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交际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8:5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语言交际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除了要懂得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文字字面以外的蕴含了许多文化因素的非语言交际手段。从而就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几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引起的交际障碍来阐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与种类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Samovar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有关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有很多。根据Samovar的观点,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以是人为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非语言交际涉及文化、民俗、社会学、人类学等许多领域,运用范围广泛,其语义也很复杂。非语言行为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含义,孤立地理解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奏效的。
关于非语言交际的涵盖范围,其分类方法有很多。胡文仲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将非语言行为大致分为四大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体态语包括基本姿势、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而环境语则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等。前两类可称为非语言行为,而后两类则指非语言手段。
二、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是密不可分的。许多非语言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人们的非语言交际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是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文化和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代代相传和后天习得的,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在非语言交际中,有关文化的表达方式异常丰富,以至于文化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于非语言方面的因素而不是语言方面的因素。Birdwistell认为,没有一种表现行为是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生理上的遗传或天生的。因此,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的一些情感都是某些文化所特有的。Samovar认为,通过了解某一文化的非语言表现的基本模式,我们可以探寻人们的举止态度;通过非语言行为模式可以了解一种文化的价值体系;通过对非语言行为的研究可以排除狭隘的文化优越感。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更为严重,因为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或情绪的表露。由此可见,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错误破译信息是显而易见的。
1.体态语中的文化差异
体态语指的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与动作,它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它包括身体语言、手势语、态势语和体语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它也是文化的载体。在体触行为方面,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少美国学者将英美文化列为非体触文化。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近体交际的亲密距离非常敏感,人们不才惯相互拥挤,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在捍卫属于自己的领地。尤其是同性之间如拉手、勾肩搭背等行为都被视为禁忌。而在东方的传统文化中,近距离体触并不属于异常现象,人们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亲密、温暖的表现,如父母与子女之间,同性朋友之间的体触都被认为是非常正常、完全可以接受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2.副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副语言又称伴随语言,它一般指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副语言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显著的方面之一是对沉默的不同态度。Hall曾把“沉默”作为他划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一条重要标准。在他看来,东亚文化如中国、日本、朝鲜等属于高语境文化。在这些文化中,信息往往是通过手势、对空间的利用甚至沉默来传递的,因此对信息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语言行为以外的语境。在中英交往中,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人经常采取的沉默态度很不习惯。西方有的学者将东方人的“沉默”视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甚至认为东方人的沉默态度是对交际对方的蔑视或侮辱。而中国人却很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为停顿和沉默具有丰富的含义。恰到如处的停顿能产生惊人的效果,甚至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
3.客体语中的文化差异
客体语言指人工用品,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等。这些物品具备双重功能:实用性与交际性。以交际角度来看,这些用品都可以传递非语言信息,都可以展示使用者的文化特性和个人特征。东西方文化对嗅觉信息的感受也不一样。中国人适应人身体的自然气味,中国人很少习惯使用香水;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这种人体的自然气味是很难接受的。因而无论男女都注重对身体气味的掩饰,都习惯每天使用香水。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注意正确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身体气味,即身体气味的文化差异,不能从本民族的喜好出发去厌恶、反感外族文化的生活习惯。
4.环境语中的文化差异
环境语也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颜色、信号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可提供交际信息,所以环境语也能展示文化特性。
Hall在其《无声的语言》中对不同文化对于空间、领地、近体距离等的不同认识作了详尽研究。他认为,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因此人们的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在每种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文化不同,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和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也不同。在中国,人们比较能够容忍拥挤;而在英美国家,一旦公共场合出现拥挤,人们会马上尽量回避,因为他无法适应过近的近体距离与体触。西方人的领地观念明显强于东方人,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无形的领域被侵犯,就会马上采取各种反应进行维护。领地观念最突出的心理反应是对待隐私的不同态度。英美文化中的人十分重视保护自己的隐私,这也是他们与中国人交往时感受到的最大的文化冲突之一。东西方文化对待时间的观念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西方人具有更强的时间观念性,他们非常注重守时,并十分珍惜时间。
篇2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 跨文化商务沟通 情感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具备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合作日益频繁;跨国企业由于其国际扩张与合并,企业内部员工背景也趋于国际化。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企业之间与企业内部的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也成为商务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文化的融合与冲突解决的根本是通过有效而正确的跨文化交际。交际分为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语言交际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非语言交际作为沟通中的必要一环却常常由于其内隐性而被人们所忽略。然而,非语言交际在商务沟通中有着实际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可以加强和补充语言表达,使沟通更为流畅。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人们的交际行为中,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仅占35%,而65%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交际来传递的。不论这一研究结果的可信程度如何,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程度却是毋需置疑的。
非语言交际的界定
从广义上来说,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都可以统称为非语言交际,它包括表情语言、手势语言、体态语言、空间语言、形象语言和首语等。据统计,一个人的面部就能表达25万多个表情,用手可以做出1000种不同的姿势。可见表情语言与手势语言的强大交际能力。体态语言是通过人的姿势来传递某种信息的非语言符号。空间语言是指讲话人之间的距离、人们之间的身体接触等。形象语言是指人们的服装打扮可能会传递出的信息,它既与先天素质有关,也受文化修养影响。首语是人们通过点头、摇头等方式发出的信息符号。以上所涉及的各种非语言交际方式是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双方的仪态和举止所提供的信息往往大大超过他们谈吐所提供的信息量。
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语言交际方式的差异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类互相传递信息中最重要且变化最多的一种交际方式。大多数面部表情由于人们的生理特性的制约而呈现相同的意义。但是,面部表情也是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制约的。西方人认为缺乏目光交流就是缺乏诚意或者是逃避,而中国人却会为了表示礼貌、尊敬或服从而避免直接的目光交流。如果在中英商务交往中,中国人的礼貌就容易被误解为没有诚意,而西方人频繁的目光接触却会被中国人扣上没有礼貌的罪名。这种商务谈判终会由于不必要的误会而失败。一般来说,西方人的外露型性格给他们带来了丰富而夸张的面部表情,而东方人的内敛型性格则常常提醒他们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隐藏真实情感。因此,这是东方人在与西方人进行商务沟通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二)手势语
手是表达情感和愿望最有效的肢体部位。打手势时,动作稍有不同,就会与原来的意图有所区别,对某种手势理解错了,也会引起意外的反应。就商务沟通中最为常见的握手而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它的方式与含义也不尽相同。如美国男人之间的握手一般十分有力,而中国人握手往往是轻握一下,因为紧紧握手可能表示一种挑衅。在法国,在客人进来与离别之时都应与主人握手,但在德国只是在进门之时与主人握手即可。由此看来,握手的文化是如此丰富,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免文化冲撞与误会。
(三)体态语言
姿态动作的幅度和速度以及姿势和坐立习惯也能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心态。例如在动作幅度方面,南欧、中东、拉丁美洲地区人们讲话时动作幅度较大;而北欧、英美、中国、日本等国家就属于动作较小、幅度较小的一类。这些体态语的不同可能是源于东西方人士由于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西方人崇尚自由、平等,认为个体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和尊严。因此人与人之间是平等而非等级的关系。但是,东方人士受到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影响,形成了重群体轻个体,等级分明的社会观念。在商务交往中,不仅要看到不同的体态语表现,同时也应关注造成这些不同的深层原因进而指导正确、适度的商务交往。
(四)空间语言
不同的文化群体对于空间的使用具有不同的看法,这包括个人的领域、体距、位置的意义等。有学者研究显示西方人奉行的是一种独立的、外向的、有冒险意识的精神,长期形成一种“离散型”行为模式;而中国人群体观念强,往往把自己看成是群体的一部分,奉行一种“聚合型”行为模式。在不同的行为模式的指导之下,人们对空间的要求也有所区别。例如,西方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得太近,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中国人这种概念就比较淡薄。如果在商务交谈中,中国人以主动靠近而表示亲切,而英国人却为这种靠近而感到不适进而本能的后退,但中国人可能会把这种后退解读为有意疏离。
(五)形象语言与首语
自古以来服饰都是人类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服饰作为文化标志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现代社会中,衣着也象征着身份和地位。在西方国家,政府工作人员、律师和大公司员工衣着一般比较正式;在中国,这种工作对服装的要求相对较少,特别是政府工作人员衣着比较随意。但如果是在跨国商务会谈中,中西方的服装应该协同,为表示尊重而着装正式。在形象语言之外,首语也值得关注。虽然在大部分文化中点头都表示同意或打招呼;摇头表示“不”或不赞同,但这种情况也有例外。在北美,上下点头表示“我同意”,但在日本,上下点头只是表示我正在听呢。
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对第二语言形式(如英语)的理解只是成功商务沟通的第一步,而紧接而来的则是对不同文化中非语言形式的了解以及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非语言交际的能力。
体态语对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影响
在商务沟通过程中,交际双方丰富的非语言行为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加大沟通信息量。优秀的商务沟通者除了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外,他们一般都很重视非语言交际在实际沟通中的作用。对这些细节的注意往往成为他们沟通中无往而不胜的法宝。
正确、恰当的体态语沟通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双方的情感交流,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表情、眼神、身姿、手势无不影响着他们各自的心境和态度,进而对双方的情绪产生极大的暗示性和感染力。积极的非语言符号会使对方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为有效沟通创造理想的环境。一次适度的握手,一个恰当的微笑都会促进沟通的和谐。和谐的沟通氛围更加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同时,恰当地把握非语言符号,必然会赢得交际双方的信任和喜爱,使他们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思维潜力,进而形成活跃的沟通氛围,这对整个沟通的成功无疑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体态语可以传达更为丰富的信息,加大交际信息密度。正确接受这些信息可以使商务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多种形式的信息同时作用于人脑,可以刺激人脑两个半球同时活动,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得到和谐的统一。这样产生的沟通和交流往往效率更高而且信息更多。而且,非语言符号与有声符号相比,更加直观,能生动、准确的表现人的内心活动。有时还能够避开委婉甚至虚假的语言信息而看到事物的本质。由于非语言符号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体本能。所以,在人们言行不一致的时候,非语言信号较之于语言符号更容易反映人们的真实想法。同时,非语言交际,如眼神、身体姿态等可以表现微妙模糊的思想变化,有利于传递深层复杂的整体及内涵意义。从上述这些方面来看,非语言交际完全可以加大交际的信息量,使我们的商务沟通更加顺畅。
综上,人类的交际与文化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方面,各国的不同文化逐渐融合,但在另一方面,非语言交际现象毕竟是体现各国不同文化和习俗的窗口,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因此,对于不同国家的非语言交际方式的差异应该采取包容和学习的态度,通过了解和理解这些差异调整交际方式以便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促使跨文化商务交流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程同春.非语言交际与身势语[J].外语学刊,2005(2)
2.王军.中西体态语差异的文化透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5)
3.石定乐,彭春萍.商务跨文化交际[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篇3
论文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运用能力
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弱,部分学生相当于从零开始学习英语。还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根本不愿学习。身为中职英语教师的我们面临着许多教学难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不少中职学生对英语的厌学思想严重,老师在课堂上维持纪律就要占用不少课堂时间。由于这些因素的制约,中职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是否合格,忽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重视向学生灌输英语基础知识,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获得生存能力的社会获得。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中职英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和模式,不断探索出能加强中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重语言知识轻语言应用
由于教学设备的不足和教学课时的限制,中职英语教学课堂仍然沿用以“词汇”、“课文”、“语法练习题”为教学重点内容的教师主讲模式。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侧重语言知识的传输,学生大多只是被动接受,练习语言技能的机会很少,语言交际活动缺乏。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学生在沉闷压抑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学生要么讲话开小差,要么在课堂上消极麻木,无精打采,或是昏昏欲睡。即使是那些掌握了一定英语知识的学生,就算是能轻松应付学期考试或者毕业考试,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也普遍不高,远远达不到中职英语的培养目标。
(二)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投入
多数中职教师把精力放在了对教材和教法研究上,作业和练习的批改中,而很少去研究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有接触外,课外与学生接触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交流和沟通很是不够。有的甚至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因而无法进行因人施教。对厌学和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教师若不及时和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因势利导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大大影响中职英语教学的效果。
(三)重教学轻科研
目前很多中职教师在对科学研究的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对提高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科研是学术性研究性大学的专利,仅仅把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作为完成了教师的本质工作。再加上大部分中职教师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搞科研。同时中职教师培训进修的学习机会较少,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科研水平。近年来,部分中职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欲望虽有所增强,但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科研知识培训,缺乏基本的科研能力。部分教师只是在单干科研,集体合作搞科研的较少,大大影响了整个中职英语教学的科研水平。
二、跨文化交际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各类交际活动中涉及文化的种种问题。波特和莫瓦把影响交际的因素分为三个方面:(1)观察事物的过程,其中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世界观及社会组织;(2)语言过程,其中包括语言与思维模式;(3)非语言过程,其中包括非语言行为、时间观念和空间的使用。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中职英语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基本能力包括:
1、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能力
2、文化能力
3、相互交往的能力
4、认知能力
三、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指导,加强中职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
(一)转变思想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更新英语教育和学习观念
首先,应从师生的意识形态上消除语言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的陈旧观念。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绝不是独立于文化之外的单纯的符号系统。戚雨村先生认为语言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最初始的文化,但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重要作用。人们在语言中储存了前人的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词语则记下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叙了民族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后人通过语言学习才能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整个文化。反之,语言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均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流传下来,文化是决定这一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学习英语就必须学习其文化背景知识。中职英语教师不仅自己要转变这一英语教学理念,更应让学生充分理解学习掌握英语文化的重要性。
(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单纯的知识传输性教学会使课堂沉闷乏味,学生往往失去听课的兴致而搅乱课堂教学纪律,造成课堂教学缺乏实效。因此,教师在讲授英语语言知识点时,应结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传输和讲解,让所讲的语言知识点在丰富趣味的文化内涵中娓娓道来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栩栩如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词汇教学
在讲解英语生词时,应采用英汉对比法,结合词汇文化内涵进行讲解。目前,许多英语教师讲解词汇多以概念意义为主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而语义学告诉我们,英语词义有七种之多,只讲解概念意义而不解释其它意义是不能达到对词义的全面理解的,当然也就影响了学生对词汇的深刻记忆和巩固。词汇的文化内涵是各民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对特定事物的独特感情评价及联想等。对此,我们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例如:中国文化中的“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形象,汉民族一向以“龙的传人”自称。相反,在英美文化中,dragon 是民间传说中凶残的怪兽。在史诗Beowulf 等传说中有叙述为证。再例如,汉语里说一贫如洗,而英文却用as poor as thechurch mouse,因为西方人信佛基督教,常见建筑物是教堂。由于教堂里通常没有可供老鼠吃的事物,所以形容一个人极度贫穷在英文中就被比喻成了教堂里的老鼠。
2、语篇分析和讲解
除了词汇讲解,在做语篇讲解和分析时,更要重视文化因素导入。对于课堂教学而言中学英语教学论文,语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文(text)。对此我们可以采用“文化旁白”法给学生就课文有关内容加入文化介绍和讨论。例如,在讲授中专英语课文All about Me时,教师可以介绍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各自的家庭模式,生活方式等内容。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看看哪种家庭模式或是生活方式更好。既让学生学到了规定所学语言知识点,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运用能力。
3、跨文化交际情景对话练习,强化英语实用能力培养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除了教师的科学合理讲授传授知识和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才能让学生记住所学的,运用学到的。在教学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可以营造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例如,当学生迟到时,一定要鼓励学生用英语说出“May I come in?”如果他不会说,老师可以教授几遍,等他会了,然后再让他进教室。这样他再迟到,就会想起并运用这句话来进行交际了。这对其他的同学也是一个教育学习的实情实景机会。中职英语教师应充分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和“参与式”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实用能力的培养。例如运用角色扮演活动进行跨文化交际打招呼的练习。教师安排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外国学生Tom、中国学生Lingling、外国老师Mr.Brown中学英语教学论文,给出早上在学校见面的情景, 让学生做跨文化打招呼表演。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扩展对话内容,除了用“Good morning”或者是“Hello/Hi”向对方打招呼,还可以与对方进一步交谈,例如讨论对方的穿着服饰,或是当天的课程等等。而基础较差的同学,则鼓励其说出“Good morning” 或者是“Hello/Hi”即可。
(三)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来了解英语民族文化知识
中职英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来了解英语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如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有趣的英美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并督促他们在早读时注意文化知识的积累,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听原版录音或看原版录像、电影以及多媒体画面,通过真实的交际情景,通过视听感官对学生大脑进行刺激,加深对英语语言和交际运用的印象。在逐步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价值道德观等基础上,又不断促进自身英语交际实用能力的培养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四)、强化阅读输入
阅读和记忆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可以强化巩固记忆,阅读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中职学生阅读英语主要从早读和课外阅读来实施落实。英语早读是学习英语的有效方式之一,中职学校应该把学生的英语早读当成一件坚持不懈的长期工作来抓。英语教师应该在早读时间进班辅导。中职学生自律能力差,早读的场面往往是老师前脚刚走,教室里要么是鸦雀无声中学英语教学论文,要么便是乱哄哄的说闲话。因此英语教师应当为负责的班级制定行之有效的早读计划,并按计划逐步实施落实。做到早读有安排,有检查。这样才能有早读的实效性。学生只有通过英语早读,记住了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词汇和句型,才能学以致用。除了早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趣味性强,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英美报刊小说和书籍。既可以丰富课外生活,也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眼界。同时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也是一个积累和促进。
四、结束语
跨文化交际理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它具有多学科性质,与它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有四个学科,即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和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充分利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促进中职英语教学,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交际实用能力有待于学者、教育家以及工作在中职英语教学一线的教师们的合作和研讨。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A]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何自然.语用者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张静.强化高职英语日常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讨[J]上海翻译,2011(03)
[4]张书青.加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索[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1(01)
[5]王晓军.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02)
[6]马玉梅.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篇4
论文关键词:语域偏离,喜剧小品,幽默
一 语域及语域偏离理论
语域理论起源于应用语言学的“语言变体”的概念。根据韩礼德的界定,语域指的是“语言的功能变体”[1]。所谓功能变体,就是因情境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形式。情境语境指语言活动的直接环境,包含三个因素,即语场、语旨和语式。
语场即为话语范围,主要指交谈话题以及场地等情境因素。语旨即为话语基调,指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关系和语言活动的目的。语式即话语方式,指语言活动所采用的媒介或渠[2]论文提纲怎么写。
语言的运用必须适合各自的语言环境。但在日常交际中,人们会为了某种特定的语言交际目的而部分或整体借用另一语域中的语言形式,这就产生了语域偏离。语域偏离是一种文体中借用其他文体或语域的表达方式[3]。
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经常会出现语域的转换和语域混合或语域借用的现象,指一个话题借用另一话题的语言形式特征,形式上常体现为语言使用者使用的语言不符合他所处场景的任意一个因素,如在谈论一个话题时使用另一话题的专业术语或表达格式,或在正式场合或严肃的话题中使用非正式的语言,或在口头语言中使用书卷气十足的正式语言,或使用的语言不符合话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及身份地位,都会给人造成不得体、不协调的感觉。这种不得体、不协调的语言即语域偏离[4]的现象。
二 喜剧小品
喜剧小品是中国大众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小品之所以受欢迎在于演员滑稽可笑的表演和风趣幽默的语言。言语幽默是喜剧小品的核心艺术手法,是喜剧小品的生命线,是喜剧小品吸引观众的重要艺术手法。随着喜剧小品的日臻成熟,小品中的言语幽默也成了学者研究的对象。谢旭慧在其硕士论文《喜剧小品语言幽默艺术研究》中以大量的实例分析了喜剧小品语言幽默的特点和策略。[5]谢旭慧、牟玉华在《构造喜剧小品语言幽默的语音手段》一文中分析了构造喜剧小品语言幽默常见的语音手段,包括压韵、别解、飞白、不规则停连、方音土调的运用等。邓梦兰在《喜剧小品语言世界的“偏离”与幽默》一文中分析了喜剧小品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产生于对语言世界的语音、语义、语法、语体等各种层级结构中的“偏离”手段[6]。
本文主要运用语域偏离理论,选取小说剧本“唐僧收徒”来分析通过语域转换,混合和借用产生的幽默效果。
三 语域偏离理论在喜剧小品中的运用及其产生的幽默效果
1.语域转换
语域转换,指的是讲话者从一个语域转入另一个语域,如秘书把领导的口头演讲稿改写成新闻广播稿,或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听众由原来的专家同行变成了初学者而导致发言人对发言内容所做的修改[7]论文提纲怎么写。
观音:悟空!
悟空:又是你?这五百年来文学艺术论文,你每个星期都要来一次,你知不知道你很烦啊?
观音:这就是你的错了,我今天来是要告诉你一件好事的!
悟空:要不是放我出去,免谈。我现在很忙,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邀请我做形象代言人, 特奥会都请阿诺德了,我只是挣些零用钱而已嘛。
观音和悟空都是古时之人,悟空对观音一直都是毕恭毕敬的。但是在这个对话里,悟空和观音的对话没有了尊敬的意味,还有一些不耐烦的意思。属于语旨转换。这样的关系转换让人感觉很搞笑,起到了幽默的效果。
另外他们之间的对话本来应是用古文的形式,但是却用了纯现代的语言,如“免谈”“挣些零用钱”文学艺术论文,具体来说属于语式转换。
悟空:那你今天来是要告诉我什么呢?
观音:你听着。(说话间,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本) ……孙悟空,男,因五百年前大闹天宫而被压在五行山下,现经天竺地区街道管理委员会全体大妈举手表决,将此人指派给唐朝一僧人做徒弟。
这段中,观音把孙悟空要给唐僧做徒弟这一事用现代的任命某人官职的形式宣布出来,属于语场的转换,使古代的故事具有了现代的意味,让人忍俊不禁。
2.语域混合
所谓语域混合,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语域在同一个语篇中交错使用的现象[7],如在白话文中混入文言文文学艺术论文,在书面表达中混入口头表达。
悟空:大山?要不是为了给如来一点面子,我早就变成一只苍蝇飞走了。只是住在别的地方还要收费,这里山清水秀,又有观音MM来看我,我就只好白天上班,晚上回来睡觉了?
观音:那你今天为什么没有上班呢?
悟空:双休日,understand?
观音:SURE!
在上面一段对话中,既有白话文又有英语,具体的说应该属于语式混合,虽然感觉有些无厘头,但是却可以博得观众一笑,起到幽默的效果。
3.语域借用
所谓语域借用文学艺术论文,指的是讲话者在进行语言交际时使用了与已选语域不同的语域,比较常见的是在讲话过程或行文过程中借用其它语域的某个说法[7]论文提纲怎么写。
悟空:这难道就是江湖中失传已久的“摇头咒”?
唐僧:不错,这摇头咒你一经听过,你就会立刻上瘾而无法自拔。一日不听就会筋脉倒流;两日不听就会周身溃烂;三日不听就会气血两亏,脸上长出黄褐斑,前列腺肿大,还会伴有更年期症状,就算吃了哈尔滨制药六厂生产的盖中盖口服液也救不了你了!
悟空:好狠毒!
唐僧:呵呵,正所谓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
在这段对话中,唐僧借用现代的广告词,把紧箍咒的作用描述一番文学艺术论文,令人印象深刻。同时还伴随着对现在一些广告夸大其词的讽刺,让人笑,促人思。
四结语
语域偏离作为一种交际手段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域转换,混合和借用通过改变语场,语旨和语式来违反语域常规,起到幽默的效果。喜剧小品的幽默可以通过很多形式来实现,但是语域偏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策略。文章通过分析小品剧本“唐僧收徒”,更好的展示了这一点。还有很多的例子,有待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The user andusers of language”in M.A.K.Halliday,A.McIntosh and P.Stevens.(eds.)The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J].London:Longman,1964.
[2]胡壮麟,朱永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Leech,G.N.AlinguisticGuidetoEnglishpoetry[J].London:Longman,1969.
[4]Leech,Geoffrey.A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London:Longman,1969.
[5]谢旭慧.“喜剧小品语言幽默艺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邓梦兰.喜剧小品语言世界的“偏离”与“幽默”[J].宜春学院学报,2008(6).
[7]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学术话语;读者意识;功能语言学;语篇体裁理论
一、引言
英语在学术知识传播中成为主要媒介语言,大多数全球交流的学术论文都是使用英语的。非英语母语(NNS)学者在进行国际学术对话时,就要了解为学术团体所接受和认可的学术写作的范式,并按照这种约定的范式写作。传统论文写作观认为,客观、非人称和信息传递是学术话语的主要特征,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学术话语的交互性特征。Halliday认为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1]。Hyland也认为,写作是为了达成某一目的:写作是完成某任务的手段[2]。学术写作是有写作目的的一种写作行为,是与读者具有互动的写作过程,本文将结合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意义理论和Swales[3]和Bhatia[4]的语篇体裁理论语,论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读者意识。
二、写作中的读者意识
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学家Iser提出了“暗隐的读者”(Implied Reader)[5]的概念,这一概念符合艺术规律,也对作家写作和创作有借鉴意义。从写作创作角度看,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过程假想读者对象,写作过程倾诉或交流的目标人群。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隐在读者”,这一“读者”存在于作者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从写作教学角度看,读者意识是一种写作教学观,是从读者角度思考,根据读者阅读期待、审美标准、知识水平等不断质疑和完善写作过程的训练方式。从写作“读者”角度看,读者包括“自己”和为不同的读者写作的“他者”。针对不同的读者,结合不同的写作目的,写作的内容和过程也会不同,本文讨论论文写作中的读者对写作内容和体裁的影响。
(一)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元功能角度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言从系统和功能角度划分为三个语言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1]。语言是对存在于客观世界的事物和过程的主观反映,是说话人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被称为语言的“概念功能”。而语言又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所有语言使用都表达一定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即语言的“人际功能”。用语言表达人类完整思想,概念功能与人际功能结合,即语言的“语篇功能”。
传统的观点认为,学术语言是用非人称的客观语气传递客观信息的,因此学术话语被认为是以“概念功能”为主要特征。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学术话语的交互性和目的性,学术话语与其他的语言使用领域一样,作者在与读者进行交流信息,表达个人观点,进行学术对话,使自己的学术见解得到认可肯定或者讨论质疑。在学术交流中,作者的目的是展示读者其观点的可信性,并说服读者接受其观点,这就要求在写作过程中语言考究,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学术话语含有命题内容,也包含Halliday所提出的语言的人际功能。
(二)语篇体裁理论角度
以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Swales[3]和 Bhatia[4]建立了自己的语篇体裁理论。体裁理论强调语篇的功能性,语篇与语境联系在一起为不同的语言社区服务。Swales在其所著Genre Analysis中将体裁解释为:“一系列交际事件,交际成员共享某种交际目的,这些目的职能为该话语社团所承认,因为构成某一体裁存在的基本理论。这一基本理据形成体裁的图式结构,并影响、限制内容以及文本的选择。”每一个专业领域的语篇都共享一定的程序、目的和语篇形式,这些都是由该专业领域的话语社区约定承认并共同使用。Swales提出“体裁教学法”,根据语篇的“语步”和“步骤”作为语篇分析的基本单位,对语篇的各部分的体裁特征作了概括总结。
三、论文写作中的读者意识
大学生在应试级作文写作中,关注写作最终成品,读者也只有阅卷人。论文写作与应试作文写作在写作过程、写作目的和目标读者方面都有不同,而三者又是互相影响,并相互作用的。以科研为目的的研究生阶段学习,更重视其在学术研究的发展,其论文撰写过程也是要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应试写作是在考试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写作。二者在写作过程方面不同,前者需要经过文献查找、文献阅读、形成研究问题、研究设计、论文初稿撰写、再阅读、修改、反馈、再修改等复杂往复的过程,才能够形成最终的论文。应试作文写作要经过审题、作文大纲、初稿、终稿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论文写作的目的较多元,包括:结业毕业、学术交流、职称评定等,其动机也可以是其中几种的结合;应试作文的目的是完成考试考核,取得理想成绩。论文写作与应试作文在目标读者上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强调读者意识非常重要。
需强调论文写作中读者意识,是因为传统论文写作观往往忽略学术话语的交互性特征。论文写作需要说服读者,使读者相信其论证过程的逻辑性。论文写作并非完全客观、无人称的客观陈述,因此学术写作是有写作目的的一种写作行为,是与读者具有互动的写作过程。
四、结语
学术话语的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交互性的交流,学术话语是作者用以说服目标读者接受其论点正确性的手段,为了有效地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作者需要使用能够被学术社团成员接受的方式表达其观点,因此需要尊重该专业领域的话语社区约定承认并共同使用的范式。学术写作是作者与读者就学术领域的某些问题进行磋商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参与者使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语境中规约性的表达方式。在论文写作中,强调论文写作中与读者的交互是达成学术交流目的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Edward Arnold Ltd.,1978.
[2]Hyland,K. Disciplinary Discourses: 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 [M].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4.
[3]Swales, J.M.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篇6
关键词:二语习得;交际策略;综述
作者简介:马星星(1986-),男,江西景德镇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助教。(重庆 402160)陈世芳(1986-),女,江西九江人,南昌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助教。(江西 南昌 30050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224-03
交际策略这一概念最早由Selinker(1972)在Interlanguage中提出,用于解释它是构成学习者中介语的五个主要过程之一。Faerch、Kasper(1983)把交际策略定义为学习者在第二语言或外语有限的情况下,为达到交际目的弥补其语法或词汇知识而采用的方法。许多研究者已经证实交际策略尤其是成就策略的运用在提高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交际策略的运用并非外语交际有的现象,在用母语交际时也会不时用到交际策略。不过本文整理分析的所有文章都仅限于二语习得中的交际策略研究。20世纪80年代,国外交际策略研究就进入了高峰,“但交际策略研究在我国相对来说还是一个空白”。(戴炜栋、束定芳,1994)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二语习得中交际策略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回顾,发现了十年来国内有关交际策略研究的特点和走势,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参考。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利用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通过对文章内容初步整理和分析,剔除了非学术论文和会议论文摘要,最终整理出有关交际策略研究论文25篇,全部来自于外语类核心或主要期刊、学报。最后从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研究所关注的对象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展开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总体趋势与特点
表1 2000~2009年交际策略研究数量分布情况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总计
数量 2 2 3 2 2 6 3 0 2 3 25
总体来看,十年来交际策略研究趋势是先升后降,2005年达到峰值(见表1)。不过从总的数量来看,交际策略研究并没有在外语界引起广泛的关注。
2.研究方法的特点
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外语研究方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借鉴高海虹等人(1999)有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分类标准将研究方法分为两大类:非材料性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25篇交际策略研究文章进行了整理归类。非材料性研究即不以系统收集材料为基础的研究,具体包括理论及应用、操作描述(对教学具体环节的操作性描述)以及个人经验与见解。实证研究即以有计划的收集和分析材料为基础的研究,具体包括人们熟知的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
表2 十年间交际策略研究方法分布情况
方法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总计
非材料性研究 数量 1 1 0 0 0 1 1 0 0 0 4
实证研究 定量
研究 0 1 1 1 1 2 0 0 0 1 7
定性
研究 0 0 1 0 0 0 1 0 0 1 3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1 0 1 1 1 3 1 0 2 1 11
有调查结果显示,在1990~1999十年间国内共发表有关交际策略研究论文13篇,其中8篇(61.5%)为非材料性研究,表明国内交际策略研究在起步阶段主要以介绍、引进和总结国外研究理论和成果为主。而从表2可以看出,在2000~2009年十年间实证研究却成为交际策略研究的主要方法,达到了84%。表明越来越多的外语研究者开始关注交际策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其中实证研究主要采取教学实验、问卷、访谈、录音文本分析等手段。
3.研究所关注的对象
表3 研究所关注对象的分布情况
大学生 中学生 小学生 混合
群体 未指明
对象
研究生 本科生 专科生
非材料性研究 0 0 0 0 0 1 3
实证研究 3 15 1 0 1 1 0
合计 3 15 1 0 1 2 3
表3列出了25篇交际策略研究论文所关注对象的分布情况。不难看出,该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76%),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几乎没有。通过对文献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针对大学生的研究中,以本科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占此类研究的78.95%,而对研究生、专科生的交际策略研究却寥寥无几。可见交际策略研究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而对中小学生等群体关注严重不足;同时在研究大学生群体中,本科生是关注的焦点,对研究生尤其是专科生关注不足。
4.研究内容的特点
表4 10年间交际策略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研究类别 主要特征 数量
1 调查描述学习者在不同具体情境下的交际策略使用情况及培训建议 4
2 交际策略培训前后之使用情况比较及培训效果 5
3 调查描述不同学习者全体或个体的交际策略使用情况 5
4 研究影响学习者习得或使用交际策略的相关因素 6
5 关于交际策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1
6 国外二语习得中交际策略研究述评 1
7 介绍交际策略的定义、分类以及与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和策略培训方法 3
从表4可以看出,在实证研究(前5个类别)中除类别5之外其他4个类别的研究发展比较均衡。不过类别7在非材料性研究(类别6、7)中占到了75%。本文将逐类对上面7类研究内容及结果进行总结评述。
(1)类别1:调查描述学习者在不同具体情境下的交际策略使用情况及培训建议。张永胜、张永玲(2003)通过一份“交际策略使用情况”问卷调查了84名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交际策略使用情况。结果发现学生的交际策略使用频率较低,没有真正意识到交际策略的性质和作用。最后笔者对如何培养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交际策略使用意识提出了四个建议。
卢植、刘友桂(2005)调查了学习者在计算机辅助交流(CMC for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中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结果发现:学生在CMC环境中使用了与面对面交流中相类似的交际策略;同时作为一种新的交际平台的CMC,因为其为学习者提供了“虚拟的真实”,能够帮助学习者克服面对面语言交流中的心理障碍和焦虑情感,因而对于学生交际策略的能力发展和使用具有促进作用。
刘建军(2009)基于口译考试语料对学生在同声传译中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学生使用最多的是成就策略,其次为减缩策略。同时还发现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的成就策略和减缩策略使用在整体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近似策略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P
(2)类别2:交际策略培训前后之使用情况比较及培训效果。王立非(2002)通过交际策略教学实验,把1、2班作为实验组,3、4班作为控制组,并对实验组进行了一个学期的交际策略教学。实验前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三种策略(话题回避与转换、迂回及停顿填补)使用频率及进步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三种交际策略使用频率显著增加,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自然性;问卷调查显示,75.5%的受试赞同交际策略教学是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孔京京(2004)对205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了为期四周的交际策略培训。笔者对培训前后的两次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交际策略培训有助于学习者克服交际障碍、增强学习者进行口语交流的信心,对口语学习有促进作用;81.7%的学生认为开展交际策略培训的适宜阶段为中学阶段,而只有18.3%的人认为大学阶段是适宜阶段。王金安(2008)虽然对16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为期八周的交际策略培训,可是研究结果与孔京京(2004)的几乎相同,就连在开展交际策略培训的适宜阶段中的人数比率也相差无几(王金安研究发现78.7%的学生赞同在中学阶段开展交际策略培训,21.3%的学生认为大学阶段是适宜的阶段)。
曾路、李超(2005)通过运用仿真情景对话对英语专业新生进行了交际策略培训。笔者对训练前后学习者交际策略使用频率统计分析发现,总体来说学生成就策略的使用频率明显上升,减缩策略使用明显减少;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训练后,减缩策略的使用都明显减少,不过高分组学生的成就策略(除直译外)使用频率显著增加,而低分组学生只有在成就策略中的求助策略、拖延策略使用频率上明显增加。
(3)类别3:调查描述不同学习者全体或个体的交际策略使用情况。高海虹(2000)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了164名大学生的交际策略观念和使用情况。结果发现,中国学生较多使用减缩策略;受语言学习环境和策略能力的影响,中国学生不经常使用成就策略,但他们倾向于认同它;在成就策略中,求助策略、拖延策略、副语言策略的观念和使用频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刘乃美(2006)对273名英语专业学生的交际策略态度及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年纪的学生对成就策略都持积极态度,对减缩策略持消极态度;不过所有人都倾向于使用减缩策略,年级越高,其使用频率越低;交际策略观念与其使用频率并无显著相关。
孔京京(2006)对几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与外国人的谈话进行了录音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生大量使用基于母语的策略和求助策略。笔者分析发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中国几乎没有一本英语教材介绍交际策略概念;其次,许多学生错误地以为自己不能正确表达是因为本身词汇量的不足;再次,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导致学生碰到困难时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求助于教师或身边的人;最后,因为中国学生很少有口语锻炼的机会或环境,所以交际策略从母语向外语迁移的现象很难在中国学生身上发生。
(4)类别4:研究影响学习者习得或使用交际策略的相关因素。姚鸿琨(2001)以Lotfollaah、Shahrzad和Rajai所做的两个调查为出发点,探析了求成策略的选用与交际类型(口语、书面语)和学习者语言水平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有些求成策略诸如合作策略和非言语策略只适用于口语,而直译、转述和迂回策略在书面语中运用的频率明显高于口语中;在口头交际中低水平的学生更多地运用求助策略,中等水平的学生更多地借助直译和语码转换策略,而高水平的则大多使用话题转换策略。
李丽(2003)通过认知方式分析(CSA)问卷和概念识别任务对100名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发现认知风格与交际策略的运用呈正相关,即整体型认知风格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整体型交际策略,分析型认知风格的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分析型交际策略。
王艳(2005)调查分析了第二语言程度和性格因素对不同学习者在交际策略使用上的差异性。结果发现语言程度较高的学习者更多选择使用以目的语为基础的成就策略,而水平低的学习者更多选择以母语为基础的成就策略和减缩策略;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倾向于使用以目的语为基础的成就策略,而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倾向使用减缩策略。
王莉梅(2008)通过对209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进行了13周的“策略取向教学(SBI)”。比较分析男女生策略培训前后使用频率,笔者发现教学实验对女生产生了更好的效果,即女生的减缩策略使用明显减少、转述策略使用频率显著增加,而男生仅减缩策略使用减少,转述策略使用未见显著变化。
林意新、李雪(2009)通过问卷、访谈以及口语任务探究了学生的性格与交际策略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外向型性格的学生更多使用成就策略中的模仿策略和合作策略,而内向型性格的学生更依赖减缩策略。
(5)类别5:关于交际策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由于当前许多研究者使用交际策略问卷调查,张荔、王同顺(2005)对交际策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分析。笔者对30名博士研究生进行了2次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前后两次问卷每一个选项的相关性达到了0.6,即交际策略问卷调查方法基本有效。
(6)类别6:国外二语习得中交际策略研究述评。王立非(2000)对国外二语习得中交际策略研究做了述评。本文首先对交际策略的界定和分类做了详细的介绍,然后评述了国外二语习得中交际策略研究的现状,最后指出交际策略对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7)类别7:介绍交际策略的定义、分类以及与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和策略培训方法。Zhao Li、Guo Wei(2006)首先阐述了交际策略的定义和分类,然后探讨了其与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最后笔者通过实例讲解了各种交际策略的教授方法。
王艳(2001)、刘乃美(2005)都是首先介绍了交际策略的定义、分类以及培养策略能力的意义,最后笔者对如何培养交际策略能力提出了个人见解。
三、总结
1.我国近十年的交际策略研究归结
一是交际策略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的理论引进、研究到近十年的消化吸收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是一次巨大的飞跃。二是在交际策略研究方法中,大多数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对于发现EFL学习者交际策略发展规律有积极的作用。三是许多实证研究证实交际策略使用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强调交际策略教学和培训的必要性,提倡在我国外语教学中进行交际策略培训。四是许多交际策略研究逐渐从单纯调查描述学习者交际策略使用情况转向影响其使用因素的研究,该领域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的交际策略研究体系。
2.问题与不足
一是口语教学中的交际策略研究成为热点属于情理之中,但语言交际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目前研究中对语言理解中的交际策略和书面语中的交际策略研究较为缺乏。二是交际策略的可教性几乎在所有研究中都给予了肯定,然而交际策略尤其是公认的减缩策略的负面影响却无人探究。三是问题性质或学习环境与交际策略使用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几乎没有。四是交际策略教学、培训教材在国内很少见,统一的交际策略培训标准探讨更是没有。
参考文献:
[1]Faerch, C.,Kasper,G.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 [M].London:Longman,1983.
[2]Lin Weiyan.An Analysis of a Chinese Child's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English Conversations[J].CELEA Journal,2002,(1):41-44.
[3]Liu Naimei.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A study of English Majors in a Normal University[J].CELEA Journal,2006,(2):10-19,26.
[4]Liang Hongmei.Effectiveness of Dictogloss in Creating Conditions for Developing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J].CELEA Journal,2006,(5):59-69.
[5]Faerch, C.Kasper, G.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M].London:Longman,1983.
[6]Selinker,L.Interlanguage[J].IRAL,1972,(10):209-230.
[7]Zhao li,Guo Wei.Theories and Effective Teaching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J].CELEA Journal,2006,(3):118-123.
[8]戴炜栋,束定芳.外语交际中的交际策略研究及其理论意义──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之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4,(6):27-31.
[9]高一虹,李莉春,等.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8-16.
[10]高海虹.交际策略能力研究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53-58.
[11]何莲珍,刘荣君.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交际策略研究[J].外语研究,2004,(1):60-65.
[12]孔京京.开展交际策略教学的一项研究[J].外语界,2004,(5):33-39.
[13]李丽.认知风格与交际策略倾向性关系的相关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3,(3):16-21.
[14]刘乃美.交际策略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2005,(3):55-59.
[15]卢植,刘友桂.英语学生在CMC中的交际策略运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5,(2):18-22.
[16]刘建军.同声传译中交际策略的使用及其与口译成绩的关系[J].外语界,2009,(4):48-55,76.
[17]林意新,李雪.交际策略研究新探[J].外语学刊,2009,(1):136-139.
[18]王立非.国外第二语言习得交际策略理论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124-131.
[19]王立非.大学英语口语课交际策略教学的实验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426-430.
[20]王艳.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程度和性格差异对交际策略选择的交互影响[J].外国语言文学,2005,(4):249-254,233.
[21]王莉梅.EFL学习者习得交际策略的性别差异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8):37-41.
[22]王金安.英语交际策略教学实践的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5):140-144.
[23]王艳.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策略能力[J].外语界,2001,(3):41-45.
[24]田金平,张学刚.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使用交际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2005,(3)61-67.
[25]姚鸿琨.论求成策略选用与交际类型和语言水平的关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5-49.
[26]谭雪梅,张承平.非英语专业学生交际策略能力现状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2,(3):11-14.
[27]张永胜,张永玲.交际策略与小组讨论[J].外语界,2003,(2):61-65,80.
篇7
论文摘要:现代翻译界认为翻译是一种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三元交际过程译者和读者特别是译者都要理解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出来的各种意义,而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包含明说(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两种意义,叫交际者不但要理解对方的明说还要理解言外之意,所以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翻译可以给目的语读者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而达到最佳关联,实现互明。
一、翻译的定义
对于翻译的定义不同时期人们有着不同的界定,随着时间的发展翻译理论也不断在前进发展。根据不同年代著名翻译人士对翻译的定义现综述如下:
(一)传统翻译的定义
首先不同国家的不同翻译人士对翻译都有不同的定义如严复对翻译的界定是“信、达、雅”,一样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以下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年)给翻译下的定义:把已说出或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倪家耀, 2001)。而前苏联翻译家巴尔胡达罗夫在《语言与翻译》中给翻译所下的定义是: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在保持其内容即意义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的过程(束学军, 1999)。而中国翻译界前辈张今先生也曾于1987对翻译作了如下定义: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间的交际过程和工具,其目的是促进本社会内的政治、经济或文化进步,把原作的逻辑、艺术影像完好无损的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美国翻译理论家E·A·Nida给“翻译”的定义为:“Translating consists of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s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谢荣贵, 2005)同时奈达也认为:翻译是接受语寻找和原语信息尽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周雷云, 1996)。翻译是指用接受语复制原语信息的最近似的自然等值,首先在意义方面,其次在文体方面(段超英, 2004)。雅可布森(Jacobson)给翻译的定义是:翻译就是通过某种别的语言解释词汇符号。彼得?纽马克认为解释(interpretation)也不失为译者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翻译方法(the last resort),肯定了解释也属翻译之列(赵明,王慧娟,吕淑文, 2005)。Caford给翻译下的定义是:“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of substituting of an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 language (targetlanguage) for a textual material inanother (sourcelanguage)(汪精玲, 2001)。综上所述广义的翻译是指语言与语言、语言变体与语言变体、语言与非语言等的代码转换和基本信息的传达,它包括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如英汉互译、中日互译等;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如古今语言、不同方言的互译(孟祥春, 军,沈文洁, 002)。综上所述传统翻译的界定无一例外都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专码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通过语码转化实现意义传递的一种手段。所以翻译首先要忠实于原文,尽量表达原文中所包含的意义,其次还要在行文方面尽量做到与原文保持一致,但是在传统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过程却很少与文化联系在从而使得翻译出来的作品要么比较生硬,要么基本脱离原文含义是翻译大致相当于改写范畴。与传统翻译的定义不同现代翻译更强调文化层面的翻译,现将现代翻译的代表人物对翻译的定义综述如下。
(二)现代翻译的定义
Tourcy 认为翻译是 “taken to be any target-language utterance which is presented or regarded as such within the target culture on whatever grounds.” (Tourcy 1985: 20)。而Nord 则认为翻译是:The production of a functional target text maintaining a relationship with a given source text, that is specified according to the intended or demand function of the target text. (Nord 1991: 88)。Lefever认为翻译是:A rewriting of original text. All rewriting whatever their intention, reflect a certain ideology and a poetics and as such manipulate literature to function in a given society in a given way. Lefevere 1992 VII。当代翻译家Baker M. 在其著作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更认为:“Translation theories encourages the translator or interpreter to reflect on what they do, how they do and why they do it in one way rather than another. (Baker 1992: 2)。由上述翻译人士对翻译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现代翻译界认为翻译是一种是以推理性的交际过程和交际行为,其具有跨文化跨语言的特点,主要任务是保证和促进原文作者和译文作者交际的成功。相对于传统翻译理论更强调文化层面的翻译而不再过分拘泥于句法和行文格式,它强调翻译在文化层面的等值等效性,所以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在语用方面的关联理论就可以在现代翻译中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二、关联理论的定义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是D. Sperber和D.Wilson在Grice的语用相关准则(Relevance Maxi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在1986年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专著中首次提出交际和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认为话语的理解是一种包含有“明示(ostentation)和推理(inference)”连个方面的“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关联是一种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和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他们把关联定义为:假设同一系列语境之间的关系,即会话过程中的后一话语与前一话语以及会话赖以存在的语境在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关系(卜杰民, 2004)。即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语言交际是按一定的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所谓明示,是指说话人明白的表达信息意图,而推理则只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contextual assumption),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除此之外关联的定义也被认为是:命题和一系列语境之间的关系.命题即新信息,语境是一种心理构建体,不仅包括交流中作为语言的话语的上下文,即物质语境,也包括听话者通过经验或思维已经内在化和认知化的其它具体语境。并且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者对听话人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景加以评估,并据此通过话语向听话人示意/传达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结合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信息,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实现对交际者交际意图的知识(何自然, 2003)。
三、关联理论对当代翻译的指导作用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关联理论可以指导交际者如何进行解码和推理并最终实现交际意图,而在现代翻译界看来翻译活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而译者要保证作者和读者交际的成功就必须能明白作者的示意以及作者所处语境,并将自己理解信息明白的传达给读者。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包含明说(explicature)和暗示(implicature)两种意义,语言交际双方不仅要了解对方的明说,还要理解对方的暗示,这样才能了解交际意图。关联理论将翻译看成是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是一种三元关系之间的双重明示——推理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译者对原文明示信息后的暗含意义的推理,又涉及到译者对译文读者进行的明说及暗含意义的表达,还涉及到译文读者对译者隐含于明说之后的暗含意义的推理。Ernst-August Gutt率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使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Gutt在《翻译与关联》(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的论述中指出翻译中译文是否能踢过最佳语境效果、寻求译文的最佳关联是翻译成功的决定因素(Gutt, 2004)。
四、小结
综上所述当代翻译理论家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而关联理论对交际有着指导作用,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利用中明说和推理做到使“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让读者无需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即可成功完成与原文作者之间的交际。在这一原则下,译者应以寻求最佳关联作为翻译的指南。以关联理论“最大最小”原理对翻译阐释。
参考文献:
Gutt, E.-A. (2004).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 Press.
卜杰民. (2004). 关联—顺应语用模式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何自然. (2003). 语用学与英语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束学军. (1999). 浅议翻译中的语用学原则. 淮南公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汪精玲. (2001). 对比语用与翻译等效.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篇8
【论文摘要】本文从语用预设的角度,结合语言和文化的基本定义,对跨文化交际中失误现象的产生进行分析,从语言学的角度揭示了跨文化交际失误产生的原因。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社会性决定了语言系统并非像索绪尔说的是“一个封闭系统”,它不可能在真空中独立发展,自生自灭,而是和其他系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总是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语言系统内部诸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无一不与社会文化因素发生错综复杂的联系。萨丕尔(Sapir)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有一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也就是说,属于身体上具有某种特征而不同于别的群的一群。语言也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格和信仰的总体。”因而,研究语言只有把语言系统放到社会大系统中去考察,才能更好地揭示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系统的内部规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性活动而形成的产物,因此,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基于以上理解,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我们认为文化具有如下特征: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言和文化一样是社会的产物,是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世代沿袭下来的符号体系,萨丕尔说:“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它是一种文化功能,不是一种生活遗传功能。”在人类学中,文化指的是社会共同体的一个成员受全体成员制约的全部生活方式,很明显,按照文化的这种概念来看,语言就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而实际上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唯一的凭其符号作用而跟整个文化相联系的一部分。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交际一词在英语里是communication,含义比较复杂,其基本的含义是“与他人分享共同的信息”。交际活动的本质就是把单个人联络在社会的关系网络之中。人是社会的动物,单个人必须通过交际活动同他人结成某种关系,构成社会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这里我们把交际定义为: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这里指人与人之间,不指组织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社会文化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交际不等于沟通。发出信息,对方懂了,这是交际,也是沟通;发出信息,对方莫名其妙,这不是沟通,只是交际——不产生效果或产生反效果的交际。在不同民族之间,这种事例屡见不鲜。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的外语知识掌握得不够,或交际者不了解异族文化的特点,或者说文化背景不同,经常会在交际中出现语言运用上的失误,造成交际的失败或交际冲突。论文范文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包括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之间和同一文化体系内部不同亚文化之间,本文指前者)的交际活动。当一种文化信息必须被另一种文化加以解释时,跨文化交际就发生了。
所谓语用预设,主要是说话人主观上的一种预设,指语言交际活动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基南(EdwardL.Keenan)指出:“有许多句子的言语要得到理解则要求先满足某些文化方面的条件或情景。因此,这些条件也就自然地被称作该句子的预设。如果它们没有得到满足,那么所说的话语不是无法理解,就是不按原意来理解的。”这些条件比如:
(1)参与者的地位及其关系种类。
(2)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及其辈分关系。
(3)参与者和句子中所提及的个体之间的地位、亲属、年龄、性别、辈分的关系。
预设也可看作是话语跟使用语境之间的关系,说出一句话就其语境来说是合适的。如法语的“你真讨厌”预设“听话人是动物、孩子、社会地位比说话人低或者跟说话人关系很密切。”
总之,语用预设涉及说话人、听话人和语境三个方面。因此预设关系不能单靠语义分析,必须联系说话人、听话人和语境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会话的含义。
语用预设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两个:合适性与共知性(何自然,1988:111)。
第一,合适性。所谓合适性是指预设要跟语境紧密结合,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如:
(1)请把那扇门关上。
(2)儿子,把房间打扫一下。
要实现以上请求就必然要求例(1)预设那扇门是开着的,例(2)预设房间是脏的,母亲知道儿子有打扫房间的能力等。如果说(1)时门是关着的,那么发话人就不可能发出上述言语行为。同样,如果要求打扫的房间刚刚打扫过很干净,或者儿子的年纪还小,尚无打扫的能力,那么说(2)就毫无意义。
第二,共知性。语用预设必须是交谈双方所共知的。预设是谈话双方或一般人共知的信息,它与语境紧密结合,预设明确,则说话人说出来的话,受话人可以根据语境和预设做出不同反应。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位中国教师给日本学生讲完“龟兔赛跑”的故事后,让学生谈谈感想,一个女学生说:“我是多么愿意做一个大乌龟呀!”让老师听后哭笑不得。产生这种交际失误的原因是共知预设不同。这位日本学生语句表达本身没有问题,这当中主要反映了中日两国文化观念、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日本,乌龟都是耐力、长寿的象征意义,所以日本学生会说出“愿意做一个大乌龟”(意即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儿地学习)的话。中国教师听后所以有哭笑不得的感觉,是以现代中国人的文化习俗、文化心理来理解日本学生这句话的。从语用预设的共知性的角度来看,乌龟在现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另有象征意义,用来暗指妻子有情夫的男子。这就是不同民族的人员在交际中,由于语用共知预设不同所造成的交际障碍,这种语用失误在不同民族间的人员交往中随时随处可见。
从广义上来说,任何语言环境、交际背景都属于语用预设的广义范畴,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沟通时,不能忽视语用预设的共知性的要求,否则不但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还会引起交际上的失误。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篇9
关键词:顺应论,人称指示,交际
一、前言
指示语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涉及到语言结构和语言使用语境之间的关系。它是语言与语境之间关系在语言本身结构中得以反映的最明显的方式。指示语研究的是这样一种语言结构:即能够将言语活动参与者的社会身份、角色、以及言语活动参与者所涉及到的人和实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进行编码的结构。(Levinson 2000:89 )由于人称指示语涉及交际双方的人称与社会因素、社会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它常常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本文就顺应理论和交际中的人称指示语用现象展开研究。首先,就顺应论内容及其产生的理论进行阐述;接下来对人称指示进行了顺应性研究。
二、顺应论回顾
1、顺应论理论介绍
维索尔伦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酝酿顺应理论,并于1999年出版了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一书,他以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来考察语言使用。这进一步发展了他在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Linguistic Adaptation中提出的顺应理论。他认为应该从多角度对不同的语言现象进行科学的研究,所以语用学是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语言使用行为的综观。(Verschueren2000:7)这种综观是顺应理论的最根本指导思想。
维索尔伦先生在语用学综观下的顺应理论,给予了语用学研究一个新的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首先,顺应理论是一种新的角度,一种语言综观,全面地照顾到了语言的各个层面、各种语言活动及语言现象.。其次,顺应理论的语用综观为研究其它语言方面的问题提供了依据。
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以“综观”为主导,较为全面地阐释了人类使用语言的各种现象,深入探究了人类语言交际的心理机制及其过程以及社会、文化的作用,揭示出语言运用的实质。顺应理论的建立丰富了当代语用学的理论,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对语言交际的研究与实践探讨均具有很高的方法论价值和启发意义。
2、顺应论的理论基础
(1) 认知心理学
维索尔伦认为顺应不断创造新的可能。他认为顺应既可以是语言顺应环境,也可是环境顺应语言,或者两者同时顺应,还可以是交际主体的彼此顺应。无论何种顺应,其过程都是动态的。在语言使用的顺应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意义的动态生成。(Verschueren2000:267)所以,时间、空间、语境、结构客体、言语活动以及交际策略等都是动态的。人类的语言交流是时时刻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
(2) 社会语言学
以格莱斯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家们于20世纪70年代在考察人的言语运用变异时,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相似吸引原则、社会交换原则、归因原则和保持群体特色原则,提出了言语顺应理论。社会心理学中的相似吸引原则就说明了语言趋同对人类言语交际所带来的好处,当人们想要得到交际对方的信任和好感以便交际继续进行下去时,便会采用语言趋同以求在语言上和对方接近,减少双方言语上的差距。言语顺应理论的目的是要解释各种社交场合中人们言语风格变化的动机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因此维索尔伦的“选择-顺应”理论与格莱斯等人的言语顺应理论在理论目标和研究内容上有相似之处。
(3) 功能主义语言观
功能主义将语言看作是一种能在社会交际中提供不同功能的工具。维索尔认为语言可从它在人类活动中所服务的目标的角度去观察,语言是完成语言社团赋予其基本职能的工具。同时他又把语言看成是一种能起各种作用的社会工具,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认为语言是语言和文化允许人选择的选择范围。(Verschueren2000:147) 这与顺应论研究将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动态研究的思想是完全相同的。
三、交际中人称指示的顺应
1.第一人称指示语的顺应
(1)用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代替单数形式
a)We have done this research for couple of years, but until now we still havesome different ideas.
这种用法常常出现在发话人获得好评与表扬的情况下。出于谦虚,表明成绩的取得还要靠其他人的帮助。此时用复数形式会使听话者产生一种同类感,承认发话者的权势和交际的主体地位。这顺应了听话人希望交流双方互相平等、不存在权力高低差别的思想。
(2)泛指用法
b) We know not what is good until wehave lost. (失去了才知可贵。)
复数第一人称代词用于泛指的情况是指将其用于指代包括发话人在内的所有人。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一些习惯用语如口语中或者成语中。论文参考网。此时用复数形式只为了表明这是个普遍的真理,而不是某个人的经验总结。它顺应了人们心理世界。
(3) 空指用法
c) We have 366 days in a leap year. (闰年有三百六十六天。)
英语中根据其语法规范的要求,主语不明确或者根本不需要主语时,往往必须增补主语。有时为了表达个人的情感,顺应自己的心理愿望。人们常常用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来代替物质主语,但它并非指某个确定的人,也不是指某固定的群体。这种情况下的复数第一人称代词并无实在意义,仅仅是出于表达感情的需要,这就是空指。发话人想要得到听话人的认同,体现出交际双方的和谐。
2. 第二人称指示语的顺应
(1) 第二人称指示语泛指任何人
a) It is impossible for you to have thesame idea.
这里的第二人称单数形式可以表示任何人称,实际是指发话人的第一人称单数或复数形式。有时发话人为了避免过于强调自己的感受,就将这种自己的想法扩大为大家的想法,将其表达为众多人的一种共识。这顺应了人们的心理愿望。在英语中“you”多用于口语交流中,在书面语中则多用“one”来代替。
(2) 第二人称指示语用作呼语
b) You,let the old lady have theseat.
呼语包括“你”、“你们” 姓名、官衔等等。这里的用法是为了使听话人了解到自己已经被包括在语言交流之中了,已经是本次交流的对象了。论文参考网。这为语言交流规定了语境、顺应了语境的需要。
3. 第三人称指示语的顺应
(1) 用于非面对面交谈时
a) Hello! This is Anthony Lee.或( Anthony Leeis speaking.)
此时,人名在交谈中则代替了第一人称“我”,一位在电话交谈中,交际的双方很难从声音来判断“我”这个人称代词的指示内容(或所指),于是就需要将人名加入到对话的开始部分,即交际双方确认交际对象的过程中。并且有时还需要一些特定的限制,例如美林公司的某某。
(2) 专有名词和称谓词用做第三人称指示语代替发话人、听话人
b) Someone could not do the jobproperly.
在这种用法中,第三人称不直接参与会话而是局外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发话人、听话人和局外人的交流距离相对就远了些。语言就会表现出一种讽刺与幽默的效果,使指示变得模糊,将语句中的指示变得间接。这样语言中牵扯到的与个人有关的事件表面上似乎看起来就与个人无关。这为所指对方留下面子和余地,也顺应了别人的内心愿望。
(3) 第三人称指示语泛指任何人
c) One cannot do job in a right waywithout these principles.
在语言交际中甚至是一些正式场合,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总愿意使用一种第三人称指示。有时是为了淡化自己在语言中的决定作用,证明自己的观点不起决定作用,顺应自己不想过分暴露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一种心理,而有时是为了使得自己所说的话更像真理而不是自己一时的信口开河。
四、结束语
本文对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进行了回顾。论文参考网。语言的使用是一种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心理意识下对语言的使用进行持续不断的选择,每一个语言使用者在语用语言的时候都是在遵循着一种动态的顺应。在顺应理论的框架下,人们交际中的人称指示要时时刻刻地动态顺应交际的语境和交际对象的心理认知程度。 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人称指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顺应时展的,是时时变化的。只有更好的了解人称指示语顺应理论,才能更加准确地运用语言使交际和谐地进行进而正确表达自己的愿望、交流思想和顺利地完成交际。
参考文献:
1.Brown, P, Levinson. 1988.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Language Usage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Fasold, R. 2001.The Socialinguistics of Languag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Giles, H. 1979.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M]. Oxford: Blackwell.
4.Leeeh, G. 1983. Principle of Pragmatics [M]. London:Longman.
5.毕继万, 汉英社交称谓的差异,语文建设,1997(1).
6.陈治安、彭宣维, 人称指示语研究,外国语,1998 (3) .
7.崔希亮, 人称代词及其称谓功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 (1) .
8.何自然,于国栋, 《语用学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价,现代外语,1999 (4).
篇10
论文摘要:网络媒体的高度互动和参与性,促进了网民之间的人际交流,在这种新型的人际交流空间里,形成了具有独特形式和规则的网络语言,并随着网络的普及迅速流传开来。网络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 网络语言,而网络新语体也正对传统的应用文语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
1语体的定义
语体是言语交际的体式,它是根据言语风格的异同划分出来的类别。换言之,语体,即人们根据不同的交际领域、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使用不同语言材料所形成的不同特点的语言体系。它是语言特点的综合。如交际领域有不同环境、不同范围、与表达者的不同关系之分;交际目的有或要人理解,或要人感动,或要人行动,或要人回答等等的千差万别;交际方式有书面、口头、屏幕、电码等方式和媒介的区别。这些在语言运用上有不同的特点如调音、选词、择句、构篇等,反复出现形成一定的体系既是语体。
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来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不仅涉及内容,而且也涉及语言的本身,涉及语言材料及其表达手段、组合方式等等的准确选择。这就是语体学所要研究的课题。因此,语体学可以说是现代语言学中紧密联系社会交际环境来研究语言可变性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
2网络媒体对应用文语体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高度互动和参与性,促进了网民之间的人际交流,在这种新型的人际交流空间里,形成了具有独特形式和规则的网络语言,并随着网络的普及迅速流传开来。比如美眉(长得漂亮的女生)、偶(我)、886(拜拜喽,再见之意):)(笑脸)等等,原本是人们在网上社区、网络聊天室、BBS等开放式网络空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人际沟通时所使用的专用符号,现在流行开来,甚至渗透到传统媒体之中。
网络语言主要是一种通过文字进行口语式沟通的工具,保留了人际传播口语化的许多特点。比如,人们口语表达比较随意,不像写文章那样注意语法、逻辑关系,甚至字斟句酌。不少网络语言也频繁运用倒装、省略等形式,只要清楚表达意义,不讲求规范规则。再如,在网络语言中谐音词特别多,这也符合口语传播重发音,不重文字的规律。另外,口语中常用的象声词、方言等,在网络语言中也被大量应用。如:后后(模拟笑声)、偶灰常灰常生气乐(模拟福建话发音)、就酱紫(就这样子,台湾话发音)。网络语言的口语特征营造了一种轻松、随意的交流氛围,这也是它受到网民们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3网络流行新语体的演变
网络语体特指在网络聊天、网络论坛、各类BBS及网络文学中表现出来的风格、格调、气氛。以下是最近流行的网络新语体。
3.1 知音体
2007年8月,天涯社区有人发帖:请大家用无敌、优雅、冷艳的“知音体标题”给熟悉的童话、寓言、故事、名著等重新命名。发帖者首先把《白雪公主》改名为“苦命的妹子啊,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激起无数网友的创作欲望。《嫦娥奔月》被改为“铸成大错的逃亡爱妻啊,射击冠军的丈夫等你悔悟归来”,《唐伯虎点秋香》被改为“我那爱人打工妹哟,博士后为你隐姓埋名化身农民工”……一场大赛后,留下无数经典笑料。
知音体就是指用这种用煽情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文章风格,名称来源于著名杂志《知音》。《知音》的创始人之一—— 胡勋壁先生曾率先在中国期刊界提出了具有哲学理念的“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理念,杂志《知音》以刊登情感故事,宣扬人性美为宗旨。这种煽情的文章风格被称为知音体,这种风格的标题就叫知音体标题。
3.2 梨花体
“梨花体”谐音“丽华体”,由女诗人赵丽华的名字谐音而来。赵丽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曾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赵丽华的某些作品形式比较另类,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网友们以嘲笑的心态仿写了大量的口语诗歌,并把赵丽华的诗歌风格和仿制她创作的诗歌,戏称为“梨花体”。梨花体语言直白、简单,似乎一览无余,又似乎蕴涵深意。
例如赵丽华的《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赵又霖和刘又源/一个是我侄子/七岁半/一个是我外甥/五岁/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有网友“展袂舞翩翩”仿写了《下班》:“还有四分钟/六点了/老板还在催我/把文件整理完/呜呼。”
3.3 脑残体
在QQ空间、论坛以及“X舞团”等网络游戏中,有不少玩家大量使用非正规汉字符号作为个性签名。这类文字的来源五花八门。大多出自繁体汉字、日文汉字和生僻字,也有部分简体汉字,甚至还有日文假名、汉语拼音字母等,有时还夹杂一大堆杂乱的符号。网友们只能通过文字的偏旁猜测其大致的读音,有网友将此类文字戏称为“火星文”,也有人斥之为“脑残体”,并把使用脑残体的人称为“脑残儿”。因为独特、另类,脑残体被许多追求个性的网友视为一种时尚、一种风格,竞相模仿。例如:“莓天想埝祢已?k??.种?d惯”(每天想念你已成为一种习惯);“1.??鲭.1.种颜铯..Me的?F??n囿壹?彦页色”(一份感情,一种颜色,我的世界只有一种颜色)。
4网络语体的应用分析
从网络新语体的命名看,“知音体”借用《知音》杂志名称命名;“梨花体”由女作家的名字谐音而来;“脑残体”用“脑残”比喻难认难懂。语体的命名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既贴切恰当,又生动形象。
新语体的层出不穷体现了使用者很强的创新意识。语言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网络时代的到来,反映在语言上就是一种力求变化的创新心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显示:我国的互联网用户男性占59.3%,女性占40.7%;年龄大多在18至35岁;学历在高中至大学本科之间。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组成了网络社会,他们追求个性,在网络交流和传播过程中闪烁出许多智慧的火花,带着一种颠覆和创新的,创造属于网络的新新词语和语言风格。
网络新语体反映了一种叛逆思想,是一种被压抑心理的释放。每一种新语体诞生之初,往往掺杂着些许无奈、些许嘲讽、些许戏谑、些许叛逆,而这些成分更容易激发年轻一族的从众心理。同时,由于网络隐匿了人们的社会背景、职业、年龄等情况,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单化,网络成为一个自由、轻松、想象的空间,这种特定的交际途径、交际环境和交际主体,促使网络语体呈现出与日常用语不同的风格一幽默、简捷、夸张。
5网络语体的应用展望
对于网络新语体的层出不穷,有很多专家学者很是担心,认为它们的流行势必影响青少年的语言学习,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发展非常不利。笔者认为,这些新语体积仅是些非主流的网络语体,难登大雅之堂,不妨保持宽容、多元的态度。网络世界的语言有自身的游戏规则和发展规律,随着它的不断发展,一定会走向更良性、更规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