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08:3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输变电工程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在变电工程中的应用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具有高稳定性、高容量的特点,能满足远距离输电的同时也对异步联网做出卓越贡献,它是计算机技术和光纤技术在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与快速发展。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具有两个“不需要”新兴技术特点,一种是不需要输送电能和距离一起进行,另一种是不需要在两个交流系统之间同时进行的技术。鉴于两个不需要特点,人们通常使用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进行区域化管理,这样的优点是用电系统发生故障时,高压直流输变电技术能迅速、准确找到事故发生位置和发生原因,同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启用交流系统,能在最快的反应时间内控制用电事态的发展,有效地避免更大的损失,保证群众的正常生活、生产用电。
1.2基础移位技术方法在变电工程中的应用输变电基础移位技术是在不改变原有建筑基础的前提下,将原有的建筑钢架结构进行平移尺度、平移方法的新型技术方法。使用基础移位技术一般是在输变电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基塌陷、混凝土基础坍塌、旧线改造等原因造成钢架结构基础移位的产生,需要在原有的地基不远处重新搭建钢架结构塔,使用基础移位技术,不需要进行重新建筑安装,采用千斤顶缓慢移动地基,使其达到预定的位置、高度,最后,对平移之后的建筑物进行固定。基础移位技术方法的优点是节约了重新安装建筑结构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保证了施工质量。
2输变电工程技术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2.1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在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智能化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输变电工程管理的智能化、系统化、实时化、统一化管理,它对输变电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提高工程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智能化工程技术管理信息系统能准确计算工程各个环节数据的计算,还能对工程进行智能化管理,比如工器具管理、工程流程管理、工程安全管理、工程进度管理等,可使输变电工程管理高效化、科学化,有利于缩短施工周期,降低造价成本,提高工程安全,保证施工企业综合效益。
2.2智能化工程技术在输变电架线中的应用智能化工程技术是输变电工程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传统的工程技术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输变电工程建设,时代的发展,要求输变电工程向智能化、集成化和软件化方向发展,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作业效率和施工安全性,实现工程机械智能化,将工程施工作业调整为智能化施工系统,实现智能化作业,开启智能化输变电工程新技能。
2.3智能化工程技术在输变电工程后检测维修中的应用饱和盐密技术是一种智能化工程技术,它利用光传感器对输变电设备绝缘子进行盐密在线实时监测的一种技术,这种监测系统是由传感器对线路的绝缘子污秽现象进行数据采集并传送到控制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并准确检测绘制污秽区分布图,由维修人员进行现场维护。饱和盐密技术由数据监测终端和数据监测中心两部分组成,是一种智能化大范围远程分布式严密实施监测系统。智能化工程技术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效地防止污闪事故的发生,目前该技术已经被各大电力公司广泛采用。
3结语
篇2
1.1优化绝缘配置
通过收集沿线各地区最新的《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及沿线的污染情况、正在运行的线路资料和现场污染源调查,合理确定超高压输直线路工程沿线污秽区等级,通过对不同型式绝缘子及串型布置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推荐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最优的复合型和联合型的布置方式。
1.2优化杆塔规划及杆塔设计
杆塔是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杆塔规划是杆塔设计的基础。在同样的目标条件下,可对优化排位结果利用黄金分割的方法,进行杆塔的水平荷载、垂直荷载、塔头间隙等指标的规划。再经综合比较确定出规划塔型的方案数。在杆塔结构方面,可通过对杆塔塔头、坡度、断面、斜材布置等多方面进行多种比选,铁塔下部螺栓还要考虑全线防盗措施,选取结构受力最优、工程造价最经济的方案。
1.3合理配置基础型式和埋深
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经过的地貌单元较多,有山地、丘陵、沙丘、沙地等等,地质情况较复杂,基础方案应选择土方开挖量较小、地耐力大的方案,应在充分分析杆塔基础受力特点后,考虑到超高压线路工程杆塔分散,沿线地形、地质、水文地质状况复杂变化多样的情况,充分发挥基础型式的优点以适应线路工程基础受力大的特点,结合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比较,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以技术经济指标优越,利于土质、结构及环保的要求为出发点,选择适宜的基础型式和埋深。
1.4设置材料站便于运输
经过现场踏勘,从线路施工材料运输的经济性、合理性、场地租用及生活的便利性等综合考虑,采用汽车运输和人力运输两种方式。便于拉运和保管施工材料,材料站需设在离线路较近的高地和交通较便利的地点,同时材料站应设置施工现场水泥仓库、钢筋加工棚、工具棚、施工后勤工棚等一些临时设施,便于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工作联系,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2工程建设场地征用费、清理费、项目前期工作费等前期费用阶段的造价控制
2.1工程建设场地征用费及清理费的控制
近几年来随着全国基本建设的蓬勃发展,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呈增长趋势,特别是架空送电工程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增加较快,工程旧有设施拆迁补偿量多,使工程造价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线路工程路径长,通过的地形复杂,不可避免地通过林区、房屋、道路、田地、山区等各种地形,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控制不当,会造成工程投资增加、赔偿扯皮不断、施工难度增加、工期延误、施工单位索赔增加,还会给今后的线路运行安全带来隐患。所以线路工程的设计方案要合理,优化路径,尽量减少拆迁工程和跨越赔偿,前期工作越细致,工程实施阶段遇到的困难就越少。
2.2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超高压线路工程设计中应始终把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正确理解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与设计中存在的矛盾,积极对待,合理化解,使得工程设计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高度和谐,维护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中可采用GPS和全站仪定位,精确测定塔位平面图和断面图,合理布置铁塔高低腿和高低基础,争取做到零基面开挖,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环境,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工程,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2.3保持与地方规划、公路、铁路、林业、水利等各方的高度和谐在工程前期未实施前,与各相关单位联系洽商,积极协调,将电力通道及路径通知对方并取得各方的协议,保证路径规划合理可行,确保工程按期开工,按期竣工,使得工程造价达到最优。
3招投标及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3.1招标阶段
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应用的主要设备材料采取公开招标,便于选择质量最优、供货有保障,报价合理,适合于超高压工程的大型设备材料供货商。招标单位应按工程量清单招标,以工程量可调投标单价不可调的发包方式进行施工招标,通过该方式招标选择施工质量优秀、施工进度有保障、管理水平高、报价适宜的施工单位,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工期和质量。这样招标确定的施工安装费可以真实地反映工程量内容和市场价格水平,同时工程量清单招标,降低了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风险,发包后工程管理简单,便利竣工结算处理,可以使有效控制造价。
3.2工程实施阶段的过程结算
500kV超高压线路工程的杆塔分散,沿线地形、地质、水文地质状况复杂变化多样,施工情况比较复杂,应实施全过程结算。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审计单位从工程开始进行到竣工全过程结算,工程竣工投产工程结算也同时完毕。超高压工程投资大,现场管理复杂,地形、地质、水文变化多,尽可能少出现或不出现重大设计变更,建设单位要按约定付款,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如待工程完工后再结算,工程造价人员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了解,仅按文字资料结算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工程实际造价,不仅增加了结算风险,也给财务按时竣工决算增加了负担。
4工程竣工决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篇3
1.1工程概况
漳州华安110kV城关变位于华安县城关,华安至漳州的漳华公路边,距华安县2公里左右。本工程为该变电站二期工程,原有主变一台,本工程增加一台;110kV接入系统远景6回,前期已建1回,本期由总山至华安水电厂100kV线路开断接入2回。站址在原来预定的位置上建设。综合楼、35kV配电室、10kV配电室在一期工程中已建,并已预留二期扩建的房间。根据九龙江流域电网规划,110kV接线有更改,配电装置场地现已不能满足扩建要求,本期扩征1.2亩。
1.2主要工作量
该工程的主要工作为:
1)新增部分:
①新建三线圈变压器1台
②将110kV配电装置接线由内桥改为单母线分段(终期6回进线),并新增110kV进线2回
③新建35kVⅡ段母线,新增出线4回;新建10kVⅡ段母线,新增出线8回。
④为对新建的总山~华安水电厂I回开断接入城关变的线路同步建设OPGW。
2)改造部分:
①对一期的110kV进线开关和线路保护更换,对直流系统及所用电系统更换,对接地网进行改造。
②送电线路部分为将总山~华安水电厂I回开断接入城关变。
③OPGW部分通信部分为建立完善城关变至华安县调和地调通道。
2建筑工程
2.1建筑工程主要工作
本工程为改扩建工程,所址位于原变电站,邻近省道漳华路,交通运输方便,有利于基建和今后运行维护工作。变电站现有一台主变,一个间隔。综合楼,10kV、35kV配电装置室已有,并已预留二期扩建的房间。扩征土地1.2亩。变电站所址为旧址,主要建筑物已建,扩征场地很小,无重要建筑物,且变电站仍在运行中,故设计是即指出本次工程不存在钻探工作。
2.2建筑施工工程
2.2.1变电站场地施工
依据工程规划设计,变电站总体布局基本不变,本期增加一台主变,并增加六个进出线间隔。进所主入口在所区西侧,进所道路与所区主变侧主干道对接,以方便主变运输。并根据需要部分延伸主干道。所内排水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即:地面-雨水口-排水管-排水明暗沟-所外排水沟-河沟。110kV配电装置和主变的雨水口沿道路布置,采用平蓖式雨水口;道路、围墙、建筑四周设排水明暗沟。
2.2.2变电站管沟施工
所内沟道主要为电缆沟,电缆沟布置力求顺直短捷,主沟平行于电气走廊布置;沟道盖板顶部高出设计地面0.10m,沟道纵向坡度不小于3‰;所内电缆沟当断面大于0.8×0.8m时采用混凝土,过道路电缆沟采用钢筋混凝土,其余电缆沟采用砖沟,室外所有沟盖板均采用包角钢。
2.2.3变电站道路、所区绿化及场地处理
进所和所内道路已有。从进口到主变侧为主干道,路宽4.0m,转弯半径为9m,本次需延长到35kV配电装置室。为方便运行操作,在设备支架四周1.0m范围内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其余屋外配电装置场地种植草皮。所区绿化拟在围墙边以及道路两侧和建筑物前后的空地中种植花果及矮小树木,特别是主控楼的周围作为绿化重点,以达到美化环境,减少污染噪音,场地辐射热等目的。
2.3建筑施工技术
2.3.1混凝土施工
依据工程规划设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应是非常耐久和安全的材料,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许多1lOkV变电站的混凝土结构由于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而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引发设备被损甚至发生火灾,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本变电站土建中对安全性和耐久性要重点考虑了以下两点。
(1)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的荷载,使用合理的安全系数和严格的标准,提高合理的安全系数,增加钢筋配置,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风险能力。选取合理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安全有效地传递,配置完善的受力钢筋骨架,不但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还应进行抗裂或裂缝宽度验算,避免因结构开裂或裂缝宽度超出限值而使钢筋受侵蚀。(2)设置合理的构造系统,必要的构造钢筋,采用有利于结构耐久性的最小配筋率,配置限裂钢筋。消除不合理的约束因素,合理设置变形缝或后浇带。对特殊环境中的混凝土,通过计算和试验给出较为准确合理的配合比,努力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2.3.2防火问题处理
本次施工中一直关注变电站内的房屋布置上要各建筑物之间及各建筑物与设备之间的防火净距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在严格执行设计要求的同时,当在建筑物侧墙外5m以内布置油浸变压器或可燃介质电容器等电气设备时,该墙在设备总高度加3m的水平线以下反设备外轮廓两侧各3ITI范围内,不得开设门窗和洞口。距变压器外廓5m~1Om处建筑外墙可设防火门和非燃性固定窗。电缆是容易燃烧引起火灾的物体,电缆防火设计要分隔及阻燃,在室内通往室外的电缆出口处采用防火隔板、耐火角形条、速固堵料和柔性堵料做成堵隔火墙,且在堵隔火墙靠室内一端进线至电缆支架之间的电缆喷涂防火涂料;在户外电缆沟、沟内引接分支通道等处的沟内每间距60m左右设阻火区段,用2m长防火槽盒和柔性防火堵料、耐火包进行密封填充阻火区段;采用防火隔板以及柔性防火堵料封堵户外所有端子箱、操作机构箱底部的电缆入口处;采用防火隔板、速固堵料和柔性防火堵料封堵主控制室各种盘柜底部的电缆贯穿孔。变压器是变电站内最重要的设备,防火要求更高,应在中加以重视。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检查主变压器之间、主变压器与其他充油设备以及主变压器与建筑物之阃的距离,当防火净距小于规范要求时,就应在设置防火隔墙的同时,检查其材料是否符合防火墙的耐火极限。
2.3.3防噪问题处理
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会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本l1OkV在土建设计时就考虑到乐这一点,合理地规划布局,优化通风设计,减少噪声污染,如采用了优秀的变电站的通风设计等。在施工过程中,更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安排,做到有效控制施工噪音,减少施工造成的影响。
2.3.4外观及绿化问题处理
变电站尽量建筑得整齐有序,与原本的建筑物融为整体。本变电站同时采用了集中绿化区和利用边角地带绿化的方法,尽量提高了绿化率。在扩建施工的同时提高了变电站的整体美观。
2.4建筑工程监理检查工作
作为监理“四控”中的安全控制,在运行变电站改扩建项目中是监理控制的首要工作。施工、调试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是贴标语、开个会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措施落实到位。本工程的监理检查工作做到了以下几点:
2.4.1加强现场监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学习与安全意识的培养。
组织学习《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安全生产监督规定》、《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电网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以及相关的典型事故案例。
2.4.2与运行方保持有效沟通。
积极组织安全措施审核等会议,及时了解工程进度,听取和征求运行、安监、调度、工程技术等生产一线专业人员对计划和方案的意见。
2.4.3做好项目安全预控工作。
项目监理对本工程进行了安全风险因素的辨识、分析和评价,确定安全风险因素,制定相关预控措施并写入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等监理工作指导性文件。
3安装工程
3.1安装工程主要工作
安装工作涉及多专业配合问题,主要完成的工作有:主变压器安装、一次设备安装、二次设备安装、站用电及直流系统安装等,由多专业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其中涉及土建部分的有:110kV户外配电装置为中型配电装置,人字柱及端撑采用Φ300×50mm普通钢筋混凝土等径杆,钢横梁断面为三角形,角钢结构。设备支架为300mm普通钢筋混凝土等径杆,单柱支架顶部以钢板为封顶板作设备基座,多柱支架以槽钢为横梁兼作设备基座。母线桥支架为300mm普通钢筋混凝土等径杆,槽钢与钢横梁组成多跨门型架。所内原有35米高独立钢避雷针两座,因场地布置的改变,本期拆一座增加35、40米高独立钢避雷针两座。所有钢构件均须热镀锌处理。构、支架及避雷针基础为现浇式C20素砼独立基础,基础埋深约1.2m。进线侧部分基底遇新添土,应进行浅基处理:采用换土法,增加500mm厚,B+2×300mm(B为基础宽)宽的沙基。35、10kV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采用百叶窗自然进风、机械排风之通风方式。其通风量按事故时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6次计算。各选用T35-11No.4轴流风机2台。因二次设备现在改为微机保护的,为保证室内控制仪表的正常运行,并为运行人员集中经历进行监盘操作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二次设备室增设2台LF5WC型风冷分体立柜式空调机。
3.2安装工程检查工作
监察人员经常性地到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安全动态稽查,着重稽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监护人员是否责任到位。施工人员是否确在安全围栏内工作,是否擅自增加了工作内容、扩大了工作范围。工作设备和运行设备的交接面是否确已可靠接地:稽查吊车拐臂的伸展半径是否在安全距离之内.吊车有无侧翻可能而危及运行设备:稽查有无乱拉乱接施工电源.施工电源的漏电保护器是否完好。电焊机的外壳是否可靠接地.施工现场的易漂浮物是否已及时压好以免被风卷起危及运行设备的安全等。在天气异常、重负荷或系统运行方式不正常时加强巡视力度.以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并严格监督施工质量。
篇4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造价、控制
[ Abstract ]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tatistics, in the whole network of fixed assets of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occupies sixty percent above. Therefore, power engineering cost effective control of national assets managing and modernization of power construction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On the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so as to get the maximum cost control, the problem will be necessary to take measures to solve the. This paper first of China's power transmission cost status and problem made an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 Key words ]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输变电工程向来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投资规模也与其地位相对应,通常在亿元左右。尽管国家为了保证输变电工程造价,为之设立了行业定额、预算、估算、概算、结算以及决算投资等管理体系,但是仍旧会因为建筑方在先进设备、科技方面的使用要求而使实际工程造价的控制缺乏力度,实际花费也远远高于预算。所以对输变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的加强对电力工程建设企业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输变电现状分析
我们通常会将电网建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调度部分,用于指挥控制;第二,变电部分,用于满足各种用户对电量以及电压的需求;第三,输电部分,用于电能输送,将各种用户同供电企业结合起来以构成一个系统网。从各自的功能来看,这三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电网整体固定资产中输电工程占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因此,输变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对国家资产的节约以及现代化电力建设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输变电的主要特点之一便在于其投资规模巨大,毫无疑问它将会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需要通过严格的控制与审核。国家为了确保输变电工程造价能够得以有效控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在建设工程中因先进科技与设备的使用而使得实际花费远远高于预算。
二.输变电工程造价所存在的弊端
1.缺乏形成过程的控制力度
首先,由于分析各种超支现象的方法以及体系的缺失,从而使引起造价失控的原因未能得到充分分析,进而缺乏科学的论证,所以便使得造价控制进一步打折扣。其次,没有对工程的时价值以及地域的影响给予充分的考虑,而是一味的进行比较、判断以及应用。再次,造价预测方法缺乏操作性,且不够简单与准确,进而使造价的变化情况不能得出有效的预测,工程造价也因此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缺乏健全的预算以及定额体系
输变电工程在预算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工程指标与定额的制定不满足当前的实际运营。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工程预算所参考的数据未能及时进行更新,依据的数据都是前几年整理和收集的。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且速度快,因此在能源需求方面及劳力方面也不断的在提高,输变电工程的要求自然而然的也得到了提高。由此二者之间有着很大的时间差存在,进而致使工程预算滞后。第二,输变电工程造价缺乏一个完善的相关辅助体系,此体系主要作用在于为预算体系提供多方面的辅助,例如地质条件、城市规划、气象条件、交叉跨越等,这一系列资料都与输电工程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旦这些资料存在大量支持数据与信息沟通的缺失就会使预算难以为造价给予准确的设定。第三,过去所采用的造价体制都是静态的,此种机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来自各方面的价格波动因素缺乏全面的考虑,致使工程造价控制和预算体系之间未能得到充分的互动,因此目前的工程造价预算需要一个相应的动态机制。
缺乏造价评估体系
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完成之后,许多项目法人忽略了对工程工作进行评估。由于缺乏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工程造价过程所出现的各种超支现象未能给予及时的认识,没有仔细去分析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而致使超支。另外,还缺乏一个相应的惩罚机制。由于在评价方面缺乏相应体系,所以输变电工程造价体系便达不到完善的程度,继而使成本的控制缺乏积极意义。
三.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应对措施
1.加大项目实施阶段管理力度
在施工的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便是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能够使织建设以及造价同工期、质量之间辩证关系的正确处理,从而到达提高建设综合效益的目的。因为造价控制在施工阶段的目标是承包合同价,所以要采取各种措施以加强对支出的严格控制,与此同时还要对造价控制目标同实际支出额加以比对从而进行分析与预测,继而方便加强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控制,最终达到造价控制的目标。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对造价控制目标进行调整则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以确保造价控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第一,在施工开始之前要严格执行准备工作,对相关操作程序加以制定从而确保工程的开工准备到位且对开工的时间加以充分的把握,这将是促使这个工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第二,施工的管理过程要严格遵守合同办事。输变电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各个级别的承包商团结协作从而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能够顺利进行。为了加强每一项管理工作都能落实到位,则需要制定出明确的行为规范以及制约条款来约束承包商,督促其充分履行自己的义务。所制定的条款要在合同中对之加以明确表示,从而防止出现认识上的分歧给工程徒添麻烦。第三,对于资金的使用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工程竣工决算以及资金的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在输变电的工程造价中,财务控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体制对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使用效果进行有效的控制。
2.加强设计阶段以及项目决策的管理
在工程项目中决策阶段对整个项目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决策的时候要对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项目投资加以估算从而确保其在建设中的总投资控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便是投资估算,通过估算建设工程造价从而对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工程决策过后,工程造价的关键便是设计,设计主要是从技术以及经济方面来安排拟建工程的实施,其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规划的一项。设计对建设标准、规模以及投资做出了决定,因为其对工程造价有着较大的影响,至少是在75%。
电力工程的结算
电力工程的结算也是一个输变电工程造价工作中不可小视的一项任务。就建设单位而言,其需要通过精打细算,从而将工程造价降低到最低限度。而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为了促进经济的效益增长,通常会对结算进行夺宝从而达到增加工程造价的目的。所以,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工程的结算审核其实就是建设同施工双方的技术较量。建设单位的预算人员不仅要对定额的组成内容、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以及套用规定、工程造价的计算程序掌握熟练,还要将上述三个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编制原理了解透彻,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应用过程中灵活操作,融会贯通。另外,技术人员应该的工程技术熟练上掌握一定工程造价知识从而方便在现场施工中提出合理的建议。
总之,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输变电工程造价存在着新老问题的结合,且其自身本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造价理论不断的完善与发展的推动下,提高投资效益的要求将促使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地位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1.陈志华输变电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期刊论文]-水利电力机械 2007(05)
篇5
[关键词] 电场;磁场;电磁场;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 TM9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3-150-2
一、绪论
由于近些年民众对环保认识的提高和电网的大量建设,人们对变电工程的电磁场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并引起很多的纠纷。到底输变电设施所产生的电磁场对人体有没有危害?人们到底对电磁场的认识有多深?对于这些疑问。本论文先简单写了电场、磁场、电磁场,再写电磁场所引起的生物反应,最后写了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
二、磁场、电场和电磁场的定义
(一)电场
电场,是一种物质。电场的定义为:对静止的电荷或运动的电荷所产生的作用力,其产生的力的大小为,负电荷所受力的矢量方向同电场方向相反,正电荷所受力的矢量方向同电场方向相同。其描述电场特征的是场强,其用符号法表示,物理上电场的分布通常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的分类就分为两种:感应电场和静电场。
(二)磁场
磁场和电场相似,都是在一定空间内连续分布的矢量场,用B来描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也可以用磁力线来描述。但是,作为一个磁矢量场,磁场和电场的矢量还是不同的。由电场所发出的磁场和运动着的电荷所发出的各自磁场,或者它们所发出的交集磁场,这些磁场都不是矢量磁场,经研究证明它们都是闭合的磁力线。所以以积分的数学方法来算磁力线的值,其积分为零。即磁场不是象电势场那样,因此磁场不存在像电势场那样的矢量函数。
用电磁场来描述电磁相互作用力,即运动的电场产生运动的磁场,反过来运动的磁场又产生运动的电场,它们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开的整体。电磁波以有限的速度传播,具有可交换的能量和动量,电磁波与实物的相互作用,电磁波与粒子的相互转化等等,都证明电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它的“特殊”只在于没有静质量。
三、电场、磁场和电磁场会产生哪些生物影响
WHO将这种磁场、电磁场和电场所产生的生物影响定义为“生物影响”,并给出“有害影响”和“生物影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当暴露在外而引起的生物系统内部可检测到的生理变化或可注意到的生理变化,那“生物影响”就发生了。而当“生物影响”超过了身体补偿的正常范围时,“有害影响”就开始发生,这是导致生物发生某种有害健康的特征。
输变电设施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其能激发生物体内产生微量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这些感应电流和电压比生物体自身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要小得多,这对生物体内是没有任何影响的。据研究即使把一个生物体放到高压30千伏每米下,它的生理特征还是正常的。
对于磁场的影响,WTO给出:目前没有哪一家实验室能准确的证明,在环境中或在家里所碰到的磁场强度下,其极低的频率会对人的行为和生理产生影响;有志愿者将自己暴露在磁场强度为5毫特斯拉的超低频磁场达几小时后,再对自己做临床和生理测试,其中包括血液变化、心率、心电图、体温和血压,而其一切都正常。
而最对人类恐慌的传言便是致癌,WTO对此也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身体暴露到极低频的电磁场会引起DNA的突变,因此极低频电磁场是不会诱发致癌的;根据最近的把动物放进最低频电磁场会诱导其致癌的研究,其结果是否定的。由于个别低频暴露电磁场和儿童患白血病关联的的研究表明,其缺乏科学研究依据。
四、电场、磁场和电磁场不会危及人体
输变电设施中的电场、磁场、工频磁场、噪音、高频信号、低频信号,其中能引起生物体微反应的是磁场和电场。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微电场和磁场随处可见,当在家中接通家用电器,其导线周围就产生微电场和磁场,并和地表形成微电场。在电力频率定义中通常称50赫兹频率为“工业频率”,这属于极低频率电场。
电力博士陆家榆介绍,带电导体所产生的极低频磁场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消弱,因此在变电站设施周围随着其和外界生物体的距离增加,强度也随着减弱。
在电力设施周围中,磁场和电场是互为独立存在的,它们并不形成高频波那样向外界空间转播和辐射能量并以波的形式伤害生物体。所以在世界各权威组织中所对极低频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中,他们都只提及电场和磁场对环境的影响,而从未提及电磁场对环境的影响。
实际上,对输变电工程设施的环境标准限定比国际标环境标准还要严格。WTO所推荐的国际权威组织所颁布的旨在保护公众健康工频电磁场强度在6千伏/米范围内,其工频强度暴露值为0.1毫特斯拉,其实在实际施工中还低于这个标准。
事实上,在我们生活领域中,电磁场随处可见。据测算,当我们在家中打开电脑或电视机时,当我们欣赏美丽的月光时,其实身边的电磁场强度远远高于输变电设施的电磁场强度。其实我们生活的周围随处都能看到产生磁场的物体,比如我们生活的地球,其产生的磁场比我们普通输变电设施产生的磁场还要高,例如在北京测得的地球磁场为54微特斯拉,当在磁场转动来测时,其磁场强度为100微特斯拉,其强度相当于输变电设施产生的60~100倍。这就说明了,人类生活在几十位特斯拉是没有任何感觉的,即使在变电站值班24小时的工人也一样,其健康也不会受影响。
其实真正的电磁波杀手往往就潜伏在我们的身边,其不那么引起人们的注意。据美国环境卫生院的研究表明,其实伤害人体的最尅祸首并非是输变电设施,而是来这哪些冶炼设备、各种电器化交通、各种机动电器等。当这些电器工作是所产生的不同相位高频波时,其不同相位高频波穿过人体时,会造成人体的伤害。我们经常用的手机,接电话时,会产生1.8吉赫兹,就相当15厘米的的波,这对经常接听电话的人来说伤害极大。其次还有微波炉等。
五、总结
经过上面的分析,极低频电场、磁场和电磁场不会危及人体,因此电场、磁场和电磁场对环境的是良性的。
参考文献:
[1]赖敬国.电磁场的应用原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王凯,李丽莎.电磁、磁场、电磁场的研究[M].北京:华东电力大学出版社,2002.
[3]GB4365-2003.电磁兼容术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篇6
论文关键词:电网规划;信息化系统;输变电工程;网络优化
一、电网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随着新一轮全国电网规划的全面实施和资本、能源、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业转移,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福建电网又迎来了新一轮建设。220千伏电网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沿海经济带将形成双链式辐射结构供电网,各地州将以50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围绕城市、工业区等负荷中心形成220千伏双环网。110千伏电网将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依托220千伏电网,形成单回环网、双回辐射、链式结构,逐步提高供电可靠性。
电网规划是通过电网电力建设来实施的,电网规划的目的主要在于指导日常的电网建设和改造,通过日积月累的工程建设使得电网达到规划的目的。但长期以来,电力建设重主网、轻配网,使电网规划存在主配网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出现局部地区网络混乱、装备陈旧落后、供电半径大、线路负载不平衡、配变容量不足和自动化水平较低等薄弱环节。
面对电网建设的艰巨任务,前期工作需要理清存在的问题,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为工程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电网规划及工程可研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关于建立城市电网规划信息化系统的设想
1.电网规划的意义
电网规划是电网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的规划对于指导电网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电网规划工作涉及到电网现状数据分析和评估、电力需求分析和预测、规划方案分析和研究、相关电气计算校验、经济性评价以及工作流程管理等方面,具有工作量大、复杂性突出、涉及面广、相关信息繁琐等特点。现阶段大部分电网规划工作完全依靠人工完成,规划结果受规划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水平影响较大,且主观性较强,“先有结果,后做规划”的情况较为普遍,整个规划过程协同工作效率较低。福建电网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规划工作日益繁重,在保证规划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效率是对电网规划工作的必然要求。
而城市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城市电网运作是否良好取决于城市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是否科学、是否经济合理。对于固定资产额巨大的供电企业而言,城网规划工作在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供电企业首先要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合理安排资金进行电网规划及电网投资,其次需根据用户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差异及对电价的承受能力,按照定制电价的思路来确定其具体区域的规划工作。
2.建设电网规划专业的信息化系统
目前供电企业的营销、调度部门均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专业辅助计算机系统,为科学谋划、决策和管理提供了高效、有力的支持。大规划作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应尽量减少电网规划环节中人为的主观因素,遵循规划的客观要求与规律。因此,应考虑建设电网规划专业的信息化系统,利用计算机辅助完成基础数据管理、规划业务管理和规划辅助决策等工作,以提高电网规划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为电网规划方案的决策、实施跟踪及后评估,乃至电网发展规划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促进电网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城市电网规划信息化支撑系统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建立,必须要具备原始基础数据分析、规划业务管理、规划辅助决策三项基本功能。
原始基础数据分析平台实现了对城市规划相关的各类基础数据的管理,包括社会经济类数据、电源类数据、电网设备类数据、电力需求类数据、负荷特性类数据等,同时为规划业务管理模块和规划辅助决策模块提供了数据支持。城市电网规划的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原始基础数据及规划方法。没有足够的和可靠的原始资料,任何优秀的规划方法都不可能取得切合实际的规划方案。一个优秀的电力系统规划必须以坚实的前期工作为基础,包括搜集和整理系统电力负荷资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电源点和输电线路方面的原始资料等等。
规划业务管理模块涉及省公司和地州公司的大部分规划业务,并将部分业务抽象为工作流,实现各种规划业务的流程管理。
规划辅助决策模块提供规划分析和规划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需的一些辅助决策分析功能,具体可包括负荷预测、电力电量平衡、电网规划等功能,并提供与潮流、稳定、短路电流计算、经济分析等现有成熟软件的数据接口。
三、工程可研阶段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努力,福建电网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可研审查中仍暴露出以下问题:变电站通用设计方案不能与省内实际情况完全有效结合、变电站进出线缺乏统筹规划、通用设计应用率不高,以下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1.完善细化变电站通用设计方案
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截至2011年底,泉州市辖供电占地面积683.94平方千米,最大负荷为1065mw,全年售电量为54.85亿kwh。
泉州部分地区110千伏变电站由于征地困难和政府要求,需建设全户内变电站。通用设计中全户内变电站方案主变均采用本体与散热器分离布置及高压侧均采用电缆进线,此类方案建筑面积较大,投资较高,而且运行单位提出电缆运行不方便。因此,建议公司相关部门委托设计单位补充全户内变电站主变本体与散热器合并布置,且主变高压侧采用架空进线方案上报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批准。
2.加强变电站出线规划管理
泉州地处沿海,经济发达,轻工业发展迅速,往往造成局部负荷突增,线路重载。目前,泉州市辖供电区仍有39个台区存在低压问题。其中,线路供电半径过长是造成该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变电站进出线需要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在满足电网结构需要的同时不断优化网络结构,增加线路间联络回路,以便在用电负荷高峰合理调节线路运行方式,缓解重载线路供电压力。
对于新建220千伏变电站,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各级电压出线统筹规划。设计单位一般会对变电站出线做出一个整体规划,但不可能对终期规模出线一次规划准确到位。由于各地州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客户用电工程激增,这些项目大多不在规划当中,且设计单位由用户自行委托,设计质量良莠不齐,有些设计单位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便利占用出线间隔,如果监管不到位,势必造成出线间隔占用不合理,后续出线相互交叉,倒换间隔现象发生,并造成停电和投资浪费。各地州公司对此应高度重视,必须对所管辖220千伏变电站的110千伏出线统筹规划,并根据新变化、新情况及时调整。新建工程接入时,都要按规划实施,不在规划中的项目尤其是客户工程,更要认真分析研究,合理分配出线间隔,杜绝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出线交叉、倒换间隔的现象发生。出线规划要遵循优化、美化与简化的理念,变电站进出线应尽可能做到“直进、直出、归并整齐”,不采用斜进斜出方式,以美化变电站周边环境,达到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目标。
3.加强设计管理,提高通用设计应用水平
在设计管理方面,浙江、安徽、山东、江苏等省公司都有非常好的经验做法,例如开展设计竞赛、设计评优、对重点工程组织施工图设计审查、制定输变电工程设计激励考核办法等等,目的都是为了从源头上把好工程质量关。福建公司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为了引导和鼓励设计单位开展设计优化和技术创新,相关部门对2011年特一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成果进行了设计评价,作为后续项目委托的重要依据。
可研阶段还应加强通用设计的应用。福建地区属于丘陵地带,气象条件复杂,相关设计人员在深入了解国网颁布的通用设计的同时,还要依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要努力汲取设计管理方面优秀省份的工作经验以及工作方式方法,加快完善自身通用设计,提高通用设计应用水平,不断扩大通用设计覆盖面,提升效率,满足福建电网快速发展要求。
四、结束语
电网规划是电力网络建设和改造中的重要环节,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电网规划不但要切合实际情况,还需适当超前。在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关系的同时,需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
(2)电网规划需要得到城市规划部门的认可,并且应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使规划不仅具有权威性,也具有灵活性。
(3)当前电网电气自动化建设尚缺乏成熟经验,可以根据先试点、后推广原则进行,市区可先做试点,如先建立电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这是日后电网电气自动化缺一不可的,对于目前的运行管理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系统。
篇7
[关键词]低压、理论线损、管理
中图分类号:O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111-01
一、 线损分析与管理的理论基础
1、线损的定义
线损是电能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功、无功电能和电压损失的简(在习惯上,通常为有功电能损失)"电能从发电企业输送到电力客户终端要经过各个输变电元件,在这个这些传递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这些元件存在一定的电阻和电抗,电流通过这些元件时就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另一方面,电能在电磁交换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励磁功率也会形成损失;另外,还有电力设备的泄漏、计量设备的误差和管理等方面因素造成的电能损失"这些电能损失的有功部分被称为有功损失,习惯上称为“线损”,主要以发热等形式通过空气和介质散发掉,有功电能损失电量与输入端输送的电量之间的比例或有功功率损失与输入的有功功率之比的百分比一般被称为线损率,无功部分一般被称为无功损失,无功功率的大量传递和损失会使系统或用户的功率因数降低、线路电流增大、有功损失加大、节点电压降低,并可能导致发变电设备、输电设备、配电设备等负载率降低"电压损失一般被称为电压降或压降,它使终端负荷的电压降低,造成用电设备出力下降,用电效率降低甚至不能正常使用或造成损坏,直接影响电力用户的电力使用价值和经济利益"。
2、 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的影响因素
(1) 电网规划建设布局
电网规划建设布局影响理论线损因素主要包括电网布局、电压等级选择、设备选择、电网设备配置等。
(2)电网技术因素
电网技术影响理论线损因素包括 :调压、调频、调容技术既设备生产技术、无功补偿技术、滇王工程设计安装技术等,它主要指对线损具有影响的不同装备技术。
(3) 运行管理因素
运行管理因素也是影响电网理论线损的主要因素,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电网的运行方式、供电设备设施的维护、惯常抄表方式、供电设施健康状况及日常管理中的一些其他因素,诸如人情电、关系电,甚至是窃电、线损统计口径等因素。
(4)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是影响线损的因素之一,但是其影响力不可小视。这些外在条件主要包括 :气象条件、电力设备生产材料、负荷特性等不受电网规划建设及运行管理影响的因素。
3、线损管理范围
线损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1)配电线路损失;(2)配电变压器损失;(3)低压线路损失;(4)配电线路无功以及低压无功补偿管理;(5)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的电压损失管理。
二、 降低0.4kv线损管理的措施
1、实施专业管理,提高线损水平
(1)建立线损管理工作流程
线损管理工作流程确定了线损管理工作从制定并下达目标、措施到完成线损管理目标的各个环节。
(2)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降损节能领导小组由公司经理任组长, 主管副经理任副组长,营销部、生产技术部、调度所、输变电工区主任为成员;线损管理归口部门为营销部,设立一名专职线损管理人员;生技部、调度所、输变电工区为线损管理的职能管理部门, 各设一名兼职线损管理人员负责相关线损管理工作; 供电所为 10 kV 及以下线损管理执行部门,由供电所营销员负责线损管理工作。
(3)关键节点说明
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年总体目标、措施计划等,以正式文件印发;人资部负责线损管理监督制约、考核激励及保证; 归口管理部门根据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总体目标、措施计划等,将季度指标、措施计划及35 kV,10 kV 分线路指标,0.4 kV 分台区指标分解下达到各供电所;分级专业管理即 10 kV 及以下由用电营销管理、生技管理,35 kV 线损由调度运行管理、生技管理、输变电管理、营销管理;分级分专业上报管理目标和措施计划、统计报表;公司线损归口管理部门是营销部,负责线损管理方面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并制定和分解线损计划指标,加强计量管理,开展计量改造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用电检查工作,加强客户端无功电压管理,督促指导客户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在线损管理流程中生产技术部负责合理安排停电检修计划, 加强对设备检修质量的管理,做好降损技术措施的制定、实施和检查工作,做好电压无功管理工作;在线损管理流程中调度所制定并实施 35 kV 电网经济运行方案,充分利用无功优化控制系统,开展电网潮流计算,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网损; 供电所做好配网的线损统计分析工作, 同时开展三相负荷测试、 调整及低压无功就地补偿、对居民客户推广更换智能电能表等工作。
2、 应用新技术完善管理线损统计体系
(1)设t理论线损计算软件
由于基层单位在经营过程中,根据负荷状况要更换、增加配电变压器或缩短供电半径,增加线路分支,改变运行方式,这就需要及时对10kV、0.4kV线路作出理论线损计算,作为分析线损和下达指标的依据;同时通过理论计算对不合理的线路结构、变压器及时进行更换,以期实现变压器及线路经济运行。
(2)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
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应做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按照就近的原则安排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应对各种方式进行线损计算制定合理的运行方式;应当合理调整和利用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大为降低,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应当根据电网中无功负荷及无功分布情况合理选择无功补偿容量和确定补偿容量的分布,以进一步降低电网损耗。
(3)确定环网的合理运行方式
是合环运行还是开环运行,以及在哪一点开环都与电网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有关。从增强供电可靠性和提高供电经济性出发应当合环运行,但是合环运行会导致继电保护复杂化,从而使可靠性又受影响。开环运行应根据网损计算结果选择最佳解列点。
(4)电力网的合理运行电压
电力网的运行电压对电力网中元件的空载损耗均有影响。一般在35kV及以上供电网络中,提高运行电压1%,可降损1.2%左右。提高电网电压水平,主要是搞好全网的无功平衡工作,其中包括提高发电机端口电压、提高用户功率因数、采用无功补偿装置等。在无功平衡的前提下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对于低压电网其空载损耗很少,宜提高运行电压。由此可见,在电网运行中,大量采用有载调压设备可以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合理地调整电网的运行电压。
3、 完善制度体系,规范线损管理
制定和修订了 《景县供电公司节能降损管理办法》、《计量管理制度》、《线损分析例会制度》和《景县供电公司线损考核办法》。 同时,对营销工作 112 个危险点及预控措施进行了梳理并汇编成册, 确保在指标管理、抄核收管理、统计分析及绩效考核管理等方面做到有章可循。
低压配电线损管理事关配电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事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国家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但其本身又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任务,不可一蹴而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强对其的认识,自动参与到降损的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 浅谈如何降低线损异常率 -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4).
[2] 期刊论文 浅谈如何降低线损异常率 - 中国信息化 ,2013(10).
篇8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外部协调;内部协调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电力建设工程各专业本身在设计、施工方面的质量、进度,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外部协调及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不尽人意。施工期间经常出现停工、误工、返工等现象,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浪费,影响工期,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社会事件、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一、外部协调工作问题
1、随着电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因电网建设产生的施工冲突、法律纠纷也不断增多。从事电网建设的各单位普遍感到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复杂,各项工作举步维艰,如何做好工作协调和相关的工作,一直是电网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电网建设涉及到规划、城建、国土、交通、铁路、水利、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无论是在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还是在配网工程,甚至包括农村低压线路改造等,电网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受阻现象,电网建设外部协调工作已经成为保障电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
2、电网工程外部协调必要性
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些利益冲突,充分做好工程协调工作,有效避免和化解矛盾与纠纷,营造良好的电网建设环境,对于确保供电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城乡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提高供电能力势在必行。输变电工程建设,可有效解决地方供电电源不足的问题,使电网结构更趋合理、更加健康、更加可靠,对于坚强地区电网,提高供电能力,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
电网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命线,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对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对城市建设的战略发展、拉动地方经济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前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形势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勇担社会责任,践行“大项目落户到哪里,电力就服务到哪里”承诺的具体体现。
3、做好电网工程外部协调管理工作方法
在电网建设中,供电部门必须妥善协调好与地方政府、居民的和谐关系。
首先,供电部门积极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充分与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将输变电工程建设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同时争取政府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以达到理想的支持程度和享受最大优惠政策。
其次,树立典型,建立农村电气化成功示范点。为了取得居民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电网建设,进行农村电气化示范村、示范点建设。让地方政府及居民意识到“支持电网建设就是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三,提高服务质量,打好与居民沟通的基础。针对在电网建设中,一些居民经常阻挠或破坏施工,对电力设施保护不重视等情况,供电企业在积极寻求破解措施时,要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多下功夫,进一步深化供电承诺服务,合理简化用电报装手续,采取多种方法,方便各类用户用电。
二、内部各专业协调工作问题
1、建设工程专业协调工作存在的问题
工程建设牵涉到从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各专业、各部门之间存在许多协调工作,协调工作好坏至关重要。
(1)从技术质量的角度分析
现代建设工程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有工艺、电气、控制、土建等等,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技术要求,又必须满足其它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要求。
现代建设工程的工艺方法很多,管线复杂、设备种类很多。不同的管线及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也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问题。
(2)从管理的角度分析:
现行管理体制中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其他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从而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的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工作的复杂性。
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存在着人员责任不明确。部分专业人员思想松懈,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都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
各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尽人意,每个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对其它专业的工作、工序以及技术、质量要求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哪怕是本专业问题,也会由于是新产品、新技术,对其性能与施工工序不太熟悉,这都给协调工作带来诸多问题。
2、做好协调工作的方法
从理论上讲,做好专业间的协调工作并不十分复杂,只要在施工中能严格按规范要求做好每一道工序,就不会出现上面所说的问题,至少会大大减少问题的出现。但在实际上,由于上述人为的、技术上、管理上的诸多因素,各专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十分突出。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呢?
(1)充分认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中各专业的交叉部位多数是一些小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对工程影响不大。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较大的问题,很难补救,甚至无法挽救。即便是些小的问题,如事先不考虑解决,事后处理将十分被动和麻烦,有时甚至要花几倍的代价,而且还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工期,造成经济损失。
作为工程的建没者、管理者,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单位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要从履行合同中的责任和义务,认真对待协调问题。
从提高行业标准,施工和管理水平上讲,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有关的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才有可能真正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2)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直以来我们的施工管理,更多的趋于表面形式。虽然形式的工作也很重要,对施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如果我们过于追求这些,反而束缚了施工管理人员的手脚,无益于工程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加强管理就是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问题,从技术上、管理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3)加强协调管理的具体措施
①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图纸会签又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
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加以解决。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②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监理为主的统―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监理人员,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此时的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也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少。
③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监理人员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比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无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所有的制度不能是一个形式,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签名应承担相关的责任。这些只有在统一的领导基础下,并设立相关奖罚措施,才有可能逐级的落到实处。
(4)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施工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协调管理也不例外,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前人的或者是以前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施工中协调常见问题:
①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各种电气开关与门开启方向之间的关系,暗埋线管过密对结构梁的影响,线管在施工中的堵塞等。
②工艺管路与构筑物、建筑物结构的协调:工艺管线预留孔洞与构筑物结构的位置以及管线标高,部分穿墙管的防渗漏的问题。
③构筑物、建筑物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顶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
④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大型设备的安装通道,附件的预埋深度,以及弱电系统、控制系统等 。
⑤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篇9
论文摘要:电力科技档案是电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第一手材料,是整个工程建设的真实记录。它不仅是工程竣工投产、达标验收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是今后电网生产运行、改扩建、维修和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资料和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做好电网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阐述了电力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性质、特点、形成规律、工作原则,探讨了供电企业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一些做法,提出新时期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和变化,通过对电力科技档案工作的再认识,并针对项目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健全科技档案的规章制度、加大科技档案管理的投入、加强对基层科技档案人员培训和注重科技档案的利用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基层;科技档案;电力建设
科技档案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数据、声像、图表、软盘等各种载体,并且按照一定的归档制度作为真实历史记录集中起来保管的科学技术文件材料。
一、电力建设项目档案的特点和形成规律
电力建设项目按照工程建设性质可分为新建工程、改建工程、扩建工程和恢复建设工程。这些建设项目一般由多个单位工程组成。
电力建设项目档案是指整个电力建设项目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一个工程从酝酿、决策、设计、施工、竣工到建成投产的全过程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应该归档的文字、图纸、图表、计算和声像材料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包括依据性材料、基础性材料、工程设计(含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竣工和工程验收的文件材料。由于大的电力基本建设项目从酝酿决策到竣工投产有着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单位多、工程复杂和专业性强等特点,因此,记载和反映工程建设历史全过程的工程档案,也就具有相同于工程一样的形成周期长、专业复杂、成套性强和数量大的特点。而零星项目(如城农网、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中的10KV及以下工程)则因为工期短、同时施工项目多、分散施工等特点,其记载和反映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工程档案,也就有着形成周期短需及时积累、整理材料、共用立项、审批文件和典型设计图和数目多的特点。
电力建设项目档案的形成,按照电力建设的基本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前期工作阶段,形成的档案主要有立项及审批文件、项目建议书及批复、项目评估、可行性研究、设计基础材料、设计任务书、征用土地、红线图、房屋拆迁及拆迁赔偿、合同协议、工程和设备招投标文件及施工现场的“五通一平”等工程管理性文件。以上这些文件材料多以文字或图册的形式存在。一般来说,格式较为规范,书写材料基本符合要求。一个建设项目虽然从审批立项到开工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往文件较多,但只要有专人负责,把住收、发文件关,坚持文件的统收统发、集中管理,特别注意帐外文件的管理,前期文件是能够达到齐全完整要求的。
二是施工阶段,该阶段形成的档案主要有施工许可证、施工组织设计、开工报告、工程技术交底、施工记录、施工图及图纸会审记录、材质证明、设备使用说明书、产品检验、工艺规程、出厂合格证、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联系单、验评资料、质量鉴定、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事故处理报告、设备安装调试记录、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级、工程质量检验评级文件、施工技术总结、未完工程清单和工程项目的监理、生产技术准备、安全操作规程、技术培训、技术准备计划、开停车方案、试生产和涉外文件等方面的文件材料。施工阶段由于现场办公条件较为简陋,设计、施工、监理、调试等多个单位现场工作,文件材料来源多,信息量大,给文件的收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施工阶段形成的文件有图纸、表格、照片、探伤底片、录像带、文字材料和计算机软盘、光盘等多种形式和载体,书写材料很难控制。因此,加大施工阶段档案工作的力度,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认真做好施工阶段各类文件材料的积累、整理、归档工作,是工程档案能否达到齐全、完整、准确的关键,也是档案人员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三是竣工阶段,形成的档案主要有工程竣工图、工程质量的评审材料、反映工程建设过程的现场声像材料、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竣工总结、竣工报告、工程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和环保、工业卫生、消防、移民等单项验收所形成的文件材料。竣工阶段形成的文件材料大多为图纸、照片、录音、录像和文字等形式和载体,格式较为规范,书写材料基本符合要求,而且一般比较齐全、完整。这个阶段最为关键的工作是竣工图的编制和编制质量的审查工作,而竣工图质量的高低,主要是做到图实相符。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有完整准确的更改通知单,二是工程监理应认真做好对竣工图的审查工作。竣工图的编制应严格按照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竣工图的编制规定,按照不同的企业类别,分别由施工单位或设计单位进行编制。
工程的前期工作到施工阶段再到竣工阶段,形成的档案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又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的基建程序和专业技术内容相衔接,只有收集到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文件材料和图纸,才能确保一个电力建设项目竣工档案的齐全、完整、准确、系统。
二、电力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特点及原则
电力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是一项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内容的专业性和服务性的工作,是实现电力建设科学管理不可缺少的技术基础工作。它随电力建设项目的开始而建立,又随电力建设项目的竣工投产、交付使用而告终,与工程项目建设的进程同步。
1.电力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特点
(1)有特定的工作对象。一个具体工程的档案管理。
(2)有特定的工作内容。检查、指导工程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进行建设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开发利用。
(3)有特定的作用。为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质量验评、生产准备、试生产及投产后的生产和管理等各项工作提供依据、提供服务。而这种依据和服务所起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促进工程项目及时投产、发挥投资效果方面,而且还延伸到整个工程交付使用后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
2.集中统一管理档案是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电力基本建设周期长(或极短)、单位工程多、技术要求高、档案数量大,因此,更应该认真贯彻落实《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这是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确保项目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的前提条件,也是我们开展业务指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转贴于
三、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档案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后,由于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建设相对于水、火电厂建设而言,受到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电压等级不同、施工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不够重视,电网建设中档案管理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验收。
四、对基层科技档案提出的建议
基层科技档案工作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与新时期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为使基层档案管理及时跟上社会发展,满足新形式下对档案管理的要求,建议对基层科技档案工作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1.健全科技档案的规章制度
近年来,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不断地深入推进,科技档案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的重要性越显突出。随着各界对科技档案管理意识的增强,《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库(2009版)》等涉及档案工作的管理办法及规定相继出台,基层科技档案工作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参照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办法和具体实施细则,明确各级档案管理责任,并加大对基层档案管理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的力度,做到有章可循,权责分明,一切按制度办法办事。在工作中,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订了《输变电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技改、大修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等管理办法。以《输变电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办法》为例,在总则中规定了该管理办法的范围、制定原则、管理体系等;在管理职责中细化了相关单位的职责,如建设部门职责、办公室(档案)职责;把归档范围进行细化并落实责任部门;明确档案的归档要求,如必须提交正本、竣工图的编制及修改、归档文件的材质要求等。通过一段时间的执行后,档案工作已初见成效。
2.加大科技档案管理的投入
科技档案管理的投入包括物的投入和人的投入两方面。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物”的投入是前提。物的投入包括能满足要求的档案库房、阅览室、办公室以及必备的计算机、打印机、刻录机、扫描仪、照相机、复印机、摄影机、服务器等现代化管理设备,也包括灭火器材、空调机、去湿机、温湿度测试仪、吸尘器、消毒杀虫设备等现代化设施。
配备足够比例的档案人员。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环境下,要充分认识到人在档案工作中的关键作用。造就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多学科知识、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和熟悉档案业务的专业人员,以适应现代化档案工作的需要。科技档案包含的范围广,如电力企业科技档案就包括电力系统生产调度、科学技术研究、基本建设以及设备、仪器四大类。其中,电力系统生产调度又包括电力系统运行、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调度通讯等六类。科学技术研究包括调度通讯、自动化及供用电科研、架空线路、配电网科研、变电站科研、直流输电线路科研等八类。基本建设包括调度自动化通讯工程、架空线路、配电网工程、电力电缆线路工程、变电站工程等八类。设备、仪器包括综合设备、架空线路、配电网设备、电力电缆及检测设备、变电站设备等八类。要做好如此多类别的档案工作,要求科技档案人员一定要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在配备基层档案人员时,应从科技档案管理的要求入手,注重年龄、文化水平,应特别重视人员的专业结构。为保证档案工作的相对稳定和工作连续性,不要随意、频繁调换档案人员。重视保证档案人员的合法权利,特别是奖励、晋升的权利,稳定档案工作人员队伍。
3.加强对基层科技档案人员的培训
对基层专(兼)职档案人员上岗前实行上岗培训,上岗培训包括档案职责范围、档案知识、计算机知识、档案应用系统知识等,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结合具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业务指导和交流、及时传达档案管理的相关文件和要求。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以跟上档案工作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其档案工作水平。
4.注重科技档案的利用
科技档案应由过去单一的保管向有利于利用的方向发展,提供利用才是科技档案工作的目的,充分发挥其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的作用。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公众对科技档案工作不正确的认识。其次,档案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主动性,不断提高科技档案管理业务水平,采取多种形式,迅速、准确地提供详实的材料并做好相关记录,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提供档案服务,充分体现档案的价值、地位、作用和意义。
基层科技档案的利用一般比较简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起凭证作用。一般需要提供档案中的合同、协议。在法制化日趋完善的今天,档案以其权威性对其提供的证据作用已引起公众重视。它使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二是通过规范、详实的科技档案利用,使相关工程项目提前竣工投产、设备维修提前使用。一般需要提供的是档案中的设备资料。三是工程设计中重复利用科技档案,既节省设计工作量,而且经重复利用的图纸是经实践考验过的,设计质量又有保证,它在提高科技档案利用率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程设计的效率,节约了工程设计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需要提供的是档案中的竣工图。宜宾电业局的《利用科技档案节约设计工作量创效益》就获得了四川省开发科学技术档案信息资源成果评奖活动三等奖。针对这三方面的利用,各基层单位档案工作人员可根据已往经验结合其实际情况,开通“绿色通道”,采取有利于利用,又不与档案法律法规相违背的最好方式提供服务。
5.加强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当今科学技术和信息的发展,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已可行。为此,要改变传统的思维和工作模式,将信息化、网络化引入基层科技档案工作,逐步实现基层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同时,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
篇10
关键词: 变电站; 电气一次部分; 主接线设计; 监控系统;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wer industry,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network scale, high voltage level especially substation 500 K class V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and become a regional power hub or backbone nodes. It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facilities and ensuring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operation of a reasonable design and stable electrical substation directly influence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electrical system for substation,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500kV EHV substation system, design of substation electrical part and its monitoring system.
Keywords: substation; electrical part; the main wiring design; monitor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TM4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以500kV 枢纽变电站为例说明电气一次部分设计。500kV 超高压变电站容量大、电压高、出线回路数多, 是电力输送的枢纽性变电站。该枢纽变电站包含500kV 进线四回, 线路长度分别为200km ( 2回)与300km( 2回)属于四个独立电源; 110kV 馈出线8 回, 距负荷端分别为: 40km ( 2 回)、50km ( 2回)、60km( 2回)、70km( 2回)。变电站安装主变四台( 4 370MVA ) , 系统按照无穷大考虑。
1. 1主接线设计
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主要是主接线的设计。主接线是由高压电器设备通过连接线组成的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 它反映各电气设备的作用、连接方式和各回路间的相互关系, 构成了变电站电气部分的主体。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按接线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的确定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以及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的配置、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选择, 因此, 它的设计必须满足工作可靠、调度灵活、运行检修方便且具有经济性和发展的可能性等要求。
1. 2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至关重要, 容量选择小了, 不满足负荷增长的要求。容量选择大了, 变压器空载损耗大, 起不到降低损耗的要求。因此,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容量一般按变电所建成后5~ 10年的规划负荷考虑, 并应按照其中一台停用时其余变压器能满足变电所最大负荷Smax的60% ~ 70%选择。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为370MVA, 型号选择SFPZ -370000 /500 的变压器。
1.3电气设备选择
1.3.1母线选择
母线选择时, 要首先选择母线的材料, 500kV 电压等级, 一般选择择钢芯铝绞线, 然后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母线截面, 选择满足母线截面要求的母线型
号, 按最小截面积法校验母线的热稳定和电晕条件校验母线的临界电晕电压, 最终确定母线的型号。母线选择LG JQT- 1400mm2 型钢芯铝绞线。
1.3.2500kV断路器的选择
依据断路器装设地点和构造类型,选择户外式少油断路器,由额定电压选择Ue≥500kV;额定电流选择Ie≥897.22A;额定开断电流选择Iekd Idt = I"= Ix = 2. 202kA。查《电力工程设计手册》选用LW 12- 500型户外式少油断路器, 见表1。
表1、LW 12- 500型户外式少油断路器主要技术参数
校验: 额定电压: Ue = 500kV = UN;额定电流: I= 4000A > 897. 22A。
1)额定开断电流校验:
500kV 母线短路次暂态电流= 12.64kA
LW12- 500断路器的额定开断电流为63kA >12. 64kA 符合要求。
2)动稳定校验:
500kV 母线短路冲击电流: Ish = 32. 232kA;LW12- 500 断路器的极限通过电流: Iet = 125kA, Ish< Iet符合动稳定要求。
3)热稳定校验:
设后备保护时间为1. 9s, 根据所选断路器的参数可知, 其断路器的固有分闸时间为0. 02s, 选择的熄弧时间为t= 0. 03s。
则设备短路时的持续时间为: t1 = 1.9s+ 0.03s+ 0.02s= 1.95s。
短路时的热效应: QK 500 =·t1 = ( 12. 64kA )2×1.95s= 31. 55kA2·s; 允许的热效应: Q´K 500 =( 63kA )2 ×5s= 19845kA2·S> QK 500。所以, 该断路器满足热稳定性的要求。其余断路器选择方法与500kV 断路器方法类似。
1. 3. 3 110kV侧隔离开关的选择
1)为保证电气设备和母线检修安全, 选择隔离开关带接地刀闸。
2)该隔离开关安装在户外, 故选择户外式。
3)该回路额定电压为110kV, 因此, 所选的隔离开关额定电压Ue≥110kV, 且隔离开关的额定电流大于流过断路器的最大持续电流897. 22A。
4)所以, 选择GW4- 110 /1000 型单接地高压隔离开关主要技术参数, 见表2。
表2、GW4- 110 /1000 型单接地高压隔离开关主要技术参数
2 监控系统设计
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监控系统的设计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降低变电站造价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用于变电站的监测系统应能在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协助之下, 实时监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备的状态和运行数据, 在获取相关信息后, 应对监控信息进行必要分析, 并以图表显示、音响通知等直观的形式提交到监控终端, 为管理者和运行人员的决策提供直观的依据。
2. 1PLC的选择和设计
PLC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适合于实时控制, 编程方式简单, 可以用指令或是梯形图来进行编程。因此, 选用PLC 来实现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监控。在选择PLC 的型号和配置时, 要分析控制对象, 对I/O 的点数进行统计, 还需在实际I/O 点数的基础上留出20% ~ 30% 的备用量, 使系统具备扩展能力。分析该系统的控制任务, 选用西门子公司的S7- 300系列产品能满足控制系统的要求, S7 -300采用模块化结构, 运行速度快, 各种模块可进行广泛的组合, 实现控制功能。
PLC 系统模块选型为: CPU 模块选择CPU315- 2 DP, 该新型CPU 集成一个PROFINET接口, 支持TCP / IP协议, 能较容易地和包括IPC 在内的其它支持以太网的设备之间自由通信。数字量输入模块选择SM321 ( D I 32 x DC24V ), 数字量输出模块选择SM322 ( DO 32 x DC24V /0. 5A ) , 模拟量输入模块选择SM331 ( DO 32 x DC24V /0. 5A ), 电源模块选择PS307 10A, 接口模块选择IM360 /361。
2. 2 组态软件的设计
组态软件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 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 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 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
为监控变电站一次部分设备和参数采用“组态王”进行人机界面的工程设计。设计步骤: ( 1)设计图形界面, 建立PLC 设备; ( 2) 创建实时数据
库, 使检测数据点与PLC中的数据对应起来。这些数据包括PLC 采集的变电站监控数据和组态软件写入PLC 的命令标志位; ( 3)制作图形界面, 用于显示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报警信号的状态, 显示操作按钮; ( 4)动画连接。建立图形和数据的对应关系, 使图形随着数据的变化而改变其外观, 可用于发出声光报警; ( 5)动作脚本。对设备进行控制时, 按下操作按钮引发鼠标事件, 执行脚本程序, 将相应的标志位置位等。
2. 3 组态软件与PLC的通信
组态王软件与S7- 300PLC 通信有专门的驱动程序, 用户不必熟悉二者之间的通信协议, 在PLC中也无需进行任何的编程和网络设置, 即可实现二者的通信。__该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将PLC 设计为软冗余结构, 当PLC 的工作由主CPU 切换至备用CPU时, 组态软件必须切换到正确的通信对象, 进而保证数据交换。为实现这一功能, 在组态软件设计图形界面, 建立PLC 设备时中, 需要进行合理的设备配置, 建立PLC设备后, 在实时数据库中定义一个数据点, 作为冗余切换标志, 数据类型选择为“冗余切换标志”, 默认处理为16位无符号数, 正常状态下这个点的值为0, 当它的值为1时, 组态软件会根据这个值切换至PLC 的另一IP地址, 切换后, 数据点的值将自动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