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08:1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混合式学习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借助Blackboard平台,构建良好的个性化网络学习环境
混合式学习的有力保证是达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有效创建,因为数字化的混合式学习可以最大程度上增加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机会、途径和方法,充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和困难,同时数字化的混合式学习环境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改进、自我提高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功能,其实现了学生正确设定和进行学习规划,使规划内容和学习的交流更加顺畅、便捷和有效,具有强大的学习支持服务作用[3]。此外,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任务和考核标准制定多样化的教学虚拟情境、实验和实践任务,让所有参与教学任务的教师与学生在最快、最便捷的环境中进行各种交流与互动。
1.学生应用Blackboard平台。由于Blackboard平台具有强大的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共享功能,因此学生可以在这里查找和浏览任何有关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相关信息,达到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目的。同时,学生可以借助blackboard这个平台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任务、学习目标等进行整理和规划,并作出详细的计划,从而在这些计划和任务的合理安排下进行课程的预习、学习、掌握、反馈、总结。另外,学生还可以快速地在Blackboard平台与教师或者学习伙伴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稳步提升学习效果[4]。
2.教师应用Blackboard平台。教师在实际的多媒体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Blackboard平台进行课程规划、课程设置、课程管理和课程反馈、总结等活动。诸如,在Blackboard平台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学要求和课程计划上传精心制作的各种教学内容、文档、音频视频等资料,规划与学生和教学任务相关的信息。教师在Blackboard这个平台上与学生进行有关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互动,充分实现网络教室方便快捷、有效的教学目的和创设初衷。此外,在这个平台中教师还可以更加有效地、便捷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状况和运用能力进行追踪跟进,从而进一步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可知,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有效、科学和完善地达到师生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成果,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根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设计合理的学习方式
多媒体平面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技能、使其具备评赏多媒体画面的技能、熟练掌握图像处理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5]。多媒体平面设计课程根据教学大纲和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科学和完善的规划来实现上述教育目的,即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平面设计基础知识和技能、Photoshop的学习与运用、多媒体平面设计基本理实际应用的艺术规律和创作设计的创意思想等。多媒体平面设计教学课程包括专业应用、基础应用两部分。 多媒体平面设计教学课程总共划分为九大模块,其中不同的模块对应不同的学习方法,该模块体现出学生的阶梯式知识结构。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行为导向等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知识,设置学习讨论和问题解答活动,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6]。除教师讲解和解答外,学生还拥有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通过网络协作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网络平台中询问相关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模式,并进行自主学习。在最后课程审核环节中,应设置络学习经历、期末考试、上机实践及平时成绩等考核内容,合理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结语
篇2
关键词:Moodle平台;混合式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0-0059-03
一、引言
1.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指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结合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1] 形式上有机整合了面对面课堂学习(Face to 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或E-learning)的两种学习方式,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教学的集合,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2]
通过学生线下自主小组探究学习,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教师主导的课堂。现代科技支撑下学习变革得更加高效,而混合式学习的开展离不开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将虚拟网络学习平台与真实教学环境相结合,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Moodle平台简介
Moodle是ModularObject-OrientedDynamic LearningEnvironment的缩写, 即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3]
Moodle平台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源代码软件, 作为一个基于 Web的课程管理系统 (CMS), Moodle可以帮助教育者建立有效的在线学习社区。[4]教师不必了解其技术功能的实现,只需掌握平台上提供的功能模块的应用,就可以设计自己的网络课程。
由于其开源、免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开发、教育理念先进等特性,Moodle平台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教学平台之一,深受全世界教育工作着的欢迎。[5]
以Moodle和混合式学习关键字检索知网上的论文,从最早2007年发表的《基于Moodle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为始,共检测到50篇相关论文。其中硕士论文16篇,期刊34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如图1所示。
学者们对Moodle平台下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学习模式研究以及实践应用研究较多。但是对其效果分析研究却寥寥无几。故而探寻混合式学习在Moodle平台上的学习效果分析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基于Moodle平台的《电子化学习专题》混合式学习模式课程设计
1.《电子化学习专题》的课程简介
电子化学习专题是高校教育技术学研究生课程的专业选修课。电子化学习(E-learning)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等数字化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和教学活动,它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了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的沟通机制的学习环境。[6]这一新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本课程采用混合学习方式进行授课,课程开始前学生进行分组选择专题,然后开始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每组学生在自己专题学习周期内时以教师身份授课,其学习流程为: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课程上线、课堂答疑以及交流讨论等等;在它组学习专题开展时则是以学生身份,其学习流程为:自主探究、在线学习、课堂讨论以及作业提交等。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完成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切换工作,还要同时兼顾本组和它组的学习任务和进度,大大考验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
2.分组专题学习
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专题进行学习,教师参与指导分配。小组组长授予教师身份,在Moodle平台上有教师权限(上传资料、分配学习任务)。分配好每个小组的学习段时间,每个小组在不同时期内处理好自己的角色扮演,按时完成专题学习。
3.课程上线
在规定时间内要分配好专题学习任务,供别组成员学习。以某小组的教育学习平台专题为例,课程设计任务如图2所示。
通过Moodle平台上传学习资料,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等。在教师角色下学生能更加投入到专题学习中去。同时,为了能提高本专题的学习热度,小组成员也要去捧场其他专题学习。这样循环下来,起到了一个激励促进作用。
4.在线学习
在面对面授课之前,它组小组成员要完成本时段的专题学习任务。观看在线学习资源,完成在线学习讨论等等,同时还设有讨论区,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发散思维。
5.课堂答疑
本环节主要是小组成员课堂补充讲授,同时对他组学员进行讨论答疑的过程。教师主导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答疑讨论。
6.小组讨论
在课程设计中有后续作业以及平台上有讨论区的设计。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专题学习的终止。讨论区中的答疑、分享以及讨论依旧在继续。
三、多元评价方式
由于混合学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因此评价方式也不能只局限于课程的考试成绩,应该是多元化、多方面的。[7]
针对本课程的实际实施过程,笔者采用了电子档案袋评价、自测题评价以及综合技能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
1.电子档案袋评价
电子档案袋评价是一种面向过程的评价方式,是一种过程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具体实施的计划和方法。[8]
本文所使用的电子档案袋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平台的登录次数、浏览专题的次数以及论文帖子的次数。后台数据的自动记录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生对于平台的使用情况,侧面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Moodle平台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账户,通过跟踪记录学生的登录频次、作业完成的时间和质量、参与讨论区的热度等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
随机抽取8名同学的后台数据,提取后台数据如图3所示。
虽是随机抽取,但是毫无例外抽取的每位学生的学习活动记录图都呈现出尖峰上形式。红色线(最的线)是浏览次数。无独有偶,每个学生都在某个特定的日期红色的线达到高峰。而这个日期即是其小组专题学习周的日期。
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在没有课程上线的日期,浏览量、活动次数以及其他活动几乎为零;在非其小组的专题课程上线时,浏览量、活动次数以及其他活动的次数的线条也趋于平缓。由此可以看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关注点主要在本组的专题学习,对于别组专题的学习热度比较低。
2.综合技能评价
综合技能评价凭借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小组合作度、综合作品完成情况等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本文的总技能评价包括:小组互评和综合作业两部分。小组互评又包括组内互评以及组间互评。组内互评是在本组专题的学习结束后,由组内的学员相互打分。包括对本组组员的合作情况、分工情况、工作实际完成度等情况进行打分评价。设置如图4所示。
组间评价则是在专题学习结束后,由他组学员对该组学生进行的评价。其评价内容包括课程平台设计安排、课堂答疑情况以及对专题的了解程度等等。具体设置如图5所示。
综合作业包括专题作业的完成度,他组作业的完成度以及后续的辅助学习情况。
四、反思
通过本次的研究显示,学生的关注点主要在本组的主题学习,对于他组专题学习的热情较低,其作业完成度也比较低。
同时在课程设计时,对于如何吸引学生关注,提高其对于平台学习的热情尤其要重视。利用Moodle平台开展混合式学习,如何吸引学生主动进行在线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成为下一个研究点。
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的角色转换有待提高。在课程学习时,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导向作用。在课堂答疑讨论时进行指导,在学生进行专题学习的教学设计时(在小组将课程上传平台之前)应与教师做好沟通交流。学生在进行本专题与他组专题学习时的角色转换还不够灵活,不仅要关注局部,更要着眼于整体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杨丽,赵冬生.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学习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6-9.
[2]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式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3]梁小晓.基于Moodle虚拟学习环境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践[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
[4]张雪云,马志强.国内Moodle平台研究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7(6):96-99.
[5]林军来.基于Moodle平台的协作学习环境建构与实践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6]电子化学习.百度百科[DB/OL].http://baike.baidu. com/link?url=kyB5SXv4byKtHigoLX5tx 21HEdEtB4 MYMgrui_n_gtrlVq8lXF2c5GFwAzksoy49EtXHLlAez TFQcRecL215_a.
篇3
一、简介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今的教学活动与网络及多媒体的联系越来越深。由于大学并不会如初高中那样限制学生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大学课堂对数字化学习实践更多更深。如何将实际的课堂与数字虚拟化的课堂练习起来成了近年来教学中的焦点。
混合式学习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学习理论,它强调“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e- 1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使两者的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问题一:混合式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如何?
问题二:大学生和教师对混合式学习理论的态度如何?
(二)研究主体
本文参与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来自的2011届(大三)、2012届(大二)及2013届(大一)的同学共90名,每届30名,以及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五位专业老师。本文将从上课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否使用网络技术教学、对混合式学习的看法几个角度进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采访五位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英语老师,通过他们的个人教学经验,观点和看法来了解混合式学习在大学里的实际应用程度和带来了什么影响;同时,另外采访来自不同年级的五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混合式学习的应用和影响。二是网上问卷调查。通过人人、微博等公共社交网络平成问卷填写,扩大填写的范围和人数。三是实际课堂观摩和视频观摩。选择浙江农林大学的英语课进行观摩,并对课程内容记录总结。
(四)研究步骤
一、资料收集。通过网络,寻找关于混合式学习(Blend Learning)的相关理论、文献、论文、问卷。二、数据收集。根据先前所收集的相关资料,制作问卷,并将其到网上。另外,采访五位浙江农林大学的老师和同学,进行实际课堂观摩和网络课程观摩,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记录。三、数据分析 对已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三、结果与讨论
(一)应用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教师的访问,我们发现混合式学习这一学习理论的概念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在实际的问卷填写和采访中,几乎全部的受调查者都表示并未听说或接触过这一学习理论。然而,虽然很少有受调查者并不了解混合式学习理论,但实际上混合式学习在大学生的学习中应用程度较高。大部分的英语老师在教学中都会使用多媒体教学,ppt可以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另外,有3位老师提到他们会让学生通过网络邮箱布置作业、发送相关学习资料和上交相关的课后作业,有1位老师提到利用网络平台这一方式也正慢慢的在老师中流行。
(二)学生和老师的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混合式学习这一理论较受大学生和老师的欢迎,认同度也较高。在90位接受问卷调查的同学中,有被试中有28%表示“非常感兴趣”,有54%比较感兴趣。有11%表示感兴趣,2%不太感兴趣,5%不感兴趣。另外,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利用多媒体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形式,大部分认为混合式学习理论对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业和积极意义。可以说大部分的受访者对这一学习理论都持有积极正面的态度。但也有学生和老师反映,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混合式学习理论易受教室的多媒体条件的限制,学生在使用网络学习平台时容易被其他丰富的网络娱乐资源所吸引注意力而降低学习效率。
(三)总结
混合式学习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被应用的程度较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数字化学习的结合方式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被实践的越来越多。其实用、便捷等特点使其在实际教学中广受青睐和认可。虽然这一学习理论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相信其在今后实践的深入中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四、小结
篇4
【关键词】混合式培训;幼儿园教师;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6-0040-04
作为网络学习(e-learning)与面对面学习(face to face)优化的产物,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被称为最有效的学习。〔1〕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混合式培训(teacher’s blended learning)在在职教师培训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混合式培训设计中,幼儿园教师的游戏培训可如何进行?为此,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以下简称“继教网”)中幼儿园教师混合式培训中的游戏培训调查和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过程
研究者在“继教网”上共获得自2011年至2016年12月1日的26个混合式培训项目,其中有15个是与游戏相关的混合式培训项目,共计48条相关信息等。
研究者对这48条信息按基本信息和游戏内容信息进行编码,前者包括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对象等;后者按照《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结合实际培训内容,将其大致分为游戏的基本理念、游戏专业知识(包括游戏的基本理论、儿童发展、游戏与课程的关系)、游戏专业能力(包括游戏指导策略、游戏环境创设)等三个方面(详见表1)。
二、幼儿园教师参与混合式游戏培训的现状
(一)针对游戏的培训逐年增多,培训对象覆盖面也逐步扩大,但差异化培训需求难以满足
2011年以来,混合式培训中有关游戏的培训项目数量逐渐增多,这说明针对游戏的培训逐年增多。15个项目共涉及14个省(市、自治区)的28437名城市、乡村、牧区等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教师、园长、教研员,因此也可以说,培训对象覆盖面在逐步扩大。
但是,研究者发现,培训者对混合式培训的方法运用并不完整。混合式培训一般包含三个基本阶段:前端分析、活动与资源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前端分析包括对学习者特征等的分析,前端分析可帮助确定课程是否适合运用混合式培训方法,并根据学习者的熟练程度确定学习目标和进行接下来的活动与资源设计。〔4〕但研究者对15个项目进行的内容分析表明,仅有2个项目(均为2016年的项目)有前期培训者需求的调查,且调查问卷的日期是在方案日期之后。而且,同一项目中培训对象的身份差异非常明显,如既有新教师、转岗教师、脱产置换教师,又有骨干教师、园长甚至教研员。不同项目则存在在线培训内容(专家讲座、专家视频答疑)高重复率问题。这说明混合式培训中的游戏培训缺乏对幼儿园教师培训需求的了解,差异化培训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二)培训方式多样,但互动与协作不足
在混合式培训中,关于游戏的培训方式多样,包括讲座、研讨、观摩、讨论、实操等。同一培训内容往往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如何让游戏更自主”的培训采用了讲座、讨论、实践案例分享等。但总体来看,在混合式培训中,游戏的培训方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无论是在线培训还是离线培训,均以讲座为主,占比达52.08%,单向静态培训较多,互动性、参与感强的培训方式不多(详见表2)。
目前,虽然“继教网”已经搭建了多向互动平台,如专家视频答疑、专家在线答疑、研修专区讨论、资源库建设等。但这些平台大多缺少引导,监管力度不够。如何有效发挥混合式培训的优势,多方面促进同行间的协作学习值得关注。
(三)培训内容丰富,但不同内容的培训强度差异显著
1.游戏培训内容较广泛,但多指向实践技能
对游戏培训内容进行的分析表明,混合式培训中的游戏培训内容主要以实践操作为主,而关于游戏的基本理念、专业知识等内容涉及较少(详见表3),这说明游戏培训更注重幼儿园教师游戏专业能力的提升,对游戏基本理论的传递关注较少。
2.游戏指导策略涉及多种游戏类型,但失之笼统
研究发现,在混合式游戏培训项目中,有关区角游戏指导策略的培训最多,其次是户外游戏(含体育游戏)、自主游戏、角色游戏等,对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指导策略的培训较少,分别只占比5.71%和2.86%(见图1)。
从上图可知,针对不同游戏的指导策略培训并不均衡,而且失之笼统,如“区角游戏”“安吉游戏”等,这些游戏本身包含诸如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内容。因此,尽管游戏指导策略在游戏内容培训方面占比最大,涉及的游戏类型也较多,但如何细致、深入地帮助教师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的放矢地进行游戏指导仍然有待进一步加强。
3.“游戏环境创设”培训力度较大,但培训内容“重材料轻环境”
“游戏环境创设”在游戏培训内容中占比37.97%,可见,培训力度较大。在具体内容设计上,材料投放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教玩具制作,游戏环境创设的相关培训比例最低,且主要是室内环境的创设,户外环境几无涉猎(详见图2)。
总体来看,在当前的混合式游戏培训中,培训对象较广泛,但不同对象的游戏培训需求难以满足;培训方式多元,但混合式培训的优势在游戏培训中有待进一步发挥;培训内容丰富,但就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游戏素养来说,培训内容失之笼统,不够深入。
三、建议
(一)优化混合培训方式,发挥幼儿园教师的主体性
在当前的混合式培训中,有关游戏培训的方式较为单一,协作学习的设计与管理较为缺乏。培训提供者在混合式培训方式的设计上需要更多思考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充分发挥混合式培训的优势。
1.混合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
混合式游戏培训不应仅仅是在线与离线的混合,而应是至少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混合:在线和离线学习的混合;自定步调和实时协作学习的混合(自定步调是指学习者根据个人学习需求进行的学习,实时协作学习是指多个学习者之间动态交流共同分享知识的学习);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混合(混合学习不一定全部是结构化设计的课程,还可以包括一些如聊天、发邮件等非结构化的学习活动);混合学习、实践和绩效支持(学习的同时结合实践进行补充性、辅学习);混合教学资源(既有学习平台提供的“标准化”学习资源,也有根据学习者需求制定的教学资源);多种学习者支持服务的混合。〔5〕混合方式的多元意味着培训者的培训方式更加多元,学习者参与程度和自主程度更高,学习更加个性化而非统一化。
2.建立多通道的同侪互助平台,促进教师间的协作学习
当前,“继教网”已经搭建了QQ群、微信群、YY语音群、网络研修社区等互助平台,但各平台在支持教师协作学习方面的力度较弱,教师间的互助学习还缺乏管理和引导。有研究发现,同侪互助模式能提升教师混合式培训的有效性。互助模式包括“同伴互助”和“专家―学员互助”,即培训提供者通过提供技术(建构互助通道)、情感(调动学员积极性)、反思(为学员的教学实践或理论学习提供讨论框架)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学员间的协作学习。〔6〕研究者认为,可以在混合式游戏培训中建立多通道的同侪互助平台,通过支持和引导教师间的互助学习,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感受互助的乐趣,并从中获益。
(二)从培养幼儿园教师的游戏实践技能转向培养幼儿园教师的游戏综合素养
教师培训是“让教师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发生改变,并让教师学会创造的一种活动。‘改变与创造’不仅仅体现在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思想观念等方面,更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7〕当前,游戏培训内容的选择较偏重游戏的实践技能,有关游戏的基本理论、游戏与儿童的发展、游戏的保育与教育方法等内容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
针对混合式游戏培训内容失之笼统的题,培训提供者一方面要对游戏本身深入研究,以明确哪些游戏培训内容可以概括些,哪些游戏内容必须精细。另一方面需要对话幼儿园教师,从教师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深入研究,展开主题式培训。此外,混合式游戏培训可“有整有零”,即培训资源一方面要有整体性、结构性的模块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碎片化的、个性化的资源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志强,孔丽丽,曾宁.国内外混合式学习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基于2005~2015年SSCI和CSSCI期刊论文比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4):49-57.
〔2〕乔・L・弗罗斯特,苏・C・沃瑟姆,斯图尔特・赖费尔.游戏和儿童发展〔M〕.唐晓娟,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63-184.
〔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90-619.
〔4〕王正青,鲍娟.“三段六环”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设计与运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2):99-102.
〔5〕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电教化研究,2004,(7):7-11.
篇5
关键词:网络环境;混合式教学;教学质量
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持
1.1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在受到新事物的刺激和形成固定的反应之间的连接过程,行为就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而探索和得到结论的过程就是“学习”。行为主义认为,探索和得到结论的过程是学习过程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在“探索和得到结论”这一环节下功夫,如改进教学方式,创造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的教学方法等。因此,采用网上和网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渠道,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更加方便,使答疑解惑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而不必要苦思冥想等到课堂上去解决。因此,行为主义成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之一。
1.2 认知主义
认知主义又叫认知学派,是西方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人脑自我变化的过程,外在的刺激只是大脑自身不断完善的一个外在刺激,学习依靠长期的引导下某一时点的顿悟,因此系统的、理论性的教学应当是教学的主要模式。认知主义强调课堂系统理论性教学,同时注意到了课下教学跟进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思政课内容虽然抽象,但是都来源于生活,但从生活中具体现象抽象到理论知识需要教师的引导。而单纯依靠原有的课堂教学,是很难将这个过程充分完成,因此有的学生总是“不入门”,其实就是没有建立起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的联系。而认知主义主张“生活处处有知识,学习无处不在”的基本观点,与混合式教学模式不谋而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很好地实现了认知主义的主张,所以认知主义成为混合式教学的又一理论来源。
1.3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主张“因材施教”,对统一的课堂教学持批评态度,认为单纯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一致性,忽视个体特性,影响个人优势的发挥,不利于学习过程的可持续性。因此,建构主义主张改变传统的书院式教学模式,要给每个学生都有和教师直接沟通的机会,让教师成为学习过程的辅助者和引导者,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建构主义下的教学模式应当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深入思考,最后提出自己问题并由教师针对性地解答。高职思政课很多知识点,例如哲学,由于知识抽象且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仅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让学生都透彻理解并掌握主要思想理论,而且课堂教学往往无法对课外知识进行有效延伸,影响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充和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和吸收。而混合式模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并确立起来,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接受知识,并有更多更方便的渠道得到教师的指导,因此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地达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建构主义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内在逻辑上是一致和统一的,因此也成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之一。
综上,高职院校思政课基于网络技术进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在内的教育理论的支撑,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 开展基于网络技术的混合式教学的意义
2.1 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影响了人们传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掌握课堂节奏,学生只是跟随教师的进度被动地接受新知识,对于完成教学目标而言,这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方式,尤其对于学生人数较多的大课,这种方式更有效率。但思政课是一门理论性强,但又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制约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而在线教学的引入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数字化资源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也得到激发。此外,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和频繁,随时得到教师的解答,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使教学内容得以高质量完成。
2.2 解决“大课弊端”
所谓“大课弊端”,即课堂人数过多,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需求,只是将教学任务完成的一种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由于种种原因,将思政课安排为大课的情况比较多见,因此“大课弊端”凸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上课缺席率居高不下。而网络平台要求每位同学都参与,并且有机会和教师互动与交流,同学之间的沟通也更为方便,因此使学生的参与意愿被充分调动起来,参与感增强,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
3 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形式
3.1 网络课堂的开展
思政课开展网络课堂教育,充分的信息资源是首要条件。信息资源包括学习内容及相关的参考资料,如背景知识视频等,还有教学软件,传统的power point依然大显身手。这些网络下的信息资源可以作为对课堂知识点的有效补充,在课前上传到网络课堂上给学生观看,了解课堂内容,起到“预习”的效果,在课后让学生借助这些资料来回顾课堂内容,起到“复习”的作用。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建立起网上学习平台,只要有网络连接和软件的使用权限,学生和教师就可以随时随地到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提问和答疑,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问题讨论,教师还可以将作业以电子版的形式公布在网络上,方便学生查看。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有关课堂内容的时事新闻以链接形式到平台上,充实课堂资源,完善课堂内容。总之,构建网络课堂,需要多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既可以是内容呈现,也可以是用于教学评价的试题、试卷等课程资源。
思政课开展网络课堂教育,还需要个性化的平台设置。除了信息之外,方便使用、具有个性化的网络学习平台也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也日益多元化,部分高职院校建设的学习平台太过标准化,长时间使用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不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制约了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因此,网络教育平台应当建立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审美标准来自我设定。但对于与思政课知识点关系紧密相关的讲解、试题试卷资源以及答疑平台等,为保证信息完整和管理方便,可以考虑统一标准。至于学生思政课学习笔记,学习心得等模块,应当允许自主设计和个性化安排。
思政课开展网络课堂教育,还应当制定合理时间表。网络平台上的教学和学习原则上是时间灵活安排的,但为保证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其中,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还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思政课教师可以参考国外教学管理制度,即任务型教学模式,在网络平台上布置一些有关思政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以此作为督促。同时,学校也应当对思政课教师参与网络教学的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制定时间表,让网络教学融入到日常教学方式中去,更好地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3.2 课堂教学的开展
有了网络教学这一有力辅助工具,高职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开展就更为灵活,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要坚持课堂教学是思政课理论知识讲授的主要阵地,这是混合式教学的根本,不能本末倒置。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因为课堂内容的背景知识都已经在网络平台上提前公布,因此教师可以将更多时间分配在重点知识点讲解和内容分析上,将课程重点突出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其次,可以考虑分组学习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即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以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出现,并不过多介入到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课堂教学上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重点讨论一个专题,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不同组之间定期开展交流互动,让知识互相流动起来,同时,由教师对每一小组的汇报成果和小组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作点评,这样可以对学生掌握知识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有,课堂教学还是考核评价的重要环节。和网络教学模式相比,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集中性,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考核评价,建立量化指标。这部分可以与网上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提高测评效率,增强结果的科学性。
4 总结
本文以网络技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开展形式和对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意义。相信笔者的努力对在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进一步推进混合式教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14(03).
[2]Harvi Singh and Chris Reed.Centra Software A White Paper.Achieving Success with Blended Learning [DB/OL], 2009,7(09).
[3]余胜泉.网上教学、学习与课程设计[Z].2005,7(09).
[4]余胜泉.网络教学支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2013,6/2013,7(09).
[5]路秋丽,余胜泉.面向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
课题名称:2014年度工商科研课题 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篇6
与传统教学的面对面授课相比,MOOC具有学习方式灵活、学习自主、资源丰富开放、交流广泛、学科交叉灵活方便等优点,但也有学习成功率不高、诚信考核难以控制等局限性。因此,将MOOC学习与传统的课堂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更好地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为了提高研究生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笔者在研究生教学改革中进行了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和探讨,即将MOOC学习、翻转课堂和面对面授课三部分有机融合,以求实现教学效果的改善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的实践过程
MOOC的出现给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新渠道和平台支持。笔者在研究生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课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和探讨。
1.精心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
与传统教学一样,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以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科学规划课堂教学、翻转课堂和MOOC学习内容,既要达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又要保证课程知识体系的完备性和系统性。
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将若干模块知识体系分解成多个知识点,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重要程度将知识点进行分类,不同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又在课堂中通过研讨等方式将三种知识学习连贯起来,从而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课堂讲授主要的内容包括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库管理等。由于有前置课程的支撑,可以将决策支持概述、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和数据库管理等内容通过翻转课堂方式进行学习。借助Coursera平台学习的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基本原理、人工神经网原理、遗传算法原理、数据挖掘原理等智能计算内容。同时,在这三种学习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面对面的专题研讨。这样进行的课程设计,不仅保证了整个教学内容与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及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同时也实现了知识体系的相互支撑。
2.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
翻转课堂的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能更主动地教学、研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研究生教学,翻转课堂既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应用好翻转课堂,笔者对整个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进行了分析筛选,选取适合翻转课堂的内容,如决策及决策支持概述、数据库管理等,让学生自学完成。翻转课堂中学习的视频是从网上公开课平台节选的,并且每次课前教师都要先提出课堂要掌握的内容,设定思考或要回答的问题,让学生学习指定教材或视频内容,最后小组学习汇报并研讨。翻转课堂学生学习汇报的结果和研讨表现将计入课程总成绩。
3.MOOC学习与面授及研讨的结合
根据“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课程实施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选择的讲授内容将在学期开始的前几周完成,讲授过程中,将人工智能等相关内容同步到MOOC平台。
每次进行MOOC学习前,笔者除了要求学生完成教师课堂上的作业及交流内容外,也布置了相关问题和研讨内容,并要求学生在学习MOOC内容后,安排时间进行课堂研讨。研讨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对决策进行支持,即如何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并通过军事应用案例来研讨智能军事决策支持的技术和方法;同时,查验学生通过MOOC学习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多种方式的交流研讨
在整个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采用线下、线上和课堂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研讨。线上学生主要是利用MOOC平台进行交流讨论,线下主要是在课堂中或课外进行面对面的研讨。目前,多数MOOC平台都提供了各种讨论交流环境,如讨论小组、讨论区或论坛、线上交流、线下交流、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
5.综合的学习评价方式
根据混合式教学内容的分配,评价应针对课堂学习、翻转课堂学习和MOOC学习三部分。评价内容有:课堂学习中的平时作业、课堂研讨、小论文等;翻转课堂学习中的学习的效果、回答问题的情况;MOOC学习主要依靠MOOC平台的评价,同时也可以参考MOOC平台的记录信息,包括登录次数、在线时间、视频观看情况、在线测试成绩、在线交流提问和回答问题等信息。
对混合式教学的思考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探讨式的教学改革。虽然目前在混合式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人数和课程数量不够多,但从对学生阶段性考核和最终考试的成绩以及学生的自评中可以看出,这种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更有利于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结合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只有重点关注以下几点,才能将三者进行优势互补,真正达到混合式教学的目的。
(1)混合式教学必须将知识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划分。教师不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研讨教学内容的设计,设计面授课、MOOC的教学内容,设计交流研讨、翻转课堂学习的内容,还要保证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MOOC平台、平台内容的选择及翻转课堂内容的制作都是做好混合式教学的基础。
(2)虽然MOOC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但教师还是要掌握学生线上或翻转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例如,将MOOC中的学习时间、提问数量、回答的问题、作业提交、线上测试等平台记录的情况都纳入最终成绩的考核。
(3)在积累历史数据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或挖掘数据,科学分析学习过程中记录的信息,并用以指导以后的混合式教学改革。
(4)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课程研讨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混合式教学的各个阶段要引入研讨式教学,设计的研讨问题要有利于启发学生,培养其创新思维。
(5)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将会是未来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如何保证MOOC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如何评价混合式教学的质量,如何监督混合式教学的自主学习等问题都需要教师通过改革实践来确定。
总结
传统教学提供了面授进行思想交流的环境,MOOC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从某种意义上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和学习,所以三者的结合将会使各自的优势得到发挥,也将给高等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拓展、探索和方向。
篇7
[关键词]MOODLE;混合式教学;计算机基础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91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3
本文通过研究高等院校计算机课程的相关文献,结合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从对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中分析、总结发现目前计算机基础公共课存在以下问题:(1)新生所学计算机或信息技术的中学对该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只要求过会考不影响高考成绩即可;(2)新生来自不同的省市地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使得各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大一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3)大多数新生对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习目的不明确,少数学生虽然学习目标明确,但却走入了以“过级”为终级目标的误区;(4)学生忽略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不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对教师传授的学习内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盲目认为这是一门自学即可以完成的课程,不重视教师课堂讲授环节;(5)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使用电脑的频率降低,表现出来的操作技能水平不尽如意。
1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Blended Teaching)”是由何克抗教授在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第七届大会上首次正式倡导的概念。他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笔者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结合网络电子教学与课堂讲授两种手段,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培养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2 MOODLE简介
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开发学习环境(Modular Object―Oriented Development Learning Environment,MOODLE)的原创者是曾经担任澳大利亚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大学网络管理员的Martin Dougiamas博士主持并开发的一套免费开源的网络课程管理系统CMS(Course Management System),是用来帮助教育工作者建立有效的在线网络课程教学平台。MOODLE的概念有两个含义:第一,是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第二,MOODLE作为一个动词是指“To let the mind or body wanderand do something creative but without particular purpose.”翻译过来即为“允许设计者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起什么就做什么。”[2]
MOODLE平台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以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为其设计的理论基础,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他们可以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合作解决问题[3]。
3 基于MOODLE的计算机基础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
3.1 搭建基于MOODLE的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根据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MOODLE开源平台的特色,笔者设计出基于MOODLE的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该网络课程主要由3大部分构成,分别是模块、资源和活动。系统的模块包含主菜单、日历、时间、在线用户、课程动态、资源订阅;资源模块包含教学课件、各种媒体素材、习题库等;活动模块包含协作、讨论、评价、反馈等活动,具体功能体现在测验、专题讨论、投票、作业等。
3.2 教学实验设计
本次教学实验主要是将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应用到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并进行实验研究及数据结果统计分析。
3.2.1 实验假设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其相应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成绩的提高。即虚无假设H0: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无显著差异;备择假设H1: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3.2.2 实验方法
本论文研究的教学实验采用等组前后测准实验方法。
3.2.3 实验对象
因笔者所在学校目前网络教学环境还不完善,不具备开展大规模实验的条件,本文以2013级临床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共54名学生参与此次教学实验,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2.4 实验变量界定
(1)自变量:实验的自变量为教学模式。实验班采用基于MOODLE平台的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采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传统面授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因变量:计算机基础考试成绩。(3)控制变量:实验班与对照班任课教师相同,教材相同,统一使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计算机应用,教学进度、学习目标和课时数保持一致,前后测相同,除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外其他教学资料、教学任务也均相同。(4)非控制变量: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学生男女比例差异、学生课堂纪律差异等方面。
3.2.5 实验结果
3.2.5.1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此次教学实验研究的结果利用SPSS18.0 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同时采用两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即两组数据资料的T检验,对采用基于MOODLE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两种不同教学模式教学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其是否有显著差异。最后,通过对部分实验班学生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
学生考试成绩是教学效果的最外显指标,也是本实验的主要效能指标之一。计算机基础考试成绩的变化是基于MOODLE平台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过程的一个因变量,所以实验前针对学生对Office中三个软件的操作水平进行了前测。前测数据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计算机基础上机考试的成绩平均分都是34.89分,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值为0.419,远大于0.05,所以前测实验班和对照班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经过了一学期的实验之后笔者又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软件相关知识的考试后测,测试后,配对样本T检验的两组之间的积差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概率值Sig=0.152>0.05,可认为实验班与对照班确实存在相关性;另外,本实验的T检验统计量:T=2.808,T检验显著性概率Sig.(2-tailed)为0.009,小于0.01,根据显著性检验判断规则,否定H0假设,肯定H1假设。因此,笔者认为教学中采用基于MOODLE平台的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计算机基础课堂面授式教学模式有极其显著差异。在考试中,笔者选择了一道教师在课堂上未讲授要求学生课下自学的填空题进行考核,这个知识点在两组对象的教材上、实验班的阅读材料和测验活动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过,最终实验班学生答对人数为18人,接近班级人数的70%,而对照班答对人数仅为6人,只占班级人数的2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最终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分别为74.41分和67.15分,可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显著优于传统课堂面授式教学模式。具体前、后测数据检验结果见表2至表6。
3.2.5.2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是每位授课教师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为了更好地掌握实验班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状况,了解他们对老师采用基于MOODLE平台的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与学的看法,笔者在实验后期通过与部分实验班学生的访谈,了解其对使用本系统及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并探讨在后测笔试考试中最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原因,总结具体如下。
基于MOODLE平台的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大部分学生喜欢上计算机基础课并能适应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他们觉得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有趣,而且感觉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得到了改进。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反思机会和技术操作时间,而且许多常在考试中考的学生会操作但回答起来模棱两可抓不住重点的问题经过平台上的小测验等就可以在“做或玩中学”,从而完全掌握;另外,学生普遍表示通过这种模式的学习还可与同学一起合作、讨论研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成老师留的学习任务,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对新旧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保持,最终提高学习效果。
基于MOODLE平台的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不足:由于地域差异导致的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不同,个别学生在使用该平台时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如不会上传、下载、网上答题等;还有学生认为课程资源不够丰富,教学内容中虽有视频、动画演示部分,但有些不够透彻详细,觉得没有教师课堂讲解更容易理解;部分学生觉得测验太过频繁,浪费时间,并且部分学习内容有时间限制,不能自主提前学习或复习,学生普遍希望自由浏览学习教学内容,选择测试内容。
4 结 语
经过基于MOODLE的计算机基础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并结合最终的学生考试成绩和访谈分析,可以看出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成绩,还调动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学的中心;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及引导者和课程的设计者,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学习和展示才华的机会,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充分锻炼了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了师生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提高[4]。
主要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4).
[2]黎加厚.MOODLE课程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1).
篇8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系,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随着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多地运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混合式学习结合了传统课堂学习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学习的优势,既能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启发和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合理使用混合式教学,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与自我创新的意识,有助于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高等数学;网络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58—02
收稿日期:2013—12—30
作者简介:郭新(1977— ),女,河南濮阳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概率论与高等数学教学。
随着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多地运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传统课堂教学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网络教学则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二者都有利有弊,从而产生了把两种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的混合式教学法。它是把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相互结合,同时,克服了二者的不足,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不仅充分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质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思想与创新意识。
一、利用混合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混合式教学既发挥了老师引导、启发、监控以及解答疑问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创新性。混合式数学教学科学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1]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外,还可在网络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适当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只能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的局限性,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加大了教学的容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兴趣。
混合式教学可以利用各种网络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多媒体、动画、视频等,都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进入积极乐观的状态,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拓展教学情景,让学生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科学合理地使用动画、网络视频等技术信息,可以增加课堂的教学容量,同时,使数学逻辑变得生动和直观,把难点和重点,特别是不易想象的空间知识变得具体化,变化轨迹也得到了描绘,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使用各种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要做到把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及发展过程完整地展示出来,适当地为学生创建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不知不觉地去学习,主动地去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其观察、想象、发现和归纳的能力。同时,可以纠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错误观念,调整已有的认知结构,并进行新的扩充和调整组合,真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2]
二、利用混合式教学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与思维探究过程
利用混合式教学法进行教学的一堂数学课要分好几个阶段,主要包括课前知识准备、课堂问题的讨论和交流、构建解决方法、提交反馈、修改和整理等。课前知识准备阶段是一堂课的前奏,不仅教师需要为所要讲授的新知识去做准备,学生也要参与进来。教师提出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图书等渠道获取资料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讨论和交流环节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他们自我探究的成果,相互评价,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最终达成共识,构建问题解决的方案,形成书面形式的报告,提交给教师批阅,教师在批阅后提出相应的意见和进一步的问题,引导学生再去自我探究。最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各个环节交替使用,反复循环。学生参与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对数学的认知有了改观,不再觉得数学只是书本上的东西,体验到了运用数学的乐趣,对数学学习也就有了兴趣,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具备了一定的探究精神。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起着主导作用,可以当面与学生交流,回答学生的疑问,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在线互动,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平台和信息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生可以通过查找网络资料获得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当问题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解决时,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面对数学不再具有恐惧的心理,敢于去学、乐于去学、善于去学,变被动为主动、变厌恶为喜欢、变害怕为勇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愿望。
三、利用数学精品课程,更加有效地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愿学、乐学、善学,学生才能获得最大的进步。目前,全国都在加大精品课程建设,推广精品课程资源。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将以往以各校为营的有限精品课程转变为统一建设的,以学习者和教师为服务对象的充分开放的资源共享课程。
使用混合式教学,合理利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名校名师的教学方法,多方面获得好的学习方法,简化学习过程。同时,学校自身也应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网站,使优质课程资源得到共享,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中,要不断丰富网站内容,及时上传教学方法、课程分析、习题集、课后习题解答、名师讲课视频等。学生注册登陆后可浏览学习,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练习和考试,也可以和教师交流探讨,提出问题,让教师帮助解答,同学之间也可在线探讨,相互提问。[3]学生可以利用精品课平台去预习、复习及练习加强,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站组织学生进行在线模拟考试。
四、适时地组织数学竞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适时地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可以强化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当学生能自主地去学习、有兴趣地去学习、善于去学习时,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得到激发和维持。这时,适当地组织一些相应的数学竞赛可以满足学生自我求成的需要,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锻炼,如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搜集所需资料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应用各种数学软件的能力等,让学生从思想上对数学的作用有新的认识,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数学竞赛,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有了提高。当下,全国及各省市都在开展数学建模比赛,它已经成为培养富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人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载体。在竞赛中,学生三人一组,在所给的实际题目中任选一题,三天内共同完成该题目的整个建模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去查阅相应学科的资料,达成共同的解决方案,写出论文提交。通过建模比赛,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思想和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混合式教学把传统教学思想与信息技术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弥补。合理使用混合教学法,不仅可以优化数学课堂,同时,也能改变高等数学在职业院校中的教学困境,推动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
[
参考文献]
[1]王祖源,顾牡,吴天刚,倪忠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大学物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
[2]叶其孝.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五)[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3]马书燮.数学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
篇9
关键词:MOOC 混合式;基础力学;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169-04
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可直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国内通常简称“慕课”。斯坦福大学校长则将MOOC的发展比喻为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MOOC具有免费开放、大规模、较强的互动性和社会性等优点[1]。而力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数学趣味很浓,需要较强的悟性和接受能力,因此不能简单照搬MOOC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为将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模式有机融合,是降低成本,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2]。笔者拟将混合式教学模式界定为在MOOC环境中,以网络学习和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该模式将有效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一、MOOC的优势与不足
传统的网络视频公开课大多以独立形式存在,是预先录制的、静态的。近些年新兴的微课本质上属于视频公开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教学资源使用。而作为一门完整的课程,除了含有教学资源还必须包含教师、学生以及动态的学习和测试过程。MOOC结合了网络用户的特点,精心制作,不仅提供免费的资源,而且实现教学的全程参与。在这个平台上学习者进行学习、分享观点、做作业、参加考试、得到考试成绩、拿到证书,是一个学习的全过程,即“慕课”包括活动和资源两部分[3]。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采取模块化微视频的课程呈现方式,通过加强互动与倡导在线学习社区,使学习者在参与过程中产生一种沉浸感和全程参与感[4]。
在MOOC本土化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统一的管理与运作机制,如果单纯的利用MOOC教学效果将有所打折:(1)系统知识碎片化。MOOC短小精悍的课程形式虽然满足了网络移动化学习的需要,但同时也带来了知识碎片化、信息割裂化等问题。基础力学的学习非常系统,用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该课程会造成知识系统化的丢失,割断了与相关知识点的联系。(2)无法做到因材施教。MOOC短小精悍的视频资源虽然能清晰呈现教学内容,但无法真实记录课堂中的师生行为。此外,MOOC学习人数众多,除了固定的学习者也有许多临时的学习者,教师无法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动态,无法做到因材施教。(3)完成率不高。MOOC平台的免费性与开放性特点吸引了学习者的加入,可是由于MOOC学习过程的监督手段有限,往往学习只停留在访问时间的层面上,因此容易造成“账号在学习,学生在游戏”的情况,课程的平均完成率低下。(4)平台功能不稳定。现有技术还不能完全保证在线讨论,在MOOC实践中,许多用户会遇到平台功能失常,造成作业无法提交,甚至电脑无法显示学习记录的情况。选择能够支持大规模互动稳定社交性工具平台非常关键,技术隐患会使MOOC在进阶式课堂、在线作业与测试、在线论坛工具等其他方面的努力成为空谈[5]。
二、MOOC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基础力学课程中的实践
当传统教学改革成果与MOOC相遇时,我们既可以感受到新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学效果的促进和提升,同时也在传播载体选择上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新挑战。MOOC这种新模式给基础力学教学带来了深远而直接的影响,反过来,力学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也对MOOC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高校MOOC热潮中,基础力学教育如何在网络开放的背景下,更好地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与趋势,让这一古老的自然科学焕发出新的活力,是值得力学教育者思考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由于规模和资源的限制,MOOC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实现,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放眼未来,在教学实践中,对比MOOC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长远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MOOC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依照MOOC的开放理念逐渐放开网络教学范围。现阶段学校可以依托校园网络建设,按照MOOC的思想建立基础力学课程网站,完善基础力学试题库、习题库,设置学生评学、教师评教的数据采集系统和bbs力学交流区,并将基础力学团队中的力学教学视频到力学教学平台。混合式学习是当今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是当前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他将传统面授教学和基于计算机的教学结合起来,促进传统课堂与网络学堂的深度融合,发挥两者的各自优势。MOOC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法集中在“翻转课堂”这种新方法的实施,它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转移至课前在MOOC环境下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的课后做作业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
(一) 查阅资料,深入调研,为教学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尽管MOOC的浪潮在国内愈发澎湃,但是MOOC真正的内涵式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每一位MOOC的实践者需要拨开MOOC起步时的“浮躁之气”,深入调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沉淀后的MOOC”。对于国内高校而言,发展MOOC教育是大势所趋,各大高校在MOOC课程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学习行为大数据,这些数据将成为高等教育研究学习行为分析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二)资源整合,为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利用MOOC视频资源改进力学教学方法,拓宽教学内容将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过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邓宗白教授共享的“材料力学漫谈”已经在Cousera平台上线,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Wayne.Whiteman教授主讲的“工程力学应用”也即将在该平台上线。此外“爱课程”网站也有多个力学课程视频,这些都为MOOC环境下力学教学改革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中国名校纷纷加盟MOOC,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加盟edx,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加盟Cousera,同时还积极推出中国本土MOOC,如学堂在线、慕课网、智慧树、MOOC学院等[6]。国防科技大学在2013年自主开发了服务于部队系统的中文MOOC平台“梦想学习平台”,笔者所在学校于2014年加入该平台,为开展MOOC支持下的教学改革创造了便利条件。
MOOC平台中,基础力学资源并不丰富,学校的教学团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录制微视频,编写相关习题测试,搜索与基础力学相关的典型案例。此外,还对已有的良莠不齐的力学视频进行了筛选,选择出了既适用于学校教学需求,又能提高学习效率的视频资源。
(三)“MOOC-面对面”混合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
经过长期的论证,学校基础力学团队将工程力学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试水科目,并选择在拔优班进行改革试点,学时和普通教学班一样。拔优班有20名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落实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态度端正。
1.学习方式:小组讨论,主动式学习
学生分为四个组,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分小组学习。各小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学习资源、作业、讨论以及学习成绩。授课教师把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挖掘出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创新项目到力学网站平台,把任务布置给不同的小组。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的任务初步分为四类:一是角色扮演。即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利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力学资源设计教学方案,收集教学资源,团队指派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团队成果。教改实践过程中,学生在物体系统的平衡、扭转切应力、弯曲正应力、第三强度理论等主题中完成了角色扮演,且效果良好。二是资源收集。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课程教学有关的网站、视频等教学资源,制作成PPT并配上简短的文字,上传至力学平台,供其他学生学习。比如:在讲压杆稳定的细长压杆临界力公式时,第一组的任务是搜集稳定性有关的工程案例;第二组结合课程内容分析相关案例的力学原理;第三组比较稳定性与强度问题的区别;第四组思考欧拉公式的适用条件。三是互学互助,突破小组的局限,在交流区发起与课程相关的讨论,或者对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实践过程中授课教师引入竞争和加分机制,激励小组间开展“比学赶超”的学习竞赛,提高学生在线提问或者解答问题的积极性。四是竞赛活动。该项为选修任务。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并每年组织师生参加“卓越杯创新大赛”。课程组依托创新平台和校内创新大赛,鼓励学生利用力学知识,建立力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会给于适当的加分。
2.教学方式:在线与课堂混合
开课前授课教师制定详实的教学计划,至力学网站,方便学生按照计划在线学习知识点。教学模式借鉴Robert Talbert教授的翻转课堂模型。课前学生在线上观看教学视频或根据分配任务搜集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完成平台上的课程练习,让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知识有了解,形成知识节点。课堂中师生面对面交流,授课教师根据课前线上反映的问题,对重点难点答疑解惑,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讨论结果。课后教师在线回答学生的问题,沟通和分享课程中的疑问和收获。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探究对知识进行内化。MOOC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在课堂中有由“主演”变成了“导演”,教师根据预期培养目标,给学生布置高质量的教学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对各小组和小组成员的表现要及时记录,方便教学管理。这种管理包括学习计划管理、学习任务管理、学习资源管理、学习进度跟踪、学习效果评估和学习能力评测等。混合式教学模式虽然减少了教师的重复性劳动[7],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参与全程教学活动。
3.教学评价:注重过程评估
教学评价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衡量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估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的一卷定终生的考核方式忽视了过程性评估。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间、在线学习进度、在线阶段性测试、线上分享问题、线上解答问题及正确率等情况有完整的综合性记录,教师能够
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面对面教学时,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小论文、小组汇报等也归入总评成绩。考核成绩按照多因子加权综合评测法,注重平时学习效果,避免考前突击。最终成绩由线上学习30%,互动、讨论、小论文20%,期末卷面50%组成。曾公开发表与力学课程相关的学术论文者、在力学竞赛获奖者、在综合试验或者力学发明中有创新者适当加分,估计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4.教学效果分析
课程考核结束,学生从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线上预习能够有效地将知识内化,但线上答疑效果不如面对面授课效果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总体来说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度上效果较好,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显著减少,学生更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但在基础知识考核方面没有明显优势。
三、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否有能力应对新的挑战是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学校的基础力学教学团队有着“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借助学校、力学学会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团队每位青年教师均在江苏省或者全国青年教师基础力学讲课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具备主讲力学课程的资格,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有助于教学改革在实践过程中的落实。
(二)多并措举,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大多数中国学生习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课后练”的学习模式。新的自主学习自我掌控学习进度,对已有的认知习惯冲击巨大。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中,许多学生表示不适应,在初期学生互动讨论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不断推动。授课教师在备课时要走近学生的心理,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利用积分形式量化奖励学生听课、讨论、测试、在线答疑表现情况,学生通过数值的变化获得成就感;借助科技创新平台、第二课堂等开展优秀学生、优秀作品评选和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加竞赛,争取获奖,以赛促学。通过课题组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比以前更自律,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得到了大的提升。
(三)加强平台建设
在混合教学实践过程中,平台功能不稳定的情况时有发生,技术隐患将会使MOOC在其他方面的努力――线上课堂、在线作业与测试、在线论坛工具成为空谈,甚至会消磨学生的热情。后期问卷显示:学生对课程视频满意度不高。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由于初次尝试,受时间、精力、经验的限制,团队还没有制作出优质的教学视频,有的视频显得呆板无趣,有的甚至是原先PPT的简单堆砌。在后期的视频制作我们将总结前期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建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库,增强平台的趣味性。
四、结语
力学素质是土木专业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利用MOOC实现基础力学大规模、开放和共享这一终极目标很有必要。对于大多数传统高校,想实现这一目标并非一朝一夕。作为力学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根本,吸收MOOC的精华,强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逐渐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MOOC教学不是传统教育的替代品,而应该是传统教育的优质合作者[8]。课程组采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符合基础力学教学特征的,是MOOC环境下基础力学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课程组也试图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试点中存在的问题,为MOOC的真正本土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陈积常.MOOC:一种课程学习新的互动模式[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1):143-145.
[2]杜芳.教育技术学[M].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曼丽,张羽,黄振中.慕课正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N].中国青年报,20130-05-23(3).
[4]兰国帅,王岚,李慧娟,等.“MOOCs”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高教探索.2015(2):20-25.
篇10
关键词:EC混合模式;听说教学;e-learning课堂;c-learning课堂
一、引言
不少关于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认为,当今形势下,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职英语教学能提高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水平。但是在高职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一线英语教师还没能摸索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辅助下高职英语人才培养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尽管他们有了渴望用英语交流沟通的美好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英语听说水平却没有明显的提高。
EC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是一种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相结合的、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顺应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是改善我国高职大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EC混合教学模式的定义
所谓的EC混合模式教学是指将E(e-learning)课堂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C(class-learning)课堂即传统的教师面授课相结合的一种授课模式。EC混合式听说教学,在E(e-learning)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对进行所要教授的英语听说练习进行学习、操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发挥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除课堂学习外,学生还可以在课外通过电脑终端登录服务器进行温习和学习。C-learning课上,教师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口语活动,帮助学生巩固e-learning课上所学知识,并让学生对知识得以应用。当然,在e课堂中教师也同样可以穿插组织一些小活动,来及时检测学生学习的情况,帮助学生温习所学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学习者的知识要在一定的情境下才可以有效地获得,创设情境是构建知识的必要前提,EC混合教学模式e课堂上通过多媒体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为一体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直观的语境。建构主义还强调协作、交流对知识构建的重要性,在c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小组活动的协作交流和师生对话学生的知识得以构建和应用。
三、EC混合模式教学的应用
1.支持EC混合式听说教学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
教学交互、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EC混合式教学需要有一个集教学内容、在线教学交互、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来支撑。
经过研究考察,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了北京仕达鸿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斯坦福英语tell me more听说教学软件,在28个班级的大学英语课堂中开展EC混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斯坦福英语学习听说软件通过学前测试确定学员适合的学习起点,其每个单元都围绕着商务环境下的英语情景对话,配置有音频,跟读以及语音识别、纠音、重复、录音、回放等功能。在e课堂上,学生的听说练习被要求多次跟读文本以获得相应的词汇量,进而达到熟悉语言结构的目的,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语音练习的时间。学员每次的在线学习都会被记录并传送到电子管理系统中,其数据平台可提供包括学习者听力理解水平、生词学习情况、模音准确程度等多方面的信息。教师可以通过管理软件及时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反馈。
2.教师在EC混合听说教学模式下的角色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参与者。EC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充当课堂的组织者、监督者、学习验收者,评价反馈者,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e课堂中,教师要做一个积极的旁观者,当学生自主进行上机听读、模仿学习时,教师要勤于巡视,通过后台监控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当学生在遇到语音困难时辅导纠正其发音。为避免学生学习任务的单调重复,采取各种适当的激励措施,适时加入脱机巩固语言的活动,从而创造良好的人机互动及学生间合作的学习氛围。课后利用数据平台查看学生的学习记录,然后给予学生全面客观的学习效果评价和反馈,提出学习进度的建议。在c面授课时,教师通过组织各种小组活动和安排任务的形式,使学生将上机课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得以精炼和运用。
3.EC混合听说教学课堂的互动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具体的学习情境,并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因此恰当的教学活动尤为重要。教学活动要尤为强调协作以使学生能最大化的实现语言的应用。以下是我院教师在EC混合教学课堂中常用的几种教学活动。
快速问答。要学生用完整句回答教师针对刚学对话所提的问题。该活动常常应用于上机课和面授课的复习当中。
学生互相问答。让学生2人一组,围绕单元话题,轮流提问、回答有关对话内容。从2个小组中各抽一名学生站到教室前面互相问答。教师给予点评学生的掌握情况。
课程复述。学生先2人一组把对话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然后点名1学生到班级前面复述,复述完毕后,全班学生要提问2到3个问题。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组,分别扮演所学对话中的人物角色。然后互换角色。最后教师进行抽查,从小组中各点一名学生,站到教室前,进行角色扮演。
口语作文。学生2人一组。教师给出参考常规交流纬度和思维图,学生根据所给作文题目,轮流向对方讲诉,听的一方在对方讲述完毕后,要提2-3个问题。点名1位学生到教室前复述同伴的讲述,讲完后,全班提3-5个问题。
以上每次课堂活动几乎以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两两合作的方式可以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在交流中学生不仅可以应用到所学知识,还可以充分享受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4.EC混合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斯坦福教师端Tutor Tool软件中可以导出学生上机总学习时间、完成时间、正确率等方面的学习情况反馈,从而获得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EC混合式教学后的学习情况和效果。
根据学校教师从斯坦福教师端Tutor Tool软件中导出的28个班级的数据,得出全校学生每人每周上机学时平均时间达到2.5小时,学生机试完成率平均值达到85%,正确率平均到达91%。从学习时长以及完成率数据反映来看,大多数学生能每天平均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达到半个小时以上,因此对该模式下英语学习方式学生是接受的。而正确率能高达90%以上,则反映了学生在该模式下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良好,学习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小结
网络环境下人机结合的EC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得单调的网络学习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相辅相成,二者优劣互补。既主动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和监控作用,又强调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达到教与学效果的最优化的目的。是新时期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作为高职英语教师要学会适时转换角色,形成实践中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作者单位: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Brian Tomlinson,Claire Whittaker.Blended Learning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British Council,2013.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混合式教学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