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06:4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居环境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西安市位于黄土高原东部的关中盆地,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我国建筑热工分区中的“寒冷地区”。虽然年降雨量相对较大,但由于城市规模庞大及周边水环境污染严重,仍属缺水城市,加之南面秦岭山脉的阻挡,焚风作用显著,城市热岛现象明显,为全国四大火炉之一。
2西安市生态住区人居环境现状
2.1耕地占用严重
十多年来,西安的城市化基本上走的是粗放式的外延发展道路,城市用地规模过度膨胀,占用了城市郊区大量的优质农田,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下。据相关统计资料,西安市人均居住建筑面积2012年已达31.6m2,人均占地量远远超出了城市规划部门推荐的人均建设用地100m2/人的指标。
2.2中心空间不足
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住宅户型设计偏大,但长度过大,建筑尺度缺乏美感;住宅间距偏小,无法满足南侧住宅底层住户冬季日照时长的健康需求,通风环境不佳,同时也挤占了住区中心宝贵的开敞空间;板式高层平行排列过分整齐划一,会让人有进入钢筋水泥森林的严重压抑感,更与生态住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相距甚远。
2.3水环境缺失
西安具有西北缺水城市的一般特点———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目前西安市大多数住区仍以绿化景观与旱区景观为主,水景观环境缺失,许多住区甚至连点缀性的小型水景也难觅踪影。绿化用水采用生活用水且浪费严重,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很不理想。
2.4绿化配置单调
有的住区绿化多样性不够,植物配置不合理,未达到遮荫、降温、除尘、降噪的基本绿化效果。有的住区则过度注重观赏性和异地情趣,丢失了地域性与文化性。
2.5硬质铺装过多
住区内沥青混凝土路面及水泥路面铺装过多,地面渗透性几乎为零。暴雨袭来只能靠下水道排水,极易形成内涝,而且雨水未能得以充分利用,住区蒸腾作用明显,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
3西安生态住区人居环境设计对策
设计师在住区规划中,应贯穿人文环境、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等一系列轴线,从大到小、从外向内,使空间、水体、阳光、绿地为居民创造自然、温馨的家园。在中心开敞空间设计喷泉、绿地、休闲广场等室外序列,将广场空间延伸到住区,空间设计自然连通,创造亲切怡人的景观。针对西安城市水与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及住区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综合对策:
3.1以人的社会审美心理为中心,减少耕地占用,合理设计住区空间
提倡中小户型,能降低住宅总价,扩大居住群体,同时也能减少耕地占用,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住区居民提供健康优雅舒适自然的生活空间,对节约土地及改善居住环境都具有现实意义。提高住区建筑实体景物的视觉形象,创造赏心悦目的建筑艺术品。设计应最大限度的开发生态住宅的艺术功能,使这类住宅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起来都是艺术品。在群体设计中,讲求文化内涵及人文精神,避免奢侈的总体布局,注重单体空间组合的错落有致,丰富建筑空间。通过形式、尺度甚或色彩与质地的变化区分主次建筑,为住区提供多样性、个性化的住宅空间。在住区入口或中心位置设计标志性建(构)筑物、中央花园等开敞空间,如休闲广场、健身活动场、儿童游乐园等,创造便利于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的生活环境,这些对居民有魅力的空间既要各自独立又要相互渗透,而且还要具有人文的主题性,在美好而愉快的娱乐环境中鼓励人们用博爱和进取精神去对待生活,增强住区居民的归属感。不同建筑规模和标准的住宅单体围绕在中心开敞空间的四周,有规律的高度可以形成优美的城市天际轮廓线,高密度的住宅也能贴近中心景观生态区,提高了景观的均享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从物质到精神上的追求,减少现代高楼大厦给人们带来的孤独感。
3.2以住区的自然生态循环为中心,努力营造水环境,做好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把水环境的规划设计与住区生态系统的其它组成部分稳定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和谐完善的整体系统。水是生态环境中最富动感、最活跃的元素,水的有无往往与美好居住环境的获得密切相关,水的韵律和灵性柔化了住区行列式布局生硬、呆板的景观,提升了住区景观设计的水平和质量,并有调节局地气候温度、净化空气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水环境的设计要充分利用地形、地势,把水景融于住区生态系统之中,将水体与住区空间、绿化及道路等要素统一处理,在交融状态中进行整体设计。对人的亲水性要充分考虑,用各种形式的水景满足人的不同需求,不仅要设计供人们观赏为主的水景观,还要尽可能地考虑让人参与其中,因为即使在形态上没有什么艺术魅力的水景,只要它能让人身入其中欣赏与碰触,它就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生态住区应在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适当设置水池、小型人工湖等静水或喷泉、瀑布、壁泉等动水形式,用自然的柔性特征“软化”住宅建筑的硬体空间,为城市住宅景观注入新的生气与活力。利用地势的高低起伏设置有效的水体推流,与喷泉、瀑布等结合形成景观水循环系统,使景观水系统流动起来并保持清洁形成优美的水景,以达到美化环境愉悦身心的目的。西北半干旱城市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能补充住区景观水体的不足,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满足生态用水的水质要求。在开源上,一方面要加大污水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住区内设计优质杂排水的小型中水循环处理系统。污水由于相对集中就近可得,水量水质稳定,通过污水二级(二级强化)处理,或增加一些简单的深度处理工艺(直接过滤和消毒)即可解决生态环境用水及其他低质用水的需求,减少污染排放的同时节约淡水资源。另一方面做好雨水的收集利用,雨水是住区用水良性循环的资源之一,注重节水理念,设计下凹式集雨型绿地,雨水通过建筑物内巧妙隐蔽的集雨设施,流入设计有渗透性排水管的下凹式草坪,然后进入景观水循环系统,并配合水生植物和土壤过滤进行水的处理,即可用于绿化灌溉、景观用水的目的。在公共广场、人行路面和轻型车道及其两侧铺设透水砖或彩色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在雨水蓄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回补地下水,减少道路积水,防止内涝发生,还能降低地表温度、降噪除尘,节省原材料,达到一举多得的生态功效。在节流上,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地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喷灌相较普通地面浇灌可省水30%~50%,喷洒均匀,可实现自动化,喷量容易控制不易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特别适合密植、低矮植物的灌溉。滴灌主要用在花卉、灌木及行道树的灌溉上。地下滴灌是微灌技术的典型应用形式,该方式直接供水于植物根部,有利于保持作物根层疏松通透,水分蒸发损失小,实现节水增产,是目前最新、最复杂、效率最高的灌溉方法,在园林绿地应用中极具发展潜力。
4结语
篇2
【关键词】滨水区;人居环境;改善策略
1概述
绵阳是四川省区域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素有“富乐之乡”、“西部硅谷”美誉。绵阳的涪江、安昌河、芙蓉溪滨水区曾经作为绵阳城市最富活力的特色空间,为广大市民提供独具魅力的亲水环境和公共活动空间。
现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城市都在不断地追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机会,塑造城市形象以彰显城市个性、展现实力从而招商引资,成为政府采取的重要手段。在大规模、整体性空间控制思想主导下,设计者开始把人居环境的实际效果与城市视觉的美化效果结合起来,实现人文和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以创造高效、繁荣、舒适、生态的滨水人居环境。[ 李敏,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P61-63。]在这些形势下,关于绵阳滨水区规划的思考成为绵阳城市建设探寻的主题。
2概念界定
2.1滨水区
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 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 亦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水滨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和海滨。城市滨水区的概念笼统说就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一定区域随具体项目进行划分。
2.2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人类居住生活的自然的、经济的、社会和文化的环境总称。其内容涵盖了居住条件、与居住生活有关的自然地理状况、生态环境、生活便利程度、教育和文化基础、社会风尚、生活品质等方面。其特征表现有:经济特性,如居住水平、出行条件、消费环境等;自然地理及生态特性,如景观、气候、生态等;社会特性,属于社会属性方面的功能和服务;文化特性,城市文化和市民精神、社会风尚等。
3绵阳市滨水区环境评析
3.1滨水地方特色
绵阳市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适于城市低成本建设的空间资源紧张。河谷、阶地、低丘的环境本应该给城市风貌注入独特的性格,但由于缺乏总体引导,各类紊乱的建设造成滨江风貌的消褪和城市景观的个性流失。构成滨江特色人文环境的各类地标的缺失,规划建设时忽视了天际轮廓线韵律的打造(建筑高度与其邻近的不协调,突兀感较强并缺乏秩序),致使绵阳滨水空间可识别性不强,地方特色不显著。在已有逐步的滨水区更新中,一味注重对滨水景观较成熟的一线城市(如大连、青岛)的简单模仿,地方特色丧失。
3.2亲水性
大量面积的居住房产(如花园星河湾、小岛花园、西蜀民居等)、沿江道路设施覆盖滨江区域(例如东方红大桥以北段涪江两岸滨江路道路等级偏高、车道较宽、离涪江过近修建,阻碍了公众与水岸的连接),生硬的人造防洪堤将民众的水际参与活动阻挡在外,这些人为因素侵占河岸线,阻碍和割裂了民众生活与两岸的联系,导致大量水际文化活动的缺失,某些滨水片区,市民或游客难以切身感受或体验到亲水的旅游、休闲等人文活动。
3.3生态环境
城区水体除涪江水质较好外,其它水质不能满足地表水Ⅲ类水域功能。污染源包括沿江生活污水排放、沿江各类工业废水排放、雨水径流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人们对地形、土壤、植被等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滨水两岸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水土流失现象。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外,对于绵阳滨江视觉生态的研究有助于确定影响视觉效果的因素,寻找合适途径提升河岸视觉质量。破坏现有河岸景象的因素有截留管等人工管道、无序的广告标志、未经系统设计的霓虹灯、比例不当而破旧杂乱的建筑。枯水期形成的水体大量消落带,突显了贫瘠凄凉感。
3.4经济价值
绵阳的工业以电子信息、冶金、机械、食品为支柱;第三产业以批发零售、房地产、商业服务为主导,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区域性中心功能不突出;科技创新、科研教育、商务服务、旅游服务、文化产业、物流服务、房地产业等专业化职能还比较薄弱;高端的中介服务业(包括咨询、计算机应用、设计、研发等)还没有形成规模,加之信息相对滞后,难以吸引高端产业人才入驻。
随着现代交通方式的出现,内河航运交通地位没落,如涪江流域两岸经济逐渐衰退,涪江对于绵阳的重要性有所下降。由于沿江空间的重要功能未能得以足够重视,土地开发无序,例如沿江还有部分建筑外观陈旧、以私有化为特征的居住建筑,土地经济价值未能得以最大彰显。
3.5社会功能
滨江两岸作为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除充分发挥其地理经济价值以外,其社会服务功能应当作为滨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目前市民娱乐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未得以妥当营造。例如位于三江交汇处的桃花岛,考虑其地理区位,可建立为开敞性观景游憩公园或水上旅游体验基地等,服务于广大社会公众的,强化民众的公共参与性。但实际上,在追逐短期资金回报的蝇头小利下,桃花岛被大量开发居住项目,公共利益被私人利益蚕食鲸吞。
3.6人居环境中深层文化内涵的挖掘
绵阳是一块历史文化厚重的土地,从经久遗存的禹羌文化、李白文化、嫘祖文化、蜀汉文化到现代的美食文化、码头文化,多元文化交融,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软环境营建氛围薄弱,加之对滨水文化遗址未加重视,致使绵阳市人文活动逐渐脱离水岸。譬如,历史上绵阳以涪江航运为交通运输的主要动脉,以水运为主的交通方式,一直延续到50年代末期。因水利开发等综合因素影响,现区内河道已基本失去了通航的条件。而见证绵阳航运兴衰的涪江铁路桥渡码头,它是绵阳城区内唯一现存的过江轮渡渡口,现已废弃。如不加重视,码头则面临被拆除的危险境地,本不发达的码头文化也会就此没落。
4改进策略
4.1生态策略
4.1.1 水环境质量
在绵阳建成区内,特别是在条件适宜的消落带区域修复湿地植物生态区,严格控制一切造成水污染的源头,同时修复河漫滩的自然生境,营造完善的生态系统来进行水体自净,改善水环境质量。
4.1.2 生态固岸
位于绵阳市建成区的滨水两岸,多为自然或农耕状态,部分生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应严格控制砂石开采,进行生态修复,防治水土流失。增加植被覆盖率,模仿山林植被层次,避免单一物种成片种植。滨江两岸坡度大于35%的地带,农田必须以梯田形式出现,50%以上只能用作林地。在现状碎石岸滩水土流失的地段,首先进行碎石和垃圾清理,选用耐湿本地植物做生态固岸,部分陡坡处可作阶梯式生态固岸。建成区地带的滨水空间,有条件的地方可改人工堤岸为生态固岸。
4.2视觉生态景观策略
4.2.1消落带
枯水期,水体水位下降后形成消落带,的地表沉积了来自水体的大量营养盐,可在消落带出露初期栽培花卉,并在再次蓄水前进行收获并修剪枝条,既可降低土壤的高蒸发量,又可形成宜人的水际景观。另外,例如在罗家脊一带,存在部分缓坡消落带,结合该地段已有生态基质,可着力培育湿地生境,给动植物提供一个人为干扰较小栖息环境。
4.2.2防洪堤
对于建成区内体量巨大而呆板的防洪堤,建议作大面积的挡墙绿化工程,软化岸线环境。在城市中心地段应结合城市灯光工程,布置墙面灯光带,打破单一的视觉效果。
4.2.3天际线
单栋建筑高度的设置要考虑服从于城市整体天际轮廓线的韵律节奏。应与背景山体相协调,突出整体的氛围,形成错落有致的都市天际线。
4.2.4沿江建筑
对于沿江质量差,再利用价值低的旧建筑,建议分阶段拆除。对于有文化价值的建筑可使用保留建筑外观、注入现代功能的再开发策略。对滨江区域大规模更新时,应确保建筑高度从城市中心到滨江逐级降低的大趋势。
4.2.5滨江路
现有滨江路的交通性过强,景观和生活性不足。改造时应结合着重新梳理城市总体交通系统规划,弱化滨江道路的交通功能,打造滨江路为景观性道路(如东方红大桥以北段涪江两岸滨江路以色彩、灯光等方式进行调整优化)。有条件的情况下,将滨江车行道路进行后退改线或取消连续性临江道路的设置,腾出亲水宜人空间。
4.2.6标识系统
滨江两岸重点打造公共文化地标性设施,营造市民休闲文化旅游活动空间,成为绵阳市的“脸面”。利用人造美化工程,突出灯火辉煌的效果,充分利用办公及商业类的灯光形成辉煌夜景。
4.3经济策略
今后数年的绵阳经济发展迅速,商务办公、研发、旅游、商业、文化设施的规模体量都将得以数倍增长,滨江两岸将成为这些产业设施的主要载体和支撑。在涪江或安昌河两岸选取适当地段,建设金融商务服务中心使其成为资本集散地,并围绕商务金融主体延伸和完善高端产业配套服务,例如酒店、会展设施,区域性广告、咨询、会计、电信和IT等市场开发等;通过激发与电子信息等产业链相关的上游研发设计、创意产业使两岸成为智慧与价值的集中地;通过发展会议、体育、旅游等使两岸成为人流汇集地。绵阳滨江地区可重点以大型公共设施和地标性项目展示城市特色并引领经济发展。
4.4人文策略
4.4.1亲水公共空间
借助绵阳城市更新的契机,增加沿江公共性的开发,在植被较密集处和滨江空间区位较好处考虑由政府出资置换土地,作低环境影响的开放空间、城市公园等。打造滨江旅游活动(如滨江演艺、江上餐饮娱乐等),重塑滨水公共文化生活,激发公众对绵阳水上文化的热爱和传诵。例如已废弃的涪江铁路桥渡码头,可打造成为一个沿河夜间俱乐部,创造出新颖且富有想象力的空间,营造绵阳河道的新体验。
4.4.2建构筑物空间的再利用
对于沿江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可注入现代城市功能(如地震遗产博物馆、创意产业研发等)以对其保留再利用,延续历史文脉。
5结语
绵阳,一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在21世纪必将乘着经济发展的浪潮一路前行。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滨水区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标志,必将成为绵阳人居环境改善与建设的重点区域。
参考文献
张庭伟、冯晖、彭治权编著,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哲新,浅谈滨水地区开发的几个问题城市规划,1998/02。
吴俊勤,何梅,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模式探析,城市规划编辑部,城市设计论文集,城市规划编辑部,1998-08。
滨水老街区人居环境更新设计研究――以深圳盐田地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高锋,同济大学,2005-09。
白德悬,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05。
篇3
【论文关键词】环境理论垂直绿化生态环境风水理论生态建筑学整合生态气候建筑理论
垂直绿化是与地面垂直相对应,在立体空间进行绿化的一种方法。它是在建筑物的檐、墙、杆、栏等处栽植藤本植物、攀缘植物和垂吊植物,以达到防护、绿化和美化等效果。它不仅能增加建筑物的艺术效果,使环境更加整洁美观、生动活泼,而且占地少、见效快、绿化率高。在居住区绿化建设中,精心设计各种垂直绿化小品,如藤廊、拱门、篱笆、棚架、吊篮等,可使整个住宅更有立体感,既增强了住宅的生态效果,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的品质。近年来,由于全球呼吁可持续发展,对于建筑这个耗能大行业的改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而占据建筑大半的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更是当务之急。在我国,住宅建筑中平地绿化面积越来越少,因此进行垂直绿化势在必行。
1理论基础
1.1中国风水论
风水是中国古代产生流传的一种朴素的环境观。它在很长时间内指导人们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顺应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以便达到人和环境相协调的境界。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学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宇宙星体学、地球磁场方位学、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合一的综合性科学。风水的产生是与人们择地而居密不可分的,有“先民定而风水生”的说法。风水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在人类长期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从先民的定居而来,与人居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从风水术中的地理层面来讨论人居环境是必要的。在风水术的核心理论中与人居环境相关的大致有三个,即:地形、地貌理论;山水城市理论;建筑的朝向、藏风聚气理论。在这三个核心理论中,地形、地貌理论总揽了人居环境。
1.2生态建筑学
生态建筑学在现代科学的意义上关注人与建筑自然的关系,同中国风水学的“天人合一”宇宙观,有着根本的一致。所谓生态建筑学(Acologies)或称建筑生态学(Are—ology),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关系的生态学(Ecology)理论基础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换句话说,就是探索地球上生命活动功能均衡发展的生态学延伸于建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反映出现代建筑思潮的价值取向。根据现代科技的成就,生态建筑学在依据自然生态系统创造人工生态系统过程中,应实现能量和物质流的平衡,即生态平衡原则。当代生态建筑学是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其实施手段,更以当代科学技术的物质条件为重,来实现人在自然生态系统下构建人工生态系统,以其间的具体的、物质的交流,争取达到最优关系。
1.3整合生态气候建筑理论
由于不同的地区气候不同,建筑的生物气候学应用方法亦各异,但生物气候建筑的设计思想方法还是有很大共性。西班牙巴塞罗那著名的建筑师J·巴尔巴便是生物气候建筑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整合生态气候建筑”又可以称为可持续建筑。从建筑哲学的观点来看,建筑物及其有关能源的使用和视觉的污染,可以说对环境破坏所造成的影响愈加严重。“生物气候建筑”不仅在结构形式上,而且在功能上体现生物的自我适应、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功能,从而带给人们舒适、安全、高效的栖息环境;在设计上他结合自然、遵从仿生学的原理、具有生态学的经济;在景观上他融入环境而对环境无害。另外,生物气候建筑在为人类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的同时,还关注健康的营造。总之,生物气候建筑的设计思想最初源于节省能源的需要,继而上升到保护环境的高度。
2住宅的垂直绿化研究
基于以上的三大理论,在进行住宅环境设计研究中,居住区应充分利用有限的绿地面积和空间进行垂直绿化,增加绿化的空间层次和绿色量,改善和提高居住区小气候环境。充分利用当地植物资源,形成地方特色,创造出四季景观,从而创造一个和谐的住宅生态环境,实现住宅建筑的可持续性。本文主要从地面绿化、墙面绿化、室内绿化和屋顶绿化四个方面进行改善研究,达到建筑与环境浑然。
2.1地面绿化
我国居住区设计规范规定绿地面积应不少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30%~40%。绿化植物的生态效益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吸收各种有毒气体。蒸腾水增加空气湿度,炎夏降低植物周围的温度,吸收噪音及吸滞粉尘等,全靠叶面来完成。因此生态效益与叶面积成正比。住宅环境绿化应以乔木、灌木、草本的立体绿化模式为主,这种栽植方式叶面积最大,产生的生态效益是单草坪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尤其要多栽大树。据科学测算大树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功能是草坪的5倍,1000m。树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6t释放氧气12t,吸尘量是草坪的3倍;成片树阴下的气温比草坪温度低5~C左右,配植结构合理的绿地空气湿度可增加54%。即使在绿化覆盖率很高的国家,乔灌草配植的绿地的比例比纯草坪也要高出5倍多。所以要充分发挥居住绿地生态效益必须建造立体绿化模式,从而提高绿地生态效益的效率,切不可不切实际的以草坪取胜。
2.2墙面绿化
居住区建筑的墙面绿化对居住环境质量的改善尤为重要。墙面绿化是一种占地面积少而绿化覆盖面积大的绿化形式,其绿化面积为栽植占地面积的几十倍以上。住宅建筑的立面绿化有利于生态环境,植物的生长过程明显的改善着小气候。实测表明,墙面绿化植物可以反射和吸收太阳辐射热的70%左右。另外,墙面绿化还可减弱城市噪声,当噪声声波通过浓密的藤叶时,约有26%的声波被吸收掉。攀援植物叶片多有绒毛或凹凸的脉纹,能吸附大量的飘尘,起到过滤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另外,墙面本身的构造决定了绿化的技术。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种植培栽体,要考虑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性,因在立面上气候环境比平面的变化更剧烈。另外还要考虑美观性,及栽培载体的轻便性,还要充分考虑到管理的方便性。针对这些问题,有以下几种壁面绿化技术,一种是利用壁面的基部种植攀援植物,让其沿垂面爬蔓生长,大多选茎节上有吸盘或强攀援性的藤蔓植物;第二种是利用帆布作为载体,在其上按一定距离缝制袋状容器进行轻型基质栽培;第三种是,在壁面上按几何图形整齐地安装轻型基质块,进行养液循环栽培。墙面绿化要根据居住区的自然条件、墙面材料、墙面朝向和建筑高度等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及种植方法。
2.3室内绿化
充分利用空问,大力发展阳台和棚架绿化。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室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阳台和棚架绿化,不但能满足人们屋内摆花的需求,改善居室空间环境,还能美化建筑物立面。阳台绿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的选择亦很广泛。只要掌握安全和实用这两个原则就可以了。目前,居室摆花与阳台绿化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人们美化生活的时尚。选择常绿耐荫的温室观叶花卉,如文竹、龟背竹、吊兰、花叶常春藤等等,都能很好的改善居室环境。另外,现在国内外居住建筑越来越多的设计入口花园以及空中庭院来改善住宅室内环境(热、声、光环境和空气品质),长沙市的香墅美地楼盘便是很好的例证。
2.4屋顶绿化
屋顶的绿化种植总面积应占屋顶总面积50%以上。可改善屋面温度2~C~5~C左右,而且还可以使屋顶雨水的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雨水蓄存在屋顶上。通过屋顶绿化,能够改善小环境的生态效应。屋顶绿化能够帮助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烟雾以及有害物质。通过屋顶绿化能够降低噪声约3dB,并且能增强隔音约8dB。实用、精美和安全是营造屋顶花园的三要素,而“安全”是屋顶花园的保证。屋顶的承重能力和防漏处理则是保证屋顶花园的安全的关键。屋顶绿化设计须进行以下方面的处理。荷载(承重、负荷)处理:设计活荷载大于3.5kN/m的屋顶,根据荷载大小,除种植地被、花灌木外,可以适当选择种植小乔木;设计活荷载为2.0~3.5kN/m的屋顶,根据荷载大小,栽植地被、花灌木;设计活荷载2.0kN/m以下的屋顶不宜进行屋顶绿化。
防水处理:在进行屋顶绿化施工时,首先在原屋面增加一层柔性防水层,且按相关技术规范操作。屋面进行两次闭水试验以确保防水质量,第一次在屋顶绿化施工前进行,第二次在绿化种植前,每次闭水时问不小于72小时。排水处理: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种植层下必须设置过滤层、排水层(见图1),种植面层应保持排水的坡度,保证排水畅通。砌筑花台不能利用女儿墙为其边,应根据排水槽宽度间隔一定距离,一般间隔距离大于20cm,材料应选用轻质材料。
种植床:种植床结构包括种植层、过滤层、排水层、防水层。为满足植物根系生长需要,种植土要30cm至40cm厚,局部可设汁成60cm至80cm。种植床厚度应根据屋顶设计活荷载数值确定,各层总重度应小于1000kg/m。养护管理及灌溉:预留水桩和其它供水设施确保灌溉。定期检查构筑附着物的安全性,疏通排水管道。
修枝整形,控制植物生长过大、过密、过高。施肥宜用复合型有机肥,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确保植物正常生长。注意检查和防治病虫害。植物材料一般选择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喜光的花、草、地被植物、灌木,藤本和小乔木。
篇4
阐述了墓园发展的背景,分析了墓园景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墓园;景观设计;设计方法
1墓园发展的背景
通俗讲,墓园是为逝者公民提供遗体或骨灰安葬的公共场所,是公墓的现代化演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年死亡人数正在迅速增长。据统计,近年来每年的死亡人数在800万以上。由于中国人一直有“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并且国家政策已限制各地胡乱下葬,因此,使得一些城市大量新建墓园。我国已经拥有2000多个殡葬园区,它们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墓的景观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用地资源紧张和墓地需求量大两者间的矛盾。现在墓园仅仅是人们为了纪念己故亲人才会进入的场所,而其它时间却少有人进入。
2墓园景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城市的扩张和公墓需求增加当今社会,人口过度膨胀,特别是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人口老龄化严重,公墓建设也随着巨大需求迅速增加,使得一些城市墓葬用地扩展过快,导致大部分墓园缺少设计,建设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2.2中国的殡葬文化中国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平民百姓的坟冢毫无美观可言,气氛阴森,让人毛骨悚然、避之不及。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园林艺术的复兴和人们思想上的解放,人们的观念才有所转变,但是我国现代公共墓园的建设起步较晚,人们对于墓园的普遍认识还停留在祭祀烧纸传统观念中,加之中国人对鬼神由来已久的敬畏心理及落后的殡葬观念影响,滋长了不良殡葬观念的畸形生长。
2.3墓园景观缺失情感设计中国墓园的景观设计仅能满足最简单的功能耍求,设计师通常只是参考公园的设计方法,简单地将公园和墓地结合。墓地是人们祭奠亲人的地方,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的载体,公墓的情感寄托是公墓的灵魂所在,但是,我国墓园对精神空间和情感的设计思考不够,缺少情感氛围的营造。
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1目的研究墓园景观设计,除了使墓园满足基本使用功能需求外,还要充分满足在墓园活动者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性,以及风俗文化、生活环境、历史背景等方面的需求。要求墓园的设计能满足人在墓园中对尺度、功能等的生理需求,同时满足人在公园中能够实现交往,获得美的享受,精神上的放松或共鸣等心理需求,让使用者与景观保持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并提炼出能让人们解读、传达感情的元素。
3.2意义墓园作为城市的产物,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墓园景观的改善可以提升公墓用地的利用价值,缓解墓园对城市发展、城市风貌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用人性化的景观设计思想来改造、建立公墓,消除了人们对墓地的畏惧感和对城市风貌和城市生活空间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一方式能有效提升公墓用地的利用价值,缓解生活空间与殡葬用地之间的矛盾,使墓园不仅是城市的殡葬用地,还是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公共绿地,并且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具有积极意义。
4解决的方法
4.1相关理论研究和文献收集通过研究风水理论、中国造园学理论、人性化设计、环境行为学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地域文脉理论、中国殡葬文化、景观设计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及应用,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背景,在相关理论的支撑下,确定研究的目标、理念、原则及方法,并最终建立人性化墓园设计理论体系。
4.2实地调研和文献收集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墓园进行走访调查,并从墓园传统殡葬观的应用、传统风格的塑造、墓园景观环境的营造、墓园人文环境的氛围烘托等几个层面入手。根据论文的研究角度,调研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墓园,重点调研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兼顾经济水平低地区的墓园。重点调查具有传统风格、韵味,以人文理念建立优秀墓园,有侧重点地调查一些国内传统公墓的建设情况。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注意图像和文字资料的收集。
4.3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项目的工程实践,在功能性、景观打造特点、传统文化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划分,详细解读墓园的总图布局、水景设计、植物设计、景观空间、建筑小品、墓碑设计,并从景观塑造的细节方面加以分析和总结,最后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以理论联系实际。
篇5
本期特别策划的主题是“建设城乡均衡受益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这是当前城市内涵建设的聚焦重心,为此本刊约请了12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居住环境适老化法规、老龄社会环境规划管理、特大城市养老设施发展短板、社区养老供需矛盾化解、破解老人失能危机、医学人文语境下老龄护理等角度对老龄化社会进行了基于统计数字的问题剖析,为当前突破城乡养老瓶颈提供了多元化的解决渠道。
导读:城市居住环境是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重要空间载体。然而由于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认识和准备不足,我国城市居住环境的适老化水平普遍较低,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基础薄弱。根据预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将于2050年左右到来,亟待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策和法规体系为建设老年宜居环境做出积极的应对。
老龄化的增速之快与程度之深是21世纪初中国人口结构的重要现象。2013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占人口总数的14.8%。预计至2050年左右,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占人口总数的1/3,全面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1)。人口结构的变化不仅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和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也对城市住房和人居环境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以往认识和准备不足,无论是基本的法律法规,还是具体的住房政策与环境建设技术规定等条件均未发展成熟,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和基础研究均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一、建成环境领域相关法规体系综述
(一)国家法律和政府行动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是“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年事业”制定,为老年公民享受所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权益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2012年,“宜居环境”建设内容首次出现在国家经修订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针对城市建设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城市环境无障碍建设、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四个方面,明确提出了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责任主体和建设原则。这一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规模已逼近2亿,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3%,比全国预期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间(1999年)迟了12年。部分较早步入老龄化的中国城市在居住环境方面出现的适老化矛盾早已凸显,如老年人的住房困难、居住条件恶劣、出行困难、养老机构缺乏等。
2013年以来,养老问题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普遍重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z2013{35号)》、《关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建标z2014{23号)》等文件明确要求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专门将“涉老设施规划建设标准关键技术和标准体系研究”列为标准研究课题,着手对我国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相关的标准进行梳理、修订和补充,以期形成相对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规范并指导我国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的规划建设。从具体行动上看,2010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等地开始编制“城市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将民政、医疗卫生和规划管理部门的联动和管理加以机制上的创新,并关注社区平台上多项养老服务的有效整合。但在具体行动中,缺乏相应技术指导和依据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二)相关法规与技术标准
老年人的各种机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退化,活动空间不断缩小,对居住环境和社区服务的依赖性日益增强。[1]然而由于长期缺乏重视,我国城市住区在环境的弥补性建设和服务设施的支持性供给方面普遍欠账较多,相应的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几近空白。
从表1所列部门规章和技术标准体系中不难看出,现有国家和地方有关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技术规范与建设标准主要关注养老院、敬老院和福利院等特殊老年建筑,对居家养老政策主导下大众性养老基地建设的技术准备不足。这不仅导致存在大量适老化改造需求的既有住区更新改造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指导,也难以为新建居住环境的规划建设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技术支持。
二、相关规范与技术标准分析
(一)规范类别
现行的国家技术规范中,主要有四类规范涉及到老年人居住与服务的设施和环境建设,分别是:无障碍设计老年人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和老年人设施规划(表2)。2012年,新版无障碍设计规范对城市广场绿地、道路、居住区、居住建筑的无障碍建设提出精细化的技术规定,是迄今与城市居住环境适老举措关系最为密切的行动。
(二)技术内容
从目前施行的技术标准看,《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B50180-93)(2002年版)等规范内容中对老年人的需求虽有一定涉及,但无论是内容的完善程度方面还是相关规定的深度方面均明显不足。[2]而专门为老年人的建筑设计与实施规划因为有明确的适用对象,在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的制定上有较为深入的考虑。[3]迄今为止,尚无相关国家技术标准对大众性居住环境的适老性能提出明确的规范化要求。
1.场地规划
相关技术规范关于老年人的相关规定涉及规模配置、布局选址、道路交通和场地设施四个方面,主要来自对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相关规定。
在规模配置、布局选址方面,针对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设施配套、建筑密度、规划结构等内容进行规定,还针对基地地质的选择、远期发展余地、周边环境要求做出了说明。道路交通方面,对居住建筑物、居住道路环境的无障碍设计范围和设计标准提出要求,例如坡道、出入口、老年人停车位宽度、坡度和路面材料的细化。场地设施部分则要求居住建筑周边为老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活动场地、休憩设施及绿化。
2.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方面主要是对各类老年服务设施提出布局选址、层级划分、指标配置等要求(表3),《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B/T50340-200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07)、《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等都对老年配套设施有所设计,包括在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各项目的设置中对养老院和托老所进行的规定,并强调居住区内的老年人设施宜靠近其他生活服务设施,统一布局,但应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3.建筑设计
涉及建筑设计的标准内容可以归纳为面积配置、交通通道、房间设计和室内环境。面积配置方面,主要对老年人住宅、公寓和养老院的居室设计标准做出了规定,同时也给出了配套服务用房的配置标准。室内交通方面,对居室内部空间的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例如应建设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缓坡楼梯、电梯,设计尺寸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等。老年人居住建筑对基本功能空间,包括老年人日常生活使用最频繁的起居室、卧室、卫生间、厨房和阳台等的尺寸和设计要求进行了规定。装修部分在选用装修材质的色彩、采光、通风、隔声、隔热保温方面均有所考虑,强调细节设计要配合老年人日益衰退的感官知觉。
三、地方行动
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城市在推进居住环境适老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上海为例,为了响应国家发展居家养老的政策,以市民政局和市老龄办为核心,陆续出台一系列旨在促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环境建设的地方政策(表4)。其中,2013年之后出台的尤以老年宜居环境为重点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推进居家养老工作的阶段性落实和完善。
与此同时,上海地方标准《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DGJ08C55C2006)对居住区内不同级别的养老服务设施提出指标要求(表5)。为推进养老服务设施的落实与土地供应,2014年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3-2020)》,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原则与配建标准提出要求(表6),进一步规范引导全市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居住环境建设。
四、我国老年宜居环境法规体系亟待完善
对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的观察无一例外地表明,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完善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是应对老龄化趋势的基本举措。这个体系由不同的部门和机构相互配合,并由前后衔接的系列政策逐步推进。
(一)建立、健全保障老年人居住生活质量的法规体系
首先,通过立法、设立国家层面或地区层面的建设战略或目标等方式,将物质空间建设纳入到政府管理的范围内,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探索以居家养老为主导、社区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住房机制。通过政府投入、老年住房开发的政策支持和建设指导,形成老年住房的良性供应体系。以居家养老为重点,提高住房的可支付性。[4]对中低收入的老年居民提供住房补助或动迁安置政策。向收入偏低的老年人家庭提供技术服务和社会志愿者服务,以改善环境的适老性能。[5]
其次,将养老服务与老年人居住环境在政策实践层面进行衔接。例如,向老年人密集的社区提供日常生活辅助帮助和社区医疗费用的减免服务。通过提供针对需求的为老服务,令老年人切身感受到生活质量提高,同时给未来的老年人提供安心原居安老的社区基础,为整体社会住房体系的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二)完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标准规范
对老年人的居住和社区环境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虑。首先,引导和强化住宅建设中的通用设计和适老化设计,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加大对新建房地产项目的监管,从源头做好适应老龄化需求的政策与技术准备。其次,从社区居住环境的适应性、合适住宅的选择性、服务设施的可达性、道路等的可识别性和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以老年人生活的角度提出建设要求。[6]其三,探索在既有住宅区中为老年人创造弥补性、支援性环境的途径,维持老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让老年人参与更大范围的社会活动。[7]其四,在通用性设计推动下,适老化从专为老年人使用或服务的设施举措扩大到面向普通住宅和住区的广义居住环境,为今天和未来的老年人构建适老环境的保障空间。
(三)创新老年社区研究与管理模式
适宜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不仅需要体现在硬件措施方面的相应举措,也需要通过改善社区管理模式提高整体适老化水平。为了确保社区与各项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管理及运作顺畅,需要民政、卫生及计划生育、规划及土地管理等多个部门相互协作。[8]同时,面对巨大的需求和资金压力,相关责任部门应引入创新机制,逐步开放老年住房、养老社区、养老服务市场,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补助贴息等多种途径,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
五、结语
根据预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将于2050年左右到来,亟待通过建设、健全科学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加以统筹应对。建立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法规系统,不仅有助于摆脱当前局部、应急式的政策困境,也是养老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信心。
参考文献:
[1]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李小云,田银生.国内城市规划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相关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11(9).
[3]赵晓征.养老设施及老年居住建筑――国内外老年居住建筑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周春发,付予光.居家养老:住房与社区照顾的联结[J].城市问题,2008(1).
[5]郭竞成.居家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社会保障研究,2010(1).
[6]周燕珉,张Z,林文洁.我国城市居家及社区养老居住模式探讨[J].住区,2009(4).
篇6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设计;景观;绿化
从古到今人类都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进行城市建设。但人类对城市的需求不仅局限在物质上,还会对城市的环境提出更多层面的要求。城市空间发展要源于自然生态的视角:城市空间发展不是人工环境不断侵占自然生态空间的过程,而应是与自然协同演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运动迅速展开,城市面积快速扩张。多年的快速城市化之后,种种城市顽疾已经成为发展的桎梏,大地自然系统在城市化过程中遭到彻底的摧残。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须的,但自然系统是负荷量是有限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未来15年以防治各类污染为重点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各地各部门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建设人类和自然相利共生的城市,即人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虽然城市生态问题的迫切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由于缺乏现实的实施手段和管理体制,生态理念还很难真正落实到现实的发展计划中去。因此,改变城市扩展的运营模式和空间格局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一、城市生态设计理念
伴随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MAB计划的提出,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城市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状况的思想引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并对未来园林发展的规划设想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在景观行业发达的国家,生态主义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论文和图纸上的空谈,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处理技术思想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始终。对生态的追求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后两者,占据首位。国内城市范畴的景观规划还相当落后,仍停留在传统的追求空间视觉效果的形式层次,生态原则只在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得到少许应用。
生态设计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设计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摒弃了掠夺式开发的弊病,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理想。
二、城市生态敏感区
鉴于城市处于快速拓展阶段,特别是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资源,为了保障其建设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应对城市空间作生态敏感性分析,并划分出不敏感区作为城市优先发展区用地。
生态敏感性分析通过对城市化特别敏感的自然生态因子加以叠加,用以界定易受人类损伤的敏感地带,加以控制保护。一般从饮用水资源、自然生态要素的人文价值、生态资产、工程地质情况等指标进行处理分析。根据生态敏感性程度,将市区划分为生态最敏感区、敏感区、低敏感区和不敏感区4种类型。空间落实如下:
生态最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山脉、河流水系的两侧。该区生态敏感性很高,外来干扰不仅对其自身影响反应剧烈,甚至有可能波及其他地区,对整个生态系统带来破坏,故应属重点生态保护区,城市发展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与该区的关系。
敏感区分布在山体边缘地带、建成湖泊湿地地区以及老城中心。该区生态敏感性较强(包括历史文化因子的敏感性),对维护最敏感区的功能以及整体生态效果起重要作用,故开发建设亦应慎重。
低敏感区以大片农田景观为主,少部分为城区内历史文化保护地段或文物密集区,该区不宜强度开发,而应作为大地园林化的主要构成成分或历史文化控制建设地段。
不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县城区一带,是城市发展的良好用地。
三、生态的绿化
随着环境资源被不断开发利用,经济的高度增长,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局部地区后工业社会的逐渐到来,利用绿化技术对受损环境与被破坏环境进行生态与景观恢复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生态处理手法是值得大力推广运用的,但以为设计人造的绿色空间,植林挖池就具有生态效益,未免是将复杂的生态系统简单化了。从表象上看,城市景观大都体现了绿色的主题,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形成和保持的景观效果并不是生态意义上的“绿色”。自然有其演变和更新的规律,站在生态的角度上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种类,尊重场地的自然再生植被,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或是充分利用基址上的原有植被,发挥自然系统的能动性,这才是绿色生态设计。
(一)屋顶生态绿化
在建筑密集的城市环境中,屋顶生态绿化作为一个比较有效的空间绿化手段,常常出现在高密度的建筑群中。屋顶绿化对建筑本身的承载力和防渗透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一般建筑只能栽植浅根系易于生长的花灌木及地被。但基本上只是的达到了绿化的效果,在生态多样性方面太过单一了。值得我们考虑的是如何更高效的发挥生态绿化的作用,建立生态多样性空中绿化。
韩国环境部《建设高效率的生物栖息空间》项目之一“天空乐园”——把建设生物栖息场所的市内生态公园的概念引申到屋顶绿化中。把空间分为“野生绿地”、“灌木丛”、“湿地”等,并种植了八十多种植物。屋顶小生态系统建设后,高为12层的建筑,取暖能源减少了14%,空调使用减少了13%.建设两年后屋顶小生态系统植物种类达到了150种,昆虫种类达到了二十多种,鱼类、两栖类、鸟类生存环境优化。由此看来,在屋顶上建设生物栖息空间,给城市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多样化。
(二)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树种规划
城市发展在基础建设和道路建设中几乎不可避免对自然植物群落的破坏。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被破坏的植物群落系统,其在绿量和生物多样性比自然再生的恢复速度快很多城市发展在基础建设和道路建设中几乎不可避免对自然植物群落的破坏。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被破坏的植物群落系统,其在绿量和生物多样性比自然再生的恢复速度快很多。
城市发展在基础建设和道路建设中几乎不可避免对自然植物群落的破坏。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被破坏的植物群落系统,其在绿量和生物多样性比自然再生的恢复速度快很多。
绿化树种规划的方针:
1.以当地景观与植被构成为主的乡土群落为复原目的;
篇7
关键词:旧城改造;中心区;城市综合体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city’s central are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PSCA, and investigated the design method of HOPSCA as a model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city for the example of the old city reconstruction project of Road Nanguan area.
Keyword: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city; Center area;HOPSCA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旧城改造就是指对城市中陈旧衰退地区进行的更新改造。旧城改造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城市中的物质性、功能性老化和结构性、空间性衰退等问题以使城市发展重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而,旧城改造即是城市的局部更新过程也是整个城市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其社会经济物质环境的过程。
旧城改造一般分为中心区改造、旧城居住改造、旧城商业区重建与改造、城中村改造、历史文化保护区改造、旅游度假区改造、工业区改造和港口、码头改造等几种类型,究其根本,实质就是如何合理利用已开发土地,达到集约利用城市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合理安排城市结构与产业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成熟城市配套 ,提升城市形象,完成城市升级。
宝鸡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西端,位于陕、甘、宁省区交界地区。宝鸡市“十二五”规划将城市定位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提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的奋斗目标,并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创建最佳宜居城市。宝鸡在建设新区、拓展特大城市骨架的同时,把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并重发展,把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作为打造城市名片的‘重头戏’同台推出。其目的是提升城市品位,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宜居特大城市,为市民提供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
1中心区改造概述
旧城中心区是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能集中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发展历史的产物,是城市最强有力的经济社会活动载体,同时也是城市各功能集聚的中心。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旧城中心区出现了日益突出的居住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等矛盾问题,其区位优势正在逐步削弱。
复兴城市中心区,就要对其进行合理改造,重点是要积极营造以人为中心的环境和空间。在营造人性化空间时有几个要点:
(1)提供怡人的步行空间
旧城中心区作为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曾经一度为汽车交通所破坏。20世纪70年代以后创造以人为中心的怡人步行空间,提高步行街的质量及舒适性作为恢复“城市客厅”
的活力的重要措施,使老城中心区真正成为亲切宜人、充满活力的城市心脏。
(2)设置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城市改善自身形象、商业文化地区提升空间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由于是城市各部分之间的联接体,是城市生活与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之处,因而公共空间能够积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而提高城市活力,带动周边土地价值的提升,形成城市的良性发展。
(3)整治绿色开放空间
通过形成绿色开放空间等途径进行环境整治,实现公共空间的美化,注重景观塑造。
2关于城市综合体的几点认识
2.1什么是城市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是“城市性、开放性和集约性”层面介入城市发展本质,把城市功能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通过建筑实体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的一种城市实体,利用建筑空间复合化、集约化和开放化,满足城市的商业、办公、居住、旅游、展览、餐饮、文娱等城市功能空间需求,应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注意的空间功能关系,从而形成多功能的高效率的经济聚集体。
2.2城市综合体的分类
城市综合体按选址分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注重城市发展方向与功能性,意于打造的商业地标的CBD型城市综合体;第二类是以交通的便利与枢纽的秘籍优势来选址与打造的交通枢纽型城市综合体;第三类是通过强大的开发实力、崭新的商业设计、完善的交通规划设计思想使之具备脱颖而出优势的城郊结合型城市综合体。
2.3将城市综合体设计理念运用于旧城中心区改造的优势
旧城改造从表面上看似乎就是城市建筑物的“拆、改、留”,实际上却是一项涉及面很广且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开发活动。诚然,城市建筑物的“拆、改、留”是进行旧城改造的基本形式之一,但是透过目前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表象,我们不能不意识到旧城改造具有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可以断言,旧城改造是实现经营城市和经营土地目标的必然抉择,功能高度混合的城市综合体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此类问题。
(1)高可达性的区位优势
城市综合体通常位于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城市功能相对集中的区域,拥有与外界联系紧密的城市主要交通网络和信息。
(2)多元复合的功能组合
城市综合体中通过活动空间的有机衔接,内部引进了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具备了比较完备的公共交通、公共休闲娱乐等多项城市公共功能与商业、零售、餐饮、办公、居住、娱乐、展览、会议等建筑功能,是一种浓缩的城市形态,形成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复合型城市功能布局。
(3)连续的空间设计
各功能的建筑体之间均通过空中、地下和地面形成层次的联系,形成互补的、流动的、连续的空间体系。城市综合体中的绿化景观是城市公园的延伸,也是吸引人流进入综合体的重要因素。在设计中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通过标志物、小品接到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环境,与城市的步行公共空间自然融合在一起。
(4)内部、外部完整的交通体系
城市综合体内部拥有复杂、完善的交通体系,通过立体交通网络的建立,使内部各不同功能的建筑有机结合;城市综合体对外界的交通依赖性较强,其外界的交通体系直接影响综合体内部不同的功能使用效率和规模。
3以南关路片区为例分析
根据中心区的特殊区位特征,在涉及中心区改造时,首先要考虑到怎样合理利用稀缺的土地资源与协调安排各种城市功能。城市综合体注重均衡的土地使用方式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在设计中要求不同种类的土地相对均衡的分布于不同功能的建筑群中,并且要兼顾到不同时段对综合体中各个功能的不同使用。
3.1项目概况
宝鸡市南关片区位于中心城区的城市中心组团,乃宝鸡城市中心组团,战略地位显著。本项目现状用地较为混杂,商业金融居住办公等功能交错分布。基地东西界面过短,不利于商业流线的组织。现状建筑大多建造年代久远,且存在混搭乱建的情况,建筑质量大部分较差,建筑空间混乱。项目基地位于姜炎文化风貌区,处在姜炎文化轴这一重要文化周线上,周边景观资源较为丰富,有陇海铁路周边防护绿地、炎帝公园以及城市道路绿化带等生态资源。基地周围车流主要依靠红旗路与经二路进行疏通,现状基地周围车流主要依靠红旗路与经二路进行疏通,在中心十字处形成聚集,人流主要在经二路与南关路十字聚集。项目基地临街面为红旗路与南关路,红旗路作为城区交通干线对于城市车流具有较强的引入作用,南关路作为城市次干道对于人流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南关路基高架桥作为宝鸡市次干道,将基地分为东西两片,对于基地改造商业环境形成和空间的处理有较大的干扰。
3.2项目设计理念
本项目基地用地性质确定为商业金融业用地及二类居住用地,其改造主要是为了提升片区城市品位,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人居环境。因此应综合考虑基地未来的发展,综合现存各方面矛盾,将其打造成为一个低碳生态、时尚现代、配套设施完善的集居住、商业、文化、办公于一体的宝鸡市滨渭区大型商务型城市综合体。
(1)高度集约化的功能布局
规划整合了商业、零售、餐饮、办公、居住、娱乐及公共交通等功能,为西侧地块为文化商业组团,进行宗教交流和商业市场设施布置;南部地块为居住组团,远离铁路,避免了噪声和振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北部地块为商业综合体组团,形成汇集商务、休闲、餐饮、服务多方元素的中心区。各功能组团之间相互联系兼容,有机互补。
(2)丰富多变的城市型开放公共空间
规划结合建筑造型,进行灵活多变的空间组织。利用丰富多彩的室外公共空间,如下沉和抬高的广场、水体、空中廊道等将两区有机的结合起来。地下空间、中庭空间、屋顶空间形成若干节点性广场,并采用天桥、巷道等进行连接。在北侧规划一条打通红旗路与南关路的道路,利用立体化交通形式将人流由城市道路引入建筑内部,使城市的公共步行空间与综合体的公共空间融为一体。
(3) 立体型道路交通体系
规划合理地设置不同人流、物流的出入口,使各种交通流互不干扰,使交通流线更加顺畅。地块内交通以步行为主,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和鲜明引导性的入口处理增强了空间的流动性,人流可方便地由广场进入建筑内部。
每一层交通流线之间都有着竖向联系,丰富多变的立体交通保证交通的便捷性。
图1总平面图 图2立体交通流线图
(4)层次鲜明的景观结构和绿化系统
以二层的露台广场——“时空之窗”主题广场为核心,项目串联了各个景观节点,形成一条连接地面和露台空间的核心景观轴,对接以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为对景的文化景观轴,通过与时空之窗直接呼应的生态景观轴进行北部绿带的景观引导, 形成“一心、三轴、多节点”的景观系统。
项目构建了一套“周边绿带+地面绿化+屋顶绿化”的绿化系统,形成三维空间的绿化覆盖,无论是地面、屋顶、露台、室内,都可以直接地接触到优良的生态条件。
(5)亮丽的“城市名片”
项目规划于西侧沿龙海铁路塑造一条城市景观岸线。位于主入口的“时空之窗”主题露台广场,设置在一层露天平台,提供了极佳的观景点以时尚、大气为主导风格,辅助以一些简单的符号语言彰显其聚合时空元素的文化内涵,和高端绚丽的夜晚光环境设计,像是一扇汇聚魅力的天窗脱颖于宝鸡市。位于西南部的以“聚合万象,突破时空”为理念设计的万象广场,其下沉式的设计增强了空间的流动感,丰富的流线和出入口组织形成了很强的空间导入感,风格上注重标示感和色彩设计,彰显时代气息。
图3景观结构图图4万象广场意向图
4 结语
对南关路片区的规划实践,证明了城市综合体在旧城改造过程中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优势,为旧城的改造和土地的更新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我们期待着在开放式改造策略的指引下,南关路片区可以从老地方涅槃重生,为宝鸡带来不一样的空间灵魂与社会活力!
参考文献
[1]贝贝.旧城改造模式研究—基于重庆市北江区旧城改造项目[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张凯,申丽萍.HOPSCA模式的时间探索—郑州国贸中心规划设计[J].华中建筑,2007(7).
篇8
关键词:城市核心区 空中步行系统 可行性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y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air gallery traffic system in urban center. Combined with the successful cases of air walk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n national city center, elaborat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air walk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n city center and made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it. Discussed the Solving strategy of air walking system construction,provided the reference for the air walk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n future.
Key words:Urbancenter Air walking system Feasibility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和空间规模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步行环境差等城市病逐渐明显,改善城市核心区严重的交通系统建设问题已迫在眉睫。当代城市交通发展理念要从“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1-3]。为改善地面空间资源的短缺状况,解决城市核心区恶劣的交通拥挤问题,以及满足城市功能布局立体化发展的需求,国内外许多城市实践经验表明,建立空中步行系统是未来城市核心区步行系统建设的重要方向,能够有效缓解严峻的“城市病”[3-5]。因此,本文分析城市核心区空中步行系统建设的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探讨城市核心区空中步行系统建设的解决策略,以指导我国未来城市核心区空中步行系统建设实践。
1 空中步行系统的特点和优越性
1.1 空中步行系统指在若干个街区内采用高于地面的过街连廊或者步行天桥等将位于地面层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各种功能的城市空间串连起来,形成一套独立于地面街道的步行空间系统,由过街天桥及连接建筑物或其他城市设施的各种二层及以上的公共步道、连廊、平台,及其与其他层面发生竖向交通联系的楼梯、坡道、节点、枢纽空间等构成,为行人提供通行、疏散、遮阴、避雨及休憩等功能,还可根据需要通行救护车等应急车辆[4,6-10]。该系统主要强调满足居民出行、交通方式转换和交通网络组织的交通功能,强调步行空间是城市整体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步行者的步行感官和步行环境的质量。空中步行系统是地区交通量很大情况下人车分流、提升步行活动的人车和谐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城市活动的基面,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具有交通疏导功能,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空中步行系统的建设是解决城市核心区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实现城市核心区主要建筑的无障碍步行连接,有效解决人车交通矛盾,满足城市核心区公共交通的功能要求。城市核心区的步行网络向空中及地下的立体化开发,可以在不增占城市用地的情况下大大提升城市的步行面积,从而缓解人车交通矛盾,可以实现人车分流、立体交通换乘与无障碍设施的高效改造,提高城市空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鼓励人们更多地绿色出行[4,11-14]。空中步行系统可以重新组织城市核心区的路权分配,使步行道顺畅贯通,实现人车分行,机非分离,从而有效地缓解交通拥挤的问题。
1.3 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和美化城市环境。空中步行系统具有完善、便捷、高效、舒适的空中步行环境,为城市空间提供多样化的休闲空间与景观视点[14-16]。空中步行系统一般具有采暖、空调和适当的照明,使用地开窗和使用玻璃增加通透感,可以全天候开放方便公众通行。空中步行系统通过建筑物的中庭与地面系统相连,空中步行系统步行通道两旁和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环境相协调,一方面营造绿色步行环境,另一方面为空中步行系统增添趣味性。优化整体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尤其是在城市核心区优化空中步行系统的步行环境和公共空间节点的环境,有利于将人们从汽车交通的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通过完善空中步行系统与城市核心区的人工或者自然的绿化结合,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公共空间环境。
1.4 集约中心区空间发展,融合多元空间发展的需求。城市核心区功能高度集中,集聚主要商业、金融贸易、娱乐和文化等中心性职能。城市空间高密度发展,土地开发强度大、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地价和租金高。城市核心区的发展达到一定的规模,由于城市功能空间多样化和集约化,传统城市空间的单一聚集的布局形式已经满足不了中心区的发展需求,城市功能空间呈现着混合多元发展的趋势,城市核心区空间立体化发展也越显迫切[15-18]。为此,在城市核中心区建立空中步行系统,构成一个立体化的步行网络,使人们的公共活动基面不再限定在建筑的首层或是城市的地面广场,而是上下发展的更大的公共空间活动范围,有利于各种城市功能空间的立体化聚集,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通过串联各种功能空间进行融合发展,在权衡各种功能空间的建设下,避免重复建设,有利于增添城市核心区的活力,促进中心区未来发展。拓展城市空间容量,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益。
1.5 空中步行系统为在市区活动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增加了消费吸引力。既为步行者提供了良好的步行空间环境,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空中连廊经济可以将分散的商业设施集聚,有利于形成城市核心区商圈,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密度、高效率集聚。空中步行系统可通过将城市核心区地上、地面和地下分散的商业设施及商业网点贯穿起来,形成“连廊经济”[4,13-18],吸引更多的投资,实现城市核心区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增添城市核心区的活力和吸引力。构成完整的商业有机综合体,提高了整体商业竞争力。
2 存在问题及可行性分析
2.1 空中步行系统作为现代城市迅速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空间环境和交通拥挤等问题.但也受到很多质疑。理论阶段的薄弱以及实践环节的盲从使得空中步行系统的建设停滞于初级阶段[19-20]。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前期规划缺失,空中步行系统很难与周边交通系统进行有机融合,将地上、地面、地下三个层面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实现中心区内高层建筑的无缝连接,尚无详细的指引和强制性控制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地块的建筑在二层与地下均没有预留与公共空间或相邻建筑相连接的接口,有些项目建设与空中连廊相互协调。空中步行系统的规划报建及规划验收审查等方面工作国土、交通、建设、质监等相关政府部门都难以协调。
(2)空中步行系统的建设资金以及建设涉及到的补偿金有待落实。一条空中连廊工程建设造价上百万,暂时还未有足够的政策扶持。改变建筑局部的使用用途、广告收入这些无法弥补建设成本,规划未事先控制但是公众通行亟需建设的空中步行系统,涉及占用建筑内部建筑面积的补偿很难让业主满意。
(3)空中步行系统后期管理也是难点。空中步行系统属于市政设施还是商业设施没有清楚界定,建好之后如何实施配套管理。摆摊、卖艺、乞讨、骑行各类车辆、滑行滑板、堆放杂物等妨碍行人正常通行的行为需要引导。
2.2城市人行通道是“上天”还是“入地”,历来就有争论。新加坡、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环状开放、交通换乘、高层建筑可互联互通的立体步行连廊系统,北京的中关村、深圳的福田区也正在逐步发展具有类似功能的空中连廊。借鉴新加坡、我国香港地区的经验,“空中连廊”具有疏导交通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空间,成为城市建筑的必然选择[16-19]。通过“空中连廊”等形式将区域内楼宇有机相联,达到细分和疏导各类人流、车流的效果。空中步行系统可以实现人车分流、立体交通换乘与无障碍设施的高效改造,不仅拓展了城市空间,还形成了“连廊经济”,提升城市物业的商业价值。空中步行系统可以成为城市的观景台,站在连廊上,可将繁华大都市美景尽收眼底。 城市核心区建设空中步行系统,可将公交枢纽、商业、办公设施及其它服务设施等连接起来,改善行人设施,扩展提供行人停驻、观看和交流的空间,增加人与空间景观之间的互动,使人们从紧张的汽车交通中解脱出来,舒适便利地出行,有更多机会在公共空间中消闲交往,从而大大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结合城市“三旧”改造,把城市核心区立体步道建设纳入旧区改建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核心区将空中步行系统建设纳入总体规划,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空中步行系统示范区的建设试点。把空中步行系统建设的物业置换、土地指标补偿和容积率奖励等激励条款纳入土地出让合同,运用市场配置资源手段,引导社会各界投资参与空中步行系统建设。建成后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方式,使立体步道变“财道”,实现“以廊养廊”。实践经验证明,大中城市核心区建设空中步行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 解决策略
空中步行系统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事先控制,适时建设原则合理推进,在人流密集街区和具备条件的地方,切合建筑功能和实际需要,可先行先试。空中步行系统规划建设需确保质量安全、适用美观,与周边市容环境相协调。
1、规划与建设实施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为实现城市核心区空间的集约和多元化发展,空中步行系统建设应该在权衡城市核心区交通、商业、环境等各方面利益前提下,以达到最大化的综合效益为目标,从而实行“统筹建设时序,由点带面,分步推进建设”的规划建设措施[4,19-20]。首先,建设时序应根据城市核心区不同地块或者街区的建设时序进行规划,对于未开发地区,依次考虑空中步行系统的线路走向、途径节点和串联节点的方式,并做好建筑和公共空间的步道的规划预留。比如香港的空中步行系统按照“分步推进”的方式,从建设一条空中连廊开始,逐步向周边分出若干空中连廊连接附近的建筑和交通站点,最终形成网状的空中步行系统系统。根据规划时序和规划许留,开展分步推进工作,条件成熟的地区优先试点,成功发展后继续扩大范围推广,最终建成空中步行系统。
2、空中步行系统建设采取业主投资,政府主导建设的模式,资金依靠项目业主出资,物业管理公司投资,改变物业功能、物业置换收入、广告收入和政府出资来解决。政府将给予较大政策倾斜,办公楼和住宅楼的连接层及以下层可改变物业性质或者进行物业置换,把空中步行系统建设的物业置换、土地指标补偿和容积率奖励等激励条款纳入土地出让合同,运用市场配置资源手段,引导社会投资参与空中步行系统建设。另外,连廊内外的户外广告收入只要符合规划,也将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优惠政策。如果业主不愿意,就在该楼前面或后面建走廊,保证走廊不中断。接下来可享受优惠政策的地区会逐步扩展,计划日后新建楼宇必须留有连廊接口,连廊长度会不断延伸。建成后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方式,使空中步行系统变“财路”,实现“以廊养廊”。
3、空中步行系统建设实施需加强后期维护与管理。一方面,政府提供发展诱因,鼓励发展商兴建空中步行连廊,在土地契约中明确公共通廊的所有权与管理责任,使用权属于政府。私人业主拥有及管理公共通廊的营运,包括清洁、维修、配备保安及紧急应变等开发商也积极响应建设空中步行系统,依靠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吸引人流,扩大商业触角,提高潜在价值。通过规划来控制引导建立完善的空中步行交通体系,使其更加合理、完善,并易于实施和进行后期管理。结合城市更新改造,把城市核心区空中步行系统建设纳入旧区改建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实现“谁投资谁拥有,谁投资谁管理”的目标。另外,国土、规划、交通、消防等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职责对空中步行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营、维护、使用过程中实施综合管理和执法,确保空中步行系统依法建设、规范营运、合理使用。
4、尽快出台空中步行系统规划和建设的相关技术规范、管理办法、规范性标识指引。编制空中步行系统规划,并制定规划设计标准。为保证城市核心区空中步行系统的整体性、安全性和便捷性,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是开展空中步行系统规划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标准中要明确统一规划设计标准和规划设计准则。规划设计标准应对步行通道的设计尺寸、通道设施、照明条件、采暖设备、标志系统、无障碍设施等作详细明确规定,为城市核心区空中步行系统的交通疏导和环境营造提供人性化的技术支持;而规划设计准则则是通过设立规划设计原则,如安全性、可达性、舒适性等,为空中步行系统建设提供定性的要求,使各城市核心区的建设工作有效地实施。根据交通环境、人流量、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是否占用建筑用地、周边用地开况、商业环境等具体情况和条件选用高架平台、路侧式空中连廊、点状天桥等建设模式[21-22]。空中步行系统应加强立体步行空间与交通枢纽空间衔接,实现步行与其他交通方式、交通功能与其他功能的有序快速的转换,并以大运量的快速公共交通连接各枢纽节点,建立高效交通网络。
4 结语
无论城市规模和机动交通如何发展,适度的步行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和节能环保。城市核心区人流密集和建筑物集聚化,商业街区交通与城市交通呈现多维度、多样化发展,步行系统是城市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的交集,为行人提供舒适安全的步行环境,建设一个全天候开放的、遮阴挡雨的、与周边区域的商业、交通设施、环境相协调的空中步行系统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城市核心区建设空中步行系统,可将公交枢纽、商业、办公设施及其它服务设施等连接起来,改善行人设施,扩展提供行人停驻、观看和交流的空间,增加人与空间景观之间的互动,使人们从紧张的汽车交通中解脱出来,舒适便利地出行,有更多机会在公共空间中消闲交往,从而大大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空中步行系统建设体现人在城市空间中的主体地位,大大改善城市交通和提升城市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晓扬.香港空中步行系统城市设计启示[J].华中建筑,2004(2).P80-82
[2] 卓宇,王小凡.城市中商业街区立体化设计初探[J].中外建筑,2009(12)P93-94.
[3] 卓宇.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区空间立体化建构[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4] 雷闪.城市中心区立体步行交通系统建设初探[J].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
[5] 黄莉.城市中心区立体步行交通系统建设策略和实施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8)P95-101
[6] 王坚.城市核心区立体化步行系统设计研究[M].深圳:深圳大学出版社,2005.P28-35.
[7] 穆勇.城市高密集地段的人行步道系统设计[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8]尹钰.城市立体化步行网络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硕士论文,2008.
[9] 陈雷.城市步行系统空间形态初探[D]. 大连理工学术论文,2006.
[10]董贺轩.城市立体化研究.[D]. 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1] 袁方,黄文柳.塑造立体化步行空间的探索―以杭州钱江新城中心区步行系统规划为例[J].浙江建筑,2008,(7):P1-4.
[12] 张俊芳.北美大城市中心区步行街区的发展与规划[J].国外城市规划,1995(2)P43-47.
[13]叶明.香港的CBD 与天桥步行系统[J].规划师,1999(4)P128-131.
[14] 张丽君,赵建新.上海北外滩地区步行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案研究[C].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15] 钱才云,.谈交通建筑综合体中复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以日本京都车站为例[J].国外城市规划,1995(2)P43-47.
[16] 李娣娜. 香港城市空中连廊空间研究初探[J];山西建筑.34(29):P50-51
[17] 王建国.城市设计(第二版)[M].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4. 8
[18] 吴明伟,孔令龙,陈联.城市中心区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1999.
[19] 范凌云,雷诚.城市步行交通系统规划及指引研究[J].城市问题,2009(5)P45-49.
[20] 胡松,吴海俊,罗晓辉.中关村西区步行交通系统改善方案评价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12)P46-52.
[21]杨海鹰.城市步行环境设计研究[M]. 2002.
篇9
关键词:城中村;拥挤空间;高密度;居住行为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healthy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village-in-c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development. Futian village-in-city of Shenzhen as an example for the author, Based on field surveys, 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 analyze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iving situation of the village-in-city. Of the village-in-city crowded the space environment of high-density deep-seated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crowded living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in public space is propos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villages measures to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congestion, and create a new village-in-city community.
Keywords:village-in-city;crowded space; high-density;living behavior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6-0038-03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急剧扩张,很多原有的郊区村落进入到城区范围。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减少城市化压力,城市干道往往绕行村落,原农村居住用地、村民集体关系和文化氛围等就地保留,没有纳入新的城市体制和管理机制,村民以土地及土地附着物为主要生活来源,形成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的地域实体。
深圳特区内除盐田区外,共有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城中村72个,其中罗湖区25个,福田区15个,南山区有32个,而以自然村落为单位的城中村和旧村则更多。在地域上广泛的被包围在城市高楼大厦的内部,罗湖、福田、南山三区的一些城中村更是处于城市的核心地带,如福田区的福田村、田面村;南山区的南光村、南园村。在村落面积上,除皇岗村、上沙村、下沙村等少数几个占地面积较大的片区外,其他“城中村”大都呈现出不规则的碎片状补丁形态,与城市已经连为一体,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笔者以福田区的福田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调研分析,搜集研究数据资料。福田村,行政隶属于福田区福田街道办事处,位于深圳中心区华强商业中心东南面,主要分布在深南大道以南,滨河大道以北,福田路以东,华强路以西区域内(图1)。
2福田村人口特征
2.1年龄构成
城中村中的村民在市场需求的诱导下,通过仅有的土地资源,提供出租房屋,扮演城市廉价生活区的角色。由于房源供应充足,房租相对低廉,区位交通便捷,成为城市千千万万的新移民或暂住者的首选之地。福田村人口的年龄构成呈现出年轻化的现象,年龄层集中在20~35岁之间的青年人群,约占总数的65%以上,老人和小孩的人口数量较少。家庭结构中以单身和两人居住为主,家庭居住群体较少。
2.2文化程度与职业构成
从外来人口的文化程度来看,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差不多占一半,高中文化程度和初中文化程度均占四分之一不到。而且近几年,城中村的人口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反映出来深的务工者技能和教育水平正在向高层次发展。从职业类型看,可分为职员群体、店主群、和为了找工作暂时在此居住的群体。他们一部分是附近餐厅、服装店、商店的职员。在城中村居住的,已经绝不仅仅是传统的“蓝领”打工族。在深圳这么高的房价和房租面前,城中村内的“白领”租房者越来越多,包括IT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公司文员等等,还包括很多自由职业者(摄影师、画家等),如南山区深圳电子网络公司云集的白石洲村和罗湖区布吉镇的大芬油画村。此外,还有不少小业主和自主创业者选择在城中村度过最初的“孵化期”。
3拥挤的城中村空间
由于村民对土地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大量的外来人口聚集在有限的用地面积和建筑空间中,带来了城中村高密度的拥挤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人口高密度
相对于城市小区的高房租,较低的租住门槛吸引了众多的外来人口。福田村总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村民2000多人,外来人口为3.8万人。原住民大都移居香港和国外,外来人口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地居民,所有权房屋大都委托亲戚和雇佣,外来人口比例达94.2%。规划用地面积为69.81hm2,本村用地面积26.02 hm2。每公顷人口密度高达1590人。
3.2建筑高密度
福田村的私宅建筑面积69.5万m2,建筑层数平均在7、8层,高的达到15层以上,建筑密度达到40%以上,容积率达3.12。建筑见缝插针,楼与楼之间的间隔,宽的约4m,窄的约两尺,人称“握手楼”、“贴面楼”,走道光线阴暗,犹如傍晚。这些楼房之间房窗靠窗,终日难见阳光,在炎热潮湿的南方天气中通风极差(图2)。
3.3居住空间高密度
由于村民是以房租收益作为生活来源,最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他们尽量把居住生活空间面积压缩到最小,增加出租房间套数。据调查,最小的出租单间只有3~4 m2,仅能容下一张床,共用卫生洗浴设施。单间带卫的面积一般在10~15 m2,缺乏专门的厨房和供晾晒衣物的阳台。即使每层建筑平面是按照几室几厅的户型设计,也会被房东分租给不同租户使用。
3.4空间行为高密度
多元化人口的大量聚居导致了城中村内空间与行为种类的多样化聚集,城中村内的麻将店、生鲜店、水果摊、临街叫卖等等,构成了五彩缤纷的空间生活(图3),城中村中行为种类的高密度也是城中村中一种重要的密集方式,丰富多样的空间行为种类让城中村更加有活力和多样性,而这种差异性的密集让城中村的空间行为关系更加复杂,外显在地域空间上就表现出混乱、拥挤的视觉现象。
4拥挤空间下的居住特征
4.1拥挤机制
高密度的拥挤环境被环境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对人的情绪产生消极的影响,它影响了人的情感反应和生理唤醒水平,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压力增大;同时证明,高密度环境容易引发相关疾病,有利于病菌的传播。拥挤使人际之间的吸引力降低,产生退缩行为,回避社会交往,破坏人际关系网络,工作效率下降;影响人的亲社会行为,降低人们帮助别人的概率;并引起攻击行为的增加。居民强烈的拥挤感,让他们的居住控制感很弱,安全和私密性受到了威胁,迫切的需要公共空间的情感释放。
4.2拥挤引发私密缺失
私密性可以定义为一种控制意识或是对个人接近度的有选择自由。私密性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心理需求,《华沙宣言》中说:“人类居住建筑的设计应提供这样一个生活环境,既能保持个人、家庭、社会的特点,有足够的手段保持互相不受干扰,又能进行面对面的交往……”。城中村的高密度居住使居民时刻感受到外来的私密干扰,如相距不过数米的窗户视线干扰,强烈的邻居噪声干扰和有味气体干扰(图4)。人们面对私密性缺失,寻求各种办法规避。笔者在村中发现了一户原住民黄先生,他感觉一楼的居住空间时刻受到周围过往的人流视线干扰,采用了房屋四周摆放花木的方式,阻碍人流接近房屋和阻挡视线(图5)。
4.3拥挤与社会交往
在拥挤的电梯空间,即使是很熟的人也很少谈话而保持安静,在拥挤的居住空间也是如此,居民为了减弱环境信息的超负荷,不自觉减少与邻里的交往。笔者在访谈了20位对象发现,其中有16位不知道同层邻居姓名,更不要说职业和参与其中的社会关系;有2位甚至不知道同层有没有居住者(这可能相互的时间关系没有交集)。被访问到有困难是否会向邻居求助,被访者大都表示不会,少部分表示有这个想法,但和邻居并不认识,只好作罢。这种冷漠的邻里关系没有了守望相助,城中村的安全感不断丧失,治安问题严重。
4.4拥挤与公共环境的漠视
拥挤的空间环境导致居民紧紧地抱守自己的专属空间,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采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视态度,缺乏公共责任感,村中的脏乱情况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图6)。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城中村处处可见垃圾,特别是空间行为聚集的场所,比如临街,临路的公共空间,白色垃圾丢弃,建筑材料随意堆放(图7);有不少居民还将旧沙发、纸皮箱、破木板等废旧物品丢弃在街角,成为废物存放地,成为城中村卫生死角,而居民往往掩鼻而过。
5公共空间的需求
高密度的居住模式现状不易改变,其中有原住民的利益和外来人口的需求,拆除重建困难重重,而有效的整治改造较为容易,对城中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从物质空间上可以提升景观环境与居住质量,从社会形态上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并激发城市生活的活力与多样性。如福田村环庆股份公司拿出村内的黄金宝地,投巨资兴建的大型多功能文化广场――福田环庆文化广扬,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好去处。(图8)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通过绿化和铺装使空间形成一定的场所,激发起居民的归属感,有助于密切邻里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居住环境的安全防卫(图9)。以街道改善为例,城中村的街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营类街道,街边店铺摊位林立,为改善购物环境提高导向性,可以选择变换街道铺装使之具有标识性;另一种是生活类街道,承载休闲交流生活,可以通过增加街道家具的手法促进街道活动。改善现状公共空间可以用最少的投入和拆迁量,减少高密度拥挤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维持社区的整体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徐磊青,杨公侠. 环境心理学.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林玉莲,胡正凡. 环境心理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深圳城中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一).《南方论丛》,2004年9月第3期.
[4]田欢. 城中村文化与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研究.《南方论丛》,2007年12月第4期.
篇10
关键词:地铁站 ;出入口 ;建筑设计 ;环境景观 ; 商业开发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urban traffic pressure increases day by day, the subway was proved to be alleviate traffic jam, convenient travel the most effective traffic tools, and gradually become the subject of traffic of the city. The subway entra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subway, the passenger flow is in and out of the station channel. This article from the subway entrance set realistic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and combining ningbo metro line 2 part of the station entrance and exit to the design idea and metho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ntrance and exit to the passenger flow, evacuation in attracting, leading commercial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plot of the role of value for future subway entrance design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Keywords: subway station; Entrance; Architecture design;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类型
1、独立设置有盖出入口
这种类型的地铁出入口是最常见的。地铁独立式有盖出入口设计应简洁、明快、大方、易于识别,适度装修,充分利用结构美,体现现代交通建筑的特点。应尽可能地减小体量和使其具有良好的空透性。它一般设置于道路红线外和各种城市广场内,上盖形式丰富多样。一般来说,整条地铁线路的出入口形式尽量统一和标准化,这样有利于识别和工业化生产、安装。上盖材料可以采用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玻璃结构,目前最普遍是采用钢骨架和玻璃墙体的组合结构,这种组合结构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具有美观、体量小、通透、易于识别和便于安装维护等优点,极大地解决了有盖出入口阻碍视野和光线、影响城市景观的缺点,成为有盖出入口的设计的主流方法,宁波地铁2号线的标准出入口已明确统一采用轻型钢骨架和玻璃组合形式。
2、独立设置敞口出入口
早期的地铁出入口大都采用这种形式。这种出入口没有上盖,仅在口部四周设置混凝土或者玻璃墙体。它形式简单、体量小、造价低,由于其高度低(一般不超过1.5m),对视线和城市景观影响小。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单调、枯燥,识别性不够,让人容易误入和产生不安心理。由于其是露天敞口,最大的问题是雨水进入出入口内,设计时需要考虑排水措施,增加排水系统。扶梯长期受雨水侵蚀,增加维修成本,且露天扶梯的要求高,其采购成本相应增高,使投资增加。另外,敞口出入口的防盗卷帘设置在出入口的通道内,楼扶梯暴露于防盗卷帘之外,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容易引起财产的损失和带来一些卫生、治安问题。在一些广场内和对景观控制比较严格的地方,这种出入口形式可较好地和周围环境结合,可满足城市规划管理者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出发的规定和要求。
3、与其它建筑合建的出入口
此类出入口逐渐成为地铁出入口和商业结合设计的发展方向。这类出入口的特点是不再孤立在路边或者广场内,而是因地制宜和周围的建筑结合设计,它在满足地铁出入口使用功能的情况下,能适应周边的条件限制、边界约束,与周边建筑较好地融为一体,互为使用和带来方便。在一些城市中心地带,商业发达、建筑密集,如果出入口结合商业设计,可解决用地紧张、拆迁困难的问题,同时,出入口为商业带来大量人流,提升了出入口的商业价值。当然,这种出入口形式需要经过详细的方案设计和严格的论证,需加强同周围建筑的协调工作,预留好结合的接口,在满足人流疏散通畅、防火安全的条件下,才可以使用。
二、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理念和基本原则
地铁出入口属一个城市公共交通建筑,人流密集,它设计的好坏直接涉及到了地铁车站设计的优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状况。
1、满足使用功能、服务公众的原则
地铁出入口作为公共建筑,就具有建筑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出入口的使用功能就是方便乘客进入车站和在事故的情况下使车站的乘客快速疏散到地面。因此如何让出入口方便地服务乘客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就包括:如何让乘客愉快、舒适地通过地铁口进入车站;如何满足老人、孕妇、小孩以及残疾人的需求;如何提供和乘客日常出行相关的文化、艺术、信息的需求;这就要求在地铁出入口的设计过程中,贯入“服务大众,以人为本”的思想。乘客的需求和舒适,才是地铁出入口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否则,再漂亮、新颖的出入口设计,也是无法被乘客喜欢和接受的。
2、与城市景观协调、绿色环保的原则
一个城市的形象是靠城市的景观环境来塑造的, 提高一个城市文化就要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地铁出入口因其出于公众视野,也是构成城市环境的一个因素, 设计师在设计时不能不考虑城市景观的要求, 更不能与城市景观发生冲突,应注重与城市景观协调统一的原则,将出入口融入到城市街景中去。优秀的出入口设计,既能便于乘客识别和出入,又能和四周环境相交辉印。宁波地铁出入口的设计中,突出“绿色环保、健康出行,构建美好家园”的理念,即在设计中提高出入口的艺术水平,增强现代感、时尚感,又体现宁波的特色文化,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共生。
3、易于识别和生产的原则
地铁出入口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客流,方便市民,因此地铁出入口要醒目、易于识别,让乘客能快速分辨出地铁的出入口,减少出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做到以人为本。而要做到易于识别,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地铁的形式、标志和颜色统一标准化,形成地铁独特的分辨、识别方法。另外,由于出入口一般位于城市道路两边,施工时会影响既有道路的交通。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出入口施工对行人道和道路交通的干扰,需要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为此, 出入口尽可能采取模数化、标准化设计, 采用工厂预制生产,现场迅速拼装的施工方法,以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
4、体现城市特色的原则
地铁在满足其交通功能的同时,已经逐渐发展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宁波从古老的江南水乡城镇,演变到开放的现代化港口城市,是江南水文化的提升。同时作为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和经济综合实力上榜城市之―,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是宁波的一大特征。因此需要将城市特色在地铁出入口设计中体现出来,使地铁出入口与城市特色相适应。宁波地铁被赋予了海水和蓝天的颜色,主色调采用天蓝色,既增加宁波城市的活力;又体现宁波城的地域文化特色。
三、地铁出入口的设计方法
1、明确边界条件
制约出入口出入地面的因素很多,包括周边建筑、道路红线、地下管线走向、地质资料以及施工方法等。通过对各种边界条件的梳理,确定出入口的最佳位置。宁波2号线孔浦站出入口均设置在道路南侧,就是因为道路北侧有高压电力管线及大直径的水管,改迁困难。
2、分析客流走向
出入口的功能是为吸引客流,因此出入口的设置位置应着重考虑客流的范围、客流的方向、步行的距离。甬江北站通过对周围四个象限的客流进行分析,对出入口的数量和位置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吸引地车站周边的居住、商业、办公等区域的客流,使乘客进站时间短、出行方便。
3、考虑地块开发
地铁具有带动商业繁华、提升地块价值、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在很多发达的城市,地铁经过之处,就会拉动地铁车站区域的文化、金融、商业的发展,具有典型的聚集效应。无论是地铁投资建设者还是地铁设计者,都看到了地铁的这种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有条件情况下,尽量要考虑同物业开发结合。孔浦站的3号出入口与大型商场合建,既可解决出入口受地面条件的制约,又可为商场带来大量客流,提升地块的开发价值。这样可有效降低地铁的建设成本,提高地铁投资的效益。
四、结束语
地铁车站出入口的建筑体量不大,且投资比例也相对较小,但它作为乘客进出地铁车站的通道,作为城市永久性景观的一部分,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却是深远的。随着城市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乘客对出入口的景观、舒适度的要求也在提高,这就需要设计者们对地铁出入口设计研究不断深入,在设计观念、设计手法上不断地更新。本文通过对地铁出入口的设计方法进行浅要的分析,希望能为今后的地铁建筑设计者们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GB 50157―2003 地铁设计规范. [S].
[2] 赵晓红. 城市地下空间建筑[M].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3] 颜隽. 车站意象-----地铁车站内部环境设计[D]. 上海. 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
[4] 肖锡斌 . 浅谈广州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 广州. 《广州建筑》. 2007.
[5] 齐振峰 . 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浅析. 太原. 《山西建筑》.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