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b贸易术语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19:3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fob贸易术语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fob贸易术语论文

篇1

>> 浅析进出口贸易中fob、CIF贸易术语的选用 也谈信用证在出口贸易中的风险与防范 信用证在出口贸易中的风险与防范 中小出口企业在实践中对FOB与CIF的术语选择问题 出口贸易中使用CIF术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出口贸易中使用FOB贸易术语的风险及其防范 信用证结算下FOB贸易术语应用的卖方风险与防范 浅谈常用贸易术语CIF在出口中的优势及其灵活应用 论FOB贸易术语下发货人权益保障 出口贸易托收风险及防范措施 国际贸易中出口方采用FOB贸易术语的风险探究 中国钢铁出口贸易问题及对策 FOB贸易术语下卖方风险 浅析山西煤炭开采及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大米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影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老进出口贸易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安徽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出口商使用FOB贸易术语面临的风险与化解办法 出口企业选用FOB与CIF贸易术语的风险比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8]株洲贸促会.《深入研究出口收汇纠纷的法律风险》[M],http:///newsshow_text.asp?l_c_id=42.2013.10.

[9]深圳一达通《中小微外贸企业生存发展调查报告》[M].2013.10.

篇2

论文摘要:风险规避是出口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时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的问题,贸易术语和国际贸易风险规避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贸易术语和某些国际贸易风险规避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国际贸易术语是为了适应买卖双方相隔遥远,分属不同国家的特点而产生,明确了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风险,合理运用各种贸易术语来规避国际贸易中的风险是出口企业风险管理的手段之~。

一、贸易术语和货物损失风险规避的关系

《INc0TERMs2000)中对4组贸易术语的解释里都提到“风险在买卖双方之间转移,这里的“风险”指的就是货物损失的风险,如CIF术语,买卖双方风险转移的界限是货物越过船舷。采用此种贸易术语时,卖方要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货物损失风险。也就是说,在货物越过船舷之前发生的全部货物损失(包括货物由工厂至仓库或者码头的运输过程中,在集装箱堆场或码头的存储过程中,由码头装船越过船舷之前时所发生的损失)由卖方负担。

按照卖方承担的货物损失风险由小到大划分,贸易术语变化趋势依次为Exw—FCA,CPT,CIP—FAS—FOB,CFR,CIF—DAF._DEs—DEQ~DDU,DDP。出口企业在选择贸易术语的时候,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各种贸易术语的具体解释和风险转移的界限,结合贸易的现实情况,如市场情况,谈判力量对比,商品性质,运输条件等,争取采用卖方承担货物损失风险相对较小的E,F,C组术语……尽量避免采用D组术语。

在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内,积极投保,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是有效地避免货物损失风险的一种手段,如采用CIF术语的时候,卖方可以针对越过船舷之前的货物损失风险,尤其是卖方所在地距离装运港比较远的情况下。在装船前向保险公司投‘装船前险”,也称国内运输险。针对装运港至目的港航程较远,途径国家政局不稳,沿途海盗多,气候变化大等情况,合理投保相应的国际货运险,以规避货物损失的风险。保险会增加卖方的成本,卖方在报价时,要把这块成本考虑进去。如果客人的条件许可,卖方也可以考虑改变CIF贸易术语,改用诸如FCA,CPT或CIP,这样货物风险可在货交第一承运人的时候就转移,减少了货物损失的风险。

二、贸易术语和贸易政策变动风险规避的关系

国际贸易顾名思义,肯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出口企业因此必然受到国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如关税政策,贸易管制政策,贸易保护政策等,这些政策及其变化都会给出口企业带来风险。如欧委会2009年6月3O日了关于玩具安全的新指令,新指令的条款增加到了57个,具体变化内容包括更加严格的安全要求,警告标识和生产者责任,产品认证程序和成员国市场监督等,如果出口企业不熟悉上述贸易保护政策变化,提供不出相关证书,其后果就是货物进关受阻,酿成巨大经济损失。出口企业规避政策变动风险的重点在于熟悉及随时关注国内、国际相关贸易政策,能够有能力对政策的变动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贸易术语的选择时,对于DDP这样的术语,鉴于其对卖方的超高要求(该术语要求卖方负责进口清关,要求卖方熟悉进口国清关程序和政策以及相应的变动)一般出口企业可以把它忘掉。

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应该清楚在交易所采用的贸易术语下自己承担的责任中哪些受贸易政策变动的影响较大,这种变动会导致较大风险的。如采用FOB,CIF,CNF这样的贸易术语,出口企业必须负责出口清关,提交单据,出口企业就必须对出口许可证,配额政策,商品的检验检测和认证制度及其变动很熟悉,哪些商品要许可证,哪些商品要主动配额,哪些商品要被动配额,要和不要出口许可证和配额的商品有没有变动,申请许可证或配额的渠道,商品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检测和认证,检测标准和要求有没有更新,何时提供检测,何时能拿到的检测报告,在哪检测等,你不了解这些贸易管制政策及其变动,会直接影响到出口清关是否及时、客人进口清关是否顺利,进而影响合同能够顺利履行安全收汇。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贸易术语,贸易政策对其的影响都不可能完全消除。出口企业要做到尽可能熟悉相关的国内和国际贸易政策,要注重积累和构建应对政策变动的资源,能力,渠道,比如说和客人,商检部门,相关的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密切的联系,政策如有变动,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详情,做出正确的应对之策。

三、贸易术语和价格变动风险规避的关系

出口企业签订贸易合同之后,从备货到最后交货收汇过程漫长,期间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出口企业的成交价格,最终影响订单的利润。影响成交价格的因素包括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资料价格、流通费用、汇率等,这些要素价格的变动都会影响出口企业品的成交价格。贸易术语是出口成交价格的组成部分,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恰当的贸易术语来规避一些要素价格对成交价格的影响,如在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比较厉害的时候或是市场好转,出口货物数量节节攀升的时候,国外运费也随之频繁变化。

出口企业如果不能正确估算运费,就可以选择不含运费的价格术语(如FOB,FCA),把运费变动的风险转移给买方,如在本国货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采用EXW,FCA,CPT这类术语,可以实现相对较早交货,相对应可以较早收汇,避免汇兑损失。在选择贸易术语时,出口企业觉得自己不好把握某些影响成交价格的因素时,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贸易术语,把一些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风险转移给对方,自己控制能够控制的成本。

四、贸易术语和收汇风险规避的关系

在国际贸易风险中,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收汇风险,能否安全收汇是业务的关键,如何规避收汇风险成为出口企业洽谈及签订合同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贸易术语的合理选择与规避收汇风险有密切联系,以EXW术语为例,卖方在工厂(仓库)将货物交付给买方,即完成了交货。收汇方法一般有发货前付款和发货后付款。对于发货前付款,对出口企业来说最稳妥的做法是买方生产前支付预付款,发货前付清所有货款。客人一般只在最初几单或者定单金额较小的情况下,会接受此支付方式,一旦生意步入轨道或者定单金额加大,很少有客人愿意使用此种支付方式,这占用客人资金,不利于客人资金周转,损失利息,也不利于客人控制出口企业,如果发生一些意外变化,客人有更大余地应对。鉴于这些原因,客人都会或多或少的要求一部分货款放帐,这样就会出现货交了,款没收齐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出口企业可以准备风险准备金,万一剩余款项收不回来,用准备金冲抵。

针对放帐,投保信用险,投保只能是减少损失,保费高昂。如果出口企业坚持款清发货,客人有可能以后就不再找你做了或者设置种种条件,如货要客人的验货机构检验合格才能发货,这种检验是非常苛刻和严格,一般都会挑出毛病,虽然这时货物在买方手里,却可能出现货做出来了而客人不要货或者要求降价等情况。这时候出口企业就极其被动。对于发货后付款,收汇风险更大,很可能财货两空,没有一种结汇方式可以说是安全,完全就看客人的信誉和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虽然投保信用险可以挽回部分损失,但企业要付出巨大成本。对出口企业来说采用EXW术语,虽然承担的责任和货物损失的风险最小,选择这个术语出口企业拥有的货权转移时间最早,承担的收汇风险最大。EXW贸易术语一般不是出口企业的选项。

篇3

[论文摘要] 本文从情景语境特征、语言特征、衔接手段特征和语篇结构特征四个方面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了商务英语信函的语篇特点,为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交流提供了启示。

商务英语信函是一种常用的英语应用文体,它在贸易往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商务交流中,有些信件冗长而不连贯,有些信件不符合商务交流的基本要求。与普通信件相比,商务信函有其独特的语篇特点。为了有效地利用商务英语信函进行商务交流,我们有必要对商务英语信函的语篇特点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情景语境特征

商务英语信函多用于国际贸易交往中,是英语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的语篇。根据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项, 商务英语信函的情景语境可以描述为:

话语范围:涉及外贸交易的各个环节,如下订单、跟进业务、付运、存货、付款等等。

话语基调:正式的,商务信函具有合同性质,是双方经过多次交往而达成的交易。

话语方式:用于阅读的书面语,具有较强的语境独立性,属于信函。

商务英语信函情景语境的这三个变项制约着语言的选择,使得语篇表现出特定的语域特征。

二、语言特征

1.词汇特征

(1)措辞明了、礼貌

商务信函在其词汇选择上,遵循“明了(clarity)”与“礼貌(courtesy)”的原则。要准确传达商务交流的内容,应该尽量选择简短或词义相对单一而稳定的词,例如用“use”取代“utilization”,用“try”取代“endeavor”等。在词义色彩方面,商务英语信函用词正式,礼貌用语颇多。收到对方的询盘、报盘、或订货等,不管能否接受,都要以礼貌的语言来表示诚挚的谢意,例如使用以下词汇:appreciate, please, thanks 等。

(2)缩略语使用较多

商务英语信函中多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缩略语,这些缩略语定义准确,在商务信函中的使用相当的广泛,涉及到贸易价格术语、运输、支付与结算等。例如常用的缩略语有:FOB(Free on Board)“装运港船上交货”,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到岸价”,L/C(Letter of Credit)“信用证”,D/P(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付款交单”等。

2.句式特征

商务英语信函的语篇主要是提供信息的, 陈述句使用得最多,它广泛运用于叙述、解释或说明外贸交往业务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事实。由于外贸交往遵循礼貌原则,因而商务信函的写作也要遵循礼貌原则。而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原则在句法方面主要体现在虚拟句的广泛使用。虚拟句使得语气委婉客气,在商务英语信函中使用较多。

三、衔接手段特征

衔接作为一种语义关系, 在具体的语篇中主要体现为语法衔接手段(包括指称、省略、替代、连接等)和词汇衔接手段(包括重现、搭配等)。

商务英语信函常用语法衔接手段中的一些连接词组来使得上下文连贯。例如,表示次序的连接词组有 first, second, then, next, after, finally; 表示原因的有:since, because, as, for; 表示结果或后果的有:therefore, as a result, hence, accordingly, consequently; 表示转折的有:but, yet, however, on the contrary等。

例如: In our message of October 31, we said that we would send a purchase order by the end of November. However, as negotiations with the customers are still continuing, we are unable to place a complete order at this time. Enclosed, instead, is a particular order (No. 00501-55) for half of the merchandise listed in the provisional order. The second half of the order will be covered by P. O. No. 00501-61, which we will issue by December 6.

在这个商函语篇中,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词如however与instead的使用使得语篇的逻辑关系清晰。而“a purchase order”,“a complete order”,“a partial order”这几个词组中 “order”一词的重复出现所形成的重述关系则是采用一种词汇衔接的手段使得语篇达到连贯。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order一词反复出现而文中始终未使用代词it来代替order,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误解,使得意义表达更准确。商务信函中通常为了使行文准确,对指称、省略和替代这些衔接手段的使用比较少,所选择的尽量都是避免意义上有误解的词语或句子。

四、语篇结构特征

商务英语的语境构型决定了商务英语信函的语篇有着固定的模式。商务英语信函往往强调一事一信,内容多围绕一根主线展开,因此在信函中可以通过“事由(subject line)”以突出内容主旨,使对方一目了然。商务英语信函的正文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内容较短的可以是三个自然段),即起始、主体和结尾。其中每个部分都有其默认的功能和作用:第一部分(即首段)抓住读者的注意力、需求或者兴趣;第二部分处理业务;第三部分呼应前文提出己方的希望或者祝愿。

五、结语

商务英语信函由于产生于特殊的情景语境中,具有其独特的语篇特点。我们在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中必须注意这些特点,从语篇的层面把握商务英语信函的特征,从而根据具体的语境构建出合适的商务英语信函语篇,写出符合语境的意义连贯的商务英语信函,真正实现商务英语信函在商务交流中的交际功能。

参考文献

[1]陈冬纯:商务英语信函的体裁分析与撰写策略[J].国外外语教学, 2003 (2)

篇4

关键词: 英语缩略语 汉语 “入侵”现象

一、引言

英语缩略语(abbreviation)指的是根据特殊的构词规则,将一个比较复杂的英语单词、短语或句子进行结构简化后的语言表达形式。英语有时也可把缩略语的范围扩大到代号、记号、符号等,甚至还扩大到一切比原来书写形式缩短的形式。英语缩略语大致分为三大类:首字母缩略词(又可细分为acronym和initialism)、截短词(clipping)和拼缀词(blending)。其中,以首字母缩略词最为常见、使用范围最广,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VIP(Very Important Person),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等。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缩略语凭借其形式简洁、信息量大、国际化等特点,“分几路人马,对汉语进行了气势汹汹的入侵”(余富林,2002)。英语缩略语对汉语的入侵,具体而言,就是指大量的英语缩略语不经过翻译,保持其原有的发音和形式直接进入到汉语中,破坏了汉语的美感和纯洁,使汉语成为一种英汉混杂的语言,并最终威胁到汉语作为中国人母语的统治地位的现象。例如,在广播电视新闻中,经常夹杂着大量诸如CEO,CCTV,CPI,GDP,PM2.5,LED,VCR,WTO的英语缩略语;在日常交流中,人们普遍在中文对话中使用MP3,KFC,PK,DIY,CD,NBA,BBS,IBM等英文词汇;在特定的行业和领域,SWOT,PEST,MBO,TB,CT,HIV,IT,CNKI,ISSN,CPC,NPC等专业词汇也经常直接以英文的形式等直接引入,使得非该行业的人士知形而不知义。在2012年7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收录的英语缩略语数量就从第四版的39个增长到239个,足以证明英语缩略语来势之猛,“入侵”速度之快。

二、英语缩略语对汉语的“入侵”途径

(一)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入侵”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目前,英文缩略语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应用相当广泛。例如,2006年6月6日的《环球时报》上登载了这么一段话语:“APEC的记者招待会后,我约了CCTV的朋友和一群MBA、MPA的研究生,讨论中国加入WTO后IT业前景,以及IT业对GDP的影响。随后,我们去KTV,大唱卡拉OK。”只有短短46个汉字,竟有10个英语缩略语。(郑娟、章礼霞,2010)另外,在电视中,NBA,GDP,CPI,PM2.5,WTO,BBC等时政性强的高频英语缩略语也频频出现在新闻播音员、实地记者和电视字幕中。凭借着具有强大传播与宣传作用的大众传媒,英语缩略语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

(二)通过网络进行“入侵”

由于英语缩略语简单明了,方便快捷,能够高效快速地传递信息,因此诸多网络缩略语得以快速传播。此外,MSN等网络聊天工具的飞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与外国网友进行交流时,更倾向于选择ASSP(As Soon As Possible),IC(I See),FYI(For Your Information),LOL(Laugh Out Loud)等国际网络通用缩略语以减少沟通障碍。加之互联网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对生活中出现的网络缩略语习以为常。

(三)通过学术期刊等正式学术出版物进行传播

国家规定:在经济、政治、医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学术性论文和期刊中,论文的题名应具有简洁明了、高度概括、信息导读的功能,一般不宜超过20字。而形式简洁内容丰富的英语缩略语恰恰满足了这一要求,因而成为许多作者命题时的首选,例如,“AHP+SWOT方法在河南省农机化发展方略选择中的应用”(王志琴,白人朴,2010),“CPI统计数据与居民感受偏差研究”(卢礼兰,2012),“基于SOA架构的B2B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刘佳诺,2008)等。

(四)其他途径

教育考试也是英语缩略语“入侵”汉语的主要途径之一。“出国热”和“留学热”带来了众多外语类考试的缩写名称,如TOEFL(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IELTS(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GMAT(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等。当然我国国内自身产生的外语类考试名称的缩略语也不胜枚举,例如,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四、六级CET-4和CET-6,商务英语证书考试BEC,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Public English Test System),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等。此外,西方电影在国内上映,出现在片名或对白中的某些缩略语经常给观众留下印象,如ET(Extraterrestrial),FBI(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CIA(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UFO(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等。

三、入侵原因

(一)源于英语缩略语的内在特点

1.英语缩略语结构简单,信息量大。短短的几个字母就能够传达汉语中若干个字词才能表达的意思。例如,PM2.5就能够传达“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17个汉字所能传达的信息,类似的例子还有MP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CNN(Cable News Network,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等。这些缩略语通常由26个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组成,且长度一般不超过5个,正好满足了人们日常交流和信息传播中的省时省力便于记忆的要求,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英语缩略语具有能产性强、便于快速广泛应用的特点。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迅猛进步,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无一不要求用快速、简洁的语言反映复杂的新生事物和社会现象。例如,涌现的新兴科技词语IOP(input/output processor),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GMS(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ITS(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ystem)等。要想全都把这些科技词汇都翻译过后再引入汉语,不仅大大加重了翻译负担,还有可能影响其推广速度,而英语缩略语则可以更好地规避这些问题。

3.英语缩略语具有国际化的特点。引入和使用英语缩略语有益于走向国际化,为了适应时代潮流,许多国内的企业、组织或机构都有英文缩略语名称,便于其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扩大其国际影响力。例如,CCTV(China Central Television,中国中央电视台),PICC(Peoples’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ABC(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中国农业银行),CMCC(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公司)等。

4.英语缩略语具有新颖时尚、能够满足人们求新求异需求的特点。在对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许多年轻人不仅追求表意清晰,还追求用词新颖独特。而英语在很多人心目中往往代表时尚、洋气;同时,熟练的穿插英语及缩略语也是具有一定学识的表现。因此,人们在交流中大量使用诸如KFC,IT,CEO,BMW,KTV,DJ,PC等缩略语。

(二)因受客观外界推动的影响

1.全球化趋势的推动。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接触交往日益频繁。在此过程中,代表外来文化和先进技术的缩略语也一并进入中国社会,如:VIP,BMW,EU,CV(Curriculum Vitae),IQ(Intelligence Quotient),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IPR(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等。此外,为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国的许多行业和领域多使用英语缩略语这一国际通用的语言形式。例如,为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减少不必要的沟通障碍,2010年国际商会颁布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要求各贸易国使用统一的英语缩略语。因此,CIF(Cost,Insurance,Freight,即成本、保险加运费),FOB(Free On Board,离岸价格)和DDP(Deliver Duty Paid,完税交货)等专业术语在贸易行业得以大量使用。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IT产业、医药产业和电子商务等行业中。

2.媒体的推动。媒体作为沟通中外信息的主要渠道,对缩略语在中国的盛行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一方面,为与国际接轨、提高与国外媒体同行的交流效率,大量缩略语得以运用并被广泛接受,比如国际组织WTO,国际论坛APEC,空气质量指标PM2.5,广播电台调频FM等。另一方面,媒体自身追求高效、快速、准确的特点对缩略语的广泛、大量应用起到了助推效应。比如,对于电视解说员、记者来说,NBA可以迅速传递与“美国国家职业篮球联赛”这十个字同样的信息,因此使用NBA可以大大提高媒体信息传递的速度与效率。

3.汉语使用者英语接受能力的提高。随着英语的广泛应用,当代教育尤其重视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在中国的现行教育制度中,学生从进入小学起便开始学习英语课程,有些家长甚至在孩子上幼儿园时便安排孩子学习英语。进入中学大学后,英语更是必修课之一。因此,国民普遍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为接受英语缩略语提供了前提条件。

4.文化空缺的影响。从翻译角度来讲,一种文化概念在被引入中国时,由于文化差异与文化空缺,译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很难找到对应的中文译文。因此,该文化概念的英语缩略语即得以保留并沿用。例如3K党,SOS,VS,PK,KTV,DIY等。此外,就目前而言,众多新概念和新事物多产生于西方世界,而它们的名称很大一部分是根据该国文化习惯命名的,因此,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用中文的语言资料去创造新的词语用以形容、描绘外文命名的新的事物”这一大难题。因此,直接引用成为了权宜之计,例如,CT,MSN,BBS,HIV病毒等。

5.相关部门的监管缺位。由于文化空缺而导致直接引入英文缩略语的例子只占少数,但是绝大部分英文缩略语则具有中文译名,例如,KFC(肯德基),WTO(世贸组织),GDP(国内生产总值),SARS(非典)等。然而,由于监督管理不到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随意使用英文缩略语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汉英混杂逐渐蔓延滋长,最终导致正式的书籍、报刊和影视资料等因为英语缩略语过多,而破坏了汉语的美感,影响人们的理解与欣赏等后果。

6.翻译规范的审定滞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词汇、新理论、新概念、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涌现,与之同步的科技术语数量大,传播速度快。然而,国家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公布外国专有名词和科技术语的翻译规范,然而社会交流又是迫不及待的,由此造成了诸如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等行业术语在汉语出版物中直接以英语名词出现,而最终导致了汉英混杂的混乱现象。

四、结语

在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英语缩略语凭借着其结构简单、信息量大、能产性高和国际化等特点,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同时,作为西方文化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化的载体,英语缩略语在大众传媒和网络的大肆宣传推广下,依靠其新颖独特的特点赢得了大量求新求异的年轻人的追捧。而且文化空缺、管理不当和翻译相对滞后等原因也助长了英语缩略语在汉语中的大行其道。因此,它在汉语中的使用数量不断增长,使用频率不断提高,使用范围逐渐扩大。英语缩略语对汉语的“入侵”已成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望相关部门能够从以上原因入手,在遵循语言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英语缩略语来势汹汹的“入侵”现象。

参考文献:

[1]余富林.英语缩略语“入侵”汉语的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2(03).

[2]余富林.英汉缩略语比较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志琴,白人朴.AHP+SWOT方法在河南省农机化发展方略选择中的应用[J].中国农机化,2010(05).

[4]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郑娟,章礼霞.论英语缩略语在中国的新规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6]卢礼兰.CPI统计数据与居民感受偏差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7]刘佳诺.基于SOA架构的B2B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8.

篇5

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促使国际贸易随之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相应的市场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人才的要求与需求提升,作为专门用途的一门专业学科分支,商务英语翻译论文在缺乏统一理论基础的背景下,相应翻译工作的难度逐渐增大。因此,在实际培养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在强化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确保学生能够具备商务英语翻译的能力,掌握商务英语翻译的技巧,而以目的论这一角度来落实商务英语翻译,能够为当前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指明方向。 

一、目的论概述 

目的论这一翻译理论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历经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下,主要的发展成果是莱斯构建出了功能派思想雏形,认为最佳的翻译便是实现综合性的交际翻译,即以译本的功能为出发点,保证译文与原文呈现出对等的关系。第二阶段,目的论由费米尔提出,这一理论观点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原文基础上,实现有目的性的翻译,并确保相应的翻译结果迎合翻译目的之需,同时要以相应翻译原则为基础,即以目的论为指导理论,结合翻译的目的来实现相应翻译策略的运用,并实现对原文的增减与保留。第三阶段,曼塔里提出了翻译行为论,这一理论与目的论有着许多契合点,是将二者进行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翻译理论;第四阶段,诺德实现了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以英语系统对翻译文本分析过程中所应兼顾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如何基于原文功能基础上来实现相应翻译策略的运用,以达成翻译的目的,整个理论的核心指导思想为“功能+忠诚”。 

二、商务英语翻译主要所呈现出的特点 

基于商务英语本身的特殊性用途,对于一门专业性的英语翻译工作而言,在实际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文文本中的基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翻译与传达,因此强调了语言的功能性,也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实现翻译的目的。在这一跨文化交际活动中,需要以专业的商务英语词汇与语言的完善翻译来实现翻译的目的。 

第一,专业术语与翻译风格的特殊性。商务英语的特殊性使得其所涉及到的专业术语词汇内容较多,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要求相应的翻译者需要实现对镇邪词汇的全面掌握,具备一定的商务英语专业语言知识系统,能够将相应的术语词汇进行准确的翻译。同时,基于商务英语本身在语言词句的使用上十分规范,这一商务英语内容结构的一大特点,所以,这就需要相应的翻译者对商务英语的风格进行全面的把握,要在抓住写实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准确无误的实现内容的翻译。比如:商务英语中常涉及到FOB/CIF这两个单词,翻译过来是“离岸价格/到岸价格”,再如在债务上的定义,商务英语中的表述十分的简练且务实,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抓住这一风格特点。 

第二,词汇的派生功能、缩写词等。在商务英语中,因所涉及到的行业领域较广,因此,相应的商务英语词汇也会随之出现派生的现象,而这对于相应的翻译者而言,要想实现准确无误的翻译,就必须对这些新的词汇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进而才能够实现对原文的准确翻译。针对缩写词,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方便交流与沟通,而对于翻译者而言,就必须掌握缩写词汇内容,进而才能够准确的翻译出缩写词的含义。而对于外来词汇等的使用,基于商务英语规范性的这一要求,在实际书写的过程中都会在一些词根上加入副词,比如here-hereby等,对于这一类词汇,相应翻译者需要熟知并掌握。 

三、基于目的论角度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基本要求与所应注意的要点 

1.基本要求。商务英语的针对性极强,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避免出现任何失误,才能够确保贸易往来不受影响,从目的论角度出发,在实际落实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如下几点要求:第一,为了确保翻译的过程中,能够将具有号召功能的词汇进行准确翻译,以实现对客户的吸引来达成合作,并确保相应的信息文本内容能够将信息内容进行准确传达,就要求要注重这两类文本信息的翻译,确保能够将相应的文本信息内容进行准确翻译,实现对公司以及产品等相关信息的融入。第二,要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确保翻译的准确性,能够实现对原文意思的准确表达,同时,所使用的翻译语言必须精炼,进而才能够确保商务信息内容能够实现无障碍的沟通,为达成合作,促进合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第三,要在翻译的过程中注重文化标准,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双方的交流与沟通,所以,为了避免译文的读者对译文内容产生歧义与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注重目标语的文化标准,确保其符合译文读者的认知,同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通过完善的调整与优化来实现翻译的最终目的。 

2.所应注意的要点。基于商务英语的特殊用途,为了避免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因翻译的不准确、不规范而造成商务贸易合作的失败,就需要以商务英语翻译的目的为出发点与归宿,在翻译的过程中以规范且谨慎来约束翻译行为,在确保翻译准确性的基础上,要注重语言的简练性。以目的论为出发点,在实际落实翻译行为的过程中,所应注意的要点如下几点: 

第一,基于目的论下,相应翻译理论的应用取决于翻译者自身,即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以翻译的目的来实现相应翻译策略方法的选择等,但是,从目前商务英语翻译的现状看,基于翻译者本身的知识能力基础难以达成这一目标,所以,无法实现可操作性理论标准的搭建。因此,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就要求翻译者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要针对翻译的目的、译文读者等进行考虑,并要对原文的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来实现准确的翻译,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行业本身的属性,对于特殊词汇等的翻译意思进行定位,以避免引起译文读者的误解,避免因翻译失误而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第二,要注重翻译词语的简洁明了性。从目前我国商务贸易发展的现状看,在国际市场形成的背景下,商务贸易发展迅猛,而在企业谋生存、促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提供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不断加快了自身发展的步伐,相应的具体业务开展的节奏也比较快,为了实现对商务信息的高效处理,就要求相应的译文必须在准确传达意思的基础上,简洁明了,能够将关键的内容呈现出来,而并非是逐字逐句的翻译。众所周知,如果将英汉进行对照翻译的话,相应汉语译文的文字数量特别大,特别是商务英语类的原文,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多缩写词汇等翻译成汉语很长,很麻烦,对于译文读者而言面对冗沉复杂的信息内容难以快速的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影响到决策的制定与合作的开展步伐等,所以商务英语翻译中必须要确保语言的准确简练性。 

第三,要注重语言的礼貌性。商务英语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双方能够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最终达成合作意见,而相应的翻译则在此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在确保翻译的准确与简练性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礼貌用于的应用,以强化双方对彼此的好感。同时,在西方国家,礼貌性的用于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不论是将英文文件翻译成中文,还是将中文文件翻译成英文,都需要在确保不影响翻译目的的基础上,适当的融入必要的礼貌用语,以表示出对对方的尊重,这也体现出了一个企业甚至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与内涵。通过礼貌用于的有效应用来强化双方的好感度,且适度的礼貌用语也能够为实现良好的沟通交流提供保障。 

总结:综上所述,立足于目的论这一角度下,在落实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针对商务英语翻译的特殊性,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以明确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为基础,掌握商务英语翻译的基本要求,并明确商务英语翻译所应注意的要点,确保所译文在准确传达信息的同时,与简练且礼貌性的词语来进一步强化商务英语翻译的目的性,最终为实现商务英语翻译的价值、促进企业的合作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延玫.从目的论的角度下看商务英语翻译[D].河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