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5:0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

篇1

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概念。有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可归纳为:

(1)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2)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3)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中的主导或支柱产业。

(4)地域、部门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和知识的产生、传播、使用能力上的差异。

知识经济对教育领域也发起了全球性的冲击,新的教育革命是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的国家,都要面临的挑战。要在这次冲击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着眼未来,立足现实,找住机遇,创造自己的优势,我国教育领域要高度重视这场革命,及时把握住刚刚开始的历史机遇,及早研究对策,做好思想、人才和技术上的准备,以赢得未来教育的主动权。强调:“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是知识的创造主体,也是知识创造的目的。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其社会投资主要是人才的投资。人才的质量将成为一个企业、部门乃至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微软公司的崛起、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都说明了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人才的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学校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思想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思考能力、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这就是要求学校必须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二、深刻理解教育技术内涵,抢占当代教育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见1998年5月16日《中国高教育报》“制高点专题新闻”发刊词《勇立潮头》)因此,学校必须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何谓“制高点”?站立其中,可以纵观全貌,总揽全局,控制大局。教育技术之所以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是因为它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抢占了这个制高点,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

“制高点”者,兵家必争之地也。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这就意味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必争之地。在战争中,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将军是个懦弱的将军,在教育战线,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领导和教师是不称职的。

抢占制高点是一场攻坚战。在战争中抢占制高点要有一支英勇的尖刀班、先锋队。在抢占教育改革制高点中,这个尖刀班、先锋队就是全国1000多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开展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以及开展各项教育技术应用实验的学校,还有各级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和广大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师。因此,每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都应具有勇立潮头,敢当尖兵的气概,都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的尖兵、先锋队所担负的时代责任感。

在战争中,要抢占制高点是要流血牺牲、付出代价的。在教育改革中攻占制高点,不会丢掉性命,牺牲的仅是旧的观念、旧的方法,但输入的是新鲜的血液。

抢占制高点是要有策略、要讲战术的。所以攻占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也要注意运用策略和方法,要加强学习,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每个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尤其是要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

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曾对教育技术作出新的定义。这一定义对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促进作用。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地结合我国的国情,深刻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认为必须强调: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在这里,我们强调:

1.教育技术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

2.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3.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与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目标,因此,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开发。

4.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要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要使教育技术真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造性人才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其关键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遭教育新模式

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创造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创造思维有两个层次,一是科学创造层次,如科学家、发明家提出新的学说、发明新的产品等。二是个体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层次,对于中小学生,其创造性并不是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要完成一项具确“特殊意义的产品(一

种理论。思想或一种成品),而是指对学习者个体自我潜在智能有意义的开发和发展。这种层次的创造思维能力是第一层次的基础。

创造能力是指实现创造思维所提出的新思想并形成社会或物质产品的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在信息社会中,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标,就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有助于创造教学的软件资源,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开展教学试验,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开展专题研究,探讨创造教育的规律。其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是核心。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要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作指导

(2)要真正发挥教育技术优势

(3)要转变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

(4)要改变教学进程结构

(5)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墓础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与学理论的支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学习理论上,受行为主义理论的支配,只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被动反应者,忽视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的发挥。把学生作为知识的灌输对象。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首先是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怎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就必须要深刻认识和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教育中注重“三个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三个发展就是指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全体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体素质,防止片面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个性发展是要“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通常可用四个L来表达:

(1)学会认知(1earningtoknow),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来培育学生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也就是要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2)学会做事(1earningtodo),既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要重视建造可供学生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3)学会合作(learningtolivetogether),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合作生活,合作学习,从过去的集中教学方式到个别学习方式,到现在提倡的协商学习(也称合作学习)。

(4)学会生存(1earningtobe),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重视发展性教学,建立“知识。能力一情操”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用于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四大支柱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素质教育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但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学习者学习的心理规律。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要注意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积极把认知学习理论引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践中。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因此,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许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

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

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

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

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

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

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

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的课程相干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情境包含有多种形式,包括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尤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理解它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比较事物的相似性和特异性,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2)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建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应关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时,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和讲解教案上,而是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我们可以利

用CD一ROM光盘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如何从资源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

(3)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并在多思路的比较中,形成创造性的思路。

(4)建立模拟实验环境,计算机技术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5)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协商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系统这类系统,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事物,通过教师的调控,教师可以监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之间可以互相通话、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表述观点。对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络对远程资源的查询、分析和利用,利用网络、进行通信、交流,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6)利用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利用平台创造作品。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汉字输入、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让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输入计算机中,用文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把对观察和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作出归纳、概括,进行意义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物理问题的探讨。利用作图、作曲工具,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用集成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的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过程,通过“访问”和“表达”,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平等意识、积极参与和探索的精神。

(三)努力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内容)和媒体四个基本要素。建构有利于创造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要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3)教学内容的转变,教学过程不仅仅传授课本知识,还要重视能力的训练和情操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篇2

(一)旧有的教学观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本质和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快速获取、综合分析、组织加工并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自主学习的基础。但现行的教学目标重理论讲解和工具操作轻实践应用,教学内容大多仅局限于软件工具的使用与操作步骤的讲解,涉及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学生实际问题的内容不多。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基本上依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自主学习机会较少。很多教学课件制作粗糙,照搬书本上的文字内容,没有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这种落后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原本应该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程变得枯燥无味,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就出现了“学生喜欢玩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现象。

(二)旧有的教材观

1.信息技术教材内容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比,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显得相当迟缓,致使信息技术课程无法突显信息技术特有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学生对于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包括一些方便快捷的操作方法以及他们特别喜欢的网站和动画设计等的兴趣和需要无法在信息技术教育课上得到满足。

2.重技术轻人文,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与信息责任的培养。现行教材中很少有诸如“计算机安全与网络道德”、“计算机道德规范与安全”、“计算机病毒与安全”等人文专题内容,也没有将人文背景与信息伦理渗透到技术章节内容中去。相当数量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与教育的意识,对《新课标》所提出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教材忽视对信息技术教与学活动、评价与考核的指导设计。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课程目标由单纯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信息素养的培养,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与评价也将随之面临着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现行教材中并没有对整个课程和各个专题模块的教与学的方式与考核评价方法提出中肯的建议,也没有设计一些具体的教与学活动过程作为师生的参考范例,大多数教师干脆沿用传统学科的讲、学、考模式。这种教学与考核方式不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征的现状是学生喜欢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原因。

4.教材配套光盘的教学设计理念落后,无法给主动探究学习提供资源支持。现行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绝大多数是文字课本,远未能体现信息技术网络化、电子化的学科特点。有些教材虽已开始配套辅助教学型或学习资源支持型光盘,但当前很多配套光盘是在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设计理念下设计开发的,落后的设计理念无法给师生主动探索与创新学习提供资源支持,也只是流于形式的文字教材的数字化翻版,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三)旧有的管理运作模式

一些学校的领导者崇尚搞形象工程,为了“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使学校在综合实力排名中占据优势,即使在财力相当紧张的条件下,仍盲目购置大量设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的电教设备无论是规模还是档次还都十分先进,但目的并不是为了把这些设备真正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也不是把它们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实现教与学的优化。而只是作为应付上级检查和参观的展品。有的学校领导甚至认为机器使用的次数越多就坏得越快,故将计算机“供”起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除了每周少有的一两次上机时间对学生开放之外,其余时间宁愿机器闲置都不允许学生使用,设备的使用率极低。笔者曾在市区一所中学里实习,真切地感觉到,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应用在学校领域还尚处浅层次的水平,该校一年级学生每周有两节信息技术课,但教学内容主要限于基本的理论讲解,学校虽然有一个电子阅览室,但学生配合所学知识上机操作的机会很少。学校对这种现状也并不认为有什么不正常------由于目前网络消极因素的存在,老师家长甚至都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孩子的信息技术课上不上根本无所谓,甚至学的越差反而对其它学科的学业成绩的提高越有利。

(四)缺乏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信息技术教师是指在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及应用的专业教师,他们是教师队伍中的IT人才,他们的素质水平不仅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学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队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业务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适应教育信息化浪潮而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由于师范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数量不能满足中学的师资需求,因此目前中学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多还是从其他专业或学校管理人员队伍中转过来的,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而主要靠教师自学或短期的、临时的专门培训。因此相比语数外等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整体的业务素质更有待进一步提高。

2.现有师资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语数外等高考主考课程与信息技术教育等课程在中学的受重视程度差异显著。相应地,不同课程的教师在学校所处的地位和享受的待遇也有明显差别。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所提出的一些改进教学方法或教学设备条件的要求往往不被学校领导所特别关注,使得这部分教师对于全心投入做好本职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动力。他们甚至常被视为非教学人员,不被重视。另外,信息技术课程课时少,课时费低,又没有辅导和补课等其他额外补助。致使信息技术课教师待遇普遍偏低。

由于上述原因,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往往难以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由此导致这支队伍极不稳定,许多教师纷纷通过考研深造、改行等途径谋求新的发展,流失相当严重。

二、相关思考

(一)转变观念,加强领导,推进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这一点上,学校管理者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实现各个学科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改变以往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认为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而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对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实际地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整体和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将教学理论、方法、技能与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保持协调一致,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以产生聚集效应。使信息技术真正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

通过整合,不仅有利于加快各门学科知识的更新速度,进一步丰富教育资源,而且给学生创造了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学习和师生、生生协商交流、合作讨论的良好氛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必须用系统论、控制论的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媒体、信息等诸要素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发挥资源的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开展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办学效益。

(二)从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也在逐步加快,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教学内容很难超前或与社会同步,学生学习到的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不了多久往往就会过时。就常用的操作系统和文字处理软件而言,几年前还普遍流行“DOS+WPS”,现在几乎被窗口化的“Windows+Word”完全取代。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信息。因此,信息技术课在介绍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相对稳定的内容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笔者认为,目标教学法可能更切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操作应用、交流讨论、巩固提高和总结这样一系列的环节,实现信息在不同个体间的传递与交流,既使学生掌握了学习内容,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索、开拓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多创设一些探究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学习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认知过程与感悟、体验过程的统一。既满足了学生内在求真探索的心理需求,也使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这对于扩大课堂教学信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终身受益,价值永恒。

(三)设计符合信息技术教育学科特点和实际需要的新教材

要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和课程的有机整合,在具体实践中就必

须有相应配套的新教材。依据《新课标》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在设计新教材时应致力于落实以下几点。

1.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培养。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材设计者不能将教材定位于技术知识课堂灌输与技术训练的工具,而要求将信息技术定位为服务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工具,定位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2.选取学生熟悉、有利于个性选择与全面发展的教材内容。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去选取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从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和城乡差异的角度来选择教材内容;从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过程与方法的角度选取教材内容,不过分注重于某个软件的具体操作;从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前沿趋势的角度,从技术产生的原因、社会影响等人文因素的角度来选取教材内容。

3.设计多学科综合的、难易不同的探究式主题研究活动。教材应考虑设计多个不同主题的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供不同知识水平、爱好和特长的学生进行个性化选择。同时要提供各种资源以创设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协作性、主动性学习环境,创设“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条件,从实际问题的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与交流信息、创造与评价信息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力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四)教师资源是关键

信息技术教育能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是关键。

1.学校管理者要切实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要积极引进优秀的高校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来校任教,充实教师队伍;制定各项措施切实改善他们的地位和待遇,使他们能够安心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和改革实践中;为他们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尽可能满足他们对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备以相关配套设施的合理要求。与此同时,针对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还要为教师的培训和再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2.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除了作为教师必备的一般素质外,还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一是现代的教育理念。要使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要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去。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学会在自主的学习空间中生活。但要注意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的自主空间不能成为“上机任你玩”的游戏课堂,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面临比较复杂的问题和任务时,应如何进行主动探索和自主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二是熟练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新兴基础工具课程,首先要求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这里所言及的技能,不仅仅局限于电子信息技术,还包含很宽泛的实验技术、研究技术。首先,教师要能够利用各种设备、器材、工具(其中包含计算机与网络、先进的数字化仪器等现代甚至前沿的软、硬技术)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各类软件与多媒体课件以及各种网络信息等)。其次,要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模式,实施既定的教学方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再次,教师要具备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开发的能力。在自身所具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各种各样的“原始材料”进行加工,改变以往“有什么教什么”一成不变的授课方式。

篇3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教学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应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三、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计算机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1、目标激学:目标是一人奋斗的归宿,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针对实际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地努力追求。于是我采用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远景,告诉学生社会的变革,计算机将逐步成为全社会使用的工具,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让学生从认识上领悟学习计算机的迫切性。近景,上课伊始,展示目标,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参加学习,激发进取心。

2、竞赛激学:争强好胜,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因此,对于汉字输入练习这一节,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测试软件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二)、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计算机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重组教材激发兴趣。

学生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学生这一阶段的年龄心

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不仅符合儿童现阶段的认知结构,以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赋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用画图、“扫雷”、“纸牌”、“连连看”等益智教学游戏,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双向控制系统,将高年级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小电影、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室里播放,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问这问那,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 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使得抽象和枯燥的讲解变的形象有趣。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春游》、《未来世界》、《我们的校园》、《美丽的家园》等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针对学情化繁为简。

    给四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键盘上的字母不认识,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成新颖的课件,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或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显著。

    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一课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先读一些少年电脑报上的科幻文章吸引他们,再讲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吸引学生。接下来就开始讲计算机的组成了。首先提问:人是怎样处理问题的?然后在黑板上写“2 + 3 =?”这道题,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呢?我又读“2加3等于几?”,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呢?告诉学生:1.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将信息输入给大脑;2.通过自己记忆的知识,经过大脑运算;3.通过手写出答案或用口回答。同样计算机也是这样工作的。这时马上有学生举手问计算机的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是什么呢?我告诉学生:计算机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用键盘和鼠标把信息输到计算机内,这两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耳朵和眼睛。大脑就是记忆运算部件,也就是我们看见的那个形状象箱子一样的东西,它叫主机。最后的运算结果就通过显示器(形状象电视机)和打印机显示出来,这就是电脑的手和口。经过这么一讲,学生明白了,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中文名字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CPU。形象的类比,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都学会了。

    3、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如果仅仅凭口头上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给五年级上《浏览我的电脑》一课时,不是单纯讲解,而是侧重于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在上课前,我首先用教学光盘将我的电脑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上课时通过双向控制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演示。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观察“我的电脑”中的内容,我又让学生看着屏幕上的演示,反复练习,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排除了心理障碍,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上机时,我又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由于我有了这种新理念、新意识,学生们平时就主动积累了大量的操作题。

    4、精讲多练加深印象

精讲多练就是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间。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

练习,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例如:我在“文字编辑”练习时,采用了使用多种文字编辑练习软件的功能对比,使学生对word2000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为了增强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先熟悉word工具,再熟悉软件。接着就进行文字录入比赛,使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学玩结合。由于学校计算机数量有限,上课时不能保证一人一机,于是我们就让机房全天向学生开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足的练习机会。同时,为了给学生们一种信心,在课堂上及时公布学生成绩,并鼓励操作成绩不理想的人,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了愿意学,主动去学。根据这一情况,我又趁热打铁,及时总结他们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性和速度不够,不能盲打等是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进入指法综合练习后,我提出了操作要求和技巧,许多同学自己“挑战”,课堂学习氛围即活跃又充满竞争性。

篇4

[关键词]教育技术;规律;道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1-0009-04 [DOI]10.3969/i.issn.1009-8097.2013.01.002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的研究起源于“问题”,而不是单纯地观察或理论。“问题”既是科学探究的原动力,也反映科学研究的价值,指示科学研究的方向。备受争议的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至今存在很多问题,恰恰也因存在这些问题才促使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多元化发展。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表明教育技术学学科研究的深入;对这些问题的拓宽,表明教育技术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宽;对这些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技术学学科研究方向的转变。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者的不断思考与行动。但目前教育技术学界能提出问题的人特别少,尤其是有价值的问题就少之更少,石中英教授认为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更为重要,前者需要一个人,乃至历史上许多人的经验和智慧,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后者只不过是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与方法。为此我们尝试性地提出教育技术之“道”,试图去探索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此把教育技术具体的实践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我们理性地认识对待教育技术学学科才能在教育技术学学科中培植出独立思想,从而不至于存在像偏僻地被占领一样受到外人治理的危险。因为无论哪一门学科都必然存在着一种普遍性的、规律性的、恒常不变的原理,而这种原理往往是关乎这个学科命运的大问题。

二、教育技术之“道”解读

1.对“道”的解读

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上篇“道经”中,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并认为“道”和“天”是相通的,都是指自然运演的规则。其中第一个“道”字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可道”的意思是可法,意为按“天道”的法则去做。“非常道”其实应该是“非恒道”,在汉代为避恒帝的讳,才改为“常”,意思是“道”不是永恒不变的,也可以说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解释就是:我们经常会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用这种“道”的思想来解释的话其实是错误的,因为事实上每一个一都是万,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相互混同。“道”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也是道家哲学的精髓。万事万物都应有其“道”,都要受自身规律的支配,违背了这种规律就会同外界产生抵触。在哲学上通常认为“道”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是无形的、抽象的、不易言表的隐藏在事物表面背后的规律,是此事物之所以成为此事物的性质;而形而下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事物的表面现象。事物就是靠这种恒常性的规律来运演的,没有这种规律,事物的发展就失去了方向。但老子又告诉我们不可执着一般永远不变的恒道。我们必须从形而下的情形中领悟形而上的“道”,从常无的境界中体认它的本源和本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追寻事物之“根”,但如若我们要透彻精辟,领会之精髓,我们更要在永恒的“道”中感悟它的无边无际,也可以说“道”中还应由其“道”,总之我们既要找到各种事物的“道”,又不能永远停留在事物的“道”上,要永无穷尽地去追寻。

2.何为教育技术之“道”

教育技术之“道”中的道应该是“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个“道”字,但通过“可道”和“非常道”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教育技术之道。教育技术学学科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许多的学术成果,也引进与吸纳了很多国外的及其他学科的理论,但我们细细地考量一下,至今对教育技术规律的研究或者说试图去找寻教育技术中蕴含“道”的成果微乎其微,研究同一个问题的或者对同一个问题反复研究的大有人在,很多时候这是一种“炒作”,而并非真的出于关注问题的本身;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教育技术是一门应用为主的学科,所以只关心如何解决问题,仅仅停留在教育技术“器”的层面,即注重教育技术形而下的研究。凡此种种,都忽略了教育技术学本源和本体的东西,因为没有这种规律性的“道”来指引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迷惑,会时而“偏左”,时而“偏右”。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技术之“道”呢?

“道”是万物的根源。追寻教育技术之“根”又是什么呢?似乎我们很难回答这种提问。正如李芒教授所言,教育技术长期被学界认为是一个“无根类学科”或者“浮萍学科”,就连很多专家也这样认为。这与我们长期认为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有很大关联,过分地强调教育技术的“工具性”,即只把教育技术作为主体一客体的简单映射工具,忽视教育技术中的“技术”本质、忽视教育技术中“人”的价值与作用。只注重用教育技术去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去思考教育技术为什么能解决这种问题以及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已经严重地违背了技术对教育的改变,技术对教育的改变,不是带来了多少新的教学技术和工具,不是改变了教学程序和方法,而是改变了人,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

教育技术之“道”就是教育技术之“原理”。“原理”一般是指具有普遍规律的、最基本的、最一般的,并且是可以作为其他规律之基础的规律。教育学有教育学原理、哲学有哲学原理、物理学有物理学原理等等,不管是人文学科还是自然科学都有其有关本学科原理方面的著作。而教育技术学已出版大量的著作,重复研究一个问题的不在少数,却不见教育技术原理方面的专著。我们用太多的时间去关注教育技术的“应然”状态,却忽略了教育技术的“实然”状态。我们一直在寻找教育技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之处,却一直找不到一个可以真正说服和教育技术“叫板”的那些人,这些人中不乏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奇怪的是这些专家都是因“否定”教育技术而成为教育技术领域专家的。在教育技术面临申请一级学科失败、备受其他学科质疑的当下,我们的确应该好好地检讨一下了。现在已经不是呼吁教育技术之“美”的时候了,我们应该如数家珍地梳理一下教育技术的知识产出和知识积累,有多少是可以为后人所流传的,有多少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这些就是教育技术之“道”。悟清教育技术之“道”才能真正重建我国教育技术理论体系,才能打开教育技术“瓶颈”,有成为一级学科的可能。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而教育规律与教育活动内在本质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从教育学中对教育规律的阐述,我们抛砖引玉地概括教育技术之“道”,教育技术之“道”就是让教育技术遵循本身的发展规律,而不是人为地过分夸大教育技术之本能,是教育技术充分展现桥梁学科的作用时,自然顺应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对教育技术的合理的诉求,是教育技术学中最基本的、最一般的、最普遍的规律,也是教育技术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如果有人违背这种诉求与规律,就会使教育技术在整个的教育过程中显得“格格不入”,把教育技术陷入尴尬的局面。原因是我们经常大张旗鼓地宣扬教育技术在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变革学习环境等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却不分场合、不分情境、不分内容地使用教育技术,把教育技术“塞入”课堂、教师“表演”教育技术,让所有的人都误以为使用教育技术总比不使用教育技术效果好,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也是教育技术发展至今走向瓶颈的主要原因。教育者不能仅仅在教学过程中“表演”教育技术,学习者也不能仅仅在学习过程中过度“依赖”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投入”与“产出”让外界产生了怀疑,甚至我们自己都产生了疑问,归根到底,是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缺少“道”,缺少一种规律,一种符合对教育技术合理欲求的自然规则。这种规则就是教育技术基本规律,就是教育技术之“道”。

任何一门学科的构建,理论基础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相当薄弱,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教育技术学其实是一个舶来品,大部分的教育技术理论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从美国吸纳进来的,虽然我们一直倡导创建有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学科,但至今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那些深深地被西方尤其是美国教育技术理论影响过的学者们是无法摆脱美国学者对教育技术看法的观点的,至少目前来说是这样的。大多数情况,当别人问及教育技术是什么的时候,绝大部分人还是会用美国AECT的定义来回答。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无奈,其原因是我们一直喊着教育技术亟须本土化、特色化口号的同时,却没有找到教育技术之“道”,没有抓住中国教育技术的根,没有抓住根,再茂盛的枝叶终究会枯萎。只有尽快寻找到教育技术之“道”,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技术学科自身的特点与优势,真正展示出教育技术的“魅力”与“价值”。而不是成为一种“噱头”或“手段”。找不到教育技术之“道”,教育技术学学科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在教育大学科群体系中漫无目的地前行,不被认可、不被重视。虽然教育技术之“道”的发现之旅很艰难,但我们必须踏上寻找之路,这就是教育技术学的形而上,不怕形而上就怕上不去。

三、为什么要研究教育技术之“道”

1.研究教育技术之“道”的原因

提出这个问题源于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长期处于“工具理性”的统治下。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曾对“工具理性”有过这样的批判,他们认为“工具理性”把世界抽象为“空洞的存在”,否认任何主体性的经验和感觉,剥夺了其可能的丰富性;工具理性关注的是实用目的,将事实与价值严格区分,其本质是维护技术统治的合理性。很多人只关心教育技术能做些什么?没有人愿意去探究教育技术“灵魂”深处的东西。大部分人都认为教育技术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学科,至于其中有什么规律大可不必在意。这种典型的教育技术“应用”倾向的发展已严重阻碍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问题出现后我们回过头来寻找教育技术理论来解决,却意外地发现大部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无外乎就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的简单组合与加工。这已不太可能解决目前教育技术出现的种种问题,于是我们提出教育技术之“道”即教育技术原理,我们深信教育技术中一定存在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其他规律的规律,可以指引教育技术向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原理性的东西。

2.研究教育技术之“道”的意义

叶澜教授曾指出:“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离‘根’离‘土’,长期未构筑起自己的‘家园’,长期保留着‘舶来品’这一从降生之日就带有的‘胎记’”。整个教育学学科尚且这样,更何况我国的教育技术,因为教育技术根本不是“出生”在我国。所以追寻教育技术之“根”对正确地认识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具体可体现如下几点。

第一,重新审视教育技术学科体系及基本理论。

教育技术之“道”是寻求教育技术知识领域里面最普遍的、最一般的、最基本的规律。这个规律可以是已有规律的规律,是最普遍的。这个“道”本身存在于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之中的,并不是什么新的理论,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发现它,也可以说是教育技术蓬勃发展现象背后的本质。然而就目前我们似乎还无法列举出几个有关教育技术学中最普遍的规律。这并不是说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至今没有一般规律,而是我们无人去研究与揭示这种规律。正如孙喜亭所言:一个事物的发展规律就是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也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内部矛盾。教育技术研究领域里面有关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的研究不是以“教育技术学”为研究对象,而是以“教育技术”为研究对象。教育技术之“道”应该是对教育技术学的陈述,而不是对教育技术的陈述。其实我们常见的有关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研究大都存在着“名”与“实”不符的现象。似乎与教育技术相关的都可以叫做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心理学的、传播学的、技术哲学的等等,这种“大杂烩”的理论怎能不叫外人甚至教育技术领域内的研究人员提出质疑。理论根基不统一、不稳固怎么能建立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虽然在很多时候教育技术研究领域被称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因为就目前来说教育技术学仍然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存在唯一,只存在区别和影响,但关乎一个学科的基本的理论、规律还是要唯一的。否则我们永远无法达成对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的统一建构,也无法给后人留下永远传承下去的教育技术的灵魂。

第二,可以让教育技术领域从业者正确对待自己的领域。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不仅是一种以目的为导向的工具,还是一种人的社会存在方式,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更是一种“解蔽”状态。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确应该好好体悟一下教育技术的灵魂,不能再简单地把教育技术看作是一种工具,而应该关注使用技术的人,不能忽视人的作用,只有人才具有创造的本能,才能对教育技术领域的未知状态进行“解蔽”。故教育技术领域不能仅在主体一客体的技术哲学框架下发展,而应该在教育技术里融入人的本性,使教育技术各种应用的合理化潜能得到有效地激发。不能只注重教育技术的形而下学,要体悟教育技术的形而上学,所谓的形而上学是指研究事物的本质或世界本源的知识领域,它超越了以经验为基础的归纳科学的领域。我们要寻找教育技术问题的终极原因,而不是表面的“器物”现象。

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从业者的专业背景“纷繁复杂”。有教育学背景的、心理学背景的、传播学背景的等等。在某种意义上说,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以不同的视角去研究教育技术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教育技术本身就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这种交叉性学科需要不同研究领域的人对其以各种方式进行研究。但前提我们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目标,不能孤注一掷,各自为营。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亦或者是几个团体的事情,而是所有人的事情。研究技术的不能轻视理论,研究理论的也不能忽视技术。不能以实用主义为目的看待自己的研究领域,更不能只注重思辨式的研究,应该走出“象牙塔”,理论与实践要统一,要多倾听一些一线教师的“声音”。教育技术之“道”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看待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关注的是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内部矛盾和发展的必然性。这种创新是以教育技术学的知识积累为基础,而不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知识而注入教育技术研究领域里,这将清楚地告诉我们,与其简单地把其他学科的概念、理论套用过来去“创造”一些“洋词汇”,不如去挖掘隐藏在教育技术现有的知识背景后的一些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是发展教育技术必不可少的原理,是教育技术的“灵魂”,也是构造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根本保障。

第三,可以提高教育技术研究者的“心智”。

篇5

作为一本专注于“外语电化教学”的期刊,三十年来,《外语电化教学》与广大外语教师和业内人士共同见证了中国外语教育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辉煌历程,记录了中国外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坚实脚步。三十年来,《外语电化教学》共发表各类文章三千多篇,这三千多篇文章是外语与IT的业内专家、学者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与众多的读者、专家、学者和中国语言实验室厂家共同打造的历史丰碑,也可以说这三千篇文章凝聚成了中国外语教育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壮丽诗歌,汇聚成了中国外语信息化建设的雄伟画卷。

三十年来《外语电化教学》伴随着我一起成长,沐浴着她的辉煌,我也从一名普通的读者,成为了一位钟情于她的作者和研究者。1993年,我在《外语电化教学》发表我的处女篇“高三英语复习课的新颖做法”(1993年第3期),不久就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从此我与《外语电化教学》“结情”至今,笔耕不停,探索不断。正是《外语电化教学》使我结识了很多同行朋友。正是《外语电化教学》使我的教学、学术兴趣和人生轨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她引导我走进这一学科的殿堂,使我有了今日之成果,能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饮水思源,我怎能不热爱她呢!她为我的教学、科研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我怎能不感激她呢!每当我读到《外语电化教学》新的论文、新的观点、新的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时,总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动。回首这三十年,我感慨万千,思绪万千。谨此,我借用古人诗句“欲寄相思千里月,随风直到汴梁西”表达我对《外语电化教学》的衷心祝贺,并向贵刊及辛勤耕耘在这块园地的历届编辑和匿名评审专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我还应当特别感谢的是《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的盂庆和老师、陈坚林教授、施行老师、陈红老师和胡加圣老师,他们精益求精、甘于寂寞、耐心服务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锐意进取,奋发向上。

近三十年来,教育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幻灯机(片)到实物投影,从计算机到多媒体,从多媒体到网络,从网络到云计算、物联网、语义网,从语音室、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自主学习室到无线的无所不在的学习(u―Leaming),教育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外语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当代外语教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是一个理性的飞跃,是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在这场革命性的变化中,外语教师、外语学习者和语言实验室厂家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外语电化教学》也如此。面对中国外语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势、新挑战,在经历了三十载风雨历程之后,《外语电化教学》形成了精益求精、务实进取的发展基调,这是顺应教育信息化趋势的需要,也是期刊的战略愿景。

三十年来,《外语电化教学》注重创新发展,以“精益求精、务实进取”精神为动力,牢牢把握语言、技术与外语教学向纵深发展的战略机遇,服务于我国外语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于我国外语教学。该刊始终坚持思想上和学术上的高标准、高品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从内容到形式,都能贴近外语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努力实现思想性、学术性、技术性与应用性、可读性、现实指导性的有机结合。《外语电化教学》与时俱进,坚持期刊内容、编辑技术与管理的科学化。特色是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期刊质量优化的关键。在栏目设置方面,从特定时代和特定学科两个角度,结合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色,在栏目设计和选题策划上,注重突出学术导向,从而有利地构建了品牌栏目,并在众多学刊中突出了自己的办刊特色。同时,密切关注语言、技术与外语教育重点、热点和难点,配合外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发表了大量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理论文章、实验报告。刊登在《外语电化教学》上的许多文章,内涵充实,理论新颖,见解独到,意义深刻。文章中揭示的新动向、展示的新趋势、提出的新理念、开拓的新领域,都带给读者以新的视野、新的感觉、新的认知,真正实践和体现了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可读性相结合的办刊方向。所载文章被广泛引用和转载,较好地发挥了期刊指导语言、技术与外语教学实践的作用,有效地引导了我国外语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发展,获得了好评。特别是在2008年CssCI期刊评选中,按各种评比数据(如载文量、被摘率、被引量、被索量等)排序来看,《外语电化教学》位居“外语类”第10位。这充分显示了该刊的质量目前已达到了较高水平,成了高校职称评审的主要依据。毫无疑问,《外语电化教学》也是我国研究外语教育信息化的权威期刊,它的主流地位是无可否认的。

篇6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从知识与智能等方面,论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素质教育 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现代教育技术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使其在创新人才培养及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真正位居制高点。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教育是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具有一定道德素质的人的社会活动,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行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对于大学教育来讲,素质教育就是要突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从而为他们奠定做人和做学问的基础,并具有较高层次人格的文明程度。具体地说,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进行知识和智能的培养;二是既要使其具有专业指向性,又要使其全面发展;三是既要注重近期效益,更要注重长远效应。

1将知识教育转向智能培养

当前,新知识大量涌现,一个人即使拼命地攻读也难以读完或记住他将从事的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今天的大学教育已不能再把单纯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职能,而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智能、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如幻灯、电视、计算机等,使信息的载体发生了变化,用数字、语言、图形、摹拟和图像形式完成教育任务,极大地刺激学习者的眼、耳、口、手等器官,可同时发挥左右大脑的作用,使学生的大脑得到最佳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有关未来的种种情况以令人可信的形式模拟展示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对待未来的能力。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培养了学生高度的注意力、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想象力和记忆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缩短了掌握知识的时间,培养了学生的智能。

2将专业培养转向双向培养

随着科学领域的扩展和研究的深入,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培养双向人才,即培养既具有专业指向性,又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就必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快学生的学习速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去编制和选择各种电教媒体,将众多能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加以选择和组合,使之能最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在使学生学好专业的同时,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可利用录音机、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等教学媒体,将学生自我训练的技术、技巧与标准示范对照并矫正,使学生迅速掌握技术要领,培养了学生的技能技巧。另外学生通过对视听教材及多媒体课件的学习,还能从图象的画面、构图、色彩以及音乐中得到美的启迪。现代教育技术还能及时反映现代技术的新成果,不断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其知识水平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调。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素质教育中,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既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增强学生智力、思想品德、技能技巧全面均衡地发展。

3将近期效益转向远期效益

篇7

1.计算机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1.1计算机教育技术的经济放益作用

计算机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教育技术育韵;提高教育质量,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利用先进的科技方法来服务于教育于业,通过对课程教育的课程开发,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课程的有效的设计,有规划的教学, 能够扩大教育规模,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资源,可以节省买印刷书籍的资金,同样的,利用网络技术,随时可以在没有老师教的清况下学习,也节约了受教育者的学习时间,让受教育者能够在没有老师白勺清况下更好的自学,也扩大了教学范围,教学空间。

1.2计算机教育技术可以为学者创造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

计算机教育技术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全球化的优势,利用计算机超大存量的优势,为受教育者提供超级丰富的学习资料,各种绚丽多彩的图片,通过计算机可以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学习讨论,有利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非常广泛的学习空间,多媒体丰富的声图并茂功能运用到教学中, 比单纯的教师课堂只用黑板的教学方式更具有吸引力,计算机教育技术的多样化,让学生的自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新的学习平台。

2.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全面实施计算机文化教育的强烈意识

当前在计算机领域出现的许多事件,如“黑客”攻击、偷窃信息、计算机病毒泛滥等,有的是集体行为(如敌对国家、竞争对手等),有的是个人行为,这些人都是计算机高手、计算机“怪才”,他们利用高超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犯罪,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负责任的计算机文化修养。因此,高校计算机教育,必须树立强烈的全面教育意识,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机文化教育。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个问题,只重视知识与技能传输,却忽视了计算机文化修养教育,使高校计算机文化教育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没能真正发挥计算机文化教育的社会功能,影响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2.2缺乏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教育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和主要方向。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建立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各单位也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但是,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还是停留在黑板加粉笔、教科书加教案的水平上,其中重要原因在于高校教师缺乏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对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不能熟练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以充实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怕运用不当降低教学效果,从而导致先进的信息技术不能充分被教师利用的状况。

2.3缺乏超前的新技术发展观念

随着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群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等已广泛地运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高校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舍此难以担负起高技术条件下经济建设的重任。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缺乏超前的新技术发展观念,既影响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也不能更加敏锐地把握高技术的发展,更影响了计算机教育自身的发展。主要表现就是缺乏接受新技术的积极态度,导致利用新的信息技术的能力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结果便是计算机教育理论修养欠缺,将新信息技术应用于自己学科领域的意识不强,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不够。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影响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培养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十分不利。

3.计算机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

3.1计算机教育技术的多媒体化

“多媒体”不是多种媒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集成在一起,它是用来扩展人与计算机交互方式的多种技术的综合。直至90年代初期,人机交互方式仍主要是通过基于文字或简单图形的界面来实现,枯燥而单调。多媒体技术则为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全新的手段,这包括:高保真度的声音、达到照片质量的图像、二维和三维动画,甚至是活动影像。近年来,在关于教育技术的国际性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上所发表的论文中有70%-80%都与多媒体有关,多媒体教育应用正在迅速成为教育技术中的主流技术,换句话说,目前国际上的教育技术正在迅速走向多媒化。

3.2计算机教育技术多媒体下劫勺运用方向

在教学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创设一些剧作情景,有利于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提高学引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育中,确实能给受教育者带来很多益处,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将文字和图郁吉合在一起,也也可以将影视和声音结合在一起,到达一种“ 文图声相并茂” 的效果,便于受教育者接受和理解。

篇8

【关键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立项课题;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7-0043-06

引言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不仅代表了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最高层次与水平,还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分支领域,自2001年开始,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规划办”)列为单独的学科申报。因此,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开展研究,不仅可以梳理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还能够管窥教育技术研究的取向与趋势。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1—2012年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量化分析与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思考并提出了针对性强的合理化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更好更快发展建言献策。

一 研究方法与工具

1 研究方法

为了更加准确地对2001-2012年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展开全面系统深入的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本文最终选择并确定运用内容分析法。所谓内容分析法,就是对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又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以预先设计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明显、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分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做出叙述性的说明。本文严格按照内容分析法的步骤与要求,将研究类目设计为立项课题数量、类别、分布和主持人四个维度共九个方面的内容。

2 内容抽样

研究样本来源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官方网站(http://)公布的历年立项数据资料,其中2002年没有申报和立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因此该年度没有课题立项数据。除教育信息技术学科外,在教育基本理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学科领域,也有诸多教育技术类研究课题获准立项。因此,本文将与教育技术学科有联系的立项课题全部列为研究对象,并运用数据处理软件Excel 2010和SPSS V17.0,对研究样本进行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自2001年以来,获准立项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课题共计395项,逐年分布情况详见表1。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任友群教授联合申报的“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课题,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国家重点课题,是研究样本中唯一的双主持人课题。对于该课题,本文在统计课题总量时按1项处理,其他维度则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各0.5项处理。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立项课题数量与立项率

(1)立项课题数量

随着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普及和深入应用,我国教育技术研究正越来越受到社会认可和学界重视。2001年以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数量的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不难看出,2001年的106项为历史最高值,而2004年的8项则是历史最低值。整体来看,立项课题数量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2001-2004年的下降阶段,立项课题数量呈直线下降趋势;2005-2007年的回暖阶段,立项课题数量较2004年有明显增加,但整体水平不高;2008-2012年的攀升阶段,立项课题数量较2007年进一步增加,一直维持在30项以上。笔者认为,立项课题数量的多少,不仅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总量的影响,还与教育技术研究人员的课题申报数量密切相关。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立项课题数量的多少,也代表着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多寡。

(2)课题立项率

立项率是指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数量占当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总数的比例。自2001年以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课题的立项率一直处于起伏波动状态,但整体趋于平衡,如图2所示。数据显示,2004年5.3%的立项率为历史最低值,2006年9.6%的立项率为历史最高值,从2010年开始立项率基本稳定在8.0%左右。从课题总量来看,2001-2012年间教育技术类课题累计立项395项,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累计立项5384项,总立项率为7.3%。从学科分布来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资助14个学科,学科平均立项率为1/14,即7.1%。不难发现,在2003年、2004年和2005年之外的八年里,教育技术类课题的立项率普遍高于总立项率和学科平均立项率。由此表明,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科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在教育学科群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2 立项课题类别与主题

(1)立项课题类别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分为国家重点、国家一般、国家青年、教育部重点、教育部青年和教育部规划六大类别。从2006年开始,规划办取消了教育部规划课题的评审与资助。表2数据显示,2001-2012年间教育技术类课题累计立项395项,其中国家重点课题8项,所占比例为2.0%;国家一般课题、青年课题分别为45项和28项,对应比例为11.4%和7.1%;教育部重点课题、青年课题和规划课题数量分别为181项、63项和70项,对应比例为45.8%、16.0%和17.7%。由此可见,教育部重点课题是规划办的首要资助目标和重点资助对象,其次是青年课题的资助。这表明国家不仅重视教育技术主体研究力量的巩固,还注重新生研究力量的培育。遗憾的是,教育技术类国家重点课题立项数量偏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决定的。作为教育学科门类下的二级学科,在推动和促进我国教育变革和发展过程中,还无法产生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革命性影响。

(2)立项课题主题

通过对立项课题研究主题的统计与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和掌握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还有利于归纳和总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2001-2012年间获准立项的教育技术类课题,研究主题覆盖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各个方面,从学科基础理论,到网络与远程教育,再到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的教育教学应用,内容十分全面、丰富。表3数据显示,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对网络与远程教育给予的关注最多,其次是教育技术的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关注相对较少的是教育信息化和新技术新产品的教育应用。究其原因,一是由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进入教育教学领域的时代背景决定的,21世纪以来,我国网络与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开展得如火如荼;二是由教育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和进步的内在需求决定的,不仅教育技术学科本体理论需要发展和完善,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也是迫在眉睫,加快教育信息化更是刻不容缓,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法的教学应用也是时不我待。总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突显时代特征,研究主题与党和国家的重大教育决策、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以及教育教学领域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和新问题紧密相关。

3 立项课题分布

(1)区域分布

分析立项课题的区域分布,不仅能够揭示我国不同地理区划间教育技术研究水平的高低与差异,还有助于实现教育技术研究的统筹安排和协调发展。笔者按照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七大地理区划,对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华北和华东地区的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数量非常接近,两者合计247项,占全国立项课题总量的62.6%;其次是华南地区的50项,所占比例为12.7%,其中广东省立项41项,贡献最大;华中、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的立项课题数量非常接近,对应比例也相差无几。统计结果不仅准确客观地反映了近十年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也揭示了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实力和水平,东西部之间、不同地理区划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力量极度不平衡。

(2)省市分布

2001-2012年间获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的省、市、自治区有30个,立项课题覆盖率为96.8%,是唯一没有获准立项课题的省区,统计结果详见表5。排名第一的北京市是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核心省份,获准104.5项课题,占立项总课题的26.5%。处于第一集团的有广东、江苏、上海和浙江4个省市,对应比例均超过7%,上述地区也是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重要区域,高校众多,整体科研实力雄厚、水平突出。处于第二集团的有吉林、湖南、湖北和天津等17个省区,立项数量为6~12项不等,所占比例均在2%左右。立项最少的则是安徽、福建和云南等八个省区,立项数量为2~4项不等,对应比例均不超过1%。笔者认为,教育技术立项课题的省市分布情况,与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社会各领域对教育技术的认同程度,以及教育技术自身的发展三个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3)机构分布

获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课题立项的机构分布情况,详见表6。统计结果表明,高等院校是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中坚力量,2001-2012年间高等院校共获准立项课题280项,占立项课题总量的70.9%。紧随其后的是教科院、教科所、教研室等研究机构,获准44项课题,对应比例为11.1%。此外,广大中小学校、广播电视大学、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电化教育馆、继续教育中心和教育服务机构也是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不可或缺的补充力量,为我国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海市医院牛梁同志申报的“新型计算机医学考试题库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课题,获批2001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由此可见,参与我国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研究主体正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4 立项课题主持人

(1)隶属单位

分析课题主持人的隶属单位,可以从微观层面剖析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力量的分布态势。2001-2012年间,获准4项以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的单位共有23个,数据详见表7。不难看出,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主要集中在16所高等师范院校,其中北京师范大学以29.5项课题独占鳌头,紧随其后的是华南师范大学(28项)、南京师范大学(17项)和华东师范大学(16.5项)。同时,立项课题还集中在教育部直属机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中央电教馆等部门。当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综合性高水平大学,在我国教育技术研究方面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实力和水平,发展潜力巨大。

(2)核心主持人

核心主持人是指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课题数量较多,在教育技术领域影响较大的课题研究负责人。根据文献计量学的普赖斯公式,可以计算出教育技术类课题核心主持人的最低立项数。依据取整原则,本文将立项2次及以上的主持人确定为教育技术类课题核心主持人,共计31人。其中,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教授先后主持过3项课题,其余29人主持过2项课题。分析发现,31位核心主持人均为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育技术研究的领军人物,且大部分主持人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其研究成果在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先生、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先生和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先生等,由于年龄等因素影响,近年来较少主持课题,但他们的学术贡献是划时代的。

三 思考与讨论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深入推进和终身教育观念的不断普及,教育技术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也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但是,教育教学环境的改变,学习观念和方式的转变,以及教育技术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都将给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对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结合21世纪以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的特点,笔者认为,我国教育技术后续研究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1 加强立项研究,提升教育技术学科地位

教育技术在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与实施,给我国教育技术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对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与要求,这不仅增加了课题研究的难度,还给研究人员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了应对挑战,一方面,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的研究,认识课题研究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带来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在行动上要积极主动地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课题,不断增加立项课题的数量和比重,努力提升立项课题的级别。当然,教育技术的学科地位,不仅仅通过立项课题的数量和级别来体现,更主要的是通过课题研究的学术成就、贡献、影响和学界认同来体现。

2 注重机会公平,统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是《规划纲要》确立的基本国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而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教育技术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同样,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也需要公平的课题研究机会,也需要公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2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统计结果显示,2001-2012年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过度集中于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数十所教育技术研究实力强的高校。虽然这与学校办学层次、学科发展水平和整体科研实力等客观因素有密切联系,但是已经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不公平。只有更加注重机会公平,才能更好地统筹学科发展。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促进教育技术研究的机会公平,统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一是研究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通过学术“传、帮、带”方式,一对一地对口支援西部、边远和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课题合作方式,快速提升落后地区的科研水平;二是规划办要在保障促进教育技术均衡发展底线基础上,加强对研究基础薄弱但有发展潜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课题立项机会和科研机会。

3 关注区域弱势,实现教育技术学科均衡

教育技术立项课题的广泛分布,有利于实现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区域均衡发展。但统计数据表明,2001-2012年间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雄厚的财力支撑有利于促进课题研究,但忽视弱势地区的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立项,容易导致恶性循环,将进一步拉大区域间教育技术的发展差距。为了克服马太效应,逐步实现教育技术研究的区域平衡,在名额分配上应该向西部、边疆和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和教科研院所适度倾斜,同等条件下要对它们申报的课题优先立项资助。在优惠政策照顾的前提下,西部、边疆和民族地区的教育技术研究机构更要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水平,保证立项课题的研究质量和水平。另外,在立项经费资助上可以尝试区别对待。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立项课题,应该给予更多的经费支持额度,以解决研究经费短缺的问题;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适度降低经费支持额度。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单位是只缺项目不缺钱,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单位则是既缺项目更缺钱。

4 紧跟学科前沿,深化教育技术研究领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教育技术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教育技术是涉及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它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还需要以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学科本体理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研究和实践主体的多元化是教育技术学科的显著特点。因此,面对日益网络化、智能化和虚拟化的教育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必须不断拓展新的研究主题和实践领域。在兼顾新兴研究领域和主题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现有研究领域与主题,如教育技术学科基础理论、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学设计与评价、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等研究领域,需要更加系统、全面、深入、科学的实证研究。

篇9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成就;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8―0042―05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大体上由潜学科、发展学科、发达学科三个阶段构成。[1]尽管我国教育技术学经过了70多年的建设,建立了较完备的人才培养途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教育技术学科仍然处于“发展学科”阶段,要想成为“发达学科”,还需教育技术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进入“十一五”期间,有必要重新审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促使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如何正确理解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要想回答这样的问题必须理清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内涵,要想理清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内涵必须理清学科和专业的内涵。

1 学科与专业的内涵

学科是区别学问的科目,像语文、算术等。(《四角号码新词典》,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56页)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中华人们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辞海》中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并指出“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2]

周川教授认为专业可以从广义、狭义和特指三个方面理解。从广义的角度看,专业即某种职业不同于其它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狭义的专业,主要是指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所谓特指的专业,则是指高等教育学意义上的专业――高等学校中的专业。[3]

在实际应用中,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理解有些混乱。有时认为学科是种概念,专业是属概念;有时认为学科是属概念,专业是种概念。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学科是科学学概念,专业是教育学、社会学概念。本文采用的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学科”是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的划分,“专业”是知识的专门化领域,是人才培养与需求的结合点。

龙春阳在论文《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建设和人才培养》[4]中对学科和专业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论述。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学科的划分和专业的设置标准不同。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有时一个学科下面设置多个专业,有时一个专业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例如,历史学科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专门史等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则需要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支撑。②学科和专业的构成要素不同。通常认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具备3个要素:特定的研究对象、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专业的构成要素主要是由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中的人所组成。③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学科以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为目标,向社会贡献科研成果,推进知识的发展与创新。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以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为己任,为社会发展提供不同层次人才。

学科和专业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平台。②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③专业培养的人才为学科知识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2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高校中的两项重要的建设工程,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都是高校工作的中心。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环境,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主要有以下4点区别:①目的和内容不同。学科建设的目的是提高高校的整体实力和水平,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对科学研究的需求,而专业建设仅仅是为了人才培养的需求。②建设对象不同。学科建设的对象是学科,而专业建设的对象是专业。③管理部门不同。学科建设的管理部门是国务院学位办、地方省级学位办和研究生院(部、处)。专业建设的管理部门是教育部高教司、省教育厅高教处和教务处。④地位和作用不同。学科建设关注的是学科前沿问题,其主要作用是知识的发现与创新。专业建设的作用是人才培养,即本科生的培养。[5]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了知识的实践基地。一般说来,研究型大学比较注重学科建设,应用型大学比较注重专业建设。

3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是指为发展教育技术学科而展开的学位点的建设,主要包括教育技术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队伍建设、研究成果产出等。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是指为发展教育技术专业为目的而展开的本科或专科建设,主要包括教育技术教学队伍建设、专科和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等。

教育技术学是在人类分工进一步细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进一步交融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教育技术学的交叉学科性质进一步凸显,这决定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具有特殊的内涵。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不是单一的学科建设,而是多个学科的综合建设。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需要不同学科的支撑。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有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学习理论、系统理论、非线性科学理论等。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有电子学技术、物理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教育技术学的实践领域有教育领域、企业领域、军事领域、医学领域等。“木桶理论”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显得苍白无力。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成败,有时不是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往往根据自己的实践领域和研究范围,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技术和理论,而不是补上那块最短的木板。

二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联系和区别

与其它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一样,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依托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的联系如下:①教育技术专业的出现,促使教育技术学科的出现;教育技术学科的出现,促进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在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发展初期,先有社会需求懂运用电气化设备(幻灯、投影、电影、广播等)进行教学的人才,才出现了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这个专业。1936年9月,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创办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学制2年,第一届共招学生24名。[6]这是我国最早的电化教育专业。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学制四年。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河北大学3所大学设立硕士学位授予点。电化教育本科专业的设置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的设立,标志着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纳入正轨,走向新的征程。②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是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知识源泉,为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知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在丰富和发展自身学科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还为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对明确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规范教育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和指导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③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是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实践平台,是连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社会服务的桥梁。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的区别如下:①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教育技术学科的实力和水平,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满足人类对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需要,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目的是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培养社会所需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从人才培养方面看,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培养的是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教育技术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培养的是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教育技术专科生、本科生)。从内容上看,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重心是导师队伍建设、学位点的建设、本领域前沿知识的探究等,工作突出科学研究,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重心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本专科课程的建设等,工作突出教学管理。②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对象是教育技术学科,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对象是教育技术专业。③和其它学科和专业的管理部门不同一样,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管理部门也不同。④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作用是提升学科地位,培养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作用主要是提高专业水平,培养应用型人才。⑤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完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研究,培养高层次的研究人才,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直接把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彰显教育技术学科的社会价值。

一般来说,设有教育技术博士点、硕士点的大学比较注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其它普通院校比较注重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不是“孤立的两张皮”,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学科建设可以带动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可以促进学科建设。

三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教育技术学是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知识的剧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需要更好地传递人类知识的理论和技术,这促使教育技术学科的建立和教育技术专业的出现。第二,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发挥了“教育技术精神”(电化教育精神),促进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地快速发展。

1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经过教育技术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教育技术学科基本上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

焦建利在其论文《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7]中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阐述。目前,我国有关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的观点有:过程资源说、现象规律说、教育中的技术说、教育媒体和方法应用说、技术问题说等。国外对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问题的观点有:课题内容说、定义界定说、任务描述说。此外,李康从狭义层面上限定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为“媒体技术(现代视听媒体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而产生的现象和规律”[8]。

李龙、李陆平、谢百治等人分别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9]、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10]、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11]、军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12]等进行了探讨。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得到完善,形成了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材(如,李克东主编《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胡隆主编《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导论》等)。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还表现在重点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水平、高层次人才培养、专业期刊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13]。

重点学科建设方面。20世纪我国教育技术重点学科只有两个省级重点学科(1986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199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成为甘肃省重点学科)。进入21世纪,我国拥有了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6个省级重点学科(西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

科学研究方面。“七五”期间、“八五”期间、“九五”期间、“十五”期间、“十一五”首年,国家级教育技术课题的立项数分别是1、4、24、124、14,占总课题的比例分别是0.81%、0.88%、2.82%、4.37%、6.14%。从2003年至2006年,教育学一级学科全国精品课程共有25项,其中教育技术学精品课程占7项。在2001年度,国家优秀教学成果评奖中,一等奖56项,其中教育技术占4项,二等奖434项,其中教育技术占16项。在2005年度,国家优秀教学成果评奖中,一等奖总数59项,其中教育技术占4项,二等奖537项,其中教育技术占30项。从教育技术学论文看,2000年至2004年CSSCI引用在10次以上的教育学科论文,共66篇,15篇教育技术学方面的论文入围,占22.7%。从教育技术学著作和教材的影响来看,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南国农教授主编的《电化教育学》和《信息化教育概论》、祝智庭教授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在教育学类著作中获得了较高的引用率。从著作和教材发行量看,南国农教授主编的《电化教育学》发行量达到20万册以上,陈琳教授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发行量达到10万册以上。从国家级规划教材看,教育技术学著作和教材的份额提升,共有26部入选。

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已经形成规模,教育技术博士生培养方兴未艾,教育技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拉开了序幕。2008年共有74所院校[14]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8所院校设有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此外,南京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分别招收高等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从2004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与瑞博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共建国内首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分别设立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

专业期刊建设方面。打造了两个教育技术学权威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有8种教育技术学期刊(《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开放教育研究》、《外语电化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国远程教育(上)》、《现代远距离教育》)进入CSSCI。此外,还建设了《中国医学教育技术》、《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远程教育杂志》、《中小学电教》、《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导刊》等刊物。

学术交流方面。2001年由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创办的“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已经分别于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五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以及下属的10多个专业委员会已经成为探讨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推动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学术会议。全国教育技术博士论坛已经成功在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CETA)已经成功举办五届。2006年7月,“首届全球ET学术峰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已经成功举办十一届。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IDEC)已经成功举办七届。教育技术学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有力推动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此外,建设了一批优秀的教育技术网站,例如:中国教育技术网、中国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科网、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网、教育技术学科资源网等,为交流教育技术学科资源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 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明确了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

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教育技术本科专业规范经过前期调研、三次“教指委”工作会议、两次全国范围教育技术学专业系主任研讨会,基本确定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五个培养方向,即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育媒体技术、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远程教育。[15]

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构建了教育技术专业系统的五个模块。这五个模块分别是学校平台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方向核心课程、专业任选课和试验课程。[16]此外,还建设了一批优秀的教育技术精品课程。随着一些优秀教材的出版和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内容有了较大改观,专业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规范了教育技术专科生、本科生教育,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教学队伍建设和专科生、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教育技术学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立,培养的较高层次的人才充实到教学队伍中,提高了教学队伍的质量和水平。2007年有208所院校[17]招收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这些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满足了社会发展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四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对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教育技术学科归属问题有待解决。②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还不是十分明确。③教育技术学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尚未完整建立。④教育技术学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有待完善。⑤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方面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差距比较大。⑥教育技术学科学研究水平有待提高。⑦教育技术学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人才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不能为专业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⑧专业期刊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在国际上权威性不高。⑨学术交流数量较多,但是交流水平和质量有待提升。

当前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陈琳教授在其论文《中国教育技术本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18]中总结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面临6大问题:①专业的知晓度较低。②专业的教育改革缓慢。③专业办学水平悬殊太大。④专业定位不准。⑤师资水平远不适应专业发展需要。⑥缺少忧患意识和前瞻考虑。此外,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过多,专业类型过杂,应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2007年,高校招生中[19],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名称有: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师范)、教育技术学(影视媒体技术方向)、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师范),专业类型有:教育学类、文学类、工学类、管理学类、理学类。

隐藏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问题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技术学科的不成熟性”是一个主要原因。也就说,我们还没有较好地把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规律,还不知如何更好地建设教育技术学科和教育技术专业。

2 解决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解决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所能达到的,这需要教育技术工作者发挥教育技术精神,长期奋斗下去。总的指导思想是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依据问题找对策,瞄准方向找出路。

解决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的策略。①倡导把教育技术学设为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中设立“交叉学科”,把交叉学科性质比较突出的学科,如:教育技术学、知识科学、体育学、资源科学等设为“交叉学科类”下的一级学科。这样就解决了教育技术学科放教育学类、文学类、工学类、管理学类、理学类下都不合适的尴尬局面。②适当加强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的研究。③继续探讨教育技术学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④继续完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⑤强化教育技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建设,缩小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差距。⑥继续提高教育技术学科学研究水平。⑦适当增加教育技术博士点数量,以满足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⑧提高专业期刊的办刊质量和水平,建议部分刊物设置“教育技术环球视点”专栏,面向全球征集高质量稿件,争取创出世界一流的刊物。⑨在追求学术交流数量的同时,注重交流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解决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的策略。陈琳教授给出来解决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4条建议[20]:①加强宣传,突破重围。②启动全国性的教育技术本科教育评估。③科学论证,明确专业定位。④大力提升师资水平。此外,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是解决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好方法。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相通的,不是孤立的。学科建设问题的解决促进专业建设问题的解决,专业建设问题的解决影响学科建设问题的解决。应该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带动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3 当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对不成熟性决定了教育技术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和专业发展。促使教育技术学科从发展学科向发达学科迈进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了教育技术工作者当仁不让的两大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刘仲林. 跨学科学导论[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65-67.

[2] 冯向东.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 2002,(3):69.

[3] 周川. “专业”散论[J]. 高等教育研究,1992, (1):79.

[4] 龙春阳.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 文教资料, 2006, (26): 14-15.

[5] 梁传杰,刘双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比较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1):105-106.

[6] 吴在扬. 中国电化教育简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30.

[7] 焦建利.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J]. 中国电化教育,2005, (8):21-22.

[8] 李康.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1):4.

[9] 李龙. 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 电化教育研究,2003,(9):3-6.

[10] 李陆平,谢百治,祝文生.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3,(3):58-59.

[11] 李龙. 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三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3-8.

[12] 谢百治,田屹,邓祖道,朱艾华,蔡耘,李冰. 军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05, (12): 18-22.

[13] 陈琳.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的世纪提升[J].中国电化教育,2007,(9).

[14]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查询[DB/OL].

[15][16]黄荣怀,沙景荣.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05,(1):6.

篇10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电工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和挑战。现代教育技术在电工专业教学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为新时期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其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向。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电工专业教学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从对专业课教师的影响及对电工专业学生的影响两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电工专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电工专业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普及和应用,课堂教育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电工专业进行研究,结合电工专业的教学的特点,对于电工专业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作用。本文对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用于电工专业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和比较新颖的教学理念,对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和管理,从而完成对教学过程的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学软件的设计、教学环境、教学模式的开发、教学软硬件、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的管理、教学环节的实际应用、现代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电工专业教学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取得了一定进步。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信息技术种类非常多,具体包括卫星广播电视技术、模拟和数字音响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理念进行指导的前提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充分发挥其指导教学的作用,按照教学课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承受能力,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方式进行选择和应用,以此对教育资源、学习资源进行优化。尤其是电工专业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逐渐呈现出其独特的教学形式,让电工专业教学的模式发生重要变化。下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用于电工专业教学应用优势进行总结和分析。

第一,现代教育技术帮助电工专业教学向信息化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对于电工专业来说相当于是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表示教育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应当提升自己的教学层次,不能仅仅从教育的层面看待教育信息化的问题,应当结合技术层面分析。一方面,从教育层面来说,教育信息化可以简单概括为开放交互、共享协作;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教育信息化向多样化发展,网络信息化、多媒体信息化、数字化等。教育信息化中需要着重强调的是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教学资源为内容,信息技术是前提,信息资源利用是主要目的,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使得师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控制而共享学习资源。

第二,现代教育技术利于电工专业教学理念发生重要变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电工专业教学理念也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一员。现代教育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电工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进行激烈地碰撞。具体体现为电工专业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和教学的主题,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充当指导的角色,关键是要让教学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电工专业教学中尤其注重每位学生的特点,按照其特点开展教学模式的匹配。

第三,现代教育技术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充分结合,对于常规的教学理念来说是一次重要变革。以前的电工专业教学特别注重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且认为其他影响因素不是那么重要。建构主义提倡的是协商、会话、情境以及意义建构等因素,这是建构主义对于学习环境的理解。以上四个因素同样也是现代教育所认同的观念。意义构建的重要基础条件就是要创设教学情境,这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多媒体教学就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教学工具,假如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结合,情境教学的效果将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电工专业教学的影响

1.对专业课教师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电工专业教学对于专业课教师的影响,一方面帮助教师领会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原则,帮助教师学习如何在电子信息时代利用新技术、新理念。电工专业教学作为技工院校的主要专业课程,重点在于如何把专业中的知识和课堂相融合。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学习到先进的现代学习理念和教育教学理念,对于自身以往的教育观念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改变和进步,让自身可以更全面地看待事物。除此之外,专业课教师要善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其教学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来说有着重要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专业课教师有着帮助和促进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实际上就是课堂的领导,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掌握等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要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对资源载体进行丰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要注意自身的角色定位,引导学生提升对电工专业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教师的教学研究,实际上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存储功能,教师按照各种教学课程对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对教学信息进行收集,让教学信息传播的更加迅速,也便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

2.对电工专业学生的影响

(1)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中学习环境的变化是指和常规的学习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常规学习环境注重的是学生的整体效果,现代教育技术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对其学习方式进行转变,从根本上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重要作用。比如,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对电路组成进行演示,从而让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电路的构成及其原理,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课程内容和知识。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提升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现代教育模式的发展,使得学生感知对象过程中注重多样性和特色,学生的定位在发生变化,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向积极主动学习不断变化,按照自己对于课程的理解,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方式进行选择,这样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学习的空间变得延伸和扩展。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逐渐从以往的监控变成指导,同时也要注意学生要有一定的主动性和自律性。

(3)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强调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养目标有巨大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注重的是学生可以有效地处理信息,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点和常规教学模式有很大区别,尤其是电工专业教学过程中,狭小的教学空间不适合电工专业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开放性的教学空间,让学生更好地处理及加工各种教学信息。

四、树立正确观念,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教师一方面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要学习其教学理念,对以往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审视,梳理其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当然不能仅仅存在于教学层面的现代化,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点,假如不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尽管使用最新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也不会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任何帮助,这是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教学设备与教学效果并不成正比,以此凸显出教学观念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技术观念。充分利用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和教学技术,深入推进素质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

五、小结

总而言之,大量教学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推广和应用对于师生而言都产生重要影响,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非常明显的帮助。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和教学理念,将其应用到电工专业教学的课堂中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运用好教学资源,向学生传达更多的技术信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乔红.试论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与发展[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5).

[2]张旋.对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3]李文田.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3).

[4]张文皎,刘晓东.意义与禁忌: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问题[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4).

[5]陈笃信,陈怡,邹家騄.面向21世纪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C].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2005.

[6]郑建勇,魏维柱,金世俊.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之思考及研究[C].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04.

[7]王焱.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4).

[8]王爱锋,史蕾,徐勇.关于公共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职业圈,2007(22).

[9]黎明,付杨,王坚.电工电子学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C].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