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03:2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二维码技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针对物流运送信息管理的业务流程,数据库设计涉及到多用户,多层次的关联,需要对普通用户、运货人,派送人、业务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等多角色进行定义。根据需求设计了多个关系数据表,包括用户表、订单表、运单表、货物信息表、用户信息反馈表、问题处理表、物流公司信息表、部门表、员工表等,表1~表4说明了主要表字段的具体设计。
1.1用户表,主要存储提交订单的用户或注册用户的基本信息。
1.2订单表,主要存储订单相关信息,管理员根据此订单生成相应运单。
1.3运单表,存储生成的运单相关信息,根据物品交运情况,改变运单的状态。
1.4货物信息表,存储交运物品的信息。
2二维码的生成和解析
2.1服务器端二维码的生成
二维码生成在服务器上实现,当管理员点击生成运单的时候,根据运单信息生成二维码。信息数据包括:订单号、订单人、货物名称、下单时间、收单人、收单人地址,还包括生成时的运单号,运送人等。二维码在生成的时候会先将数据转换为二进制,并根据其大小来安排每行的小方格的个数。然后通过特有的QR编码方式将二进制数据进行编码,并且安排好黑色、白色小白块的位置。在它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都会有一个固定定位区域,其他位置为数据区。
2.2Android端二维码的解析
移动终端基于Android系统设计开发,客户程序的使用涉及到用户和派送员等多个角色。用户登录后可以选择二维码查询运单情况,界面如图4所示,再选择拍照或从相册提取照片,如选择拍照,则进入照相及获取解析二维码过程。二维码的解析涉及到图像图形识别分析技术,笔者使用了二维码开发者提供的开源代码库来进行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在扫描的时候程序会用摄像头首先寻找固定的定位区域,判断出哪里是二维码区域并取出数据区域,再利用其编码原理进行解码,首先转换为二进制数据再转换为所需要的数据,并显示给用户。
3结论
篇2
关键字:物联网、二维码、智能系统、移动系统、4G
中图分类号: P44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都能见到二维码的存在,二维码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由一个二维码矩阵图形和一个二维码号,以及下方的说明文字组成,具有信息量大,纠错能力强,识读速度快,全方位识读等特点。将手机需要访问、使用的信息通过编码到二维码中,利用目前智能手机的众多功能(如摄像头)识读,这就是手机二维码。而手机二维码可以实现对众多载体实现编码,用户只需要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或输入二维码下面的号码、关键字即可实现快速手机上网,快速便捷地浏览网页、下载图文、音乐、视频、获取优惠券、参与抽奖、了解企业产品信息,而省去了在手机上通过各式浏览器输入URL(网址)的繁琐过程,实现一键上网。同时,还可以方便地用手机识别和存储各类信息、自动输入保存信息,获取公共服务(如新闻、视频、生活服务等),实现电子地图查询定位、手机阅读等多种功能。随着4G无线网络的到来,二维码可以为网络浏览、下载、在线视频、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提供方便的链接,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变得更迅捷、灵活、高效。
物联网在移动式系统中的应用
1、有利于构造创新、开放的信息资源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诞生及应用,物物相联的密度更紧凑,同时还具有更加开放和创新的特征。可以依托物联网强大的物质和信息资源优势来建立基于物联网的资源共享模式。在该模式中,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物联网资源,并在发掘物联网信息的同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例如:在商家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某产品进行研发时,可以及时有效收集该产品的信息变更,及时制定有效解决方案,为商家的利益提供相对稳定的保幛,也能让商家去发掘一些潜在的利益。
2、物联网与二维码技术应用的区域
目前二维码一般存在于可印刷的平面媒体上或具可显示图像的物理终端上。目前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对二维码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比如在物流、交通、旅游等一些流通性的行业上,目前消费是一项人们日常必不可少,涉及的物体非常广泛,因此,能够在各个消费领域中将二维码技术融入其中,将给人们的日常消费带来便利,同时更能驱动各项消费。
3、4G网络对物联网的影响
移动用户最大的特点就是位置不确定性,因此对于物体的位置随意移动,读取及传送的速度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问题,而随着目前4G网络的到来,相比于原有的2G/3G网络,速度已经有了质的改变,直接从原来的3G速度提升了10~20倍不止。4G时代,无处不在的高速网络将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物联网技术广泛使用下的今天,4G网络对其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正面影响,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电子控制等技术,将实现智能控制、信息交流及消费服务等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就是物联网的未来应用发展趋势。
物联网与二维码技术在移动式系统中应用发展的思考
1、如何解决两者互联互通
物联网虽然被提出已经好几年了,但其技术还不算真正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要对旧式的使用方式完全颠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二维码技术也是近几年被火热相传的一门新兴技术,要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实现在移动式系统中的应用,需要非常多的技术与设备更新转换,还要考虑这其中所需要花费的成本问题。
2、如何管理及信息安全的保护
物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需要通过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三层进行部署,在感知层中,节点的类型多种多样,很多安装部署都在没有监控的环境中。黑客可以很容易地获得这些设备,因此,在物联网世界中,想要保护数据不被不法份子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破坏,需要在众多层面上采取措施,而身份识别则是一项重要的保护手段。可以通过密码验证、指纹、脸部扫描等方面进行较为安全的几层防护,随着4G手机网络的推广,所带来的隐患也随之而来,如何确保在移动网络中嵌入物联网与二维码安全技术,则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解决了这一重大难题,其它的只是就是应用研究的工作了。
结束语
本论文主要研究物联网及二维网技术在移动式系统(如手机、平板电脑)中的应用,期望通过这两个较新技术能够将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以二维码的形式进行数据的读取与识别,不仅能够做到快捷高效、准确无误,还能节省大量的物理设备去存储海量的数据。手机二维码的发展,关键点已经不在于技术上如何实现,而在于各技术方共同合力,抓住物联网、电子商务、4G 这几个大领域的发展机遇,不断探索出新的业务模式,共同构建多方合作共赢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崔鼎.物联网在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下的应用[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07
[2] 赵洋,靳昊.物联网与4G通信技术在移动办公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篇3
论文关键词:银行,自助,回单,防伪,安全
二、自助回单打印银行等凭证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
(一)金融银行凭证防伪安全研究目的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是一款由浙江建林电子电气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面向各金融机构的自助式打印服务产品。浙江建林电子电气有限公司拥有该系统多项专利成果。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突破传统回单业务处理方式,将被动的单据索取转变成主动的自助式服务,有效提高了回单业务的处理效率,并减少了柜面回单业务的处理压力。该系统采用一次成像打印技术,将单据信息、防伪二维条码与印鉴加密信息整合为整体打印任务,无需外接设备即可完成印鉴加盖工序,所打印印鉴中隐藏有相应的防伪信息,可有效防止印鉴被复印仿制。
(二)防伪自助回单打印系统设备研究内容和结果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主要由硬件设备与业务处理软件构成。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硬件设备主要由:机柜,计算机,激光彩色或黑白打印机,读卡器,二维码读取器以及金属键盘。该系统机柜内配备计算机并设有与计算机连接的读卡器、金属键盘、打印机。计算机网卡与银行内部网络连接。其中,计算机设备用于加载自助回单打印系统软件,并处理各外接设备输入输出数据;打印机设备用于打印输出相应单据;读卡器设备用于读取客户相关磁卡中的数据信息并传递给计算机内的自助回单打印系统软件;二维码读取设备用于识别打印在单据上的二位条码信息;所配备的金属键盘用于用户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互。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业务处理软件模块主要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查询模块,数据加密模块,数据打印模块,数据更新模块与硬件监控模块。其中,数据传输模块主要负责账户相关信息与单据相关信息的传输;数据存储模块主要负责存储相应的单据数据;数据查询模块负责查询过滤指定单据数据;数据加密模块负责压缩加密防伪信息;硬件监控模块负责实时检测打印机当前的运行状态。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主要采用C/S模式进行软件架构,该系统与柜台业务处理终端同属于银行前置终端,由前置服务器负责管理。前置服务器则通过中间件与后台业务数据连接,完成业务数据交换。利用套接字技术完成远程服务器连接访问并负责完成客户端各项回单业务处理需求。
三、创新点与创新重点要求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三项:
1、单据防伪打印:通过采用双重光学防伪手段对单据进行加密,隐藏验证码信息,防止单据被复印仿制。
2、前台电子表单技术:电子表单用于账单格式设计及数据转换,动态调整相应表单信息。
3、硬件实时监控技术:实时监控该系统关键设备-打印机的工作状态,并向计算机反馈监控信息,将打印机相关的错误信息显示到计算机屏幕上。
4、二维码物理隔离信息交互式外部入录。
四:外部环境
篇4
[关键词] 新媒体;图书馆;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2-85-2
The Innovative Service of Library under the New Media
Lv Hongguang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h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have changed. As the gathering place of information knowledge, the service mode of library will chan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he library should make innovative service strategy fro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consortia, establishing a diversified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strengthening th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of librarians and users, establishing shared virtual learning space, popularizing mobile phone two-dimensional code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 new media;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大卫・克罗图和威廉・霍伊尼指出“媒体无处不在,它对我们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有着深远影响”[1]。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通过媒体的传播方式。图书馆是知识的聚集场所,是社会的一个组织单元,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势必也随着媒体媒介的发展而变化着。新媒体时代新兴媒体与社会已经出现新的融合,呈现出一体化趋势。各种社会组织关系的变化首先成为学者的研究对象,比如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媒体技术学、情报学、心理学等,探索新媒体视角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很有必要。
1 新媒体
1.1 新媒体的概念
传统的旧媒体是指报刊、电视、广播,是典型的信息传播媒介,是单向的信息传播者,其所的信息内容,受众只能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新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初指资讯与传播技术,帕克是最早使用该词的传播学家,也是最早发表新媒体研究论文的研究者。通俗的说法是指以电脑、数字化技术为核心,具有互动性和多媒体功能的资讯与传播技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伦纳德・克兰罗克(Leonard Kleinrock)给出的概念是: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进行大众传播和人际沟通的媒体形态。当然新媒体还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在发展,以后可能还会出现更新的媒体,进入新媒体时代[2]。
1.2 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w的“新”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新”,一个是“不断更新”。今天的新媒体是对已有媒体的补充,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交互性,用户可以直接参与评论或通过媒体与他人进行交流;二是综合性,新媒体将影像、文字、声音、动画等艺术形式与数字技术结合成多种表现形式;三是开放性,任何人都可参与并通过多种渠道(比如电脑、智能手机)向公众发表自己的思考、意见;四是个性化,受开放性影响使得网上有数以万计的模板可供使用,信息内容的传播形式不再一成不变;五是流动性,传统媒体是空间永恒,时间是流动的,而以新媒体为特征的网络社会带来了流动的空间和时间的永恒,比如电视节目,新媒体使得能够随时观看过去时间的任何视频或通过网络超越现时节目。
2 新媒体与图书馆
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的收集存储地,在提供各类资源和服务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但也是图书馆发展的机遇。比如杭州图书馆因路人随手拍,允许拾荒者进入,馆长颇具人情味回复被“围观”,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的人气和地位,被誉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图书馆利用新媒体网络和手机的传播与服务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知识信息服务也已经成为当下用户对图书馆的迫切需求。图书馆服务也需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转变服务模式,构建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网络,将图书馆服务通过多种网络(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卫星电视、有线电视、IPTV)到多种用户终端上(包括PC、机顶盒、智能手机、上网本、移动互联网设备),保证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终端获得图书馆服务,图书馆服务开始进入全新媒体服务时代[3]。许多图书馆都依托新媒体技术开展了“移动图书馆”服务,如国家图书馆的掌上国图、上海图书馆的手机图书馆、清华大学的移动图书馆系统等。新媒体的环境下,各级各类图书馆在服务方面虽有创新,但还有待完善,创新服务不仅仅要借助于互联网络和智能手机,更应该根据办馆特色,推进个性化和多元化服务。
3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创新服务的策略
3.1 加强图书馆联盟建设
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已经经历了许多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资源重复建设,利用率不高的情况。每个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为节约资源,可以通过图书馆联盟的文献传递或馆际互借来实现,这样既能使图书馆资源建设经费使用最大化,又加强联盟内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所以图书馆联盟建设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中,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文本、视频、影像资料都可快速便捷地得到。新媒体环境的发展使得图书馆联盟更加有效,对于统筹利用图书馆资源,实现规模化、专业化、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3.2 建立多元化文献传播平台
文献信息的传播平台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传统时代通过报纸、期刊或者张贴公告来信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网络的发展深深改变和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包括网上图书查询、预约、读者通过E-mail、论坛、文献传递等实现参考咨询;即时性、个性化、微内容成为图书馆的主流,各图书馆都在加重电子资源的建设,图书馆抓住新媒体机遇,快速地走进平民,使越来越多的人来利用图书馆。图书馆应该设置专人负责微博、微信平台,利用网络和手机媒介推进图书馆信息服务,加快“三网合一”和“三屏合一”的知识服务模式,产生新的媒体资源,实现跨网络、跨终端、跨媒体的无缝服务。
3.3 强化馆员和用户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都离不开人,对图书馆员的培训是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的基本条件,也是推动图书馆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图书馆建设需要多层次的人才需求,可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与研讨,有步骤分批次地开展理论培训、业务培训、应用培训、科技培训、语言培训和服务培训。此外,图书馆还要加强对用户的宣传和教育,通过专题培训、数据库讲座、新服务推介等方式,让用户提高信息素质,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针对当今新媒体环境中资源推荐方式的改变或者资源需求的改变,图书馆要积极应对,引导读者,发挥图书馆的教育作用。
3.4 建立虚拟共享学习空间
虚拟学习社区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个体组成,以交互学习、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者获取知识、增进理解和提高技能,形成以学习为目的的一个交互的自治区域。网络学习社区的范围可以大到国际性的网络学习社区,其成员来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小到一个学校的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学习小组。其规模也因参与者的人数多少可大可小,少t几个人,多则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人。新媒体的发展可以建立无数个虚拟学习共享空间,图书馆可以无限释放自己,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知识,供用户学习享用。
3.5 普及手机二维码
目前二维码的市场逐渐成熟。国内采用的二维码标准有QR码、DM码、紫光码、龙贝码、GM―U码等。二维码信息量大、编码范围广、可保密防伪、具有纠错能力强、制作成本低等特点。将某本书刊或者电子资源的信息编制到二维码中,通过图书馆提供的免费WIFI服务,用户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快速上网,实现手机阅读等功能。手机二维码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图书馆已经广泛应用,我国在2006年推出二维码业务,目前与图书馆的结合也日益成熟,借助于新媒体的环境,将二维码应用于图书馆,可以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运营媒体:在商业媒体与公共利益之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ICT的发展即信息及通信技术(以下称ICT)的发展为公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大到整个社会,小到个人,无时无刻受到它的冲击与影响。以杭州为例,早在2008年8月1日,杭州无线城市就已正式开通使用,杭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在主城区实现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的城市。2012年10月15日,杭州市出台建设“智慧城市”的规划。按照《“智慧杭州”建设总体规划(2012-2015)》,杭州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国内领先,智慧化的城市运行管理与服务达到国内一流。公众普遍能通过网络享受工作、生活、学习等服务,公众在出行、就医、教育等各方面的便捷程度显著提升。智慧杭州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旅游和智慧教育。智慧教育将进一步成为教师今后开展教育工作的指引。按照《规划》,在智慧教育方面,家校信息化互动率达到90%以上,网络教学比例达到5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3号,明确了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由此可见,利用ICT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将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但是ICT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教师作为技术的学习者和使用者,必须要将ICT适度地用巧用好,在英语课堂上尽情发挥ICT带来的正能量,展现ICT无穷的魅力。
二、ICT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1.大学英语教学特点。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在需要教师广泛收集英语方面与时俱进的教学资料,为学生创造出能够培养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学习环境,除了课内丰富的教学内容,还有课外学生自主的操练,而课外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一定的监督指导。老师和学生都能广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教学相长。
2.ICT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满足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迅速进入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课尤其需要以国外优秀的教学资源为源头,源源不断地为课堂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补充前沿的教学内容。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了时时学,处处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1)教学平台Blackboard Academic Suite。BB平台的出现,能实现老师和学生课后的交互,学生和教学资源的交互,学生和学生的交互。一对多资源共享避免了教师的重复劳动,学生也可随时多次下载资源;在线测试能方便教师对学生的评估过程,也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够更加合理安排课后的学习时间。
(2)课堂管理平台课堂点名系统。课堂点名系统较以往的纸上点名而言,增加了实时性。一旦输入学生的到课或缺课信息,班主任或辅导员将同步看到是否到课记录,极大地方便了班主任配合教师一起督促管理学生工作的开展。
(3)交流平台微信。微信等交流平台能使师生随时分享学习心得和点滴,促进师生情感培养;并且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学生会,社团,讲座等各项活动的宣传和开展都离不开通信工具。微信以其强大的交流和交往功能保证信息快速有效的广泛传播。同时通信工具也可以作为传播知识文化和生活经验的平台,迅速拉近远在外地的父母和在校子女的距离,增进相互了解的程度。
(4)毕业论文管理平台。毕业论文平台有着加强指导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毕业生之间交流的作用,能实现资源共享,师生互发信息,管理人员及时通知等功能,使得毕业论文工作按时有效顺利开展。
(5)校园无线网络覆盖。无线网络的覆盖能使学生在课堂也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如在线词典和百度百科。
三、ICT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弊端
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给英语教学带来了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消极方面。比如,有部分学生利用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查阅资料的机会,玩起了游戏,和朋友聊天或者读电子小说等,根本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使课堂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教育培训机构的一些教学视频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与传统课堂教学大相径庭的方式,看起来天花乱坠,实质上学生却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微信上的一些功能对于社会经验尚浅的学生来说有安全隐患。如摇一摇功能和二维码功能,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渠道加好友,冒充朋友索要钱财。有些二维码本身已被植入盗号木马,一旦学生好奇去扫入二维码,个人信息就被盗。
四、结论
ICT的发展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英语教学非常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把ICT的先进之处用到学习掌握知识技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育良好的道德情操这三方面。ICT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运用除了能够丰富地展示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料,也能在课堂上传递高尚的人文信息,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人文的天空里翱翔。
参考文献:
[1]安琦.基于实证研究的网络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化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09(03).
[2]陈坚林,谷志忠.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对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新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08(01).
篇6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学生工作;平台设计
1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的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艰巨,工作量和难度也随之增加,原因很简单,中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等院校学分制,繁杂的学生事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里健康、综合测评等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及社会的重视。为了使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的管理手段更优化,各高等院校花费了相当大的人力、物理和财力致力于本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以及校园网络和各种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建设,目的在于积极有效的推动高等院校学生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2011年起至今为止微信的用户量已突破6亿预计在2015年底达到近10亿的用户,而高校学生中,高达54%的人正在使用微信,有32%的人虽然未使用过微信但其朋友在使用,还有10%的人虽未使用但对其感兴趣,仅有4%的人从未了解过微信。技术手段的发展以及庞大的用户群促使高校的学生工作信息管理化将推出新的服务方式--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校学生工作平台。因此本文探讨以手机为移动终端,设计并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校学生工作平台,期望新模式将改变传统高校学生工作模式,使得以往高校学生工作平台固定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成为引领时尚的新一代高校学生工作平台。
2.微校工作平台开发主要技术
(1)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发接口
微信公众号平台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腾讯公司提供了丰富的公众号平台开发接口,融合了信息批量处理、云计算、Web与数据分离、开放API、跨平台整合等技术。主要包括语音识别:通过该接口,用户发送的语音,将会同时给出语音识别出的文本内容;客服接口:该接口允许公众号可在用户发送过消息的24小时内,向用户回复消息;OAuth2.0网页授权:通过网页授权接口,公众号可以请求用户授权;生成带参数二维码:通过该接口,公众号可以获得一系列携带不同参数的二维码,在用户扫描关注公众号后,公众号可以根据参数分析各二维码的效果;获取用户地理位置:通过该接口,公众号能够获得用户进入公众号会话时的地理位置(需要用户同意);获取用户基本信息:通过该接口,公众号可以根据加密后的用户OpenID,获取用户的基础信息,包括头像、昵称、性别、地区;获取关注者列表:通过该接口,公众号可以获取所有关注者的OpenID;用户分组接口:通过分组接口,公众号可以在后台为用户移动分组,或创建、修改分组;上传下载多媒体文件:通过该接口,公众号可以在需要时在微信服务器上传下载多媒体文件。
(2) Web应用服务器-Tomcat
Tomcat 服务器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Web 应用服务器,属于轻量级应用服务器,在中小型系统和并发访问用户不是很多的场合下被普遍使用,是开发和调试JSP 程序的首选。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可以这样认为,当在一台机器上配置好Apache 服务器,可利用它响应HT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页面的访问请求。实际上Tomcat 部分是Apache 服务器的扩展,但它是独立运行的,所以当你运行tomcat 时,它实际上作为一个与Apache 独立的进程单独运行的。
(3) JQuery Mobile
JQuery Mobile是jQuery 在手机上和平板设备上的版本。JQuery Mobile 不仅会给主流移动平台带来JQuery核心库,而且会一个完整统一的JQuery移动UI框架。支持全球主流的移动平台。与Jquery一样,JQM 是一个在 Internet 上直接托管、免费可用的开源代码基础,开发的计算机上不需要安装任何东西;
只需将各种 *.js 和 *.css 文件直接包含到 web 页面中即可。
基金项目:2015 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资助项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校学生工作平台设计与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5R443010
3 微校工作平台的关键问题
在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开发过程中需处理好以下两个关键操作。1)Access_token获取问题。Access_token是公众号的全局唯一票据,公众号调用各接口时都需使用access_token。access_token有效期目前为2个小时,需要定时去刷新,切重复获取将导致上次获取的access_token失效。由于涉及到多个业务逻辑都需 要使用access_token去调用api,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使用中控服务器去对access_token的操作进行封装。公众号可以使用AppID和AppSecret调用本接口来获取access_token。AppID和AppSecret可在开发模式中获得。2)自定义菜单接口问题。自定义菜单接口可实现多种类型按钮,包括:click点击推送事件、view跳转URL、scancode_push扫码推送事件、scancode_waitmsg扫码推送事件且弹出"消息接收中"提示框、ic_sysphoto弹出系统拍照发图、pic_photo_or_album弹出拍照或者相册发图、pic_weixin弹出微信相册发图器、loca tion_select弹出地理位置选择器。
4微校工作平台的主要功能
1)查询服务模块.查询服务模块主要以服务学生为目的,结合与学生日常学习、考试相关的内容,具体包括:四六级查询:学生在选择四六级查询模块时,会跳转到相对应的四六级的查询页面,并要求学生输入相对应的准考证号以及身份证号进行成绩的查询;课表查询:学生在选择课表查询模块时候,会跳出相对应的提示信息,要求在公众号中输入相对应的班级关键字,即可查询出本班本学期的课表; 成绩查询:学生在选择成绩查询功能模块的时候,会跳出相对应的提示信息,要求在公众号中输入相对应的班级关键字,即可查询出本班课程的成绩;课程简介,学生在选择课程简介功能模块的时候,会跳出相对应的提示信息,要求在公众号中输入相对应的课程关键字,即可查询出该课程的课程介绍。2)兼职信息模块.点击此模块会跳出相对应的图文信息,并对此兼职信息进行简介。3)口袋经贸模块.本模块主要贴近学生们的生活为主,为学生提供一些活动、功能,让大学生能良好的使用本公众号,具体包括:经贸集市:当学生点击经贸集市的功能模块时,会跳转到相对应的功能界面,同学们在此页面可以对自己闲置的物品或者二手物品进行上架;校园友联:当学生点击校园友联时,会跳转到相对应的图文界面,这是一个校园交友的活动平台;校园微官网,当学生点击校园微官网时,会跳转到相对应的官网界面,其功能主要是同步展现学院官网,介绍学院的特色及特色专业的展示等。
参 考 文 献
[1] 曹培庚.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120-121,127.
篇7
关键词:雨课堂;大学物理实验;微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5-0096-03
引言
大学物理实验是物理科学的基础,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2]物理实验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对大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更优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如今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大学校园无线信号覆盖全面,接入便捷,课前、课上、课后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上网成了常态[3],于是,雨课堂教学工具应运而生,它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
雨课堂及其功能
雨课堂是一种智能教学工具,它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PowerPoint软件和微信,所以雨课堂的实现,是以教师和学生最熟悉的PowerPoint软件和微信为基础的。教师可以创建、管理班级,制作PPT课件,推送学习资料;学生可以在微信上预习、答题,弹幕互动。雨课堂让师生有更多的互动,让教学变得更便捷。雨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具有如下特点。
1.简单熟悉的课件制作
雨课堂软件其实是PowerPoint中的一个插件,教师利用雨课堂进行教学,不需要额外学习什么新软件,只要会使用PowerPoint软件,就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雨课堂。
2.便捷的视频资源共享
在雨课堂制作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插入视频:点击慕课视频,在PowerPoint右侧会出现各大名校的慕课视频资源,寻找需要的资源插入到PPT中即可。雨课堂制作过程还支持网络视频资源的插入,点击网络视频后,会出现输入网址对话框(不过目前只支持优酷、土豆、腾讯的视频),这样可以很便捷地向W生推送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源。
3.实时的课堂教学互动
雨课堂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使用雨课堂,教师不仅可以将带有慕课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还可以了解每位学生的预习、答题情况,为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缺乏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课后学生可以反馈没有学会的内容,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懂的内容进行资料推送和辅导。
4.及时对课堂教学做出调整
雨课堂覆盖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通过微信互动,客观、实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侧重点进行调整,让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雨课堂的安装与制作
安装雨课堂PC版前,先要确保计算机操作系统是Windows7及以上版本,并同时安装PowerPoint 2010及以上版本;然后再到“学堂在线”官方网站()下载雨课堂PC版安装软件,软件安装成功后,再打开PowerPoint软件,在菜单栏最右边会增加一项“雨课堂”选项卡(如下图),说明安装成功;最后就可以使用雨课堂进行制作和编辑了。
安装好雨课堂后,制作与编辑雨课堂的步骤如下:
①登录。点击“微信扫一扫”,会生成一个登录二维码,用手机扫这个二维码,授权雨课堂用自己的微信账户登录,微信会收到授权登录的通知,点击“确认登录”按钮,在PowerPoint雨课堂状态栏用户登录中会出现自己的微信头像和昵称,表示登录成功。
②新建幻灯片。点击“新建课件”就会有一个与手机适配的竖版空白文档,接下来的操作就跟我们平时制作PPT课件一样,可以插入文本框、图片、视频、音频等,插入幻灯片的操作也一样,这样就可以开始编辑想要的课件。
③适配手机。制作的课件是要上传到微信雨课堂的,所以制作的PPT课件要转换成适配手机的竖版。另外,教师也可以把之前的教学PPT课件拿来使用,把之前的课件转换成竖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编辑即可。
④插入视频。雨课堂制作除了在菜单栏里能插入视频外,在雨课堂状态栏还可以插入慕课视频和网络视频。点击“慕课视频”,在PPT右侧会出现各大高校的慕课视频资源,选择后点击“插入视频”按钮,就可以实现慕课视频资源的共享;点击“网络视频”,出现输入网址的对话框,只需要将网址粘贴到输入网址的对话框就可以实现网络视频资源的共享。
⑤插入习题。在需要了解授课效率等地方,点击“插入习题”,则会出现编辑页面,在相应的地方输入内容,如题干、选项等,在右侧设置分值和正确答案。
⑥上传。课件制作完成后,点击“上传至雨课堂”,会出现二维码,成功扫描二维码后,则表明上传成功。同时,在微信客户端也会提醒课件同步成功。在微信里点击“浏览课件”还可以为每一页PPT配声音、讲解。
⑦。讲解配好以后,就可以将课件到班级,点击屏幕左下角的“”按钮,选择截止日期、授课班级后确认,在学生微信客户端就可以接收到教师的课件。教师可以在微信客户端看到学生预习、查看课件、答题正确率等信息,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笔者调查了解了湖南某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理工科学生自行在实践教学网上选择实验课程,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班级,每个实验班最多16人。实验课前,学生需要在课下完成预习,填写实验报告上预习的内容。只有预习过的学生并经核查是本人才可以进行实验课的学习。这需要教师一个一个进行核查,效率不高还浪费了上课时间。笔者经过调查还了解到,虽然学生们在课下已经对实验进行了预习,但是教师并不了解每位学生预习的情况及对实验的掌握程度,在实验课前还会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等再进行讲解,有的学生反映教师讲解的内容都是预习过的,内容都在重复,而且讲解时间过长。这样的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得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验课结束,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后,在一周的时间内要将自己的实验报告放到指定的实验报告箱内,教师取回学生实验报告后,再进行批改,并将实验成绩上传到实践教学网,最后再将实验报告一个一个放回学生对应班级的实验报告箱。这样的工作量不小,却没有任何实际教学效果。另外,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学生数量明显增多,对教师来说,大学物理实验课工作量大、重复率高,要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教师还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思考,寻求改变。
雨课堂覆盖“课前―课上―课后”每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端看到生成的数据报表,实时监控学生的预习、上课和最终完成的实验报告,还可以在班级群中试题、任务,拓展实验内容,引发学生思考。不同专业的学生因彼此之间不熟悉,课堂互动气氛会受阻,雨课堂支持学生留言、弹幕互动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无障碍。雨课堂的出现,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注入了新元素,笔者以物理实验“长直螺线管内磁感应强度的测量”为例,来说明雨课堂应用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势。
1.实时掌握学生预习情况
笔者先制作了“长直螺线管内磁感应强度的测量”的预习课件,再将其上传至雨课堂,并为每一页课件录音进行讲解,最后到上课班级。同时,教师将生成的实验课程二维码和班级邀请码公布在实践教学网,以便学生加入班级进行学习。
学生要先在微信端关注雨课堂,在实践教学网选择“长直螺线管内磁感应强度的测量”实验后,再通过班级邀请码进入到实验班进行实验预习。在教师微信端,会有学生预习的实时数据显示,显示完成预习的学生数量、查看课件的学生、答题的正确率等,还能生成详细的数据发到教师邮箱。这不仅是一个学生签到、核对的好方法,还可以客观、实时地反映学生的预习掌握情况,方便教师对教学做出调整。
2.雨课堂授课,弹幕互动不下线
教师开启雨课堂授课,除了像传统课堂有课件投影外,学生还可以扫描屏幕二维码,将课件同步到微信,这样实验的一些操作动画资源等也可以被很好地利用。当教师打开弹幕功能后,学生就可以在微信中发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的问题进行答疑,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实验的操作原理会在交流中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学生也会在交流中思考和创新。
3.实验报告,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实验结束后,教师需要做发放实验报告、处理实验报告、登记实验成绩等一系列教学工作,而在雨课堂中教师只需要在实验班级一份实验报告即可。教师可以限定学生完成报告的时间,学生提交后会显示学生姓名、交卷时间,教师批复后,每位学生的得分、教师的批复时间都会有相应的数据显示。学生在完成后还可以点击“不懂”等选项对实验内容进行反馈,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通过微信推送相应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来学习这些资料,实现碎片化学习。
总结
雨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工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利用好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增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当然,要想让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发挥作用,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宋金[,郭新峰,王生钊.微课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实验,2015(2):12-16.
篇8
1、方法
在医学期刊领域,中华系列期刊是医学期刊界的楚翘,一直是行业内新技术、新方法、新规范的领跑者,在国内医学期刊界有很大的影响。中华系列期刊也积极尝试新媒体、全媒体出版,利用系统平台为其系列期刊搭建了视频出版平台;因此,我们选择了中华医学会官网上的95种中华系列医学期刊纳入研究。此外,因中华医学期刊大多是专业性的,所以又选择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7版)》收录的医学综合类期刊36种(《中华医学杂志》除外,将它纳入中华系列医学期刊中研究),这些期刊在我国医学期刊出版领域中也占有重要位置。选择这2部分期刊,分别检索其官方网站,考察其是否有视频出版的栏目,栏目中视频的内容和数量,视频的形式,以及对视频出版的相关约定和规范情况。数据下载和统计时间截至2016年11月30日。
2、中华系列医学期刊的视频出版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95种中华系列医学期刊中,大部分(62种)建立了视频相关栏目,但是其中43种期刊的视频相关栏目内并没有学术研究内容(没有医学相关的学术研究内容,只有创刊词或期刊广告视频归入其中)。19种有学术研究内容视频的期刊中:只有3种给出了相关论文的链接,可以引用;而其余16种期刊能看到视频,但因没有原文链接,也没有DOI号,不能对视频进行引用。这19种期刊中:大部分(14种)期刊的视频没有配相应的文字说明,只有孤零零1个视频文件,其余5种虽然对视频配了文字说明,但大多较简短不详细,有的只有1句话;10种期刊对视频添加了片头或片尾的标题卡,有视频题名、作者和单位信息,但另外9种期刊没有制作标题卡,直接显示视频内容,视频制作比较简单粗糙,推送的视频数量不一,截至2016年11月30日,最少1个,最多43个,大部分(12种)期刊总共推送视频1~10条,4种期刊推送视频11~20条,只有3种期刊推送的视频数量大于20条,说明大部分期刊推送的视频数量较少。这19种期刊视频内容形式多样,其中有专家访谈的期刊最多(10种),其次是手术视频(6种)和论文导读(5种),推送检查或实验结果展示视频的有3种期刊,而推送会议报道、指南解读、病例探讨、科普知识视频的各有2种期刊。其中专家访谈、论文导读、会议报道、指南解读类的视频都是由编辑部制作的,且制作相对容易,所以这些内容的期刊较多。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医学期刊的视频出版中,相当一部分题材是依靠编辑部自己制作的,而作者投稿的还不多。
3、医学综合类中文核心期刊视频出版情况
统计除《中华医学杂志》外的36种医学综合类中文核心期刊,结果只有3种期刊有视频出版相关栏目,其中1种有视频栏目但是没有学术内容,有学术内容的有2种刊。一种是《重庆医学》,有相关视频30个,均是手术视频;但是无相关论文链接无法引用,没有配相应的文字说明,有片头片尾但只有作者和视频名,给出的信息不详细。另一种是《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有相关视频3个,1条手术视频,2条消息;也无相关论文链接无法引用,手术视频配的文字说明只有1句话,有片头片尾但只有作者和单位信息,没有给出视频的标题。
4、期刊对视频出版的要求和规定情况
对有学术内容的共21种视频出版期刊的稿约进行分析,考察其是否有对视频论文的格式规范等相关指导说明。结果显示:只有很少的期刊对其进行了约定和说明,如《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在稿约中提到“欢迎清晰的内镜下图片或视频的投稿(视频将在网站上)”;而《中华外科杂志》虽然在“编辑部公告”的网页中对视频出版进行了相对详细的约定,并于2016—2017年全面实行,约定所有与手术相关的临床研究类论文均需提供相应的手术视频,但在其稿约中却没有提及,且其官网视频中心栏目中也没有推送相关的医学学术视频。其余期刊的稿约也均未提及视频方式投稿,更没有见对视频投稿的规范、格式、要求、细节等相关指导说明。而事实上,大部分作者都是通过稿约来了解期刊的收录范围和稿件要求的,因此对视频出版的约定最好放在稿约中给作者以明示。
5、国内医学期刊视频出版的问题
目前国内一些医学期刊出版者已经看到视频出版可能给期刊带来的利好,开始着手打造形式多样的视频栏目,以期提高作者和读者对期刊的黏度,提高期刊影响力,而这同时也会促进医学操作性技术方法的普及,甚至将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如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依托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通过集约化的管理,专门设立了视频点播平台———医学新视界(http:∥movie.medline.org.cn/),它是中华医学网下的视频频道,承担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和会议培训的视频,已经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医学期刊视频出版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配套的技术方法还不够成熟,尚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期刊自身宣传不够。许多期刊的官网上没有在醒目位置标志视频出版相关栏目名称,有的是在二级选单中显示,有的是在网页右侧小窗口显示,容易被忽略,甚至一些期刊设置了视频栏目也在论文中了视频文件,但却没有在视频栏目中相关视频和论文链接,特别是稿约中也没有提及。如果不是期刊的长期订户或核心作者,可能无法获知期刊开通了视频出版的相关信息;因而大部分医学期刊即便开通了视频出版栏目,视频投稿量和出版量仍然不大。而且,大部分期刊推送的视频文件都在10条以下,难成气候,对读者的冲击力和宣传力不强。此外,配有视频的论文没有在网页醒目位置增加视频文件标志,没有对视频增加醒目的相关文字说明或有效的外部链接,仅在论文文字中提到有相关视频,但在目前主要阅读方式为浅阅读的情况下,很多人并不会浏览论文全文,不知道有视频文件而不会去浏览,的视频内容也就成为信息孤岛,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因此,期刊应从多方面加强宣传,告知读者,并要方便读者查阅视频。2)观看体验不佳。目前由于真正开通视频的期刊不多,的视频大部分存放于各刊网站的服务器中,视频加载速度较慢,随着视频数量和浏览人数的增加,播放流畅性受到影响。在研究中发现一些网站的视频打开很慢;而一些用优酷、腾讯等第三方的视频,又必须忍受视频前长达1min左右的广告,读者的观看体验受到较大影响。此外,从调查结果来看,纸质出版文件以及电子文本中只能给出视频链接或二维码,视频文件尚不能直接整合到文档中,需要读者输入链接或扫码后通过另外的浏览器才能观看,不够便利。如果能在PDF文档中直接整合视频,读者即可以在阅读电子文本的同时观看视频,体验度会更佳。马云彤[11]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其做法和经验值得视频出版的期刊参考和尝试。3)在第三方数据库中的显示度不强。目前,许多读者都是通过知网、万方等第三方数据库检索来获得论文信息的,而这些有视频的论文在这些数据库中没有明确标志,单从搜索结果的浏览界面无法知道哪些文章有视频资料,需要点击论文链接,下载论文全文,扫描二维码或复制视频链接输入地址栏,才能看到视频,显示度非常低。另外,相当一部分没有文本资料的视频文件,因没有被数据库收录而不能在第三方数据库中显示,只能显示在期刊网站上,被检索和阅读的机会大大降低。4)相关规范急需建立。调查结果是:一些接受视频投稿的期刊也没有视频文件的制作格式和规范,视频的长度、格式不一;许多视频制作粗糙,没有片头、片尾以及相关文本信息,包括作者、单位、视频题名等;也没有给出视频相关的文本说明、原文或链接,无DOI号,只有孤零零的一个视频文件,无法对其进行检索和引用。另外,随着视频论文的增多,相关视频的版权、防伪、如何进行,这些规范如何建立,也是我们办刊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也影响着未来视频出版的发展。因此,随着各家期刊视频出版的纷纷上马,许多问题急需解决,以最大程度发挥视频论文的实际效益,切实成为增强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包括:加大自身宣传,同步更新网站和稿约;开发新的视频播放平台以及与纸媒出版的更好融合;在第三方数据库中添加醒目标志并建立有效链接;建立相关视频出版规范;等等。这些都需要多方努力,合力完成。
篇9
随着网络技术和各种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自由快捷和省时省力的生活方式,公共图书馆与时俱进,逐渐从传统图书馆向智能化图书馆发展,服务模式也逐渐多元化,逐渐从以传统的人工服务为主的方式向以便捷的自助服务为主的方式发展。现以青岛市图书馆为例,分析馆内现有的和欠缺的自助服务,扬长补短,以便为读者使用图书馆提供更优质更智能的服务保障。
一、什么是公共图书馆的自助服务
所谓公共图书馆的自助服务,是指读者利用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智能设备和网络技术,无需公共图书馆的人工服务,自主地选择和使用馆内图书和信息资源的过程。公共图书馆的自助服务应该分为两种:一种馆内自助服务系统,一种是馆外自助服务系统。馆内自助系统包括:自助办证系统、自助检索系统、自助借还图书系统、自助文献复制系统等;馆外自助服务系统包括电话和短信自助服务系统、网络自助服务系统。其中网络自助服务系统包括图书馆网站和手机图书馆。
二、青岛市图书馆现有的自助服务
青岛市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和更新,购置和建立了一系列的自助设备和网络资源,尝试建立起一整套的公共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努力为读者创造更舒适的环境,提供更贴心更人性化的服务。
1.青岛市图书馆馆内自助服务系统
1.1 自助办证机
我馆采用二代身份证作为借书证来使用,为方便读者及时办理借书证,本馆在大厅设有两台自助办证机,读者可以凭借本人身份证和押金自主办理借书证。自助办证机界面简洁易懂,可以实现办卡和修改密码两项功能。字幕和语音提示同时出现,读者操作简单快捷,随办随用,大大地减少了读者排队等待的时间。
1.2 自助检索系统
我馆设有自助检索终端系统,提供OPAC联机公共目录检索,操作简单,读者可以在此查询我馆的图书、期刊、古籍、多媒体等信息。检索方式可多个条件组配,如任意词、题名、著者、ISBN号等,并可实现区域图书馆群各分馆的书目联合检索。一般来说,读者只需输入自己想要查询的书目或著者信息,就可查询到详细的本馆和全青岛市各区馆的馆藏信息。
1.3 自助借还图书系统
我馆已建立起一套自助借还图书系统,我馆的两个中文图书外借室、少儿图书外借室和24小时自助图书馆均已投入使用。自助借还机运用先进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界面简洁,可以实现借书、还书、借阅查询三项功能。读者可完全自助借还图书,免去排队等待的烦恼。读者借书时需输入六位数的密码,有效防止非本人借书的情况发生。
1.4 24小时读者自助图书馆
我馆建有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它由自助借还、视频监控、安全门禁等系统组成,是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于一体,全天候开放的图书馆。读者可以不受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限制,图书馆的注册读者可凭借身份证通过门禁系统,内设两台自助借还图书设备,读者可以随时入内根据语音提示自助借还图书和期刊。离开时,读者通过安全检测仪,按出门按钮,可开门离开图书馆。如果读者所带的书刊没有办理借书手续,或者借书没有成功,图书检测仪则会发出声光警报,同时,出门按钮失效,读者需要重新办理借书手续。
1.5 自助存包系统
我馆设有专门的存包室,内设自助存包柜,读者只需轻松一按,利用弹出的条码纸就可自助存包取包,非常方便安全。
1.6 自助数字阅读平台和电子书借阅机
我馆大厅设有四台数字阅读平台,内有CNKI电子期刊、APABI电子报纸、博看电子报纸和博看电子期刊,采用触摸式操作,读者只需轻轻一点或一划,就能查阅电子期刊和报纸。另有两台电子书借阅机,内有电子书若干册,读者可先扫描二维码安装歌德电子书客户端,然后扫描电子书的二维码,即可下载图书至手机。
2.青岛市图书馆馆外自助服务系统
2.1 自助电话续借服务
我馆设有24小时自助续借电话,读者随时可拨打续借电话自主续借图书,根据电话语音提示进行操作,简单方便,随时随地不受限制。
2.2 免费WIFI服务
我馆大厅设有无线认证服务终端,读者用身份证进行认证后,就可通过手机或Pad等终端设备利用我馆的免费WIFI进行上网等操作。
2.3 我馆网站上的自助服务系统
我馆的网站提供一系列的网上信息资源,读者可自主选择利用:
读者可利用网站检索书目系统,查询到详细的我馆和全青岛市各区馆的馆藏信息。
网站有众多的电子书刊、期刊论文等供读者使用和下载。
读者可在手机、pad等移动设备上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图书馆,可自助完成个人借阅查询、馆藏查阅、图书馆最新消息浏览、新书推荐浏览、新书简介浏览;在移动终端上可直接获取使用图书、期刊、论文等电子全文;手机上建立个人中心,可自由收藏感兴趣文献,订阅图书馆服务,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阅读服务。
读者可利用我馆的新浪微博和微信及时获取馆内的各种通知和活动公告等内容,微信可为读者提供图书查询、续借、活动等个性化服务,实时带去馆内最新资讯。
三、青岛市图书馆欠缺的自助服务
我馆同大多数公共图书馆一样,采用身份证作为借书证来使用,办理借书证的同时缴纳押金。建议我馆可以建立起馆内一卡通平台,馆内所提供的各种服务都可以通过一张身份证来自助完成,读者在办理借书证的同时缴纳押金和一定的预存金,就可以自助使用馆内的各种设备和网络服务。借鉴其他公共图书馆的经验,我馆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自助服务还有所欠缺:
1.自助复印打印扫描服务
现在我馆的复印服务还是传统的人工操作,建议建立起自助的文印服务设备,该设备可由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和刷卡终端组成,读者可自助进行文印操作,费用自动从读者证的预存金扣除,管理员可通过自助系统远程监控设备。
2.自助退证服务
我馆的自助办证机目前适合首次办证的读者办理借书证,建议将自助办证机升级改造,在自助办证的同时也可自助退证,读者可自助退还押金,则无需排队等待人工服务。
3.自助缴纳欠款服务
我馆可以在自助借还书设备上设置自助缴纳欠款服务,读者还书超期产生欠款后,可通过自助借还设备自助缴纳欠款。
4.自助短信和邮件服务
我馆可建立短信自助服务平台,模仿移动或网通公司的做法,读者只需发送某个信息需求,就能收到馆内设置的自动短信回复,短信自助服务平台可自动为读者提供图书到期提醒、图书过期提醒、馆内通知和活动公告等,读者也可进行馆藏查询、续借和建议投诉等自助服务。同样,我馆网站可设置自动邮件回复,读者也可通过发送邮件的方式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5.自助自习室预约服务
图书馆自习室一直都是人满为患,座位供不应求。我们可借鉴某些公共图书馆的做法,进行自主管理模式。馆内可购置专门的自助刷卡终端设备,读者通过刷身份证取号,也可通过微信和网络提前网上预约座位,避免排队等候。我馆可制定相应的自习室管理规则,提高座位利用率,培养读者文明利用图书馆自习室的习惯。
6.自助视频讲座服务
篇10
1 图书馆教育
高校图书馆与学校师资、实验设备一道被称为办学的三大支柱,其职能包括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其中教育职能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文献检索和利用教育四个方面。狭义上的图书馆教育指针对读者的教育,广义上则可延伸至馆员教育。图书馆教育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日常工作,按教育对象可划分为新生入馆教育和普通读者教育以及馆员教育。新生教育是专门针对新入校的学生,主要目的是帮助新生了解图书馆,并学会利用图书馆,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读者教育则针对各学科专业的在校学生和在校教师,对他们开展信息素养培训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查询相关信息资源,同时协助教师辅导学生完成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馆员教育是为了提高馆员素质而在馆内开展的图书馆专业的继续教育。
1.1 新生入馆教育
高校新生在初中、高中时期以应试为目的,涉猎教科书以外的书籍极少,进入图书馆的机会更少,而且,国内普通中学图书馆内只有纸质馆藏,数字图书及网络信息资源甚少,学生对图书馆的认知几乎止于入馆须知。而大学以自主学习为主,进入图书馆查询各种文献资源的机会很多,入馆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它被称为大学生开启大学生涯的第一课。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介绍图书馆馆史、馆藏,宣传信息服务项目,倡导文明行为习惯,禁止不文明行为。入馆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大多数图书馆专门拍摄宣传片,置于图书馆网站、图书馆微博上供读者点击播放,或在各院系开设信息检索课程,或在馆内以讲座形式进行宣传和辅导。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图书馆逐步将信息服务延伸至手机终端,微博图书馆、微信图书馆、图书馆APP、图书二维码等在各高校图书馆已广为应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新生入馆教育中开始尝试融入新媒体技术,如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新生专栏中专门提供二维码供新生扫码听馆长致辞、添加微信、登录“爱上图书馆”等。
1.2 读者教育
读者教育主要针对在校学生读者的教育。高校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教材,通常还要查阅相关教辅书籍,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与此同时,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或课程论文或参与课题讨论,他们都需要走进图书馆寻找相关资料。这就需要图书馆搜集大量教学方面的信息资源,并对学生提供相应辅导。例如,北美有许多高校图书馆专门将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建立被称为Course Reserve的教学课程资源储备库,在各教学环节中及时为广大师生提供在线辅导和服务,图书馆馆员在此过程中充当着辅助教学的角色[1]。
另外,对读者开展信息素质培养也是图书馆要面临的一大挑战。网络时代,信息素质是现代人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品质或素养,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于1998制定了九大信息素质标准,该标准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等三方面加以表述。加利福尼亚大学信息素质教育计划中,确定信息素质共包括10种核心能力:1)确定研究主题;2)确定适合于研究课题的信息需求;3)检索与研究与主题相关的信息;4)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5)评估信息;6)组织和分析信息;7)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8)明确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伦理、法律和社会政治问题;9)评判性地利用、评价和对待从大众媒介中获取的信息;10)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目前,读者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开展这几个方面的信息素质教育[2]。
1.3 馆员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不断更新,如手机图书馆、微博图书馆、微信图书馆、图书二维码等都在各大高校中普及应用,大学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图书馆信息服务已延伸到手机终端,阅读下载电子图书已经成为大学生阅读习惯,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有必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熟练运用新的技术开展信息服务。图书馆要定时对馆员进行培训,鼓励他们业余学习新技术,并提供各种学习机会。馆员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外语培训、多学科知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教育。
2 图书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不论是面对新生还是在校读者,图书馆开展教育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面向院系开设信息检索课,二是在馆内面向部分学生开展图书馆知识讲座,三是通过读者活动中心举办活动增进学生对图书馆的认识和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模式单一落后。不论是开检索课还是讲座,学生始终是被动接受者,尤其是新生对即将接触的专业课程尚不了解,谈不上有搜索相关专业信息的迫切需要,也不会自动产生主动学习检索技能的欲望,因此,这些教学模式往往收效甚微。
二是教学内容单调乏味。信息检索课通常按书本的结构体系来逐章讲授,虽然显得系统科学,但对学生来说,这种从概念到概念的授课方式过于枯燥乏味。
三是教学与实践相脱离。检索课和讲座往往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很少让学生结合他们的专业学习来开展实际操作,也很少把他们带入图书馆进行具体指导。总之,作为教育一方的图书馆显得力不从心,而作为受众一方的学生也并不领情,他们往往在活动中采取消极被动甚至逃避的态度,其效果当然可想而知。
此外,针对馆员的教育在图书馆中并没有形成制度,更没有被纳入日常工作中来。近年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有待提高,他们知识结构单一,很多人仅具备某一具体学科的教育背景,也有很多人是从其他行业转岗到图书馆,并没有接受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处理技术更是不懂。目前,交叉学科增多,信息资源浩如烟海,杂乱无章,图书馆馆员必须及时、正确地处理这些信息,按读者需求,整理出有效的可利用的资源。科技日益发达,信息技术也日新月异,图书馆如果缺乏专门针对馆员培养教育的有效措施,那么馆员队伍的素质将日趋落后,不能适应读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也不能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因此,图书馆要建立一套馆员教育制度,定期对馆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馆员的信息素养,适应未来图书馆工作的需要。
3 图书馆教育的创新策略
3.1 结合新媒体技术对读者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
随着新媒体技术渗透图书馆信息服务,新生入馆教育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样式。例如,2014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在新生专栏中推出一款“拯救小布”的游戏,将图书馆使用方法设计成选择题,新生答题通关后方可开通校园卡图书馆功能,通关秘籍是关于该校图书馆发展历史及图书馆馆藏、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知识的PPT,后面附有积分排行榜以激励新生。2015年4月,该馆又推出《拯救小布之消失的经典》在线游戏,设计四个小精灵将馆内所藏经典名著及其作品的语句、桥段偷走,小布作为侦探要去侦查寻找,号召武大学子帮助小布把它们一一找回,对通关前十名者给予奖励。游戏题库共500多道题,该游戏上线一个月,参与人次超过5 000人,全校80%的院系同学都玩过。小布游戏寓教于乐,对图书馆教育模式创新具有启发意义[3]。
同时我们也看到该校在“新生专栏”中还提供了图书馆简介、秀秀美“图”、图书馆攻略、图书馆导航、借书还书、英语学习、有声有色多媒体资源、精彩活动、上网自习场所、自动服务指南、咨询热线等十二个项目的介绍及相关链接,让新生能从多角度多方位了解图书馆和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又如,清华大学图书馆设计了一个虚拟信息服务机器人“小图”,它被植入一万条与图书馆有关的问题,随时回复用户的各种咨询,它即兴、幽默的回答令读者倍感亲切,深受读者喜爱[1]。因此建议高校图书馆能积极行动起来,了解“90后”大学生的兴趣和习惯,在图书馆教育方式上进行大胆创新。
3.2 结合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灵活开展多种主题式教学
高校开设的学科专业很多,各学科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也很多,如果图书馆仅泛泛地讲解一般信息检索知识,学生会感到针对性不强,尤其是面临的信息浩如烟海,知识体系纷繁复杂,学生要精准地找到所需信息会感到茫然。如某高校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信息检索课竟然只讲地质学方面的信息检索知识,举的例子也是针对地质学的,使得文科类学生感到十分陌生,对布置的课后作业也感到十分抵触,因为与他们的专业毫不相干。也许,有的人会说,信息检索知识本来就是通识教育,学生只当掌握一项工具或技能,在专业学习中难道不会举一反三地应用吗?但是,我们要试想一下,一门与你所学的专业相去甚远的工具技能课,学生会发生浓厚兴趣吗?况且,文科与理科的专业术语完全属于不同系统,关键词也大相径庭,在实际操作应用中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图书馆有必要结合实际需求针对性地灵活开展多种主题式教学。如针对建筑学学生开展建筑学方面的信息检索知识培训,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展文学类信息检索知识培训。
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可以针对学生某一讨论课题开展信息知识教育。例如,文学院学生要开展有关女作家萧红的讨论,那么图书馆可为学生提供萧红的作品选集及相关研究性理论著作,在网上搜索下载有关萧红的学术论文等,还可下载播放有关萧红的传记电影及萧红所处时代的社会纪录片等。这看似是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其实也是对学生开展了一堂生动的信息教育课,让学生在接受这些信息服务中了解到,原来要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识,可以从纸质图书到电子杂志到互联网多种渠道去获取信息资源,相信他们也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照这样的方式去实践。
3.3 结合实践开展教学
图书馆开设的信息检索课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而应当走进图书馆各科室,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例如,带领学生走进信息咨询部门,由咨询老师讲解如何进行信息咨询,如何向老师提出准确的信息需求,通过哪些信息平台获取信息,如何提炼关键词等,与此同时,由学生代表向老师当场提问,在师生对答的过程中,让学生现场观摩咨询服务的流程与注意事项。又如,让学生在电子阅览室进行实机操作,了解图书馆网站界面,进而了解图书馆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服务等。
除了现场参观,图书馆还可以结合教学实践开展信息教育。例如由教师向图书馆提出协助邀请,邀请图书馆针对教学内容给学生上一堂获取相关信息知识的技能培训课,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马上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在此过程中,图书馆看似充当教学实践的配角,实际上却充当图书馆教育的主角,并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4 馆员继续教育制度化
图书馆馆员是读者和信息知识的中介,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馆员的信息素质也要不断地得到培养和提高。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很多,针对图书馆馆员的管理制度也很多,但是针对图书馆馆员的教育制度几乎没有,因此,我们有必要实现馆员继续教育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