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l教学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1 23:5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lbl教学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lbl教学法论文

篇1

1.1对象

选取第四军医大学2009级、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实习学生共60人,按照抽签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在神经内科实习教学中试验组学生接受BBL教学法,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法教学,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和既往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法

1.2.1试验组采用BBL教学法,将30人分成5个组,每组6人,每组分配一张病床,指定组长和记录员,分别履行组织讨论和记录职责。教学实施步骤简述如下:

(1)确定课程内容,由教师在课前精心挑选患有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病种(如脑血管病、重症肌无力)的住院患者,其选择标准为:①具有某种疾病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体征但又有一定迷惑性;②医患关系融洽、患者对问诊、查体配合度较好。

(2)第一次病床旁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完成临床资料采集、查体及书写病历,提出在疾病诊断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根据情况可补充1-2个问题。整个过程需要1-3个学时,学生课后查阅文献寻求最佳答案,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医学资源,如Pubmed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丁香园、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等。

(3)第二次病床旁教学:由学生轮流提出对患者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陈述初步诊断、鉴别诊断、拟采用的治疗方案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组内成员通过讨论,形成综述性的结论,本次教学需1-3个学时。

(4)第三次病床旁教学: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提出新的质疑,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组内讨论或组间交流予以解决,并讨论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不能达到共识的问题,安排课后查阅文献,组内形成一致意义。

(5)第四次病床旁教学: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各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并进行组间讨论,以回答既往遗留的问题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各组情况进行详细点评。教师可根据每种疾病的复杂程度、病情进展情况、病程长短等灵活安排教学时间,每个病种安排3-4次教学。

1.2.2对照组传统法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学生在对临床典型病例完成问诊、查体及病例书写后,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具等完成对相应知识的讲授。

1.3教学效果评价

临床实习结束后,采用试卷考试和问卷调查形式来评价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其中试卷考试总成绩为100分,分为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分析、病历书写3部分,分别总成绩的40%、40%和20%。基础理论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病例分析题主要采用启发式和开放式命题方式,旨在考察学生的临床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问卷包括教学效果评价及对学生实习兴趣、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人文关怀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试成绩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卷考试成绩见表1。由表可见,两组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病历书写成绩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组在病例分析成绩和总成绩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调查问卷结果

实习结束后共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为100%。试验组学生对BBL教学法的效果评价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5.546,)。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实习兴趣、独立思维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人文关怀意识等方面均得到了明显提升。

3讨论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临床实习是医学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把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培养临床思维、发展创新思维以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完成学生向临床医生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随着信息全球化和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单纯的传授知识早已无法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而提高探索和创新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和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已然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伴随而来的是医学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法的不断改进。BBL教学法是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科特大学医学院首创,现已在国内外众多医学院校得到推广和应用。该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学习者在特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取知识,该学习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主观能动性,是高等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重大进步。尽管BBL教学法克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缺点,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有不足之处,如优秀PBL病例匮乏、临床实践性不强、开放性探索过程繁琐、讨论结论不确定性大等。为此,我们改进了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开展了结合病例在病床旁讲解的BBL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概括来讲,BBL教学法是一种依托教学医院的医疗资源,结合病例在病床旁完成教学内容的全新模式。与PBL教学法相比,BBL教学法同样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是以临床真实病例为引导,要求学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按照"床旁采集资料-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讨论质疑"次序加以实施,从而启发学生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其中"查找资料"和"讨论质疑"可反复进行,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BBL教学法不仅继承了PBL教学法的互动性、思考性、主动性的优点,更突出了教学的情景化、直观性和整合性,让学生在解决临床问题的同时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些问题的实际意义,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篇2

在我国传统的口腔修复学实训教学中,主要是带教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及示教为主,然后学生按示教进行实操等方式进行教学,在其中,学生是作为被引导者的身份,由于受到教师自身水平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与学生之间很难实现一个双向的流通渠道[2]。因此很多知识对于学生而言,仅仅是存在于课堂之上,而课后如果不及时进行复习就会很快忘记。而PBL教学法在教学中采取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策略,每个人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整个课程的教学中来,可以和教师以及学生进行亲密的互动,并且有机会进行临床实践,通过以上种种方式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且锻炼了学生临床实践的操作,加强了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PBL的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更加宽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通过和小组成员不断的交流,可以促进个人成长,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些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使得学生建立健全一个更加优秀的人格和品质,这将使得学生终生受益[1]。

2、PBL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尽管PBL的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为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创造基础,对于学习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它也还是存在着一些无法避免问题的。在PBL教学法中,教师能够培养好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这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作为基础的,在教师布置好一个课题之后,学生首先要了解这个课题的意义是什么,然后要寻找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而且学生还要应付在临床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去完成的,因此PBL教学法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要远远高于传统教学方法,但是在目前的教学情况下,专业课的课时已经是非常紧张,很难满足按照PBL的要求实行大面积全覆盖的教学[6]。PBL教学法的推广,依赖于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素质和队伍建设的问题。教师必须具备扎实充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对授课中的细节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要做好学生可能会面临困难的准备以及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口腔医学教学环境中,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够强大也给PBL进一步的推广制造了阻力。如果要想大范围的展开PBL教学法,在教师资源的问题上,也将面临着很大的短缺,并且会加大学校的财政压力。其次,PBL倡导的是一种自主学习的理念,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的良好控制和规范,学习增添动力。但是在我国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着很明显的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据调查,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的主要障碍来自于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而在PBL教学法中,却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挑战,学生将如何提高自己去应对这种挑战也是我们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此外,PBL教学法需要学生自主的进行查阅资料,然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现在的很多院校还没有足够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不能够给广大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图书馆资源和电子资源。综合所诉我们可以看出,虽然PBL教学法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目前还没有大范围的展开是有着自身原因的。不论是从教师素质还是学生接受能力和学校财力方面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PBL教学法的推广在我国口腔修复学的教学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但是我们也不能够被这些问题给吓退,还是要在不断前进中创造实现口腔修复学教学PBL全覆盖的可能。

3、总结

篇3

选择医学院2013级本科54名护理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LBL)组和CBL教学组,其中26名采用传统教学(lecture-basedlearning,LBL),28名采用CBL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两组学生使用同一教学大纲、同一教材、同一教师、相同学时;两组学生的教育背景、学习成绩、年龄等方面均在中等水平层次。两组学生所用课时相同均为18学时。

2方法

2.1教学方法2.1.1传统教学法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多媒体教学,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安排是先上理论课再上见习课。2.1.2CBL教学法授课方式以讨论为主,师生共同分析,以案论理,直观形象,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理论课与见习课同步进行。①教师编写临床案例后在课前通过网络或打印发给学生。案例编写过程中应遵循以下3点原则:①案例涵盖知识点必须满足教学目标要求;案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且与它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案例必须来源于实践,决不可由教师主观臆测、虚构而作;案例中病人主述、病史、检查、治疗、预后及进展情况必须完整。②从临床选取该案例住院病人或同种疾病病人,让学生直接对病人进行问诊以了解其起病过程、病史情况及诊治经过,再对病人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3人一组展开讨论。③学生结合案例及学习问题通过教材、图书馆,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证据;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适用性。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堂交流,各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阐述其观点,结合各自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深入地讨论[3]。例如病人目前的临床诊断该怎么下?我们依据什么得出该临床诊断?我们得出的临床诊断是否正确?目前临床选择的这些检查是否合适该病人?病人下一步还需要做哪些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应给予病人什么样的治疗措施?这些治疗措施是否存在一些治疗风险?我们应如何规避可能的治疗风险?病人经过这些治疗后预后会如何?我们对病人应提供哪些护理措施?这些护理措施是否有效?怎样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健康宣教都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⑤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总结式地讲解重点、难点,并就学生争论的焦点及疑难问题适时进行点拨和引导。2.2效果评定①教学满意度: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同学进行调查,以了解同学对各自上课方式的满意程度及学习的积极性[4,5]。问卷内容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临床技能应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项25分,得分等于或超过15分为合格,低于15分为不合格。4项总分超过70分记为满意。②考试成绩:两组学生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理论(50分)和临床应用(50分)两个方面。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2结果

3讨论

篇4

PBL(Problem-BasedLearning),主要以探索问题为基础学习法。它诞生于1969年,是美国神经学教授Borrows在McMaster大学医学院创造的教学法,BORROWS大胆探索,改变填鸭式传统教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以人为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PBL教学法在设计理念、实施方式、评估体系、实际效果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有很大不同。它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探索,摆脱传统教学法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方式,更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积极性。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PBL模式逐渐得到世界医学教育界的肯定与好评。问题再复杂也不可怕,采用PBL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学习知识,并深挖问题背后的相关知识,久而久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技能,形成自动学习的习惯。可以看到这与传统教学中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记形成鲜明对比。

2.临床营养学的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临床营养学这门应用性学科理论性是很强的。我们目前的教学主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主要有几点:首先要让学生全面理解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人体对能量及各类营养元素的需要;其次牢记相关食品营养价值,了解食品经过加工储藏后营养价值的改变;再次学习合理膳食的基本原则和各类方法;再次通过了解特殊人群生理特点,为其提供科学的营养所需;最后明确营养支持原则,扎实掌握相关疾病的营养治疗方案。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临床营养学的教学方面普遍存在问题,部分任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通常一味的填鸭灌输,还是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期间一直以教授为主,很少与学生探讨问题,引导互动交流,学生总体上都是被动的吸取知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出来,教学相对乏味,教学质量相对难以保证。

3.临床营养学PBL教学设计的方法采用

PBL方式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几个阶段:

(1)课前准备教学开展前

任课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做好备课,将涉及课程中的问题提出来,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重点,系统仔细地讲给学生,比如六大营养素的功能、营养缺乏症及营养来源等基础知识,总之要将各类教授要点细化,做好充分准备与学生沟通。有条件的可以考虑进行小组教学,即以小组为单位,每组5名学生,共同准备问题和进行随后的讨论。

(2)设计问题设计问题作为PBL方式的起点

是我们探讨的重点。教师可以结合知识与教学经验,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将PBL教学问题设计与学生兴趣点相融合。例如:植物性食物往往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率不高,这是为什么?怎么提高植物对矿物质的利用率;大家都知道北方人的身高要比南方人高,这是为什么?从从矿物质和食物角度来解析;300毫升牛奶对人体有什么好处?“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用营养学怎么解释;“粗细粮食搭配”是不是更有营养;母乳喂养从营养学的角度看有哪些好处;为什么说吃素比吃肉好,为什么白肉比红肉好;有些食物很甜,但是却不能改善人们的血糖,这是什么原因;糖尿病病人居然经常携带某些小糖果;同时吃火锅和海鲜容易痛风,这是为什么;凡此种种问题都可以做设计,除此之外还可以做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测试,将一些需要综合分析的问题融合在一起,例如:孕妇吃什么比较好,小组可以分别根据学习的知识为孕妇设计三餐食谱,学生们可以利用部分时间去查阅资料,可以通过去相关营养中心去取经,总之将这个过程尽量多利用,整理探索特性,将学生们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出来,争取学生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3)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相对有趣的环节

既检验学生学习能力又是实践教学方法的好机会。通过之前的布置,将一些问题设计带到课堂讨论中,学生根据自身准备及收集的资料,按小组呈报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习小组之间随时交流沟通,讨论结果阐述心得,对问题的解决方式与相关的补充要点做分享。在老师的引导下,方便学生继续完善答案。可以看出课堂讨论是PBL与传统教学的重要不同,传统教学方法中,老师永远是主角,很少将问题的讨论完全交给学生,而新的教学方式完全走出了这个误区,让学生成为主角,将课堂变成一个舞台,对于过度活跃的学生加以控制,对于不善争取交流机会的同学加以引导,总是通过讨论与辩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也提高了。

(4)教师总结作为PBL教学过程的收尾

教师总结是重要的。在课堂上分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收回学生的思绪,对教学过程做以回顾,再次总结学生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概括相关教学内容。包括简要点评学生在PBL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这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提高其对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淬炼更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激发主观能动性。

4.总结

篇5

关健词:生物化学;教学平台;整合;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30-02

一、研究背景

生物化学即生命的化学,是利用化学的原理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生物学。其研究对象是生命有机体,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生物体的化学组成;②代谢及其调控;③生命的本质。

《生物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其与医学密切相关且相互促进。无论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其研究与发展都离不开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同时,《生物化学》课程也是医学生在学习后续课程及进行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

对于医学生如此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们的实际学习状况与课程重要性难于相符。究其主要原因如下:①专业术语繁杂;②知识内容抽象,难于理解;③知识体系庞大且更新快;④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内容多且遗忘性高;⑤作为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处于相关医学课程前,所以与临床结合较少,学生难以理解其重要性。

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生物化学》教师们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探索,如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增强临床案例等,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但对大部分医学生而言,仍难以达到课程学习的主要目标:①牢固系统地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知识;②将生物化学知识与专业应用相结合;③主动探索。

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医学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1,2],同样适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实践研究。2014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首次提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研究构建大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是对原来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升,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

目前国内中医院校《生物化学》的教学模式多为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考评侧重于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这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严重冲突。

1.PBL与LBL教学法。PBL教学法,即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北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至今美国、法国、英国等已有37个国家尝试并总结出不少PBL教学经验。我国台湾、香港、北京、西安等不少医学院校也实施了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PBL教学法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该教学法尚处于探索阶段[1,3,4,5]。

LBL为传统的教学法,即lecture-based learning,是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虽可系统地讲解基本理论知识,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6、7]。

2.BB教育教学平台。BB(blackboard)教学平台可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学习资料供各类学习风格的学生学习使用,并通过此平台可学生组织各种课堂外的学习讨论,支持各种课堂内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协作学习,提供各种管理和共享有价值学习资源的途径。

二、教学法整合与优化

在建立《生物化学》PBL教学法问题库的基础上,通过BB平台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并在课堂教学中将PBL和LBL进行有效结合。

1.《生物化学》PBL教学法问题库的建立。问题库题型分为两类,其在教学过程中的目的不同:第一类是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为目的,问题与教材紧密结合,即以教材为主导。这类问题从教材出发,通过问题将一个章节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第二类问题从与章节的相关文献或疾病出发,引导学生扩展相关知识或对知识进行有效应用。这类是以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为目的,此类问题需要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来完成。

2.通过BB平台引入PBL教学法。每章授课前将第一类问题投放在BB平台上,组织学生在授课前针对问题学习教材。在课堂系统授课结束后由学生回答问题。授课结束后将第二类问题投放BB平台,并组织学生在平台讨论区上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3.课堂教学中PBL与LBL的联合应用。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系统性授课。学生在授课前根据教师投放在BB平台上的资料和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并结合教师课堂的系统性讲解,对问题进行解答。

4.例解。具体内容通过实例进行说明。①我校课堂教学选用的《生物化学》教材为:唐炳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本教材配有习题集一册。②以“第八章 糖代谢”为说明实例(见图2),其中预习作业为课前问题,复习作业为课后问题。③两类问题均呈现在BB平台中,并且部分问题在平台中讨论,通过平台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进一步讨论。

从实例中可以看出,第一类问题主要用以辅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本章节的基本知识和内容脉络。第二类问题又分为3个层次:①“基本知识复习”指导学生掌握理论基础;②“思考题”指导学生对本章知识总结归纳,并进行知识间的适度联系;③“课后扩展”指导学生主动探知并与临床相联系,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亦使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其中补充的相关文献亦在BB平台中提供)。

三、研究结果与意义

整个教学过程既有课程的系统性讲解,又增加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且加强学生主动探知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过往中,因将学生引入教学主体,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

经课堂回答问题、课堂学生活跃度、阶段测试及学期成绩等多方面观察,结果表明:本教学研究将PBL 和LBL教学法结合达到优势互补,是优化《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一个有益途径。

参考文献:

[1]冯伟华,张建鹏.PBL在生物化学“脂肪代谢”课堂教学中的尝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1):7-9.

[2]蒋圣娟,周正义,王松华,等.浅谈《生物化学》和教学[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7):200-201.

[3]李泽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毕业生特征与优势分析[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4):10-14.

[4]李天娇.PBL教学模式下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3):8-9.

[5]程红娜,赵凤琴,尹丽.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3):61-62.

篇6

[关键词] 民族院校;药理学;案例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基于问题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6(b)-0141-05

Investigation of reform of the Pharmacology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higher institutions for minorities

DENG Xu-kun YUAN Lin CHEN Lv-yi TANG He-bin LIN Qin-xiong HU Xin HUANG Xian-ju YANG Guang-zhong

College ofPharmacology,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 Chinese higher institutions for minorities are the basic places to nurture the higher talents for the minorities in China.However,there are many characteristics and defect to hinder boosting its quality of pharmacology teaching, such as many students are from poorer and remote area andlow quality,as well as remarkable difference of them are very prominent.What is more,their intellectual context,comprehens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are not well.Therefore,reformation measures must b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harmacology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interesting and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is situation of Pharmacology education in minority higher institutions.This paper was writte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Pharmacology teaching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higher institutions for minorities.In this paper,multiple advanced methods of Pharmacology education were taken,such as adopting elicitation method of teaching (CBT,PBL,UTST,EL),reforming laboratory course and increasing multimedia teaching(CAI).Pharmacology education should be optimized and effective to cultivate interesting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to boost the quality in the teaching of Pharmacology in higher institutions for minorities

[Key words] Higher institutions for minorities;Pharmacology;Case-based teaching(CBT);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民族院校是国家为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设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是为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1]。民族院校既有全国普通教育的共性,又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特征,表现为生源质量不高,层次差别较大,学习思维习惯有待提高,其发展基础和综合实力与重点综合性大学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这种状况给其教学直接带来很大的困难,限制了民族院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2]。近年来,不少民族院校相继开设了医药学专业,作为其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3]。笔者作为中南民族大学药理学课程的创建者和课程负责人,在民族院校专职教授药理学(包括研究生课程)达八年之久,积累了一些适合民族院校特点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结合我国民族院校的特点,抛砖引玉,在此与同道们分享一下笔者在其药理学的教学思路,希望给予批评指正。

1 我国相关民族院校的概况及特点

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国家民委)最新统计资料,截至目前,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形成了15所普通高等民族院校共同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教学科研体系,在校学生突破20万人。其中,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北方民族大学等6所院校是直属国家民委管理的,另外,还有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北京民族学院、四川民族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9所民族院校是由地方省级人民政府管理[4]。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学科,其内容涉及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等多门学科[5]。民族医药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药理学又是医药学类专业大学生的教学培养计划中的核心主干课程[6-7]。因此,多数民族院校均把开设医药学类专业和药理学课程列为办学的重点方向。根据《中国药学年鉴》最新统计,截至2013年,开设药理学课程的有中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等9所民族院校。

民族院校既有全国普通教育的共性,又具有受各地区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生活习俗等因素影响的特性。基于“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我国民族院校的招生生源主要以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为主,汉族学生为辅。不论从培养对象、学校校园文化、课程设置、还是人员组成、教育内容、餐饮食宿、礼仪习俗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其他高校不同的民族特点[2]。

民族院校的发展基础和综合实力与重点综合性大学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因为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模式、民族文化和风俗、、人才素质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均存在某些特殊性,限制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3]。其影响和特点具体表现在:民族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层次不齐,生源质量较差;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学习环境的差异,基础较为薄弱,有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如藏族、维吾尔族的学生对普通话的语言听力表现较差,不利于听课和交流;由于在大学入学前缺少系统科学的学习训练,有些学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较差,如视野狭窄,固执守旧,只注意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等。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在入学前阶段表现突出,但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到了新的环境中发现自己并不突出,甚至明显差于其他同学,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和自闭心理,这样的学生通常表现为自尊心高度敏感、不合群,情绪波动大,有时郁郁寡欢,有时情绪激昂甚至有一些攻击行为,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课题讨论和交流,从而造成讨论式教学上的困难;再次,学生的生源层次参差不齐,接受知识的能力差别较大,部分同学难以跟上教学进度,直接影响了班级整体教学效果。因此,需要针对民族院校的学生生源、知识背景、学习思维习惯等特点,在教学中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注意分层次教学与个体化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2 《药理学》学科特点、研究内容及任务

《药理学》是联系药学与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2]。《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动学)。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新药研究提供依据;药动学主要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通过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确定药物的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等给药方案的依据。在创新药物研制过程中,药动学研究已与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一起,共同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任务是要为阐明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理论依据[5-6];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学习药理学的最终目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7]。

3 《药理学》教育方法研究进展

《药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高速发展的医学基础学科,其涉及知识面面广、内容多,加之新药物、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而且民族院校大多数没有医学专业的支撑,在开设药理学课程时,这些院校的学生缺乏医学和药学的知识支持,尤其对临床疾病知之甚少,让学生普遍感觉学习《药理学》的难度很大。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中,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内容繁琐、枯燥、难以记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被动,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不足。随着科学知识的爆炸和时代的进步,《药理学》教育衍生出很多新型的方法,使学生对于《药理学》的认知趋于充分,学习起来变得较为轻松和高效[8-12]。

3.1 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是将计算机手段和技术有机地整合到教学中,运用视频、MP3、动画、图片以及文字等多种海量信息,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皆宜的表现特点进行教学,使学生建立起全面、多感知、形象化及多维的知识体系,从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CAI的教学优点:①便于制作,操作简便;②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③层次多维,效率高[13]。在《药理学》的教学中采用CAI,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CAI的优点已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同,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已普遍采用了CAI教学方式。

3.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CBT)是指针对课堂内容选取恰当的临床病例,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讨论、 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14]。该种教学模式1969 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现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和药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15]。CBT教学法内容包括教师课前准备、案例的选择和导入、优化问题情境设计、课堂讨论与总结等环节。CBT教学法的优点: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协作;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存在交流与协作能力较差的弱点,笔者有意识地在授课过程中增加2~3次的CBT教学活动,并且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部分平时课堂活动中不活跃的少数民族学生互换角色(医患双方)参与讨论和分析,结果收效甚好,这些学生经过互动以后,其交流与协作能力大大提升。学生踊跃参与,此教学形式深受欢迎。

3.3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elicitation method,EM)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引导的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其身心发展[8]。EM不拘一格,没有固定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组合各种教学素材,形式多样。EM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包括设问式启发、对比启发、关键问题启发、联系跨学科基础知识启发等方法。EM优点很明显,它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 理解和应用的能力;EM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全面培养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多角度的思维能力。

3.4 PBL教学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育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授课教师的参与和辅导下,围绕某一药理学专题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归纳研究的学习过程。与传统的LBL教学法相比,PBL内涵、设计理念、教学形式、实施方式、评估体系、实际效果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区别。PBL教学法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实际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他们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目前 PBL 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也逐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药理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16]。PBL教学法的优点: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求知欲望得到有效提高;②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很大提升;③有利于学生对药理专业知识的理解、解疑和记忆。

3.5 P+L BL双轨教学法

PBL和LBL双轨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lecture-based learning method,P+L BL),强调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这样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效果[17]。在前期理论学习时,教师针对专题内容采用LBL教学法讲授理论知识,随后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笔者选择吗啡、糖皮质激素等临床用药信息多的典型案例,编写成用药讨论病例,列出系列讨论题如作用机制、主要特点、临床适应证、不良反应以及禁忌证供学生讨论使用。教师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并相应地通过竞赛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学生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获得一个理想的结果,就会通过积极查阅教科书和参考文献以及通过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加深对所获得知识的印象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反复循环地查找资料-交流-讨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该教学法的优点:该方法既引入了PBL教学法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性,又避免了PBL教学法可能存在的知识面不全面、基础不扎实的局限性,培养和增强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常笔者还会针对班级中不同民族同学的数量多少,以编组的方式,对于民族地区常见的多发病,如有机磷农药中毒、风湿性疾病、疼痛、癌症等,选择某种特定疾病,请各组根据所学知识,比较本民族和西医治疗相关疾病的异同点,结果发现学生反响强烈,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通过P+L BL双轨教学法的初步尝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学习效果令人满意。

3.6 《药理学》其他教学法

笔者所在的《药理学》教研团队自2008年开始,还另外对《药理学》尝试采取了中英双语教学法(bilingual teaching method)、本科导师制教学(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teaching,UTST)和探究式学习法( enquiry learning,EL)等方法。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由此,笔者对中国高等院校盲目推崇双语教学一直是反对的,对于生源质量较高的名校来说,推行双语教学是件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对于民族院校的学生,这种做法很值得商榷,因为有些学生连普通话的水平都比较低下,再采取中英双语教学,学生无异于听天书,很难确保教学效果,正如总理批评“形象工程”所说的“捡了面子(形式),丢了里子(教学效果)”,希望民族院校高等教育管理者不要为了“面子”工程进行盲目指导和安排,否则,真正受害者是学生。药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其实践性很强,如果授课教师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纳入到教学中来,引导学生采取探究式学习法,有助于将掌握理论知识和培养实验动手技能完美结合。因此,本科导师制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法的教学效果要显著优于双语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笔者在学生处于大二阶段时就开始接纳对药理实验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帮助他们申请大学生各项创新课题,并且使他们在老师和研究生的指导下全面加入到老师承担的相关课题的研究中去。结果显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有的还主动放弃寒暑假的休息时间进行药理学相关的科研实验,并取得了累累成果。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还发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缺陷,只有多管齐下,有机结合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学效果才比较明显。这与许多教学有识之士的观点不谋而合[18-19]。

4 民族院校《药理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笔者自2006年9月正式从事民族院校《药理学》教育改革与实践以来已经有8年。在此期间,带领药理教研室相关老师编写了适合民族院校《药理学》教学培养方案和实验教材,笔者教学团队创建的《药理学》课程被评为中南民族大学校级精品课程(jpx08024)。本人承担的《药理学》教改项目“民族院校药理学及其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改革(2008~2011年)”以优秀成绩结题。仔细梳理这8年的《药理学》教学效果,笔者发现收获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如历年《药理学》考试成绩显示,优秀率在50%以上,及格率超过了92%,历年来学生在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药理学的成绩都明显高于其他科目;课题组指导的毕业论文先后有20多人次获得了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奖;笔者指导的赵丽君和陶珊珊同学分别获得2013级全国大学生药学专业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还有蔡俭和米雪分别获得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2013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成果创新”三等奖。目前本课题组还承担着6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其中有2项已经顺利结题。从教研结果来看,民族院校的《药理学》只要坚持正确的教学方法,努力开拓,持之以恒,学生就一定能给你一个惊喜结果。

总之,民族院校存在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层次参差不齐、基础薄弱、知识背景欠缺、学习和沟通能力较差等特点,只要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积极寻找适合民族院校特点的《药理学》教学规律和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思维和意识[20],民族院校的《药理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完全可以达到与全国普通高校甚至是重点大学同等的程度。

[参考文献]

[1]杨胜才.论民族院校独特的文化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0):12-16.

[2]苏德,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之若干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3):67-71.

[3]金凤,徐尚福,聂晶,等.促进药理学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医药人才[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5):345-347.

[4]祝琴.论地方民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4,(1):64-66.

[5]陈光亮,甘亚丽,李莉,等.对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的几点建议[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326-329.

[6]尹桂华.浅谈药理学教学改革[J].中国药房,2011,22(16):1533-1534.

[7]杨秀芬.提高高等中医药院校药理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 770-771.

[8]蔡际群.学习哈佛教学新理念搞好药理学课整合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2):57-58.

[9]Srinivasan M,Wilkes M,Stevenson F,et par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with case-based learning: effects of a major curricular shift at two institutions [J].Acad Med,2007, 82(1):74-82.

[10]来丽娜,郑王巧,郭春花.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 (2):149-151.

[11]Azer SA,Hasanato R,Al-Nassar S,et al.Introducing integrated laboratory classes in a PBL curriculum: impact on student's learning and satisfaction[J].BMC Med Educ,2013,13:71.

[12]马行,谷淑玲,夏安周,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在药理学教学中合理应用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12(26):57.

[13]黄展勤,石刚刚.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03,17(4):48-49.

[14]符丽娟,杨育红,刘婉珠.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4):1688-1690.

[15]Neville AJ,Norman GR.PBL in the undergraduate MD program at McMaster University: three iterations in three decades [J].Acad Med,2007,82(4):370-374.

[16]曲香芝.启发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528-530.

[17]蓝星莲,潘龙瑞,龚新荣,等.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2):1133-1135.

[18]于丽君,张福中.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2(3):210-212.

[19]廖长秀,韦健全,赖术,等.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的药理学教学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1010-1012

篇7

论文摘要:良好的无菌观念是医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的基础,但中专护生无菌观念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教学中也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探索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PBL教学法在中专护生无菌观念的培养中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无菌技术是医护人员最重要的操作要求之一,是必备的一项素质。从临床实践看,违反无菌操作规范却频频出现,屡见不鲜。要应用好无菌技术,就要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我们在近年将PBL教学法应用于无菌技术的教学中,对中专护生无菌观念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教学过程

我校06级护理专业随机抽取4个班级,均为女生,平均年龄16.8岁。在无菌技术教学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108人)采用PBL教学,另两个班级(110人)采用传统LBL教学,由两名教师授课,每人负责一个传统教学班和一个PBL教学班。PBL教学过程:每班随机分成6个学习小组,配备一名辅导教师,首先将讨论题目分发给学生,如“有哪些方法可以杀死细菌?”“手术中导致切口感染的细菌来自哪里?”“如何防止无菌物品被污染?”“手术进行中如何防止切口污染?”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晚自习集中讨论两次,一周后无菌技术教学进行讨论和总结。

2教学效果

授课结束后,统一进行无菌技术理论考试,传统授课班平均分73.6,PBL教学班平均分82.5,p

3讨论

3.1PBL教学法在无菌观念培养中的优势

3.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学生的求知欲望是随着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发展形成,其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通过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组织讨论,再进行讲解,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有学者认为,PBL 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降低了导师的地位,不利于课堂的驾驭1。但这些缺点在无菌技术的教学中反而成了优点。

3.1.2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整体素质无菌观念是高尚医德的具体体现,护士必须具备严格的无菌观念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及慎独精神, 才能使各项操作在无菌状态下顺利完成。麦克马斯特大学PBL教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与传统教学毕业生相比,前者在职业道德、专业能力、人道主义精神、个性心理素质及终身学习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2。通过学生主动地查阅资料和讨论,使学生做到严肃认真,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强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提高了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也学会了临床思维与推理。

3.1.3为无菌观念提供了较好的评价方法传统教学模式是在整门课程进行中段及结束后进行统一考试,虽然包括了理论和技能两方面,但很难正确评价学生无菌观念的真实水平。PBL模式的考核,平时可根据讨论会学生发言的次数、质量及资料复习、书面报告等方面的内容,考查学生的基本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思路等, 进行综合评估;实验课上考查学生的认真程度、无菌操作的规范性;在学习结束后,再进行客观的理论和临床技能考核。这种分散的主题考试和最终的综合考试相结合、主观和客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体系,科学地判断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3.1.4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无菌技术和无菌观念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临床问题,PBL教学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有效地将基础课如病理、生理、微生物等学科与临床课联系在一起,同时又贯穿到各临床学科的技能操作中,理论联系实际, 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做到学以至用, 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系统性。

3.2PBL教学法的不足

有学者认为,单纯采用PBL模式,学生得到的知识对于解决所选定的某一临床问题来说是足够的,但对于掌握传统的学科知识则不够广泛和深入,比不上传统模式所强调的理论学习的深度和系统性3。因此,在进行PBL教学的同时,可以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加强理论教学。另外,PBL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课堂组织能力和临床经验,学生应具有较好的基础知识水平、自学能力和自律性,这对于初中起点的中专学生来说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因此,采用PBL教学要结合实际情况,因人因才施教,不可操之过急。

4结论

无菌观念的培养并非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解决的问题,虽然PBL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只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还需要在教学中反复的强调,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同时结合其它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无菌观念。

参考文献

[1] 李晓丹 , 张少林,PBL :一种新型的医学教育模式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4年6月第27卷第1期 89

篇8

关键词: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09-02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CT),亦称评判性思维,是指洞察力、辨别力、判断力,指个体能动地、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各方面因素,不断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思路,能合理地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和自我校准的过程,以期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

1991年,美国《国家教育目标报告》提出,“学校应培养大量具有较高批判性思维能力、能有效交流、会解决问题的大学生”,“培养大学生学术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要求》中指出:医学院校毕业生应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7种基本核心能力及敢于质疑、能科学的评判资料和信息等60条要求。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提出,“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在学生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可见,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国内外全球高等教育的焦点。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主要是以“三大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和卫生统计、流行病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对这种理论讲授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差。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阻碍,不符合“以学生为中心”及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现代教育目标。为此,针对这一弊端,本文对临床医学本科预防医学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主要改革内容为:在教学中引进PBL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式学习),共5个案例;增加“自主学习”内容,并提供自主学习指南;在实践方面,不但包括原有的基本实验,还增设“课题式”实习环节。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改革,本文对培养临床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谈几点体会,供大家探讨。

一、PBL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现在,PBL教学在国际上是一个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医学课程中也被广泛应用。在这次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中,我们引进5个PBL案例,包括环境卫生、职业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统计及流行病5部分内容,每部分各1个案例,案例涉及内容广泛。在教学中发现,PBL教学模式将单纯的传授知识变为传播知识和培养能力,教师提供情境资料,提出问题,由学生根据基本信息,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查阅资料,从众多资料中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获得最合理和准确的结论,这一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同时,PBL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而且,PBL小组是一个团队。一个案例的完成,需要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多次讨论,这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很有帮助,且在信息的分析整理上还可借鉴他人思维来反省,达到自我校准的目的,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潜移默化地培养批判性思维。最后,PBL教学模式虽有教师指导,但大部分是学生自学的过程,而自学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相铺相成的[1]。在我国,已有许多研究发现,PBL教学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法[2,3]。国外许多应用PBL模式院校的经验和成果也表明[4,5],PBL模式下的学生,除基础课成绩与LBL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下的学生无明显差异外,临床课成绩却高于LBL模式下的学生成绩,临床推理思维、批判性思维、团队精神、创新思维、表达能力也均高于LBL模式下的学生。可以,PBL模式下的学生善于探索、概括,可以娴熟应用图书馆信息,具备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综上所述,PBL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自主学习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加自学课时及自学内容。预防医学由五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安排相应的自学内容。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学范围及自学指南,最后通过撰写论文、知识竞赛、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自学效果进行评价。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做到自主学习的条件有三个:(1)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2)强烈的学习动机;(3)一定的学习策略,即会学。心理认识水平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依赖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控等。而批判性思维具有自我调节和监控的功能,是学生自我监控和评价的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而且,批判性思维可通过影响自主学习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目标意识、价值意识及兴趣等影响学习动机,因此,其也是学习动机的条件之一[1]。综上,批判性思维是自主学习的构成条件和基础,影响自主学习效果。同样,自主学习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自主学习策略方面,学生反复的应用或实践批判性思维的调节和监控功能,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及计划进行调节和监控,这一过程也是批判性思维形成的过程。因此,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相互发展的。在教改中,有效得地增加自主学习的课时和内容,可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课题式”实习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实习和实践教学中,教师可打破原有的单纯实验教学,增加两周的“课题式”实习。理论讲授结束后,由7~8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两位指导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小组设计、完成一个课题,最后撰写课题论文,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及论文撰写情况给出评价。这一过程包括:教师提供课题范围、学生选取感兴趣的方向、查阅文献、课题设计、课题实施(收集资料、数据整理统计等)、撰写论文等过程。“课题式”实习可以很好地将课堂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题式”的实习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很有帮助。例如,在实习中,很多学生会选择问卷调查。在问卷设计时,会参考别人的问卷,但因调查环境不同,问卷内容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学生结合调查目的及调查条件,分析资料,设计出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的问卷。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分析、解释、评估和自我校准的演练和磨炼的过程,即批判性思维的形成过程。而且,学生在设计课题时,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使自己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有些文献的实验方法、调查方法或统计方法并不合理,这就要求学生依据课本理论知识做出正确判断。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学生思维严密性和批判性[6]。“课题式”实习是使学生在不断对所要结果进行选择―否定―选择中完成课题的过程,对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的PBL教学、自主学习、“课题式”实习等各方面的改革,都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青,姚琳娜,杨辉祥,等.批判性思维与学生的自主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8):53-56.

[2]石玉秀,梁非,刘虹,等.实施PBL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J].解剖科学进展.2012,28(6):578-580.

[3]李阳.PBL案例式教学法对培养护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4):256-257.

[4] Yu D,Zhang Y,Xu Y,Wu J,Wang C. Improvement in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through problem-based learning:a crossover-experimental study[J].Nurs Educ. 2013.52(10):574-581.

篇9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科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34-02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属于比较新兴的专业,全国各高校的开办大多处于探索阶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的培养模式。

一、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需求的变化[2]

1.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满意度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突出表现是专业见习、实习抓得不实,缺乏规范要求。见习、实习没有量化的评价标准,使质量难以控制。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实多在医院行政职能科室或卫生行政部门,在见习、实习过程中与结束后缺乏质量评价标准或评价程序,学生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满意度差。

2.办学方向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还没有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只是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而开设,加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办学主体对卫生事业及其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学科属性还缺乏一个明确的科学认知,基本上是依托本校原有学科基础及专业师资力量进行办学。致使其办学方向并不十分明确。而如何把握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管理知识技能乃至相关学科的交叉结合关系,形成专业教育特色,已成为本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3.课程设置比较散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第一医学课程整体套用临床专业,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疲于应付书面知识的学习和考试,学习缺乏主动性。二是预防医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有的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体系中预防医学课程课时少,所占比例很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预防意识和技能,也不利于学生适应以后的工作。三是卫生管理专业课程比重过低。由于受总学时的限制,一些专业课程只开设应用性的课程,不开设相关基础学科,不成体系。如法学课程,只开设卫生法规与监督学。而法理学、宪法、民法等很少开设。这样,卫生法规与监督学就如空中楼阁,没有根基,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卫生法规的条款,更不利于培养法律意识。另外,课程内容陈旧,专业教材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近年来,卫生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以及医疗事故处理的变革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由于所选教材使用周期较长,且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全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专业,这些新的改革、新的思路还没有被写进教材。[3]

4.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从全国来看,公共事业管理学科还属于新兴学科,现在还没有公共事业管理博士点,其他相关专业,如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的博士点也比较少,有的近两年才开办。这方面的人才和师资力量准备严重不足,更不用说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或者以新近毕业的教师居多,普遍存在对卫生事业管理缺乏整体认识,更缺乏实际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教学经验的现象。[4]

二、对策

1.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专业特色,课程体系设置要强调课程的优化整合,既要考虑学科知识体系的纵向关系,也要考虑课程诸要素之间的横向关系,体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的主线”。[5]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宽厚的基础课平台,同时要理性对待医学课程所占比例的大小,恰当地调整与之对应的实习时间的长度,体现出与临床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过程,并改善专业课程开始介入学员学习的时间,及时正确地树立学员的专业观念。

2.提倡研究型教学,培养学员创新能力,针对卫生事业管理学员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应提倡打破学科间界限,组织和鼓励学员主动学习和获得所需的材料,通过交流和讨论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员通过合作解决实质性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6],符合实际工作的客观要求。

3.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提高实践学习效果,针对目前学校本专业学员实习单位分散、各实习单位人数差别较大等造成管理不便的原因,适当安排使学员实习的单位相对集中,方便队干部及时把握学员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和处理学员面对的各种困难;同时,还应加强学校与各实习单位的交流与沟通,为学员争取参与各项工作的机会,采取有效措施使学员始终保持对自己学生身份的清醒认识。[7]

4.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当遵循“用课程规范引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子。在目前情况下,不宜片面强调建立一支庞大的专职师资队伍,关键要从狠抓科研和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着手进行。一是通过引进相关专业高学历的年轻教师,缓解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师资不足、师资学历偏低的矛盾;通过在职学位教育、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以及国内访问学者等多种途径,达到提高本校师资水平的目的。二是倡导开放式教育,加强校际间的学科交流与联系,加强教学科研横向合作,整体提高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水平。同时,还可以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卫生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高职人员,担任专业课程教师或主办专题讲座,充实师资力量。三是积极组织专业教师申报省级以上的有关卫生事业管理的科研、教研项目。让教师在有一定经费支持下,系统地进行科研、教研活动,以提高其专业学术水平,促进专业教学。

三、发展路径

更新教学理念,有的放矢,因此在教学中引入ERP教学理念和PBL教学法。

1.体现专业特点,分而治之。医科院校中的卫生事业管理有专业特性,应区别于其他管理类的教学。作为医科院校的专业学生,他们的医学知识相对深厚而管理知识相对薄弱,如把握不好重点则会出现“专技不如医学生,管理不如科”的尴尬局面。因此,在运用ERP教学时应根据课程将模拟竞技进行专业化改良。对于公共课、临床医学课采用较为传统的LBL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法,打实医学。而对于专业课及选修课则应将实践教学放在首位,提高学生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

2.把握课程结构,循序渐进。按照专业学制的安排,卫生事理方向的学生会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学习医学相关知识,管理知识架构上与非医学管理类学生有不同步性。因此引入ERP理念时需把握课程设置的结构,找准切入点。学生们不具备足够的管理知识与技巧,只能“赶着鸭子”乱管一气;过晚,则会与生产实习、撰写论文相重合造成心不在焉”影响教学质量[8,9]。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企理进行的实训,因此在教学中主要引入的是我们,在第三、四学年之间即专业课开始时引人ERP教学模式较为合理,但也应针对部分具备模拟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展开。

3.PBL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实际的现场操作,引导学生运用管理理论知识去分析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同时,学生通过对现场实际问题的解决,更好地适应了管理工作,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用新的工作,实现理论知识的一种转化。PBL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随时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此同时,学生可以在解决实际的问题时,综合运用不同的信息,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进行各种理论知识的融汇贯通,在对各种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基础上,实现能力的提升。[10]

参考文献:

[1]周虹,陈正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海南医学,2012,23(20):128-131.

[2]李宗浩.创立发展中国救援医学事业[J].中国全科医学,2004,7(24):1803.

[3]张屹立,陈立明,万成松.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构想[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43-444,453.

[4]张有录.大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问题与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6,(5):38-39.

[5]周蒲芳.对如何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思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4,2(62):70-71.

[6]欣荣,张川,李武宏,等.提倡研究型教学,培养学员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74-75.

[7]周敬,齐亮,刘勤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方略[J].医院管理,2009,16(4):317-367.

[8]陈朝晖.完善ERP课程体系提升主动实践创新能力[J].2008,(3):16-18.

[9]陈朝晖.ERP沙盘模拟对抗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I):27-29.

[10]王阿鹏.在卫生事业管理教学中PBL教学法的运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1):549.

篇10

从系统化实验教学内容、引入新的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素质、加强课程外对学生职业卫生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交流学习五个方面探讨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

[关键词]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并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1]。据统计,我国大约有1500万家企业存在有毒有害的作业场所,接触职业有害的人群超过2亿[2]。因此,培养职业卫生综合性应用型的人才以应对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成为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融汇了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中毒理学、环境卫生学等学科具有的实验和现场调查的性质,也具有临床医学的临床实践性质,因而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如何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验教学效果,让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够紧密地结合,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应是医学教学改革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系统规划实验教学内容

孤立的实验教学内容难以让学生系统性地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践能力。我们设置某工厂职业有害因素现场调查为主线的综合实验教学内容。第一次课讲授现场调查基础知识并设计调查表;第二次课去工厂现场调查,采集标本,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职业有害因素及其防护;第三次课完成现场采集标本的实验室分析,比如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总浓度和分散度;第四次课围绕现场调查发现的职业有害因素所致疾病参观职业病防治院,让学生了解职业有害因素导致的职业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比如尘肺病的临床表现、X射线检查等,体现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临床实践的重要性;第五次课汇总资料完成调查实践报告。这样的实验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切实实践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工作内容,提高学生实验室分析、作业现场调查、临床实践和调查报告及论文写作的综合实践能力。

2引入新的实验教学方法

至今,很多医学院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验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式教学为主,学生在实验室中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式,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基于问题的学习、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在医学理论教学中已有采用[3~6],但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中还尚未开展。以开放式实验理念和以基于问题学习的主动学习理念为基础,采用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在课外发放实验教学的材料,分组让学生课外查资料完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知识的主动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课堂上通过分组讨论完成最终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授课时间利用效率,并通过讨论和实践在课堂上实现实验能力的内化和升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另外,依托于教学软硬件的进步,一些新的多媒体教学方法也可以引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例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采用互动性的环境,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模拟一些难以接触的作业环境,比如地下煤矿开采。

3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素质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兼备临床实践、现场实践、实验室实践的综合性的学科,因而对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具备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知识,也应具备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知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具备博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样才能把知识传授得更加精彩、精确、深入透彻。目前很多医学院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新教师是应届相关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这些新教师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室实践能力,但对于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的真实工作往往尚缺乏实践。因而对于新教师应加强实践培训,让新教师参与职业卫生评价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

4加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教学交流学习

与国内其它医学院校以及一些国际医学院校进行教学方面的交流学习,以启迪思维,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完善不足。通过交流学习,可以开阔教师的眼界和思想,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职业卫生实际工作能力等,有益于在实验教学中提出深入改革的建设性的意见。

5课程外提高学生的职业卫生和科研素质

除了注重对课程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应注重课程外对授课对象职业卫生和科研素质的培养。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由于其专业性,课程的学习往往设置在较高年级。让学生课程外早接触并参与一些职业卫生和科研工作可以提高学生对职业卫生工作的理解和重视度,并培养学生理论、实践和创新能力。我们学院对大一新生开展全员导师制,让每个本科生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积极地参与到与公共卫生相关的课题设计、文献查阅、论文写作等科研活动中,拓展本科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全面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在低年级的学生中通过支持建立由专业老师指导的以职业卫生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开展职业卫生的宣传和调查,让学生在低年级就接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相关的内容。这些课程外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利于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综上所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兼备临床实践、现场实践、实验室实践的综合性的学科。系统化实验教学内容、引入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素质、加强课程外对学生职业卫生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交流学习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改革应当注意的要点。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将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田宏迩.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课程的教学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689~691.

[2]赵鹏.职业病顽疾呼唤制度革新———我国职业病现状及监管体制机制观察[J].劳动保护,2011(10):13~15.

[3]李京东,陶银华,肖素荣.高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翻转课堂的设计与思考[J].吉林教育,2015(6):147~148.

[4]李江,傅华.基于团队合作学习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操作实践性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5(13):107~112.

[5]谭晓虹,杜心涛.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