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0:1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种解释说,概念隐喻是以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主义语言观为基础,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前者通常是人们较为熟悉的概念,而后者是人们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概念。这是由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方位隐喻,即以表述空间方位的概念来组建一系列隐喻;实体隐喻,即人们将抽象的事件、活动、情感和思想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结构隐喻,即借助一种事物的概念结构去理解或认识另一种事物。另一种解释说,概念隐喻是通过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即通常以具体的常见的事物A代表抽象事物B。而这些概念有的来源于人类对世界认知的直接经验,有的来源于人类对世界认知的间接经验,有的来源于人类主观感知的两个概念的相似性。这些抽象的和具体的概念储存在人们的概念系统里。也就是说,概念隐喻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基础上,由人们已存在的意识自然认知的过程。
1.2概念隐喻理论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就中国而言,应用语言学的隐喻研究一直落后于西方国家的研究。渐渐地,随着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意义。从此不再认为隐喻只是一种单纯修辞手法,而是对它有了新的认识---隐喻也是一种认知机制。一些应用学家和外语教师开始尝试寻求一条用概念隐喻促进日常语言以及多义词学习的通道。虽然,概念隐喻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切实的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的却不是很多。整体看来,大学词汇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机械模式,一个一个单词,手把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词汇义项的内在关联性以及逻辑性,无法让学生系统牢固的掌握英语词汇,不仅浪费了学生太多的学习时间,也没有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可谓“费力不讨好”。
2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1使用概念隐喻学习新词汇
隐喻词汇的存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无论是英语还是中文,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例如,英语中,stone-hearted意为铁石心肠的,snow-white意为雪白的等。中文里,微博上发帖子的称为楼主,偶尔在qq群里说话的人称为冒泡等。这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隐喻词汇的发展。如果脱离了它的背景意义,单单考量这个新词汇,是怎么也无法理解这个词的含义的,只有培养并运用这种隐喻思维,结合当时的情境,才能充分理解这个新时代下新词汇的现实意义。可见,使用概念隐喻学习新词汇是当下时代的要求与需要。
2.2使用概念隐喻理解多义词
大家都知道,英语词汇中一个单词往往被赋予好多意义,这在专业术语里被称为一词多义。本来大家对于生疏的单词就很难对上号,而一词多义更大大增加了学生记单词的难度。但是,如果你知道概念隐喻理论,并且知道运用这种隐喻思维。这时,概念隐喻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词的义项分为两类,一种是基本义,一种是引申义。而引申义就是根据原始物通过隐喻延伸出来的,从而有了一词多义的存在。
2.3使用概念隐喻理解词汇运用
学生对于词汇的把握不清,不仅在于词汇的一词多义,还有词汇的词性。如fly作为名词意为“蝇子”,而作为动词具有“飞”的意思。如果单独来记,这就好像是两个词,可是如果运用概念隐喻理论,这就简单多了,完全可以看作一个单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但是很多人都不会这样轻松地联想到这一个单词的两个义项有什么内在联系或者逻辑性,更不会想到将这种内在联系性或者逻辑性挪用到其他词汇的学习。如此看来,培养一种隐喻思维并使用概念隐喻来理解词汇运用是有必要的,它确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基于概念隐喻对词汇教学的思考
3.1注重基本词汇的隐喻意义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学方式应不同于往日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如英文词汇也有着基本义与延伸义的存在,应在学习它的基本义的同时,更注重对引申义的理解与分析,也就是它的隐喻意义。在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应通过讲述隐喻义从基本义的引申过程来帮助学生认知词汇的多项含义,引导学生采用概念隐喻理论联想一个单词的引申含义,从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学起来更加快速有效,而且乐在其中。
3.2注重隐喻理解,记忆英语多义词
语言是人类智慧创造出的一种产物。这种创造性与人类的认知互相促进与发展,使语言丰富而富有规律性的变化。认知语言学指出,多义词的义项之间的联系是以概念的隐喻与概念转喻的关系为基础的。老师让学生认识到概念隐喻的重要性,逐步培养出隐喻性思维,对于记忆英语多义词是很有帮助的。
3.3注重中英隐喻异同,切实理解词汇意义
篇2
论文关键词:习语,框架理论,概念隐喻
1. 引言
习语,作为人类发展的产物,大多来自于民间故事、文学作品及日常口语等各种形式,并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习语具有较强的文化特征。长期以来,人们对习语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习语词条的收集、编纂以及习语的文学以及文化特征的研究等。本研究将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Lakoff的框架理论来分析习语理解、诠释以及运用。
2. 习语和隐喻的定义
2.1习语的定义
在汉语中,习语又被称作熟语,《现代汉语词典》(1998)将熟语定义为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美国习语字典》(2005)将习语定义为固定短语(”set phrases” or “fixed phrase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7)则将习语定义为不能依据其字面拆解的意思获得其含义、须要作为整体来理解的短语或者句子(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clear from themeaning of its individual words and which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 unit)。
2.2 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和Johnson(1987)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文学艺术论文,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论文开题报告。他们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映射,即从源域(source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
3. 概念隐喻与习语
3.1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语的阐释
Lakoff和Turner(1989)曾通过一般层次隐喻的假说解决两大问题——拟人和谚语。根据这一假说,我们也可以将其解释后者的方法运用于习语的认知研究和阐释。例如:
(1) 屋漏偏逢连夜雨。
看到这句话人们的脑海中首先出现一个屋顶漏雨的房屋的图式,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房屋是一个让人躲风避雨的栖身之所,但是假如房子漏雨了,偏偏还恰逢连夜雨,那么这样的房子便称不上栖身之所了。
由此特殊场景图式我们映射到一个一般场景图式。
一件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困难重重的地步,但是假如这个时候再遭遇到连连的障碍,便会使整件事情几乎陷入举步维艰、难以进行的绝境。
由于万事万物间的联系性、依存性,由这个一般场景我们又可以映射到一个与之相关的人类行为的图式:
一个人身处困境,在这个时候又遇到更多新增的麻烦,由此陷入无所适从的绝境。
这样一个与人类行为有关的一般图式可以适用于各种具体的情景,因此,可以实现该习语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例如,
Lakoff和Turner将这种具体领域与一般领域之间的关系称作普遍即特殊隐喻(GENERIC IS SPECIFIC metaphor),即通过一个特殊领域到一般领域的映射以达到理解的目的。
3.2 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语阐释的不足
概念隐喻理论通过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方式为我们理解习语并运用习语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由于该理论的解释大多局限于字面意思的解释,在解释一些具有跨文化差异甚至矛盾的习语时便显得捉襟见肘,无法深入地对该习语的文化背景以及深层含义进行阐述和理解。例如:
在汉语中,出门在外我们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文学艺术论文,出门靠朋友”,但是在英美文化中,却更多地流传着这样的习语, God helps those that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Self-preservation is thefirst law of nature(自我保护是自然的第一法则)。这些关于同一问题的习语却体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甚至矛盾,是我们无法单独地借助概念隐喻理论解释的。
4.Lakoff的框架理论与习语
4.1Lakoff的框架理论
“框架”(Frame)这一术语最早是由人类学家Bateson(1956)提出的心理学概念,美国人工智能专家Minsky(1975)首先提出了框架理论(frame theory),并将其运用于计算机心理学,Fillmore(1975)首先将框架理论引入了语言学。在这一背景下,Lakoff(2004)在《了解你的价值观并构建辩论》一书中将认知科学以及社会学中的“框架”(frame)运用到了政治学等领域中论文开题报告。
他认为,心理结构即框架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我们的心理框架可分为表层框架和深层框架。在我们平时的活动中,所见、所闻会激活我们的表层框架,并唤起代表了最根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深层框架,只有当我们所见、所闻的事物所代表的价值观、道德观与我们自身的价值观、道德观相契合时(即所见、所闻的事物所构建的框架与我们的心理框架相契合时),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反之则无法产生认同。也就是说,框架构建了我们的观念,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方式,继而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如:
又如:
(2)tax relief
Lakoff认为,tax relief是布什使用最成功的词语。他认为,tax relief是一个隐喻,relief这个单词唤起了人们内心这样一个框架——一个无辜的人,由于受到一些外力的因素影响而深受苦难,而relief所传达的意思则是解除痛苦和烦恼(taking away of the pain or harm)。众所周知,在美国文化中,税收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大到买房产、买地皮文学艺术论文,小到买一支牙膏都需要付税。因此,当布什的tax relief通过演说、报纸传达到全家万户时,势必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唤起了上述心理框架,为他赢得大选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我们的心理框架决定了我们对所见、所闻的反应和看法,从而左右我们的决定。反之,心理框架也主导了措辞的选择和使用,即不同的措辞反映了不同的心理框架。而习语,作为长期流传于民间,为人类所用的语言,必然集聚了深厚的社会文化气息,因此也就必然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若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习语的内涵且为自己所用,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该习语的字面解读,而要深入地解读和理解,因为只有当该习语所反映的价值观与使用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相一致时,才可能产生预期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可以使用Lakoff的框架理论分析一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甚至自相矛盾的习语。
4.2 框架理论与相互矛盾的习语阐释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自然对相同的事物存在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理解,换言之,不同的习语也对应着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比如:
(3)a Our sins and our debts are often more than we think. (我们的罪和债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多。)
b 人之初,性本善
这两句习语都是关于人性的,前者阐述了人性原罪说文学艺术论文,而后者则强调人性本善的观点。而究其根本,还是由于两个习语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基督文化信奉原罪说,而中国儒家思想则认为人性本善,因此对人性也就构架了不同于基督文化的框架,见诸于文字;反之我们也可以说,不同的习语反映了架不同的心理框架。又如下例:
(4)a 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 (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论文开题报告。)
b 棍棒伤皮肉,恶语伤人心。
前者认为别人的流言蜚语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而后者则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在西方社会,人们极其注重品德品行。西方文化认为,只要行得正,没有做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不重要。而在东方文化中,由于长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人与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甚至一体的,人在社会中得到的评价是判断名誉面子的标尺。
因此对心理结构即框架的了解为我们跳出字面意义的局限性,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习语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方法。
4.3 框架理论与习语的使用
Lakoff的框架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了字面表述不同甚至矛盾的习语的深层含义,反之,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构建不同的目标框架,选用相应的习语,以达到传达的目的。比如,作为老师,我们常常要劝导学生好好学习文学艺术论文,积累知识,使用“知识多,不压人”;在和一个沉迷于电脑游戏,不思进取,不爱学习的学生交流时,我们可以说Art is long, life is short;而对于那种将时间过度用在学习上,而忽略生活的学生,我们则需提醒他们劳逸结合,则可以说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5. 结语
习语作为文化、思想知识的传承,既是值得珍惜的人文财富,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Lakoff的框架理论,突破了以往研究局限于字面的局限性,阐释了部分习语的深层含义、文化背景以及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并为这一部分习语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根据个人的目的和想法,使用习语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Hornby A S, Li Beida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Z]. The Commercial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Bateson G. “The message ‘Thisis play’”. In B. Schaffber (ed.). Group preocesses: transactions of theSecond Conference. New York: Josiah Jr. Founation. 1956
[3]Fillmore C. “An alternative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 Proceedings of the 1st Annual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75
[4]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Lakoff G.& Turner, M. More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6]Lakoff G. Don’t Think ofan Elephant Know Your Values and Frame the debate [M]. Chesea GreenPublishing, 2004
[7]Minsky M. “A Framework forPresenting Knowledge”. In P. H. Winston (ed.) 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Vision. New York: McGraw-Hill
[8]Ortony, Andrew. Metaphorand Thought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9]Spears R.A. Dictionaryof American Idioms [Z] Mc Graw-Hill Company, 2005
[10]郑勋烈郑晴.中国习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11]中国社科院词语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刷馆,1998
篇3
[论文摘要]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人们熟知的语言信息载体。概念合成理论在认知语言学界得到普遍关注,其理论核心概念合成成为诸多语言认知活动的理论模式。本文以该理论为视角,对情感隐喻的意义建构和概念形成轨迹进行探讨,以了解情感隐喻的认知特点,论证利用概念合成理论对其进行阐释的可行性。
一、引言
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实践经验的积累,离不开联想。隐喻也正是在联想的基础上得以创造并被接受的。隐喻(metaphor)是一种神奇的语言现象。作者用其魔幻般的文笔把一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和内涵转嫁于另一事物之上,触动读者的心弦,在读者身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隐喻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机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成为哲学家、语言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从公元前300 年到20 世纪30 年代的2000 多年中,隐喻一直被仅仅看作是词语层次上的一种修辞方式,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长期以来局限在修辞层次,但近年来隐喻的认知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隐喻真正被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主要标志是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他们认为,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性的。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的对象包括人类情感这一概念,情感是人类最普遍又最重要的人生体验,由于情感看不见摸不着,缺乏物质形象特征和联系,为了准确理解生动表达抽象情感,人们经常将它们具体化,范畴化,即隐喻化。
二、概念合成理论框架
弗科尼尔和特纳的概念合成理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解释隐喻工作机制的理论之一。概念整合包括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并以各种方式整合成新的空间。它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心理空间有机组合的结果,其实质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过程,至少包含两个属于不同认知域的输入空间和一个能抽象概括的类指空间以及一个复合空间。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联系,将输入空间中的成分和结构有选择地进入复合空间,形成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原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概念合成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认知过程。其主要依赖于源域和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进而产生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下文试以此理论对情感隐喻的意义构建及理解进行分类研究。
三、情感隐喻的认知分析
隐喻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的互动,其中某一领域被用来说明另一领域。被说明的领域是目标域,说明的领域叫源领域。其意义就是将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特征的目的。英语中的隐喻,按其不同认知功能可分为
(一)空间隐喻
即用诸如上下、前后等空间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根据good is up ; bad is down 这一隐喻概念,经济中的发展或不景气常用“上”“下”来表示。
(二)结构隐喻
莱考夫和约翰逊把用一个已被高度结构化、清晰描绘的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的隐喻称作结构隐喻。例Time is money金钱是一个我们相对较熟悉的概念,其中蕴含了a limited resource 又蕴含了a valuable commodity。
(三)实体隐喻
即把行为、思想和感情等抽象的事物看作实体或物质的隐喻。分为跨感知域的情感隐喻化,即通感隐喻;相对于通感隐喻而言的同一感知域中的情态物化。
1.通感隐喻,某个感知域里产生的感觉,由于受到某种刺激而转到另一个感知域,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就是语言修辞的通感,也称“移觉”。如:汉语中“冷言冷语”赋予言语以温度(冷热)显然是通过各感官之间的沟通,不同感知域的相互投射,产生的隐喻式表达。
2.实体隐喻,是人类利用自身对现实世界里的实体及物质经验,将已知概念系统映射到未知领域,以获得对较为模糊抽象的情感这一新概念领域的认知和理解,其认知途径是将无形的情感、思想等进行情态物化,表达理解为“实体”,有多种表现形式。
首先人们借助自己熟知的身体实体描述并理解抽象的人类情感。(1)把情感引起的人体的不同生理反应隐喻为相应的情感,如“眉开眼笑”。(2)用人体器官构成表达情感的词语,实现隐喻化。如“满腹惆怅”。
其次人们把抽象情感隐喻为人体以外的具体实物或特定概念,以激发联想。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
最后人们利用空间方位帮助实现情感的隐喻化。它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础,
直立的姿势与正面的情感状态相伴随;低垂则相反。如英语中表达积极正面的情感为上,消极负面的情感为下。
(四)容器隐喻,即赋予某种事物以边界,视其为容器,故可以量化。如描述经济现象的概念隐喻“市场是容器”。
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形成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并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主要和决定性作用。不同文化中一件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联想意义和文化意象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有的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汉语中“鸳鸯”指恩爱夫妻,但按字面意思译成“mandarin duck”,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怎么可能把它与恩爱夫妻联想到一起呢?
情感隐喻在英汉语言中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情感是人类最重要的人生体验,为了更准确生动地表达人类有些抽象的情感,人们往往将它们隐喻化。如关于爱情就有:“爱情为旅程”,“Love is a journey”等。
四、英语隐喻翻译对策
(一)直译法:
笔者认为:英语隐喻的最佳翻译方法当属直译法。如Low wages are the country’s trump card at this stage ofits economic development.低工资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现阶段的一张王牌。“Trump card”是指可以盖吃任何一张别的花色的牌,和中文的王牌正好相符。
(二)意译法:
由于文化、社会、历史和认知环境等的不同,在读者无法理解隐喻涵义时,就只能译出其喻义。例What foreign businessmen find encouraging is that ideology is no longer inthe driver’s seat.令外商感到鼓舞的是意识形态问题不再左右一切了。
(三)换喻法:
当英文隐喻所内涵的意思与中文的另一隐喻相对应时,转换隐喻译法则是最好的折中办法True enough , but teething pains are natural非常正确,但阵痛是自然的。“teething pains”指的是那些不太严重,却又让人头痛的问题,是改革初期所必然经历的。按中文习惯,我们往往用“阵痛”来形容。
五、结束语
自然界如此复杂,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人们用隐喻思维,用更为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的事物或情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概念系统、认知结构、认知方式和习惯,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不同的价值观和民俗心理,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认知工具。概念合成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普遍的认知机制制约着情感隐喻意义的构建过程。可见,概念合成理论对情感隐喻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解释力。
参考文献
[1]谭震华,英语隐喻词语的翻译[J ],上海科技翻译,2002 (4)
篇4
论文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非范畴化,机制,理据
1. 引言
语言中的非范畴化现象进入到从认知角度统一解释各种语言现象为理论目标的认知语言学视野当中是必然的结果。而从认知出发研究语言现象的认知语言学也对非范畴化给出了基于认知的适当解读。将非范畴化置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进行研究的成果已然不少(沈家煊,1998;吴福祥,2003;胡壮麟,2003;王寅、严辰松,2005;刘正光,2005;刘正光,刘润清,2005;朱永生,2006;刘露营,刘国辉,2008)。在认知上与非范畴化密切相关的概念是隐喻和范畴,而关于隐喻和范畴的研究成果在认知语言学逐渐兴起的过程中也不断涌现出来(林书武,1997;束定芳,1998,2000认知语言学,2001,2002;刘振前,1999;文旭,2002;吴世雄,陈维振,2004;)。本文旨在基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隐喻和范畴化的视角出发,对语言的非范畴化的实现机制做出描述,分析其背后的认知理据,并探寻隐喻和范畴化在非范畴化过程中的角色与各自的地位。
2. 何为非范畴化
本文所谈及的语言演变现象――非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与另一概念“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相关,二者的关系作则认为应视作前者包含后者。沈家煊(1994)对语法化给出了一个定义:“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文旭(1998)《<语法化>简介》一文中曾引用法国语言学家A. Meillet(1912:133)关于语法化的说法,称研究语法化就是为了研究“自主词向语法成分之作用的演变”。其后在下文中,文旭又解释道:例如名词和动词可能变成像格标记、连接词、助词这样的语法成分。这种变化过程就叫“语法化”。语法化所包含的语言变化范围可以从汉语文法中的“实词虚化”很清晰地看出来。
而非范畴化,相较于语法化对于词语作用转化的关涉范围有所扩大,或者说,已经包含了任何在语言中出现的词语作用转化的类型。刘正光,刘润清(2005)曾将位于语言层面的非范畴化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由此可见,语法化和非范畴化虽同为一种语言“过程”,但非范畴化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并包含了一切的语言范畴成员。
3. 隐喻和范畴
隐喻和范畴化都是重要的认知工具,在非范畴化的过程当中也起着核心的作用,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或者说谁是谁的基础的问题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隐喻和范畴对人们的认知所起的作用论文怎么写。
在“论隐喻的认知功能”一文中,束定芳(2001)对隐喻的认知功能作了如下归纳: 1、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2、隐喻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3、隐喻作为认识事物的新视角;4、隐喻作为类推说理的手段。Ortony(转引自刘振前,1999)认为隐喻有如下功能:1、表达不可表达的事物和思想;2、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表达复杂的思想;3、增强表达形式的形象性。
关于范畴,Croft& Cruse (2004)认为有以下几项认知意义上的功能:1、学习 (Learning);2、计划 (Planning);3、交流 (Communication);4、经济 (Economy)。
由上观之,我们不难发现,隐喻和范畴化这两项认知工具在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同时,隐喻和范畴在认知功能上又有相似和重叠的部分。如上面所列隐喻的认知功能之一“隐喻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和范畴化的认知功能之一“学习 (Learning)”就具有相当程度的重叠。“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表达复杂的思想”和“交流 (Communication)”这两项认知功能亦如此。那么究竟隐喻和范畴化哪个是更为重要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能?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个人们尚未认知或了解的事物或事态。由于凡是我们能够在脑海中找到的的事物或事态都已经是被我们的意识接触到的或者说被认知到的,而没有被我们认知的事物或事态是不存在我们的意识当中的,是不能够被我们从已有的知识当中提取的,所以在我们的过去的经验当中要找到“一个人们尚未认知或了解的事物或事态”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不妨想象一个我们不曾接触到的世界,以测试隐喻和范畴化的不同的认知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假如我们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星球,那里的事物都是我们未曾见过也未曾想象过的,唯一可以辨认和确认的只是这些事物的物理空间形状。那么为了想要尽快熟悉那里的事物和环境,我们会首先使用哪种认知工具呢?作者认为我们会首先使用隐喻思维。比如当我们初次见到不曾见到过的也看不出来其本质和功能的事物时,我们会说(也只能说)这个东西像以前我见过的什么东西。但是除了二者形似之外,除了我们知道我们以前知道的东西的本质和功能之外,我们对新接触到的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一无所知,于是也就无从进行范畴化了。我们之前所已经知道的事物的范畴对我们此时认识此事物基本谈不上有什么实质上的帮助,最多只能起到提供猜测的参照的作用,正如人们在思维的初期会将牙齿和珍珠视作同一种事物(束定芳,2000)。若由此进一步推论说范畴化其实是隐喻思维的使然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隐喻思维是利用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每个范畴中的成员也是依靠相互之间的相似而聚合成一个类别,即范畴。当然,范畴在形成之后有其自己独特的认知功能,这一点不能被忽视,如范畴的“经济 (Economy)”功能,在很多时候已经超出了隐喻的功能辖域,其起始于隐喻思维,但是后来又超出了隐喻的功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认知功能,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 非范畴化的实现机制和认知理据
下文将要讨论语言现象中的非范畴化的实现机制和认知理据。上文曾提到隐喻和范畴化在非范畴化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但是并不是作出结论说隐喻和范畴化是在其中唯一起作用的认知工具或实现机制。认知语言学将人类的语言能力包含在人类的认知能力的总范畴之中,认为各种能力不是自主而可以独立运作的,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认知语言学,会调动一切需要的能力来完成认知行为,并且需要调动的往往不止一种能力,而是会要求各种相关认知能力协调运作,共同完成认知任务。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不难想象出我们在对语言的非范畴化的过程中,使用到的并不止隐喻和范畴化思维,我们的运动神经系统、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等等都会在其间起到必要的辅助作用。不过,本文囿于篇幅,除隐喻和范畴化外,其它在非范畴化过程中起作用的认知能力将不在本文的重点讨论范围之内。
沈家煊(1998)对什么是隐喻给出了这样一个说明:隐喻就是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现在常说成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mapping)。那么在非范畴化的过程中,隐喻机制又是如何具体实现的呢?先从“实词虚化”讲起。前面说过,“实词虚化”或“语法化”是“非范畴化”的被包含的内容。关于“实词虚化”的实现机制,沈家煊(1998)曾用情态动词“may”来说明由实转虚的过程。如句子“May I ask a question?”,这里的may表示允许;如句子“He may be a spy”,这里的may表示或许。沈家煊认为:这“就是由‘行’域投射到‘知’域的隐喻,因为允许别人做某事跟行动有关,而对可能性的主观推测跟知识有关。”
非范畴化除了“实词虚化”外,另一个明显的语言现象是名动转化。刘正光(2000)在谈及名词动用的时候指出,因为名词在指称时可以引起意象,而动词的隐喻用法同样也能引起意象,于是这就为“名词转换作动词使用时隐喻思维的发生找到了契合点”论文怎么写。由上可知,语言自身的特点已经为隐喻思维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于是由此进一步为非范畴化的实现提供了机制,即隐喻。
除名动转化之外,“副词+名词”的结构也引起了大家从不同角度的研究。下面是在互联网上博客里找到的几个例子,借用一下:
1、西方人更科学,东方人更情感。( 《多伦多之恋》, 《十月》1992、2)
2、他是非常细节、事事上手的人。( 《逆风飞扬》39 页)
3、(她)眼神僵在场地中央做沉思状,很知识女性的样子。( 《赶场》, 《当代》1999、6)
在这几个例子当中,我们很明显地能够看到原来的名词失去了它们的句法特征,与之搭配的成了副词:“更”,“非常”,“很”。这些名词也从指称范畴进入了特征范畴:“科学”表达的是“理性”的意思;“情感”表达的是“感性”的意思;“细节”表达的是“谨小慎微”的意思;“知识女性”表达的是“精致而有涵养”的意思。这些范畴的转化即来自于隐喻映射。
5. 结语
在具体的语言非范畴化过程中,即便我们能够找到某一词汇的非范畴化的历史轨迹,知道了最初(或尽可能的早期)这一词汇的词性或范畴,我们也不能把词汇最初的词性看做始源性的认知语言学,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的思维是先于语言而存在的,很明显的事实便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便已然对外界的事物有了反应,甚至还表现出情感的活动。而至于当人们逐渐掌握语言后,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则另当别论。这里想要说明的是,人类的思维是无限的,其与部分语言形式(包括词语的词性)的匹配往往具有相当大的任意性,一个词语是首先创造出来形容事物还是描述过程并非有重大原因。正如所称的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思维是根本的、主要的,语言是派生的,语言反映的只是是人类部分的思维。当思维有需要,语言大可为其做出改变,譬如经历非范畴化过程。这也是为了利用有限的语言资源表达无限思想的方便。总而言之,语言是思维的不完全反映,任何语言上的变化和改变都是服务于我们思想表达的需要,而我们拥有大量的认知工具来实现这种变化和改变,譬如隐喻和范畴化。
参考文献:
刘正光.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5)。
刘正光,刘润清.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1)。
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J]. 外语研究, 2005(1)。
胡壮麟.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4)。
胡壮麟.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 现代外语, 2003(1)。
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1)。
刘露营,刘国辉.词类范畴典型概念与动词名词化现象[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刘振前.隐喻的范畴化和概念化过程[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9(4)。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4)。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 当代语言学, 1998(3).
束定芳.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J]. 外语学刊, 2002(2)。
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 外国语, 1998(6)。
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2)。
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 外语研究, 2001(2)。
文旭.《语法化》简介[J]. 当代语言学,1998, (3)。
吴世雄,陈振维.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外国语,2004(4)。
吴福祥.关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J]. 当代语言学, 2003(4)。
王寅,严辰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4)。
篇5
论文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文章阐释了概念隐喻理论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自1980年Lakoff & 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认知语言学家们对隐喻的阐释不断深化人们对隐喻的理解。隐喻的产生和使用是自然语言的常见现象,隐喻是交际语言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成分,基于此,对隐喻能力的掌握已成为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通过隐喻来进行文化教学、传授文化知识,是外语教学中文化导人的一个可行而又便捷的途径。
概念隐喻理论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发表标志着概念隐喻理论的问世。根据这一理论,人类的概念系统(思维过程)是通过隐喻来进行建构的,而用于语言表达的隐喻则来自于具有隐喻性的概念系统本身(Lakoff,1980),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隐喻理论逐步得以完善。概念隐喻理论被阐释为包括源域、目标域及其映射、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和意象图式结构(imageschema)在内的认知机制。该定义的具体内容是指:隐喻是人类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理解,即理想化认知模式;隐喻是源域到目标域的直接映射;在映射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意象式结构,即“衡定性假说(invariance hypothesis)”。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常规隐喻,根据源域的不同可分为实体隐喻、结构隐喻以及空间隐喻(Lakoff,1987)。
人们利用自身抽象思维能力与隐喻认知能力,便能创造性地运用隐喻语言并能合理的阐释与认知所接触到隐喻语言,通过“隐喻化”的过程加入到我们的概念系统中,成为我们概念系统的一种固定模式。这些纵横交错的隐喻关系构建起一个协调一致的隐喻概念体系以及相应的隐喻表达体系,发展了我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我们的语言,帮助我们共同完成对抽象事物和概念的较为深刻、全面、完整的认知和理解。
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教学
(一)隐喻与词汇教学
隐喻对词汇理解有指导意义,词语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隐喻。词语产生的隐喻,是指词语的创造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人类创造新词的重要手段,比如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就是通过隐喻产生的。许多复合词和派生词是通过隐喻产生的,如汉语中:鹅卵石、杏眼、柳眉、兔唇、罗圈腿、面包车、钉子户、蝶泳、梅花鹿、鸭舌帽、火舌、雪花、黄金时代等等,同样英语中也有很多词汇是通过隐喻构成的。如:dog-tired、crystal-clear、knee-deep、shoulder-high、childlike、mousy等等。词语发展的隐喻性是指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词义发展、变化和引申的重要手段。在讲解生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那些用隐喻方式构成的词语;在讲解多义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各个词义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隐喻是词义发展和延伸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概念隐喻的教学并注意不同文化之间由于认知的不同而造成的概念隐喻的不同。
(二)隐喻与阅读教学
语言的隐喻本质及其隐喻概念是阅读理解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隐喻性语言是各类素材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普遍语言现象,对隐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与否关乎到提高阅读能力、理解作品的修辞及意境。文化的烙印深深地映射在隐喻中,隐喻的表征隐含了文化的逻辑,隐喻的概念也存在文化的差异。在很多情况下,当喻体和本体之间无法找到任何相似之处时,语境对隐喻的判别和理解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在《西风颂》里是这样描写西风的:
to quicken a new birth
thou breath of Autumn’ s being
drive my dead thoughts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要理解这些诗句,没有相应的地理背景知识是不行的。英国地处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西风给英国人带来的是温暖和湿润,是春天的气息,这首诗是对春的讴歌。而汉语中的“西风”却使联想到寒冷、萧瑟、凛冽、凋零等。从阅读理解的角度看,语境对意义的获取具有极强的揭示作用。阅读者就应该利用语境因素对言语表达的制约作用来解读文本,获取意义。
(三)隐喻与文化教学
篇6
【关键词】概念隐喻 学习者 学习词典 词典编纂 呈现
一、引言
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是一种跟明喻、拟人等并列的修辞方式,认为隐喻是以一个词语代替另一个词语。随着学者们对隐喻的进一步研究,他们逐步认识到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而更重要的是,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方式。人类借助隐喻来认识世界,借助隐喻来构建概念系统。这是认知隐喻学的观点。他们认为,本质上,隐喻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观,他们强调隐喻的认知作用,认为隐喻植根于人类的概念结构。我们认为概念隐喻理论不仅可以而且应该应用于词典编纂当中。在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在研究概念隐喻理论与教学、认知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关系,但将该理论与词典编纂结合起来的尚为数不多。
二、隐喻的定义
隐喻的定义一直备受争议,也一直在发展着。不同理论家对隐喻从不同的角度看有着不同的定义。提起隐喻,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谈到亚里士多德,他对世界的隐喻观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认为隐喻就是彼事物的名称用于此事物。隐喻是用一个陌生的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或者以种代属,或者以种代种,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关于隐喻的本质,有着多种观点,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替代论,比较理论,互动理论以及创新论。其中互动理论在近几十年来受到较多的研究。里查兹首先提出隐喻的实质是“互动”的观点,包括1.语言实质上是隐喻的,2.隐喻有两个方面―本体与喻源,3.共同点理论。布莱克等学者在互动论的基础上研究,提出隐喻中两个词项或概念的相似度不一定都是预先存在的,而是通过互动创建的,他们主要强调相似度的创新。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与认知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重新的阐释,即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清晰的类别概念和抽象的概念语言,只能用已知事物的具体意象来表达新事物、新经验,两类事物间的联系是通过类比和联想来发现它们之间的某种相似性而建立起来的。
三、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学习词典中应用的相关研究现状
最近几十年来,隐喻研究的相关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国外的主要著作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是Lakoff,他和Johnson著作了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Lakoff还和Turner写了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1989)。国内有束定芳的《隐喻学研究》(2000),胡壮麟的《认知隐喻学》(2004)以及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2005)等。胡的《认知隐喻学》讨论了语言、隐喻和认知三者的关系,他进而论述了隐喻的实质,从隐喻与认知的关系又具体阐述了国外的几种隐喻观,包括传导隐喻,概念隐喻,基本隐喻,诗喻以及根隐喻,另外他探讨了隐喻的理解以及应用,最后论述了中国隐喻研究或者说中国的比喻理论。正如胡壮麟所说,就隐喻与认知关系来说,我们与国外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需要迎头赶上的。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问世后,除了对隐喻理论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路子外,对认知心理学、外语教学等学科产生了巨大影响。胡壮麟在《认知隐喻学》中总结了卡尔顿提出的五大类隐喻群,包括视觉/光、平衡、运动、结构和方位,即“具体的组成意念”。隐喻与语言教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语言学习者在利用隐喻构筑目标语言的概念方面缺乏系统训练,因而如何增强隐喻能力具有教育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隐喻与词典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麦克米伦系列词典直接地将隐喻理论应用于词典中。隐喻与多义词、词组搭配以及习语等关系密切。隐喻能够更好地解释这些现象和意义。赵彦春和黄建华(2000)指出,隐喻是认知词典学的眼睛。他们探讨了如何在认知学习词典中明示义项之间的隐喻关系,如何根据概念隐喻构建词汇模块,以提高学习者的词汇能力。他们认为认知学习词典应提供语境效果,具体包括(1)明示二语的隐喻过程和(2)建立概念隐喻模块。大多数学者对于概念隐喻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词汇和搭配层面。对于概念隐喻在词典中的应用尚不够系统,而概念隐喻在英汉学习词典中的应用研究尚少。英语与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概念隐喻有些是英语和汉语都存在的,而有些则是专属英语文化的。这需要我们区分对待。如何通过英汉学习词典提高英语学习者的隐喻能力,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思维和应用能力值得研究者探讨。
四、概念隐喻理论在《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应用
李娟和高军(2008)对《麦克米伦高阶英语学习词典》,即第一版词典中的隐喻专栏进行了评析。作者指出专栏介绍了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认知工具,但对其本质未作深入说明,对隐喻的运作机制也未作深入表述,以及未对转喻等其他相关概念做介绍等问题。这些问题确实存在。隐喻专页有对跨文化现象稍作说明。该词典指出一般词汇的隐喻义可能在其他语言中有对应的翻译,然而,对习语而言,更多时候是没有相应的翻译。这对跨文化翻译和双语词典编纂有一定的启发。正如该词典所言,隐喻专栏下例句中的词语与词组和词目词的联系一开始可能不明显。然而,如果在词典条目中查这个词,你既会找到字面义又会找到隐喻义。这将有助于你理解@种联系。麦克米伦系列词典是最早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到词典编纂中的。
《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第二版)》(2007)和《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一样在Language Awareness中有METAPHOR专页,详细解释了隐喻的定义以及隐喻机制,也隐喻专栏明示了隐喻现象,并提供多项例证佐助隐喻的理解。第二版的隐喻专栏在数量上比第一版有所增加。其他基本变化不大。
《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ACMILL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以下简称MECD)是《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的英汉双解版本。对隐喻的处理和原版本一样,只是多了汉语翻译。MECD有其优点所在,然而亦存在着弊端。
1.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MECD中值得英汉学习词典借鉴的方面。MECD将概念隐喻理论吸纳并应用于词典中,把隐喻信息呈现在隐喻专页和专栏中,值得借鉴。
(1)Language Awareness 语言提示下有Metaphor隐喻专页。其中说明了隐喻的定义,隐喻的工作机制,习语和明喻,介绍了隐喻专栏并提供例子说明如何利用隐喻专栏,也提出了其他语言中同样有着隐喻现象,和英语有着相同之处,也存在着差异,说明本词典中哪些条目下附有隐喻专栏。
(2)词典内页中有40个隐喻专栏(虽然专页里面列出41个,但是sad词条下并没有,sad相关的隐喻用法列入了happy中)。这些隐喻专栏(如图1.)明示隐喻过程,并提供了一些能说明隐喻过程的例句,并把相关的单词,词组,短语,习语做黑体加粗处理。在部分隐喻专栏末尾通过参见符号“”将相联系的专栏联系起来。
图1 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appy词条下部分隐喻用法
2. MECD中对隐喻信息的呈现的不足之处。
(1)隐喻内容介绍不足。在Language Awareness语言提示部分的Metaphor隐喻专页,虽然《词典》对隐喻的定义等作了描述和补充,但其对隐喻的本质描述不足,对隐喻的特征也没有足够说明。通过对隐喻的分析,我们发现隐喻多数是以具体事物或动作来隐喻抽象概念。如Criticizing someone or speaking in an angry and unpleasant way to them is like hitting or injuring them. 批评或斥责某人就像揍(hitting)或伤害(injuring)他/她一样(MECD 2005:486)。批评、斥责是个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用hit out at..., lash out at, tore... to pieces, beat ... up等具体动作来隐喻批评等。
(2)参见系统不够完善。参见系统不完善体现在中观结构和词典词条的参见以及内参见。隐喻专栏尾部利用参见符号“”把该隐喻信息和相关的隐喻专栏关联起来。比如sad一词列在隐喻专页的最后部分,但是在sad词条中并未含有隐喻用法,其用法和happy的隐喻信息一起列在happy词条的隐喻专栏中。词典内部的隐喻专栏的参见比较随性,不够系统。
(3)未能把中国学习者的独特需求考虑在内。MECD仅仅是《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的英汉双解版本。对于有着较大文化差异的中国学习者而言,能够说明隐喻机制的背后的文化没能说明。
五、概念隐喻理论在英汉学习词典编纂中的应用研究
概念隐喻理论具有以下特性,包括系统性、经验性、文化性。虽然MECD在应用概念隐喻理论的过程中给英汉学习词典编纂很多好的启发,但也存在其不足。基于此,下面列出几种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英汉学习词典编纂中的设想。
1.提供文化信息。对于中国学习者而言,英语有着异国文化,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隐喻不对等现象亦存在。通过提供相关文化信息,可以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隐喻现象。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习语的隐喻性中。比如angry的隐喻用法中有例句It made my blood boil.不少中国学生容易误解为“它令我热血沸腾”。而其实际意思是“这事儿令我非常气愤”。蔡燕茹(2013)在其硕士论文《英汉学习型词典中情感隐喻的呈现》中对比了英语的ANGER IS (A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和汉语的“愤怒是气”这两个隐喻。我们发现了关于愤怒这一情感的两种不同的隐喻映射过程。在英汉学习词典中,明示这种文化差异信息,有利于学习者理解。
2.明示隐喻过程。在学习词典中适当明示隐喻过程,可以快速加深学习者对隐喻的理解,牢固学习者对隐喻的记忆,更甚者,能够促进学习者对隐喻的应用。
3.设立并完善隐喻专页和专栏。这一点,麦克米伦系列词典的做法值得借鉴。对语言教师或高级学习者而言,这些信息能够很好地促进学习者的隐喻能力、系统性思维,乃至认知能力。隐喻专页的信息应尽量明示隐喻过程和隐喻机制。并强调英汉两种语言的某些隐喻差异。隐喻无处不在,发现这些隐喻,并将其系统地编辑起来。虽然MECD中隐喻专栏达到40个,但是我们还是发现有些典型的隐喻,比如方位隐喻,颜色隐喻等还没有列入其中。应该利用隐喻相关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以及英语语料库进一步完善隐喻专栏,有利于构建学习者的英语思维。
4.设立参见体系。构建隐喻专页和隐喻专栏的参见,以及隐喻专栏之前的参见,形成一个参见网络,有利于构筑学习者的隐喻知识网络。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概念隐喻理论及其在词典中的应用作了一点回顾,并对概念隐喻理论如何应用于中国学习者使用的英汉学习词典编纂中提了几点设想。这给我们的启发是要更好地将隐喻信息应用于词典,首先必须对隐喻理论的研究做个归纳,对隐喻现象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分析、研究,将隐喻现象跟汉语做跨文化对比研究,接着对这些现象做分类、统计、筛选,最后才能将精华应用于词典编纂中,更好地服务中国英语学习者。如何利用语料库对隐喻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Lakoff,George,and Johnson,Mark.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George,and Turner,Mark.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3]Rundell,M.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New edition).Oxford: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2007.
[4]蔡燕茹.英汉学习型词典中情感隐喻的呈现[D].广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5]葛建民,邹积.英语习语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
[6]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8]李娟,高军.《麦克米伦高阶英语学习词典》隐喻专栏评析[J].文学语言学研究.2008(53).
[9]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0]S群.概念隐喻:体验哲学意义建构观下词典编纂的新视角[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11]赵彦春,黄建华.隐喻―认知词典学的眼睛[J].现代外语. 2000(2).
篇7
论文关键词:概念隐喻;词汇教学;隐喻性词义
一、引言
目前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方式单一枯燥;教师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朗读单词,了解词性,对与课文相对应的义项进行造句释义。这种孤立讲解词汇的结果是学生每节课虽然学习了大量的词汇,但对所学词汇的理解缺乏具体感,在实际写作和阅读中往往不能活学活用;而且对词汇的记忆也不牢固。加之,高职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薄弱,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他们的词汇量往往不能达到要求。
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及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其英语水平的高低。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词汇量的提高可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可见词汇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作为语言诸要素之一的词汇变化尤其显著。对于每一种事物、每种感觉和经验,人们不可能创造出完全独立于其他词汇的单词。大量的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方式进行的;隐喻在词义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使词汇教学方法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并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拟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现存的问题出发,结合概念隐喻理论,探讨其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二、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首先出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lakoff & johnson 1980)一书中,而后在“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lakoff 1993)一文中得到系统的阐述。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主要是以隐喻为特征,所以人类的认知系统是隐喻构造的。概念隐喻是从日常表达式中归纳出来具有典型性的认知机制, 可反映客观事物,尤其是反映一些抽象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概念隐喻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概念隐喻体系。在隐喻结构中,人们利用对两种毫无关联的事物进行感知的交融,实现从源模型向目标模型的映射。
(一)概念隐喻类型
根据lakoff&johnson的分析,以认知功能为依据,概念隐喻大致可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例如,基于概念隐喻time is money,“money”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一个概念,所有用于谈论money的词语都可以用于time这个概念。于是产生了“节约时间”,“花费时间”和“浪费时间”等说法,时间被视为象金钱一样宝贵。
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建立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包括前—后,上—下,中心—边缘,里—外,深—浅等。通过方位隐喻,人们可以利用日常熟悉的空间方位来理解其他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及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英语中,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来表达抽象概念较为常见的概念隐喻有:happy is up;sad is down,more is up;less is down,high status is up;low status is down等。
在实体隐喻概念中,人们把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一些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而有形的实体。在这类概念隐喻基础上,无形的概念可以被量化,分类,识别其特征和原因等,从而达到便于理解的目的。例如,现实生活中的“inflation(通货膨胀)”是个无形的抽象实体,可被看作是具体的物质(entity),于是就产生了概念隐喻inflation is an entity,也使以下表达方式不难理解:how can we deal with inflation?;inflation is backing us into a corner[1]等。实体隐喻最具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
(二)跨域映射
跨域映射是理解概念隐喻的关键,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一系列本体或认识上的对应,用源域的结构和知识体验去谈论和思考目标域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将源域内的概念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上,使目标域内的大量实体具备源域内概念的特征从而达到认识理解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概念隐喻中,源域内的概念为人们所熟悉且便于理解,而目标域概念较抽象、难理解。跨域映射关键在于确定两个不同概念域的相似性。
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可作为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新视角的重要依据。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其认知机制,下面用实例来具体说明。在英语国家,人们谈论抽象概念“life”时,不自觉地会运用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根据上文所述的认知机制,源域(journey)的基本结构包含travelers, destination,changes, impediments等实体;而目标域(life)的基本结构则包含people living a life,life goals,movements,difficulties等实体。
两个概念域之间的实体可以构成系统的对应关系。源域中的认知结构可以粗略地描述成:一些旅行者跋山涉水前往目的地,途中经过了一些不同的地方也遇到一些困难,有时难免会失去方向。通过跨域映射,我们就不难理解:he’s gone through a lot in life.(生活中他饱经风霜。)旅途中,地点不停地变更意示着生活中的变化经历。通过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的认知映射,类似的表达可得到较好的理解,如give him a good start in life. i’m at a crossroads in my life. he’s over the hill. she’s without direction in her life. i was in dead-end job.
三、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语义学角度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纬度。该理论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
(一)重视基本词汇隐喻意义的教学
英语中基本词汇使用频率高,义项丰富,并且与其它词汇搭配数量众多。它们用于指代那些与人们有最直接接触的基本范畴事物。人们的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不再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与表达,而是不断地认知、思考、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思想。为了完成这一过程,人们并不是无止境地创造新的词语,而是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认知的具体事物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利用已知事物来思考、表达新概念,于是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这种隐喻性思维发展了词汇的语义。大部分隐喻性思维是由基本范畴等级发展而来。词汇语义的变化使一个词具有了多义性。sweetser(1990:19)曾指出,在词义的变化过程中,隐喻起着主要的构建作用。它直接导致语言新颖性的产生,间接导致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2]多义现象是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通过隐喻手段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如上所述,大量的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实现。词义的这种演变方式非常普遍。概念隐喻将词义的扩展加以认知化、系统化。词义的一系列隐喻性扩展是由两个认知域的相似性所产生,根据其相关性由一个个概念隐喻统辖。[3]表示人体部位的词语都有隐喻含义,部分隐喻含义可以由概念隐喻people are objects衍生而来。例如“head”在人的身体部位中位于最上端,通过隐喻引申为表示空间的词语如head of stairs(楼梯顶端)、head of page (页面顶部);再进一步通过概念隐喻延伸出蕴涵“重要、领头”的意思,于是就有了以下表达:head of government (政府首脑) 、head of the family (家长)。除了人体部位的词语,常见的动物名称(老虎、狮子、狼、狗等)、颜色的词语(红、黄、蓝、绿等)及花草树木等也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能积极使用的词汇量仅停留在高中水平。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向学生灌输一种理念:词汇不是任意获得新的意义,而是通过人们的认知建构获取;建构方式主要是概念隐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基本词汇意义理解所蕴涵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找出两个概念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使其提高词汇水平。
(二)重视英汉概念隐喻文化内涵的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意义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隐喻是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共同属性,所以隐喻与文化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隐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文化的反映。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概念隐喻的普遍运用一方面说明了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不同民族认知间存在的共性;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表示抽象思维的隐喻表达法都是相同的。比如:人类在幼儿时期就形成了方位意识,在语言输入中,表达方位的词语很多也容易被理解,其中不乏隐喻的方位表达,这已经形成了定势思维。例如英语国家人们形成了这样的概念隐喻“good is up;bad is down”,汉语中也不乏此类表达如“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身体每况愈下、地位提高”等。
另一方面,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隐喻概念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理解隐喻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中对概念隐喻的正确理解必须要了解目的语社会文化知识。例如对句子 “she spoke with a touch of vinegar.” 的理解关键在于vinegar的隐喻含义。汉语中“醋”的隐含意义是“忌妒”;而英语中vinegar的隐含意义却不同,表示“尖酸刻薄”或“不高兴”。另外,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中有关颜色的隐喻理解也不一样。汉语中嫉妒别人常表达为“得了红眼病”,而英语中则说green-eyed。
处于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有着不同的概念系统、认知结构、认知方式和认知习惯,不同的价值观和民俗心理,因此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隐喻的理解文化背景尤其重要,它影响着对词汇隐喻的理解,因而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应把跨文化知识传授融入到词汇教学的方方面面,只有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跨文化知识,才能正确推断词汇的隐喻意义。
(三)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
由于概念隐喻是系统的跨域映射,具有系统性,所以可对其进行分析和构建。它的系统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语言层面上看,系统性是指由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着系统的部分对应关系,一个概念隐喻会衍生出大量的、彼此和谐的语言表达(如time is money可衍生出waste your time、spend your time、 save you hours等表达);从概念层面上分析,不同的概念隐喻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协调一致的网络体系,影响着人们的言语和思维。[4]它包括内部和外部系统性。首先,概念隐喻之间的蕴涵关系(如time is money, time is a resource, time is a valuable commodity)或同一目标域通过不同的源域实现(如love is war, love is magic, love is a journey, love is madness等),从而构建起一个协调一致的概念隐喻体系。其次,对于由相同源域来实现的概念隐喻形成了系统的概念隐喻表达体系。最常见的例子是方位隐喻(如 happy is up, high status is up, ra tional is up, conscious is up等构成了一个以up为中心语义网络)。
学生日常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形成丰富的积累,使单词记忆趋向形象化,有助于提高词汇习得能力。
篇8
>> 英语多义词现象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综述 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totally一词的语义韵 认知视角下英语多义词习得研究 英语专业学习者写作中连接词的使用研究 原型理论下的英语多义词教学 试析商务英语中多义词的翻译 英语中多义词的运用和翻译 概念隐喻应用高职高专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实证研究 基于词汇概念与认知模型对英语多义词的认知研究 认知理论下的英语多义词教学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中的韵律特点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英语学习者学术英语词块使用情况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增强程度副词使用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使用的语料库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话语标记语 “I think”的使用情况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近义词使用研究 英语同形异义词和多义词概述 俄语多义词研究 基于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认知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Sinclair, John .2007. 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1st edition) ed [M]. Collins. Glasgow: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5]柴艳,张金泉,2005,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在英语多义词深度习得中的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5):180-182.
[6]里查兹,史密特等, 1992/2002/2005,《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M],管燕红,唐玉柱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李岩, 2004,EFL教学中隐喻地教英语多义词 [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6):560-561.
[8]吕佳, 2005,词汇多义性的认知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刘川,2007,基于原形范畴理论的英语多义词习得研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14-16.
[10]文秋芳,王立非,梁茂成, 2005,《中国英语学习者口笔语语料库》[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1]吴雅萍 2005,中国大学生英语多义词词义习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左婷婷, 2006,英语多义词的传统和认知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7):145-147.
篇9
关键词: 隐喻理论 德语词汇 词汇教学 文化差异
Hayness & Baker[1]认为,二语学习者最大的困难不是阅读技巧,而是词汇量不够。如何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呢?传统的教学办法从语音、拼写和固定搭配等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笔者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出发对词汇教学阐述一些观点。
“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2]。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是外语学习者了解目的语民族认知方式及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各民族认知方式和历史文化差异,各语言的概念系统也有差异,所以,帮助学生明确认识话语中的隐喻现象是实现外语教学中源文化与目标文化各种概念互相映射的一种重要方法,而词汇教学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隐喻的工作机制是将始源域(source domain)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具体的经验或者概念的语义特征映射到目的域中陌生的抽象的概念上。隐喻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重要认知工具,从这一角度出发,隐喻应该是词汇教学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手段。
1.范畴和范畴化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是在基本范畴层面开始认识事物的,而在此层面上所感知的范畴叫基本范畴。这里涉及认知语言学里的两个基本术语:范畴和范畴化。简单地讲,一种事物及其类似成员可以构成一个范畴,一类事物及其包含事物也可以构成一个范畴。从严格意义来讲,范畴是指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在此基础上人类才具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才有了语言符号的意义。范畴化的过程是复杂的、模糊的认知过程。隐喻思维的延伸在形成不同范畴之间的关系网中起了重要作用,大部分隐喻思维都是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发展的。基本范畴词汇多是指代那些与人们有最直接的关系、最经常接触的、有单一完形的基本范畴事物。它们最早获得了语言符号。受隐喻性思维的影响,当日常语言中缺少表达某一概念的相应词汇时,人们往往会从已有的词汇中借用描述同样形状或功能的词汇来替代它。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3](Lakoff & Johnson)的调查,绝大多数的喻体词不仅都是实体性概念的词,而且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词。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用法,如Vogel,Pferd,Hund,Wolf等比,L?we,Taube,Drachen,Hase的隐喻用法更多。而且,由于基本词汇使用频繁,其义项丰富,与其它词语的搭配数量众多,因而在日常语言交流中担负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这些词汇掌握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解释基本词汇的重要性,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学习的必要性,其次在课堂词汇教学中应着重解释每个基本范畴词的词汇知识、词组搭配和各种引申意义等,为学生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2.隐喻是思维方式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思维的基本特征是隐喻的,而且“所有的语言都具有隐喻性”[3]。隐喻在我们的语言、思想中无所不在,其实我们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植根于语言文化和思维当中。而隐喻丰富的是基本词汇,因此我们在重视基本词汇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基本词汇的隐喻意义的讲解。
从认知的角度看,隐喻有两种功能[4],一是创造新意义,另一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理解世界的新角度。我们可以使用这种方法,通过我们熟悉的概念学习我们不熟悉的事物。因此,词汇教学能从隐喻理论得到很多灵感,教授词汇的连带意义最能体现。例如,“Highway”这个词,学生形成一个概念:“主要的公共道路”。当他们被训练形成隐喻思维方式以后,他们很容易理解“Informations highway(信息高速公路)”,在“Information”这个域里来了解我们很熟悉的highway。在老师的进一步解释下,学生很快就能理解“Wir sind auf dem Highway zu dem Fortschritt.”的意义。
隐喻在词义的推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理解医学领域里的“Virus”就能相对容易理解“Computer Virus”,是在电脑领域里和“Virus”相似的东西,自然理解出是“电脑病毒”。这说明通过隐喻思维模式,熟悉的单词能被用于推论新词的意义。
在每种语言中,都存在“死隐喻”,比如“vier Beine vom Tisch.(桌子的四条腿)”,“Zeit ist Geld.(时间就是金钱)”等。由此看来,隐喻显示了人类语言、语言交流,以及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项重要的认知工具,根据隐喻理论去研究外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使我们认识到,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很重要,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也很重要。
3.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
从本质上来说,认识隐喻就是要使用隐喻。隐喻是一种认知活动,它允许我们使用一个域的经验去理解并解释另一个域。Lakoff & Johnson指出:隐喻是“概念系统中的一种跨域映射”。我们可以用数学上从原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来理解。也就是说,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现象。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对人类的思维模式和对语言的使用有巨大的影响。Michael Reddy 指出,隐喻在于思维,而不是语言;隐喻是我们主要的不可缺少的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方式;我们的日常行为反映了我们的对经历的隐喻理解。一般来说,原域要比目标域更熟悉,当隐喻产生时,比较熟悉的原域的特点反映到不怎么熟悉的目标域上,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目标域。这样,隐喻产生了认知功能。如?konomie ist Maschine.(经济是机器)这个概念隐喻的表征功能在于它用我们比较熟悉的概念Maschine构建了我们相对陌生抽象的概念?konomie的知识,符合语言中的经济原则,也就是借用比较具体的语义结构来组织较抽象的概念,人类不用再创造单个具体单词来表征抽象事物(如果那样,人类的认知能力将不够)。而概念隐喻的处理功能是它在我们处理、理解与抽象概念有关的隐喻性表达时起中介作用,例如我们能理解隐喻性表述“Die ?konomie ist economy is überheitzend.(经济过热)”,这样,在“?konomie ist Maschine.”这个概念隐喻下,我们也能理解比较新奇的表达“Inflation feinstimmen(经济微调)”,词义的扩展功能得到很好的解释。
4.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正负迁移
隐喻是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可是不同民族的不同认知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概念隐喻,产生文化的迁移问题。
4.1正向迁移
在英文文化和中文文化中,“Schlange(蛇)”都意味着“危险,邪恶”;“Schwein(猪)”意味着“懒惰,愚蠢”。还有其他例子:
Er ist so schlau wie Fuchs.Er ist Fuchs,du must auf ihn aufpassen.(他像狐狸一样狡猾。他是狐狸,你必须提防他。)
Er hat keine eigene Idee.Wie ein Papagei plappert er alles nach.(他没有自己的主意,他只是像鹦鹉一样学别人说)
在这两种文化中,还有其他相似性:鹿是温驯的,绵羊可爱,猴子淘气。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以隐喻文化为基础的正向迁移,可使学生深刻明了词义,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4.2负向迁移
隐喻虽然无处不在,但是也不否定差异。不同的文化显示不同的隐喻意义。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德国文化里,“Drache”(龙)都是神话传说里的动物。而在中国文化里“龙”代表着至权势、高贵、尊荣。因此,古代中国称皇帝为真龙天子,皇帝的衣服为龙袍,坐的凳子为龙椅……但是,在德国文化中的“Drache”却是凶恶的怪兽和邪恶的代表。再如:“Hund”(狗)在德国人眼中代表着“忠诚”,德国人将狗视为他们最好的朋友。而在中文里,狗象征着“奴性”、“无知”等不好的意义。如“好狗不挡路”,“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5]
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隐喻差别。从认知角度来看,了解目标文化就是了解其民族的思维方式,从了解隐喻去学习其思维方式,学生才能掌握一门语言。
5.结语
隐喻不仅是修辞现象,也是重要的心智和认知工具。隐喻思维对于掌握一种语言和提高交际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把隐喻理论应用于德语词汇的教学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Huckin,T.(eds).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C].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3-122.
[3]Lakoff,G.& Johnson,M.Metaphor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篇10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隐喻;教学
一.多模态隐喻的缘起
西方隐喻从研究的范围和方法来看分为三个时期,其中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隐喻的多学科研究,分别从认知心理、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等角度对隐喻开始了多角度、多层次研究(束定芳,2000)。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多模态研究的快速发展趋势,多模态研究获得了技术支持,对隐喻的多模态研究开始为人所重视。(谢竞贤,2011)
作为认知隐喻的新发展,人的认知基础的多模态性决定了传递信息方式的多模态性。而在认知基础上的隐喻也拥有多种多样的模态,而非囿于其一。有学者提出,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一种认知规律,自然也呈现出多模态样式。(谢竞贤 2010)Charles Forceville 在1996年出版的博士论文从分析单一语言层面的隐喻上升到分析视觉层面的隐喻,并对视觉隐喻的定义和理解做了研究。在此基础上,2009年又出版论文集《多模态隐喻》,对多模态隐喻做了更为详细的阐述。为隐喻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弥补了单模态隐喻的局限性。
二.单模态隐喻与多模态隐喻
一般认为模态与感官相联系,对模态的界定是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来进行的,因此模态大致上可以分为图画或视觉模态,听觉或者音波模态,嗅觉模态,味觉模态,触觉模态(Forceville 1996),也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朱永生,2007)。
对多模态的定义,多数语言学家都肯定了多模态是几种模态同时存在并综合作用,使所表达的意义更形象生动或更丰富深远(O’Halloran 2008:231)。Kress(2001:20)认为多模态就是运用几种或综合使用若干符号学模态来强化同种意义的表达,或行使补充功能,或进行有层次排序。O’ Halloran综合多位专家的观点,将多模态定义为“综合语言、视觉图像、其他符号资源,构建纸质、数字媒体和日常生活文本、事物、事件的理论分析与实践。” Forceville(1996)认为,隐喻可以分为单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单模态隐喻就是两域仅使用一种模态表征隐喻意义,多模态隐喻就是其源域和目标域分别由不同模态表示的隐喻。他在《多模态隐喻》中,将多模态定义为源域和目标域全部或主要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来表征的隐喻。
三.研究现状
隐喻研究的多模态转向被认为具有必然性(胡壮麟,2007)。新媒体技术和语料库的迅速发展为自然话语进行多模态研究提供了可能性(朱永生,2007)。
当今对于多模态隐喻的有限研究多集中于理论综述及介绍性的研究。味觉、触觉等模态相比语言,更难控制,所得数据难以精确收集,因此国外的研究仅限于Forceville(1996)等较少的研究分析的图画中多模态隐喻的表征方式。虽然Forceville在《多模态隐喻》最后一章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但参加人数仅为40人,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实验和统计类实证研究。多模态隐喻研究是一种比较新的研究范式,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的研究尚未开展,教学中的多模态隐喻研究仍是空白(李毅,2010;赵秀凤,2011)。
多模态隐喻的提出弥补了只考察语言隐喻的缺陷(Forceville & Urios-Aparisi 2009:19),但多模态隐喻理论只是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阐释视觉图像中的隐喻现象并描述多模态语篇中出现的隐喻类型(冯德正,2011),因此,对多模态隐喻的研究还任重道远。
四.多模态隐喻教学研究意义
隐喻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同时使用多种形式可以弥补语言在表达上的局限性,使表意更加接近于本意。多模态隐喻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将原本单一的语言模态和其他相关的意义资源整合起来。不仅可以看到语言系统在意义交换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而且可以看到诸如音乐、颜色等其他符号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从而使话语意义的解读更加全面、准确,进而发现人类如何综合使用多种模态达到社会交际的目的。(谢竞贤,2010)
作为一项跨学科的研究,它可以推动我们对语言学的研究,同时也加深了对符号学的认识(胡壮麟 2007)。除此之外,对符号学、传媒学等学科的涉及大大丰富了各学科的研究方向,使各学科相互融合交织,与当前科学发展的多学科状态不谋而合。
多模态隐喻教学研究还拥有其独特的教育理论实践意义。从多模态的角度研究分析隐喻,发展了隐喻理论和教育理论。隐喻是应用于现实的,而现实中的教学往往不是由单一模态构成。从多模态的角度考察隐喻不仅完善了隐喻理论,也提高了在教学时对隐喻的解读能力。多模态隐喻调动了人的多重感官,有助于完整的传递信息,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多模态隐喻,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形象的学习新知识,尤其是抽象知识。相比于单模态隐喻,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潜势大大增强,因此,意义的产生成为在行动中的动态的和共生的过程。具体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多模态的应用丰富了隐喻的实现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教学研究中存在的挑战与前景
在隐喻的理解过程中,背景知识与语境对理解隐喻起着很大作用。多模态隐喻教学除学习者的背景知识,教师创设的语境,还要考虑到传递形式的多样性,不仅在实践中实施有难度,进行实证研究时,从技术设备到可控性来讲,操作性仍不强。除此之外,许多学者也提出了发展中的问题,比如,没有形成一个适用于多模态隐喻研究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尚不完善(赵秀凤 2011);对多模态研究的理论基础较少考虑到认知学,没有相应的分析软件等(李毅 2010)。然而多模态隐喻教学的研究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正迅速发展。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多模态的快速发展,各种媒体技术的运用充分调动了感官的协同作用。异质感官符号的冲击使文字在表达意义方面的符号垄断地位正逐步被削弱(赵秀凤 2011),作为新生事物的多模态隐喻研究,其重要性慢慢凸显,更深层次的研究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赵秀凤.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 [J].外语研究, 2011,(1).
[3]谢竞贤.论隐喻研究的多模态转向 [J]. 大家, 2011,(19).
[4]谢竞贤.多模态视角下的隐喻 [J]外语学刊,2011,(5).
[5]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J]. 外语学刊,2007,(5).
[6]李毅,石磊.教学中的多模态隐喻 [J]. 外语电化教学,2010,133(5)
- 上一篇:中学教师教学论文
- 下一篇: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