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分层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00:00: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分层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初一年级学生开始学英语时热情高,成绩普遍较好,但时隔不久一些学生就落后掉队,不及格者、放弃不学者越来越多。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一般在初一第二学期开始出现,以后越来越严重。初二年级的分化现象往往十分突出,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英语成绩。
(总人数:56人)
优秀
及格
低分
初一上学期期末
48
53
2
初一下学期期末
26
篇2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介绍了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方法、教学过程、测评手段及教学效果。英语分层次教学法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兼顾了学生的个体需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在英语教学中从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界定出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并施以相应的教学策略,就能使每个学生构起与自己能力相应的新的英语认知结构,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一、分层次的依据
据调查,目前中职学校32%的学生认为中职学校没有必要开设英语课,因为他们觉得毕业以后根本没有机会在工作或生活中使用英语。27%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因是害怕期末考试不及格影响毕业。只有6%的学生在自觉地学习,目的是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基础。
在参加调查的学生当中,有23%的学生不能借助词典阅读。65%的学生听不懂简单的日常对话,更不能用简单的口语表达自己。12%的学生写不出一年十二个月的名称。个别学生甚至写不全26个字母。
由此可见,由于历史的原因或由于学生的性格、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原因,学生英语基础不尽相同,个体差异很大。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的任何上疏忽都会使一部分学生的需求受到忽视。这样的教学就使“面向全体”成为事实上的空话。采取英语分层次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分层次的方法
新生入学后,先进行一次英语摸底考试。试题的设计必须有很高的区分度,以便能够将所有的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学生军训期间,教师阅卷算分,将学生分到不同的班级。A层次基础扎实,兴趣浓厚,具有一定听、说、读、写能力,大约占30%。C层次基础较差或没学过英语,或不喜欢学习英语,基本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大约占20%。B层次的学生有一定英语基础,但是学不学外所谓,听说有困难,大约占50%。学生分班仅考虑他们的英语成绩,不管他们所学何种专业。也就是说,在同一个班里,有不同专业的学生。只有在学习英语的时间里,他们才来到一起,其余时间回归各班学习本专业的课程。
三、分层次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贯彻因人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安排不同的练习,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设计出既符合教材内容又与学生认知过程相协调的教学方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确定层次化教学目标,对单词、词组、课文以及练习进行目标分解。
对于单词,A层次的学生对所有的单词和词组要求“四会”,B、C层次的学生只对重点单词和词组过关。对于课文,要求A层次的学生不但要正确地完成习题,还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B层次的学生要正确地完成习题,并能把重点句子或段落背下来。C层次只基本理解短文内容和正确完成习题即可。对于作业,A层次的学生除了必须掌握教材中单元知识梳理的内容和重点难点的内容以外,同时补充一定量的阅读材料和听力材料。B层次的学生必须掌握教材中单元知识梳理中主要语法和词汇,掌握重点、难点的内容。C层次的学生掌握教材中主要语法,可多做些记忆性的作业。
高层次学生在完成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向外拓展,广泛接触各种英语实践活动,如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等,多数中间层次的学生立足于课本,努力达到教材中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要求;低层次学生通过努力,掌握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并兼顾补缺补差,也就是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一个基础平台,然后在稍高于他们的水平上提出要求,使各层次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所获。
对失败的学生,教师应采用延迟评价的方法。首先要勇于向学生承担自己的教学责任,使学生切实感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然后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成功的切入口,并花大力气去指导他们,激发每一个学生向高一层次目标努力的愿望和信心,促进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最终使得每位失败的学生都获得成功。
四、分层次评估
期中、期末考试,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试卷进行考试。A、B、C三套试卷试题相同但难度不同。C层次学生的单词拼写是提供两三个字母的。其选择题仅提供2个选项。作文给出大致提纲,学生只需用一些恰当的词串起来便可。B层次学生试卷参考普通试卷难度。而对于A层学生,附加一些竞赛类试题,要求必做,但只算附加分。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命题。基础题80分,拓展延伸题20分。试题相同但评分标准不同。基础题对C层学生基分高,对A、B层学生的基分低。以部分知识延深扩展题补足A、B层学生的基础分。允许C层学生做拓展题,作为升级的参考因素。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仅占学生总成绩的60%,其余40%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如出勤情况、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平时测验进行评定。根据总成绩,部分学生可以到其它班级学习。通常情况下,A层次各班的最后5名学生必须到B层次学习,B层次各班的最后5名学生必须到C层次学习。同时,C层次各班的前5名学生允许到B层次学习,B层次各班的前5名学生到A层次学习,实行动态管理。
五、分层次的效果
分层次教学法给教师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一层次的学生英语基础基本相同,允许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同一层次的班级里,教师可以较容易地选择教学材料,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层次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较好的学生不敢放松,因为学习落后可能会被分到下一层次学习。英语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帮助每一位学生为自己的英语学习定位,让每一位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都获得成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留出时间和空间。分层次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兼顾了学生的个体需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篇3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职学校入学人数逐年递增。这些学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一般,读高中后升入大学的可能性很小,便选择读职业学校。这部分学生比例最大;第二部分,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好,但家庭困难。希望掌握一门技术,能早日就业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这部分学生有一定比例;第三部分,初中阶段学习成绩、道德表现均不好,家长考虑到子女年龄较小,只能送到学校希望有所改变,这部分学生比例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仍然按照同一标准、同一模式组织教学,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长此以往,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不但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继续升学深造和毕业后就业的竞争能力。因此,采用分层次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分层次教学法实施的前提
分层次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是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所谓的“分层”并不是简单的按照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按照学生的自身条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在授课中结合教学要求对不同的组别设置各具特色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工科学生的必修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并具有一定的动手分析能力。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在第一次课,精心准备几种常见电路的教学模型,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讲一讲对这些模型的看法;然后讲授课程中的五个基本概念;在此之后利用习题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这一课时,对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掌握,然后将学生分为:A组,理论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较强的学生;B组,理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C组,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D组,排斥学习的学生。
(二)分层次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为了确保分层次教学后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前面合理分层的基础上,应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根据教材的要求来分解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起点,制定出每组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
1、课前预习。为了保证教学效果,需将课前预习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每一次下课前五分钟进行布置。例如:在讲解“R-L-C的串联电路”的前一次课,将预习内容分成四层。第一层,纯R电路、纯L电路、纯C电路三种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中,i与u的波形图的确定;第二层,三种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中,i与u的相位图的确定;第三层,三种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中,i与u的相量图的绘制;第四层,综合进行比较,得出结论:(1)纯R电路中,i和u是同相的;(2)纯L电路中,i比u落后90°;(3)纯C电路中,i比u超前90°。这样,学生能够象爬楼梯一样,一层层准备,按照自己的实际能力努力向上走。
2、课堂教学。在9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走小步的方法,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在难度提高的知识点处以不同标记作为引导,提出不同层次学生需掌握的重点;并利用课堂上最后的几分钟时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辅导重点在于A、D两组学生。对A组学生提出实践性、综合性问题,引导他们课下进行思考,使他们能够触类旁通,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对D组学生进行督促,通过检查笔记,重点提问,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R-L-C”时,将课程内容分为五层来讲解:(一)是R-L-C的串联电路的基本概念,从介绍R-L的串联电路和R-C的串联电路,逐渐过渡到R-L-C的串联电路,明确各电路的组成。(二)是端u和i的相位关系,采用对相量图的分析,由浅入深地对电路呈电感性、电容性及电阻性三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在相量图分析上有一定难度,在授课中就要重点掌握B、C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C组学生,要鼓励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以相量为突破口使他们冲破难关。(三)是端u和i的大小关系,借助于数学知识,以勾股定理为工具,最终推出R-L-C的串联电路欧姆定律表达式,进一步引出电压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指出二者的相似关系。(四)是R-L-C的串联电路的实际应用,通过讲解例题引出电抗器和移相电路,可借助于多媒体展示这两种电路中u与i的相位关系。这一层内容只要求A组学生掌握,对其他组学生加以鼓励,只要做对一点都要给予表扬,激发其学习兴趣。(五)是设置悬念,在R-L-C的串联电路中,当电路端u和i同相时,电路呈电阻性,电路的这种状态叫做串联谐振。那么,串联谐振电路的定义、特点及应用有哪些呢?告诉学生这是我们下次课即将介绍的内容。由此不仅给学生留下悬念,而且为学生预习提供提纲。
3、练习及习题。为了巩固分层次教学的效果,合理编排习题的难度是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应将习题设计成巩固基础知识的基本题,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运用的中等题,训练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提高题三种类型。要求A组学生会做全部习题,B、C组学生会做前两类习题,D组学生完成基本题,并鼓励B、C、D组学生选做较高类型习题,在作业中加以针对性辅导,以促进学生向高层次递进发展。
篇4
一、思想方面
思想上我积极要求上进,我能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尽职尽责,有奉献精神。我积极参加学校政治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自己的师德形象,文明礼貌、关爱学生、处处以身作则。我知道“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服从学校安排,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二、教学方面
初三(7)(8)班是我本学期才接手的两个班,学生基础不牢,学习习惯糟糕,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于是我仔细分析学情,做到如下:
1.耐心鼓励。作为毕业班教师,经常与学生谈话,谈学习情况、学习方法和生活情况、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树立起他们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决心。
2.立足课堂。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英语教学更具特色,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3.态度端正,准备充分。我认真对待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中,我积极认真学习研究教材,认真备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尽可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积极探索适合班级的教育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新思路。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我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一直以来我积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份努力,一份收获,我任教的班级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4.严谨治学,因材施教。注意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减少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低级错误,平常训练时要严格要求,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并帮助学生将错误归纳总结。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教师的日常教学应面对全体学生,注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抓两头,促中间,防止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于是我加强对教法的研究,尝试分层次教学。根据上期期末考试英语成绩和平时表现,将学生分成优,中,后进三等,上课时分配不同的任务并适时给出评价,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5.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按时参与每周三的英语教研组活动,认真听英语教研组长发言和布置工作,积极参与备课组活动。
三、个人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提升自我。如本人撰写的论文《把握好每个课堂40分钟,教学质量的保证》获得省一等奖。
篇5
1、好的开端
(1)本学期提前一个月上课,因此各学科在完成高二年级上学期的教学任务外,都对下学期内容有所渗透。
(2)及时完成学生的选科工作,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3)开学初各备课组、个人制定就制定了详尽的教学计划,同时在各班主任和帮教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繁杂的高二年级学生档案工作,保证整个学期工作的有序进行。
2、培优
(1)从3-18周,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的竞赛辅导全面展开,逯元祥、何文哲、万为民、吴玉成、吴恩徐、戴凝六位老师认真备课,每大周有4次承担了竞赛辅导任务,精心准备教案和练习,力争提高优生的整体水平。
(2)开学第二周专门召开优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要求每位同学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争取在期末统考中有新的突破。
(3)树立何婥君、梁清泰等少数同学学习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在他们的带领下热爱学习的同学越来越多。同时鼓励优秀学生自主学习,激励他们先走一步。
3、积极参加教学研究:
(1)年级组老师积极参加建校十周年校庆。9月25日下午2:00,高一高二年级举行展示课,我年级夏青、张慧、吴玉成、张宪存、万为民、叶敬之六位老师主讲了数学、英语、语文科目共6节课。
(2)本学期高二年级老师除了积极参加顺德区、佛山市、广州市教研外,还积极参加部门和市里的教学评比。在2004年12月14日下午进行的全校信息整合技能大赛中,我年级吴恩徐老师带领生物选修班的同学展示的实验课,一举获得三项大奖:教学设计奖、教师素养奖、教学整合奖。
(3)每位教师在开学第二周了完成学校教师科研课题的申报,在十六周每位老师对自己确立的课题进行了认真总结,完成有关课题的教学论文,最后完成由年级组统一将每位老师的结题论文进行汇总,编辑版了部门教研刊物《出海口》第36期,共收集论文19篇,总字数近5万字。
(4)2004年12月7日,肇庆一中英语老师到我校进行交流,他们在听了我年级夏青老师英语课后,高度称赞了我校学生极佳的英语口语水平,并对我校的英语教学情况给予高度评价。
4、对美术班的教学高度重视
本届选美术的学生是高中部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届,辅导任务大,差生面广,在两个班级的班主任张慧、颜霞和美术老师吴胜辉以及其他帮教老师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1)本学期共举办次美术作品展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两次画展。积极组织学生投稿《桃李园》并发表。
(2)2004年9月27日美术班同学利用周日下午休息时间到广州观看全国油画展,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3)1月6日,高二(6)班召开班级任教老师会议,对班级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情况进行交流,以期找到符合美术班特点的教学方法。
(4)在参加2005届顺德区美术高考模拟考试中,高二(5)班的三个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5、积极参加叶晓燕老师组织的部门学生会活动,在“谈恋爱是推动学习还是阻碍学习”辩论会,高二年级学生代表获得比赛的冠军。
6、参加校“学生素质检测”,班主任提前做思想动员,学生认真配合,学科老师精心准备,使得高二年级的各项素质检测圆满完成。
7、期中考试:第十周参加部门组织的期中考试,老师进行试卷讲评,考试结束后,肖幼春老师针对高二学生的分科实际,制作各项分析表格,各班级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对期中考试结果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同时也召开年级期中考试分析会,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8、营造英语环境
(1)每周三次收看英语新闻联播
(2)举办英语周活动:高二英语组万为民、张慧和夏青三位老师认真策划和准备举办了英汉翻译对抗赛和英语沙龙活动,获得了其它部门观摩组的肯定。同时配合部门英语教研室成功举办了高一、二年级英语圣诞晚会,在晚会比赛的十个奖项中,三位老师所带班级的英语歌曲和短剧共获得八个奖项,囊括了所有一等奖、三等奖,还有一个二等奖。
(3)组织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英语备课组组织十五人报考三级,一人报考四级。
(4)办英语墙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手抄报比赛活动,手抄报活动获得部门和学校的好评,高二(1)班的梁颖欣和罗健欣在年级组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
(5)2004年11月17日年级为创设良好英语环境,配合英语备课组举办英语互译对抗赛。
(6)2004年12月30日,年级老师参加总校举办的“首届教师英语风采大赛”,颜霞老师获得非专业组的一等奖。
(7)高二教师积极参加部门英语教研室举办的英语培训
9、备课组活动蓬勃开展
除了英语备课组在营造浓浓的英语环境,做了上述努力,在这里不在重复外,其他备课组的活动也在蓬勃开展
(1)语文备课组本学期的指导思想是: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措施落实、讲求实效。在组长黄维栋老师下,认真备教案、做课件,全年级统一一种练习,各位教师轮流负责;加强集体备课,除了加强日常的交流和探讨外,每周开一次小组会;11月,配合德育处和年级,指导班级学生完成了“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专题征文活动;完成三期桃李园学生投稿工作,组织学生进行了背诵默写竞赛、成语接龙比赛;承担了部门学生辩论赛的指导工作;12月,组织6位学生参加了12份进行的顺德区高中生即时作文大赛;参与了全校的展示课活动,并积极评课。同时,除了积极参加了广州教研活动,在领导的关怀下,还派代表参加了中南六省语文研讨会。
(2)数学组吴玉成老师带领全组人员坚持每周进行一次备课,每次开会有总结有计划,然后三人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讨论,在教案的撰写上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分章组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共享,然后各自形成自己的有特色的教案。教学设计各具特色。各个层次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不同的高考目标分层组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案上充分体现了课前预习与复习、教学内容、例题分析、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课堂练习、教学小结、课后作业、教学后记等环节。本学期各班作业都能很好的分层布置,精选试题,课本习题做到了人人过关。几位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做到了全批全改,并有针对性的指导性批语。每位老师主讲了一节组内公开课。
10、教师参加教学举办的各项软笔和硬笔书法比赛。硬笔书法比赛中,年级逯元祥老师获得一等奖,吴恩徐老师获得二等奖;软笔书法比赛中,吴恩徐老师获得一等奖,逯元祥老师获得二等奖,叶敬之、何文哲老师获得三等奖。
11、每位老师每月完成高考模拟试卷一套,及时了解高考动向,掌握最新高考信息。
三、辅差:
1、德育方面:
(1)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引导他们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支持他们参加圣诞英语演出,为他们借服装道具。很多学习上的困难生在表演中展示了自己的丰富的文艺才能。
(2)班主任在常规管理中,注重心理疏导,与他们做朋友,严爱结合,工作有的放矢,消除心理障碍,同时认真负责地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争取进步。特别对于美术班的困难生的管理方面,杨维寒主任配合班主任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2、教学上:
(1)期中考试中,增设学习进步奖,使学习困难生发现自己的点滴进步,提高自信心。
(2)任课老师在教学有注重兴趣培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六班很多学生不爱看课文,不爱发言的情况,叶敬之老师经常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调节气氛,让他们每个人都提一个问题,不提问题就必须回答我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个个都读课文,也思考问题了。张宪存老师带的4班和6班都有一定的困难生,他准确认识到差生之所以差,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智力因素造成的,而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因此他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无论是讲授的内容、形式,还是速度、语气、表情,都注意尽量让他们乐于接受、能够接受,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黄维栋老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教学上注重采用“小步子、见成效”的做法。如背诵默写,平时划分成小块来解决,在“背”的基础上还要反复“写”,逐步积累。对后进生的教学不能贪多求快,而应该“小步子”踏踏实实,“小步子”突破,最终取得大进步。“小步子、见成效”能使后进生有成功感,能增强他们的信心。经常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能激发他们的内驱力。戴凝老师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尽量讲慢一些,同时鼓励多问,每次错的一个个找来当面讲。对于上课管不住自己的爱走神,上课多提醒。多一份耐心,会有很大收获。
(3)注意搞好分层教学:
杨维寒主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如X班、美术一班、美术二班各个班的进度、作业、授课模式等均有区别;詹学军老师在教学中尽量采取探究法教学,尽量分解知识难度,设计教学梯度,让每人在自己的基础上都有最大的收获。
篇6
关键词:精品课题;设计;实施;提炼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5-0070-04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有效教学理念观照下的课堂教学误区及其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D/2011/02/608)的阶段成果,作者为课题主持人。
收稿日期:2014-03-02
作者简介:吴志健,宜兴市新建小学(江苏宜兴,214253)教科室主任,无锡市中小学教育科研带头人。
精品课题建设是学校课题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学校课题管理的重要抓手。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提出了精心设计、精细实施、精致提炼三大方面九项指标,为学校精品课题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由此,笔者提出打造精品课题的“六字”工作思路:懂、细、新、实、得、文。本文结合宜兴市新建小学的省规划课题“有效教学理念观照下的课堂教学误区及其对策研究”(下文简称“‘教学误区’课题”),谈谈实践与思考。
一、精心设计:懂与细
如果说“设计”是画课题的“眼睛”,那么“精心设计”就是“擦亮眸子”。这好比一位姑娘,眸子明亮,才更美。不过,这美,需要你懂,需要你欣赏。因此,笔者提出精心设计需要做到“懂”与“细”。
(一)方案设计,力求可懂
研究方案的设计,关键是使每一位课题组成员能够理解方案,能够明白该如何做、如何反思。一般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1.界定核心概念,不仅找出与其它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而且注重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再界定。
光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课题组成员不一定能理解。如果能找到他们比较熟悉的相关概念,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就能使他们准确把握核心概念的内涵。这些联系与区别,既要重视专家的观点,也要关注自己的校本化解读。
如果说在课题申报、开题论证两个阶段,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是一种预成性设计的话,那么在研究过程中,尤其是中期评估后,对课题核心概念进行再界定就是一种生成性设计了,而且这种设计显得非常必要。预成性界定强调的是专家视野里的理性演绎,一般性认识占主导。而生成性界定强调的是课题组成员在实践操作上的理性概括,校本性认识(特殊性认识)占主导。也就是要注重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对核心概念进行再解读,以形成新的认识。
2.设计研究内容,着眼与学校实际的结合点。
研究内容的设计,不仅要注重课题内涵的挖掘,而且要注重与学校校情的结合。需要说明的是,研究的内容,需要自下而上进行梳理,更需要自上而下进行梳理,要找认识上的困惑、找实施上的难处、找形式上的结构、找内容上的联系。
例如,我校在市教研室专家悉心指导下,对学校10年来的课题研究作了疏理,对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把“教学误区”课题研究内容最终确定为:有效教学理念观照下的课堂教学误区及其对策的文献研究、有效教学理念观照下的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研究、有效教学理念观照下基于课堂教学误区的对策研究。
3.规划研究操作,强调明确、可行。
一般情况下,要根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来规划研究操作。问题是,研究操作的明确性与可行性难以把握。因此,除了有研究内容的分解、研究方法的具体化、操作建议的细化外,还要努力通过修改原研究操作,来表达清楚自己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对课题的再认识。例如,我们共对“教学误区”课题的总课题研究操作做了3次修改,形成四稿,对子课题研究操作各作了1次修改,各形成二稿。每次修改,基于两点:一是专家的建议,二是2011年版课程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对研究操作的完善是局部细节的调整,不能随意改变课题申报时确定的内容与目标,要严格按实施方案框架如期进行研究。
(二)计划设计,力争精细
研究计划的制订是课题研究的一般性要求,精品课题建设强调的是精细设计计划。笔者认为,这里的“精细”,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阶段性研究目标表述上的精当,二是研究时间安排上的精准,三是研究内容处理上的精辟,四是研究活动策划上的精彩,五是研究措施规划上的精练。如何做到以上“五精”呢?关键是要注重课题研究的进展与困难,注重实践与反思,注重阶段性小结。
例如,我校每学期都精心设计研究计划表,有序安排研究内容、研究者、研究对象,做到“两个不松”。一是程序不松动。制订研究计划严格按“拟订―审核―确定”的程序进行:主持人拟出计划的初稿,核心组成员审核后形成二稿,全体成员讨论后形成三稿。二是关注点不松散。学期研究的关注点有本期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措施、主要研究活动以及预期成果,强调由目标生成内容,由内容确定措施,由措施形成活动,由活动产生成果。
需要注意的是,计划的设计,也需要在动态中进行。在计划的实施中,要及时合理地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调整计划中的研究路径和研究着力点,提出自己的研究主张。研究路径、着力点的调整,要以理论来梳理研究的实践操作,不断明晰课题内涵与实践操作的关系。也就是要经常叩问:研究的走向是否合理?是否正确?有没有完成既定研究任务?
二、精细实施:新与实
如果说“实施”是形成课题的身体,那么“精细实施”就是健身。只有身板结实,生命力才旺盛。因此笔者认为精细实施需要讲究“新”与“实”。
(一)创新培训形式,做到换位与分层
课题培训是课题顺利实施、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实效,是精细实施的重要抓手,为此需要做到“换位”与“分层”。
换位,是指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的角色对换。目的是使课题组成员能够主动参与培训。要整合各种资源,将参与者、文献、场景、专业视点等整合在一起,让大家在分享与交流中生成研究意识和研究观念。我校的做法是,把培训资料提前一周发给大家,让大家带着问题去阅读,想想自己的做法,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到集中培训时,主讲教师简要介绍一下培训资料,补充一下研究背景,谈谈自己的思考与观点。然后,大家讨论,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分层,是指把全体课题组成员分成若干层进行培训,目的是使培训更具针对性。我校的做法是,把全体课题组成员分成三个层次进行培训。第一层次,课题立项之前,针对课题核心组成员进行培训。第二层次,课题立项之后,完成调查研究之前,针对课题组每个成员进行全员培训,主讲教师按计划进行培训,一学期三次左右。第三层次,课题进入专题研究之后,培训按课题组进行,分为总课题组、语文课题组、数学课题组、英语课题组。每个组一学期针对一个专题培训三次左右,并提供拓展性阅读资料,找出相关案例。
(二)夯实过程管理,做到分解与原味
过程管理是课题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过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题的质量。在过程管理上,要关注研究目标的达成,要不断完善研究的技术路线。
1.注重分解
要找出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研究目标统领研究内容,将研究的问题遵循逻辑结构进行合理分解,并将研究的责任落实到人。例如,我校确立了以学校行政人员为组长的三个子课题。一是“文献研究”子课题,通过系统收集、梳理相关有效教学理论、教学误区及对策的研究成果,形成具有借鉴意义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对文献中一些课堂教学案例在有效教学观照下进行重新审视、解读,指出存在问题与对策。二是“调查研究”子课题,从我校实际出发,通过对“误区”与“对策”进行真实的调查,做出比较恰如其分的分析,提出发现“误区”与“对策”的原则与方法。三是“专题研究”子课题,开展有效教学理念观照下的课堂教学误区及其对策的校本化专题研究。同时,对“专题研究”子课题,进行再分解,建立了总课题组、语文课题组、数学课题组、英语课题组。
2.注重原味
有的课题明明是文献研究,却做成了案例研究;有的课题是调查研究,却没有调查研究的过程。这样的课题有什么用呢?原味,是指“是什么研究,像什么研究”,更是指“是什么过程,像什么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没有原味,那就不能称为精品课题,“原味”是“精细实施”的重要基础。
例如,我校“教学误区”课题的文献研究,按五大步来实施。一是提出研究假设。二是规划研究设计。三是搜集文献60篇。四是整理文献,汇编23篇,共计9万多字。五是进行文献综述,共计1万多字。我们努力让文献综述反映出我们收集文献的数量及质量,表达出我们分析文献的视角及结果。鉴于这项工作的关键是文献整理和文献综述,我们进行了两次研讨活动:一是开展了文献综述研讨活动,着眼于综述怎么写;二是开展了文献分析研讨活动,着眼于文献怎么分析。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完成文献综述后,没有终止文献研究,而是继续收集了几十篇文献进行再研究,努力通过文献再研究来完善自己的研究主张与思路。
又如,我校“教学误区”课题的调查研究,定位在三个方面。一是确定调查对象,设计调查工具。二是收集数据。三是分析数据,写出报告。我们想让调查报告能够反映调查对象、工具、结果,能够说明我们的思考与做法。为此,我们先后设计了教师问卷、学生访谈记录表、教师访谈记录表、座谈记录表等,开展了问卷设计研讨活动,写出了现状调查报告。一些建议被学校采纳。为了更好地设计问卷,我们开展了问卷设计研讨活动,让大家共同献计献策。
再如,我校“教学误区”课题的专题研究,使用行动研究法,按照行动研究的一般步骤“计划―行动―小结”来展开。在开展专题研究前,我们重新诠释了核心概念“教学误区”、“对策”,构建了专题研究范式(如下图)。
从说出误区现象、分析误区原因,到尝试破解误区、去除误区,再到重新研读、赏识误区及对策,引领大家研究与实践。
为了扎实开展研究,我们规定一学期设总课题组层面专题1个,设语文、数学、英语课题组层面专题各1个。同时,积极鼓励有兴趣、有余力的教师开展个人专项专题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专题研究中,既重视思辨,更重视实证,关注实践操作行为里的创新成分,关注研究结论与证据、案例的内在联系,强调研究结论的意义。我们一边研究,一边进一步丰富、完善核心概念,在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性概念的基础上,调整研究方向,理清研究思路。
三、精致提炼:得与文
对于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来讲,文(指论文,更指理性认识)固然重要,得(指感受,是一种感性认识)也不可忽视。一般情况下,教师们参加一次课题研究活动,不可能没有一点感触,不可能没有一点收获,也就是存在所谓“得”现象,问题是如何让“得”成为“文”。
“得”与“文”,要从实践背景、内涵解读、实施策略、理论基础等方面去构造,要紧紧围绕两点去展开(一是怎么做的,二是为什么这样做),要把自己的认识与做法说清楚,要坚信自己的解读、自己的操作,走出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封闭世界。
为此,可以举行校内研讨、校际交流等活动,夯实“得”的基础。对于“得”,可以构建三个平台,努力使之成为“文”。一是“强化”平台。通过两个层次的交流(集体交流、个别交流)来进一步明晰“得”。二是“提升”平台。通过提供相关文献来找出“得”的理论依据。三是“实践”平台。通过自己课堂的再次实践来丰富“得”。
其次,同伴互动,做实提炼过程,力争发表高品位论文。例如,我校搞了个“相约星期四”活动。周期为两个月,参与人员是部分课题研究骨干。周四,我们分两批到小会议室进行活动,上午第一节课语文骨干聚到一起,下午第一节课,数学、英语骨干聚在一起。一般是,第一周,结合课题分发学习资料;第二周,谈自己的实践与想法以及写作提纲;第三至第五周,讨论论文初稿;第六至第八周,修改论文,形成终稿。
最后,适时举办征文活动,营造提炼氛围。我校举办了校级“心手相谐”杯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要求结合课题写论文,并选择优秀论文刊登在校刊上。至今,课题组成员在省级(含)以上正规教育杂志上发表与课题高度相关的论文13篇。
总之,我们要按照课题假设系统规划研究成果,每期列出需完成的论文选题,做好阶段性成果的物化工作,强调研究成果与研究内容、核心概念的相关性,努力提高成果表达的专业化水平。
Fine Quality Project with “Six Chinese Characters”
WU Zhi-jian
(Xinjian Primary School, Yixing 214253, China)
篇7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力技能;氛围;兴趣
众所周知,英语对我们的人生起到了重大影响,不管找工作还是出国学习我们如今的世界都必须用到英语,它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英语包括听和说,他们是必补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听就没有说,以下是我如何教大家把小学生的英语听力提高上去的方法。
一、创造听力氛围
语言的学习是从输入到输出的一个过程。所以创造好的听力氛围尤为重要。如何才能创造好的听力氛围呢?首先,课堂上教师应尽量避免用汉语讲课,从复习热身到作业布置,每个环节都坚持用英语进行交流,给学生创造一个英语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习惯,通过每节课的锻炼,使学生们的听力水平不断提高。当然在授课过程中有必要加入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单词或句子的含义,降低理解难度,帮助学生解除为难情绪。其次,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如果时间允许,每堂课给学生留出课本剧表演的时间。通过模拟生活中的情境,理解知识,巩固知识,从而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最后多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产生意境。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单一的听力练习是相对枯燥的,所以培养兴趣尤为重要。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而有兴致进行听力练习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在我的教学中我采用过以下一些方法进行听力练习。
(一)游戏教学
在课堂中我经常做一些游戏活动锻炼学生的听音能力。由练习单词到练习短语再到练习句子。由浅入深,分层次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经常进行单词分类游戏,我先说出一个单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组一组地说出它的同类词,最后哪组学生说的同类词最多,哪组获胜。apple,banana,grape...在中高年级我会做一些短语和句子的接龙游戏,后面学生除了重复前面学生所说的句子外,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还要自己造个句子。最后看哪组学生能坚持说到最后。I am a boy./I am a boy.I like blue./I am a boy.I like blue.I like to draw pictures...这些游戏活动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音辨别力和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二)配音表演
我曾经读过有关“模仿性朗读对听力具有促进作用”这样的文章。从文中我了解到语音基础对听力影响很大,语音基础好的学生无论理解听力材料还是进行真实交际都好于语音差的同学。因为在语言交际中存在连续、失去爆破、增音、音的同化、缩写读音、语音语调及英音与美音的区别等。我最常用到的方法就是配音表演。我会给学生一段简短的片段,让几个学生一起练习,每人配一个角色。提示学生要模仿里面的语音语调。然后每组分别进行展示,看哪组配的最好。一起分析哪组哪句话配的有问题,应该如何去说。最后让学生听原始录音,感受里面的意境。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技能,培养学生英语的思维。
三、渗透听力技巧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这需要一个长期而坚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些听力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面对考试。那么都有哪些听力技巧呢?我在课堂教学中最常渗透给学生的听力技巧有。
(一)提前阅读
在进行听力考试的时候,学生要面对巨大的时间压力!因为无论听懂还是听不懂,难还是简单,学生都只有同样的时间!只有一次机会!所以提前阅读尤为关键。在听每个问题之前,先抓紧时间阅读四个选择答案。听到第一个问题后,就迅速选择答案,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标记答案。这时学生就可以用剩余的或节省出来的时间去阅读下一个问题的选择答案。这样坚持去做,就能训练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和快速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
(二)泛听和精听相结合
在听力训练中,既要能准确无误地听出某些重要的信息,又要兼把握大意,这就必须将精听与泛听结合起来。在精听时,要首先熟悉听力材料中的生词,对难句可以反复听,精听遍数不限,直到完全听懂为止;而泛听则首先着眼于量大,只求掌握大意,不必了解每个细节,一般不要超过三遍否则就失去了泛听的意义。这两种训练哪一种也不应偏废。在考试中,学生在做最后一道大题时就可以采用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题目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的去精听而其它就可以泛听。
(三)猜测话题
篇8
面对春天里群芳争艳的花园,谁不欢欣鼓舞呢?我们的学校无疑也是一座大花园。怎样让这座大花园一年四季春色满园呢?其源头活水自然是教育科研。当然,教科研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创新工作,需要热情、兴趣和关注,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执着的毅力。一位文学大师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人不管做什么事,坚持10年,定能集大成之。我不奢望自己能“集大成之”,但五年来,我对教科研却是情有独钟。
一、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办学特色之路。
教育科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学研究是一所学校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我始终坚持: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全力做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为谋求学校自身发展,探索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我明确制订了教科研工作近远期目标——德育方面:通过“关于小学德育小、近、活特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力争把我校学生培养成行为规范、品行端正、身心和谐的合格小学生。教学方面:以“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简称“双多教学法”)的课题研究为切入口,构建学校校本课程框架的同时辐射各学科课题的研究,围绕教育教学为核心,强化“以教科研为先导的”意识,深入展开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
“双多教学法”课题实施几年来,我校初步形成了以数学为龙头,以英语、计算机、写作等为基础的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至使一大批“特长生”脱颖而出,学生的个性、素质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与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本校的课程改革。
仅2003一年,我校学生就有4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小学生数学报》杯小学生探索与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江苏省中小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50杰;苏州市中小学口琴、竖笛比赛一等奖;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苏州市二等奖……列举这些荣誉和数字,并不是沾沾自喜。我有的只是欣慰——因为教育科研,我校形成了“学校特色学科鲜明”“学生特色学科多彩”的办学特色。
二、以教科研为平台,让教师成为研究者。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基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精干高效、充满活力,能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百年大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走科研之路,做扎实文章,努力造就一支观念新、师德优、业务精、舆论正确的教师队伍,全力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
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和条件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教师开展各种教育研究。因此,我校为教师创设了各种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研究的宽松氛围,引导教师走上科研兴教之路,为他们排忧解难,鼓励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去调查实验。为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我积极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科研设备,广开门路采集最新的科研信息提供给教师以拓宽研究的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学校还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同时,还为教师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台,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发表与推广创设条件,为教师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充分促进了学术观点的碰撞、科研灵感的激发。
为进一步浓厚学校科研氛围,真正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发展战略,我努力做到教育科研的制度化、全程化、全员化和教育科研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入、全过程管理,让科研之风大兴。我校实行“三进”政策,教育科学进教学、进教师教育、进学生学习,让科研渗透各个领域。认真做好“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培养创新型教师,争做名优教师相结合,让科研成为提高教师水平、推动学校发展的内涵而永不衰竭。
让教育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实践证明,教师同科研结合,研究同教学结合,教学同课题结合,可以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优化教师的思维品质,实现平凡与精彩、烦恼与快乐、腐朽与神奇的快速转换,我们就会觉得上班有无穷乐趣,教学就会充满无限的生机,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我们开展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几年来,因为我校教师成为了“研究者”,所以有不少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发表、获奖,每年总计不少于100篇次。
三、以教科研为乐事,让自己拥有“源头活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为了让自己当好这个“灵魂”,也为了让自己能适应当前多元化、信息化的国际趋势以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多年来,我始终以教育科研为乐事,我努力让自己养成教育科研的习惯。
1、用研究的眼睛观察身边的教育现象。任何伟大的理论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大量事实的研究。教科研也不例外,也得对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不缺少研究的对象,而是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在教育运作过程中,我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校与社会、学校管理、教与学、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我们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时刻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思考、分析问题,这样就避免了想搞教科研而找不到切入点的尴尬。
2、不断积累丰富的素材。在注意或研究众多教育现象时,头绪会纷繁复杂,灵感会不断闪现,这些都可能是教科研的闪光点或独特之处,所以,我每每抓住这个时刻,记录下稍纵即逝的瞬间,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素材宝库,使自己的教研论文不再空洞,而更具说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3、选定恰当范围,加强个案研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我的特长和爱好是教育管理和小学数学教学。为此,我总是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的高度着眼,在身边教育教学实际中着手,选定适当的研究范围或方向。比如根据自己曾经多年集训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针对某个课题,我进行有目的地材料收集,加强对典型个案的剖析,如就问题的种类、方法、模式、背景及发生、发展过程等进行详细全面的调研、比较、分析,以有利于对问题研究的深入,进而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深度、广度和理论层次。我先后参与编写了《小学数学活动课读本》《小学奥林匹克教程》《小学数学开放题精选》等。
4、尝试对研究成果进行个性化和科学化的表达。科研成果主要通过论文形式来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勇于尝试系统地整理、收集相关素材和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主动大胆创作,相信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为了形成高质量、个性化的成果,我经常阅读相关杂志刊物和教育理论书籍,了解所研究内容的前沿动态和已有的理论成果,同时还进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与别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更新观念,撞击思维,将自己发现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出来。
5、努力实践和推广教科研成果。教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辩证循环,发挥出教科研对教育教学的最大效能。我总是千方百计通过相关会议、沙龙、论坛等途径进行推广与交流自己的教科研成果,充分体验教科研成果转化所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篇9
关键词:课堂改革 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实践新的一轮课堂改革中,无疑,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老师的观念、方法的改变,推进教学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我在十几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认为,一堂课是否上得成功,教学效果如何,和学生对这堂课的感觉很有关系。培养兴趣,树立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现结合设计课时和上课表现谈点我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一、充分认识新课程对培养学生兴趣的升华
新课程好在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发展,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显灵”。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教师观念转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更新观念中,重新审视课堂中生命的律动,主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新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转变,确立教师和学生是民主的、平等关系,从而达到改变旧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以及评价方式。英语教学应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教材牵动,全方位培养兴趣,突出自身教学特色。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使我逐步形成了“培养兴趣、主体参与、分层教学、异步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以初中英语课本为例加以说明。这是一节对话实践课,主题是:Get ready for the trip to an island. 我事先上网收集了一些风景图片,在开始上课时展示给学生,学生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说道:Oh, it‘s so beautiful. I know it’s Jiuzhaigou / Lijiang / Yandanshan…… I have been there. I have never been there. 教师趁势问道:Where have you been? When did you go there? Who did you go with? How did you go there? 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interesting there? 这时候学生已经沉浸在旅游所带来的乐趣中。我又追问道:Do you want to go out to have a picnic with your friends? If do, what will you take with you? 学生四人为一组热烈讨论,给出了许许多多的不同答案,有food match knife stick rope pot water tent …… 每一组都希望给出比别组更多的不一样的东西,这时他们互相借鉴着,又互相竞争着。我再问道:Do you want to go to a new place you‘ve never been to or the place you’ve ever been to? Why? 经过这场讨论,学生已经在脑海中勾画出了去野炊的情景,于是,我说道:Now you can have a picnic with your friends. 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ready for the trip to a new place? Try to make dialogues. 学生感觉有话可说,四人一组说得很热闹,这时,我走入他们之间,给予一点指点或解惑。然后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和欣赏。整堂课学生都是积极地参与,既有个体活动又有群体活动,享受着谈话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时要以新鲜的面孔示人,引生兴趣
“包装”一词在当今十分流行,有许多人主张英语教学也应该适当来一点儿“包装”,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以同一种面孔示人,采用的永远是单调、刻板的教学形式,时常机械地重复固有的教学程序,那么不要说是学生,恐怕就连教师自己也会产生一种厌恶感,这样的教学怎么能谈得上有明显的效果呢?因此,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实际,不断引进新的教学信息、变换教学形式、更新教学手段,创设一种新的教学情境,营造“新鲜”的教学气氛围,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兴奋起来,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习惯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如果能够运用多媒体网络手段,学生会没有新鲜感吗?让学生有一点儿新鲜感,要求教师要善于“吸引”学生的目光,有时甚至还要适当玩一点儿“花样”,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我在准备Mid-Autumn Festival这一课时,上网查找了许多相关的诗、歌、词的英语版本和精美的欣赏图片,当学生看到这些时,不由地来了兴致。
Make your moon cake Moon poem appreciation Festival greeting card and music Mid-Autumn Festival
三、要营造课堂轻松的气氛感,引起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在压抑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受抑制。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学习的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得以巩固并快速转化为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一种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有时安安静静也许未必就是好事,因为它很可能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压抑的标志。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一点儿轻松感,其手段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我的基本做到有以下几种:
1、目标导向:根据每个教材的要求,点拨关键语;
2、表情导向:运用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传情达意,引发兴趣;
3、走动指点:在考虑个别学生差异,面向全体、实行正确指导答疑解惑;
4、幽默话语:在课堂中运用师生互动关系,同学在交谈时喜欢听幽默的话语,促进快乐,沟通思想;
5、游戏和表演: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采用,都可以使课堂充满生机。在一节课中,我有时会故意重复学生的某个错句,以期自我纠正和活跃气氛。有一次,A学生说:I‘m short. B学生说:I’m shorter than her.? C学生说:I‘m the shortest of the three.其实C生最高,我登大吃惊的眼睛反问道:Are you the shortest of the three? 学生大笑,该生也忙笑着纠正道 I’m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
四、设计的话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起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的效应在于备自己、备教材、备学生,设计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特别要注意他的心理效应。因为每个学生,不管他表现如何,在课堂学习中总是有点积极向上的念头。所以,倡导任务型教学,应通过小组活动合作方式进行。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的同时,遵守“活动-体验-表现”这一心理发展健康模式,使学生在贴近生活中,在情感体验中学习,产生对教材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在学习时,我先出示一个胖男孩的图片问:Is he fat? Why are there so many fat children in our country now?学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有说 eat too much rich food ,not take enough exercise, 也有说do too much homework, parents have only one child……等等。随后我提出问题How can we keep healthy? 学生就从自己的经验谈起,我又出了几个题目给他们:
(1) It is bad for your eyes if you watch TV for more than_____ a day.
(2)What day is Nurses‘ Day?
(3) What day is No Smoking Day?
(4) People in US can’t drink beer or wine before they reach _____.
(5) Which ( butter chocolate? meat? milk ) can make you fat easiest?
(6) If you want to keep healthy, how many hours of sport do you have to do in a week?
然后要求学生讨论 Why should we keep healthy? 可以是为了有一个好的心情,也可以是为了能在恰当的时候帮助别人等等,从而认识健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要尽量给学生以成就感,学生学习的最大乐趣,莫过于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欣赏,当学生每取得一点儿成绩、每取得一点儿进步时,教师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一声Great!一个惊喜的表情,一句Listen carefully, he is showing us his great idea.都能使他们在努力的同时产生一种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进而鼓起自信和进取的风帆。人在受到激励和赞许的时候,往往精神振奋、信心倍增,学生的学习亦然。
篇10
1.cet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后者受前者的影响越来越大。自1987年推行四、六级考试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更加重视公共英语教学,公共英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公共英语教学条件得到了充实和改善,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空前高涨,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别提到了教学和测试的关系问题:“测试是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的重要保证。科学的测试结果可以为教学提供量化的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因此,测试应以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测试中,更看重考核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试题。务必防止应试教学倾向。”①可以看出,在教学和测试两者的关系中,教学是第一性的,测试是为教学服务的。cet考试和大学英语教学两者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改革教学方式、注重能力培养与四、六级考试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cet中新题型增设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错误的考教理念,造成了cet测试和大学英语教学关系的异化。
2.1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把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倒置考试和测试的关系,使教学围着考试转。受“指挥棒”理念的影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越来越偏离自身的目标,而成为达到四、六级考试目的的手段,成为一种“应试教学”。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有的学校不惜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将本该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推迟到三四年级开设,有的根据四、六级考试要求调整英语课程设置,有的大办四、六级考试辅导班,有的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中“攻关”,有的发动教师研究四、六级考试“规律”,放任教师抛开原定教材,以四、六级考试大纲和有关辅导材料为依据组织教学。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是全面“服从”考试需要,他们对正常的英语课程提不起兴趣,一门心思做参考题、复习题、模拟题、仿真题。
2.2大学英语教师和管理人员把四、六级考试作为评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价值尺度,以考试成绩好坏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政府主管部门在大学教学工作评价中把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作为重要指标,有的大学以教师任教班级学生的四、六级考试通过率来考核教师的教学业绩,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奖金、津贴挂钩,有的把是否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是否准予学生毕业或能否获得学位的一个“硬杠杠”。如此一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只有唯四、六级考试是从,一切从考试出发,一切为了通过考试。后果就是,四、六级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掌握了,英语考试技巧提高了,但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读写能力、翻译能力、交际能力等并没有多大提高①。
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无疑这种应试型的大学英语教育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新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外语界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所存在的种种不足,并着手对其进行改革,以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的推出及采用就是这一势在必行的改革的初步尝试。
自1996年1月起,大学英语考试已正式启用新题型,增加主观题目的比例。语言测试的试题根据评分是否需要阅卷人员的主观判断而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一般来说主观题如作文等效度高,对教学的后效好,因此大学英语考试无论四级或六级都坚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题。自1996年1月起,已延续了十余年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题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偏重客观试题转向主、客观题型合理搭配,重视考生主观应用能力的试题类型。目前已经过研究和实验并可逐步采用的新题型有翻译、听写、简答题。考试委员会还在积极开展其他新题型的研究。采用新题型的目的是更好地使考试为教学服务,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主观题的比例,使全国高校在教学中更加重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采用新题型时尽量保持所考核的语言能力构成基本不变、答题时间不变、各部分得分比例分配不变,以保证评价标准的稳定性。例如1996年6月的四级考试,采用翻译题型后,全国重点大学翻译部分的均值为6.75分。这一部分用来取代原来的完形填空部分,而1995年6月全国重点大学完形填空部分的均值为6.72分。这说明采用新题型可以保持评价标准的稳定性。此外,考试委员会还决定今后在考试大纲中列举多种可能的题型,而在某次考试中具体采用何种题型则事先不予公布,以抵消应试教学的心理压力,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此外,要探索对新题型进行等值处理的方法,保证大规模标准化考试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但等值处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提高考试的效度是第一性的,通过考试正确地指导教学才是考试的根本目的②。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使大学生更加重视英语语言能力的学习,获得更强的参与国际交际的能力,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99年初开始试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并于1999年11月和2000年5月两次扩大试点。总的来说,口试推动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遏制应试教学和片面追求单纯通过率,使《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这一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更扎实、可靠的基础③。
3.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概括的说,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必须在明确了正确的考教关系的同时,随着四、六级考试的改革而改革,否则,不但将贻误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我国加入wto后面对更加开放、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问题可能使我们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随着cet新题型的进一步推广,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将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的挑战,即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旧方法和研究新的方法来扎扎实实地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求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的变化指引我们对近十余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展开反思,以便充分认识其中的偏差和教训,端正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把握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照本宣科”、以测试为目标的教学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善于引导他们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训练,培养他们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这使得教师要改变他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他们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业务水平。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大都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讲的东西,成为存贮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这是不科学的。教师应该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的双向交流,使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学习,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培养。如何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呢?
笔者概括出以下几种策略:
3.1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改革填鸭式教学方式
应惠兰教授指出:“实际上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教学方法应该分为教法和学习方法两个组成部分”。过去当我们谈到外语教学或教学方法时,过分强调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活动能力。认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运用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正是遵循这种语言学习规律而创建的。英语是一门实践课,语言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操练得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知识。避免整堂课讲授太多的语言点;避免给学生直接指出应该注意什么;避免给学生详细列出语言点的用法,而是应该恰恰相反。老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上课时先让学生讲解课文的大意,然后以问题辩论的形式对文章的主题、背景、写作风格、语言使用等方面展开讨论。教师的讲解是辅的、画龙点睛式的。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点的用法,而且还学会了,并能够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就能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更充实。同时,在当今这个科技得以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教育也走向了市场,这无疑又给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与促发的有利条件。在英语教学之中增加多媒体教学是转变填鸭式教学的最好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使学生的视野空间扩大,而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之达到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不仅丰富了课堂,而且受益于学习者本身。教师对一些较难的课文还要进行一些系统的讲解,以适合学生水平的需要。传统的授课法是以单词、语法分析为主体。但这样一来,课文的内容就被割裂了。语言知识很可能变成无本之木,学生兴趣无从谈起,积极性无从调动,结果事倍功半。教师讲解课文的方式要以语篇教学为主,教师要把文章的信息结构,与文章有关的文化背景,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要把语言知识、单词的讲解完全放在篇章内容的整体讲解过程中。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而是从内容到形式都齐备的活生生的语言。
3.2运用交际法进行教学
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是以语言功能——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交际法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西欧共同体(eec),中心是英国。交际法重视教学大纲的研究。教学内容以语言功能为纲,针对学习对象的不同需要加以安排。交际法强调教学过程交际化,排斥机械操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景中操练,课堂教学活动应模拟真实或近似真实的生活情景。
一方面,注意到各个单词之间的各种系统内关系的同时,还要把它置于句子乃至对话、语篇中呈示。如:角色表演法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对话表演,让学生轮流到台上表演。表演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觉得不难又需要做好准备上台表演。或者进行pairwork或groupwork。在表演中可以准备实物道具,其中丰富的动作、表情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要使教学同真实世界(realworld)建立联系,如用影视片段、多媒体等来实现单个词汇或词汇系列的输入,让学习者感觉生动、易学。对某些动词如swing,snore等,还可以运用表情、动作和声音来演示,其效果比单纯以文字讲解要好。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英语交际情境。如在课堂上播放英语经典原版片,故事内容学生已有所了解,加之画面优美,身临其境,收到了出奇效果。不少同学能把影片中的部分英语对话模仿得惟妙惟肖,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另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呈现词汇的语用信息。像邮筒(pillarˉbox)在中国为绿色,在英国却是红色。这种信息必须提供给学习者,pillarˉbox这个词暗含的社会文化信息同该词的概念意义同等重要。此外,不少词还具有一定文体意义和情感意义。尤其是具有褒义或贬义的词,其情感意义是该呈现给学习者的。对于指黑人的两个词black与nigger,了解二者的概念意义而不知其情感意义显然会影响交际运用①。前者带有褒义,后者却是贬义,这2种不同的情感意义同相应词语的概念意义一样重要。内含意义与情感意义因个体、文化、社会的不同而不同,教学主体亦要留心这一点。
3.3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和改善外语学习环境
多媒体软件集声、文、图、像于一体,资料丰富、信息量大,其容量、使用功能、新颖程度为普通教科书所不及,在教学中显得十分方便。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可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利用其视觉及听觉器官,紧紧跟随变化中的设备功能及富于色彩的影音材料,从而使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这就摆脱了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视野中只有那一成不变的老师、黑板、讲台及教科书;听觉中只有那过于熟悉甚至有些单调的老师的嗓音,因而经常只听不看或只看不听,容易走神,心不在焉。总体来说,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在改善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方面优势明显。具体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1)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兼顾;(2)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得以锻炼;(3)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得到保证;(4)地道的语音语调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模仿模式;(5)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内容能够激发学习者极大的学习兴趣;(6)视听说各感觉器官积极配合,左右脑并用,提高了学习效率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