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06:1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融资租赁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融资租赁银行借贷合同操作流程
融资租赁是以融资为直接目的信用方式,它表面上是借物,而实质上是借资,并以租金的方式分期偿还。现代租赁通过融资与融物、投资与贸易的结合,不仅是设备投资、产品促销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利于技术更新、产品升级、引进外资、扩大出口。融资租赁通过"租鸡生蛋,卖蛋还租,赚得蛋鸡",承租人不需立即支付所需机器设备的全部价款,并可利用租赁物所产生的利润支付租金。在租赁业比较发达的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融资租赁业年平均增长达30%,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
相比银行借贷进行的融资,融资租赁具有以下优点:
1.产权关系不同于银行信用。银行信用中银行失去了对资金的所有权、拥有债权;融资租赁在租赁期同仍有对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承租方仅有使用权。融资租赁通过融资避免了资金挪用现象的发生,有效防止了资本形成过程中的资金转移,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2.提供信用的要求不同。银行提供信用一般要求借款单位有一定数量的自有资金,按规定要占借款额的30%,融资租赁则无此限制。
3.资金回收方式不同。银行贷款一般是一次性还本付息,借款单位往往感到还款压力大。而融资租赁不仅可以分期付租金,而且租金支付方式及每期所付租金数额比较灵活,有利于企业的资金周转。
4.手续简便,时效性强。与申请银行贷款的繁琐程序相比,融资租赁的手续则要简单得多。将融资与融物合为一体,可以使企业早投产,早见效益,抓住机遇。尤其是进口租赁中,租赁公司可代签进口合同,利用其专业优势,这会大大地缩短进口时间。
一项融资租赁合同的签订与执行,会涉及到租赁公司、资产供应商、承租人3方,各方基本业务操作流程如下:
出租人操作流程:
受理客户租赁业务申请——》为客户提供租赁方案等金融服务——》洽谈与调查租赁项目——》签定正式合同落实合同条款——》对项目实施监管。
供应商操作流程:
与承租人谈妥租赁资产与价款等——》与出租人签订商务合同——》直接向承租人交付租赁资产——》收到货款后,向出租人提供销售发票。
承租人操作流程:
向租赁公司申请租赁——》填租赁业务申请书——》按出租人要求提供资料——》项目谈判——》按时交纳租赁款项,支付各种履约成本(租赁资产的维修费、人员培训费、保险费),直至租赁业务终止。
在操作流程中,最关键的是租赁方案的谈判与设计。虽然随着每一个交易对象的不同,租赁方案会有所改变,但通常融资租赁合同包括以下内容:
1、租赁利率。各公司的利率也是根据承租人和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变动,大多数情况下和银行贷款利率相当或略高一些。
2、租赁期限。一般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75%以上)。
3、付款方式。租金的付款方式比较灵活,根据双方谈判结果,可以选择月付、季付或者半年付。
4、期末处理方式。一般来讲,租赁公司会要求承租企业在租赁期满留购设备,但也有商定其他处理方式的。
除此之外,租赁合同会要求承租人负责租赁资产的日常维护、保险等费用,有的合同会涉及出租人应得的承租公司的利益分享。
融资租赁是一种通过短时间、低成本、特定程序把资金和设备紧密结合起来的资金融通方式,对我国企业来说,融资租赁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规避贸易壁垒,扩大利用外资
融资租赁具有其他出口方式难以比拟的优点。国与国之间贸易都有一定的限制,通过融资租赁可以避免“直接购买”的限制,从而突破贸易壁垒,在不违反WTO规则情况下迂回进入国外市场。另外通过融资转租赁的方式还可以打破一些国家的金融管制,避免直接融资的限制。同时,租赁业务不纳入一国的外债,可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降低外汇融资风险。能有效规避进口国的各种关税及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限制,扩大国外市场份额,有利于产品的竞争
避免通货膨胀及利率、汇率风险
采用融资租赁可以先得到设备,再用设备产生的效益去还钱。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情况下,设备的价格必然不断上涨,而融资租赁的租金是根据租赁签约时的设备价格而定,在租赁期间几乎是不变的,因而企业不会因通货膨胀而付出更多的资本成本。如果从国外采购租赁物,需要使用外汇。融资租赁可以将外汇折算成人民币后,以人民币计价租赁,可以使承租企业避免因人民币贬值而带来的汇率风险。由于融资租赁在开始时就采用固定利率,承租企业还可以避免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取得税收优惠
国家为了鼓励投资,专为融资租赁提供了税收优惠政策。税法规定融资租赁按租赁物法定折旧期限与租赁期限孰短原则确定融资租赁物的实际折旧期,可加速折旧,扩大当期成本,降低当期所得税的交纳,使承租人享受到延缓交税之益。
优化资产结构
融资租赁融资租赁可优化资产结构,能以较少的租金支出获得100%的设备使用权,并可做到常租常新,降低了设备投资的资金压力和折旧风险。此外,根据《破产法》,租赁资产所有权属租赁公司所有,不列入破产财产。
另外通过“出售回租”的方法企业先将自己的设备出售给融资租赁公司,然后再从租赁公司将设备租回来使用。企业通过这种“回租”,将物化资本转变为货币资本,不影响企业对财产继续使用。而且保持了资金的流动性。
融资费用低廉
融资租赁的租金,初看比银行的贷款利息要高。但融资租赁是组合服务,租金中包含了项目评估和设备选型等前期工作费用,还包括设备采购与服务上的费用。如果把这些费用计算在内,银行贷款的费用则高于租赁的费用。除此之外,租赁项目还可以享受加速折旧的实惠,可见从资金整体成本上看,融资租赁要合算得多。
中小企业的融资良方
融资租赁非常适合小企业的现金流紧张的特点,为那些资金匮乏的中小企业扩大购买力,节省了现有流动资金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一般中小企业因为资信问题,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融资租赁对企业的信用要求较低,使大多数中小企业都能通过该方式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通过融资租赁,企业突破了原先的资金限制,可以尽早获得所需设备,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聪明的企业家决不会将大量的现金沉淀到固定资产的投资中去,固定资产只有通过使用(而不是拥有)才能创造利润。”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了解到融资租赁的实质意义。
据2004年《世界租赁年鉴》统计,我国的租赁额仅占国内资本市场份额的4%,这一比例比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要低,而亚洲地区平均为8.2%。目前在融资租赁的市场渗透率方面,美国为30%.德国为18%,日本为8%,韩国和我国香港等一些国家及地区现代融资租赁的设备金额也都占到当年设备投资额的20%左右。我国20多年来的融资租赁总额累计还不到2000亿美元,只相当于美国2002年一年的租赁额。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整体实力太小,远远不能发挥其促进投资的潜在功能。这种局面并非只限于我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的从简单的融资与融物时期到创新性和经营性租赁阶段过程中也普遍出现过。因此,我们不必过于悲观。应该看到,当前我国融资租赁业困难重重,但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后劲,这不仅是因为它在我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租赁市场的渗透率还很低,更为重要的是潜在的市场还未充分开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振兴我国租赁业主要应着眼于观念的转变,重新认识和定位融资租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融资租赁业务目前存在的各种困境,使之重获生机。
为此,政府和企业应共同策应形成合力,就政府而言应加强政策导向,一举税收、外汇等优惠政策来引导融资租赁的方向,将融资租赁业务集中到经济发展重点扶持的项目上,而不是引进奢侈品合国民经济发展并不需要的行业,从而使之服务于宏观调控的目标。就企业而言,特别是我国的一些机电产品,如纺织机械、水电、火电发电机组、机床等生产企业要借鉴西方大公司如美国通用电气、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做法,在企业内部设立租赁部,或直接设立附属于企业的租赁公司,充分利用融资租赁直接向海外推销产品,将制造商与用户有机联系起来,以达到抢占和保持国际市场份额的目的。当然,除了制造厂商之外,其它类型的公司也要积极利用融资租赁这一平台,在时机成熟时大胆走出国门,开拓融资租赁业务。总之,只有政府和企业通力合作,充分认识到融资租赁业务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蓬勃发展的今天,积极开发和利用融资租赁业务、充分发挥其优势,使之成为带动整个租赁业务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必然能为我国融资租赁这一朝阳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和生机,使之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租赁还是购买》(美)罗伯特普里查德等上海翻译出版社
《租赁经济研究》黄秀清商务印书馆
篇2
关键词: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
根据国际统一私法协会《融资租赁公约》的定义,融资租赁是指这样一种交易行为: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请求及提供的规格,与第三方(供货商)订立一项供货合同,根据此合同,出租人按照承租人在与其利益有关的范围内所同意的条款取得工厂、资本货物或其他设备(以下简称设备)。并且,出租人与承租人(用户)订立一项租赁合同,以承租人支付租金为条件授予承租人使用设备的权利。
我国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准则(租赁)对融资租赁的定义为“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
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融资租赁的行为是20世纪8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的,以1981年中日合资的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为标志,经过二十多年时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回顾这些年,我国的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是曲折的,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开始—高速膨胀—行业停滞整顿—规范化发展。在高速膨胀的阶段,融资租赁业对我国的整个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加快中小企业的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与国际水平还有差距。
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创新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对于融资租赁机构来说,绝大多数资产是以应收租金的形式存在的。如果将这些资产通过证券化方式进行运作,无疑会大大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也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合理调整公司的信贷资产结构,提高财务安全性。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实施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是指以租赁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租金)为支持,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进行融资,并将租赁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进行分离的过程。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基本过程可描述如下,由融资租赁公司将预期可获取的稳定的现金收入的租赁资产,组成一个规模可观的“资产池”,然后将这个“资产池”销售给专门操作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PurposeVehicle,SPV),由SPV以预期的租金收入为保证,经过担保机构的担保和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向投资者发行证券,筹集资金。
(一)运作机理
1.隔离风险机理。本质上讲,租赁资产证券化是租赁公司以可预期的现金流为支持而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金流剥离、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构成了租赁资产证券化操作的核心。隔离风险机制是金融资产证券化交易所必要的技术,它使租赁公司或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资产风险、破产风险等与证券化交易隔离开来,标的资产的风险不会“传递”给租赁资产支持证券的持有者。
2.组合资产机理。组合资产机理是指依据大数定律,将具有共同特征的租赁资产汇集成资产池,虽然并不消除每笔租赁资产的个性特征,但资产池所提供的租赁资产多样性可以抑制单笔租赁资产风险,整合总体收益。组合资产机理是租赁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基础。
3.配置资源机理。配置资源机理是指将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实现多方共赢。配置资源机理是租赁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推动力。就租赁公司而言,可以通过租赁资产证券化,提高资产的流动性,改善自有资本结构,更好地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就证券化特设机构SPV而言,可以通过收购租赁资产,发行LBS,从中获利;就投资者而言,可以获得新的投资选择机会和较高的收益。而承销、评级、担保等中介机构参与租赁资产证券化运作也可以扩大业务领域,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模式选择
美国等国家资产证券化的成功经验表明,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模式主要有三种:表外模式、表内模式和准表外模式。
1.表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融资租赁公司将融资租赁资产经过整理分类后“真实销售”给SPV,真正的实现了风险隔离。SPV合法持有资产后,将它们重新组合建立“资产池”,经过担保机构对该证券产品进行担保,再经过信用评级机构对该证券产品评级后,通过券商发行,最后在证券市场上流通买卖。
2.表内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融资租赁公司并不需要将融资租赁资产出售给SPV,而是将其融资租赁资产继续留在公司内,即债权资产仍留在融资租赁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由融资租赁公司自己以融资租赁资产为抵押发行抵押债券。融资租赁公司虽然能筹集到资金,但租赁资产还留在租赁公司,那么公司就有产生风险的可能,表内模式并没有起到风险隔离的作用。
3.准表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融资租赁公司成立全资的或控股子公司作为SPV,然后把融资租赁资产“真实销售”给SPV子公司,经过该子公司的一系列操作,再经过相关的机构进行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最后将该证券在证券市场发行。
表外模式相比较表内模式,租赁资产真实销售,融资租赁公司和租赁资产脱离关系,完全实现了风险隔离,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风险更小;准表外模式和表外模式相比,融资租赁公司得成立一家子公司作为SPV,但是融资租赁公司可能对SPV的业务并不擅长,自己经营SPV难免会有风险。通过对比表明,表外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也是最适合我国的情况。
(三)过程设计
第一步,融资租赁资产的分离。融资租赁公司将融资租赁资产按不同的期限不同的规模进行归类整理,以备出售给SPV。第二步,SPV的设立。SPV是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而专门注册成立的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作为证券化机构的实体,本文假设SPV设立在国外。第三步,出售融资租赁资产。融资租赁公司将租赁资产整理后合法的出售给SPV,由SPV运作资产支持证券。第四步,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发行这种资产支持证券时,得寻找一家公司对租赁债权给予一定的担保、支持,从而提高债券的信用等级,吸引投资者购买证券。第五步,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一般来说,各种债券的发行都需要有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信用评级机构对这种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从而扩大债券的影响,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欲望。第六步,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证券公司根据该证券的实际情况编制发行说明书,向发行对象阐明发行证券的性质、数量、面值、认购方式、回报率、回报方式、内在风险、市场交易等相关内容,并向有关的主管部门申请发行登记,经许可后向社会公开发行。第七步,证券交易。投资者购买证券后,可以持有至到期日结清本息,也可以在证券市场出售兑现。第八步,租金的管理。受托人(一般为信托公司)接受委托管理租赁资产,按期收取租金,并在证券到期之后,向投资者支付本金和利息。
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
从2007年开始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至今已经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使很多人谈资产证券化色变,原因是美国次贷就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形式。可见资产证券化也会给银行、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比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金池的质量与价格风险等。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也同样会面临这些风险。但资产证券化是近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的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它不仅是一种金融工具的创新,而且是金融市场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极大地促进了一国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因此,我们并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放弃这种优质的金融创新,完全可以在总结我国资产证券化探索中的实践经验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良好的资产证券化环境和提高监管质量来防范风险。
(一)构建良好环境
建立健全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体系。需要尽快制定《资产证券化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SPV的法律地位、性质、行为能力、证券发行、二级市场转让流通、投资主体、证券化资产的真实出售、破产隔离,以及相关的会计、税务、土地注册、抵押、披露等制度做出明确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使资产证券化业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运作、降低风险。
选择信用高、实力强的金融机构作为SPV。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增级制度与评级中介机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营造资产证券化的市场基础。加强国际合作,打造资产证券化的国际渠道。
(二)强化业务监管
资产证券化衔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其涉及部门众多。而我国财政部、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如何形成合力,达成共享利益、共同监管的局面,这是防范资产证券化风险、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1.监管理念。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动态博弈。从博弈论观点来看,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好似跷跷板的双方,他们不断地适应彼此,形成“管制——创新——放松管制或再管制——再创新”的辩证形式,共同推动金融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激励相容。金融监管成为金融创新动因的重要条件是激励相容、鼓励创新的监管理念。监管应当是符合和引导而不是违背投资者和银行经理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风险导向性的审慎监管。风险导向性的审慎监管强调动态和更富灵活性的监管,提高监管的风险敏感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资产证券化引入内部评级法其目的就在于增强资本充足率的市场敏感性。并提出监管当局可以视风险转移程度对资本重组要求进行灵活调整等方面都体现了风险导向性的监管理念。
2.监管的主体和目标、方式和内容。监管主体和目标。对于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机构,美国为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监管目标是保护投资者利益,以促进市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监管方式和内容。在监管方式上,美国、日本和韩国均为市场为主导的集中监管模式,实行注册登记制。我国资产证券化监管方式也应该是市场为主导的集中监管模式,就目前的实际看,实行注册登记制尚有困难,可以实行审批或审核制。在监管内容上,我国监管的内容包括主体资格的认定、证券化品种、交易结构的审查、资产池技术性指标的审查、各种合约关系结构的审核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审查信息披露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与及时性。
参考文献:
1.赵宇华.资产证券化原理与实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摘要】飞机租赁业发展,标志着航空服务业的崛起于不断繁盛,更体现着航空金融整体水平的上升,可以说,飞机租赁行业正发展到了一个历史关头。飞机租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满足民航运输业的跨越式发展的融资需求,并且改善民用航空制造业振兴的市场环境。然而当下,在我国的法律及政策背景下,飞机租赁还存在着风险并且正处于瓶颈阶段,因此发展飞机租赁的同时还应当控制风险并采取相关政策的宏观的措施,从而更大的满足航空器租赁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飞机租赁;风险;特征
一、飞机租赁的一般理论及主要形式
飞机租赁,也称航空器租赁,是指出租人在一定时期内把飞机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向出租人定期支付租金。出租人拥有飞机的所有权,承租人拥有飞机的使用权。
从租赁的范围上可分为干租和湿租。所谓干租是指仅租赁飞机的使用权。而湿租是指航空公司不仅要提供租赁的飞机,而且还要提供相应的机上的机组人员、空乘人员及机务维修人员,从而提供飞行服务。从出租人的资金来源及付款对象,可分为转租和售后回租转租赁。转租,指的是出租人从另一家租赁公司或航空公司租赁飞机后,将飞机再D租给承租使用人的一种交易。售后回租,指的是由航空公司首先将自己的飞机出售给融资租赁公司(出租人),再由租赁公司将飞机出租。从性质上可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融资租赁是指承租人从租赁公司租得自己所需要使用的飞机,按期支付租金的交易方式。经营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市场需要选择通用性较强的飞机,供承租人(航空公司)选择租用的租赁方式。
二、飞机租赁的特征
(一)飞机租赁的国内外现状
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和韩国是国际租赁业的五大强国,其中美国金融租赁市场规模近200亿美元,占美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30%,并以40%的份额在国际租赁业中独占鳌头。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产品多样,具有航空科研、试验、生产制造能力的航空体系,并成为世界上第四个生产出干线客机的国家(其余三个为美国、欧盟和俄罗斯)。但在航空租赁业方面,还只是刚刚起步。国内银行和航空企业无法占有飞机的第一所有权,而且大多数飞机都需由国内银行对外方提供担保。因此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飞机租赁市场,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国有或合资的航空租赁公司。
(二)飞机租赁的功能
飞机租赁的出现使航空公司拥有更多融资渠道的选择。在省去巨额购机费用的同时,航空公司只要按时支付租金就可以获得飞机的使用权,不仅提升了运力,也能缓解对购机资金的需求。同时,也是对国内飞机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源生动力。租赁具有一定的促销作用,若能借鉴国外航空器租赁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家相关的航空产业扶持政策,培育和发展民航、货运、航空快递、旅游、商务等不同市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便能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抢占国内支线飞机市场。飞机租赁还有助于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同时降低航空公司使用飞机的成本,从而也就提高了航空公司对飞机的需求数量。
1.我国飞机租赁的风险分析
市场风险是航空公司面临的飞机融资租赁中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对市场风险的分析应从外部环境对航空公司的影响,如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来分析。就航空公司而言,其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三大方面:一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各航空公司的价格发生变化,降低了盈利的能力;二是全球经济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对航空市场的影响;三是航材市场、航空燃油价格等因素的变化引起的航空公司成本增加。
另外,在航空租赁的制度保障方面,我国融资租赁的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尽管我国目前有一些较完善的法规,如《担保法》和《航空法》,但这些法规缺乏详细的实施细则来针对融资租赁业务的运作和实施进行解释和;;二是我国目前还不是《日内瓦飞机权利国际承认公约》的当事国,国内法律制度与国际公约内容无法对接,在国际租赁活动中,这将不利于我国航空公司在飞机租赁过程中的对外融资;三是我国的航空公司在融资租赁过程中需要到国际市场上进行融资时,由于国内法规与国际惯例的差距,造成国际融资贷款人总是担心其权利能否得到保障,国际融资贷款人往往会额外提出一些限制条件和要求以保护其自身的利益。
同时,我国飞机租赁中还存在例如利率风险、税务风险、飞机租赁残值风险等,再加上航空公司内部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我国的飞机租赁业还存在业务上的瓶颈。现代飞机融资租赁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和交易方式,是智力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高文化、高素质。但是部分航空公司并没有对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员工进行过专业系统的培训,造成他们缺乏融资风险管理、金融、保险等知识,又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够,对融资渠道调查不够,欠缺合理的调研、考察融资租赁设备的生产能力和性能。专门人才的缺乏给航空公司融资租赁飞机业务埋下安全隐患。
三、改善飞机租赁业发展现状
首先,要改善飞机租赁业的环境应加快立法与相关经营规则制定。主要涉及经济法律、税法、财政和会计法中有关租赁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对税法和会计法,涉及航空租赁方面的条款,修改执行细则。为融资租赁市场的规范与发展创造良好的促进的法律环境。同时,还应该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外汇管制门槛。迫切需要国家能简化审批程序,如将飞机引进批文和外债批文审批合并处理、减少对外付汇的审批等。
当然,大力培养租赁专业复合型人才也是当务之急。飞机融资租赁不仅是资金密集型,还是智力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业务。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要求具备金融、保险、信托、法律、国际贸易、税收、财务会计以及飞机性能等领域的专业知识。
总之,有重点改进市场环境,发展航空租赁是当前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对于推进航空运输业的大发展,对于重振航空制造业,对于金融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对于多角度的内需挖掘意义重大,机不可失。
参考文献:
[1]王婷婷.飞机融资租赁发展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16
[2]吴永良.我国民航业飞机租赁模式研[D].硕士学位论文
[4]刘长林.融资租赁创新方向分析与实践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篇4
一、租赁周期理论与国际融资租赁历史沿革
(一)租赁周期理论的发展沿革 目前,国际上普遍将租赁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通常所称的“租赁周期理论”,现阐述如下:
(1)简单租赁阶段。此时,融资租赁刚刚起步,市场不成体系,信用风险是这一阶段的主要风险。
(2)创新性融资租赁阶段。融资租赁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主要表现为,市场上的融资租赁产品越来越多,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融资租赁市场也愈发规范,初步建立了一定的规模。
(3)经营性租赁阶段。经营性租赁阶段是融资租赁发展的较高阶段,此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承租人有更多选择出租人的权力,因此,出租人会努力提供更加全面的融资租赁服务以巩固其市场竞争地位。激烈的市场竞争又会使得融资租赁市场的新进入者面临更多的困难。
(4)租赁的新产品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出租人不断推出新型的融资租赁产品以参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租赁的新产品阶段就是竞争愈发激烈的产物。
(5)租赁成熟阶段。融资租赁业经过了新产品阶段的发展,逐渐进入成熟期。竞争失败的融资租赁企业会推出市场,市场竞争环境也在逐步改善,以提高服务水平;并且行业增长与经济发展将实现同步化。
上述将租赁周期理论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在理论上指导了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进步与发展;也为我国制定不同阶段的相应政策提供了思路,为租赁周期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二)国际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
(1)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概况。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我国的融资租赁业也经历着相同的变化。其过程曲折艰辛,但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在发展过程中成绩斐然;图1是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走势图。
如图1所示,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调整期后,自2007年起,我国融资租赁业开始了迅猛发展,租赁额也不断攀升,呈现一幅日益繁荣的发展景象。
(2)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融资租赁业在我国开始发展起来,虽比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业开始晚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但是,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这三十多年来,我国的融资租赁业也日益得到发展壮大,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如图2所示:
1980年至1986年:初始创立。在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初始创立阶段,我国出现了融资租赁企业,这些企业和我国的融资租赁业一起开始了对融资租赁业的探索;和所有新生事物的发展一样,在我国融资租赁业初创时期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企业资金过少,融资租赁资产也较少,融资租赁企业对融资租赁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等,这就为日后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的发展留下了许多严重的问题。
1987年至1996年:迅猛发展。在我国融资租赁业迅速发展时期,融资租赁企业陆续产生,融资租赁业务量也急剧增加,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但当时,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健全的政策法规来帮助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是以当时的发展是忽略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发展。
1997年至2000年:风险全面爆发。在这个发展阶段,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资产量十分巨大,但是这一巨大的资产并非融资租赁企业自有的,而是通过高息贷款等方式获取,这使得很多融资租赁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巨大的周转资金压力,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
自2001年以来:规范发展。融资租赁业的规范发展时期,我国逐步完善了融资租赁业的政策、法律、法规和税收等的建设,从而规范了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行为;与此同时,关于融资租赁的理论研究也日益增多,这也有助于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二、国际融资租赁发展存在的困境
(一)宏观发展困境 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健全发展必须依靠良好的宏观环境,即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国家相关政策、行业监管体系等。
(1)缺乏宽松的政策环境。在融资租赁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对融资租赁企业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些优惠政策却是杯水车薪;我国融资租赁企业的发展无法获得大量的资金,因为政府缺乏对融资租赁业的投资,银行方面也没有相应的贷款项目,而对于融资租赁企业而言,他们又无法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相关操作,所以这就使融资租赁企业的运营缺乏相应资金。
(2)缺乏完善的税收政策。发达国家政府为本国的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其中就包括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但是在融资租赁业发展初期,我国政府并没有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这其中也包括了没有形成一套相应的符合融资租赁业特点的税收体系。
(3)缺乏有序有效的监管体系。目前,我国尚无一个全国性的针对融资租赁业的监管机构,各种不同的融资租赁企业分别在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运作。这就导致了对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上的分散和混乱情况的出现,国家也不能及时对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布局。
(二)微观发展困境
(1)融资租赁业务种类单一。我国融资租赁业从一开始就走了一条与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完全不同的道路,我国大多数融资租赁企业采用的是经营式融资租赁的方式,即主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再行租赁的经营模式,这就使融资租赁企业可供选择的租赁方式寥寥无几,融资租赁企业也无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
(2)租赁公司主体单一。我国目前合法的融资租赁企业有两种,即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其中大部分是金融机构型的。这种过于单一的融资租赁企业形式使我国融资租赁业的无法全面发展,融资租赁业的功能无法得到完全释放。
(3)缺乏租赁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我国大多数人认为融资租赁只是银行业务和传统出租业务的简单组合。其实不然,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使得我国真正懂得融资租赁业务、又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这从根本上也限制了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三、国际融资租赁创新模式分析
(一)租赁方式方面的创新 一般而言,融资租赁的当事人基本有三方,分别是出租人、承租人和供货人,涉及的合同有两类,即购买合同和租赁合同。而通常所说的融资租赁就是在这三方当事人之间通过两类合同确定的一种债券债务关系。最基本的融资租赁方式莫过于直接购买式的融资租赁,基于此,可以变换出多种其他形式,如经营性租赁、转租租赁和回租租赁等;这些变换出的多种租赁形式在世界很多地区已经流行开来了;此外,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还有诸如风险融资租赁、抽成融资租赁等新型的融资租赁方式被国内外一些融资租赁企业开发出来。这也加速了融资租赁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二)租赁资金来源方面的创新 融资租赁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融资租赁企业的融资能力会直接影响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为了融资租赁业的持续发展,融资租赁企业必须关注金融市场,合理利用金融市场的力量,以解决融资租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
(1)与信托资产的合作。现展的租赁业务是以一种以实物为载体的融资方式,促进信托业与融资租赁业的合作将是融资租赁企业扩展资金来源的重要方式。与信托业合作,让信托企业促成投资人和融资租赁企业的合作,即共创资金信托计划,以扩展融资租赁企业的融资渠道,扩大其资金来源,并建立完善的融资租赁资产的退出机制。另外,投资人也可以委托信托企业进行信托投资,使融资租赁企业成为投资人与信托公司连接的纽带,以促成融资租赁业务。
(2)与保险业的合作。与保险业合作,即是让保险企业将保险资金投资到融资租赁业之中,让保险企业和融资租赁企业达成“双赢”。保险企业的资金流入到融资租赁企业之中,可以扩展融资租赁企业的资金来源和壮大其资金实力,在帮助我国融资租赁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保险企业的发展。保险业资金为融资租赁企业的资金运转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而这也为保险资金提供了新的运用渠道;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保险企业的风险,继而降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与商业银行等机构的合作。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我国居民的存款,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充分考虑其资金的流动性;而融资租赁企业需要的租赁资金一般是中长期投资。融资租赁企业与商业银行在资金方面的合作,既可以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期限适合的中长期资金支持,也可以促进商业银行在信贷方面安排更加合理的融资产品组合,这也可以为商业银行分散信贷风险,增加利息收入。
(三)租赁交易退出机制方面的创新 融资租赁企业的资金来源不同,负债期限也不同,所以经常会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以往对于这种情况,企业会进行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但随着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以往的流动性资产管理方式和负债管理方式多租赁业务已不再适用,或是由于资金期限长短不一等原因致使融资租赁企业无法控制流动性不足等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租赁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解决机制。它可以帮助融资租赁企业解决企业资金流动性不足等问题,类似证券市场的股票等产品一样,租赁证券化的产品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流通,这就能帮助租赁证券的持有者及时变现来提高资产流动性,解决企业资金不足或资金来源匮乏等问题,从而为其运作新的租赁项目提供了可能。
四、国际融资租赁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对融资租赁的扶持力度
(1)税收政策方面。一国政府对融资租赁业发展给予政策优惠力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融资租赁企业发展融资租赁项目的积极性,这说明优惠的产业发展政策对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特别是初创期的发展尤为重要。与其他成熟的金融行业相比,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尚不成熟,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此时就更加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我国政府可以借鉴国外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模式,采取投资减免税、加速折旧等鼓励性优惠政策,加速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也以此来制定一套完善的融资租赁税收法律体系,以规范其发展。
(2)信贷政策方面。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资金方面,如缺乏资金来源,融资方式有限,融资成本过高等;所以,我国政府应该适当放宽针对融资租赁企业的信贷政策,在信贷方面给予其大力支持,以缓解其资金压力。
(3)风险保险制度。融资租赁业在我国发展至今,一直都存在着较高的租赁风险,而且租赁项目的收益也较低,租赁企业的经营状况也会受此影响。
对于上述问题,建议融资租赁企业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建立一套健全的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即在于租赁项目相关的供应商、出租方、承租方、担保方等各方当事人之间建立起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租赁经营机制;开发不同类型的租赁信用担保业务。信用担保机构可以开展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租赁信用保险等业务,对价值高的租赁物要承租人购买与租赁期相同的租赁保险,以降低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尚没有一套针对融资租赁业的规范的法律体系,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融资租赁企业行为,使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凭,这样可以促进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规范发展,从而更有效地调整融资租赁交易行为的进行。
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是融资租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保障。制定一套专门针对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法律,可以规范融资租赁企业的创建、经营、租赁行为、资金渠道以及违约责任等的确定,使之能更加有效的进行。
另一方面,因为我国管理体制的特殊性,所以,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健全融资租赁行业的管理体制,基于此,我国更应该强化对这方面的管理,并加快相关立法的进程,以建立统一管理体系,使其能良好、有序、持续的发展。
(三)整顿资源,大力发展厂商融资租赁 计划经济时期,各种资源、设备的流通模式主要是由各种设备的供应方提供设备,商业银行向设备的供应方提供贷款,以保证设备流通的顺利进行。而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体制下,上述设备流通的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了,所以,开发一套新型设备流通体系已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整顿资源,大力促进厂商融资租赁的发展,就是其中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四)扩展资金来源,扩宽资金渠道
(1)加快“租赁证券化”的进程。租赁证券化就是要融资租赁企业加快推出融资租赁债券,已经开展同业拆借行为,以解决融资租赁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特别是短期资金。因为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以租赁实物即设备为载体而进行的融资,设备的租赁又与生产企业有着紧密联系,所以,融资租赁企业资金来源多样化,支付方式灵活化是企业经营和长久发展的核心优势。但是,租赁资金确实阻碍融资租赁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有时候,如果企业没法在短期内获得资金,那么就会影响融资租赁企业的资产与负债情况,使其正常经营受到影响。所以,进行额拆借,加快“租赁证券化”进程,是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必要的趋势。
(2)促进“银租合作”的实行。与融资租赁企业合作,是商业银行进行资金投资的一种新型方式,这也被越来越多的银行所认同。这种“银租合作”的新型方式理应被推广使用,我国应该允许银行对融资租赁企业进行投资,使融资租赁公司成为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渠道,满足客户的租赁需求。同时,也要积极鼓励银行加强对融资租赁业的了解,使其能更深入的与融资租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银租合作”,取长补短,利益共享,加快推进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五)加强理论研究,重视人才培养 我国引入融资租赁时是借鉴日本的经验,因此,目前我国针对国内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的理论研究也不多,这也是制约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即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外资也逐年增加,而融资租赁也成为了我国政府引进外资的一个重要方式。而近年来,由于我国政府努力进行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引资作用也渐渐被淡化,也逐步失去了政府保护和政策支持。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融资租赁风险日益增加,这才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因为只有丰富的理论研究才能对融资租赁企业进行实践指导,才会引起政府重视,从而制定出适合融资租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我国融资租赁事业,人才的培养是必须的。因为再我国融资租赁业内,对融资租赁的认识还不深刻,所以,大力宣传融资租赁的优势是融资租赁从业者和学界的共同责任。重视人才培养,进行融资租赁人才教育,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首先,有针对性的在高校中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融资租赁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在财经类高校进行,同时也要在融资租赁人才培养中引入相关的工科知识的学习;而在工科院校,就应该将融资租赁知识作为财经类知识进行普及;从而为融资租赁业提供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建立统一的行业协会,以对从业者进行继续教育。融资租赁业应打破目前的从业身份限制,努力构建统一的行业协会,以便组织从业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继续教育。由于融资租赁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故而可以借鉴注册会计师等专业协会的管理和教育,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分级认证等,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融资租赁行业协会还应建立相应的行业发展机制,以指导和协助融资租赁企业对企业从业人员的管理和考核,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融资租赁已经成为企业租赁设备和融通资金的一种新方式,在我国,融资租赁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的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本文在阐述租赁周期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国际融资租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从理论上剖析这些现存问题,接着又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问题的原因,继而提出有利于我国融资租赁业持续、良好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即从理论上对企业的融资租赁等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帮助我国融资租赁企业发展壮大,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对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思考》,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姜涛:《融资租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区经济》2007第4期。
[3]秦丽亚:《融资租赁业发展研究》,《金融经济学(学术版)》2009年第8期。
[4]王晓明:《论我国融资租赁市场的完善》,《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
篇5
【关键词】融资租赁;电网工程;应用
一、背景
电力行业是维系国民经济命脉,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产业。为了满足迅速增长的用电需求,缓解日益紧张的供电形势,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电网建设,电网企业向银行大量贷款以满足电网建设的资金需求,从而造成电网企业债务负担重、还本付息压力大,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对电网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融资租赁在电网工程中的应用
(一)融资租赁的基本原理
融资租赁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后提供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方式。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融资租赁主要有直接租赁、出售回租和经营租赁等几种模式。
(二)融资租赁应用于电网工程的可行性
1 电网工程项目符合融资租赁中租赁物的特征
在融资租赁中,租赁物一般须满足是实物资产,使用权与所有权可以分离,是不可消耗物,不能是个人消费品等基本特征。电网设备分为一次设备(电力开关、变压器、电线电缆)和二次设备(电力保护装置、继电器、电力自动化设备),完全符合融资租赁对租赁物的基本要求。
2 电网企业满足融资租赁对承租人的要求
在我国,融资租赁的承租人只能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而不能是自然人。电网公司是国家100%控股的法人企业,符合承租企业的基本条件。而且电网公司作为经营电网投资、运行维护、电力交易与调度、电力营销以及电力设计、施工、修造、科研试验、物资等业务的经济实体,以及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电网并依法对所辖电网及并网电厂实施统一调度,负责电网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的企业法人,在电网建设的规划、设计、招标、采购、施工、工程结算与决算、投产运行、维护、技改等建设和运行全过程、各环节中。拥有强大的管控能力。且有着其他企业不可比拟与替代的优势。因此电网企业完全满足融资租赁对承租人的要求。
3 电网工程融资租赁可以实现三方共赢
融资租赁公司、电网企业和电网设备供应商三方构成了融资租赁中的主要参与者。促销是现代融资租赁发展的根源。是融资租赁的本质功能和优势。对于电网设备供应商而言。融资租赁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通过参与融资租赁。可以提高电网设备产品的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效地促进电网设备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当前,我国融资租赁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传统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遭遇瓶颈,融资租赁业自身也面临着业务模式的转换和创新。对于融资租赁公司而言,电网工程无疑能够有效地拓展其融资租赁的业务范围,为其生存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对于电网企业而言,融资租赁可以拓宽电网企业的融资渠道,盘活电网企业的存量资产。加快电网设备的更新改造速度,使电网企业享受税收优惠,优化电网企业的财务结构。对于电网企业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因此,电网工程融资租赁可以实现三方共赢。
(三)电网工程融资租赁的操作模式
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适用于电网工程的融资租赁模式将会是:以电网企业、专业的电网工程融资租赁公司、商业银行和设备供应商为主体的直接租赁或出售回租模式。该模式可以把贸易、生产和金融三者紧密结合,将融资与融物有机融合,形成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的有效叠加,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1 承租人
电网工程融资租赁的承租人是电网企业,其作为经营电网投资、运行维护的经济实体,在电网工程设计、施工、修造和物资等方面具有业务、资源和技术优势。
2 融资租赁公司
由于电网工程建设有着专业的技术要求与特殊性,普通的融资租赁公司难以具备相应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最好能由电网企业控股的财务公司承接电网工程融资租赁业务。其对电网企业的特点和电网工程建设过程比较熟悉。在专业设备的招标、采购等方面,具有强大的行业背景优势。
3 设备供应商
电网工程融资租赁的设备供应商主要是指变压器、开关、断路器等大型电力设备生产和销售的主体,为了扩大其生产与销售规模。愿意参与电网工程融资租赁业务。
4 出资人
电网工程融资租赁的出资人可细分为银行和潜在投资者。
第一。银行。在本模式中,银行在以电网企业未来收益作担保的条件下,向潜在投资人贷款,为其提供购买融资租赁资产所需要的资金。银行在整个融资租赁模式中起到资金传导和中介的作用,激发潜在投资人参与融资租赁模式。
第二,潜在投资人。潜在投资人是指有投资电网工程设备的意愿、并对电网投资风险、投资收益和运作方式有所了解的、有投资能力的主体,包括:地方政府、电力行业的上下游企业。以及其他投资者。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和电网融资政策的逐步放开,我国的电网工程投资与建设将会进一步迈向市场化,将会有更多民间资本及外资资本进入电网建设行业。
(四)电网工程融资租赁的操作流程
电网工程融资租赁的操作流程是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应承租人(电网企业)的要求,按照双方事先的合同约定,向电网企业指定的设备供应商购买电网企业指定的电网设备。在财务公司拥有该资产设备所有权的前提下,以电网企业支付租金为条件,将一个时期的该资产设备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转给电网企业。以变电站的建设为例:由电网企业负责变电站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审批手续。财务公司根据电网企业的具体要求出资购买设备,电网企业再以融资租赁方式承租电网设备,并负责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从租赁期开始,电网企业将把固定资产入账管理,但在租赁期内财务公司仍拥有所有租赁资产的所有权,电网企业只有租赁资产的使用权,在租赁期满后,电网企业偿还完全部租金后。可以选择续租、留购、退租租赁资产。租赁期限及租金的偿还方式由该变电站预测的未来净现金流确定。每年偿还的具体租金数额可根据电网企业的收益水平和承受能力协商确定。
(五)电网工程融资租赁的经济评价
1 基本假设及理论分析
融资租赁模式的设计依据是西方经济学模型中的基本假设之一――经济人假设,本模式假设融资租赁和各参与人会尽力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获取最大经济利益,或者在获取一定利益时实现风险最小化。在这一假设的前提下,对电网工程融资租赁的各参
与者分析如下:
第一,承租人,即电网企业,以其未来的收益作为担保参与融资租赁,可以获取融资租赁资产的使用权;
第二,银行,在有未来稳定收益作为担保的前提下参与融资租赁,可以获取一定收益。又由于潜在投资人和设备供应商的参与而分散掉一部分风险:
第三,潜在投资人在预期收益率大于银行贷款利率的条件下参与融资租赁,获取更多利益;
第四,设备供应商可以通过参与融资租赁扩大销售而盈利;
第五,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发挥其在运作资金、组织、协调、管理融资租赁业务、分配收益等方面的管理优势而获取利益。
2 案例分析
电网工程项目融资租赁模式的经济评价方法通常有简单成本比较法、成本现值比较法和净现值比较法。
下面,我们基于承租人角度。以某新建输变电项目为例,运用净现值比较法对电网工程融资租赁进行经济评价:
某新建输变电项目:
投资估算总额1=45482万元
运行设备寿命20年,建设期1年,项目计算期为21年
固定资产形成率100%。折旧年限20年。年折旧费率=5%,年折旧费D=2274万元
年运行费包括大修、工资福利费、水费、材料费和其他费用等,年运行费率为投资估算的6%,年运行费C=2728万元
根据负荷预测。本项目建成后可输送负荷A=28.8万千瓦,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H=7200小时,线损率L=3%,售电单位收益V=0.05万/万千瓦时
年售电收益B=A×H×(1-L)×V=10057万元
税率T=6.5%
年净现金流R=(B-C-D)×(1-T)+D=7000万元
若该项目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进行运作,承租人将年租金按年售电收益B的一定比例p交给融资租赁公司,再由融资租赁公司对这部分收益在各参与者之间进行进一步的分配。
根据以上资料和数据,假设折现率为6%,该项目在计算期内每年净现金流减去分成收益之后的现值如果可以弥补初始投资总额,采用融资租赁方式操作该项目就是可行的。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若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运作该项目,每年分给融资租赁参与各方的收益,不超过项目年售电收益的27.81%就是可行的。
在上例中,我们在许多假设前提下对项目融资租赁进行了经济评价,在实践中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很多数据也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这就要根据各种变化和实际情况来测算融资租赁的可行性,同时融资租赁的其余相关各方也要分析计算各自的现金流净现值,在多方共赢的前提下才能达成融资租赁项目的实施成功。
三、融资租赁应用于电网工程的意义
(一)拓宽电网企业的融资渠道,满足电网工程的资金需求
电网工程开展融资租赁,可以在保证电网经营权垄断的前提下,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扩大了企业的融资空间,能够有效解决电网建设和技术改造资金短缺的问题,从而以更加有效地方式促进电网建设投资。
(二)利用售后租回。盘活存量资产
电网企业通常有着大量闲置的变电设备、输电设备及通讯设备等,资产存量规模庞大。通过融资租赁的售后租回方式,可以盘活存量资产,为企业增加相当数目的现金流。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
(三)实现加速折旧,保持电网设备的先进性
在融资租赁中,承租人可对租赁资产计提折旧。电网企业利用融资租赁方式租人固定资产,可享受加速折旧的政策优惠,使陈旧设备得到及时更新,落后设备得以提前淘汰。从而有效规避设备陈旧的风险,保持电网设备的先进性,增强电网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享受税收优惠,调节税负
电网企业对融资租赁设备采取加速折旧的方式,合规放大税前列支成本,可缩小企业账面盈利,通过延迟纳税减少当期所得税支付,合理调节税负。
(五)优化财务结构,调节报表利润
对于电网企业来说,融资租赁是一种增资减债的融资模式。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现金流状况和要求灵活调节租赁期限和租金通过租金的非均衡支付安排,在一定程度内均衡企业年度盈利水平。优化企业财务结构。
(六)电网工程融资租赁还有着融资费用低廉、节省项目建设期、避免通货膨胀、防范汇率风险和规避贸易壁垒等优势
综上,将融资租赁应用于电网工程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将融资租赁与电网工程相结合。提出了一个以电网企业、专业的电网工程融资租赁公司、商业银行和设备供应商为主体,以直接租赁模式为载体的电网工程融资租赁模式。该模式可有效地丰富电网工程的融资方式,优化电网工程的融资条件,拓宽电网企业的融资渠道。该模式的提出,对于电网工程融资租赁的实际操作将有积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结合电网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在省级电网公司进行电网工程融资租赁业务试点
在电网工程中运用融资租赁,涉及电网安全、供电可靠性等诸多风险因素,并且操作的专业化要求高、流程也较为复杂,因此建议先在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省级电网公司进行电网工程融资租赁的试点,在实践中对本文提出的操作模式进行检验,并不断修正与完善。最终形成一套电网工程融资租赁的标准化模式和操作流程,再推而广之。
(二)由电网企业控股的财务公司积极争取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资质,为电网工程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创造条件
电网企业财务公司对电网企业的特点和电网工程建设过程比较熟悉。在专业设备的招标、采购等方面,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行业背景优势,是电网工程融资租赁业务的重要参与者。电网企业财务公司应积极探索融资租赁业务,取得相关从业资质,为开展电网工程融资租赁业务试点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宇锋.融资租赁实务指南[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篇6
关键词:租赁 现代租赁 融资租赁 经营租赁
无论被看作是一种金融产品还是一个新兴产业(苏迪尔、阿曼波,2007),租赁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都不容小视。对租赁的认识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展开,租赁研究内涵关注的是租赁市场的发展及其内在规律,而租赁研究的外延则包括从法律、会计、税收、监管四个视角对租赁活动的考察。
租赁的分类是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租赁活动所进行的划分。本文从租赁市场、会计、税务、法律和监管这几个角度探讨租赁的分类,力图为租赁研究的不同领域建立沟通,以期更清晰地认识与理解租赁活动。
租赁市场发展视角下的租赁分类
从租赁市场发展与内在规律来看,可以按照租赁活动的经济功能将之划分为传统租赁与现代租赁两种形式。这种方法关注的是租赁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是我们认识与理解租赁现象的最基本分类。传统租赁又被称为“出租(rental)”,是指出租人将闲置财产出租给承租人使用而获取租金的一种交易行为。其历史极为悠久,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000年的苏美尔地区。直至今日仍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租赁的交易标的、交易主体等都不断发生着变化,如租赁物从不动产为主到不动产和动产并重,出租人目的从利用闲置资产转变为专门从事出租业务(史燕平,2005)。 但是其基本的交易结构和经济功能却始终未变,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交易结构仍是出租人和承租人间的双方当事人结构,出租人提供租赁物由承租人在租期内使用。第二,交易目的是为了满足承租人对物的临时使用需要,租期结束后租赁物的所有权不发生转移。第三,租期一般较短,一项资产通常会先后出租给多个承租人使用。第四,出租人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如维修、保养、注册登记等。
标志着租赁市场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现代租赁交易。它是指出租人按照承租人的选择指定或根据自己对租赁市场的判断购买租赁物,然后,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将该租赁物中长期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的交易形式。与传统租赁行为相比,现代租赁交易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普遍具有三方交易结构,即出租人提供资金,供货商提供设备,承租人租赁设备并按约交纳租金。第二,交易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承租人的中长期融资需要。第三,出租人不负责与租赁物有关的服务。第四,租期结束后租赁物的所有权可能发生转移。租赁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租期结束后租赁物所有权自动转移或承租方又购买选择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现代租赁的融资功能,许多学者将之称为“融资租赁”。
从以上的分类可以看出,传统租赁与现代租赁不仅是租赁活动的两种类别,也同时是租赁发展的两个阶段。虽然两者都具有让与租赁物使用权并收取租金的形式,但在经济功能上却存在本质的差别。前者是一种经营活动,后者则是将“融资”的本质与“融物”的形式相结合的金融创新活动。正是现代租赁的出现,租赁才作为一种行业出现在国民经济领域(刘敬东,2001)。所以,现在提到的“租赁产业”、“租赁产品”都是现代租赁活动后的产物。
在现代租赁活动发源地的英美国家,指代现代租赁活动的英语单词为“leasing”或“lease”,而传统租赁则以“rental”来表示。汉语中的“租赁”并没有作上述的严格区分,实践中可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使用。广义的“租赁”既包括传统租赁活动也包括现代租赁活动,狭义的“租赁”则仅指现代租赁活动(章连标,2005)。处于现代租赁的功能和区分考虑,很多学者也将之称为“融资租赁”(史燕平,2005)。只是这种称谓比较容易与作为现代租赁早期的一种交易形式―“financial leasing”相混淆。
法律视角下的租赁分类
从法律的研究视角来看,租赁是租赁交易方间的合同法律关系,依租赁合同创建租赁之债。“租赁”在法律上可以按照交易参加者的数目以及各自承担的权利义务关系,分为租赁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两个类别。其中,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将租赁物交由承租人使用并以此收取租金的双方交易行为。而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按照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商的选择购买租赁物,然后出租给承租人使用并向其收取租金的交易行为。融资租赁交易由出租人和承租人间的融资租赁合同、供货人与出租人间的供货合同共同组成。并且这两个合同间有着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关系。供货合同是为了成就租赁合同而签订,供货人知悉要将标的物租赁给承租人的事实。并且,由融资租赁交易的三方交易特点所决定,没有直接合同关系的供货人和承租人之间也具有某些类似合同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关系。如在租赁物出现质量瑕疵时,承租人往往可以直接向供货人索赔,出租人仅是具有协助承租人的义务。
可见,在法律的视角上,所有排除三方交易关系的有偿转让财产使用权的交易都属于“租赁合同”。租赁合同的法律制度产生时间较早,在“传统租赁”交易阶段就被各国广泛地确认在法律中。在现代租赁活动产生以后,租赁合同法律制度的适用范围也相应地有所扩张。因为经营性租赁虽然与融资租赁具有同样的金融功能,但在合同法律关系上却与出租更为接近。出租人往往凭借自己对于租赁市场的判断而购进资产,然后再先后安排数个租赁交易来收回投资和回报。所以,绝大部分的经营性租赁交易仍是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的双方合同法律关系,同样需要适用租赁合同的法律规定。
会计视角下的租赁分类
会计活动是要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等情况的记载客观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会计标准下对租赁活动的判断与分类关注的是作为一种资产的租赁物是记入出租人还是承租人的资产负债表?即租赁物在经济实质上属于出租人还是承租人?
所以,从租赁会计的角度,租赁被分为两个类别:一种是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收益都由承租人承担的融资租赁,另一种是风险收益仍由出租人承担的经营租赁。融资租赁中的租赁物计入承租人资产,经营租赁中的租赁物计入出租人资产。这是一种与法律上确认所有权归属不同的探究经济实质的方法。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就禀承了这种方法,将租赁划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类。其中,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判断融资租赁成立的具体标准是符合以下一项或数项标准:一是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二是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形式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三是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四是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限制,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五是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做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不符合上述情形的租赁即为经营租赁。在经营租赁条件下,租赁资产的经济所有权没有转移,租期届满后,承租人可以选择退租或续租,而不存在优惠购买选择权。
税务视角下的租赁分类
税务视角对租赁的研究与分类与会计视角下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税收法规中,对租赁分类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由谁来享有“税收优惠”,既由出租人还是承租人来对租赁资产计提折旧?因为只有资产的真正所有者才有权计提折旧,所以税法将租赁区分为经济所有权已经实质转移的“融资租赁”和尚未发生转移的“经营租赁”。
由于融资租赁企业实质上等同于将融资租赁资产给予承租企业,同时承租企业也将该资产视作自有资产进行管理,因此对该项资产计提的折旧国税总局2000年84号文件《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下称《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纳税人以融资方式从出租方取得的资产,其租金支出不得扣除,但可按规定提取折旧,其意思就是融资租赁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但折旧可按自有资产相同的折旧政策提取并进入当期成本在税前扣除。对经营租赁费用的涉税处理《办法》同时在第三十八条规定:纳税人以经营租赁方式从出租方取得的固定资产,其符合独立纳税人交易原则的租金可根据受益时间均匀扣除。
取得固定资产(主要是指用于生产经营的动产)时,关于增值税的处理也不同。融资租赁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在确认时,可以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行税额)”,期末计算缴纳增值税时可以抵扣应交增值税,经营租赁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因为固定资产仍是由出租人进行核算,因此,只有支付租金的会计处理,不涉增值税问题。
同时,因为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是根据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合计作为计算基数乘以适用税率计算的,因此也会产生连锁反应。
监管视角下的租赁分类
监管视角下对租赁进行分类是为了确定监管的范围。因为只有金融活动才有被监管的必要,监管也正是为了保护公众对一国金融体系的信心(苏迪尔、阿曼波,2007)。所以以监管为目的的租赁分类就是要将作为金融产品的租赁活动与其他租赁交易区分开来。
现代租赁是具有金融性质的租赁活动。然而由于现代租赁中的经营租赁更加强调出租人的服务功能,其中租赁物的残值风险也主要由出租人承担,所以往往被看作传统租赁(出租)行为。只有在融资租赁情况下,租赁物的投资决策权和租赁投资的风险由承租人享有和承担(史燕平,2005),出租人本质上仅是资金提供者。所以也只有融资租赁才有被监管的必要。
综观我国关于租赁监管的法律规定,对“融资租赁”的界定与法律视角下的界定基本一致。这种界定下的融资租赁包含两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一是设备与供应商要由承租人选定;二是出租人取得设备就是为了出租给该承租人。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各自服务的目的和分类标准不同,每一个视角下的租赁类别都有不同的含义。传统租赁与现代租赁是从租赁市场发展的视角对租赁活动的分类,它既是一种纵向的发展阶段划分,也是一种横向的交易类别划分。与法律视角强调交易方间的合同法律关系不同,会计和税务视角下的分类更为关注租赁的经济实质,即租赁物的经济所有者与法律所有者不一定一致。监管视角下对融资租赁的界定虽然与其法律上的概念基本一致,但两者关注的焦点不同,前者更为强调出租人独立融资提供者(financer)的作用。
不同视角下租赁分类的对比显示某些特定术语在不同场合下的涵义差别。以“融资租赁”为例,在法律领域它是由三方当事人间的两个合同共同组成的独特的合同法律关系。在会计和税务领域它是指与租赁物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收益都转由承租人承担的一种企业经营活动。在监管领域它是类似于银行贷款的一种金融产品。所以,只有区分以上各个不同视角、明晰研究租赁现象的目的,才能准确把握租赁及租赁研究的本质。
参考文献:
1.苏迪尔,阿曼波主编.李命志,张雪松,石宝峰译.国际租赁完全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Shawn D. Halladay & Amembal: The Handbook of Equipment Leasing I, Institute of America Inc. 1995
3.史燕平.融资租赁原理与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售后租回 融资租赁 银行贷款
0 引言
通俗来讲,售后租回是企业将其资产出售后,又将该资产租回的一种特殊租赁业务,其实质在于资金的融通。在不改变标的资产占有和使用的前提下,企业出售资产获取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而融通的资金在资产后续的租赁期间,通过分次支付租金的形式分期进行偿还。可以看出,采取售后租回形式进行资金的融通,避免了通过银行贷款的繁琐申请审批程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也正是抓住了售后租回融资便捷的特点,充分解决了自身的融资难题,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在对售后租回的处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不规范的“简化处理”。
1 业务举例
1.1 案例企业的售后租回业务
A企业是一家生产企业,2011年12月,因急需资金与B租赁公司签订了《所有权转让合同》和《售后租回合同》。
该售后回购业务相关的合同约定如下:
①标的资产为生产设备一套,账面价值10,240,000元,协议约定的租金总额为10,000,000元。
②B企业于合同成立日起5日内支付6,000,000元,并在1个月内支付剩余4,000,000元。
③该资产的留购价款为100元。
④租金分13期支付(一个季度支付一次),方式为不等额本金法。
⑤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7.4%(三年期银行贷款利率6.76%+基准利率0.64%)。
⑥概算的租赁总额为11,027,429.33元;各期租金情况如表1所示。
⑦允许企业提前还款。
此外,租赁开始日该设备尚可使用年限为15年,期满无残值,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1.2 案例企业对售后租回业务的会计处理
①收到第一笔出售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6,000,000
贷:长期应付款——B公司6,000,000
②收到第二笔出售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4,000,000
贷:长期应付款——B公司4,000,000
③支付第一期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B公司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④支付第二期租金:
借:财务费用175,061.25(实际利率6.56%+0.64%,天数92天)
贷:银行存款175,061.25
各期租金利息按照实际利率+基准利率计算,计息天数按照该季度实际天数计算,其余各期分录。
⑤留购设备并支付最后一期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B公司6,000,000
财务费用10,542.67(包含最后一期利息以及留购价款)
贷:银行存款6,010,542.67
2 案例评析
2.1 案例企业售后回购业务分析
从合同的签订方面来看,A企业与B租赁公司的售后租回业务满足相关的法定要件,权利义务明晰,约定内容齐全明了,A企业标的设备的产权清晰,发票等相关证件齐全。但从具体的合同执行方面来看,却并未进行资产所有权的相关划转。
从业务性质判断方面来看,A企业虽然也知道该业务属于售后回购所形成融资租赁,但是,根据A企业财务人员的说法,设备资产实际并未发生实物的转移,该合同的签订就是为了获得B租赁公司提供的融资,业务的实质就是贷款。因此,在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时,应当视同长期银行贷款进行处理,而各期的租金扣除本金之外的部分为各期的利息。由于企业会计凭证所附的原始单证不足以及对该业务并无特殊说明,在相关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未对A企业的该业务的相关处理提出异议。
笔者认为,A企业对该笔售后租回业务的“简化处理”,虽然并非为操纵利润或是故意逃避税款,但相关会计处理不符合规定。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售后租回应当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下简称“租赁准则”)对售后租回以及融资租赁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而不能按照银行贷款或长期借款的形式进行简化处理。
2.2 案例企业售后租回业务的规范处理
按照租赁准则的相关规定,对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的业务,相关的会计处理应当体现资产出售的清理;租入资产的确认;对租入资产计提折旧,同时摊销递延损益;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和留购固定资产处理五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对于A企业的售后租回业务:
①在资产出售时,应当确认固定资产清理10,240,000元,分录略。
②收到第一笔出售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6,000,000
其他应收款4,000,000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24,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240,000
③收到剩下的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4,000,000
贷:其他应收款4,000,000
④融资租回时: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8,972,770.67
未确认融资费用1,027,329.33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10,000,100
最低租赁付款额=各期租金之和+行使优惠购买选择权支付的金额=10,000,000+100=10,000,100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8,972,770.67元
租入资产应按照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入账。
未确认融资费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的低者=10,000,100-8,972,770.67=1,027,329.33元
⑤计提折旧,分摊递延收益
借:制造费用149,946
贷:累计折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149,546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400
该企业按季度计提折旧,
各期折旧=[8,972,770.67÷(15×12)]×3=149,546元
分摊的递延收益=[24,000÷(15×12)]×3=400元
⑥支付第一期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⑦摊销第二期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170,915.5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70,915.56
⑧留购时——完全按照融资租赁的方式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600,100
贷:银行存款600,100
借:财务费用10,442.6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0,442.67
至此,未确认融资费用已全部摊销完毕。
借:固定资产8,972,770.67
累计折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1,944,098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8,972,770.67
累计折旧1,944,098
A企业的“简化处理”所产生的影响,一是可能导致资产的账面“状态”以及价值没有体现售后租回业务;二是将直接增加企业的长期负债;三是由于未涉及资产的清理以及递延收益的确认,影响税费的确认计量;四是可能降低企业收益。
2.3 原因分析
①主观方面。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对售后租回业务的认识不清,片面的将融资认定为简单的银行贷款或是长期借款等简化形式,或者考虑到售后租回业务处理的复杂性,为图省事,导致该业务的不规范处理。
②客观方面。一方面,企业在日常会计账务处理时,不规范的确认程序使得凭证所附的相关原始单据不全的现象经常出现;另一方面,由于准则对售后回购业务披露的相关规定不足,以致企业对该业务的披露不足,不完全的业务信息说明使得不规范的处理隐没于企业一般的债务之中。诸如此类的客观环境,为企业对该业务的简化处理提供了“温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审计人员对相关认定的审计难度。
为了避免类似简化处理的发生,企业会计人员应当加强职业素养,严格按照准则规定,规范处理;而审计人员也应当加强对该企业相关融资业务的审计,强化其监督作用。
3 总结
本文通过案例的形式对售后租回不规范的简化处理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处理方式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同时对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薄见,希望能够引起企业、审计部门以及会计学者们对该问题的重视,以进一步解决实务中对售后租回的不规范处理,使得企业不仅仅能够通过售后租回而解决融资的难题,同时也能够对该业务进行规范地处理以及披露,从而真实、准确地反映实际业务。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人民出版社,2006年.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人民出版社,2006年.
[3]台闯.售后租回的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J].硕士论文,2010年.
篇8
论文关键词:税收筹划;资本结构;财务杠杆
资金的筹集过程都是企业财务工作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融资活动对企业的资本运作与经营行为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通过对企业融资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不但可以节约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可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以节约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减轻企业的税负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一、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不同的融资模式决定了企业不同的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从而也就决定了企业所面对的税收方面的负担,最终影响了企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的实现。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内部融资、外部融资和融资租赁三种。
(一)内部融资
内部融资是指将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构成企业的资金投入,具体的说就是企业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来源于企业内部,无需花费融资成本,也不需花费融资费用,不存在还本付息与分红派息的问题,是最理想的融资方式。企业的建立初期首要依靠的是内源融资,降低融资成本,使企业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内源融资是最基本的融资方式,也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只有当企业的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的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
(二)外部融资
企业的外部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分类。直接融资是指企业进行的首次上市筹集资金,配股等股权融资活动,所以也称股权融资;间接融资是指企业资金来源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等债权融资活动,所以也称债权融资。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一的融资方式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不同的融资模式决定了企业的不同的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投资人与公司的关系不同,权利和利益分配不同,从而对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影响。
(三)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现代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在管理通过融资租赁获得的资产时,视为自有资产,计提折旧。这样企业不需要筹集大量资金可以使用资产,同时,计提的折旧又可以抵扣当期利润,当然可相应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四)最佳资本结构的形成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的资金来源构成以及其比例关系。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的选择就是对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在整个资金的比重之中的权衡,以确定本企业的最佳结构。企业通过财务杠杆效应来确定运用负债对普通股收益的影响额,确定是企业的加权平均成本最低,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资本结构。融资决策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融资决策需要考虑众多因素,税收因素是其中之一。利用不同融资方式、融资条件对税收的影响,精心设计企业融资项目,以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或者股东收益最大化,是税收筹划的任务和目的。
以下是某公司三种融资方案的比较:(单位:万元)
由以上三种方案可以看出,在息税前利润和贷款利率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企业负债比例的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在不断增加。通过比较不同资本结构带来的权益资本收益率的不同,选择所要采取的融资组合,实现股东收益最大化。我们可以选择方案c作为该公司投资该项目的融资方案。
二、企业融资活动中的税收筹划模式分析
融资活动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企业活动,主要借助于因资本结构变动产生的杠杆作用对经营收益产生影响。资本结构是企业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构成关系。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总是:融资活动对于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资本结构的变动对于税收成本和企业利润的影响;融资方式的选择在优化资本结构和减轻税负方面对于企业和所有者税后利润最大化的影响。
(一)涉及到企业融资中的主要税种
企业的融资渠道大致可以分为负债和资本金两大类,这两类融资方式的税收待遇是不同的。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因此,企业通过负债的方式融资,负债的成本——借款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从而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税法同时规定,企业通过增加资本金的方式进行融资所支付的股息或者红利是不能在税前扣除的,因此,仅从节税的角度来讲,负债融资方式比权益融资方式更优。
(二)企业融资活动中的税收筹划模式
1.内源融资。企业通过自我积累方式进行筹资,所需时间较长,无法满足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另外,从税收的角度来看,自我积累的资金也不存在利息抵扣所得额的总是,无法享受税收优惠。再加上资金的占用和使用融为一体,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比较高。一般来讲,企业以自我积累方式筹资所承受的税收负担要重于向金融机构借款所承受的税收负担,贷款融资所承受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间拆借所承受的税收负担,企业间借贷的税收负担要重于企业内部集资的税收负担。
2.债券融资。发行债券日渐成为大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债券是经济主体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用以记载和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有价证券,由企业发行的债券称为企业债券或公司债券。债券发行融资对象广、市场大,企业比较容易找到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整体收益的方法,另外,由于债券的持有者人数众多,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平均分担,避免利润过于集中所滞来的较重税收负担。
3.银行借款。向金融机构借款也是企业较常使用的融资方式,由于借款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因此,这一融资方式比企业自我积累资金的方式在税收待遇上要优越。企业的资金来源除权益资金外,主要就是负债。负债融资,一方面债务利息可以抵减应税所得,减少应纳所得税额;另一方面还可通过财务杠杆作用增加权益资本收益率。假设企业负债经营,债务利息不变,当利润增加时,单位利润所负担的利息就会相对降低,从而使投资乾收益有更大幅度的提高,这种债务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就是财务杠杆作用。仅从节税角度考虑,企业负债比例越大,节税效果越明显。但由于负债比例升高会影响将来的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因此,并不是负债比例越高越好。
4.股票融资。发行股票是上市公司融资的选择方案之一。由于发行股票所支付的股息与红利是在税后利润中进行的,因此,无法像债券利息或借款利息那样享受税前列支的待遇。但发行股票不需偿还本金,没有债务压力,成功发行股票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一次非常好的自我宣传机会,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其他方面的诸多好处。
(四)企业融资活动中税收筹划中的其它方面
1.长期借款的还款方式筹划。在长期借款融资的税收筹划中,借款偿还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税收待遇,从而同样存在税收筹划的空间。比如某公司为了引进一条先进生产线,从银行贷款l000万元,年利率为10%,年投资收益率为18%,五年内全部还清本息。经过税收筹划,该公司可选择的方案主要有四种:(1)期末一次性还本付清;(2)每年偿还等额的本金和利息;(3)每年偿还等额的本金100万元及当期利息;(4)每年支付等额利息100万元,并在第五年末一次性还本。
在以上各种不同的偿还方式下,所偿还额、总偿还额、应纳税额以及企业的整体收益均是不同的。一般来讲,第一种方案给企业带来的节税额最大,但它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是最差的,企业最终所获利润低,而且现金流出量大,因此是不可取的。第三种方案,尽管企业缴纳了较多的所得税,但其税后收益却是最高的,而且现金流出量也是最小的。因此.它是最优方案。第二种方案次估,它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小于第三种方案,但大于第四种方案。长期借款融资偿还方式的一般原则是分期偿还本金和利息,尽量避免一次性偿还本金或者本金和利息。
篇9
关键词:生命周期;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融资途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145-04
一、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它主要通过R&D和R&D成果转化形成自主的创新产品,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与传统企业一样,高新技术企业也存在着完整的生命周期,但对于生命周期的划分,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有着不同的划分方式,而本文在对高新技术企业各阶段研发投资特征及其融资路径进行阐述时,采用赵昌文在《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信用与融资》中提出的四阶段划分法,即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一)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的研发投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的种子期正处于开发研究甚至是创意萌芽的阶段,尚无成熟的产品,无正式的销售渠道,无销售收入。在这一阶段,企业R&D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新的技术和知识形成设计思想,评估这种新的设计思想在技术上和经济效益上的可行性,并将这种R&D设计思想转化成R&D成果,形成专利文件。那么,资金需求就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R&D人员的工资、试制费用和专利申请费上。
(二)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的研发投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建期企业已经研发出了特定产品,并着手向市场推销新产品,但此时产品品种单一、销售渠道不畅通成为了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一阶段,企业R&D的主要任务是完成R&D成果到样机或原型,再到生产的物化过程,解决的是产品生产技术以及工艺技术的问题,其资金需求较种子期大幅增加,主要集中在大量增加配套设备,R&D技术及工艺人员工资上。
(三)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的研发投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在成长阶段,产品的核心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基本确立,初步形成了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导的创新产品,并将其投放市场,产生了一定的销售收入。在这一阶段,企业R&D的主要任务是优化、臻善R&D技术,并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其资金需求同样集中在技术研发,R&D人员的工资上。
(四)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的研发投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在成熟阶段,产品的市场份额较高,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都达到最高峰,但该时期产品已然不再具有垄断性,面临着被其他产品所替代的风险,竞争能力日益减弱,企业利润也逐渐趋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在这一阶段,R&D的主要任务是再现企业在种子期和创建期的R&D行为,即完成从R&D设计思想到R&D成果,再到样机或原型,最后到生产的全部过程,其资金需求强度巨大,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R&D技术及工艺人员工资以及增加大量配套设备上。
二、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从种子期到成熟期是一个相当漫长且又充满各种风险的过程,不同阶段研发投资的风险程度和资金需求强度都有很大差异。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上,必须适应不同生命周期的成长特点,这对于确保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的研发实质上是一个探索性的过程,最终是否能够形成R&D成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技术风险畸高,未来的经济收益更是极度不明朗。因此,此阶段的融资途径受到自身高风险性的制约,难以吸引理性的投资者。但是由于该阶段企业R&D活动相对简单,又还没有投入正常的规模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量并不大,所以企业可以依赖种子资本和政府财政资金进行研发。
1.种子资本
种子资本一般包括发起人的投资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发起人的资金投入通常是自己的存款资金或者是一切具有利用价值的资产,他们的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的R&D活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为企业R&D活动提供资金,且基本能够满足这一阶段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发起人投入资金的额度显示了他们对R&D成功的信心。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由于带有一定程度的援质,所以国外也把它叫做天使投资。天使通常是指通过自己的职业经历、积累了足够财富的社会精英,他们倾向于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原始项目的早期投资,甚至当这些项目还仅处于初步规划的阶段,而天使投资者看重的则是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潜力与前景以及高额的回报率。
2.政府财政资金
政府财政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的R&D活动的帮持主要是利用政府补贴,即是政府以财政拨款、财政贴息、低息贷款、贷款担保以及参股等形式直接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研发资金或融资协助。具体地来讲,高新技术企业在种子期的财政支持政策以财政直接投资、贴息贷款等为主。国家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其目的还是为了促进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进而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使中国大步迈进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二)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的研发是一个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生产方案并生产出产品的过程。这一过程,很有可能因为生产细节的偏差抑或是工艺技术无法达到既定的标准而导致创新产品夭折,进而无法按预期投放市场。同时,由于高新技术产品没有可供利用的存量设备、生产工艺,所以企业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的构建以及生产、工艺技术的开发。这一阶段企业面临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管理风险,而这三大风险加之大额的资金需求直接催生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风险。显然,不管是从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考虑,还是从银行的贷款风险出发,依赖于银行借款筹措资金都是不可行的,取而代之的应当是长期权益性资本,这时企业主要追求的就是风险资本。除争取风险投资外,企业还可以利用政府的财政支持政策、融资租赁等方式为企业的研发融集资金。
1.吸引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回收期长等创新性投资特点,但其投资者并不着眼于企业近期的盈利能力和资金的安全性,而是更加地关注企业的潜在竞争能力以及由创新技术所带来的超额垄断收益。在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风险资本为企业R&D活动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可以说它是这一阶段最适宜的融资方式。
2.利用政府的财政支持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在创建期可以利用的财政支持政策除了种子期就享有的财政直接投资、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外,还可以获得政府采购的机会。政府采购政策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创建期已经拥有了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的产品,政府通过大量采购这些产品,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增强企业的再研发能力,刺激企业的再研发积极性,同时为处于初创期企业的持续经营提供保障。当然,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建期,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对平缓R&D活动的资金压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方式包括增值税及营业税的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的减免、进出口税收的减免等。
3.以融资租赁的方式购进设备
融资租赁是指承租方获得租赁资产的实质控制权,享有或承担资产在有效使用期内带来的各种经济收益或风险,而租赁期间所有权仍归属于出租方的租赁形式。同时,作为取得该项权利的代价,承租方需要分期支付租金,包含本金和利息两个部分,其实质是对租赁期间取得资产的使用权和租赁期满时取得资产的所有权进行的分期偿还,融资租赁兼有商品信贷和资金信贷的两重性。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需要增加大量配套专用设备,如果直接购买,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取得则不需要一次性支付全部成本费用,能够适度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
(三)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的研发实质上是对已研发技术的改良、优化,以及为新技术的研发做准备工作。这一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引进高素质的R&D人才,为维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积累资源。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长期后,特别是成长期的中后期,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经营风险不断下降,经营业绩稳步上升,那么,这一阶段研发投资的资金来源可以通过留存收益、股权融资的方式。
1.拨用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是内部筹资的资本来源,是从日常生产经营所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因此也被称作“自动化资金来源”。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阶段,企业已经拥有了一定额度的留存收益积累,因此可考虑利用留存收益进行研发投资。当然,高新技术企业也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定期从留存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研发基金,为企业的研发活动积累资本。
2.通过扩股进行融资
股权融资是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时,通过扩增股本的方式募集发展资金。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研发投资的融资途径而言,股权融资形式通常包括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入股以及通过创业板直接上市融资。
(1)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入股。高新技术企业在对成长期研发投资的融资途径进行选择时,不应当仅仅从企业自身的财务资源角度考虑,还应当着眼于产业链视角,围绕新产品的研发,设计整个产业链的规划,争取吸引并获取上下游产业链中的公司对本企业进行投资、增资扩股。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入股,不仅扩大了企业的资产规模,而且丰富了企业研发投资的资金来源,同时通过整合产业链上的研发资源,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整体的研发与创新能力。(2)通过创业板直接上市融资。创业板是指专为暂时无法上主板的中小型高科技成长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融资途径,并为风险资本提供有效的退出渠道的一个证券交易市场。处于成长中后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该市场对于企业准入的门槛相对较低,便于发展初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取大量的资金,从而补给企业研发资金。高新技术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在不同环境的资本市场上市,可以是国内中小企业板、香港创业板,或者是在美国NASDAQ等等。
(四)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已有的技术资源已经不能为企业带来较高的超额收益,企业的利润逐渐趋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企业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产品。那么,这一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实质上是对种子期、创建期研发活动的再现,资金需求强度极大。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前期的成功运作,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融资能力,那么就可以利用主板市场上市、银行信贷以及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
1.利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
主板直接上市融资主要是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向投资者募集资本的行为,一般称为IPO。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成熟期,由于企业的成长性好,经营业绩稳定,资本规模较大,符合主板市场上市融资的客观条件,那么企业就可以选择IPO融资。IPO融资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募集到企业成熟期所需的研发资金,而且为风险投资者收回投资、实现高额的投资报酬提供了出口。当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后,也可以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认股权证或者可转换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
2.通过银行信贷融资
在高新技术企业初创阶段,银行往往出于信息非均衡情况下资金安全性的考虑,存在着大量信贷配给的融资约束现象。但当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熟期后,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有序,盈利能力提高,资产规模扩大,资产质量优良,为数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恰为从事货币经营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潜在市场,此时银行为了扩大客户群,愿意为进入该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贷款,因此,相对低成本的银行贷款自然成为了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筹措资金的主要方式。
3.以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方式进行融资
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到成熟阶段,企业一般拥有了大量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和商标等知识产权,这些知识产权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带来稳定的超额纯收益,其特征符合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要求,因此企业此时可以将知识产权卖给一个特色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或中介机构,然后SPV或中介机构将这些知识产权与从其他企业购买的各种基础资产组合成资产池,以资产池预期现金流为依托,向市场上的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s Backed Securities,ABS)以获取充足资金。这里以R&D成果作为研发投资的资金来源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来讲是一种良性循环,激发了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三、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评价研究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的不断发展,R&D活动的不断深入,对于企业R&D的融资方式也逐渐由内部融资向外部融资过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我们为了便于对高新技术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方式进行探究选择,将完整的R&D活动依照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了四个阶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每一阶段的R&D融资并没有明显界限,例如风险投资,它贯穿于高新技术企业R&D活动的整个过程,特别是在创建期和成长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需要对每种融资方式进行评价研究,从而确定高新技术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模式,有的阶段是以某种融资方式为主,有的阶段则是以多种融资方式共存。
(一)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评价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研发投资的资金需求主要是利用种子资本和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其中种子资本是由企业自有资本和天使投资构成的,它投入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发起人和个人投资者对R&D项目成功的信心,兼具了信息传递的作用,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尤其是天使投资,它是吸引风险投资的纽带。
政府财政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R&D活动的支持一般是通过政府直接投资来实现的,政府直接投资通常只为那些它认为将会带来很高社会回报率的R&D项目提供直接资助,这些资助往往是配套实施的,当然也需要企业投入相应的资金,这直接刺激了企业的研发投资行为,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特定目标。总体来说政府直接投资能够减少高新技术企业R&D的风险与成本,激励了企业持续增加从事R&D项目的投资。据此,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研发投资应当采取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种子资本等为辅的融资模式。
(二)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评价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研发投资的资金需求主要依赖于风险投资、政府的财政支持政策、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政府财政支持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及其研发成果的激励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融资租赁对研发投资产生的效应而言,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的研发投资主要集中在增加大量配套专用设备上,如果直接购买,企业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但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取得则不需要一次性支付全部成本费用,同时融资租赁的资产由于视同自己的资产进行管理,计提折旧还会带来抵税效应,因而缓解了企业资金短缺的压力。此外,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可以弥补高新技术企业的专用设备经济寿命较短的不足,降低由于技术进步而导致的设备无形损耗增加的风险。
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回收期长等创新性投资特点,这恰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耦合,因而两者形成一种天然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而获取风险投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具有绝对的优势地位。风险投资者在对投资项目进行筛选的时候,通常都有一套严格的机制,他们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潜力、潜在客户、以及技术风险进行透彻地分析,以此来提高风险投资的成功率,从而有效地促进研发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同时,风险投资者在对企业注资后,往往要参与到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建立先进的科学的高效的内部控制和健全全方位渗透的财务制度,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内在价值,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发展铺平道路。据此,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研发投资应当采取以风险投资为主,财政支持政策与融资租赁并存的融资模式。
(三)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评价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研发投资的资金需求主要是通过历年留存收益以及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入股、创业板直接上市等权益融资方式得以满足的。留存收益是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内源融资的资本来源,它不需要直接支付利息或者股利,其融资成本和费用远远小于外源融资,同时留存收益资金的使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自主性与独立性。在融资优序理论中,内源融资是融资的首选方式。
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入股是通过股权联系来牵制上下游产业链中相关企业的利益趋同,畅通研发新产品价值链的形成路径,以实现资金、技术、信息、制度等优势的互补,提高研发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研发新技术的快速应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降低未来新产品投产后的经营风险,还可以降低新产品试产中的技术风险,同时加速了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而创业板更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进程中天然的融资渠道,它宽松的市场准入机制很好地解决了企业研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同时通过二板市场进行股权融资能够保证企业资金的筹集与使用在阳光下运行,从而避免了间接融资所引起的高成本、低效率。据此,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研发投资应当采取以股权为核心的融资模式,适度利用留存收益或其他债务融资途径筹集资金。
(四)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评价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研发投资的资金可以通过主板市场上市、银行借贷、知识产权证券化等融资方式获得。主板市场上市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提供了一条较长期且稳定的融资渠道,能够迅速获得大量发展基金。同时通过股票价格传导机制,市场可以将社会流动资金配置到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中去,促使企业高效地利用在证券市场上募集到的资金。值得一提的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上市使得企业获得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企业内部发展、合并与并购、合资经营提供了宽广的机会,进而助推了高新技术企业超常规的飞跃式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后,源于银行的债务融资约束减弱,那么企业就可以通过适度负债优化融资结构。银行信贷不仅可以通过提高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来降低资金成本,而且由于银行拥有畅通的信息渠道,减弱了外界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性,致使外界能够参与高新技术企业R&D活动的监督与控制,从而有效地激发企业经营者不断付出,以此来提高研发投资的产出效率。
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方式融资,其实是租用了金融担保公司的信用级别,避免了市场对原始权益人资信水平的要求,从而有效地分担和降低了研发投资的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此外,知识产权证券化是原始权益人以出售资产的方式进行融资,它是通过销售收入进行确认的,不会增加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因而不会恶化高新技术企业有关偿债能力的各项指标,企业仍然可以利用债务融资获取研发资金。据此,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研发投资应当采取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并存的融资模式,但必须确保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王新红.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 韩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 姜超.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 于春红.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篇10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解读
一、“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中资产减值计提的解读
准则指南中,一般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有28个,可分为三种情况:(1)17个项目涉及到计提减值的规定。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商誉、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共15个项目有计提减值的明确规定。另外,在“1231坏账准备”科目的应用说明中提到:对于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转销应收款项,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论文百事通这说明预付账款、长期应收款2个项目也需要计提坏账准备。(2)8项资产其性质或计量属性决定了不必计提减值。货币稳定作为现代会计的一个假设,货币资产项目就不存在减值的问题;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其价值减损是通过后续再计量体现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既按公允价值计量,也计提减值准备);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期限短,发生减值的可能性极小,减值问题忽略不计;固定资产清理反映的是尚未清理完成的固定资产净损失,已经内含减值计提因素;研发支出中的费用化支出部分在期(月)末转入“管理费用”科目,无余额,资本化支出部分在期末是“准无形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增加所得税费用、冲减资本公积等方式反映其价值减损。(3)3个项目准则指南中没有明确规定是否计提减值。如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二、资产费用处理涉及收益、成本、费用等科目的解读
(1)资产购置费用处理。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手续费、过户费、印花税等税费,作为投资损失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取得存货发生的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等交易费用计入存货成本,即采购材料发生的采购费用,借记“材料采购”科目或“在途物资”科目,采购商品发生的采购费用,记入“库存商品”科目;取得融资租赁资产发生的费用计入租入资产价值,借记“融资租赁资产”科目,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即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计入当期损益,如果金额较大则予资本化,在整个经营租赁期间内按照与确认租金收入相同的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损益;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手续费、过户费、印花税等税费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企业的长期资产,企业持有的意图和其本身的变现能力都不同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发生的手续费、过户费、印花税等税费构成其入账成本,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长期股权投资的交易费用处理分三种类型: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包含交易费用的合并对价与取得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合并成本。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理;投资性房地产,外购和自行建造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成本;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发生的交易费用计人成本,固定资产的预计弃置费用,按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生物资产,外购生物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计人生物资产成本。可以看出,长期资产的初始直接费用一般记入其成本,短期资产的初始直接费用一般记入当期损益(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经营租赁资产,但存货例外)。
(2)资产后续费用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工程物资一般无后续费用。对于存货的后续加工成本:直接人工和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计人存货成本。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不计入存货成本,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否则只能费用化;融资租赁资产,承租人应当在租赁期内按实际利率法将未确认融资费用进行分摊,计入“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科目;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支出,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资本化,否则费用化;在建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征地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及应负担的税费等,借记“在建工程(待摊支出)”科目。自营工程领用的工程物资、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的,应负担的职工薪酬,辅助生产部门为工程提供的水、电、设备安装、修理运输等劳务,及满足资本化条件借款费用的借记“在建工程”科目。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修理费用等,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即能增加资产价值的后续费用一般资本化,记入该项资产的成本。
(3)资产处置费用处理。融资租赁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元处置费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费用,通过“投资收益”科目核算;库存商品的处置费用通过“销售费用”科目核算。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费用借记“其他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固定资产的处置费用记人“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在建工程在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借记“在建工程”科目,盘盈的工程物资贷记“在建工程”科目,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在建工程报废或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可以看出,除了在建工程外其他资产的处置费用均记入相关损益。
三、负债费用处理涉及损益、负债、资产等科目的解读
一般企业资产负债表19个负债类项目中只有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涉及到费用处理,且只有初始费用和后续费用,不涉及处置费用。
(1)初始费用的处理。企业承担的交易性金融负债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对于应付票据,企业支付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费,借记“财务费用”科目;企业借入长期借款时预先扣取的利息借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科目;企业发行债券发生的折价、相关费用等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对于长期应付款(主要对应两类资产: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企业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购人有关资产),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科目。
(2)后续费用的处理。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不再采取预提的方法,而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借记“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交易性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的利息费用均在资产负债表日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会计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会计准则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会计从业人员应结合当前的经济背景理解新会计准则变革的必然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更为合理的会计处理原则与方法,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接受新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