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22:45: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货膨胀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货膨胀论文

篇1

(一)基准指标的确定构建通货膨胀监测预警体系,首要工作是选择一个能够全面、合理反映通货膨胀水平的基准指标。关于通货膨胀的测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根据货币数量论,从通货膨胀货币角度的定义来考虑通货膨胀的测度;二是从总体物价水平角度出发,使用物价指数来测度通货膨胀。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选取物价水平对通货膨胀进行测度。中国现行的物价指数主要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GDP平减指数(GDPDeflator)、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CPI)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通过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CPI)是剔除该社会中短期波动较大、易受政策调控的部分商品价格后,编制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相对真实地反映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关系,更适合制定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与国家的财政收入、市场供需的平衡、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有关。因此,该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包括工业企业售给本企业以外所有单位的各种产品和直接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该指数可以观察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品及取费项目的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GDP平减指数(GDPDeflator)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没有剔除价格变动前的GDP增长与剔除价格变动后的GDP增长之比。GDP平减指数计算基础比CPI更加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不仅包括消费品,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它包含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GDP平减指数具有反映物价总水平的综合性优势,被认为是最贴近通货膨胀定义的指标,但是该指数也有较大的局限性,所以应用并不广泛。对于CPI、PPI、GDP平减指数、核心CPI等物价指数,它们都能从经济运行的某个侧面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可以将这些指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物价指标的指示功能,提高物价预测的可靠程度。但是在具体的通货膨胀预测时,CPI被广泛视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标尺。CPI数据质量可靠,能反映市场经济的现实活动,符合国际通行的惯例,具有可比性和较强的时效性。因此,本文选取CPI作为构建中国通货膨胀监测预警体系的基准指标。

(二)景气指标体系的构建构建景气指标体系的首要工作是收集足够的经济指标。要想构建能够全方位综合反映通货膨胀景气波动的指标体系,必须尽量多地选取相关领域的经济指标。本文搜集了近千经济指标,涵盖了工业、贸易、投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方面。从大量经济指标中选择景气指标的主要原则是经济上的重要性、统计上的充分性、统计的适时性和景气波动的对应性。本文根据这四个原则以及研究目的,利用时差相关分析方法和K-L信息量法从近千条经济指标中进行第一次筛选,并利用峰谷图形分析法对第一次筛选结果进行二次筛选,最终选出16个指标,分别构成通货膨胀监测预警体系的先行指标组和一致指标组,具体如表1所示。

(三)合成指数的构建与分析按照合成指数的计算方法,本文根据表1的景气指标体系构建中国通货膨胀景气合成指数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致合成指数和基准指标(CPI当月同比增速趋势循环项)的波动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波峰波谷几乎完全同步出现,因此可以用一致合成指数代替基准指标进行分析。我们将先行合成指数和一致合成指数进行峰谷对应分析,计算先行合成指数波峰、波谷分别对一致合成指数波峰、波谷的先行阶数。先行合成指数波峰、波谷与一致合成指数波峰、波谷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根据计算结果,先行合成指数的波峰平均领先于一致合成指数的波峰7个月出现,标准差为0;先行合成指数的波谷平均领先于一致合成指数的波谷6个月出现,标准差为0.82。这说明先行合成指数与一致合成指数的先行滞后关系很稳定,可以利用先行合成指数来判断一致合成指数或物价未来六七个月的走势。根据图2先行合成指数的走势,我们预计2014年下半年中国CPI当月同比增速将继续呈现回落走势。

二、中国通货膨胀景气预警信号灯设计

景气信号灯预警方法是通过选择一组反映物价水平的敏感性指标,运用有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将多个指标合并为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并通过类似于一组交通管制信号红、黄、绿灯的标志,预警信号灯系统用蓝色、浅蓝色、绿色、黄色、红色等五种颜色代表整个经济状况中过冷、趋冷、正常、趋热、过热等五种情形,对这组指标和综合指标的当时物价水平发出不同的信号。通过观察分析信号的变动情况,来判断未来物价水平的走势,并明确提示货币当局应当针对当前物价水平及未来走势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在功能上景气信号灯与合成指数基本相同,都是反映历史与当前的物价景气状况。但关注点有所不同,合成指数关注的是周期波动的转折点,景气信号灯关注的是经济的冷热状况,在历史上所处的具置。因此,在使用合成指数的基础上,建立景气信号灯也是必要的。根据景气信号灯的表现情况,还可以验证合成指数的表现是否准确。基于景气信号灯的原则,结合本文指标分类工作,本文选取先行性和一致性效果好的指标,并结合指标的经济解释能力,具体选取7个指标作为景气信号灯的构成指标,如表3所示。根据表3所选的指标,本文构建了相应的景气信号灯,图2显示了最近12个月各个指标的信号灯变化情况。根据图2显示,2014年1月至8月,CPI当月同比增速一直显示未绿灯状态,表明物价水平处于正常状态,未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现象,这和实际情况相吻合。2014年1月至8月,中国CPI当月同比增速一直在1.8%—2.5%的区间内徘徊,这正是一般认为可接受的物价涨幅。另外,从进口价格指数、M2、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公共财政支出等指标的同比增速看,2014年以来都显示浅蓝色或蓝色信号灯,表明这些指标相对于历史水平来看,都处于历史上的低位,反映了经济不景气的现状,这很可能会影响到物价未来的走势,使得物价总水平呈现下行趋势。对表3的7个指标进行加总合成的综合警情指数,可以总体上反映中国物价景气状况,合成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综合警情指数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物价的变动状况,2007—2008年和2010年这段时间,综合警情指数位于黄色区域,表明物价景气状况偏热,这与当时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而2012年以来,综合警情指数主要位于浅蓝色区域,反映了物价景气状况偏冷。目前综合警情指数已经进入了蓝色区域,反映了物价景气状况过冷。

三、中国通货膨胀率的短期预测

上文构建的中国通货膨胀景气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对历史和当前的景气状况进行监测,并对物价未来的走势进行趋势性判断,但是景气监测预警方法并不能给出具体的预测数值。因此,采用计量模型对短期内通货膨胀率的大小进行预测也是十分必要的。在以往对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时,一般都只对CPI当月同比增速进行预测,而鲜有采用CPI环比增速进行预测。事实上,同比数据容易受到上年同期的影响,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物价波动的感知情况。例如,某月物价比上月上涨1%,消费者对此会有强烈的感受,然而可能由于去年同月物价也比较高(如春节期间),造成该月物价与去年同月相比涨幅并不大。因此,本文分别对CPI当月同比增速和CPI环比增速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表4展示了CPI同比增速和环比增速从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的预测值。根据预测结果,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中国CPI当月同比增速将继续呈现下行趋势,这与上文采用先行合成指数分析结果一致。未来一段时间中国CPI同比增速可能将进入“1”时代,这需要政策制定者严密监控物价走势,防范中国物价增速持续下行带来的不良影响。另外,就CPI环比增速预测结果来看,2015年3月至6月可能出现环比下降、其他月份仍旧保持环比上涨状态,而涨幅比较大的是2015年1月和2月,这可能与中国春节期间物价水平的变化有关。

四、结论

篇2

与此相反,在中国的受实体经济率先复苏和预期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国际资本争相流入中国。因为中国的货币政策早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收紧,央行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已经4次提高基准利率。加息只能使国内外利差进一步加大,使得国际游资加速涌入国内进行套利,流动性加剧,通胀风险进一步提升。全球面临流动性失控也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内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发达国家的货币争相流入商品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包括贵金属价格普遍上浮,铁矿石、铜等金属物品及大宗农副产品价格均大幅上涨,致使向全球输出通胀。中国对于这些物品需求量巨大,引起企业生产成本上升,间接带动了消费品价格上涨。其次,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中国央行并不能完全控制其发行的基础货币量。从2008年3月(最低点)到2013年8月,中国的基础货币量(M1)从15.1万亿增加到31.4万亿,净增长16.3万亿,翻了超过一番(见表1)。但是,中央银行并不应该完全为基础货币的高速增长负责,中国的基础货币有明显的受到外贸因素影响而被动增加的色彩。受世界范围流动性过剩和出口导向的影响,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净出口2012年表现依然强劲,实现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增长了48.1%。由于央行负有要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责任,净出口增加导致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外汇占款数额急剧增长,而外汇占款增加的结果是央行增发基础货币。其逻辑是,中国企业出口赚取外汇;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企业向商业银行结汇;把维护汇率稳定作为政策目标之一的央行再从商业银行手中购买外汇,转化为日渐积聚的国家外汇储备。2013年6月末央行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3.5万亿美元,是排名第二的日本的近三倍。央行购汇使得基础货币不断地流入商业银行,扩大了后者的可贷资金规模。由于净出口更多地受到整个世界经济形势和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政策的影响,中国的央行没有能力加以左右。所以,央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并不是随意的,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导致基础货币量被动增长,客观上增加了通货膨胀风险。再次,从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内部原因看,央行不仅无法控制全球流动性泛滥所导致的热钱流入、成本上涨和基础货币被动增加,也没有可能完全控制国内广义货币的创造。广义货币的失控和过剩是在刺激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背景下,货币通过商业信贷过程内生创造的结果。

在从2008年3月到2013年8月的这四年时间内,中国的广义货币即M2由42.3万亿增加到106.1万亿,净增长了63.8万亿,增长达1.5倍。2013年8月,广义货币(M2)与基础货币(M1)的增幅之差达到了“106.1万亿—31.4=74.7万亿”之巨,见表2。教科书上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喜欢用乘数效应解释广义货币的创造,但这种解释是刻舟求剑,书斋里的学问,乘数论似乎解释了一切但也掩盖了一切。直面现象的经济学研究必须解释为什么在中国经济体系的运行过程中会内生的多创造出来74.7万亿的广义货币。从央行的数据分析,新增加的货币供给量绝大多数被以贷款形式流出的。从绝对量讲,截止2012年末,全国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本外币贷款总量约67.3万亿元,大约是2012年GDP总量的1.3倍。从增量看,从2008年3月到2013年8月,全国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规模从29.4万亿上升到74.1万亿,净增了44.7万亿,占内生地多创造出来的74.7万亿的广义货币的60%,见图3。那么,这44.7万亿的银行贷款又流向了什么领域呢?有研究显示,这44.7万亿的贷款80%以上仍然流向了大型国有企业和各级政府所发动的投资项目。这符合在转轨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个经验判断,每当宏观经济出现紧缩迹象时,在获得国内贷款等方面受到限制的首先是民营部门,反之大型国有企业和政府的项目在信贷方面往往享有优先权。一个举目可见的现象是,在4万亿财政投资计划的刺激下,各地政府拼命扩大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等基建项目投资,国有企业也趁机大举借贷,乃至出现国企地王现象。通过上述数字的对比和对商业银行贷款方向的考察可以认为,从2008年3月到2013年8月之内广义货币增和基础货币之间的74.7万亿增幅差额,从国内的因素看,主要应该是在政府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背景下,各商业银行对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主导的大型项目工程的倾斜性信贷急剧膨胀的结果。

二、根治中国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对策

综上所述,当下中国的通货膨胀远不是央行多发了基础货币那么简单,广义货币增加背后的逻辑是复杂的,反映了国内外双重流动性过剩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也必须多管齐下。

(一)加强对国际游资进入中国渠道的监管,防止炒作性游资进入国际游资进入中国无外乎是被套汇和套利机会所吸引。既然在短期内,中国外贸巨额顺差造成国际市场巨额的人民币需求,且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政治上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故而人民币升值预期无法避免;为控制国内的流动性过剩,加息的政策也不可能废止。那么,在长期弱化甚至于取消管制的基本方针下,短期可暂时对外汇资金强化兑换管理。可规定资本项目下的外汇资金,没有经过非常充分严谨的论证不能兑换成人民币,进而切断人民币与外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连接。政策实施时要区别对待,在拒绝国际游资的同时,不能伤害到正常外国投资者的利益。在反通货膨胀的特殊时期,短期内来强化外汇的干预和管制,是一个值得考量的政策选项。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生产能耗,减轻对石油等资源性产品的依赖度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中国目前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并且正在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无怪乎在世界大宗商品市场上,现在中国需要何种商品,该商品的价格就会水涨船高。面对当前的国际能源形势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国作为后发的大国必须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发展历史的、崭新的发展道路,既要保证人民的生活得到持续的改善、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又要相对减少对能源、资源的依赖。即使是从长期国家能源安全和短期抑制成本拉上型通胀的角度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生产对国外资源的依赖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扩大中国政府和企业在能源输出国和大宗商品市场上国际影响,从而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定价权也是必须抓紧进行的工作。

(三)扩大内需,降低经济增长对净出口的依赖近年来,净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带动了经济增长,另一个方面它对通货稳定始终是一个潜在的威胁。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扩大内需降低经济增长对于净出口的依赖。扩大内需实际上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在通胀背景下,消费能力受到影响最大的是中产阶级和低收入群体。必须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对收入分配进行合理调整,增加中产阶级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因为他们的消费倾向要远高于高收入群体。在逐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同时,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编制针对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以便科学地建立健全动态价格补贴机制,当因供求变化等原因导致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出现持续较大幅度上涨时,政府应及时对低收入困难群体给予适当的临时价格补贴。

篇3

1.1举例说明,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制造业由于供应产业链的资本转移给生产带来高成本,企业利润下降,综合成本增加,原来有20%以上的利润而现在连8%都不到,但我国房地产平均利润最少也有25%,所以非房地产企业不得不考虑产业转移或分散投资房地产来面对风险,这使得产业之间的级差利润率的均衡在完全市场条件下被打破,拉大了行业或产业之间的利润率比率,从而产生通货膨胀,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是房地产业资金供给过剩,另一面是制造业资金需求不足。

1.2生产率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技术创新会使生产率得到提高,当企业降低了成本同时保持合适的利润率时,适当增加劳动力支出(工资),保持合适的消费支出,科技创新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无疑将使资本经济快速增长,同时使个人可支配的财富更多,但这只是理想状态。企业的本质是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这就决定了资本要压低劳动力价值(工资)的本性,其结果是当单位产量随新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提高时,工人的工资增长并不与通胀一致。当生产率增长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随着工资上涨,生产成本也必然上涨,推动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因此,生产率的增长高于或等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高于或等于工资增长率,是抑制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胀的必要条件。

2通货膨胀与商品价格的关系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引起商品或劳务价格的上涨。但是,由于人们往往强调的是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之间的联系,却忽视了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首先,在时间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之间有个时滞效应,不是同时发生的经济现象,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达到一定水平的现象反映。其次,通货膨胀率不等于物价上涨率,两者的计算方法不一样。通货膨胀属于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的情形,而通货膨胀率就是这个超出部分货币供应量与正常部分需求货币量的比率;物价上涨率反映的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率,两者有联系但不完全相等。再者,物价上涨的原因不完全是通货膨胀引起的,我们知道市场经济下商品和劳务的供求关系是影响物价的重要因素。

3基于不同生产率的行业通货膨胀分析

3.1国际贸易商品相关的行业劳动生产率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看人均GDP。中国的人均GDP大约从1979年的300美元升到了2005年的1690美元,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达到大约7%。从而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是在不断上升的。人均GDP的快速增长,反映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则意味着平均工资的上涨,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是6860元,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19109元,工资涨了将近3倍(统计年鉴数据)。随着工资上涨,生产成本也必然上涨。据统计,2003年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的年均增长率均超过了同期经济增长率,而且增速逐年提高,2007年的增速更是达到了1999年以来的最高增速,但产品价格主要决定于市场供求关系,企业产品售价可能涨,也可能不涨。企业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不得不通过技术进步吸收生产成本的上升,这样企业产品的价格可以不上升。这种特性在于国际贸易商品相关的行业更为明显,因此技术进步有助于抑制由于劳动生产率及工资上升导致的通胀压力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

3.2非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

3.2.1非国际贸易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非国际贸易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就是生产一定产量所必须投入的生产要素中,劳动投入的比例高于其它生产要素比例的产业。这些产业占用资金少,设备的技术程度低,容纳劳动力较多。如服务业。一般来说,非国际贸易商品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一般并不明显,如理发、餐馆等。可以说,中国的理发师、厨师行业的生产率水平和美国的同行业的生产率水平差不多。对于非国际贸易商品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投入是商品生产的主要投入要素之一,劳动成本的快速增加对该行业的通货膨胀就造成很大的压力。

3.2.2非国际贸易的知识密集型行业。非国际贸易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就是涉及复杂先进而又尖端的科学技术才能进行工作的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但所从事的工作、产品与国际商品联系不大。它一般的特点就是行业、部门或企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而同各行业、部门或企业所用手工操作人数比较少,比如说教育。市场平均工资上涨时,非国际贸易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就必须随工资上涨而上升,因为行业的自动化或者机械化的特性,企业生产率提高的空间不大,无法通过技术进步来吸收成本上升,同时也无法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优势。结果是,非国际贸易商品的知识密集型行业面临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数据:1991年到2000年,教师年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6%,我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7%,可见教师平均工资增长率低于我国GDP增长率。因此中学教育在20世纪末期,教育行业的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而且流失的教师水平,大多都是能力较强、素质较好的教育教学骨干。从教师的流向不难看出,他们大多数选择待遇较好的私办学校、公司、合资企业或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类似行业,这就说明教师的流向主要是经济利益驱动的。从利润率角度看,当教育行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客观存在的级差利润率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市场化条件下逐渐取得某种均衡,这种均衡一旦被打破,拉大了教育行业与产业之间的利润率比率,从而一定程度加剧了通货膨胀。

4小结

篇4

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货膨胀的成本较为隐蔽,经济学家将其归纳为鞋跟成本、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的加剧、税收负担的不合意变动、混乱,以及任意的财富再分配等,这些成本在理解上虽比较直观,但是在总量上如何衡量却是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意义上的成本才可以被称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Sidrauski(1967)认为由于持有货币能够产生直接效用,而物价上涨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的下降,故通货膨胀必然会对个体造成福利损失,这种个体的福利损失就称之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Sidrauski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定义意味着,无论通货膨胀是预期还是未预期的,只要存在通货膨胀就一定存在福利成本。当然,关键问题是合理地度量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从而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正确的依据。对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度量自Bailey(1956)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至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估算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基于Sidrauski模型的补偿变量法(CompensationVariableApproach)以及基于McCallum-GoodfriendFrame-work的估计方法。

1.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估算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弗里德曼的最优货币数量法则认为,在一个货币经济中,为保证完全竞争的均衡达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名义利率必须等于零,此时通货膨胀所造成的扭曲最小。因此,最优通货膨胀率是使得名义利率等于零时的通胀水平。当经济中通胀率高于最优通胀水平,即名义利率大于零时,货币均衡配置不再是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此时社会福利下降从而产生福利成本。Bailey(1956)认为通货膨胀就像是对货币征税,货币征税(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就是位于货币需求曲线下方,生产货币的社会成本上方之间的面积。当生产货币的社会成本为零时,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就是逆货币需求曲线下方的面积,即名义利率从i减少到0时所能获得的“消费者剩余”,这一推论与Friedman的最优货币数量法则相符。

随后,很多学者在Bailey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如Marty(1967)得出了在有产出增长和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计量结果。Barro(1972)认为通货膨胀提高了人们的交易成本,人们会加快支付的频率,也会减少使用货币来进行交易。因此,他重建了货币需求曲线,重估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Craig和Rocheteau(2005)先利用Bailey(1956)的方法,通过log-log型货币需求函数和semi-log型货币需求函数计量了在传统方法下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指出Bailey(1956)的方法实际上是一个假设掉外部性、一般均衡效应(generalequilibriumeffects)和分配效应(distributionaleffects)的局部均衡模型,它一个重要的隐含假设是实物资产的报酬率与通货膨胀无关。

消费者剩余方法虽然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计算方法,并开了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的先河,但这一方法由于缺乏必要的微观基础,因而无法对个体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也无法对形成宏观的加总的个体进行推测和判断。与此同时,这一方法也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如一些学者认为即使通胀率为零,名义利率仍可能为正,这样持有实际货币余额仍然可能有正的机会成本,无效率仍然存在。因此,以通货膨胀率为纵轴计算货币需求曲线下方位于零通胀率和另一通胀率之间面积的计算方法有可能低估实际的福利成本。如Foster(1972)计算了完全预期为4%的通胀率相对于零通胀率的福利成本小于产出的0.05%。Garfinkel(1989)得到4%的通胀率相对于零通胀率的福利成本为国民收入的0.3%。这些估值远小于其他经济学家的估计。Laidler(1990)认为消费者剩余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当名义利率改变时,货币需求曲线的位置不变,只是沿着货币需求曲线移动。这就需要假定实际余额的边际效用独立于其他商品的需求,而这一假设条件事实上限定了这种计算方法是一种局部均衡的方法。Gillman(1995)指出了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Bailey认为在稳定价格时的福利成本就是为零,但是,这种认为的零福利成本和真正的零福利成本却有很大的不同,其差额有时竟可以高达50%。基于这一方法存在的缺陷,一般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这一方法主要用来进行补充性说明。

2.基于Sidrauski模型的补偿变量法(CompensationVari-ableApproach)。这一方法在Sidrauski模型(1967)的基础上应用了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则思想。Sidrauski模型将货币直接进入效用函数,由于这种内含货币效用函数方法允许我们根据一个符合经济人最优行为的货币需求模型来计算通货膨胀的成本,从而使通货膨胀升高所引起的实际货币持有额下降直接表现为个人效用和福利的变化。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则思想认为,市场价格的变动肯定会影响人们的福利状况,很可能使一些人受损,另一些人受益,多数情况下很难实现帕累托最优,此时关键是如何对受损者补偿,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改进。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补偿变量法认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就是在某一通货膨胀水平下,应补偿给家庭多少额外的收入才能使家庭在给定利率的均衡状态所获得的效用水平与名义利率等于零时的效用水平相等。这一方法考察了通胀给社会中每个人所带来的获益或损失,从而增加了必要的微观基础,为我们从个体效用函数出发,分析在预算约束和资源约束下计算通货膨胀的稳态福利成本提供了一个方便好用的框架。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方法得到了普及。

Lucas(2000)用收入补偿的思想,以Sidrauski(1967)的一般均衡模型为框架,对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给出了估计方程。Lucas定义在名义利率i下的福利成本w(i)是收入的百分比,即用使得家庭在名义利率为i和0时达到福利水平无差别的收入差额,估计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在实证方面,Lucas利用美国1900-1994年的数据,估计得到:对于美国经济,10%的通货膨胀率对于消费者的福利损失仅相当于消费者总消费水平的1.3%,即如果要保证在通货膨胀率10%和通货膨胀率为0时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是一样的,那么必须增加消费者约1.3%的收入。*

Jones、Asaftei和LianWang(2001)在Lucas(2000)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货币总量理论(monetaryaggregationtheory),从而建立了一个包含现金和利息的一般均衡模型,弥补了前人研究中将M1层次货币全部视为无息资产的缺陷。他们发现,由于个体持有现金(无息的)的份额与持有生息储蓄的份额相比是非常小的,并且在稳态下持有生息储蓄的份额是不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从这个一般均衡模型中计量得出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比前人的研究结论小得多。

虽然补偿变量法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货币、尤其是没有实物资产支持的纸币会产生效用,但这一方法将货币直接进入效用函数,而且该模型具有的货币超级中性性质表面、效用函数的另一个变量——实际消费不随通货膨胀率变动而变动,从而使福利成本计算得以简化。不过利用这种方法研究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时,在选择适当函数以及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赋值时,常常需要主观事先判断和利用经验来为参数设定不同的值,这势必会导致因参数赋值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测算结果。

3.基于McCallum-GoodfriendFrame-work估计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这种方法通过引入交易技术方程将货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间接化。McCallum-Goodfriend(1987)建立了一个购买——时间(shopping-time)模型,这一模型假设时间和货币共同为购买消费品提供交易服务,并且时间和金钱在实现交易方面可以互相替代。交易服务技术决定了在既定的消费和货币持有水平下所必须花费在购买上的时间。购买时间模型从时间的角度来理解和度量通胀的福利成本:在家庭持有货币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导致货币贬值,降低了家庭的实际购买力,家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获取同样数量的消费品,从而减少了劳动时间或休闲时间,因此,造成了福利损失。SimonsenandCysne(2001)研究了在购买-时间模型中包括有息资产的情形,并从理论上给出了福利成本的上下界。Cysne(2004)研究了连续时间下的购物时间模型,并得到了福利成本的解析表达式,他还从理论上讨论了引入家庭异质性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

除了上述三个比较代表性的方法外,经济学家还提出了其他一些计量方法。如Fischer(1981)将货币和其他资产同等看待,把货币看作是资源跨期转移的载体,建立了一个禀赋经济的OLG(overlap—generation)模型。LagosandWright(2005)首次利用货币寻介理论,估计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Imrohoroglu(1992)刻画了在一个收入波动且没有保险经济环境里,经济个体为平滑自己的消费而持有货币的计量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模式。

二、对目前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的启迪

反观国内,当前对通货膨胀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成因、对策等定性方面,而专门针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则很少,且大多是基于国外已有的研究,主要利用国外研究中已有的模型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估算。如欧俊和李花(2006)利用Bailey(1956)研究方法对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了估算;陈彦斌、马莉莉(2007)分别使用消费者剩余方法、MIU模型和CIA模型计算了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谢赤(2002)则在购买-时间模型下讨论了金融创新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理论上的影响;陈利平(2003)在一个引入消费攀比的Shopping-Time模型中讨论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龚六堂、邹恒甫和叶海云(2005)利用他们研究的框架,在Lucas模型基础上,应用Kruz(1968)和Zou的思想,把消费者的财富引入效用函数,给出了货币供给的改变对经济不确定影响的分析。

但问题是这种利用国外研究中已有的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估算的方法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因为纵观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计量方法的发展,尽管不同经济学家的模型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是基于货币对于公众的有用性或者货币能提供给公众便利为出发点,进而考虑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如何影响公众的货币持有,并引起公众效用的变化,从而对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进行计量。由于公众效用本身的抽象性和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已有的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计量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此外,国外既有的研究大多基于美国的经济背景,而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与美国有许多不同的特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计量的准确性。

1.已有的研究所采用的模型大多是引入货币的效用函数模型框架,加上各种外部约束来推导货币需求,进而对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进行计量。但从各种模型的计量结果来看,各种模型间不仅存在不小的差距,而且其结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2.已有的研究大都只限于在稳态下得出的比较结果,而当通货膨胀率剧烈波动或迅速上升(下降)时,实际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会与稳态下的计量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差距。这使得已有模型的结果其实用性大打折扣。

3.很多模型都假设名义变量对真实变量不产生影响,即货币和通货膨胀是中性的。这与很多现存的研究结果相悖。尤其在中国,由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货币冲击对经济实体的影响与货币主义的前提假设不符,货币中性依然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

4.国外既有的研究大多基于美国的经济背景,而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相对独特的中国式发展之路。如中国至今还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城市和农村在使用活期存款时的便利性方面有很大不同、活期存款普遍是付息的,这意味着货币层次的选择上M0和M1都不准确。

5.已有的研究大都将名义利率作为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函数的自变量,从名义利率的角度来计量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其隐含假设为名义利率的水平和变化,可以反映出通货膨胀的水平和变化。但在中国,由于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利率市场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利率水平的反应比发达国家相对更迟缓,也更具有粘性。因此,根据名义利率计算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有时无法反映中国的真实情况。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研究时必须在把握主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现实约束条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对我国采用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以来的各期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水平作出正确计量和评价,并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确定给出一个社会福利的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Bailey,MartinJ.TheWelfareCostofInflationaryFi-nanc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56,64(2),93-110

[2]Sidrauski,M.RationalChoiceandPatternsofGrowthinaMonetaryEconomy,AmericanEconomicReview,1967,57(2),534.

[3]Lucas,RobertE.Jr.InflationandWelfare,Econometri-ca,2000,68(2),247-274.

[4]McCallum,BennettT.,MarvinS.Goodfriend.DemandforMoney:TheoreticalStudies,intheNewPalgrave:ADictio-naryofEconomics,ed.ByJohnEatwell,MurrayMilgate,andPeterNewman.,London:Macmillan;NewYork:StocktonPress,1987,775-781.

*

篇5

通常而言,经济高速增长都要归因于投资、消费及出口等的拉动,且投资和消费贡献极大。根据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第Ⅰ部类存在优先增长趋势,但第Ⅱ大部类也需有一定的增长,用以满足两大部类增长所需的ΔV和M/X需求,如果第Ⅱ部类增长不能满足增加的需求,便会在经济增长同时伴随一定水平的通货膨胀。我国开始改革开放至1998年这一经济发展过程验证了这一点。

(一)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期我国通货膨胀路径的偏离1998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在原有路径上发生偏离(如图2),从1998年开始,我国CPI增长由过去的大起大落变为较平稳的低位小幅震动,并出现几年负增长。可见,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呈现世界经济体发展中罕见的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在此期间我国投资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经济高速增长,却出乎意料地未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由表1可见,自1998年以来,我国持续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最高年份为2007年,达到14.16%的增长率,而CPI却出现较低水平上涨,其中有9年时间CPI上涨在2%以内(包括4年时间负上涨),经济面临通货紧缩风险[4]。2008年物价指数上涨最多,也仅为5.8%,属于较温和的通货膨胀。另外,我国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同时,最终消费需求的贡献有8年时间都小于投资贡献(如图3所示),消费需求拉动明显不足,成为特有经济现象。从1998年开始至2013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保持较高速度,其中有9年时间增长率超过20%,最高年份是2009年达到29.95%,其余年份除1999年外增长率也都不低于10%。较高的投资增长率和不足的国内消费需求同时存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又在低位增长,这些现象似乎有悖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两部类平衡规律,并使我国通货膨胀变得不可预期,唯一能够解释这种经济现象的便是我国房地产商品化的快速发展。

(二)房地产市场对通货膨胀的抑制效应我国1980年开始推行住房商品化,但由于具体政策尚属空白,房地产市场商品化只能在探索中进行,各经济组织、个体、经济制度等都在探索中适应这种重大改革。如图4所示,我国房地产经历过探索式发展后,1998年开始迅速发展,商品房自由买卖使得改善自身住房条件的需求迅速增加。我国开始住房商品化前,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下人们住房大都是单位分房,因此住房支出占收入比值极低,同时住房条件也较差。随着住房商品化的实施,单位福利分房制度被逐渐取消。原有住房条件差,新家庭又失去福利分房机会,因此对居住用商品房的需求迅速膨胀。近15年来,房地产开发企业平均每年新开工房屋面积中,供居住用的普通住宅面积占近80%,高档别墅、公寓又占了4.05%,两者之和达到84.05%,剩余的生产经营用房屋仅为15.95%。可见房地产企业开发的房产也主要为满足这种消费需求。商品房属于长期资产,但在房地产市场兴起后的一段时期,占房地产市场主要部分的居住用房屋主要用于满足人们基本居住需要,具有完全消费资料属性①,房地产开发绝大部分应归为第Ⅱ部类生产,而所占比例极低的办公及营业用房屋开发属于第I部类产出。根据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由于商品房需求骤增,这种特殊消费品具有占用流动性大的特点,在第Ⅰ部类高速增长期,与两部类(V+ΔV+M/X)相对应的收入将有很大份额用于购买第Ⅱ部类产出的商品房,商品房价格逐年上涨。人们为满足最基本居住需求,不得不改变消费倾向,节制普通消费品购买,以满足相对昂贵的住房需求。两大部类普通消费的抑制必然使国内消费需求难以拉动,消费价格指数也因此在经济较快增长时期仍处于极低上涨水平,甚至出现通货紧缩迹象,因此房地产市场兴起将通货膨胀推离原有路径。我国自2000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房价同时增长,但商品房并不能拆分为每平米购买,也不能按使用时间段平均购买,而只能整套获取。这样,购房者不得不一次性支付较大数额房款或首付款。如表2数据,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每人6280.0元,若以三口之家测算,两人收入共12560元,供养一名未成年人。2000年我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为20.3平米,住宅商品房平均售价为每平米1948.0元,该户购房总价款为118633.2元,相当于两人收入的9.45倍,即使采用房屋抵押贷款的形式取得住房,按照30%的比例支付首付,也相当于2.83年收入总和,抛除生活必要开支,需要近6年时间才可完成积累。由此消费者必然改变原有消费倾向,节制普通消费用以支付购房需求,2000年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仅上涨了0.4%。另外,随着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充斥,购房总款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有提高趋势,对消费也继续起着抑制作用。房地产市场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不仅因为商品房吸收流动性大,还因为商品房总需求增长迅速。2007年之前,我国保持平均9.95%的经济增长速度,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除2004年外都低于2%,甚至有三年时间该指数变化为负,而同一期间,商品房销售额却出现高速增长,最高时为2005年的69.23%。2000—2007年,年商品房销售额占国民总收入比值也呈递增趋势(如表3),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使本应出现的通货膨胀并未出现。房地产市场发展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被掩盖在经济增长背后,这种抑制使中国投资过热拉动的经济增长并未受到通货膨胀的威胁,反而促进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掩盖了两大部类不平衡的潜在威胁,使我国在发展房地产市场过程中很少主动预测该市场发展趋势和调整周期[5],难以做到未雨绸缪。如2008年我国“四万亿”计划,虽然让2009年房地产市场重新振作,但却让我国与世界市场相脱节的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偏离,并出现2013年的反弹性增长,使房地产价格泡沫继续膨胀。总之,由于第I部类中V和M较多,房地产市场发展成为改善住房需求的重要部分,对V和M的购房满足减少了对其他消费品的需求,由此CPI持续低位上涨。但当房地产完全成为投资品时,这种形势便会逆转。

二、房地产市场调整期的逆向通货膨胀冲击

房地产市场发展具有周期性,经快速发展之后,必然会达到饱和,继而陷入低迷[6]。饱和的房地产市场真正属于投资品市场,房地产也成为第I部类产出。房价内充斥的泡沫一旦破灭,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两大部类比例便顿时失衡,造成逆向通货膨胀冲击,且伴随房地产市场的产能过剩。

(一)房地产市场部类转移房地产市场由第II部类向第I部类的转移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房地产新开发面积中居住用房屋比例减少。从2008年开始,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开发房屋面积中,无论普通住宅还是高档别墅、公寓所占比例开始持续下降,同时,办公楼及商业营业用房屋等所占比例开始逐年上升。后者明显属于两大部类生产中的C部分。根据马克思两大部类平衡理论,两部类的C都由第I部类生产,根据图5所示的房地产用途变化趋势,房地产开发正逐渐向第I部类转移。二是由于居住用房地产属性转变,此类商品房也转变为第I部类产出,这是对经济影响最主要的部分。房地产具有消费资产和投资品双重属性[7],由于商品房用途由最终获取者确定,而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决定,其属性也取决于购房者的需要和预期。在购买的商品房满足居住需求之后,购房者继续购买的商品房便成为投资的一种方式。此时购买者增加的房产主要用以赚取租金或增值收益,因此居住用房屋的投资品属性变得更强,并逐渐变为社会再生产的第I部类产出。这种转移可能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由于房价泡沫破灭,在房价看跌的形势下,投资于房地产的预期收益减少[8]。根据资本追求利润的特点,商品房需求将下降,商品房成为产能过剩产品。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开发时间较长,生产规模难以自由收缩。房地产价格上升时期,潜在的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被隐蔽,房价泡沫破灭时,占经济活动重要地位的房地产投资过快问题便会显现出来。如果我国继续依靠投资拉动带动经济增长,便会造成第Ⅰ部类的(V+ΔV+M/X)过多,向第II部类购买的普通消费资料增加,没有商品房的第Ⅱ部类产出便不能完全满足两部类消费需求,从而出现通货膨胀。我国现今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这种过渡期,房地产市场向第I部类的过渡,使我国不得不面对由此可能产生的通货膨胀冲击。

(二)我国房价泡沫破灭压力表象我国房地产高速扩张之后,价格泡沫逐渐形成,现今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压力增大[9]。首先,作为实物资产,房地产使用已趋饱和。我国房地产市场从1998年开始获得迅速发展,进入明显的扩张期。2008年“四万亿”计划的刺激使房价反弹程度较大,到2013年底,我国商品房价格、销售面积都出现非正常速度上涨,12月份同比价格上涨最高达21.9%,全国商品房销售量增长了17.34%,城镇人均住宅面积高于32平米。商品房的需求趋于饱和,一些城市出现大打折扣销售以及抛售现象,过剩的商品房供给短期内难以消化。其次,作为投资品,房地产投资收益低下。房地产作为投资品可获得的收益主要包括租金、增值收益、更多的动迁补偿等,这三类收益的赚取都须以其实物使用形式为基础。在实际生活和经营求难以挖掘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价值降低。如今,我国房地产市场平均收益率下降,年净租金收益与房价的比例大都低于2%,小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3.25%。一些商品房空置的“零租金”现象愈加突出,我国商品房空置率已高于20%,一些大中城市呈现所谓的“鬼城”[10]。投资于无租金低价格上涨的房地产市场等于资金受到侵蚀。再次,维持房地产发展的资金链支持削弱,行业资金周转困难。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性行业,其发展离不开强大资金链的支持。我国房地产投资资金中自筹资金的比例一般为30%左右,其他主要依靠商业银行提供的资金,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向银行获取的20%左右的直接贷款、个人购房时采用住房抵押方式向银行所贷款项,两种方式所获银行资金量极高。近几年,房地产业的直接贷款比例下降,2010年直接贷款比例就开始下降为17.30%,其后两年都在15%左右,2013年在房地产市场获得极强增长的情况下也仅为16.11%。长时间的银行信贷收紧使房地产商降价抽身的压力加大。银行资金支持削弱使得房地产商资金链条紧绷,时间愈长,房价泡沫破灭压力愈大。

(三)房地产调整期的逆向通货膨胀冲击引致因素中国房价泡沫存在已成为事实,但房价泡沫一旦被硬性挤破,其直接后果便是通货膨胀冲击。首先,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释放施压于通货膨胀。房地产吸收资金量大,对物价指数影响也大。1998年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以来,我国出现罕见的高增长低通胀态势。2008年政府采取的4万亿刺激计划,使2009年物价指数出现暂时紧缩。2013年房地产市场出现反弹性增长,并导致令金融业措手不及的“钱荒”。2014年5月份一些城市房地产销售价量双降,CPI增幅却创今年来新高。可见房地产市场对物价的影响力量之大。若房地产价格失控性下跌,房地产市场不但不能吸收流动性,还会因房地产抛售挤出极多的流动性,加剧流动性过剩,给经济造成极大的通胀压力。2014年6—7月份,房地产市场低迷趋势明显,而不同于2013年的“钱荒”,一些银行开始主动设计新的放贷方式,以寻找资金的投向,这可说明银行流动性比较充裕。其次,银行次贷风险加大。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时,购买者若选择弃房,银行不得不对商品房进行拍卖,抵押物价值存在损失显而易见,这种损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抵押物的房地产价格下跌,这种价值减损是最基本的减损,银行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规避部分风险。近几年我国商品房贷款的严格控制,减少了这种抵押房估计价值下降造成的风险。另一方面是抵押用房地产拍卖价格的下降损失,实际上银行面临更大的损失便是这种拍卖损失。因为房地产价格过高,房地产需求变弱,二手房有价无市。商品房按照市场估价拍卖,通常都会流拍,如2013年温州弃房进入首拍后,成功率还不到5%。经多次拍卖、多次折价后商品房才能成功拍卖,这种价值减损及拍卖费用是风险的实质来源。若房价泡沫破灭,弃房急剧增多,银行风险会更大,可能导致局部性金融危机。再次,地方政府债务存在危机风险。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各城市承载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投入。地方政府在推出新产品“空地”之前,需要预付很大一部分动迁支出。所有支出是每年财政收入所不能弥补的,因此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并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来弥补。房价泡沫破灭将导致土地出让难以实现,甚至出现房地产商想要“退货”现象,地方政府收入锐减。支出增加和收入下降共存的结果便是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开始。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不能破产,最终不得不靠增发货币来解决债务问题,货币的增发必然会加剧通货膨胀。总之,我国房地产抑制通货膨胀时期基本结束,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依赖可使经济失去对新形势的适应能力。在我国根本的结构性矛盾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持续通货膨胀压力会加大。若持续使用计划性的救市政策,人为推高房价,只能助长社会投机活动,使房地产泡沫持续膨胀,最终可引发通胀全面爆发。

三、政策启示

篇6

关键词:利率通货膨胀率

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国民经济的宏观走势对证券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在我国,由于金融工具缺乏创新,股市又主要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利率、税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参数的变动对证券市场走势的影响并不明显。下面我们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作一探讨。

利率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证券市场,其波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利率是影响证券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利率与证券市场表现为负相关。根据现值理论,证券价格主要取决于证券预期收益和当时市场利率两个因素,并与预期收益成正比,与折扣率(无风险利率)成反比。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利率上升和下降对证券市场造成的影响。

利率上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利率上升将对上市公司造成影响。利率上升,公司融资成本增加,利润率下降,股票价格自然下跌。使投资者不能对其业绩形成一个良好的预期,从而公司债券和股票价格将下跌。

利率上升将改变资金的流向。利率上升,吸引部分资金从证券市场特别是股市转向储蓄,导致证券需求下降,证券价格下跌。

利率下调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银行利率的调低有可能使证券投资的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从而抬高证券的投资价值,吸引投资者从银行抽出资金投入证券市场,以获取最大收益。因此,利率调低通过游资释放的刺激,使大量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从而形成一轮新上升行情;利率的降低也意味着银根的放松,企业借款规模的扩大和借款成本的下降,从而降低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本,提高收益,负债水平较高的企业得益尤甚。

对于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来说,指数波动对利率变化非常敏感,但是,对于一个过渡经济中的新兴市场而言,其波动除了受利率等通常因素的影响外,在更大程度上主要受到诸如证券市场制度变迁、政策变化、资金推动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过渡经济中的新兴市场在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上可能存在的随意性,导致证券市场与利率的关系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

王小颖(2003)对1996年以来的8次降息事件中利率与上证综指之间的关系以及降息前后预期和后果对股市的冲击作了实证检验,认为利率变动预期与股指存在更强的相关性。投资者将降息看成是利好消息,积极入市购买股票,从而把股票价格推高;早在降息公告之前,市场已对降息作出反应,市场过度反应现象明显,信息不对称现象显著。

表1列出了我国1996年及以后的历次利率调整对上证指数的影响,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股市利率预期的反应还比较到位,在9次降息中提前一周作出反应的有6次,占67%。

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2003年1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开始由负转正,从9月份开始快速上升,并在年末上升至3.2%。通货膨胀率作为一个衡量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

引起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都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方面,通货膨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的。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经济的稳定增长受到威胁,企业利润变得不稳定,投资趋于茫然,投资者心态受到严重影响,政府采取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如紧缩的货币、财政政策,会使股票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受到不利的影响。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企业经理和投资者不能很明确地知道眼前盈利究竟是多少,很难预料将来盈利水平,企业利润变得不稳定,使新投资停滞不前,这会使股价上升缺少实质性的支撑。另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货币供应量过多造成的,货币供应量增多,开始时一般能刺激生产,增加公司利润,从而增加可分派股息,进而会使股票更具吸引力,引起股价上涨。在通胀后期,如果人们预期通货膨胀即将结束,如果通货膨胀使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格高于工资和其它成本的增幅,通货膨胀便有可能促进投资和企业盈利的增加,这又会使股价上升。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证券市场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从理论上来说证券市场的运行方向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主流应该是一致的,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都会带来影响。

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有不同的影响

温和、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证券价格上扬有推动作用。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通常被理解是一种积极的经济政策结果。旨在调整某些商品的价格并以此推动经济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某些行业、产业和上市公司因受到政策的支持,其商品价格有明显的上调,销售收入也随之提高,促使其证券价格上涨。但是,严重的通胀则是非常危险的,政府不能长期容忍通货膨胀的存在,又必然会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抑制通胀,其结果是置企业于紧缩的宏观经济形势中,这又势必在短期中导致企业利润的下降,资金进一步离开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价格又会形成新一轮的下跌。

我国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影响的检验

通货膨胀率与股票价格走势的一般刻画通货膨胀率作为系统风险中的市场要素,其变动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价格的变化,股票价格也会受到影响。王宏利(1999)对1991-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与股票价格的关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初期,股票市场资金量少,通货膨胀率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不能充分体现出来。随着大量资金的涌入,股市扩容速度不断加快,通货膨胀率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明显显现出来。通货膨胀率与股票价格具有极高的负相关性。

我们对2001年1月到2004年4月的通货膨胀率作图1分析。可以看出,整个时间段可以基本划分为四个区间,每个区间的对应相关性如表2所示。

虽然自去年以来,通货膨胀率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来说,通货膨胀率作为宏观经济因素它的走势比较平稳。而股票价格几经波折,说明股票价格不但受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这也是股票市场固有的特点。从整个走势图可以看出,股票市场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还是反映出了一定的宏观经济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用股票价格作为预测通货膨胀的重要经济指标。

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我们对股票收益率与通胀率进行拟和得到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与较平稳的通货膨胀率相对应的是波幅更大也更频繁的股票收益率。

对2001年1月到2004年4月期间股票市场收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作进一步检验。其中上证综指取月末收盘价,数据来源为中国证监会网站;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来源为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为得到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基本关系,建立以下基本方程式:

Rt=α+βtINFt+μt

这里,Rt是股票收益,INFt为通货膨胀率,μt是残差项,α是常数。

令:Rt=Ln(Indext/Indext-1),INF=Ln(CPIt/100)

其中R代表股票收益率,INF代表通货膨胀率,Index代表上证综指月度收盘价,CPI代表月度居民消费物价同比指数,t表示时间,μ是误差项。回归结果见表3。

结果表明:2001年1月-2004年4月期间股票市场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呈正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但统计意义上不具有显著性。

本文通过对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证券市场对利率变动预期有过度反应。由于其它因素的干扰,股票市场更多地显现出非理性的一面,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对我国证券市场走势的影响不显著,我国股市经济晴雨表的作用不明显。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关键词:通货膨胀率,食品供给,刚性需求,翘尾因素

引言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全球各国的经济增长带来致命的打击,中国经济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不利冲击,中国政府适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政府空前力度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下,我国经济在逆势中步步向好,2009年呈现出令世人惊叹的“V”型回升。货币供给和金融机构信贷超常扩张是经济迅速回升增长的强大驱动力。2009年我国狭义货币M1和银行信贷这两个指标年增长率达到25%左右。M1和银行信贷如此天量增长也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市场上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不断加大,对于是否引发未来通货膨胀争议不断,但对于加大经济系统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一观点达成共识。随着2010年1-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的陆续出台,市场对于通货膨胀的讨论甚嚣尘上,因此理性分析当前通货膨胀形势无论是对个人认清当前的宏观经济情况还是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现有研究成果的简单回顾

通货膨胀本质上就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期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通货膨胀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主要分为两类分析,一类是研究通货膨胀与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刘霖、靳云汇(2005)以1978-2003的年度数据构建经济增长率、货币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三变量VAR模型,研究显示,从长期看价格水平上升时,未来货币供给增长率下降,这一规律可能与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付通货膨胀的行为有关。另一类是专门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的特性如成因、类型、惯性特征等;陈彦斌(2008)通过对2003-2007年我国通货膨胀的研究发现,2003以来的通货膨胀具有结构性、非平衡性、温和性等特点;同时具有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特征,流动性过剩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还不明显。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当前的最新数据、以比较说明的方法为主,分析当前我国经济的通货膨胀形势。

当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自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率由负增长扭转为正增长以来,CPI同比增长率不断攀升,1月份为1.5%,5月份攀升到3.1%,创19个月新高,首破通货膨胀警戒线。市场的通胀预期愈演愈烈,通货膨胀真的来临了吗?

事实上,仔细分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构成部分可知:食品和居住这两大类的价格上涨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最主要动力。(见表1)从表中可直观看出,食品类和居住类的同比上涨率均高于CPI的同比上涨率,其中食品类的上涨率往往是CPI上涨率的两倍之高。又由于在我国CPI构成中,我们赋予食品和居住这两大类的权重相对比较高,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可以认为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主要是由食品和居住这两大类拉动起来的。以4月份为例,食品价格上涨5.9%。居住价格上涨4.5%,占2.8%同比涨幅的93%。由此可知,当前CPI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因素造成的,并不是全面的价格上涨。

表12010年1-5月份CPI分类别同比上涨率单位:%

月份

类别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CPI同比上涨率

1.5

2.7

2.4

2.8

3.1

食品类同比上涨率

3.7

6.2

5.2

5.9

6.1

居住类同比上涨率

2.5

3.0

3.3

篇8

论文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流动性状况,并进行了通货膨胀对经济稳定造成影响的国内外分析,最后提出了对通货膨胀的几项预防措施。

一、我国现阶段流动性状况分析

就现在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外汇占款对冲不完全, 基础货币投放过多, 导致流动性过剩。现有的汇率制度决定了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是外汇占款,即购买外汇资产投放基础货币。2003年末到2007年11月底,外汇占款增量约为9.64万亿元,被央行票据对冲4.91万亿元,基础货币净增约4.73万亿元,年平均增幅15%,通过货币乘数作用,M2增量约21.65万亿元,年平均增幅16.9%。

对此情况,央行进行较大力度的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过剩进行回笼,但是作用不明显。为了收缩过剩的流动性,央行在发行票据的基础上,又采取了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以减小货币乘数,收缩货币供给量的对策。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已经存在,只是在经济危机这个大的环境下被掩盖起来,且我国又进行巨大的资金投资,准备刺激经济,所以我们必须为流动性过剩的凸显和因此引发的通货膨胀做好预防准备。

二、通货膨胀对经济稳定造成的严重影响

通货膨胀对当前中国民众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少有三大危害。首先是它将使得中国已经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更加不平等。通货膨胀会降低消费者的实际生活水平,但是通货膨胀对低收入民众的生活的冲击最大。土地、资本和其他财产所有者可以在轮番涨价的通货膨胀中通过提高土地和产品的价格来降低通货膨胀损失,甚至在通货膨胀中获得一些收益。由于低收入民众只有工资收入(或者养老金收入),而工资收入的增长不仅总是在落在通货膨胀之后,而且上涨的幅度也比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这种情况在劳工权利缺乏的中国更加明显。

通货膨胀的第二个危害是它给投资和消费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将使得中国本来已经扭曲的经济结构更加扭曲。商品的价格应该是市场对生产者发出的信号,生产者根据这个信号来掌握市场对自己产品的需求,从而相应地提高或者减少生产规模,以保证各种社会经济资源能够得到更好地运用。但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非是由于市场的真正需求的上涨,而只是由于生产者的投机冲动或者消费者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恐慌造成的。由于并不是每一个生产者都能掌握市场的全面信息,因此这种由不确定性带来的投机和恐慌很可能推动没有根据的进一步的投资冲动。

第三,通货膨胀将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在一个通货膨胀时期,最简单的牟取利润的办法就是涨价;而且是争取自己的产品以更快的速度涨价。虽然到头来轮番的价格上涨将冲销自己产品涨价所带来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收益,但是如果不涨价损失则将更高。

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的国内外分析

国内外经验教训表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从中长期来看,通货膨胀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从许多国家来看通货膨胀率较低的经济发展较快,通货膨胀较高的经济发展较慢,与之相比,西方一些只重视经济增长,充分就业而不重视抑制通货膨胀的国家,在70年代纷纷陷入了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的局面,不得不在70年代末追求货币币值稳定。

其次,通货膨胀导致各种经济信号失真,造成企业的决策失误。前几年我国一度经济过热,原材料房产价格迅速上涨,许多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激战流动资金大搞固定资产投资,结果在市场价格回落后,出现经济泡沫现象,占压数千亿资金,拖垮了一大批企业。

第三,通货膨胀会扰乱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通货膨胀会破坏正常的商业信用关系,导致其也相互拖欠的三角债,在通货膨胀阶段,货币贬值过多,造成人们心里恐慌,会由货币储蓄转向购物保值,降低社会储蓄水平,损害竞技场启发长的基础,导致囤积居奇,扰乱正常经济秩序。

第四,通货膨胀会导致社会实际收入分配不公平,加剧社会矛盾。通货膨胀会损害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特别是固定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利益,是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时间长了是比加剧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

第五,我国企业生产经营和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通货膨胀会使巨大风险转移和积聚到国家银行,埋下巨大隐患,造成经济增长缓慢,资产质量和经营受以下降,严重消弱金融业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杠杆作用。

四、对通货膨胀的预防措施

面对这些因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在现在的情况下,虽然控制危机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增长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是在保增长的同时,必须预防因过度投资引发的通货膨胀。

首先,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真确处理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促进物价涨幅低于经济增长率。保持货币供给基本适度,货币供给既要有利于控制物价上涨,又要促进经济增长持续发展。改革金融宏观调控方式与方法。金融宏观调控要从直接调控为主转为以间接调控为主。中央银行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在货币供给控制形式上又送有紧,实行预调,微调,防止经济增长起伏过大,要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投向的作用,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支持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其次,中央银行必须对存款金制度进行改革。要逐步回复存款准备金支付,清算和作为货币总量调控工具的作用。改变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一较高比例向中央银行交付准备金,保留预付金,另一方面有向中央银行大量借款的现象,理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金关系,增强商业银行资金自求平衡的能力。

第三,必须深化我国利率管制体制市场化改革,最终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核心的市场利率体系。

参考文献

[1]何慧刚,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冲销政策:效应、制约因素和对,[J]。2007,(8)。

[2]尹世杰,消费经济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篇9

【论文关键词】 消费价格指数 生产资料物价指数 通货膨胀会计

2008年2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下简称cpi)同比上涨8.7%,继1月份cpi同比上涨7.1%创11年来cpi月度涨幅新高以后,又创新高。在刚过去的2007年,百姓最为关心的事情莫过于消费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期间各月份的cpi同比上涨平均为4.8%。物价攀升,再度成为社会各界的敏感话题。由于2006年谷物产量减少,而利用量增加,导致2007年上半年,所有谷物的国际价格均大幅上涨。与此同时,全球主要能源、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这进一步推动了消费品价格上扬。在需求强劲增长的拉动下,促使许多工厂几乎满负荷生产,进一步导致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的价格上扬,并最终造成工业品价格上涨。目前企业界正在积极寻求对策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沉寂了多年的通货膨胀会计又被会计界重新给予高度的关注。下面笔者通过分析通货膨胀会计几种模式的优缺点,提出我国企业目前应怎样利用通货膨胀会计来规避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

一、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目前通货膨胀会计模式主要有:历史成本/稳值货币会计,即调节价格水平的传统会计;现行价值会计,即现行成本会计;不变币值的现行价值会计,即调节价格水平的现行成本会计。

1.历史成本/稳值货币会计又称作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它仍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而计量单位改用购买力相等的货币单位,目的在于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会计的影响。具体做法是通过采用一个适宜的物价变动指数把财务报表上各个项目的历史价格金额换算为不变价格金额。

它的主要优点:一是方法简便,只要将原历史成本会计所得的金额数据,按物价变动指数予以调整即可;二是可以比较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财务报表具有可比性;三是易于监督、管理,具有可比性的财务报表增强了可审性;四是有利于各方了解通货膨胀情况下企业财产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五是物价指数由物价部门制定,有一定的客观性。

它的主要缺点:一是指数不易选择,我国现行公告的是零售物价指数,不是生产资料物价指数,而且各地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平衡,难以统一用一个物价指数来衡量;二是在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各类资产和负债对物价变动所受的影响是不同的,用同一物价指数不可能得到正确反映,甚至相关甚远;三是每个会计期末要进行调整才能增加其可比性,工作量较大。

2.现时成本/名义货币会计又叫公允价值会计,它采用公允价格为计量基础,改变了资产计量和收益确认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传统。这种会计模式要求对待资产的账面价值按现行成本予以调整,再计算出现有资产由于现行成本变动而产生的,尚未实现的利润或损失。

其主要优点:一是提供更为准确的会计信息。因为资产按现行重置成本计量,反映了个别物价变动的影响,较为接近企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的经营收益,有利于正确评估企业业绩;二是由于固定资产是按现行重置成本记账的,可以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能力,保证固定资产的更新资金不被通货膨胀所吞噬。 编辑整理

其主要缺点:一是重置成本的确定需要大量物价资料和进行复杂的计算,当找不到市场公允价格时,只能估计或按物价指数计算,如计算不当,反而会使企业成本失实情况加剧,同时也加大了审计的难度;二是可比性差,各期的重置成本反映了资产在不同时期的现行价值,这些数据难以相互比较;三是没有考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由于不计算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通货膨胀过高的时期,致使企业消耗掉的货币资金得不到完全补偿。

3.现时成本/稳值货币会计又叫不变币值的现行价值会计。它是不变币值会计和现行价值会计模式的结合。前者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会计的影响,后者消除特定物价水平变动对会计的影响,而这两种物价变动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从理论上看,将上述两种会计模式相结合得到现时成本/稳值货币会计,能解决物价变动带来的会计问题,最符合资本保值增值的要求。

主要优点:既能反映一般物价变动的影响,反映货币性项目的实际购买力,又能反映个别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确保企业维持现有生产经营的能力,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真实、准确,也有利于企业正确决策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主要缺点:一是指数确定不易,主观性强,可比性差;二是工作量大,实物操作难度高,成本也很高。

二、通货膨胀会计的应用

现时成本/稳值货币会计模式相比之下,是目前比较完善的方法,但应用时还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采用的零售物价指数,应进一步换算为生产资料物价指数。计算物价指数应考虑企业所在地域因素,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内陆地区和边缘落后地区的物价变动情况不一致,计算物价指数时应区别对待。

2.应注意科技进步因素,比如电子设备的加速折旧问题。

3.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使之与通货膨胀会计相适应,比如,普及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4.努力克服实行通货膨胀会计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和由此产生的连锁反映。

由于各个企业千差万别、各有特点,很难选出一个通用的良方,这就要看企业财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能力,会计主管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选用会计模式。另外会计人员还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从会计角度规避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通货膨胀对我国企业资金需求量与供应量、资产的购买力、生产能力三方面的影响,并对在通货膨胀环境下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我国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9%,曾有人预计,我国2008年通货膨胀率将达到7.2%,我国企业已经切实体会到通货膨胀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不断上涨,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一、通货膨胀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资金需求量增加,资金的供应量反而减少 

通货膨胀的发生,使得资金需求量增加。一方面,由于物价的上涨,使采购同等数量的物资将需要占用更多的资金,企业为了减少原材料不断涨价所产生的损失,或想在囤积原材料中获得利益,企业就会提前进货,进行超额储备,造成了资金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按历史成本原则进行核算,会导致少计成本和虚计利润,使得资金补偿不足,企业必须通过追加资金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与之相反的是当通货膨胀发生时,企业资金的供应量将会大大减少。在通货膨胀期间,绝大部分企业都会发生资金紧张,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会更加严重,应收账款的回收率降低,从而引起经营资金供应量的减少;在物价波动剧烈时,投机利润大大高于正常的生产利润,这时,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囤积商品、抢购黄金等投机活动,使闲置资金转化成信贷资金的过程受到严重阻碍,大大减少了民间信贷资金的来源;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会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会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水平。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使银行的信贷规模大大减少,这也迫使银行在进行贷款时特别谨慎,贷款的条件也会更加苛刻;通过提高利率,使得企业的资金成本不断升高。物价上涨,引起利息率上涨,使股票、债券价格暴跌,增加了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筹资的困难;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资金的供应量受到多方限制,使得企业资金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二)企业持有货币性资产遭受购买力损失,持有货币性负债获得购买力收益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由于货币性资产的金额是固定不变的,付出同样多的货币,只能获得较少量的商品或劳务,因而持有货币性资产必然遭受到一般货币购买力下降所带来的损失。货币性负债,意味着债权人收到的款项没有期初借给借款人的款项值钱,反之,也就意味着企业归还货币性负债时获得购买力收益。非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负债的价格一般是变化的,它们所蕴含的购买力不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变化。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是个别物价变动和币值变动交叉影响的结果,个别资产商品价格的变动趋势通常情况下是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趋势一致。所以,当物价水平上升时,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也随之上涨。 

(三)企业的再生产能力受到损害 

在通货膨胀发生时,按历史成本确认的会计收益,将会造成低估成本、费用,高估利润,使得盈亏不实,最终也将损害到企业的再生产能力。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其一,成本补偿不足。销售收回的补偿资金难以维持企业简单再生产,使生产资金在物价上涨时处于萎缩状态;其二,负担不必要的税赋。在通货膨胀下,企业高估收入低计成本,导致利润虚增(甚至明盈实亏),从而引起企业应税所得增加。例如,当通货膨胀率为8%,税前资产收益率为10%,如果企业以25%交税,投资者的税后收益仅仅为7.5%,甚至不够补偿通货膨胀成本,该企业的税后实际收益是-0.5%,从而损害企业的再生产能力;其三,当企业利润增加时,股东要求分配更多的股利,但此时的利润是虚增的,这种虚利实分的现象,将会削弱企业的财力。这种情况的存在使企业丧失了补充存货和更新固定资产的能力,也就是说,企业无法保持简单再生产的能力。 

 

二、在通货膨胀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对策 

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笔者认为在通货膨胀期财务管理应该采取以下相关对策: 

(一)现金管理的对策 

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是为了满足三个方面的需要: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由于现金属于非收益性资产,尤其是在通货膨胀期,持有的现金会遭受购买力损失,若现金持有量过多,势必使企业遭受损失。

然而,由于通货膨胀期货币的供应量减少了,而货币的需求量却增加了,如果企业缺现金,不仅难以应付日常的业务开支,坐失良好的购买机会,还会对企业的信誉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通货膨胀期,企业面临着更多不确定的因素,企业临时短缺现金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企业必须拥有足够的现金来应付燃眉之急。因此,在通货膨胀期,企业现金的管理目标首先要考虑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维持正常生产经营, 而后再考虑持有现金所遭受的购买力损失。 

(二)存货管理的对策 

存货是企业日常运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存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及时供应公司经营中所需要的存货。持有存货会发生储存成本、存货所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存货的磨损等相关的成本,一般情况下,企业希望尽量减少存货。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一方面企业要充分考虑物价上涨对存货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要考虑由于国家实施通货紧缩政策,社会投资、消费、出口等方面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会减少。因此,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权衡利弊,需要储备适当数量的存货。除此之外,企业应该与客户签订长期购货合同,以减少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 

(三)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在通货膨胀期,应收账款属于货币性资产,会遭受购买力的损失,而且由于企业间的资金紧张,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增大。因此,企业应该制定更严格的信用标准和缩短信用期间,要设立专人催收账款,让应收账款尽快转换为现金,以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四)投资的管理对策 

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无需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一般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因此短期投资是现金的暂时存放形式,其流动性仅次于现金,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在国家经济结构稳定下,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还不足以影响投资的赢利,短期投资就不必考虑通货膨胀。长期投资需要充分考虑通货膨胀。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或不能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拟超1年的投资。一般包括长期债券投资、其他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和随机性,必将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能够精确的预测通货膨胀率对投资分析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中,都必须充分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并对其影响加以调整,以免导致错误的投资。 

(五)减少税赋的对策 

为了减少当期的税赋企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或是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期限,对存货可采用后进先出法,对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期限的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对应收账款计提更多的坏账准备等方法。由于在纳税范围和应纳税额的界定上,法律都赋予税务机关一定的职业判断,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应该及时与税务部门联系与沟通,使得税务局认可企业在通货膨胀下的这种变更,从而达到减少税赋的目的。 

(六)提取物价变动准备金 

为了让企业在通货膨胀下有足够的财力进行再生产,企业要对某些价格变动剧烈的机器设备,按重估价值提取物价变动准备金,对某些价格变动剧烈的原材料物资,按现行价格提取物价变动准备金。只有这样才能使资产消耗与补偿平衡,保证企业再生产能力,使资本得以保全,投资人和债权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七)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将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面地反映出来。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谷继建等. 通货膨胀现状及其对投资影响探究. 特区经济,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