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01:05: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专语文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专语文教学论文

篇1

1.必须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让他们懂得,在我们社会,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是为他人服务的,相互服务是人之间新型关系的一个基本内容。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安宁,很大程度上是同各种岗位工作者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尽忠职守密切相关的。

2.要立足于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崇高的理想必须与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相结合,必须与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要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相结合。要让学生懂得,要把自己追求的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如可以教育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对待本职工作。教育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积极参与企业改革,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在企业发展的同

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二、要努力拓宽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面

要改变过去那种学生道德教育只靠思想政治课的片面认识,注重挖掘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德育因素,拓宽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面,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比如可以在学校开展、勤俭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反对奢侈浪费,禁止学生抽烟、喝酒、女学生禁止涂口红、佩戴金银首饰、穿袒胸露背的奇装异服等。

1.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单靠职业道德课是不够的,要让所有教学分担教育任务,在各科教学中全程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育人效果。比如,会计专业教师在传授会计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反复强调会计岗位是一个特殊的岗位,会计人员直接同金钱打交道,处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特殊位置上,不仅要掌握各种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更需要有高度的原则性和专业精神,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专业特点,开展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在带领班学生春游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爱护环境教育,引导学生用眼睛去欣赏美,用心灵去感受美,用感情去体会美,让情操得到美的熏陶。祖国山水是美,可是近年间由于种种原因环境污染严重,有的山不再青翠,水不再碧绿,花不再芬芳,草不再茂盛,天空不再蔚蓝,……借此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爱惜祖国山水,做环保的卫士。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努力创造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在美丽的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名言警句以及科学家肖像使学生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比如,我们在全校范围开展了“做文明学生,树文明形象”活动,要求着重抓文明礼貌用语及仪容仪表,在全校范围内张贴文明用语口号,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积极引导宣传。班主任会同学生科对仪容仪表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此项工作持续了很长时间效果很明显,它有利于严肃校风,整顿校纪,规范校貌,使“树文明形象,做文明学生”成为大部分学生的自觉要求。

三、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1.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把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实践是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职业学校的显著特点,职业道德教育要以实践为落脚点。只有通过实践,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才能使学生体验到职业道德标准的意义,并予以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他们更好、更多地观察了解社会各个方面,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转化为行为。比如,我校教务处组织学生参观汽修厂,了解该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的事迹,我们还请已任经理厂长、修理技师的毕业生回校作报告,用其亲身的经历论证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进步和成才的重要条件的道理。这些生动、直观的报告加深了学生对钻研务、提高技能的必要性的认识。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学会了思考和探索,提高了对职业道德的深层次认识。

2.根据学校办学的总体目标和各专业特点及学生思想素质,与实习单位或联办单位签订协议,团结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讨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办法和措施。在实习中,加强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道德实践的紧密联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受到良好的职业道教育和熏陶。我校在制订学生实习前的教育计划、实习中的指导计划和实习后的总结时,都要把职业道德的教育列入计划之中。实习前,学校举办了关于“职业道德”的专题讲座,分别邀请参加过实习的老师、企业领导、已经工作的毕业生对参加实习的学生介绍业对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实习中,班主任深入到各个实习单位,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习情况,尤其是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情况,给每一个学生写出实习中期评价。实习后,每一个参加实习的同学都上交“职业道德”的作业。从学生的实习报告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开始把职业道德的理论内化为自身行动要求。

综上所述,中专生是21世纪职业劳动的主力军,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推动伦理学的发展,对于克服我国社会生活中严重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工作,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渠道,强化中专生职业道德教育。

篇2

关键词:教学分析;设计者的角色;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318-02

中学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是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听与说教学两个板块的完美整合。它的出现是社会进步和语文基础教育改革,顺应时展的必然结果。

过去教学中的,“听”、“说”分离往往不符合我们真正的教学情况,常常出现学生的“高分低能” 。就拿与人交流来说,有的学生只要在人多的场合或是在陌生的场合里,就显得手足无措,说话就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不能将内心的想法明确地表达出来。而有的则沉默寡言、一声不吭。这种情况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当今社会,不仅需要学识渊博的人才,更需要人才能在实际情况中灵活应变,巧妙应对。

《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就中指出:“当今的世界竞争永不停,科学技术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的竞争,民族的素质的竞争,,, ,,,而这些实则也正是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竞争。”哪一个国家在基础教育上做的好,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最高,那么它的国家发展也就相对要迅速。由此我们相当关注基础教育,并提出以下的教育的目标:为培养大量的有良好的劳动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打下基础;为培育出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各层次、各类别的初级和中级人才打下基础,为打造具有创新意识的社会主义高级人才打下基础。如此一来,我们的学生,将毫无疑问地在他们未来的路上遇到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竞争,能不能在未来竞争中成功立足?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口语交际的作用都可以说是不容小觑的,从小处看,这关系到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从大处,这更是关乎一个民族进步甚至存亡,从这点上讲,口语表达也的的确确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是比书面表达要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以及新的教育理念的逐步施行,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也愈发被当代语文教育所重视。将“听”、“说”整合的口语交际适应了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口语交际教学在培养合格社会人才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虽然口语交际教学的优势与必然性显而易见,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因为两者结合的时间较短、教学者课参考的经验不足,所以也还存在许许多多的缺陷与不足。譬如,会有一些语文教师因为觉得口语交际教学对应试无用,于是就不积极进行口语教学活动,使得口语交际教学只是课改的口号,事实上却是“有名无实”;也会有一些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因为从前教师主体的习惯,使得口语交际这一互动教学变成了单向的“满堂灌”;也有的教师只一味关注教材,泛泛而谈,完全不结合实际;还有的教师只追求热闹的形式,对语言的真正训练却达不到。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有效地解决,否则口语交际教学就只是纸上谈兵,语文的教学在效率就难以整体提高,这样一来,有效的语文口语教学就是一句套话、空话。

想要落实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地解决在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所常见的问题,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解决好教师角色这一关键点就是相当有必要的。随着时展,新课程的标准也在不断改革,然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的的作用却一直是不可替代,意义重大的。同时教师作用的展现与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又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分辨清楚自己何时需要扮演何种角色,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处理好角色间的灵活转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有所学、有所悟、进而更好地去适应我们当下的社会变迁。

一、教学分析――研究者的角色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到底是怎样,又是如何完成的?这是教师首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口语交际教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的一项新而重要的教学内容,怎样才能使这项新的教学内容出彩、出色、有效,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思考,即在此过程中转换角色为一名:研究者。

教师能否在教学中成功转变成一名研究者,对教师本身以及那些被教育者都是意义重大,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的:“若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日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既单调又乏味的义务,那么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他的教学这条幸福的路上来”。因为通过研究,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提升自身的学术修养,改变长期以来人们头脑中所形成简单的“工匠型”的教师,蜕变为具有探索精神的“学者型”的教师。

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教学又灵活自如不能生搬硬套的学科,这些,都使得外来的研究者对实际教育的教学以及学生本身的理解都较浅显,提出的建议也并不容易切入重点,我们的语文教师恰恰相反。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与学生这个群体天然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他们更加理解口语教学情境中会有很多复杂的变数,也就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牢牢树立起研究者的角色,发挥研究者的作用,就能找到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方法,让口语交际教学变得生动而又切合实际。

二、课前准备――设计者的角色

有了以上的教学分析,我们可以进入第二个步骤:设计者的阶段。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是要为整个教学过程做一个合理的规划,也就是当好教学设计者这一角色。如何才能胜任这个角色呢?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把握好新教学理念的实质所指。

我国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中,就已总结出了诸如,启发与诱导学生、师生在教学应教学相长以及藏息相辅等优秀的教学原则和理念。如今的教学理念继承了传统的精华并结合时代更重视学生主体性。落实到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上,可以概括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素质以及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教学并非生搬硬套就能够教好和学好的。所以在教学理念上我们就应该明确:要想让学生从口语交际教学中真正有所收获,使口语交际教学发挥实际效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就一定要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由此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并激发他们将已有的经验融合于学习中去。

第二,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教学中发挥着引导者、指挥者和评价者的作用。口语交际教学自然也要明确教学目标,即通过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我们想让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以《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我们可以把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及应对能力;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3、懂得尊重他人、说话文明;4、学会演讲”。

课标是权威的,但却太过粗枝大叶,作为一名学者型的教师,我们应该做的是分析这几点该通过怎样的方式达到,何时可以达到。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内的语文交际课程辅之以教师通过课标研究的能够帮助学生交际活动进步的其它活动,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才能够真正有完美。

第三,明确教学方法和策略。

每一门知识的学习都有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也是如此。口语交际教学就是一个让学生逐步从敢说到愿说再到会说的教学过程,因此,我们就要选择让学生敢说、愿说和会说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口语交际教学是具有阶段性的,一步接一步,万万不可想一出是一出或者急功近利。从敢说到愿意说再到擅长说,这是一个类似阶梯式的进步。

首先,教学中我们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开放的良好氛围。自有这样的氛围存在,学生在心理上才没有顾忌,才能大胆去说,放胆去说,说出自己想说的和愿意说的话。

如今的教学理念是,教学相长,于是教师作为对话者这一教师角色也日益受人关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本身就注重对话技能。中国社科院的滕守尧教授就曾指出,“真正的对话,是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自由交流,是扫除了一切正规性与严肃性之后的随意性和不拘一格的交谈。”而如此一来,口语交际中语文教师所需要营造的民主、平等、开放氛围也才有了保证,才会使更多学生勇敢地迈出“敢说”,这一关键一步。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师傅引进门,修行看个人。”话虽简单,但却颇有道理。现代教学中都讲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即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接下来还需学生自己钻研和讨论。语文口语交际作为一门主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较好的判断能力、理解能力、言语的组织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光靠听、光靠看固然是不可行的,我们应该更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他们更多机会参与练习。为此,我们应该在口语交际中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教学远离学生生活,使其缺乏真实和实用性;2、避免教学处于单向交互模式,使其缺乏互动;3、避免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使口语交际局限于学生中的“小众”;4、多给予丰富的锻炼方式和机会。

结合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交互活动让学生真正寓教学于实践,全名参与和多的方式与机会,俗话说:熟能生巧,也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也有更多乐趣去进行口语课程。

新的教育课程理念倡导一种教师不断根据具体情况向学生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并且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不断进步与成长。实现从敢说到愿说,再到会说,学会一步一步的跨越。

其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选择话题,进行示范(这里主要针对的是低年级学生)。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成为教师作用的经典解释,即使在现在学生主体性地位日渐提高的情况下,教师作为传授者的存在,依然具有其不可取代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的知识传授,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乃至一言一行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不论是怎样的教学,我们在其最开始的阶段,都应该展示给学生一些优秀的范例。比如对刚刚入学的新生可能会用到的介绍类的交际训练,我们就可以先给学生一个好的模板:全班同学七人为一小组。要求学生十分钟之内,按叠罗汉的方式大致了解每个成员的基本信息,并自由选出组长,起一个大家一致认可的组名。

例:A:我的名字是A,我毕业于,,, ,,,,我最爱做的事是,,, ,,,;B:他的名字是A,他毕业于,,, ,,,,他最爱做的事是,,, ,,,。我叫B,我毕业于,,, ,,,,我最爱做的事是,,, ,,,;C:他的名字是A,他的家乡是,,, ,,,,他最喜欢做的事是,,, ,,,;她叫,她毕业于,,, ,,,,她最喜欢做的事是;我叫C;我毕业于,,, ,,,,我最喜欢做的事是,,, ,,,。

结束之后让组长交上组名和组员,并提问学生:“这十分钟,你们认识了几个人?”“有没有来自同一个地方或者同一个学校以前却不认识的呢?”“有没有有相同喜好的呢?”

当然传统的传授法虽然也是有优点的,例如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过度使用此教学方法,又势必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单调、乏味且机械。

最后,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而不局限于某一种或两种。比如介绍类、独白类、交往类、讨论类,,, ,,,这样交替的使用,不仅让学生接触了更多形式的学习形式,而且保持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教学中秩序的维护和学习的引导――组织引导者的角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这样的定义是有深刻含义的。虽然新课改一直强调师生平等以及师生间角色的互换,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同样需要有人去建立和维护一个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秩序,即组织。因此,要搞好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语文教师还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

具体说来,教师可以依照以下措施进行组织:1、话题确定前的组织,引导学生确定实际有效的交流话题;2、组织引导学生合理形成学习小组;3、组织引导学生确定有效的口语交流过程;4、尊重学生的交流感受,呵护学生的进取心,正确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转变。

篇3

从教学目标来看,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审美能力”同时,开设选修课的另一重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实现不同学生间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因此,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使用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要求是选修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从教学目标上看,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扩展和提高。有的选修课侧重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有的选修课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因此,在必修课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拓展和提高是对选修课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从教学方法上看,选修课和必修课在教学方法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所以,选修课需要特别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是对选修课方法上的基本要求。

二、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呈现的“专题”特性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为实施专题式教学提供了保障。主要原因在于此教材的“专题”性特别突出。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以某个领域的“上位”文化知识作为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专题”。首先,选修教材内每个单元的文章都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解释。他们不仅在文章选择上相互补充,而且在专题内容也相互补充。例如,选修教材《天工开物》两则《稻》和《冶》中介绍的是古代的科学技术,而“相关读物”是《徐霞客游记》中的一个片段《麻叶洞天》讲述的是科学探险,从古代的科学技术到现代的科学实践,形成了内容的互补。其次,教材在每个单元内提供了相关的知识和学习材料。使得专题能够纵向深处发展。例如,在选修课“佛理禅趣”中,在阅读指南中提供了佛教与中国文化有着怎盐的关系等相关辅助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选修课中讲述的内容,而且还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使得同学们的文学知识得到纵向的深度发展。

三、专题式教学中“专题”的选择和确立

所谓专题式教学,指的就是围绕一个专题进行专门研究和讨论。所谓的“专题”既不是简单的知识点,也不是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它是在教材中提炼出来的、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可以统领全部教学的“专题”。这种“专题”不仅是教学的切入点而且是各种语文能力的整合点。例如,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之部”中的教学目标,就是“了解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向”。根据这个专题,可以设计的教学专题是“具有特定意象词语在古典诗歌中的使用”,学生通过这个专题,不但可以了解到有关“意象”的各种知识,而且还能够提高自己语言表达和鉴赏诗歌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实施专题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程内实施选修。所谓选修,其实就是学生对专题的选择。因此,实施专题式教学既有教师为学生选择的专题,也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专题。教师可以布置教学任务,提出相关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学生根据这些教学任务、问题和相关材料确定自己喜欢的、符合语文发展需要的一些专题。

四、“专题式”教学的实施途径

1.从教材中选取合适的专题。如果把选修教材比喻成“大餐”那么,选择专题就是挑选适合自己的“味道”,作为语文老师,可以考虑从教材中选取可供学习的专题。例如,“儒道互补”这个专题,这个专题是一个比较广泛的专题,它不仅涉及思想、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而且没有“儒道”知识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去分析两者的互补也是勉为其难。因此,教师在选取这方面专题的时候,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个恰当的“专题”。2.细化专题内容。如果一个专题所设计的知识面非常广,那么就非常不利于学生理解。这时就要采用细化专题的教学方式将所要学习的专题进行细化。教师在细化专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专题化整为零,将一个大块的专题分解成一个个的小专题进行学习和研究。3.依托文本,融汇专题内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是依托于文本的,这是专题式教学的基本途径。通常是以一个文本作为基础,然后选取其他的相关材料作为辅助,通过采用穿越式的方式步步深入,由一点而引发整体,引导学生根据文本与材料之间的关联性,层层深入地了解专题的概念和内涵。

五、专题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1.防止学术化。选修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是现在的大部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都编写的过于学术化和专业化,如果我们把选修课当成学术课来学习,那么就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混乱、学习压力增大,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专题化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切合可行的专题,便面出现学术化的教学模式。2.密切联系必修课。必修课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因此,在进行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选修课一定要联系必修课,把必修课作为选修课的基础。这样就能使得学生利用原有的必修课的基础知识来理解和掌握选修课中的知识和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能够重温必修课的学习内容,而且还不会让学生因为选修课难以理解而丧失学习的兴趣。3.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进行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小视的。教师不仅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专题的选定,而且在专题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专题内容进行吸收和理解,最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专题课上得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归纳。

六、结束语

专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教学号召,积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普及专题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加以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专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作者:鲁文地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张丽媛.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2]张景婷.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初探[D].贵州师范大学,2015.

[3]原喜娟.高中语文选修课模块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篇4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 新课改 转变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教师自身素养向“学者型通才”方向转变

素养是一种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们自身的素养是搞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有着“教书匠”之称。但在新课改背景下,为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解答小学生所提的问题,尤其是文本以外的问题,进而引导他们探究文本以外的知识、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要博览群书,由传统的“教书匠”向“学者型通才”的方向转变。因为语文学科是母语,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其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师施教的重要性。既要能对小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惑,又必须要求说得清楚、准确,不能搪塞和误导。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挖掘小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质疑能力。为此,在科技发达,网络信息灵通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博览群书,重视信息搜寻,使自己变成一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型通才”,更好地解惑、为搞好本职工作服务。

2 教学思想向“以生为本”方向转变

教学思想是指教育者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一堂小学语文课教学能否取得高效,能否顺利完成教师拟定的教学目标,其中教师的精心备课、熟练运用教学方法驾驭课堂固然重要,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眉飞色舞,讲解仔细,层层深入,重难点也非常突出,但教学收效并不理想。而在另一方面,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讲得很少,但收效良好。究其深层原因就会发现,前者其教学过程的重点放在自己的“教”上,忽略了学生的“学”。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理念产生了认知上的偏差,没搞清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谁的问题。新课改背景下,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关键环节不在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因此,我们小学教师的教学思想需要转变,要向“以生为本”的方向转变,确保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3 教学方法向多样化方向转变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新一轮的课改精神重点之一就是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转变教学思想外,更重要的是要转变教学方法。心理学相关研究证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要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高效课堂,就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在互动中完成教学目标。为使教学方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并且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灵活采用合作教学法、小组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新课改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要让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建构认知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使用“合作教学法”可做到这一点,使小学生在小组中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①再如,在“班班通”工程实施以后,小学语文教师可制作多媒体课件辅佐教学,此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有音频、视频,可以将所学的相关知识背景及教学重难点很直观地展示给小学生,且图文并茂,信息比黑板承载量大,要比教师讲述的效果要好上百倍。同时,教师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时,要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4 教学过程向“最优化”方向转变

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教师遵循学生认知基础和教学规律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综合运用一整套娴熟的教学手段、方法与技巧而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创造性教学实践活动。它可分为教学内容的组合优化、教学情景的创设优化、课堂教法的多面优化、层次分组的培养优化等各个方面。因为小学的语文课堂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学习场所,它还是学生进行生活体验的乐园,只有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先构建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此氛围中,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实现师生良性互动,做到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可以快速地运用到实践,使小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领略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教学效果才能明显提高。②

5 教学评价向多种评价体系方向转变

教学评价的功用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反馈。在小学语文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中,往往都是由期末考试一锤定音。期末考好了,平时课堂表现和平时考试可以忽略不计,评语向好的方面多写一些。完全忽视了小学生平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认真程度、进步幅度、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不仅背离了新课改精神,且渐行渐远。首先,小学生的生理特征不同。从生理学上讲小学生的遗传素质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一样,由多种原因造成了小学生大脑发育水平的差异,就造成了对语文学科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上的差距;其次,入学的基础也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评价方面不能通过期末考试一锤定音来填写评语。教学评价要向多种评价方法转变。目前,部分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没养成、纪律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不认真学习爱捣乱,很让教师头疼。细想一下,他们可塑性强,适当予以评价和鼓励,引导小朋友正确归因,向现代教育理论中的育人方向发展。为此,评价时,首先是教师评价,小学语文教师可依据小朋友的平时学习表现,参照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结合每单元测试考分,综合来给小学生一个“中肯”的评价;其次,结合他人评价,例如同桌的评价,其他科任教师的评价等,也可通过本学习小组的成员对其评价;第三,教师指导,自己评价。总之,运用多种评价体系对小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对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成功动机非常有效。

6 结语

综上,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领悟和贯彻基础教育新课改精神,树立小学新课程语文教学观、转变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反思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能力,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

注释

篇5

【关键词】中职烹饪专业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B-0104-02

近年来,中职教育蓬勃发展,社会对中职教育认可度也逐渐提高,中职教育为社会输送了众多的技能型劳动者,不少行业已经成为中职毕业生施展才能的大舞台,如餐饮行业,中职烹饪专业的学生已挑起行业的大梁,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不少中职语文教师却越来越困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有浓厚兴趣,但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培养烹饪专业学生听的本领、说的功夫、读的兴趣和写的能力四个方面,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专业学习。

一、培养烹饪专业学生听的本领――记流程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针对“听”的专题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听清要点、听懂言下之意等,能够通过复述实现教学目标。但由于语文教材中所举例子一般与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并不易掌握,往往敷衍了事,实际训练效果不佳。为此,对于烹饪专业学生,教师应要求他们认真“听”一节专业课,认真记录该节课学到的一道中式烹饪家常菜的制作流程,并在语文课上对所记录内容进行复述,由教师检验“听”的成果,比一比哪位同学“听”得最认真、复述最清楚,评判专业课教师对烹制中的细节介绍是否到位。要求学生在专业课上做好内容记录,一是内容都是他们比较熟悉的,学生往往能积极对待;二是他们为专业课的内容复述作准备,这就促使他们课前预习,在专业课上“听”得认真,记住重点,关注细节,到了语文课的内容复述时才能表述流利、讨论热烈,从而实现了语文课与烹饪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课基础能力,也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每道菜的烹制流程。

二、培养烹饪专业学生说的功夫――介绍菜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烹饪专业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在课堂上多“说”,不喜欢朗读课文、发言不积极,不注重口语训练。过去,在语文课口语考试中,烹饪专业的学生得分往往比其他专业的学生低,他们认为今后的工作环境是在厨房认真做菜,不需要与他人有太多的言语交流,对自己“说”的能力并不重视。对于语文教材上的口语训练内容如自我介绍、模拟求职面试,对他们来说太大众化,缺乏实际意义。笔者结合烹饪专业学生的特点,从当今社会对厨师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现实引导学生,一名优秀的厨师不仅要能烹制一道好菜,还应该能将一道佳肴的妙处介绍出来,为食客带来听觉的享受,并提高各种菜系的文化听品味。例如,教师与学生一起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对会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让学生明白:好菜也是需要包装的,能用美丽的词汇介绍美食的妙处才能吸引更多的食客。此时,笔者适时提出要求,好厨师不仅要会做,还要会说。由此一来,就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上介绍烹饪流程的兴趣了,学生往往会在课前精心准备,学会介绍不同菜系的烹制方法,或介绍不同美食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不愿说、不屑说,到大声说、抢着说,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培养烹饪专业学生读的兴趣――取菜名

大多数中职学生对读书缺乏兴趣,烹饪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很难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阅读,那就要找到他们的兴趣点。笔者在引导烹饪专业学生进行阅读时,仍然是将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对现有的一些通用菜名加以改革,取一个新菜名,新菜名或要有文化底蕴,或有时代特点,或有诗情画意。刚开始,学生觉得很难,但慢慢就在课文中找到灵感,取出一些较有创意的菜名,如将普通野菜汤重新命名为“我愿意是激流”、扣肉双吃命名为“将相和”、杂粮包命名为“那些年”等,在取菜名的环节上,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在天马行空的取菜名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意,而创新和创意的源泉就在于多学习、多阅读,古人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多一些知识的积淀对专业学习是极其重要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文化以及地方文化的书籍,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四、培养烹饪专业学生写的能力――列写菜谱

中职语文考试的作文部分,学生大多都是写得很少,甚至空白。用学生的说法就是“语文课最不愿意写作文”,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烹饪专业的学生采用练习写菜谱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刚开始,学生认为列菜谱很简单,但真正动笔后才发现要写好一个详细的菜谱也不容易,因为菜谱的菜名、原料、烹制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要一一写清楚就有点难度,因此,教师要强调学生在列菜谱的练习中不断地增加词汇量,提高其文字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把菜谱写好,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在语文课进行专业学习,要将培养烹饪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这样的语文课才会更加精彩,才能提高烹饪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潜能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储德发.试论职业学校语文课的专业渗透――以烹饪专业语文教学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5)

[2]杨峰明.浅谈烹饪专业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地方文化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3 (10)

篇6

1.1利用兴趣爱好和专业特色,创设情境教学法

作为任课老师,我们一定要从抓好第一堂课开始,每个老师必须给学生立下规矩,让学生了解机房管理制度和上机操作的注意事项。比如,每一个学生每一次上课时要正常开关机,爱护机房内的设备,注意保持机房的卫生等,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终身受用。根据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各种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内容作为学生上课的内容,避免内容单一、枯燥。依据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合作的学习方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内容,每一项任务,师生共同分析,尽量用已知的知识为基础去寻求新知,再通过学生演示、教师讲解等形式理清每个要求的知识点、操作、效果等,以此来突破难点,实践重点。创设情境、巧妙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这种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促进学生的深入发展。用生活中鲜活的例子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课堂上注重和学生的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课堂教学,带着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室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去尝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动起来。

1.2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差异教学法

例如在刚开始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连开关机都不会,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已经很熟练,因此如何平衡这两部分同学之间的矛盾?如何充分发挥有一定操作基础学生的带头作用?这里我们就引入了差异教学法,差异教学使如何实施的——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里由学得快的同学教学得慢的同学,对的学生讲给做错了的学生听,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由不同性格的学生组成。让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不仅增强了这部分同学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带动没接触过电脑的同学及时理解和掌握知识。发挥学习探究小组的集体优势,学会倾听同学间的不同观点,学会交流、分享,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广泛的资源。

1.3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法

教学设计的任何环节都应当为了学生更真实、更方便、更有效的进行学习。不管教学内容怎么繁杂,训练的形式如何千变万化,都要紧紧抓住教学的重难点这个着力点,设计和提炼出有序有效的教学环节,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理解和内化。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法。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时,这一部分的操作是学习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内容较多,对于初次接触计算机的同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就会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个任务的完成,主要是通过教师重点讲解或学生示范、学生自主学习、矫正练习这几个过程,让学生熟练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相关操作方法。而且每一个任务环环紧扣、承上启下、自然流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

1.4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它能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思考、分析、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授课过程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非常好。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结合实际的东西更感兴趣。只要讲课的内容能和实践挂钩的,都和实践联系在一起。所以案例就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围绕实际应用进行设计。例如同学们利用Word文档设计编写个人简历,同学们会通过网络检索找到自己所想要的模板,这样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再去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就把他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到案例结束,他们每个人做的个人简历就可以相互比较、评比优秀,这样大家就有竞争意识了。

2结语

篇7

中专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在这些学生当中,大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自身素质偏低。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目前的中专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学校难管和就业困难”的“四难”现象,这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一)学生缺乏积极性

中专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骤变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有比较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大部分学生,在学期初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比较高,但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遇到挫折和失败,就会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其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的局限性直接影响了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管理效率。

(二)班级管理过程复杂

中专学校不同于普通的中小学教育,具有特殊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专业性强。不同专业的学生因为知识构成和社会体验程度的不同,使得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时往往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况。班主任需要充分认识到本班级专业的差异性,并且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采取不同的班级管理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

(三)家长与班主任缺乏沟通

目前,大部分家长普遍存在溺爱子女的现象,平时与班主任联系较少,对子女疏于管教,不能让家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部分家长在班主任家访时表现出不理解和不配合,替学生辩解或者编造谎言欺骗教师。还有的家长对班主任的做事风格不认同,甚至会在学生的面前表现出对班主任的不满意。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家长对班主任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班主任的看法,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不服从班主任的管理。

二、体育教师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势

在基础教育中,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比例相对很小。但在中专学校中,体育教师做班主任的比例就大大增加。体育教师不仅能胜任班主任工作,而且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有着更大的优势。

(一)对学生有更强的感召力

体育教师充满活力,坚毅果敢,谈吐幽默风趣,加之超凡的体育运动能力,对学生有更强的吸引力,无形中树立起威信,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保障。同时,体育教师的专业练就了他们较强的组织能力,有助于形成班级凝聚力。体育教师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中,组织、管理、教育学生都有较大的角色优势。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体育教师更加便于与学生打成一片,往往更受喜欢,并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充分施展学生才能,培养其兴趣爱好。同时,体育教师又是组织课余活动的能手,使得学生在无形中培养了兴趣爱好,获得了全面发展。

(三)能及时调整学习气氛,多方面挖掘人才

体育教师具有开朗活泼、外向的个性,善于与人交往,所以能很好地调整学生的学习、生活,并能教导学生注意课余休息与放松。一张一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从而多方面发掘人才,培养人才。

(四)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大多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都会将“智育”放在第一位。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可根据教育指导方针拟定计划指导和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班风和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配合其他学科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广大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积极争取并珍惜担任班主任的机会,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针对学生特点进行管理

中专学生大部分文化课基础薄弱,自身素质偏低,加之家庭教育的缺失,往往在做人做事的态度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如言行不文明、缺乏责任感、法律意识淡漠等。学生厌学现象较为普遍,自我控制力差。针对这些问题,体育教师应发挥自身优势,多沟通多引导,端正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学生自身虽然存在较多问题,但他们内心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好学生。他们也有理想,也渴望进步,关键在于他们对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无能为力。一味使用说教和批评的方式,有时反而会增强学生的逆反心理,而采取“肯定”学生的方法更加有效。因此,教师要多发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有一点好的迹象都应充分肯定,一点点重树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二)班级管理制度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搞好班级管理,一定要有章可循、违纪必究,所以制定合理的班规是非常必要的。但班规并不是越严越好,而是要确保大部分学生都能遵守。同时,制定班规不能是班主任或班干部说了算,应该由全班学生讨论决定并监督实施。而教师则对学生的班级日常活动进行考核,奖励先进,带动中间,激励后进。

(三)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应建立于学生的进步中

篇8

当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欣赏时,内心深处就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自豪感,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心,一个有自信心的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努力的去学习。表扬是欣赏的一种外在表现,其目的在于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使其正确思想、言行得到大家的公认,并且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对于后进生主要以表扬、激励为主,以调动其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同学们只要有所提高,就一定要要抓准这最恰当的教育机会,要及时表扬那进步的闪光点。在不断的赞扬声中,后进学生的信心也会逐渐的树立起来了。不能把表扬当成一种手段,为表扬而表扬,要适当的进行表扬,真正的做有的放矢。

二、关爱每一位后进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作为教师要懂的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在教育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要时刻保持把自已调整到最佳心理状态,用发自内心的微笑来面对每一个后进学生,要用真心融化他们,用爱心教育他们。尤其是那些后进生,因为这些人更需要老师、同学的关心、爱护。此外,教师还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尊,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心。还要消除后进生们的自卑心理,老师们一定要多与生进生们,尽可能多的进行沟通,想办法帮助他们、爱护他们,多站在他们的思想位置去看、去想,更要重视他们,用真爱去温暖他们每一位的心,唤起他们上进心。老师们还要要及时的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他们可以从一个赞美的眼神、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表扬中意识到他们会被老师重视、欣赏,便会感到无限的自豪。后进生当体会到老师们对自己的一片期许的同时,他们就一定会有所改变。

三、巧设目标,让后进生感受成功喜悦

老师们在鼓励和表扬学生时,一定要根据每一个后进生的切实情况,设立合理的目标,让他们感受成功,使其奋发上进。在巧设目标的时候,也要因每个人不同情况而有所差异,不可一刀。只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要及时的给予真诚表扬,让同学们都及进的体会到想要成功一点都不困难。例如有一个经常迟到、早退、逃课同学,我们可以先要求他不在迟到早退,只要改掉这些习惯就应该及时对这位同学做表扬,这样也能使其他落的的同学看到,咱们班的某某同学受到表扬了,我们也一定要做好,也要受到老师的表扬,以点带面,大家都这样做了,都感受到自已在班集体中存在的价值,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自然而然的大家也就会不断努力,从而在多方面会有更大的进步。

四、以身做则,树立好榜样

篇9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大学英语 口译教学 文化教育

1.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中文化教育现状

大学英语口译教学是一门方兴未艾的事业。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开设好大学英语口译课程任重而道远。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来了机遇也迎来了挑战。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研究在高职高专院校才刚刚起步,还相当滞后,我们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口译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抓住机遇,培养大批在商业、贸易、旅游、服务行业等领域中挑大梁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调查显示,我国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特别是文化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急待改革与提高。很多非英语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文化素养不佳。我们认为,在科技和社科领域,口译人才的培养不是外语院系可以包办的,各专业应从本专业学生中挖掘和培养有潜质的口译人才。如果专业技术人员能够直接与外方人员顺利交流,既能大大节省翻译费用,又能减少交流中的误解,从而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如何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口译教学,系统有序地培养专业口译人才,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英语口译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口译教学实践中,特别在教材方面融入文化教育,建议采用有配套光盘或影音资料的教材,内容新颖丰富的同时,更多注重时代性与实用性,具体可涉及商务英语、社交礼仪、各国民俗民风等相关内容的真实案例。

2.1礼仪文化

礼仪是在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日常礼节。掌握规范的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际关系。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地区都要与国际接轨。而英国作为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国,掌握英国的礼仪文化尤其重要。此外,这也有利于国家间的友好往来。

2.1.1见面礼仪

第一次认识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介绍时,一般是由妇女、地位高的、年纪大的那一方先伸手,然后才是男子、地位低的、年纪轻的那一方再伸手;被介绍与一个男子相识时,应与他握手,但如果被介绍与一位女士相识时,就应等她先伸出手来,然后才可伸出自己的手。女士被介绍时,不一定要伸出手来与对方握手,但是她们常常伸出手来以示友好。男子在与女子握手前应该先脱下自己所戴的手套,而女子则不必如此做。到英国人家做客,一般要先和女主人寒暄、握手,然后才同男主人打招呼。

2.1.2饮食的礼仪

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在四点钟方向即可。

2.1.3商务礼仪

英国人的时间概念很强而且照章办事。例如:应邀参加宴会、业务洽谈会必须准时,否则被视为失礼。如果请英国人吃饭,必须提前通知,不能临时邀请。赴宴时不能早到以防主人还未准备好。不被邀请或约定就去拜访英国人的家,是对主人私生活的干扰,是非常失礼的举动。在和英国人谈话时不要涉及政治、宗教和有关皇室的小道消息。也要避免使用English(英格兰人)这个词,而要用Britain(不列颠人),这样说对方比较喜欢。他们也不喜欢问及家事、私事、个人职业、收入、年龄、婚姻等。

2.1.4英国人的禁忌

英国人同别人谈话时,不喜欢距离过近,一般以保持50公分以上为宜。他们还特别不喜欢大象及其图案,认为大象笨拙,令人生厌。英国人也忌用山羊、孔雀等做商品装潢。山羊有“不正经男子”和“坏人”的意思;孔雀是祸鸟,孔雀开屏是炫耀自己的不良习性。他们很忌讳黑猫,尤其是黑猫若从前面穿过,更会使人恶心,认为这将预示着将要遭到不幸。他们忌讳把食盐弄撒,哪怕你是不小心的,也会使人非常懊丧的,认为这是引发口角或朋友断交的一种预兆。他们忌讳有人打破玻璃,认为打破玻璃就预示者家中要死人或起码要有7年的不幸。他们忌讳在餐桌上使水杯任意作响,或无意碰响水杯而又不去终止它作响,认为这样既有失观瞻,又会给人招来不测。他们对墨绿色很讨厌,认为墨绿色会给人带来懊丧。

3.英语口译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将文化教育融入口译教材、口译课堂教学、口译课外实践教学里,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改善实际工作能力。

3.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语言、非语言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口译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1.1语言文化差异

一个民族所需要的语言与该民族所拥有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谈判语言存在明显的制约。因此,在商务谈判中,尤其是国际商务谈判,事先了解不同民族和地区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特征对谈判的成败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3.1.2非语言文化差异

除了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外,商务谈判中还广泛使用非语言表达方式。非语言交际是一种非文字语言交际手段,是交际者运用自身的自然特征和本能向对方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语言交际之外的一切表现形式。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过程中起着语言交际不能替代的作用。

谈判人员以更含蓄的非语言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这类信号或示意总是无意识地进行。因此,当谈判者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谈判者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

非语言交际种类形式多样,在商务谈判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有: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姿势、手势等。

3.1.3价值观差异

商务谈判中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远比语言及非语言行为差异隐藏得深,因此也就更难以克服。价值观差异有其客观性。

4.结语

总之,在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化导入,重视文化之间的差异,尤其注重训练学生联络陪同口译、礼仪口译、旅游口译、商务口译与会议口译能力的课程。在课程实践中,应结合真实案例,分析语言文化在个别案例中的运用得失,不断总结各自的经验教训,达到高职高专英语口译课程实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煜山.英语教学参考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2]赵雯.基础职业英语教学指导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肖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郭琳.大学英语口译教学浅谈[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

[5]邹红英.大学英语四级后口语教学初探[J].外语界,2004,(2).

篇10

论文关键词:词汇教学 跨文化意识 文化背景

一、跨文化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大,使得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培养英语综合素养不仅依靠听、说、读、写,还要从潜意识里进行英语国家文化的教育。文化意识被作为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并重的一大板块,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任何一种语言的功能都是用于交际的,中专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能顺利地进行交际,文化意识才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因此,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等,同时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的比较能力,以便提高学生对两种文化的比较鉴别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在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文化生活的工具。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

1.利用两种语言中词汇的共通性来学习。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各民族在语言中表现出的文化也是相通的。例如,凡与喜庆、吉祥、热闹等有关的事物,汉语中都用“红”来表示。比如,节日里挂的“红灯笼”、结婚时贴的“红喜字”、新娘穿的“红嫁衣”;表示顺利和成功时的“开门红”、“红榜”等。英语里的red也表示庆祝。如redletterdays(纪念日,喜庆的日子)、rolltheredcarpetforsb(隆重欢迎某人)等。

2.对于字面意义相同的词语进行文化比较,理解其文化差异。

例如farmer和peasant在汉语中都是指农民,但在英语中两者的经济状况和所受文化教育却是不同的。英国人把农民叫farmer,主要是本人,也可雇几个人,是中农或富农。peasant则认为是较穷,觋在欧洲几乎没有famr er认为自己是peasant了。再比如,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比汉语少得多,一个cousin涵盖了“堂(表)兄弟,堂(表)姐妹”等几种关系。

3.利用习语进行文化渗透。

英语语言源远流长,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习语。其含义往往与字面意思相去甚远。在教学中,如果能对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加以解释,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会提高学习效率。比如Raincatsanddogs.这一习语的意思是大雨滂沱。它起源于中世纪。那时的欧洲人相信猫狗有神奇的魔力。与暴风雨有极大的关系。猫象征倾盆而下的大雨,狗则象征与之伴随的强风。

4.通过俚语学习,了解英语文化。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最多的也最流行的语言就是俚语了。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所以,适当的俚语学习对学生掌握英语这门语言是大有帮助的。例如pullingone’Sleg看起来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中文里的“拖后腿”,不过它却是开玩笑的意思。美国人完全无法把pullone’sleg和“拖后腿”联系起来,他们用oneup(把某人绊倒)来形容“拖后腿”这样的做法。

5.加强文化背景的学习。

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历史进程和思维习惯,赋予了不同文化的风格和传统。克服词汇困难可以查字典,但逾越文化障碍只能依赖对文化环境的了解。如英美国家,therich是相对thepoor来说的,therich连接着剥削、堕落、狠心和庸俗等概念。这至少可以追溯到狄更斯的时代。therich可能引起人们的妒忌,但不会引起人们的喜欢和羡慕。比较起来,prosperous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含有共同分享的意思。因此表示人们生活“富起来”,翻译成getrich,会给外国友人带来误解和不良反应。

三、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文化输入

中专英语教材的内容涉及到问候、称呼、介绍、问路、学校、购物、就餐、交通、环境、人物介绍、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在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要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点。例如在讲“问候“一课时,既要向学生说明英语和汉语的相同之处,也要点明不同的地方。初次见面,英语一般要说I’m glad/pleasedtomeetyou。汉语中也有“幸会,幸会!”的说法。英美国家的人中常用的招呼语有Goodmorning.Howareyou?Hello!在中国有些人则还保留着“吃过了吗?你上哪儿去?”等没有任何用意和目的的客套话,但却会引起外国人的反感,认为干涉了他们的私生活。我国学者胡文仲指出“文化错误,即对英美人士来说不妥或不能接受的语言或行为比语法错误更加使他们不安。”.

四、因材施教,组织丰富的课外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