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14:4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定位技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提出技术哲学研究要融入哲学主流和切近社会现实,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在这样的定位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又成为了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内容。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定位:建立一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
中外技术哲学研究大致经历了30年左右的系统努力,虽然成果颇丰,但作为一门学科仍未进入“常规科学”阶段,仍处于哲学研究的边缘,仍未产生明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针对这种困境,为了适应当今技术时展的要求,为了促进技术哲学研究的繁荣,中外技术哲学家对技术哲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譬如:SPT前主席皮特主张加强技术认识论研究,通过科学哲学之门融人哲学主流;拉普建议研究技术变革的动力学;伦克和罗波尔主张建立一门“跨学科的实用主义的技术哲学”;费雷建议,技术哲学应联合西方主流的哲学传统思考技术;伊德认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技术文化环境,反思当代技术世界的新问题;米切姆指出,必须努力思考我们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元技术(meta—technology);杜尔宾则呼唤行动主义,呼吁技术哲学家走进行动主义的领域,加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列中来;陈昌曙先生提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础研究和应用。
这些建议凸显了两个“问题意识”。其一,技术哲学研究如何融人哲学主流;其二,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切近社会现实。这两个“问题意识”的确应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技术哲学研究的“定向仪”,应是我们思考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定位的根本指针。
技术哲学研究要融人哲学主流,要切近社会现实,主要取决于它选择什么样的学科主题。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主题是什么,在中外技术哲学界有很大的争论。笔者赞同这样一种观点:技术哲学是“哲学中的自然改造论”。从现代哲学的生活世界观视角看,技术解释有两个基本观点,即“技术是目的的手段”,“技术是人的行动”。这两个基本观点实质上是“一体的”。它们贯穿在雅斯贝尔斯关于技术的界定中,它们也正是海德格尔追问技术本质时首先“穿过的正确的东西”。技术是人的行动,具体地说,国内学者称:“技术就是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人工过程或活动本身”。国外学者称:技术是“人们借助工具,为人类目的,给自然赋予形式的活动”;技术是“设计一实施”。说到底,“技术是做”,技术是属于自然改造的范畴,技术的问题是实践的问题。所以,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主题本应该定位为“自然改造论”,即是研究“关于改造自然这个领域的一般规律”。
更重要的是,这样学科主题的定位,不仅使技术哲学研究在整个现代哲学体系中有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价值,而且也使它真正切近社会现实。一方面,马克思在现代哲学的起始处要求“哲学家不仅要研究如何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改造世界”。_18_马克思提出的这项现代哲学研究任务至今远未完成。可以说,要完成这项任务,就必须大力发展如此定位的技术哲学研究。而且由于在中外哲学史上,“自然改造”或“造物”的主题始终是缺失的,所以技术哲学研究如此定位就更有价值。另一方面,如马克思所说,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所以,以这种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哲学必然能真正切近社会现实。
笔者不赞同,技术哲学研究应“以技术认识论为中心”的主张。这种观点的理论预设是,把技术化约为一种“知识体系”,把技术问题归之于认识问题,把技术哲学归结为“技术认识论”。这种观点,究其实质是那种“重视超然的理论思考,轻视实践活动”的哲学传统在今日技术哲学中的继续。如上所论,现在真正需要的是“自然改造论”。“自然改造论”,首要的是指向“自然改造”活动本身,研究其本质、要素、结构和形态,但并不排斥“技术认识论”。技术实践活动中需要知识,有独特的认识现象,技术认识论问题当然有必要研究,但它不足以构成技术哲学研究的中心。
研究“自然改造论”,应该从更好的哲学开始。在这里,“更好的哲学”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人们通常把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称作“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聚焦于“人的”“实践的”“感性的”“现实世界”,以实践活动作为其世界观的支撑点,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寻求人类解放道路。比较不同的生活世界观,马克思实践哲学突出强调物质生活、实在的对象化活动之于生活世界的基础性,而其他现代哲学则都不同程度地把人的生活归结为日常生活或日常语言交往,都将物质生活、人的对象化活动排除于生活世界之外。所以,只有马克思实践哲学才有一个科学的实践观,才能为“自然改造论”研究提供全面的科学的理论框架。其实,由于其突出的“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内在地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改造论”思想。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自然改造论”研究,不仅能使技术哲学作为一个哲学学科得以成长,而且也会推进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发展。如陈昌曙先生所言,“离开自然改造论,实践唯物主义就会被架空。”
综上所述,技术哲学要融入现代哲学的主流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事实上,当前欧美技术哲学的发展已经有走向这一定位的端倪。与经典技术哲学家相比,美国当代技术哲学家伯格曼、伊德和费恩伯格都更加走向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伯格曼发现当代生活中存在着“装置范式”(deviceparadigm),伊德揭示了技术制品与人的中介联系(relationsofmediation)、他性联系(alterityrelations)和背景联系(backgroundrelations)。两人都专注于日常生活,但都没有关注产生技术装置或技术制品的技术实践活动。比较而言,费恩伯格更关注技术实践领域,他的“工具化理论”(instrumentalizationtheory)就是描述技术制品成为社会的适用工具的实践过程。当前,这种向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在欧美技术哲学界已发展成为一场“经验转向”运动。它主张,技术哲学研究必须立足于对技术“内部”的认识,“必须基于对技术实践本身的理解,即技术制品是如何被设计、开发和生产的。”目前,“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还是初步的,可以预见,其进一步的发展必将指向技术实践论本身,必将使技术实践论研究凸显出来。因为只有这样,技术哲学才能从“关注技术制品使用者阶段(theuserphase)转移到关注其设计、开发和生产阶段”,[]才能真正打开“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也意味着,这场在欧美兴起的“技术哲学经验转向”只有彻底地走上“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之途,方能实现其目标。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创新哲学研究
一旦把技术哲学研究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那么在技术哲学研究的众多主题中,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就显得特别关键和紧迫。它不再仅仅是属于“技术哲学的应用研究”或“技术方法论研究”领域,而是属于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深入的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作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的技术哲学就难以真正确立。从建设“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重要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从理论逻辑来看,技术创新是技术成为技术的实践过程,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技术形成的实践过程,才能向技术“敞开”,揭示技术的内在本质。历史上通常认为,技术是发明家的创造,而创造本身是一种无结构、无过程的心理顿悟,似乎是“来无踪迹”、“带有魔幻色彩”。这种技术创造的“恩赐说”L29J已先行地限制了人们对“技术内部的认识。现在人们则认为,技术从构思到社会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技术与社会相互建构的过程。其中,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和自然地理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技术、与技术相适应的社会。这个技术产生的实践过程,这个技术成其所是的实践过程,被称之为“技术创新”。可见,“技术创新”概念本身就意含着使技术创造过程“祛魅”,使其“物质化”而纳入实践范畴的意思,已经内在地向“技术内部”的认识敞开。所以。只有研究技术创新,才可能切实知晓技术是什么,它何以可能、何以产生。实质上,德韶尔早就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技术哲学惟有研究技术创造活动,才能发现“技术是如何可能的”。他正确地指出:“为了遇见技术的本质,我们必须到新形式首次被创造的地方去寻找。大规模工业生产只是类似于诗和音乐作品的复制和再生产,而只有在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那里我们才更接近于诗和音乐的本质。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只可惜,他把技术创造活动主要归之于发明家的“内在的作出”(innerworkingout),而未能正确地把它视为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德韶尔这种原本正确的技术哲学研究思想,在后来的技术哲学研究中没有被实行。从整体上看,实际的技术哲学研究“最惊人的共同特征就是技术的外部化方法”。目前,在那些打算“认真对待技术”的哲学家那里,德韶尔的这个思想才逐渐成为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
其二,从历史实践来看,技术创新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轴心,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社会发展轴心,才能向现实社会“敞开”,指导和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在古代,这个社会发展轴心是隐含着的,可以从史前各种先王从事创造的传说中窥其踪迹,如《易·系辞》讲中国先王伏羲作八卦、网罟,神农作耜耒,黄帝尧舜作舟楫、杵臼、弧矢等;在现代,这个社会发展轴心是显在的,种种事实显示,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社会的活力之源,是经济发展、生产率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驱动力。技术创新正作为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第一战斗力,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头等关切的主题。从历史深处看,从宏观上说,技术创新的体制化始于19世纪末,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技术创新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创造性本体,越来越成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和标志。从微观上说,技术创新恰恰就是一个新的“制作社会”的形成过程。所以,研究技术创新,必将密切技术哲学研究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从而促进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发展。如果不“下沉”到“技术创新”层面,则技术哲学研究就不可能实现其重在“改造世界”哲学旨趣。譬如,芒福德、马尔库塞、弗洛姆提出的技术人性化的思想,若要真正作用于现实社会的生活,则必须发展出相应的较为具体的人性化技术创新理论。
其三,从技术哲学自身发展看,技术哲学研究之所以分裂为工程的和人文的两个对立的流派,主要是因为各自偏执于一端:工程的技术哲学,以技术发明为主要研究对象,只关心纯粹技术是如何可能的,而忽视了技术与整个社会的复杂关系;人文的技术哲学,以技术的社会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只关心从人文社会的角度评价技术,往往对技术持敌对态度,而忽视了对技术自身的全面认识。由前所述,技术创新是技术成其所是的技术一社会过程,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创新,既能向技术“敞开”,又能向社会“敞开”。由此,研究技术创新可以在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为建立一种健全的、连贯的、一致的技术哲学奠定基础。譬如,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技术创新实践活动至少要包括“实践结构论”和“实践形态论”,而要研究这两方面的内容就必须把“工程的”和“人文的”研究视角结合起来,工程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实践结构论”必须有人文的透视,而人文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实践形态论”必须有工程的基础。
另外,进行技术创新研究于我国技术哲学研究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积极面向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我国企业搞活、民族复兴最终要落实到技术创新上来。面对全球化、生态化、信息化、知识化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如何依靠技术创新求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个关键性难题。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供哲学智慧是当代中国技术哲学家的责无旁贷的任务。另一方面,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创特色的可能之所在。我国的技术哲学研究不能再走一味的引进一述评的学科跟随战略。鉴于国际上技术哲学研究尚处于前范式时期,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只要立足中国现实,视野开阔,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是有可能创出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理论的。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作为“晚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国家,面对前述的严峻挑战和国情,我国技术创新涉及因素尤为复杂,进行得尤为艰难,因而构成突出的社会实践问题。牢牢抓住当代中国技术创新实践,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指导,我国技术哲学研究或许能创出自己的特色。超级秘书网
篇2
由于对占有心素的不同认识,二者对占有的功能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在萨维尼看来,占有保护的功能是对个人占有意志力的尊重,占有的基础在于人的尊严。而在耶林看来,占有保护的基础在于物的经济效用,保护占有是保护所有权不可缺少的环节。[9]下面为直观说明两种学说的区别,兹举两例:一是遗失物拾得人依法保管该物。依据萨维尼学说,由于拾得人主观上没有据为己有的意图,因此其保管该物的行为不是占有,进而不受占有法律保护。相反,依据耶林学说,由于拾得人主观上意识到自己正在支配、控制该物,因此成立占有,应受占有法律保护。二是A暴力抢夺B的财物,而后C从A处盗窃该物。问题是A对抢夺得来的财物是否成立占有?依据萨维尼的学说,只要A主观上具有将财物据为己有的意图,则成立占有。另外,基于维护社会和平秩序,保护占有人A的尊严,这种占有应受到法律保护。而依据耶林的学说,A对抢夺得来的财物也成立占有,但这种占有是一种无权占有、恶意占有。但依据保护占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保护所有权的理念,A的恶意占有法律是不保护的。对于这两种不同学说,从各国的民事立法体例看,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采纳的是耶林的学说,其原因正如学者指出的“耶林的学说更接近于客观现实,更易为人们在实践中所认识”。[10]在我国民法学界,耶林的学说也受到众多学者的支持,成为通说。根据前文,在民法上占有是一个事实意义上的概念而非权利,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共同平和(萨维尼学说)抑或保护所有权(耶林学说),即使未形成权利的占有也能获得民法保护。但是,占有尤其是某种非法占有能否在刑法上获得保护则有争论。学界通说主张财产罪侵犯的主要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11]这意味着占有不能作为一种相对独立权能受到刑法保护。之后有相反观点即所谓占有保护说认为,财产罪的法益首先是财产所有权及其他本权,其次是需要通过法定程序恢复应有状态的占有;但在相对本权者的情况下,如果这种占有没有与本权者相对抗的合理理由,相对于本权者恢复权利的行为而言,则不是财产罪的法益。[4]745针对所有权说,持占有保护学说的学者一方面从理论及实践的角度批驳该说,另一方面也积极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指出所谓民法不保护非法占有,意味着应当根据民法将财物返还给所有权人;而刑法保护这种占有,意味着他人不得随意侵害该占有。[4]746仔细推敲刑法的这两种学说,本文认为两种学说实为民法上的萨维尼学说和耶林学说在刑法领域的再现。确切地说,刑法的所有权说与耶林的学说相对应,而所谓的占有保护说与萨维尼的学说相对应。从占有的制度功能而言,刑法的所有权说与民法的耶林学说可谓一脉相承,其目的旨在维护所有权的法律保护,这明显是以财物的经济效用作为法律保护基础的。而刑法的占有保护说与民法的萨维尼学说则立足在公共平和、社会秩序维护的理念上,主张保护占有就是保护占有人的意志。诚如德国理性法学家康德所言,占有是人的意志之于物的体现,保护占有实际上体现了对占有人意志的保护。[12]因此,回归占有的民刑涵义上,本文认为刑法上的占有涵义和民法上的占有涵义其实源于对萨维尼学说和耶林学说的作何选择。如果刑法保护占有特别是某些非法占有,则说明刑法选择的是萨维尼学说;如果刑法仅保护所有权,不保护非法占有,这意味着刑法和民法一样选择的是耶林学说。
占有学说的刑法抉择
毫无疑问,刑法和民法的制度功能是不同的。一般认为,民法属于私法,以调整商品经济关系为主要内容。而刑法属于公法,其任务在于保护各种法益以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和平。这样看来,刑法对占有学说的选择应该与民法迥然不同。反观民法倡导耶林的学说,这无疑从另一侧面说明耶林的学说不适用于刑法。正因如此,本文认为占有学说的刑法抉择应锁定在萨维尼的学说上。审视萨维尼的学说,重要一点是法律针对占有保护的出发点在于尊重占有人的个人意志,充分维护社会秩序的和平。毋庸讳言,占有体现人的意志,保护占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保护占有人的意志。在尊重人的意志的法治社会里,法律程序观念决定着即使针对非法占有亦不允许私人滥用暴力,随意抢夺或妨害占有人的占有。此外,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讲,占有制度体现一种社会安全利益。非法占有人对物也会形成一定的支配、控制状态,如果允许任何人对非法占有进行暴力侵害和抢夺,这将严重不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由此可见,萨维尼的学说已非仅仅着眼于占有的经济效用,它从社会价值角度评述了占有的制度功能。这一点与刑法的目的定位不谋而合。正因如此,本文才主张以萨维尼的学说为基础来构建刑法上的占有理论。理由除前文论述以外,还包括一点,即萨维尼的学说与刑法的“辅的法益保护”[13]功能相联系。众所周知,法益保护不会仅仅通过刑法得以实现,而必须通过全部法律制度才能发挥作用。在全部法律手段中,刑法针对法益予以保护须在其他手段不足以起作用的情况下得以成立。例如,一般认为,民法通过赋予占有人以返还请求权来实现占有保护,很明显这是与民法上占有侵害的轻社会危害性相匹配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轻社会危害性具体反映在行为人主观尚无据为己有的意图。假如,行为人在占有侵害之时,主观产生了据为己有的意图,此时较之单纯民法上的占有侵害无疑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对此行为,如果仍单靠民事惩罚就会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刑事惩罚应运而生。所以,行为人主观上据为己有的意图实为增加行为对法益的侵害以达到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这是刑法上占有区别于民法上占有的关键所在。以萨维尼的学说作为立论之本,刑法上的占有无疑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占有体素,即事实上支配、控制财物;二是占有心素,即据为己有的意图。实践中,占有体素通常反映为人对物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的理解受特定时空条件的制约。就空间条件而言,在认定对物的事实控制状态时,要考虑人与物在场合上须有一定结合关系,足以认定其物为某人事实上所支配、控制。例如,工人将建筑工具放在工地回家休息,在这种情景下工人仍占有建筑工具。就时间条件而言,占有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连续性,如果人对物的控制时间短暂,不能成立占有。例如,某人暂时在他人家中逗留,其对他人房屋及财产不成立占有。关于占有心素即据为己有的心理意图,由于实践中但凡主观内容的认定大都取决于客观事实,因此行为人主观是否具有据为己有的意图也只能依从客观现象予以反映。然而,实践中客观现象与主观事实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这无疑导致据为己有的意图证明在具体案件中具有一定难度。当然,证明难度只是据为己有意图问题的一个方面,它还有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何谓据为己有的意图,本文认为这同样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难题。
非法占有目的的涵义
破解承接上文,以萨维尼学说建筑刑法上的占有概念,可以得出对物事实上的支配、控制仅为占有全部内涵的一个前提。其真实涵义在于占有人主观上据为己有的意图。然而,何谓据为己有的意图?根据萨维尼的理解,据为己有的意图即指自己所有的意思。显然,大陆法系的排除权利者的意思说即是采用这种理解。关于排除权利者意思说,具体涵义是:首先,行为人在客观上对财物支配、控制;其次,主观上行为人具有将自己作为财物的所有人而对待的意思。对于该说,本文持赞同态度,同时认为准确理解排除权利者的意思说,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据为己有不能狭义理解为犯罪人自己据为己有。诚然,实践中绝大多数犯罪人是为了将公私财物非法据为己有,自己非法行使他人财产所有权的全部权能。但也应注意到,有些犯罪人可能将非法取得的财物转为第三人占有,这一般不会影响非法据为己有目的的认定。例如,A诈骗B,指使B把财物交付给C。在这一案件中,犯罪人A实际并未自己得到财物,但这并不影响其主观上非法据为己有意图的认定。这里的原因在于C得到财物没有超出A的意志控制范围。因此,可以这么认为,不论财物是犯罪人亲自据为己有,还是犯罪人将其转给第三人占有,只要没有超出犯罪人的意志控制范围,犯罪人主观上具有据为己有的意图的结论就不能被否定。第二,注意区分传统的所有权说和排除权利者意思说。表面看来,这两种学说极其相近,但就本质而言仍有很大不同,首先,两种学说采用的理论基础不同,传统的所有权说是以耶林的学说为理论基础,而排除权利者意思说是以萨维尼的学说为理论基础。其次,对占有利益的定位不同,传统的所有权说否认占有利益的独立性,仅视占有为所有权的“前沿阵地”,并认为占有保护是“简化的所有权保护”;而排除权利者意思说则主张占有的独立法益地位,同时为强调刑法上占有侵害的可罚性而认为占有心素乃是据为己有的意图。第三,采用排除权利者意思说意味着非法占有目的只包括排除意思,而不包括利用意思。根据日本刑法理论界通行的观点,非法占有目的一般包含排除意思与利用意思。所谓排除意思是指排除权利人,将他人的财物作为自己所有的财物进行支配、控制,其刑法机能在于将不值得科处刑罚的盗用、骗用等行为排除在犯罪之外。所谓利用意思是指遵从财物的用途进行利用处分的意思,其刑法机能在于使盗窃、诈骗等取得型财产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相区别。[14]对于日本通说的这一观点,本文认为值得进一步商榷。理由是从法益侵害的观点出发,利用意思实无存在之必要。因为,在刑法里构成要件是社会危害性的抽象表现。这意味着任何构成要件都预示着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否则不能称其为构成要件。既然如此,非法占有目的作为财产犯罪的构成要件之一,它必然也是一定社会危害性的化身。而根据前文所述,刑法上非法占有目的代表的社会危害行为主要体现于排除权利者意思上。这无疑表明利用意思是不昭示财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其仅仅具有界分取得型犯罪与毁坏型犯罪的作用而已。由此看来,删除非法占有目的利用意思丝毫不会影响其社会危害性的体现。因此,本文主张利用意思不是非法占有目的组成部分。第四,采用排除权利说一定程度上反证非法占有说的不妥当。在本文看来,非法占有说的旨趣在于将刑法上的占有涵义与民法上的占有涵义混为一谈。例如刘明祥教授支持的观点,即从字面含义来解释,所谓非法占有目的无非是指非法掌握控制财物的目的。[1]然而,具体分析非法占有说,不难发现其缺陷明显且主要有以下几点:1.非法占有说所指占有的本来意义实际是依照民法上占有概念予以理解。这种理解模糊了民法上的占有侵权和刑法上占有侵害之间的界限,容易导致刑法打击面的无限扩大。例如,日常生活中的盗用、骗用等行为倘若按照非法占有说,行为人主观上全都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进而以犯罪论处。这显然是不合理的。2.非法占有说无异于暗自取消了非法占有目的独立的主观要素地位。按照非法占有说学者的观点:如果从本义上理解,非法占有目的是指非法掌握控制财物的目的(意思),这是盗窃等取得罪的故意所包含的内容。因为盗窃等取得罪的故意是对窃取、暴力夺取等构成要件的客观事实有认识,而仍有意为之的心理态度。非法掌握控制财物的目的(意思),是这种心理态度所包容的。[1]诚然,从占有的本来意义角度看,上述学者所言的确如此。但是,前文已述,占有的本来意义无法承载行为对法益的侵害已达到了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因此在刑法中单纯侵害本来意义上的占有还不够,还必须具有据为己有的意思。据此,无论我国刑法理论界的通说还是司法实践中对取得罪认定的一致做法,都认为非法占有目的是取得罪的主观超过要素,而不是故意的意志内容。3.非法占有说的不妥之处还在于,在刑法典明确规定了非法占有目的的犯罪中,例如集资诈骗罪,如果将非法占有目的仅仅理解为非法的事实上的控制、支配,则很难将集资者诈骗罪与其他具有非法集资性质的犯罪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分开来。二者的区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非法占有目的(主要是占有的心素要求即有无据为己有的意图)。
篇3
1.办学方向要求在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可见,服务服从于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服务,促进就业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高职院校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是研究性和学术性极强的事情,不符合高职院校办学方向要求。
2.专业定位要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好就业问题,让劳动者掌握专门技能,实现充分就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目标就是培养大量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扩大和促进就业,而不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高职院校学生写作毕业论文,不是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需要,不符合专业定位要求。
3.课程定位要求在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都是把毕业论文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来开设。在办学定位正确的大方向下,专业定位要围绕办学定位开展,课程定位要紧紧围绕专业定位进行。办学定位、专业定位与课程定位不能独立分离,而是紧密关联着的。作为一门核心专业课程的毕业论文,自然而然不能脱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个目标。高职院校学生写作学术性毕业论文与这个专业培养目标毫无关系,毫无作用,毫无意义。
4.论文现状要求如前所述,现实中的高职院校毕业论文惨不忍读。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难以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与其白白浪费了那么宝贵的学时和学分,不如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学生的优点,放手让他们去搞技术及技能设计,搞改革和创新,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为毕业后更好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改革具体措施
1.取消毕业论文,开设综合设计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而不是一个层次,没有最低级和最高级。职业教育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点。职业院校不能盲目模仿普通本科院校做法去写作不是自己强项也脱离培养目标的毕业论文。鉴于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差,不爱学习,思维活跃,鉴于高职院校毕业论文写作跟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相差甚远,要弱化淡化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淡化学术性,增强实用性和发明创造性。要在正确的办学方向和专业培养目标指导下,制定操作性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灵魂和统帅。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大胆取消毕业论文,取而代之开设综合设计,努力实现有限课时和学分的功效最大化。
2.改革进度安排在专业课程进度表里,合理安排综合设计所在的学期,配以合适的学时学分。以往毕业论文大都是安排在第五个学期末和整个第六个学期进行。改革后,可将综合设计贯穿于三年学制的整个过程,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到学生毕业离校,三年共六个学期都可以设计。一般是安排在第五学期末和第六学期,学生有权决定具体在哪个学期做综合设计。如果学生有思想,有火花,有灵感,可以随时提出要求做综合设计。为此要调整课程进度安排和年级安排,对于提前做综合设计的学生,可允许其边上课边设计。还可以让其停课设计,允许在其完成综合设计后,再继续上课。可继续学习原年级课程,也可参加下一个年级课程学习。在下一年进度参加考试,只要修满要求的学分就行。学校要及早发现和培养这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和火花。综合设计时间长短,也不应作出具体规定,但一定要在毕业前完成。
3.改革内容在综合设计选题和内容上,要冲破条条框框限制,无限度放大选题范围和内容,给予学生自和想象空间。不分学科,不分体系,不分领域,都可以选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课程、专业、特长、兴趣,在导师指导下在与专业相关领域内选择综合设计题目。可以跨院系和跨专业甚至跨行业选择设计内容。还可以由校企合作企业或行业协会或政府部门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提供设计领域和范围。学生是毕业综合设计的中心和主体,一切皆由学生根据学生自己特长、兴趣和爱好来做出选择和决定。
4.改革导师选择在指导教师选择方面,可在校内校外选择,实现师生双向选择,形成竞争机制。学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选择指导老师,实现不分院校,不分专业,不分学历,不分职称,不分老少,不分性别,只强调导师的专长和实绩。指导老师也可以自己选择学生,充分尊重指导教师和设计学生,努力实现师生最佳搭配组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由学生在学校、企业、行业、政府部门,直至在其他院校等范围内广泛选择自己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酬劳由学校按照规定支付。形成鼓励和竞争机制,最大极限发挥指导教师的潜质,提高学生综合设计水平,避免指导教师不负责任敷衍了事。
5.改革评价体系在综合设计评价上,没有考核就没有质量,没有考核就会产生懈怠。要创新质量评价机制,建立由学校、企业、行业、政府等方面共同组成的多方综合设计质量评价体系。职业教育本质是就业教育。就业是全社会的责任,不光是学校和企业的责任。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和谐需要,涉及到千千万万的家庭。关心支持高职教育就是关心支持就业,就是关系和谐。在就业上,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谁也不能袖手旁观。检验和评价高职院校毕业综合设计质量,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要积极共同参与,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建立富于挑战性的奖励机制,形成以综合设计产生的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能否转化为生产力以及转化率指标为考核核心和关键。对于真正具有发明和创造,能转化为生产力,有可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生产力转化率高的综合设计,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部门一是要积极为他们申请发明专利提供指导和便利,二是要设重金奖励。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重奖之下才有火花和灵感。应设立由上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四方出资组成的奖励基金,健全奖励方法,并公之于众,长期严格实行。还要切实提高毕业标准,没有综合设计分数,或综合设计不合格,一律不准毕业。
篇4
关键词: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装
在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的制作时,正确的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十分重要。选择定位基准的好坏,对零件加工的位置精度有影响,而且对零件表面的加工顺序有影响。
一、基准的概念
零件都是有很多表面组成的,各个表面之间对尺寸和相互位置有着要求。模具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要求有两方面:表面间的距离尺寸精度与相对位置精度要求。研究零件表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离不开基准,不明确基准就无法确定零件表面的位置。基准就一般意义来讲,就是零件上用来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科技论文,工艺基准。基准按其作用可分为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两大类。
1.设计基准
设计基准就是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的点、线、面的基准。它是标注设计尺寸的依据。如图1所示零件,平面2、3的设计基准是平面1,平面5、6的设计基准是平面4。
2、工艺基准
零件在加工和装配的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工艺基准。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定位基准 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正确位置所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2)测量基准 零件检验时,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3)装配基准 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位置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图1
二、工件安装方式
为了某一部分加工出符合规定技术的要求的表面,在加工之前,必须使工件在机床占据一个正确的位置。这个过程称为工件的“定位”。工件定位之后,由于工件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影响,应采用一定的机构将工件“夹紧”,使工件的位置保持一定的稳定,这个从“定位”到“夹紧”的过程称为“安装”。
工件安装的好坏是加工中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工件安装的快慢、稳定性,还影响生产率的高低。科技论文,工艺基准。为了保证加工表面与其设计基准间的相对位置的精度,工件安装时应使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相对于机床占据一正确的位置。
在各种不同的机床上加工零件时,有各种不同的安装方法:
1.直接找正法 这种方式通过将工件直接安装在机床上,用百分表的划针,以目测法的方式校正工件,可使工件在机床上占有正确的位置。直接找正法的定位精度和找正的快慢是由与找正精度、找正方法、找正工具和工人的技术水平的影响。但由于时间花费多、生产率低,且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高,所以只能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2.划线找正法 这个方法是通过在机床上用划针对毛坯或半成品上的线找正工件,使工件得到正确位置。由于划出的线本身有宽度,在划线时又有划线误差,此法复杂,多用于生产批量较小、精度低等一些不宜使用夹具的粗加工。
3.采用夹具安装法 夹具是机床上的附加装置,其精度对于刀具已调整好,在加工工件时不必逐个找正定位,所以能保证加工的技术要求。此方法既省工又省事,是一种高效的方法,得到广泛的使用。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正确的选择定位基准是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进行夹具设计的关键。
设计基准是由零件图来确定,而定位基准可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一般刚开始时选毛坯表面来确定定位,之后工序中采用已加工的表面来定位。有时会有有一种复杂的情况:工件上没有可以选取作为定位基准适合表面,此时就必须在工件上专门的设置或加工出定位的基面,这种面称为辅助基准。辅助基准在零件中并无用途,只是作为工艺要求而做出来的。
定位基准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在起始工序中,只能选用未经加工过的毛坯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基准称为粗基准;用加工过的表面所作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在设计工艺规程的过程中,应当根据零件工作图选择粗、精基准。
1.粗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影响以后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的分配。所以粗基准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选择粗基准时要为后续的步骤安排好必要的基准基面。其选择原则:
(1)为保证其重要加工面余量的均匀,而选择该表面作为粗基准。科技论文,工艺基准。
(2)为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和尺寸要求,而选择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3)选择的粗基准的表面要尽量光滑平整,没有表面的缺陷,使工件定位准确,操作方便。
(4)一般情况下,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只允许使用一次。不重复使用,否则会产生定位误差。
2.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既影响着工件的加工质量,又影响工件安装是否方便可靠。其选择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
①尽可能的选用设计基准为作为定位基准,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
②使用调整法加工零件时,如果基准不重合将出现基准不重合误差。所谓调整法,就是在预先调整好刀具与机床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种相对位置的加工方法。此相对应的方法是试切削法加工。
(2)基准统一原则
①选择用统一的定位基准来加工工件上的各个加工表面,以避免基准的转换带来的误差,利于保证各基准表面的位置精度,简化工艺规程,夹具设计和制造,大大的缩短了生产准备周期。
②典型的基准统一原则是轴类零件、盘类零件和箱体零件。科技论文,工艺基准。
(3)自为基准原则
当某些精加工表面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时,可选择该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
(4)互为基准原则
能够提高重要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或使加工余量小儿均匀。
四、实例
如图2 所示的零件,在加工中心上加工Φ80H7的孔和4×Φ25H7的孔,其中4×Φ25H7的孔都以Φ80H7的孔为基准,编程原点P选择在Φ80H7的孔的中心线上。
加工该板类零件,采用台虎钳来装夹毛坯,夹持平面2、3,限制工件的前后方向的自由度。利用标准垫块垫住工件,使工件底平面与机床工作台平行。工件定位好之后,采用百分表对刀,已知P点在Φ80H7孔X轴和Y轴方向的距离为150+0.05mm,所以以P点为基准得到Φ80H7孔的位置。加工好Φ80H7孔之后,以Φ80H7孔为基准划一圆为Φ200+0.02mm。科技论文,工艺基准。以Φ80H7孔作为中心基准,以Φ200+0.02mm孔为侧基准加工出4×Φ25H7的孔。科技论文,工艺基准。
图2
结束语
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加工工件的基础,如何选择定位基准主要根据所加工零件的结构特点而定的。定位基准的选择应尽量遵循基准统一、基准不重合、互为基准等原则,制定好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才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参考文献
[1]《数控铣床加工工艺》刘光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
[2]《模具制造工艺学》郭铁良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3]王爱玲《数控机床加工工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车身,焊装夹具,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各个工业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的研制、生产、销售、营运,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息息相关,对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而在汽车车身设计制造过程中,焊装、总装、涂装是车身制造的核心工作,在焊装中,焊装夹具是保证车身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焊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确保车身形状、尺寸、精度符合产品图样技术要求。可以说,焊装夹具是构成车身焊装生产线的“核心”圆,是保证车身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影响整个汽车的制造精度和生产周期。因此,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的焊装夹具的设计尤为重要。
1 焊装夹具的组成
焊装夹具是生产产品时的一种辅助手段,它是将工件迅速准确地定位并固定于所定位置,包括引导焊枪或工件的导向装置在内的用于装配和焊接的工艺装备的总称。焊接夹具是进行金属结构焊接不可缺少的辅助器具,是焊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焊接过程中主要起维持、保证焊接产品形状及尺寸符合产品图纸要求,方便焊工操作,提高工效的作用。论文格式,车身。焊装夹具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自制件、标准件和外购件。自制件主要包括支撑块、夹紧块、型板等;标准件主要包括销子、角座、基准块、调整垫片等;外购件则以汽缸、各种轴套为主,最为核心、最为普遍的结构件包括支撑块、夹紧块、型板、角座、调整垫片等。因此在进行焊装夹具设计之前,必须充分了解车身的焊装过程、焊接夹具的结构特点,合理进行实体建模、标准件的调用及外购件的选取。
2 车身焊装夹具的设计要求
2.1 对车身装焊夹具的基本要求
(1)对于冲压零件装焊后应具有互换性的车身合件及总成,应使用车身的各配合部位,特别是孔洞的形状尺寸符合技术要求。
(2)能快速准确地进行装配定位、夹紧,被焊部位要便于操作,松开夹紧机构后,焊件能从夹具上方便地卸下,且安全可靠。
(3)在设计夹具时,要注意夹具上的某些零部件出现导电,绝缘等问
题,提高车身的装焊质量。
(4)由于车身结构复杂,因此,对所设计的定位件、夹紧件等要充分考虑其加工工艺性及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便于更换易损件和恢复原设计精度。
(5)车身总成的装焊夹具比较复杂笨重,在制造使用中常需调整样架来进行调整校正。
2.2 装焊定位基准的选择
装夹工件时,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定位基准的选择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工件的装配精度。
2.3 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
车身装焊夹具装夹的主要对象是冲压件,由于制作外形复杂且易变形,因此在夹具设计时应考虑用曲面外形、曲面上经过整形的平台、工件经拉延和弯曲成形的台阶、经修边的窗口和外部边缘、装配用孔和工艺孔等部位定位。
由于冲压件外形复杂,装夹过程中直接与定位元件接触,这就决定了定位元件形状比较特殊。通常选用的定位元件如下:
(1)定位销:采用定位销定位是装焊夹具中常用的定位方式。驾驶室底板加强梁板材加厚,刚性好,可视为刚性组合件。底板上的悬置孔可以采用两个圆柱销定位。论文格式,车身。
(2)定位块:组成驾驶室门洞及前后风窗均用定位本体上的定位块定位,定位块和本体分别设计,避免了整体靠模加工,使定位元件的制造和调整大为简单方便。
(3)半圆形块:圆柱形工件一般用V形块定位,但装焊夹具中的定位元件同时又需导电时,或工件管壁厚度小于0.5D(D为工件直径)的情况下,为防止工件夹紧变形,常采用半圆形块定位。半圆形块的孔,其最小直径应取工件定位基准轴的最大直径。
(4)曲面定位板。
2.4 工件夹紧装置
车身装焊时,必须借助夹紧机械对工件施以夹紧力,以克服工件的弹性变形和其他外力的影响,保证车身冲压件的定位基准面与不定位块紧密贴合。装焊时,对工件施加外力,使它始终保持既定位置的装置称为夹紧器。夹紧器的种类很多,按作用原理分,有杠杆,斜楔,螺旋副、偏心轮等;按外力的来源分,有手动,气动、液压式等,这些夹紧机构的设计与一般机床夹具设计大同小异,可参考借鉴。
2.5 车身总成装焊夹具
车身总成装焊夹具按其定位方式分为一次性定位和多次性定位。一次性装配定位的总装夹具是指车身总成的主要装焊工作在一台总装夹具上完成。组成车身的零件,合件,分总成等依次装到总装夹具上,进行定位和夹紧,直至车身总成的主要装焊工作完毕,才从夹具上取下来。这种夹具的特点是车身装焊时的定位和夹紧只进行一次,容易保证车身装焊质量。根据车身生产纲领可设置一台或数台同样的夹具,单台夹具可采用固定的底板,多台夹具可配置在车身装焊生产线上,随生产线移动,这种随生产线移动的夹具称为随行夹具。随行夹具制造复杂,成本较高,对每个装焊台上的电,水气路都设计装有快速插座或接头,当夹具在线上移动到另一个工位时能方便,迅速地接通。
多次性装配定位的总装夹具指车身总成的主要装焊工作是在2台以上的不同装焊夹具上完成的。车身每通过一台总装夹具就要被定位夹紧1次,主要用于有骨架驾驶室的装焊,如在第一台夹具上完成内骨架的装焊,在第二台夹具上则完成外覆盖件的装焊,其优点是夹具制造简单,数量少,不存在水,电,气的连接问题,若增加定位夹紧次数,则容易产生装配误差。
3 设计流程分析
以某汽车的前地板预总成工位的某一焊装夹具为例,阐述其焊装夹具的设计流程。
3.1 设计方案的确定
首先是对设计知识的提取,分析设计式样书,了解过程信息和主控点信息。转换PANEL文件,将PANEL按指定的位置放置在机床坐标系中,取截断面,生成车线。论文格式,车身。然后根据PANEL夹紧部位形状和位置设计加工件定位板和压板。论文格式,车身。论文格式,车身。最后再装配标准件支架和外购件气缸及其他辅助部件。
3.2 设计定位板和压板
定位板采用孔定位方式,通过销的位置精度来保证定位板的定位精度。基于UG建模的参数化设计的技术,采用自顶而下的设计方法,将车身数据一级一级的自顶而下的传递,利用草图来控制整个装配中所有零部件的形状、位置和精度。
(1)在UG建模模块中利用自顶而下的方法建立夹具装配目录树(如图1所示)。
图1车身焊装夹具装配目录树
(2)转换PANEL文件,根据焊装夹具设计式样书过程信息中给出的夹具定位位置来做出车身断面线(车线)。
(3)通过WAVE―Linker技术将车线链接到夹具单元中,将WCS移动到夹紧面附近,以Section为基准建立夹具单元的草图。
(4)通过WAVE―Linker技术将草图链接到定位板和压板零件单元中,然后在UG建模模块中分别对各自的草图进行拉伸处理,得到相应的零件单元。
3.3 装配标准件支架和外购件气缸及其他辅助部件。
3.4 生成总装图,设计定位销,进行干涉检验。论文格式,车身。
3.5 二维出图
利用UG制图模块,通过恰当的投影自动生成二维图,并可随时更新视图。
结束语
由于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汽车发展的趋势由大批量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转化,汽车生产厂家必须不断缩短车型变化周期、加快车型的更新,使得车身设计、模具设计与夹具设计重叠并行进行,汽车焊装夹具的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车身数据时常改变的情况,基于UG的焊装夹具的3D设计,只需要根据设计式样书随时改变草图的细节,后续结构的设计会同时自动进行更新,无需重新设计。由此便可缩短设计周期,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益,这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猛,郭钢,冯卫,等.汽车焊接夹具CAD系统研究与开发[J].汽车科技,2001(1).
[2]文广南.浅议汽车焊接夹具的设计制作[J].焊接技术,1996(4).
[3]赵静,张俊华,李春植,邓早春.汽车车身焊装生产线和焊装夹具简介[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7(1).
篇6
关键词 毕业论文模式 独立学院 法学专业 案例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传统模式运行现状分析:“法学院”内毕业论文存废之争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一直受到媒体与学界关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而《光明日报》在2012年5月7日、8日和18日分别刊载《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可不可行》、《本科毕业论文存亡不应一刀切》、《毕业论文应加强而非取消》三篇文章,则直接让这一场“存废之争”白热化。相比其他人文社科专业,法学教育天然具有学术研究性和职业技能性双重性特点,则直接导致各大高校法学院将这场“存废之争”延伸到实践。
支持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不是应不应该取消,而是应该如何加强,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同样不例外”。①但大部分认为毕业论文制度应该坚持,但应该改良,是“对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训练,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与运用、逻辑思维、动手、写作能力”。②大部分高校法学院实践中也持这种态度。取消者认为,“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下高校法学教育应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视科研创新为生命的毕业论文与法律实践性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相悖。悖论下毕业论文已是“人神共怒”,“与其目前这种尴尬局面,不如放弃”。③2008年底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宣布取消毕业论文,以案例分析取代毕业论文。折衷者认为,应该对待毕业论文应改变原来“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改革传统毕业论文模式,适应法学教育对科研创新能力和职业应用能力的双重要求。代表性模式是武汉东湖学院法学院实施的“双轨制”。
正如有学者言,孤立地争论毕业论文的“存”抑或“废”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毕业论文只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一环,任何脱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争论都是空谈。换句话说,如果毕业论文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则应该坚持加强;反之,则应该改革甚至取消。高校教育大众化趋势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逐渐分化。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法学教育定位为培养法律实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比研究性法律人才,应更重视学生法律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至于传统毕业论文模式是否可以适应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需要,笔者以为将模式放到独立学院培养目标下重新评析至关重要。
2 模式创新的必要:传统毕业论文模式评析
2.1 与培养目标不合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本科办学的新生力量,更多是依母体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托建而成。然相比母体的法学院系“研究型”或“高端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却存在本质的差异,更多应定位为“普通应用型”或“高端辅助类”法律人才,具体包括基层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律师助理、司法执行人员以及在公司企业等其他机构从事法律业务的人员等。显然应用型培养目标下,各独立学院法学院专业应该强调的是对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即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照搬母体院校模式强调学术创新能力。故视学术创新为生命的传统毕业论文模式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合。也正如有学者言: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要求,说到底是对大学培养不同人才的要求,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大学定位,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④
2.2 与重实践理念不合
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范畴,学术论文“不是写出来的,是做科研做出来的,不进行科学研究写出的文章不是学术论文”。⑤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不能一蹴而就,“不是毕业论文写作一门课程能解决的,不是指导老师一个人能解决的”,⑥而是需要大量的“前伸性”工作,即把撰写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科研能力培养拓展并延伸到整个法学教育培养过程,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应重视对学生科研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能力培养理念,是与传统“研究型”大学“重理论”教学理念相一致的。而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独立学院教学理念由传统“轻实践”转变为“重实践”已成趋势与必然。当下独立学院法学教育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都重在围绕“实践性”展开,突出法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的质量。总之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显然不是毕业论文所强调的科研创新能力。
2.3 与学生智力不合
独立学院生源特点是独立学院“独”特性之一,与普通高校招收的“一本”、“二本”学生相比,他们在基础知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传统毕业论文模式的目标定位上显然还是按照“一本”、“二本”的生源特点进行要求与设定,以此来指导独立学院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势必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能感到力不从心。正如有学者言,“几乎所有高校都要求毕业论文具有创新性。其实“创新”别说对大学生,对我们大学生的老师一生也未必能完成几个。我们可以鼓励创新,但不能把社会对高等教育中拔尖人才的期冀当成大学本科生的基本目标。”⑦笔者以为,忽略生源特点地强调毕业论文创新,强调“教育公平”是不切实际的,毕竟不可能让所有大学生都写出有创新、有学术价值的毕业论文。
综上所述,传统毕业论文模式难以适合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必须对其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构建一套更强调应用型和实践性的毕业论文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3 模式创新的途径: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构建
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将学生毕业设计与法学专业学生在司法机关、律所的毕业实习结合起来,围绕实习过程中接触的经典案例,采用案例选择、文书设计、模拟审判、案例分析“四步走”模式。相比传统毕业论模式,实践性是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的灵魂。一方面,强调整个设计以具体案例为中心,要求学生从原告、被告、法官等多种角色的视野去阅读案例,并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发现的问题,目的性强,有效地避免脱离实际的倾向,真正起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另一方面,强调把设计与毕业实习结合,突破往常“闭门造车”,要求学生在法院(或检察院、律所)实习时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毕业实习质量,也加强了“法律人”素质的培养。
3.1 案例选择
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强调对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考核。按照这一模式,不仅对学生实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的指导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案例选择是整个模式的基础,所选案例的实践与理论价值将直接决定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相比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中案例选择注重专业性、典型性、现实性,以达到紧扣专业课程教学具体内容,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氛围的目的,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下的案例选择考虑综合性、疑难性、不确定性三个因素,这样才有助于对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学生法律实务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
其一,综合性。毕业(论文)设计是对法学专业学生四年法学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整体考核。我国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先生认为,法律人才需具备三个要件:一是法律的学问;二是法律的道德;三是社会的常识。所选择的案例涉及的知识应该有一定的跨越度,可以学科之间有跨越,也可以部门法之间跨越。其二,疑难性。过分简单的案例让学生觉得容易,无法激起学生毕业设计的兴趣,也容易导致整个设计模式“走过场”;但是太难,又容易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整个模式停滞不前。所以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把握好“度”,合适的案例应该是能让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后,运用所学的法学专业知识解决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其三,不确定性。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要强调一律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正如一位美国法官所说“我们能够做出最终判决并非因为我们判决正确,相反,我们之所以判决正确,是因为我们有终审权”。案例的不确定性能为学生多重视角、多角度分析案例埋下伏笔,便于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维并进行考核。
3.2 文书设计
法律文书被称作“看得见的正义”,以其为载体所体现的司法直接体现法律的权威。在当代,法律文书作为一种重要的精密的司法技术,日益凸显其重要性。⑧故对这一技术能力的掌握,将直接体现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独立学院对法学专业学生文书设计能力考核时,笔者以为应该强调文书设计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其一,完整性。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文书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对整个案例所涉及的诉讼文书进行设计,因此对学生设计文书进行考核的第一个要素就应该是其所设计文书是否完整。而一个案例所设计的文书是否完整,又直接取决于案例的性质与案情需要。指导老师在指导时应该把握好,也为指导老师对法律实务能力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规范性。文书设计的规范性,一方面体现在格式规范性,不同种类的法律文书有不同的格式要求,此点较易把握;另一方面体现在文书语言规范性,此点更难把握,对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文书用词规范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核:表意准确、质朴庄重、严谨意赅、逻辑严谨。⑨
3.3 模拟审判
通过模拟法庭进行模拟审判一直高校法学专业提高学生法律实务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法学实践性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节。模拟法庭被定性为高校培养“法律人”的“职业训练场”,从“法学院到法院的桥料”。但是相比模拟法庭,除了在角色分配、开庭程序等相同外,毕业设计模式下模拟审判有两个重要的不同点上:其一,案例的二次选择性。毕业设计模式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实习的单位进行案例选择、文书设计,但对模拟审判案例进行选择时,要求指导老师在学生提供的案例进行二次选择,依据指导的人数在本组指导学生提供案例中选出一两个更典型、更能对学生法律审判实务能力考核的案例进行角色分配和审判。其二,审判的“实战性”。相比传统模拟法庭教学,更多是围绕教学需要(尤其是诉讼法教学),重视附着在“法庭审理”的“程序性”上面的“表演性”,设计模式下的模拟审判,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整个庭审程序,还更强调对学生法律审判实务应用、应变能力的考核,故应该重视过程的“实战性”或“对抗性”,而毕业设计案例选择环节要求案例的不确定性,也为“实战”预留了空间。
3.4 案例分析
模拟审判的结束并非意味整个毕业设计的结束,还要求学生根据选择或参与的案例选择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一方面考核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研究法律知识,提升法律实践技能,具备现代法律人素质。而根据选取的角度不同,案例分析可以包括评述型、分析型。
其一,评述型。这种类型要求学生从案例选择到模拟审判的整个过程自行评述总结,如案例的选择是否具有综合性、不确定性、疑难性,文书的写作是否规范、案例审判时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辩论是否有理有据、运用法律是否得当等等。肯定成果,指出不足,启发以后更深入地学习,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法律实践技能。其二,分析型。学生在围绕案例进行毕业设计时对其中的某一个问题感兴趣,然后把问题挖掘出来,结合专业深度讨论,提出观点。这一类型不仅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还强调观点创新,要求学生有创新思维。分析型一方面适应了对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学生能力“多元化”的需要,部分学生经过四年法学知识学习后具备一定理论创新能力,甚至考上了研究生,即将跨入“研究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型案例分析为这部分学生毕业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对传统毕业论文模式进行改革,追求“一元化”、“一刀切”带来的弊端。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出现多层次性、多类型性、专业差异性,因此,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和形式,也应“因校制宜”、“因业制宜”。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其毕业论文模式考核指标的“应用型”。法学专业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的提出和构建,为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出了建议性的尝试。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2011年高等学校“高校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JG-11-86-11)
注释
① 巩建闽.毕业论文应加强而非取消[N].光明日报,2012-05-15:002.
②③江胜清.论“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对当前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影响[J].宿州学院学报,2012.27(4):93-96.
④ 郭立场.本科毕业论文存亡不应一刀切[N].光明日报,2012-05-08:002.
⑤ 杨晓旗.论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下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关于当下本科毕业论文现状的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8):6-7.
⑥ 汪涛.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路径分析——以襄樊学院法学专业为例[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118-121.
⑦ 吴凡.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问题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92(4):144-146.
篇7
论文关键词:城市定位天水市,城市竞争力
“城市对自己的定位,有时比其地理位置影响更大。”[1][1] 城市定位一般涉及7个要素,即空间定位、主导产业的确定、城市特色的塑造、城市功能和性质、城市形象、城市规模及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等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2][2]。因此,城市的科学定位既是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对象。
一、天水市地位与竞争力的测算
针对天水市的行政地位和区域特点,选取了西部10省的12个城市及甘肃省内的12个地市,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城市定位天水市,根据选取的指标首先计算各城市的分类竞争力得分,并以分类竞争力得分作为标准化数据,再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综合得分论文怎么写。
(一)指标的选取
考虑城市定位和城市竞争力的影响要素,选取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水平等9个方面的33项指标构建评价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如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经济
实力
和发
展水
平竞
争力
经济总量
GDP/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
地方财政收入/万元
经济发展水平
GDP增长率/%
人均GDP/元
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
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元
经济效益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规模工业企业职工人均利税额/元
集聚
辐射
功能
竞争
力
要素流动
人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元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
人均货运量/吨
人均客运量/人次
人均邮电业务量/元
开放程度
当年合同外资金额/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服务
功能
和环
境竞
争力
基础设施
人均生活用电量/千瓦时
人均生活用水量/立方米/人
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
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辆
电话普及率/%
人居环境
人均住房投资额/元
人均园林绿地面积/平方米
燃气普及率/%
生活污水处理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人口
综合
素质
竞争
力
国民素质
万人拥有高校在校学生数/人
万人拥有医生数/人
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张
城市人均教育支出/元
科技创新
万人拥有科技事业费支出/元
篇8
关键词:施工测量,工程定位,工程定型,施工现场管理
1前言
目前,采用先进的网络图管理方法,已在施工中得到运用;它体现的是某一工程项目中各施工阶段及其主要作业环节的衔接以及关键线路上的各施工程序的联系。它从总体上来反映和把握施工进度,明确某一时期内应施工并按期完成的内容。但是,对某一项具体的施工内容应采取何种施工方式以及场内各工种的协调配合等具体的管理方法是无法体现的,而这些恰恰是决定该项施工能否按计划适时开工并如期完成的关键因素。所以建立以施工测量为主导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在这一体系中,主要做好两大方面的管理工作。
2施工测量
根据工程的性质、建设规模、工程类型,施工的环境及人员素质等不同条件,其管理方法及难易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果把施工测量管理纳入到施工的现场管理范围之内,挖掘施工测量所潜藏的其他功能,充分发挥其对施工现场管理所具有的分割、规划、指导、协调的作用,使之成为施工现场管理的龙头。
建立以施工测量为主导的施工现场管理体制是很有必要的。论文参考,工程定位。论文参考,工程定位。在这一体制当中,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施工测量方面,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定位:根据施工图纸等有关技术资料。结合施工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等环境条件,在建筑地点进行建筑物所在的施工场地划分成有机联系的整个区域。(2)定型:施工测量的大部分工作都在此列,它存在于各施工工序及各环节当中,在关键轴线控制之下,对建筑物中某一系统或某一构件进行详细地测设即细部放样。随施测的对象及程度不同,其精度要求也不一样。
2.1定位
根据施工图纸等有关技术资料,结合施工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等环境条件,在建筑地点进行建筑物的整体定位测设,这样,主轴线及其相关轴线不但确定了建筑物的位置,而且将建筑物所在的施工场地划分成有机联系的数个区域。
2.2定型
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一次就将场地中所有建筑物的轮廓线和细部都测设出来,而是与施工组织计划相协调,根据施工的进度,都需要依次把它们放出来。因此施工测量与施工的现场管理是紧密相联,环环相扣的。同时,在定型定位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主控桩、引测桩的设置。主测桩、引测桩随施工阶段的不同,其含义也有所差别,但能起的作用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它们的设置以满足施工要求为主,兼顾到现场管理上的需要,合理设置。(2)桩位管理。永久性的桩位都要求一一落实到平面控制图上,标明位置及相互之间的距离,角度等数据,以便在现场中查对。
桩位的埋设要稳固,不受施工干扰又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地方,标识要清楚、醒目,在各个桩位点的附近与所设桩位标记似是而非的其他任何标记不得留下。对重要桩位要定期检查,设专人看管。在做好后方管理的同时,应着重加强施工场的前方管理,主要是解决各工序,各工种之间因在时空中交叉作业带来的相互干扰问题,目的是使施工顺利进行。在施工测量中所留设的主,副桩位点要合理地把作业现场有机地划分成无数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内可能含有多项施工内容,这样就可以对这个区域进一步细化,使区域内的施工内容减少到1—2个。论文参考,工程定位。同时,这些区域又因场内施工的需要而进行不同桩位在新一轮施工阶段下的重新组合,把原来的区域变成另一个含有新的施工内容的区域。这里要抓住以下两方面的管理:(1)管理区域图的建立。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结合网络图,确定一定阶段的施工期内,要完成哪些施工任务,编制阶段施工区域分划平面图。据此管理区域图,结合施工测量进行的顺序,按流水作业的方式,安插一些区域内施工作业的先后及内容。(2)各施工区内及区间的管理。对一个被划分出来的小区域来说,根据测量的要求,小区域内堆放的材料,弃工弃渣等要严格控制其堆放范围及高度关于区间的管理,首先可以从工艺流程的布置及工种的安排上综合考虑,其次要考虑因施工的需要,合理确定临时设施搭设的时间、位置。
总之。把施工测量作为施工现场管理的龙头,不但使现场管理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人、财、物,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浪费,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对内业资料的整理及管理,施工现场内问题的早发现,为实现安全、高效、文明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3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管理包括内业资料的管理、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生活区及材料堆放和加工点的管理三个方面。论文参考,工程定位。而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和关键。因此,在做好后方管理的同时,应着重加强施工现场的前方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主要是解决各工序、各工种之间因在时空中进行交叉作业所带来的相互干扰问题,目的是使施工顺利进行。论文参考,工程定位。
篇9
【关键词】:GPS;大断面;水文测量
中图分类号:P22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简单来说,GPS就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它是指通过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和导航的系统。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通过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以此来确定待测点的位置。由于GPS技术在水文大断面测量中的使用时只要求测站上空开阔,对测站之间互相通视要求不高,因此,在使用GPS进行水文大断面测量时就不再需要建造觇标。GPS技术的这一优点既可以大大减少水文测量工作的经费和时间,同时也可以使选点工作变得非常灵活多变,省去了传统水文测量中对传算点以及过渡点的测量工作。
由于GPS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准确度极高的时间信息、三维坐标以及三维速度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因此GPS在水文大断面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GPS全球定位系统分为空间卫星群、地面监控系统以及卫星接收设备三个部分。首先GPS的空间卫星群是由24颗GPS卫星组成,它们平均分布在六个轨道面上,能够保证GPS接收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地平线以上接收到卫星发出的信号;其次GPS的地面监控系统,它包括主控站、监测站以及注入站,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来进行与卫星之间的数据处理,接收和发送。最后是GPS用户的接收设备,它主要是指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以及计算机等用户设备,可以接受GPS卫星发出的信号,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定位导航。因此,GPS在水文大断面测量中的应用可以极大的降低工作的难度,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准度,对水文大断面测量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水文大断面测量中GPS技术的发展现状
GPS技术率先由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研发,至今已经在全球范围能得到了广泛而快速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对GPS技术的应用相对于国外来说起步比较晚,尤其是GPS技术在水文大断面测量中的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GPS技术在水文大断面测量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水文上的河道断面一般指设置测站的河段剖面,而水文测站一般设在上下游比较平顺的河段。近年来,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相关软件的不断更新,我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在水文大断面测量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目前,我国通过GPS技术对水文大断面进行测量时,对于20km以内相对静态的定位,仅需15-20分钟;而对于快速静态相对定位进行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分钟;采取实时动态定位模式时,每站观测的时间只需要几秒钟。因此,GPS技术在水文大断面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水文测量工作的效率以及降低测量者的工作强度,使测量工作更加简便。
GPS技术在水文大断面测量中应用的特点
GPS技术与传统的水文大断面测量方法相比较,具有很大的不同。其特点对水文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这些特点的研究可以使GPS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水文大断面的测量工作中。
一方面,使用GPS技术进行水文测量时,测站之间对通视性的要求不高。在水文测量中,测站之间的相互通视性一直是测量工作的难题。但是,由于GPS技术对这一要求不高,只要保证测站上空开阔不受干扰,便能对GPS卫星信号进行接收的特点使得这一问题得以充分解决,从而提高了水文测量中的选点灵活方便性。另一方面,GPS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的特点。通过对比常用的设备可以发现,双频GPS接收机基线解精度为5mm+1ppm,而红外仪标称精度为5mm+5ppm,二者的测量精确度差不多。但是,在实际水文大断面测量工作中可以分析得出,随着测量距离的增长,使用GPS进行水文测量的优越性就会更加突出。此外,GPS技术在水文测量中还具有,观测时间短,操作简便以及能够提供三维坐标等特点,通过快速静态定位方法的方法使得测量时间缩短,并且能够对观测站平面位置进行精确测定的同时,可以观测站的大地高程进行精确测定这些特点使得水文测量技术的操作极为简便,极大的方便了测量工作。另外,GPS水文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连续地进行全天候的水文测量,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2]。
GPS在水文大断面测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根据GPS技术在实际水文大断面中应用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GPS在水文测量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寻找解决的措施,以此来保证GPS技术在水文大断面测量中的正常工作,进而实现水文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GPS技术的经济适应性
目前,我国的GPS技术起步比较晚,技术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GPS技术在水文大断面测量的应用中的成本价格还存在着比较高的弊端。但是,由于不同的水文大断面的测量内容对其测量的精度要求也存在不同,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前提下, 通过价值工程的原理从各方面对GPS技术在水文测量中的应用进行综合考虑与分析,以此来尽可能地提高GPS技术在水文大断面测量应用中的经济适用性。
2、GPS卫星信号的接受
由于GPS技术是通过接收GPS卫星信号来实现对水文大断面测量点的定位,因此,卫星状况的好坏对GPS技术定位的实现和水文测量的精度产生十分关键的影响。在利用GPS技术进行定位时,会存在卫星状况不良的情况,导致设备对GPS信号的接收出现一定的问题,这时就会造成GPS技术定位误差增大的现象出现,甚至GPS信号失锁无法进行定位,从而影响水文工作的进行。所以,作为水文测量的工作者,就要在数据采集时对卫星的状况进行密切的关注,发现所接收使用的卫星数目过少或出现浮点解时应作特别记录或延长测量时间,以此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度。
3、测前准备工作
GPS基准站设置与常规光电仪器设站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在应用GPS对水文大断面每次进行设站测量时,要先到其他已知点上进行测试比对,确认无误后才可以进行后续工作,以此来防止设站出现的错误,造成测量失误。此外,要对测区的控制点资料进行收集,进行参考站和流动站的设置。同时,还要根据差分GPS的工作原理严格控制基准站与移动站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度以及差分数据链的正常传播需要。
4、对测量数据的处理
通过GPS技术对水文大断面进行测量后,要及时对数据进行保存和处理。由于水文的所有测量数据,尤其是水下地形测量数据,它们都是通过自动采集并以电子文件形式记录在计算机或仪器内存里的,因此要及时对水文大断面测量的结果进行数据备份和汇总工作,或者进行拷贝提供内业后处理和编辑成图使用,以此来防止水文测量信息数据的丢失[3]。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PS技术在水文大断面测量中的应用,是水文测量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在实际水文大断面的测量工作中,通过对GPS技术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不断总结测量工作中的经验,使GPS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水文大断面的测量工作中,以此来降低测量工作的难度,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保证水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韩艳丽GPS在水文大断面测量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西部科技-2009
篇10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信息学科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IT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招生规模较大、培养学生人数众多的专业之一。各类用人单位十分看重该专业毕业生的项目实战经验和动手能力,希望所招聘的学生像带USB接口的外设一样,“即插即用”,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由于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体系基本上参照传统研究型大学的相关专业而制定,存在办学定位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办学特色不明显的现象,致使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不强,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出现用人单位招聘难的问题。
地方高校如何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求,对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培养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工程型应用型人才,是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1 “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形式
精英教育注重厚基础和广谱适应性,大众化教育更应强调特色和适应性,强调学校和专业的准确培养定位,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的培养上应具有一定的差异。襄樊学院属于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教育管理论文,在专业定位上主要是围绕鄂西北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由于地方院校受条件与环境的限制,专业发展难与知名高校相抗衡,需要站在新的角度立足地方本科院校的特殊性重新审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不以学术型、研究型为取向,而是以地方区域经济及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技术型、工程型、应用型为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