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05:2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来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地区的发展
外来建筑文化很早就传入了我国的岭南地区,大约在15世纪,从海外贸易开始,西方文化就开始慢慢地渗入我国的沿海地区,期间也遇到很多挫折,比如明朝的“海禁”一时间打断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联系。但这依然阻止不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在岭南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有两次十分重要的文化传播起了作用,并且从此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一是与国内的中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二是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其中的外来文化就包括外来建筑文化。也正因为如此,岭南建筑不仅保留了古制的精华,而且融汇了中西方的建筑文明。特别是广州一带由于海上交通十分便利,因此中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和活跃。
(二)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地区传播的特点
从某种角度上讲,外来建筑文化本身的传播就具有主动引进和被动传入的特性,之所以说它具有主动性,是因为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要想修建更多商业大楼、公共建筑等,在技术上不得不依靠外来建筑技术,因为在这些建筑的最初发展阶段,我国的岭南地区建筑技术水平还是有一定局限的,因此,就必须主动模仿或者说请教西方建筑风格和建筑技术。另外,之所以说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又具有被动性,是因为有外国投资企业的合作建设,这就直接将外来建筑文化传入我国的岭南地区,可以说这是一大主流。当然,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除了上述两种特点外,还有①延展性,比如通常是以广州为中心向四周延展;②双向性,中西建筑文化从来都是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③层次性,主要表现在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是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这些便是笔者认为的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特点。
二、外来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一)对岭南地区骑楼建筑的影响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在岭南地区曾是城镇的主要建筑形式。它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在欧洲流行,逐渐传入中国。在岭南地区,大概是从19世纪开始在民间流行和兴起。骑楼在岭南地区兴起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是因为岭南的自然环境适宜这种建筑结构;所谓地利是由岭南地区的地理特征决定的;人和则是该地区的人们需要这种建筑功能,这样有利于城市商业活动的开展。
(二)对岭南地区公园与陵园建筑的影响
19世纪的时候,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几乎没有公共的园林,而只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等私人场所。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园林建筑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那时的广州独具慧眼,视野开阔,积极地引入了公园和陵园建筑,提高了公园对城市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因此,最先由广州开始大量兴建公园等公共休憩场所,开始对市民的休闲生活有所重视。我们知道,公园是我国近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园林,由于多数设计理念和建筑形式都是从国外引入的,因此与我国传统的园林有很大的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外来建筑文化的引入对我国岭南地区公园与陵园的大量兴建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影响深远。
三、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 社会保险 维权意识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一、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
1.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不强
笔者调查发现一个情况,尽管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不高,甚至其收入大多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收入、生活满意度”还是比较认可的(依据我国2009年国家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相关调查资料统计:约12%左右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表示满意,80%左右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认为还可以,仅有8%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表示不满意)。结合这份调查报告笔者个人判断认为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这种满意度的主要依据是相对于农村收入水平太低来决定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出来打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并且外来务工人员“平均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这两个条件就限制了他们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了解,加之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是城市边缘化的身份,并且其收入及自身思想观念让他们常常因为“怕花钱、嫌麻烦”等原因,而对雇主“不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不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金”等一系列行为往往听之任之、忍耐克制。这就是导致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十分淡薄且参保意愿不强的主要原因。
2.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存在严重缺陷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对此已经可以完全明确“享受社会保险是包括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所有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存在严重缺陷,包括“法律法规过于陈旧、立法级别较低、法律化程度低、覆盖面小”等等缺陷,并且由于一些社会保险立法相关工作严重滞后导致当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利益受到侵害时,我国相关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工作状态,总之,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已经不再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得实际需要。此外,执法力度弱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作时,我国的社会保险政策执行监督机构与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纠缠不清,严重缺乏对“欠缴社会保险费行为、拖欠保险金行为、非法挪用与挤占保险金行为”等方面的制裁。
二、解决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1.着力提高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
笔者个人认为在社会保险问题中政府无疑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提高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首先就是要依靠政府加大相应的宣传与教育力度来实施培养的,在以往政府实施的“就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帮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提高就业能力、自身素质,最终提升其收入,对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在“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进行“法律常识讲座”,这是由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参保意愿低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与缺乏法律意识”,“就业技能培训”能够提升其收入,“法律常识讲座”则是在提升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收入的基础上同时让他们法律意识得到增强,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保障权益是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益,以往大多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侵害时并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政府通过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法律知识讲座能够最大层面的去为其普及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劳动保险维权意识。
2.健全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
笔者认为要解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政策,也就是转变我国社会保险立法滞后的现状,真正做到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利益受到侵害时,我国相关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有法可依。对此,笔者个人结合个人工作经验认为我国应该具备“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法”,对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应该有着明确且完善的法律条文,包括“从法律上明确阐明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的重要性”“明确国家、企业和个人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上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统一规范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缴费标准和范围”等等方面,此外,还应该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各种具体社会保险险种(如工伤、医疗、养老等)进行立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完善的法律法规背景下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能否的道有效地保护。在执行发面需要执法机关不受外部任何因素的干扰而变化且适当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同时让侵犯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益的单位和个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3.深化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我国有着一个专有名词“农民工”,这个尴尬的称谓让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所特有的群体一直徘徊在城市的边缘。笔者认为只有真正让他们在城市里拥有城镇户籍、固定合法的住所、稳定可靠的生活保障,他们才能真正摆脱这一尴尬称谓与感受,他们的身份转变才能真正和职业相一致,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才能真正有保障。我国一直在实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只有当改革继续深化下去,当逐步实行统一的居民身份管理办法和户籍制度,我国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才能真正依靠政策争取个人的身份与各种福利待遇与城镇居民一致。此外,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去关注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益相关问题纷争,通过加强监督对外来务工人员及相关用工单位的管理来维持规范的就业市场。劳动监察部门应该加大监察力度,认真规范的监察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合同的签订及社会保险办理情况,最大程度的消除就业歧视现象,尤其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行业进行重点监察,例如:建筑、餐饮,畅通劳动监察投诉与举报渠道,真正及时、严格处理投诉问题,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篇3
一、整合记忆激发兴趣
在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到来之时,学生都兴奋异常,这时不妨请学生讲述自己在愚人节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两件事,或者自己度过的最有意思的一个愚人节。这些都是学生们亲身参与的生活,他们说起来都思路清晰、神采飞扬,细微处都说得非常精妙。这就是生活,他们有观察、有体验、有情感,只不过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观察了生活,体验到了生活中的美;只不过他们不知道作文就是有情感的生活,学生们没有把洋节日与作文联系起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学生拥有这个能力,只是他们不知道,关键的时候需要教师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方法去引导。
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适时请学生把自己说的内容,尤其是与别人不一样的经历记录下来,要求把人物细节描写清楚。学生记录的内容大都能详略得当,而且细节描写栩栩如生,连学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再请学生将《祝福》、《林黛玉进贾府》、《装在套子里的人》等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找出来读一读,学生发现自己的文章也能像大师的文章一样,写出精彩的细节和鲜明的人物个性。
学生有了写作兴趣,要趁热打铁。请学生收集有关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的由来,让学生知道所以然,让他们主动地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而让学生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人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激发学生向善求美的热情。
二、整合媒体信息,提高分析能力
每年的情人节和圣诞节媒体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报道,学生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关注,我们把这些新闻事件引入课堂,请学生参与到各种社会现象的讨论中来。参照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请写作能力较弱、兴趣不浓的同学收集报纸和电视上与情人节有关的社会现象。把这些学生请上讲台为大家展示,然后请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为保证问题的针对性,提出如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我们过愚人节?
(2)西方人可以自由的过情人节,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什么我们不能?
(3)为什么我们的节日文化里不能有情人节和愚人节?
(4)西方主要节日的起源,他们都包含怎样的文化信息?
(5)中国文化别强调“孝”,为什么我们没有感恩节?我们中国人是如何表达感恩之心的?
(6)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外来节日、外来文化?
(7)为什么我们过的洋节日,西方人觉得和他们过的不一样?
此外,鼓励学生发帖子写点评。如此,让学生自由的、自觉的、随时随地的写作,在兴致盎然中使写作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的活动不能只是一种游戏,不能没有目的性,明确学生写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清是非、善恶、功过、美丑,褒功扬善,贬过弃丑或者总结经验教训,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指导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等。要学生明晓评论性文章需要具备三大条件:①评论对象要交待清楚。②作者的观点要正确、鲜明。③对事物的分析要入情入理。简而言之,对于某种思想或艺术特色,是赞成还是反对,要有明确的态度。如果赞成,说它好,一定要说出个“好”的原因来;如果不赞成,说它不好,也要把“不好”的理由讲清楚。
这样做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写作层次好一些的同学,鼓励他们写片段式评论,写评论类的小论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鉴赏的眼光,另一方面,也向创新思维提出了挑战。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多做一些说理性的、评价性的、鉴赏性的写作训练,这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迅速提高与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参考有关论著,学习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高自己的思考、交流能力和认识水平。”在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和感恩节这样的日子里不缺少社会热点问题,学生也许都参与过或者都浏览过,不能让这些写作资源白白地从学生的身边溜走,我们要将与洋节日有关的社会现象作为载体,引导他们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使写作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的过程。
三、整合教材内容
社会上对于洋节日的问题,主要存在着“接受”与“排斥”两种主要观点,应该怎样对待外来节日和外来文化呢。这就涉及继承和接受。我们把“洋节日的是是非非”?与教材内容整合,为议论文教学注入现实的灵动。而使人教版教材必修三之“表达交流”版块写作教学“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必修四“学习辩证分析”;必修五“学习写得深刻”等教学恰到好处地得以整合。
“必修四”第三单元共有五篇文章,我把重点定位于《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是谈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明深刻的道理这一点上,与现实生活中“洋节日”这一问题有相通之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外来节日、外来文化?”这样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得以解答,学生一边学书本内容,一边讨论社会实际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对问题的探究意识,也使议论文的学习变得不再沉闷。学生因为先前有了资料的收集,所以在课堂讨论中能够旗帜鲜明地列出自己的观点,并且为观点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他们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他们将自己的讨论整理成文,既对社会现象负责任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快乐地完成了本单元的写作任务,学生在这样的资源整合中知道了更多的生活道理,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四、整合节日资源
篇4
【关键词】多元民族文化;文化导入;文化环境
一、“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文化交流和涉外事务发生也越来越频繁。相对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还显得十分不足,所以近年来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变得十分重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智慧结晶,要有文化自信,必先有文化自觉,而文化自觉,关键在于以最适合的方式解读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护维持好自身特色民族文化。明确中西方文化在道德价值观上的差异以及差异带来的认知偏向,是高校外语专业跨文化教学的重要任务。
外语专业教学与研究中,语言使用和语言交际无时无刻不涉及文化,而文化教学也是外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外语教学的学科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外语教学的语言文学目标和社会人文目标上。在外语教学中怎样才能使语言与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正确运用跨文化教学理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造出符合国情的文化教学环境是问题的关键。本文立足于毕节试验区多元民族文化这一大环境,以毕节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试教对象,探讨本土文化对英语专业跨文化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和如何运用本地多元民族文化导入这一手段促进跨文化教学。
二、毕节试验区多元民族文化环境对本地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学习的影响
毕节试验区为多民族杂居的地区,除汉族外,世居少数民族17个,主要包括彝族、苗族、回族、白族、布依族等。根据2011年的人口统计,“彝族有468800人,苗族有434507人,白族有114770人,回族有93197人,布依族有59325人,仡佬族有22063人,总人口超过百万人。” 各民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林林总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结合在一起,影响着社会生活、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为试验区唯一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毕节学院的整体发展和教学也受到多元民族文化并存的特殊文化环境的影响,教学规划及学科建设都必须立足本地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构成和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英语专业跨文化教学中,多元民族文化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民族文化区域特征的影响
各民族居住的地域不同,居住环境对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居住于此特定环境中的人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就毕节试验区而言,以使用不同土语的不同支系的苗族为例,苗族人以“村”、“寨”为居住单位,大部分分布于山区,语言主要使用川黔滇次方言和滇东北次方言第二土语,以“夜郎”文化为本民族文化核心。部分来自于该民族区域的学生由于居住地域的限制,没有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除本民族文化之外几乎没有接触过他民族文化或者是外来文化,对外语的学习往往局限于词汇、语法。由于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或英语语言中所承载的文化现象一窍不通,导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无法理解语言的文化根源、文化功能甚至是对一些英语语言中展现的非本国习俗、社会模式错误解读。从居住区域性对所使用方言的影响来看,彝族乌撒土语区的彝语由于其部族区域的固定性和强烈的文化传承性,带有明显的卷舌音,但水西土语区由于更多的经历过迁徙、融合,彝语就没有卷舌音。来自不同彝族区域的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对以英文为代表的符号化的拼音文字的理解和认知表现出较明显的接受差异。因此,如何让受到硬文化条件限制的学生更好的认识、理解和接受语言承载层面的软文化,势必成为本地英语专业教学该好好探讨的问题之一。
(二)多元民族文化内容特征的影响
一个民族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环境系统、社会环境系统和精神环境系统的相互联系、制约和融合,即系统的整体性原则。以毕节试验区内回族为例,民族文化的独特内容对人们社会生活,精神认知等各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威宁自治县是整个毕节试验区乃至贵州省回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回族文化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以伊斯兰教为其精神内核,而回族文化主要展现形式是民间文学,其内容均与息息相关。来自该民族区的学生,受其特定的民族文化内容影响,对西方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和表现形式无法理解和接受,如“女权主义”、“性解放”、“颓废主义”及“耶稣救世论”等等。由此可见,当跨文化教学涉及到特定文化话题时,慎重的选择教学材料,设计适当的教学手段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既要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非我”性,又要避免伤害学生的民族感情,尊重其既有价值观。
(三)多元民族文化历史传承特征的影响
民族文化的传承由其具体的历史流变、地域特征与特殊的传承手段构成,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功能。根深蒂固的本民族传统文化形式也对民族地区学生的跨文化学习产生不小的影响。如毕节试验区内的彝族区是该族历史文化成果保存最多、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彝族的民间风俗风情、节日活动、婚丧习俗等涵载着十分丰富的彝族传统文化。对苗族而言,“苗语口碑文献”是纪录和传承苗族历史文化传统的主要载体,通过对其族群语言的研究可以寻绎到内蕴深厚的苗族历史和文化传统信息。而苗族的服饰、艺术形式、文学形式等几乎都与其语言的承袭历史紧密相关。白族、布依族、仡佬族等人数虽然较少,但是也拥有各自的民族语言和民族习俗。来自不同民族区域的学生在跨文化学习中,常常带入本民族文化里的即有认知点,对异于自己思维体系的外来文化现象出现理解偏向,尤其对西方文化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的宗教文化缺乏理解的基础和能力,文化排斥心理时有发生。学生对所学英语语言功能中的“身份语言”和“交际语言”的运用较为混淆。
三、跨文化教学中多元民族文化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在重视多元民族文化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传播学、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建设发展基础上,跨文化研究的重心逐渐从对比和分析不同文化交际中的差异转向了研究交际与理解中动态多变的过程。辜正坤教授提出“在单一的文化环境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使用同一种母语的人常常难以意识到语言中所隐含的文化现象,而只要对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比较分析,语言交际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是显而易见的。”笔者通过英语专业教学实践,针对不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试教研究,按照一定的原则,将语言教学、文化认知与本地实际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合理可行的教学模式。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自觉”与“文化非我”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认为,“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换言之,文化自觉在跨文化教学中就体现为对本土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突破,自我再创建。教师进行教学时,不必心急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全盘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先梳理、建立自己本民族文化观,并深入的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不偏激,不盲目的从学术角度对文化中的具体现象进行解释。而“文化非我”的问题,则要求教师不能在跨文化教学时生硬的把中西方不同文化杂糅在一起,刻意的提出相同点、不同点或者是评论孰优孰劣。教师应当保持理性,引导学生看待客观的文化现象,带领学生发现文化之不同及其不同的根源。最重要的一点,教师还应身体力行,教会学生树立起理性的、包容的、有深度的文化价值判断观。
(二)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使跨文化教学中多元民族文化的导入有更良好的平台
近年来,毕节学院也很注重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印尼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英语专业教学中不但重视传统跨文化知识的教授,还及时、准确地在语言教学中给学生传递最新的咨询,如国际形势、西方社会变化、风俗变迁及经济变化对文化造成的影响等。在具体的跨文化教学环节中,外语学院积极与其他科研院所合作,如夜郎文化研究所、彝学研究院、黔西北民族艺术研究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所、黔西北民族工艺服饰研究所等,采用了“实地教学”、“物化比较教学”、“专家命题讲座”等教学手段,设计了“本地民族服饰与英国传统民族服饰比较”、“少数民族运动项目与国际流行运动项目比较”、“少数民族艺术形式与西方经典艺术形式比较”等教学场景,学生不是枯燥的从书本上获取文字信息,而是眼有所见,耳有所闻,心有所悟。学生一方面自豪的认识到各归属民族的文化成就,另一方面形象深刻的感受到外来文化的魅力和特点。
(三)以本地多元民族文化为根本,结合外来文化进行由“点”到“面”的教学
跨文化教学的目的不是夸大或神话某一种文化,而应该引导学生注意文化间的循环互动关系。从学习语言到学习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教师应该从文化现象的“点”入手,牵一根无形的线,点与点相连,相同点与不同点按不同纬度层层铺开,慢慢引导学生进入文化大环境、了解文化流变的历史这些“面”。同时,这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分辨必要信息、去糙存精,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跨文化学习方法与认知世界的价值观。
四、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思考
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各主要文明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也存在着差异和矛盾。随着全球一体化这把双刃剑的四处挥舞,锋刃所到之处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破坏也是一个无法规避的事实。毕节试验区的多元民族文化在此形势下,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浸蚀和破坏,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正在不断地异化或者消失。如何在学习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保护好本地民族文化,是外语专业跨文化教学中一个长期,艰巨却又不可回避不能逃避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在不同文化体现出差异冲突的同时,与之并行的,是世界文明之长期的和谐相处。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和谐是辩证矛盾的统一体。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振臂高呼“外语教学是为民族与民族间的双向交流服务的,绝不是摒弃一种文化而吸收另一种文化”。因此,作为毕节试验区跨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外文化传播平台,我们应该也必须协调好教学中外来文化和本地多元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头承载的文化传播的重担。
参考文献
[1] .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2]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 罗选民,杨文地.文化自觉与典籍英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5).
[4] 刘小平,曾文雄.英汉文化对比与英语教学[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4(1).
篇5
文风就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或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
人们在某一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叫作风。撰写毕业论文也有个作风问题,我们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作风就是文风。人的作风与世界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毕业论文中的文风也不例外。一个人有怎样的思想、立场、作风,就表现怎样的文风。明朗人冯时可在《雨航杂录》里说:“文如其人哉!人如其文哉!”就是说为人怎样,就写出怎样的文章。如果思想正确、态度鲜明、作风正派,写出论文来就有一定的准确和鲜明性;如果朝气蓬勃,思维敏锐,写出论文来就可能生动活泼;一个作风浮华的人,写出论文来决不会朴实;一个思想贫乏的人,写出论文来一定空洞无物。文风不是个别的文章现象,而是具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文坛风气。毕业论文的文风应该是一定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在论文中的反映,应该是一些有着相同或相近世界观、思想作风、思想方法的人,在论文写作中的一贯表现。
文风和风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等同。论文文风是论文的作风。论文的风格是指论文的特色和气派。我们可以要求论文作者树立良好的文风,因为这是对论文作者最起码的要求,但却不能要求每个论文作者具有同样的风格,因为风格是论文作者创造性的表现、成熟的表现。我们要求每个论文作者树立良好的文风,摒弃不良文风;但风格却鼓励多样,提倡风格百花齐放。
二、文风的表现和要素
(一)文风在论文中的表现
1.文风在论文内容上的表现。
优良文风和恶劣文风在论文内容上的表现,突出地反映在三个方面,即真实与虚伪,充实与空洞,新鲜和陈腐。
①真实和虚伪。
真实,就是论文的材料既具有客观实在性,又能体现历史必然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只有“从事实的全体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事实才是“胜于雄辩的东西”;但是如果事实“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这儿戏也不如”(《列宁全集》第23卷第279页)因此,构成论文的材料必须既是真实、可信的,又是能体现历史的必然性的。
虚伪,就是与必然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事实相背离,论文的材料违背事实。
②充实与空洞。
充实,就是内容丰富。充实以真实为前提,翔实地表述真实的事理。马克思说,充实的文风要“三多”:“多说些明确的意见,多注意一些具体的事实,多提供一些实际的知识。”(《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7卷第436页)撰写毕业论文时应做到明确地提出问题,具体地分析问题,合理地解决问题,力求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空洞,就是空虚,言之无物,在文辞中没有内容或不切实际。同志曾把“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列为“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
⑧新鲜与陈腐。
新鲜,是指论文主旨正确有新意,论文材料新颖别致,不搬弄前人之说,也不套袭旁人之文思。毕业论文要求多种多样,新鲜别致,每个人的毕业论文应力求有新意。
陈腐,是指毕业论文陈旧荒谬,材料雷同不新鲜。陈腐文风传播陈腐的思想观点,毒害人们的思想、意识,造成颓废风气,压抑人们的创造力。
2.文风在论文形式上的表现。
形式受内容制约,而又影响内容的表达。文风在论文形式上的表现反映在三个方面。
①新颖与老套。
新颖的形式式有助于毕业论文充分表达新鲜的内容,新鲜的内容则要求新颖的形式来表达。我们所说的力求新颖,并不是矫揉造作,而是以自然为基础,顺应新鲜的内容。
老套,是陈旧的东西。雷同老套的论文形式,不能表现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大干世界。者套的形式总是与陈腐的内容相结合,而与新颖的内容相冲突。
②质补与浮华。
质朴,就是朴实不浓艳。浮华就是艳丽而不实在,专门追求华丽的词藻,不讲求实际的形式。
②精当与冗长。
精当,就是以尽可能省俭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做到要言不烦,言简意赅,“文约而事丰”。冗长就是以偏长的篇幅表达偏少的内容。用刘知己的话来说,就是“虚益散辞,广加闲说”。
(二)论文文风形式的话要素
1.文风的时代特征。
论文的文风是一定的时代精神、社会风气在论文上的反映。它总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产物,是受政治情况的决定和制约的。换句话说,在文风上总是打着时代的烙印的。以“五四”的文风为例。从清末到“五四”,文章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用白话代替了文言。这次文风的变革,是巨大的空前的。其主要原因,是精神的解放。当时形成了这样一种风气:思想自由,学术民主,精神得到了大大的解放。从另一个角度说,文风也会对政治思想、社会风习有反作用,它能够直接、间接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时期,“帮八股”极为流行,作用极坏,这也从反面说明了文风对于时代的巨大影响。那一段时间“帮八股”文风的流行,产生的恶劣影响,对于政治生活、社会风气,都有极大的坏作用。超级秘书网
2.文风的个人风格。
文风的形成,对于个人来说,又是作者自身的立场、观点、思想作风、精神面貌、文化修养以及写作的目的和态度等因素在论文上的综合体现。古人说的“文如其人”和“以文知人”都是这个道理。所以文风离不开个人风格。
篇6
关键词: 议论文 理性思维 逻辑思维 思维导图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议论文是作文的“大壁江山”。分量如此之重的文体,议论文本应成为学生反思生存困境,追问自由精神,针砭时弊,闪耀理性光芒的最爱最美。语文写作教育对学生的写作认知与终身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难怪有学者忧心忡忡疾声高呼:“作文教学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误尽苍生是作文。”
议论文伪写作如此盛行的原因林林总总,究根溯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儒释道三家都注重直觉思维。正如金元浦所言:“中国传统直觉思维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更多地表现为在直观基础上对宇宙人生的一种猜测、感悟和体验,因而必然表现出模糊性和非逻辑性的特点。”这种重直觉,重感知,重整体,不习惯分析、分类、量化的思维方式已经深入中国人的意识与无意识之中。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当前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不作为:无物、无序、无招,尤其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缺少理性精神和思辨分析。“在我国中小学的语文课里,几乎没有写作教学,”上海师范大学博导王荣生如是说。张志公认为:“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为什么这么难呢?这也许与对待作文这件事有些不对头的看法有关系。不大对头的看法必将导致教学中不合适的做法。看法不对头,教学的做法不大合适,训练效果自然就不会很好,久而久之,成了‘老大难’”。
究竟如何对待作文这件事?如何拯救议论文写作?如何解决写作教学老大难的问题?关键是让议论文写作充满理性思维。如何让理性的光芒照彻写作殿堂呢?
一、明确写作课程标准,培育科学理性公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要求:“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选拔人才的国家意志,利用高考促进人的成长。新课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它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学会思辨分析。
议论文最能体现理性思维,承载更多的思想。思想是议论文的灵魂、精髓,议论文凭借思想而有生命。议论文的这种思想要有足够的冲击力,具有独特性、现实性和批判性。打开国门,放眼世界,西方国家对高中生理性精神、逻辑思维、批判意识的重视和培养,尤其值得反思与追赶。美国高考作文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评分标准中,有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原则。既是对学生素质(从感性抒情上升到理性批判)的要求,又是议论文的根本准则的规定。这就要求对一切公认的说法,包括谚语、格言,都要反思,不管是,还是解构主义,其活的灵魂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幸,在肯定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对命题材料进行有理有据的质疑批判这点上,福建高考阅卷开始表现出了极大的主题包容和思想开放。如2014年高考作文,只要针对“空谷”的本义及引申义,自圆其说,就能拿到不错的分数,基本没有离题卷,有的只是思想水平的高下和逻辑推理的深浅。
二、界清议论文概念,明确以理服人的本质特征
自二十世纪初期陈望道等人从西方引进“论说文”的说法,国人对议论文有了自己的种种解读。陈望道:使人信从作者的判断,基于确立判断的欲求;梁启超:发表或修正他人的主张,希望别人从我;夏尊、刘薰宇:以使人承认为目的,概假定有敌论者立在前面;叶圣陶:表示作者的见解,议论一件事物只能有一个判断。他们都阐明了议论文以理服人的本质特征。美国当代学者詹姆士・A・雷金和安德鲁・W・哈特,给议论文下的定义最为科学完整: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的确,议论文是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主张的文体。以理服人是它的写作目的,说理是它的本质,逻辑是它的思维形式,议论、阐述是它的主要语言表达方式。总之,议论文写作贵在:逻辑思维,以理服人。
三、注重逻辑思维训练,学会思辨分析说理
(一)开设形式逻辑课,培养理性推理能力。
议论文写作其实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推演过程。逻辑是议论文论证必须遵循的判断推理的规则,是议论文论点得以成立的坚实基础。当前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状况不尽如人意,除了名言加事例加观点的伪写作外,试图讲点道理的又有偏题跑题套题,概念混乱,以偏概全,强拉因果,强行推理,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混淆等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接受形式逻辑教育,缺乏逻辑思维训练。
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甚至必修写作课中开设形式逻辑课程。讲清楚: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外延;概念与概念之间有哪些关系;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包括“三段论”)和类比推理,等等。力争集理论与事例、知识与趣味、学习与运用于一体。
如在讲清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外延后;及时在写作课中指导学生审题时就要界定清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确定论题概念的范围和方向,使之清晰、稳定,一以贯之。如以2005年四川满分卷为例,让学生讨论它在逻辑思维上存在什么样的明显硬伤。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过河的人。’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行走在人生路上,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我们经历着太多悲喜交集的事,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明确:此文用华美的言语掩盖逻辑概念的混乱,内涵不清,外延不明,使论证中形成不恰当的判断和不合理的推论,只在语言上绕圈圈,让人不知所云。“该铭记的”和“该忘记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有没有一个铭记与忘记的明确标准?“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具体指什么?是不是所有的“悲欢之事”都该忘记?
又如在讲清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包括“三段论”)和类比推理后,让学生修改文段,看看是否符合逻辑推理。――“古人云: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确,只要肯付出努力,那你就一定能够收获丰厚的人生硕果。如果你在此时开始利用好每一分钟,做好每一个细节。那么,你就一定能够成就属于你的卓越人生。”――此论乍看很有道理,丝丝入扣,仔细分析,发现其违反推理原理。推论中大前提错误,结论就不合理。
如此这般与修改病文病句等相结合,让学生清楚理解各种论证方法的推理原理,力争集理论与事例、知识与趣味、学习与运用于一体。
(二)趣味视听读辩,提高理性思辨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指引他们写议论文。可以在微博里,在微信朋友圈、QQ群上随时将热点话题,思辨美文展示给学生;还可以就学生写的片段作文进行及时的点赞评价,及时有效地提升评价和修改的速度和品质,提高学生议论文理性写作的趣味性。
西方国家,从古希腊开始就十分看重演讲、辩论,其实这就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尤其是辩论,双方在相互质疑、追问、解惑、辩疑、阐述、论证等过程中,暴露出自己论点和论证的种种漏洞,并及时加以修补、改正、完善。老师应该极力营造宽松、理性地开展讨论、演讲、辩论与争鸣的文化氛围。不能在课堂教学中高高在上,掌控话语霸权,让学生听到的永远只有一种声音、一个腔调、一方观点,这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质疑意识、批判精神和逻辑思维。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让他们关注时政,选定热点话题,每天课前三分钟轮流演讲,评出分数并折算为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课余观看央视一套“开讲啦”“新闻1+1”和凤凰卫视“时事辩论会”“锵锵三人行”“时事开讲”等节目。甚至在课堂上观赏大学生辩论赛决赛的精彩片段,思考辩论双方是怎样抓住辩题质疑、追问、解惑、辩疑、阐述、论证的。定期开展演讲、讨论、辩论等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理性思维的诱导与规训,教他们如何面对活生生的论敌,逼迫自己逐步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演讲、辩论让他们切身感受到逻辑的力量,感受流畅语言与睿智的思辨二者完美调和并相互促进的畅快淋漓。要求学生趁热打铁整理辩论过程,写成相关驳论文。
(三)引进思维导图,延展思维广度与深度。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像思考和笔记工具,它用“画”的方法记录思考和创作的过程,是一种组织结构性思维工具。它可以把枯燥的文字信息变作富有逻辑的易于记忆的图像,被誉为“大脑的瑞士军刀”。在议论文写作中引进思维导图,进行由此及彼的发散思维,加大论证力度,让学生可能肤浅的思维在深度与广度上获得延展。
“千古文章意最高”,议论文的深广度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文章的高低。所谓的深度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使所阐述的观点具有现实性、启发性、预测性。我们可以利用放射性的思维导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一步一步启发学生由果溯因、追本溯源。
如对当前“外来文化”论题的探讨,其一,让学生画上中心图并写上“外来文化”。其二,让学生由中心图画四条分支,第一条分支上写关键词“以小见大”,并引导学生思考“在故宫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殿一角,星巴克咖啡店――一家美国咖啡店――开门营业了。你如何看待此事?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来分析――故宫,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星巴克咖啡代表的则是美国消费文化。外国文化已大举进入我国。写上:文化入侵。其三,在第二条分支上写上关键词“横向联系”,并引导学生思考“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从现象看到了本质。这则事例反映的是文化问题。但仅就此一个事件来谈文化问题显然是单薄而没有说服力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与之联系的事例呢?你是如何看待的呢?”――国人爱过洋节,爱看洋剧,爱穿洋服。其四,第三条分支上写关键词“纵向联系”,并引导学生思考:由果溯因,我们思考前二三十年外来文化在我国没有如此风行,为什么今天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全球化,文化大交融。其五,第四条分支上写关键词“预测未来”,并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汉文化会有怎样的结果?我们应该怎么做?――被强势文化同化?在全球大放光彩?我们应该固守民族文化的根,并大胆拿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兴起国学热,如办孔子学院等,让汉文化在全球发扬光大。如此这般引进放射性的思维导图,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可能肤浅的思维在深度与广度上获得延展。
“误尽苍生是作文”。高中议论文写作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也已经到了彻底悔悟、根治的时候。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潘新和主张:高中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理性思辨能力,作文训练应以议论文训练为主;对学生议论能力与思辨表达的检测考量,应是高考作文的主要方向。培养高中生写议论文的能力,已经成为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反思现状,激活思辨,由果溯因,层层深入,表达独特新颖的感悟和思考,显示出理性的力量和思想的深度,让高中议论文写作真正发出理性的璀璨光芒。
参考文献:
[1]俞发亮.走进议论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7.
[2]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3]潘新和.高考“伪写作”导向可以休矣.中学语文教学,2012,9.
[4]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谢业昌.议论文写作的立意与论证.福建省教育学院高级教师专业培训讲座,2014,7.
[6]石修银.从抒情文体向议论文体的历史过渡――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纵横谈.
[7]百度文库.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
篇7
【论文摘要】:自20世纪以来,"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之势进入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议程,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传统媒体中影响最大的电视,也席卷进了全球化的风暴之中。文章主要是从文化认同这个方面,来分析电视全球化过程中也有稳定性的一面。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20世纪末期明显加快。电视传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同样面临着全球化问题。电视作为全球化时代的风向标,对整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日益成为一种影响政治的社会公器。
从世界范围来看,自1984年美国新闻总署开办世界电视网,首次把电视节目推向全球以来,美国的三大广播网、英国BBC、德国官方的卫星电视台,以及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西方国家相继实施了发展卫星电视的全球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马来西亚和拉美的一些国家也纷纷发射和租用卫星,进行节目跨国乃至跨州覆盖。
而以我国为例,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顺利加入,电视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外国的电视节目或受到外国电视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的下,国内的许多研究者们纷纷高呼"狼来了",呼吁建构电视文化主权。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有些人对外国的电视节目持完全排斥的观点,认为在这些节目面前,受众没有任何抵抗力。文章就单从文化认同这个方面出发,来批判这种观点的不合理之处。
首先要明了的是文化认同的概念。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 )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形成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及内心的承诺(commitment),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1]
文化认同往往以某种象征而与不同的民族、历史、传统和观念联系起来,成为集体动员的符号和标志。如国旗的布料与颜色与其他的布料和颜色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可是一旦获得文化象征的地位,它就具有了某种魔力,代表了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认同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特殊的功能。有了文化认同的保护,即使在外来文化猛烈袭击的今天,本土文化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崩溃。
一般而言,在电视全球化过程中,文化认同的稳定性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 本土节目吸引力
新闻价值具有"五性"原则,其中包括接近性。接近性又分为地理性接近和心理性接近。[2]文化产品也是一样。本土文化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于它们拥有文化相近性,熟悉的语言及文化背景使本土传媒产品更容易被受众理解和产生共鸣。一般而言,在文化层次相当的情况下,观众对本土的电视节目总是有所偏爱的,只有当他们发现外国的电视节目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内容上都比本土电视节目要优越时,观众才可能放弃本土的电视节目而选择外来的。不少研究表明,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主要都是本土生产的。在亚洲7个国家中,名列前20名的电视节目绝大多数都是本土制作的。[3]
在我国,本土节目吸引力主要体现在民生新闻和方言节目两个节目形式中。这两种节目都是近几年兴起的节目形式。这两种节目的收视率都创下了新高。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与受众的生活接近,有着共同的生活基础,同处于一个文化环境中,自然就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
民生新闻中有很大部分是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琐事,而且这些琐事经常与观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江汉风》就是这样的一档民生新闻。虽然它只是荆州电视台这样一个市级电视台的一个子栏目,却是江汉平原家喻户晓的一个电视新闻品牌。自从2004年改革以来,它以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根据AC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江汉风》在荆州地区所能收看到的所有节目中收视率排名位居第一,在荆州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不知道《焦点访谈》的大有人在,没看过《江汉风》的则寥寥无几。为什么在荆州,一个地区电视台的新闻栏目压倒了众多名牌新闻栏目呢?编排合理形式多样功不可没,但最主要的还是内容的贴近性。地方电视台的受众范围可以说就是这个地域内的观众,这样它的收视群体是相对狭小的,在这个地域内的观众对这个地域的文化有着一种潜在的文化认同的心理。在同样的文化背景下,观众当然更愿意看那些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电视节目。
另外,方言电视节目也正在各地升温:四川话、陕西话、广东话、湖南话等各地方言纷纷登上荧屏,其收视率不断攀升。如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用浓郁、地道的四川话演绎百姓故事和凡人生活,当地观众称其"比连续剧还要好看"。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其原汁原味的杭州话,不仅使节目成为"票房冠军",还赢得了"全国百佳电视栏目"荣誉。
方言节目为什么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绩呢?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它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不同地方的方言就是这个地方文化的一种表征。这种文化往往是被区域范围内的普通民众普遍接受的文化,该区域的民众也对承担这类文化的方言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传播范围大、传播效果好的电视媒体将方言的这个作用发扬光大,为当地受众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能够引发文化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了传播的效果。
2. 受众能动性
受众在观看电视时,并不像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没有自己的思想,为电视所左右,仅仅只是"沙发上的土豆(potato on sofa)"。相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受众还常常对外来节目进行本土化和个人化的解读。
如美国学者凯茨与利比斯对于《豪门恩怨》的解读研究就体现了这一点。他们把观众依据阶级背景、教育程度与种族分成50个组群,每个组群三对夫妇,这样做的理论假设是:看电视的过程是一个社会互动过程而不只是个人行为。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穿越不同文化背景的时候,文本的意义、内容与效果都必然产生极大的变化。不同种族的人在观看同一剧作的时候都把自己所属之种族的价值观带了进去,比如有一个摩洛哥的犹太人看后的评论是:"虽然他们有钱,但是我的生活方式比他们高明"。
由此可以看出,观众是主动而积极的,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般被动、消极、无能且愚昧,他们建构意义的行为实际上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与文本进行的"协商"。这一协商的过程相当细腻复杂,观众的反省批判能力、他们的文化价值对于外来文化的操纵与"洗脑"功能的抵抗能力,比某些学者想象中的要强很多。正如汤林森指出的:"认为文本能够穿越各个文化疆界而仍然分毫无差的说法,并不可信。"[4]
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霍尔的《编码/解码》一文中也涉及到了这个方面的内容。霍尔认为,电视内容可视为由符号构成的文本,任何文本都不止一个单一的意义,多数文本都能被不同的观众以不同的方式解读。霍尔一再强调"编码与译码之间没有必然的一致性"。人们的社会处境同他们从电视节目中得出的意义之间存有必然的相关性,对此,霍尔举出三种假想的解读立场,即"支配-霸权立场"、"协商代码或协商立场"和"对抗代码或对抗立场"。[5]与此对应的三种解读方式为"支配式解读"、"协商式解读"和"对抗式解读"。受众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 转贴于 事实也是这样。即使同是中国的观众,由于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背景不同,各自的身份和处境不一样,也会采用多样的方式来解读电视节目。如果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传播中,这种现象体现得更为明显。例如,在"9.11"事件中世界各地人民看到的电视画面大致是一样的,但是彼此对世贸大楼倒塌造成巨大伤亡的反映则不同。有人同情,有人庆幸,尤其是比较一些与美国敌对和友好的国家人们的反映后,更是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带来的巨大差异。
3. 刻板印象与文化偏见
刻板印象(Stereotype)即社会刻板印象,也称"固定的成见",由美国政论家和舆论学家李普曼在《舆论学》中首先提出,后来又有人将此提法泛化为"浇铸铅版论"、"刻板印象论"等,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刻板印象与其他文化现象一样,也具有历史继承性。因此,在同一社会文化群体中,刻板印象具有相当的一致性。由于历史的沉淀,每个民族都可能对其他民族或整个世界形成一些相对固定甚至独有的看法,这些看法可能会随着民族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成为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一个民族的刻板印象往往与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心理等各种因素复杂地交织着。因此,即使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以电视为代表的强势媒体对受众狂轰乱炸,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他们本民族的刻板印象。
文化偏见与刻板印象类似,也是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不同的是,文化偏见更多地体现在族群之间,同时也具有历史继承性。在电视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偏见通过传者更加明显地体现在受众面前。如
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电视节目中,要么有意无意地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存在,要么只是报道其阴暗的一面,而对其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视而不见。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认为的那样,"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并把自己的历史当做人类历史主要的戏剧性场面来撰写。与其他文明相比较,西方可能更是如此。" [6]
4. 民族国家限制外来传播
自世界经济趋于全球化,民族国家的自主性稍有转弱的倾向,但它对于人们的文化认同仍然是最具决定性的。
在文化帝国主义的压力下,民族国家为了使国家不至于被外界同化,除在军事上加大资金投入外,也会注重对传媒的控制。尤其是电视这个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效果好的媒体。尽管电视全球化已经逐渐成为现实,但很多国家尤其是亚洲仍然维持着"防外"的传统,害怕它们的社会和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污染。
为了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民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规定外来节目的最高比例,或者缩短外来节目的播出时间,有选择地引进外来节目,等等。
在民族国家权力控制之下,传播媒介通过对自身主体文化和其他文化进行有意识的甄别遴选,强化或淘汰某种特定的文化构成,使特定的文化体系表现出合乎其目的性的总体景观,从而发挥出赋予文化身份、制造文化认同的涵化功能,加强了社会成员的全体归属感,实现了其社会整合的目标。
总而言之,在电视全球化的影响下,一个国家的本土文化虽然可能会随着文化移转和文化杂交而演变,但它的文化基因仍然是相当稳定的。经过长久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文化边界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源自种族、历史、血缘、宗教的文化认同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 杨宜音. 《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和创新为例》, 张存武, 汤熙勇主编.《海外华族研究论集》, 第三卷《文化、教育、与认同》,台北华侨协会总会出版,第407-420页.
[2] 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291页.
[3] 陈韬文. 《电视全球化与文化认同:亚洲背景下的理论思考》,《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 郭震之主编.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
[4] [美]汤林森. 《文化帝国主义》,冯健三译,台北时报文化企业公司,1993年,第95页.
篇8
关键词:民族文化 创新 回归
一、民族元素的产生与传承
(一)战争与融合奠定了文化基础
战争与和平永远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尤其是从原始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开始,不管是西方欧洲国家,还是东方亚洲国家,人们为了既得利益,反对外来侵略,维护相对和平,做着日复一日的努力。但就是因为不断的战争与和平交替出现,才让一个民族的文化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演变,让最初的单一化变得多元化。
欧洲凯尔特在它悠长的历史中,不断地经历着战争。由于战争从公元前17世纪开始,先后出现乌涅蒂采文化、瓮棺文化、哈尔施塔特文化、拉登文化,在不同时期,凯尔特文化因为地域融合变得越来越丰富,人们之间交流的方式也越来越统一,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这为后人学习研究提供了全面的历史资料。19世纪中期工艺美术运动开始,西方现代设计师们发展运用这种文化中的民族元素,设计出很多有着自己民族特色,但又让世人惊叹的优秀现代作品。
中国的历史也是由战争与和平交替组成的,从夏商的奴隶社会,到秦皇汉武的封建社会,战争让周边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来,进而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庞大与深远,为我们后人留下丰厚的艺术资源。因为19世纪的闭关锁国、、、、,到后来的人民内部矛盾,中国在西方平稳发展现代设计的时候,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现代设计,直到20世纪末和平稳定的中国,才终于跟上世界的设计步伐,立足本国学习外国,才是我们发展现代设计的根本立足点。
(二)交流合作创造多元化的文化形式
陆路交流是古代中西方最早的沟通方式,中国的“丝绸之路”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由于造船业的发展,哥伦布、郑和、马可波罗等人又开始通过航海进行海路交流。古代的中西方是不断地接触学习、互通有无的,中国把带有本国特色的陶瓷、绸缎运往欧洲,欧洲又把有着地域特色的地毯、香料运到中国,在这频繁地物物交流中,欧洲看到中国的先进与伟大,中国也认识到外夷的优秀与神奇。
法国学者弗里德尔在《现代文学史》中对中国有这样的评价,中国是一个模范国家,不仅仅是艺术方面,他的智慧也同样优秀。在1688年出版的《关于涂漆和上釉的论文》中写道“有什么能把我们的厢房装饰的比大理石还要光泽照人,更叫人惊奇的方法呢?”法国丝绸商也把中国的丝绸重新加入麻线,制作出有法国特色的丝织品。这种“中国风格”的盛行最先出现在荷兰和法国,之后迅速传播欧洲各地,直接、间接地推动了西方工业革命。
欧洲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要数清代康乾盛世时的北京圆明园了。圆明园建于1709年到1744年,当时被称作“万园之园”,就是因为圆明园融入了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的精华,在这个园中,设计师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创新地把中西方文化融为一体,使西方文化艺术在这里得到提高和升华。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中国早先的艺术家们就意识到,对待外来文化不能生搬硬套,要兼容并蓄、强强联合,也说明中国很早就有海纳百川的博怀,接受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艺术。
二、中西方设计文化的碰撞与创新
(一)中西方现代设计的碰撞
自工艺美术运动开始,中西方文化在现代设计中一直有着借鉴与碰撞。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开放的一面和保守的一面。在当代世界文化快速交流与合作的前提下,我们如何学习外来经验,表现自我个性,是摆在现代设计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欧洲国家在发展本国现代设计时,就有英国著名的艺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强调过:现代的设计应该是为大众服务的,设计的来源可以借鉴传统的哥特式风格,也可以从亚洲中国、日本文化中寻找灵感,回归自然。这是他在1851年参观完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后的评论。从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19世纪欧洲现代设计理论就提出对传统继承和对外来借鉴的观点。
中国思想家和革命家康有为也对中西方文化碰撞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应该坚持两个原则:一个是反对不顾中国国情的照搬照抄,甚至是对外来文化的全盘接受。他认为欧洲的文化也不是最完美的,因此盲目地“举中国数千年道德教化之文明一切弃之”而“全法欧美”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他提出“立国自有本末,行政自有次第”,因此一定要立足本国,再向别国学习,决不能只做“拿来主义”。二是强调对本民族元素的继承与发展。他认为:“人失魂乎,非狂则死;国失魂乎,非狂则亡。此立国之公理,未有能外之者也。”所以“亡莫大于国魂亡,而国亡次之”。这就说明了如果不坚持自己本国的民族魂,那么“国魂”没了比国家没了更加可怕。
(二)中西方现代设计在碰撞中寻求创新
黑格尔在他《美学》中这样评论过:和谐本身就是在差异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如果能够接受差异,那么和谐自然会把这些差异统一成为一个整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也消除了这些差异的纯粹对立,因为他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现在西方文化对落后民族的吸引是不可抵御的,正确认识设计民族化与世界化的辩证关系,是每个处在世界设计大环境下的国家不可逃避的问题,设计的民族化与世界化不能同等对待,也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一个整体。
设计需要创新,但我们要正确理解创新,不是“前无古者,后无来者”才是创新,真正的创新是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一种扬弃,而不是否定。如果把传统与现代当做不相干的两个方面,那么,现代设计就会成为“无根”设计,也会让他成为“四不像”,甚至会自我灭亡。在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就存在对传统文化的反叛,结果就是欧洲文化的自我窒息灭亡,直到后来掀起文艺复兴运动,才让欧洲文化再次死而复生,并创新壮大。
三、现代设计中传统的回归
(一)现代设计的回归趋势
中国设计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回暖,对外国设计的照搬照抄已经被国内外评论家给以分析和批判。21世纪后,中国的现代设计已经慢慢有传统回归的趋势。正如上一章说的那样,虽然传统回归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短时间内要抵制对外来文化的诱惑,又要对数千年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康有为说过“各鉴其弊而损益之”,才是我们现在最该做的事。我们对中国现代设计的方向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位,接下来就是为这个方向而努力,努力把传统中的民族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去。
(二)中国现代设计的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
1.文化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的礼义文化,因此中国人对理想设计有这样的描述:首先有“敦厚稳重,端庄气派”的感觉,算是一种正统的设计风格;其次可以表现出“潇洒飘逸,含蓄优雅”的气质,属于一种文人雅士的品位;最后是“纯朴古拙”的味道,也是“反扑归真”的一种渴望,这种设计可以感觉出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真谛这三种设计风格都是中国文化表现出的不同形态。除此之外,中国人还喜欢热闹、欢快的气氛,喜庆元素在现代设计中也可以把中国文化表现的很有特色。
2.民族性
设计中的民族性是创造民族特色的基础,也是民族风格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术可以说是一切艺术的母体艺术,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设计师可以通过对有形物质的大胆创新,达到形而上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实现了现代人对古朴而自然世界的情感追求。
篇9
【论文摘要】:文化意象是各个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具有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在汉英翻译中,应尽量保留原文意象,同时还要采取其它策略恰当地处理文化意象问题。
一、文化意象的界定
根据辞海的解释,意象是表象的一种。即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思想性表象。文艺创作过程中意象亦称"审美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语言历史、社会习俗、价值观念以及文学传统等,意象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饱含着丰富的内涵文化信急。一般说来,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各个民族初民时一期的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品里,它们慢慢形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就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
文化意象蕴含的浓厚的文化色彩通常使得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性。前者是指目标语没有与原语文本相对应的语言形式,后者是指与原语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尽管翻译时困难重重,人类是有共性的,语言也是有共性的,这就构成了语言可译性的基础;不同民族间的往来和文化的大融合则构成了文化可译性的基础。总的来说,只要采取适当的方法策略,文化意象的可译性还是大于不可译性的。
二、汉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
翻译是信息的传输,文化意象翻译就是文化信息的传输。传达文化意象,一是译者的职责,即译者不应满足于传达原文文化意象的一般意义,而应把尽最大可能传达原文的文化意象也视为自己的一种职责。二是对读者的信任,即译者应该相信读者随着民族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接触到的外来文化日益增多,已经有能力接受带有外来文化印记的各种文化意象。下文将简要谈论汉英翻译中文化意象处理的几种策略。
1. 保留意象
翻译就是信息的传输过程。通常情况下,只要不影响译文的准确表达并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译者就应尽量地保留原文的意象。由于不同语言间存在许多相同点,一些英汉表达法在意象和含义上都具有相似之处,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可以将原文意象直接译出。
2. 保留意象加注释
如果意象是中西方文化共有的,可以采取互译策略。然而有些意象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含义,或是某一文化所特有的,其他文化的读者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译者只是保留原文意象而不做任何解释的话,就会给读者带来疑问和误解。"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如果直译就会使读者不解其意。因为英语读者未必熟悉这个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所以译者在直译成"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Chukeh Liang"后,必须增加补充说明性的成分"the master mind"。同样,一些汉语习语包含历史典故,神话故事和传奇人物,在英语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习语。如在译"东施效颦"时,如果直译为"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而不加注释,读者就不能理解它的隐含意思,即嘲讽不顾本身条件而一味模仿以致效果很坏的人。因此,杨宪义在译文后又加以注释: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s. (Yang译)
3. 改变意象
为了尽量传达原语信息,应该力求保留原文意象,然而有些意象只为中国文化所特有,如果译者仍旧按字面意思译出而不加以改变的话,译语读者就难以理解。这种情况下,就要相应地改变原文意象传递其意,也同样能达到与原文一样的交际效果。在中英文化里,龙的意象截然不同。在中国,龙是中华民族和精神的象征;在英国,龙是罪恶的象征。因此在翻译"望子成龙"时必须改变龙的意象,译成"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再如,"天有不测风云"的汉语意思是灾害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但在英语文化中,"风云"没有这层隐含意思,因此也要改变风云的意象,译成"something unexpected"。
4. 省略意象
有时原语和译语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是无法跨越的,如果原文意象无法在译文中再现,或者原文意象所传达的意思可在语境中推测出来,抑或是原文的多个意象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时,译者可以在透彻理解原语语篇的基础上,省略部分原语意象或全部,而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译出原语的比喻义,尽量使译语读者和原语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如汉语中"张三李四"是约定俗成的代称,不特指某一人,因此翻译时也不必将其译出,省略意象,译成"everybody"即可。再如"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尽管意象不同,喻义却相同,都是用来指女子无与伦比的美貌,具有强烈的修辞效果。如果将这些意象全部译出,译文就会冗长无味,有堆砌词藻之嫌。因此,译者只需保留一个意象而将其它三个均省去不译。
5. 替换意象
文化习俗的差异使得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为了符合译语的语言习惯,译者在翻译时作些相应的变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有些汉语表示法在英语中有对等的表示,它们尽管意象不同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意思,这时译者可以直接采取替换策略。如用"blow hot and cold"替换"朝三暮四",这两个习语意思基本相同,都用来指反复无常。再如用"burn one's boat"替换"破釜沉舟",都是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用"paint the lily"替换"画蛇添足"等。
三、结论
很多语言借助某一具体意象来表达意义,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意象的处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意象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成功与否。文章针对汉英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象处理问题介绍了几种策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灵活采用各种方法恰当处理意象问题。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 辞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2] 谢天振. 翻译研究新视野[M].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
[3] 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篇10
关键词:学前儿童;创新思维;实践创新
国内对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成果较多,但涉及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就少了许多。从近几年国内的论文及著述来看,虽然关于儿童艺术教育的学术性研究不少,但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在具体教学中的方法和过程的实践性创新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前美术教育的理论创新,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践创新发展。
一、社会环境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影响
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种形式,其中美术与音乐则是不需要语言就能够让人从音乐的旋律和美术的创造中体会其创作者的情感和社会体验。从美术方面而言,人们则可以通过前者的文字描述和线条、颜色、形状等方式来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在人们传递历史的过程中,还会增加一些被神化的人物形象以及具有某些历史意义和教化意义的故事来教导幼儿,教会幼儿如何运用线条、形状等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感受。不难发现文字也是通过线条的方式体现在我们的眼前,美术不仅能体现美的事物的发展过程,还能体现文字的历史发展进程,它是我们传递、创新、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式。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前人所书写的文字、人物形象、各种与生活相关的物品并进行联想,在教师的引导下,推断提供的图片文字表现的是什么物品或与现代文字的联系又是怎么样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地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艺术作品给幼儿欣赏,这样可以让幼儿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获得对美的感受。例如,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可以用其民族服装上的图案、线条、形状以及颜色的对比来反映其自身特有的文化环境及其发展史,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还能向幼儿传播其民族特有的文化知识、文化背景、文化的传播方式以及现在的发展进程。让幼儿了解其历史过程能够有助于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向幼儿传播正向的、积极乐观的创新精神,这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应当保有的工作态度和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而奋斗终身的目标。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启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提升幼儿对美的事物的认识以及再创新。
各民族的风俗既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又是在相互团结、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若展开此类教学活动,教师可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给幼儿展现某一民族的风俗习惯,使幼儿对其他民族风俗有基本的了解。例如,“傣族泼水节”这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于每年的傣历六月举行)。可在园中开展“特别的祝福”活动,教师说明该节日的发展历程:“泼水节也称为“桑勘比迈”,节日当天穿着代表自身民族特色的服饰,手拿各种打水工具,无论男女老少皆可向对方表示自己的祝福。人们还要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教师再将节日时场景通过视频或图片的方式给幼儿观看,并运用语言引导的方式带领他们仔细观察,其民族的服装特色都有什么标志性的饰物或颜色等。让幼儿在认识当地民族风俗的同时对其服装也有一定的了解,教会幼儿懂得可从哪些角度去发现事物的不同,从而发掘自身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民间艺术不但汇集了我国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凝结了劳动人民对于生产生活的思想感情与审美趣味,更是丰富美术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宝贵宝库。而在现当代社会,文化显现出多元化特征,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艺术在日益渗透到我们的幼儿园生活中。外来文化虽然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认知,促进幼儿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但是也常因为幼儿园不顾外来文化的适宜性,对外来文化一味跟风,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部分幼儿园为了“赶时髦”或展现所谓的“国际特色”,片面重视外来文化的宣传,而忽视了幼儿对民间优秀文化和艺术的传承。汇集了我们国家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蕴含了不同的地区、民族和文化间的审美情结,传递了中华民族浓厚且真挚的思想情感,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学龄前儿童思维情感处于发育期,教育者应从学前教育阶段注重对其民间文化的熏陶,使幼儿对民间文化有初步的了解与感受,进而可以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其萌发出初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彰显中华民族淳朴原生的审美理念,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现在的教师和家长,很多人对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关注度和理解度不足,幼儿生活中接触欣赏民间传统艺术活动的渠道有限,应努力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艺术元素融合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2]。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环境创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园的生活环节也是民间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即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当中。让幼儿与这些喜闻乐见的环境产生交流,让特有的民俗文化、人文景观走进幼儿园。如清晨幼儿们入园的时候,我们可以播放一些有趣、欢快又好记的民间童谣,让幼儿每天伴随着愉悦、欢快的心情来到幼儿园;午睡前我们可以给幼儿讲述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课间操的时候,让幼儿在民乐的伴奏下进行律动等。让幼儿在幼儿园中,时时刻刻都处于民间文化的氛围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民间文化艺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让幼儿对民间文化艺术有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戏曲文化、饮食文化、神话传说、节日风俗、民俗工艺、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内容都可以补充到创设具备民间文化的幼儿园环境中来。除此之外,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像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都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创设选材来源。
二、教师自身要具有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对于一名幼儿教师而言,如果其没有存在这类的意识,那么幼儿的能力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创造性思维素质的修养,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在不同的年龄班要求可以有所改动。因为,各年龄段幼儿的思维发展都有所不同,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不相同。在年龄较小的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幼儿都是用简单线条和形状来表示自己的感受与认知。相较于小班的幼儿而言,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在运用线条以及形状的能力要较为强一些,他们能够创造出较完整的画面以及情节出来,在教师的命题作画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幼儿自由表现所想象的事物,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大胆地无拘无束地刻画他们所见所闻,鼓励幼儿运用联想、夸张等多种方式表现物象,正是幼儿的大胆创想,才使得幼儿的绘画充满生命力与创造性。尽管他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还有所欠缺,并不完全,但是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也能改变他们的创造性能力。
三、创造一个适宜幼儿学习的环境,是幼儿实践操作的前提
学习是一种心理活动,幼儿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其学习方式是在生活和活动中积累知识经验,所以创设适宜的情景,可以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具有“吸收性心智”,他们可以从创设的环境中吸收大量的信息。并善于运用感觉器官去了解认识新事物,不断积累和建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3]。所以在具有情节性的场景中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出来。一个优美且适宜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当然,要想创设适合幼儿的环境,就必须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熟悉幼儿的心理发展机制。
四、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的创造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给予过多的提示。教师只做引导不做指挥是较为正确的方式之一,教师的过度指示,只会将幼儿的思维固定化,这样他们就不会自己思考,而对教师产生依赖性,即依附于教师的思考和想法进行“复制”美术作品。对于幼儿自由创作的作品,教师在给予评价的同时也要多多鼓励他们创造属于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绘画作品。无论使用简单线条还是复杂线条,形状简单的,还是各种所谓“稀奇古怪”的形状,只要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并且能够自由组织绘画语言,表现对美的感受和认识,那就是好的美术作品,就应该得到教师的赞赏,爱的鼓励也能激发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与此同时,美术也是儿童自我表达的一种语言,美术可以将幼儿自己的想象、愿望变成可见的作品表达给他人。有时儿童的任意“涂鸦”不仅表现他们的天性,还可以培育他们注意观察与认识周围事物。儿童的绘画也可以看作是他们想要表达的一种语言和方式。这种语言表现了儿童对外面世界的感知、理解、建构,以及他们内心的情绪情感波动[4]。尽管在运用绘画这种方式表达的过程中会存在着许多不符合逻辑的现象,但是这也代表了他们对世界的初步了解和认知,更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需要。
五、活动材料是激发幼儿兴趣和想象力的有力保证
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就连成人也是相同的情况。如果一个人对一样事物没有任何的兴趣,那么就不可能有动力去做好它。所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的活动材料,如果没有能让幼儿提起一定的兴趣的话,那么这堂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幼儿没有兴趣就不会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也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更不利于幼儿深入探索习惯的养成。他们的美术作品也不会有太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所以,材料的投放数目、种类要适度,而且投放的材料应该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当幼儿的兴趣浓烈的时候,他们所创造出来的作品甚至会比一些成年人画得还更加有情感和画面感。除此之外,材料的多样性也能够促使幼儿自主探索不同的方法表现所思所想,并且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新的东西并且大胆地表现出来。与此同时,幼儿的美术技能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美术技能的提高还能影响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当幼儿的美术技能提高后,在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他就能用所掌握的技能将自己所创新的东西描绘到作品中,这样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更加富有创造性。我们不应当只追求美术作品在“形”上与客观事物是否相似,而是应当遵循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和其身心发展特点。
六、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为创造性实践活动提供不竭源泉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幼儿对生活中的最直接的接触体验是幼儿美术创作的源泉。所以说在幼儿的美术创作过程中,教师应当带领和引导孩子们去关注、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一切相关事物,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的认知发展过程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他们对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会有所差异,在美术创作中,对事物的创造性描绘也会不尽相同。教师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当地增加一些与外界事物相似或者相关的替代物。这样幼儿在作品的创造中就可以依据教师提供的“替代物”进行联想,幼儿在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观察对象进行相对的创作与创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知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教师在美术活动的时候就可以依据这一儿童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幼儿的美术创新能力。
七、教师应教授幼儿艺术作品欣赏的简单方法和技能
欣赏材料的准备上,对小班、中班的幼儿主要提供一些他们能够理解的美术作品、自然景物、节日装饰、环境布置等,还可以欣赏周围环境里的自然景色或图片;大班幼儿认知能力不断提高,使得他们的欣赏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欣赏的内容同时也在不断深刻化、复杂化。幼儿观察对象的增多有助于思考范围扩大、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欣赏方法、技能的教授,小班、中班幼儿可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在美术活动教学中加深幼儿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和了解,使其懂得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运用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初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观察的过程中学会从整体到局部,立体作品可仔细观察其构成材料的种类;大班幼儿可增加方法技能的难度,可教授其感悟欣赏和比较式欣赏。感悟欣赏主要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作品欣赏过程中,可任由思维驰骋不受限制。比较式欣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在这一方法的运用中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每一件作品在比较时没有好坏之分,仅仅是他们的表现方式和风格上存在不同而已。在比较的过程中主要观察作品的形式,联系社会因素就可以从中找到作品的差异。能分辨各类艺术作品、掌握作品欣赏的基本方法技能,有助于幼儿发展其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