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6:4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高等学校以及科研单位进行对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高校以及农业单位主要的优势在于拥有人才以及技术上的优势,可以在新型农业运用的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这些新时代的人才在学习新型技术时,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通常会比较强。我国平均每个省份都会设立1~2个农业高校,因此这对新型农业技术的普及是有着很大帮助的。高校也可以参与到对新型农业的推广工作中去,可以组织高校的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直接的将所学到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到农村中去。农业类高校作为对新型农业技术进行直接研究的教育基地,通常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存在着理论同实际脱轨的现象,教学的内容已经明显跟不上生产的步伐。因此让学生下到农村去,将其学到的新型农业的科技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不但有利于对新型农业科技的推广,也有利于高校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应用。
2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中应该遵从的原则
2.1对农民以及市场的需求重视的原则
在对新型农业科技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应该与农民以及市场的需求相适应。只有与市场相适应,农民才会更愿意接受新型的农业科技。在市场中对农民进行引导,将农业进行产业化的转型。当代的农民都是有自主经营权的。对新型农业技术进行推广的过程,已经不能够用传统强制行政命令的方式了,而是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的考虑农民的需要,推出农民所需要的技术,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这样才能真正的将新型农业技术在农村进行推广。
2.2将政府作为主要的推广力量
在政府保留一支精良的推广队伍,是保证新型农业技术可以有效推广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我国的经济进行转型期间,在民间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的体系数不胜数,需要政府及时的站出来对市场进行规范,保证农民的利益。当前很多的农民不愿意投资一些经济效益比较低的农作物,不能够理解中国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路线。对于这种现象只能通过政府出面进行调控,才可以保证新型农业技术可以有效的推广。
2.3加强服务的观念原则
对服务的原则进行强化是市场的需求,也就是农民的综合需求,而对于农民需求的直接体现就是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因此在对新科技进行推广的过程中,要注意将科技成果转化成具有实际作用的生产力,让科技具有使用性,真正的服务于农民。让新型农业技术成为具有经济实效性,生产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实用技术,满足农民的需求,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篇2
关键词:精确农业,技术体系,农业装备
1.精确农业技术的内涵
精确农业亦称作“精细农业”或“精准农业”。它建立在“空间差异”和“时间差异”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上,实时测知作物(畜禽)个体小群体或小地块生长及疫病的实际情况,进而确定其针对性投入的最佳数量和时机,以求最优效果最低代价。
2.精确农业技术支持体系
2.1全球定位系统
精确农业中的定位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实施,需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它一般由卫星、地面站组和用户设备等组成。免费论文。现投入运行的有美国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OLNASS系统。近几年来,GPS产业技术发展迅速,若干大公司迅速涉足农业领域,提供了用于农田测量的DGPS产品。现有国外农机厂商配套的GPS产品,大多采用EJI方式引进关键部件进行二次开发后嵌入农业机械应用系统中,可使性能价格比显著改善。GPS作为农业空间信息管理的基础设施,一旦建立起来,即不但可服务于精细农作,也可用于农村规划、土地测量、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定位服务,其农业应用技术开发的前景广阔。
2.2遥感(RS)技术
遥感技术是精确农作技术体系获得田间数据的重要来源,它可以提供大量的田间时空变化信息,基本上达到了实时监测。该系统具有时效强、灵活、精度高等特点,目前已用于森林虫害监测,果园病虫害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产量和肥力图制作。可显示出由于农田土壤和作物特性的空间反向光谱变异性,提供农田作物生长的时空变异性的信息,在一季节中不同时间采集的图像,可用于确定作物长势和条件的变化。由于应用卫星遥感的成本比航空摄影的成本低一半以上,卫星遥感技术预计在21世纪的前5年内,在精确农业技术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2.3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可比作精确农业的大脑,主要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空间数据库和管理人员组成。它可将传感器或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随时输入,带有持久性的数据可以一次事先存入或定期存入,专家系统及其它决策支持系统也可事先存入。在精确农业技术体系中主要用于建立农田土地管理、土壤数据、自然条件、作物苗情、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的空间信息数据库和进行空间信息的地理统计处理、图形转换与表达等,为分析差异性和实施调控提供处方信息。由于农业活动涉及广阔的地理空间和各种管理信息都有明显的空间随机分布性,GIS在农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4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能对计划、管理、高度、作战指挥和方案寻优等应用问题进行辅助决策的计算机程序系统。一般决策过程由问题识别、建立模型、执行模型、评判决策、修改模型五个阶段组成。近年来,不少专家提出应把专家系统的技术加入到决策支持系统中去,建造“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决策水平和决策自动化程度。
3.国外精确农业研究现状及趋势
精确农业作为20世纪90年代农业生产新技术,其发展十分迅速。美国在精确农业研究与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及德克萨斯州部分地区已经实现用精确农业技术耕作,美国各大学农业工程系均在进行精确农业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目前,美国农业工程界正致力于土壤元素含量测定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以及产量监测系统研究。如:新型移动或土壤肥力测定器与手动探测方法对比研究,多功能图像仪及地理系统用于处方农业管理及产量监测确定施肥变量的研究等。瑞典农业工程研究所进行了变量氮肥对作物产量及质量影响的研究。法国谷物研究所进行了根据作物及土壤特性采用变量氨肥实施技术研究。日本农业工程科研机构在农业生产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免费论文。
4.我国精确农业技术体系应用前景
1985年以来,我国科学家一直从事专家系统、系统工程的应用研究设计工作,完成过专家系统的研究设计,积累了丰富的设计思想,有许多独特的设计思想。近年来,我国在应用气象卫星遥感森林虫害方面又有突破性进展,在这些成果基础上完成了GIS,GPS,RS(指气象卫星遥感)EUCERES(农田生态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专家系统)集成,以实现4S一体化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系统科学、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库体系结构、人机界面、数学物理模型等内容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精确农作”的技术核心和基础。目前,中国农业大学“精细农业研究中心”已经启动了有关研究工作,内容涉及GPS,GIS(农业应用,田间信息采集传感技术,智能型农业机械监控技术,精细农作技术和系统集成与发展战略研究。免费论文。未来农民将能在计算机网络终端上从影像图中获得他的农田长势征兆,通过GIS和EUCERES分析,制定出行动计划,然后在车载GPS和电子地图指引下实施农田作业,及时预防自然灾害和病虫害。
参考文献
[1]刘林森. 现代信息化推动精确农业发展[J]. 信息化建设, 2010, (03) :51-53.
[2]孟凡志. 寒地有机水稻的种植技术[J]. 现代农业, 2010, (01) :27.
篇3
[论文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经济增长;投资
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农业生产也逐渐趋于集约型增长,这与以往的粗放型增长呈现出不同的模式。这一改变使得农业企业以及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农业技术的需求更形成一种多元化的需求模式,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技术推广人员都仅仅拥有较为单一的知识结构,无法使企业承受较大的市场压力。由于农业企业的高层领导普遍拥有较多的专业知识技能而十分缺少高素质的基层员工,这使得企业内部呈现出技术不均衡状态,从而减缓了企业的经济发展速度。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的经济现状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背景
我国的农业推广投资呈现持续性增长,由上世纪90年代的每年30多亿逐步增加到2009年200余亿元。在2010年,投资增长呈现出突然性的剧增。总体来看,推广投资的年增速较大。尽管我国对于农业在推广方面的投资增长速度比在科研方面的投资增长速度高,但相较于财政总支出,我国政府在农业推广方面的投资力度仍待加强。
(二)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强度
农业科研方面的投资与农业生产GDP的比例称之为农业推广投资强度。农业推广的投资强度从1996年-2010年的十五年间增长了86%,每年平均增长5.7%。农业推广投资十五年间增加388%,每年平均增长25.9%。由于GDP的增长十分迅速,十五年间尽管推广投资增加了388%,投资强度仅增加86%。农业GDP在这十五年间累计增长达到了161%,平均每年增加11%。而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累计仅增长7.6%,平均每年增长1.2%。政府对于农业的推广投资较农业科研的投资而言,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绝对量都相对强度较大。尽管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推广投资强度逐年都在增高,但其在我国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却逐年减少。十五年间这一比例下降了0.2左右。这些数字都说明尽管政府的财政能力正在逐渐增加,但在农业推广方面的投资并非随之增加。正是由于政府在财政方面对于农业推广并没有给予大力支持,使得很多与之相关的推广机构很难进行推广工作,更有甚者已经不能正常进行工作了。在政府投资范围内,许多受财政支持较多的地区尚且仍可勉强对工人发出工资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但推广项目的经费仍然十分少,维持科研十分艰难;财政支持较为薄弱的地区,甚至连工人工资都无法承担,可以进行实验项目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
(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投资方式
我国在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大部分都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被大众认为是准公共物品,所以在成本方面,作为这一成果的市场需求方的农业科技推广单位以及农民难以承担;我国的农业生产普遍具有生产规模较小、产业化进程缓慢、生产的比较利益较低等特点,并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大型企业的依托,私人企业也不大愿意投资于农业科技。这些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推广必须要去依赖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投资。
二、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
(一)农业科研体制发展中的问题
开拓农业新技术十分重要的途径即为科研,我国的科研项目的导向大部分都是由政府进行引导,追求更多的是科研成果。在整个科研进程中,无论是科研选题还是项目成功申报,以及之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不断追求所谓的高、精、尖。从而更加使得很多研究成果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推广时根本不可行。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是开拓新的农业技术。这就要求机构在选择培训行政人员时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使得行政管理到位,停止出现这一系列不良循环。
(二)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总体强度不够
就我国目前现状来看,农业技术推广还主要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投入。而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依然占据较小比例,投资总额也很低。在财政支农总支出中,这一比例仅占10%。
(三)农业技术推广存在一定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农业生产也逐渐趋于集约型增长,这与以往的粗放型增长呈现出不同的模式。这一改变使得农业企业以及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农业技术的需求形成一种多元化的需求模式,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技术推广人员都仅仅拥有较为单一的知识结构,无法使企业承受较大的市场压力。由于农业企业的高层领导普遍拥有较多的专业知识技能而十分缺少高素质的基层员工,这使得企业内部呈现出技术不均衡状态,从而减缓了企业的经济发展速度。
(四)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脱节
农业技术的最大客户就是农户和农业企业,由于一些原因,致使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不高,进而影响到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首先,纯农业是大多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农户用于新技术的资金储备不足;其次,农户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严重制约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最后,农村在信息传递方面比较单一,在获取信息方面滞后,不能同步科技创新发展。除此之外,农业的科技创新不能很好应用于生产,也是很关键的问题。部分地区的农业经营规模比较小,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也要加以考虑。例如:日本的农业生产,在规模很小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应用的农业技术很高,主要原因是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与实际情况结合紧密,做符合实际的农业科技创新。
三、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经济增长促进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经济中的现状和作用分析,表明我国农业经济的技术推广总投资量呈现一个增加的趋势,但由于政府的财政强度并没有跟上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总体上仍然表现为推广技术总投资量的不足。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函数分析,研究表明长期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投入
1.落实2012年最新修改的《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法》,使政府财政对于农业推广得投资形成一种长期的配合模式。各县市政府部门应在预算范围内对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后盾,并不断按规定持续增长该资金,不断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强度。2.各县市政府部门应该对款项的落实进行监督,保证每一笔款项都用于实处,并定期对其进行评审考核,保证资金得以有效利用。3.作为促进农业不断进步的基础的农村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之后以农村信用社为重点而不断扩建,但是仍然不具备完整的金融支持体系,仍须政府不断进行探索完善。4.实现推广的主要途径是成立相应的农村基金委员会,不断发展农村合作委员会,使农村合作基金组织不断规范。除此之外应不断加强农业保险在广大农村的应用程度。5.对于款项资金的使用要更具科学合理性,在实践中要不断去调节农业推广费用的投入结构,合理调整项目费及事业费的比重,以及在事业活动中业务活动费用同人员费用的比例,保证推广工作有序顺利进行。
(二)依靠投资来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1.政府应该推行更为合理的农业科研机制,在机构中设置专门的独立监督小组和领导小组,两个部门在运营过程中相互促进并互相监督。2.在项目评定过程中聘请一些专家来对其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决策分析,按照相关规定来对其进行评估,界定项目是否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3.应将科研活动紧跟市场需要,使得科研成果应主要在农业技术方面有新的突破,即不断让科研机构转型。
(三)构建多样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营模式
改变由上至下的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应用中逐渐立足于市场,保证对农户需求的满足,形成由下至上的新型推广模式。逐渐开始以政府投资的农业技术推广为主干,各类型的合作社和协会为辅助的内外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可以在农业部门及农业院校中设立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促进对新技术的推广。对于相关农业企业的投资开发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有效利用农业合作社来使其发挥相应作用,提高农业技术的传播速度。要加强对于民间资本的合理利用,增加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提供的贷款,不断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投资模式。
(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在“科教兴农”过程中,必须使农业的生产和科技创新脱节问题得到解决,然后使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改变,把相关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体系完善,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推广机制,让技术落实到基层,并积极的参与交流和指导。主动把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和相关资金的站点,每年按时按点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并成立农业技术指导的专家小组。积极地把科研成果推广到农业当中,建立专门的科技园区,并且把成果具体化,在现场给予农民指导,让农民逐步的学习,并应用于实践。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农业高校的学生下基层,积极主动地到乡镇农科站工作,并给予奖励,用来鼓励。农科站要把推广员的素质提高,结合农科教企和产学研一体化。让农机人员深入村里进行指导服务,形成示范的科技园区,让涉农的企业有专业的服务组织,在需要时给予积极的农业技术指导,让高新的农业技术有效地得到实施和推广,让农户和涉农企业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篇4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对策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大动力,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大力推进天水农业科技创新,笔者在深入分析制约天水市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天水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1天水市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1.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初显雏形天水市现有农业科研机构1个,农技推广服务机构315个,农业培训机构16所,农民田间学校4所。制定了《天水市农业创新团队暂行管理办法》,按照“择优遴选、试点先行、目标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组建创新团队2个,开展了试点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高新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工作中有所突破,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双赢。1.2农业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天水市始终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贯彻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重要手段,坚持走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双轮驱动、持续发展”的路子,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农业科技创新成效显著。2015年,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全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29.3%,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47.3%。1.3主导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按照“南林北果、东牧西菜”的产业布局,深入实施“百万亩果园提质增效工程”“百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和“百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工程”,果品、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及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辐射带动效应,产业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1.4农业科技创新呈多元化发展一是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不断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示范园区,全市规划建成了三阳川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等示范园区,在推动产业发展、创新企业孵化、技术示范辐射、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农业科学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建立农业科学发展示范点500多个,辐射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增强,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地位日益显现。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相继成立了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中心、甘肃省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等一批省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了农产品的升级换代,催生了一批以“羲皇牌”中国驰名商标为代表的知名品牌,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研发能力。尤其是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的成功上市,标志着天水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2天水市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天水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仍不完善,科技创新实力比较薄弱,农业科技核心技术缺乏,农业科技原始性创新成果少,且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服务滞后,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严重不足,带动引领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2.2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足农业人才总量不足,知识老化,青黄不接,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断层”现象比较明显,尤其高、新、尖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老套僵化,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目前,全市农业科技人才为7996人,万人占有农业科技人才不足26人;全市现有省级领军人才5人,市级科技功臣1人,市级领军人才8人。2.3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十二五”期间,市级财政科技投入达10686万元,但市级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为931.8万元,仅占市级财政投入的8.72%。以2014年为例,市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人均仅为1.1元。2.4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足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1/3,且创新能力不强,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增值能力有限,增收能力不强。
3天水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对策及建议
篇5
[关键词]旱地农业;发展趋向;技术
中图分类号:U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320-01
一、前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耕作产出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人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和生存物质。一方面我县水资源缺乏,并逐年减少;另一方面我县旱地幅员辽阔,土地资源相对丰富[1]。这就使得发展旱地农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运用科学技术来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是发展旱地农业的重要途径,所以对旱地农业技术的研究变得举足轻重。
二、限制旱地农业发展的几个原因
在长期的旱地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在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旱地农业技术包括了种植制度的选择,抗旱或耐旱作物品种的选育技术,、培肥地力技术、旱作栽培耕作技术、化学剂调控技术及节水灌溉技术等。但同时在长期的耕作过程中,也暴露出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1.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影响旱地农作物生长的因素包括:水分、光照、土壤条件等。土壤水分状况决定着旱地作物的需肥量和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能力。在我县旱地农业分布区域限制旱地农作物生长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土壤板结,保水力下降,肥力低;二是地下水位降低,水资源匮乏,作物吸收下降;三是降水季节变化率大,供水不及时;四是水土流失严重,蒸发量大。水分和肥力是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生存条件[2]。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肥力种类的吸收情况不同,追加肥料的种类和数量往往取决于作物的种类和生长时期。
2.耕地撂荒现象严重
虽然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例如取消农业税,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发展,非农劳动的收入水平高于农业劳动,在加上农业基础设施滞后等原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耕地撂荒的耕地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耕地撂荒现象严重,导致耕地面积急剧的减少,大量的土地闲置[3]。杂草丛生,土地的肥力减弱,水土流失,沙化现象出现。
3.栽培模式陈旧
传统的栽培模式结构单一,土地利用率低。有限的土地上种植单一作物,例如玉米或小麦,利用局部空间,光照面积较小,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多年种植同一作物,还会使土壤中矿物资源利用单一,造成某一物质缺乏,土壤的肥力下降,板结成块。此外,单位亩产出值有限,投入产出相符,单位耕地的效益较低。
三、旱地农业技术发展趋向
通过农业新技术和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单位耕地面积的产出量已经成为旱地农业的发展趋向。我县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
1.应用地膜覆盖
在土地较为干旱的地方,采取地膜覆盖能够有效的保护农作物所生长环境之中所需要的水分,从而能够在较为干旱的土地之中种植一些不特别依赖水资源的农作物,导致在同样的土地之中也能做到每年的农作物不一样,从而做到养地的作用[4]。
2.半旱地农业技术
半旱地技术可以理解为选择合适的作物生长阶段,进行适量的缺水灌溉,以达到节水保产的目的。同一作物品种,各个生长生理过程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各阶段水分亏缺对与产量形成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作物和品种的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利用作物品种的需水量特点进行水分的供应,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在适度水分亏缺环境中生长的作物较在充足水分条件下生长的作物对干旱的来临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从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可以取得这样的认识:干旱缺水不一定降低产量[5]。这是由于许多作物在适度水分亏缺环境中生长的作物较在充足水分条件下生长的作物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半干旱技术既可以节约大量用水,又可以使最终产量基本不受影响。通常的实施措施为有限灌溉、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等。
3.水肥耦合技术
水分和肥料是作物生长必须的条件,作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和肥料供应, 因此研究水肥耦合技术十分关键。通过测定土壤中肥力和水分含量,再根据作物生长特点及需肥需水规律,建立以肥、水、作物产量为核心的耦合技术模型[6]。可实现合理施肥、充分发挥水肥协同效应,提高抗旱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水肥耦合技术可以同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4.选择优良品种
没有好种子,仅仅有好的农作物生长环境,无疑是巧妇然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在对土壤环境采取一定的处理之后,还要选择好的品种来进行种植。这样就能够起码在种植农作物的开始就做好第一步,能够为农作物高产做好准备。另外优良品种的选择是有一定的方式方法的,因为当地的环境较为干旱,所以首先在农作物的选择上就要选择适应当地土壤环境的农作物,不能选择一些喜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农作物,那样就事与愿违了。另外根据当地的突然环境选择农作物也是需要将种子进行一些对比实验或者筛选的方法来选择出一些较好的种子进行种植,以便发挥优势,实现干旱土地也能高产的目的[6]。
5.增加物质投入
杜宇不同的农作物要采取不同的耕作方式,并且要根据其作物的生长环境来选择正确的施肥方法和周期。摘要的技术方法有以下几种:1)目标产量施肥法,主要是根据农民对于作物的产量需要来进行给定的肥等物资的投入;2)集中施肥,主要是根据作物的不同来进行统一的集中施肥方法;3)不均匀施肥法;是用于一些比较特殊的作用,是一种有选择的施肥方式方法。只有根据特定的农作物,农民的需求和土壤的具体情况才能够决定施肥的具体方法,做到即高产又养地的效果。
四、结束语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单位耕地面积的产出量,我县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大片土地撂荒现象的出现,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发展集约型土地经营模式成为新的土地政策导向。这种模式有利于土地集中种植、合理种植、机械化种植,也有利于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增加土地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 阎波.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技术》,2016(12):23-24.
[2] 胡立峰.麦/玉两熟区农作模式分析及轮耕模式探讨[J].《中国农机化》,2016(12):243-246.
[3] 刘和俊.农村耕地撂荒问题透视[J].《农村经营管理》,2016(11):24-25.
[4] 邓宏文.旱地农业发展浅见[M].《农业出版社》,2016(07):122-161.
篇6
关键词:农技推广的作用;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台安县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6.007
1 农技推广工作的作用
1.1 农技推广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农作物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培养出有文化、高素质、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农技人员的宣传推广是使农民掌握农业知识的关键。
1.2 农技推广是实现农作物高产的重要途径
要想农作物高产稳产,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必须要把农业技术推广到广大农民手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这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3 农技推广是推动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教育不均衡,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技推广人员要深入到生产一线,真正做到“人到、心到、责任到,问困难、问需求、问发展,送信息、送点子、送技术”,积极推广宣传,带领农民科学致富。
2 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技推广人员严重不足
台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部设有6个业务股室,农业技术推广股、土肥股、植保站、农产品检测站、培训股、园艺股,还有1个办公室,总计19人。共有办公室人员3人,领导3人,技术人员有13人。每个股室平均为2人左右,他们除了负责全县的农业技术推广、施肥指导、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培训、设施农业的指导及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的同时还负责上级各个业务部门下达的日常项目的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工作。另外,还有各个部门下达的各类专项的落实、实施、指导、总结等,工作量较大,就现有人员完成这些任务很艰难 。
2.2 台安县农技人员业务水平偏低
在职人员19人中,大专学历6人,中专学历5人,非专业毕业人员5人,后勤人员3人,业务水平偏低。
2.3 农技人员对新技术新品种了解少
由于农技人员参与的农业实践少,培训少,现行体制下一些育种单位繁育出优良品种后直接面向农民进行推广,或由销售单位在销售过程中进行宣传推广,致使一些新的优良品种信息获取时间滞后,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2.4 农民对新技术认识不足
现阶段农村人口流动性大,农民种田经济收入较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在家里种田的都是留守的中老年人,他们文化水平较低,精力和体力都不足,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作用认识不足,一直延续以往的种田方法,接受新技术、新成果少,也不愿意参加农技人员组织的技术推广培训。
2.5 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台安县是贫困县,税收少,财政资金紧张。每年预算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拨业务费为每人0.4万元,单位19人,总计拨款7.6万元。这些资金去除水费、电费、电话费、办公费外所剩无几,无法满足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推广的差旅费、培训费等费用。致使全县的农技推广工作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另外,由于财政资金紧张致使每年的经费都是12月份才能拨到单位账户,农技人员下乡的费用无法及时支付,这些正常的支出都是农技人员自己垫付,年末才能报销,这给农技推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6 农技推广人员晋升职称异常困难
县级推广部门的推广人员较为辛苦,深入到农民田间地头是家常便饭,但申报奖项很困难。晋升职称除了论文还需要获奖证书,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难题。
3 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对农技推广机构的重视
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机构的体制。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各个涉农部门要把农技推广放到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采取一切措施,积极推进农业推广体系的完善,保证其顺利履行职责。
3.2 加强农技推广资金的投入
只有农业生产发展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才能增长,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因此,除了上级部门给予的专项资金外,还要加强业务资金的投入,使农技推广工作能顺利进行。
3.3 加强对县级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
加强对县级农技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同时也要加强对乡(镇)农业站农技人员的培训,使其开展对农民的培训时,做到以点带面,使农民不断地加强对新技术的掌握和熟练的运用,从而使农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积极耐心的引导农民,使其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接受新的技术,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农技人员在下乡培训的基础上还可以创建网络平台,促进农技推广技术信息交流,使农民不出家门就能了解到新技术。这样即省工又方便,大大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3.4 充分考虑县级农技人员的实际情况,对县级农技人员晋升职称的条件应予以放宽
篇7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阶段,国家正在重点进行传统农业的改造,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时期,形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刻。而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当前我国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但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还不能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匹配,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体系未与农业现代化相调整。在各个大中院校中,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类似,技能特长与现代农业发展和需求相距较大。
(二)轻实践重理论
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还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理念,最明显的就是农业试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难落实,如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等难以有效落实。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设置中毕业实习一般设置在最后一期,学生忙于择业求职,导致实习内容流于形式,实习论文缺乏实地调查,实习报告参差不齐,缺乏严谨、规范的实践教学和实习监督,造成学生难以掌握农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无法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农业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的大中院校培养出的农业经管类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自身缺乏爱农、兴农和强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力,更使得他们不愿意从事涉农领域。在学校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引导正确的就业和从业观念,也使得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就业率在各专业的排名靠后,就业率低下和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反过来也影响了招生质量,形成了农业专业招生和毕业的恶性循环。
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农业的大中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所处区域优势,并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期望,突出高校的自身农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如浙江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重点是培养熟悉食品国际商务流程、具有全球视野、食品企业运作管理的高级涉农商务人才。除了学校角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还要专业层面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的创新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在农业专业层面上制定针对传统农业、新兴农业、农业应用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业专业内容上制定各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体系、内容设计和培养方案都要适应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要求。在学校、专业、课程这三个层次的农业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辅相成,无论哪个层面,都能够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仅掌握社会、人文、农村经济、农业管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运用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解决和发现农业问题,独到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去服务和建设“三农”,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农业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中,要从整体上对农业经理管理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优化。坚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用化、综合化、精简化、多样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整。一是注重农业科技与生物技术、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注重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将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渗透到农业课程中;二是合理安排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农业公共课程的比例,在扩大学生农业专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也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和脱节的情况;三是加强农业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建设,不断凝练和更新农业课程内容,增设能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精简教学内容,在核心课程上增加学分占比。
(三)完善教学方法
大学生最佳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是第一学年,而不是像很多大中院校第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学生自行选择专业的方向,因此应尽早为学生创造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就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农业经营与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农村经济产业化等农业经管类的专业方向,并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根据学生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特点,适当增加案例、分组讨论,改变单一的教授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师生互动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二是,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并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增加学生实践调研的机会,将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农业经管类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应用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创新开展“班村共建”模式的第二课堂,农业经管专业的学生与基层组织的村级对接,学生科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推广农业技术、扩展农村产品销售、筹建农村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逐步使得学生爱农、并愿意扎根农村,培养强农意识的有效途径,也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发挥一技之长,在农村事务中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可适时开展农业科技的学术竞赛,通过对农业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报告、创业设计大赛、农业管理论文比赛、农业技术科研立项等活动,在实践和竞赛活动中强化农业理论知识和合作意识,发挥学生高效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张永康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郊翔宇,崔宁波,庞金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M].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
篇8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科院紧紧围绕助推我省农业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以农业科技合作共建为手段,加快农业成果转化,坚持“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创新理念,破解了农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脱节难题,探索了“强农、惠农、富农”的发展路径,取得论文与成果双丰收,为全省粮食生产十连增、农民增收十连快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使全省的科技贡献率逐年提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首创的“农业科技院县共建”模式被农业部作为十大农技推广新模式之一在全国推广,并连续2年写入中央1号文件。目前我院已经开展了四批院县共建工作,直接在全省39县开展共建工作,并辐射带动全省农业实现结构优化、效益提升。
作为全省农业科研龙头单位的省农科院,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构建“五位一体”的模式,使全省农业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8.5%提高到62.5%。一是建园区做展示。十年间在各县选择便于农民参观的地点在县里建农业科技核心园区125个、乡里建科技示范园660个、村里建科技示范田4750个。展示当地需要的作物新品种,新肥药及新技术等农业新成果2810项次,辐射推广面积8796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1.9%。在农业生产关键时期,举办田间博览会、标准化技术现场会,由省县专家现场传授农业技术,解答咨询,使农民能够就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用得上解决问题的新技术;二是办大院重服务。在全省建设专家大院39处,每个专大院固定30名以上的农科院专家,与县里农技人员共同组成了一支常驻不走的服务“三农”的专家队伍。设置了专家咨询台;开通了农技“110”热线电话;配备了电脑多媒体系统、图书、挂图、农业技术光盘和标本,免费向农民开放,十年累计入驻科研人员12万多人次,解答农民咨询电话100多万次,实现了农业专家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三是选项目促增收。在各县普遍开展了农业科技致富项目。通过致富项目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特色产业。省农科院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00多项科研成果免费向全省农民开放。累计实施致富项目580项次,涉及66.8万农户,实施面积1980万亩,使项目区年户均增收2715元,增加经济效益181.36亿元;四是搞培训育人才。为解决广大农民对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吸纳能力较差的问题,省农科院坚持把培训搬到村屯,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对农民、乡村基层干部、农业科技示范户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同时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进行最新科研成果、最新技术和最新品种培训。在搞好大课堂、大集市培训的同时,突出搞好“点菜式”培训,做到“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累计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7万场次,举办电视讲座2910次,发放资料1029.5万份,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698.5万人次;五是建联盟促发展。为促使区域内农业生产各环节有效连接,实现节本增效。我院组织整合了科研部门、农业生产企业(肥料、农药、机械)、大型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农业资源,围绕农业产业链建设,在全省范围内搭建创新性农业科技服务专业平台。我们的联盟吸纳农业优秀人才入会,涵盖了全省农业各个领域,百姓形象地称产业联盟为自己的贴心管家。目前,已经发展会员11万人,开展交流、研讨会302场,6万多人受益。
为保障院县共建工作的有效持续在全省进行,充分调动各个研究所、广大科技人员和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尤其是广大农民和现代农业新型主体的积极性,建立了全新的运行体制机制。一是保障有力。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工作,把在全省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合作共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对全省农业科技合作共建进行工作协调和指导;选派科技副县长。二是资源整合。合作共建的农业科研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农业大专院校科研设备设施、科研成果、科技园区一律互相开放,实行科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院县科技人员统一编队使用。三是激励约束机制。建立领导负责制。主管副院长包县、一个研究所牵头、多个研究所、多学科专家参与的科技合作共建体制。并对合作共建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完成的目标、时限、标准和责任人,实施定期考核,奖优罚劣;共建双方协调机制。在合作双方之间建立了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相互支持、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的工作机制,使合作共建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基本得到及时解决;建立科研与推广并重的人才激励机制,将院县工作量化考核,在晋升职称、评选先进、分房等方面同等待遇,推动大批农业科研人员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活动,并且不断匡正科研方向,使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紧密结合。通过组建科技专家服务团,落实科技服务责任制,下派科技副县长和财政资金拨给牵头研究所的有力保障,畅通了科技人员进入经济主战场的渠道,使科研和农业产业需求结合得更加紧密;建起了科技与农民对接的直通车,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激活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了成果推广转化速度;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留下了一支不走的技术队伍;推动了结构优化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希望在科技、潜力在科技、繁荣在科技、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院县共建,是新形势下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成功做法,是一项既符合我省当前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际,又具有长远历史意义的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希望之路。 (编辑/刘佳)
篇9
关键词:都市型农业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26-0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对农业提出了多元化的服务要求。都市型现代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以城市为依托,形成服务于城市的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农业体系。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自2009年起,着力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区别于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学位,主要培养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2015年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比例将控制在1∶1。招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环节,招生质量直接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我国现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由国家主导,自上而下,有着统一的标准、要求和进度。我国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的高校分为中央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中央部属院校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尤其是设置研究生院的高校享受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在硕士招生中拥有充足的生源,具有自划线的权限,有较多自。地方院校在硕士招生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国家划定的分数线进行复试录取,生源数量和质量均处于劣势。因此,为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地方院校要切实提高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从而在高校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关乎地方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北京农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北京市属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于2008年4月获得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权,虽然专业学位工作在学校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但经过努力和建设,已成为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其特殊性,再加上北京大都市的特殊地位,如何立足都市型农业特点,办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尤为重要。
一、北京农学院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质量的实践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高质量的生源,招生就在于吸引和挑选出高素质的学生。作为地方院校,在名气上和综合实力上较中央部属院校明显处于劣势,如何争取优质生源成为招生工作的工作难点和重点。近年来北京农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机制,通过采取以下有效措施,较好地把握招生工作的主动权。
1.以学科特色吸引优秀生源。北京农学院紧密围绕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近年来,学校承担了“973”、“863”、支撑计划、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农业行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国家项目。在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研究、作物品种研究、肉牛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中兽药和生物农药等方面在国内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尤其是近三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重点解决了一批北京乃至全国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通过加强学科建设,突出特色,以点带面,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从而吸引优秀生源。
2.以名师魅力吸引优秀生源。北京农学院现有教授90人,副教授202人。教师中受聘为“外籍院士”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创新人才7人,北京市长城学者2人,北京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5人,北京市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学术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13个,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通过名师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吸引优秀考生报考。
3.以改革培养机制吸引优秀生源。为吸引优秀生源,同时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加大校外培养基地建设,增加校外实践的时间与机会。同时保证研究生在学期间基本学习、科研和生活的需要,我校不断提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学待遇,2012年9月起将在学待遇发放标准提高到900元/月/生,我校硕士研究生在学待遇一直列于全国院校前列。
4.以规范管理制度吸引优秀生源。①拓宽宣传途径,提高生源质量和数量,作为地方院校,加大宣传力度,采取主动进行多形式立体式地宣传,吸引优秀考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对专业学位性质认识的转变是招生前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由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对这一新生事物缺乏了解,存在“比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研究生低一等”的偏见认识,造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率偏低。例如,北京农学院第一届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不足10%。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加大了宣传力度,使应届本科毕业生明确专业学位是与学术型学位没有本质的区别,均属于同一学历层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区别仅在于培养目标不同,即专业学位教育突出与职业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北京农学院还加大了就读专业学位的优势: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一般为2年,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节省1年;由于培养更注重应用,因而就业更有针对性,成功率更高;在培养过程中,个别学生如果发现自己对学术更感兴趣,想继续深造,也可直接考博士,同样可以节省1年。通过宣传,北京农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率由过去不足10%到目前已超过200%。学校组织各学院积极动员本校本科毕业生报考本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召开专场动员大会,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在校本科生;充分利用教师本身资源优势,发挥推广教授下乡服务的优势,将招生信息传递给个郊区县的人员;同时开拓京外渠道,每年组织多支小分队到京外高校招生宣传,扩大学校影响力。②充分利用网络,畅通沟通途径,提高招生工作效率,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以时间紧任务重而著称,作为地方院校,除了一志愿考生的录取外,关键是出色地完成调剂任务,调剂工作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增加了工作的艰难性,因此,北京农学院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展示自身,并通过高效工作来吸引考生。通过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及时向广大考生公布招生进程、招生规章制度、招生复试工作规定等,实现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初试成绩、复试结果、录取情况、档案到达情况等考生密切关注信息的网上查询,得到考生的好评。③遵循“按需招生、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招生程序,我校坚持公正选拔的原则,详细制定招生工作方案,成立校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再由各学科制定复试工作细则,成立学科复试工作小组,各复试小组中每一位成员参与评分,取平均值作为考生的复试成绩,复试过程全程录音,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占50%加权折算成综评成绩,根据考生综评成绩在本学科中的排名确定拟录取名单,最后在拟录取考生中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另外复试名单和拟录取名单要在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公示,纪委全程监督。④人性化管理,提高招生服务质量,我校招生工作一方面坚持公正选拔的原则,另一方面尽量人性化和细致化,对考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从而吸引优秀的考生。复试时间尽早安排,努力争取一部分尚处犹豫状态的优秀考生;设置专人接听电话,耐心细致地回答考生的问题;复试报到流程明晰流畅;复试录取工作时间紧凑有序,复试结束后三天内公示录取结果,保障未录取考生能尽早再次调剂。
5.以建设强大的都市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吸引优秀生源。由于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更注重将理论运用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而都市型人才培养“用武之地”实践平台的建设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北京农学院针对这一新的农业需求现象,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和办学优势,率先开展一系列适应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硬件和软件建设。在硬件上,学校有3个北京市人才培养基地和3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5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有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大学科技园等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和成果转化基地。在软件上,学校在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尝试。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创建实施“政产学研推”教育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11个国家的17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并进行硕士的人才联合培养。学校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加强校校联合、教科联合和校企联合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和作用,先后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农业职业技术职院签署“三院联动”协议,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有效的联动与合作机制;学校与首农农业集团、北京雷利集团、北京金六环农业园、内蒙古永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天海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绿都林科技园有限公司等多个省市的涉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农业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形成了校企联合的研发体系。
二、北京农学院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成效
1.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自2004年以来,学校从无到有,现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覆盖了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2个类别涉及12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从2009年的30人,到2012年的116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4%。招生规模稳步扩大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2.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质量不断提高。2009―2012四年录取初试成绩高出国家分数线50分以上(含)的研究生平均占15%,高于国家分数线30~49分的研究生平均占30%,高于国家分数线10~29分的研究生平均占62%。同时我校录取的考生中来自“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的毕业生逐年增多。
3.提高招生效率和师生满意度。通过招生网站,增加了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加强了与考生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招生工作效率,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复试选拔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导师组和导师在复试当中尤其是业务考核等方面的意见。坚持第一志愿优先,并兼顾选拔优秀。对于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招生质量和效率的思考
1.建议改变国家硕士招生政策文件下达方式。目前国家教育部硕士招生文件实行一年一发,常常又滞后于招生进程,不利于安排招生工作。因此建议硕士招生政策文件更宏观和更稳定,避免地方院校一直处于被动期望中,不利于招生效率的提高。
2.建议硕士招生计划下达时间提前。建议招生计划应在国家分数线下达前,最好能在考生报考前,对考生更具参考性。
3.切实加强高校自身的特色建设。高校之间招生的竞争最终都是各校综合实力的竞争,在综合实力上地方院校无法与综合性部属
院校比拟,因此地方院校需扬长避短,突出特色,不断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以特色立身,在高校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4.加强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硕士论文更强调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要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刘爱荣等认为专业学位硕
士论文应具有实、新、高的特点:“实”是指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生产、科研实际,论文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生产;“新”是指论文选题要应用学科前沿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解决都市型农业中急需解决的难题;“高”是指硕士论文的科学水平、创新水平都要达到较高的水平,科研成果能取得较高的实际价值。
专业学位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是由政府、学校、企业、社会构成的关系链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任何变化都是受这个关系链上其他环节状况牵动。北京农学院利用其办学优势和地理优势,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看作是一次发展机遇,通过加强人才培养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仅推动了学校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而且了促进本科生教育。
参考文献:
[1]方志权,吴方卫,王王威.中国都市农业理论研究若干争议问题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8):521-525.
篇10
关键词:农业硕士;培养模式;“三位一体”;联合培养
我国自1990年就开始了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现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培养模式和格局。目前全日制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增量在不断上升,但培养模式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需求仍然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完成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探索和构建出一套适应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素质分析及能力的培养方案,学校与协作单位联合组建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将社会人才需求跟踪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常态化、制度化等显得尤为重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2016年更名为农业硕士[1]。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分别颁发了《关于农业硕士专业学位领域设置调整的通知》(农业教指委[2016]3号)及《关于公布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各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农业教指委秘[2017]26号)这是目前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我国目前的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对成熟,但在培养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西华师范大学也是较早开展农业硕士培养的高校之一,从最初设立农业推广硕士点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为中国西南片区培养了大量农业应用型人才。
1“三位一体”农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背景
国外硕士研究生培养中,不存在学术型和专业型在培养目标的区别和界定。国外关于农业硕士的研究主要是学生对硕士课程和教师的满意度研究[2]、硕士学位课程内容分析[3]、学生们感兴趣的课程研究[4]、基于课程的开发模型满足学生的需求[5],关于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很少涉足。我国学者对农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工作始于2000年。国内的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探索主要用于本科及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并且主要是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研究[6-7],关于研究生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探索研究较少。郑冬梅[8]探索了产学研相结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陈筠等[9]探索了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衣华鹏等[10]探索了高校管理部门引领护航、双导师“联合培养”、培养基地助力三大模块入手构建“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李棕松等[11]构建出实践选题-学校培养-企业就业的全日制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姚明印等[12]探索了学校-企业-地方“三位一体”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所有这些涉及农科教“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都存在一定不足,构建完善而适宜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硕士人才培养的质量。
2“三位一体”农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方法
全日制农业硕士是面向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需要,并且具有相关的职业背景,推动新兴农业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力求推动农村发展工作和农业技术推广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13]。因此,主要通过以下4种方法来进行“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究。(1)文献法。主要是通过查阅、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来更清晰地了解“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2)问卷调查法。设计能够反映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卷,通过线上调查和现场调查等方式获得调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3)访谈调查。通过访谈或听取意见的形式,了解高校农业硕士课和老师、在读研究生、毕业研究生、研究生培养及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对农业硕士生培养意见和建议。(4)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农业硕士研究生不同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特别是改革后的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传统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筛选出合适的培养模式。
3“三位一体”农业硕士培养模式主要举措及成效
3.1培养方案的修订
项目实施后,学院成立农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审定培养方案和实施方案,形成了2020版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新方案更加适宜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特别注重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3.2师资队伍建设
国内农业硕士的教育培养起步较晚,特别是“三位一体”新的培养模式。在探索“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同时,需要加强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建设,并结合“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来组建师资队伍。首先,优化农业硕士专任教师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名校进修计划、青年教师计划、学位提升计划,优化农业硕士师资队伍结构,积极培养农业硕士学科带头人和骨干,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制定专门的青年教师导师指导制度,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进行指导。其次,着力打造一支新型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合作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推荐技术专家和能手兼任合作导师和实践教学导师。学院激励农业硕士教师到生产一线、科研单位去锻炼,建立“双师双能型”农业硕士教师资格认证体系,鼓励考取行业相关资格证书。最后,每位农业硕士研究生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取长补短,联合培养。校外导师特别注重选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的。
3.3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各项制度,建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包括教学规章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模式,确保各环节有制度可依。学院农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培养方案和实施方案提出政策建议和措施,对实践环节等给予指导,推进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及与科研单位和生产部门的产学结合。同时实行领域带头人制,农业硕士的各领域负责人负责本领域的相关培养工作,具体制订培养方案,监督培养方案的实施,监控农业硕士培养的各教学环节,推进教学改革。增加学院配套经费的支持,学院在农业硕士学科建设经费及教学业务费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对研究生素质分析及能力的培养,学校与协作单位联合组建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将社会人才需求跟踪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常态化、制度化。
3.4协作培养模式与机制探索
学校与协作单位建立农业硕士联合培养指导委员会,联合培养指导委员会共同完善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定,协作单位的技术骨干及联合指导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完全部分课程的教学;协作单位与学校共同完成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但以校内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训练场所。探索协作的组织体制与运行机制,协作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如何有效参与专业教学内容,并将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和深化;建立与协作培养单位的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将协作单位的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将协作单位的特色转化为学科特色。
3.5课程与教学改革
探索适宜农科教“三位一体”的农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拓宽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实习、课程小论文等教学环节,建立和完善课程综合教学评价体系。按照农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围绕生产实际,按社会需求标准选择课程内容;选择适宜的教材,并与协作单位一起开发补充内容,将生产上急需知识、关键技能补充进课程,目前正在整理补充教材。项目实施后,“园艺通论”等一些专业实践性强的课程邀请协作培养单位的合作导师主讲,使丰富的实践内容进入课堂,让学生非常受益,学生普遍反映很好。教学工程中注重案例教学,项目实施后,课程主讲老师深入协作单位,并与联合指导老师合作,结合生产实际,新增“一项动物繁殖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选择、反馈、推广”“川西高原老芒麦种子丰产技术研发”“南充市中国晚熟柑橘之乡建设”等多个实践案例,这些案例正在完善并申请入库。
3.6实践平台与基地建设
利用学院现有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与农业硕士实践环节的契合,建设实践教学的新体系。同时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将各项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完善标准化的实训模式,健全质量保障机制。项目实施2年来,新增实践教学基地4个,并加深与协作部门的合作,强化创新创业类训练,深化和提高现有的创新实践活动。完善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机制,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校外基地的建设的动态管理,优化实践教学基地,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基地合作效果。实践教学基地也是协作的研究生培养单位,许多研究人员也是农业硕士校外指导教师,都具有丰富的指导硕士研究生经验,同时也有丰富的教学实践技能。参研的研究生既是在读农业硕士研究生,也是农业生产部门的从业人员,既是研究人员,也是被研究对象。
3.7注重毕业论文选题与过程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