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01:0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历史遗产。传统文化中蕴含和积淀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一直以来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世世代代的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ltura,具有制作、掘垦、居住、动植物培育等于物质生活相关的意义,引申出对人的性格的陶冶及品德的教养之意。而今天的“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全部内容。 而“传统教育”作为一般的日常概念来说,是指历史上延传下来的教育现象而言的,相对近代教育而言有封建的传统教育;相对于现代教育而言有近代的传统教育。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创造的文化,具有中国本土特色。从夏、商、周一直延续到清末前,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的作用下,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和积淀,逐渐形成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
德育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的核心。从孔子开始就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言论。再到后来的孟子又把德育加以发展。《大学》开篇也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历代教育家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逐渐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以德主教的教育观。
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仁爱
仁爱的德育思想主要是由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他认为社会中出现的很多争斗,不公都是因为缺乏仁爱造成的,因为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彼此之间缺乏同情心。所以,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将“爱人”作为正确处理人伦关系的主要手段和最高道德原则。在具体的实践中,孔子坚持“一贯”和“忠恕”。“一贯”就是要坚持做,持之以恒,“忠”就是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恕”就是不做对别人有害的事。自己不愿意做或接受的东西,就不要施加给别人,这是爱人的基础。自己想要得到的,也要为别人谋之,这是爱人的高层次要求。所以,“仁爱”的思想体现了道德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即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不加害他人。只有做到“仁爱”,社会才能长治久安,人与人之间才能互相宽恕,社会才会和谐。
2、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孝悌
《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悌之所以能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处于起点、核心和根本的地位,其在于“仁爱”是德育的基础,而谈仁爱必然先要谈孝悌,且孝悌是仁爱之本。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又何谈兼爱他人。孔子故曰:“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的基础,也是“忠”的基础,从爱父母,到亲人,到朋友,到他人,再到国家和民族,只有调整好自己一父母家人的关系,才能进一步调整好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孝悌”是“仁”的根本,也是仁的实践,所以它在中国伦理规范中居于重要核心地位。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育
古人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其较多的贯穿在《论语》、《学记》中。
(一)孔子《论语》中的教育教学方法
1、温故知新
孔子开篇就说到:“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学了,然后能按时复习,这不是很高兴的事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而能在其中获得新的体会,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两句话都表达了学习要按时温习,并要从就旧的知识中总结提炼,得出新的体会。
2、思考与学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惘然无知,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这说明了思考与学习的辨证关系,即学习时要思考,思考的同时也要学习。
3、因材施教
来自于《论语》中的一个典故,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件事情以后就要马上去实践它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够听到以后就要去实践它。冉有又问听到一件事就要马上去实践它吗?孔子说是的,听到以后就去实践它。另外一个学生听到后很奇怪,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却有不同的答案。孔子就说,冉有退缩不前,我教导他要勇于进取;而子路勇猛过人,我教导他要谦退。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注意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方面的区别,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避免盲目性和一刀切。
4、启发诱导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也就是教导学生,不到他心中渴望通达而自己不能实现的情况,不去开导;不到他想说却无法恰当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不能做到告诉他一个方面,他就能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时候,就不再教导他。即教师在进行启发诱导的时候要注意时机,要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发挥积极的主动性,教师要适时、适当的进行施教。
(二)《学记》中的教育教学方法
1、“预、时、孙、摩”
《学记》中说,:“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就是说要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要抓住适当的时机进行教学,要循序渐进,按照次序进行教学,要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这是教学的四大原则,掌握这些原则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2、教学相长
“学,然后能知不足,教,然后能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深刻的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长善救失
《学记》中说,学习者有四种过错,教师是必须知道的,即“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就是说有的人学的不好,要么是因为贪多,学的太过繁杂,要么是读的太少,知识过于狭窄,要么是不够专注,见异思迁,要么是不能坚持,浅尝辄止。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学的不好的原因,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三、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美育
(一)乐
中国古代教育很重视音乐和音律的教育。其教学内容六艺就有“乐”,到了汉朝,董仲舒大力倡导以学校、社会与家庭为场所的乐教,汉朝随即设立了乐府机构,确立了乐教的重要地位。
(二)诗
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他的出现和繁荣不得不归功于古代的诗词教育。《诗》是六经之首,诗教为各教之首位。在太学生的培养中,诗就是不可缺少的美育课程。在汉代还设立了五经博士,自此之后,各朝个代都把五经作为教学内容,诗的学习也作为传统沿袭了下来。
(三)书
书法可以抒发和表达人的感情和素养,能达到静心养神的功效。而六艺的教学内容中也有书法。唐代设六学,书学便是其中之一,宋代书学更加完备,有篆、隶、草三体,而历代帝王多擅长并倡导书法,致使书法成为古代学者必学科目之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教育也在这个文化大潮中传承沿袭了几千年,其中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学习才能更多的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从而指导我们更好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2).
[2丁鼎.礼记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
篇2
一、古代心理文化
在一些古诗文的内容中还体现出了古代的心理文化,特别是一些将作者内心情怀表达出来的文本,学生通常都可以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而感受到古代文人内心的情怀和他们的风采。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对古人的一些典型心理状态以及古人的价值观念进行更好的认知,这对于学生的古代心理文化教育渗透来说是很重要的。对文本核心思想的理解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古诗文内容时的一个难点,造成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古文人的心理状态不够了解。所以,这部分内容的认知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加强的,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古诗文的有效教学。对于一些非常典型的古代心理文化,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这方面背景知识的认知,教师可以找出相应的文本范例来进行教学。比如,古代酒文化在《醉翁亭记》和《水调歌头》中很好地表现出来;还有隐士文化也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陶渊明的隐士情趣在他的《归园田居》中就反映出来,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则将一种淡泊名利的高雅之情表现了出来。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之后,教师还可以让他们选择一些课外的古诗文进行学习,使学生对古代心理文化的认知得到拓宽。比如,古代的民间艺术文化和民间文学:介绍一种民间表演艺术的《口技》,还有具有浓郁民歌气息的《木兰诗》。这些内容都值得学生去认真学习,也是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渗透的优质素材。
二、把握精髓
学生在对古诗词进行学习的时候,要懂得把握其中的精髓,不仅要了解古诗词和诗人的精神,还应该品味诗词中的古典韵味,从而使自身的文化气息得到提高,这就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作用。在对古诗词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文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方式的变化来更好地体会和品味诗词中的情感。对于古诗词中的情感,教师通过节奏、语调、语速、重音等朗读方式让学生体会和品味,从而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在对《渔家傲•秋思》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就要引导他们体会词中征夫的艰苦生活和将军的英雄气概;再比如,《卖炭翁》的教学,对于诗歌中描写的卖炭老翁为了将炭卖一个好价钱,大雪天早早起床烧炭卖炭,最后却被抢走的辛酸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卖炭翁的艰难和辛苦进行体验,了解当时平民百姓的悲惨情况以及当时社会对平民百姓的压榨,最终深切地体会作者在创作诗词时的心情。又如,在教学《武陵春》这首词时,该词表现出的忧愁之情学生都可以感受到,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怎样借助景色表达自己的忧愁之情进行思考,使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体会诗词情感,还可以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使自身的文学素养得到充分的提高。
三、介绍创作背景
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不同时代的作者在不同背景下创造出来的优秀作品,所以,这些诗文中就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特殊的情感。想要对古诗文的主要内容还有诗文所表达出的情感进行更好的了解,教师就应该将文章创作的背景内容用合理的方式为学生介绍出来,在这个教学的环节中,针对语文教学的拓展教师可以借助背景介绍的方法进行,让学生在了解作者创作时代环境的同时,明确这个时代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比如,在教学《武陵春》这首诗时,为了将南宋慌乱环境下的文化特色展现出来,就要着重介绍作者李清照在后期的生活状况,所以,在对诗歌进行赏析的时候,对作者借助诗歌表达出的凄凉之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而在对比不同环境和文化发展路径的情况下,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柯鹏飞 单位:湖北省阳新县高级中学初中部
参考文献:
篇3
一、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
1.高智商的野蛮人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完善素质教育,但受应试和升学的压力,语文课堂的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学生的综合素养严重失衡,从小学到中学,题海战术似乎成了最行之有效的高分速成法,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被剥夺,很多孩子被培养成了高智商的野蛮人,书店里的各种练习更是受吹捧,而传统文化书籍更是无人问津,即使家长一厢情愿地买回家也是束之高阁,应试教育使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
2.学生缺乏修养,暴躁易怒
语文课堂本应是学生放松情绪,感受文化的幸福时光。曾几何时语文也变得“唯分数论”,凡是考试涉及不到的文化、文学都被视为“异类”。长此以往,没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等传统文化熏陶的教育,许多学生缺乏个人修养,没有一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之心,甚至是非不分,易怒,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3.父母无恩论
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是简简单单的爱字,孩子由于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摆脱“传统”的羁绊,很多孩子选择了与父母反目为仇,甚至“弑亲”事件层出不穷,本来是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解决的问题,最后演变为社会的悲剧,值得反思。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1.深入解读教材,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精髓
由于语文教学所用的素材均是在契合学生认知水平、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所编成的,而此类文学作品不仅措辞优美,可让学生从中学会语言应用技巧,还潜藏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可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思想,引导学生在深入剖析相P教材时,能真正感悟传统文化精髓,理解作品中优秀的文化特质,从而得以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真正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教学《师说》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文章中表述的“师道”思想进行总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这三点“师道”,并在深入解析中明白只要有相应的能力,人人可为师,且只有从师学习,才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而不耻下问、尊重老师更是从师过程中的关键思想。在指导学生深入解读此文章中,可让学生重新地去理解“老师”这一概念,这便成功地让学生从教材中感悟到尊师重道这一传统文化思想。
2.结合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自主接触传统文化
语文作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发展,而这也意味着,生活中同样存在着优良的传统文化。这就要求相关教师也应注重从生活人手,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主动了解,主动接受的良好心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形式,因而教师可结合传统节日,让学生直接感受借助节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由此对于激发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兴趣,引导学生感知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可起不容小觑的正面影响作用。例如,在清明节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感悟其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而在中秋节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诗歌,并开展朗诵比赛,以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中秋相关优美诗歌的熏陶,了解期望阖家团圆这一节日内涵。在重阳节时,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重阳节相关的诗词,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学习到重阳节的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等传统习俗,并分析以往重阳节习俗的寓意是为了健身祛病、以畅秋志、辟邪求吉,而时至今日,重阳节已演变成为倡导人们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节日。由此也令学生从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化,这有利于其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3.鼓励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深化传统文化认知
篇4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从本质上讲,人们所受的教育,主要指的是文化的教育。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社会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创造出来的,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内在提炼。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丰富而视角深邃的传统文化背景相联系,通过汲取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来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目标是塑造人们健康的人格,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升人们理解人与人、自然以及社会的关系的能力。所有这些都符合今天我们所大力倡导和追求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与今天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是一致的。目标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二,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的活水源泉。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着爱国主义思想和献身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的价值信仰,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品格。”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衡量指标。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题材广泛的爱国主义思想正是今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竭源泉。
总之,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健康发展。否则,丢掉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当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是无法绕开的“结”,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优秀的文化成果对我们今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而有效的引导作用,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不竭的资源,人们通过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会使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概括来说,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塑造人、培养人的功能等方面。具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智慧的结晶,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础。“教育是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一种生命机制,没有文化传统就不会有教育,因为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无法拒绝的历史传承,这就注定了教育必须以传统为前提、为基础,去继承传统,承认历史和传统对人类的作用,从而根据民族传统采取特定的教育行动向下一代提供有关人类历史发展的范型和参照系。”现代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社会不断发展,结合时代要求变化而来的,没有传统文化这一历史文化基础,现代文化发展必将成为空中楼阁。因此,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的教育功能,必须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和基点,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价值。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正是这些内容优秀而题材广泛的传统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它激发了我们的民族白尊心、自信心,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并且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积淀成我们民族的共同心理。”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高尚人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刚健奋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标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慨;“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勉风格;“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奉献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气节等等。这些最优秀、最可贵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及其宝贵的教育内容。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原则和方法。一般来讲,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如下几种教育原则和方法:一是教育注重言传身教的原则。如孔子主张以道德示范为特点的教育方式。“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都说明了以身试教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我们今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二是道德教育与内心自省相统一的方法。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心理教化的积极作用,“内省”“慎独”的人身修养以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道德修养方式,为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心里教化方面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借鉴。三是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方法。中国古代教育家大多认为德育要高于智育,一个人首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知识只有用于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三、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实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表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切实的效果,能否始终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性与发展性,必须充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和功能。新形势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切实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积极利用各种传媒,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大众传媒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通过各种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载体具体而形象的向广大群众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群众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人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从而达到对广大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二,构建全国性的文化网站,使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到广大青年朋友。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的新的重要阵地。通过构建全国性的文化宣传网站,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让广大青年朋友远离媚俗,陶冶情操,培养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也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的心中扎根,从而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5
关键词:传统思想文化 传承 思想政治教育 精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167-02
一、引言
跨入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眼前仍然晃动着许许多多茫然的眼睛。没有生活的目标,没有目标地生活,走不上人生正确的道路,没有正常的人生规律,这是现代人们的悲哀!虽然,人人都在走着自己的人生道路,然而在这些道路上,荆棘丛生,暗礁遍布,陷阱隐匿,法网环绕。很多人就在这个路上打圈圈、绕弯弯,直到死,也没有走上康庄大道,也没有弄明白这一切。这也是现代人生的悲哀!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力。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国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人生理想等,都处于支配地位。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传统的思想文化已经牢牢占据了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起到主导作用。当然,如何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思想教育资源,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修养等内容,还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我们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完善学生人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需要
多年来由于人文主义的不被重视,加之西方一些外来思想的不断涌人,对思想活跃的学生们思想产生很大的冲击,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使他们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教育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豪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的献身精神;以“仁、义”为本,点出儒家文化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以“百善孝为先”,传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格守的传统美德。学生作为传统文化的承担者、体现者,必须摆脱盲目的自在状态而提升到自觉自为的水平。对于传统文化主动去接受、举一反三地接受、创造性地发挥;培养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中华民族健康的传统文化心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一部分。
2.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剧,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这个机会对我们的思想进行西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学生的精神境界、精神生活和道德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一定要掌握住思想阵地,利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引导全学生、教化学生,激起他们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强大凝聚力,是中国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爱国、忧国,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对这一优秀传统要进行认真研究,在大学生的教育中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报效祖国的理想,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定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3.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通过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而保存下来的历史精华,已经深深植根于我们炎黄子孙的心底,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遗传基因”,如果缺乏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就很难有一种广阔的境界和胸怀。创新教育内容,注重学生的品格道德完善。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道德占的成分最大。而讲是非、辨善恶,更是核心之一。凡是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较重视人的行为自我规范的。这种态度重视人的道德价值观念,对现代教育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广博而深遂,有很强的哲理性。以德治国,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各族一家,协和各邦的宽容精神;“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道主义精神。正确的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要发展就必须将理论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将二者融会贯通,形成互补,才能更好的解决新时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才能有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措施
1.开设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课程
完善课程设置,丰富学生知识结构。要改变现有的课程结构,强调历史传统、文化和艺术传统的教育;要设置文、史、哲等人文学科,采取措施保证这些学科的学习质量。如举行中国古典文学水平达标测试、设置双学位制辅以多种形式的选修课;举办有关学术讲座、书评会、辩论会等,以引导学生接触古典原着,逐渐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要建立一支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以保证教学落到实处。在文化道德素质教育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具有身教示范的人格力量。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课程,作为必修课让学生们进行学习。了解与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及其精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其中的辩证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他们的思辨水平。
2.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在学校内开展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目的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对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的学习、实践列为重点并贯穿在一切活动之中,以一种潜在的作用影响着学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重大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个场景、每个细节,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显得尤为必要。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有利于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和内化。
3.开展经典传统思想文化导读活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传统文化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系统,强调在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实践。可以将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通俗化,使其易懂,以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便于学生阅读和接受。倡导学生读有关经典思想的经典名着,使学生在一个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各种文艺的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的东西表现出来,以提高宣传的效果。
四、 结束语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的传承与发扬是现代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它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必然,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继承、创新、发扬的过程。学生是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人才,新时期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要全面实现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使精神文明不断升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就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植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我国的各院校更应该从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入手,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具有高度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治观念、敬业和奉献精神等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因此,我们吸纳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并把它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就是更好地拓展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把两者结合起来也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段丽君.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中华励志网[J] 2013,6;
[2] 刘军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 2011,7;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生 语文教育 结合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是对传统文化认知、接受、学习的第一步,其是一个工具与窗口,通过小学语文初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可以增强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开阔小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本文着重研究如何将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以期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科学地穿插丰富的传统文化,对于从小培养孩子民族自信心,开阔文化视野,培养人文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
(一)增强母语情感
首先应该明确语文和文化是一个整体,而不应该当做两种东西对待。语文包含了我们的母语,母语又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炎黄子孙从小接近母语,增强对母语的认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增强国民对母语的情感,并且从表面的母语情感上升到母语意识方面,从可以简单使用母语,到对母语的热爱,最后对母语的继承与发扬。
(二)活跃小学课堂教学环境
社会对小学教育质量的评判往往根据小学升初中的考试成绩,对一位优秀教师的评判也是其所教授的学生考试成绩高低,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的升学等考试中。在如此社会体制前提下,出现了教师教授重点在应试技巧上面,小学生已经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小学语文课堂已经缺少了趣味性与生动性。语文课堂缺少了“语文性”,母语教学缺少了母语意识,一些资深专家、学者积极呼吁对这样语文课堂教学的抵制,小学生也是普遍觉得语文课没有“意思”,课堂上小学生往往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等情况,有些小学生认为语文课没有意思,便在课堂上去做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事情。
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教授出来的学生,没有经过精神文化的熏陶,没有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感受,将来他们有可能以优异的成绩一步一步升学然后进入社会,成为有知识的人,却没有精神内涵。在学校经常出现高校学生自杀事件、伤害同学事件等,社会上浮躁不安的年轻人成为主流现象,老人摔倒了扶不扶成为了需要讨论的普遍现象,这些现象出现跟传统文化的缺失有着及其重要的关系,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路不拾遗的光荣传统美德成为了笑柄,国人素养水平急剧下降。只有从小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才能恢复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力与生气,语文课堂才能成为人们精神境界提高的沃土,国民素养水平才能得以提高。
(三)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伴随着国民经济飞跃增长,也显现出了素质教养缺失问题,唯利是图、背信弃义等问题普遍存在于当下社会,中华传统美德中的舍己为人、重义轻利等已经被人们抛诸脑后。一旦民族传统美德缺失,社会将失去健康发展的动力。小学阶段正是国人美好品德养成的初始阶段,是健康人格养成的重要时期,此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每一个国民的心里,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结合的具体方式
小学语文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内,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应充分发掘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相结合。
(一)将传统文化活动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课内活动是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手段,是锻炼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标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有些传统文化以具体的艺术形式存在,而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人文精神需要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感悟与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结合教材将传统文化插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课堂活动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在小学课本中有“元宵节”,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猜灯谜”,“制作灯笼”等丰富的课堂活动。根据教材制定合适课堂活动,不但提高了课堂活跃度,锻炼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让小学生切实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水平。
(二)教学过程中加强多媒体的利用
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并把其发扬光大。我们要不断地了解我们的文化,小学课本里面的内容只是传统文化的很小一部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直观形象的将传统文化展示给小学生,小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感知传统文化的美,拉近传统文化与小学生的距离。用生动形象的中国传统文化点燃小学生的民族情怀。
(三)引导小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培养健康人格
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也是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语文学习技巧。中国文字不像英文、法语等文字,中文有自己独特的韵律,一些优秀的诗词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之后,白话文渐渐普及,文言文这一传统形式很少再被人们用到,但是不用并不能代表完全抛弃,文言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传承的一项工具,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自己的历史,就需要培养自己的文言语感,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
对于经典作品反复吟诵,每一次吟诵都能多一点理解,每一次吟诵都可以当做和古代大思想家、大文豪的一次对话,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这个道理。对于经典著作的反复吟诵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细细品味,在反复的吟诵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让学生通过对经典名著描绘场景的想象,去和作者对话,去感知作者的喜怒哀乐,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古代先贤的大思想、大境界。通过对古诗词、古代文学经典的吟诵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培养其健康人格。
三、结语
无论是从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还是从国民素质水平提升来看,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相结合都是值得重视的一件事情。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与关注。首先教育部门要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升自身传统文化修养;其次学校要配合教育部门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寻找合适的教学途径;最后,家长作为孩子最亲的人,应该对孩子言传身教,积极支持和配合社会及学校创造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生活环境。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做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的真正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松泉.语文教育心理学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篇7
关键词: 现代大学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 儒家教育
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兴起,世界各国对古老的中国文明充满好奇,特别如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政府出资,涌现专门研究儒学思想的研究人员。几乎所有顶级的世界名校都有东方文化和哲学研究所,最代表东方哲学的当然是儒家文化,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在西方有着深远影响。亚洲以日韩为代表的国家更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入研究,韩国和日本的小学都设有儒学课程,学习四书五经。自古以来,日韩两国就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历史上有名的日韩两国的儒家学者举不胜举,深深影响那个时代的思想和教育体系。直到现代,我们依然可以从两国社会制度、日常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看到儒家思想的痕迹。
为了使教学工作更有效地展开,对教育理论的研究不可或缺,根据高校教师工作经验的总结,我认为教育思想研究有助于大学老师的工作。在中国,最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普遍认为是儒家教育思想,这得到了中国近千年问题来教育实践证明。儒家教育的典型代表是孔孟,对孔子和孟子思想的研究,对现代教育有很重大的作用。现在学校存在教育失衡和道德缺失现象,尤其近段时间,出现了一些引发全国议论的事件,人们对教授失德、富二代现象、大学生学习目的进行了大范围探讨,纵观了古代中国传统教子之方,以及对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道德的严格要求。通过女子传统教育的研究,分析现如今女大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合乎传统价值和道德标准的社会观念形成的原因。传统文化教育应用于现代大学中的研究,对反思教育问题、反思教师职责问题有很深远的意义。
中国如今掀起一股复古风、怀旧风,有些人对现代社会道德感到失望,尤其对人情冷漠、诚信缺失、女性独立自主等问题提出质疑,社会和教育界应反思是否丢弃了最基本的东西。人们重新对儒学产生兴趣,是因为在寻找思想寄托,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传统道德理念对失望的人和寻找社会正能量的人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有意补充。如今随着中国崛起和国力强盛,特别与邻国的一些领土争端,引发一些国家的担忧,遏制中国论由此甚嚣尘上,作为亚洲传统文明古国的中国,我们应该让邻国认识和回忆中国大国崛起历史,古代中国并非靠武力,而靠仁义、礼仪和文化成为亚洲中心、汉文化圈的中心,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都受到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熏陶。现代中国不仅应在经济方面超越其他国家,更应该是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中国社会制度和教育息息相关,有教无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研究教育问题,向学生传授道义,教育学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信义”为先,遏止社会道德腐败堕落之风,重振华夏文明。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国力迅速增强,国富民强,与日本重视国民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反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中国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文明却与之不相匹配地出现倒退现象。尤其中国教育并未随着经济发展得到更全面、更完善地发展,造成国进民退、国人素质不高的问题。这表现在中国人在国外进行文化交流、旅游、移民时,出现文明、公德心和遵守社会秩序方面的冲突和摩擦,因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中国现在的教育以大学教育为最高等教育,自中国近代化以来,大学教育都是培养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途径,知识分子一直是国家建设的栋梁和精英。但是也出现了种种问题,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学术腐败,大学教育功利化、职业化,缺少人文精神和学术信念。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自古就将受教育看做修养身心、提高道德素养的过程,学习儒学经典,明志明德,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古人以道德为教育之本,古今对照,读书人应有的德行我们是否有所传承?从教育角度分析社会道德问题,思考提高国民素质的问题,讨论社会文明是否依靠重振中国人传统道德保持,已经是当务之急。
传统道德书籍,如《四书》、《五经》等,蕴含着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是古代有关中华教育的典型代表。儒家教育思想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传统主流,以道德修养、品格完善为要著,使人在修身养性、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上学习知识,至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今社会由于种种因素,在现代教育中出现了许多错误观念和误区,因此儒家经典中体现出的儒家教育精华思想,对现代教育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儒家思想在整个思想史上是伟大的,是值得中国人传承和弘扬的宝贵思想,是中华文明最引以为傲的瑰宝。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教育工作者在高校教育中肩负着传播传统文化、教书育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郑星季.论语精读.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5.
[2]张凤娟主编.论语.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1.
[3]任俊华主编.大学孟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4.
篇8
关于“心理健康”,大家往往会认为它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崇尚个人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西方传统文化使他们在上世纪末就把心理健康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相比而言中国关于心理健康的科学研究是滞后的.但不能否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思想.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学家G·墨菲和J·柯瓦奇在他们的《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中指出:“系统心理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中国的孔子与老子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西方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都曾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心理学的精髓所一在。可见,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虽然没能象西方心理学那样系统化,但其具有的厚重的思想内涵和哲理意义,是西方心理健康理论所不能替代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充满了“心理学”意义的文化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的三大思想传统.俗语说:三教归一或三教本同,这三教本同即是同归于心。孟子把儒家思想的四端仁、义、礼、智皆归之于心的注解,认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在道家思想中,“道”是最根本性的概念,对于那包融天地、无形无迹的道,唯有心才能够把握。庄子主张心斋,对道的体验要以心为本。在佛家思想中,有“三界惟心”和“万法一心”的说法,言简意赅,已经是把心放在一切佛法、一切佛缘之根本位置了。归结起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之“心”,已不仅仅是指人体中的一种生理结构。而是被用来表示思想、情感、性格、意志等精神状态。这里的“心”已经完全成了心理学的“心”,它已经超越了“心脏”,同时也超越了“大脑”。我们的古人用心来表示人的智慧,表示人的心灵与精神世界。显而易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心”的概念中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一旦我们理解了这一内涵,就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心理学,获得一种真实的体验。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1.“天人合一”和“阴阳平衡”的和谐观
世卫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指人的身体、精神以及与社会和谐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指无疾病或无体弱的状态。”《周易大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人合一”强调个人身心发展与自然、社会发展和谐统一,从而为积极心理健康提供了生态学的理念和范式。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西周开始,中国人就用阴阳相互作用的观点来解释天地间的现象;并视之为宇宙间万事万物构成、发展、相互作用的根源。“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对事物共有的特殊规定性的抽象概念,是宇宙中相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情志的阴阳属性及心身疾病的致病机理两方而。阴阳协调则人的精力充沛,身心和谐。《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相反,阴阳失调则形病及神,或形神并病为各种心身疾病。阴阳平衡或失调与健康或疾病关系表明健康和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西方心理健康研究范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到心身医学模式发展到现在的生物—心理—社会的生态学模式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合、地和、人合、几合”以及“阴阳平衡”的和谐健康观不谋而和。
2.“致中和”和”自强不息”的入世观
“中庸”是儒家提出的处理世间万物的总法则,它包含着保持内心世界动态平衡的深刻内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强调折中和辞让,避免偏激,以达到“和”。这种“和”不仅是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状态,也是通过调和事物间矛盾关系而达到和谐的手段.““自强不息”也是中国人的基本人生哲学,和入世哲学。《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奋斗不息,坚持独立意志和人格尊严。儒家提倡尊重理性,推崇德化、感化、重视自治和为社稷承担责任,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禅宗认为真正的禅不脱离实际,饥了就吃,渴了就喝,在亲自实践和体验中“开悟”,使得佛法与生命、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种”自强不息”的积极入世观弥补了”致中和”的处世之道的不足,避免了因”致中和”的思想引起的消极遁世思想.同时“自强不息”的积极入世观也在“致中和”的思想中不断的调整到和谐的状态,避免太过入世激进而产生“执着”偏执心理。
3.“内省自悟”心理调节观
中国古代医}弓《诸病源候论·虚劳候》中说:“七伤者,……二曰大怒气逆伤肝,……五曰忧愁思虑伤心,……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意思是说,情绪波动过于激烈容易产生疾病,也会给心理健康带来隐患。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视个体自我内省的文化,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特有的心理修养范畴。他虽然没有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说法,但却在如何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如何而对和处理个体的心理问题等方而,有着十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儒家在身心修养上十分重视用“内省”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在如何处理个体的心理问题上,儒家认为应正而控制,即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控制引发心理冲突或困惑的事件,通过认识的转换和个体的积极修养来解决心理问题;道家的采取退让,通过弃智守朴,去用取无,以下为上的策略来解决心理问题;佛家采用化解,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而来解决心理问题。这些方法有一定的消极性和被动性,但若能将其与有些心理问题合情又合理地加以联系与升华,却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人们能用正确的道德规范反省自己,积极自我暗示,就能有效地预防由于情绪失控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4.“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观
《内经·素问》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种预防为主、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传统医学理念一是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强调“顺四时而适寒暑”,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二是把精神情志的调控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二是重视保养正气在养生中的主导作用,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是有机统一体,对外须适应四时气候变化;对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须协调和顺,否则会身心失调而生病。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整体健康模式与之一脉相承,为心理健康服务从疾病模式走向生态模式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5.消愁怡悦,是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
从传统文化中可梳理出诸多心理调适之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方法在实施中更注重整体性,不仅考虑心理健康受阻的个体之心理治疗,也强调心理健康者时时维护自身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和谐统一,以有利于心理健康。概括而言,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可构建出以下之方法。第一,儒家的“身心修炼”之法。儒家注重个体日常生活中修炼身与心,以达和谐之目的,并获心理之健康无碍;第二,道家的“自然无为”之法。“自然无为”既是一种理念,又不失为一种方法,其顺从自然、尊重规律的态度决定了在作为个体心理治疗时所追求的“尊重现实,活在当下”的理念。第二,佛家的“去除无明”之法。佛家认为,烦恼的来源是“无明”,只有去除无明,才能摆脱烦恼,因此,“去除无明”既是方法,又是目的。二者较好的融为一体。另外消愁怡悦法、移情变气法、气功导引法、义理开导法、以情胜情法等等也都是我国传统的心理疗法。其中消愁怡悦法是很有借鉴价值的。它是通过怡情移志帮助有心理疾病者调节消极情绪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清代吴师机在《理渝骄文》中说:“七情之病,看书解闷,听曲解愁,有胜于服药者矣。”这种方法的机理是通过山水花草的游玩与欣赏,以及文艺、清谈、琴棋书画的爱好,茶酒的适当品用,使环境发生变化,令人赏心悦目、怡情移志,从而达到对抑郁、焦虑、紧张等心理疾病的调适。这种方法与我们今天的音乐疗法、娱乐休闲疗法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对一些心理疾病患者较有疗效,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任其平.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宁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篇9
摘 要 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令人担忧,本文分析了导致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并提出高校要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平台。传统文化教育要与提升校园文化气氛、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以及加强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安全观的教育三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传统文化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并以民族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题形式存在着。但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西方价值观的严重挑战,越来越被人们忽视,尤其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严重缺失,文化出现断裂的危机。这种形势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净化必将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
在一份《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状况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中显示,有60.3%的大学生根本没有传统文化这一概念,少部分学生传统文化的认识及掌握主要集中在古诗词、书法等方面,精通或掌握一些者仅占17%,基本不懂和完全不懂者占83%。而对能反映中国传统精神的四书五经等掌握比较缺乏,甚至处于无知状态,只有6%的学生喜欢看古代经史子集,94%的学生只是偶尔看看或敬而远之。对四大文学名著,有45.6%的学生只看过一、两部,有23.3%的人都看过。对于“洋节”和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喜爱程度,有38.7%的学生更愿意了解和喜欢过“洋节”,有61.3%的学生两者都喜欢,有20.1%的学生认为应该大力挖掘传统节日的魅力。
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情况令人担忧。
2导致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2.1当前教育的弊端导致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中的严重流失
学校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内容单一,对学生管的太死,过多地注重理科学习,轻视人文教育,使整个社会大环境缺乏人文气息、人文关怀,中小学期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家长只重视数理化的分数,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的教育。到了大学,开设的负责大学生审美熏陶与道德导向的大学语文课少得可怜。反之,英语从小学到大学,重视到无以复加,在升学、就业、提职等过程中,我们很多人几乎一辈子用不到的英语居然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面临着社会生存压力的逐渐增大,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外语、计算机等技能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鲜有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的道德文化修养。
2.2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未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种文化往往是在长期的社会行为中形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不开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对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严肃客观的精神,才能保证以不偏不倚的态度真实准确地展现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但是,作为现代社会中主要的文化传播媒体,许多影视、小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更关心票房,而不是社会效益,传播了太多的被歪曲的历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除了一些专业工作者以外,很少有人给予较多的热情和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学生很容易欠缺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2.3全球化下,西方文化的扩张影响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理念
在全球化的经历、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情况下,西方文化纷纷涌入我国。从文化资本到文化产品,从语言教育到,从影视传媒到日常节日,文化的“西化”、“洋化”异常活跃,对大学生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学生是吃着肯德基、麦当劳,看着好莱坞大片长大的,她们性情浮躁,奉行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追求时尚生活,对传统文化意识变得淡漠,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侵蚀。
3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在这种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威胁的状况下,作为高校,应该从唤醒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平台。高校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达到“以讲辅读”。规定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在公共政治理论课中要占适量的课时。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之类的选修课程,创造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平台。既要充分利用第一课堂,又要在第二课堂和日常的工作学习中点滴渗透。定期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做某种精神或某个传统理念的专题讲座,并在学生中举行讨论会、征文、演讲比赛等校园活动,鼓励其交流看法和感受,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总之,要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的东西融入到大学生的人格之中,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质量,以此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保证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篇10
关键词:人伦文化;传统;现代解读
中图分类号:G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4-0040-03
“人伦”即人与人关系中的次序与道理,也就是通俗意义上所指的调节人际关系应该遵循的道理或规则。中国文化通过数千年的加工制作使人伦之道发展成为历史悠久、思想自觉、制度习俗普及深厚的极为系统和高度发展的文化形态,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人伦文化成为中国文化最根本特征的原因进行探究,力图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转化与重构中提出有益的思考。
一
1、中国重人伦之道是以血缘关系与自然经济的长久存在为社会基础
在古代,人际关系协调与合作的好坏成为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正如马克思对人的发展划分为三阶段时所指出的那样,人的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对人的依赖”阶段,调节人际关系的人伦之道也就应运而生,而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自然形成的人际调节方式便成为人伦之道的最初和最基本的内容,并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最根本手段。人伦之道的长期存在与继续发展,与一个社会是否出现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从血缘关系到身份关系的历史变化休戚相关,如果一个社会发生了这样重大的变革,就意味着人伦之道的必然衰落,反之,则意味着人伦之道有条件得以继续存在和不断发展。
无疑,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意味若对原有社会样态的打破,它需要诸多能够引起变化的条件,包括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民族精神中不断打破原有方式的思维趋向与其他文化的交往或融合产生新质的思想等。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一个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之地,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一方面使我们祖先养成了对土地的感激与热爱之情,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中的乐感意识与静态思维的趋向不易破旧立新。中国的农业社会从物理空间而言,人们大多受制于土地,社会流动匮乏;从交往空间而言,中国社会人际交往熟人化,血缘宗族邻里往来;从思维空间而言,人们的思维是以经验为主,就像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所说的是一个“前喻社会”,因为农业生产是一种依赖经验和较固定模式化的生产,农作物的种植随四季的变化而形成一定规律后就代代相袭,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生活样态趋向经验化、固定化,沿袭经验、秉承传统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使得整个社会具有超常的同质性和稳定性。
由于白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血缘关系一售没有被契约关系所取代成为主导,因此,以自然性的血缘关系为土壤、以人“亲亲”的自然天性为基础的天然的人伦之道一直是维持中国社会的主要方式,它不仅没有像西方社会的人伦之道那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相反通过制度化、道德化、教育化而越来越自觉的加强与发展,成为维持中国社会的基本之道。
2、中国重人伦之道是以宗法制度为强大社会支撑
人伦之道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它根植于远古时代人类氏族生活的结构和需要,因此,它的产生是原生态的、自然的,符合人类社会生存的需要和人的天性。中国社会在西周之后,通过西周宗法制度的建立,一方而使人伦之道在制度化建设的过程越来越重要,另一方而,由于人伦与宗法的结合,使人伦由天然形成的调节人际关系的方式变为统治阶级有意识的维持政权的政治工具。西周的人伦之道就是建立和维系在宗法制度的主轴中。周宗法制度建立的前提是宗族的存在,而宗族依托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周土室分封的主要旨意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土室的屏障。同时,周天子与分封的诸侯有着一系列权力与义务的对应关系,以维持天子的绝对权力地位。宗法制度的根本特征在于把人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等级隶属关系建立在宗族等级隶属关系之上,其实质在于把人与人的关系确立为统治服从的君臣关系,但这种君臣关系却主要借宗族的血亲、世袭、长幼等关系来形成、建立、维系和巩固。这样,就形成了宗法等级与人伦相混合、把自然人伦关系变成为君臣统治等级关系的中国社会独具的宗法社会与宗法制度。
宗法等级同人伦,原来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支配和服从的关系,其中有压迫与剥削;而人伦是人与人之间自然亲密关系,如夫妇亲子结合共同生活,彼此养育互助关怀,是建立在亲情血缘的天然联系和实际生活中的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实存关系之上,本身并没有压迫剥削之本义,如尊老敬贤。可是到了西周宗法制度的建立,就改变了人伦的自然性,形成了宗法与人伦的特殊的对立统一结构。一方而,宗法制度本身就包含着人伦,并且始终离不开人伦,因为宗法制本身就是借人伦关系来建立和划分的。另一方面,人伦就不再是原本自然的人伦,而是经统治者人为加工过后的特定的宗法人伦,成为维护权力和财富不平等的分配、维护统治者刘其他人的剥削压迫并要求他们顺从的形式。所以宗法人伦自身就带有二重性:既是自然的又是人为的;既是等级森严的又是讲团结和睦的;既把人按尊卑上下名分分离刘立起来又要按亲爱感情联系结合起来。宗法人伦的这种双重性和对立又统一性是宗法血缘关系建立家天下的文明路径,形成了中国社会统治的政治与道德合一模式。
3、中国重人伦之道是以道德教育的自觉为社会传载方式
由于人伦之道是人类最早的调节社会关系的规则,所以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起端就产生了关于人伦之道的思想。据《史记》记述: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予孝,内平外成。“这段古文记述是说,舜委任契作司徒,让他针列氏族家族不亲、五品不和的情况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造成各族人民亲密和睦相安的局面。我们可以看出上古时期由于处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起端,人际关系拥对简单,这里只涉及到亲子(父母和孩子)和兄弟两种家庭的核心人伦关系,是自然形成的血缘关系,调节的方法是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了孝”,以维系和谐的关系,由此反映出中国人从远古时期已经注意人伦之道的重要与教化。西周之后,由于宗法制度的建立,使原本自然火性的人伦之道打上了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为制度化的烙印,这种自觉为之的制度必然反映和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
孔孟的人性论就是在西周宗法人伦的制度化下产生,也是中国人伦文化的必然产物和逻辑演绎。因为人性是恶,就很难推行人伦之道,反之人性为善,人伦之道的推行就是顺乎人性于必然的了。孟了首先明确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人有人伦,”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予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其次,他把远占时期的人伦之五教发展为五伦:“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了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予・滕文公上》)。最后,强调人伦“虽凡人皆有,但关键在于能否列他有自觉,”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上》),要人自觉其人伦之道。孟子相当系统地从理论上发展了中国的人伦文化的传统。由于儒家传统把德育的同标与教育的日标等同,因此,人伦之道占据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地位,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修己以安人”的君子,其施教的纲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沦语・述而》)。西汉董仲舒则把道德与政治密切结合起来,强调“三纲五常“等伦理规范的重要。宋明理学家注重“心性之学”,朱熹在教导其弟子所言”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答陈齐仲》,《朱文公文集》卷39),重人伦轻自然的思想由此可窥见一斑。由于儒家把“明人伦”作为“兴国以致”王灭下“的大法,这种教育的意义和信念一直给中国人提供相当稳定的价值认同和道德认知,再加上国家儒学体制与威权主义思想的结合,使得人伦之道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不容置疑的。
二
中国的人伦文化在中固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刘社会秩序的维持、列人的德性的教化,对中国思想传统的传载起过重大的作用,但在当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的人伦文化无容讳言,也存在着与现时念不太相符的部分,它自身需要通过不断的现代化,才能具有与时俱进的持久生命力。
1、克服人伦文化过于强调群体的价值而易于培植依附性人格的局限
中国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与原生经济形态相适应电就十分注重个体与群体和谐的人伦文化,反映在个体与群体的价值定位上就是强调群体在于个体之上的一种整体主义价值观。由于人伦文化强调群体高于个体,个体的人在本质上是群体的、社会的,因此,在这样的文化中,个体是没有独立的存在方式,不能发育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体,相反,他只有在各种关系中才能确认自身。因此,中国传统社会既没有内生出一种像西方文艺复兴运动那样影响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性解放运动,也始终无法形成在主客二分的意义上所体现的人的主体性,因而在人格方面,大多数国民或多或少地表现为依附性人格。而一个无法拥有独立主体意识的个体,既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匹配,也与人的自由发展不相适应的。
2、克服人伦文化中注重关系本位而限于熟人道德的局限
中国儒家把人伦之道作为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根本大法,瓶人伦之道本质上就是协调社会关系,所以,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是从关系本位的角度,对“什么是善”和“何以能善”、“何以为善”做出的价值判断和阐释。在对“什么是善”的价值判断上,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需要协调的基本关系便是“五伦”,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和朋友关系,故“善”便是对这些基本关系的价值判断,即能够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便是符合道德,便是善,由此儒家道德学说从关系本位人手,围绕着五伦而建立了一系列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孝”、“悌”、“礼”、“义”等。在刘“何以能善”的理解上,强调“明人伦”,儒家从我与人的关系中加以阐释,认为只有教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备种伦常关系及掌握由此衍生的社会生活的规范原则,才能使人“守礼”成为“善人”。客观而言,关系本位的特征无疑在一定程度洞彻了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性的特点,看到个体人生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存在,任何个体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及其关系作为存在的前提,有其值得肯定之处,但由于中国社会是农业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血缘关系与宗法制度相密合,社会流动匮乏,社会交往熟人化,因此中国人的道德往往局限在熟人道德,而且道德的水准呈现出随亲缘度和熟悉度的递减而弱化的态势。
在信任的达成方而,人们主要是依据相互之间心理情感亲密认同的差序来和互决定相互之间的交往关系和信任关系的。在中国社会中,不同关系类型是与不同信任程度相关联的,信任度的强弱与对方同自己的关系远近几乎呈现同一走势,以当事人这一“个己”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关系建构的核心是血缘家族关系,然后通过拟亲化的方式将血缘关系进一步泛化、扩展和延伸到与没有血缘联系的其他人的关系之中;另一种方式则是通过后天归属如同学、同事等关系,在相互了解和熟悉中培育交往关系中的情感成分,达成感情及认知上的认同,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增加彼此问的信任程度。显然,道德如果仅仅局限在熟人道德的范围,这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公共道德是不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正如社会学家吉登斯所概括的具有时空分离基础之上的脱域特质,正是这种特质,使得社会成员相互交往方式发生了由“在场”对“缺场”的重大改变。在传统社会,空间与地点总是一致的,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日常社会生活的纬度总是“在场”,受地域性活动的支配。而现代社会则通过对“缺场”各种要素的培养,日益将空间从地点中分离出来,从而将社会关系从地方性场景中提离出来,并在一种无限可能的广泛空间中再联结或嵌入。这样,人们的交往关系开始超越传统的熟人的社会交往方式,趟越交往活动具体场所限制及渐次扩散的局限性,进入普遍交往的境地,“自我和社会在人类历史中首次在全球性背景下交互联结了”。从主体的“在场”与否角度看,承诺可分当而在场承诺与非当面在场承诺,前者所表达的是熟人社会的普遍交往关系,后者所表达的则是超越熟人社会的普遍交往关系。前现代社会的承诺是熟人社会中的当面在场承诺,这种承诺不仅仅有某种“家”血缘纽带为依托,亦有当而、在场熟悉了解为依据,更有熟人社会所共有的群体、风俗、习惯为有效监督制约,因而对这种承诺的可预期性与可信性,在实质上是对传统熟人社会那种交往类型的相信信赖。而现代社会时空分离的非当而在场交往,则使得传统的那种承诺及其监督制约机制失去有效性,而必须寻求一种瓤的具有可公度性的交往媒介及对承诺拥有权威性的监督制约机制,以确保承诺的可倍性与可合理预期性,这就需要公共道德与社会法律制度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调节方式。
3、克服人伦文化中注重道德本位而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