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12:5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科竞赛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科竞赛论文

篇1

学科技能竞赛是考察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比赛,是面向广大学生群众的竞赛活动,是激发潜能、提升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有力途径,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和工作信心的系列化活动。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作为农业类院校,拥有茶学、观赏园艺等特色优势专业,并积极组织相关技能竞赛。该校茶学系茶艺表演队成立于1992年,是湖南首支大学生茶艺表演队,23年来多次承办各级茶艺比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茶艺技能竞赛共二十余项,参与培训及参加竞赛的学生从十几人发展到数百人,获得茶艺师资格证的学生人数高达73%。园艺园林学院从2012年至今每年定期开展大学生插花花艺技能竞赛,大赛针对全省园艺专业的学生参赛,还设置有不同层面的赛前辅导、插花培训、大师讲座等系列活动。学科技能竞赛一方面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通过学习、思考掌握另一门谋生的技巧,拓宽了高校大学生毕业就业路径;另一方面该类学科技能竞赛的开展是对该校整体的学风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学科技能竞赛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2.1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是高校构建优良学风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学科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演练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参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互学,可以不断地查缺补漏,认识到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营造和谐上进的学习氛围。通过利用茶艺、插花花艺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参与、共同训练、在竞赛体制下进行学习,通过学生间学习效率的横向比较,无形间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的端正、竞争意识的提高,使整个高校被围绕在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之中。

2.2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90后,既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也具有探究问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乐于挑战不同难度的新鲜事物,解决问题的过程将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喜悦,并产生强大的正能量,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这种正能量地反复出现,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并逐渐转化为一种内在的求学动力,激发出学生最根本的好学精神。经历了操作学科技能竞赛的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更善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经常开展技能竞赛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运用机会,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3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毕业人数与日俱增,就业压力节节攀升。随着科技的发展,“纸上谈兵”式的人才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综合素质成为新时代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参与过学科技能竞赛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较强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各方面显得更加成熟。调查发现参加过技能竞赛的学生综合表现能力较强,在应对就职应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学科技能竞赛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遵守活动制度、服从相关时间安排,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还要学会处理学习工作与竞赛活动的各方面的冲突和矛盾。通过矛盾冲突的解决,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组织纪律性也得到了强化,提升了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高校构建优良学风是强有力的保证。

2.4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是涵盖中华民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多方面内容的有机整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纽带。然而,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使不同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第二文化空间”传播开来。外来思想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巨大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堪忧。茶艺和花艺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具有历久弥新的发展生机。东方式插花艺术在国际花艺界独树一帜,茶艺的精神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维。二者深厚的历史根基和强劲的生命力让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插花花艺竞赛和茶艺技能竞赛,学生不仅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还能为优良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2.5有效地促进高校良好口碑的打造

湖南农业大学作为游离在一流大学边缘的高校,录取的大学生中有一些同学可能因为高考失误未能进入理想的大学而处于低落时期,这些学生自身有极大的发展潜能。通过开展出色的学科技能竞赛,提高高校的竞争力,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提高学校在高校间的排名,让学生充满自信、开心快乐的学习,形成学科技能竞赛和学风建设之间的良性循环。该校茶艺和插花花艺技能竞赛分别从2010年与2012年启动,每年各组织1次茶艺与插花花艺技能大赛,并积极参与全国茶艺、插花花艺专业技能大赛,与各兄弟院校同场竞技,扩大该校特色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与心胸,增加他们专业学习的信心与动力。以此形成常态,逐步增强该校学生的参赛水平及动手能力,提高了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扩大了该校在全国农林院校中的影响力,打造了学校的良好的口碑。

3学科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

3.1与时俱进,重视学科技能竞赛意义

学科技能竞赛既不是少数学生的事,也不是最终目的,是教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一种手段。让所有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其中,才能从根本上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才有利于高校优良学风的建设。因此,首先要从思想上对学科技能竞赛的认识走向深刻,认识到技能竞赛的真正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打造和谐的学科技能竞赛氛围。湖南农业大学校、院各级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插花花艺、茶艺等学科技能竞赛工作,在省级和国家级的学科技能竞赛中,院校领导全程参与竞赛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同时,园艺园林学院相关专业教职工每年定期召开学科技能竞赛研讨会,交流总结竞赛工作、制定来年工作计划,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和扩大影响,争取使学科技能竞赛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3.2持久深化,完善组织结构、健全评价激励机制

完善的组织结构和健全的评价激励机制是学科技能竞赛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竞赛相关文件由学校统一出台,竞赛组织指导委员会统一部署,使得组织工作都有据可依,责任到人。最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由院系主管教师主导的三位一体合理架构。而评价激励机制的构建更是调动各方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的重大举措,从而推动学科技能竞赛的健康发展。该校教务管理部门不断规范学科技能竞赛流程,及时总结表彰,并将其制度化,将竞赛相关的组织和辅导工作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对获奖学生给予综合测评加分、湘农青年素质拓展学分、竞赛奖金等奖励;对指导教师给予指导奖金、工作量认定和职称评定倾斜等奖励,并在每年的校级表彰大会上对获奖的优秀个人和优秀集体进行表彰,全面激发了学生和教师对学科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打造品牌,逐步形成多级管理长效机制

打造学科技能竞赛的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所高校办学特色的体现,具有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的学科技能竞赛是拔高教学质量、推动创新能力的重要契机。通过推动学科技能竞赛的多级管理,使学科技能竞赛向规模化发展,才能实现一院一特、一校多品的精品学科技能竞赛品牌的打造。该校茶艺表演队与茶学协会于2012年正式合并,从校方管理转向同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合作管理;花艺协会自成立以来由园艺园林学院单独管理。由学生与学院、学校共同参与管理工作,既能保证各项竞赛活动的正常开展,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及活动的主动性,从而真正实现“学校—学院—学生”多层次高统一的管理长效机制。

4结语

篇2

针对以上学科竞赛存在的问题,以湖州师范学院联盟师生竞赛平台的具体做法为例,总结几点有意义的经验。(1)打破学院和专业设置,组建跨学院、跨专业的复合型动态竞赛师生平台现有的学科竞赛组织方式,是由下属学院以某一学科竞赛为目标,主要由所在学院专业老师组成教师指导团队,主要在本学院选拔学生,完成竞赛。但是随着学科竞赛的关联性越来越强,竞赛的综合性要求也很高,势必要求指导教师团队化、参赛学生专业多元化,只有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背景的指导教师深入互动,思想碰撞,才能产生更好的作品。湖州师范学院联盟师生竞赛平台,是由信息与工程学院、商学院的五位老师自发组成的一个竞赛指导教师团队,这个团队打破学院和专业的限制,没有行政命令干涉,以培养学生,提高教学水平为目标,指导老师分别具有信息管理、电子商务、软件工程和平面设计等不同专业背景,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3人,职称搭配合理。这个竞赛团队以浙江省电子商务竞赛、浙江省多媒体大赛、浙江省服务外包大赛三项有关联的学科竞赛为目标,公开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吸纳学生,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双向选择,每年大约吸收15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进入团队。以浙江省电子商务竞赛为例,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竞赛团队,团队成员一般具有商务策划、计算机和美工的不同特长。在参赛项目开始阶段,一般由商学院指导教师提出创意,再由指导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双向互动讨论,然后学生团队修正创新,反复多次,最终形成可行项目。在项目实施阶段,由商学院老师重点指导创业计划书的编写,信息工程学院的指导老师重点指导网站的建设,通过这样的指导,使来自不同专业的师生围绕竞赛项目群策群力,思维交叉,作品的创新性、质量都得到极大的提高。根据统计,湖州师范学院联盟师生竞赛平台2009年开始组建以来,已先后招收42名来自商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和理学院的学生,参加了浙江省电子商务竞赛、浙江省多媒体大赛、浙江省服务外包大赛,三年之内共取得了全国电子商务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3项,浙江省电子商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6项,获浙江省多媒体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浙江省软件服务外包大赛二等奖1项,进入这个平台的所有学生都获得了浙江省三等奖以上的成绩。(2)构建有效的管理模式和创新培养模式跨学院、跨专业的复合型师生竞赛团队,不是行政命令组建,完全自主形成,具有动态性、自发性、复合型和虚拟性特点。为了保证团队的健康、持续和稳定运行,制定了团队竞赛管理办法和团队竞赛奖金分配办法,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和修订。在具体竞赛过程中探索出了具有特色的核心竞赛培养体系,提出“两个相信、两个引导、三个支持”创新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具有较好的实施效果。“两个相信”是指,一是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思想碰撞,自主提出竞赛题目,指导老师团队讨论,师生互动,最后给学生提出综合意见供其参考。二是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尽管学生可能初次涉入竞赛,经验及知识贮备都相对薄弱,但年轻人求知欲强,只要指导正确,就一定可以克服竞赛创新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两个引导”是指,一是引导学生随时自主学习,建设团队的学习知识库,知识库积累了近年竞赛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及背景知识。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老师选择新的知识方向,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自主制作讲课PPT,学生讲解,老师点评,提高了他们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三个支持”是指,一是开展专题讲座进行支持,以学科竞赛为目标,由指导老师为团队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快速引导学生入门。二是开展关键技术的一对一辅导支持,对于较难的技术,为同学一对一讲解,支持他们快速跨过技术障碍,降低他们学习掌握特定技术的难度。三是提供心理辅导支持,通过与存在困难的同学的不断沟通和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他们的困惑和问题,使得他们能愉快开心地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之中。

2以学科竞赛为平台,构建竞赛学科链,全面提高综合教学水平

现有的学科竞赛的特点是纵向投入大,横向联系少,学科竞赛对教学诸环节融合度不够,往往以竞赛为目标而竞赛。本平台构建了学科竞赛链,把学科竞赛和课堂教学、毕业设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科研项目等有机地融合一起,形成了基于学科竞赛链的教学各环节改革,放大了学科竞赛的效应,对综合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上的思路可以形成概念模式图,如图1所示:(1)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教学模式改革现有的学科竞赛机制,普遍存在着常规教学与学科竞赛相脱离的问题。师生在准备竞赛过程中需要额外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竞赛学生人数的限制使学科竞赛指导的收益面较小。本平台的指导老师以学科竞赛为依托,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比如对于电子商务竞赛,团队的指导老师在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合了常规教学和学科竞赛内容,以学科竞赛培养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理论知识学习和思维实践割裂的状况。既有利于厌学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提高教学质量,又使学科竞赛的参与面扩大。具体的做法是从课程一开始老师就向学生介绍竞赛项目的目标,而且会把近几年团队的竞赛库获奖作品作为范例提供给学生,动员每个学生都在较高的起点上来设计和规划自己的项目,这样在进行常规课堂内容时,学生因为有要理解和掌握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学习效率会明显提高,课程结束时每个学生都提交自己的完整项目方案,然后师生双向选择,进入竞赛平台进一步孵化完成。通过这种课堂模式改革,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扩大了竞赛学生的覆盖面,使多数学生受益。(2)深挖学科竞赛作品,力争多面开花现有的学科竞赛机制,师生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比赛,一旦比赛结束,团队就此解散,作品往往被搁置起来,作品的后续效应没有得到扩散。目前平台的做法是对于已进入毕业论文阶段的学生,要求学生以竞赛项目为选题。这种做法有很多好处,第一是这些作品经过评审专家的提问、指点和点评,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完善之处。如果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参赛学生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探索进取,不畏困难,继续研究,会收获更多,而不仅仅是当初参赛时为获得奖状和证书,心态有了调整。第二,对大学生来说,完成毕业论文之时,也正是求职、找工作的大好时机,因此很多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大打折扣。而这些参赛的学生把自己先期的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已有前期的研究基础,对查阅资料、熟悉课题、如何进一步研究,都是轻车熟路,工作效率随之提高。参赛学生通过持续的设计、修改、完善、再优化,使毕业论文的质量得以显著提高。近几年团队的参赛作品转化为毕业设计的论文,90%以上都获得了校级优秀论文以上的奖励,足见参赛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水平较高,得到了同行老师的一致认可。参赛作品完成答辩、评审之后,参赛学生如果尚未进入毕业论文,平台的做法是指导学生继续修改、完善作品,撰写学术,积极申请开放实验室项目、学生科研立项、浙江省大学生新苗人才项目、国家创业创新训练项目。一般来说由于有了竞赛的前期积累,通过进一步完善优化后,立项的概率很大。据统计,团队近三年已立项国家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1项,浙江省新苗人才项目5项,校级科研立项和开放实验室项目30项。通过这些项目的立项,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竞赛作品的后续效应进一步放大,辐射面更广。

3结束语

篇3

关键词:毕业设计;信息学科;创新;实践;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06-0012-04

1信息类学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信息类学科知识更新和社会需求更新较快,新技术、新工艺、新器件、新软件、新算法不断涌现,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时出现很多问题。如对专业和学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缺乏足够了解,专业面较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较差;论文选题陈旧,如计算机专业的图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类似的题目占相当比例,且每年都在重复使用,没有发展,毫无创新性可言;避硬件就软件,即使是硬件方面的课题,也仅是停留在设计原理结构层面上,缺乏实验调试,与实际情况对接不上;课题脱离社会实践,所使用的技术有些已是淘汰的技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帮助不大;课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虚拟课题,并没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外,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自然成了首要的任务,做毕业设计的同时,也正是毕业生找工作的冲刺阶段,很多大学生无法安下心来做设计、写论文;即使找到工作,又有相当数量的用人单位要求学生进行实习。同样,考研复试、部分学生需要完成重修考试等也因类似的原因占用了毕业设计的时间,导致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和精力投入很难完全到位。有些学生毕业设计的目的不够明确,态度不够认真,加之有些指导教师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强,学校的监控措施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应付了事,甚至从网上直接抄袭论文。以上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也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更不用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有必要对毕业设计教学过程进行整体优化,拓宽毕业设计的途径,采取积极有利的措施,使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提高毕业设计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措施

2.1尽早介入教师的科研项目

目前,高校毕业设计基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但有效设计时间仅有3~4个月左右。要想在此时间内完成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显然是困难的。因此为了实现毕业设计的目标,可以放宽毕业设计的时间限制,在不改变和影响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尽早提前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当中。

例如,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学生作为教师的科研助手,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了解并熟悉科研的一般规律,从最基本的基础工作做起,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建立起学生的好奇心,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研究过程中,施展自己的才华。我院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还充分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装备制造业综合自动化实验室和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等,结合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吸收部分学生参加实验室科研活动并且在实验室完成毕业设计工作。我院2006届参与教师科研的学生人数为67名,2007届为92人,分别占到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8%和25%。

良好的科研实验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科研工作通常在具体的领域里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前沿性。教师的科研实验室通常具备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良好宽松的实验环境,足以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可靠的保证。科研课题转化为毕业设计的内容可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提前介入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精力进行思考和工作,既能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科研,形成科研的基本概念,又能使科研与学习相长。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将实际科研项目融入毕业设计之中,真题真做,深入工程实际,抓住设计指导重点,教授工程设计方法,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升华。将这种过程持续到毕业设计过程结束,通过一年多甚至两年的研究,无论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要远远高于仅用一个学期完成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有的学生甚至可以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取得专利。学生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人将从事这一类型的工作,这同时也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需要和新的工作岗位,为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成绩打下坚实基础。对于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也具备了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能很快投入到硕士课题的研究工作。

2.2学科竞赛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科竞赛现在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及社会的认可,特别是国际以及国家级和省级的竞赛,例如大学生“挑战杯”、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电子竞赛、机器人大赛、网页设计竞赛、电子商务竞赛等。一般可以从大学三年级做起,鼓励学生跨专业、跨系、跨学院多学科综合组建团队,通过赛前的积极备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刻苦钻研的品质,培育团队协作的精神,积极向上、顽强拚搏、不屈不挠的毅力。有一部分学生可结合已参与的电子竞赛、机器人大赛等方面的题目,不断延展科技竞赛平台的宽度和深度,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继续发挥创造性,提出新观点,创新内容,把课题做大、做活。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既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他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至关重要。通过学科竞赛与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我院每年都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商务、通信工程等专业选取80名左右的学生,还有个别来自于机械学院等其他学院的学生,每组3~5人,组成20余个创新团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以参加各种竞赛为载体,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展示其取得的成果。这些学生都能非常投入,连“五一”、“十一”等长假也不休息,而平常工作到后半夜凌晨1、2点钟则更是常事,从中锻炼了自己,学生的能力、创造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也成为这些学生毕业就业的一个很重要资本,用他们的话讲,这是他们大学四年来所做的最有意义也最有成就感的事情。2005届自动化专业学生王刚、冯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李金峰、张义鑫组成的一个创新团队,通过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取得了突出成绩:设计完成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学校举办的CAI课件大赛上获一等奖;研制完成的“音控智能机器人小车”获第三届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二等奖以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对竞赛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作为毕业设计核心研究课题,并基于此研究撰写的2篇论文“基于Visual C++的广义形态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实现”、“基于SPCE061单片机的音控智能机器人小车设计”分别发表在核心期刊《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和《仪器仪表用户》杂志上;其中2人的毕业设计(论文)分别获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毕业后分别就职于东软集团、中国移动沈阳公司等,并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和项目负责人。

2.3校企合作联合指导

我院的每个专业已经建立起2~3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每年接收部分学生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行校企联合指导方式,一方面,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实际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工作单位的实际课题,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时间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校企合作开展毕业设计,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极有意义的实战演练,这既为学生今后从事技术应用性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提高了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由于前几年一些高校连年不断“扩招”,本科生和硕士毕业生的数量迅猛增加,就业形式愈显严峻,就业门槛也在不断提高。人才招聘的时间随之前移,有些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前提是用人单位往往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到单位实习进行试工以便考察他们的能力。这部分学生为了以后的就业考虑,也往往希望在校外单位做毕业设计。如何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一个对学校、对用人单位、对学生都有利的做法就是允许学生到用人单位做毕业设计,这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便于用人单位和学生较早互相了解,有利于学生就业后尽早地进入工作角色。当然,这是有先决条件的,一是学生在企业所做的内容必须与本专业有关,二是企业也要指派专人进行指导,并与学校的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三是学校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管,使其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在进行毕业设计评定时,应对学生设计的创新之处或与生产实际关联紧密的研究课题进行鼓励并在成绩评定时给予体现。这样也可较好地引导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力求创新。这样不仅做到了真题真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率,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达到了校企“双赢”的目的。

例如,2007届信息安全专业王欢同学,在毕业设计期间一直在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进行实际课题“基于XML企业网络信息交互系统实现”的研发工作,设计出一个适合企业Web应用的Java通用架构,通过XML自身的安全性诠释XML在Web应用服务中的运用,开发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具有平台无关性,并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组件的可复用性。其设计成果得到了实际应用,该毕业设计(论文)也获得了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由于设计期间的突出表现,福建、上海、沈阳的多家公司希望聘用他,最终该生选择了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在网络安全事业部工作。近几年来,我院每年在企业和用人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比例已经占到毕业生的15%左右,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市场的变化,以校企合作方式开展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以及具体实践过程、步骤,还需不断加以改进和调整。

2.4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一方面,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加强网上检索能力,了解本课题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情况,增强消化、吸收和开发利用知识的能力,在自己的毕业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去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做出高质量的、有创见的毕业设计(论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校园网为依托开通的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JI)光盘镜像站点上进行中文期刊检索,利用篇名、作者、刊名、关键词、中文摘要等途径,输入检索词、检索范围、检索时间段,得到所需课题的检索结果;通过因特网在中国专利数据库、美国专利文献数据库、欧洲专利数据库上进行检索;通过“世界科技期刊网”(WorldSciNet)、EBSCO外文期刊数据库等进行外文期刊检索。

另一方面,在毕业设计期间,学生与学校甚至指导教师之间往往保持一个相对松散的联系。我们通过学院网站的建设,专门开辟毕业设计专栏,将学校、学院有关毕业设计的规定、要求、通知、选题情况、结题评分细则、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模板、答辩要求、答辩安排、公开评优原则等公布在网上,搭建学生与指导教师、学院、学校之间联系的平台,及时沟通有关信息,进行在线交流与研讨,反馈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这样,不受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即可以有效克服学校要求的每周与学生见面次数的限制,又可以克服有些学生在外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而不能及时与校方指导教师沟通的弊端,使毕业设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提高了毕业设计工作的实际效果。

2.5毕业设计实行结题验收

为了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同时使学生切实重视毕业设计,将毕业设计按课题对待与管理。一般来讲,在毕业答辩前2周内,学生已把主要精力放在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与修改工作,以及答辩的准备工作,涉及毕业设计研究与开发的主要内容已基本结束。因此,可以答辩小组组成验收小组,在毕业答辩前2周对每名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结题验收,验收在实验室或设计现场进行,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设计成果进行实际演示与操作,成果根据专业与课题的性质,可以是设计出来的实物,也可以是开发的软件等。对于结题验收效果突出者,在评定院、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时给予优先考虑;对于结题验收不合格者,责令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取消答辩资格,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不及格论处,需跟随下一届学生重做毕业设计。这一做法,一方面对设计突出、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特别是提前介入教师科研项目研究、参加过学科竞赛,以及在企业完成实际项目的学生充分展示了他们的风采;另一方面,可有效杜绝有些未认真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答辩时随意夸大自己的毕业设计以及虚构结果等现象。我院2006届和2007届由于结题验收不合格的学生分别有16人和11人,经过整改仍未通过的有7人和4人。结题验收的实施,对端正学生的毕业设计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结束语

上述思路与措施的综合应用,在我院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成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使得毕业设计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也有很大提高。我院2006届和2007届学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分别为6项和7项,位列各学院之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毕业设计(论文)随机抽查中,获辽宁省同类专业评比第1名。自2005年以来,我院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奖3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学院学生在学术刊物上公开30篇以上;毕业生的就业率每年都达到90%以上,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稳步提高。

本科毕业设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还有许多其他环节,如选题、开题报告、答辩、评优、过程监控等方面,只要我们把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好,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保证必要的经费,同时积极探索拓宽毕业设计途径的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会使毕业设计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增强人才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刘继红. 谈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及其提高的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0,(3):84-85.

[2] 吴盘龙,李星秀. 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5):104-105.

[3] 王晓勇,俞松坤. 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2):59-60.

篇4

有学者发现,“自我”概念能够通过学习环境适应和学习环境的中介作用影响自主学习[10]。浙江农林大学实施了辅导员制与班主任制相结合的本科生导师制。笔者在对学校部分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访谈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近年来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汇报材料发现,他们都注重促进本科生“自我”概念的提升,对学生“自我”概念的引导过程具有明显的梯度延伸特征。梯度延伸特征具体包括:①在大学一年级阶段,注重对学生行为能力的测试,尤其是注重学生环境适应性的培养,通过搭建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以“传帮带”的方式使低年级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②在大学二年级阶段,组织本科生开展“成长、成才计划”系列活动,巧建“家校联培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胜任力;③在大学三年级阶段,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大学生“成长、成才方案”,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归因效应,使学生对学业、职业能够科学地定位和正确地认识;④在大学四年级阶段,加强对本科生的就业指导,特别是强调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辅导员是“距离学生心灵最近的人”,班主任被誉为“塑造青年学生灵魂的工程师”[11]。通过实施辅导员制与班主任制相结合基础上的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兼顾对学生思想动态和情感动态的关注,从而通过心灵的启发和行为的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和情感观,培育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推进学生在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特点、学习难度和学习性质等方面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中期论文制度是指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调查和撰写论文,最后导师对论文质量进行考核的制度。中期论文设计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由具备资格的教师(具有讲师及其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专业导师,新引进的博士或只有助教职称的教师必须有教授的指导才可以担任本科生的专业导师。同时,中期论文的导师名单要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拟定。中期论文的选题策略注重多渠道,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与农林经济相关的课题,导师在对学生进行选题指导时注重引导学生思维的延伸和知识的拓展。中期论文选题可以来源于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或者相关的学科竞赛,也可以来源于导师的研究课题。中期论文的研究内容注重实用性。在中期论文撰写环节方面,强调运用多样的学习策略工具,如Spss、Stata等应用工具,以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期论文成果最终以PPT讲解的形式展示。此外,导师还强调学生要在交流中丰富学习策略,要求所指导的学生每2周向自己作一次学习汇报,并在汇报过程中进行前瞻性问题的探析、相关学术问题的交流,从而通过学生的讨论及时发现其在科研中的不足。同时,导师还会在学生的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问题,以提高学生在科研中的严谨意识、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丰富学生学习策略的形式。与中期论文制相似,毕业论文制是一项建立在中期论文制基础之上的专业性制度,是对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梯度引导。毕业论文制度旨在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报告打下良好的基础。通常,导师会在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调查和撰写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调节。在从中期论文到毕业论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控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外在强化的学习策略也逐渐内化为自身的科研能力。以专业综合实习为平台,提升自主学习中的专业应用能力笔者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体现在认知和学习策略的运用方面,还体现在与专业要求相适应的应用能力上。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的形式主要采取农户入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为此,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成立了由系主任、专业教师和研究生组成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以下简称“综合实习”)导师组,对本科生开展相关的指导。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层级差异性[15],所以综合实习的负责人在对本科生进行实习分组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梯度,以使不同层级的学生之间能够互助合作,彼此进行智力启迪与补充。导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求各实习小组先设计实习方案,然后在综合考评实习方案可行性的基础上,要求各实习小组独立地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综合实习小组每个成员的态度、能力和调查策略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调查成果。在开展综合实习的过程中,各实习小组要独立自主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且每天通过电话向导师汇报实习进度等相关情况。综合实习的最终成果以RRA报告、专题报告等形式展现,而且这些成果经过汇总、校正后最终要编制成册,与县(市)、乡(镇)相关部门共同分享。学生的综合实习成绩由导师根据学生的工作量、实习态度、实习成果审核情况等评分。同时,导师对综合实习的指导也要以工作量的形式记入当年的考核结果。从1996级学生开始,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每年组织一次为期半个月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迄今为止,先后有707人次参加了综合实习,足迹遍布浙江省24个县(市)的96个乡镇、192个村、3 840个农户,累计形成300余万字的文字资料,并建立了拥有丰富的农户调研数据的相关数据库。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使学生在基层开展调查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提高了主动发现问题、多渠道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明显的加强。以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和专业协会活动为特色,凝练自主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心理学家洛温菲尔德(L.Lowenfeld)认为,创造力主要包含问题的敏感能力、想象力、隐喻思维能力、发现缺失信息能力、注意问题不同方面的能力等8个方面[16]。这些特征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界定十分密切,所以笔者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其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浙江农林大学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实施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组织开展了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创业广场活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专门为参加相关创新项目的学生安排了导师,保证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学生在选题、项目申报、调查、实验、论文撰写以及项目评审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导师的指导;同时,也为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配备了导师。导师在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别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在一些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上与学生一起攻坚,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全国林业经济论坛、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等学科竞赛和学术活动的学生人数逐年攀升。此外,由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带头人指导创建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协会、“三农”研究协会已成为汇聚兴趣相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培养特色人才的基层组织,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根据Prntrich等学者的研究,笔者从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元认知能力、学习策略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突破和思维训练能力3个方面,对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的实施成效进行分析,以期为更好地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提供借鉴。强化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其元认知能力内在动机因素主要包括兴趣、价值观、自我效能感和目标定向等,对人的行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5]。通过实行辅导员和班主任相结合的导师制,对大学生的情感、心理进行积极的引导,有利于帮助低年级学生进行角色转化,引导其适应新的环境,促使其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同时,通过加强对高年级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规划的指导,帮助其确立成长、成才的目标以及正确的职业目标和方向。元认知能力是指时间和努力的自我管理能力、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及自我监测和评价能力[17]。内在动机性因素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并与元认知能力有着很强的联系。学生在遇到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困惑时,通过主动寻求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帮助,可以有效地疏解自己的情绪,从而逐渐提高情绪自我调控能力。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职业规划,可以促使其进一步明确阶段性的学习目标。通过“朋辈督导”和学生定期汇报等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评价能力。引导学生使用学习策略,提高其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学习资源的能力显著提升。中期论文制度和毕业论文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论文撰写等专业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全面、快速和有效地查阅并筛选文献的方法;同时,在论文撰写中强调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工具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以学业救助等形式灵活解决各种问题,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2007—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论文入选校级优秀论文的达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同时,学生在校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论文撰写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实行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制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运用社会性资源的能力有所提高。以问卷调查、访谈和二手资料搜集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获取信息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进行农村调查的能力和水平。在基层实习期间,学生掌握了与基层群众交流的有效方式,增强了从当地相关部门收集农林类信息的能力,丰富了甄别调查信息真实性的方法。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先后受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等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委托,参加了多次基层调研。例如,2009年4月,受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委托,10名学生参加了在浙江省义乌市、江山市等5个县(市)的农村进行项目调查;2010年7月和2011年7月,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其绩效评估”课题组分别选调18名学生担任调研员,赴浙江、安徽、山东、云南等4省9县市的林区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查。在上述调研过程中,学生均受到了专家、教授的一致好评。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其创新突破能力认知策略特别强调批判性策略,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科研训练项目、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等,创新思维得到不断激活,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科研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都是具有一定科研周期的活动,包括科研团队的组建、科研方案的制定、科研难题的攻破等,需要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要求学生必须注重全局和要点、凝练创新思维、运用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意识上的突破。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有多名学生获得了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论坛一等奖等荣誉。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成功申报科研、创新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项目6项,占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申请到的省级创新项目的54.55%;同时,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完成的“浙江省公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调查”等多个项目被评为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项目。此外,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协会和“三农”研究协会等专业协会作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基层组织,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使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以活动为载体、以专业为特色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作者:翁智雄 沈月琴 林建华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篇5

关键词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 数模竞赛 创新能力培养 改革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15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Activities

in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WANG Wenfa[1], WU Zhongyuan[2], XU Chun[1]

([1]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2]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Abstract Under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based on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requirements and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to Yan'an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ccording to "sub-level, sub-module" model of teaching and organization contest guidanc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in accordance with academic competitions, math majors and computer majors, two contests with a thesis project and Daiso, boutique website and digital-analog Association and second class "four convergence" approach to student innovation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nd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personnel train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m building, professional building.

Key words mathematical modeling teach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reform measures

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能力。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竞赛的广泛开展对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实践中,既能增强大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能提高大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这个问题是近年来众多高校关注的问题。延安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在近几年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1 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数学建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如经济、计算机及软件、管理、国防等,虽然数学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们对其认识也不断加深。但是,人们对数学类课程、数学学科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仍认识不够深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措施等诸多方面,仍然沿用传统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完全脱节。正如著名的数学家王梓坤院士所说“今天的数学科学兼有科学和技术两种品质,数学科学是授人以能力的技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技术人才,数学作为一门技术,现已成为一门普遍实施的技术,也是未来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门技术。因此,在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数学类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能将其简单地当作工具和方法,而要将其当作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门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在保证打牢基础的同时,力求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的。

2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1 分层次、分模块实施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和竞赛指导

一是在数学建模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教学中按照知识点及教师研究方向,将课程内容分为两个层次九个模块。第一层次包括数学软件、初等模型、优化模型、数学规划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等五个模块;第二层次包括离散模型、概率模型、统计回归模型、数值计算与算法设计等四个模块。第一层次针对公共选修课教学,第一层次+第二层次针对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教学。具体措施是:由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团队集体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实施计划,每位教师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实施计划主讲自己所从事的方向模块,在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同时,根据学生知识层次,充分发挥每位教师专业优势,有效地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二是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按知识点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其中,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三是在校内数学建模竞赛中,按照“建模知识+专题讲座+模拟+竞赛”的模式组织校内建模竞赛,主要以数学建模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为内容,使学生对数学建模有更加深入的感知和认识,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四是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按照“集训+软件应用+旧题新做+模拟选拔+强化训练”的模式组织全国建模竞赛,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洞察力、联想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精神为内容,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得到良好培养。

2.2 建立数学建模精品课程网站,为数学建模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网站将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数模竞赛有机地融合,为学生全方位了解、学习和掌握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相关技能开辟第二条通道。网站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描述、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建设规划】、教学团队【整体情况、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教学资源【教学安排、多媒体课件、授课录像、电子教案、课程作业、课程习题、模拟试卷、参考资源】、实验教学【实验任务、实验大纲、实验指导、课程设计、实验作品、实验报告】、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课题、教学论文、学生评教】、教学成果【教学成果奖、获教学奖项、人才培养成果、教材建设】、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自测】、成绩考核【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实验成绩】、下载专区【教学软件、常用工具】、数模协会【协会简介、协会章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竞赛获奖、优秀论文、往届赛题、模拟赛题、校内竞赛、新手入门】等,这些内容几乎囊括了数学建模教育教学活动的所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料学习就可以全面了解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2.3 专业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学生各自专业优势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四个专业,其中两个为数学类专业、两个为计算机类专业。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两专业的长处和不足,按照专业结队子、学生结队子的模式组织教学和小组讨论,强化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强化数学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培养;在竞赛组队中,每队均配备至少1名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和1名数学类专业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2.4 延伸数学建模竞赛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校内数学建模竞赛试题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出的实际问题。因此,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时,从往届赛题或模拟试题中选择一些题目,将其进行适当的延伸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选题。通过这一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3.1 我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我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国家一等奖4项、国家二等奖6项、陕西省一等奖33项、二等奖71项,4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奖,1名指导教师获陕西省数学建模竞赛陕西赛区优秀指导教师,600多名学生参与大创项目,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该赛事因此也成为了延安大学学科竞赛品牌和亮点。

3.2 我校数学建模教育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质量工程项目及教改项目

教学成果奖:“理工类大学生数学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09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地方性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荣获2003年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计算机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荣获2012年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厚基础、重实践、强化工程素质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11年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数学建模课程改革及数学建模竞赛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07年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质量工程项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2010年省级特色专业;“数学建模教学团队”为2011年省级教学团队;“数学建模精品课程”为2012年校级精品课程;2014年“数学建模”课程获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4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批为省级专业综合试点项目。

教改项目:“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为2009年省级重点教改项目;“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与实践”为2013年省级重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为2011年校级重点;“计算机相关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2013年校级重点。

3.3 依托数学建模教育平台,推动指导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

数学建模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为指导教师的教学、科研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数学建模课程是一门面向全校理、工、经、管、教各学科专业大学生开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课程,主要以学生的洞察能力、创新能力、数学语言翻译能力、抽象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思辨能力、使用当代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数学软件应用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以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数学建模竞赛、第二课堂、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为手段,通过“分层次、分模块、四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在提高我校学生解决在理、工、经、管、教等学科专业领域遇到的数学建模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为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基金项目:2013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3BZ37);2014年陕西本科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数学建模”课程建设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篇6

以省州县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使我校现代远程教育不断拓展,提高和深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促进远教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程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巩固州县教育局示范校成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计划。

二、组织机构

组长:*校长

副组长:*

成员:*(小)、*各年级组组长

三、工作目标

设备有增加、管理更科学、培训更扎实、技术更熟练、应用更频繁

四、主要工作安排和措施

(一)、设备更新完善,为应用创建良好的平台。

1、把州教育局给学校的网站做得更充实丰富。此项工作由梁振衡、赵官友老师负责,其他教师协助。

2、积极争取上级的投入,为各办公室配置一台提供电脑,教室装备简易多媒体设备。

3、保证各办公室、电脑教学室电脑设备完好,不影响老师们的使用。

(二)、设备管理

1、建立帐、册、表,对项目设备逐项登记造册,专帐管理,账、册、物相符。

2、落实《远程教育项目设备管理、使用制度》,制度上墙,落实管理责任,认真填写设备使用登记表。

3、管理教师要对项目设备每月进行检查维护与保养,定期除尘,检查连接线路。对设备的完好情况进行登记。

4、所有教师应按要求操作,不得随意违规操作。

5、文志祥老师负责信技软硬件及网络故障的维护工作。

6、相关资料整理规范,装订成册。

(三)、教师培训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教师适应中心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大家必须用前瞻的眼光迎接教育技术现代化。

1、本期将对全校教师进行博客管理、动画制作的培训。具体要求人人建有自己的博客,并会操作管理。将自己的工作计划、总结、论文输入博客,建立博客圈,相互访问评论。动画培训只搞一个内容,体现基础和简要,要求人人都会做。

2、还不会文字处理的个别教师,要求通过自学和在他人的帮助下,提高速度,达到比较熟练,在一定的时间内能独立完成一张试卷的制作打印,期末前进行达标验收。

3、认真搞好每次培训学习的效果评价,纳入教师考核,并配置一定的学习资金。

4、学校班子定期开一次远程教育方面的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四)、资源下载整理:

1、各年级语数学科及其它有条件的学科每周按年级分学科要求完成查找下载资源的任务,并做好记录、分类、建档。

2、本期末各年级分学科整理一套较完整的远教教学资源。最起码要有教案、课件、试卷、反思、论文等。

(五)、教学应用

1、鼓励教师运用远程资源上课。

各年级上多媒体课时间安排:

日期年级

星期五

一、二年级

星期四三年级

星期三四年级

星期二五年级

星期一六年级

2、学校整理好XX年年上期的校本资源库,供老师们学习使用。资料建在FTP服务器上。同时整理好XX年年下期老师们的资源,形成资源库。

3、年级组每期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教学研讨课每学期不少于5节,并有课后应用体会小结。教师课堂教学应用尝试参与面必须达到90%。

4、本期5月份举行课件制作竞赛。

5、搞好远教课题研究。完成“十一五”省立项课题和州县立项课题的实验任务。

6、鼓励老师多参加上一级的竞赛,如课件制作、优质课竞赛、论文与反思评选等活动,对获奖者进行奖励和加分。

行事月历:

3月份:博客培训及验收

4月份:动画制作培训及验收,教师资源下载整理诊断性检查。

篇7

2017年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近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自主招生中的证书、发明、专利、和造假等违规违纪行为,坚决斩断“利益链条”。

弄虚作假,背后暗藏“利益链”

“孩子明年参加自主招生,需要一项专利。署孩子自己的名字,能做吗?”记者以高中生家长的身份,在某宝网站上咨询。没想到,表示能“接单”的店家不少,更有人主动表示,“我们做过上百个这样的案子”。

“得看着像孩子自己做出来的,现在学校面试时还会考察,不能让孩子穿帮。”记者进一步咨询。“可以申请生活用品领域的专利,到时候会把详细的技术方案发您。”一个店家“很有经验”地建议。

看记者有点犹豫,对方马上发来《高中学生申请专利选题方向》,请记者和孩子“参考”。文件题头写着“自主招生”,分物理类、工具类、环保类等7个方面,比如物理止血绷带、教学用黑板、自动收纳铅笔盒……只要付款,指定一项“专利”并提供考生信息,对方就能“一条龙服务”,直到专利证书交到顾客手上。

“证书保真吗?现在被查出造假不得了。”记者问。“肯定是真的,我们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的,所有信息都能在网上查到,您可以放心。”对方胸有成竹。

据了解,用作交易的专利主要有转让专利、申请专利两种。前者是将已有专利转让到考生名下,后者则是直接用考生姓名来申请,更加“安全”。一位专利公司员工介绍,“即使是转让,也可以在网上查询到,这不违法,都是正常商业行为”。

与专利类似,买版面、发文章也成了自主招生引发的“商机”。“高中生要发表文章,怎么操作?”记者咨询一个从事论文刊发的商家。“文学类省级刊物,2000字符900元;财经类省级刊物,2500字符1100元。服务费另算。”这位工作人员还颇为“内行”地建议,“文章关键得看着真实,不然一看就是别人的,有什么用呢?”

不同于买卖双方的“心领神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层教师告诉记者,自己因为“有点文采”,饱受自主招生之苦。“朋友的孩子想拿作文竞赛名次,从而取得自主招生资格,请我作文,还有的让我以孩子之名发表文章。”这位老师颇为痛心地感慨道:“好好的自主招生政策,为什么总有人想钻空子?”

一旦查实,取消其高考资格

“招生对象:高中阶段获得专利或者其他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和特殊才能并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考生……”这摘自江苏省某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放眼全国90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这样的要求再常见不过。不少高校还提出,“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论文”者优先,并对刊物级别、论文数量、是否第一作者等作出规定。

怎样判断一位学生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口说无凭。在学校要求提供的证明材料中,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等大赛,门槛较高,难度较大,再加上获奖证书真伪一查便知,很难钻空子。于是,不少人就瞄上了有“操作余地”的发明专利、论文和文学作品。

一个“优秀学生”看起来“高大上”的证明材料,也许仅是金钱交易的结果。本来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好政策,因为个别人的“歪脑筋”,败坏了自主招生的风气,更给其他考生带来严重的不公平。

4月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严格高校自主招生资格审查和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报名条件、材料审查、学校考核、监督制约、惩处造假5个方面提出“五严格”,并在自主招生历史上首次提出“对查实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的考生,取消其高考相应资格”。

根据《通知》,对考生提交的发明、专利、论文等申请材料,须要求由考生本人原创,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拟认可的赛事证书,要组织相关专家对赛事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普及性进行认真评估。

针对证书、发明、专利、和造假等违规违纪行为,《通知》要求,坚决斩断“利益链条”。如果考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经查实,不仅要被“通报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更会被取消自主招生乃至高考资格;如果学校、单位和个人在自主招生中或协助考生弄虚作假,将被严肃处理并追责问责;如果高校在自主招生资格审查和考核中出现严重违规违纪现象,将被暂停或取消自主招生资格。

“严厉的惩处机制,是‘打假’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如果造假,就让这个考生付出惨重代价,这样才能维护风清气正的自主招生环境。”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表示。

肃清考纪,要炼就“火眼金睛”

“我入围了一所‘985’大学的自主招生名单,当初脑子一热自己造了几张‘奖状’,现在学校让提交奖状原件,我还有救吗?”去年,高三学生小吴在网上仓皇“求助”。

要求出具证明材料原件,就是高校自主招生应对“作假”的一招。要想肃清招考环境,光靠考生自觉,显然不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高校健全报名材料审查制度,完善考核办法,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通知》要求,针对考生提交的证书、发明、专利、论文等申请材料,以及有关学校、单位或专家提供的推荐材料,试点高校要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严格审核,仔细甄别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可信度和考生参与度;在考核环节,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开展科学、规范的深度考核,重点考核考生是否具备申请材料呈现的学科能力、创新潜能、学术潜质,实际水平是否达到应有的程度。

为了最大限度地压缩“灰色地带”,今年,西安交通大学出了“狠招”,其报名条件只开了3个“口子”: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创类竞赛决赛,高中阶段以第一原始产权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者。“前两项以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名单为准,第三项会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查验。”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訾艳阳告诉记者。

“现在的问题是,专利证书经鉴别是真的,论文经鉴别也是真的,关键是这个真的‘成果’,是不是考生本人做出来的?这个难度非常大。”郑庆华一针见血。针对这个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大今年专门制定审查办法和评价标准,严查发明专利,300余位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库、上千道面试题组成的题库严阵以待。学校要求学生提供专利产生过程中的材料,并在笔试、面试环节,请专业教授对其发明专利进行专门考核,仔细甄别学生本人是否真的是原创者。据了解,去年用发明专利当“敲门砖”的考生,没有一个通过西安交大的自主招生测试。因为严格把关,走过15个年头的西安交大自主招生成绩值得肯定,“就拿2016年本科学生标兵来说,10个当选者有7个是自主招生进来的学生。”訾艳阳自豪地说。

篇8

【关键词】传媒院校;工科;科技创新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近些年来国家在高校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已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研究水平。浙江传媒学院结合自身专业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工科类二级学院是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主体,作为传媒院校工科专业,其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是传媒特色,这使得其区别于一般普通高校的工科专业,二是自身专业特色,作为工科专业,在传媒这个大背景下,又不能偏离专业发展轨迹。所以传媒院校工科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因其专业的特殊性,也有其独特的地方。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2015年笔者对浙江传媒学院大二、大三年级工科学生共178人进行问卷,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反馈的结果统计数据,分析原因,对目前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现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传媒院校校园文化的潜在影响。作为一所知名的传媒院校,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许多艺术类活动做得有声有色,还兼具一定的知名度。学校目前学生总人数13000余人,工科类学生人数2200余,占其中的16.9%。以艺术类为主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广大工科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在对学生就在校期间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进行问卷,其中工科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参加社会实践,占41.6%;参加学生社团的占41%;参加学生会占36.5%;选择参加学科竞赛的占26.4%;参加学生科研项目申报的最少,仅占6.7%。由此可见,传媒院校工科学生参与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所占比例并不高。相比较而言,学生更喜欢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而不愿意开展研究课题。(二)学科竞赛项目多,学生基数少,对科技创新活动产生影响。目前学校将大学生参加的竞赛分为学科竞赛和专业大赛,其中学科竞赛共23类。学校给予学科竞赛政策上的倾斜,并对各学院在学科竞赛获奖的数量指标进行分配考核。工科的学科竞赛类别较多,但能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基数却很小。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开展哪些学科竞赛活动,如何倡导,如何将学科竞赛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二级学院通过积极搭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比如大学生创新基地、大学生实训中心、大学生PAT考试训练平台,教师工作室等来吸引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但结果往往无法达到预期。这其中存在着学科竞赛类别多与可参加类别少的矛盾,教育管理者精心组织与学生无力参加的矛盾,若专业学习与学科竞赛不能很好的统一,这两者也将互为矛盾。(三)师资队伍的快速发展与本科层次教育矛盾带来的影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师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进人门槛不断提高,工科类二级学院非博士不进,师资队伍的学术科研能力得到了加强和充实。二级学院对博士生进校参与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期望较高。但是学校仍是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如果由博士生来担任指导教师可能会导致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博士指导教师的专业研究领域,本科生参与不了,二是一些基础应用型的科技创新活动,博士指导教师难以指导。究其原因,主要是本科生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知识累计需要一段时间。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而言,师资队伍的快速发展与本科层次教育带来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形式带来的影响。宣传组织工作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主要通过会议、班级通知下达,组织开展。学生被动接收信息,而且参赛方式多为突击参赛,学生并没有做到“有备而来”,从收到参赛通知,到构思、确定选题,着手实施,一般不会超过两个月时间。开展的各位学科竞赛讲座,并未受到学生的青睐,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不够。而为了达到参与讲座学生人数上的要求,存在由负责学生工作的管理人员指定班级参加讲座的情况,导致受众质量不高,讲座效果打折。(五)科技创新活动团队构成因素的影响科技创新活动构成成员学科背景较为单一,成员一般为学生个人,或以学生个人研究为主的团体;二是学生团体。前者易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如学生个体的个人状态(如自信心等)、个人事务(如考研、工作)等因素影响。后者在开展对于某些共性问题,若集体成员都束手无策,将出现对项目失去信心的状况,使项目无疾而终。即使有些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使得项目顺利进展,并且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团队队员处于同一发展阶段,随着毕业和工作的变迁等情况的发生,容易发生同一时问段内大量人员离队,人才流失,从而导致项目中断,没有持续性。后者存在另外一个问题,主要是团队成员学科背景单一,没有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背景支撑。团队实力一般。指导教师是影响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有一大因素,因本科学生基础较为薄弱,项目成员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都易受指导教师影响,可能造成项目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指导中断,项目随即停止;二指导不连续,则名存实亡。(六)学校、学院政策所带来的影响。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全面落实13版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修满创新创业学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由于学生课业繁重等原因,真正投入到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的学生数量,并没有达到预期。许多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得学校创新学分。存在学生为了获得学校创新学分,挂靠团队的情况,所以难以形成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与初衷不符。

二、原因分析

(一)学生主体原因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专业基础薄弱、专业知识累计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同时,大学本科阶段课业负担较重,或忙碌于考试以及考研、找工作等常规性事务,投入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质量。

(二)指导教师客体原因

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一是头重尾轻,在活动前期投入较多,但是由于个人精力不够,如评职称、出差等原因,没办法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二是指导不连续,往往集中于“一头一尾”,即对学生的课题申请和成果总结阶段进行指导,而对研究过程这一中间阶段缺乏必要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大多局限于提供一定的思路、相关的参考材料引荐,而对学生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进行研究的基础文献总结等缺乏进一步的指导。

(三)传统的教育模式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

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科研能力不足,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应试教育造成的。从小到大,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所采取的方法都是以灌输式为主,造成被动学习的局面,考核方式都是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严重不足,所以不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进行拓展性思考。

(四)积极引导消除认识误区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大多数人认为,项目的立项及资金的获批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必须条件,只有成功申请到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才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以大学生虽然对申请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热情高涨,一旦申请失败,大部分学生就会放弃项目,停止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进一步探索。这直接导致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之外的科研活动难以开展,加上高校对大学生的科研教育缺乏经费支持,使得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仅仅成为少数大学生的专利,而不是全体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普及行为。大部分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活动只有学习优秀,拔尖的学生才能参加。在问及是否愿意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时,36.7%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不扎实,没法参加。27.6%的学生认为活动太难了,参加不了。综上,64.3%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够优秀,对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望而却步。部分学生担心项目立项后不能结题,害怕失败。以结果论成败,以成败论英雄也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误区之一。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研究对策

(一)抓住重点,加强引导

结合学院专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参加一些学科竞赛项目。学院可根据学院专业开设情况,开展一些专业竞赛。对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切勿急功近利,为了应付任务而组织参赛。抓住重点,量力而为。

(二)培养团队,建设梯队

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批科技创新骨干学生,建立团队,鼓励跨学科组队。通过团队形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课题研究,参加学科竞赛。发挥团队优势,增强团队凝聚力。积极吸收优秀的低年级学生进入团队,形成良性循环,承上启下,建立梯队。

(三)发挥指导教师能动性

积极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倾斜,例如改进教师评价机制,在绩效工资的分配时候给予体现,将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教学专项,列入教学业务费预算,有计划的加以实施执行。

(四)树立典型,加强考核

有计划地将一些优秀的科技创新活动案例突显出来,树立典型,同时加强考核,在分配教师工作室时,可对工作室进行考核,做到一年一考核,对于指导老师中断指导,指导上名存实亡的教师工作室进行调整。

(五)政策调整,下放创新学分授予权

改变学生忙于应付创新学分的局面,将创新学分授予权下放到二级学院,建立二级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库,改由指导教师考核给分,学院把关。把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做实,呈现活动效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积极引导,又要循循善诱,不急功近利,不以成败论英雄,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协调运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开展的一个重要目应该是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营造开展科研活动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之上,逐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1]蓝夏怡;李娅;干坤涛.文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调查与分析———以武汉科技大学文科学院为例[期刊论文]-{H}科技创业月刊,2011(18).

[2]魏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以北京林业大学法学专业为例[期刊论文]-中国林业教育,2013(5).

[3]邵世志.上海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管理科学,2010(11).

[4]于蓬勃.成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篇9

依据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不同范围,“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按学科划分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另外一种是按能力层次划分的‘分层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3]。按学科划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适用于某一具体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设,目的是明确专业内不同课程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与方式,这种模式构建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易明确能力的不同类别及不同层次要求,在教学上不易突出能力培养之间的连续性。另外一种按能力的层次划分构建的“分层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教学型高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时常采用的一种模式,并按通识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三个层次来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行“分层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注重能力的分层,但对能力的分类及不同教学环节的要求划分不够,在教学上不易把握能力培养的重点以及能力与素质之间的关系,不能较好地兼顾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与实践教学的课程实施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从学校层面来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模式应具有全校指导意义。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教学型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必然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核心,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其主要的培养模式。“宽口径、厚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强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高素质”主要通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来体现。因此,从学校层面来讲,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必然首先要对培养的能力进行分类,这样便于与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计划的课程模块(通识模块、专业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职业课程模块)相对应,然后确定不同类别的能力培养应采用的教学实施环节,最后才是对不同的教学实施环节进行能力培养的分层设计。由此,就形成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能力分类别—实施分环节—要求分层次”的体系化构建模式。本文拟在这种模式下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二、高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地方院校,在建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时应主要遵循时代性、系统性和地方性三个原则。时代性就是要求在建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时,应体现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时代要求。具体讲就是结合社会发展对学科专业人才的时代要求,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本专业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养结构的需要,按照“注重基础、加强综合、强化训练、突出能力”的原则,围绕本科教学计划的总体框架,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办学特色,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系统性就是要求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时应坚持系统的整体优化、系统设计的原则。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再对能力培养进行系列性的整体优化设计,从而加强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设备操作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作品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职业岗位能力等七个方面的具体能力的培养。地方性就是要求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上应坚持体现地方性,在结合地方性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性和前瞻性。就是针对当地产业结构和人才市场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并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设定专业方向,使所设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突出职业性,就是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与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共同研究,按照技术领域和社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来设置课程体系,使每个专业的职业岗位指向更加明确。具有前瞻性,就是考虑人才培养的周期,预测未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创办新兴产业和行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适时满足社会需要。

三、高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内涵

根据上述高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分类别—分环节—分层次”的构建模式以及构建原则,高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内涵如下。(一)基本框架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实践教学培养能力的类别、环节、层次三个维度构成。不同类别的能力由实践教学的不同环节来培养,不同环节的实践教学培养能力的方式及侧重点也不同,不同环节的实践教学都具有三个层次的能力培养要求。具体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又是由能力类别体系、实施环节体系和要求层次体系等三个子体系构成,体系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二)基本内涵1.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能力类别子体系根据实践教学内容按培养能力的功能不同,实践教学内容的能力体系按模块设置分别为通识技能培养模块、专业技能培养模块和职业技能培养模块等三个方面构成。通识技能模块由人文素质及相关能力(如人文社科知识,文学、艺术鉴赏能力,文学、艺术创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心理素质及相关能力(如心理学知识、心理调适能力、心理平衡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鉴别能力等)、体育素质及相关能力(如体育知识、体能体质状况、体育欣赏能力、体育参与能力等)、社会素质及相关能力(如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公关礼仪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驾驶能力等)、军事素质及相关能力(如队列训练、内务管理、军事意识等)构成。外语应用能力主要指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求达到实际应用的水平,计算机应用技能主要是指学生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化办公、教学和学习。本模块主要通过通识选修课的实验、认识实习、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完成。专业技能模块分师范专业技能和非师范专业技能。专业技能主要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确定的知识、技能要求,通过实验教学(由基础型实验、提高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构成,根据课程和教学大纲要求开设)、设计(论文)(由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构成)、实习(由以参观、考察、走访等形式开展的认识实习,野外采风、校外考察、艺术实践、专业见习、生产实习等方式进行的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构成)、实训等环节完成。职业技能模块包括职业资格鉴定、岗前培训及就业指导等,各专业均在第七学期设置了岗前培训及就业指导实践环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让其尽早进入职业角色,了解岗位要求,为就业奠定基础。[4]师范专业的职业技能由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现代教学设计与媒体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教学方法、教学研究技能、班主任工作能力等构成,主要通过“微格教学”训练,以举办说课竞赛、讲课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促进提高。非师范专业主要根据对应的职业领域从业人员必备的能力素质为核心制定职业技能的具体内容。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实施环节子体系实践教学内容按实施性质不同分别由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职业实训、设计(论文)、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六个环节构成。3.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要求层次子体系实践教学内容按难易程度分为基础型、提高型、研究创新型等三个层次,构成实践教学内容的层次体系。实验教学环节按难易及综合性程度分为基础性实验(主要包括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和操练性实验)、提高性实验(主要指综合性、设计性和应用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由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学生独立科技立项实验、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实验等构成)三个层次。实验教学环节主要是理论知识的检验、运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实验技能、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实习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校内学习与校外实际相联系的重要桥梁,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综合程度及难易程度分为基础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课程认识实习)、提高性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见习及金工实习)和创新性实习(主要是指毕业实习,师范专业特指教育实习,非师范专业特指专业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三个层次。三个实践层次构成学生对专业的综合知识和工程技能认识的全面框架。论文(设计)是培养学生的从事科研学术能力的主要手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论文(设计)能力的培养应遵循专业培养的规律,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形成系列,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敏锐的问题洞察能力、资料检索与分析能力、规范化撰写论述性文章的能力。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基础性要求由专业调查报告、专业研究综述等构成,主要在一年级配合专业导论课、介绍本专业发展情况的专题讲座或专业基础课,有意识地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文献工作撰写专业调查报告、专业文献综述,从而对专业培养目标、从业领域、知识体系、能力要求、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正确的认识,树立专业意识,确定专业发展方向,规划自己的职业之路。提高性要求是在本科二、三年级对学生科研和学术能力的培养以课程论文、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科研调查为主进行。创新性要求是在四年级通过毕业实习后,全面梳理和综合专业知识,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进行体现。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科研学术能力的全面培养,必须有明确的、独立的教学大纲,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有明确的能力训练要求,具有严格的执行程序和评价标准,是学生合格毕业和取得学位的重要环节。科技竞赛具有强烈的竞争、淘汰性质,科技竞赛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奋勇争先、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钻研意识、精神,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检验和培养的重要手段,以课外竞赛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活动形式组织实施。按层次分,基础性竞赛主要指各项单项技能竞赛,提高性竞赛主要指校内组织的学科技能或学科论文竞赛,创新性竞赛主要指全国性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制作竞赛、英语竞赛、挑战者杯论文竞赛等。职业实训是实现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能力转化的重要环节。职业实训的教学环节的基础性要求主要是指表述能力、基本形体规范、普通话、书法等的训练,提高性要求主要指文体艺术表演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简笔画、教学试讲等的训练,创新性要求主要指社会交往能力、心理应用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现代媒体技能、岗位角色扮演等的训练。各专业应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将职业实训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层层落实,步步推进,形成系列化的职业实训体系,缩短就业适应期,逐步实现校内专业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社会实践也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学习与校外实际紧密联系的重要渠道。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是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使学生成为关心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公民。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性要求主要指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提高性要求主要指学生假期“三下乡”活动,创新性要求主要指学生参与假期社会调查的要求。上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课程计划全面反映,实践教学的不同能力、内容、层次的学时与学分的具体分配由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合理设置。具体讲,通识技能模块与通识课程模块对应,专业技能模块与专业课程模块对应,创新能力模块与发展性选修课程等对应,职业能力模块与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实训课程对应。

四、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跨学科;协同创新;整合;人才培养

A Research on Graduate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Mechanism under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LV Yan-fang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25, China)

【Abstract】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training mod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being concerned by world-renowned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explores graduate interdisciplinary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mprov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providing a platform of postgradua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uilding a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team to provide interdisciplinary academic exchanges, and financing outstand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hort-term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projects.

【Key words】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tegration; Training

协同创新作为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体现了各学科领域整合的发展趋势。单向创新不能充分体现创新发展的多维知识结构。多学科交叉和整合研究成为各学科学者倡导的、突破学科边界的合作研究方式和新思路[1]。当今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知识结构应兼具复合性、层次性及应变性等多元化特点。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受到世界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高等学府中探索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不仅符合科学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是各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竞争力、保持领先优势的重要途径。

1 培养研究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理念

学科交叉与整合已成为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近年来,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逐渐呈现出科学化的发展态势,研究问题本身要求多学科知识架构。而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是数学与经济学相互渗透、整合的现象愈加明显。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在经济学领域里不可能仅凭单一知识,说明某个理论正确与否。经济学有必要借助于数学这一较为严密、精确、实用的思维工具。数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现实生活等领域的应用构成数学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2]。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数学模型在研究经济规律中的巨大威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边际与弹性分析、聚类与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经济增长、经济控制、博弈论模型等都是利用数学工具来解释或解决实际经济问题[4]。数学方法不仅能分析经济关系和现象的数量方面,而且可对经济现象进行质的分析[5]。然而不是所有经济学思想都可以数学化,很多高深的经济学思想是不能转化成数学模型[6]。科学本身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数学在科学研究中存在一定的限度[7]。正确发挥数学在经济学的教学根植于对经济学数学化问题的深入理解,掌握教学中数学使用度的问题[8]。由于定量分析方法依赖于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的载体[9]。高校教师应正确地灌输研究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思想理念,应注重培养研究生更新知识结构,调整智力结构,将不同学科有机结合,融会贯通。

2 加大跨学科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加速,世界上许多难题无法仅凭单一学科有效解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某些重要问题,在内容和方法上已超越单学科的界限,覆盖多学科知识体系。众多问题自身兼有多学科领域的跨越性、相融性特点,严格的学科间划分及分界日益被打破。当前科学技术的突破和重要科技成果的创新,荟萃了多学科渗透融合的成果。传统高校各学科之间泾渭分明,难以共享教学及科研资源。高校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过程中,应打破单一学科的局限,整合与优化课程结构,融入各学科特色与优势,设计与制定课程名称与内容,共享开放式跨学科资源,加大跨学科课程建设,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院选课。

3 提供研究生协同创新平台

研究生群体作为科学发展的后备力量,如果能正确引导、协同创新,扩大研究视角,加强培养机制,将来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高等学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学校设置的学科进行整合,建立文理学科协同创新的研究基地,为实质性的文理、多学科交叉整合研究提供平台。利用多学科交叉整合优势,为研究生创造灵感激发、思维互动启发的有利平台,提供学生的独立实践过程,确保研究生在创新实践中的自由发挥留有一定空间。通过协同创新基地的平台建设,使研究生掌握跨学科领域先进、前沿的知识、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协同创新能力。

4 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

利用学科集群与整合优势,对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和科研较为突出的研究生,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以往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以院系培养为主,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组建跨学科培养的导师队伍,安排好各位导师的职责分工,集体参与指导、培养研究生。根据培养目标与方案,突破以往仅局限于院系结构的培养模式设置协同创新培养体系。从而对加入跨学科研究团队的研究生在导师配备、课程选择、科研指导、论文设计等方面,建立灵活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5 提供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

跨学科交流可以创造学习、交流氛围,是推动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在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各院系应高度重视如何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与发展模式。围绕理论、方法及学科前沿定期举办知名专家学者的“跨学科学术沙龙”、“专家论坛”等,开展跨学科学术探讨与交流活动。这种内容丰富多彩的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拓宽了研究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多学科知识的挖掘能力,多学科热点问题的捕捉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

6 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短期跨学科研修项目

为了促使研究生学习更多的跨学科知识,以及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跨学科知识,实现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学校可选拔优秀研究生,资助他们到国内外进行短期研修。利用国内外跨学科优势资源,开拓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也可为研究生提学研合作平台,与校外多家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研究生提供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

7 开展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

在协同创新理念下,为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学以致用及充分挖掘学生创新能力,深入了解跨学科专业前沿动态,扩展和提高研究生能力,财经类高校针对经济问题的技术和方法处理,如委托问题、连续公共物品的私人供应、税收垄断者的动态最优化、企业的最优投资路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均衡、最优社会储蓄行为等,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研究生可自主选择灵活多变的研究方法,诸如线性及非线性回归、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最优规划、博弈及决策、埃文斯模型、乔根森模型、拉姆齐模型、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等,对某一经济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方案,参与学校举办的竞赛活动。学校根据研究生提供的解决方案,评选出不同奖励级别。为激发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除了精神上的奖励之外,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通过开展跨学科知识的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展及调整知识结构,培养具有牢固宽广的跨学科理论及应用能力。

8 实施多导师联合培养机制

目前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主要选择一位指导教师。这位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及论文设计、撰写等。受制于国内整体科研形式及水平,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基础,绝大部分导师在某一学院任教,专注于某一具体学科的某一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因而研究内容及方向较为固定。由于学科之间壁垒,与其他学科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交叉与融合,教师之间实质性的学术探讨、交流与合作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培养。对跨学科研究生各院所可尝试在不同学科及专业导师指导下实施联合培养机制,由一位指导教师作为主导师,其余导师为副导师,博采众长,达到融会贯通各科知识的目的,保证研究生获得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提高跨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毕业论文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多导师联合指导更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有利于实现个性化与多元化教育,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包水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解读和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5):46-52.

[2]庞坤,李秀林,李明振.大学数学建模方法的有效教学策略[J].求实,2010(S2):251-252.

[3]勾立业.高等数学建模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7.

[4]周祖亮.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商场现代化,2008(12):384.

[5]屈力进.论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07(9):147.

[6]姜桂芝.浅谈经济学的数学化[J].现代企业教育,2007(18):70-71.

[7]朱富强.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与经济学数量化的认识论局限[J].财经科学,2009(8):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