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22:5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网建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网建设论文

篇1

由于一些施工企业在电网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从而导致各类的质量隐患和问题的出现。质量隐患和质量问题的出现就会导致一些施工质量事故的频发,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例如:①由于施工人员施工技术不佳,以及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的管理控制,一些工程设备基础出现开裂或者下沉的现象,导致基础拆除重建,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进度,并且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②一些现浇混凝土结构房屋,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混凝土的强度不足,导致垮塌,严重的则会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

2影响电网建设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

2.1施工材料的质量

施工材料质量是保证电网建设工程建设质量最根基的条件,施工材料质量如果没有通过检测、不符合标准,将严重影响到输变电工程的质量。一些分包商为了节省成本,谋取自身的利益,采购和使用价格低且质量较差不符合设计图纸的施工材料。当施工材料不符合设计图纸及验收标准,其没有质量的保证,就会导致电网建设工程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

2.2施工人员的素质

施工人员是整个施工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因此,施工人员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建设工程的建设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在岗前没有进行有效的培训交底,施工人员缺乏质量观念,其施工技能又有限,施工操作中出现过失,导致各类施工问题的频繁显现,严重影响电网建设工程的建设质量。又由于施工管理人员没能对施工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各项施工责任制度没能够切实落实和执行,导致责任分工不明,施工混乱的现象频发。

2.3施工环境

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到电网建设工程建设的质量。电网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地质情形、水文状况、气象条件等自然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质量管理责任制度等施工管理环境。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施工组织、施工设备等施工劳动环境。这些施工环境因素大多具有多变的特点,若在不利的天气环境下盲目赶工期,由于温度、湿度以及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则很容易产生质量隐患和质量问题。

2.4施工组织和质量管理

电网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和监理单位在施工组织和质量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就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施工和监理在开工前对施工设计图纸没有进行有效的审核,施工单位没有制定相关的施工方案,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施工。监理单位没有制定有效的监理质量控制策划,监理人员不按照策划文件进行质量控制监理。因为管理上的一些疏忽,未能及时地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会严重影响到电网建设工程的建设质量。

3提高电网建设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理管控措施

3.1提高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对现场项目监理机构监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交底工作,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给监理人员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培训,加强监理人员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及现场管控能力,加强监理人员的施工质量责任意识。现场监理人员必须取得必要的监理资格,方能进入现场进行监理工作。

3.2加强对施工材料的审核及质量控制

监理人员应对施工承包商选择的供货商资质进行严格审核,确保采购的材料质量过关,且有明确的合格证书及使用说明书。监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控,要求施工单位对采购回来的材料及时送检,监理人员对送检取样过程进行现场见证,确保施工材料达到设计标准,才能在工程中进行使用。如果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则会给整个电网建设工程的建设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3.3建立完善的监理质量管理体系

3.3.1建立监理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监理单位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就必须形成完整的监理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合理分配监理人员,各项监理工作都应有专门的责任人,明确好各项工作责任人的职责,认真落实好各项监理工作。从项目总监、专业监理师、到监理员对施工质量都要进行层层的把关,保证工程的质量。

3.3.2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

近些年来,参建单位通过国际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引入电网建设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这项管理体系总结了各国工程施工管理的标准和质量管理经验,给电网建设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参考意见。从电网建设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出发,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评价指标,对整个电网建设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进行综合的评价,有利于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才能保证电网建设工程的建设质量。

3.4对工程设计的质量控制

监理对电网建设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不仅要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加强控制和管理,对电网建设工程的设计也有一定的要求。监理人员应参与到初步设计审查,在工程开工前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相应设计变更工作,避免因为设计错误,而引发施工质量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5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监理单位应参与施工招标工作,帮助业主选择资质水平较高、施工技术较好、施工队伍力量雄厚的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建设,才能保证电网建设工程的建设质量。监理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认真做好施工策划和各项施工方案,并对施工策划和各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施工策划和各项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监理单位对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包括对施工的流程、施工的方法、施工的技术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与控制,保证电网建设工程建设质量。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完善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度,规范每项工作的质量标准。工程竣工后,进行严格的监理初检验收工作,完成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4结束语

篇2

一是缺少长远的科学规划设计,未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用电特点和地域环境的差异性,电能质量不高、电网“卡脖子”、低电压现象较为普遍,无法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二是农村电网装备水平不高,设备运行年限较长,设备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建设管理不规范,施工工艺较差,设备标识不全,入网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农村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国网山东高密市供电公司心系“三农”,在硬件方面致力于农村电网治理、优化。

2优化配电网建设的做法

2.1深入调研分析,确定指导思想和目标

为深入掌握农村电网现状,该公司组织专题调研,成立工作小组对15个乡镇的450个用电村开展深入调查,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不同的人群,调研农村电网状况,征求农村客户对电力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将其作为深入研究农村电网现状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全市农村供电现状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梳理分析出了农村供电存在的问题,并剖析问题根源,确定了农村配电网建设的指导思想,即:深化农村配电网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电网装备水平,彻底解决农村用电的矛盾和压力,使农村生活、生产用电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实现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双提升。对应指标而言,提高农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农村供电可靠率和农村客户满意率,降低农村低压线损率。

2.2开展“拉网式”排查,确定农村电网建设发展重点

为全面掌握了解农村电网运行状况,利用运行的信息化支撑系统,由工作小组对线路、配电变压器、配电盘、开关柜等各类农村配电设施的基本信息和运行数据进行普查、分析,与当地农村经济、地域条件相结合,分类梳理建档,查出问题,作为明确农村电网建设思路的主要依据和项目立项的决策依据。经过梳理分析,明确3个方面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重点:在用电安全方面,主要是解决设备老化破损、绝缘性能差、“三线混拉”等影响居民用电和农灌用电安全的问题;在供电能力方面,主要是消除网架薄弱、配电变压器重载超载运行、电网“卡脖子”现象等;在电能质量方面,主要是改善低压线路迂回供电、末端电压低、负荷三相不平衡等。针对这3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分别制定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和措施,落实责任单位,针对问题的紧急程度,按照轻重缓急安排时间进度,并与综合计划和投资计划相结合,落实项目和资金。

2.3超前规划,创新优化,促进农村电网协调发展

(1)前瞻性规划农村电网。

为避免重复投资、过度建设,明确了农村电网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协调”的原则。“适度超前”以5年前景为参照,主要包括:一是容量适度超前,引入“户均容量”“户均用电能量”指标量化核定,确保满足农村发展需求;二是技术适度超前,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确保优质供电、节能降损。“统筹协调”分电网内、外部协调,其中外部协调即农网规划与当地发展规划、建设规划相结合,以配套地方建设与发展,如高密东北乡的大栏地方,市政府规划建设莫言文学民俗村,该公司迅速与政府接洽,共商建设事宜,做好电力保障;内部协调即兼顾高、中、低压三级电网协调发展,提高网架灵活性,逐步构建联络化的安全可靠电网。

(2)突破性优化农村电网布局。

在以往农村电网布局中,受技术、人员等多种因素制约,在决策农网建设与改造时往往仅考虑“容量对比负荷”这一参数,造成电网灵活性差、电源点偏离负荷中心,从而导致损耗大、电压不合格等问题。综合农村负荷分布零散、覆盖区域大的实际情况,该公司严格按照“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绝缘化”的农村供电模式进行配电网建设,使农村台区电源点“化整为零”,以配电台区小容量、多布点的形式,缩短供电半径,减少线路迂回,提高末端电压合格率;同时绝缘化措施有效杜绝触电隐患,从而保证了农村电网的安全、可靠、灵活供电。

(3)创新性分类细化供电模式。

农村电网具有地域分布广、范围大、负荷分散的特点,且农民居住和农业生产活动分布广泛,受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产业结构、地理条件多样化影响,用电需求存在较大差异。该公司根据农村电网“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绝缘化”的建设原则,因地制宜,根据经济发展、用电需求、地域环境、户均电能量等参数,将农村分A,B,C,D四类区域,探讨确立了分类供电模式,从电源布置、容量配置等方面科学指导农村电网规划设计。

(4)针对性提升农村电网装备水平。

农村电网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存在问题多,该公司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思路,提出重建、技改、维修3个层次,对农村电网进行分级建设与改造,最终建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适用、供电能力强、电能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新型农网。

首先,重新建设消除安全隐患。在农村电网现状的普查和分析中,发现部分地区特别是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地域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农村电网还存在台区变压器年久失修且线路绝缘老化、“三线混拉”现象严重、电力设施存在触电危险等安全隐患问题。针对这类问题,该公司将这部分农村电网的重新建设优先纳入电网建设规划和计划,旨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农村安全用电问题,提高农村电网健康运行水平。

其次,技术改造破解布局难点。由于历史因素和资金制约,农村电网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网架薄弱、配电变压器重载超载运行、“卡脖子”线路制约、故障时负荷转供能力不足、线路迂回供电、末端电压低、负荷三相不平衡、台区出口电压不合格等现象普遍存在。如何解决好这类问题是农村电网技术改造的重点。对此,该公司根据农村电网状况和资金投入情况,对技术改造确立了以下原则:“大改”高标准,考虑适度超前,改造建成新台区、新线路,满足5年内用电需求;“小改”重协调,综合分析区域内原有电网设施的可用价值,参照新标准要求,进行主要设备或局部线路改造,满足3年内用电需求。

篇3

智能电网是指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利用和调等环节接对象,并不断开发新的控制、信息技术和管理等,并使上述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电力连接之间相互交换信息,如最终实现电力生产、传输和使用的优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强大的智能电网,通过特高压电网作为主要的网络框架,使各级电网共同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电力系统“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智能电网,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能源消耗,改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2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中所运用的电力技术

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运用到的电力技术主要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储能技术,其二是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第三是柔流输电技术;第四是风力发电技术;第五是太阳能发电技术;第六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这六门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这六项技术展开简单的分析与研究。

2.1在电力系统中,实现智能电网受到各种技术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基于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的分析,结合战略的发展趋势本文进行了讨论。摘要因为太阳能与风能能够直接连接到电网上,对与电池如何迅速地进行放电与充电问题,如何有效进对智能电网上的电池进行管理,成为了我们应该积极考虑的问题。基于上述的考虑,我们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采用能源的存储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上述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该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技术就是飞轮的储能技术,这种技术借用电机作用,从而能够实现机械能与能源间的转换。也就是说当电网需要的时候,电机就可以成为发电机,其和飞轮的机械能可以快速转换为所需的功率,传输到电网系统。飞轮的制成材料是高强度的玻璃纤维,其通过一对磁悬浮轴实现悬浮在空气中的,因此我们说在飞作的过程中,几乎不会损失能量。而且风轮的转速能到40000r/min以上,这更提高了整个装置的转行效率。

2.2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灵活的直流电压源逆变器的基础上,在立足电压源换流器以及脉冲宽度调制调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两种技术组合成的一种新型直流技术。智能电网中的运用电压源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不仅解决了直流和交流传动加载点之间的问题,还简化了设备,也有一个低得多的成本。

2.3柔流输电技术所谓的灵活交流输电技术,是一种集成电力电子技术,它可以灵活使用、方便快捷。这种技术可以有效而广泛地对当前的范围进行控制。而且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柔性的交流输电技术还可以改善线传输能力,可以减少备用发电机组容量,提高电源智能电网的稳定性。

2.力发电技术当前在风力发电的市场上,主要采用的主流发电机组都是双向感应发电机与永磁同步发电机等设备。也就是说风力发电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风力转子励磁电流的频率、速度,有效地实现控制发电机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额目的,利用让风力涡轮机的多级智能电网变速的特点,提高风能利用率,但是永磁同步发电机只能借助于全功率变频器才可以。因此我们说,在智能电网中运用风力发电技术,可以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与能力,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节能环保。

2.5太阳能发电技术太阳能发电也叫光伏发电,因为在智能电网中,太阳能经常使用一个光伏阵列或一个数字光伏模块和逆变器,蓄电池互连线,其是借助光伏阵列形成的。在光伏发电系统中,是基于一定的互连的当前值,因此在当前的调整中,在电池的帮助下,控制器对蓄电池组进行双向的充电和放电控制,实现智能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稳定的电力供应。

2.6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所谓的高压直流输电,是使用的稳定直流没有感抗,容抗也不工作,不同步问题,实现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运用的远距离大公路的直流输电方式,这种方式在输电的过程中,电容量非常大,而且比较文星。尤其是在架空线路和电缆远距离输送传统电力,这种技术也同样适用于通信系统要求独立场合的连接。在智能电网中使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提高了电网的安全稳定性能。

3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活动中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一点上,总的来说是很容易的。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影响具体的来说不外乎一下几点:第一改善和提高电网运行水平和控制能力;第二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的需求,和改善电网服务质量;第三优化了电网资源配置能力;第四确保和提高电网互联的风能和太阳能系统容量;第五对大中型城市电网容量和电流的提高,有效促了信息社会的发展。

4结束语

篇4

所谓电网建设项目管理,主要是对电网新建、改建、扩建等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差别,电力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电力行业为了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在极力地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并且在不断的拓展电网项目。另外,电网行业还具有协作单位多、质量安全要求较高、资金密集、建设项目分散、技术密集等特点,这都是电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特征,而对电网建设项目的管理需要根据电网行业的特点进行管理。还要对电网建设项目中的所有数据与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并结合电网的整体建设项目的进度来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充分体现出电网建设项目管理的作用。

2电网建设项目管理实践中的不足之处

2.1管理模式陈旧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用电量的不断增加,用电需求的不断提升,电网的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对电网建设项目的管理也体现出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当今很多电网建设项目管理中,应用的管理模式还是延续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得管理模式过于死板,很多项目建设环节中出现问题,例如,部门之间的职责不够明确、项目安全性和成本性的管理能力过于薄弱等,对电网建设项目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

2.2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电网项目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合理、有效、切实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保证电网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但是,当今电网建设项目管理中,却因为管理制度不够全面,使得一些项目建设环节出现问题,例如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竣工环节、成本核算环节等,不仅影响到电网建设项目的质量,甚至会发生合同纠纷出现返工的现象,致使电网建设项目的质量以及工期也受到影响。

2.3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管理力度不足

电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管理,是电网项目建设的关键阶段,而且,施工过程中不定性因素非常多,极易造成施工安全事故,因此,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力度也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对当今电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而言,对一些大型施工项目进行管理,而对于一些小的施工环节却忽略了管理或是管理力度不足等,不能及时地发现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不仅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对电网建设项目的质量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3电网建设项目管理的创新

3.1对电网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电网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不应过于传统,而应充分展现出管理模式的作用,毕竟社会科技在不断的进步,电网供电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就意味着电网建设项目还依旧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很难有着更大的进步,因此,应结合当今的发展形式,以及电网建设项目的特征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此外,针对供电企业配电网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上,首先进行项目工程勘察,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国网公司及电力阳光业扩工程管理办法等相关行业的规定对新建、改建或是扩建的项目进行勘察,并由监督勘察单位提供勘察数据;其次,项目工程的招标,责任部门在编制招标文件时,要对投标人进行资质的审查和鉴定,提出具体的安全管理要求并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对施工方进行评估、审查其安全业绩和安全管理能力,同时还要签订《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责任合同》,以保证配电网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

3.2对电网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的创新

首先,要在管理观念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从电网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的本质上进行创新,而且管理观念的创新不仅局限在电网项目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设计工作中,还要应用到项目施工环节、竣工检验环节、成本核算等环节中,将其贯穿电网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其次,对电网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创新的准备工作必须要做好,管理制度的创新并不是空想,要切合实际,全面掌握地区的发展情况、用电情况、本次电网建设项目的详细情况等,这样才能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管理方案,将其严格地执行下去,才能有效地提高电网项目的建设质量。另外,电网建设项目管理还应对责任制度进行创新,传统的责任制度很多环节存在责任不清晰的现象,一旦问题发生却找不到相应的负责人,严重影响到电网项目建设的质量,对此,要对责任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将责任明确落实到个人,对员工的工作起到督促的作用。供电企业要根据施工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此制度的内容要包含施工管理、安全检查、会议制度以及安全奖惩制度,例如制定施工开工许可制度、制定《安全施工奖惩办法》、制定施工危险点巡视检修制度、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监控体系等。另外,为了保证相关部门严格履行自己的责任、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供电企业还要组织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员进行学习,以增加他们的责任感。

3.3对电网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的创新

首先,要完善电网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不能过度抄袭其他省市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要结合自身电网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综合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对电网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施工等环节进行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当然,这样才能确保电网建设项目管理的安全性、质量性。其次,要保证电网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管理的灵活性,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是无法预料的,一旦出现安全质量事故,应采取灵活的处理对策,将电网建设项目的损失降至最小,进一步提高电网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促进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另外,对电网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管理的创新,还应从项目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全面的考虑,针对电网项目建设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要为施工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同时电力企业也应对电网建设项目进行定期的排查,及时排除项目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在进行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时也要注重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在项目施工中有一些复杂的特征作业项目,针对此类作业项目的作业人员更要加强管理,保证此类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在施工现场对现场的危险点建立提示标牌,要求监理单位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加强作业人员工作技能培训、建立现场安全监控队伍等措施,以保证配电网建设项目的施工安全。

3.4电网的改建、新建项目实践的创新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电网的改建、新建等项目,电网建设项目的创新还应做好这些方面的实践工作。对于电网的改建来说,要对原有电网线路的运行情况做到了解,同时要掌握原电网线路改建所要达到的目的,这都是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的,在改建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应做好改建过程中的管理工作,避免改建环节出现偏差而影响到改建后电网的运行效率。对于电网的新建来说,是电力企业发展较多的项目,因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占用面积的不断扩大,再加上农村住房土地的不断扩大,为了满足人们的供电需求,电网新建也是常有的事,在电网新建过程中,需要项目管理人员有效地掌握改善电网的地形、环境等,同时,还要了解电网新建所需要接入的用户量、用户用电的类型等,这样才能在电网新建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做好管理工作。

4结语

篇5

1.1项目进度管理的概念

所谓项目进度管理,也可称之为项目全过程管理或项目时间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进度管理与项目的成本、质量以及范围的管理相互协调作用,并促进其相辅相成的保障对项目施工进行合理的安排,进而节约项目施工的成本,并按时完成建设项目的目标。

1.2项目全过程进度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进度的管理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进度目标进行确定,对工程项目的资源供计划以及进度计划进行编制,并在费用与质量等项目目标进行协调,进而完成相应的工期目标。由于项目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逐渐组成部分,其与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范围管理以及项目质量管理共同构成项目的四大管理。其项目管理之间具有相互辅助、相互影响的积极作用。因此,在进行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依据四大管理之间的关系,对项目管理的关键内容与绩效衡量指标进行确定,进而有效的实现项目进度管理对项目进行合理安排与控制的目的。

2电网建设项目全过程进度管理关键问题分析

2.1进度管理模型的设计

在进行电网建设项目控制工作之前,首先应该对管理系统的进度模型进行设计,其设计的主要功能主要有以下方面。

2.1.1数据的录入

在对电网建设进行录入的过程中,其数据主要包含项目的基本信息、资源限量信息以及工序的基本信息。录用的方式可以采用窗体表格、文本文件以及Access数据库的文件进行录入。

2.1.2系统的校核

在系统具有多个开始工序与结束工序的前提下,应该为系统进行完工工序与虚拟开关工序的添加。同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工作,其主要模型有:因素型模型、概率型模型、RCS模型等。通过各种模型对基本信息进行处理,并获取项目进度计划的关键工作、时间参数、关键路径以及资源的使用等情况。

2.1.3对信息的维护与调整

电网建设人员应该对录入的基本信息进行增加、查询、编辑与删除操作。其计划图表能够通过设计友好的界面选择日、月、季为时间单位对其进行格式的输出,对网络图中的节点表达形式进行选择,节点拖动以及图形的自由缩放等。

2.2进度管理体系网络图生成技术

电网建设项目人员对网络图生成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2.2.1恰当表述各种关系

在设计网络进度图过程中,应该恰当的表达工序之间的关系,应该对工序之间的搭接关系、逻辑组织关系以及特殊时间的限定关系进行表述。

2.2.2对图形进行有效的管理

网络图生成技术能够经过对原始输入数据的修改,提高给用户优质的界面,进而实现图形布局以及表达格式中的功能。

2.2.3网络设计图的出图质量要高

高质量的网络图能够展示出符合工程图标准的网络计划图,其只要给定了其中一个项目中工序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对唯一的单代号网络图进行确定。

3电网建设项目全过程进度管理策略分析

3.1电网建设项目前期阶段进度的管理

电网建设项目前期阶段的进度管理主要包含工程前期与项目前期。在项目的前期阶段,应该做好项目的科研以及项目核准的工作,在工程的前期阶段,项目管理人员主要是从初步设计到工程开工进行管控,以实现取得政府部门工程施工的标准许可。而前期的节点管控主要在于政府部门的行政许可手段,并对其进行重视,尽量做到早动手准备,并对土地手续、用地规划许可证、环评批复以及施工图审查备案书等施工建设所需文件进行准备。

3.2电网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进度管理

在电网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影响其工作的主要因素包含材、人、环境以及机。在进行工程实施期间,应该对人、材以及环境进行合理的调配,进而达到施工作业人员在进行施工之前,物质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的到位。与此同时,建设单位还应该加强对电网建设工程组织设计的审核工作,并提高电网建设的可操作性以及针对性。进而促进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投资与进度的管控作用。地方政府与建设单位应该为电网施工建设营造良好的工程施工环境,坚持政企共建、合作双赢的施工理念,推动各级政府向电网建设外部协调工作的融合。比如:笔者所在的电网企业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进度管理时,设定了专门的监管人员对其进度进行管控,并对施工现场所需的材料、设备的准备工作进行及时督促,进而提高了施工人员在电网建设项目中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减少了工程施工的时间,促进了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

3.3电网建设项目竣工阶段的进度管理

在电网建设项目的竣工阶段,其进度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关键是在工程竣工结算的及时、工程档案的完善以及结算的准确性。进度管理人员想要通过对计算资料工作收集的前移,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进行严格的管控,就应该在工程基本完成之后准备工程结算的资料,有效做好工程结算准备工作。此外,还应该注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并设定专门的工程档案负责员对其进行管理,进而达到电网建设项目竣工阶段有条不絮、进度与造价以及工程档案同时进行的最佳效果。

4结语

篇6

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主要涉及到发电、输电、配电、变电、调度、用电等几个方面,并与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工程等有所融合,所以智能电网的建设也将会带动能源、信息、电子工程等产业的发展。但不论是哪种技术的参与,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还是电力工程技术。以下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出发,分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1.1发电环节能源危机使得全世界都在对新能源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比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这些新能源的开发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清洁、高效的能源,但同时也对现有电网也提出了并网的要求。新能源本身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地域性、季节性、发电的不稳定性等。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学者要更多地研究如何高效、安全地与这些新能源实现并网,降低新能源对现有电网的影响,使新能源能够高效、安全地接入现有电网。

1.2输电环节我国的电网建设有着自身的特点,最近几年,国家电网提出了“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特别是在电网的整体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华东电网、华中电网、华北电网三大交流电网的规划,并着重提出了这三大电网之间的直流互连。我国的电网建设正稳步向着特高电压、大容量、交直流电互联的时代迈进,但由此也带来了一系统的问题,比如,电网的结构日益复杂;所使用的技术越来越高端,越来越趋于自动化;各大电网之间的互联给电网本身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电网在输电环节上使用的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该技术与其他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系统中间没有落点,所以这种技术适合远距离的输电,而对于交流电网之间的互联,该技术有着其他技术所不具备的特点。所在在由交流与直流所组成的特高压输电网络中,使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保证整个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电力工程技术在此输电环节上所使用的技术主要是对电网整体系统运行的监控、对运行状态的检测、对运行故障的管理和应急等。

1.3变电环节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在变电环节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这是对传统变电站或者说是对传统电网的一次突破,也是智能电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最好体现。在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表现在很多方面。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就是对变电站中的物理结构、网络设计、信息的采集、通信协议等进行统一的设计和管理,使变电站的各个环节实现互联,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实现变电站系统的智能化运行、自我诊断与恢复。这其中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建设、高速传感器的使用等电力工程技术。

1.4配电环节配电环节是整个电网系统内直接接入用户的一个环节,在智能电网中,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根据智能电网的总体规划,配电网还要承担各类中小型新能源的接入工作,这就对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和故障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配电环节中,所使用的电力工程技术主要有:配电自动化技术、智能充电技术(主要是指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智能化的高级储电技术和高级的检测技术等。

1.5用电环节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市场也在日趋市场化。在这种情况下,电能市场供需双方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对于用户来说,需要稳定、可靠、便宜的电力能源;而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则要实施精细化的管理,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效益。智能电网的建设对智能城市和智能小区的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使用到的电力工程持术有:智能化的测量技术、高效的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技术以及智能电表等。

2结束语

篇7

本文立足于数字化设计和三维技术,全方位引入无人机、远程监控、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手段,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而向未来的电网建设,提出以“七可一充分”为主要内涵的电网工程智慧工地建设目标。通过对平台和机制建设2个方而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安全、质量、进度、造价管控效率,提升基建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水平。为而向未来的电网智慧工地建设提供了可行方案。

1 指挥监控中心    

建立指挥监控中心,综合采用无人机、远程监控和RF工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智慧工地系统的“可监视”和“可管控”功能。

1.1视频监控    

利用视频监控设备,通过监控画而和数码图像,形成对现场的直观化、形象化、可视化感知。    

变电站视频头的布点以固定和移动摄像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启动阶段,在500 kV, 220kV, G工S和周边区域进行固定摄像头布点。施工期间,在重点施工区域设置移动式摄像头,以补充固定摄像头的监测死角。线路视频头的布点以移动式摄像头为主。在重点施工阶段和高空作业期间,由施工人员佩戴头戴式或胸戴式移动摄像头,将视频信号实时地传递给现场监控及远程监控人员。在施工场地的四周布置可移动式固定视角摄像头,对周围人员、车辆、机械、物料等进行监测。    

采用外网和内网结合的方式进行视频信号的传递。对于实时性监控要求较高的敏感点作业信息,优先采用外网进行传输,以便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作业缺陷。对于实时性要求不高或安全级别较敏感的监控信息,优先采用内网进行传输,以提高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外网租用成本。线路施工地点往往位于偏远地区,不利于内网铺设,因此采用外网进行信息传输。    

利用工程视频,结合进度、安全与质量管理要求,进行远程视频检查(“四不两直”检查)、人员行为、标准化工地和关键工艺节点监管。深化视频识别与分析能力,实现工地违章智能识别和场区视频定位联动,辅助监控中心人员决策,提高监管效率。

1.2无人机监控    

利用无人机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对人员数量、站位、到岗情况等关乎到安全施工的关键事项进行全过程监督,开展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落实情况检查、现场高空特种作业监控和导地线展放过程监控。    

制定有序、规范的无人机管理规程,落实责任负责制,无人机和操作人员“一对一”。落实飞行操作工作票制度,详细记录每次飞行的目的、时间和飞行监控内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点,针对问题和风险点实现闭环管理。将每次飞行监控的视频进行备份、存档,便于日后查询。

2 远程跟踪    

利用电子地图、视频跟踪技术使远程与现场建立实时可视化无死角沟通,加入即时会议,实现对现场工作的远程实时监控。    

监控端采用基于空间和时间相关性的目标检测算法进行视频跟踪。引用基于触摸屏技术的智能人机交互界而,在跟踪目标丢失时,可以依靠人机交互的方法重新进行目标定位。监控端的视频数据经高速无线传输网络传送到服务器端用以实时观测监控端的视频数据。

2.1人员管控    

在施工现场的重要关口如施工场区出入口等处设置人员门禁,通过人员考勤系统将人员出入信息传递到指挥监控中心,实现对人员有效管控。    

门禁方式采用工C卡闸机门禁、人脸或虹膜识别闸机门禁、二维码闸机门禁、RFID无障碍通行等。不同类别人员采用分类门禁方式通过闸机。工程管理人员采用人脸或虹膜识别的门禁方式,以提高工程管理的安全性。常规人员可采用二维码、RF工D等门禁方式,以提高通过速度,减少滞留时间。闸机与消防系统联动,当出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闸机转入紧急通行模式(常开),方便人员紧急疏散。对于无法显著设置出入口的施工现场,采用移动考勤机进行出入考勤。

2.2资源管控    

利用标识与识别设备和定位设备,对于各类建设资源,包括人员、车辆、材料、工器具、施工机械等生成数字标签,利用资源识别,记录其在重要关口进出行为,并进行实时位置跟踪。设置GPS定位电子围栏,通过资源定位,对人员、机械设备和材料进行监管,当人员、设备或材料无故离场时,系统会自动记录并做报警处理。

2.3 环境监控    

在施工地点布置扬尘噪声监控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扬尘、噪声的在线动态监测和综合管控。    

对地域、时域离散的建设工地、拆迁工地、堆料场地等监测地点实现动态监测,监测信息综合上报,在监控中心集中显示。采用在线监测技术,全天候24小时全而监控现场扬尘和噪声污染情况,自动上传到监控中心,数据超标时自动发出声光报警,短信提示相关管理人员。在线监测扬尘、噪声、气象数据,综合报警抓拍图片、实时视频图像的多维度数据综合分析、为环境监测与考核提供多维度佐证。综合多维度数据订制数据应用模式,实现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的多部门联合监管。    

在施工现场布置除尘炮雾机,实现监控、管控措施联动,一旦发现扬尘数据超标,立即启动除尘炮雾机。    

最后,通过建立并完善值班和巡检制度、视频布置监控制度和人员资源管控制度,对施工现场360度和24小时监控,实现人、机、物的“零误差”管控。

3 通信办公云平台    

构建通信办公云平台,布置省公司一指挥中心一项目业主项目部三级视频会议[c]和OA办公系统。综合采用光纤通讯、5G, WiMAX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实现智慧工地系统的“可通信”功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线路工程通讯困难问题。提升信号传输速率50%以上,降低故障中断率到1%以下,确保施工现场与项目部、项目部与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与省公司的“0延时”高可靠性通讯。

3 .1智慧工地的机制建设  数字化设计和施工机制建设    

推进三维设计在初设和施工图阶段的进一步应用,并将三维技术与B工M技术和激光点云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智慧工地‘可推演”和“可复制”功能。    

通过进一步采用三维设计技术,大幅减少初设和施工图出图时间,提高材料、物资和施工量招标的精准程度,将设计误差约束在合理范围以内。通过三维设计与B工M技术融合,开展全过程的模拟推演,提高风险点识别和风险控制的效率。通过三维设计与激光点云技术融合,阶段性对现场整体、细节进行“复制”扫描,提高施工进度管理效率,将施工安全隐患的前期识别率提高50%以上。

3. 2智能化成本管理和施工机制建设    

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0],进一步应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智慧工地的“可挖掘”和“可交互”功能。充分利用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积累的海量业务数据,挖掘关键成本管控指标并利用其进行成本控制,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管控和风险预警效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监控、施工和监理过程的人机交互。为监控人员提供智能化建议,为施工人员提供在线化监测,为监理人员开展便携化检验。采用VR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文明施工意识。通过智能化成本管控和施工机制建设,降低施工工时,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质量。

4电网智慧工地建设现状和前景    

目前,国网北京电力在国内电网智慧工地方而走在前列。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正在全而推广建设和应用基建工程“智慧工地”系统,各级管理人员登录“智慧工地”应用软件,就可实时查看来自变电站的视频监控摄像机、人员实名制一卡通系统、现场环境监测装置等采集的数据。但总体来说,还是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即当前电网智慧工地的建设还处于“七可一充分”中的可监视、可管控、可通信“三可”的范畴。随着三维技术在输变电工程设计中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未来智慧工地的建设将继续沿着可推演、可挖掘、可交互和可复制的方向发展。通过先进的数字处理和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对施工现场资源更为有效的管控,是电网智慧工地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建设成果的最终体现。

篇8

摘要:城乡网络设计建设

江苏省电力公司在2001年实施了电力信息网改造工程,县供电公司已和变电所实现了联网。根据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和应用要求,江苏省电力公司选择了十个县供电公司,作为实施城乡营销一体化营销信息系统工作的试点。如东县供电公司是试点中最大的一个县供电公司,共有19个变电所,42个乡供电所。省电力公司要求我公司的乡供电所采用统一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各乡供电所配备行政电话进行业务和工作上的联系。下面就该系统网络方案的设计建设作个简述,以供参考。

1网络方案的背景和需求

在先期的电力信息网建设中,如东县供电公司采用的是SDH组网方式,在变电所采用SDH设备组成主干155M的环网,在公司本部和信息中心千兆主干网相连,接入江苏电力广域网。营销信息系统是江苏省电力公司县级电力信息网的组成部分。本方案将综合考虑这些已有的网络拓扑,充分利用电力信息网络提供信道和光纤。考虑到农村供电所和如东县供电公司的数据和语音通信,农村供电所的数据通信必须采用以太网技术,至少提供15个以上10/10MbpsRJ-45交换接口;语音通信每个供电所必须提供4门分机电话。在县供电公司农网工程中各乡供电所网络接入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可行、可靠、稳定、平安的综合信息平台,以便准确、快捷地进行数据和语音的业务应用。

2网络方案的设计和建设

网络整体方案采用以太网交换机组网,各供电所从最近的变电所通过光纤接入电力信息网,变电所到供电所之间,由变电所提供一个E1口。利用该端口通过光纤实现和供电所联网,每个供电所都对应有一条通向如东县供电公司的E1电路。从而在县公司和基层供电所之间实现数据传输及IP电话和传统PBX电话业务的互相通信。技术上,数据交换选择以太网交换机综合接入方案,网络协议采用TCP/IP技术。为了便于管理,统一选择Cisco网络设备,营销主交换采用Cisco3550,各乡镇供电所则选用Cisco2950交换机;语音接入采用VoIP技术,统一使用Cisco7910IP电话。

整个网络分为两大部分摘要:

第一部分为各供电所到电力信息网的接入部分。主要利用环网上各变电所同相邻营业所之间的光纤,将供电所内的局域网同SDH设备的连接,包括各PC终端和电话。

每个供电所的PC终端和IP电话直接接入到Cisco2950交换机上,利用SDH上的E1端口,用一个E1到以太网桥将E1转成以太网,利用以太网的单模光电转换器将以太网的通道延伸到供电所,提供供电所的以太网端口接入。

第二部分为县供电公司中心网络的建设,主要是用电营销数据中心的建设,以及城乡供电所电话通讯网络和电力系统内部电话网的连接,公司数据网络中心提供对数据库服务器和其它应用服务器的连接。在SDH组网方式下,只需要增加相应数量的E1到以太网的网桥就可以了,而由于SDH设备直接提供RJ-45接口,则不需要增加网桥就可以直接连接到Cisco3550上。

对于IP电话,由于以太网交换机和基础通讯网(SDH,ATM,DWDM)构成了网络IP电话的智能基础架构,只要是能够进行TCP/IP的网络,我们就可以建立网络IP电话系统,且IP电话网络的结构可以是任意的,电话网络的各个单元(桌面电话,Callmanager等)可以在网络任何位置进行部署。

(1)营销系统内的IP电话通讯摘要:

根据分配到的号码段,我们可以为每一门桌面IP电话从该号码端中分配不同的号码,同样我们也可以给一门电话分配多个电话号码,不同电话之间的呼叫建立通过Callmanager来寻址实现,而呼叫一旦建立后,语音数据流就不必再经过Callmanager。

(2)IP电话和公司内线电话通讯摘要:

在县供电公司端,配置一台服务器用来作为IP电话的CallManager(交换机),配置一台Cisco2650路由器用作IP电话和传统的PBX电话程控系统互连。2650上配置有1个E1接口的卡,这样PBX通过E1接到2650路由器上,同时进行一些软件上的设置,在PBX交换机上添加一块E1的接口板。

3设计建设和应用的几点思索

3.1数据和语音网络的集成

(1)解决了公司本部同城乡营业所之间的通讯通道新问题,使得所有的城乡营业所都获得保证的带宽(2Mbps),并且营业所获得了同公司数据中心相连接的以太网通讯端口,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从营业所到如东县供电公司直接的数据网络平台。在以上的数据网络平台上建立语音网络,即以网络IP电话的方式来实现在数据网络上实现完整的语音网络,实现数据、语音网络的统一。

(2)数据、语音综合传输带来的明显优势是成本下降摘要:①统一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上的多媒体应用无论设备费用或线路费用都相对便宜。②不需对现有布线系统作任何修改。对供电所的布线可采用一套系统。③不必在每个分支机构均配备PBX。④桌面IP电话终端的增加非常方便,只需将电话直接插入以太网交换机就可以,在Callmanager上不需要任何的设置该电话就可以获得电话号码,并开始工作。

(3)统一的网管平台,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管理平台,集成数据语音网络的管理。智能的网络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设备的能力,现在网络交换机均具有智能处理业务能力,能够对不同的IP业务采用不同的优先处理方法,采用基于IP的数据语音网络解决方案,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交换机的这方面能力。

3.2虚拟网技术和IP地址的分配

公司有多种应用系统,所以网络系统的设计应能在全网范围内实现虚拟网的划分,每个供电所分配16个IP地址,单独网关组成一个虚网。由于每个工作站和每部IP电话均需要一个IP地址,对于IP地址的分配,我们使用DHCP动态分配IP地址,这样能很好地保证网络语音系统正常运行及应用系统的平安性、数据可靠性。

3.3网络的一些不足之处

篇9

论文关键词:电子图书;公共图书馆;图书馆网络建设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城市居民的迫切要求。新时期图书馆只有走向社会,深入社区,才能求得自身发展。图书馆应顺应时代需要,开辟社区服务新领域,从而有效地加强社区文化服务功能,推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区文化的形成。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以及宽带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读物已经拥有大量的支持者。无论是新闻、工作资料、技术论文还是小说,都可以从网上轻松阅读。通过汁算机阅读已经被大多数的读者所接受。电子图书可为公共图书馆社区网络建设提供有力的帮助,成为传统纸质图书的一个重要补充。

1电子图书的特点

1.1电子图书的优点

(1)电子图书实现无纸化出版,通过网络来进行阅读,节约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减少了因造纸、印刷、物流等方面的消耗,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电子图书采取光、磁存储介质存储数字信息,具有信息密度大、存储量大的特点。其维护和存放简易,通过网络可以轻松传输到不同地方,而且不会出现绝版,不会毁坏等问题。

(3)电子图书不仅可以像纸质图书那样提供静态的文字和图画。还可以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声音、动画可以使学习更有趣味。电子图书比起传统纸质图书更富有娱乐性。

(4)电子图书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信息检索与统计非常迅速准确,不仅可以从众多的图书中迅速找出所需的书目、章节、参考资料,还可以从电子图书中快速地检索具体的词句,并统计某些内容出现的次数等信息。这给进行学术研究的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能提高其研究的效率。

(5)电子图书可以减少发行、运输、库存等费用,成本得以降低。因此,电子图书的价格只是传统纸质图书的1/3,甚至更低。一本电子图书可以同时供多人在线阅读和下载,提高了其使用价值。

(6)电子图书的发行途径以互联网为基础,只要有互联网络存在,对于那些科研价值大、印数少的图书和珍贵的历史文献、名家字画以及部分罕用文献,可以很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存。

(7)电子图书使用方便,只需要有汁算机和网络,便可随时浏览一个小型图书馆的书籍。此外电子图书可以更改屏幕的明暗度、对比度、字号大小和文字风格、颜色,使不同的读者都能够得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8)电子图书制作简便,图书馆员可把当地图书馆的特殊资料制作成电子图书,供读者查阅。

1.2电子图书存在的问题

(1)电子图书与其他数字化资源都面对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版权保护问题,使用电子图书资源同时应该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购买电子图书时应该选择有DRM(DigitalRightsManager)保护的资源。

(2)电子图书需要使L}j计算机进行阅读,此无法像纸质图书一样,只需要一个小空问就可以容纳大量读者。而且通过示器阅读,不适合长时间阅读,如果使用传统CRT显示器就更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

(3)电子图书由于制作的资源方不同,所使用格式较多,而且不同的格式无法使用通用浏览器进行阅读,给读者带来不便。目前,使用较多的通用格式为PDF格式,而国内超星公司制订的PDG格式和方正Apabi公司制订的CEB格式均需要专用浏览器进行阅读。

(4)电子图书已经被大部分读者所接受,但是对于部分老年读者和少儿读者来说,不可能马上习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该给予这部分读者耐心的讲解和必要的技术支持。这样才能令更多的读者享受电子图书的各样优点。

2公共图书馆社区网络建设

2.1社区图书馆的目标

图书馆有四大职能: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智力资源、开展社会教育、传递文献信息。而社区图书馆属公共图书馆类型,是社区里的小型文化设施,应重点发挥开展社会教育与传递文献信息这两个职能。

社区宽带网络的使用与电子图书资源的建设正好可以满足开展社会教育与传递文献信息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关于公共图书馆目的的宣言说:“(公共罔书馆是)一种教育的文化的和报道信息的组织。公共图书馆是提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欣赏人类在知识和文化方面成就的场所”。该宣言还强调公共图书馆要为“儿童、学生、老弱病残读者”所利用,强调“它应同其他教育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机构取得联系,其中包括学校、自学团体、业余团体和那些与提倡艺术有关的团体。”结合国际图联(IFLA)1975年在法国里昂举行的关于图书馆职能的学术会议达成的共识——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使命是养成儿童的早期阅读习惯、支持个人和自学教育以及各级正规教育、提供个人创造力发展的机会、激发儿童和青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支持和开展社会教育的结果主要是开发儿童和青年的智力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规定:社区中的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网服务。作为社区图书馆,应该给予广大青少年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青少年安全上网。电子图书正是引导青少年安全上网阅读的最佳向导,避免青少年养成沉迷网络、沉迷游戏等不健康习惯。

2.2社区图书馆设立的要求

由于社区居民存在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精神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因此,须考虑设立社区图书馆规模大小、馆藏主题、服务方式等闲素。其巾重点要考虑到社会各类人士,如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家庭妇女等的特殊需要,所提供的文献信息不仅要具有普及性、新颖性、娱乐性和休闲性等特点,而且流通手续要简便,服务要周到。电子图书只需要有限的资源就可以很好地覆盖各个方面的需求,使用上的方便更是对老年人、残疾人等服务对象有很大的帮助。

2.3社区图书馆网络结构

社区图书馆设立就是为了方便群众读者,所以,设立的时候需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尽量深人到各个读者层。以广东顺德图书馆建设社区图书馆网络为例。纵向。建立由区图书馆、镇(街道)和社区(村)图书馆构建的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横向,建成以区图书馆为中心馆.其他类型图书馆为成员馆的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的顺德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结构。采取区图书馆为中心馆,各镇(街道)图书馆配合,社区(村)图书馆(室)参与。同时吸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型图书馆加盟的模式。

3电子图书与社区图书馆网络建设

3.1电子图书在社区图书馆的使用

设立社区图书馆时,根据社区的人口数量、人员构成等决定配置图书的数量与类型。而这样的操作下。必然导致部分读者无法满足个人需要。配合电子图书的使用,对有需要的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我馆在普通生活社区设立的一个3级网点的情况。使用社区图书馆最多的是老年人和儿童,因此,图书一般以比较贴近生活的图书和儿童读物为主。但有部分青少年对天文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而社区图书馆内的图书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电子图书,就算比较偏门的图书也有一定的数量可供读者选择,从而解决了社区图书馆图书数量较少和覆盖面不全的问题。类似的情况还有部分读者需要查找一些专业方面的数据,需要专门的工具书才可以找到,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电子图书予以解决。

另外,有部分老年读者,由于视力问题,在阅读一般纸质的图书时比较麻烦。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电子图书。由于电子图书可以方便地调整字体的大小,对于视力有障碍的人士来说,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3.2社区图书馆网点人员的要求

由于很多使用社区图书馆的读者,对于计算机可能并不熟悉,这对社区图书馆网点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定要求。工作人员本身需要熟知使用电子图书的各个步骤,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对读者进行辅导,这样才可以帮助有需要的读者进行电子图书的阅读。老年人或者少年儿童,沟通和理解方面没有青年人好。且缺乏使用计算机的经验,有时候对他们需要从基础操作开始教导。这个时候就更需要有耐心了。

3.3社区图书馆网点利用电子图书帮助图书馆进行资源建设

对于本地特色资料的搜集是地区图书馆一项重要工作。设立社区图书馆网络后。图书馆可以通过各个网点进行搜集。部分读者可能拥有珍贵的资料,帮助图书馆进行资源建设。成为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补充。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扫描、拍照等方法将资料数字化并制作成电子图书进行保存、以免资料出现遗失或损毁。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优化措施

商业银行的各个营业网点,是用于直接提供银行产品和服务的部门,其是否具有完善的布局和准确的功能定位,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具有显著影响。在我国,有关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布局和功能定位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这样看来,它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更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前景。

一、当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1.更多的客户需求

由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都存在进步和发展,这也加大了人均收入,增加了越来越多的中高收入的人群,由于存在这部分人群,他们对银行的需求也变大,不同于以往的对银行的只有存取款的需求,现在他们越来越多的需求个人贷款和理财方面的业务。对一些个人来说,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很受他们的关注和使用;对一些企业来说,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者改变其融资的观点,使得企业融资渠道也变多了,以至于企业对银行的贷款需求量也在变少。

2.日益激烈的竞争

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苛刻的竞争。目前,多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并已上市,还有一些外资银行正在积极的筹备建设中。各类大型商业银行通过改建规模和经营调整等战略加快发展,还有各种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发展前进,这种种状况都对我国的银行业有很大的冲击力,使竞争更加激烈。

二、商业银行网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网点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商业银行最早起源于人民银行,是人民银行按照不同的专业部门分离产生的,它们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都采用了人民银行的模式。在对分行进行设置时,是按照行政区域特点进行分类划分的,因此网点多范围广。但由于网点太多,层次多,分布复杂,管理级别就较长,因此不利于管理,不能及时的实施一些决策和降低管理效率。此外,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对银行的需求也不同,这种均衡分布的状况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不利于资源的配置。

目前,好多商业银行因受限于传统经营理念,都单方面的实施大、广、全的思想,其设的网点随处可见,未能考虑到网点效益这一问题。虽然随处可见的网点给客户带来足够的便利,但是这会降低单个网点的利润,成本消耗也太高,最终就会与最初的预想相违背,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各个网点的设置未能根据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客户需求进行合理规划调整。就会出现两种状况,一些区域内由于网点数量过多,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有一些地方网点数量过少,客户资源就会被其他银行抢走。

2.有关网点功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都采用较传统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客户更多的需求,大部门网点都只有最传统的存款和贷款业务,缺少全方位的金融产品。这种传统单一的经营理念会导致商业银行网点不重视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展推广。然而,具备现代化功能的商业银行网点应改变营销策略,把重点放到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拓展上,让客户在单个网点就能够全面彻底的体验到完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由于我国在政策上对银行经营和利润的存在一些要求,这阻碍了国内银行在产品创新上的发展,使得网点不能高质量的满足客户需求。现在国内的金融服务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市场机制不够成熟,这便阻碍了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除此之外,商业银行依旧采用存贷利差的方式获得利润,这种单一的利润生成模式为企业带来的利润太少,需要寻找更合适的金融手段来增加银行利润来源。

三、明确商业银行网点优化建设要达到的目标

1.应由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过渡到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手段

采用业务流程和劳动组合改造这两种方式,对中高端客户的营销拓展力度加大,转变相对价值较低的客户的身份,将它们原有的资源净占有者的身份转变,使他们成为利润的创造者;进一步将电子渠道的营销策略价值发挥出来,将银行所面临的服务范围扩大化,比如个人贷款这种业务,过去只能依靠传统渠道来完成,现在通过电子渠道的自助循环功能就可以实现;加快开发和利用“财富账户”这一功能,使客户对自己存入银行的资产能更加科学、自主地管理。

2.由理财银行取代传统的零售银行

优化网点功能,坚持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取代以往的以账户为中心,对产品的整合,流通渠道,载体的选择和营销团队的管理都以个人理财业务为中心,加大中高端客户和理财业务对银行的贡献。银行不仅依靠单一的利差收入,还要向多元化盈利渠道转变。衡量零售业务优化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例,在业务优化发展战略中,要全面提升中间业务的地位,达到盈利模式的优化和升级的目的,为银行带来更多收益。

3.由单一的产品营销转变成综合营销

以细分客户为基础,全面完善综合营销策略和分层服务体系这两大类别,使个人金融业务的协调作用得以发挥,增强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配合,合理利用资源;以多层次、分阶段的营销活动方式深层次挖掘客户价值,促进个人金融业务一系列式的捆绑营销;将个人业务和公司客户、机构业务从上到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服务链。提升各个网点的综合营销水平和全面化的服务功能。

四、优化商业银行网点建设的措施

1.对网点进行科学布局

商业银行网点能否持续生存下去的关键是客户的需求,因此,建立各个网点必须考虑所在地区的客户需求,这不仅包括考虑客户的现有需求还要考虑他们需求的潜在性。此外,还要考虑该地区各个银行之间的竞争情况,经过全面的分析得出结论,然后作出客观的决策。在进行选址时,根据该地区的客户数量和需求量进行划分,还要合理规划其规模和功能,满足客户的各种服务需求,避免资源的浪费。此外,依据当地的资源情况和业务的实际需求量,使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相结合;大众化服务内容和个性化的服务内容相结合,形成稳定的多元化客户群,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更大的效益。

2.强化创新网点类型

随着网点优化的全方位推进,网点建设仍需不断的创新,因为相同环境下各个网点的服务也相同,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削弱网点的服务能力,缺乏竞争力。如果实行强化比较优势、从服务手段入手,进行改革创新,这样必然会促进企业的进步。该政策落实到商业银行上就是优化传统网点的建设,主要有不断加大理财和财富管理中心、直客式标准网点等这类新型网点的建设。与此同时还要不断采用和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银行的先进理念和手段,还要密切关注同行之间的变化,更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实施相应的决策。使商业银行的业务不断有所突破和创新。现如今国外的一些点子,像“点内网点”、“艺术银行”、女子银行等模式的网点。为我们网点的发展提供了灵感,指引了方向。

3.将网点内部的功能布局和外部视觉形象进行统一

打个比方,像中国农业银行,它就经过仔细的分析,准确的抓住股份制改革这一次机遇,在成立股份公司的开局之年,对全国2.44万个营业网点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包括网点形象、功能、整体装修等,进行了具体的调整,整个局面焕然一新。同时,标准合理的网点建设,细化到各个环节,提高了网点的整体作用,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经合理优化布局后的网点包括自助银行区、大众服务区、理财服务区、客户体验区和贵宾服务区五大功能区,还为个人开设了一些专区。使服务更细化,更符合人性化这一理念,满足客户的全面需求。同时,建行分别设立了普通柜员及高级柜员,普通柜员为客户办理基本的存取款业务;高级柜员办理比较复杂一点,时间长的业务,像基金、外汇等交易。经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决策,优化后的网点节省客户时间,办理速度快,效率高,使业务量迅速升高。

4.强化专业化的网点队伍,将网点销售能力提高

网点优化不仅包括硬件设施的提升,还要人性化,提高专业化的服务水平,合理安排设计网点的岗位,加强建设具备专业销售技能和技巧的高素质销售队伍。具体点要落实到各个岗位和各个人员,各司其职。就是银行网点要设立大堂经理、理财客户经理和零售贷款客户经理等专业的队伍,同时要提高普通柜员的素质和操作技能。在国外,最佳的零售银行其之所以最佳是因为其具有强大的销售队伍,就网点销售队伍要占到整个零售业务人员的一半以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网点专业化的人员比例较小,这就不能全面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就不能保证业绩。所以想要从根本上改变问题就要从实际出发,建设一支高比例的、高素质网点专业化队伍。银行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招募优秀的人才,并进行培训,培养专业化人才,打造专业化队伍,为客户服务。

五、结语

现如今市场竞争都是愈演愈烈,商业银行的竞争也不例外,因此,银行想提升自己的效益,就应想一些积极的对策,就从银行各个网点入手。可是如何发挥发挥网点的价值呢,就必须实施相应的措施,比如转变网点功能和布局。就功能方面来看,它所面临的是一批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就达到目的了,所以就针对性的提供金融产品和完善的服务,就布局方面来说,就要依据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实际情况出发,实行区域化建设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和客户数量。

参考文献:

[1]张林.对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团[J].金融博览,2010,(05).

[2]王兆奎,刘新华.增强银行基层网点竞争力的思考.新疆金融,2004,(11).

[3]朱洪波.推进农行网点优化的战略思考.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04-07.

[4]周焱荣.银行优化网点网络布局方法初探[J].河北金融,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