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7:0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经费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江苏省;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免费师范教育
Abstract:Whileteachers''''educationalinvestmenthasbeenincreasedduringrecentyearsinJiangsuProvince,theproportionittakesintheoveralleducationalinvestmentisstilllow,especiallyininserviceteachers''''education.Oneofthemainreasonsistheshortageoftotalamountofeducationalexpenditure,andtheotheristhelongtermlackofimportanceattachedtoteachers''''education.SinceJiangsuisimplementingthestrategyof“InvigoratingProvinceThroughScienceandEducation”,itshouldenhancethequalityofteacherssoastopromotethefullscaledevelopmentofeducation.Thereshouldbeasubstantialincreaseinthefundingoffreenormaleducationsystem,thusfurtherintensifyinserviceteachers''''training,andperfectthesystemofeducationinvestment.
Keywords:jiangsuprovince;teachers''''education;educationalinvestment;freenormaleducational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力军,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教育是一项为教育发展培养师资的事业,在“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国家制定了很多政策来保障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江苏省是经济大省,也是教育大省,在全面实施“十一五”战略规划的过程中,省委省政府提出“科教强省”的战略,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将重点从关注规模转移到关注质量上来,并将提升师资水平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强调以优质的师资带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1]教师教育发展涉及经费投入、教育结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多个方面,本研究仅从江苏省教师教育的经费状况切入,重点考察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寻其发展策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投入,充足的经费是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江苏省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前列,但是在教育经费投入,尤其是教师教育投入方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2005年,全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41%、3.28%、2.79%、2.82%,而江苏省则为1.98%、1.88%、1.98%、1.84%;1999—2006年,全国与江苏省的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率平均为22.69%、16.72%,而同期全国、江苏省的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平均为16.37%、21.71%。①这组数据表明江苏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未实现教育事业相应的快速发展。在全省整个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背景下,教师教育投入更是不容乐观。
(一)教师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逐年减少
2003—2007年江苏省的教育经费投入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增长较快,年增长率分别为18.94%、20.71%、14.54%、24.37%(表1)。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年平均只有十二三个亿,且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逐年下降。2005年、2006年的教师教育投入与上一年相比较均呈负增长,分别为-15.55%、-7.23%。尽管2007年的比上一年增长了4.41%,但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所占比例只有1.56%,与2003年的占3.34%的水平相差甚远。
(二)教师培训经费占人员经费比例过小
在江苏省教育经费投入中,除2005年占52.9%外,每年都超过了56%,人员经费所占比例始终较高,其次是公用经费,基本占30%左右,然后是基建费,占12%左右(表2)。
虽然在教育投入中人员费所占比例几乎每年都超过56%,但其中的教师培训经费却少之又少,2003和2004年占人员费的0.04%,2005年虽有所上升,但也只占0.1%(表3),由此可以反映江苏省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之不足。
(三)教师教育经费分配不够合理
2003—2007年的教师教育经费中,用于师范生培养的比例高达93%以上,相应地,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最高不到7%(表4),两者比例差距悬殊,这说明江苏省有限的教师教育经费分配使用不够合理,对教师的在职培训支持不够。从绝对量来看,教师培训经费严重不足。根据江苏省2007年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江苏省共有专任教师565.46万人,当年的教师培训经费只有6000万元,每一位教师人均只有10.6元。可喜的是,这一局面正在得到改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师范生培养经费所占比例明显下降,同期的教师培训经费所占比例逐年明显增大,2007年达到6.78%。
二、原因分析
(一)教育经费总量短缺
在我国,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后被充分认识到,多年来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实际投入不够。无论从全国还是各省来看,政府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距离4%的目标甚远。从微观层面来看,在社会对各级教育的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学校或地方政府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通常将重点放在教育规模的扩张上,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学校的基建、保障教师工资等方面。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在经费分配方面暂时无法兼顾教师的发展,教师教育能分到的“羹”自然就很少。
(二)教师教育重视不够
在我国,师范教育经历了兴衰,收费与免费政策几经更迭,其间,由于没有有力的法制保障,师范教育经费常年短缺。经费投入对师范教育质量和规模造成了直接影响,通过师资的供给又对整个社会的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以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被当作“教书育人”的工具,包括政府、学校、教师等在内的各界都将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教师教育尤其是职后教育被忽视了。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看,职后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相关激励和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教师很多时候无暇顾及自身的学习与发展。教师教育是随着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发展而出现的。[1]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职业发展成为教育机构新的关注领域,“教师教育”取代了“师范教育”。另外,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需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教师不可能通过在学校期间获得的知识技能终身受用,而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发展。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教育教学不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展现职业道德、提升职业情感的过程。教师教育的重要性从未被认识到备受重视,再到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江苏省大力发展教师教育,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更需要学校、教师等的积极参与。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增加经费投入和加强政策引导,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确定合理的教师教育成本分担和投入制度,加强对教师职后培训的监管,从政策、法律、经济等层面为教师教育提供保障。
(一)大幅增加教师教育的经费投入
江苏省的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快速增长,为各项教师教育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政府历来是教育经费的承担主体,现阶段,由政府承担全部的教师教育费用还不太现实,因此,应该拓宽筹资渠道。教师教育经费,特别是教师的职后培训可以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为辅的多渠道机制。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州、学区和教师个人共同分担培训费用,每年提供给每位教师选修一门课程所需费用的一半,每几年给教师一次用于业务整体提高的休假年。
(二)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
教育部部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已重新推行师范生免费制度。这一举措虽然可以吸引成绩优秀的学生、尤其是成绩优秀的贫困学生就读师范,但仅凭这六所学校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对教师的庞大需求。况且,重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比例并不大。相比之下,由于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生活习惯、选择机会相对较少等因素的影响,省属的、非重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扎根农村中小学的人数较部属师范院校的更多。这对于补充农村贫困地区教师数量不足,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水平更具实际意义。因此,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地方师范院校实行免费教育应摆在优先地位。
江苏作为一个教育大省、经济强省,有足够的财力确保免费师范教育的实施。2006年全省GDP为21548亿元,2007年达到25560亿元,增长率为14.8%。2007年,全省高等师范院校约有学生82006人,地方师范院校的学费一般为4600元,住宿费约为1000元/年,生活费约为400元/月,全省共计需要约30亿元,仅占全省GDP的0.12%。
江苏省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免费师范教育法制化建设先行。不仅要有相应的师范教育规程,而且还应该加强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法制化建设。根据江苏省现阶段的具体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在法律制度层面确立师范教育的地位,给予师范教育充足的经费保障。
(2)建立免费师范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的实施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保证。政府要做好政策执行所需资金的预算与安排工作。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及时足额落实资金,是政策执行成功的关键。江苏省政府应对全省资金投入做好部署,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切实落实地方应投入的资金。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保证政策的顺利执行。
(3)逐步扩大免费的内容范围。江苏省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先从本、专科层次开始,然后再延伸到研究生层次。江苏省目前尚存在的中等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实行免费,将有助于吸引优秀生源报考这类学校、到基层任教。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0年,全国小学和中学教师要分别达到大专和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达到10%,而目前仅1%左右。可见,培养高学历教师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将免费教育延伸至研究生层次是必然的。江苏省应支持重点师范大学开展研究生层次的免费教师教育。
(4)健全免费师范生约束机制。实行免费师范教育,最大的担忧就是怕学生毕业后不履行义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合理的约束机制。应该在入学前让学生签订到基层和农村从教的就业协议,明确今后的权利和义务;任教服务年限的确定应该兼顾师范生个人的前途和服务任教地区教育的长远发展。基本宗旨是鼓励免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相关职能部门应负责履约管理,建立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档案,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各地应先用自然减员编制指标或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必要时接收地政府可设立专项周转编制。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三)进一步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力度
通过师范教育的系统学习,教师获得了基本的学历和教育理论,而进入工作岗位后,教师更需要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技能等。江苏省近年来也在逐渐增加在职教师培训投入,但是相对于庞大的教师队伍而言,这些投入亟待增加。目前江苏省的教师培训费用分担,以政府为主,学校、教师个人为辅。虽然教师个人承担较少的比例,这对一部分收入水平有限的教师,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来说无疑是笔巨大的开销。这种局面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改变。因此,坚持不懈地增加投入是江苏省政府支持教师教育的工作重点。加大在职培训力度,满足广大教师对学历提升、增强教学科研业务能力的需求,可以从这些方面改进:采取多样化的形式[3],如脱产与半脱产的中长期、研修班、培训班、网络教育等形式;由省级政府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制定一体化、系列化的培训内容,使之与教师的终身发展和职业规划相结合;逐步降低在职教育中对教师收取的费用直至免费。
(四)完善经费投入法规体系
在民主与法制社会,要做到“依法办事”、“有法可依”。发达国家之所以有完善的教师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我国现有的《教师资格考试法》、《教师职务条例及实施意见》、《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工程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虽然规定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教师接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等,但是在经费等方面并没有具体可行的规定。[4]因此,从中央到地方,要完善法律法规,保证应有的经费投入,将在职培训法制化;将进修与加薪、晋职相挂钩;完善教师准入制度、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教师终身教育制度等。
参考文献:
[1]李星云.“教育强省”背景下的江苏普通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3):112-115.
[2]靳娟.教师教育的历史与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2008(5):79.
篇2
作者:陈苡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对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开设经济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想让这些非财经类专业学生更好地了解经济学知识,必须让其更好地融入生活。与经济生活融合,是经济学最核心的教学方法之一由于经济学知识比较枯燥,理论内容较多,对于一个经济学的初学者来说,要想简单地通过看书、看图来理解这些枯燥的理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迫切地需要任课教师能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而这些方法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将经济学的教学与生活进行融合,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接触的生活常识入手,从中体会经济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知道,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懂得经济学知识的人才,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范围日益在扩大,但是目前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存在其缺陷,要想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经济学知识,就必须对其教学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就是将经济学的教学与生活进行融合。1.改革现有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市场上有关经济学的教材很多,其中不乏著名经济学家的著作,但是这些教材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显得过于枯燥、理论化。因为对于非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其学习经济学都是通过公共选修课来完成的,这就意味着其时间不可能多于专业课,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要想真正读懂经济学的理论,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经济学的教学中,首先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尽量做到以“应知、够用”为原则,使理论更加通俗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按照现在高职教育中提出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方法,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通过项目化来完成。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经济与生活》课程,本身就是强调经济与生活的融合,课时只有36学时,不可能——去介绍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因此,我们将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设置了几个基础的项目让学生学习,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我们设置了项目:如果去饭堂买饭时,你会站在哪一个队伍上?为了让学生了解供求理论,我们设置了项目:请你对“十一”期间商品价格的变化进行分析。为了让学生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我们设置了项目: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是世界末日吗?等等。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让学生能从浅显易懂的生活中掌握经济学的理论知识。2.改革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学校在进行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时,主要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同时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一些结论性的原理,而对于原理的形成思路却不甚了解,只会“纸上谈兵”。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教学方法。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只选取书本上已有的一些案例。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通过选取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生活案例进行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解释“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时,可以结合我国的春晚现象。我国的春晚举办了三十年了,每年的节目都差不多,陷入了“年年办,年年骂”的怪圈,这是为什么呢?而今年2012年的龙年春晚一改往年的风格,立体感更强,而且首次实行“零广告”,这让人们感觉到了不同,而这些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是我们每个人在过年的时候都会讨论的一个问题,真实而又现实。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采取新闻时事介绍法,这是一个可行又实用的教学方法。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在课后通过报纸或网络了解当前的社会经济时事,每一次课上课前,用五分钟时间介绍所了解的本周发生的具有较大影响的经济新闻,同时结合经济学原理解释这一现象,介绍完后,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这一方法对非财经类学生非常有用,因为他们本身平时就少接触经济类课程,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还有一个可和日常生活紧密融合的教学方法是市场调查法,这一方法在财经类的很多课程中有采用,但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很少使用,这是一个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好方法。比如针对目前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整,究竟效果如何呢?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从供求关系角度分析这一问题。又比如针对春运问题,让学生到汽车或火车站去调查了解,究竟春运期间各地的运力和车票价格有什么变化?等等,诸如此类的教学方法,都是要和生活密切融合才能有效使用的。改革现有的课程考核方法传统的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都是通过闭卷的方式,这种方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理论的记忆而不是理解。但是,非财经类学生学习经济学最重要的目的是掌握方法,能对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因此,考核方式应更注重过程考核。考查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课外调研、阶段测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可以进行一些口试,比如分组进行演讲、辩论等;考核也不一定是试卷形式的,也可以是写小论文等。这些方式都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之,经济学不是单纯的一门研究理论的学科,它所研究的问题可以用人类一般思维加以理解。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借助经济生活案例,让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地去学习,这样的教学就会事半而功倍,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3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近年来由于对“三公”经费缺乏有效监督,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失衡使“三公经费”控制十分困难,出现了诸如公开不透明、浪费屡禁不止、隐形支出难统计的问题。基于委托理论分析,可以从提高公务员薪资、提高公开的广度深度、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健全监督制度等方面来加以改善。以委托理论为视角研究,对认清和解决“‘三公’经费控制难”的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三公经费”;委托理论;“经济人”
近几年来,“三公”经费的使用问题受到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再次要求“加大‘三公经费’的公开力度,要求更加细化地说明公务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用车购置数及拥有量和国内公务接待的有关情况”。“三公”经费公开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三公”经费使用过程中的浪费问题、控制“三公”经费的支出规模,但是尽管如此目前“三公”经费的控制仍不尽如人意。“三公”经费滥用的问题其实也是一种委托机制失灵的现象。作为人的政府利用其信息优势和职务之便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了委托人民众的利益,造成了“三公”经费浪费、规模无法控制等问题。因此,从委托理论浅析我国“三公”经费的控制现状、“控制难”的原因以及措施,对于深入了解“三公”经费控制中的问题和对其有效治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三公”经费的控制现状
“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而“三公”经费的控制是指严格控制其在财政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1]。近年来由于利益失衡、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有效监督使“三公”经费滥用问题严重,出现了诸如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车私用等问题,浪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以公车为例,据国家发改委调研报告显示,公车使用存在个“三分之一”,即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
基于这个背景,国家开始狠抓“三公”经费的公开和控制监管,使“三公”经费的支出基数有了显著降低。2010年国务院要求公开中央各部门的“三公经费”以来,按官方财政公开的数据统计,四年来,“三公经费”决算从2010年的94.7亿元降至2013年的71.54亿元,共减少23.16亿元。其中,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由61.69亿元降至42.53亿元,减少了19.16亿元,居三项之首。但是我国的“三公”经费控制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第一,“三公”经费的公开仍不透明。从《2013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中可以看出仍有14 个省份未公开“三公”经费,并且公开的往往是上千万、上亿级别的大数,而缺乏细化精确的小数,没有细化精确到具体的花费项目,也没有说明花费的具体目的。与“三公”经费配套的一些基本参照数据,如部门人员数量等,也没有进一步细化公开。“三公”经费的公开越模糊,政府部门对于“三公”经费的使用就越自由越不受限制,控制其规模就越难。
第二,“三公”经费的浪费现象仍十分严重。目前公务接待的开支名目多、数额大,包含内容却并不清楚;打着出国学习考察,参加培训、会议的口号进行公费旅游为干部谋取福利的现象十分突出;单位违法超编、超购车辆,公车私用的行为也无法杜绝,据国家发改委统计:行政单位的公车每万里运行成本是社会运营车的5~6倍,而使用效率仅为社会运营车的1/5至1/6,浪费现象不可谓不严重。
第三,“三公”经费的隐形支出难以统计。“三公”经费支出常常被变通为其他支出,或是向下级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摊派、转嫁,或是将预算外收入用于“三公”消费。这种隐形支出就使得“三公”经费的实际支出难以考察,“三公”经费的总体支出数额无法确定,“三公”经费的控制自然也就无法实现了。
二、“三公”经费难以控制的原因——基于委托理论分析
在学术界普遍看来,委托理论遵循的是以“经济人”假设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模式,以两个基本假设——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为前提。在这种假设下,人便可能会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委托人之上,即可能产生问题。而由于问题的存在,委托人就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来约束和激励人,避免问题的发生,提高效率。
造成“三公”经费控制困难的原因有许多,本文基于委托理论分析,主要有:
第一,政府工作人员也是“经济人”。委托理论认为政府是由活动在政治市场上的独立经济人组成的,他们对公共权力的获取和行使并不是以放弃自身利益需求为前提的。以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自利行为为准则的政府工作人员,一旦其遵守法律的理性被这种经济人本质打败,自利现象就会出现[2]。长期以来,我国公务员实行低工资高福利的工资待遇制度,工资水平过低就容易导致部分公职人员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使“三公消费”支出增加。
第二,政府和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委托理论认为只要公共权力人即政府是信息优势者,且本性中又包含有自私自利的成分,那么,他就有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谋取私利。现实中官员往往为了自身利益,找各种借口隐藏信息,即使公开信息也是“形式重于实质”,对公众缺乏坦诚的态度与透明的行动[3]。“三公”经费越模糊,政府从中可获取的利益就越大,因此政府往往对利用其信息优势地位不愿意公开“三公”经费每笔支出的具体金额和使用用途,其数据究竟是高是低,是否合理,这些公众都很难判断鉴别。这种信息不对称就给了政府“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的可能性,也使“三公”经费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第三,监督机制不完善。就目前看来,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主体多,但其之间缺乏整合,监督的合力较弱,没有形成疏而不漏的监督网络,存在大量虚监漏监的问题,容易出现模糊的公务消费。现在“三公”经费的来源除了每年人大审议的经费之外,还有些是来源于预算外资金,这些资金难以监管。而且“三公”经费常常分散在预算科目的各项支出中,内容和范围也界定不清,支出随意性较大,民众也没有足够的依据对公开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不能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三、建议:如何有效控制“三公”经费
在委托理论看来,由于最终人——官员是自利倾向的,并且作为委托人的民众和作为人的政府之间信息并不对称,不易进行监督,所以极易导致委托机制失灵。“三公”经费控制难的问题其实也是一种委托机制失灵,需要我们从委托理论的视角寻找解决的途径。
第一,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推行“阳光工资”。相对于国内其他行业和国外公务员,我国公务员的收入水平偏低。“经济人”假设认为公务员首先考虑的会是个人的物质生活状况,注意的是自己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然后才是公共利益[4]。逐步提高公务员的工资性收入,把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等“隐形收入”显性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务员的社会公平感,减少其不良公务消费的动机。
第二,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打破信息不对称。首先,应该制定完善的“三公”经费使用标准,对公务接待的含义标准、公车配置的标准和公务出国方面的规定都作严格的规定,并且在网上公示[5]。其次,在“三公”经费预算制度上,应该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将“三公”经费纳入基本预算,预算的项目也应该更加细化可操作。最后,在“三公”经费的审批制度上,应该将“三公”经费预算公开、社会反馈意见搜集、政府回应及修改预算等工作前置到预算审批之前,更好地让公共了解经费的支出并建立公民政府双向沟通机制,打破信息不对称局面。
第三,“三公”经费的公开应更细更全,透明度亟需提高。政府收入和支出都与人民息息相关,政府有义务让人民了解他们委托政府管理的公共资金是从什么渠道获得又有什么用途,这种安排和使用结果是否合理。以美国为例,它的联邦总务局每个财年都会将联邦政府的公车使用情况(公车的数量、车型、单位使用成本)公布在网上,供公众随时查阅和对比分析。我国政府也应统一规范“三公”经费公开的途径、形式和标准,提高公开的深度、广度,使“三公”经费的公开更加精确完整,让百姓们能够看到“小账”、“细账”。这不仅是对人民权利的保障,让民众充分参与到政府权力行使的过程中,还有利于民众行使委托人权力监督政府,约束政府行为。
第四,建立“三公”经费绩效考核体系,实行问责制。“三公”经费的控制除了继续加大公开力度,还必须要进行事后评估考核,加强责任追究。首先,审计部门要不定期的对“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进行审计,特别是针对支出规模大的单位,并提出审计意见。在“三公”经费决算公开之前,应审计“三公”经费支出的准确性、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以便民众和媒体更好地监督。其次,还应把“三公”经费的使用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不按法定要求公开“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部门的负责人问责,加大对违规单位的处罚力度[6]。最后,还应把“三公”经费的情况与公务员的个人年终绩效评估挂钩,奖优惩劣,约束公务员平时的公务浪费行为[7]。
第五,健全“三公”经费监督体系,提高监督水平。首先,要充分发挥人大在“三公”经费预、决算中的监督作用。在审批“三公”经费预算时要进行事前监督,“三公”经费只能从本单位的基本支出预算中支出,不得从其他渠道支付,对“三公”经费决算的审议也要认真负责,以做好事后监督。其次,要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对违法使用“三公经费”的政府进行审查,以保障“三公经费”管理的有序性。最后,要重视群众和媒体的监督,在香港,公务接待要上报宾客名单、宴请理由、预计消费和人均消费等信息,以供民众有效监督,形成透明的监督机制[8]。“三公”经费预算的公开要细化到“项”上,让民众一看就懂,便于公民监督。
五、结语
本文基于委托理论,浅析了我国“三公”经费的控制现状、造成“三公”经费控制不易的原因和更好实施“三公”经费管理的建议。但文章仅从提高薪资、公开透明、管理制度、绩效体系、民主监督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要控制“三公”经费,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三公”经费的预算体系建设、精简机构数量和在编人数等。“三公”经费的控制是现在国家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的要求,对于提升政府的诚信力和社会形象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认真执行国家有关“三公”经费的规定,努力控制“三公”经费规模。
参考文献
[1]田冠军.“三公”经费的控制与审计探讨[J].审计研究,2014(04):74-78
[2]谭鑫.浅析我国腐败问题的成因及治理——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分析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3(02):185-186
[3]王育红.浅议“三公经费”消费的治理[J].中国外资,2013(10):130-131
[4]郑永兰,潘晨光.由“高薪养廉”谈我国公务员物质激励的必要性[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5]郑璇.我国“三公”经费公开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学理论,2013(16):54-56
[6]胡颖喆.公共预算作用下的“三公”经费控制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4): 32-33.
篇4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流动人口大量增多。随着人口流动所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在研究了众多学者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的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流动人口及受教育权的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并分析了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现状,得出完善受教育权益保障迫在眉睫。其次,分析了我国在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的建设成就及法律保障存在的漏洞或不足。再次,根据问题结合原因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提出建议。
研究意义
我国的流动人口是 2世纪 8年代中叶出现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有现象。流动人口尤其是流动民工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的特殊群体,也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保障现状分析出发,探究目前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缺损的原因,有利于明确我国当前面临的保障困境,探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问题的对策,促进受教育权益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实现教育和社会的公平,并对维护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及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内研究动态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农民工大军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下是我国学者的主要观点:
陈信勇,蓝邓骏在《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应然与实然》一文指出当前流动人口子女权益缺损主要有几点表现:1.入学条件遭受不公正对待。许多地区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需要很多证明才能申请就读公办学校。虽然国家已经取消借读费,但是还有很多公办学校巧立名目征收类似于借读费的歧视性费用。2.难以平等享有教育资源。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及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造成流动人口子女与优质教育无缘。3.民工子女学校成为歧视源头,并且遭遇义务教育根本价值强烈冲突。4.由于流动人口的工作、居住的流动性使得子女学习过程不稳定从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法学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3篇)法学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3篇)。
李业春在《进城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权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一文指出:1.辍学和超龄上学现象严重。2.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只能就读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学习条件特别简陋。3.流动人口子女易产生不健康心理状态,影响对社会的认知,很难产生对社会的认同。
鹿文卿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保障研究》一文认为受教育权有缺损体现在受教育待遇上的多个不平等。1.教育经费不足,根据国务院规定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的供给以流入地政府为主,流入地政府的财政直接影响到受教育权的实现。2.教育及教学设施匮乏,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缺乏并且存在安全隐患。3.参加教育及教学活动的不平等,流动人口子女容易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而无法正常参加某些教学活动。
顾益民,张慧洁在《行政法语境下的流动人口受教育权保障》中通过行政法视野分析认为造成受教育权益缺损原因有:1.县市等基层行政单位所承担的教育财政压力和行政责任与其政治经济和法律地位不成比例,负担沉重。2.缺乏有限的行政监督行为和系统性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教育行政责任人往往是基层县市级的教育管理者,责任追究中裁量空间过宽。
邬雪红,姜国平在《论我国流动儿童受义务教育权的司法保护》中详细分析了司法保护的诸多缺陷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问题的解决。1.宪法不能进入普通司法程序作为法院判案的依据,不能通过宪法予以救济。2.尚未建立宪法诉讼制度,有时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的替代方式对受教育权予以保障。我国民事法律中没有对受教育权予以明确规定,民法理论上也没有关于受教育权的概念。3.受教育权也很难通过行政诉讼救济。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限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行政行为,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而且只有当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特定相对人的受教育权时,行政相对人方可提起行政诉讼。
郑 风,李 娜在《论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的完善》中分析了法律保障的不足,认为:1. 我国对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程序性规定较少。2. 法律体系存在内在矛盾并且与现实制度的不配套使受教育权利得不到实现。3. 在教育法体系中,有关保障受教育权的部分比较单薄,对侵犯受教育权所负责任主体、法律责任、法律救济途径的规定还比较模糊。
顾倩在《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保障》中认为需要扩展法律保障范围以及完善司法救济制度。1.修改部分法规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并制定一部切实保护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法》。2.增加行政诉讼救济途径并确立民事诉讼赔偿制度,当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受到除行政机关和公立学校以外的平等民事主体侵犯时,应当追究侵权者的民事责任,认为应该建立宪法诉讼保障制度。
李业春在《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一文认为应该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制定《义务教育经费法》,保证教育经费的合理、足额的投入与使用。制定一部切实保护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权的《农民工子女教育法》并完善《义务教育法》。
鹿文卿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保障研究》一文提出可以可以采用公益诉讼的救济方式,公民、社会团体及国家机关都可以作为原告,以 行政不作为 为诉因,以侵犯受教育权的主体为被告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流动人口子女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属于弱势群体,当个人诉求利益遇到困难时,国家应当提供一种公益诉讼以实现他们的诉求,维护他们的权利。
陈思琦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探析》中提出应该加强教育法规的可操作性并且制定《教育经费法》规范教育财政投入法学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3篇)工作报告。增加中央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总体投入及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完善各种教育经费监督机制,明确违反教育经费法的法律责任。逐步扩大对行政诉讼法中作为保护范围的 合法权益 的解释 ,放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国外研究动态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1944 年教育法案》,明令废除学校教育中的双轨制,确立人人享有最低限度的平等受教育福利权。2世纪 6年代以来,教育平等的立法理念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1967 年的《儿童和他们的小学》强调政府更加关注教育机会和社会协调,减少社会阶层之间的屏障,通过国家干预,突破因社会经济障碍而陷入贫困的儿童无法摆脱困境的恶性循环,对于那些处于 教育优先区 的贫困与处境不利儿童给予额外的教育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政策,推进教育民主化,确保不会有人因贫穷等问题而丧失接受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受教育权,2017 年颁布的《儿童法案》,采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儿童权利,包括卫生权利和平等受教育权等。
美国的 教育券 计划。美国一些地处经济发达地区、条件比较优越、历史比较悠久、牌子比较响亮且又有政府保障的学校,反而不如一些私立学校和条件不利学校更具创新精神。为了实现公平竞争,在更深层次上实现学校均衡发展,在部分地区采取了诸如 自由择校 和 教育券 等制度,把国家的人均教育经费以 教育券 的形式发给学生家长,由他们自由选择自己信任的学校,达到学校在竞争中的均衡。
美国的特许学校运行办法。学校要和教育管理部门签订一个合同,学校要对学生承担责任,公共管理部分就把本地的学生经费给该学校。根据特许学校法,民间也可以兴办,民间兴办的学校可以从国家获得公共经费。特许学校被认为是公办学校,不得收取学费,也不得用任何理由拒绝一个在该学区的申请者。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主要研究内容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研究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问题。首先通过分析众多学者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制度建设的文献的基础上,对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并分析了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的重大意义。其次,阐述了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保障的历史进步及其如今面临的困境,概括了我国近年来在法律在政策对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问题做出的努力,并通过调查得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从法律保障、政策、学校、家庭和自身因素分别分析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难实现的原因,进而就完善其宪法、民事、行政法律保障提出对策和设想。
创新之处
研究内容的创新:当前,学术界对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保障制度从社会学、教育学等角度研究相对较多,从法律角度研究的比较少。而我国的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制度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在研究内容上就从这一角度进行研究。
我国护理学本科培育的是有科研能力与临床能力的综合型护理人才法学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3篇)法学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3篇)。教育重在培养质量 ,既要关注护理学本科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又要强调其科研实践能力。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学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开题报告是护理学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护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所要研究的问题,并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过程。开题报告的撰写是训练护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1〕。本文对 2017~2017 级某中医院校的 243 名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开题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以期对提高中医护理学本科生开题报告撰写质量进行深层次地探讨。
研究对象
级、2017 级及 2017 级 3 届中医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共 243名,其中 2017 级 62 名,2017 级 74 名 ,2017 级 107 名 。 均为国家高考统一招生,学制4年。
方法
依据选题范围、科研设计及撰写方法3 个方面对 243 份开题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开题报告由资深护理专家与护理学院专职教师依据评分表评分。采用SPSS13.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选题范围243份开题报告所涉及的选题范围见表1和表2。
科研设计 开题报告中实验性研究占 86.7%,均为临床试验,调查研究占29.3%,无研究设计开题报告占 42.28%。其中,实验性研究设计,明确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占85.1%, 随机占17.7%;正确设置对照的占 79.68%。
开题报告撰写情况 243 份开题报告撰写存在问题详见表 3。
讨论
选题范围
从表 1、表 2 中见开题报告选题范围较大 ,其中 ,临床护理最多,占34.98%,其他为中医护理占 19.75%,社区护理最少仅为3.29%。 中医护理中,中医技术操作技能最受关注,涉及内容包括静脉炎防治、穴位按压、腹部按摩等中医专科护理技术,占中医护理选题方向的87.5%。 中医护理学本科生开题报告选题范围较广泛,特别是涉及到中医护理及临床护理的内容较多。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穴位按压及各种防治静脉炎的中医护理操作方法最受关注,占中医护理选题的 87.5%,这不仅表明中医院校护理学本科生对本专业的重视度及理解力,更说明护生选题能从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 对本专业的操作技能勤思考与研究,而以社区护理作为选题方向的最少,可能与护生对社区了解不够有关。心理护理占选题方向的18.52%, 这与当今社会更重视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有关。
开题报告撰写质量
开题报告中需要详细论述的内容包括选题的目的和依据;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并附有主要参考文献;自己的设想以及课题的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选题的基本内容、构思及预期达到的水平;所需的科研条件,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 ;论文工作计划
对策
实行导师制的论文指导
篇5
本研究数据全部来自教育部信息中心1997年的《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本研究所要讨论的是义务教育投资,所以仅仅使用了其中的地方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办的普通中小学(下文中的中小学如无特殊说明均指此类)的有关数据。且仅仅涉及原数据库中的如下指标:年平均学生数、预算内教育事业支出、预算内教育支出2、预算内教育经费总支出、预算内教育经费总支出2,以及各县的发展指标,如总人口数、农业人口数、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总支出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总支出、事业支出和预算内教育经费总支出2、事业支出2的区别在于前者包括来自预算内专项资金及其它教育经费的支出。
由于讨论的是县(下文中的县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县级行政区)的义务教育投资状况,为了得到各个县对义务教育的投资额,本研究对每个县的中小学的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数据按小学、初中预算内经费和预算内义务教育总投资三种情况进行汇总。在经过上述处理之后,研究者考虑到直辖市、地级市辖下“区”的教育投资与其他的县级行政区有所区别,即市一级有部分教育投资是所辖“区”的共享教育资源。但是本研究考察的县级教育投资,这一部分教育投资无法体现出来。这样就导致实际上少计算了这些地方的教育投资。因此,为了剔除这种影响,研究中必须删除这些“区”的数据。为此,本研究采用了如下办法:即这样的区在地县情况数据库反映出没有农业人口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特殊情况,把这样的数据删除,即可。这个办法有局限性(下文会论及),但笔者尚未找到更好的其他方法。在此同时亦剔除年平均学生数、预算内教育事业性经费、预算内教育经费总支出等指标缺省的样本。
而某些县的年平均学生数和总人口数太少,原因是边远地区,如内蒙古、新疆、的一些县,人口很少。因为人少,所以预算内教育经费也不多。但是这些人口太少的县教育情况太特殊。如果将这样的县纳入研究范围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在正式研究时剔除了人口少于10万的县。此外,为了更好地研究1997年和1998年我国初中、小学和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的县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问题,还需要对上述数据进行再处理。本研究在讨论各县的预算内教育经费差异时应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由于各县的教育规模不同,一个县的学生人数较多,其教育方面的开支也较大。为了排除学生人数对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影响,在讨论中小学经费差异问题的时候,本研究将使用生均经费:因为初中学生的开支大于小学生,初中和小学人数不易加总,而一个县学生数的多少受人口数影响,所以在讨论义务教育阶段预算内经费差异时,本研究将使用人均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的指标。所以需要对原来的数据进行再处理求出其生均或者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数据。
本研究经过此种处理,用于讨论经费差异问题的数据的一些统计特征可见。有关经费差异影响因素问题的其他数据的情况及其统计特征,将在后面的章节讨论。
二
本研究希望先通过统计的方法说明差异的存在,然后再进一步说明差异的情况。为了便于进行统计检验,本研究根据县所属的省份,按照国家划分的“一片”、“二片”、“三片”地区将所有的县归类到这三个地区:“一片”地区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辽宁、吉林等9省市;“二片”地区为河北、山西、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重庆和陕西等13个省市:“三片”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云南、广西、贵州等9省区。
由于出现了异方差,多个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F检验的前提不满足,所以本研究使用不依赖于数据分布状况的Kruskal-Wallis检验(KW检验)来检查这三组平均数是否具有相同的平均数。对3个项目的检验结果显示②这三组数据各项目的平均数相等的概率(p值)都是0.0000,非常接近于零,也就是说,在统计学意义上这三个地区诸人均预算内教育支出项目的平均数是不相等的。
通过上述检验,本研究可以认为,在统计意义上,我国“一片”、“二片”、“三片”地区的人均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确实存在着差异。从情况来看,富裕的“一片”地区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高于不发达的“二片”、“三片”地区。
此外,显示:“一片”地区的各项人均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标准差明显大于“二片”、“三片”地区,数值上是这两个地区的2—3倍。Levene方差齐次性检验又显示这三个地区的方差不齐,方差相等的概率几乎就是零。所以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不仅预算内义务教育支出的平均水平存在差异,而且其内部的差异水平也是不同的。这说明,对于富裕地区而言,它们有必要向本地区的落后县投入资金减少其内部的县在预算内义务教育投资上的差异。
至于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经费支出的情况与人均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情况类似。多个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F检验显示,这三个地区中至少有两个地区的小学和初中各项经费支出的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是不相等的。但是方差齐次性Levene检验表明各项支出数据的方差不齐。进一步的Kruskal-Wallis检验显示,虽然方差不齐,但各地区之间在小学和初中各项预算内经费支出上确实存在的显著性差异(p值均为0.0000)。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本可以认定,我国的县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总支出和预算内教育事业支出,就人均水平来说,是存在着地区差异的。
三
测度相对差异的指标有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塞尔系数,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所以为了能够全面地反映我国县级义务教育投资的相对差异,本文将分别运用这三种系数来进行讨论。
从所示的情况来看,小学生均经费、初中生均经费和人均经费的相对差异中,小学生均经费的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塞尔系数明显大于初中生均经费和人均的系数值。小学生均经费的相对差异最大,人均经费的相对差异最小。这说明我国小学经费的地区差异要大于初中经费的地区差异:也要高于人均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的地区差异。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初中对于教材、教具、教师的要求远远高于小学、且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所以经费的需求量也较多,此时,在我国整体上教育经费并不富余的情况下,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初中经费上的差异便相对要小一些。
预算内教育经费中事业支出与总支出的差异只在于“是否计入基建支出”。而“是否计入基建支出”对三种系数变化的方向的影响参差不齐,有增大、有减小;对其变化数值的影响则非常小。“是否计入基建支出”对义务教育人均经费支出的三种系数的影响最小,系数的改变不到1%;对小学生均经费支出的影响不及7%;而对初中生均经费支出的影响不足4%。由于影响微弱,我们再考虑计入基建费前后的系数方向的变化已经没有什么大的意思。但是这种微弱的影响却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最后,我们来比较一下数据中预算内总支出与预算内总支出2、预算内教育事业支出和预算内教育事业支出2的相对差异变化。这两组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包括了来自预算内专项补助资金和其它教育经费的支出,后者没有包括这部分经费。上述两组数据的变异系数和塞尔系数均是后者的系数值大于前者的;基尼系数值的变化比较特殊,人均或生均事业支出的基尼系数大于人均或生均事业支出2的基尼系数,而预算内总支出的情况恰恰相反,人均或生均预算内总支出的基尼系数小于人均或生均预算内总支出2的基尼系数。但是与上面分析的“是否计入基建费”的情况相似,“是否计入这部分专项补助资金和其它经费”对上面的这三种系数的影响都不大。变异系数的变化都没有超过1%;各对支出项目的基尼系数和塞尔系数的变化大多数也没有达到1%,可见变化不大。
从这三种系数的变化上,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家专项补助资金对改善预算内教育事业支出的相对差异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因为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塞尔系数不仅变化不大,而且都变大了。究其原因,可能是发达地区预算内教育经费中来自其它教育经费③较多,抵消了国家对贫困地区育进行补助的影响。美国的情况也是这样,有研究显示,美国联邦资金对改进教育投资的公平作用有限(Gittell,1996)。
蒋鸣和(1998)也曾经计算过1997年我国人均和生均教育投资的基尼系数和塞尔系数。但是其并未在论文中列出塞尔系数的值,故无法进行比较。就基尼系数来说,蒋鸣和算出的人均教育支出在0.23和0.24之间;生均教育支出的值也大致在相同水平上,均要比本研究计算出的值要小。原因可能是:第一,样本不同。蒋鸣和用的是1753个县的数据。第二,对预算内教育经费统计的口径可能不一样,某些指标也不一样。蒋鸣和计算了生均预算内拨款的基尼系数,未算本研究用的预算内总支出2和事业支出的指标。第三,计算基尼系数的方法可能不同。蒋鸣和的论文虽然没有列出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但从其行文来看,估计是用积分逼近方法计算基尼系数的,而本文采用的是Fei,Ranis和Kuo(1978)所用的公式。
最后,本研究用塞尔系数分解公式对差异进行分解以阐明我国县级义务教育投资的省际差异和省内差异的状况。
列出了我国县级各项教育支出项目的塞尔系数总值和分解所得的省际差异和省内差异的数值。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某些省份的县级数据较少,所以,此处塞尔系数的计算仅仅涉及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陕西、甘肃、新疆等19个省区的有效数据。
这种教育投资的省内差异大于省际差异的情况并非我国所独有,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据有关研究,美国学区的经费的州内差异大于州际差异(Odd-en,Monk,Nakib&Picus,1995),不仅如此,同一类型学校经费的学区内部的差异也要大于学区之间的差异(Cooper,Bloomfleld&Speakman,1997)。此类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估计是: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分布虽然不平均但并非是经费少的多数地方集中于一处,一个省或者一个地区内部总有相对较为富裕、预算内教育经费较多的地方。当我们进行省际比较的时候,只能将各省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而各省的平均水平使经费多的和少的地方扯平,但是对于一个国家这种平均水平的差异又不是很大,于是导致了这种教育投资的省内差异大于省际差异的现象。从此处,我们还可以看到使用省级数据所作研究的缺陷。由于我国省内差异实际上要比省际差异大得多,这样,省级数据掩盖省内差异的缺陷便显得更加突出了。
在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和支出2之间由于前者“计入预算内专项资金和其它教育经费”;后者未“计入”这项经费的差异,导致了对省际差异和省内差异的不同影响。其中省际差异在“计入上级专项补助和其它经费”后略有下降;相反,这时省内差异稍有上升。结果,省际差异占在总差异的比例比“计入预算内专项资金和其它教育经费”前减少了;省内差异则增加了。这表明,上文说明的相对差异在此时“不仅变化不大,而且都变小了”的现象正是由于省内差异的增大导致的。几乎可以肯定地说,省际差异的减少是由于国家专项补助的结果,因为贫困省份是没有什么其它来源的经费的。这也证明了,我们在前文中对这种相对差异变化原因的推测是正确的。同时,上述情况也进一步说明了国家专项补助资金对于改善已有的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地区差异收效甚微。
蒋鸣和(1999)也曾用塞尔系数的分解公式对1997年的县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经费的总差异进行了分解。与本研究不同的是,该研究仅仅按地理位置把全国的县分为东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两组,分组比较粗。如前文所述,其得出的结论,与本研究类似,是地区内的县际差异远大于地区之间的差异。
四
本研究利用回归方法研究了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对县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程度。本文预定以县“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总支出2”或者县“人均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总支出2”为因变量。因为上文说的经费预算内总支出包括了上级补助,而一个县的教育投资能力显然不能包括这部分经费。因为这部分经费并非是一个县由自己的收入中支出的,所以不能计入某县的教育投资能力之内。
为了进行以“人均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总支出2”为因变量、分别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自变量的一元回归,我们将报表中的数据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数据处理为人均值,并删除不合理数据。
为了方便表达和进行回归分析运算,本研究设定分别以“Y”为因变量,代表“人均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总支出2”;以“X”代表自变量。首先本研究按照一元线性的模型对各指标对义务教育支出的影响进行讨论。本研究在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时,按照模型,Y=a+bX+u,进行回归计算,(其中a为常数项或截距:b为自变量系数或者斜率;u为随机扰动项。)虽然回归结果显示,在三个不同的自变量的情况下,回归的t检验和F检验都通过了,但是在自变量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候,拟合优度R2值分别为0.0802、0.1773、0.1891,都小于经验临界值0.2,即模型没有通过拟合优度检验。因此,模型不能被接受。
综合以上的内容,可知,第一,在影响县人均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诸多因素中,县人均财政收入的影响最大。这一点可以理解,因为我国的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拨款。而居民收入对人均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仅次于人均财政收入,这也反映了我国人民比较重视子女教育的传统。相对而言,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对人均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较弱。但是我们在认识到县人均财政收入对县人均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最大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县财政收入的增加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制约;而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又受到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这就是本文所谈及的“贫困地区的经济不发达和教育落后之间的‘“恶性循环’”。这样在某些县财政收入有限、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央及省级地方政府介入,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向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资金,便是改善这些地区教育的至关重要的手段了。
第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居民人均收入等因素对人均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都非常有限。线性回归的情况说明这几个因素增加一个单位,人均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最大只有0.1112个单位。而非线性回归的结果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上述因素增长1%,人均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最多增加0.75%,这是比较少的,因为教育投入毕竟只是财政支出中较少的一部分。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还是第一节所说的,教育规模对义务教育支出的影响较大,与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人均收入都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这种情况也说明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增大对教育的投入还是有可能的。
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向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资金时应该注意:“第一,既要增加教育专项资金的总额,又要增大对教育经费一直较少的省份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基建投入:第二,在对教育专项资金进行分配的时候,各级地方政府既要注意资金分配向贫困县倾斜,又要注意资金分配的平衡,增加对小学的资金投入,因为研究中发现小学的经费的差距大于初中;第三,省、县级地方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努力程度不够,还应该有能力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或许我们不能要求县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增长一单位,对应地,预算内教育经费就要增加一单位,但是是不是应该提高相应的增长比例。实际上,地区差异是难以避免的,而且出于鼓励效率的考虑,也有必要保留差异,只是我国的教育处于发展阶段,过大的差异会影响发展,所以国家采用对预算内教育经费少的地区投入资金以避免差距过大的政策,而不同时采取美国式对经费多的地区的开支进行限制的措施(Murray,Evans&Schwab,1998)。
此外,本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空白有待改进和填补。首先,由于数据所限,本研究没有就县义务教育投资的差异是否导致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质量的差异进行讨论。而事实上,如果投资的差异只有在导致了教育质量的差异之后,才能够说是真正地有了差异。
篇6
论文摘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研究生教育具有 “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受教育者在消耗公共资源为自己带来较高的预期经济收入和其他收益时,支付必要的教育费用,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谁受益者谁付费的原则的。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讨论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的内涵
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1]。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研究生缴费上学,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有着更深层的含义。研究生收费必然使学校和国家的权利机制发生变化,这正是现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之一。高等学校是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进行科研的专门机构。作为高等学校的主要支柱者国家政府与学校双方地位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自筹资金的比例越来越高,国家对学校拨款的份额在日趋下降。相应地,各高校自主运营决策的权利也在迅速增大,体制在变活。学校已经有了相当的自主权,并将逐步演变为独立经营、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教育实体,而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完全依附国家。但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是不能免除的,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教育经费的划拨与控制,是政府管理高等学校的有效手段。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现实必要性
(一)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是解决现存矛盾的需要
其一,本专科阶段的收费并轨为研究生教育收费奠定了一定基础。目前,向本专科生收取的费用大体占教育成本的25%,本专科阶段的成本分担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招收自费生开始的, 实践证明,本专科阶段的教育成本分担是完全必要,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的心理承受能力。其二,事实上,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已在进行。从1985年始,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招收定向和委培生,到了1993年,开始招收自费研究生。其方式是,根据国家拨款所覆盖研究生的百分比,自费研究生将纳入学校学籍管理的研究生分为“计划内”和“计划外”两部分,计划内的学生免收学费并给予普通奖学金,而计划外(包括定向生、委培生、自费研究生)则须承担一定数额的费用(委培生由委培单位出资,定向生和自费生由学生个人出资)。这种现象说明,研究生教育早已存在收费现象,只不过,现行的研究生教育收费是由部分受教育者来弥补研究生教育总体经费的不足,而没有涵盖所有的研究生。
(二)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经费总量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从另一方面来说,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接受研究生教育能够取得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巨大收益,社会成员有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强烈愿望。资料显示,1995-2005年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由15.5万人扩大到94.5万人,研究生录取人数由4.3万人扩大到27.49万人。“考研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目前还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经济的总体水平比较低,而国家财政投入是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的主要渠道。然而,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加,研究生的教育成本不断增加,教育经费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再寄希望于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财政投入扩大显然是不现实的。因而实行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让受教育者来分担一部分教育成本,不仅可以扩大规模,为更多愿意接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提供机会,还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进而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行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
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借鉴国外的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实际, 实行研究生收费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还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如果单靠国家财政支撑, 研究生教育必将难以维持下去,而且由于经费问题, 学校的办学条件得不到改善, 这不仅限制了学校的招生规模,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且与发达国家研究生经费投入相比我国还明显处于劣势。如果国家再像以前一样, 包揽研究生教育经费, 不仅会令我国财政负担雪上加霜, 也会令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
三、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体制,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
(一) 完善研究生奖学金制度
在国外高校,奖学金是研究生完成学业和选拔优秀学生的重要保证。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丁小浩认为,建立完善的奖学金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对公共产品属性强、社会效益好但经费来源有限的学科和专业,如基础学科,学生获得全奖的比例较高;对社会效益不大且市场需求不高的学科和专业,可通过减少学生资助的比例调节招生规模;对市场需求高、个人收益高的学科和专业,基本不给予奖学金,主要通过市场调节招生规模。同时,要在普通、优秀奖学金的基础上设专项、定向等奖学金,扩大获奖面,增加奖金额度。另外,还可以积极鼓励一些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在学校设立各种奖学金以及让导师参与研究生奖学金的管理。 转贴于
(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贷学金制度
建立合理的贷学金制度尤为重要,甚至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助学贷款主要是设计给那些特殊的群体需要的[3]。在目前制度下,学生的贷款只能是入学后才能申请,也就意味着第一年学费还是靠学生自行筹措。这就无形之中加重了我国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压力,这对研究生要完成科研任务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可以参见是日本所采用的贷学金资助模式,日本采用的贷学金资助模式是以基金会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向贫困学生和需要资助的学生推行政府资助的贷学金,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办高等教育的资助模式。因此,依据我国国情, 建议贷学金制度应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是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制度改革后,要充分重视贷学金制度的完善,应通过简化贷款申请程序,延长还款年限,并且提高贷款的比例和额度, 形成多元结构的贷款来源, 使学生贷得到、还得起,切实帮助贫困生解决高额学费负担。二是针对银行担心贷款回收难的问题,可以考虑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和社会还贷保障体系,监督和催促学生按期还款。比如,还贷方式多样化,包括分期还贷、按收入比例还贷、用人单位参与还贷和减免贷款等[4]。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收费标准
首先,从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过程看,收费标准应对研究生的培养与科研阶段区别对待。硕士研究生前一年主要是课程学习阶段,而第二、三年主要是科研论文的完成阶段。在进行课程学习期间,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培养的阶段,这一阶段使用的费用应主要由研究生本人承担。而在完成学位论文阶段,既是学校和导师对硕士生科研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是为导师和学校的科研工作做出贡献的过程,这一阶段发生的费用应主要由国家和研究生导师主要是通过向国家和企业争取科研经费来完成。博士研究生作为国家主要科研创新人员,主要是进行科研和论文的撰写,进行的是知识创新和学术发展,在学期间基本上不修课程,基本上没有什么培养费用。因此,博士生不应当收费,并且国家应抽出资金保证博士阶段的各项费用,以确保博士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下进行科研创造。
(四)建立研究生培养科研基金,肯定研究生在科研中劳动成果
有关部门在推行研究生助学贷款的同时,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参照目前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的模式,单列研究生培养的科研项目申报系列,作为研究生助学贷款的必要补充[5]。建立这种以科研项目推动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使在校的研究生成为参与国家科学研究的重要主力军。此外,国家有关部门为划拨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指标的补充依据,适当扩大那些研究生培养基础好、科研力量强、办学条件优良院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以便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
总之,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学的问题,涉及面广、操作复杂,必须兼顾公平与效率、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总结经验、深入分析、科学探讨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参考文献
(1)史万兵.关于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5(1)。
(2)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3)马经.助学贷款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
篇7
关键词:城乡差距,教育公平
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地区差距悬殊,城乡中小学在教育各方面存在极大的不公平。因此,科学的认识和分析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并积极寻找解决对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教育差距的表现
第一,城乡教育投入差距悬殊。
从1980年起,我国开始建设重点小学,从1995年起又建设示范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从此逐步向城市集中。这从2001年财政对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的投资上可以看出,这种教育投资基本表现出一种二元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特征。(见下表)以生均公用经费为例,2001年普通小学农村生均公用经费28.12元,城镇为95.39元,农村生均经费仅为城市的29%;普通初中农村生均公用经费为44.95元,城镇为145.86元,农村生均公用经费仅为城市的31%。公用经费和事业费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城乡之间、同级同龄学生之间在享受师资力量,教育设备设施上的不公平。
2001年财政对义务教育投入状况
篇8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学术性是高校的本质属性之一,对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而言,学术性同样是其本质属性,同时也是高职教育践行教学和社会服务的必然要求。因而,加强高职教育研究平台建设,推动高职学报的专业期刊建设,将其发展成为学术研究的主要交流平台,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对学术研究重视不够众所周知,相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更为突出,而从政府层面到高职院校内部对科研相对不够重视,使高职院校的学术研究处于弱势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高职院校投入不足
1.高职院校经费总体投入不足
我国高职教育发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但一直以来,职业教育是国家财政投入的“冷落区”,其教育经费相对本科而言投入过少。“2008年,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为34074472万元,预算内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为6944298.7万元。高职经费投入仅相当于本科的20.4%,而同期我国高职在校生为普通本科在校生的52%。”[1]此外,2007-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的40%,有将近60%的经费需要高职院校自己寻求解决途径[2]。高职院校经费总体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2.高职院校内部支出不均衡,科研投入薄弱
高职院校总体投入低于普通本科院校已成事实,除此以外,高职院校内部的财政支出同样存在不均衡的现象。每年增长的生均经费大都用于教职工的工资奖金、社会保险等人员经费的增长;而在用于改善教学条件的教育经费支出中,受高职教育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传统的办学理念的影响,又常常将投资重点放在校舍、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改进和更新上,对教师培训、教材建设和教学科研方面的投资则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开展。
(二)学术权力相对薄弱
伯顿•克拉克认为,“学术权力是管理学术事务方面的权力类型”[3],每个高校都存在自己的学术权力系统,高职院校也不例外。相对于行政权力,高职院校的学术权力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力量薄弱。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院、系(部)二级管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界限模糊,行政权力存在越位现象。在校级层面,校长是高职院校学术行政的首要负责人,各副校长协助校长分工教学、科研等工作,同时教务处、科研处等各相关职能机构负责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因而它们并不是专职的学术管理机构,也要负责行政管理。在系部层面,校长任命系部主任为主要行政负责人,负责全系的教学、科研及其他方面的工作,因而他们既是学术管理的关键人物又是行政负责人。行政权力在各项事务决策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术权力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这种“双肩挑”的现象违背了学术研究自由、自治的基本原则,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三)学术研究氛围不浓厚
高职院校总体的学术研究氛围不浓厚。其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从事研究的时间较短,很少有时间、有兴趣潜心于学术研究,同时他们的研究水平有限,部分教师虽然对学术研究比较感兴趣,但是不知如何将自己的教学体验及内心的灵感上升到理论高度,转化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在研究创作方面束手无策,这就使得他们很少能承接到高级别的研究课题。此外,针对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多侧重于技能实操能力的训练,对于学术研究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不高。
二、高职学术研究平台资源短缺
高职院校投入不足、学术权力的相对薄弱以及学术氛围的不浓厚等都折射出高职院校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了高职院校学术平台资源的短缺。
(一)学术组织不健全,缺少专职学术研究人员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术组织主要包括学术委员会和相关的研究机构如研究所等,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其学术组织不健全,结构单一,组织成员专门化程度不高。《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等学术事项”。[4]将高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写进高等教育法规中,体现了国家对学术管理的深入认识和高度重视。一般而言,学术委员会主要由学校各职能机构、系部相关负责人以及少数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经民主推荐后)参与、组成,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存在学校管理人员在学术委员会中占较大比例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委员会对学术研究的评判、指导作用的发挥。同时,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大部分高职院校顺应时代及学校的发展需求,设立了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如高职教育研究所、研究中心等,旨在提高高职教育的学术研究水平,但是成员相对较少,难以高效地、优质地完成学校繁重的学术任务。当前,并不是每一所高职院校都设立了学术委员会和专门的研究机构,有些高职院校还没有设立,有些高职院校虽名义上设立了这些机构,但在运行、管理、决策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章程,职责和权力不够明晰。有些高职院校即使制定了章程,但因成立时间较短、行政权力越位等原因,责任依旧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难以发挥学术研究的平台作用。
(二)缺少高层次的学术讲座、研讨会,缺乏与学术大家沟通、交流的机会
由于学术研究的相对弱势地位,大多数高职院校历来较少举办高层次的学术讲座。与此同时,一些所谓的学术大家考虑到高职院校的层次定位以及学校影响力等的因素,很少接受高职院校的邀请,他们更热衷于去重点院校、本科院校开展讲座。由于讲座、研讨会等学术平台的短缺,高职院校的教师便缺少了与学术大家沟通、学习的机会,缺少了求知、解惑、提升自身学术研究素养的机会。
三、高职教师队伍学术发展潜力巨大
高职学术平台资源固然短缺,但毋庸置疑,高职教师队伍所蕴藏的学术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之所以这样讲,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一)教师的实践教学要求
高职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在社会转型期,亟需加强学术研究,为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动力。正如前面所讲,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对实践操作有着直接、深入的认识,但在当前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对专业建设更为重视,同时对教师的理论、实践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迫切需要将自身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成果转化为理论成果,以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这种实践教学的外在要求反映了高职队伍学术发展的巨大潜力。
(二)教师学术发展的周期使然
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前主席、现代美国杰出的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Ernerst•L•Boyer)博士在1990年提出一种新的学术评价体系———“创造性契约”(creativitycontract),将学术分为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四个方面。博耶认为,一位教师从开始走上教学岗位到后期成为教授、学术大家,要经历不同的职业阶段,与此同时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也是随之变化的,它的学术重点因此也就相应地发生变化。依据创造性契约,教师可以在充分认识自身的前提下自行决定在未来几年中的工作重点,可以选择将教学的学术工作作为重点,而将探究的学术工作放在其次,如此几年过后,他们可以选择将应用知识的学术工作作为重点,而学校则根据这份契约所签订的内容对教师进行考核。在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很长时间内处于教学的学术期和应用的学术期,根据博耶的观点,教师的学术重点会随着时间发生转移,多产期也不尽相同,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自身的学术周期内根据教学和发展的需要势必会转移学术重点,转向探究的学术进而可能再转向整合的学术。这种教师自身的潜在的学术发展和转移,恰恰就是高职队伍所蕴藏的学术发展潜力。
四、高职学报资源统筹顶层设计
学报是高职院校对外交流和宣传的窗口,是高职院校学术活动的重要理论载体,加强学报资源的统筹建设,发挥学报的内在功能,走专业化之路,将其打造成学术研究平台,不仅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也有利于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以及办刊质量的提升。对于学报的定位,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制定《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以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5]由此可见,学报在科研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巨大的学术引导、交流等的作用。
(一)发表科研成果和前沿理论,打造特色栏目,走特色办刊之路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和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而将这些成绩转化为科研理论成果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因此,在办刊过程中,高职学报应立足当地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充分考虑本校的办学特色及办学重点等因素,密切关注相关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研究进度及结题情况等,挑选有代表性的课题及时、准确地将其转化为理论成果、学术论文,在实现资源共享、相互交流的目的的同时,让教师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提高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同时,高职学报应密切关注学术前沿,跟踪反映某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这是由学报的性质决定的,也是高职学报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发表前沿理论,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地更新知识架构,开阔教师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思路,激发教师的研究灵感,反思相关的教学理论及实践,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长远来看可以推动相关学科建设。需要认清的是,刊发科研成果和前沿理论需要具有选择性,应根据学报自身的定位设立特色、精品栏目,围绕栏目有选择性地刊发文章,使期刊走特色办刊、专业化发展之路。在策划栏目时,应紧扣学科热点话题,通过栏目文章起到指导思想、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教师更大范围内的思考和研究。
(二)规范学术研究,提高编校质量,走质量办刊之路
高职学报不仅要走特色化、专业化之路,也要走质量办刊之路,质量不仅体现在学术规范方面,也体现在编校质量方面,两者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报质量。当前,随着高职教育的扩招,大批年轻教师走上职业岗位,高职教师因而整体呈现年轻化的特点,但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年轻教师接收能力强,学术潜力大,选题新颖,观点鲜明;另一方面,年轻教师在科研写作方面缺乏经验,对学术论文的写作认识不够深入,没有完全掌握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与要求,撰写的文章稚嫩不成熟,存在很多尚需改善的地方。高职学报面对这种情况,应积极发挥学术引领作用,规范教师及研究者的学术论文写作,提高论文撰写质量。此外,编校质量也是影响高职学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编校质量的关键是提高编辑人员的工作水平。首先对编辑自身而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业务能力的学习,具备全面、扎实的专业理论背景,同时加强对外语、教育、法律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在编校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对专业术语、图表、公式等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高校学报编辑规范对文章的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进行编校,此外需要经常进行校对练习,以提高校对的敏锐度和质量。从学院的角度出发,应加大对编辑的相关业务培训,使其了解办刊的先进理念和国家的相关出版政策,在更大背景下理解编辑工作的内涵。
篇9
【关键词】学前教育;收费;长沙
近几年来,学前教育收费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在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年收费超过一万元的幼儿园,高中教育阶段的收费标准已抵不上学前教育收费标准,甚至一般的大学学费都没有幼儿园的收费标准高。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目前,一个很重要的影响社会和谐的民生问题就是:学前教育发展要规范化、学前教育收费标准化、以实际行动减轻普通家庭的在教育方面的负担。
1 长沙学前教育收费现状调查
为了将我国目前幼儿园收费的实际情况调查清楚,笔者以长沙市位列就此问题进行了实证调查。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掌握学前教育收费的实证资料,访谈对象包括部分幼儿家长、幼儿园园长和学前教育专家。通过访谈,了解了家长为孩子所支出的幼儿园费用水平、幼儿园的财政体制、收费机制及其对学前教育收费机制方面的建议等内容。同时,选取了几所长沙市幼儿园,调查内容包括幼儿园的收费情况,兴趣班费用的数目,以及部分高档幼儿园的收费情况等问题。结果如表1所示。
长沙的高中和大学收费的标准均低于学前教育所处最低层次的幼儿园年收费标准,在长沙,有着最高收费标准的教育就是学前教育,长沙诺贝尔幼儿园、万婴幼儿园、小哈佛幼儿园、苹果树幼儿园等较好的学前教育机构每年的收费都不低于 2 万元,相比长沙普通大学的收费标准。这些高档幼儿园的一年收费相当于它们四年的学费,甚至更多。舞蹈、音乐、绘画、英语、数学等兴趣班均在幼儿园里开设。为此,学前教育收费与其他教育收费之间的距离就更加扩大了。
2 长沙学前教育费用情况分析
(1)教育费用与家庭经济压力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支出供给了学前教育,家长倍感压力。感到压力的家长在公立园和私立园分别是 63%和72%;压力比较大的家长的比例在公立园和私立园都是8%;公立园有20%的家长感到压力严重,而严重压力的家长在私立园没有出现。
(2)分析比较历年来长沙部分幼儿园学前教育收费标准
最近的几年,长沙市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密集提高,每年新学期开学,幼儿园就会制定一个更高的新的收费标准。为了将长沙市学前教育的涨价情况一目了然地了解透彻,本文在众多学校中选择了 4 所比较有代表性的幼儿园,调查了其 2004年至2011年期间的收费变化数据,在选取调查标本方面,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都有概括,其中在私立幼儿园中还选取了高、中、低三个档次的标准,对其收费标准的改变进行了对比研究。
(3)分析学前教育幼儿园收入来源
政府财政补助、保教费以及其他学杂费三者构成了学前教育幼儿园收入。
幼儿园收入来源情况的具体分析。一是政府财政投入。政府财政投入主要有国家财政补助、办学主管单位拨款等方式。二是保教费和其他杂费占幼儿园收入的情况。
3 完善学前教育收费现状的对策建议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收费标准
教育部门在对幼儿教育收费制定标准时,其等级的划分主要以教育质量为标准,为了激励幼儿园的发展,提高幼儿教育。在相同等级中,其收费标准可以有一定的上下浮动范围;同时,对于农村和城市的幼儿园来说,其等级的划分要有所区别。因为经济发展快慢不同,农村的一类园与城市的二类园旗鼓相当,所以其收费标准的制定也将考虑这个因素;当然在相同等级的幼儿园,比如说省级示范园之间,其教育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可以更加精确地划分省级示范园的等级,这样幼儿园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在收费标准的制定中,幼儿园的收费标准要有一个截止的高低标准来保证幼儿教育的质量:最高价可以防止幼儿园的铺张浪费,最低价防止幼儿园低于成本收费。
3.2 政府加大投入学前教育财政
为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总量,改善学前教育经费低于教育经费总量1.5%的现象。确保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在GDP 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保证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在绝度量和相对量上的增长步伐一致,2012 教育经费占 GDP比重的4%第一次在年财政预算中出现,在此基础上确保大于4%的财政性教育总经费用于学前教育财政经费。为了确保学前教育落到实处,避免学前教育经费被取消或削减的风险。政府把学前教育经费与中小学教育经费分开列项,将学前教育经费单独列项。
3.3 将学前教育纳入免费教育行列
在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中,义务教育中纳入学前教育以成必然。为确保社会的发展,必须实施免费的学前教育。把学前教育纳入到免费教育,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资源可以普及到弱势家庭孩子。只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才能充分保证学前教育质量和数量,幼儿园“贵族化”的趋势也将因此而停止。
4 结束语
笔者希望通过认真的调查分析可以找出学前教育高收费的症结,为缓解学前教育提出对策建议,构建学前教育合理的收费标准,让普通家庭幼儿也可以公平的共享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彭兆丰.探讨幼儿园成本收费[J].学前教育研究,20o3(10):36一37
篇10
关键词:英国;创新与实践能力;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190-02
提升研究水平、培育创新和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英国较早迈出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步伐,十分重视培育研究生学术能力和应用能力,最终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具有国际水准的培养范式,尤其是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已成为世界典范。所以,英国研究生教育对完善我国研究生创新和实践培养机制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一、英国研究生教育历史
英国研究生教育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二战以前的萌芽与摸索阶段。19世纪初,英国仿效德国“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和“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开始研究生教育改革,先后经历了接受、忽视、规范阶段。在萌芽阶段,研究生教育发展缓慢、形同虚设、不成体系,研究生不用住校、答辩和考试,只需注册并交清学费就获准毕业和获得学位。19世纪末,政府开始承担研究生教育经费,大学开始重视研究生培养,并通过推行奖学金制度和学位条例改革吸引国内外学生,从而初步建立起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第二时期是二战以后的深化改革阶段。在这一时期,英国政府成立了管理研究生教育的教育与科学部并继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逐渐形成了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培育研究生的多元化格局,培养模式也日益丰富,除了学术型研究生之外,出现了修课式研究生,整个研究生管理体制日臻完善。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因政府削减教育经费而有所延缓。直到20世纪90年代,“罗素盟校”成立和“迪尔英报告”出台,再次掀起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浪潮,政府开始实施研究生教育监督制度和简化签证手续,大学纷纷成立研究生院,采用学分累积及转换制度,积极开办国际化课程,加强国际交流,推行校企联合,最终有效推动了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大大提升了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二、英国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
英国始终将培养研究能力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了从学术道德、课程设置,到论文写作的环环相扣、实用高效的培养体系。
1.严谨学风下的培养模式多元化。大学的院系一般有专门用于检测学生论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数据库,各学院也会介绍相关学科的学术写作和规范,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相应学术写作规则和道德规范。培养模式也很丰富,其中,硕士分为授课和研究式两种。授课式硕士又分为转换和发展硕士。转换硕士是本硕专业不一致的学生,发展硕士是本硕专业一致的学生,修业均为一年。研究式硕士是在授课式硕士生毕业后继续学术深造的硕士。博士生包括哲学博士和论著类哲学博士,后者主要针对高校内部教职员工和校友。博士注册九个学期后就可以申请答辩,获得学位一般需要2-7年,约有1/3不能按时获得学位。
2.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英国大学针对不同社会需求预设不同研究生培养目标。硕士层面包括应用型的授课式硕士和创新研究的研究式硕士。博士需要具备独立的理论归纳、总结和创新能力;大学和科研机构一般都要求研究生参与实际教学和研究工作,并通过开设大量新课,扩大学生知识面。
3.考核制度健全。英国研究生教育考核包括教育机构和政府考核。教育机构进行课程和论文考核。在课程考核中,首先开设方法论课程,用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每门硕士课程由平时作业(或小论文)+课程组成,要求两部分成绩都必须达到一个分数线,课程考核实行淘汰制,没有补考,不合格就失去学位。但是课时不多,大量时间让学生自主研究。像萨塞克斯大学的研究生一门课一周两课时,一次一节,分别用于讲授或讨论,每门课由专业团队轮流上课,保证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至于博士,大学每年组织考察团考核博士生的“检定报告”,考核失败的博士生将被淘汰;在论文考核方面,授课式硕士论文重点考察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无学术创新要求,研究式硕士则要求学位论文的理论创新。博士论文被要求显示理论验证、理解、组织、整合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导师要对博士生的研究工作加以评价,并聘请两名或两名以上相关领域教授(一般是校外和校内相关领域各一位学者)对毕业论文加以考核,博士生再通过答辩后才能获得学位。政府每4~5年对高校研究生的教育水平和科研经费进行评估,评估分为7个等级,3分以上的才能得到基金经费资助。
4.学术交流频繁。教育机构一般通过学术讲座来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比如在萨塞克斯大学的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各系每周都有两个小时的学术讲座,一般邀请来自国内外名校的学者就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理论为研究生做专题讲座,使学术讲座成为催生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孵化器。与此同时,各系的研究生每周还有讨论会,一般安排在午餐时间,有专业教师到场指导,通过交流各具特色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有效地开拓了研究生的研究视野和提升了研究水平,一些导师还和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5.严格导师制度。英国特别注重导师的科研能力和培养研究生创新的能力,一般要求导师的学科背景良好,拥有一定学术职务,所授课程被学生普遍接受;指导方式一般实行导师和助理双辅导制,导师一般1~2周与学生见面一次,主要负责确定学生课题,指导研究生展开研究的关键性和方向性问题,培养研究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审定和评价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水平。像萨塞克斯大学,博士管理还实行双导师制,博士生一般都有主导师和副导师。为了监督导师工作,学校还配备了第三方监督员。
5.注重教育的国际化。20世纪80年代初,各大学纷纷采取措施,吸引世界各国优秀学生,甚至还提供了大量的“海外研究生奖学金”。目前,在英国就读的全日制研究生中有32%来自海外,而在萨塞克斯大学,这个比例高达50%以上。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起,英国对留学生采取了高额收费制度,甚至一些著名大学因为申请的学生太多,他们还向外国留学生收取板凳费,像剑桥大学甚至还向学生收取管理费、导师指导费等,结果导致国际学生人数减少。相反,来自中国的一些富裕家庭的留学却在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留学生的声誉,也滋长了一些英国高校师生之间请客送礼的不良风气。
6.教学研究的软硬件设施十分到位。英国的许多大学十分注重研究生教学与科研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像萨塞克斯大学就花费大量的投入用于优化教学与研究设施,其中,学校能基本保证每位博士生有公用办公桌、电脑,在博士生办公室配有电话、打印机,硕士生也有专门的公共自习室,教学楼每一层都有资料复印与扫描室;学校所有电脑都由IT部门通过网络统一负责管理全校网络资源,负责安装和维修电脑软件;校内正式员工和学生只需到IT部门申请一个账号,就可以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学校的任何一台电脑,打开自己的私人资源;每个教师都有独立的空间大小和办公设施一致的办公间,办公间都配备电脑、电话、一体机和少量桌和椅子,但是,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绝不奢华,突出了节能、环保、实用、便捷和舒适等理念。图书馆拥有大量的网络文献数据库,除了最小开放日,一般24小时开放,各系的科研秘书服务也十分到位,每天都会将科研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师生。
三、英国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启示
1.积极争取各项经费,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政府要通过定期监督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打破依赖政府财政支付的单一模式,鼓励校企合作,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弥补高校研究生经费的巨大缺口,但是,要注重引资的内涵能力,摒弃打着集资旗号,以钱卖学位、以权换学位的不良风气。以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的生活费为例,该校硕士生的生活费是每月以奖学金的名义仅发放300元左右给部分硕士生,调剂学生甚至没有这部分奖学金,博士按照国家规定,一月也只有1000元。结果导致许多学生迫于生计外出打工赚钱,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科研能力。所以,高校必须要加强与社会联系,争取社会投资,以改善经费不足困境。
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规范管理和严谨治学,规范对全日制、成人学历研究生实行统一的学分、课程和教学标准要求,引入淘汰率,提高生源质量;加强校企合作,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完善和规范研究生培养方案,细化招生、课程学习、考试、学位论文以及答辩等培养环节;改善科研的软硬件设施。
3.完善研究生导师制。规范导师选聘制度,实施公正合理、制度透明的导师竞聘上岗制度,聘任人品好、研究水平高和对学生指导能力强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去行政化,赋予导师和学生自主双向选择的权利,改善师生研究环境,提供完善的办公设施,建立导师组,弥补单一导师制的知识局限性,使研究生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建立导师观察团监督导师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
4.加强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化研究。开设体现国际观点的国际课程,拓展学生研究视野;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给研究生作相关学术报告,提升研究生学识水平;争取和投入大量经费,鼓励导师和研究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界交流、承担国际合作项目,扩大国际影响;积极招收国外学生,同时鼓励国内研究生去国外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