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13:5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体化技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体化技术论文

篇1

【论文摘要】: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结构组成和主要应用领域,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因此,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必须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方面考虑。现代机械产品一般都是以钢铁材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结构上加以改进,还应考虑利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只有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

(二)传感技术

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提高可靠性、灵敏度和精确度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电干扰,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对外部信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发展非接触型检测技术。

(三)信息处理技术

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信息处理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紧密相连。为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化,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包括模/数转换设备的可靠性和分时处理的输入输出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处理速度,并解决抗干扰及标准化问题。

(四)驱动技术

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广泛采用,但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内部装有编码器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

(五)接口技术

为了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必须使数据传递的格式标准化、规格化。接口采用同一标准规格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维修,而且可以简化设计。目前,技术人员正致力于开发低成本、高速串行的接口,来解决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纤维以及光藕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标准化等问题。

(六)软件技术

软件与硬件必须协调一致地发展。为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成本,提高生产维修的效率,要逐步推行软件标准化,包括程序标准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行软件工程等。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一)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年的发展,在结构、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上都有迅速提高,具体表现在:

1、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即采用多CPU、多主总线的体系结构。

2、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符合接口标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益。

3、WOP技术和智能化。系统能提供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实现二、三维加工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模糊控制等智能机制。

4、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不仅丰富了数控功能,同时也加强了CNC系统的控制功能。

5、能实现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能力,并将刀具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成到系统中去。

6、系统的多级网络功能,加强了系统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能力。

7、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用芯片及模板组成结构紧凑的数控装置。

(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IMS的实现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它打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线,以制造为基干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实现从经营决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生产实验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集成度的提高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得到更好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

(三)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它可以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按照装配部门的要求,生产其能力范围内的任何工件,特别适于多品种、中小批量、设计更改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生产。

(四)工业机器人

第1代机器人亦称示教再现机器人,它们只能根据示教进行重复运动,对工作环境和作业对象的变化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第2代机器人带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元件,能获取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做出一定的判断,对动作进行反馈控制,表现出低级智能,已开始走向实用化;第3代机器人即智能机器人,具有多种感知功能,可进行复杂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独立行动,与第5代计算机关系密切。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纵观国内外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动向,机电一体化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与传统机械自动化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近几年,处理器速度的提高和微机的高性能化、传感器系统的集成化与智能化为嵌入智能控制算法创造了条件,有力地推动着机电一体化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模拟人类智能,具有某种程度的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和自主决策能力,从而取代制造工程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二)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的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特征之二是通信功能大大加强,一般除RS232等常用通信方式外,实现远程及多系统通信联网需要的局部网络正逐渐被采用。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以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还可根据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构造研究某种新型机体,使其向着生物系统化方向发展。

(三)微型化

微型机电一体化系统高度融合了微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国外称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几何尺寸一般不超过1cm3,并正向微米、纳米级方向发展。由于微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体积小、耗能小、运动灵活等特点,可进入一般机械无法进入的空间并易于进行精细操作,故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工农业乃至国防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

(四)模块化

模块化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信息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事,它需要制订一系列标准,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企业可利用标准单元迅速开发新产品,同时也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五)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机电一体化有重大影响,使其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很多,面向网络的方式也不同。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六)绿色化

工业的发达使人们物质丰富、生活舒适的同时也使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绿色产品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资源利用率极高。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时能回收利用。绿色制造业是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众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促使机械工业发生战略性的变革,使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和设计概念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大力发展新一代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改造传统机械设备的要求,而且是推动机械产品更新换代和开辟新领域、发展与振兴机械工业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2、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王中杰,余章雄,柴天佑.智能控制综述[J].基础自动化,2006(6).

篇2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其测量对象是被检测系统的信息,然后将其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传输、处理和管理等工作,从而能够实现对被检测系统信息数据的自动测量和控制。简单来说,传感器的作用就是类似于人的感觉器官,帮助机电一体化系统探索和发现系统当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将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操作对象以及运行环境状态,能够精确、快速的获取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作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水平。目前,传感器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当中,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与此同时,由于传感器技术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因此为了提高传感器技术的精确度,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2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价值

机电一体化技术包含机械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多方面内容,在发展过程中直接导致了自动化技术的产生。而从某种程度上说,传感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2.1传感器技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检测的地方有很多,下面将从两个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第一,将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机械的切削过程和机床运行过程。现阶段,在切削方面,传感器技术主要是对切削过程中的机械设备切削力的变化状态进行控制,通过分析这个过程当中的相关数据,从而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了解,保证切削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切削过程的生产效率,以及降低材料的消耗量。将传感器技术应用到机床的运行当中,主要是为了对机床的驱动系统、温度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机床运行的安全性,通过分析得到的相应参数,从而不断提高机床的运行效率和精度。第二,将传感器技术应用到工件的生产过程。与切削和机床的运行过程相比,工件的生产过程监视是非常重要,而且研究和应用也是最早、最多的。首先,在加工之前需要对所用的加工设备和坯件进行自动检查,从而保证加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比如说自动判断和调整坯件的夹持方位等;其次,在加工过程中,也有严格的要求,对切削的剫、力度、扭矩等参数都需要进行自动检测,以保证加工条件处于最佳状态,除此之外,对于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传感技术的其他目的还在于提高切削过程的生产效率;最后,在加工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工件的合格与否进行测量,例如工件的尺寸、粗糙程度、形状等,由于检查的过程比较繁琐和复杂,所以这些检测需要能够自动的进行,并且可以将检测结果直接输入到下一道程序,从而选用合格的产品。

2.2传感器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不断朝着智能化、小型化和电子化发展,进入了全新时期。目前,在汽车的制造过程中,为了实现汽车的机电一体化,需要用自动控制系统来代替传统的机械式控制装置,将先进的监测和控制技术扩大到汽车的全身,从而全面改善汽车的功能,不断增加汽车的人性化服务、减少排气污染和汽油损耗、提高汽车的安全驾驶和舒适性。比如说,在实现汽车的一体化过程中,凡是和电子控制有关的系统或是装置都离不开传感器的应用,尤其是在安全报警装置、信息装置和自动变速器等装置当中,所以这也要求传感器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无论是尘土弥漫还是风雨交加的时候,都能够保证具有很好的密封性,与此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尤其是安装在汽车发动机内的传感器,需要能够承受得住发动机在工作时的高温和高压环境。

3我国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

篇3

课程教学体系基本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专业学生技术技能学习效率和质量,即专业课程开设的前后顺序、课程教学课时要安排合理,以科学的课程组织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考虑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质量要求,需要全面覆盖基础课程、技术课程、实训课程和选项课程四大模块,四模块分别占比:23%、20%、40%、17%。机电一体化课程考虑技术技能视角构建课程体系,要尤为注重技术技能训练。

2构建思路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基于学生未来职业要求和技术技能型质量要求的,要充分考虑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大赛对教学引领作用,在课程体系中集中体现技术、技能属性。考虑现有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将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为“阶段+模块”、“理论+实践”的互补体系。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课程阶段主要包括职业基础能力培养阶段、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培养阶段、职业关键能力培养阶段和职业拓展能力培养阶段四个阶段,对学生在未来职业中所需技术技能进行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专业能力。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基础课程、技术课程、实训课程和选项课程四大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就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的职业素质和基础能力进行开发培养,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养;技术课程模块就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开发培养,主要设置职业技术性课程;实训课程模块就学生在职业技术性课程中所学进行实训教学;选项课程模块就学生在未来职业中具体工作岗位所需设置的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技能导向性。

3课程体系总体设计

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框架是基于机械工程行业需求,强化学生技术、技能基础,拓宽机电专业能力,突出未来职业能力,提高综合专业素质,全面职业发展的课程结构,是面向多方向工作岗位需求,设计大类模块化课程的体系。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包括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思想教育”在内的基础课程教育(一个基础),包括集“电工电子基础平台+机械基础平台+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平台”在内的平台课程教育(三个平台),包括集“自动生产线方向+机电一体化设备+模具设计和制造+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等多模块课程教育(多模块)。

4课程体系设置分析

篇4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只借助口述与板书的形式来展示所要传授的内容,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触发了教育方法的不断革新,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方便与丰富,知识呈现变得容易。如课下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开设讨论组,或者以创设留言板、网页的形式,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学生也可以对不熟悉的问题进行询问,教师将课上收集的问题统一回答与讲解。例如,《机电一体化检测系统》一节的相关知识比较复杂,为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教师可采用专题探究的教学形式,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展开系统的学习与分析。关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力、扭矩、流体压强等方面的检测存在多种检测方法、检测流程与检测曲线,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结合实例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本章节的重难点内容,可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实施远程授课,或者教师和学生实时进行网上沟通,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二、拓宽时空范围,提升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把丰富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集中起来,变微观、抽象与远程的知识为鲜活、生动、可感受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知识,从而节约了教学准备时间,提升了教学效率。例如,讲授《电气系统设计》一节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将电气设计基本任务、基本内容、设计原理、中心环节,借助设计的实例展开分析与讲解,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印象。还可以打造模拟的电气设计实验室系统,模拟特定条件下的设计环节,引导学生展开设计原件的选定、安装方式与接线方式的实践、组件装配的设计等。从而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打破时空限制,强化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三、总结

篇5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结构组成和主要应用领域,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因此,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必须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方面考虑。现代机械产品一般都是以钢铁材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结构上加以改进,还应考虑利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只有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

(二)传感技术

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提高可靠性、灵敏度和精确度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电干扰,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对外部信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发展非接触型检测技术。

(三)信息处理技术

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信息处理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紧密相连。为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化,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包括模/数转换设备的可靠性和分时处理的输入输出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处理速度,并解决抗干扰及标准化问题。

(四)驱动技术

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广泛采用,但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内部装有编码器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

(五)接口技术

为了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必须使数据传递的格式标准化、规格化。接口采用同一标准规格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维修,而且可以简化设计。目前,技术人员正致力于开发低成本、高速串行的接口,来解决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纤维以及光藕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标准化等问题。

(六)软件技术

软件与硬件必须协调一致地发展。为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成本,提高生产维修的效率,要逐步推行软件标准化,包括程序标准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行软件工程等。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一)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年的发展,在结构、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上都有迅速提高,具体表现在:

1、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即采用多CPU、多主总线的体系结构。

2、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符合接口标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益。

3、WOP技术和智能化。系统能提供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实现二、三维加工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模糊控制等智能机制。

4、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不仅丰富了数控功能,同时也加强了CNC系统的控制功能。

5、能实现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能力,并将刀具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成到系统中去。

6、系统的多级网络功能,加强了系统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能力。

7、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用芯片及模板组成结构紧凑的数控装置。

(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IMS的实现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它打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线,以制造为基干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实现从经营决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生产实验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集成度的提高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得到更好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

(三)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它可以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按照装配部门的要求,生产其能力范围内的任何工件,特别适于多品种、中小批量、设计更改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生产。

(四)工业机器人

第1代机器人亦称示教再现机器人,它们只能根据示教进行重复运动,对工作环境和作业对象的变化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第2代机器人带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元件,能获取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做出一定的判断,对动作进行反馈控制,表现出低级智能,已开始走向实用化;第3代机器人即智能机器人,具有多种感知功能,可进行复杂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独立行动,与第5代计算机关系密切。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纵观国内外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动向,机电一体化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与传统机械自动化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近几年,处理器速度的提高和微机的高性能化、传感器系统的集成化与智能化为嵌入智能控制算法创造了条件,有力地推动着机电一体化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模拟人类智能,具有某种程度的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和自主决策能力,从而取代制造工程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二)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的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特征之二是通信功能大大加强,一般除RS232等常用通信方式外,实现远程及多系统通信联网需要的局部网络正逐渐被采用。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以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还可根据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构造研究某种新型机体,使其向着生物系统化方向发展。

(三)微型化

微型机电一体化系统高度融合了微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国外称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几何尺寸一般不超过1cm3,并正向微米、纳米级方向发展。由于微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体积小、耗能小、运动灵活等特点,可进入一般机械无法进入的空间并易于进行精细操作,故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工农业乃至国防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

(四)模块化

模块化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信息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事,它需要制订一系列标准,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企业可利用标准单元迅速开发新产品,同时也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五)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机电一体化有重大影响,使其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很多,面向网络的方式也不同。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六)绿色化

工业的发达使人们物质丰富、生活舒适的同时也使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绿色产品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资源利用率极高。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时能回收利用。绿色制造业是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众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促使机械工业发生战略性的变革,使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和设计概念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大力发展新一代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改造传统机械设备的要求,而且是推动机械产品更新换代和开辟新领域、发展与振兴机械工业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2、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王中杰,余章雄,柴天佑.智能控制综述[J].基础自动化,2006(6).

篇6

(一)“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了配合“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应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在“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生产、教育与科研任务。教学中,即要求教师强化自身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又必须提高在艺术设计方面的创新意识。“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系统地建立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框架,可以有效容纳“双师型”队伍,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有赖于教师的这些素质,因此,“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从骨干教学团队和兼职教师团队两个方面进行。

1.建设精通设计、施工、管理、教学的“双师”结构骨干教学团队第一,聘请具有丰富项目实施经验的工程师到高校任教;第二,以相关制度鼓励校内骨干教师到设计行业内任职,参与设计与专业核心课程相关的项目,之后将相关工作经验融入课堂,实现具体项目教学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2.改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第一,在骨干教师赴企业任设计师的同时,应加大力度,聘请校外行业专家兼职担任校内项目教学指导教师、校内生产性实训指导教师、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第二,应聘请在职行业主力设计师参与校内教学项目,让紧密结合行业实际的主流风格渗透到教学内容当中。

(二)开发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反映社会人才需求方向,重视多元化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复杂化,多元化课程体系能够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区域需求相结合,极具灵活性和实用性。

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依据相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建设课程体系,确立课程模块:以环境艺术设计岗位(室内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和展示设计等)能力为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企业实际设计项目为载体,按设计定位构思、设计效果表现、方案实施与施工管理的步骤进行课程设计,通过单项项目训练、专项项目训练和综合项目训练等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以及学校、企业、学生等多元参与的考核方式,进一步突出职业知识学习、职业能力训练与职业养成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特色。

2.多种多样的专业选修课

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人员数量与日俱增,各个设计项目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中型设计项目需要以团队的形式,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与室内配套设施、暖通、排水、电气等建筑工程方面的设计广泛融合,而且各种平面设计的理念也逐渐渗透进来,使环境艺术设计逐渐成为多门类技术与科技的综合展示,设计师要了解这些相关门类的工程设计内容,就需要对庞大知识体系进行统一协调,将其融为一体。因此,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止是“专”,还要够“广”。要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全面型人才,应广泛开设多种多样的特色选修课程。特色选修课程可以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充满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建议,在适应自己专业水平和满足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挑选适宜的课程。这不仅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还能调动教师定向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二、结语

篇7

关键词:数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自主探究;评价

技工学校的数学理论知识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在实训课的操作上,所以传统教学灌输大量基础知识及繁琐计算已经不能满足技校生的学习要求,再加上技校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兴趣,技校数学课存在教之无效的现象。为了改变此现象,当前,我院校的数学课一体化教学模式正在探索之中,数学课能否如实训课一样进行一体化教学,是我们探讨研究的重要方向。

一、数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念

数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数学理论知识与解决实训课的数学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以解决某个专业学习或工作任务为目的,创设一种教师主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情景,通过实践与创新,将数学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为一体。

二、数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一)课前准备

密切联系实训专业课,明确各系各专业对技校生数学教育的需求,结合数学教学特点,设定教学内容。需明确的是,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是万能化、公式化,不是优于所有的教学方式,也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须符合教材的定位和目标。目前,技工院校使用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数学》,教学内容是面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反映着职业教育重心是为学习专业课、岗位工作和职业发展作基础准备。因此,教材内容应该划分专业类别,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思想。如设计《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课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因它与物理学、电工学等学科的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正弦函数有直接关系,而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如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都是以交流电为能源的,所以学习这一课可以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

(二)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内容

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后,可操作某个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如学习《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包括图像的特点,会用“五点法”画简图,并掌握与正弦函数有关的简单的图像平移变换和对称变换,再利用正弦曲线研究正弦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等)。学习结束后,可设计一个实践项目:给出一个示波器测出的某电压/电流显示图像,请学生写出电压/电流的最大值,周期,频率等。

(三)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课程

一体化教学模式流程分情境进入——自主探究——成果评价——知识归纳——应用实践五个环节进行。(1)设计情境带学生进入课堂学习任务,要合理且有吸引力,符合学生生活环境。如对《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课,从实际生活中的常见电器,如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入手,指出它们都是以交流电为能源,贴近生活,加深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数学》的联系。(2)学生自学或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是教学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以学生独立探究或同学合作、师生互动的方式开展,教师在设定学习任务时要简练、分层次地设计任务,学生能利用现有的知识顺利完成任务。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查阅、观察、对比、猜想等不同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这种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集体讨论得出本课的重要知识点,比学生被动吸收课本上的知识点要生动、深刻,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的团结精神。(3)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要选择具有代表性或是争议性的结论进行探讨,要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互相结合,通过探讨,力求得出正确的统一的结论。(4)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的知识点往往是分散的、局部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出系统、连贯的数学知识。(5)学生通过完成实践任务检验所学到的知识点,不仅使知识点得以巩固和升华,也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一体化教学结束后,要进行教学评价,总结经验

完成一次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后,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总结,如:完成过程中应用到哪些数学知识,哪些专业知识,是否与学生讲解?在操作过程中教师或是学生遇到了什么难题,是否解决,如何解决,解决效果如何?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实训课是否有差异,在哪一方面?学习结束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通过总结本次教学模式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可在下次的教学中扬长避短,使学生的探索更加富有意义,更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篇8

关键词:优化制粉工艺 提高出粉率 技术对策

根据对制粉工艺优缺点的分析,在把握制粉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对制粉工艺优化和创新的思路。针对原有常用粉路研磨系统进行改进,巧妙结合适当的撞击和剥皮工艺,以达到更好的麸皮和胚乳的分离效果。同时对制粉设备提出了选型工艺要求和管理优化,进一步保证了制粉效果的提升。小麦出粉率是一个重要经济技术指标,现在大部分面粉厂一般是以粉麸比来计算。在保证面粉质量前提下,出粉率越高,生产成本越低,厂家获得利润越大,因此,在生产过程比较稳定情况下,应当尽量提高小麦出粉率,这是制粉企业的追求最大目标。

一、原料的质量和着水润麦

1.容重是衡量小麦质量最重要的指标。每一品种的小麦都有不同的容重,容重大的小麦出粉率高。籽粒呈椭圆且腹沟浅的小麦比籽粒细长且腹沟深的出粉率也高。籽粒皮薄比皮厚的小小麦容重值高麦容重值大,出粉率自然会高一些。

2.小麦入磨前必须达到净麦质量要求,为保证小麦出粉率,我国面粉厂要求净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尘芥杂质不超过0.3%,砂石不超过0.015%

(2)粮谷杂质不超过0.3%-0.015% , 小麦经过清理后,灰分降低不高于0.5%-0.6%

(3)保证入磨净麦有最佳水分。

3.如果杂质多,不但影响出粉率,而且面粉质量也会下降,所以应加设初清装置,一般是一台圆筒式初清筛和一台自衡振动筛,合理配置两台设备的产量和筛孔尺寸,使小麦进入主车间之前,得到初步清理大杂及部分不完善粒,不仅减轻清理车间负担,而且对提高研磨效率,保证高出粉率创造条件。

4.润麦应使各麦粒间含水分均匀,有适宜入磨水分;对研磨前小麦着水,并完成一定时间润麦,使胚乳软化,麦皮变韧。从感官上说??用手握上去有一种滑腻的感觉,用牙咬上去不疲不硬,带有发酥的感觉,如果拿手抓一把入磨前小麦,攥一下,伸开手掌,有数粒小麦粘在掌心表面,证明小麦着水恰当。

5.如果润麦水分过低,则小麦的胚乳较硬,皮层与胚乳不能彻底分离,麦皮韧性不够,皮层与胚乳结合依旧紧密,需要较大研磨压力,极易造成粘附在皮层上胚乳剥刮不下来,麸皮含粉较多,降低出粉率。如果润麦后水分过高,虽然减弱麦皮与胚乳结合力,麸皮与胚乳容易分离,但由于物料潮湿,流动性差,不能很好分级,筛理困难,引发糊筛现象,面粉难于筛出。因此,不但出粉率降低,成品水分超标,且不易储存。

二、技术特性配备是影响出粉率的因素

1.为了使皮磨系统造好心,心磨多出粉,皮磨齿辊采用D-D 排列,小齿角,小斜度,而心磨齿辊采用大齿角,密牙齿,大斜度,尽管短粉路不用光辊,只要保证去心磨料纯,也可达到同样研磨效果,所以要求分级筛网1 皮-4 皮目数由16W依次增加到32W加上撞击松粉机使用,进入平筛物料难免混入麸屑。为保证平筛所出面粉质量,平筛粉筛应加密,如生产特一粉,前路采用11XX,后路采用12XX。

2.在研磨系统中,渣磨作用是把附在麦皮上胚乳刮下来,把粗粒磨细,为清粉系统提纯打下基础,所以渣磨至少设二道。不少面粉厂只设一道,且生产过多面粉,正常情况渣磨取粉率小于8%。在筛理设备中,用的最多的高方平筛,除用它筛出面粉之外,还必须把研磨后物料分级,分离出各种在制品,如麦心、麦渣、粗粒、粗粉,采用筛孔大小不同,组成长短不一样的筛理流程。假如配置不尽合理,将产生“筛枯”、“未筛净”。另外,1 皮和2 皮主要是生产大量买渣、麦心3 皮、4 皮尽可能刮净胚乳。保证麸皮完整,进入心磨系统物料符合“同质合并”原则,不能出现灰分相差悬殊物料进同一对磨辊进行研磨。制粉工艺中,在制品应分级处理,杜绝回路。如果是检查筛的筛上物,可进行3 皮筛,循环筛理,对面粉质量影响不大。

3.在制粉生产中,不仅应注意观察每台设备运行情况,发挥其最大效能,且处理好研磨与筛理关系,因为二者是小麦制粉工艺中两个最重要工序,两者配合得好,才能提高出粉率,这是面粉厂取得效益关键所在。

三、磨粉机操作与管理

1.三分工艺,七分管理。只有精心操作,才能生产高档面粉,减少面粉中麸星含量。生产实践证明,在同一生产线,相同原粮,磨粉机操作是否恰当,出粉率相差2%??面粉灰分相差0.2%,吨粉电耗相差8-10度。

2. 任何一条生产线都有一定流量范围,只有一个最佳工作流量。如1 皮入磨流量为800-1200 kg/cm・24h,操作适宜可达1500kg/cm・24h,可见正确操作对生产工艺影响之大。

3. 在磨粉机操作上,前三道皮磨剥刮率对最终小麦出粉率影响至关重要。在中路出粉工艺中前路皮磨应大量造渣、造心、向后路分配物料,尽量减少麸皮破碎。1 皮只需将麦粒破碎3-5 块,剥刮率35%,取粉率3%-5%;2 皮剥刮率45%-50%取粉率5%-6%;3 皮形成新渣,剥刮率45%-55%,取粉率4%-6%,保证最大限度有粗粒生成,虽然三道皮磨应放松轧距,推行轻碾,但必须保证前三道皮磨剥刮率早90%以上,才能为提高出粉率打下良好基础,否则,麸屑会混入面粉,难于筛出,不仅影响出粉率,还会使面粉质量下降,这便涉及到管理问题。在管理方面,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考核评比,奖罚严明,统一合作,制度健全。防止出现多人干活都不管,上下左右不相关。常见管理问题有:清理车间一人能干好,往往用三、四个人还干不好,导致出粉率低,看似都有责任,其实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没责任。还有如二楼磨粉机流量已变,麦间一楼操作工作却不知道,明知磨粉机带病运转,也不反映不上报。总之,管理是磨粉机操作技术得以充分发挥保证,它不仅影响研磨效率,也直接决定小麦出粉率。

四、麸粉最大限度分离

1.小麦工艺性质对麸粉分离影响。不同种类小麦,其麸粉分离难易程度不同。硬质麦比软质麦具有较好工艺性质,硬质麦在制粉过程中可得到大量麦渣、麦心,且皮层与胚乳结合力差,胚乳容易从麸皮上刮净,麸粉分离效果好。如果加工软质麦,在研磨系统工艺设计中,最好增加一道皮磨,加强对软质麦皮层剥刮作用减少麸中含粉量。

2.磨透、筛净、分清是降低麸皮含粉重要措施。磨透就是使麦皮上胚乳最大限度被剥刮下来,后路皮磨一般采用锋一锋排列,选用较大齿角和较大前角,更有利于刮净麸皮,提高出粉率。筛净就是使筛理物料中应筛下物得到最大限度分离。为了使筛下物及时、准确通过筛网,考虑加长筛理路线,但必须控制物料厚度,避免“筛枯”,影响面粉质量。一般2 皮采取双进口,前5 格撇出大麸片,再用5 格筛出小麸片,10 格筛粉,最后4 格分级,这样足以将应筛下物筛净,降低麸皮含粉。分清是指平筛中物料分级适当,设置分级筛(重筛)目的是分出麦渣、麦心、纯化在制品,实现“同质合并”,提高研磨效率。否则??如果分不清,就为下道磨提供混浊料,研磨困难;只有先分清,才会筛净面粉,达到麸粉彻底分离。

3.打麸机(刷麸机)对麸粉分离影响。打麸机作用是将粘附在麸片上胚乳颗粒分离下来,穿过筛孔,成为筛出物,而麸片则成为筛内物料,实现麸粉分离。它是粉路中处理麸片含粉。当然,也有设在前路或中路皮磨系统平筛之后,降低后路皮磨负荷,有助于提高研磨效率。

综上所述,从优化制粉工艺入手,针对影响出粉率的各种因素,强化技术特性配备,在生产过程比较稳定情况下,尽量提高小麦出粉率,以提升粮食企业的效益。

参考献文:

篇9

论文摘要:目前,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音乐方面的文本资料繁多,识记理论复杂,在传统的学习与交流方式中存在着形式单一、学习媒体落后、怠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的主体性等许多不足,这些因素已经妨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在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的方面接受中国传统音乐的交流。为此,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音乐的学习与交流,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对知识丰富内涵的理解与把握,扩展其艺术文化视野。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属于当代音乐家创作的音乐。在我国学术界,通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或以后所发生的具有传统音乐形态的音乐,划归于传统音乐的范畴。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民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可以说,中国传统音乐在它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从律制、音阶、宫调、音乐形态特征、文化传统到民族思维方式,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是东方文化的集中表现之一,有着独特的价值系统和思维方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块瑰宝。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可以开阔文化视野,了解与把握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与特质,加强的历史责任感。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音乐学习与交流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传统音乐学习与交流存在的问题

1.1人类思维网状结构与传统教材组织上的线性有序特征之间的矛盾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类的思维记忆具有联想特征,在阅读或思考问题时经常从一个概念或主题经过联想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是一种非线性的、纵横交织的网状结构。目前国内出版的所有中国传统音乐教材,在学习内容组织上均体现出线性、有序的特征。在这种线性的内容组织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对知识的摄取难免被动、程式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其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

1.2文本资料过多、识记理论复杂趣味性少与学习兴趣之间的矛盾

国内传统音乐学习与交流多年来一直存在着纯文本资料过多、各民族传统音乐独立单处、针对性研究、形成不了一条主线的缺憾,这是专家根据自身研究方向进行的单一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造成的。

1.3手段陈旧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繁重的学习与交流内容

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与交流一般都以专家口头传授为主,加入一些视听资料,无法及时地展现知识信息,专家的讲授受到限制,授课的视听效果不能做到步调一致,讲授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地反馈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者。如中国传统音乐讲授、中需要介绍到各个时期大量的谱例,传统的讲授方法只能通过专家的板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观看,然后做谱面上的分析,或者利用钢琴即兴演奏,动作示范只能是局部的,学习者很难把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毕竟钢琴的音色是单一的,表达音乐风格的准确性不能尽如人意。

2多媒体技术对传统音乐学习与交流的积极作用

2.1多媒体技术可以扩展和放大信息空间

用多媒体技术处理的信息可以呈现出多样化和多维化,使那些抽象难懂,用语言不易表达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一目了然。多媒体课件利用“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在课件中重新组织编排讲授信息,将讲授内容整合为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专家在授课时就可根据讲授思路在不同章节之间、章节内容知识点之间灵活“跳转”,及时获取课件上的相关信息来辅助讲授。

2.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缩短了学习者将信息转变为知识的过程.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散发式的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多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正符合中国传统音乐讲授的需要,它可以实现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非线性的信息传输与交流,帮助学习者建立思维、改善思维、减少思维过程中的弯路,较快的接近学习目标;多媒体的引入还能把声音和谱例完美结合,实现音色和风格的统一,完成音乐风格的具象化,使学习者能够身临其境。

2.3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符合时代要求

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为我们传统的外国音乐讲授手段和方法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这是中国传统音乐讲授过程别重要的,学习者的认知当然需要从别的教材、工具书中汲取一些专业信息作为补充,但是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讲授手段的信息集成优势,则会大大扩展原有的讲授资源。

3多媒体技术在中国传统音乐学习与交流中的应用

篇10

英文名称:Mechatronics

主管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主办单位: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080X

国内刊号:31-1714/TM

邮发代号:4-56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机电一体化》(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主管,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主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机电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