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17:0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c语言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c语言教学论文

篇1

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应当充分注意实验环节。首先老师在上实验课时尽量要求学生多编写程序,多上机调试程序,上机实验的目的决不仅是为了验证所编程序的正确性,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上机操作要领和调试程序技术,积累编程经验。其次上机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尤其是一些语法规定,光靠课堂讲授比较枯燥又难以记住,但它们又很重要,通过多次上机就能自然地熟练掌握,通过上机来掌握语法规则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最后,学生在上机调试通过一个程序后,可以自己改变程序中某些部分,甚至故意设置一些障碍,观察和分析在不同情况下的编译和运行结果。应当说,上机实验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课堂听课,这是巩固和发展课堂知识的十分重要的环节。

2C语言实验课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不少高校C语言实验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2.1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以前只知道使用计算机娱乐或办公,认为计算机的学习应该很轻松。但是C语言的许多基础知识都是概念性强、理论性强,内容丰富且抽象,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学习难度比较大。这时有的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而老师又没有及时引导,因此许多学生学习兴趣开始降低,不听老师讲授理论课,甚至连实验课也干脆不去。

2.2很多高校的C语言课一般是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教学,任课老师只负责理论教学,实验部分则是把学生丢到机房由实验室老师负责辅导,任课老师很少或基本不去机房,学生上机调试程序的自觉性当然很差,就算任课老师布置了作业,也有不少同学在偷偷玩游戏浪费时间,有同学有问题也是由辅导老师负责解答。任课老师和辅导老师沟通不够,学生到底哪里不懂,上机时在干什么这些情况任课老师很少知道,当然也不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教与学在这里脱节了,任课老师上课就失去了针对性。

2.3学生的作业存在抄袭现象,有的程序错误百出,根本就没上机调试过。对批改过的作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也不认真去分析,交作业仅仅是为了应付老师。对于C语言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靠布置作业和书面批改作业的方法来督促学生学习和了解学习情况是很不全面和客观的,很难提高教学质量。

2.4学生每次上机时缺乏明确的量化指标,虽然教师事先也向学生布置应准备的内容,但没有督促和检查,完成完不成无所谓。上机情况与期末总成绩没有直接关系,这常常导致学生上机前不充分准备,上机过程中时间抓得不紧,思想上没压力,故而上机调试程序的能力提高不快。

2.5不少高校目前C语言的编译软件还在用DOS下的TC,现在是WINDOWS横行的年代,如果还是坚持让学生面对纯英文操作界面的TC,运行一系列难以记忆的DOS命令,很多学生看第一眼就被吓倒了,更不用说去仔细分析调试程序时产生的诸多英文提示,而且TC本生也有不支持鼠标操作,输入中文不方便等缺点。3C语言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原则和方法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认识,在上机实践教学中应采取如下改进措施:

3.1为了方便管理任课老师最好兼任实验室辅导老师,或者要和实验室辅导老师保持密切联系、经常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上机作业情况,适时调整授课进度。加强机房管理,端正学生的上机目的。上机考勤、纪律情况记入期末成绩。

3.2在每次上机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老师(任课老师或实验室辅导老师)根据每人完成练习题的数量、质量与时间,现场打分并做为平时成绩,影响该课程的总成绩。练习题可在上机之前提前告诉学生,方便他们事先做好准备。这样一来即可有效地避免学生互相抄袭作业、不求甚解的弊端。

3.3凡讲过的基本操作方法,要求学生必须事先复习好,上机时一律不予解答。目的是提高学生理论课的听课质量。

3.4取消原来的书面作业,换成学生写实验报告,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总结编程经验。实验报告的格式可以参照上机实验指导书,此类书现在书店很多,比如谭浩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程序设计》就比较不错。

3.5改进C语言的编译环境,选用WINDOWS下的编译软件,比如WIN—TC,WIN—TC的内核实质上和TC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是操作界面不一样,WIN—TC的优势主要就是纯中文菜单,支持鼠标操作,在WINDOWS下编辑TC代码,充分利用WINDOWS的剪贴版,可以很方便的输入和显示汉字等,这是一个免费软件在网上很容易找到。

3.6笔者结合国内外优秀编程语言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模式,并经几年来C语言的教学实践,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例设置成1:1,千万不可为赶教学进度或其它任何理由而压缩实验课时,那样做会得不偿失。

4C语言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效果

上述方案经笔者若干循环的C语言教学实践后,明显感到改革前后的情况大不相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1课堂听课质量明显提高。因为上机时老师要当场检查程序,根本就不可能去抄袭别人的,就算抄来弄不明白也是白费心机。要想上机时顺利通过,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讲,记笔记。因此课堂教学时学生基本上没有迟到和无故缺的,并且课堂上都能专心听讲,记笔记,课间10分钟还问个不停,因为上机时就没有这么多时间详细问老师了。

4.2实验课上机效率明显提高。因为要赶快把程序调通过让老师检查,否则这次作业就没成绩了,上机时大家都在争分夺秒,根本没有人有时间去玩游戏、上网,甚至于有的学生下课后都还要拖堂调试程序。

篇2

论文关键词:行动导向,C语言,教学设计

 

1.引言

C语言是一种面向过程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它既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具有汇编语言的特点,具有简洁、紧凑、使用方便灵活,以及生成目标代码质量高、程序执行效率高、可移植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开发、应用程序设计及嵌入式开发。C语言是软件开发领域最主流的设计语言之一。是目前高等院校以及高等职业学校理工科专业开设范围最广的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然而对于从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有些甚至对计算机原理了解都比较少的学生而言,学习C语言存在较大的难度,同样对于讲授C语言的教师也往往感觉课程推进较困难。C语言教学一般分为课堂讲授、上机实践、课程设计等几个环节。课程结束之后学生不会C语言的基本应用。为解决C语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讨、改进教学方法。本文将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引入到C语言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

2.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看,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论文范文,并回到实践中去。

教师对课程知识点进行规划分解,针对学生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任务,以及准备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相关材料。课堂上下发任务,让学生清楚的理解他要做什么。然后采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最后对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进行积极的评价。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C语言课程教学设计中,所进行的实践教学并非是指编程序上机实习验证,而是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中编程思想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的教学设计。下面就本人教学设计的一个案例进行阐述。

3.教学设计案例

常用排序算法模拟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阶段,任务描述:将班级的学生按座位列分成四组,A、C组利用选择排序法,B、D组用冒泡排序法分别将将本组学生按年龄递增排列,每组同学旁边放置一个空椅子可供利用。要求是每次能且只能移动一个同学坐到空出来的椅子上。第二阶段,在学生实施排序前先给每组学生相应算法的说明文档。让学生给定的时间去进行阅读、讨论并制定出实施方案。第三阶段,让各小组同学根据自己制定的方案实施排序操作,并验证结果是否符合他们的预期。同时密切注意观察并记录他们的问题。第四阶段,让小组间相互评价,对本小组排序方案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自我总结,。第五阶段,对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指导。可以调换排序方法按体重重复以上任务步骤。最后一阶段,问题的抽象及算法实现。这一阶段对于学生较为困难,可以指导抽象出任务处理的对象—数组数据,重复性的动作—for循环模式,位置的移动—循环变量等。这样学生主动学习使用相关C语言语法规则,并摸索和思考其使用方法和模式。之后给出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模仿练习,巩固应用。

4.教学思考及效果评估

在这个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是教师首要的任务,在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的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在这个问题域里,学生是主体站在“风暴”的中心,只有学生被激发出来关注到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完整的描述实现的过程,将这个程序设计的灵魂—算法的思想融进大脑里,进而抽象完整的模型,思考如何利用C语言去实现。这样的教学设计注重编程思想而侧重C语言语法规则。我们可以让学生抓住“灵魂”这根绳索去探索如何去应用C语言里纷乱的语法规则论文范文,学会在实践中学习。

经过测试,这样的教学效果也较为明显,学生对for循环的理解较为透彻,应用较熟练。整个学期过后,学生对这一块儿C语言知识印象明显深刻。“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C语言知识,通过相互沟通讨论问题,增强了表达交际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C语言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深入学习C语言知识的兴趣,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5.结束语

鉴于C语言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入门级课程,有必要不断的探索新的科学、适用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引导学生编程思想的培养,从各方面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感性认知,理性理会,学好C语言并会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 教育研究, 2005,8 .

[3]刘丹青.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行为导向教学论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5,1 .

篇3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反思性教学 日记 专业发展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及终身教育观念的普及,传统的封闭式教师培训已经逐渐被创新、开放式师资教育所替代。最近使用的概念是教师专业发展(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强调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和评估教学行为、教学过程,以及引发这些行为的认知内涵,从而使教学实践与教育理念不断达到和谐、统一。然而,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非常直观和明显的。

借助于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外语教师能够真正意识到理论知识在促进自己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才会主动结合教学实践,努力提高与本专业有关的理论素养,不断发现工作的乐趣,从而真正有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反之,教师将每天重复常规教学工作,因过于熟悉教材和教法而对教学工作失去新鲜感和创造力,削弱了外语教师的动机、责任、专业地位,以及个人专业意识。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教学理论进行反思,而反思就是教师行动研究的中心内容,Wallace(1998)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描述为一个在教学实践与反思之间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图1):

图1表明,结合自身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而教师发展又是教学研究与反思的必然结果。Richards & Lockhart(2000)认为,语言教师的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反映出他们对语言及对语言教学的认识,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师对课堂上所发生的事情加以注意,通过教学日记、问卷调查、座谈、录音或录像、听课等研究方式,研究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加深对外语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二、反思性教学日记

1.反思性教学日记的定义

Bailey所下的定义是目前公认的较权威的论述。她认为“日记研究是指对语言学习或教学经历所做的第一手记述,在个人日志中做定期、坦诚的详实记录,然后分析行为再发生的模式(recurring patterns)或突出事件(salient events)”(Richards & Nunan,2000:215)。Richards & Lockhart则认为教学日记指教师或学生对所教或所学内容的感受的记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对课堂或学校所发生事情的个人感想;对于教学中的问题的质询与观察;对教学或学校活动的有意义的方面所进行的描述;需要思考的问题和所要采取的措施。由此看来,教学日记可记录的内容非常广泛,师生以此为基础,分析日记以发现突出问题是关键,是理论上的升华,也是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根据。教学日记还应该包括第三个层次的工作,即根据分析的结果设计新的教学方案,再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和完善,如此循环往复,以便增强教师的理论和科研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2.反思性教学日记的形式

教学日记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教师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及感兴趣的内容予以记录,自由展示自己的撰写风格和特色。比较常见的教学日记形式有:点评式、提纲式、专项式、随笔式等。当然,对于我国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普遍存在教学工作量大的问题,很难抽出时间来写教学日记。这里介绍一种进行教学反思的简单做法:填写教学反思表格,即制定一份简单的表格,主要把日期、教学班级、使用的教材、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等方面填进去即可。如下所示:

02

根据Richards & Lockhart的观点,教学日记也包含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受的记录,学生可以写学习日记。篇幅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形式不限,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画,或向家长口头叙述,由家长代为记载等。

3.反思性教学日记的记录内容

教师在一天工作或一堂课后,用教学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作为反思基础。教学日记的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几方面:

(1)记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记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总之,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或在一节课结束后,及时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三、调查问卷

为了了解反思性教学日记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界的应用情况,笔者特别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发放给广西师范大学的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发出24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问卷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①个人简历(1―5题);②从事日记研究情况(6―10题);③对反思性教学日记的理念(11―20题)。

1.被试情况

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被试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得,笔者在广西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培训基地,广西的一所重点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师中发放问卷,并请这些教师当场填写,当场收回。抽取20位大学英语教师,老、中、青皆有,男、女教师均在所选之列。这些教师都是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从问卷结果发现,有6位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0―5年,5位工作了6―10年,9位工作了10年以上;16人毕业于师范院校,4人毕业于非师范院校;8人拥有硕士学历,12人是本科学历。

2.统计结果

经过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关于写反思性教学日记,每次课后都写的人占10%,教学效果很差时写日记的人占10%,有高达45%的人“偶尔写”,而有40%的人“从不写”;33%的人下课后立即写日记,67%的人选择在其它时间写;有42%的人每学期只写一次,33%的人每月写一次;高达83%的人在教学日记中记录的内容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和所要采取的措施,有25%的人记录的是对于教学中的问题的质询与观察;所有的人都是以自己独自完成的方式来写反思性教学日记的。

(2)关于写反思性教学日记的理念,高达75%的人对反思性教学日记一般了解;75%的人认为反思性教学日记对于促进教学是有必要的;75%的人认为要不定期写反思性教学日记;所有人都认为反思性教学日记主要记录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25%的人认为还要记录对教学有影响的课堂以外的事情,20%的人认为还要记录教学中的重要情节和将来的教学计划;高达60%的人认为反思性教学日记应该由教师独自完成,40%的人认为应该由师生合作完成,25%的人认为应该由教师合作完成,没有人认为应该由学生独自完成;35%的人认为应该每周专门抽出时间写反思性教学日记,30%的人认为应该每学期专门抽出时间写,而25%的人认为应该课后立即写;60%的人认为写反思性教学日记的目的是为日后进行教学反思留下教学过程和思考的材料,60%的人认为写日记本身就可引发对教学的思考,60%的人认为可作为设计新的教学方案的根据;70%的人认为反思性教学日记的主要反思对象是学生的课堂表现,65%的人认为是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55%的人认为是教师的教学理念;90%的人认为写反思性教学日记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30%的人认为有助于教学论文写作;65%的人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写教学日记,20%的人认为不必写,15%的人不知道是否应该写;15%的人认为写反思性教学日记最大的困难是难以坚持,15%的人认为是时间有限。

3.讨论和建议

(1)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有10%的教师在教学效果很差时写日记,这说明教师们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十分关注,这正是积极的和应取的态度。高达90%的人认为写反思性教学日记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75%的人认为反思性教学日记对于促进教学是有必要的,65%的人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写教学日记,但是竟然有40%的人从不写反思性教学日记,看来教师意识到了应该写日记,但是难以付诸行动,意识和行动之间尚存在矛盾;关于写反思性教学日记最大的困难,认为难以坚持的占15%,时间有限的占15%。看来教师得合理安排写日记的时间并要想方设法坚持写下去。

(2)领导层可以建立相应制度或机制,鼓励大学英语教师积极写反思性教学日记。笔者认为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日记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并且以教研室为单位,让教师们在各自写教学日记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教研室主任做好记录。

(3)很多教师对“反思”的理解还只是一般意义即心理学意义上的“反复思考,反观,审视”。根据“反思性教学”等理论,“反思”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反复思考”上,它还涉及实际行动,因而也更具备可操作性,更系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的意义也更大。

四、结语

从教师教育(由开始的teacher training,teacher education到teacher development及teacher preparation)这一术语的演变(刘润清,2000)可知,师资的培养越来越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强调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的理念(Williams & Burden,2000)。而反思性教学和行动研究等理论又将教师视为“反思性从业者(reflective practitioner)”和“研究型教师(teacher researcher)”。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终身学习,而且应掌握科学的方法,而写反思性教学日记无疑是众多方法中较为可行的一种。虽然教学任务、心理和经济压力、个人进修等使许多教师目前无法进行日记研究,而且作为质的研究方法之一,写反思性教学日记自身也存在诸如费时、枯燥和缺乏客观性等缺点,且从对一般大学英语教师的调查结果看,反思性教学日记并未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但另一方面,反思性教学日记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的效果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只要我们多读书、多思考、多观察、多讨论,坚持长期写教学日记并要求学生写学习日记,与其他教师互相听课并写日记,形成自己――其他教师――学生的“三角论证(triangulation)”态势,并反复研读、实践,结合其它一些质和量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访谈、个案研究、观察、录音和录像等,就一定能找到自身专业发展的突破口,提高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提高,最终实现专业发展和教学效果的双赢。

参考文献:

[1]Breen Michael P & Littlejohn Andrew(eds).Classroom Decision-Making[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ion Press,2002.

[2]Brown Gillian.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3]Freeman Donald & Richards Jack C(eds).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ion Press,2002.

[4]Kramsch Claire.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5]McDonough Joetal.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6]Nida E A & Ward Jan de.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M].Nashville:Thones Nelson Publishers,1986.

[7]Richards Jack C & Lockhart Charles.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Beijing:People Education Press,2000.

[8]Richards Jack C & Nunan David(eds).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C].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9]Wallace Michael J.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M].Beijing:People Education Press,2000.

[10]Williams Marion & Burden Robert 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1]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