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00:1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卫生统计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当今网络教学平台飞速发展和改革的时代,后台管理页面可将所有对前台操作的了解和数据的采集都体现并统计出来。在国内,通过调查只有7.5%平台数可对学生网上学习行为进行统计和数据采集。因此在国内分布式学生网上学习行为的统计并没有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其实我们应抽出一部分时间学习并了解它,让它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因为每个人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不同,我们可以通过网上学习行为的统计,来分析自己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模式来学习会比较快、效率会更高。同时通过反馈也可以对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建议和改进,不仅能够让自己在很好地平台学习,同时也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例如:电大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三级”模式,就做的非常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需,任意登录中央、省、地市电大“三级平台”,然后选择自己比较有意向的教学资源和内容进行学习和浏览。后台管理会根据这“三大平台”的共享和网上学习行为的跟踪和统计,最后得出准确、科学、公平、公正的数据。这些都是传统数据的统计所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们应关注和重视分布式网上学习行为的统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让学习更快、更有效率。同时也督促了那些打着学习的幌子,却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分布式学生行为统计系统的优势
经过仔细研究分析,以往使用的传统学习行为跟踪统计方式有以下的缺点:第一,传统的网上学习行为跟踪,操作难度大,系统工作量不稳定,因为都是在线平台系统,在对学生网上学习行为进行数据统计时,如果发生错误,不便于修改。再有就是后台的服务器对平台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进行实时跟踪和数据统计的,如果同时在线的人人数超出服务器的负载后,就会造成速度变慢或者系统崩溃,导致统计的数据丢失,给统计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只有增加更多的服务器和负载平衡设备才能更快、更准确的工作。第二,每个学生所需知识不同,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所需来选择,有的同学会到不同的平台去学习。当他们到其它平台学习的时候,其它平台跟踪和统计的行为数据在本平台上是无法统计和获知的,这样就不能完全反应出学生在网上学习的真实情况,不能够给出正确的学习评估。第三,有关于“三级平台”的数据不能够共享。分布学习行为跟踪统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
(1)采用一个一个的分布采集,这样就可以将数据采集的工作分到很多的客户端进行。这样不但避免了集中采集数据,还减轻了服务客户端的压力,在进行数据统计时,可以进行独立平台操作。方便了数据的修改工作,在一台设备出现问题时,不会影响到其他的平台,数据统计工作可以照样进行。
(2)可以对跟踪系统进行修改,这样可以避免跟踪学生一天当中所有的行为,可以有效的保护学生的隐私,另一方面,可以解决跟踪数据缺失的情况,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3)在数据整理后,要进行三级平台互享,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以随时查阅参考。
3分布式学生行为统计系统的过程分析及设计实现
3.1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整体架构与功能
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在网上学习的登录方式有很多种。我们进行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组成整体架构。就是在客户端这边的学生把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传输,服务器这边把数据接收过来进行整理、分析,最后给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服务器属于被动的,只有客户端主动向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时,服务器才能够进行接收。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在前面输入学习的数据,后面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给出结果传给前面同学。
3.2数据结构与存储模式(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数据的结构和存储的模式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的,是属于计算机系统存储的一种。如果随便组织数据进行存储,会降低存储的效率和运行的速度,相反的,如果对数据进行精心的选择就会加快运行速度和存储效率。检索的技术和算法会直接影响数据的结构,在客户端收集到学生的行为并传输到服务器后,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后,按照原始记录、页面显示、后台维护来分别存储。原始记录就是传输至服务器的有关学生的学习时间等基本信息。页面显示就是在原始记录基础上,将数据进行整理制作成可以再前台显示出来的数据。后台维护主要是在夜间对学生一天当中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整理,标记好年月日当做备份使用,存储在数据库当中。
3.3图形化的统计数据显示及多种查询方式
篇2
1《卫生统计学》的课程特点
《卫生统计学》是利用统计学的原理对人群健康问题进行解决的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卫生统计学》的课程特点就是概念抽象、理论深奥、数据枯燥。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和《医学统计学》有所不同,学习的重点不是公式的推导和证明;同时,又不同于医学学科的学习,学习的重点也不在于记忆和背诵,而是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践,所以《卫生统计学》又具有了逻辑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1]。
2《卫生统计学》的教学现状
2.1定位不明确
《卫生统计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和《医学统计学》交叉的现象。《卫生统计学》以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将其运用在公共卫生领域,比较侧重公共卫生学的社会性;《医学统计学》侧重的是医学的生物性。所以两者之间具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目前在医学院校的教学中,两者的区别并不是很大。《卫生统计学》和《医学统计学》的区分不明主要体现在教学安排、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比如,有的医学院校为《卫生统计学》专设了教学部门,但是这个部门开展的工作却是编写医学统计学的教材,进行医学统计学的教学;甚至有的医学院校虽然设立了《卫生统计学》的硕士点,却进行的是医学统计学的考试。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两者也经常被混为一谈。这样的情况给《卫生统计学》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
2.2教学重点不合理
第一,《卫生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统计学基础,其中涉及到的知识是数据资料描述、统计和分析,推断统计分析,相关回归分析,调查设计等;另一方面是专业知识,其中涉及到的内容是横断面研究资料统计分析,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队列研究的分析和设计、生存分析、寿命表和Meta分析。目前,在很多医学院校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依然集中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对于专业性知识部分涉及的内容非常少,甚至卫生统计调查方法、卫生统计制度等很多内容都没有在现行的《卫生统计学》中涉及。这种情况给《卫生统计学》课程的普及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第二,《卫生统计学》在教学过程中,医学院校的教学重点普遍是基本原理的介绍和具体公式的推导,没有完善的培养学生统计思维的内容。统计思维对于《卫生统计学》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它是一种透过数据就能对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的方法。在《卫生统计学》的教学中,忽视了对统计思维的培养,对《卫生统计学》教学的发展会产生非常不利的作用。
2.3缺乏电脑实验课程
《卫生统计学》课程的应用性很强,为了保证课堂效果,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还要和电脑实验相结合,通过具体软件将抽象性比较强的统计学概念转变为直观的数据结果或者是形象生动的图形,可以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在大部分的医学院校中,因为资金和课时的问题,还没有开设电脑实验课程,影响了《卫生统计学》的教学效果[3]。
2.4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目前,在大多数的医学院校中,在教学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过于强调单一统计方法的学习,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卫生统计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导致学生在遇到统计学问题的时候,不能运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解决,影响了《卫生统计学》的教学效果。
3《卫生统计学》的教学模式
为了改变上述问题,就需要对《卫生统计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在《卫生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小组交流互动式教学、基于问题教学法等方法来改善《卫生统计学》的教学效果。
3.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在《卫生统计学》的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通过案例为学生设计某种情境,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注重实践,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创造性、仿真性,能够很好的将启发式教学、民主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融为一体。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卫生统计学》的教学目的[4]。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流程如下。第一,准备教学案例。在课程开始之前,要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融合相关的科研成果和工作实践,根据以上内容精心选取案例,对案例进行实际的分析,保证案例符合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保证选择的案例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第二,运用案例进行教学。运用案例进行教学,需要按照以下的流程来进行:案例介绍—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教师评价和分析—问题解决的实际应用方法。具体的应用步骤如下:首先,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引入案例,通过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案例所反映的知识有一个明确的了解;然后,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的方式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集体辩论,还可以是个人发言;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客观的点评,对讨论过程中的错误点和错误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对讨论过程中不准确、不完整的方面给予指正。
3.2基于问题教学法
基于问题教学法(PBL)的应用核心是“问题”,应用流程是: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建立假设—论证假设—总结。这种教学法实施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捕捉、整合、判断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质疑能力[5]。基于问题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流程如下:第一,理论的讲授。应用基于问题法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的内容和各个章节的内容相结合,然后结合案例教学法,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案例,从而引出问题,然后将处理问题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思路运用到教学的过程中。第二,问题的确定。在理论讲授完成之后,授课老师根据授课的内容,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或者在文献中曾经出现的统计问题,来确定学生的具体问题,在确定问题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进行明确。第三,讨论学习。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由学习小组来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用到的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习小组可以针对文献中的不足之处和教师或者同学进行交流分析,或者还可以对如何实现课堂效果的改进进行讨论,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汇报。第四,总结评定。教师针对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同时要对各个小组的讨论报告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评定的方式可以有三种,分别是:学生互相评价、小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通过基于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收集资料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系统,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3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就是在《卫生统计学》的理论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的相关软件来训练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医学院校的《卫生统计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相关的计算和检验问题时,大都是通过计算器来完成的。计算器在《卫生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仅增加了计算量,导致计算过程繁琐,而且还会浪费大量的课程时间,导致在《卫生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主动性难以得到发挥[6]。实验教学法的应用因为涉及到配套设施的购买问题和相关课时的安排问题,所以要循序渐进的来实现。首先,实验教学的应用可以从预防医学专业开始,在进行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其部分内容可以使用实验教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方差分析的时候,因为这部分内容涉及的公式比较多,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如果应用计算器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计算方面会浪费过多的时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进电脑教学,将方差分析时需要的数据,比如:SS处理、SS总、SS区组、SS误差等,通过幻灯片对学生进行讲授,让学生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方差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卫生统计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节约部分实验课课时,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4搭建非实时课堂学习平台
因为《卫生统计学》的内容非常抽象、实践性非常强,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因为教学课时有限,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很难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搭建非实时课堂学习平台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实时课堂中可以对课程的难点、重点进行学习,在非实时课堂平台中,通过网上课程辅导、网上讨论、课件练习、网上作业、资料查找、网上论文指导、期末复习等环节,可以很好的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灵活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卫生统计学》的开展。
4结语
篇3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预防医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35-04
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开展基础性研究和高科技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学科。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的课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已渐成体系,但仍存在一些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如何构建并完善医学研究生的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需求,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及其重要性
预防医学为医学研究生提供的方法学课程主要包括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其中流行病学包括现场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管理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等分支学科;统计学又包括:医学统计学,科研设计,医用综合评价方法及统计软件等内容。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医学科学(包括临床、基础、护理、口腔、法医和其他各医学专业)的重要公共课程。统计学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各个学科的数据处理中,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利用流行病学知识促进学科发展。在目前新兴的“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发展中,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也是其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新形势及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研究生的需要,重新审视并强化医学研究生的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国内外知名高校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选择国际上在医学研究生培养方面领先的华盛顿大学、哈佛大学、埃默里大学、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5所名校,同时抽取国内知名的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8所医学院校,通过各院校研究生教育网页上公布的研究生培养和课程设置的相关文件,了解各院校医学研究生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情况,并比较它们的差异和特点。各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
1.课程设置。国内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主要由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方法、统计软件应用等相关课程构成。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指定了医学统计学和(或)医学科研方法为必修的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也有部分医学院校则可以让学生依据个人兴趣和知识基础选择若干门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学习,如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外医学研究生的预防医学方法学必修课程主要为生物统计和流行病学,多数专业不指定必修的方法学课程但鼓励研究生跨专业选修预防医学课程。其课程设置有如下特点:①开设课程数量多:如耶鲁大学仅公卫学院就为医学研究生开设了41门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学生可以根据研究兴趣自由选课。而中国各大学院校平均开设课程门数仅为12.5门,提示我们研究生教育课程资源比较匮乏。②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和层次安排不同的课程:如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每学年可在4个学期向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流行病学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分析、分子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心血管流行病学、艾滋病流行病学等42门课程,涵盖了30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课程根据内容难易程度分成5个水平,并赋予不同的学分。③课程内容丰富,重视前沿性和创新性:美国研究生教学的内容非常强调学科发展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如埃默里大学开设的现代非参数回归方法、公共卫生数据的空间分析、贝叶斯方法等前沿性方法学课程,这在国内医学院校中还很少见。④各医学学科研究生课程选择无明显专业限制:美国大部分高校把生物统计作为公共卫生教育的基础学科,教学内容覆盖了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及其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并与流行病学形成充分的交叉。如哈佛大学其他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公共学院开设的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⑤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课程设置模式:美国一直走在医学课程设置模式改革的前沿,如华盛顿大学生物统计专业采取“双途径”培养模式,学生在第一学期完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基础选择遗传统计和生物统计两种培养途径之一。
2.课程实施。国内各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设置内容基本相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院校开设的课程虽达到一定数量,但是列入非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课程非常少,平均仅5门课程。大多数研究生对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的开设情况不了解,仅从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选课,导致开设的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较少被非预防医学研究生所选修。在探索符合研究生特点的课程实施方法上,我国研究生教育者们也开始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知识体系的条理清楚、系统性强,学生容易掌握,但是忽视了对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很难在课堂上培养和激发研究生独立思考和质疑的能力。国外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形式有两种,一种由教师主讲,学生看文献、做实验,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讨论交流。另一种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加以指导。美国医学院校多采用小组讨论、专题报告、PBL教学等授课方法,并且非常重视讨论课的开设,如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基础课程讨论课学时占总学时的1/3。在讨论课中,学生在阅读指定的资料后进行评论,教师只做引导性的发言和提问,并在讨论中对学生的意见发表看法,课后要求学生上交相关主题的作业或论文。此外,美国各高校还非常重视学生课堂知识的实践,如华盛顿大学的生物统计学有一半的课程在计算机实验室开课,让学生用实际的数据去验证相关统计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在教材方面,国内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教学多采用统一编写的教材,内容更新较慢。而美国各大学的研究生课程很少有制式教材,导师们更重视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创新性的专著,找出问题拿到课堂讨论。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3.课程管理。国外高校课程管理比国内严格,主要表现在:①课程信息公开化程度更大。学校提供课程资源网站,公开授课的教师名单及其讲授的课程内容、时间、整个课程计划和考核要求。近几年来,国内高校的课程信息公开有了很大进步,但信息公开的程度和范围还有很大的距离,往往仅限于开课的信息或基本教学内容。②对教学质量监控更严格。在美国,学院的教学主管部门每学期都组织教师和所有听课学生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各学院的教学评估系统基本相似,对教师的评估分为4级,即优、良、中、不合格。不合格的教师,下学期可能会被取消授课资格。③考核方法灵活多样,考核成绩是根据到课率、课堂或课外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各方面的表现综合评定,而不会只凭期末成绩定优劣。而国内课程考核虽然也多数采用依据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确定,但是仍以考试成绩为主,学生存在应付考试的现象。
三、我国医学研究生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
与国外著名高校相比,我国医学研究生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教育还存在以下不足:①课程数量偏少,课程内容陈旧,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内容比较缺乏。②学时数偏低,课程学期分布较集中,多设置在第一学年。由于时间限制,教师授课时很难将其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都讲深讲透。③课程设置层次性不强,部分课程深度不够,内容与本科生课程重复,如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部分课程内容存在相互简单重叠,但在某些知识领域又存在教学真空。④教授形式单一,多采用大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术讲座、学术活动及文献阅读报告等活动开展得不足,实践教学环节亟待加强。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医学研究生的培养。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是应用型学科,就研究生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需要而言,最重要的是具备有关的科研思维和策略,以及从实际工作出发自行设计科研课题、完成科研课题的能力,而现行的课程体系较难满足这一要求。因此,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注重培养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调整课程结构和培养方案,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医学综合评价等方法学课程规定为医学研究生修满学分所必须的限定选修课。同时研究生课程必须打破统一的模式,适应当前多元化的学位类别、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为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研究生提供个性化和弹性化的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同时增加跨学科课程以供选择,开阔医学研究生的视野,提高培养质量。其次,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探究和思考,使学生能更好的应用这些科研方法,培养更好的沟通能力和临床应变能力。再次,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熟练的应用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的理论与技能。让学生参与调查设计、调查实施、资料统计分析及论文撰写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SPSS、SAS等统计软件应用课程是将医学专业和计算机紧密相连的课程,应该进行机房授课或学生自带电脑上课,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此外,应对不同专业研究生应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实践教学内容,如对临床专业学生重点培养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流行病学、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搜集、整理和分析临床科研资料,评价治疗效果,研究疾病的病因,探索应用新的治疗方法与技术等的能力。最后,增加前沿性和创新性教学内容,积极开设学科前沿课程。新的课程体系要能够及时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将基础理论和前沿知识相结合,保持课程的先进性,重视和加强教材建设。在研究生教育中,应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如举办前沿性学术讲座、学术讨论会、学术报告会等,以增进学术交流、活跃科研思想,使研究生充分了解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难点、重点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激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学术创新。此外,改革考核制度,注重综合能力。对于研究生学业表现的量化评价不应停留在仅靠课程考试的低层次上,而应该由课程学分、科研成就和课堂表现等多方面组成,而后者根据学生在讨论课、实践课和学术报告等的表现评分,以减少应试教育的弊端,引导学生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要注意提高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我国医学研究生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世界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强化预防医学教育,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该继续强化预防医学方法学课程的教学地位,完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革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医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建华.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发展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154.
[2]金岳龙,袁慧,姚应水,等.L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2,31(2):168-170.
[3]张凯,李恬,马军,等.美国医学教育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中国病案,2011,12(8):52-53.
[4]李亚敏,陈俊国.国外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26-127.
[5]张国良.非预防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改革浅议[J].国医论坛,2012,27(3):53.
[6]牟素华,胡启托,覃思.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中流行病学教学实践的探索[J].湖北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26(4):65-67.
[7]孙士杰.预防医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68-69.
篇4
首先要使临床医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并明确预防医学教学对临床医学生的影响意义所在,思想是指导行动的风向标,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后,学生自然就会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进行学习,因此需要通过采用适当的导入法对其进行动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经过多年对非预防医学生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主要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引导,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1通过简单举例说明预防医学对临床授课内容的不足起到补充作用
临床医学生通过预防医学的学习,扩大了知识面,对提高其业务水平很有帮助。一般来说,临床课教材只从临床的观念侧重对常见疾病进行讲述,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会遇到其他涉及预防医学问题,这时候就可以将预防医学的概念及其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做一个大体的介绍,即传统的预防医学主要包括三大卫生(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以及两大工具(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而在行医过程中涉及到的与预防医学有关的最常见的问题如:某些患者得知病情后往往希望能得到膳食上的指导以及注意事项,这就需要有一定的营养学知识方面的技术支持进行膳食治疗与食谱设计;对于食物中毒的正确诊断、治疗及处理,也需要食品卫生学的知识,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食品卫生学的常识才会及时地对防疫部门进行汇报,从而控制病例进一步增加;再有就是在进行常见或是疑难的职业中毒的诊断治疗时,如果具有敏感的意识,就会对病人的职业史进行详细地询问,从而减少误诊;再有就是一些地方病的出现,又涉及环境卫生学的知识等等,类似这些问题在临床讲授中很少提及,而在实际工作中又经常遇到。尤其在基层工作中更是如此。
2通过预防医学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发现重大事件
通过对比明确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区别和联系。临床医学一般只谈个体,即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而预防医学则研究群体,即疾病谱、流行规律和预防措施。通过预防医学的学习,可以对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临床上的诊断治疗都有较大帮助。例如,一个以主诉为咳嗽、咳痰、胸闷的病人入院后经胸部X线初步诊断为粟粒性肺结核,但是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并不支持结核诊断,经详细的病史询问后发现该患者曾参加过小煤窑的开采,患者描述当时开采时灰尘极大,非湿式作业又无佩戴口罩,同村去的老乡也有类似的症状,经诊断为煤工尘肺,该病为法定职业病。为此,对农民工的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依法取缔了许多非法经营的小煤窑,而发现这一重大事件的还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临床工作者。当临床医生变换从预防医学角度看问题时,不仅能较为容易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还能成为很多重要事件尤其是重大传染病的一线发现者,如2003年发生的“非典”也是由一线的临床医生发现,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避免了更大的灾难。
3有利于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培养实用型的基层医学人才
目前培养的临床医生,主要面向基层,尤其是农村和社区,而适应基层的需求主要是全科医生。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社区医疗改革,全科医生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全科医生培养过程中更是需要克服传统医学教育所存在的预防与临床医学相脱节的现象,应建立预防医学的新理论体系,对医学生进行宏观指导。该理论体系包括:预防医学贯穿在疾病自然史的全过程、三级预防的概念、全科医学的涵义和在我国的可行性、医学模式转变理论与健康观、整体医学的观念、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等。不同地域、社会层面有着不同的卫生需求,如:很多山区和农村常见营养缺乏症;卫生环境差导致的传染病盛行;有些地区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导致的地方病。高级社区出现的某些心理问题,不健康的行为导致某些疾病的高发,慢性疾病如心血管、脑血管疾病、肿瘤将成为主要卫生问题,类似这些问题,往往需要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作为一名实用性人才,防治应该是一体的,通过预防医学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防治的辨证关系,防为本、治为标,防治之间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因此,预防医学教育不仅对培养实用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对将来的社会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4通过预防医学的学习,有利于医学论文的阅读与撰写,培养科研思维
医学论文的经常性阅读与写作,对提高医学业务水平有较大帮助,一些科研论文中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判断,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统计知识。总结工作中的经验,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也是临床医生必备的能力。预防医学教学中的两大学科: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是进行临床科研的有力工具,包括如何进行医学科研的课题设计、资料的分析等。不仅如此,预防医学教学还可以指导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了这些思维方法,使之不受一些虚假宣传广告等伪科学的影响。这对提高临床医学生的自身素质也有较大的帮助。
篇5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的作者群主要为妇幼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该系统工作任务之一,就是对全国孕产妇、儿童死亡进行监测、预防、管理并上报死亡情况。《中国妇幼保健》杂志收到的论文中报告各省、市、县、乡村妇女、儿童死亡率的文章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准确填报死亡报告卡和正确计算死亡率,对政府了解全国孕产妇、儿童死亡情况,制定相应政策,采取科学措施起决定性作用。
尽管两个死亡监测网运行多年,但各地漏报、错报仍然存在,论文中疾病统计存在错误。笔者针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认为主要原因是对几个疾病统计的指标掌握不准确,导致错报;其次是论文作者责任心不强,未对原始数据进行核查;再次是基层妇幼医生有意隐瞒、漏报。本文仅对论文中常用的统计指标阐述,以供作者参考。
1 测量死亡水平的指标
1.1 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IMR) 婴儿死亡率指某年平均每千名活产中不满1周岁(婴儿)的死亡数。其算式为:
婴儿死亡率=(同年内不满1周岁婴儿死亡数/某年活产总数)×1 000‰
婴儿对外环境的抵抗能力差,常因肺炎、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等疾病而死亡,婴儿死亡率的高低对于平均寿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和婴儿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也是死亡统计指标中较敏感的指标。在婴儿时期(生命的第1年),第1个月所占比重较大,通常出生后28 d以内的死亡率往往高于出生后28 d至不满1岁的死亡率,因而将婴儿死亡率分为新生儿死亡率与婴儿后期死亡率两部分。
婴儿死亡率不受年龄的影响,可以直接进行比较。
1.2 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NMR) 新生儿死亡率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名活产数中未满28 d的新生儿死亡数,其算式为:
新生儿死亡率=(同年未满28 d的新生儿死亡数/某年活产总数)×1 000‰
新生儿死亡率与婴儿死亡率同样是反映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新生儿死亡数在婴儿死亡数中占很大比重,在婴儿死亡人数中,新生儿死亡约占婴儿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因此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但是,新生儿死亡漏报现象是人口资料收集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有的边远地区漏报率高达100%。目前,国家已采取措施尽可能防止漏报,以提高该指标的准确性。
1.3 围生儿死亡率(perinatal mortality) 围生期是指胎儿体质量达到1 000 g及以上,或孕期满28周至婴儿出生后7 d以内的时期,在此期间内的死亡称为围生儿死亡。其算式为:
围生儿死亡率=(同年围生期死胎数+死产数+出生7 d内死亡数/某年围生期死胎数+死产数+活产数)×1 000‰
死胎指妊娠28周及以上,临产前胎儿死于宫内,出生后无生命征兆者;死产指妊娠28周及以上,临产前胎儿存活,产程中胎儿死亡,出生后无生命征兆者。
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孕前、孕期、产期、产后保健工作质量的敏感指标之一。它不能从出生报告及死亡报告直接计算必须利用产科病例纪录做分析。
1.4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child mortality under age 5) 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婴儿死亡率的资料不易准确,而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又很高,故用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来反映婴幼儿的死亡水平。其算式为: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同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某年活产总数)×1 000‰
此为近些年来国际组织推荐并应用较多的综合反映儿童健康水平和变化的主要指标。
1.5 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e) 孕产妇死亡率指某年中由于怀孕和分娩及并发症造成的孕产妇死亡人数与同年出生活产数之比,以万分率或十万分率表示,其计算式为:
孕产妇死亡率=(同年孕产妇死亡数/某年活产总数)×100 000/10万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对孕产妇死亡定义为:
“妇女在妊娠期至产后42 d以内,由于任何与妊娠有关的原因所致的死亡称为孕产妇死亡,但不包括意外事故死亡。”与妊娠有关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①直接产科原因:包括对妊娠合并症(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疏忽、治疗不正确等;②间接产科原因:妊娠之前已存在的疾病,由于妊娠使病情恶化引起的死亡。由此定义可知孕产妇死亡率的计算,必须具有医疗部门的诊断资料。这一指标不仅可以评价妇女保健工作,而且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卫生文化水平。
1.6 死因别死亡率(cause-specific death rate) 死因别死亡率指因某种原因(疾病)所致的死亡率。其算式为:
某死因死亡率=(同年内某种原因死亡人数/某年平均人口数)×100 000/10万
死因别死亡率是死因分析的重要指标,它反映各类病伤死亡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
2 反映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的指标
2.1 死因构成或相对死亡比(proportion of dying of a specific cause) 死因构成或相对死亡比指全部死亡人数中,死于某死因者所占的百分比,说明各种死因的相对重要性。其算式为:某类死因构成比=(同年内某种原因死亡人数/同年总死亡人数)×100%
2.2 死因顺位 死因顺位是指按各类死因构成比的大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说明各类死因的相对重要性。科学地进行死因分类,是应用这一指标的先决条件。在同一地区人口变动不大的情况下,死因构成比可以反映因各种死因所致死亡的严重程度。
篇6
【关键词】孕妇;BMI;妊娠并发症
孕妇体重的增幅与妊娠并发症直接的关系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孕妇营养指标的制定,确保妊娠的管理控制和孕妇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本次论文研究针对孕妇体重增幅与妊娠并发症及结局进行了实际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进行孕检和分娩的孕妇共200例,进行了孕妇体重增幅与妊娠并发症及结局是相关性分析。孕妇年龄在23~31岁之间,平均年龄24.12±1.03 岁。孕前身体检查心、肝、肾均正常。孕妇基本情况如下:初产妇120例(占60.0%),经产妇80例(占40.0%),孕龄在36w~41w。
1.2 方法
第一步:全面开展孕期的身体检查工作,具体来讲孕妇要建立围产期保健卡,保健卡要详细记录每两周内孕妇的身高、体重、血压,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基本情况。第二步,随机分组进行研究,按体重(kg)/身高(m)2计算体重指数(BMI)。:BMI25为超重组,BMI≥28.0为肥胖组[ 1 ]。本次研究将200例孕妇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三组:“正常组”共60例,平均年龄25.31±1.14岁;“超重组” 共70例,平均年龄24.21±1.63岁;“肥胖组” 共70例,平均年龄25.41±1.08岁。三组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有临床对比研究意义。第三步:对孕妇的妊娠并发症进行统计整理,结合孕检结果随时做好记录。具体记录孕妇血压、孕周、体重、宫高、腹围、胎心,并进行超声描述记录,全面观察记录胎儿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的统计学采用了SPSS 13.7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妊娠反应所占的百分比和相关对比数据进行临床研究,P
2 结果
2.1 对三组孕妇BMI增幅与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与分娩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详细情况见下表。
3 讨论
本次论文的内容研究有很多国内外研究文献记载,例如:美国加州大学娜奥米?斯多特兰德博士就曾经进行过临床研究,证明怀孕期间体重增加过度的孕妇,其婴儿APGAR评分普遍较低[2]。近而娜奥米?斯多特兰德博士[3]得出结论:母体体重增幅过度的婴儿患癫痫、低血糖和胎便吸入综合征的几率更高,并且婴儿出生时体型可能会更小。通过本次研究也可以看出,孕妇BMI增幅与妊娠期间的并发症直接存在明显关系,因此控制孕前期及孕期BMI的涨幅能降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巨大儿及胎儿窘迫与难产的发生率。从这一结果的论证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围产期的饮食应该更具科学性,也应该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而言进行全面的调整,不能疏忽大意。首先,孕妇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摒弃“吃的越多越好”的思想观念,要明确胎儿的营养需求是有周期性的,应该及时补充各个阶段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具体来讲:平时的饮食要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黑木耳、豆制品,适当吃一些瘦肉、鱼类,尽量少吃油腻或高脂肪食物;忌烟限酒。饮食必须注意预防营养元素过量,因为体重与营养元素直接存在关联,过量的营养元素也容易导致胎儿缺陷[4]。例如:长期同时服用多种强化食品,在喝孕妇奶粉的同时,还服用孕期维生素,钙片、铁剂等,很可能会导致中毒。另外在烹调的方法上,宜以蒸、煮、烫、炒等方式料理,不宜用油炸与煎的方式;调味料忌用口味过重的,比如辛辣、刺激的等。同时孕妇体重的增加应该和怀孕前的体重BMI值挂钩。怀孕的体重可将整个妊娠期分成三期来计算,每期约为三个月。第一妊娠期从受精开始后至第12周,体重可增加0.58~1.36公斤。第二妊娠期由第13周~24周,平均每周增加0.35~0.5公斤[5]。第三妊娠期由第25周到妊娠结束(正常足月儿至第38~42周内),平均每周增加0.35~0.5公斤[6]。孕期的体重控制必须要与这个基本范围值挂钩,因此围产期的健康检查卡应该更为准确地对照这个指标,并保证体重测量的准确性。如果出现体重严重超出范围的情况应该及时查找原因,进行纠正,实现全面化的体重管理。综上所述,孕妇的体重增幅与妊娠不良反应有直接关系,孕妇与医生必须高度重视围产期孕妇的体重指标。
参考文献
[1]王志敏,杜绍敏,王清凤.孕妇体重增幅与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 2010(02).
[2]宜小如,毛学群. 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11).
[3]雷友金,黄俊彦,周泽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13).
[4]丁丽丽,程博,杨子艳.个体化孕期饮食指导对孕妇体重的影响[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04).
篇7
中图分类号: G420;R-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8)05-0971-02
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国家教委列入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而高素质医学人才培 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1]。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学习《 预防医学 》是以人群-环境-健康为模式的、必需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门必修课程。笔者针对非 预 防医学专业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建立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学培养模式进 行了探索与研究。
1 以社区为导向的创新教育前期工作基础
本教研室从二十世纪70年代起组织学生开展了“现场测定粉尘和噪声”、“两管五改” 、“现场采 集水样和监测”等实践教学。改革开放时期,本教研室更加注重医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 方 法的改革,但仍适应不了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满足不了21世纪的医学科学发展对医学人才 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的需求。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着重强调实用型医学人才创新能 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预防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加大力度[2,3]。本校先后创 建了14个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具体做法如下:
1.1 领导重视,严格规范化管理
由现任学院副院长出任组长,教务处处长和二级学院副院 长出任副组长,由主管实习的教务处副处长和预防医学教研室主任等具体负责,统一安排和 规范化管理,为实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在组织上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1.2 制定教学基地实纲
从制度上有纲可查、有纲可依,明确各实习基地带教老师的岗位责任制,要 求带教老师在学生下点实习前认真阅读实纲,通过教学基地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 固预防医学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初步应用预防医学观点和思维方法分析与环境和 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掌握疾病的预防原则和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的技能。
1.3 制定教学基地实习的实施方案
以市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保健科、市疾病预防与控 制中心及市卫生监督所作为预防医学教学实习基地,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担任带教,与预 防医学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项目作为基地实习内容。
2 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创新教育培养模式从树立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群体观念、 环境观念、预防观念”着眼,学生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把书本知识 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在临床医疗中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的应用原则,提高和强化 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的临床医疗预防意识、水平和技能。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 思维能力,体现实践性和创新性;创新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教学与预防医学实践相结 合,预防医学基础与社区和现场相结合,传统实验与现代技术成果相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 教育模式,积极改革与创新,注重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早日接触社 会以适应新的医疗形势发展,使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够开出临床处方,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开出 预防大处方的能力。本着以人为本,树立以社区为导向的创新教学理念:①加强心理训练,调整学生心理状态、团结合作精神、锻炼社会活动能力和人际关系处 理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②加强创新教育,以社区健康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与组织能力, 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责任心。③增加大学生在社会基层单位的锻炼,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提高就 业率打下基础。
3 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主要内容
3.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诊断、健康教育和慢性病调查
参加由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社 区问题为中心的居民健康档案专题讲座,参与社区门诊患者的初诊登记、病案登记,了解诊 断方法及治疗情况和健康维护,进行社区健康诊断和社区慢性病调查。
3.2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参加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以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为中心的专题讲座,参与患者的初诊 、病案登记,了解诊断方法及规范的治疗方案。
3.3 开展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参加由市卫生监督所以社区“卫生法规的实施与卫生监督的作 用” 为中心的专题讲座,参与预防性或经常性卫生监督等内容的实习。
3.4 免疫预防和妇幼保健
参加由各医院保健科以社区“免疫预防”为中心的专题讲座,参 与日常性免疫程序工作等内容的实习。
4 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效果评价
4.1 学生学习效果
4.1.1 提高了学生撰写论文水平 学生通过教学基地实践,在带教老师的指 导下,掌握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方法,撰写实习论文有的已刊登于相关 杂志和学院学生论文集。
4.1.2 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以学生为主导,以社区为导向 ,以问题为中心 的教学,如讨论式、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发现问题、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学生能积极开展查阅资料、社会调研、独立思维和 科学实践等。
4.1.3 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以社区为 导向的教学基地 创新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接受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建立 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4.2 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改成果
4.2.1 指导教师思想更加活跃 带教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中,不 断 增加教学内容的新进展;教学改革有创意,构建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理论课、实验 课和教学基地实习等多方面有机结合的现代教学体系。本教研室分别荣获校级重点学科和重 点课程、 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自治区重点建设实验室等;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提高学习素质为宗 旨的教学方法转变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教学改革。
4.2.2 教研室教学研究氛围活跃 目前承担的校级以上教学研究 项目主要有:①面向21世纪 预防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②性道德教育在青年预防艾滋病作用的研究;③预防医 学教学实习基地创建的研究;④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⑤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课 程教学改革探索;⑥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教学实习模式研究。
4.2.3 教研室教学研究成果显著 发表相关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主 要有:①《浅论预防医学教 学实习基地的创建与体会》。②《预防医学试题库建设初探》。③《从统计学在医学中的地 位和作用谈教学改革》。④《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初探》。⑤《面向21世纪预防医学教育综 合改革研究与实践》。⑥《改革统计学实习方式,提高临床医学生科研素质》。⑦《提高临 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⑧《卫生统计学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⑨《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等近20篇。
5 以社区为导向的创新性培养
5.1 教育理念上的创新
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改革与创新,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 育相统一、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5.2 培养方案的创新
以社区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调整课程体系,使预防医学与临 床医学交叉,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更 加适应防治结合的工作需要。
5.3 运行机制的创新
建立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地实习教学档案;实行教研室、教学秘书 负责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解决基地实习,确保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5.4 教育效果的创新
根据教学培养目标完善教学基地实习方案、大纲和教学基地实习鉴定,规范了教学基 地实习论文撰写过程,提高实习论文质量,同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 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多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医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随着形势而发展。然而,达到学以致用的 目的又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照搬的框架。因此,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应 从 思想上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4]。笔者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体会到: ①以社 区为导向 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②有利于转变学生观念,是加强医德教育的良好机会。③有利于增强对群体社会的责任感,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④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基地创新教育的探索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对以往 的经验、目前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在实践中转变观念,不断总结、调整 ,才能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改革模式,并不断优化、完善[5]。⑤要学习和 借鉴兄弟 院校的经验,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才有助于培养更多的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少燕,杨棉华,何萍,等.高素质医学人才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5(6):589-592.
[2] 张凯,王学春,陈廷.改革预防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06-1007,1011.
[3] 吴建军,吕嘉春,雷毅雄.浅谈顺应时势,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 学与实践[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5):1219-1220.
[4] 张海英,杨莉.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应从思想上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J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S1):44-45.
篇8
【关键词】健康 白喉 水平 调查
我区自1986年起对适龄儿童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及不断健全冷链系统以来,相关传染病发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白喉发病明显下降,1985年至今10年来无报告病例发生。为了解我区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掌握不同年龄人群的白喉免疫状况,预测流行趋势,制定消除白喉的有力措施,于1995年4月至5月对我区健康人群的白喉抗体水平进行了监测,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按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在2-4岁、6-8岁、13-15岁、18-25岁、16-31岁五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中随机抽取调查对象采耳垂0.2ML,分离血清-20℃待检。
1.2 标准白喉抗毒素诊断血球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
1.3 方法按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推荐的微量血球间接凝集实验常规操作。判断标准,白喉抗体滴度。≥0.01Iu/ml为阳性[1]。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人群白喉抗体水平见表1
表1 各年龄组人群白喉抗体水平
2.2 不同人群康体水平及抗体阳性率 监测健康人群80人,抗体阳性61人,阳性率76.25%,GMT 1:34.83,抗体阳性率2-4岁组最高100%,18—25岁组最低50%,各年龄之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X2=18.4 P
表2 不同年龄组人群白喉抗体阳性率
X2=18.4 P
2.3 不同性别人群阳性率监测的80人中,男性40人,阳性32人,阳性率80%,女性40人,阳性29人,阳性率72.5%,经X检验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X2=0.62 P>0.01)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人群白喉抗体阳性率
3 结论
3.1从监测结果来看,我区健康人群白喉抗体阳性率为76.25%,GMT为1:34.83,一般公认白喉抗毒素的阳性率达70%,便可以控制白喉的流行与发病[2],由此说明,我区经过连续多年有计划的免疫接种,人群对白喉的免疫屏障已基本形成。据此,我认为如有外来传染源介入,也不致在我区引起白喉的暴发或流行。
3.2白喉在无预防措施以前发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但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已无儿童发病率的特点,而出现发病年龄高移的现象[3]。这次监测结果表明,各年龄组阳性率间差异有显著性,GMT 6—8岁组为最高1:78.45,26—39岁最低1:14.93,2—4岁,6-8岁组的阳性率和GMT明显高于18—25岁,26—39岁组。说明我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已处于完善状态。特别是基础免疫及7岁组的加强免疫的成功率高,提示18—31岁的免疫水平较低,应有计划的安排对18岁以上人群进行精致白破二联制剂的接种工作,提高免疫水平,控制白喉的发病。
3.3本次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人群白喉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无显著性,同国内报道是一致的。
4 小结
本文通过对我区健康人群80名的白喉抗体水平监测。结果表明平均阳性率为76.25%,GMT为1:34.83,由此预测在我区不致发生白喉的暴发或流行。各年龄阳性率间差异有显著性,且2—8岁明显高于18—39岁组,提示我们应有计划的坚强成人的白喉相关制剂的预防接种工作。从而有效的控制和消灭白喉的发病。
参 考 文 献
[1]计划免疫论文汇编,华东区计划免疫协会委员会,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1986.5.
[2]辛以浩,文远等编审,传染病免疫预防—计划免疫,卫生部医学科学位会员会。1984.
篇9
1 课程结构
1.1开课时间 在预防医学专业中,我们限定了课程选修时间为第五学年第一学期。此时,学生已系统的学习过文献检索、卫生统计学及流行病学等基础课程,因此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均较好。而面向全校医学专业时,选修此课程的多为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尚未学习过基础医学知识,对科研也没有深入的了解,学生对此课程大部分知识点不理解。而如果此课程花费大量课时讲解文献检索及统计学的基础知识,一则是与学生以后学习的相关课程内容重复,二则达不到本课程欲锻炼学生科研思维与科研能力的真正目的。鉴于此,我们认为此课程的开课时间至少应该在二年级以后,此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再学习这门课程会对科研设计有较深的理解。
1.2学时设置 各高校根据自己学校各专业的教学进程不同及教学对象层次的不同对本课程学时的设置也各不相同,有16学时的设置也有30学时的设置[4-5]。我校在预防医学专业平台中本课程设置为课堂教学12学时,课外自主探索与实践部分则为弹性学时。尽管如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12学时的设置仍显不足。而在全校医学专业选修课平台中本课程设置为32学时,包括理论课时23学时,上机实习课时时。同样的,此平台也设置了学生课外自我探索与现场实践环节,因此,实际的课时数远远超过32学时。经过实践与论证,此32学时的学时设置基本可覆盖本课程需要讲授及操练的各知识点,设置较为合理。
2 课程内容
鉴于医学科研设计课程目前缺少针对性的课程教材,各高校也多为依据各自专业特点采用相应的自编教材。因此,对本课程授课内容的选择各高校也不尽相同。但是,医学科研设计课程设置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应用于课题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因而,本课程授课内容的选择也应紧紧围绕着学生在进行科研活动时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展开。总结各高校及本校本课程多年的教学实施经验,本课程体系框架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培养科学选题的能力 本部分内容通过介绍医学相关研究的主要设计类型(如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选题的基本原则、科研设计相关基础知识等,使学生了解如何结合各自的专业背景及兴趣进行科学的选题定题,从而培养学生将所学医学基础知识和兴趣点提炼为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
2.2培养文献检索的能力 本部分通过介绍医学常用的英文及中文的检索网站、数据库及文献检索方法,使学生掌握常用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方法,进而达到对指定科研题目能够熟练检索、获取相关文献信息,把握相关研究领域研究背景及最新研究动态等的能力。
2.3培养文献阅读与判别的能力 本部分主要介绍如何甄别科技论文的类型,如何判断哪些文献需要精读哪些文献只要泛读,判断高质量文献的标准有哪些。同时,通过介绍不同类型论文写作标准如PRISMA、STROBE等,培养学生高效阅读文献与判别文献质量优劣的能力。
2.4培养数据获取及分析能力 根据不同的研究设计类型,原始数据的获取方式与手段也不同。本部分将分别讲述实验性研究与调查性研究获取数据的方法。尤其在当今开放获取数据库逐步增多的背景下,如何合理的利用资源、如何下载开放获取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将成为今后医学生的必备技能。而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本部分不需要全面重复讲述,而应是通过提纲挈领的方式对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梳理,从而培养学生对数据分析方法的综合把握能力。
2.5培养论文撰写能力 本部分着重介绍中文及英文SCI论文撰写的一般格式、论文写作原则与标准,写作注意事项,不同期刊杂志撰写格式的差异,不同论文类型的差异等。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能完整撰写规范的中文科技论文及较为规范的英文科技论文的能力。
3 教学与考核方式
3.1教学方式 实践证明,本课程采用集中理论讲授与围绕"项目"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医学科研设计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如果课程教学只停留在围绕课本灌输式的理论讲授,则会出现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学生并未真正掌握学科的精髓。而且,本科阶段的教学并不一定要求学生记住很多知识,而是应该注重对学生科研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否将理论正确的运用于实践才,能否解决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检验本课程教学效果的"金标准"。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实践,我们发现围绕"项目"的实践式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教学效果。首先,通过挑选最新的权威期刊精选案例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兴趣。紧接着,介绍研究的基本情况与背景;然后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不同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解构,从而理解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最后,也是最核心的部分便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设计科研"项目"并运用学过的知识对"项目"进行实地演练,比如进行一项调查设计并进行现场调查,从而在实操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2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因此,本课程考核的重点并不在于学生会背多少具体的知识点,而是重点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本课程我们设置的考核方式为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即让学生分小组协作完成一项科研课题的设计与实施并形成书面的报告。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由教师进行判定评分。
4 授课教师结构
目前我校本课程授课教师队伍由多位高年资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组成,授课教师层次分布合理,教授、副教授、讲师比例得当。最重要的是授课教师专业分布广泛,包括流行病学专业、医学统计学专业、医学毒理学专业及临床医学专业等教师,从而保证了本课程各部分内容都由最合适的教师承担,克服了多数高校本课程仅由单一学科教研室教师承担的弊端。
综上所述,合理设置课程结构、适当安排课程内容、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等是提高医学科研设计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在老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如何使这门课程建设得更好却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随着我国医学高校建设的深入,会有更多的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本课程的成功开展将有助于学生从基础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取得更好的成效。因此,将本课程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或限制性选修课也将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孙秀宁, 汲蕊, 李瑞芳,等. 对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和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2):220-222.
[2]贺连平,金岳龙,余结根,等. 科研训练-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J].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5(2):29-31.
[3]彭波,赵婷,彭怡然,等. 新时期医学生科研素质的现状调研及培养途径探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0):24-26.
篇10
关键词 统计学;高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101-02
1 引言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预测,使用数字来获得策略优势的科学。学生可以将这种知识和技能应用在许多领域。统计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更强调“用什么”“怎么用”,统计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要突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把统计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学习等各个领域。
其实,近几年来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探索统计学教学改革问题,针对统计学学科发展特点和现代教育的要求,借鉴国内外统计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办学理念,积极寻找适合我国高等院校统计应用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一方面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准确把握统计学科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改革、重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认真思考现代经济统计学界的主流思想,强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升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2 统计学发展趋势
统计学可以用来预测天气或者气候变化的影响,预测经济、金融或者销售的趋势等,或者进行关于公司现状的数据分析,其应用领域非常宽广。近年来,随着统计学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统计学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统计学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面向21世纪的信息社会,出现社会经济的多元化、金融交易的多样化、国际市场间资本的迅猛移动以及电子商务的出现,所有这些变化都要求统计学发展新的面目。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互相渗透、互相结合,这种渗透结合是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之一;统计学也将朝着“大统计”的方向继续发展,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统计学与相对新兴的数理经济学将是统计学的左右手,并肩发展。
同时,统计学也越来越注重实践性发展,可以帮助生产者认识市场、认识自身,以求得生存和发展,也能帮助各级管理部门依据现行经济规律进行宏观决策、调控、监测,以实现社会经济良性运行。另外,人们还可以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医药卫生统计、生物统计、工业统计等。总之,统计学已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各行各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简单地说,进行统计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寻求各种现象变动的规律性,预测未来。由此看来,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其纵深、交叉发展,才能够保证后统计学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才能实现统计学的真正价值。
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发展趋势 统计学的发展离不开数据处理,每个阶段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都推动着统计学的不断进步。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统计学发展带来新的希望,简化了统计工作,使得海量数据处理变得简单、便捷,极大促进了统计方法、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也使统计学的应用发展开始面向大众。近年来,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海量信息的出现,给数据统计带来不便,人们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安全与否,阻碍了信息的使用与统计。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尤其是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让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运用变得简单、快捷。数据挖掘是一个更大的数据分析概念,主要指从大量的企业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信息的整个过程。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让统计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成为可能,也充分显示出计算机技术在统计学中的应用优势。
因此,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是当前统计学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大数据分析的软件和基础知识的推广与应用,让两者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从根本上推动了统计学的发展与进步。
3 高校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教学方法问题 统计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数理统计的公式推导,但过多的公式推导会令大部分学生望而生畏。一般统计课堂上,教师都是按照先理论后应用的教学顺序进行的。传统的统计教学方法通常是这样的:首先说明这节课是来学某某定理或理论的,其次讲一讲这个定理成立的假设条件是什么,然后现场推导在假设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如何一步步得到这个最终定理,再讲讲这个定理有什么特点,最后才介绍这个定理的应用价值。
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很可能在还没有感受到统计学魅力的情况下,就已经迷失在复杂的公式和数字之中,对统计学产生厌倦乃至恐惧的情绪,更谈不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统计学教学没有顺应时展要求 大数据捧红了作为高校传统学科的统计学,但另一方面,高校统计学受到的来自大数据的挑战,也比其他学科要猛烈得多,统计学专业高科技人才已从“走俏”变成“紧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给全人类带来颠覆性影响,计算机科学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说,已成为推动统计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然而,目前高校统计学教学中并没有有效地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欠缺应用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的教学过程。由此,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大数据进行深入收集、深挖,已经成为目前统计学教学面临的首要课题。
4 高校统计学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调整统计课堂教学顺序,激发学生的兴趣 改变传统统计学教学单调、呆板、无趣的现状,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是调整该课程教学顺序,并且适当地增加一些新鲜元素。例如:先通过一两个贴近生活或热点新闻的案例来讲述统计学中某些定理的应用价值,再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工具简明扼要地突出该定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详细说明推理过程。此外,实践证明,运用以互动性强为显著特征的新型动画形式向初学者传授抽象的理论知识会更为有效。
学生在看到掌握该理论知识的美好前景之后,学习热情就会更容易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克服了学习统计学的心理障碍,再多的学习任务也愿意去完成,这样统计学的教学效果能够更好地实现。
深化统计学教学内容改革 统计学教学内容应该围绕培养应用型统计人才展开,主要表现在:在教学内容上要渗透对学生统计学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统计学课程内容应该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求进行整理、重组,要更加具有针对性。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快学科专业建设,促进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强化实践环节的训练,构建体系合理、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丰富教学 大数据给统计行业带来巨变。在大数据时代,很多传统的数据收集方法、统计方法显得失效,而且用统计的手段进行经济预测的功能,也出现根本性的变革。统计行业需要的大数据人才是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既要熟悉计算机技术,又要具有应用统计学的能力。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掌握非常关键,学习者要有坚实的计算机基础,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包,才能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高校统计学教学改革中应该加强统计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教师要积极学习先进理念,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拓展统计学教学方式、方法,培养高新应用型统计人才。对数学和计算机应用的掌握非常关键,学习者要有坚实的数学基础,能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包,才能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 统计学本身就是一个横向学科,涉及各个学科。在当前国内统计学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根据统计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发展趋势,高校统计学科在继续深入挖掘、推动统计学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积极培育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学科,努力推动这些方法论学科在统计学实证研究中的应用。同时,也应该增进与其他院校同行的了解与交流,并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高校统计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繁荣发展。
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 高校统计学专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学研活动促进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国内外竞赛等,深化科研体制改革,通过学术报告会、科研活动、学术交流等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推进统计学开放式教学,加强学生与外界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业对于数据统计的需求明显增强,由此,如何培养优秀的统计学人才成为高校开始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在当前国内统计学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统计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本文基于对当前统计学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目前高校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便为高校统计学教学创新、发展提供借鉴,从而促进我国统计学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毅.高校统计学教学改革与统计人才优化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00-503.
[2]王淑玲.浅议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J].新课程,201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