未发出真正内行的声音。
也确有一些行业中部分基本不失“原真”面貌的产业化传承。如中医药(包括针灸、正骨等),酒、特色食品的制作技艺等,其所用之物虽有变化(如中草药、蔬菜甚至肉食中已含有大量化肥农药及其他工业排放物残留等人工化学因素),但其非物质的观念、技艺等并未改变。再如钧瓷、汝瓷等陶瓷烧制,由于产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带有创造性,有些如钧瓷还具有不可复制性。于是,其功能更多转向观赏把玩乃至收藏,市场广阔,其技艺传承也不成问题。玉雕技艺也当属此类。但中医药在国际上还有争议,陶瓷烧制、玉雕则纯属技艺,观念的、精神文化的内涵相对单薄,构不成非物质文化的主体,即使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保护完整,其文化价值也极为有限;这恐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也未必相符。
这种罗列式的论述缺乏逻辑的自洽性,寻找科学合理的逻辑出发点应当是非遗保护理论工作者今后的重要任务,当然也是笔者努力思考的方向之一。但笔者认为,这已经可以把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囊括无遗了;也就是说,整个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前景是深堪忧虑的。
四、非遗保护的哲学思考
在笔者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艰难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人们必须付出放弃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而恢复前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代价,这当然是难以想象的;而且,还要恢复工业化以前、甚至更早时代的生存环境,这个可能性就更值得怀疑了!它的深层将涉及到人的文明观、历史观,涉及到人性,涉及到整个人类作为宇宙生物种群的生存观、价值观的问题。就是说,“非遗”的传承保护,使人类面临必须对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文明观、历史观、本体论人性以及人类的最高、最重要的生存价值观做出根本选择。目前,人们似乎还远未意识到这一点,于是,“非遗”的传承保护也就还只能是一个很大的悬疑。
改变这些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就意味着复归、复原,依多年世界流行的观念看叫“历史的倒退”。而这是不会被大多数人,包括社会各界精英所接受的。从学界到一般公民都认为,人类社会一直是在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蒙昧到文明、现代,从迷信到科学地发展、进步、提升着的。这可以从任何一本文明史著作的论述中得到证明。这种历史论、发展观决定人类绝不会走回归之路。人们不仅对历史上落后野蛮民族的每一次大举入侵、军事胜利表示遗憾,对他们焚毁文明的行为表示愤懑;而且,人们打心眼里不愿意回到游牧文明、渔猎文明,更不要说原始人那茹毛饮血的洞穴生涯!
人类还有一个观念就是,认为人的智力是无限的,科学是无所不能的;科学理性主义观念对当代人是根深蒂固的。目前国际社会对人类生存危机困境的解决虽主张“可持续”,也将实施“低碳”措施,但仍要求“经济复苏”,坚持过现代所谓“有尊严的生活”。这其实就是认为科学理性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科技使用在制造业人类追求的是防酸、防碱、防腐蚀、抗老化,而整个自然界的规律却是物质问依照规律相互转化、并达到一定比例的平衡;这两个方向恰正相反。于是出现了令人类苦恼不已的怪物:一千万年才能降解的塑料,三十万年才能完全无害的核废料,至今无法商业化处理污染极为严重的干电池、锂电池、废荧光灯管……
人类依旧沉浸在科学万能的迷信中。其实任何一个科学发现、新技术发明,所带来的新问题比它所能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例如航天空间技术:
废弃的空间站、人造卫星和火箭爆炸后的碎片,甚至是螺栓、推进器、电池板、绝缘材料、涂层片,都是空间碎片的来源。
关于太空垃圾的确切数字一直在波动。一些碎片在重新进入轨道时会燃烧,并且产生新的碎片进入轨道。因此,统计空间碎片是一项异常庞大的工作……
据美国航天局(NASA)公布的统计数据,10厘米以上大小的太空垃圾已经达到17000片;2.5到7.5厘米大小的超过20万片;更小的则数以百万计。
最新有关空间碎片的报告――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9月1日公布称,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数量已“达临界点”,对于航天器和宇航员而言,当前的空间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危险。
此前,NASA的科学家曾警告,即使不再发射航天器,到2055年,由碰撞产生的新碎片数量也将超过落回地球和燃烧掉的碎片总数……
在(中国空间碎片首席科学家)都亨看来,激光处理的办法容易产生新的小碎片。目前学界清除太空垃圾的想法很多,但还没有成熟的办法。
人们依然盲目地信奉着科学万能。而据专家说,即使按照目前人类对自然破坏的规模不再增加,最乐观的估计是,地球留给人类解决问题的时间已不足百年!
篇9
历史文化遗产
利用
论文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得好,可以为本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旅游收入.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本文从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如何利用好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来说,合理的利用既是保护,也是促进传承。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在大力开发旅游的浪潮中被摧毁,利用和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发展中保存历史成为矛盾的焦点,如何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开发、利用,使保护与旅游开发形成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成为一个巫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辽西地区(指位于辽宁辽河平原以西与内蒙古河北接壤的辽宁西部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包含了锦州、朝阳、葫芦岛、阜新、盘锦五座城市)来说,经济比较落后,更应该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使其作为重要的资源,这对加速当地经济发展,改变当地落后面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扩大辽西地区知名度,实现辽西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原则
1.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是相互依存的,保护也是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旅游开发的物质前提,脱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旅游开发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保护的目的并非单纯只是为了保护,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旅游开发则可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恢复,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发展赢得资金,形成保护、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应在遵循严格保护原则的前提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可根据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类型特点,开发辽西走廊游,以辽塔为地理坐标,以闻名的古建筑为旅游吸引物,让历史文化遗产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2.文化性原则。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不能脱离文化这个主题,每项旅游产品的开发都要注重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对文化服务的要求随之提高,要重现辽西地区的历史风貌,要重点突出其历史文脉,保持其文化特色,发展与辽西地区文化特征紧密联系的旅游产品。特色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失去了特色也就失去了其吸引力的源泉。
3.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原则。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应坚持走“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公众参与”之路。在辽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方面,政府已经在资金、法规、制度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今后,政府还要根据历史文化遗产的现状,对历史文化遗产所处的环境加以改善。在对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中,政府应注重市场化运作并采取措施调动群众参一与的积极性。
4.区域利益原则。区域利益原则强调在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要首先给本区域和区域内居民带来实际的利益,并且把他们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来考虑。这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因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区域内居民的利益,把居民的意愿和建议纳人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政府决策中,使之制度化和法律化,并以区域的整体利益作为衡量和评估旅游开发项目和发展决策的重要标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与本区域内的居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在居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下,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才能顺利成功地进行。
二、如何利用好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
1.对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规划,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正处于保护开发的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规划、设计、开发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因此辽西地区应在各市政府的领导下,建立适合各市开发与管理的机构,负责、协调、管理各市所有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活动,同时应强化市场运作,对各市历史文化遗产进行项目开发。
(1)朝阳遗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朝阳共有旅游资源7个主类,15个亚类,34个基本类型,70多个单体资源,以品种多、种类全、品位高、特色强而成为国内同类城市中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其中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释迎牟尼、锭光佛舍利,古生物化石,是带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朝阳可以围绕牛河梁红山文化、古生物化石文化、佛教文化和三燕文化进行建设,叫响“东方佛都”、“化石王国”、“文明圣地”、“三燕古都”四大文化品牌,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朝阳地区史前人类遗址较多,可将牛河梁遗址、东山嘴遗址、鸽子洞遗址、敖包山遗址、安杖子城址、北洞等遗址连成一线,带领今人去感受古人的文明。另外,在前面所列的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构成分类中,朝阳的每一处古建筑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都可作为旅游景点,为人们所观赏、所感悟。
目前,《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旅游景区规划建议书》已出炉,规划中指出,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牛河梁遗址庙、坛、家、陶、石、玉等文物古迹资源和自然资源,规划科学考察园区、中华母祖祭拜圣地园区、红山文化村落园区、绿色生态园区、休闲娱乐园区,将其建设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华母祖祭拜圣地和中华文明起源遗址公园。《建议书》的出炉,标志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将迎来大力挖掘、保护、发展的新时期,它将成为朝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品牌和亮点。
(2)发挥资源优势,开发建设好“锦绣之州”。锦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杰地灵,且有多处独具特色的景观,锦州应把旅游业作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把锦州建设成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设施齐全、服务一流的旅游集散地,并成为旅游产品特色强、品位高、辽西地区旅游中心城市和全国旅游强市。锦州可以重点建立旅游度假区:以渤海湾、笔架山为依托,建立滨海旅游度假区;以医巫间山为依托,在北镇建立休闲度假村,让游人回归 自然。另外,红色之旅也是锦州发展旅游的重要项目,可以进一步整合锦州红色旅游资源,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的精品工程。
(3)将葫芦岛打造成国家级旅游文化名城。葫芦岛市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文化积淀,完全可以打造成国家级旅游文化名城。葫芦岛可以开展海滨休闲游,依托“海”资源,抓住海滨特色,把市场定位在休闲度假游上;还可以开展以兴城古城、文庙、祖氏牌坊等古建筑,以袁崇焕、洪承畴、吴三桂、祖大寿等历史人物为依托的历史观光游、科普教育游,以便切实做好古城、沿海景观带的旅游开发工作。
篇10
论文关键词:]:三门峡民间戏曲,前景,生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门峡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是我们祖先繁衍生息、创造发明的神圣之地,是一块积淀深厚的文化沃土。三门峡地区戏曲艺术种类繁多,且源远流长,至今有据可查的戏曲种类有扬高戏、道情皮影戏、蒲剧、眉户等,传统剧目有数十个。其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思想内容之丰富,是其他民间艺术不可相提并论的。而这些艺术瑰宝的生存、发展和繁荣与它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有着必然直接的关系。
自然生态需要保护,同样,这些戏曲赖以生存的人文生态也需要保护。作为珍稀“物种”之一的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理所应当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科学有效的抢救和保护。令人高兴的是,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面临失传的境地,近年来不断地受到了学界和政界的高度关注,所有这些重视和努力,都会让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拥有灿烂美好的前景。同时,我们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及生态环境,也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视角。
一、用生态保护的理念来保护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及其生态环境
生态,指生命的存在状态或一个生命系统内所有生物共同组成大家庭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1]我们可以理解生态是在地球上一定时空区域内所有生命存在与运动的客观。而生态保护理念,“是指运用对已经变得恶劣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建设和保护的思想,使生态环境能恢复到良性循环状态。”[2]所以有学者认为,越是闭塞的地方越容易保存“文化传统”的纯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就是这个含义。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不断觉悟和认识,作为一种概念上的借用,“ECO”这样一个前缀词被运用到了许多领域,包括了生命与非生命,物质与非物质等诸多领域。[3]对于像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这样的人类口头与非遗的生态保护理念应是:遗产、地域、居民、记忆、公众知识的综合,保护的对象是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是文化遗产遗存的区域,加上社区居民融入参与管理的方式,这里强调文化的主人为社区居民,确定这种对文化遗产在未来延续和发展的方法,并将此模式作为保存和理解某种群体整体文化内涵(当然包括物质与非物质)的长效工作方法。
为此,对于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的生态保护,首先应该包括与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相关的物质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元素中国。其中物质文化因素有:民居(窑洞和天井院)、钟鼓楼、花轿、门楼戏楼、牌坊、戏坪戏台、禾晾、禾仓等;非物质文化因素有:语言(当地的方言)、地方戏、戏款剧种、戏词、节日活动、婚丧习俗、农耕稻作等。这样以来,不仅民间传统戏曲有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土壤,其他传统文化也与之一并形成了互补共滋的文化生态,从而构成当地人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相守共生之道。因此,在对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进行生态保护时,应重视其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维护与保养,保护传统三门峡地区的整体自然生态环境和具有典型性的与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生态相关的物质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元素。其二:通过实施技艺保护工程和传承保护工程的保护方式,建立相应制度、组织、舆论、经费、人才、资料和交流保障机制等,建设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具体通过各地区方言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俗、传统体育竞技、民间信仰、消费习俗等十大主要保护项目,全面系统地保护好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文化。其三,要让人人参与使文化遗产再次走入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人为载体,具有活态性,依靠人来继承和宣传,同时依存于一定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离开了区域中居民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失去存活的土壤。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将这些文化物种更深刻地植入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中。比如保持一些建筑特色、生活习惯、传统服饰、古老的风貌等等,这就为本地的文化遗产提供一个适合其生存的大环境,让这些文化遗产更广泛地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陕县、灵宝、湖滨区等地的群众自发的“戏迷协会”的复苏,就与传统文化生态得到保护、从而陶冶了大众对其仰慕的文化情怀有关。所以,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不论其现在“濒危”与否,如果不关注其文化生态的保护,它们就难以长久,更遑论发展。
二、传承载体的变化可以促进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广泛流传
“非物质文化是活态文化,也就是生活方式所承载的文化。它们是被学者发现并表述出来的那部分日常生活,它们被选中是因为它们符合特定的体裁或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4]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机、录音机、DVD、电脑等已经成为当今人们娱乐传承的重要载体,民间传统戏曲的各种采风人员可以提着录音机用以搜集戏曲曲目,就不用像过去那样靠大脑记忆和手记曲谱的方法来进行传承;随着录音机、影碟机的增多,戏曲唱师们可边录边唱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既能达到很好的教授效果,又能达到长期保存和传承的目的;一些著名的演唱人员和戏班将所演唱的曲目,也可制成磁带和光盘在各地广泛流传。
三、培养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专业创作人才和演唱名人,凸现名人效应
求新立异是人的本性,特殊调式的旋律往往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起聆听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就具有这样的特征,被誉为“畅悦心灵的声音”。然而,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传唱至尽,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创作人员。另悉,在本地区流行的河南豫剧、曲剧等戏曲,因为强大阵容的专业创作人员,他们运用专业的创作技法,结合河南广大地区的民族区域特点和民风民情,创作出了不少经典的剧本,在专业演员的舞台艺术表现中一炮走红,并被广泛传唱深入人心。由此可见,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也需要在群众性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点,各级政府部门应及时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措施,使民间优秀唱手脱颖而出。如制定民间优秀唱手、优秀唱师、优秀戏曲班奖励条例,给民间优秀唱手、优秀唱师、优秀戏曲班授予荣誉称号等等,使这些人物和团体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认可,以激发人们学习民间传统戏曲的热情。在这方面,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应向豫剧、曲剧等戏曲音乐学习,豫剧、曲剧等戏曲与扬高戏、灵宝道情等民间传统戏曲都曾流行在本地区,但扬高戏、灵宝道情等民间传统戏曲与豫剧、曲剧等戏曲相比,发展却天壤之别,豫剧、曲剧的市场化程度很高,而蒲剧、眉户、灵宝道情等民间传统戏曲却相形逊色,市场化程度太低,且缺乏名人效应。豫剧、曲剧有多种流派、多位造诣深厚的大师级人物宣科,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有很高的声望,对旅客特别是外宾,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而诸如扬高戏、灵宝道情皮影戏,该剧种目前已极为罕见,只有几个老艺人会表演,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就更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塑造。最关键是为他们提供成长和传承的条件,重视培养、宣传他们,使本地、全省、全国了解和尊重他们,从而达到名人效应激励人们传承和发展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目的。
四、对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走进高校音乐鉴赏课堂的认识与定位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亦有了空前的丰富和变化。“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表演艺术出现多元化态势,戏曲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盟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传统戏曲艺术不仅逐步退出城市舞台,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一些剧种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5]在传统戏曲的生存与发展成为一种严峻现实的今天,如何保护和传承戏曲的丰富性,如何实现民族民间戏曲的自救与他救这个难题,便摆在了我们炎黄子孙的面前。令人欣喜的是:“我国昆曲艺术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6],而作为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对象――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该如何曲径通幽?
时下,受中西文化再次碰撞的影响,广大中青年习惯欣赏通俗歌曲和民族音乐,备受衷情的流行音乐更是占尽了风头,青少年学生由于不懂得欣赏戏曲,又没有机会直接面对真正的民间戏曲演出熏陶,所以对传统戏曲文化不感兴趣,总的趋势是三十岁以下的这一代人不爱戏中国。还有认为是,现代生活节奏快,老戏落伍不合拍,青年观众不能够接受这种他们看起来有些过时的东西,所以没人看。
由此,重建断代工程已迫在眉睫。各类高校应随着传播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多元化,影视艺术的日益普及,经常组织学生收看电视、电影,看戏、读剧本,甚至参加文艺演出。特别是高校音乐教师更应当在学期教学计划和课外活动中适当增加学习传统剧目和地方剧种的内容。重视和加强戏曲教学,通过戏曲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这是振兴传统戏曲文化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总之,振兴传统戏曲文化不仅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更重要的是要争取青年观众,培养他们的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从而让他们发自心底的喜爱地方民间传统戏曲文化。只有这样,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才会迎来繁荣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五、成立以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为载体文化产业结构
对于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成立以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为载体文化产业结构应该成为首要工作。
在商品社会中,文化娱乐活动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民间传统戏曲的演唱者们不能空着肚子唱戏,他们要吃、要穿、要谋生,而且希望自己的物质生活能也得到逐步改善,就需要有一定的回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能只为别人义务唱戏、演出。从这个层面看,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确实需要走向市场,因为,同样是地方戏曲音乐,豫剧和曲剧、越调等戏曲艺术已经有了较为广大的爱好者和追随着,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市场参与群体。蒲剧、眉户、灵宝道情、扬高戏等民间传统戏曲为什么就不能走向市场?所以,像蒲剧、眉户、灵宝道情、扬高戏等民间传统戏曲也可以借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东风,成立自己的戏种活动中心和演出公司,将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演出活动纳入本地区文化产业的构建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运作,提高演唱者、唱师艺人们的报酬和待遇,一方面,通过商业运作,使戏曲爱好者、艺人演唱者能有机会在不同地区乃至全省巡回演出,不断提高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只有这样,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才能得到更好地生存和不断地传唱下去,不致濒危。
总之,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为群众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文化食粮,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当地几百年的历史文化氛围,也为民间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今天全世界对非物质遗产保护、继承,从思想到措施计划,都有重要发展。通过对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前景和生态保护思路进行研究,我们应更好总结经验、教训,以提升对传统戏曲音乐宝贵价值的认识,更好保护、继承和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音乐传统。
参考文献:
[1]百科名片.《生态-百度百科》.来自百度网.WWW. baike.baidu.com
[2]司马云杰.《文化生态学》.来自中国百科网.WWW.chinabaike.com
[3]申茂平.《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4]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研究》.2008,2
[5]刘文峰.《戏曲的生存现状和应对措施》.来自百度网.WWW.cache.baidu.com
[6]人民网people .《中国昆曲艺术获联合国殊荣》.来自人民网.peop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