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6:1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职体育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目前,高职体育的教育观念较陈旧。以高职教育为例,学生和教师在体育课上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和体育课的学习,而体育教师的关注点也只在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的双方都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真正作用。保障体育教学的常用手段有很多,如点名、签到、组织考核等,并没有起到促进体育教学的作用。在传统体育教育观念中,体育教育并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而是作为现行教育的一个补充,形式主义气息浓厚。在教师眼中,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体育教育,这种情况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并不罕见。
(2)高职体育教学方式落后。高职体育教育依然存在"理论教学-示范-练习-考核"的传统教育模式,没有贯彻现代教育中有效教育和兴趣教育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情况已经显示了高职体育教学的失败。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教学方式,一旦进入练习阶段,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不能很好地将课堂教学和练习有机结合起来。体育课上,学生自由散漫,这样的教学情况是很悲哀的,达不到教学目的,学生在必要的体育学习中缺少锻炼的机会。
(3)师资力量不足。很多高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不重视,师资力量不足,师生比例失衡。体育教师的任务极为繁重,挤占了体育教师教学研究、调研和学习的时间,也影响了高职体育教学的推陈出新,因为体育教师的精力都用在了实际工作上,自然就缺少了教学创新。
2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1)我国高职院校要逐步增加体育教学改革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事关高职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的壮大、体育教学设备的更新,所以,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资金投入可以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条件。
(2)广大高职体育教师要迅速转变教学观念。观念的变化是教学改革的源泉。在高职体育教育改革中,首先要做到转变当前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教育的观念,让教师重视自己的工作,让学生重视体育的学习,高职的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素质教育而开设的,而是为了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工作所开设的,也是培养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工作能力的一部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就无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3)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即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将传统体育、娱乐体育、健身体育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体育教师在研究体育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体育教学原则与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循序渐进,应根据体育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主次、学生的运动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应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补充知识,增强能力;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进行讲解、示范和练习,启发和诱导学生。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具有突出的目的性、教育性和科学性。
(4)高职院校要改革、创新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在对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中,要做到全面、科学、公正,这样才能清晰的反应出学生体育的真实水平。所以,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本学院学生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同时在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进步速度给予科学、公正的评价。
3结语
篇2
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想学生形象展示体育技能,并能快速将体育知识反映给学生。多媒体教学具有快捷、方便、高效等优点。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知识,理论加上实践才是学习体育的最佳方式。因此教师喜欢将理论教学场所由教室搬到室外,一边进行理论教学,以便进行实践教学。学生通过教师的理论教学无法得到有用的知识,多媒体教学则是对传统教学极大的完善,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要点,并通过视频播放专业的示范,真正保证学生学习到专业的体育技能,为体育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多媒体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的应用
2.1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高职学生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形式已经产生厌烦情趣,多媒体教学能够直观展示各种体育技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课件。比如对于篮球来说,大多数男生都对篮球情有独钟。教师可以先去NBA球星的比赛视频,各种运球过人、行进间传球、标准投篮姿势等,学生在学习篮球知识的同时还能观赏世界顶级篮球赛事,并学习到喜欢球星的篮球技巧。对于女生而言,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体操类视频,特别是健美操。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做到自主学习。通过这些多媒体视频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2利用多媒体教学突出教学重难点
受限于年龄以及专业的不同,教师不可能涉及体育的各个领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不擅长的动作难以进行亲身示范。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一些难以示范的动作剪辑下来,通过多次播放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将理论结合实践,绘声绘色的教学方式让难点内容变得简单化。相比于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更注重细节的变化,通过对各个动作的缓慢播放以及某个动作的固定,让学生清楚看到动作的整个过程以及每个细节,并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回放,真正做到360度无死角观察,克服体育技能重难点学习。
2.3利用多媒体教学确立学生主体教学的位置
传统体育教学教师是绝对的主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发号施令,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进行一些动作的练习。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彻底改变这种模式。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的教学细节掌握基本的运动要领,再在进行自由练习。有了多媒体教学的参与,教师则被完全解放,不必将心思完全放到教学过程中,而是专心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自行练习体育技能,并与教师进行互动,及时向教师请教,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2.4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励学生
在多媒体教学中,最有效的激励措施就是通过多媒体播放优秀学生的视频以及照片。例如,女生在健美操练习中,将表现优秀学生的联系过程拍摄下来作为示范,供其他学生学习。以此鼓励取得优秀学习成绩的学生,同时还能激励其他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高职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不甘落后于人,希望能表现自己,因此这种方法能够激励高职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让自己的身影出现在多媒体课件中、
3结束语
篇3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要让职业教育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一套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职业教育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把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这也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和主线。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关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于我们职业教育更是重中之重的问题。我们职业教育目前正面临着由招生困难、生源质量差,导致教学质量差、就业难度大、招生困难更大、生源质量更差的恶性循环。所以,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是关系到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和核心问题。因此,在教学上,我们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提高专业素质为突破口,突出技能培训和实践教学环节,以进一步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培养实用型中等专业人才。
一、突出职业教育特点,转变观念,以培养实用型中等专业人才为目标,改革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学生基础差、课程难度大是目前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差的一个原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进一步转变观念,以适应生源质量的变化,按照“宽基础,活模块”、“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教学思想,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减数理,增基础,强专业,重实训”为指导思想,精选教材与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如对某些教学内容在不同课程中交叉重复存在、某些内容难度过大但又对专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等问题,就需要将其教学内容重新组合,删除重复内容,简化难度过大的内容,优化重组知识结构,构成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系统知识框架。在教学中突破难点和关键点,在系统和全面的基础上。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二、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同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有所不同,教学效果也当然不同。根据职业教育学科内容抽象、实践性强、学生基础差、课程难度大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研究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建造多媒体电化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语音教室、电工电子实验室全套设备、实训车间等一批现代化教学装备,这样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1)在教学方法要实行“六改”:一改“满堂灌”为“启发式”;二改“单纯传授知识”为“重视能力培养”;三改“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四改“单一课堂教学”为“课内外结合”;五改“单学科教学”为“多科综合教学”,“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六改“单一笔试考核”为“笔试、口试、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按课题、按知识点进行考核。
(2)在考核方法上,注重能力考核。由于各门课程的特点不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课程考试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因此,应制定一套旨在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多元制综合考试机制。这种新型考试,形式上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内容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上采取考动笔、考动口、考动作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试。如德育课考试由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这种考试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但是并未降低对学生考核的要求,在题型上体现综合能力的考核。例如,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科目考试既有理论考核,又有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占30%,技能考核占70%,注重体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三、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为此应做到以下两点。
(1)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自己所讲的知识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概念,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2)控制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基础比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应保持一种生动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另一方面,必须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地选择教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注意知识的讲授,更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维进展情况。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凶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此外,还应而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节的前提。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四、优化实训教学,提高实训效率
(1)科学合理地划分课程类型。教务处设计课程要讲究科学性,优化课程设置的配套组合关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把实践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改变以往实践教学仅为验证理论,为理论教学服务的状况。
(2)制订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目前,实践教学计划与理论教学计划是合二为一的,并且实践教学计划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据次要地位,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根据不同专业能力的构成,制订以能力形成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通过实践教学,在能力上应达到的水平、教学内容、课时、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就明确了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便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与实施,从而保证实践性教学的效果,真正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
(3)继续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必须有相应的课时作保证,这就必须对两类教学的课时比例进行调整,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增加课时的数量要视具体专业而定,对于能力要求高且比较复杂的专业,实践课与理论课之比可定为6:4,对能力形成相对比较简单的专业,实践课与删论课之比可定为4:6,其他专业实践课与理论课之比定为5:5。
(4)重视实习课常规管理工作。教务处必须对各类实习课的训练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认真编制实纲和实习计划;实习教师要认真负责,严格管理,实习结束时要批阅和指导学生的实习报告,进行考试,评定成绩。实践证明,明确的实习要求、具体的实习岗位、适当的实践教学进度、可行的考核方法、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习成功的决定因素,也是学生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
五、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为了提高就业率,以就业推动教学、以教学推动招生,必须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1)校外实训的必要性。高职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之一就在于岗位技能的培养,实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学生毕业后能马上适应工作单位的需要。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顶岗实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对于这一点,学生也要有清醒的认识,他们要求尽早接触社会,尽早到工作单位去实习。虽然有些操作在实训中都已做过,但用于实际还要有一个过程,通过顶岗实习,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工作经验。
(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重要性。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基本技术技能的培训。校外实训基地则是让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校内、外实训基地相辅相成,紧密结合,才能全面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如果没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问、实习内容、教学目标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完成教学计划的有力保障。
首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既能弥补校内实训设备和场所的不足,又能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实际工作氛围,通过锻炼,在实践中增长能力和才干。其次,对学生的就业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实习,学生增加了实际工作经验,企业考察了学生,学生也了解了企业,很容易形成双向选择。这也是高职毕业生高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原因之一。
(3)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在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在专业对口的前提下,要对企业进行选择,要避免选择那些把学生纯粹当作劳动力的单位或企业,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对专业技术和技能有较大的收获。因此,对实习单位的了解考察,是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一项重要内容。
篇4
体育考核是对于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判标准,同样也是评判教师教学质量的根本。由于教师自身主观影响,教师不同,所授内容也不同,因此导致了学生成绩的差异性。一方面,任课教师可以将学校所制定的体育标准进行调整;另一方面,通过体育考核督促学生主动学习。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特点拟定客观的体育成绩考核标准,其内容为:考核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注意客观性和可行性;以《国家体制健康测试》为对照,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总体评分;尽量以量化考核评分为标准;确保每位师生都能够清楚的知道考核标准,达到公平的效果。
二、制定与学分制相结合的配套考核方法
体育的考试成绩结果应该实施教考分离制度,这样才能够利于高职体育的发展。由体育考核小组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建立统一题目,进行统一考试和评分,运用评分标准来对学生素质进行考核。而不再是任课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考核,这样能够直观展现出教师的教育成果以及学生对体育掌握的程度。
三、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学分制的优点
(一)有利于教学管理。学分制是一种灵活多样但又严谨的管理方法。对速发展的现今社会来说,越来越多的是对优秀人才的渴望,但怎样判定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也就相应的成为了一个难题。而学分制的出现,就可以很快的解决这个难题,它的出现已经逐渐成为了高职院校用来评判学生的有效标准之一。而体育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有规模的教育学科,自从学分制度的逐渐应用,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地向学分制靠拢,并应用于教学之中。学校在学期期末,会对每位同学安排与之相对应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的最终结果为其加上学分。但是,一旦学分并未达到标准,就需要安排学生及时进行补考,对于补考无法修完学分的学生采取重新学习或者留级的措施加以处理。
(二)提升学生的自身发展。学分制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学习制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只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高于最低标准的学分就可以通过考试,并且可以利用其他时间去学习自身比较感兴趣的项目。学分制的教学模式已逐渐优于传统模式的教学,它的实行并没有让学生失去原有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
(三)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在学分制的选课过程中,不光能让学生自主选择所感兴趣的课程,还能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从而将学习质量提高;同时在选课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来进行教学,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利于人才市场的需要。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实施学分制是必然的发展方式,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发展的多样化。特别是对于高职体育的教学来说,很多的学生往往忽视了体育学习,对体育学习并不重视,但在学分制的作用下,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体育课程,逐渐投入体育学习中去。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验教学;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94-02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要切实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造就一支“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大军,这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因此,我们必须更加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技能性。传统的专科教育基本上是本科教育的简化版,很大程度上没有把实验教学和实习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号文),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心从抓“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重点抓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对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端正教育思想,把实验教学纳入教学目标管理
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对于由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高中毕业生,他们习惯于接受理论教学,而这种理论教学教师也更容易进行,但这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同时,学生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不论是文史类专业或是理工类专业,要讲清深刻的道理,揭示事物的规律,都离不开通过生动的直观达到抽象的思维。高职教育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而且有大量的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事高职教育的广大教师,必须切实端正教育思想,在教学工作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的需要,认真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在2007年9月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学校具有较好的实验、实训教学条件,近几年来的毕业生一直受到社会青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校十分重视实验室、实训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始终坚持把实验教学纳入教学目标管理,实现了育人目标与用人单位要求的近距离接轨,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实践能力还是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指导学生做好实验
所谓学生实验,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教学实验。学生实验一般分为五类,即训练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或分析研究性实验、测量性实验和应用性试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指导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认真领会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弄清楚本节实验课的目的任务,尤其是要明确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哪些操作技能,训练哪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培养哪些能力,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其次,选择好实验课的组织形式,设计好实验的指导和检查的教学程序,特别是要选择好实验课的具体做法;最后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熟悉每一组实验器材的性能、所测数据的取值范围、试验成功的关键,并从多方面有目的地改变实验条件进行试做。
2.做好实验的组织安排,做到学生人人既动手又动脑,防止出现那种“男生做、女生看,胆子大的做、胆子小的看,有兴趣的做、无兴趣的偷懒”的不正常现象出现。
3.做好学生实验的指导工作。这一阶段尽管主要是由学生动脑动手,教师也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做好指导工作。尤其是在操作阶段,教师要作巡回指导,要求学生不要盲目动手,要先熟悉仪器、器材,并做好调整,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使用规则、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既不能包办代替,让学生失去主观能动性,也不能放任自流,以防止完不成实验教学任务或者发生事故。当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要加以总结,首先检查学生的实验数据并签字,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以得出结论,并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布置一些巩固实验成果、拓展实验内容的实验性作业,要求并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三、努力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今,从中学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已不再满足那种从理论到理论的旧的教学方式,而对于课程学习中的体验性教学目标如“活动”、“操作”、“实践”等尤为感兴趣,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教学应是一个很大的助推力。但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教师的人生经历大多是“从家门到校门”的,而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就必须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职业能力,特别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1.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突出一个“人”字。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
2.要拓宽实验教学的视野。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素质的主战场,但它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唯一途径,包括实验教学在内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让学生到实验室去做一做,到实践基地去看一看,试一试,真正了解和体验本专业应具有的实践能力。
3.要体现一个“新”字,把握一个“活”字。教师在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职业能力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本专业的影响,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手段,依据就业市场导向,灵活教学,进而不断提升自己创新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不断地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设计、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使教学真正成为一门特殊的艺术,一门具有审美性、创造性、情感性、形象性的艺术。高校教师特别是高职院校担负实验(实训)教学任务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争做双师型的教师,以自身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理论、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实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琼.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
[2]刘婧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3]宇靖.建国六十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叶华光.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错位与矫正[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
[5]吴梦军.加强高职学院建设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J].经济研究导刊,2011,(3).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 注重课堂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所谓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在课堂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还可以被班级学生感知和认同的良好气氛或环境,简单的来说就是积极的课堂氛围,这是一种理想的环境。教育心理学认为,处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的师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思维活跃、课堂发言踊跃,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时刻注意听取教师的讲授或同学的发言,并进行紧张而深刻地思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师生双方都有饱满的热情、默契的配合。课堂里听不到教师的呵斥,看不到僵局和苦恼的阴影,有的是教师适时的提醒、适当的点拨、积极的引导,学生产生了满意、愉快、羡慕、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课堂氛围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总之,积极的课堂氛围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统一。这种课堂氛围应成为每个教师为之努力的目标。因此,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使老师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工作。
二、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文化素质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首先,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其次,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随着教材的改革,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最后,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科学的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较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教师不仅需要对本学科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首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在教学中需要教师依靠语言表达,把丰富的知识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学科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其次,较高的创新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能力,也是知识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做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就是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学科精神,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并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简言之,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凸现的个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识等。最后,较强的组织能力是一个教师取得教育和教学成功的保证。缺乏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多么广博,都难以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这需要教师具备组织教学的能力、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等。
三、公平对待学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对待不同学生时一定要注重公平,无论是对学生成绩较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并且善于从他们身上发现优点,进而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应中肯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成绩。评价的重要一点是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对学习好的同学,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尽量提出严格要求,这会促使他更为积极地努力;对学习差的同学,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时,要尽力挖掘出哪怕是一丁点的积极成分,让他们尽可能地扬长避短,看到希望。成绩差只是暂时的,不及格是有原因的。教师要把信心和良好的情绪用多种方式方法传递给他们,帮助他们进步,中肯评价他们的学习和成绩。他们必然会相应地作出努力。
其次,应及时评改学生的作业和试卷。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和试卷,无论是对是错,他们总是热切地期待老师的评语。如果只是符号、名次、分数评批,再加上不能及时得到批改结果,学生们的情绪就会低落,甚至懊恼、埋怨,以至削弱对以后的作业、练习、考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在及时批改后,并能作出引导性的评语和鼓励,不仅能矫正学生知识上的错误,而且更加推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高涨。同时他们还会越发珍惜时间,及时了解和懂得如何努力进步。
最后,创造评价学生的机会和舆论。学生都有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希望自己取得胜利,希望自己超过别人,希望自己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赞扬。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给予他们发挥自我的空间,进行各种类型的学习竞赛活动,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表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才能,也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评价他们,进而造成良好的评价舆论。不但要利用活动评价他们的学习,而且要针对开展的活动评价他们的行为、思想和精神。所以,教师也必须给学生自我检验的机会,和促使形成良性舆论对学生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篇7
一、设置问题的原则和前提
虽然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提问的方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但在设置问题时还应遵守一定的原则。首先,在设置问题前教师必须要全面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采用提问的教学方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保证设置的问题是和教学目标有关的。如果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没有考虑到教学目标,而是漫无目的地为了提问而提问,这样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会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其次,在设置问题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设置的问题过难,不仅难以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作用,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挫败学生的自信心。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则难以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在设置问题前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再次,在设置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到不同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教师在提问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个适应的时间。最后,在设置问题时应切忌多而杂。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每篇文章都有教学重点,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在提问时应把握好教学的重点,不要将太多的时间用于提问。提问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重点知识,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多且没有重点,则会让学生感到困惑,不知道教学的重点是什么,进而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设置问题的具体方法
设置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问题。下文将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设置问题的方法。
1.在设置问题时可以采用创建问题情境的方法
高中生的压力比较大,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关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至于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鉴于这种情况,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用创建问题情境的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但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和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另一方面应多观察,通过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来找到学生的兴趣点。由此可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在设置问题时应加强问题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语文知识本身就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只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将教学的内容局限在教材之中,从而忽视了语文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加强问题和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简化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到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在设置问题时应制造冲突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不同的人对待同一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而这些看法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是不同人对同一事件的理解不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法刻意制造冲突点,让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
篇8
论文摘 要:英语学科,本就是所有高等院校和高职学校任何一个专业都必须修习的一门课程。但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很大程度上还是把英语作为任务来完成,却忽视了师生课堂幸福感的满足,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从增强师生的课堂幸福感为切入点,来探讨改进英语教学的策略。
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学,是一门把语言内容转化为具体行为能力的课程,其实践性很强。然而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课堂幸福感”这一全新概念提出来之后,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当前的高职英语教育,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即在于师生课堂幸福感的缺失。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从“课堂幸福感”出发,浅谈一下高职英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差
随着大学扩招,生源质量逐年滑坡。很多高职新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在校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面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状况,任课教师往往很难提高要求,教学改革难以实施,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教学方法和观念落后
很长时间以来,高职英语教学大多仍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蓝本、以教师讲课为主导,而且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又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考试成绩、轻能力培养等现象。只注重词汇、语法、翻译的教学而忽视学生的个性,也缺乏实践体验和运用巩固,缺乏师生互动,这就使得教学结果不尽如人意。
3.教学目的重考证、轻应用
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学基本是以应付等级考试为核心,等级考试过级率也一直是衡量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大部分学校还把它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和学生也都把这种考试作为英语教育和学习的最终目标。不可否认,等级考试会让学生的英语能力有所提高,也受到社会的认可,但毕竟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这种“证书”教育下出来的学生,即使通过了三、四级考试,步入社会后在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所涉及的专业英语方面仍表现出严重的不足,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外语能力的需求。
4.课堂教学中师生缺乏“幸福感”
在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幸福感”是一个“只知其名,不践其行”的名词。师生都只知其义而不明其理,在高职的英语课堂上,其目的性是比较强的。就是应付考级,教师为了教学而教学,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课堂略显枯燥无味,不可否认,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也会很注重教师教授与学生的自主实践的结合,再加之教授一些解题思路与技巧,课堂也是很有探索性的,但之于整个高职英语的教学现状而言,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再者,我们还必须客观地认识到这样一个无奈的现实:现在大学英语课程,非英语专业的个别系希望缩减每学期授课次数,整体上缩短授课的时间,从而给教学带来了压力,英语教学基本就是在赶课时,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口语训练,也很难在课堂上进行语言实践。
二、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策略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应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学生应成为核心,老师只是起推动者、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做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课堂要采取多种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努力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和一种合作学习的环境。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最关键性的一个环节。
2.改进教学策略,坚持“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从重“语言知识”向重“语言运用”转变
语言是社会交际需要和实践的产物。语言只有在交际中、在使用中才有生命力,也才能真正掌握。这是通过实践逐步培养和习惯的过程。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这一语言,这是语言学习能成功的保证。掌握语言知识是运用语言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掌握也并不意味着会用。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强调精讲多练,学练结合,说练结合,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通过训练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培养和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
3.建设“幸福课堂”,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幸福感
幸福课堂是高效的。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学习,掌握技能和方法,内化提升情感,在轻松快乐中达到教学目标,而非运用机械的、摧残学生身心的方法去获得所谓的成功和高分数,从而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
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课堂中,尤其要注意构建幸福课堂,要让师生在英语课堂上找到幸福感。具体做法是“四环模式”。
“四环模式”即“自学、问题、精讲、精练”四环相扣,构成一个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获取知识、习得技能、享受成功的幸福课堂。该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老师讲解点拨和纠错评价、适时反馈练习等环节,这四个环节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之恰如其分地运用于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取得好成绩。
总而言之,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师生幸福感的培养,构建幸福课堂,全面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职语文 教学 实效性
课 题: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项目(《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实效性研究》课题编号:12525061。
高职语文是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它的建设质量关系到高职人才的全面发展,关系到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着过度重视专业课、淡化公共课的倾向,高职语文课时被大量压缩甚至被清零。如何在高职教育的新背景下,准确定位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适合的学习方法指导以及建立全面考核模式,快速提升高职语文实效性,是高职语文教育者的紧迫任务。
一、树立“大语文”观,准确选择高职语文的教学内容
高职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大语文”教学观认为: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对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整合,根据专业需求和就业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以培养语文应用能力较强、人文素质较高的大学生为主要目的。根据“大语文”教学观,必须要重新选择高职语文的教学内容。而选择的标准应该是“三个满足”,即:满足学生做人的需要,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以这“三个满足”为标准,对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重构,确定三个教学内容模块即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口语交际模块和应用写作模块。
人文素质教育模块的实质就是以形象化的语言材料,也就是经典文学作品来感染、熏陶和发展学生,使人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以形象化的方式对高职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高职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提升其人格品位和人文素养。而口语交际模块主要是通过模拟高职学生生活和未来职场情景,对其进行各种有关“说”的训练,增强高职学生的生活口语、职业口语能力,使其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口语进行沟通,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应用写作模块则是选择那些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会经常用到的、必须要掌握的应用文文种作为教学内容,对高职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能力训练。人文素质教育模块的作用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内在修养;而口语交际模块、应用写作模块则是提升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这两大部分相辅相承,共同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了获得某种教学效率,将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而形成的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高职学生基础较差,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普遍存在着厌学的倾向。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效果势必不好。所以,高职语文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论,采用与高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建构主义教学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学生则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探索者,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学习过程中的真正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高职语文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情境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运行这些教学模式的语文课堂,其实质是多维互动的、高效的。这样的课堂不是以学生的“学会”为唯一目的,而是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想学、爱学,并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并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养成与人合作、积极向上的品质。如在教授《六国论》一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诵读、理解内容结构的基础上,可采用探究式模式,让学生从文体、论点和写作目的等方面将苏洵的《六国论》、杜牧的《阿房宫赋》、贾谊的《过秦论》进行比较,通过合作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注重对高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包含着教师如何教和学生怎样学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高职教师除了要更新教学理念,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外,还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采用科学、适用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高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分为两种,一种是“台前指导”,另一种是“幕后指导”。“台前指导”就是教师明确指导学生们学什么和如何去学。例如教师讲授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在课前指导学生运用多读、多背、多记的学习方法,注重文学素养的积累。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时候,可以首先给学生选好训练话题,创设一个学习情境,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好口语技能的信心。教师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时候,既要指导学生分清不同文种的适用范围和写作要求,掌握其格式化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又要使学生认识到要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文种的写作训练上。教师要使学生明白衡量是否学好应用文写作的标准是能否准确地运用,而不是记住了哪些概念和特点。以上这些都是“台前指导”。而“幕后指导”则是教师制定考核方案,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总之,高职语文教师应该在思想上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以指导学生高效学习。
四、改革考核制度,建立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
1.变单纯注重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传统的高职语文考核是一张考卷定高下,不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面对这种情况,高职语文教师应该建立全面、动态的考核体系。考核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考核范围应该包括学生学习高职语文的全过程,考核项目应该包括学生的课前预习、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等。
2.变以知识考核为主为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
过去高职语文考核主要是以知识考核为主,对听、说、写不够重视。因此,教师可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主的考核办法。课程的考核应将课内成绩和课外的动态考核相结合,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着重听、说、写方面的考核。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两者有机统一于培养学生听、说、写能力的教学目的,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
3.变以学校考核为主为学校和社会考核相结合
以往高职语文教学考核以教师命题为主,以书面考试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在这种考核模式中,教师的主观性过大,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和形成。可以采用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这样既能检验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又能够使学生获得社会认可的职业能力证书,缩短学校学习与社会就业的差距。例如教师可以在考核内容中加入考取汉语资格证书的项目,鼓励学生考取普通话资格证书和汉语应用能力证书等。
总之,高职语文课程应该以高职学生需求为本,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主旨,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学习方法指导以及考核模式等方面入手,积极提升高职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孙艳.浅谈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交通职业教育,2010(02).
[2]杨吉春,赵丽光.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10(01).
篇10
一、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辅助工具。幻灯片、投影仪、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教学等多媒体信息资源丰富,可增强学生的感官认知,调动学生的思维灵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学习能力。现代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信息素养。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呢?一方面,学校加大配备信息化教育所需的教学设施,建立校园网络、电子阅览室等,为教师的信息能力培养提供物质条件,并鼓励教师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进行信息知识的学习,参加一些培训活动,提高多媒体运用的操作能力。借助于教学媒体及工具进行教学,加强计算机与网络的学习,力求做到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信息和资料,为做好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语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的表现包括,教师对语文教学有事前的计划和安排,能进行自我监督、评价,对教学活动策略进行灵活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对教材熟悉、对辅导资料深研,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性格、认知水平、学习弱点等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监控得力。教学监控能力是作为语文教师素质提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质在于语文教师教学的自觉意识,有了这样的能力,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问题以及挑战,语文教师就可以应付自如,得心应手。
三、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要具有教育科研的意识,让我们的教学实践行为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深入反思,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活动。以前,诸多中学教师认为科研是大学教授和专家研究者的工作内容,和中学教师没有关系。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学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变化,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求工作在一线的中学教育工作者们加入到教学研究的队伍中。新的教育观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不能满足于教书匠的职责,而应该争取做一名教育家。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
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自我教育、提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中,在教育实践中逐步提高对自身的认识,积累各方面的经验,磨砺自身克服困难的意志。在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过程中,教育实践才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标准,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职业道德的自觉性,才能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部状态,表现为道德言论、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在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均属道德意识范畴,它们的作用在于指导和影响道德行为的抉择。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停留在道德认识阶段而不去行动,不去履行道德义务,那么,他就只能具有某种道德意愿和动机,而不具有实际的道德品质。教师是育人的模范,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要通过言行举止来反映自己的道德品质,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其他相关规定,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做一名称职的教师,无论是对自己、对学生还是对家长,都要有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的工作。
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反映了个人的修养。对学生用指责、批评和体罚的教育方式说明了教师缺乏修养,缺乏一颗爱生之心。这种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学生不愿与教师接近,教学效果不理想。相反,教师用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热情诚恳的态度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就会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吸引学生,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会信服教师,愿意接受教育,“亲其师而信其道”。
五、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授课本的基础,只有具备雄厚的专业知识,才能综合运用和讲解这些知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它的基本内容。在这方面教师要深入地把握和理解教材,系统地钻研掌握本身的专业知识,如中外文学知识,古代和现代的汉语知识、逻辑修辞、写作知识,做到踏踏实实,切忌一知半解。教师还要用活教材,跳出教学的条条框框中,把储存再记忆中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理解消化,成为教师自己的知识。
语文学科涉及知识面广,内容丰富,语文教师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架构,才能把教材的内容、内涵展现在学生面前,拓宽认知的视野,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游刃有余。教师可以阅读一些教育学的理论书籍,对其他学科知识有所涉猎。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职院校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