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9:5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探讨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探究即探索和研究之意;探究教学即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教学强调了学习的主体性,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1.1目标与内容在课程设计的层面,根据课程总目标,确定具体目标,再根据具体目标,确定各水平阶段的内容标准。在课程规划的层面,要根据课程的总目标、具体目标和内容标准来制订水平教学计划,以便从总体上把握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在教学实施的层面(实施的课程),在一节课的具体教学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制订,一节课的目标与内容是具体的、相辅相成的;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又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
1.2过程与结果过程和结果在教学上是一个统一体,关注过程与兼顾结果是一种动态的关系。体验和生成是探究教学过程性价值的核心,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与成长来说则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往往表现在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实践能力和思想意识等方面,以保证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当然,坚持“关注过程,兼顾结果”的基本原则,以致于体验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的实现,即实现探究教学的过程价值。
2实验教学中的探究
化学教科书中的实验主要是以验证或巩固相应知识为基本出发点来设置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只要根据给定的实验方案操作,并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于给定的实验册中,再填空式地写上可预期的实验结论和解释,就算完成了实验,同时教师也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写预习报告,实际上这样刻意去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抹杀了学生探究、创造的机会。
2.1以实验现象为出发点的探究如何将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以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要思考的问题。将问题直接暴露在学生面前,可以促使他们去思考、去提问。在探究性实验的假说验证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以职业院校的学生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很难得出完全符合实际的正确的结论,这就更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在得到实验现象的同时更注重过程。这既是探究性实验的特点,更是探究教学的精髓。
2.2以实验的装置为出发点的探究化学实验装置往往由常见的玻璃仪器拼凑而成:一种装置可能有多种功能,一种任务可以由不同的装置来完成。因此,利用实验装置进行有效的探究教学为化学实验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探究教学找到了新的切入点。一种装置的多种功能往往通过归纳综合而得来,一种任务的多种途径往往通过分析解剖或装置改进而得来。例如:制取气体的装置可以启发学生如何改变细节可以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实验装置的改进探究,不仅让学生从原理上理解了装置功能与优劣,还可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发散思维,因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教学中的有效做法有:有意暴露教学实验中的矛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多做设计性、探究性实验,增强实验内容的探究性等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究的内容可以是条件、装置、步骤、产物、异常现象、失败原因的探究,也可以是实验绿色化、趣味化、生活化、现代化的探究等等。3概念教学的探究
我国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强调“双基”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希望对每一个基本概念都能讲解深而透,只怕学生一知半解,有时会出现过分注重概念本身的含义与科学性,过分的精细,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维。
3.1加强概念间联系的整合探究概念与概念之间存在某些必然的联系,有并列关系,也有上下位关系,充分利用这些关系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开展探究教学的一个研究视角。例如:在有机结构教学中有很多相互联系结构关系值得在教学中以联系的观点整合探究,如官能团间的相互影响:从甲烷、苯的性质,到甲苯的性质,发现甲基变活泼,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苯环的邻对位性质变活泼,能与硝酸生成三硝基甲苯等等。教师如能够引导学生这样对所学知识点加以整合,同时利用化学实验、多媒体等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3.2注重概念发展的整合探究职教化学中一些发展性的概念可采用模糊教学,不必苛责、“不求甚解”,在教学中灵活把握,才能体现教学的艺术。又如对元素周期表模型的建构中要抓住了建模本质:排表原则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尝试,不仅能加深对周期表理解,更能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
3问题解决中的变式探究
复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复习的效率与针对性,在复习的过程中应以问题为导向,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通过探究教学,不断完善和深化化学知识。笔者认为采用先以教材为本,后以问题解决中抓住其本质规律进行变式探究,在问题解决中要做到形变而神不变,紧扣知识主线,通过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复习效率。通过以问题导向的探究教学可以理清问题脉搏,抓住问题关键,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复习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总复习时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或小专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严密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广阔性)。培养学生善于抓住关键,灵活地解决化学问题;能驾御化学问题的全貌,抓联系、作比较、会归纳、能延伸;能另辟蹊径、不拘一格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实践后的探究反思
探究教学在实施时需要学习者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刚开始时从表面上看效率比较低,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知识和练就全面的必要的技能。适应一阶段后,学生养成了探究的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就会有明显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提供探究的课题以课本上提供的素材为主,不仅不影响对知识的系统学习,而且还能使知识更加全面和丰富,更能贴近实际生活。探究教学能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探究教学所强调的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发现学习、科学精神等必将为创新教育开拓新的路径,使创新教育能够真正付诸于现实。
探究教学博大精深,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实际中对探究教学应用在中学化学教学上的一种尝试,虽然这种只是处于探究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时还过多,但学生已经向探究式教学方向迈出第一步,希望通过不断的尝试、总结,使探究教学能在以后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深入。
摘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导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探究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化学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
关键词:探究教学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靳玉乐主编.探究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刘知新主编.学科素质教育丛书·中学化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3]陆禾,郁波,林敬文著.陆禾化学教学艺术与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篇2
第一,“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心理学认为“由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成的这种类属关系又可称为下位关系,这种学习便称为下位学习。”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再去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属于下位学习了。下位学习所学知识“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有利于牢固地固定新学习的意义,”即新知识能够较顺利地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学习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
第二,有利于记忆。布鲁纳认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学习基本原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记忆的丧失不是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得以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在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无怪乎有人认为,对于中学生“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第三,学习基本原理有利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布鲁纳认为,“这种类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一般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曹才翰教授也认为,“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观念,对于新学习是有利的,”“只有概括的、巩固的和清晰的知识才能实现迁移。”美国心理学家贾德通过实验证明,“学习迁移的发生应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学生需先掌握原理,形成类比,才能迁移到具体的类似学习中。”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实现学习迁移,特别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从而可以较快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数学能力。
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层次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材中明确给出的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在掌握和理解了一定的表层知识后,才能进一步的学习和领悟相关的深层知识。深层知识蕴含于表层知识之中,是数学的精髓,它支撑和统帅着表层知识。教师必须在讲授表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相关的深层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表层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数学教学超脱“题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那种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反之,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表层知识的教学,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因此,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表层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三、中学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由于中学生认知能力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限制,只能将部分重要的数学思想落实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而对有些数学思想不宜要求过高。我们认为,在中学数学中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思想主要有三个:集合思想、化归思想和对应思想。其理由是:
(1)这三个思想几乎包摄了全部中学数学内容;
(2)符合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易于被他们理解和掌握;
(3)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这些思想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比较多;
(4)掌握这些思想可以为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打下较好的基础。
此外,符号化思想、公理化思想以及极限思想等在中学数学中也不同程度地有所体现,应依据具体情况在教学中予以渗透。数学方法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这些策略与人们的数学知识,经验以及数学思想掌握情况密切相关。从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出发,本着数量不宜过多原则,我们认为目前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方法有:数学模型法、数形结合法、变换法、函数法和类分法等。一般讲,中学数学中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是在数学思想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数学技能操作来完成的。
四、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
数学表层知识与深层知识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教学中的辩证统一性。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给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一个教学模式:操作——掌握——领悟对此模式作如下说明:
(1)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要求教师较好地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2)“操作”是指表层知识教学,即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操作”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基础;
(3)“掌握”是指在表层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表层知识的掌握。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数学表层知识,是学生能够接受相关深层知识的前提;
(4)“领悟”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掌握的有关表层知识的认识深化,即对蕴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所悟,有所体会;
(5)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往往是几种数学思想、方法交织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具体情况在一段时间内突出渗透与明确一种数学思想或方法,效果可能更好些。
【摘要】教师必须在讲授表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相关的深层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表层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数学教学超脱“题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
【关键词】数学思想教学方法探讨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篇3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解题教学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P.P.Halmos)说:“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应该是问题和解,解题才是数学的心脏。”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ceorgePolya)称:“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罗增儒先生认为:“数学学习中真正发生数学的地方都一无例外地充满着数学解题活动。”张乃达先生指出,“数学教育应该以解题为中心”“解题教学正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最好手段”。可见,在数学家、数学教育家眼里,解题和解题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确,在数学教育中,无论是概念的形成,定理、公式、结论的推导,还是过程、方法的探索都离不开解题教学。解题教学之所以重要与其教学功能有着极大的关系。由于解题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解题既是对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又可保持并巩固相应知识的记忆,提高相应技能的熟练程度;通过解题教学还可使学生提高和发展推理能力、化归能力、形式化处理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教育中解题教学几乎成了实现数学教学目的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解题教学是我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数学教学大纲、教材和课堂教学多年来都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因此也都强调解题的训练,数学教材中提供了解题教学的例题、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课堂内外都充满了解题教学和解题训练,中国因而常常被称为“解题大国”。
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了中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我国首次明确提出数学“双基”的教学。之后,在历次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中都十分注重强调“双基”的教学。196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指出:为了保证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具有正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必须切实地加强练习。事实上,小学数学大纲和中学数学大纲一样。同样提出了“双基”和加强练习的要求,重视解题教学。为了切实掌握和巩固“双基”,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尤其是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教学大纲要求必须切实加强练习。因此,教学中教师大量讲解例题,学生的课内外作业几乎都是解题训练,解题教学成为学生理解和深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技巧,学会数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教学活动和手段,也成为了我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在数学课程加强逻辑系统性,教学内容崇尚逻辑严密的年代,中国数学教育工作者通过习题训练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讲深讲透”“精讲多练”等提高解题教学水平的方法,“变式教学”则是所谓“精讲多练”方法之精髓所在。扎扎实实的解题教学尤其是针对英才的解题教学还使我国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自1986年以来连续15次取得了令国际瞩目的佳绩。由此,数学解题教学在我国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更加明显。
二、解题教学的一些主要问题争鸣与反思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重视数学解题教学。1977年之后,由于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趋势,应试教育开始加剧,富有中国特色的数学解题教学被异化,精讲多练发展成“题海战术”,解题思维教学变成解题模仿教学。人们在数学解题教学的实践中出现了不同的倾向,认识上产生了分歧,我们把这些都作为数学解题教学中的争鸣问题予以讨论。
(一)解题教学是模仿教学,还是思维教学在我国数学教学实践中,对解题教学的认识并不一致,引起了解题教学行为的不同倾向:解题教学是教学生学会模仿做题?还是教学生学会思维、学会思考?这也是一直有争议的问题。众所周知,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数学等学科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就数学解题教学而言,这些学派的教学理论影响着我国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广大教师对解题教学的认识也常常出现观念上的不同,从而引起实际教学行为的差异,出现解题教学的不同倾向。那么,解题教学究竟应该属于模仿教学,还是属于思维教学呢?一种倾向:解题教学是模仿教学。模仿教学,简单地说,就是解题教学以教师课堂解例题为示范,学生课后模仿练习为主,把教学建立在学生的模仿性、被动性和依赖性上,实质是一种接受学习。追溯模仿教学的起源,在教学论发展史上可以溯源到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倡导的“自然适应”的直观性和巩固性教学原则,强调观察、“模仿+记忆”的方法对学习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对接受学习有系统论述。“模仿教学”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解题教学就是解题教学行为上“刺激一反应”的变化。模仿教学对数学等学科教学实践有很大影响,许多教师认为解题教学就是教师例题示范,学生练习模仿,课堂教学就是给学生讲清解题思路与步骤,学生解题时模仿效法。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中小学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模仿能力强,在解题教学中,不需要向学生解释过多的道理,只要认真做好解题步骤、思路和解法等方面的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就可以巩固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实现解题教学的目的。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智力发展尚未成熟,模仿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解题教学方法。这里要说明的是,模仿不是生搬硬套的仿效,而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模仿使学生逐渐获得解题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技能,渐渐地由生变熟,直到驾轻就熟,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因此认为,模仿是学生学会解题的一种基本方法,解题教学属于模仿教学。另一种倾向:解题教学是思维教学。思维教学,是指解题教学不仅在于解题基本活动形式本身,更重要的是解题认知活动思维的产生,实质上是一种发现式学习。思维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倡导发现教学,现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则对发现学习有过精辟的论述。思维教学是建立在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认为解题教学就是解题思维认知结构的变化。坚持解题教学是思维教学的人认为,解题教学的本质是思维教学。第一,解题教学是解题活动的教学,而活动的本质属性是解题思维的活动。因此,解题教学就其本质来说,是对解题思路的分析活动,是对解题方法的感悟与思考,是对学生解题思维活动的调动与展开,从而达到对学生理解及概括水平的培养。第二,解题教学是学生解题思维认知结构建构的过程教学。奥加涅相在《中小学数学教学法》中曾指出:“思维和解题过程的密切联系是公认的。著名心理学家O.K.吉霍米诺夫也具体地阐述过这种联系:‘在心理中,思维被看作是解题活动。’虽然思维并非总等同于解题过程,但是有理由断言,思维形成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解题来实现。”因此,解题教学不仅要向学生暴露“怎样解题”的思维过程,还要向他们展示“为什么这样解”以及“怎样学会解”的解题认知结构建构的思维方法,教师应尽量让学生的解题思维活动显性化,也就是多让学生进行交流思考,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解决问题的依据、步骤、原因和所产生的思维障碍。换言之,解题教学的金科玉律是达到对学生思维训练的目的,因而,解题教学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思维教学。模仿教学在一线教学中较为普遍,尤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更普遍,这种解题教学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听得懂但并不真正会解题,因为学生并没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即学生不能理解解题活动的本质,例如,当让学生对x2+px+q进行配方时,学生却当作方程来解或对其进行因式分解,“只能就题论题地掌握某具体活动的外部操作方式”。模仿教学长此以往将会削弱学生学习技能内化的质量,阻碍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究其缘由是对解题教学的本质与功能缺乏深刻认识所致。“模仿+记忆”的套路式的解题教学适应于学习的初始阶段,尽管模仿教学能适应考试,但模仿教学是一种机械学习,不能创新,不能作为一种模式持久下去。
在素质教育观下解题更应有解题理解,获得对数学解题认知思维结构的认识,获得对解题思想方法的元认知认识,如解题思维过程:用什么方法去做?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哪一种方法最优?等等。这实际是获得对解题认知活动的元认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解题教学应当教会学生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才是解题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解题教学是坚持“题海战术”,还是倡导“精讲精练”解题教学方法是指数学解题教学活动的具体实现方式,“题海战术”与“精讲精练”是实施解题活动的两种基本对立的形式。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两种方法的不同不仅在于解题量的“多”与“少”的问题,而且反映两种不同的数学教育观、解题教学观和解题观的问题,实质反映了数学解题教学的一个根本性的有争鸣的认识问题:数学解题教学是要做大量的题,还是只需做少量的题?一种倾向:解题教学应当坚持“题海战术”。
题海是客观存在的课程资源,题海战术就是让学生做大量的题,熟悉各种题型及其解法。坚持解题教学是“题海战术”的教师认为:“题海战术”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题海战术”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我国解题教学的法宝。我国古代提倡的“熟能生巧”“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训都显示了大量训练对学习的重要性。我国学生多次在国际性评估中成绩名列前茅的事实,从正面肯定了我们的传统做法:大量数学习题训练和经常性测验考试,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不少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尤其是高考升学率高的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甚至多届全国高考状元,在谈到成功的经验时,都对“题海战术”抱以肯定的态度。根据行为主义理论,人类的学习行为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结果,是教学环境的刺激和学习行为反应之间的联接,它随练习次数的增多而加强。因此,在解题教学中,学生不涉入“题海”,不经过足够的训练,是不可能真正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解题能力也是难以提高的。大多数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触颇深,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做题训练,才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提高解题技巧和答题速度。因此认为,“题海战术”对于解题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坚持。另一种倾向:解题教学应当倡导“精讲精练”。
“精讲精练”与“题海战术”相对立,“精讲”在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的教学论思想中也有体现,意指教师在解题教学中要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解题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规律的方法。“精练”的含义与“精讲”相得益彰,坚持解题教学应当“精讲精练”,符合波利亚数学解题思想。波利亚反对让学生做大量的题,认为一个数学教师,“如果把分配给他的时间塞满了例行运算来训练他的学生,他就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妨碍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换言之,与其让学生做大量的反复性的题目,还不如选择一个体现多种思想方法功能的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深入发掘题目的各个侧面,使学生通过这道题目,获得对数学解题思想与方法的认识。“精讲”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独立学习,而不是要学生被“填鸭式”地灌输知识,要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迁移到其他方面,进一步发展新的学习知识。同时“精练”也不是“不练”,而是“练”要有尺度,体现度和量的有机统一。因此,解题教学应当倡导“精讲精练”。我国数学解题教学长期倡导“精讲多练”,但“多练”的度难以把握,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下,多练常被异化为“题海战术”。“题海战术”的本质是要做大量的题,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目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扎扎实实地进行着“题海战术”式的强化训练在中小学常见,表现为,为应付各类考试,教师们让学生进行着大量反复的题型、题组训练,以期从量变到质变,达到考试得高分的目的。考试试题是“题海战术”的风向标,由于中考、高考中时有偏题、怪题出现,数学教学实践中,忽视传统题常规题的典范作用及“双基”的训练,忽视思维过程的教学,而一味追求解题的新、奇、巧,追求偏题怪题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师生在题海中越陷越深,“题海战术”越演越烈,最终导致在课堂上数学教学演变为纯解题教学,解题教学则被异化为“题海战术”。
“题海战术”是与应试教育相伴而生的一种教育现象,“题海战术”从出现至今就一直存在争议,其根源在于教育考试制度的弊端。“题海战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并且损害学生身心健康,这是与数学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其危害性,积极进行解题教学改革,提高解题教学效益,应当倡导数学解题教学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在解题教学中大力推进实施“精讲精练”,把学生和教师从题海里解放出来,使数学素质教育得到真正落实。从多练到精练不仅有认识观点上的激烈碰撞,还有教学方法的重大改革,还需进行积极探索。
(三)解题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是否应当划分问题类型
建国以来,应用题一直是我国中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解放初期,我国各行业百废待兴,“向苏联学习”成为当时的重要选择。1952年颁布的建国后第一个教学大纲,遵循了“对苏联大纲的内容和体系一般不做大的改动”“先搬过来后中国化”的指导思想,以当时苏联初等学校教学大纲为蓝本编制而成,对应用题划分类型的做法随之从苏联传入我国。在1956年修订大纲中,应用题类型名称又被一一列出,如归一问题、倍比问题、相遇问题、植树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
自应用题类型名称在我国出现后,围绕这个问题的争鸣便没有间断过,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曾开展过大讨论,并出现了截然不同,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观点。
一种倾向:应用题教学不应划分问题类型。
坚持应用题教学不应划分问题类型的教师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把各种应用题划分为不同的问题类型,致使应用题教学“模式化”。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死记硬背问题类型、生搬硬套解题程序上。学生做题时,往往是首先辨别问题类型,然后模仿解题套路,而较少对其中的算理进行深入思考。长此以往,将会严重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各种类型的应用题,常会采用“题海战术”的做法,布置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应用题,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更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更何况有些应用题是根本不能划分类型的。因此,应用题教学不需要划分问题题型。
另一种倾向:应用题教学应该划分问题类型。
坚持应用题教学应该划分问题类型的教师认为:数学本来就是一门关于模式的科学。把应用题分为不同的问题类型,可以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应用题的概貌,辨析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把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对应用题划分不同类型,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再者,典型类型的应用题是各种较复杂应用题的组成部分。只有掌握了典型类型的应用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各种不同的应用题。总之,把应用题划分为不同问题类型,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非常有益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在应用题教学中,把应用题划分为不同问题类型,既有利,也有弊。我们认为,应用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和解决特定类型的应用题,重点是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实际问题难以划归为哪种问题类型,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只能认真分析题意,挖掘题目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应用题分类教学,那么学生对难以说清属于哪类问题类型的题目将很不适应,甚至是束手无策。所以,对于应用题教学,我们的观点是,应用题教学可以作为让学生了解介绍一点应用题的问题类型,但是不应过于关注应用题的问题类型。应用题解题教学时要通过认真分析题意,探寻题目中隐含的数量关系,重点放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上。
(四)解题教学中“问题解决”是否应该替代传统解题教学
在国际数学问题解决潮流进入我国之后,国内数学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为了让我国数学解题教学摆脱“题海战术”的困境,大力提倡“问题解决”。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解题教学更是成为众矢之的,遭到许多人的指责,“问题解决”教学大有替代传统的解题教学之势。在这一背景下,对于“问题解决”是否应该替代传统解题教学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一种倾向:“问题解决”教学应该替代传统解题教学。
传统解题教学中面对的题目往往是一些人为编造的、属于特定类型的题目,它们具有接受性、封闭性和确定性等特征,其结构是常规的,答案确定、条件不多不少,解题的过程只是套题型之后的“算法化”。传统解题教学的题目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程序化的规律性的东西,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作用大打折扣。社会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现代化的数学修养,具有发现、提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原来的传统解题教学极不适应现代社会所必需的收集处理信息数据、发现和提出问题、合情推理以及估计意识、应用意识、运筹和优化意识、创新意识等各种能力要求,极不利于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一些人认为,问题解决教学应该替代传统解题教学。
另一种倾向:“问题解决”教学不应替代传统解题教学。
篇4
一、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内容及基本做法
快速作文训练实际上是一项开发学生写作潜能的强化训练。当代的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未开发的无法估量的潜能。快速作文训练可在不同程度上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因为不同能力水平的青少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未被开发的潜能,多数学生具有可变性优势。通过强化训练,学生思维变得活跃敏捷,具有了一定的广泛性、独立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使未被开发的写作潜能最大限度地开掘出来,不但能提高写作水平、语文水平,而且对其它各科的学习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传统作文教学是应试教育,而快速作文教学则是素质教育,这责质教育重在非智力因素的开掘即习惯、能力的培养,重在把写作变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受用一生的好习惯;变为一种能力——受用一生的快速写、快速修改的能力并能经受住生活中的各种考验。
(一)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前提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潜能、智力的内在动力。有了这种内动力的驱使,学生就会逐渐地对快速作文训练有好感、有热情、有信心,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和浓厚的兴趣。
俄国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不考虑学生的情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不能使他们始终如一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只有当学生对快速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感时,快速作文训练才会有效。
快速作文教学基础训练把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作为一项内容,这是遵循兴趣性的原则。写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源于写作的需要。有了写作的需要,也就有了写作兴趣。而写作兴趣的持久浓厚又依赖于写作的成功。快速作文课,使学生由传统作文教学的被动消极作文变为积极主动作文。
1.理论引导,激趣生情
学习讲授快速作文法,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写作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当学生明确了快速作文的意义时,形成共识:快速作文是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时代精神的写作训练,是跟伟大时代快节奏、高效率同步的训练,是跨世纪一代必须具备的写作技能的训练。
2.结合实际,激趣命题
教师命题,既要注意与《大纲》写作要求同步,与“单元作文训练”要求同步,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样,学生才能兴致勃勃,有人、事、物可写,有理可言,有情可抒,进而写出真实感人、与众不同的文章来。
激趣命题,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又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学生的才华得以展露,潜能得以开掘。
3.感悟生活,激趣写作
常言道: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个人情感炽热、感情专注,就能产生灵感,从而使写作具有创新,更具有真情实感。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源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丰富素材。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的真挚情感得以畅快淋漓地表达。
4.动手制作,激趣观察
通过小实验、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使学生心灵手巧,兴趣盎然。例如: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要求学生制作材料相同、质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平桥、拱桥各一座。然后让学生观察两座桥的承受能力。通过观察及对比,学生都能迅速地总结出拱桥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为快速写作《桥》的说明文积累了素材。
(二)积累写作材料和语言材料——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基础
快速作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之所以得益于课外,是因为它与阅读教学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是因为进行广泛的阅读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材料、语言材料。大量的阅读名篇佳作,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的写作材料不断充实,受益匪浅。
阅读、积累、写作三者关系密切。阅读是吸收,积累是储存,写作是倾吐。要想倾吐得好,畅快淋漓地快速作文,就得注重平日的吸收和积累,不但要多吸收,多储存,而且要吸收得精当,储存得牢固。要用笔记,用脑记。我国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积叶成章”写的《辍耕录》,就可谓是积累与写作的成功的范例。由此可知,厚积而薄发;没有积累,尤其是没有厚积,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快速作文训练把积累写作材料、语言材料作为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不容忽视的,必须坚持不懈地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中的。
1.积累写作材料
①班级统一摘记名言、警句及典型事例。②个人自由摘记。要求分类进行。例如:爱国主义的、珍惜时间的、自学成才的、勤奋钻研的等等。③佳作摘要。如:《外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初中生优秀作文选》、《高中生优秀作文选》中的佳作,让一个学生朗读,其余的学生可边听边做摘要,或记论点、论据,或记人物的语言等描写。
2.积累语言材料
①每日一名言。由一学生(轮流进行)将名言写在小黑板上,并做以讲解,然后同学们记下来。②阅读教材中的佳段妙语,要求学生不但要背诵下来,而且抄写与摘记本上。③老师“补讲”的名言、成语等,学生也要做摘记。④报刊中的精彩文章及片断也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好教材。在积累材料时要求学生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积累语言时还要注意多摘记有文采的生动活泼的语言。
(三)快速思维训练——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关键环节
快速作文训练的关键是快速思维的训练。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间接的反映。思维的品质,即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等是一个人智慧的标志。在快速作文训练中,思维训练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不仅要学习快速作文法,更重要的是要接受快速思维的训练。通过学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智力不断开发,进而写出佳作来。
1.多学多记:
古代教育家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知识是思维的基础,知识愈多,思维愈广。为了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班级学生每人均订阅报刊。班级可采取一日赏析一佳作的方法,选取力作,听后共同赏析,定期召开佳作欣赏交流会。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坚持做摘记:①名人语录。②典型事例。上述做法既奠定了学生深厚的语文基础,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广阔性。
2.设疑提问:
快速作文课上的讲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有利契机。思起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思,多疑才会多问,多问才会多思。讲评须设疑。有疑却教无疑。师问生,生问生,无疑到有疑,有疑到无疑。如此反复,学生在讲评过程中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就得思想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跃。解疑,既培养了学生善于思索、积极思维的好习惯,也培养了他们思维品质的灵活性、深刻性。
3.求异求新:
求异,就是创新,求异作文就是求新、求巧、求好。文贵求异,思贵创新,自古皆然。求异,即求异思维:打破常规,沿着不同方向、不同途径思考问题。也就是引导学生在审题立意和构思的过程中,突破常规思维束缚,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从而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
二、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现实意义及作用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我们的下一代需要什么样语文能力呢?需要的将是‘出口成章’的口头表达能力,‘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
快速作文教学主要体现在一个“快”字上,这个“快”与传统作文教学的“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之一。写作实践课上,学生看到黑板上的命题,就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地快速审题、谋篇布局、确立主题并快速行文、评改,一点也不能懒散、拖沓和延误,而是一气呵成,迅速快捷,在四十分钟内完成600字左右的文章。快速审题、构思、行文、修改等好习惯的形成并发展成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第二,快速作文教学强化训练了学生的快速思维、求异思维等能力。快速作文教学将传统作文教学的“先导后写”变为“先写后导”,这种教学程序上的变革彻底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摆脱了先导后写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作文不再受老师指导的限制,思想活跃,思维展开,写作自由,有利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一来,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广阔性、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快速地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与众不同的文章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第三,快速作文教学是积极主动的教学,积极主动地作文,更是写作竞赛。它给学生提供的是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创造的是参赛取胜的氛围。这种氛围,既符合学生乐于参与的心理特点,又吸引着学生竞争取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积极主动作文,既增强了时间观念、竞争意识,又锻炼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篇5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花大力气进行中、小学实验仪器、电教设备的配套建设。重点中学的仪器设备已经相当完善,一些普通中学的仪器设备也得到了较大的充实,这为我们的实验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实验教学应摆在物理教学中的首要地位”已成为广大物理教师的共识。不少中学物理教师正在自觉地朝着大力加强实验教学的方向努力,纷纷开展着各种“以实验为基础”的跟踪对比教改试验。
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很大范围内物理实验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处于“讲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状态。实验教学因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成为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以讲代做”的实验教学方式大有人在。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和落实,导致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十分低下,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训练有素的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如: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LL同样,只有加强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而这种能力正是日后成为合格劳动者所必需的劳动技能素质的基础。
如何来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以推进物理素质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切实重视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绩优秀的物理尖子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
例如:利用鸡蛋做实验。鸡蛋很容易找到,若引导学生利用鸡蛋做实验,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压强的实验
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说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
(2)做大气压实验
将浸湿酒精的棉花放在广口瓶内,点燃棉花,并让它燃烧一会儿,然后将一只剥壳的熟鸡蛋(稍大于瓶口)置于瓶口上,熟鸡蛋在瓶内、外压强差作用下,被压入了瓶里。
(3)做物体的浮沉实验
将一只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然后缓缓倒入清水稀释、搅拌,随着盐水的不断稀释,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随着增大,由漂浮状态慢慢变成悬浮状态,最终沉入杯底。这说明:浸在液体中物体的上浮和下沉,决定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合力。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重视演示实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德国物理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演示实验的课,不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德国的物理教师除了极少数纯理论课没有演示实验外,一般每堂课要做2~3个实验。美国物理教师普遍都很重视演示实验。在他们上的每一节课中至少要做一个演示实验。而且这些实验都是他们自己设计,所用器材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日本的物理教学也非常活跃,学生课堂上动手活动量较大,有半数以上的课是在实验室渡过的。大量的信息资料显示:国际物理教育界正在流行这样一种趋势,即衡量一堂物理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堂课中演示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二、认真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根据这一思想,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将初中物理第一册中电学的一节课《电路的连接方法》由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索性实验,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有控开放。
引入时通过演示窗帘被自动拉开、合拢的现象,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闭合一个电键,只有一个窗户的窗帘被拉动,而其它窗户的窗帘不受影响?”
在新课教学过程中:
1、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桌上现有的器材连接成一个电路,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并提示连接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学生利用器材自己探索进行连接电路的实验。
2、教师从中选择几个相类似的电路,组织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讨论,找出相同之处进行归纳,由此得出电路的一种连接方法:串联。此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取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其余小灯泡还能不能继续发光?学生会进行猜测,此时教师示意可通过自己所连接的电路加以实验,由此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串联电路的理解。
3、由于有极少数的学生有不同的连接方法,当取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时,另一个灯泡仍然发光,此时他们会提出异议,当投影他们连接的电路时,大多数同学会发现他们所连接的电路与前面所示的电路有区别,教师由此组织他们进行简短的讨论,分析它的连接特点,并示意学生利用手里的器材进行实验,实验下来大家发现用这种方法也能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讨论,找出相同之处进行比较,得出电路的另一种连接方法:并联。此后进一步提问:如果取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其余小灯泡还能不能继续发光?并示意用实验进行检验,学生由此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并联电路的理解。
4、结束学生实验后,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利用电脑多煤体的手段进行一些电路的识别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5、进一步组织学生比较两个相类似的电路,让他们了解电键的控制作用,然后自己解释“各个窗户窗帘之间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并为今天的回家作业提供范例。
通过学习,学生们基本能较好的达到教学所预期的目标,但是,要取得这样的效果,就要求教师在每次实验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知识和实验方面的准备)。对于实验中学生初次接触的仪器、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和关键之处,实验开始前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指点。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正确使用仪器,谨慎操作;尊重客观事实,不拼凑数据;实验完毕后自觉整理并爱护仪器等等。实验后,还必须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充分发挥教材中“小实验”的作用,训练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当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认为教材中的“小实验”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因此常被视为可有可无,或被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发展智力。
例如:初中物理第一册中的《电磁铁》一节中,提供了如何自制电磁铁的方法,我让一个班级的同学利用假期进行制作,并要求以作品的形式加以展示。在此后的几天中陆续有不少同学前来询问如何能提高电磁铁的磁性,以求自己制作的电磁铁磁性最佳,这样在他们制作的过程中,对电磁铁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事实表明,这个班级的学生在《电与磁》一节的学习中,绝大多数同学对“电磁铁特点”这一知识掌握较好。
四、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篇6
一、教好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化学科学素养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科学素质。
初中和高中化学教学大纲都明确要求: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好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两个观念需要更新:
其一,强调化学“双基”教学,不只是为了升学需要,不只是为学生考进高一级学校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还要考虑到学生毕业后未能升学(事实上大多数学生是不能升学的),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初步的化学科学素养;另外,“大纲”提出的“进一步学习”也不单指“升学”,还包括在实际工作需要时,以中学化学知识为基础,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如自学或业余进修等。
其二,“大纲”在提出要重视“双基”教学的要求之后,紧接着就强调化学“双基”教学必须同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要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应用。要“教育学生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中学是基础教育,是“不定向”教育,它的根本宗旨是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好德、智、体等方面的素质基矗中学开设的课程是一般的、通用的文化课程,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较为宽厚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中学化学教学必须改变那种以应考、升学为目的,从课本到课本、从理论到理论的脱离实际的倾向。
将新编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和即将投入实验的新编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与过去的旧大纲相比较,我们会发现明显的区别是:新大纲都一致强调:在化学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就是说,化学教学的任务是,既要用化学基本知识武装学生,也要使他们在思想、品德、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发展。这些教学目的,是主张“分数至上”、“片面追求升学率”、迫使学生埋头于应考练习的“应试教育”所不能达到的。
二、设计好“教”与“学”的两种过程,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应试教育”偏面强调灌输,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教的过程,不重视学的过程。教师习惯于把课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滴水不漏地讲给学生听,唯恐因某一点没讲到而造成考场上的失分。学生的学习被老师包办代替,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功能,实施发展性教育行为。在课堂教学中,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主动地获取知识。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这是现代教学论的根本观点。
科学发展的基本过程是:明确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化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例如:
第一步: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参与;
第二步:观察实验(教师演示或学生亲自动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第三步:启发学生思考,把生动的直观引向抽象思维;
第四步: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互启发,得出结论;
第五步:组织课堂练习,达到学以致用。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变只有必修课的单一模式和课堂教学的封闭格局,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成才渠道
“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是只设置单一的必修课程,只有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强调跟应考指挥棒对口接轨。教学视野封闭、狭隘。对全体学生不加区别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其结果是扭曲和束缚了人才发展;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构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课程结构。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主张人才资源的多样化、多层次。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法
对教师来说,在数学课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法,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最为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解决问题、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摸索前进。当然,这里的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不完善的知识。所以,我们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还要多在引导上下工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添活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素质是一堂数学课能真正成功的关键所在、核心所在。而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更多、更好地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这是学习的目的所在。发现问题的能力一旦培养为一种潜在的意识,可以解释为“探察问题的意识”、可以解释为“找到新东西”的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途径。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要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跟数学创造力可以真正得到体现,更可以显示出数学教学的真正魅力所在,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要完成知识的传播,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教学过程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如何成功教学一堂数学课。面对高中数学的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
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这样才能优化教学效果。
二、提高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在高中数学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教师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胃口”。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三、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吸引学生
现在的学生个性明显,他们往往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去喜欢他所代的课。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去捕获他们的心灵。工整的板书,精练的语言,独特的思维,巧妙地引导,非凡的耐心等都可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四、及时关注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教学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的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学生学好学会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课堂上讲习题时,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有的学生表面上看听懂了,但当他自己真正实践解题时却发现茫然失措、无从下手。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的十分精巧,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可以完成一次完美的教学,真的结果会是这样吗?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如果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教师的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能有什么真正的收获呢?
五、与同事交流,进行教学反思
找同事进行交流,同事之间相互听课,相当于我们为自己找一面镜子,去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查漏补缺,取得相互间长足进步。同样作为高中教师,因为所处的教学环境相似,所要面对的教学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所以更容易找到共同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
六、教师应该坚持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顺应时代要求,我们做高中数学教师也要做到不断学习,为自己充电,进行自我的完善。比如:学习相关的数学教育理论,在专业领域继续深造,阅读数学教学理论等。这样能够使我们更加理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教学经验,能够更大限度地作出有效的教学决策,从而达到更好地教授学生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篇8
认知心理学认为,概念,尤其是初级概念,大多是由感性材料先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然后经过对比、分析、抽象、归纳、概括等思维过程,抽取出一类现象或事物的关键属性而获得的。因此,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入门阶段,首先要解决好学生感性材料贫乏、有关表象不丰富的问题,然后,就要带领学生历经对表象进行抽象加工的全过程。学生对表象抽象加工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重整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重整的结果,要在语言(符号)、实例(典型)、图景(表象)等认知系统的各个层面上突现出有关概念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能动的、可以用于推断、分析、解决有关物理现象的新的认知模块。物理教学中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学得不活,只会死记硬背,遇到实际问题一筹莫展,物理知识支离破碎等等,其根源都在于概念教学之初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历经概念获得的全过程。
另外,还应当看到,学习物理之前,从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获得了大量的关于物理世界的前科学概念。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是物理学习赖以顺利展开的基础,没有前科学概念的支持,物理课程的展开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中,又往往包含有许多的错误要素,而这些错误的成份,又是干扰科学物理概念建立的极大障碍。怎样处理好前科学概念,也是物理概念教学中要不断研究解决的问题。
现以九年义务教育华东版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怎样认识力”一节的教学过程为例,来探讨物理概念教学的操作技术。学生学习准备状态分析:
学习本节教材时,学生已经形成了“力”的前科学概念。学生的力概念主要来自自身的体验,大多与自身的感受、物体的运动,以及由此派生的种种现象相联系。静物也会是施力的主体,学生极少想到。关于远距离作用、力作用的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等等,学生都有相当的感知,但缺乏一定水平的概括和总结,没有形成相应的命题。“力作用的主、宾体缺一不可”,“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作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与运动方向有一定夹角”,等观点,难以获得实际生活经验的支撑,因此,本节课对这方面涉入不宜太深。前科学的力概念,最主要的错误在于“力”与“速度”混沌不分,本节课可以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板书:怎样认识力(二)力是什么
演示:手推小车以实物演示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板书)手拉弹簧手提钩码手压海绵从学生的自身感受开始。变换力作用的宾体。
小结:推力、拉力、提力、压力都是人施加的引导学生对主体进行抽象。
提问:机器能不能起推、拉、提、压的作用呢?举例说明。
板书:推土机推土拖拉机拉泥起重机提砖压路机压路
小结:机器也可以施加力变换力作用的主体。从人到“可动的”机器,主体外延的展拓不突兀。
思考:人和机器可以施力,那么其他的物体是不是也能起这些作用呢?
演示:弹簧推车钩码拉车弹簧提钩码钩码压海绵
总结:人对物体可以施力,机械对物体也可以施力,其他的物体对物体都可以施加力的作用,我们可以说:
板书: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说明: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举例:人推车──人对车施加推力的作用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从人、机器到其他物体,在更大范围内抽象力作用的主体。弹簧是“动”物,而钩码是“静”物,打破“力只能由‘动’物施加”的表象的局限性。把“人”降至“物体”,强化对主体的概括。“作用”,通过语词的代换作自然概括。一般物体都会受到力,这对学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以上对比、抽象的过程只紧扣着施力物体展开。
模仿:弹簧提钩码──弹簧对钩码施加提力的作用弹簧是施力物体,钩码是受力物体钩码拉弹簧──钩码对弹簧施加拉力的作用钩码是施力物体,弹簧是受力物体讨论:刚才研究的力,都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产生的作用。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会不会出现力的作用呢?用概括形成的抽象观念,回过来对原实例的表述进行整形,使原有的感性材料顺应新建立的抽象观念。“之间”,通过语言暗示进一步“调平”主、客体地位,为力作用的相互性作暗示性铺垫。演示:磁铁吸引小磁针(2)摩擦的塑料棒吸引纸屑(3)乒乓球自由下落
由“直接接触”到“不直接接触”突破作用方式表象的局限。
小结:作用也可以发生在有一定距离的两个物体之间。
演示(1)(2)以前做过,这里再次强化,为以下概括力作用的运动学效果激活有关的表象。
(三)力作用的效果
板书:二、力的作用效果
思考:力的作用能产生哪些效果呢?也就是说,受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哪些变化?
提示:着重研究受力物体一方。
由于前面演示的激发,学生容易概括出两类效果。
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在表象中突现出现象的另一个侧面──作用的效果。
演示:人拉弹簧,手压海绵
板书: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演示:手推车,车由静变动,由动变静
说明:运动状态发生形变(配以图示,或引进多媒体动画)
回顾:磁铁吸引小磁针,静止的小磁针“跳”起,摩擦的塑料棒吸引纸屑,纸屑上“跳”乒乓球自由释放
后,自静止变为下落
形变的观点学生容易接受,简洁处理。
引导学生对过程的细节充分展开想象,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运动状态变化”。
在前面学习“7.3物体的运动”时就注意引入术语“运动状态”。
板书:2.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说明:刚才“动”到“静”和“静”到“动”的变化,实质上是物体速度大小的变化。
思考: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没有其他的变化?
演示:手迎着车运动的方向推车,车返回演示:绳拉小球作圆周运动
先“反向”,后“转向”,有利于引导学生概括思维的方向。
通过图示,促进学生认知结构中“力”与“速度”发生分离。
用箭头表示力,可以进一步抽象出力作用的方向特征(矢量性),便于后续课自然地过渡到力的图示。
提问: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哪两种情形?
板书:速度大小变化运动(速度)方向变化
练习:
举例说明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发生了形变。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激发学生做分类概括。
通过举例,使新揭示的力概念的本质特征(作用效果)获得更广泛的表象支持。
思考:反过来,我们能不能从力作用效果的表现来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怎样判断?
阅读:要求找出文中重要语句逆向思维是概念掌握水平的关键特征,是从具体运算水平发展到抽象运算水
平的标志。
后续课还要就此继续展开,课时关系,这里不再做举例练习。
(四)力作用的相互性
实验:用拳头捶桌桌子
提问:用力捶时,拳头有什么感觉?表明什么?
说明:疼痛感觉是由于剧烈的形变。
这一现象表明:
板书: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利用学生自身感受形成的表象。本例还强化了“‘静’物(桌子)也可施力”的新命题。下例同此。
分析:弹簧提钩码,在把钩码提起的同时,弹簧本身也变长了,说明弹簧也受到钩码的拉力。既巩固了对力作
用相互性的认识,又强化了由效果判断力存在的推断方法。下例同此。
讨论:你坐在船上,船停靠在河边,想要让船离岸,你用什么办法?
本校地处河网地区,学生有关感知表象丰富,易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动力。
讨论:教材图9-5、9-6讨论的目的是对原有的表象提升,组合到新形成的科学的力概念体系中去。
在讨论分析中,一一明确各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作用效果,通过术语的运用再度强化新形成的力的概
念结构系统。
力的单位
回顾:长度、质量单位的确定,引出物理量力的单位
阅读:(1)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1牛约有多大?
练习:你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约多少牛?A.几牛B.几十牛C.几百牛D.几千牛
在力的新概念结构中,单位不是核心结构,本节课作低调处理。
侧重于单位形象的建立。
(六)小结
提问:学完本节内容,你对力有了哪些认识?
强化:施力和受力物体、作用形式、作用效果、相互性。
机动:阅读P89“读读想想”思考“想一想”作业
篇9
1医学伦理学教学现状
1.1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目前,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各年级医学生中均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问题进行,如医学实践中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参加,例如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1]。
我国则多以开设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为主,进行其他教学模式的学校还很少,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仅在少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采取了对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课题调研的形式。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采取这种课题调研讨论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2]。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很好的推广。
1.2对医学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才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严重偏少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五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或在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指望学生对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了。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3]这一标准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基础核心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在医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1.3授课形式单调是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通行的是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法。限于学时,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效果。这种“布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更不用说掌握指导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伦理准则与规范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医学院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显得生动活泼。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形式的讨论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日本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则主要由相关临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讲及让学生参加病区实习的形式来予以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判断医疗实践中发生伦理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拿大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4如何让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更系统、更稳定、更具时代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同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道德理论或伦理学说,都是有其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随着经济改革在我国城乡相继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开始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他们能自觉尊重生命价值,在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深谙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所以原有的教学内容自然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经更新的教材内容,也会因为目前新的伦理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而同样有了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场笔试(闭卷或开卷)以及论文撰写常见。前者强调的是书本理论知识的检测,特别是闭卷形式。开卷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开放,但总之都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与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相适合。这种考核方式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伦理决策能力上的变化,也不能真正鼓励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主动性。后者虽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相比较应该是一种进步。但是仍然还有不足之处:没有贴近临床和实践,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在完成论文,所以相关材料可以不必从实践中获得,减少了伦理学的实践机会;论文撰写相对简单,教师的指导成分相对较少,实用性不足。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医学伦理学考核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迫切感,那么进行医学伦理学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势在必行。
2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对策
2.1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水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种新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等多种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4]。此外,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考虑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使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问题。
2.2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我国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部门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现,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因此医学伦理学内容体系“应以义务论为主线,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又突出生命与健康主要内容,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5]
2.3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不应该是医学伦理课唯一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医德医风的现状,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我们应改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小组讨论、专题讨论的形式。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选择与应用正反典型事例进行伦理分析,这对于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加深对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纷争的理解,提高医学行为分析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欢迎”。[6]同时还“应重视对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考评法等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2.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为解决师资队伍发展滞后的现状,首先,应尽快成立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其办法:一是建立专门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人员,尤其重视选拔有培养前途的硕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名义举办全国性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2004年8月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培训班,受到有关部门和与会者的好评。同时,各省市医学伦理学会也应定期召开医学伦理学教育会,不断培养医学伦理学队伍,还应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出国作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2.5完善并规范人文教育体制。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同时还尚无相应的规范。
全国仅有医学伦理学会及教育等专业委员会,而各省市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也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要求。虽然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在课程建设上把医学伦理学列入教育计划,但全国医药院校缺乏统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但大多数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个小组,教材不够统一,教育与研究相脱节等。我们认为,必须制定统一的计划和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列入教育计划,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作为精品课程和重点学科来建设”。[7]同时要大力开展医学伦理学的教育研究,定期召开地区和全国性医学伦理学教育研究会,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依靠全体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界、医学界的同仁,共同为建设符合国情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及教育体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2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4
3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4李传俊、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医学教育[J]1995,(2)9~11
5张金忠.关于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效果的讨论.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3)27~28
篇10
【关键词】医学职业教育教育改革教学质量
面对21世纪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的挑战,中等医学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等医学职业教育应转变单纯以学科为中心、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思想以及过分专业化、单一模式化的观念,在注重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等符合现代社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总体要求,构建起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能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把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及综合提高的,开放式、多样化的中等医学职业教育模式。
一、加强基础教育。
中等医学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医技人才,强调实用性,但如因此而忽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片面强调实用性,则不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科技日益发展的21世纪,个人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点在中等医学职业教育中普遍认识不足。在国内的中等医学教育中,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数、理、化、语文等基础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基础文化教育环节十分薄弱。特别是近两年来,由于过于强调实践教学,各专业的实习时间大大增加,而基础文化课时则一减再减。基础课程本身就具有系统性,在系统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学生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及自身素质的提高,这对学生个人和社会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科学文化教育的不足,会对学生的理解、分析、思考及判断能力产生影响,妨碍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另外,由于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每个医学生毕业后仍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高,唯有这样才能适当不断发展的社会卫生事业的要求,而这需要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一个人一生不断发展的基本能力。但由于基础知识教育的不足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前中职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从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中等医学教育应体现终身教育观念,不仅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术,还需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应切实重视和加强基础文化教育。
二、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从课程体系和结构上看,现有的中等医学职业教育缺乏专业结构层次特点,在课程安排上追求专业化、基础化,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占主导地位,学生基本上是知识被动接受者,其动手能力、创造性较差。面对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要求,中等医学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围绕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为:加强综合教育并与劳动结合,对个体的全面发展目标不仅是重视名次发展,还重视情感、意志、思想道德的发展;课程内容日趋合理,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中等医学教育改革也应朝着综合、多样化方向发展。社会的发展要求中等医学教育应造就医德高尚、知识面广、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医疗保健、预防医学人才和具有全面思维能力的医生。因此,中等医学职业教育应注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特点,以及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趋势,围绕面对21世纪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首先,应抛弃那种过分基础化和专业化的倾向,取消那些知识已老化的课程,不断增添具有新知识的课程。其次,在课程设置中尽可能打破学科间界限,加强教学内容的渗透性和融洽性。再次,应遵循认知规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学科间的有序性和连贯性。基础学科是专业的基础,改革基础学科如不断加强优化组合,势必影响专业课的学习,因此,优化基础学科应从系统、科学、整体的观点出发,加强学科间的广泛联系,删去那些重复、繁杂的内容,增强实用性内容,改革前后课程分离、基础与临床脱节的课程结构,应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接触社会。最后,应增设人文学科和文献检索等内容,以培养学生从事社会活动、处理人际关系、卫生宣传教育等能力。
三、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21世纪的人才规格,要求必须确立新形势的培养目标,而要达到新的培养目标则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调乏味,只片面强调知识传承,教师只起知识传导的作用,没能起到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作用,也不太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少有人去主动研究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材料和书籍,自学能力也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差。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中等医学教育进行系统改革、整体优化,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是今后中等医学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为此,应提倡创造性教学,即应废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采取启发式、探索式等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创造力放在首位。教师要做到创造性地教学,首先,在知识的传授上,应加深面向过程,即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其产生的基础以及与其他知识的相互联系等。教师引导学生以面向过程作为学习重心,其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创造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必然能使学生获得一种创造精神,有效地促进智力的发展。其次,在教学上,应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应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影响,以唤醒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并针对学生间的差别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诱导,以满足不同的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再次,形象性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基础。教师应善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善于选择带有情绪色彩的教材,避免公式化地表达自己的判断等。最后,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素质和水平,开展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有效训练。
四、加强毕业后的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高科技时代的发展,对传统的医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从学校教育得到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会变得陈旧,以致越来越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继续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日益突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个人的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加强毕业后教育和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多渠道地建立培训基地,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可脱产进修,也可在职培训,时间可长可短。在培训内容上应强调学以致用,讲求实效,根据培训对象的需要、培训目的以及学习基础,设计各种各样的“搭桥”课程,在课程组织上可根据内容及其他因素采取小讲座、讨论、案例分析、求教与实习等多种形式。另外,培训者在培训中应针对地区实际,提出切合本地需求的操作,按照人才需求来进行设计、安排课程并组织教学,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学习,并与工作实践相衔接,使被培训者能够结合本职工作,对培训的目的、意义和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并能转化为工作、学习中的自觉行动。通过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上的再教育、技术上的再提高、能力上的再培养,是加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中等医学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遵循医学教育理论,以创新提升实践,以实践取得突破,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观、可持续发展观、终身教育观等关键问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以便使中等医学职业教育适应21世纪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永松,吕世亭。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医学教育,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