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素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06:5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经素养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经素养论文

篇1

笔者认为,财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能走综合类大学和师范院校的路子,不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与从事中文教育人才为目标,而应以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服务地方经济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结合院校自身的优势,调整培养目标,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需要重新思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都要进行深入探讨,力求培养出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笔者所在的西安财经学院中文系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创建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夯实学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功底与人文素养(“一体”)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相关专业的知识储备,重点培育学生的应用能力(“两翼”),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下文试就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 夯实专业基础强化人文素质

强化人文素质和文学素养的培育,是中文本科专业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基础化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承担着传承与提升全民文化素质的重任,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影响他们的社会观念与价值观念。学生将文化知识内化之后所养成的精神境界、意志品格与人文情怀,虽然在实际工作中不一定用得上,但却能使他们受益终生,有着实用性专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习语言学、中外文学史及基础写作等中文专业传统课程,对于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理论和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培养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财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能机械地以实用性专业的应用性作为衡量标准,应该在充分考虑本专业人文性的前提下来理解应用性的内涵,这样培养的学生才有深厚的根基,才有发展的后劲。

西安财经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2001年6月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四年制本科专业,该专业方向定为高级秘书及宣传出版,主要为培养高级文秘方向的实用性人才,故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多侧重于公文写作等实用技能的培训,从而相应地压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的课时。这样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素养不够,基础不扎实,没有底蕴,没有后劲。虽然一时上手易,但跟进时代难,缺乏持续竞争力。而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较宽广的基础知识和厚实的专业理论,不能因为突出应用而缩窄专业知识面,削弱基础理论教学。因此,我系在培养规格上,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模式塑造人才,逐步加大基础理论课的份量。我们不断修订培养计划,遵从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与前瞻性等原则,在课程设置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要求,在借鉴其他同类院校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取消了一些与中文专业相容性不大的课程,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有机地衔接相关课程,并选用能够反映本学科最前沿理论的课程教材或部、省获奖等重点推荐教材。通过不断地调整培养计划,我系的培养特色愈加鲜明,培养质量愈加提高,收效也很明显。由于增加了汉语言专业基础理论课的课程与课时,使得我校学生在考研时与外校学生能同台竞争,大大提高了考研升学率,如2009年汉语言文学20人参加硕士生入学考试,上线16人,在学校及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二 增强知识储备适应社会需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既要有理论的修养作功底,又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职业技能的培养,这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应用性的基本定位。由于财经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不是研究型的而是应用型的,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期望不同,毕业生主要是走向市场融入社会,从人才定位上,还是从办学实力上,其建设发展方向应是应用型的,培养的人才应是适应现代经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在学习好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需广泛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我们应该大胆突破学科体制的限制,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侧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应用能力,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社会的结合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转型。转贴于

我系根据不同行业与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在夯实汉语言文学基础的前提下,对专业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使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感。我们利用学院在经济学、法学、新闻学、外语与广告学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给广大学生开设了会计基础、财经写作、法律实务、新闻采访与写作、影视创作与欣赏、实用英语口语和广告设计等跨学科的选修课程,从而大大拓宽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文秘知识和办文、办事、办会的能力,新闻知识和文字宣传能力,法律知识和起草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书的能力,广告策划知识和广告文案创作能力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知识平台。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学生既有比较厚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功底,又有适应未来就业方向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从而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我系培养的学生除了考取公务员及中文专业的研究生之外,还有的考上了法学、新闻学与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有的甚至还考取了会计资格证,从事金融行业方面的工作。

三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技能

实践教学环节一直是文科人才培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财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体现以培养侧重实践应用能力、具有创新能力、有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我们要想使自己培养的人才有市场竞争力、专业针对性和快速适应性,就必须在实践教学方面下工夫。

第一,突出课堂实践教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上岗快、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还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实践训练。要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主要是加强实验课,开设技能课,并提高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我们按照“一体两翼”培养模式的要求,建设了投资180多万元的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实验室及语言实验室两个实训中心,从而使学生在实验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迅速进入角色,胜任未来的工作。

第二,强化论文写作训练。具备较强的写作功底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安身立命之本,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我系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在第一、二学期开没基础写作,第三、四学期开设公文写作,使学生熟悉各种文体的特点和语言风格,能够熟练撰拟各种公文和常用文书。此外,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的系统指导。我系每年专门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学生举办学年论文知识讲座,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很多学生还将学年论文进一步加工为毕业论文。我们每年从中精选一些优秀论文结集出版,激发了低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许多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发表了相关的学术论文。近年来,我系已有8名学生在正式期刊上发表了10余篇学术论文,有3人还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集。

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 财经专业 教学机制 市场需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专业为国家及各个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型人才,这些人才为社会所急需并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以知识为背景特征的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因此,与之相呼应的传统教学机制与标准也随之落伍。那么如何改变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专业教学机制以顺应时展呢?笔者作如下总结:

一、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目标

应用型与实践型人才一直是传统中职财经专业培养的目标,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则比较注重法律法规、政策程序及相关凭证的传授,因此,有极强的现实性。然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财经类的相关知识更新频率不断加快,造成财经专业教学与学生实践、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突出。针对此,笔者认为,应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专业的教学目标,即把学生培养为应用型、实践型人才转变为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为目标。

二、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的问题

1、课程设置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不断更新,中职学校财经专业的相关教材及课程设置却远远没有跟上来。例如财务会计等课程,随着会计制度和准则的更新,教师在没有新的系统教学材料的情况下,普遍的做法是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随意的添加或删减,结果导致学生所掌握财务会计知识的“完整性缺失”。

2、教学手段与效果

现阶段,中职学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手段普遍陈旧,依然是以教师的说教为主,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仍然没有普及,致使学生的学习激情下降,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目标。

3、教材

随着校本教材的日益升温,中职学校财经专业教师也加入了自编教材的大军,然而,参编教师的资格与财经类专业课程政策性的特征,使得教材质量无法保障。

4、考试方式

中职学校财经专业的考试方式有待改革一直是师生们所期待的。因为单一的论文或者开卷式考试会受到命题限制,不能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5、实习环节

出于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用人单位很少让实习生直接接触本单位的账务情况,造成学生实习的“名不符实”。

(二)毕业生自信心缺失

从我们搜集的相关材料及调查中发现:由于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提高,例如要求学历专科以上,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等等。使得中职财经专业毕业生的自信心严重不足。

(三)专业教师素养及经验有待提高

随着中职学校教师学历的提高,现阶段,中职学校所进教师的学历普遍达到了本科、研究生及以上,但其实践经验远远低于老教师。因此,中青年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三、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教学改革

1、课程设置调整

为适应市场需求,中职学校财经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进一步改革和细化。在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其综合职业素养的训练。这就要求学生对相关基础学科及理论知识的掌握。为此,各中职学校应就现行课程设置中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革或调整,譬如合理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教学总学时的比重,突出专业外语、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等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更新教学手段

针对中职财经专业教学知识的程序化与法规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趣味,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

3、精编精选教材

无论是自编还是选购中职财经专业教材,内容的充实、新颖与注重实务训练应为首要考虑点。这与市场对中职人才的培养需求是相一致的。

4、考试方式改革

变传统笔试及论文式测试方式为实际动手能力测试,将有利于中职财经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评价方式也要“与时俱进”。

5、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来做教学中的主角,变学会为会学,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及专业自信心。例如,在案例教学部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分析,尊重学生的分析结果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强自信心。

(二)解决实习难问题

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共建工程;多样化实习形式,如做模拟实验题,案例分析;将实践中的专家、能手请进校园“献身”说法和指导在校学生,等等。另外,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的批改等方面亦可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功效。

(三)注重氛围营造,提高专业教师素养

篇3

图书馆作为大学生教育的补充,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其一,丰富的文献资源可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第二课堂”。在当前国家重视高等教育的形势下,各高校的图书馆都在努力推进自身建设,尤其是加大了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扩充了数据库资源,增强了图书馆的数字服务能力。从图书、期刊的数量、种类及文献的连续性上都有了量与质的改观,使得图书信息的查询方式更加简化、数字化,更加便捷,效率更高。图书馆在日益改进与完善中,逐渐成为学生信息补给的“第二课堂”,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适宜阅读与学习的良好环境。

其二,高科技的广泛运用为图书馆普及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成为必要补充。随着现代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视听、缩微、复制、终端检索等现代化设备在图书馆被广泛采用。高校图书馆通过这些设备和场所辅导学生掌握计算机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和途径。还可以通过获取网上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建立网上信息服务系统,形成本馆与外界信息沟通的桥梁,发展和延伸馆藏信息量。使学生能够利用各种功能强大、灵活方便的检索工具,进行光盘检索、联机检索,在网上浏览、查询信息,从而提升他们的信息能力。

其三,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员是大学生提供信息搜索方法和教育的必备条件。当前,高校图书馆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在知识结构、专业机构、综合能力等各方面不断提高对信息服务人员的要求。因此,多数图书管理人员都具备知晓图书馆藏的信息查阅能力、服务导航能力、文献搜索能力和信息识别能力,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网络技术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各种网络检索工具,懂得专题联机和光盘数据库的检索语言和结构,从而能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检索语言,掌握检索方法和技巧,能为学生提供广、快、精、准的信息。

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围绕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需求,图书馆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建设。

其一,设计与开发适合我国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测评工具。测评工具在国外著名大学早已普及,如美国匹玆堡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等多所高校图书馆共同参与的SAILS(StandardAssessmentofInformationLiteracySkills)项目,就是这样一个测评工具。它共有142个问题,涵盖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每个学生只需选择回答其中的40个问题,即可对该学生的信息意识及信息获取与评估能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该工具因操作简易且实用性强,可作为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测评依据,或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发一个新的测评系统。测评的问题应全面覆盖信息素养的各个方面,并且应体现信息素养在年级、性别及学科方面的群体差异性。具体测评可分阶段进行:最初,测评可利用新生入馆教育的机会进行。一方面,能使图书馆充分了解新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另一方面,在接受测评时,各种有关信息素养的提问能启迪学生的信息意识,引发学生对自己信息需求及信息能力的思考。其后,对大二、大三的学生利用图书馆时随机进行测评。测评数据可反映出学校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需要大量利用图书馆时进行测评。这既是对过去学生接受信息素养教育结果的一次检验,也是了解毕业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方式。

其二,可对学生分年级进行信息素养的教育。采取分年级分专业的方式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于大一新生,可采取以培养信息意识为教育重点的方式,辅之以信息资源基本知识及信息利用基本技能的教育。以新生入馆教育为主,信息检索基本知识专题讲座为辅,使大一学生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在其大学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图书馆的认同感,启迪他们的信息意识。对于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可重点进行信息能力的培养,辅之以信息道德基本知识的学习。可采取分专业开设信息检索课和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由专业课老师、图书馆员共同承担。教学内容包括与专业相关的信息资源特点、功能、评估标准及方法的介绍、各种检索技能、检索方法的学习和实践等。对于大学四年级学生而言,主要是进一步加强对其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信息法律修养的培养。培养方式主要融合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在论文指导老师及图书馆员的联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课题资料的收集、加工、分析与整理工作,可使学生的信息敏感度、信息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高。

篇4

在财经类院校中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统计成为21世纪高等财经人才所必备的数学基础。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学建模搭建了一座学好上述学科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桥梁,围绕着“以课堂为立足点,面向实际生活”的理念服务教师和学生。本文分别从财经类院校数学建模教学现状、财经类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思路两方面进行探讨。

2财经类院校数学建模教学现状

2.1缺乏专业教材,师资力量不足

数学建模活动主要包括数学建模理论课程、数学建模试验课程及全国建模竞赛。各个部分内容对专业教材的需求量,但纵观财经类院校教材编写与教材预定,却极少拥有系统而完整的教程。相对而言难以实现的一点是,数学建模课程对教师自身的数学知识面、数学软件应用、自身素养的要求很高,如果教师所传授的数学建模知识是学生没掌握或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内容,那么就很难实现在短时间内全面地讲解相关课程,再者,数学建模课程的备课工作量较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2受重视程度不高,难以深入

“填鸭式”或“注入式”教学模式一直是应试教育的弊端,这一模式导致数学建模教学不能灵活的在财经类日常课程中顺利开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教师的不重视,从下表可以看出,课程考核方式仍以考试为主,教学重点仍是以应试为主,忽视了数学建模教学所带来的灵活性;第二,学生的不重视,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心不在焉,半懵半懂也自觉懂,而在期末考试前夕挑灯夜读,只重视老师所界定的重点。

2.3第二课堂打造力度不强,数学建模大赛参与度不高

在目前财经院校中,虽然早已建立数学建模协会,但是由于协会缺乏专业指导老师且会员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协会的发展受到约束,对第二课堂的打造力度并不如人意。除此以外,全国大学生建模竞赛是我国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规模课外科技活动之一,近年来财经院校参赛人数较少,不利于发展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活动。

3财经类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思路

3.1编排教程,加强数学建模师资队伍建设

教材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一方面,可编排一本应用型和实用性较强的财经类院校数学建模教材,另一方面,也可引用专家或外校编排的优质教材,方便开展数学建模课程。提升数学建模队伍建设也是促进数学建模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可以利用交流学习、学习访问、集体培训等方式加强教师综合素养。

3.2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高等数学等数学课程教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建模强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分析问题抓住其本质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结合财经类院校专业特色,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高等数学等数学课程教学中(以高等数学为例,如下图所示),不仅能加强课堂的趣味性,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其应用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的考核,除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平时成绩外,可通过学生在平时对于数学建模实验活研究的贡献进行酌情加分,不断提升学生对数学建模的重视程度。

3.3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力度,以参赛助发展

在校内方面,校领导加大力度促进数学建模协会的发展,第一步要组建一支专业的师资力量队伍指导协会的进步;第二步要不断提升会员素质,定期召开建模培训会、专业知识讲座;第三步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力度,征集数学建模小论文或举办校内建模大赛,以活动加强协会的知名度,同时也形成数学建模发展风潮。在校外方面,鼓励并引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4结束语

篇5

〔关键词〕大学语文;立体化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3)03-0094-04

近十余年来,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在教育理念、课程定位、教材编写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硕果累累。但是,尚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甚至未被触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东北财经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全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已有成果,着力解决当前教学改革中尚未触及或尚未完满解决的问题,立足本校,充分考虑财经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力争创建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对全国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做出创新性贡献。本文立足于东北财经大学语文教改经验,探讨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

一、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综观大学语文教学现状,我们认为有如下问题亟待解决:

1目标定位多元性与教学模式单一性的矛盾

根据语文的内涵与素质教育的需要,大学语文界在理论上将课程目标定位在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三个层面[1]。而在以提升应用写作能力为主的,在现有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下,很难全方位实现三大目标。例如,许多高校为学生职业需求考虑,把应用写作能力确定为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功能,但在以提升应用写作能力为主的教学实践中,文学性与实用性很难兼顾。20世纪50年代语文界将“语”和“文”分开,即是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既然目标是多元的,那么通向目标的路径也就应该是多条的。

2目标宏大与课时有限的矛盾

大学语文试图包打天下,既想培养文学素养,又想提升写作能力,在有限的五六十个学时里,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达到目标的。许多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这个问题,过去的做法是压缩和削减,结果是语文功能没有很好地实现。现在要探索的是: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使大学语文功能最大化,实现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这三大目标的统一。

3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语文学习严格遵循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写的能力要在大量的写作实践中形成,阅读能力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形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更需要一个长期濡染的过程。经验告诉我们,语文是自己学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在语文学习中,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没有充分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大学语文必须着力呈现语文“语”加“文”(即语言的创造与形式的创造)的“元”品格,唤起学生的兴趣,养成自觉学习习惯。

二、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研究与实践内容

1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

2008年上半年,东北财经大学举办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大讨论”。在学生层面,组织了座谈会和问卷调查;在教师层面,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撰写了相关论文。专门举办了研讨会,当时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参加了研讨会,教务处处长、人文学院等相关学院的多位院长、教授也应邀参加了研讨会。综合各个层面的意见,明确了东北财经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在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偏重于审美性和文化性的环境下,我校大学语文课一方面要跟上全国课程改革的步伐,顺应大趋势,增强审美性和文化,同时不跟风,不躁动,而是立足现实,讲求实际,坚守工具性阵地。创新理念,积极实践,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为了实现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三大功能,构建了兼顾“语”和“文”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创造了持续性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施了实践性互动模式。

将大学语文分成“语”和“文”两部分,分科设课。“语”的部分包括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和语法修辞与逻辑等,其中,应用写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其他为任意选修课;“文”的部分包括文学欣赏、唐宋诗词赏析、红楼梦导读、鲁迅导读、戏剧欣赏、影视文学赏析、西方文学名著导读、传统文化十六讲、《论语》导读和《庄子》导读等,其中,文学欣赏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其他为任意选修课。“语”部分的课程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能力为主要目标,“文”部分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审美趣味以及增强文化素养为主要目标[2]。这样,通过以应用写作和文学欣赏为核心的大学语文课程群的建设,从课程设置上确保三大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个性化需求。

2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内容

能力和素养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我们的做法是:

把大学语文5学分(90学时)分为3+2,3学分(54学时)用于文学欣赏,2学分(36学时)用于应用写作;3学分用于课堂教学,2学分用于学生自主实践。文学欣赏的3学分再分为2+1,2学分用于课堂教学,1学分用于学生自主实践;应用写作的2学分分为1+1,1学分用于课堂教学,1学分用于学生自主实践。

学生网络课堂实践,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为了有效地实现这种实践教学环节,我们研发出了颇具创新性的实践教学软件,在学校教务处网页上单独开辟了网络平台:文学欣赏课程实践园地和应用写作实践园地。界面主要包括“网络提交板块”、“评价板块”和“展示板块”三大组成部分,并提供了检索功能和抄袭作品警示。这一网络平台可提供学生提交作业、教师评判作业和师生相互阅读等多种功能,从而突破传统纸质作业的限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沟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持久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最大程度上改进学习效果。

作为大学语文改革的重中之重,这种实践教学环节的特别之处至少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加大学生实践的力度。第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也有明确的大纲和规定,是一种递进式的实践学习。第三,实践教学完全是一种网络化的教学方式。第四,实践教学初步建立了保障体系。为确保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成立了以院长、主管教学副院长和大学语文教学部主任为领导小组的管理部门,加强对全校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领导。同时请学校教务处和学校教学督导团随时通过网络平台对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此外,还与各个学院辅导员建立联系,以便于任课教师与每位学生保持联系,确保实践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同时在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中选出责任心、事业心和业务水平都很突出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教师们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遇到技术问题可以随时得到帮助和指导。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由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监督者,教师的责任更大,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实践教学对教师写作能力以及阅读的广度和深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经常针对实践教学问题开展教研活动,对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得好的教师提出表扬。

3创立“3+2两段式”教学模式

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上,大学语文区分于其他教学的一大独特之处在于对持续性教学的重视和实施,以大学语文主干课《文学欣赏》为例,我们将教学活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大一第一学期设置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文学欣赏部分,强调教师的示范性,教师在课堂上虽然只选讲十几篇课文,但是由于这十几篇课文在选文上的代表性,最后合起来,应该成为一个简明文学史体系、简明文艺学体系和简明文化史体系。应用写作强调范文赏析和学生习作点评,同时有针对性地讲授写作基础理论。所讲文种虽然也不多,但是由于所选文种具有代表性,最后合起来应该体现出写作理论体系。在时间安排上,文学欣赏放在大一第一学期进行,应用写作放在大二第二学期进行。这样安排是考虑到文学欣赏与高中语文的衔接性,应用写作与专业学习的融合性。

第二阶段在大一第二学期和大二第一学期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始终在实践中密切接触《文学欣赏》,在时间和要求上都有明确的规定,内在地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文学修养和人文情怀。

4建设以实践为中心的网络教学平台

“3+2两段式”教学需要依托网络平台及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因此,应着力加强相关的网络资源建设。东北财经大学的语文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园地”和“大学语文在线”等三个网站,实现了资源搜索、远程教学、题库测试、论坛交流、课件共建和师生交流等系列环节在网络环境中的多元搭配互补。

在上述网站中,“网络课程”是主要用于教学工作的网络平台。在“网络课程”中设有“多媒体资源”,包括教师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和部分教学录像;“教师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电子教案等;“学生学习资源”包括练习思考题、重点难点和模拟考试题等。

在“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园地”中设有“我要交作业”、“评论专区”、“精华文章”、“最高人气选手”、“年级作品集”、“抄袭作品”和“教师私塾”等多个栏目,是学生学习交流和语文写作的主要场所。教师在教学平台定期公布作业,引导和督促学生课下自主实践,对学生作业进行抽查和点评,推荐精华文章,典型病文等。教师与学生亦可利用此平台就学习中的问题直接进行交流。

在“在线学习”中设有教材全部课文的学习材料,包括“课文概述”、“课文学习”、“作者简介”、“学习重点”、“本课练习”和“拓展资源”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依托网络,东北财经大学的语文教学逐步建立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课下在线学习为重要辅助、以读、写实践为中心、以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研讨为促进的新的教学模式。

依托这个环境,进行课堂教学任务的分化,确立了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以网络课堂为重要辅导手段的教学模式。其中教学论坛的使用,成为主要的学习体会交流和写作训练的场域。论坛主要设立教学写作板块——鼓励学生发表原创作品;教学讨论板块——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评点和资源共建;教师私塾板块——教师发表自己的论文和创作;旧帖回顾板块——汇集以往各学期学生发表的精品帖子。

5考试方式改革

实践考核也改变了单一机械的考核方式,建立了以能力测试评价为主的考核体系。《文学欣赏》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以及单独设立学分就充分体现了对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在实践内容中也能充分体现出来。即便是课堂教学之后的闭卷考试,命题原则也是以考核能力为主,除了一些必须的经典篇目背诵之外,其他都是纯粹的能力测试,与死记硬背并无太大关联。而《应用写作》甚至取消考试环节,以平时实践考核成绩作为获取学分的依据,让考试评价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和科学的评价体系。由考知识变为考能力,以此来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以考促教和以考促学。

三、实践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语文实践园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网络写作的环境。传统的作文写作,学生只面对想象性的教师这个人进行写作,语言文体总是在满足教师这个单一主体的需要;而在网络写作中,学生不仅面对教师,更要“陷入”很多人的各种回复之中,极大地增加了通过写作进行交流的乐趣。同时,学生并不是进行传统的语文写作,而是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感悟好文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并通过书评和论文等形式,使得学生的汉语写作内容丰富、意义多元和文体杂多,从而实现表达水平和人文精神的双提升。网络写作解放了课堂。学生的写作和评价,构成了大学语文写作的核心活动。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写作,教师精力有限,学生兴趣不足,一个学期作文的写作数目极其有限。而网络写作活动中,学生的写作可以得到及时互动的回应。定期把优秀作品集结成文集,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同时也有利于持续性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个开阔的进行稳性动态思维的立体时空,适当地保持阅读和写作的连续性,这样才可能达到极佳的效果,才能够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达到教育的目标。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收到2008级、2009级、2010级、2011级学生原创作品(每年级三批),计有诗词原创(包括现代自由体诗歌、古典诗词)、传统文化经典报告、中外文学名著读书报告和应用写作实用文种习作(每年级8个文种)。从这些作业当中,我们看到了应试教育中难以看到的富有真情实感的作品,看到了传统课堂教学难以实现的实训效果;从学生积极踊跃提交作业以及互相点评中,我们看到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2促进了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为了写作,写作为了表达思想和展示才华。为了写出好文章(出色地完成作业),学生会自觉地、自主地进行大量的阅读和研究性学习。综合性的考核方法会对学生的写作和阅读产生有效的制约,充足的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极大的方便。这样,语文学习就会形成良性循环,阅读和写作能力会逐渐提高,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习惯逐渐形成,相应的能力也会得到有效培养。

这种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与持续性教学和“日常化”学习习惯的融入也密切相关。兴趣培养之后,持续性教学往往会更好地促使学生将文学学习带入到一种“日常化”的状态当中,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学生在一种“强制”的环境下不得不投入到文学的学习当中,久而久之,这种“强制”、被动就有可能转化成一种主动性的学习,当学习的主动性建立之后,习惯便自然养成。采取这种持续性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日常化”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融入,当对文学的学习和领悟变成了习惯之后,教学环节便悄然身退,而这时学习本身却并不会因为具体教学环节的终止而结束,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名副其实的持续性和自主性。

3恒久性学习效果的生成

与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融入相对应,教学改革也促使了恒久性学习效果的生成。恒久性学习效果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反复运用,另一方面,尤为重要的是,这种恒久性学习效果本质上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一种能力的形成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密切相关,只有把学习作为一种主动性的行为,它才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修养,持续性教学对学生自身实践环节的重视便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特别设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而是希望通过教学产生持久的影响,从而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4促进由知识向能力,最终向人文素养的转化

具体来看,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评价和鉴赏能力,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和健康。二是通过对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认识,提高母语修养及综合文化素质,并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为其发展人格和深化专业学习创造条件,从而实现学生“读书、修身、成才”的统一。简言之,《文学欣赏》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修身”与“成才”,在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场“持久战”,甚至可以说是伴随一生的,因此单靠一种外力是难以生效的,我们创立持续性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正是希望通过反复的、长期的熏陶,让学生形成“日常化”的学习习惯,内化为自身的主动性、恒久性学习,使大学语文由课堂教学的终点变为终生学习的起点,从而最终实现我们所设想的教学目标[3]。

5提高了教学效果,节省了教学资源

如上所述,改革后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得到大幅提升。2008年教改方案实施的第一年,东北财经大学语文课程网上综合评议分数由原来的全校倒数第一名提高到正数第一名,《应用写作》教学效果尤为显著。我校大学语文总学时为90,学时之多在全国高校中独一无二。但是由于实行实践教学和持续性教学,开发网络课堂,课堂教学时数并没有增加,仍然与过去的54学时相同,与全国其他高校学时数相同,没有增加学校教学资源的负担。并且,教师和学生可以不拘时间地点,在自己方便的时候登录网上课堂,评改和提交作业,这样既解放了教师,也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反,由于有评点和提交作业的约束,有丰富有趣的“大学语文实践园地”,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把业余时间更多地用到业务和学业上来。

参考文献:

[1]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16-18

篇6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 教学环节 综合素质 课程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136-02

一、《经济学》课程性质与考核特点

1.《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属于社会科学课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基础理论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目前,我院的所有财经类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作为财经类的学生都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进而能够认识、探讨和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把握经济运作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为财经各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和业务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课程性质来看,《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的考核很难像自然科学课程那样通过精确的计算、严密的推导或实际操作技能的高低等来判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社会科学的“软科学”属性,既不能通过客观的计算答案或直观的技能标准评判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也很难通过一次笔试来评定学生理论基础的扎实程度和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因而大大增加了衡量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难度。《经济学》的基础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课程考核。

2.《经济学》课程考核的特点分析。《经济学》作为财经类专业理论课程,对经济问题进行的是整体性、框架性的原理阐述,很多现实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经济学》寻找研究问题的入门钥匙。因此,对这门课程的考核,既需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又需要评判学生灵活运用基本原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始终需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思辨、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之相适应,考核点的确定不仅在于对原理的掌握和运用方面,还需要注重三个要点:以人为本,强化对学生在素质培养和理论修养方面的力度。能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获取,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精神。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即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教师一定的教学自,以突出所教对象的专业特性并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前沿性和研讨性;给学生从头开始就有充分展示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和思考探讨的机会,以增强学习的兴趣。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认为,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需要运用考试与考评相结合的复合考核模式,注重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状况与掌握程度,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才能相对准确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创新。

二、《经济学》课程现行考核模式的局限性与改革必要性

1.现行考核模式的局限性和改革的必要性。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衡量。过去在《经济学》课程的考核上,普遍存在着考核方式单一,缺乏规范性的考核制度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以期末笔试考卷作为唯一的考核手段和评价尺度,不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最多是将平时上课的考勤记录纳入考核成绩当中,具体做法主要有:旷课、迟到、旱退扣若干分: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很低,教师考前任意给学生划定考试范围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互相复印笔记和所圈重点题的答案,突击背上一两周就可以过关,有的学生存在投机心理,借助于考场“赌一把”――舞弊,甚至取得好成绩。而那些平时用功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的同学,在考试成绩上与平时不努力的学生的成绩拉不开距离,甚至在考试时由于突发因素(如生病等)而导致成绩不理想,在评奖、评优、就业时的优势并不明显;不同教师出的期末考卷在题型、题量、考核知识点及其分布、考题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差异较大,容易出现“人情分”,考试结果难以客观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和教风。

2.新的高等教育教学环境要求有新的教学考核方法。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与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表现为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不断拓宽,大学课堂和教师传递知识和信息的主渠道优势明显削弱,学生对教师素质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财经类专业统帅课程的《经济学》,依靠传统的“一本书、老师讲、学生记、期末考”的教学与考核模式,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的主动性,又不能使每个学生通过完整的学习过程全面深入地掌握经济学原理及其发展动态,更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思辨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性的人文素养。因此,需要通过多元化和复合式的考核方式。对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考核。

三、建立“复合式一全程性一多元化”考核体系的设计

复合式:是指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专业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使用多种考核方法综合评定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核模式,区别于以往通过一次期末笔试定成绩的单一考核模式。

全程性:是指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结合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教学进程中进行连续性的考核。除期末考试外,经过每一章或每一单元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作业、测验、讨论、调研和贯穿全过程的学风考评,既督促每个学生通过完整的学习过程全面深入地掌握经济学的内涵与外延,又能够给学生从头开始就有充分展示学习状况、心得体会和思考探讨的机会,避免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弊端,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公平性和真实性。

多元化:是指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考核方法多元化和考核内容的多元化。

1.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课程分值由基础分值和加减分值构成,基础分值包括平时成绩40--50分,期末考试成绩60---50分;加分分值包括(学院学报开辟学生专栏,作为学生交流的窗口,论文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是学习心得、调研报告等),根据情况的不同可以加5~10分;减分分值主要是学风(如旷课、迟到早退、抄袭、剽窃等),除按学校有关学生违纪违规条例规定的处罚外,扣减5~10分。

2.考核方法多元化。包括平时考评方法多样化和期末考试题型多样化。(1)平时考评方式主要有课后作业、讨论发言、测验与考试等。课后作业包括写小论文、思考问答题、调查报告等形式;讨论发言包括课堂讨论时学生之间问答、有组织自由讨论、分组或分班讨论、课堂主题讨论发言与提问等形式;测验与考试包括书面答题、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等形式。对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讨论和学习态度的评分标准也应尽量通过分解小项进行量化处理,努力提高考评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合理性。(2)期末考试题型和组卷的多样化。期末考试题型的多元化是指每套试卷至少要设计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材料分析、计算7种标准化题型,合理确定主观性和客观性试题的比重,注重试题的认知层次和难易程度的协调搭配。组卷的多样化是指期末笔试命题分为统一命题和机动命题两部分:统一命题是指本学期所有开课的班级考试的共同部分,从教研室建立的题库中随机抽取,主要用以考核各专业和班级统一界定的基础性必要教学内容的教学状况,分值占卷面分值60%~50%;机动命题由任课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选择的自主性教学内容相机命题,考题应能考察不同的教学重点内容与所教班级专业领域的特点及其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方面的情况,分值一般占卷面的40%~50%。

篇7

    关键词:理财专业人员;三层双轨制;证券投资;综合素质

    前言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路程,既有风雨也有成果,最为世人所瞩目的就是中国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成功。在这30年中,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5%,成为GDP增幅的世界第一,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中产阶级和豪富阶层在中国迅速形成,并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理财观念从激进投资和财富快速积累阶段逐步向稳健保守投资、财务安全和综合理财方向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个人金融业务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各种理财产品、理财服务层出不穷,人们的理财观念有所转变,理财需求日益旺盛,理财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开始发展起来[1]。然而与全民理财大趋势所不协调的是,我国专业理财人员的大量缺失和专业素质的不完善。作为为客户提供全面理财规划的专业人士,理财人员应该是一位知识丰富、工作高效、耐心和蔼、待人诚恳、可以向客户提供全面与建设性意见的咨询专家。从这一角度而言,高职院校培养的理财专业人员,应该是顺应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了解中国国情与中国金融市场特点,具备实践与理论双轨、道德素养与职业操守兼备的综合素质型人才。

    这里所说的“综合素质型”主要包含四点要求:一是道德素质,包括对理财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的观念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二是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较强的心理承受力、成功的信心、良好的竞争意识与应变能力等;三是业务素质,包括广博的知识面、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等;四是技能素质,包括资金管理技能、财务分析技能、风险防范技能、产品组合技能、理财建议与规划技能等[2]。

    从以上素质能力培养出发,高职理财专业人员的培养应是一个全面立体的教学过程。

    一、课程体系重在突出四大职业模块。

    首先,高职院校的理财专业学生的主要学习地点仍然是校园,主要学习技能的手段也是课堂教学。因此,理论教学要符合综合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就必须设计合理、计划全面、有的放矢。

    所以,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必须构建新的理论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要突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来抓;强化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教育;突出专业认知能力、思考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明确综合职业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种素质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培养思路;将就业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的全过程,特别体现职业认知、职业准备、就业和创业引导的新理念。

    据此理念,新构建的理论课程体系,由四大职业模块所构成:职业素质能力模块(即职业思想道德)、职业基础知识与能力模块、职业知识与能力模块、职业拓展知识与能力模块。

    (一)职业思想道德模块。

    主要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市场经济理论教育、理财规划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就业择业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等。

    (二)职业基础知识与能力模块。

    主要是学习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使在校学生获得在投资

    理财领域内从事第一个工作、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必要知识、必要技能,为在校学生今后工作提供充分专业准备的、形成现实动手能力的知识和技能,如基础会计知识和技能、经济学知识和技能、运筹学知识和技能、财政学知识和技能、经济法知识和技能、商务谈判知识和技能、现代金融学知识和技能、国际金融知识和技能、公共关系学知识和技能,以及为本专业提供基本支撑的大学英语、专业英语、高等数学、财经应用文、计算机基础、数据库、计算机安装维护等应用性知识和技能。

    (三)职业知识与能力模块。

    主要学习本专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如公司理财知识和技能、个人理财知识和技能、投资学知识和技能、证券投资知识和技能、期货投资知识和技能、理财实务知识和技能、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以及统计与调查预测等应用性知识和技能。

    (四)职业拓展知识与能力模块。

    主要学习能使在校学生具备在其未来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理财咨询实务、实用合同范例、市场营销实务、公共关系实务、管理心理学、普通话、口语艺术、社交礼仪等[2]。公务员之家

    通过理论课程的四大模块设计、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理论教学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合理完善的人才培养构架。这就如同建造房屋时,要先搭好脚手架才能平地起高楼,此处的模块理论课程设计就如同脚手架,理财专业学生由此接受培养,犹如高楼一般逐步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技能训练重在构建“三层双轨制”专业技能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最大的特点是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多,为了使学生在求学期间尽可能与社会同步、与专业挂钩,校内的技能训练可以采取“三层双轨制”专业技能培养模式。

    “三层双轨制”,是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技能培养新模式。“三层”是指按课程间内容的依存关系分为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职业综合技能三个阶段;“双轨”是指理财能力训练和投资能力训练同步进行。

    第一层:专业基础技能培养。

    理财能力训练:基于《理财学》课程;训练内容主要是理财的基本原理、公司理财和个人理财基础知识。

    投资能力训练:基于《投资学》课程;训练内容:投资学概述。

    第二层:专业技能培养。

    理财能力训练:基于《理财实务》课程;训练内容为课程单元训练等。

    投资能力训练:基于《证券投资》、《期货投资》等课程;训练内容主要为证券投资工具、证券交易流程、证券行情解读,期货交易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等。

    第三层:职业综合技能培养。

    理财能力训练:基于“理财规划师资格证书”的培训课;训练内容主要是根据风险计量判断风险大小、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个人所得税筹划策略、个人养老规划、个人财产分配与传承、财务计算器的应用等。

    投资能力训练训练:基于校内《投资理财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生产实习;实训内容为中国宏观经济分析、证券投资工具、证券交易流程、证券行情解读证券交易的各种技巧、证券市场运行、期货交易的操作程序及各种管理条例等。

    通过三层双轨制的教学,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明显得到系统地提高。

    三、教学方法创新,将课堂教学变为场地教学。

    课堂教学是最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老师和学生可以面对面,学生不仅能够听到老师在讲什么,还能够感受到老师肢体、语气、表情等等带来的信息,而且有了问题可以当场提出得到即时的回答,做到了零距离的沟通。然而课堂教学也有它不容忽视的弱点:首先,也是最大的弱点就是不能因人施教,要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教学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经济的。其次,学习内容收到了限制。一些训练特点非常强的课程受到的限制尤其大。公务员之家

    作为实践操作性极强的投资理财学课程,如果一味地在课程教学上下功夫,一来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二来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根据教学课程的要求,有些科目可以采取场地教学的方式,比如设置证券大厅,定制电子显示屏,将股票市场的大盘波动即时显示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理财工具的变化和魅力,更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场地教学既克服了课堂教学的缺点,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优点。也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角色进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毕业论文强调专业论文学分制。

    作为具备专业技能素质的理财人员,对于专业的财经用语表述应该是相当熟练的。然而两年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理财讯息和理财用语还是有些难度的。为了尽快让学生掌握这项技能,以及增强理财专业观念。鼓励学生撰写各类财经论文,通过论文的撰写,一是增强

    了学生关于社会经济的关注度,二是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三是为学生的就业申请增添筹码。对于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学校予以承认相应学分,并作为理财专业的重要教学成果。

篇8

[关键词]工科高校;会计专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148-02

如今,很多工科高校都开设有会计学专业,但是如何使学生提高未来发展的竞争力,突出工科特色,仍需进一步探讨。东南大学财务与会计系于1994年开设了会计学专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每一年本科生都有相应的培养计划,但是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通过对比不同高校的培养模式,对以东南大学为例的工科学校会计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建议。

1 与优秀工科类、综合类、财经类高校会计培养模式的比较

东南大学财务与会计系采用“卓越化、国际化、研究型”的人才培养理念,采用“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学专业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同清华、上交等工科高校相比,东大专业任选有所欠缺,无法真正满足志向不同的学生需要。此外,东大会计专业学生论文写作发表的比例较低,远不及上交和清华。上交和清华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比较强,学生对于前沿的研究了解比较多。另外,东大利用自己的理工科优势的特点不太明显。

复旦、南大等综合性大学重视通识教育。会计系课程设置中,大多含有面向高层次发展的相关课题,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与社会意识,全校课程普遍开发,有利于校园内不同院系学生学科交流。培养人才目标采取多元化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高年级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的变革,以满足不同需求。

财经类大学由于培养人才目标的不同,专业方向明确,专业划分细。学生接触专业课的时间较早,专业课程所占比例较大,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此外,财经类院校对学生实习的要求比较高,理论与实践并重。

2 工科高校培养模式调查结果

我们搜集了江苏省数十所工科高校的毕业生对于学校课程设置的意见,对所得数据进行汇总后,得出以下结论:76%的学生表示本科期间对于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不够清晰,55%的学生认为本科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主要收获是知识框架和学习方法,61. 5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经济学素养较为欠缺, 61%的学生认为本科期间自学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94%的学生认为自己本科期间学术论文写作和科研能力没有被很好培养。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本科期间课程设置认识不够清晰,所以在初期学习专业知识时会有茫然感;职业规划和未来目标的缺失导致学生对于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的构建较为困难;而经济学素养对于管理类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但是这些基础目前不够牢固;而本科期间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也有待提升,当然这与学校师资力量和学校层面的重视程度也有很大关系。

3 对工科高校会计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3. 1 会计人才培养缺乏工科个性与特色

大多数工科院校的“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整体发展目标和学科专业定位导致包括会计专业在内的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培养模式缺乏个性与特色,呈现明显的雷同化趋势。大部分工科院校基本定位于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高级会计人才,也没有结合自身工科优势,培养相对应的行业领域的会计专业特色化人才。笔者认为差异化的培养模式才是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根本。

3. 2 工科院校会计教学内容与方式上存在问题

会计在实务中是一门重视经验的学科。但调查显示,工科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对实践教学重视度不够,课程的课时安排和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同时,开设的税法、审计、财务管理、经济法以及电算化等专业课程,所占学分比重和课时比重远远不够,工科院校很难在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通识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专业课程学习内容较少,学生对本专业认识不够深入,从而在职业发展规划上目标不明确。

3. 3 工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没有体现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社会主要以毕业生的质量作为高等院校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即主要评价高校毕业生是否能够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和境外并购,商业银行改革、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越来越重要,会计也发生相应重大变革。因此,高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时,必须适当地将经济环境变化纳入考虑范围。但实际上,工科院校的会计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基本大同化,没有体现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教学内容产生的影响。

4 对工科高校会计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东南大学在会计专业本科培养模式的改进上不断努力,每年都会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但是相对于其他高校来说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通过分析其他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我们对以东南大学为例的工科院校会计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提出了改进建议。

(1)继续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学校给学生提供宽泛的学科选择,不同志向的学生选择自己的课程;低年级学生学习通识课程,拥有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视野较财经类院校的学生更开阔,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进入不同行业。同时,为高年级学生提供多元化培养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针对学术型,创业创新型,跨专业型的学生设置相关进阶课程,进行多元化培养。

(2)会计学专业要能够体现工科特色。我国了2011计划,鼓励协同创新。我们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选课,鼓励学生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这样有助于提高我们学校会计学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竞争力;学校继续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等一系列创业创新类竞赛,利用学校强大的技术成果提升学生对于工科的了解和认识,并能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3)加强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东南大学会计系学生普遍踏实勤奋,但是领导力和创新精神有待提升,会计系等应该率先设置相关领导力培养课程,帮助学生增强社会意识,关注时事政策,辅助学生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

(4)对于大多数学生应该受到更多的实践的训练,更好地开放和使用会计实验室,接触企业实践,鼓励或者推荐学生进入企业或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习,并且要尽量接触真实的会计日常工作,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

(5)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力量,将导师制进一步加强。导师定期与学生沟通,交流思想,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与就业选择。东大目前要求学生都要参加SRTP项目,对学生培养科研能力有很大帮助,但是对于想要进一步从事研究或深造的学生,导师还应该加大对他们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学习研究的方法,从而能够很好地适应研究的工作。

(6)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虽然东大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有过很多努力,但是目前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仍然是被动式的,一旦走上工作岗位,缺乏积极学习的热情,将会使得毕业生面临很大挑战。我们建议结合西方会计教育方式,老师在课堂上只讲授框架、重点和难点,列出参考书目和章节,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大量的阅读,安排课后辅导。

(7)加强案例教学比例,同时提升理论认识。我们建议加强模拟实习和案例教学。通过对实际问题改编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科学分析能力。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言表达能力,可以看作是对就业后面临的实际情况的模拟,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篇9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连锁经营;实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70-0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上产生很多经济组织,比如亚太、欧盟等一系列国际经营组织,其目的是在一定区域内进行产业联合,使其行业更具有一定规模,在国际上有一定竞争力。在企业中连锁经营是一种发展模式,如在哈尔滨有一些大的连锁超市,比如家乐福、大润发等。连锁经营产业的形成与快速发展,其行业正面临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缺少一些优秀高级连锁经营管理方面人才,这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如何培养连锁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构建和谐的市场需要的专业,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论文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经营实训课程体系研究,阐述应用型连锁经营方面人才的培养,开始适应市场需要的课程,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构建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连锁经营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社会认可的连锁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在德国20 世纪 90 年代形成,其理论成为当时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南。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主要是从岗位的实际出发,把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找到其核心工作任务,把其转换到应用领域,最后转换成学习领域,教师根据其岗位的需求技能去培训学生,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链。其主要应用于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连锁企业门店经营等领域。根据岗位的需求,最后确定适用岗位需求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体系。

(一)岗位工作任务与内容分析

课题组成员通过市场调研,走访、问卷调查以及网络调查等多种方式,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分析,提出其工作任务及对应的知识点,如表1所示,为今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及能力要求

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找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也是工作过程及工作能力的需求,本论文归纳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及工作能力需求如表2所示: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经过一定的实践检验才能验证课程体系建设是否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能否培养出高级的连锁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课程体系建设之前要成立一个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有校内的专家,还有企业或行业的高级连锁管理人才,经过市场调研,开设那些课程,课程必须满足岗业群的需求,每个知识点必须为完成某个岗位而设置,其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课程体系思考

(一)专业市场调研是基础

黑龙江财经学院专业的开设始终以市场调研为基础、课程的设置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在实训课程的设置及实训的过程中,以企业的需求为目的,有些实训课程的应用聘请企业的高级连锁人才进行实训,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毕业就能就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其实践能力。

(二)双师素质是关键

双师素质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的关键。所有课程内容都是针对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展开, 工作过程知识成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既要熟悉连锁企业工作过程,又要具有企业工作的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教师才能够较好地摆脱学科体系的束缚,紧紧围绕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从而将知识、能力、职业素养三个方面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保障

课程体系的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学习情境为教学载体,以行动导向进行教学”的模式。

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分析、仿真教学、真题实作、学做一体、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融通灵活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课堂讲授的效果,而且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通过通识教育、校园文化、企业氛围等载体培养学生的素质,促进了本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从而增强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建立评价和反馈机制是调整培养方案的依据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是否合理,要建立教师评学、学生评教、企业评价、社会评鉴等多元的评价机制,实行年度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形成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了解毕业生就业质量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作为各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其产生于德国,成为当时德国职业技术的理论依据,德国是比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国家之一,培养出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被社会认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尤其缺乏一些高级人才,特别是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人才,黑龙江财经学院比较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市场的导向开设新专业,注重校企合作,特别是深层次的合作,以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为目标,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类高级人才,为黑龙江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要】财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存在的问题体现在认识不到位、评估结果反馈不及时、不重视评估结果、评估指标不尽合理等方面。解决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问题的途径主要是强调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的重要性、及时反馈与运用评估结果、评估主体多元化、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等。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财经院校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大批青年教师走上讲台,他们已成为本科教学的主体。他们大多充满活力且具有较高的学历,但课堂教学经验稍显不足,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工作,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有力措施,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保障。本文以某财经院校为例,对财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方略进行分析。

一、财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的认识不到位

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使青年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反思、总结、改进;进而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但由于学生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导致该项工作失去原有的意义。第一,学生评教意识不强。该财经院校采取学生网上评教的方式。虽然学校采取先评教后选课的措施确保了参评率,但部分学生却持有应付、不负责任的态度来进行评教。第二,参评中的部分学生带有某种偏见进行评教,并非客观公正地进行评教。由于上述原因,使得学生评教结果不具有可靠性,使得教师难以根据评估结果准确地判断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结果的反馈不及时

该财经院校不仅实行了学生网上评教,而且还实施了教学督导制。但在实际的教学能力评估过程中,该院校并没有及时的将教学能力评估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只能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知道学生给自己的评教分数,但并不知道自己在教研室、系部、甚至全院的排名,不利于教)fi开展反思与总结工作。而且督导组的评教大多流于形式,多数督导组成员未能就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授课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因此,这样的教学能力评估未能达到评估目的,其评价结果未能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结果利用的无效性

该财经院校除规定在教学大奖赛中获奖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时有一定的优先权外,并没有规定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结果不好的教师有何惩罚措施。这样,青年教师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教学工作无所谓,只要不出教学事故即可,科研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职称的评定等工作仅拿科研成果来衡量。长此以往,青年教师开始重科研轻教学,不再潜心于教学工作。青年教师不认真备课,缺乏创新意识,等靠要的思想越来越严重。如此恶性循环,哪里还谈得上教学能力的提高。

(四)教师教学能力评估指标的设计不尽合理

该财经院校督导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项目主要有:讲课有热情,精神饱满;讲课有感染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问题的阐述深人浅出,有启发性;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讲述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教学内容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给予学生思考、创新的启迪;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等。学生采取网上评教,其内容主要有:师德高尚、教学态度认真,责任心强;教学内容熟练、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得力;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素质能力培养。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指标本身过于抽象,其赋分层次不清,缺乏档次,容易使评估结果产生偏差。

二、完善财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的方略

(一)提高师生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目的的认识性

青年教师是财经院校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他们的教学能力提高与否直接关系到财经院校未来发展的大计。通过教学能力评估,可以使他们清楚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认识到差距与不足,以便更好地反思与改进教学工作。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参与评教是他们的义务与责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先决条件。学生参与评教,有利于学生与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尽快地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二)及时反馈与运用青年教师教学评佑结果

一方面,学生评教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及学生。教师作为被评价者不仅应有知情权,同时还应有申诉权。如果教师认为学生评教结果与自己的实际教学效果差距过大,可以就某些特殊情况进行解释说明,分析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另外,教师也应了解同行的分数及排名,有利于教师进行同行间的比较,认识到差距,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能力。学生作为评价者,也有权知晓评价结果,以利于提高他们的评判能力,同时也会调动学生参与评教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科学的处理评估结果。应将评估结果按分数的高低分为不同等级,不同等级在相应的岗位津贴、外派进修、职称评定等方面应有不同的待遇。这样才会使青年教师认真对待教学能力评估工作,教学评估的目的。

(三)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主体应多元化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为主观判断,其定性分析所占比重较大。因此,评估主体的选择尤为重要。笔者认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主体应由以下人员构成:学生、督导组成员、教研室成员、院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等。其中应将学生作为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的主体。学生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及教学能力有着清楚的认识与判断,大多数学生能给予客观公正地评价。督导组成员大都是各学科领域的专家,他们会不定期走人青年教师课堂,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都有所了解,经验较丰富,相比较而言,能更正确地评估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水平。教研组成员之间都很熟悉,且相互了解各自的工作态度及职业素养。因此,互相评教也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准确性的有力保障。另外,主管院领导及相关处室的负责人也应参与到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的工作当中。

(四)完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一个完整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估体系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能力。(1)能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目标要明确、要全面、要适度、要具体。(2)能恰当地安排教学内容。能突出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能恰当处理课内外教学内容的关系;能正确选用教学参考资料。(3)能恰当地安排教学活动。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能规范地编写教案。教案符合教学实际,切实可行;能正确表述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

2.教学组织能力。(1)能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注意力。讲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2)能保持紧张有序的课堂教学节奏。能始终如一地贯彻课堂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教学应变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1)能运用规范的教学语言。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音量、声调、语速应与环境、内容协调;语言准确简明,合理运用态势语。(2)能规范、恰当地板书。板书要配合教学内容,做到精练恰当;板书要有计划性,要配合教学活动进行。

4.恰当运用教法能力。(1)能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教法要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教法要有利于学科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2)能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3)能适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

5.激励学生学习能力。n)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饱满的热情、丰富的感情感染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能给学生以必要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