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8:2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勘察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企业特点
随着竞争加剧,许多外国资本不断进入中国勘察与设计市场,勘察设计企业属于高技术人员密集型企业,企业的最终产品主要是设计咨询成果,该成果是人的智慧结晶。业务特点决定了企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高,所以,人的管理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
1.2成本核算的现状及缺陷
勘察设计企业的成本主要是人工费和日常费用。目前成本核算,一般是成本费用发生时按部门归集,并以此作为部门考核的依据,企业日常管理主要是按预算控制成本。部分日常费用可以核算到项目,而综合成本和人工费大部分企业没有核算到项目,因此无法核算出单个项目真实的项目成本。大部分企业确认收入以开具发票作为确认收入的时点,可以核算到项目,但是收入由于确认时点的原因,无法均衡实现。但每月发生的总的人工费和日常费用相对固定,由此导致大部分企业勘察设计收入和成本核算无法做到完全配比。目前的这种方式核算简单,业务流程少,效率高,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控制成本的作用。但是,由于核算比较粗放,不利于公司进行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收入。2)项目收入确认没有与实际业务执行进度挂钩,可能存延迟或提前确认的可能性,收入和成本不配比,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3)没有按照成本对象进行全部成本费用的归集。4)成本不存在跨期,但各项目之间成本不清晰、不完整,单个项目实际收益无法从财务数据上直接体现,不便于项目间横向比较,与期望收益率的差距也无从得知,因此,无法实现业务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依据。5)只停留在成本核算的角度,没有实现真正的成本管理。重核算、轻管理的必然结果就是空有数据,却不能实现降本增效的管理目的。对于费用的管理仅限于预算内的总额控制,对生产经营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精益成本管理理念
精益成本管理理念最早源于丰田生产方式,其理念关注的是顾客需求能否准确反映企业的决策能力和获利能力的高低以及成本竞争优势的强弱,是企业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以求得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全新成本管理理念。
3精益成本管理的原则
1)全过程高质量,减少无效劳动和差错;2)标准化与工作创新;3)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4)团队工作,协同作战。采用精益成本理念,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要点是:要发挥员工自己的智慧和创意,牢记精益成本管理的原则。
4勘察设计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的研究对象和改善方法
4.1研究对象
近年我国勘察设计企业市场竞争加剧。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勘察设计企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利润不断降低;现金流周转紧张,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越来越高的人工成本;设计项目计划变更频繁,跨专业协作时间浪费严重;高技术设计难度不断增加;越来越难满足客户在完工期方面的要求;已完设计项目存在后续的大量修改及返工等。这些问题就是精益成本管理的研究对象。
4.2改善方法
针对公司存在的问题,我们进一步分析,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问题,有哪些可以改善,如何将精益成本管理理念融入勘察设计企业业务活动中。结合精益成本管理理念和原则,我们可以采取在个别部门针对部分项目进行先期试点的方法,成熟后再逐渐推广。公司成立财务和业务人员共同参与的精益成本核算课题组,梳理项目实际运行情况、业务流程、管理办法,支持项目有效运行。课题组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总结管理关键结点,确定核算介入程度和匹配度,探索实行项目完全成本核算的可行性。同时,对于采取项目成本核算的项目,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进行定期分析,课题组定期跟踪核对,确认无误后进行成本分析。通过成本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
5探索科学成本核算方法,推进企业精益成本管理
按照目前我国勘察设计企业的成本核算现状,短时间建立并推行和精益成本管理完全匹配的核算办法还存在一定困难,探索与之适应的成本核算办法,需要抓住这几个关键点:(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2)科学制定管理制度,减少管理不善成本;(3)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化精益成本管理。精益成本管理理念下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需要与企业环境、文化以及计算机技术高度融合。而财务核算角度的拓展,管理职能的重新定位,不但与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有关,同时与财务人员的眼界、素质也有很大关系。因此,要不断加强勘察设计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管理素质,使财务人员能结合企业实际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6结语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勘察设计
1、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的条件及形式水利工程施工招投标和勘察设计招投标的条件是不同的。除了招标文件应编制完毕外,施工招投标还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①初步设计和概算已经批准;
②建设项目已经正式列入国家、部门或地方的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③有能够满足招标要求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
④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勘察设计招投标条件是:
①项目已立项;
②投资估算已经批准;
③勘察设计基础技术资料已经收集完成;
④资金来源已经落实,即必须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已履行审批手续的工程项目,应依据批准的项目规模,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勘察设计一次性总体招标或在保证项目完整性、连续性的前提下实行分段或分项招标。招标人确定总体招标或是阶段性招标是值得探讨的。
一次性总体招标,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一起招标,有利于勘察设计的质量,因为分阶段性招标,前阶段中标人和后阶段中标人的设计思路不同,必然出现设计产品前后衔接问题;后阶段中标人对工程的前期工作了解不够,相应设计周期增长;各阶段中标人之间协调不便,以致在施工实施阶段变更设计多,对整个工程的高效影响较大。当然,项目建议书批复后,尝试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公开招标完成后,把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直接授予可行性研究的中标人的做法也是相对合理和可行的。
2、主要定标因素的条件在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的实施过程中,以往有侧重于以勘察设计费投标报价为主要定标因素的倾向,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在我市已进行的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标项目某条河道整治的招评标过程中,侧重于勘察设计费的报价。实际上,勘察设计招投标和施工招标的条件和要求都不同,它不能像施工招投标那样,以投标报价作为主要的定标因素,这是由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的特点决定的。
(1)由于水利工程勘察设计的不确定性,设计者往往无法做出精确的定量,其工作质量和具体内容难以像施工那样量定。
(2)勘察设计投标代价高,前期工作周期长,大型项目需投入的投标费用更是很大。例如南水北调工程,需要设计单位大量技术人员付出1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来优化和完善设计成果。
(3)有的勘察设计项目技术性、专业性较强,涉及某些特定技术,往往与技术保护息息相关,无法用设计费的高低来衡量。
勘察设计招投标不能以勘察设计费投标报价为主要定标因素,还在于现行的水利工程勘察设计费只占整个工程造价的5%-10%多,而设计质量好坏对造价的影响则远比勘察设计费大得多,它不是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到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甚至三十几。越是大型项目、复杂项目,设计的优劣对造价影响就越大。因此笔者认为,勘察设计费在大型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定标时可以不作考虑,而在中小型工程项目中可以适当考虑。对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在实质上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应着重从投标人的技术能力,包括投标人拟投入勘测设计的项目人员及设备仪器;投标人拟投人本工程项目负责人及分项负责人资历、经验;投标人拟采用的勘测设计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投标人勘测设计资历、信誉及获奖情况等。还应考虑设计期的服务及施工期的后续服务,工程技术设计方案的优劣,投资估算的经济性和合理性,设计进度计划,投标人的勘测设计组织方案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引入竞争机制,严格按照规定的投资估算,做好各投标人的技术方案比较。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条件下优先确保技术先进。在满足水利工程功能前提下,注意设计理念的科学与统筹,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篇3
关键词: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问题分析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公路桥梁建设日新月异。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事业更是日新月异公路运输能力的不断增长为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量公路建成通车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沿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严重的路段已造成周边环境无法恢复的永久性破坏,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公路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公路建设的好坏关键在于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公路勘察设计工作是否到位。公路设计坚持以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追求来创新设计;坚持最大限度减少公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实现公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遵循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以人为本”,本文就公路勘察设计中路线方案、平曲线、纵断面、横断面4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为公路勘察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1路线方案问题
山区公路不仅建设难度大、费用高,建成后的营运管理、养护也较为复杂。路线既要适应地形变化,又要避免对山体的剧烈切割,破坏生态环境还要在规定的道路等级条件下,做到线形要素指标的运用及相互间的组合合理,保持线形的顺适、连续和均衡。减少工程病害,降低运输、养护管理成本,保证投产后运输功能正常。
山区公路沿河线型一般选地势平坦的低线位,以降低工程数量。山区沿河山体的特征一般都是地形地质复杂,地质灾害多坡面呈直线或曲线型,河谷断面有发育不完全的“V”形或基本稳定的“U”形,沿途多为峡谷段与开阔段相间洪水持续时间不长,暴涨暴落,危害性极大,河床比降大,其自然纵坡远大于路线平均最大纵坡流速快,冲刷强烈等。它们是影响山区公路线设计方案和工程措施的重要因素。
山区原有公路标准低,路窄坡陡,线形曲折,大都连接城镇。在原有公路上改建等级公路线形指标相差大,应尽量开辟新的走廊,以保证技术标准,缩短路线长度。然而,往往是原有低等级公路占据了最佳的路线走廊,更有条件差者,仅有唯一的走廊,且旧路为低线位,占用地形地质较好的一岸。这是山区公路设计路线方案时常碰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主张沿旧路建设以提高公路标准。山区公路现有的交通一般都较小,因此,施工时行车干扰小,只要做好边通车边施工的组织安排,都是可以实施的。若新建高速公路,也可占用旧路走廊及旧路位置,重建低等级公路的辅道。正常情况下,工程总投资比另辟地形、绕线长的新走廊省。
路线方案有大方案与小方案之分,大方案是选择路线基本走向。局部性的路线方案,属于线位方案,叫小方案。在山区公路中大方案确定后,小方案是影响技术标准和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常用的沿河线,它有其它线型没有的有利条件,如纵坡受限制不大,便于为居民点服务,有丰富的筑路材料和水源可供施工和养护,路线标准、使用质量、工程造价均优于其它线型。其主要问题是河岸的选择,路线放在什么高度(洪水位问题)其它情况主要是山趁缓坡,较低阶地等选择山体比较稳定的一侧山坡,分析清楚岩性、产状、裂隙等情况,避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这些都是在研究小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的问题。
开阔河谷:①线位好,岩层稳定,填挖平衡,少占田地拆迁。但由于坡面变化无穷,公路等级稍稍提高,其线形尤其是平面线形难于满足路线标准的需要。②线位在满足前后路线要求上选择余地大,满足路线标准要求也较为容易,在较为开阔的河谷段,这种线位占的比例较大。特点是前后路段的弃方较多,弃方作填时运距较长,占田地多,拆迁量大。③线位差,岩层纹理杂乱,造成路基稳定性差,顺层防护处理十分困难,路线方案应尽量避开这一侧,由于山区地质的特殊性,岩石的力学性能的多变性,因此采用的工程措施一般都不理想。且费用高,营运期养护工作量。
狭窄沟谷:①由于其自然坡度都较大,线位越高,挖坡方越大,上、下边坡都伸得较远,对自然环境破坏大,防护工程较多。由于河床太窄或前后路线高度的控制可走此线位。②线位的特点是尽少破坏山体,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适当占用河岸,在行洪较紧张的河床断面段,可适当开炸对面河岸,以利于泄洪。路基抗冲刷防护应稳重,做到万无一失,否则有断道的可能,狭窄沟谷常采用此线位。③由于自然坡度大,顺层稳定性差,处理十分困难,有可能导致公路顺层下滑断道,且恢复处治费用高,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采用此线位。
2平曲线问题
山区公路中平曲线设情况是决定一条公路路线质量成功与否的关键。当计算行车速度≥60km/h,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行车速度的6倍为宜,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行车速度的2倍为宜。对山区公路,高速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一级公路中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而在二级、三级、四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分别采用≥60km/h、≥30km/h、≥20km/h。因此,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硬性参照上述规定则不妥,考虑到缓和曲线段的加宽和超高,汽车从直线到曲线行驶,与直线长度关系较小,从汽车运行、磨耗及舒适性来讲,后者的要求更高。为与山区的特殊地形地貌相吻合,减少大面积的大填大挖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节约投资,仅从驾驶员操作过程的需要考虑,同向弯道之间直线段上行驶大于5s,反向曲线间行驶大于3s即可。结合已建成道路的使用情况建议:①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设计中,同向曲线和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执行。②采用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的一级公路设计中,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320m,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120m。③采用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的二级公路设计中,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240m,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90m。④计算行车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设计中,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60km,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30m。⑤计算行车速度为≥20km/h的四级公路设计中,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30m,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15m即可。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难于满足以上要求时,则按要求办理,即同向曲线应调整线形使之成为单曲线或复曲线或采用回旋线组合成凸形、卵形、复合形等平曲线反向曲线应调整线形或运用回旋线使之组合成s形复曲线。为了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数,应推广应用不对称曲线。曲线法定线确定适合地形圆弧,确定平曲线要素,再用曲线或直线与其连接,这样更能做到充分利用地形。
小偏角往往给驾驶员视觉上造成直线路段的假象,导致行驶占道,可以调整前后线型,有时适当增加工程数量来解决。大偏角问题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经常遇到,在低等级公路中由于行车速度低,交通量不大,为节约工程造价,只能迁就地形,因势而行,但在高速公路设计时应引起重视,其设置位置是否能保证驾驶员视觉的连续性,曲线半径、长度应尽量使线型标准高一些,确保曲线圆滑顺畅,有条件时还要设置视距台。否则,此处就是事故多发地点。还可分析采用短隧道,挡防设施或者架空路基避免大偏角。
3纵断面问题
路线设计高的确定至关重要,特别是高等级公路,主要受交叉机耕道、人行通道、洪水高度等因素控制。在山区公路设计中,在满足洪水位的情况下,为减少路堤高度,节省投资宜适当下挖来满足机耕道、通道净空高度要求,不利因素是通道下集水问题,可通过埋管导入天然水系。山区沟壑发达,冲沟、溪沟纵横密布,且坡面均有一定坡度或成阶梯状,导水涵管埋设长度也较短,从而降低路堤高度,减少造价。
山区公路以大中型载重汽车、大客车为主要交通流量,其纵坡不宜过长,过长则不利车辆运行质量,也不利与地形相结合,增加工程量,也不利于排水设计,高等级公路缓和坡段应小于2%,一般公路可按3%,长度大于150m即可,充分利用大纵坡在满足坡长限制的条件下去克服高差以争取高程。一般情况下,结合地形特点,排水要求等,坡长控制在最小坡长的2到4倍为宜。
纵坡小则展线距离增长,增加离架桥和挡防工程量,有时隧道增长,这样加大了工程建设费用纵坡过大,严重影响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必要时还增加爬坡车道,因而选择经济合理的纵坡设计方案应从工程措施、建设费用、营运费用、技术标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比较。随着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汽车动力性能的改善,因而纵坡也可适当增大。英国60年代所修订的技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的山区高速公路,最大纵坡为6%,通过使用效果良好,我国现行技术标准中为5%,但其中注明在受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经经济技术论证,可增加1%。结合山区公路的特点,对众多公路的调查结果,为争取有利地形,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必要可采取最大纵坡,在条件特殊的情况下,如里程不长且展线困难,需过长的绕线等山区的各级公路均可将最大纵坡提高1%~2%,但纵坡坡长必须按现行技术标准控制。只要在设计中注意平纵线型的优化组合,保证汽车正常运行是没有问题的。
在山区公路的设计中也存在小于5%或平坡问题,山区暴雨多,雨量大,经常由于雨天路面积水,产生飘滑而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对于这些路段应加强排水设计,加密加大涵洞,加深加宽加陡排水沟,路肩和路面的横坡应适当增大。路肩、路面可要求取大的标准来满足行车道排水需要,在以往的山区公路设计中,常采用中间值,这是不妥的。如山区已建成的二级公路,一般常用的路基宽度有8.5m,10.0m,12.0m不等,其行车道宽度≥2×3.5m,因此,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拱横坡取2%较为适宜,路肩再提高1%。
4平纵组合问题
一般公路设计中是可以做到纵面的变坡点都对应平曲线的曲中点(QZ点),平曲线包着竖曲线,且竖曲线最好能伸入平曲线两端缓和曲线的以上,这种线型顺畅柔和,视觉诱导好,安全舒适。但在山岭重丘区公路设计中,并不是所有的路段都能这样设里。山区公路中曲线占路线总长的比例大,长曲线大半经是不可避免的,仅在QZ点处设变坡点,对控制高程,利用有利地形是很难办到的再者当曲线半经较小,曲线长度不大,而变坡点坡差较大时,在QZ点附近变坡,路线则显得别扭、生硬,不仅不能起到视觉诱导的作用,反而平、纵面视距较差,对车辆运行不利。因此,在周边地形条件较好,各项指标能基本满足规范要求的路段设,反而更能体现降低工程造价,符合实际。在长曲线、大半经的平曲线中可以进行两次以上变坡,也可将两变坡点位置与QZ点作为两个竖曲线的复曲点,做成竖向复曲线当平曲线半径较小、长度不长时,竖曲线最好不设置在平曲线内,在直线上变坡更好一些,只要选用适当半径的竖曲线,线形还是较好的。
5横断面问题
篇4
论文摘要:在边坡治理工程中,由于国家建设部和重庆市目前都没有针对“动态设计法、信a.施工法’,的明确规定,因此出现主管部门监份管理依据不充分,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无幸可循的现象。本文根据多年的工作经脸,提出重庆市边坡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办法的设想,希望起到规范参建各方的行为,使各工作环节有序,工程质圣、进度、安全有保津,投资有控制的目的。
重庆是座山城,工程建设中有大里的边坡需要治理。重庆市建委对边坡工程历来都十分重视,对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监理、施工以及招投标等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从执行情况看,反映良好,对提高边坡工程质f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目前边坡工程普遍采用“动态设计法、信息施工法,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以强制性条文的方式执行,与一般建设工程的工作程序有很大的区别。其中设计的主要依据—地质结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都需要在施工监测和试验中加以验证、调整,其显著特点是:由于地质环境复杂性,工程勘察、边坡试验提供的设计参数不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工程地质实际情况,只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来加以验证、调整,从而修正治理方案。不可避免地产生勘察、设计、施工组织和工艺变更。这要求参建各方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地保证边坡工程的质t、进度和安全。实践证明,它是最切合边坡工程实际的勘察设计、施工方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建设部还是重庆市目前都没有针对‘,动态设计法、信息施工法,的明确规定。一旦出现变更情况,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依据不充分,责任不清,而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也无章可循。
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业主、勘察、设计与施工单位各方为质里事故资任相互推语的问题。多数情况下,变更设计是由于地质环境变化造成的,非勘察设计的资任。变更设计后一般要突破原概算,产生包括工程投资、勘察、设计、审查等费用由谁支付,以及支付的程序等问题。因此需相关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各方的责任,协调参建各方责、权、利,是重庆市建委鱼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虽然重庆市绝大多数勘察设计单位都积极配合施工,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但经常是变更勘察设计文件交付业主后,业主不知道这些变更需要哪一级审查,特别是边坡工程,变更设计较频繁,如果无论大小都交与建委审查,既不合适也不必要;一律由原施工图审查单位审查,对于涉及安全、规划等问题的重大变更,原施工图审查单位审查似乎也不合适。因此应结合重庆市边坡工程的特点,制定“边坡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办法明确边坡工程治理过程中变更设计的种类、审批程序。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争,对如何加强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设计管理,规范、协调各参建单位的行为,确保边坡工程质f}提出一点浅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目前国内有关工程变更设计方面有系统文件的,有铁道部的《铁路基本建设变更设计管理办法),交通部的(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等,地方有常州市建设局的(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变更管理暂行办法》。前两个文件有明显的行业特点,专业性强,不能完全适应重庆市的建筑边坡工程行业管理。常州市建设局的(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变更管理暂行办法》与重庆市的边坡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具有可比性。建设部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2000.9.25)第28条,(建设工程监理规范)(6B50319-2000 2001.5.1)第6.2.1条对原则性的问题作了相关规定,应当作为f庆市编制有关文件的依据;(江苏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2000.3.31)第28条和第30条可以作为参考。
重庆市的边坡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办法应当涵盖以下内容:
(1)勘察设计、施工变更分类:一般分为重大变更、较大变更和一般变更。
(2)审批权限:明确各类变更的审批权限。建议对于涉及规划、方案、投资和控制性结构有重大影响的变更,属于重大变更,应由业主报原审批部门审批;对较大变更,建议由原施工图审变单位审查并报建委备案后实施;一般变更由建设单位负资组织审查后实施。
(3)变更的工作程序:问题的提出—确认—勘察设计变更—报批(报审)—变更实施。一般根据施工反馈的信息,由施工单位、业主或试验单位提出问题(变更原因)、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惫后交业主,由业主委托变更单位完成变更设计。变更设计原则上由原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完成,经原工程设计单位书面同惫,建设单位也可以委托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出具变更文件。出具变更文件的单位对修改的设计文件承担相应资任。变更设计文件送交业主,业主根据变更的类型,组织有关部门对变更设计文件进行审查,根据审变惫见修改变更设计,施工单位实施变更。常州市的(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变更管理暂行办法》值得很好借鉴。
(4)变更的资任:应执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2000.9.25)第28条的有关规定。勘察、设计文件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合同约定的质t要求的以及由于勘察设计方案原因造成的变更,应当由原勘察、设计单位进行补充、修改,费用应有原勘察设计单位负资,造成工程质问题的,按国家有关规定赔偿经济损失;如果是施工单位没有按照有关施工规范、设计要求的规定造成的变更,应由施工单位承担;监理单位违反(建设工程监理规范》(6850319-20002001.5.1)造成的变更,由监理单位承担;除以上原因,由于地质、环境、规划等原因或业主要求的变更应由业主负资。
篇5
关键词:公路勘察;遥感技术;公路勘察设计;应用
1 遥感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1.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例如航空摄影就是一种遥感技术。现代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等环节,完成上述功能的全套系统称为遥感系统,其核心组成部分是获取信息的遥感器。遥感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雷达等。传输设备用于将遥感信息从远距离平台(如卫星)传回地面站。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彩色合成仪、图像判读仪和数字图像处理机等。航空和航天遥感能从不同高度、大范围、快速和多谱段地进行感测,获取大量信息。航天遥感还能周期性地得到实时地物信息。因此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军事的很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例如应用于气象观测、资源考察、地图测绘和军事侦察等。遥感技术已被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资源评估、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随着遥感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发展,遥感技术的用途将大大扩展。
1.2 3S技术
3S技术指的是RS(遥感技术)、GR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3S技术融合了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科技技术、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传感技术及空间技术等,具有信息采集、模拟制图及模型分析等多种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融合3S技术能够为公路勘察技术功能、数据资源的共享、结合提供有效的支撑。在利用GPS技术与RS技术探测公路实际情况时,可以使用相关资料及时获取地理信息的三维图像,并输出地形的三维模型,有助于了解公路工程地形的实际情况。利用RS技术与GI技术时也可以获得相对精确的勘探设计地形模型,有助于优化选线,这对于提高勘察设计效率有着重要意义。遥感与3S相结合,经过技术集成和开发,在实现信息分析解译、完成山区、沙漠、黄土沟壑区高速公路方案优化方面,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遥感技术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遥感图像信息的宏观真实性、实时性和信息丰富性,为资源环境调查及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提供了最方便快捷、准确实用的依据。而3S与3D(三维地模-数字地形模型)技术相结合,可以生成公路设计区真实地貌景观,是全面认识公路交通自然环境,提高公路勘察设计水平的先进技术。
2.1遥感技术与公路测绘
遥感技术在公路测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早期的遥感资料由于受分辨率的限制,近年来,由于采用了新的技术思路,在大比例尺测绘和地质制图中,遥感与地质测绘的符合程度和可兼容程度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在如何充分发挥遥感地质的认识上仍有待统一,否则遥感地质将无法健康发展下去。遥感在测绘中主要被用来测绘公路地形图、制作正射影像图和经专业判读后编绘各种专题图。而常规的测量方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存在一些很难测定的空白点,遥感技术的发展恰恰能够弥补这些不足。
2.2 遥感技术与地质勘察
传统的工程地质调绘(地质测绘)是依靠技术人员的野外作业来实现的,费时费力,效率不高,而且由于人的视野受到地形和植被的遮挡,许多地质问题不易观察搞清。遥感图像信息的丰富性,为工程地质人员提供了最直观调绘依据,可以大大加快工作的速度。我国公路遥感技术应用开始于1990年代中期,主要利用遥感信息调查路线带工程地质及不良地质现象。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强、影像逼真、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均有比较直观的反映,在工程区域地质条件评价、公路走廊带选择、路线方案比选、病害成因及其影响评价方面具有常规手段和传统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实践的操作当中需要结合地质地貌的特征,运用地形的基本条件,开展路线的平纵勘察以及方案的设计。针对路线的设计,需要适应地形的特征,而不应当刻意的、片面的、过分的追求设计的高标准。一般来讲设计的实际标准不能小于规定的标准,并且加大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力度,对一些有价值的设计方式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勘测。针对不良的地质施工环境,诸如采空区以及岩溶地区等等,还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新型技术,航测数模技术以及航测遥感技术等等,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计算出最佳的地质设计路线,进而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当中合理的避开一些较难进行防治的复杂路段,达到方案优化的目的和效果。
2.3 遥感技术与公路选线
公路选线是公路勘察设计的重要环节,要求设计的路线方案既经济合理,又快速高效,并且安全可靠。因此,对高新技术勘察手段的应用要求也越来越高。遥感技术通过遥感影像和遥感数据,对公路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现场地质勘察以及钻探技术,可以帮助地质勘测人员完成对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的分析和判断,提供给路线设计人员进行地质选线。在该工程中,需要首先对公路沿线范围内相关的卫星影像资料、遥感数据资料以及地质资料等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以及多光谱卫星影像等,对公路的地质地貌、构造分布、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全面细致分析,从而为路线方案的选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和建设性意见,确保公路路线的合理性。
2.4 遥感技术与公路隧道选线
高等级公路隧道规模一般比较大,随着长大隧道的出现,投资巨大,选择最优线位往往可以节约数千万甚至数亿元的投入,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遥感技术在公路隧道的选线优化工作中具有关键作用。高等级公路施工过程中隧道的占得部分规模较大,随着大隧道的出现,投资金额的增长,如果选择最优线位通常可以节约将近数千万甚至数亿元的投资款,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由此可知,遥感技术在公路隧道的设计的选线优化工作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结束语
应用卫星多光谱遥感、微波遥感探测技术对公路规划勘察区进行工程地质环境、隐伏构造信息及不良地质信息分析技术的研究,开展了3D-GEO系统软件开发及其在公路工程深部立体图形图像解析及选线中的应用研究,为优化公路规划设计方案,提高勘察设计质量和速度提供技术支持。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袁江红,杨厚波.测绘技术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6(28):17-18.
[2]戴文晗.遥感与3S技术开发及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3]杨长根,陈彦恒.现代测绘技术在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中的应用[J].铁道勘察,2009(4):67-69.
篇6
一、*年行业总体状况
*年我市勘察设计行业的整体状况是: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勘察设计体制和经营模式为中心,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改革工作的同时,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压缩长线专业,发展新兴产业,使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更加适应,经济效益明显增长;施工图审查工作全面开展,政府对质量监督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勘察设计市场秩序和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对市外市场的开拓成效显著,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占市外任务的8成以上,使我市设计专业门类齐全,专业设计技术储备深厚的优势得以释放,有力地带动了全行业的效益增长。
具体表现为:一是行业改革的意识普遍增强,对改革的紧迫性及目标的认识更加明确,对本部门、本单位未来的改制方案和经营模式的研究已经变为普遍的自发行为。沈阳市政院等20多个院完成了改制方案的论证起草工作,有30多个院长报名参加了建设部组织的改制研讨会,有100多位院长参加了我处组织的全市改制实施意见修改论证会及座谈会。虽然我市勘察设计单位的改制工作还没有全面启动,改制面只有5%左右,但全行业已由对改制的等待观望,转变为积极响应和参与,勘察设计单位对改制工作的心理准备已趋成熟,为明年全行业的改制工作垫定了基础。二是加大了市场整顿力度,一大批运行不规范,设计人员不足,有私拉乱招行为等不合格单位或违规单位被清出市场,队伍结构得到有力地调整,压价竞争,拉人设计等现象得到了有效制止,为优秀企业经营增收,积极改制,创造了宽松的市场环境。在去年的建筑设计单位换证和资质年检中,对27家不再符合国家分级标准要求的建筑设计单位资质予以降级,对63家管理不规范,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的单位予以年检不合格,并限期整改。三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各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质量意识普遍增强。按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精神,我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施工图审查制度,颁布了审查管理规定,批准了14个市级和一个县级市施工图审查单位资质,考核了142名施工图审查人员,启用了施工图审查批准书,使施工图审查制度法规更健全,办事程序更规范,并已进入基本建设必备审批程序。四是行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今年以来,全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受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强劲的牵动,任务普遍增多,而且压价比率减少,经营态势看好。按我处对14个市不同行业和规模的72家勘察设计单位进行的调查测算,平均完成合同额较去年同期增加11.2%,较年初预测高3.2个百分点。今年全行业总产值可望达到17.4个亿(1999年15.6亿),人均勘察设计收入产值可达到3.6万元左右(1999年人均3.3万元)。更为可喜的是市外收入和主业外收入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5.1%和6.5%,分别占总收入的15%和24%。说明经过2年多的努力,我市勘察设计单位开拓市外市场和业务范围的外延工作已初见成效,专业门类齐全、技术人才密集的优势开始得以发挥。勘察设计市场推行准入制度、方案竞选制度、施工图审查制度,全社会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压价竞争受阻以后,市场竞争依靠技术水平成为主流,优胜劣汰现象开始显现,致使一些技术力量弱、经营管理差的中、小建筑设计单位运行不景气。此类企业被技术、质量、管理的综合竞争挤出市场已成必然。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勘察设计行业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一是石化、轻工等专业设计院受国家投资方向的影响,空有大量人才和技术,没有市场,形势十分严竣。二是建筑设计市场压价竞争严重,私设计挂靠设计仍然存在。三是工程勘察质量令人担忧。
二、*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以改革工作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行业体制改革,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辽宁市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并完成了市直10个部门的会签工作。
国务院《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发以后,针对本市的具体情况,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先后组织了11次有各类设计院、勘察院和市直部门参加的改制研讨会、论证会和征求意见会,起草了《辽宁市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并送市直9个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在及时召开各部门沟通意见会,宣传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征得了大多数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使《意见》的会签工作正在顺利完成。同时,按照“树立行业改革意识,明确改制模式,支持成熟的先改,外部不行内部管理机制改”的思路,积极宣传和推动行业的改制工作。经过一年来的广泛宣传和学习交流,改革的意识已经深入到全行业,大家对改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对改制目标、改制方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全行业心理准备充分,改制目标明确,相信实施意见出台后我市的改制工作将会全面启动。
(二)加大资格管理力度,净化市场环境,推动行业效益增长
在积极改革的同时,全行业全力推动行业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促进行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按年初制定的“压缩队伍长度,打击压价竞争;调整队伍结构,扶持装修、智能;指导出市设点”的工作设想,具体开展了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肃资质年检,加大市场清出力度。对管理规章不健全、人员设备不足、拉人挂靠的单位坚决予以清除或降低了资质等级,使队伍过多,力量分散,压价竞争状况得到了有效控制,设计实收费率开始提高,保证了行业的整体经济利益。上半年结合全国换证工作通过严格审查,完成了全市建筑设计新资质证书的换发工作。通过换证审查使全行业建筑设计单位数量压缩20%。同时认真把好市场入口,除批准申请升级之外,不受理新办建筑设计资质。二是积极发展装饰设计和智能建筑设计队伍,扶持设计院利用人才密集的优势,从单一经营范围向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拓展,引导一部分设计人员和被清出单位寻找新出路,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我处组织审查和报建设部审批,今年全市新发装饰设计资质29家,建筑幕墙设计资质14家,系统集成商资质9家。仅幕墙设计资质和系统集成商资质二项,就可以为我市十几家铝业公司和集成公司开拓近亿元的市外市场份额。三是指导市内有实力、专业技术力量较强的院所到市外设点,成立办事处,开拓市场,减轻市内竞争压力,创造境外收入。根据专业设计院的特点,扶持确有专长的工业院搞以设计为龙头的总承包,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变。7月份我厅组织10多个设计院参加了市政府赴新疆新闻会和乌洽会,布置9延长米的展台,并成功地签定了2项合作意向。同时在企业办理出境证明和介绍信时给予全力支持。辽河油田院在新疆,沈阳华新院在苏州,东北院在广东、福建、河北,沈阳黎东在河北、重庆,沈阳华新院在江苏等都有较大的设计项目。市纺织院以消化引进技术为依托,在市外承揽了数项无纺布厂总承包项目,较好地带动了行业经营效益的增长。
(三)认真贯彻国务院《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精神,切实抓好质量工作。
1、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基本健全,并有效运转年初,我厅颁布了《辽宁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规定》,并印制了全市统一的审查批准书。按建设部的统一要求,批准了14个市级施工图审查资质(7个甲级建设部审批,7个乙级市审批),考核认定142名施工图审查人员,全市14个市均成立了独立的审查机构,使我市的施工图审查工作进一步法规化和规范化。全年共审查住宅项目1881项,报审率95%,公建项目560项,报审率73%,勘察报告1841项,报审率78%。5月份的全国施工图审查工作座谈会及9月份的全国设计质量工作会议上,我处两次应邀做了施工图审查制度建立情况的经验介绍。
2、针对勘察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快技术立法,强化质量培训,使工程勘察质量管理状况明显改善。针对工程勘察存在的质量通病和管理问题,我市组织专家编制了《辽宁市工程勘察报告编写规定》、《辽宁市工程勘察成果质量评定标准》和《辽宁市工程勘察单位土工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并于12月份对全市所有取得勘察资质单位的总工程师和院长进行了质量培训,实际培训人数达210多人。
3、开展了全市工程勘察质量专项检查。11月份在各市组织自查基础上,抽调专家对全市近2年完成的勘察报告进行全面质量抽查,共抽查项目近100项,合格率90%多。此次检查最大的特点是不以处罚为主,而是检查组到每个市都针对查出的质量通病举办技术座谈会,进行技术交流,使检查活动发挥了较大的技术传播作用,也深受基层单位的欢迎。
(四)建立勘察设计咨询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开通网站,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去年7月份“辽宁市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信息网(蓝图网)”全部建成并正式开通。目前全市所有勘察设计单位均报名入网,日访问人次已接近200人次,并与上海、深圳、安徽进行互联。网站建成后突出地显现了三个效应。一是实现了技术人员的全程化管理、杜绝了资质审查中的挂名问题,对行业内设计单位技术人员摸清了底数,可随时分类统计,实现了管理科学化的目标。二是明显加快了设计单位以及工程技术人员获得法律法规文件和了解行业动态的时效,新文件3天之内就可以看到,效率是传统方式的10倍左右,许多设计院长一致反映良好,几乎天天上网。三是扩大了市内设计单位的宣传空间。与外市市的链接更加有利于推介市内的企业向外拓展市场。建设部9月份曾专门派人来我厅座谈网站建立及运行情况。
(五)进一步巩固资质整顿成果,完成了*年度的年检工作
6月12日到7月8日我处对全市的所有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了年检。,抽调10多人次对全市817个单位逐个审查年检,对27个不合格单位予以降级,吊销不合格资质13个,对63个年检不合格单位予以限期整改。年检内容包括3个方面:一是按新的分级标准复核资质;二是确定符合换证条件的单位并予以换发新资质证书;三是办理入网手续。今年年检的结果为:年检合格单位727家,占全行业单位总数的90%,年检未通过单位63家,占7%,吊销资质27家,占3%。所有吊销的资质均经过了慎重的审查程序,在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原单位无歧义的前提下办理吊销手续。
(六)认真做好全市抗震工作
1、*年经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荐,市抗办主任联席会议评议确定生命线工程加固项目16项,向市财政申请加固经费200万元。在加固项目安排时,特意向辽南地震区倾斜,偏岭、孤山各安排一个小学教学楼,震区安排加固资金近90万,占总盘子的40%多。震区的教学楼加固项目按市政府要求,按时竣工,保证了学生复课,在10月份的现场会中得到了政府的肯定。为保证有限的资金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确保加固项目的真正实施,建立了全市抗办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各市申请项目互审制度及档案资料归档制度。使资金使用更趋合理,办理程序更科学。
2、全面推进市辖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和设防区划的编制工作,盘锦市的抗震设防区划已通过建设部审查批准,正式颁布实施。沈阳市的设防区划前天通过专家审查,报建设部待批。同时,按国家新颁布的强制性标准强化了对超规范项目的设计管理,不再审批超规范住宅项目,有效地控制了超规范设计势态。
3、组织进行了全市“十五”期间待加固生命线工程的普查,通过普查使我们对全市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抗震现状有了概括的了解,使今后5年加固任务目标清晰化,也为我们向政府争取加固资金提供了依据。据统计我市仍有220项、53万平方米生命线工程需要加固,约需加固资金8000万元。
(七)做好协会、学会工作,发挥好两会的作用
市土木建筑学会10月份组织召开了*年全市土木工程结构学术大会。3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本世纪未的市级大型学术会议,会议收到论文200多篇,大会交流140篇并编辑出版9月份在大连承办了中国建筑学会团体会员换届会。今年我市活跃的学术活动使市土木建筑学被中国建筑学会评为“优秀地方学会”。市勘察设计协会在协助政府资质审查,推动行业改革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得到会员单位的认可。
三、今年工作计划
今年勘察设计管理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勘察设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今年全市建设事业工作目标要求,全面推进勘察设计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设计创优,加快建立勘察设计市场体系,加强抗震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进一步提高工程勘察设计水平,更好地为我市工程建设、城乡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今年的工作重点是:
(一)突出抓好勘察设计单位改制工作,全面推动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争取在5月份由市政府批转我市的行业改制指导意见,今年内80%的市属勘察设计单位完成改制工作,50%的市属勘察设计单位完成改制或完成方案论证,到20市年底全行业90%以上单位完成改制工作。对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设计企业,扶持他们按国际通行模式经营和发展。结合改制工作,有重点地抓5个工业设计院,从项目总承包做起,逐步向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方向发展。加快我市工业设计院寻求经营方向、重新发展的步伐。
(二)优质高效地开展好施工图审查工作,保证审查制度的健康发展,此项工作已列入市政府的目标责任状,各市要认真抓好。
要保证14个市施工图审查报审率达到90%以上,审查批准书发放进入基建审批程序。审查机构要做到资质到位、人员到位。力争4月份出台审查收费标准。全年开办两期审查人员岗位培训班,对审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同时,要健全审查项目的存档备案制度,要对项目的主要特征进行微机管理,能形成各种统计报表,如本市新建住宅面积、公建面积、节能住宅面积等。
(三)做好资质换证工作,进一步推进队伍结构的调整。
按建设部的工作布署,开展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资质的重新审定和换证工作,年底基本完成甲、乙级单位的换证工作,达到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优化队伍、提高水平的目的。在压缩总量的基础上,初步实现全市资质管理的动态化。文件已发出,各市要认真部署,按时组织报送,对涉及升级、增项、更名等内容的要用建委的正式文件随材料一起报。
(四)开展勘察设计市场的专项整治。对不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压价竞争、挂靠等行为进行专项治理,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工程质量。初步定在7-8月份进行,各市也可以根据情况先自行开展。
(五)继续抓好行业经营状况,保证整体效益增长
引导队伍开拓市外市场,扶持装饰设计、智能系统集成等新兴产业迅速壮大,带动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高。
鼓励有实力的建筑院和专业院,到市外设办事处,开拓市场。将装饰设计建筑幕墙和智能集成队伍纳入勘察设计行业管理系统中,开办专业学术委员会,参加优秀设计评选,尽快壮大其技术实力和经营规模,使之成为行业结构调整的分流口和经济增长点。力争全行业劳动生产率保持7%左右的增长,总产值达到17亿以上,人均产值3.8万元左右。实现市外收入占总产值30%的目标。
(六)面向社会,解决政府和群众关心的城市美化问题,突出抓好地下空间利用工作,促进设计水平和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
1、继续结合《城市街路、广场景观设计导则》和《城市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导则》,推动全市城市街路改造、小区环境建设上质量、上水平,并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和普及全社会的建筑环境意识,引导开发商和业主适度投资于环境建设。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突出抓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工作,出台《辽宁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管理规定》和《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编制导则》指导开发利用工作。与人防办做好工作协调,加快相关管理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建立,强化审批管理工作。
2、组织好“辽宁新世纪城乡住宅”设计方案竞赛活动,结合城市拟开发地块和市试点建设小城镇主要建设项目进行竞赛,中选的优秀方案付诸实际建设。同时,编辑出版图集。3月中旬发竞赛通知,5月未评选,6月份全市勘察设计工作会议上表奖。
3、组织开展1999-*年度全市四优评选活动。4月份下文,7月份受理申报,11月份公布评选结果。
(七)加强抗震和地下空间管理工作,加大抗震减震法的贯彻力度,提高抗震减灾能力。
继续抓好已有生命线工程的抗震加固和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审查工作,力争市加固补助经费200万元,继续推动市辖市的抗震防灾规划的修编和抗震设防区划的编制工作,指导和推动村镇建设抗震防灾工作。
针对我市抗震形势,要特别加大抗震减灾法的贯彻执行力度,重点抓好3件事。一是在去年普查的基础上,筛选出几十项重点项目,在市补助的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和业主投资进行加固。二是进行全市80年到90年期间建成的建筑抗震设计质量复查,对设计存在问题的要责成业主负责加固。三是组织我市位于辽南、辽蒙两个国家重点地震监视区的7个县(镇)的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争取启动市辖市设防区划的编制工作。
篇7
关键词: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数字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K826文献标识码: A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行业资料数据逐渐增多,并且产生了资料数据爆炸性的增长,所以对资料及数据进行妥善的处理便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完善自身工作水平,已经成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重点。岩土工程勘察数据自身具备多元性及空间性的特点,并且目前已有的常规数据库已经不能满足处理数据的需要[1]。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自身具备一定的空间特性及结构属性,所以该工作在计算机可视化工作中显得十分复杂。怎样在利用数据库基础上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完成勘察数据时空分析以及空间建模,便成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综合国内多个岩土工程勘察现场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提出一些见解。
一、数字化勘查技术
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属于当代测绘技术的一种,并且需要结合计算机技术、CAD技术以及各种计算机软件,将整体工程中的信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建立起整套计算机辅助的信息流程,让勘察设计方面的技术手段从之前的手工化逐渐走向信息化[2],向CAD转变,进一步完成图文自动化以及硬件网络化。并且建立多专业多工种并且高效益的勘察队伍。数字化勘察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图纸、图像以及各种文字表述上,为专业设计工作提供参考数据。下图为常规情况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流程。
二、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1.勘察资料地质化
我国多数岩土勘察部门会将整体工程使用条块分割的方式进行施工作业,致使勘察及设计工作长期处于分散作业的状态,而岩土工程的新技术及新规范更新速度较慢,勘察工作本质上是一门细致的工作,所以很难和岩土工程自身特殊性相结合[3],导致二者产生脱钩的状况,勘察人员给出的岩土工程信息在设计人员工作时不实用,很难理解,但是勘察工作因为自身特性问题,不可能参与到整体设计当中。由于设计人员很少接触到实际的勘察工作接触的场景,而且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所以想要将勘察的成果转化为设计工作中所需要的数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一情况也导致许多资料浪费掉,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实际价值[4]。
2.地图与设计之间沟通不畅并且数字化程度低
地形图属于设计系统中的基础数据,目前技术化地图当中一些环节设计水明较低,导致和CAD设计软件之间的借口不匹配,难以顺利完成对接任务,设计系统就必须要重新将勘察工作所得资料数字化,影响CAD的推广及使用[5]。勘察部门在完成勘察工作后,一般会将勘察信息用图纸或是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并且表达内容上主要以形式为主,定性描述比较多。这一特点导致设计人员在勘察信息理解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并且勘查处理工作难以进行。
三、问题解决方式
1.常规的一体化分为横向与纵向,一些情况下也有松散的一体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需要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将信息进行整合,构建成一个较为完整并且功能强大的使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分解的模式,将数据采集以及勘察信息管理、地质数据等方面综合到一起,彻底实现一体化。岩土工程的一体化系统中囊括了许多方面的技术,并且这部分技术相互产生联系,共同为岩土工程数字化服务。
2.GIS技术是当前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技术。GIS技术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二者的相似之处更多。二者都属于涵盖空间及坐标的信息,而GIS技术更注重信息采集分析工作,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则更加注重空间上的分析及决策,假定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勘察工作得到的信息进行评价及管理,那么GIS必然会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供实现条件。GIS技术具有一定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能力,并且形式内容多样,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为岩土勘察设计工作中的数据在内容以及数据上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所以通过GIS完全可以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数字化提供可能。
3.想要解决岩土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建立起一体化的体系,通过一体化体系让勘察、设计等环节使用计算机进行作业[6]。勘察工作可以为设计阶段提供接口数据,想要完成一体化进程,首先要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数字化技术。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对象规模、结构以及形态等方面差别较大,但是不论地形如何复杂,都可以将其简单的视为抽象的点线面体。所有的地质在空间方面都会占据一定的位置及范围,并且具备自身的形态及特质,而且和其他地质之间具有一定空间上的联系,所以可以简单的将地质对象特征总结为空间、属性、空间关系这三方面的特征。
三、数据库
想要建立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首先要明确数据库的概念。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属于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并且数据库会设计到许多密集的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应用问题,所以想要建立一个可以反映整体信息的概念性数据特性,就必须要将其从实体功能中脱离,只需要通过现实世界当中使用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侧面构建,就可以明确二者的属性与二者之间的关系,再次基础上建立一整套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数据库及体表结构。岩土工程的地质模型属于人对客观事物的精炼以及图示化的一个过程,在建设模型的时候必须掌握相关观点、理论及依据。笔者个人比较推崇岩土工程力学,岩土工程力学核心是岩体,结构面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而软弱岩层则起到突破口的作用,结构面的类型比较多,而且性状复杂,不仅存在软硬度问题,而且还存在大小区别,并且在实际中的分布具有一定随机性。在数据库建立工作中,岩土工程一体化的系统数据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将用户的原始数据输入到其中。第二类就是通过已有数据将数据之间的间隔数据通过自动生成的方式来实现,最后再得出数据即可。一般情况下,原始数据需要综合信息属性以及数据属性的数值再进行构建,而中间数据主要囊括原始的数据以及自动生成地面层面的等值线模型、三维的表面模型以及剖面模型等等。相关技术人员便可以通过这些模型为用户提供想要得到的图件。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提升信息查询工作的便捷性,简化工作难度。
结束语: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工作含盖了许多方面的知识点,笔者通过总结自身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实际经验,结合当前国内该方面先进工作方式,对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针对其中部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最后通过模型的方式对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进行了总结性分析。
参考文献:
[1]迟保国.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浅议[J].中华民居,2011,(22):14-15.
[2]齐恩明,袁栓勇,王子伟.数字化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3,(14):222-223.
[3]张红儒. 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2):88-89.
[4]李水兵,陈旭瑞,胡俊峰等.基于GIS的地质数据库系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22):129-131.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
实践证明,若想防控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工程的设计质量是第一道关口。由于在设计上出现的问题,会给工程施工阶段与交付使用等方面带来很多安全质量隐患。在这里,笔者将自己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发现的问题剖析给大家,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希望对建筑设计人员和项目建设单位的基建人员能有所帮助。
1.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设计人员“思想保守”与过于“开放”
“思想保守”体现在结构设计方面比较多,例如:现在很多高层住宅,剪力墙过多过厚,由于刚度过大,导致相对侧移值过小,远远小于规范的规定值,一来不利于建筑物抗震,二来不经济。设计师“思想保守”不应该,但不顾现场条件的“开放”也是错误的。它体现在:有些设计师在建筑创作中大量的搞“怪异造型”和“仿制抄袭”,认为谁的作品能给人带来某种震撼,满足其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哪怕是从国外直接搬过来的东西,就会受到决策者和建设方等首选。实际上这是建筑设计创作的极端表现,这种设计没有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及整体性,反而降低了设计品位,徒增造价。
1.2专业技术知识不扎实,专业之间配合不到位
有些设计人员没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自然设计出的建筑图纸会出现很多问题,给施工带来难度。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问题更是难以应付,有的甚至对施工工艺都不太了解。一些年轻的设计师,离开计算机,离开图库,大脑一片空白,徒手根本不能画图,不能设计。这样怎能保证设计质量,这样的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如何能成为施工依据。解决方法:设计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还要对新信息、新设计工具、新设计手段不断充电,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训练,从设计室走出来,深入现场一线,对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要很好的把握等。
2.设计中具体存在的问题
2.1勘察中设计大院的违反强条现象和设计小院的违反强条现象
在工程勘察项目中,违反强条多的是一些知名度高,市场占有份额较大,勘察项目较多的老牌甲级院。而工程设计项目中违反强条较多的是一些设计资质较底,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设计院,这就说明勘察设计行业的主流是好的,各大勘察设计单位对执行强制性规范是认真的,这对保障的勘察设计质量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勘察工程中才出现的大院现象,也是由于工作量大而引起百密一疏的现象。一般都是在外业工作深度达到了勘察深度后,在内业报告中出现的违规情况。另外就是对设计要求没有吃透而产生的疏忽,但大多数项目质量是高的,一次通过率达到了48.7%就说明了这点。
2.2在工程设计违反强条的现象中,建筑专业违规占总违规的50.85%,达到了一半以上
而且从违规的条文来看都是十分常见,是每个执业者必须掌握的基本规范,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只要在设计工作中稍加注意就能避免的常识性问题。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客观上是由于建筑专业的灵活性造成的。由于每个工程项目的不同,建筑物的朝向、体量、高度、间距、面积都有不同,就会造成设计者的疏漏,从而造成多次违反强条的现象,这就给建筑设计的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执业者本身来说,对各类规范的强调要心中有数,对棱模两可的专业问题一定要有规范作依据,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违反强条的现象再度发生。另外,建筑专业在方案阶段容易受到建设单位和业主的主观想法的影响,特别是边远城区,这种影响会更大,所以在主观上为了承接任务也有听之任之的现象,这是十分有害的,因此更要加强执业者本身的素质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对强制性条问多做宣传,在执行强条上毫不含糊,从根本上杜绝违反强条的现象。
3.针对建筑设计中偶便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
(1)设计人员的“保守”与“开放”都是建筑设计的误区,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一则可引用竞争机制,开展一些方案的竞赛,促使设计人员在建筑内在结构、外型、使用功能、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等方面动脑筋。二则设计人员平时要全面培养自己广泛地艺术素养和独到的见解,对国内外好的设计作品要把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作原则。
(2)设计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还要对新信息、新设计工具、新设计手段不断充电,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训练,从设计室走出来,深入现场一线,对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要很好的把握等。
4.针对建筑设计中具体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4.1加强强制性条文的学习
各设计单位应该组织勘察设计的执业人员认真学习,特别是违反强制性条文的问题,拿出本单位有类似现象的施工图,作一次个案的分析,让全体执业人员通过学习,提高设计水平。设计水平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设计的工程项目的体量或复杂性,也体现在设计图的执行规范的严格性。凡是规范的强制性条文,都是和建筑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要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强对强制性条文的执行,不得以任何方式和理由使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出现不安全的因素。
4.2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勘察设计队伍,杜绝挂靠现象
在勘察大院出现的违反强条中,就有担心不是自身的勘察执业人员的成果,而是挂靠的人员的所作所为的结果,这对于勘察报告质量危害是最为严重的,也是行业规定所不许可的。在设计单位,特别是资质较低的单位,往往存在着带薪培训的问题。当手把手教出的执业人员正能独挡一面的时候,就往往伴随着跳槽的现象。作为跳槽本身无可非意,但对于中小设计单位却是个难题,最终的结果是大院人才储备过剩而小院的人才严重不足。而切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情况还在时时发生,这样对提高设计质量是不利的。因此,必须有相应的举措来减少这种状况。各中小设计单位本身也要有相应的措施保证一个基本的设计队伍,防止设计质量的滑坡。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所承担的任务也会越来越多,技术难度也会更大,这对设计人员是严峻的挑战。建筑工程设计是一个市场行为,一个好的设计院要立足于这个市场,依靠的就是2条,一是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二是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工作作风的最好体现就是多出设计精品,而严格执行规范,不违反强制性条文则是设计出精品的最可靠的保证。建筑工程设计人员需要不断的积累各种知识,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充分利用现场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合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科技创新,涌现出更多好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王崇杰,崔艳秋.建筑设计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建设项目;质量控制;责任主体;过程控制
Abstract: the important project, quality for this.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and the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requirements. Therefore,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many aspects,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is the core and key management, only mak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to build more quality construction projects.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Quality control; Main responsibility; Process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就质量控制责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做了明确界定
1.1政府的质量控制
作为政府,主要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抓工程报建、施工图文件审查、施工许可、材料和设备准用、工程质量监督、重大工程验收备案等主要环节进行。
1.2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控制
是以法律、法规及合同为依据,对勘察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包括勘察设计程序、设计进度、费用及成果文件所包含的功能和使用价值,以满足建设单位对勘察设计的质量要求。建设工程实体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设计质量
1.3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
主要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按监理阶段的不同分为设计阶段监理、施工阶段监理,目前我们国家主要处在施工阶段监理。
1.4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
以工程合同、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为依据,对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施工全过程的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进行控制,以其达到合同文件规定的质量标准。
1.5建设单位的质量控制
主要是通过设计方案必选、工程招标、设备材料供应商的确定、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选择、工程开工前的报建手续办理、工程过程质量控制、竣工验收等环节,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2从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先后流程,将质量控制分为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2.1 决策阶段的质量控制
主要是通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选择最佳设计方案,使项目的质量要求符合业主的意图,并与项目的目标相协调。
2.2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选择设计单位,保证设计文件符合决策阶段的质量要求、符合有关规范、符合现场实际条件、设计深度满足施工要求。
2.3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选择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的施工单位,严格监督其按图纸、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并形成符合合同及图纸文件规定质量要求的最终产品。
3按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3.1事前控制
3.1.1施工单位资质、制度审查
重点核查企业资质(所承担的建设工程是否与其资质等相符,有无越级承揽工程)、项目经理、专职质检员、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证书、上岗证,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各项管理制度、检测制度等。坚决杜绝一流的资质、二流的施工队伍 、三流的施工质量现象的发生。
3.1.2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
1)有无针对性,是否掌握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
2)可操作性如何,施工单位有无实施的能力。
3)技术方案是否先进,经济性如何,是否将技术性和经济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4)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检测计划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5)质量保证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是否健全且确实可行。
6)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是否制订,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政策。
7)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措施是否可行。
8)施工的先后顺序是否合理。
3.1.3施工现场的总图布置是否结合实际
是否考虑各专业之间的交叉(如土建、安装),是否考虑集中利用资源(如塔吊),降低工程成本。
3.1.4工程定位及标高基准点的控制
1)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要向施工单位办理水准点交接。
2)监督施工单位进行放线复测。
3.1.5施工机械的质量控制
审查施工机械的性能、完好性、可靠性、效率是否满足施工的要求,质量是否处在完好状态,有无带病作业的情况,数量是否满足要求,是否与施工组织设计一致。
3.1.6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1)组织设计院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介绍设计的依据、总体指导思想,本工程技术要点和难点。
2)审查图纸设计是否满足初步设计的要求及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3)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差错,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3.1.7审查分包方的资质
对于允许分包的工程必须进行此项工作,对于签订设备供货待安装合同,还需对其进行资质审查。
3.1.8严把开工关
做好工程开工前各项手续的办理。
3.2事中控制(过程控制)
3.2.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做好现场巡查、旁站、检查工作,对于重要的施工工序如混凝土浇筑、管道吹扫、气密试验、基础隐蔽施工,必须采取旁站监督的方式进行质量控制。
2)监督施工单位严格工序管理,按程序做好作业活动中的自检、互检和专检,做到上道工序质量不经检查合格不得进入下到工序,上到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得不到处理不得进入下到工序等。
3)监督施工单位做好质量控制点(见证点、停止点)的检查验收。
4)见证隐蔽工程验收,做到质量不合格坚决不得隐蔽。如基础验槽,混凝土浇筑前钢筋、模板的检查,基础回填前的混凝土强度检查、基础的外观尺寸检查等。
3.2.2做好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的检查验收
1)审查进场材料、构配件的产品合格证、技术说明书、检验实验报告对于重要的材料、构配件、混凝土,要采用双控的方式进行现场见证取样。
2)检查混凝土级配通知单、试块留置数量是否与检测计划一致,检查质量检测机构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
3)组织好到场设备的开箱验收,重点做好设备外观质量的检查,设备的规格、数量验收,设备随机资料的验收和保管。
3.2.3把好设计变更的审查关
1)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数量的原则。通常一份设计变更的出现,即使它在技术经济上在合理,也会打乱原定的施工进度计划,引起人力、物力投入的变化,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投资产生影响,并且会引起施工单位日后的索赔,因此应尽量控制设计变更,能不变的尽量不变。
2)遵循原设计单位设计思想的原则。设计院对一个项目的设计是从整个工艺流程角度出发考虑的,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建设单位局部的变更可能会对系统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尽量遵循原设计方案。
3)按程序办理设计变更的原则。对于一定要出的设计变更,无论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还是设计单位,都应严格按设计变更程序进行,做好技术经济比较从中选择最合理的,并且无论哪一方提出的变更,最终都要得到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认可。
3.2.4抓好工程资料的监控
工程资料是施工单位对工程作业活动中各环节质量情况的真实记录,它是工程移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分析质量事故和鉴定工程质量进行质量等级认证的重要依据,因此要重点控制好。重点检查:记录表格、检查项目、数据要符合建设部规范的要求;记录的内容要真实、及时,做到与工程实体进度同步;组卷的形式要符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的要求。
3.2.5严把中间交接的质量关
重点抓好“三查四定”的组织及对查出问题的整改,做到问题不整改完,不接受。“三查四定”即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及隐患、查未完工程量,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限期完成。
3.3事后控制
3.3.1抓好单位工程的竣工预验收工作
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是对工程交付使用前最后一次质量把关,因此务必做好。重点抓好对预验收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整改和落实,做到提出的问题(实体问题、资料问题)不整改完成的,绝不进入竣工验收的程序。
3.3.2按程序组织好竣工验收工作
3.3.3抓好竣工资料的审查关
3.3.4配合质监站做好单位工程认证工作
4结 语
综上,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涉及各个参建主体的质量责任,每个方面、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项目建设的目标产生影响,只有充分发挥各参建责任主体的积极性,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工程验收规范,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办事,才能建造出精品工程,实现项目建设既定的控制目标,发挥出更好的经济效益。
篇10
关键词:老路改建,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技术指标
官山路位于肥西县西南部地带,起点位于国道G312与官亭街道交口处,终点省道S311杨桃路山南镇汽车站,路线全长22.210km,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荷载标准为公路-Ⅱ级;路基宽7.5米,路面宽6.5米。免费论文。
1 选择改建、扩建设计的要求
当公路交通量接近或达到饱和时或对行车安全有影响时,应对公路改建、扩建与新建进行充分比选论证。采用改建、扩建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改建公路应遵照利用与改建、扩建相结合的原则,按规定公路级的技术指标,合理、充分地利用原有工程。
(2)公路改建、扩建应符合相关等级公路标准的规定。利用有公路的局部路段,因提高设计车速而可能诱发工程地质病害时经过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论证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可维持原型计速度设计,但长度不宜大于相应设计路段长度。改线路段按新建公路标准执行。
(3)其它公路改建、扩建时,应做保通设计。并确保既有公路通行安全。
(4)公路改建、扩建设计必须遵照“远近结合、设计要有预见性”的原则。改建、扩建设计时,应为为后续改建、扩建留有余地和创造有利条件。
2 平面线形设计
2.1 平面方案
官山路改建工程自北向南布设,起于国道G312与官亭街道交叉处,经官亭街道后在K2+179处上跨宁西铁路;至K5+150处下穿合武高速铁路;在K10+699下穿肥西水利渡槽;拟合磨墩水库坝上现状公路中心,在K21+260大房庄处向南改线,终点位于省道S311杨桃路山南汽车站处。本项目牵涉到街道段的利用、下穿铁路和渡槽的处理、水库段的老路加宽和利用,老路的局部改线处理等诸多影响公路平面方案确定的因素,具体我们都根据现场和设计要求进行设平面设计和调整。
2.2 路线方案的确定
官山路改建工程由于终点路段老路两侧房屋较多、线形较差,如其沿老路改建方案存在安全隐患,且局部路段侵占河道。为了合理布设路线线位,首先在1 / 10000 地形图上进行纸上定线。布设在1 / 2000 的地形图上,针对路线平、纵面进一步优化和多方案比选论证,选择合理方案。经过方案比选,确定采用K21+260~终点路段线位改线方案作为推荐方案。
改线方案的优点:拆迁房屋减少1000平方米;减少侵占河道150米;消除终点交叉口山南路、山双路与省道S311交点错开36米的安全隐患。
2.3 平面线形设计
2.3.1设计一般原则
平面线形设计时,应以老路为主要控制物,充分利用老路,同时还应将大型建筑物、大河等作为控制点。在一般较为顺直的路段,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指标进行调整,以求改建、扩建后的良好行驶条件下;在较困难路段,应充分利用规范允许的曲线组合,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老路;穿越城镇区时,应注意结合地方发展,尽量与城镇规划相协调。
2.3.2 直线及其应用
现行规范对长直线没有具体规定,本次设计中长直线控制为20V,即72秒的行程,使线形更趋合理。平曲线间最小直线长是基于保证线形连续性考虑。按公路路线规范规定,官山路设计时,我们通过计算,并参见相关设计经验,针对官山路设计速度30 km/h;同向和反向曲线间直线最短长度取50m ,这对司机调整方向盘和心理感受基本不会有影响。在达曲线间直线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将其设为复曲线。
2.3.3 圆曲线及其应用
目前规范针对大半径小偏角问题。在官山路定线时,一般将转角控制在7°以上,平曲线长度控制在150m以上,最小值也在50m,这对提高老路利用率十分有帮助。S形曲线的设计中,充分使用以反向曲线为主的曲线线形。本段路线在定线过程中,对S 形曲线的转角、圆曲线半径反复进行了调整,将相邻圆曲线半径之比控制在1 ~1 / 3 范围之内,全线线形组合成一条整体美观的水波线形。官山路设计缓和曲线均采用了回旋曲线,其长度基本与圆曲线等值。
3纵断面线形设计
老路改建、扩建项目的纵坡设计,追求路线的提高老路的利用率。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拟合老路纵坡,减小公路的平均高度,降低工程造价。免费论文。免费论文。
3.1 纵断面设计
本项目纵断面设计时尽量利用老路的路面作为新建结构层的底基层,以减少对老路的破坏,降低工程造价。根据对老路面弯沉的检测,通过验算确定老路的最小补强厚度。在路线纵坡设计时,本着最大限度地降低路基高度、减少工程造价的原则,对路线纵坡反复进行了调整,从而达到平纵组合较好、整体线形在视觉上连续的效果。
3.2 平纵线形组合
平纵线形组合原则为:合理设置平曲线内变坡点位置及变坡次数,在视觉上能自然地诱导驾驶员视、线,保证平面、、
纵断面线形指标大小均衡。老路改建、扩建公路变坡点较多,平纵线形组合不容易达到一一对应的要求规范规定,驾驶员在任一点所看到的纵面线形起伏一般不超过5 个。
4 先进技术设计手段
在路线设计中,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技术。将GPS 全球定位系统用于公路勘察设计全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平、纵、横断面的测量速度和线形组合设计的合理程度。设计中运用了众多的设计软件。其中有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和西安海德公司的纬地三维道路CAD系统、广州阿安毕路桥软件公司的RoadCAD路线设计软件及东南大学的路面结构分析软件成图系统等。
5 结束
老路改建、扩建公路线形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官山路的设计经过反复地平面定线、纵断面设计、横断面检查、平面调整及技术经济比较,经过多次优化设计、方案比选,才设计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适用的路线方案。对于老路改建、扩建工程应灵活运用线形设计指标,在困难地段适当调整,在满足线形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老路。以上为笔者的一点浅显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张雨化.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 李嘉.公路设计百问.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 黄兴安.公路与市政道路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