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境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04:2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文化语境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跨文化语境论文

篇1

面对社会发展中对技能型人才的不断需求,完善高职英语教学,结合跨文化语境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效果,使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将有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发展。当前,可以在跨文化语境教学中开设英美文化课,对英美国家的历史发展以及深厚的文化知识进行讲解,进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跨文化英语交际能能力。

2跨文化语境教学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

2.1强化高职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在高职学生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跨文化语境教学,将能够有效的对学生的英语语言用能力以及交际技巧进行锻炼。通过不断的传授英语教学知识,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达到能够运用英语语言交际沟通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摒弃传统授课方式,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内涵,使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不断提升。

2.2提高学生对国外文化的理解水平

不同的生存环境使各个国家具有了独特的文化传承历史,最终导致其在文化、风俗、历史背景等方面与我们出现了较大的差别。所以,在鼓励学生学习英语文化之前,应该使其了解国外发展的历史文化以及历史背景,进而提高其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及掌控能力。通过跨文化语境教学的实施,将是有效提升学生对英语文化理解的重要手段。

2.3为学生培养正确的审视英语国家文化的态度

没一个国家的兴起时间不同、发展背景不同,所以他们各自都具有不同的优缺点。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跨文化语境教学为学生建立对英语国家正确的态度,使其能够客观合理的评价每个国家的优缺点,接纳每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差异。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糠的方式融合外国发展文化,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以及自身的文化造诣。

2.4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通过采取跨文化语境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有效了解英语语言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该教学方法还能够不断的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兴趣,使其不断的通过自我收集信息的方式自主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获取资料,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并理解英语语言的内涵,进而提升对英语的掌握及应用能力。

3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语境的实现

3.1将具有针对性、突出性的国外语境词汇及句式进行分析

国外英语语言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所以通过对国外语境的词汇以及重点句式进行分析、比较,将有助于高职英语的教学。通过实际分析可以发现,国外英语语言在交际时都具有特定的背景,对于问路、答谢等都具有常见的几种表达方式。所以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可以对这类句式进行拆解分析,提高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力,强化学生对跨文化语境的掌控力度。

3.2对过国内外相同含义的语言进行英语教学

由于各国文化发展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但是对相同事物的表达依旧存在通性。所以在进行高职英语教学的时候,介意对英汉句意相同或者接近的例句进行重点的分析对比,将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找到,并对他们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消化吸收,进而提升其理解运用能力。作为现代的语言交流工具,不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实际上都是具有通性的。虽然汉语与英语具有语言通性,但是在表达中依旧存在差异。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摸清两者的差异以及通性,经过详细分析后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独特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认识。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可以有效的展现出跨文化语境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许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通过赏析外国经典电影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知理解

在进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英美国家经典电影,有助于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发展历史及文化背景。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语境知识教学时,多是采用观摩国外经典影片作品的方式进行教学,以起到潜移默化学习英语的作用。同时让学生观看《成长的烦恼》及《老友记》等经典英语电视剧,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跨文化语境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平这种舒适的环境有助于激励学生学习英语,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理解及认知。

3.4邀请著名外籍教师来校授课

跨文化语境英语教学作为当代高职英语教学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近年来,来我国任教的外籍教师日益增多,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聘请著名院校的外籍教师,利用外教资源,提倡学生和外籍教师进行积极交流。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定期举行高职院校之间外籍教师联合举办的跨文化讲座,具体的讲座内容由英美国家之间的文化知识差异、英语学习方法、技巧以及风土人情、跨文化交际等等此外。另外,学生可以在外教帮助之下,运用英语展开一些专题研究。

4结语

篇2

一、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伦理冲击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伦理带来不少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目前,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巨大的经济和科技优势,不少中学生对西方很崇拜,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转移到西方价值体系上。而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了文化传播和文化渗透。一是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散布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宣传反政府、的思想,甚至进行网上反政府活动,企图诱使我国青少年全盘接收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二是在跨文化教育中,西方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逐步进入中国的市场,严重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和现实的中国文化市场,致使“后现代”文化、庸俗文化走俏。若不能正确引导中学生对西方文化价值加以取舍,很容易使他们滋生对民族文化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盲目追随的心理,从而导致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其二,在文化政策层面,西方采取“文化同化”的政策。文化同化是文化霸权主义的内在诉求。为了消解文化的多样性,西方发达国家往往采取两种手段进行文化同化。一种是通过大量的文化输出,潜移默化地影响暂时处于弱势的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使之逐渐认同其文化价值观念,这种同化方式即是自然同化方式。西方国家通过开放教育市场、扩大别国学生到西方学习的渠道,吸引非西方国家青少年一代的“民心”。比如,美国通过输出大众消费文化,侵蚀和渗透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对美国人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不加分析地接受,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错位和扭曲。因此,教育和引导中学生在各种思想文化激荡的环境中自觉鉴别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是发展中国家开展跨文化教育不得不重视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第二种是强制同化方式。西方国家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等幌子,运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手段,强迫不发达的国家认同其文化价值。纵观历史,在古代社会,文化同化甚至会导致国家、民族的消亡。所以,无论哪一种文化同化策略都是极其不平等的,我们在跨文化教育中必须坚决抵制。

二、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伦理准则

跨文化教育视野中的中学生应该既不是崇洋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是因循守旧的狭隘民族主义者。因此,中学生在跨义化教育中既要弘扬民族文化。又要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的文化伦理准则。

其一,弘扬民族文化。在跨文化教育中,世界各国包括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十分强调坚持民族性的立场,采取各种措施顽强地维护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我们应该借鉴其经验,加强本民族文化的建设。

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西化思想的大力冲击、传统文化祛魅化的显现,在文化伦理上出现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跨文化教育中,中学生只有确立起正确的文化伦理观,坚守民族文化的价值和理性判断,明确自身的文化使命,才不会对西方式大众文化推崇倍至,才不会在世界文化的旋涡小迷失方向,才不会在跨文化交流中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而是主动选择、吸收和应对。总之,在跨文化教育中,中学生要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觉维护本民族利益。

跨文化教育要把中华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作为己任,我们应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文化吐纳”、文化输出。在我国,文化交流的“单车道”现象突出,和西方文化压倒性的输入相比,我国文化的输出明显分量不足。“西方文化中心’’论者将西方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典范向全世界推广,特别是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推广他们竭力宣扬自己的文化,企图按他们自己的意志来塑造世界。和西方文化方面咄咄逼人相比,国人对于民族文化的如何传承发扬的关注远远不够。如何超越、解决这些冲突成为跨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二,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的文化伦理准则。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跨文化教育的道德基础是平等、尊重、宽容。跨文化教育不仅仅体现在传授跨文化知识上,还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上,即引导中学生尽可能消解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妄自非薄、歧视等消极的文化价值观念。

跨文化教育首先要求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历史性反思,即在坚持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防线的同时不断调整,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的开放品格,以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这就要求中学生具备强烈的国际意识和恢弘大度、兼容并蓄的跨文化人格。在跨文化教育中,我们要对中学生进行文化的世界性教育,树立学生的世界眼光、开放意识、全球化观念。跨文化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灵,引导学生包容并理解与其自身文化相冲突的异文化的价值观,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倡议文化平等的理念。平等是走向人道交往的伦理前提,缺乏平等的态度就会滋生各种形态的文化沙文主义。平等的文化伦理观,要求中学生认识到,文化交流不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侵略,不是强势文化的“殖民化”或“异质化”,也不是弱势文化的“奴性化”,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共融、相互学习与共同发展。

三、中学开展文化伦理教育的对策

其一,深化中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增强留学生对汉文化的了解。开设一些中国古典文化类的选修课,以增强年轻一代的中国优秀文化底蕴。开设比较文化课程,将汉民族文化与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主流文化进行相互对比研究,全面地呈现异民族的文化,把跨文化教育的知识目标、德育目标、能力目标等系统地融入教学之中,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中外文化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以及不同文化伦理的重要性、科学性。实践表明,通过文化对比的手段,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取精华、弃糟粕,扬长避短,可以有效地增强中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提高中学生的文化伦理意识。

其二,培养教师的跨文化素养。教师是沟通学生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桥梁,教师的文化观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伦理意识。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教师要摒弃文化偏见意识。在与学生开展实践、互动的讨论中,教师会不可避免地将自身的文化观念融入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文化伦理意识。由于教师教育背景、文化经历的差异,教师的文化立场可能是全面客观公正,也可能是片面主观偏激。教师应注意以开放、平等、尊重、宽容的态度组织讨论,只有将这些跨文化态度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文化伦理观。这就要求教师摒弃狭隘的民族文化本位主义,理解和认可跨文化,树立跨文化意识。

坚持教师文化伦理的主心骨。每一种文化的伦理价值系统都是特别的,不同的伦理价值系统提供了某种文化中人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在多样化的社会文化之中,在多元价值观的学生群体当中,在个人文化意识定型之中,作为文化的传递者,教师很有可能对多元的文化价值产生困惑。这就要求教师把文化伦理看成思想上的主心骨,坚持的文化伦理标准,以此批判性反思各种文化价值观,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其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营造宽松的文化交际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进各民族、各国学生的相互了解。举办诸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演讲比赛、唱歌大赛、社团活动、体育比赛等,让学生在参与和了解中增强对异文化的包容性。由于我国倡导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理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应坚持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弘扬时代主题,以高尚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和人格意识等形成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Brown 曾说过:“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也是语言的一部分,二者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如将二者分离,必然会损其一。”(Brown, 1980)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也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不是消极地反映社会文化系统,而是积极地帮助人们构筑其社会文化系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

语言学家Sapir 也曾说:“语言交际有一个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Sapir, 1921)人际交流是通过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实施的,二者又都受制于文化。有语言学家认为,“文化即是交际,交际就是文化。”同时,有专家预言,“21 世纪人类‘文化冲突?蒺将比战争威胁更显突出。”研究表明,我国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常为“文化错误”,而且其社会文化能力滞后于语言能力,难以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从语言教学改革入手,扭转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脱节的现象。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地球村逐渐形成,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很方 便地了解许多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今天,其地位更加显著。我们用英语和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人进行文化、科技、商务贸易等方面的交流,但只懂语言不懂文化背景知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因此,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和它赖以生存的文化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文化是一个多元而复杂的概念,涉及很多领域,如人文学、社会学和语言学,最重要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使用同一种语言。人类学家Tailor认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Goodenough,1981) 束定芳和庄智象则认为,“从文化的结构特点出发,文化是通过社会学习得到的知识。”(束定芳,庄智象1998)。

戚雨村对文化的定义更为全面,“文化的范围包含了三个层次: ①物质文化,它是通过人们制作的各种实物产品表现出来的,包括建筑、服饰、食品、用品、工具等。②制度、习俗文化,它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表现出来的,包括制度、法规以及相应的设施和风俗习惯等。 ③精神文化,它是通过人们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方式和产品表现出来的,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也包括哲学、科学、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和产品。”(戚雨村,1998)。

中西语言文化间有很大差异,由于学生对西方文化不了解,意识不到这种差异,往往产生学习障碍和错误。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外语文化背景的影响,这种方式体现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文化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系意义和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

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外语教学专家区分交际中的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时认为后者更为严重。因此,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也就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年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跨文化交际所带来的影响比较广泛。在我国外语界,教师和学生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日趋强烈。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网络的发展,一个全球性的系统已经形成。人们在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在编译码过程、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语言的使用规律、语篇组织结构等众多方面存在差异。(张艳,杨跃2006)

传统语言学家Lado (1961)认为英语水平(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是由知识和技能两大部分组成的。知识包括语法、词汇和语音;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但并没有强调知识和技能是密切相连的,而语境、语篇和情景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因为这种孤立的知识和脱离情景的技能难以保证有效的交际。因此,现代语言学家将外语水平定义为“跨文化交际”(文秋芳,1999),因为外语的交际总是发生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英语又是国际语言,交际双方可能来自说英语国家,也可能来自非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差异很大。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必须包括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单单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应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两部分组成。而交际能力由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及策略能力构成。其中语言能力指句法、词法、语音、拼写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体又分为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语法能力指学习者能够选择合适的单词和恰当的句子结构,然后将所选单词合理的组成句子,并正确地说出来。语篇能力指将话语组成互相衔接、连贯的、完整语篇的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如:

(1)A: That?蒺s the telephone.

B: I?蒺m in the bath.

A: OK.

就字面而言,A和B之间的对话没有什么连贯性,即没有什么衔接手段将他们联系起来。但从言外行为上看,A和B之间所说的话语是相关的,其相关性存在于话语的隐性衔接与连贯上,只不过没有在表层语句上反映出来而已。如果将其补全,就会产生下面的结构:

(2)A:That?蒺s the telephone. (Please go and answer it.)

B:No, I can?蒺t answer it, because I?蒺m in the bath.

A:OK. (I?蒺ll answer it then.)

这个例子说明语篇不仅通过语法来规范句子,还可以通过具体的语境按约定俗成的规则来完成其连贯性。语用能力指在非语言环境中表达和实施语言的能力及掌握语言使用规则的能力。非语言环境指的是交际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和文化背景。

策略能力指的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如何正确的评估自己以及对方的语言和背景知识,然后做出计划,即选择何种方式实施交际目的,最后由相关的心理、生理机制来完成既定的计划。具体细分为补偿能力( compensation competence) ,即如何在出现表达困难时让别人理解自己的讲话内容;协商能力( negotiation competence) ,即如何在出现理解困难时获得意义。前者可通过同义词,体态语等获得补偿,后者可通过重复,重新组织话语等来帮助对方理解话语。

由此可见,跨文化能力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培养。

三、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化教育不足

传统的语言教学过程只是强调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方面的传授,忽视了文化教学,未能把与所授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与其语言知识相互融会贯通,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不能正确地传达或接受语言载体所承载的所有信息,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这种传统的语言教学观侧重于对语言知识本身的教授,几乎没有考虑到语言与其他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所要求的文化背景,从而导致语言教学中对文化教学的重视不足。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 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对文化因素的研究不足

回顾语言学理论研究发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即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及功能主义语言学。这四个阶段对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只强调语言系统本体性的研究,主要揭示了语言系统组成部分(语音、词汇、句法及语义等) 各自内在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探讨了语言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组织规律。这些研究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语言这一符号系统的认识,由此可见,语言学理论研究对文化研究的不足间接地影响到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实践。(王蕴,2006)

2. 语言教学中对文化教学的重视不足

语言观指导着语言教学,就英语教学而言,它经历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和英语作为外语(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的教学分化。19 世纪,英国殖民地一直把英语教学作为以英国文学同化其殖民地的媒介而存在,因此,教学方法上采用直接教学法。20世纪20 年代,ESL具有传递知识的实用功效这一观念开始出现,到了50 年代,ESL与EFL开始被人们区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TEFL)着重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对外的交际,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ESL)着重于培养学生内化英语作为语言的功能。后来相继出现了一些以不同语言学流派或其中某些观点为指导的教学法,如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指导的盛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听说教学法,以Krashen 的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的自然教学法,这些教学法多注重于语言形式和机械的句型练习。

3. 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目前,很多高校仍然采用每周4个学时大班填鸭式授课方式,教师仍唱独角戏。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只起指导者、组织者、监督者、促进者的作用。有的高校虽然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加设了口语课,但一两个课时让50多人互动起来,客观上确实有一定难度。而且,传统的教师举例、学生反复操练的教学方法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无法充分了解英美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教材单一,缺少较强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学生具有不同层次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无法将学生从课堂解放出来进行自主、个性化的学习,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制定每个人的学习策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语言教学的质量问题,就必须对语言与文化关系重新认识,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成为相互支持的整体。

四、利用网络环境,改进外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契机,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朝着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改革方向,将课堂语言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和小班口语辅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整体进行英语教学,补充大量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接触更多的英语语言文化,深入并恰当地使用英语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网络教学是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互联网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和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更多接触和了解英语文化的相关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外语学习是一种跨文化学习,而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给跨文化交际学习带来一场变革。网络不仅具有巨大的语言和文化学习资源,更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大平台。多媒体网络环境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创造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英语教学是对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文化知识和意识等的全面素质教育。了解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全球意识并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显得尤其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有意识地渗透文化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得体地运用语言,培养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另外,通过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创造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 从而熟悉外国文化。教师还可以收集一些外国文化资料,通过播放相关的课文录像及英文歌曲和电影,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外国人交流时使用的语言、表情、手势等,体味其交流的真实性。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外教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文化上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 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强化,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五、结束语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的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跨文化教育是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改进外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书目:

[1] Brown, H. D. Principle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0. 27

[2] Sapir, E.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1921. 31

[3] Goodenough. Culture, Language and Society [M]. Benjamin 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23

[4] 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M]. Teacher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73

[5] 束定芳, 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和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 戚雨村, 语言・文化・对比[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7] 张艳,杨跃 网络外语教学新模式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电化教学 第110期 2006年8月 57

篇4

    论文摘要:在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球化的语境要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师具备跨文化的视野。传统的翻译教学注重语言转换的训练,忽视跨文化意识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故而教学效果不佳。英语教师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将翻译教学纳入到跨文化交流的大框架中,将跨文化意识运用到英语翻译教学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翻译技能,提高翻译水平。

    在翻译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因为缺乏文化知识而产生误译的现象。因此,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导人,以帮助学生提高翻译技能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加强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跨文化的意识,在翻译教学中导人文化意识,注重文化语境,以及通过翻译课教材的改革这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加强教师在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

    翻译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翻译策略的选择可以说是一个主观的过程,其中折射出译者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立场。翻译的最终目的不是语际的转换而是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因此,无论是翻译教学还是翻译研究,都要面对两种语言文化之间语言文化的相互渗透,即交际载体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两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所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语言的表现形式,研究语言和文化这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连体。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翻译教学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球化的语境要求英语教师尤其是翻译教师具备跨文化视野。而且,语言学习本身的规律也要求教师培养跨文化意识。特别是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渠道,翻译教学更是强化了这一要求。

    在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虽然有一部分教师希望将跨文化意识与教学相结合,但却因自身跨文化知识的薄弱而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加强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而教师自身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将教学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适应时代的发展。翻译教师必须拓宽知识面,将语言教学与社会历史、文化风俗、哲学心理诸多方面紧密联系。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大交际文化翻译教学的力度,注重传授文化知识和进行中西文化对比;教会学生从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懂得英汉文化的差异及其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以期提高翻译能力。

    二、在翻译教学中导入跨文化意识

    翻译通过语言这种载体的转换实现跨文化的交流。而跨文化的交流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并且每个语境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所以语境尤其是文化语境制约着翻译的过程以及翻译方法的选择。因此,翻译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任务放在首位,帮助学生认识到要学好翻译只掌握词汇和语言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比语言知识的贫乏带来的翻译错误还要严重。

    部分学生在初学翻译时都误认为翻译学习就是掌握语言成分的转换,因而花大力气学习各种转换技巧,背诵大量单词,但最终翻译能力还是得不到提高,难以应付各种类型的翻译实践。翻译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走出这一误区,让他们明白翻译并非等同于语言转换,而是一种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能力获得的前提是对翻译实践所涉及的两种文化知识的把握。所以翻译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跨文化意识的导人,其次才是语言的处理技巧的讲解。

    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属于应用性质的教学,通过翻译教学和跨文化意识的导人,学生才能够加深对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双语应用的能力才能提高。在现行翻译教学模式下,整个教学体系有重语言轻文化之嫌。但跨文化意识的缺失会使翻译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尤金·奈达认为:“笔译与口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因此,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该通过原文向学生传授跨文化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通过收集跨文化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跨文化教学,使学生更加了解外国的人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社会传统、民族习俗、言语礼节,以及民族心理、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传统观念,从而优化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跨文化知识,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语篇意识,以期适应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要。

    三、注重翻译教学中的文化语境

    众所周知,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过程,也是跨文化交际行为。语际转换的基础是两种语言的对比,通过语言对比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建立译语意识,排除原语干扰,传递原语意义。然而意义依赖于语境,语境却蕴涵在大的文化背景之中。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立的语言符号构建系统,在不同的文化中,相同的逻辑关系的表达形式可能不同。在解读句法意义时,一定要从译人语文化的角度去考虑。如果原文本语言符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体现形式可以为译人语文化所接受,其句法意义可以套用。而当原文符号的逻辑关系的表现形式在译人语文化中无法体现时,句法意义则无法传递。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差异对两种语言的影响,这样才能从高层次、深层次进行语言转换,实现跨文化交流。基于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更要了解这些差异的历史文化原因。这样在翻译实践时,才能避免出现文化错位的现象。

    因此,教师在研究译文的语篇时必须联系其语境,因为在实际生活中,通常都是先有语境,再有语篇。影响译语的生成、同时又反过来为译语所影响的总的社会历史性的语言情境即为翻译中的文化语境。其次,译语在母语中生存,既受到目的语主流文化的影响,又受译语文化的影响,例如::a big fish insmall pond,学生一般翻译为“塘小容不下大鱼”或“小笼装不住大鸟”;而英文实际上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与“林中无鸟,雀为王”之意,与学生的译文意思截然相反。再如,1 ock the stab 1 e door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有些学生采用替换法,翻译为“亡羊补牢”,看似神来之笔,实际上是文不对题,因为英文原文强调的是为时已晚,而汉语译文是犹未为晚之意,二者语意一正一反,截然不同。

    因此,翻译教学应考虑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真实的文化语境,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跨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人新的文化环境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语篇的基础上了解把握文化知识,通过对不同语篇的翻译联系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四、翻译课教材的改革

    在翻译教学中,教材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教材具有导向作用,教师必须根据教材来实施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活动。

篇5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英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 不同民族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文化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语用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还要充分重视传授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引导学生认识中西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论文参考网。

一、语教学的本质是实现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实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外语教学是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它不是母语教学,而是在同一种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学习另一种语言,属双语教学。因此,当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时,实际发生的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所以说,外语教学的任务在本质上就是实现不同文化教育之间所进行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应成为外语人才培养的核心,应该全面渗透于英语各类课程的教学之中。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当非常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帮助他们冲破各自文化的局限和约束,去领略、认可或接受其他文化。

二、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外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当从文化的角度去教语言,并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由于理论和认识局限,在语言课上对文化因素的导人缺少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把精力过多地倾注在语言形式上,而对文化问题重视不足,使得学生对中西文化在传统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行为等方面的差异缺乏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低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虽然经过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仍然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我国的外语教学一直采用的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精讲细练模式,不注重语言的实际操练。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做题能力很强,有的甚至能通过相当级的考试。但是在实际交际场合,他们基本上属于“聋哑型”的,以至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相形见绌,很难进行口头交流。这种情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二)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尽管英语在我国越来越普及,但是,作为第二语言,英语目前还不是中国人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学生使用英语只限于课堂上,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很难形成讲英语的习惯,更别提用英语思维了。在交际场合,他们往往习惯沿用本民族的思维模式,把本民族的思维方式移植于英语表达中,因而,语音、语法、词汇可能正确无误,但由于行为原则是中国式的,说出的英语也带上了浓重的汉语色彩。(三) 忽略文化差异。当前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围绕各种考试进行的,很少顾及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并具备良好的理解表达能力,但是在与英美人的交际过程中,却因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了解,经常下意识地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来进行交际活动,频频出现语用错误而导致交际失败。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交际。上述现象反映出,一个人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言、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他就能用这门外语顺利地进行交际。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外语教学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网。

(一)加强语言能力培养,提高文化素质

语言能力不仅指外语的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和词汇,还包括母语的运用能力。没有好的母语基础就不能奢谈外语能学得多好、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多强。同时,文化素质教育应该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众所周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是沟通世界的纽带与桥梁。借助英语,我们能了解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历史、社会习俗、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知识,加深对世界其他国家文化及其他方面的的了解。扎实的母语基础和较高的文化素质能够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强化文化意识,突出文化差异

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民族由于地理、历史、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等种种因素的影响,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因而文化带有很强的民族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不断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注重不同文化的比较,还应通过教材提供的语言素材,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其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使语言技能的培养与文化规范的教学同步进行。

(三) 营造语言氛围,创造交际语境

在外语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母语的交际语境,以致许多学生无从说起,也不知讲得对不对。为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氛围,创造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环境。譬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影音设备,组织学生观看原声英文电影、电视、录像等;有条件的话,尽量多地请外籍教师到校任教,鼓励学生大胆地与英语母语者面对面交谈,从交谈中多学一些正确的句型和习惯表达;还可以让外籍教师把他们自己在中国亲身体会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告诉学生。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活跃了学习形式,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网。

(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自我完善意识

教师在培养学生系统全面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强调学生培养自己归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完善的意识,将外语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一个提高综合素质、获取宝贵人生经历的过程。

总之,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大融合的今天,掌握外语并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需要。因此,外语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强调掌握外语的基本规则的同时,注重了解所学语言文化知识,培养一种强烈的文化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功能,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Larry. Samorar 等著. 跨文化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赵厚宪.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J].中国英语教学,2002(6)

篇6

论文摘要:礼貌问题是语用学的热点之一,Brown and Levinson的“面子论”和Leech的“礼貌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礼貌现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Verschueren的顺应性理论为研究礼貌现象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该理论框架下,礼貌的生成可以解释为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对语境和语言结构作出动态顺应的过程。与以往研究相比,顺应理论对礼貌现象的描述更加完善,因此更具理论及现实意义。

礼貌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但在交际,特别是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采用自己认同的礼貌原则进行表达和理解,这就容易引起误解,导致交际失败。礼貌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语用学的热点话题,Brown and Levinson提出的“面子论”,Leech 提出的礼貌原则,虽然被认为是礼貌现象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但也有许多国内外学者对其在不同文化中的礼貌问题的阐释能力提出了质疑。

Brown and Levinson 的“面子论”存在一种西方偏见,只适合西方文化中的礼貌现象,对集体主义的东方文化,如中国、日本则阐释力不强。Leech 提出的“礼貌原则”有六条准则,但这些礼貌策略在不同文化中的运用不尽相同,而且没有与具体的语境结合,只能称为“绝对礼貌”。这些对礼貌现象的解释和礼貌策略只能在个别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运用,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它们不能够解释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为什么有些时候语言本身非常礼貌,但听者却认为不礼貌或者语言本身看似粗鲁,实际却是一种礼貌表达。

Verschueren 提出的顺应理论在理论上能够较全面地阐释礼貌的生成。首先,顺应理论的语境内涵能够解释上述语言现象。其次,顺应理论采取动态的视角,把礼貌的产生过程看作语境和结构的各个层面相互动态顺应的结果。再次,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解释了为什么当人们礼貌意识很弱,甚至没有礼貌意识时,也能达到礼貌交际的目的。因此,顺应理论克服了先前研究的缺点,较有说服力地阐释了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现象。

1. 语境关系顺应性

a. 语言无礼和话语有礼

(A和B是多年未见的好友,来自中国东北,在街上相遇)

A:今晚我请客,你一定要来!

B:不去了吧,太麻烦了。

A:有什么好麻烦的?叫你来你就来,这么客气干什么?

B:好好好,我去,我去还不行吗?

A:这就对了嘛。

根据礼貌原则,A的话语很直接甚至有些粗鲁,似乎是在责怪B不愿到自己家里做客。根据“面子论”,A威胁了B的消极面子,是不礼貌的表现。然而,若考虑到A是在表现他的热情好客(精神世界),这又是中国东北的习俗(社会世界),而A和B 是多年未见的好友(物理世界),我们就可以理解A并不是不礼貌。可见,语言无礼的言语行为在具体语境中是可以表示礼貌并实现话语有礼的。

b. 语言有礼和话语无礼

A:(对家人)能劳驾您帮个忙把汤勺递给我一下吗?

即使在语言上非常礼貌,说话者还是被认为是无礼的。此处语境很明显:他在和家人说话,没有必要用这样复杂、正式的句子来表达礼貌,听者会认为他很不耐烦,甚至是在讽刺。这种情况下,简单、直接的语言更合适,如“爸,把汤勺递我。”

2.动态顺应过程

Middle-aged woman: Would you like to have more rice?

Girl (Silence): Am I a boy?

Middle aged woman: Oh, you have a good figure. It does not matter if you have more.

Girl: (smiles) really?

在对话中,中年女士慷慨地向女孩提供食物,这在礼貌原则中是礼貌的行为。但女孩却认为更多的食物对她的体型不利,因此很恼怒并说“Am I a boy?”,在语境改变的情况下,女士相应地改变了她的礼貌策略,迎合女孩的想法,达到了交际目标。

3. 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

a. 无意识礼貌

(李全是某校校长,平时同事、同学们都叫他“李校长” )

A:我上次出差的发票还没报销呢!

B:你要去的话赶紧去,听说李校长星期五去美国,要去一个月呢。

当B提到“李校长”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出于礼貌。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礼貌行为。在对话中,称呼“李校长”只是出于一种习惯,说话者的意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b. 有意识礼貌

(甲的一位大学老师刚从英国归来)

甲:好久不见了,顾老师。我们都很想念您!

乙:我也很想念你们呀!

甲:多年不见,顾老师真是越来越年轻亮了!

乙:(笑)还年轻呢,都快成老太婆了。

当甲称赞老师时,她对交际语境非常清楚,因此有意在语言上保持礼貌。她知道大家都喜欢听别人的称赞,并且,人们都希望会被人记起。在这个过程中,甲通过有意识地选择礼貌语言,成功地达到了交际目的,取得了预期的交际效果。

礼貌现象的共性在于礼貌的顺应性。只有承认礼貌的顺应性,才能找到并弥补礼貌原则的缺陷,促进礼貌研究的发展,丰富语言顺应论的理论体系。在交际中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只有在动态语境的顺应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礼貌策略,才能避免文化冲突,消除误会,为各文化间的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Brown, P. & Levinson, S.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 in Language Usage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 Leech, G.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London:Longman.1983: 124, 131, 132.

[3]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London:Amold.1999.

篇7

语言和文化一样是社会的产物,是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世代沿袭下来的符号体系,萨丕尔说:“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它是一种文化功能,不是一种生活遗传功能。”在人类学中,文化指的是社会共同体的一个成员受全体成员制约的全部生活方式,很明显,按照文化的这种概念来看,语言就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而实际上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唯一的凭其符号作用而跟整个文化相联系的一部分。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交际一词在英语里是communication,含义比较复杂,其基本的含义是“与他人分享共同的信息”。交际活动的本质就是把单个人联络在社会的关系网络之中。人是社会的动物,单个人必须通过交际活动同他人结成某种关系,构成社会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这里我们把交际定义为: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这里指人与人之间,不指组织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社会文化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交际不等于沟通。发出信息,对方懂了,这是交际,也是沟通;发出信息,对方莫名其妙,这不是沟通,只是交际——不产生效果或产生反效果的交际。在不同民族之间,这种事例屡见不鲜。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的外语知识掌握得不够,或交际者不了解异族文化的特点,或者说文化背景不同,经常会在交际中出现语言运用上的失误,造成交际的失败或交际冲突。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包括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之间和同一文化体系内部不同亚文化之间,本文指前者)的交际活动。当一种文化信息必须被另一种文化加以解释时,跨文化交际就发生了。

所谓语用预设,主要是说话人主观上的一种预设,指语言交际活动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基南(EdwardL.Keenan)指出:“有许多句子的言语要得到理解则要求先满足某些文化方面的条件或情景。因此,这些条件也就自然地被称作该句子的预设。如果它们没有得到满足,那么所说的话语不是无法理解,就是不按原意来理解的。”这些条件比如:

(1)参与者的地位及其关系种类。

(2)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及其辈分关系。

(3)参与者和句子中所提及的个体之间的地位、亲属、年龄、性别、辈分的关系。

预设也可看作是话语跟使用语境之间的关系,说出一句话就其语境来说是合适的。如法语的“你真讨厌”预设“听话人是动物、孩子、社会地位比说话人低或者跟说话人关系很密切。”

总之,语用预设涉及说话人、听话人和语境三个方面。因此预设关系不能单靠语义分析,必须联系说话人、听话人和语境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会话的含义。

语用预设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两个:合适性与共知性(何自然,1988:111)。

第一,合适性。所谓合适性是指预设要跟语境紧密结合,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如:

(1)请把那扇门关上。

(2)儿子,把房间打扫一下。

要实现以上请求就必然要求例(1)预设那扇门是开着的,例(2)预设房间是脏的,母亲知道儿子有打扫房间的能力等。如果说(1)时门是关着的,那么发话人就不可能发出上述言语行为。同样,如果要求打扫的房间刚刚打扫过很干净,或者儿子的年纪还小,尚无打扫的能力,那么说(2)就毫无意义。

第二,共知性。语用预设必须是交谈双方所共知的。预设是谈话双方或一般人共知的信息,它与语境紧密结合,预设明确,则说话人说出来的话,受话人可以根据语境和预设做出不同反应。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位中国教师给日本学生讲完“龟兔赛跑”的故事后,让学生谈谈感想,一个女学生说:“我是多么愿意做一个大乌龟呀!”让老师听后哭笑不得。产生这种交际失误的原因是共知预设不同。这位日本学生语句表达本身没有问题,这当中主要反映了中日两国文化观念、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日本,乌龟都是耐力、长寿的象征意义,所以日本学生会说出“愿意做一个大乌龟”(意即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儿地学习)的话。中国教师听后所以有哭笑不得的感觉,是以现代中国人的文化习俗、文化心理来理解日本学生这句话的。从语用预设的共知性的角度来看,乌龟在现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另有象征意义,用来暗指妻子有情夫的男子。这就是不同民族的人员在交际中,由于语用共知预设不同所造成的交际障碍,这种语用失误在不同民族间的人员交往中随时随处可见。

从广义上来说,任何语言环境、交际背景都属于语用预设的广义范畴,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沟通时,不能忽视语用预设的共知性的要求,否则不但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还会引起交际上的失误。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姜枉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社交―语用失误、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一、前言

(一)选题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推动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众所周知,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仅关注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习者运用汉语语用的能力,即学习者在不同的情境下合理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现状

语用失误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已受到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国内许多知名学者,如何自然,何兆熊等学者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文试图在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现象的基础上,探讨语用失误的表现形式,分析语用失误的种类及产生的原因,总结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防止跨文化语境下语用失误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二、跨文化交际中社交―语用失误的概念和现象

(一)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因文化差异,而不能准确地根据语境理解和使用所学的隐含意义,因语用差异而导致的误解、不合乃至冲突,或偏离交际目的的语言行为。跨文化语用失误是由于语用规则迁移造成的。跨文化交际中的种种语用失误,常会给处于交际中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带来误解和烦恼,甚至还会阻碍人们之间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跨文化交际中社交―语用失误的现象

英国语言学家 Jenny Thomas :“社交语用失误源自于不同文化对恰当语言行为构建的不同感知”。“这种失误由不同文化对于影响语言选择的参数的不同评价的错配造成,这些参数包括:损益观点、社会距离、相应的权利义务等”。

何自然认为社交语用失误指的是在交际中,因为不了解或者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它与会话的语域、谈话双方的身份、话题的熟悉程度等等诸多因素有关。

1、母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在遵守合作原则上的差异

合作原则这一概念是 Grice 在 1975 年发表的演讲《逻辑与会话》中提出的,合作原则包含四条准则,分别是:相关准则、方式准则、量的准则和质的准则。

在中国社会,社会关系和社会距离较为固定,地位较低者对地位较高者有服从性、依赖性,所以中国人在遵循这四种准则的时候会有所侧重。在中国的很多场合,更注重的是“方式准则”,有时甚至可以为了“方式准则”而可以牺牲“量的准则”和“质的准则”,以求得中庸、和谐,并保持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关系。这与等级、身份观念淡薄的其他国家,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如:在称呼语方面,中西方有着很明显的差异。仅以俄汉来对比,中国人称呼别人的时候往往会说出对方的职业表示尊重,比如:张老师、王总经理、李大夫等。在俄语中老师、总经理、大夫等职业不能作为称呼对方的方式,俄罗斯人对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和对自己尊敬的人直呼对方的名字和父称。由于这些原因,俄罗斯学生到中国之后如果不了解中国人的称呼习惯就会造成交际上的阻碍。

2、母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在遵守礼貌原则上的差异

礼貌原则由 Leech 提出,它共包括六个次则,分别是:一致准则、谦虚准则、赞美准则、慷慨准则、得体准则和同情准则。

人类遵守普遍的礼貌原则,但是众多文化对礼貌原则中的取舍各有所不同。如,英美文化强调得体准则,中日文化则更为偏重谦虚准则,地中海文化是以谦虚准则为次,以慷慨为主。

如当赞美某人时,中国人通常会以 “哪里,哪里”、“不,不” 来作答,这时候,西方人则会以“谢谢”来回答。

3、母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在礼貌策略上的差异

“面子理论”即参加交际活动的人都是具有面子的理性人,交际者的面子指的是每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争得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它一般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这里提到的积极面子指的是交际者希望得到其他人的喜爱和赞同;消极面子是指交际者不希望别人干涉或阻碍自己的行为,更不希望其他人将他人的意识强加于自己。

由于文化的不同,每个国家的人都有自己表达礼貌的策略,汉语文化中则更重视“面子理论”,一般采用的是消极的礼貌策略。

如,加入你希望别人让路的说法便体现了不同的礼貌策略。很多留学生会先说“对不起”或者直接说“让一下”,而不是“劳驾”。中国人在打扰到别人,并请求别人让路时,常说“劳驾”、“借过”等,采用消极礼貌策略中的“尊重对方”以示礼貌。而西方和日韩的留学生则习惯采用消极礼貌策略中的“抱歉”性言语行为以示礼貌,如常会说“对不起”来尽量减少对方的损失。

三、跨文化交际中社交-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

笔者根据留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社交-语用失误进行分析,认为造成这些语用失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本篇论文中重点从主客观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主观方面

1、母语文化的干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们传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化具有民族性,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整套的价值系统、社会习俗、道德观念、是非标准等。在学习第二语言汉语时,话语中必然会流露出母语文化的取向,如果母语文化与汉语的化传统、价值取向相悖时,就会发生语言冲突,产生语用失误,从而母语文化的干扰就成为可能。

如,中国是一个崇尚集体主义和伦理道德的国家,人们注重团结合作,讲求集体力量,在衡量个人品性时,也往往是以道德为准则。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崇尚个性解放,追求人人平等,认为自己是不依赖于别人而存在的独立个体,他们不会想要融入集体,而是会努力把自己从集体中突出出来,以求能充分地展示自我。

2、文化认同矛盾

有些学生出现语用失误并不是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及其表达方式不了解,而是在自知的情况下,不认同中国的某些特有文化。

如对“吃了吗?”、“去哪儿?”等打招呼方式,部分外国学生表示这种表达很别扭,一般不会用。还有在中国以称呼语作为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外国学生也明确表示,中国的称呼语太复杂,在打招呼时,用“你好”等代替同样能达到交流的目的。由于母语文化在人们思想中的根深蒂固,导致了这种文化认同的矛盾,从而使语用失误的出现不可避免。

3、自身的语言能力

克拉申(1977)指出,学习者在缺乏第二语言规则的情况下,直接使用第一语言形成句子,然后再将第二语言的词汇替换第一语言的词汇,同时通过控制调节系统进行一些小型调整。

当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时,很多外国学生都选择这样提问:“老师,我有问题。”这显然不是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也不符合汉语的规则,而是学生将母语中的表达直接翻译成汉语形成的。所以,语言能力的限制也是外国学生出现语用失误的原因之一。

(二)客观方面

1、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用教学的空白

吕文华、鲁健冀(1993)指出:“我们的教学还没做到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充分地反映汉语语用规则和文化,这片教学中的空白地使学生的母语干扰成为可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很多时候会出现在如何使用某些表达方式的讲解上不够全面和明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2、中国人对外国人语用失误的容忍

在跨文化交际中,本族语者对第二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水平不足通常都有一种心理准备,即使对方出现语用失误,或者违反了各种语用原则或不符合本民族的文化规约,通常都能够对其宽容和迁就。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外国学生在出现语言失误时不能觉察,或者“屡教不改”。

中国人事事讲求和谐,重礼节,讲求大度,在对待外国人出现语言失误时,通常采取宽容的态度。在交际中,充分考虑外国文化的特点,在心理上,时刻做好接受异文化冲突的准备。

如,当外国学生在中国朋友过生日时,送给朋友一个钟表作为生日礼物,中国朋友也不会因为中国有“送钟”和“送终”的忌讳而拒绝,当然也不会向外国朋友指出这一错误。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社交-语用失误的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不能只讲究遣词造句的正误,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语言使用是否合适、得体。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第二语言学习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还需要他们不断地提高文化水平,逐渐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增强交际者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和领悟力,在交际中避免交际双方因文化差异而造成跨文化语用失误。就如何减少对外汉语教学中快文化交际社交-语用失误,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就必须让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平日就有意识的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加容易地排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清除跨文化交际的误会,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冲突,做到更为得体地运用所掌握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该得到特别的重视。

(二)注重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

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社交-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文化差异,因此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把文化带进课堂,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对外汉语教师须有计划、有目的的在课堂教学中插入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隐性的文化内涵,有意识的渗透语言交际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于汉语文化的敏感性,减少跨文化交际社交-语用失误。

五、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跨文化交流不断地深入,不同的文化之间必将发生相互的碰撞。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跨文化交际中社交-语用失误随之出现,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一定的阻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帮助留学生不断分析和改进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帮助其成功的运用汉语进行交际,了解中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本篇论文着重从对外汉语的角度来分析社交-语用失误的现象和产生的原因,并与对外汉语教学相联系,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帮助。由于学识有限,本篇论文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希望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9年

[2]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3]牛明哲 外国学生汉语语用失误探析―以礼貌语为例[D],硕士论文

[4]马树华 语用失误与对外汉语教学[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0卷第一期

篇9

论文摘要: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教育”的理念,有益于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试图谈谈职高英语中的跨文化教育问题。

文化内涵是语言交际的具体内容,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都分。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是在跨越语言差异的社交活动中完成的。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文化上的差异给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理解及和睦相处带来了困惑、冲击、失望、障碍,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误。

一、职高英语加强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难以真正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人们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交际。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交际能力的强弱便成了衡量英语水平高低的一种尺度。因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语言。这不仅是现今教材所实施的交际教学原则的要求,而且更是国际交流的迫切要求。

二、职高英语加强跨文化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将文化内涵渗透进英语语言教学

针对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比如,涉及问候、介绍、道歉、提议、开始交谈、结束交谈、电话用语等交际内容时,要让学生学会句式表达的同时,了解该语言适合的语境,包涵的文化因素等, 避免出现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因为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语用方面的失误,一般是不可原谅的,对方会认为是粗鲁和恶意伤害的自然流露,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例如:中国人见面常打招呼“上哪儿去啊?”,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就是 Where areyou going?或 Where have you been? 用这两句英语来向西方人打招呼,大部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 认为你是在刺探或者侵犯他的个人隐私, 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你管得着吗?)。.还有,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避免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个人隐私,否则就是失礼, 会导致对方的尴尬和不安。而用谈论天气或者个人喜好的办法来打开与西方人会谈的话题,则是明智的,也非常妥帖。

2、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交际情境

课堂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 是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模拟舞台。学生将带着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走向社会,投入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去。教师要把跨文化交际带进课堂,注意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导入西方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中英语语言所隐含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介绍和渗透跨文化交际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和技能。运用多种方式增加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如: role- play, group discussion, pair- work, 热点话题辩论,实用文写作等。教师可设置一些真实或半真实的对外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模拟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并指导他们尽量按照角色特点和特定的文化交际环境来正确地使用语言。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而且可以使学生逐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不仅限于课堂上进行的语言教学,而且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进行。例如课余时间利用英语广播电台, 播放原汁原味的英语新闻、英语歌曲,或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一些原版的影碟,既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又可从异国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请一些外籍人士与学生定期开展直接交流,或以讲座形式向学生介绍国外的社会生活风貌等。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文化背景知识, 更易让学生们领会和掌握,更利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教师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在互动式教学实践中传播

教师在跨文化交际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国内曾有一位学者用化学方程式形象地比喻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互兼容的关系:语言+文化+教师(催化剂)=语言交际能力(有机化合物)。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作为物质的语言、文化和作为催化剂的教师的支撑。教师不仅是目的语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指路人,应该具备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双重能力”。教师良好的语言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时起到指导作用。

总而言之,在职高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教师应引导学生遵循相互尊重、和去粗取精的原则,使学生得到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 如独立意识、勇于创新等精神, 正确地学习和运用英语, 减少语用错误和交际失误,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2]霍尔.侯勇译.无声的语言[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篇10

【关键词】听力理解 言外之意 礼貌原则 语境

1.引言

听力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影响听力教学的因素很多,本文重点讨论言外之意对学生听力理解的影响,从遵循礼貌原则和分析语境与听力理解两方面提出了对策,以帮组学生理解听力中的言外之意。

2.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听力理解要求听者理解说话者表达的全部信息,这就要求听者可以:1)辨别英语中主要的语音语调;2)理解该口头信息;3)短时记忆这些信息;4)听懂言外之意。(Chastain, 1976:287-293)这些要求对初学者而言难度依次递增。一般的听力理解测试只注重了对音素区分,词汇,句法及记忆的考查,忽略了言外之意对听者的听力理解产生的影响。

3.言外之意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英语母语使用者经常出于礼貌的原则用暗含语表达自己的真实含义,这种表达方式对母语使用者司空见惯,但会对二语习得者造成理解困难。因为这不仅要求听者有必要的词汇,语法及句法等知识,还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来理解语境,揣摩说话人真实意图。如:

Mother: Mary's going out tonight.

Father: That's what she thinks.(J.P.Boyle: 1983:47)

对初学者而言以上两句对话不易理解,尽管对话中包含的词汇句型都很基础。在以上对话中,父亲不赞成Mary出门的暗含意义以重读“she”表达出来。而初学者而言,以上的对话的主旨是很难把握的。

4. 如何克服言外之意对听力理解的阻碍

涉及到理解言外之意的听力理解测试时,即便是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都可能得不到理想分数(J.P.Boyle: 1983:47)。除了继续加强学生词汇,句法及等知识外,教师还应让学生掌握以下两方面知识,以提高学生理解言外之意的能力。

一是让学生了解礼貌原则。礼貌原则由语言学家Leech提出,他指出在交际中说话人为了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不使对方尴尬往往采用间接回答问题的说话策略。他把这一原则分为六类:1)策略原则;2)宽宏原则;3)赞扬原则;4)谦虚原则;5)赞同原则;6)同情原则。(Leech:1983:132)这一策略的使用往往会导致言外之意的产生,因此认识这一策略对于理解听力中的言外之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多提供含有这一策略的对话来帮助学生熟悉并接受这种说话方式。如:

Speaker A: Do you think of my new dress?

Speaker B: Well, it's new.

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语境与言外之意的密切关系。语境又细分了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狭义语境指的是上下文语境,而广义语境涉及说话双方的文化背景及社会背景等。在听力课堂上,教师应多设置考查狭义语境的听力练习来引起学生对语境的注意。比如:

Student A: What is your topic of your term paper?

Student B: I'm going to write about the plantation of bananas.

Student A: Oh, that's interesting.

Student B: Actually it's not as boring as you think.

在听完以上对话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Student A 对B论文选题的看法从而引导学生注意上下文的暗示。同时,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中引入跨文化知识,启发学生课下主动学习说英语国家的人文知识,以扩大其广义语境,便于理解言外之意。

5.结语

传统听力课堂中,教师的侧重点都放在学生词汇语法等知识及记笔记能力提高上,忽略了说话者言外之意对初学者的听力理解也会产生影响。而理解言外之意并非易事,因为说话者通常隐晦的表达,且涉及文化背景,这导致听者只知字面意思而不懂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母语使用者在遵循礼貌原则时的说话方式及上下文的暗示,增加学生跨文化的背景知识,以克服因说话者的言外之意而导致的理解障碍。

【参考文献】

[1]J.P. Boyle. Problems in Test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J]. World English. 1983(3):47.

[2]Kenneth D. Chastain. Test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ests[J]. TESOL Quarterly.1979(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