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危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07:1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货币危机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提要:人们日益认识到,在一国内部和国与国之间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包括信息交换、区域经济监测和政策对话,对于维护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金融稳定至关重要。而在众多倡议之中,一个引起政府、多边组织、投资机构和学术界关注的倡议是早期预警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对正在逼近的金融危机发出信号。早期预警系统模型为系统研究危机事件和相关因素提供了一个有用框架。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表明,宏观经济政策的不一致性会危害金融体系的安全,而脆弱的金融体系反过来又可以很容易地损害宏观经济基础。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深入发展,一个经济体的脆弱性能够很快溢出并影响到另一个经济体。明智的政策选择和制度改革不仅会使本国受益,还会使与其有紧密经济联系的邻国受益。因此,自从危机以来,各国家、地区一级全球层面上对加强经济金融风险管理的兴趣不断提高。
最初银行危机的第一个信号经常决定是否会产生更加系统性的银行危机。然而更重要的是,国家要不断改进其整体激励框架,以使私人部门的金融机构及企业有意愿也有能力合理地管理其金融风险。这需要良好的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包括适度的汇率管理,并确保实现金融部门和公司部门稳健的所有支柱都到位。国家应该预期到未来的金融危机,并为此做好准备。为了限制金融危机的风险和实际危机的冲击效应,需要对脆弱性和金融风险进行实时监测。这可以通过运用设计良好的分析和预测框架——早期预警系统经常对金融稳定进行评估来实现。一定的危机应急计划也很有用,特别是如何应对早期银行危机的第一个信号的计划。因为
一、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理论:文献回顾
(一)货币危机理论。对于过去30年来发生在拉丁美洲、欧洲和亚洲的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起因,目前已经有了大量的文献。研究货币危机的文献通常在一开始就介绍有关模型用来解释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所经历的危机。这些模型把货币危机看作是脆弱经济基础的结果。第一代模型开始于Krugman(1979)、Flood和Garber(1984)的创造性研究,重点关注广义的宏观政策的不一致性,这些宏观不一致性可能包括过度的国内信贷增长、脆弱的财政状况和疲软的经济表现。这些研究的贡献不在于指出不一致性会导致货币调整,因为这一点我们都能很好的理解,而是在于它预言:当有远见的市场参与者意识到目前的汇率不能再维持下去的时候,外汇储备可能会急剧突然流失。
Obstfeld开创了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Obstfeld强调在一个国家追求的各种政策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相互抵消的关系。由于银行体系崩溃预期,财政出于救助而导致的财政赤字也可能触发货币危机——这种政府不得不救助银行体系的预期可能会导致债权人抽离资金,从而引起货币崩溃并产生危机。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可能会遭受自我实现式的货币危机。也就是说,因为一些时间或行动(例如由一个投机者所发起的时间或行动),这种均衡可能会从固定汇率体制转换到浮动汇率体制,或从一个固定汇率水平转换到另外一个贬值了的固定汇率水平。
自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危机的理论研究已经深入了许多。所谓的第三代模型将货币危机看作是一国的资金外逃或者金融恐慌。第三代模型更关注对一国债权的结构,因为它会影响金融危机的风险。债权人,特别是那些短期债权人,能够突然撤回债权,从而导致该国外汇和流动性的急剧短缺,从而触发货币或金融崩溃。
广而言之,第三代模型已经注意到资产负债表效应对货币目标可持续性的重要影响。这方面的文章认为,资产负债表的不匹配会迫使银行或公司快速产生外汇需求。当很大一部分金融部门或者公司部门都有外汇需求时,汇率就会面临压力。但汇率贬值时,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或企业为了应对无止境的头寸需要而寻找外汇,进一步加剧资本流出,引发货币危机。
(二)银行危机理论。银行业的困境有两个:一是单个银行困境;二是系统性银行困境。有关第一种类型银行困境的原因,理论上更多地是从微观角度展开研究。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使用的实证模型广泛运用这一理论来预测金融困境。单个银行困境可以导致系统性银行困境。Chari和Jagannathan(1988)的模型假定银行危机是这样的误解造成的:没有信息来源的存款人错误地认为,其他提取存款是因为一些有关银行资产的不利信息而行动的。
危机的另一个传播机制是通过银行间存款进行传导。单个银行困境的溢出效应通过同业拆借可以影响整个银行体系。金融机构的规模、银行间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的功能等因素将决定传染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市场中的银行风险更大。
决定银行体系困境的重要微观因素是一国整体制度框架的质量。由于道德风险、信息披露有限、公司治理框架薄弱、存款保险过度或者监管水平低所导致的市场纪律差,是决定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银行管理的质量以及脆弱性积累的关键因素,这些都会引发系统性银行危机。在系统层面上,宏观经济因素——对利率的冲击、汇率贬值、商品价格的冲击、经济增长减速和资本外流——也是危机的重要决定因素。
二、预测金融危机
(一)开发早期预警模型的原因
第一,发生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国家损失惨重——由危机溢出效应而影响的其他国家受损也特别严重。自从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已有93个国家发生了100多次系统性银行危机事件(Caprio和Honohan,2001)。从公共部门解决危机的成本来看,其中约有18次危机(均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成本达到了危机发生国GDP的10%或更多。根据货币基金组织1998年的一项研究报告,一国在银行业危机爆发后需要约3年时间才能使产出恢复到正常趋势,平均累积产出达GDP的12%。
危机还有“传染”的特征。即使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经济体中发生的金融行业严重问题也会有广泛的溢出效应。若世界某地发生了货币危机,其他国家(经济体)遭到投机性冲击的概率上升7%,即使相关国家对其政治经济基本因素采取了控制措施。
第二,简单观察货币风险及违约风险的传统市场指标往往不能获得多少关于即将发生危机的预警信号。目前的证据表明,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中,利差和信用评级等指标的表现令人失望。研究表明,3个月期限的离岸证券利差这一指标没能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困境发出预警。也就是说,这类指标不是平坦就是下降,只是对泰国给出了断断续续的信号。
在新兴经济体中,预测单个银行困境和破产也存在一些问题。最近一项研究分析了一些国家的银行困境,结果表明,传统的银行脆弱性指标,如资本资产比率、净边际利润率、营运成本与资产的比率、流动比率等,在找出有问题银行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也就是说,传统的CAMIL类型的比率——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稳健程度、收益、流动性——将不能预测单个银行是否要陷入困境。总而言之,仅仅集中精力于一个或者两个“包治百病式”指标的“廉价做法”不太可能得到一个良好的早期预警系统。若投资于一个综合的早期预警系统,则更可能获得成功。
(二)早期预警实验的一般规则。第一,在金融危机起源中寻找系统性模式意味着不能局限于最近的一次危机(或者一系列危机),而是要研究一个更大的样本。否则,在重要因素与不太重要因素之间进行区分就可能会有太多解释,或者所得出的最后结果经不起更多实际经验的检验;第二,要像关注货币危机一样关注银行危机。关于金融危机先行指标的文献大都涉及货币危机。然而,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的成本比货币危机成本更大。银行危机似乎是引致货币危机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第三,尽量使用比较广泛的早期预警指标集合。因为在新兴经济体中,金融危机的根源很多,因此需要大量指标来反映潜在风险源;第四,采用样本外检验来判断先行指标的有用性。一个模型的样本内表现会使人们乐观地误以为模型在样本外也能表现良好。
(三)早期预警实验中有意义的发现。通过实际数据的运用,Goldstein、Kaminsky和Reinhart(2000)从早期预警模型中获得了一些实证结果。下面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发现:(1)新兴市场中,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在爆发前都有征兆,有些现象有重复发生的行为特征;(2)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利用月度数据对银行危机进行准确预测的难度要大于货币危机。在样本内,银行危机的平均噪音信号比货币危机的要高;同样,在样本外,该模型对货币危机的预测表现也比对银行危机的预测表现要好很多;(3)对于货币危机来说最好的月度指标是实际汇率(相对于趋势)的升值,而对于银行危机来说最好的月度指标是证券价格的下跌、出口的下降、M2与国际储备比率的偏高以及经济衰退;(4)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最优先行指标之间既有很多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应单独考虑这两种危机;(5)在预测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方面,信用评级变化的表现比经济基本因素中较好的先行指标的表现要差很多;(6)先行指标的样本外检验结果一直是令人鼓舞的——至少在货币危机方面是这样;(7)国家间危机传染效应表明,在理解新型市场发生货币危机的脆弱性时,要更加关注国家特有的经济基本因素。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31-03
一、引言
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阶段,又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因此,如何改进和加强这一环节,切实提高培养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1999年以来的扩招,使招生人数增加,师资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部分学校明文规定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最多指导8个学生,讲师最多指导4个学生,并且要求一人一题,3年不得重复,这足以让很多老师为难。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毕业课题的现状不容乐观,毕业设计题目结合科研和工程实际的少,虚拟、模拟和陈旧性课题多,体现不出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较强的特色,结果毕业设计成果没有多少参考(或应用)价值。
德国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其应用科学大学以实践为导向,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要以校企合作的方式为主,其中一些成熟的运作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由政府提供经费并制定法规和优惠企业的政策,支持高校学生到企业去做毕业设计。学生可从企业的网站或报纸杂志和校内相关部门企业课题信息,找到适合的毕业设计课题。
国内也有这方面的先例,如,2005年北京联合大学与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校企联合,配备双导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其题目均来自于北京吉普的生产一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受企业的管理理念及信息滞后等原因,使校企合作毕业设计而受惠的学生人数很少,如何构建课题信息平台,以使更多的学生受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目标
改变长年不变的既定题目与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教师将指导书、任务书发给学生,布置任务,老师定期指导,学生闭门造车,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接着就是毕业答辩,结果出来的毕业设计成果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要求从生产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去解决问题,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学生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样促进与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毕业生学习的自觉性,密切了毕业设计与生产的联系。明显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真枪实弹”的毕业设计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有指导假拟题目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实实在在地作项目的实际业务能力。以达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作用。
(一)教师要有问题意识
教师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求教师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进行自我反思,只有找到问题,才能促进教学不断地改进,也会促进教师们去思考,带着问题去思考、研究设计教案和投入到校企合作的研修中去,这样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论文。问题意识会强化教师的主动发展意识。针对毕业论文的设计,提出问题可以让指导老师带着思考和问题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分析。此外,教师无论是指导毕业论文还是平时的授课,都要事先做好准备,积极查寻资料,正确认知自己的教学行为,带着思考去研究、指导,并且增加与学生的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师们在“研修―实践―研修”的循环体验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同时,在研讨中,教师之间的差距也显现出来,同时可以增加教师的危机意识,促进自己提升和改进。学校方面也要积极配合,提供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增加校企合作,让论文和实际结合起来,让老师们和企业专家进行交流,开阔指导教师的眼界,从而可以使危机意识越发强烈,而危机意识正是形成问题意识的催化剂。要实现超越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就必须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教学或指导后要反思
个人反思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校本研究的前提,是教师与自身开展的对话,是校本研究中最基本和普通的活动形式,也是教师在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阶段的核心因素。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中,教学反思要抓住其四点基本特点:(1)抓住妙点进行反思;(2)抓住疑点进行反思;(3)抓住失败点进行反思;(4)抓住常点进行反思。通过以往的实践证明,教师可以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反思改革中找回自己,重新拾取研究的权杖,通过处理自身出现的教学问题来走上专家的道路。强调毕业设计教学反思改革,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以回顾、观察、诊断和自我监控等方式,来针对自身的教学概念、行为、艺术等进行思考和改正,将教与学密切结合起来,实现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反思的合理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但是单纯的教学反思不单单只依靠自律,还要求学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规律、有计划地促进反思。常用的方法是“事后回顾”,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原来打算做什么?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已发生的情况的原因和具体采取的措施。
四、实施方法与措施
需求是推动科学和一切创新的动力,它推动着科学技术与社会向前发展。问题导向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令人疑惑难解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活动。以优化毕业设计(或论文)课题来源、实施、管理与评价方法为内涵,深入企业走访、座谈、比较、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完善应用型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或论文)阶段的教学工作。
由印刷企业提出(或由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发现)课题,学校组织人力收集、分类,并甄选出符合本科毕业设计要求的课题,并归于相应研究方向的教师名下,在校园网上课题及指导教师信息,根据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课题后,在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双师)的指导下(由学校或企业提供场地、设备、经费等支持)按计划、按要求完成毕业课题,课题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企业应用于产生,经受生产实践的检验。从而确保毕业设计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发现、分析、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一)课题信息收集与
借助校园网,建立校企合作课题信息平台,为印刷工程专业教师与学生提供毕业设计的实战课题,解决教师出题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提供平台。①收集500个以上的课题信息,甄选出300个以上适合作本科毕业设计要求的课题。②建立课题信息库。③建立课题跟踪信息平台,及时向企业反馈学生的研究进展与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实时的技术支持。④每年更新20%左右课题信息。
(二)成绩评定方式改革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由学校老师根据本科毕业设计的要求给出相应的成绩(为主),企业对毕业设计成果的应用效果做出评价并给出相应成绩(为辅)。从而彻底打破理论与实际脱节,缺少相应的工程环境,致使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力薄弱的现状,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五、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成效
1.拓展了毕业设计课题选择范围和来源。改变了毕业设计来源于教师科研、虚拟及模拟性课题,缺乏真实性与实用性的现状。
2.开拓了校企产学合作的新模式。传统的校企合作是以教师为主体,着力在科研与实习基地的合作,而课题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人才,服务企业产生需求为目的的合作。
3.创新了校企“互利”与“三赢”的新机制。企业获得了学校技术与理论的支持;学校得到了解企业需求、了解新设备与新技术的机会,也会相应地提高教师的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得到了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工程实践的机会。
4.创新了学生毕业设计(或论文)的评价体系,引入了企业对毕业设计成果应用效果的评价指标。
总之,我们要认真贯彻《第四次讲话精神:“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六、结语
通过本研究课题信息平台的建立,高校可以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可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学生选企业的实际问题做毕业设计课题,可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工程建设服务,为企业分忧;企业也可从中选聘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员工,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通过参加工程实践,学生不仅可向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逐步树立起工程意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缩短其工作适应期,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可能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郝继升.毕业设计的特点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
[2]韩丽萍.毕业设计的变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3.
[3]崔正昀,蓝欣,马晓蕾.毕业设计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
[4]杨飒,王超.中德技术应用性本科毕业设计问题比较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5]张宁生,张建华,等.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
[6]陈木其.毕业设计中的选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5,(1).
[7]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
[8]史增喜.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
[9]李海标,等.新形势下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09.
[10]宋爱军.大学生毕业设计与就业互融性的探讨[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6.
[11].《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R].2010-07-13.
篇3
关键词:资本账户开放度;外汇市场压力指数;货币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7005307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带来经常账户开放,使得资本账户开放成为开放经济体的必然选择。虽然对于资本账户开放能否最终促进经济增长,理论界还存在着众多争议,但是资本账户开放的确在资本流动、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资本账户开放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资本账户的有效开放,就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处在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讲,研究采用何种形式开放本国的资本账户,更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本文试图从亚洲货币危机的视角,选取1985―1999年期间泰国、马来西亚、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六国的季度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货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基础条件的差异对这种内在联系的影响。
一、资本账户开放、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1货币危机及其指标体系
对于如何衡量和预警货币危机,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指标。关于货币危机指标的实证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关注单个国家危机期间的指标变化,另一类同时关注多个国家的指标变化。
大部分对单个国家的研究是为了解释特定国家货币危机的成因。这些研究包括Blanco和Garber对1976―1982年墨西哥危机的研究[1];Cumby和VanWijnbergen对阿根廷危机的研究[2];Goldberg对80年代墨西哥危机的研究[3];Pazarasioglu和Otker对1994―1997年墨西哥危机的研究等等。[4]这些研究通常都以国内宏观经济指标来解释货币危机,如低的外汇储备、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较高的利差等。
对多国货币危机的研究运用了不同国家的不同信息。例如,Edwards(1989)运用1962―1982年间17个发展中国家作为样本,研究发现实际汇率升值和较弱的外国资产增加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Frankel和Rose(1996)运用1971―1992年间105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较低的外国直接投资水平、较低的外汇储备、高的国内增长率、高的国外利率以及实际汇率的高估增加了货币危机爆发的几率;Sachs等(1995)检验了1994―1995年间20个新兴经济体,发现M2/外汇储备、实际汇率的升值、私人部门银行信用的扩张对货币危机有显著的影响。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比较有影响的货币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刘遵义(1995)以墨西哥为参照国,观察了1985―1995年东亚9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情况,分析该地区发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在他的主观概率法中,选用了10项经济和金融指标:实际汇率、实际GDP增长率、相对通货膨胀率、国际国内利率差、国际国内利率差变化、实际利率、国内储蓄率、国际贸易平衡、经常账户平衡以及外国证券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比例。
Sachs,Tornell和Velasco(1995)利用20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横截面数据,运用线形回归法建立了考察货币危机的STV横截面回归模型。在该模型中,货币危机指数被定义为储备减少的百分比与汇率贬值百分比的加权和。
Frankel和Rose(1996)在假设金融事件是离散且有限的前提下,提出了投机性冲击引发的货币危机是有多个因素综合引起的FR概率模型。在该模型中,10多个变量都得到考察,其中包括国内信贷增长率、政府预算/GDP、国际储备/进口、GDP增长率、经常账户/GDP、实际汇率高估程度等。
Kaminsky,Lizondo和Reinhart(1997)对货币危机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建立了预警货币危机的KLR信号法,成为当今预测货币危机最受重视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选择一系列指标并根据其历史数据确定其阀值(使干扰信号比率最小化的取值),当某个指标的阀值在某个时点或某段时间被突破,就意味着该指标发出了一个危机信号,危机信号越多,表示某一个国家在未来24个月内爆发危机的几率越大。具体指标包括:国际储备、进口、出口、贸易条件、实际汇率对一般趋势的偏离、国际国内实际存款利率差、过剩的实际M1差额、M2乘数、国内信贷对GDP的比率、实际存款利率、名义借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比、商业银行存款、广义货币与国际储备的比率、产出指数和股票指数等15个指标。
付江涛和王方华(2004)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全面性、针对性、优越性、互补性和操作性的原则,构建了一套货币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并对东南亚和墨西哥货币危机进行了实证分析。这些指标包括:经常账户/GDP、短期外债/外债、外债/GDP、短期外债/外汇储备、相对通货膨胀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总贷款、国内信贷增长率/GDP、国际国内利率差、实际汇率上升率。
随着研究的深入,衡量和预警货币危机的指标越来越多,体系也越来越庞大,无疑增加了测度和预警货币危机的难度,但是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非常重视汇率和外汇储备的变动情况,因此,我们可以将汇率变动率和外汇储备变动率看作衡量和预警货币危机最重要的指标。
2资本账户开放、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发生了多次货币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危机,1997年的亚洲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危机,1999年的巴西危机。与这些危机相伴的是新兴市场的资本账户开放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剧。对于90年代以来货币危机频繁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其中,以资本账户开放为特征的金融自由化及其进程中的资本流动的理论备受瞩目。
世界银行(1997)以及Calvo提出了资本流动导致货币危机的模型。这些模型分析了大规模资本流动对一国宏观经济状况、银行业的影响,指出大规模的资本流动使得经济稳定性变弱,出现经济过热、实际汇率升值、经常账户恶化、资产泡沫化等问题,导致银行业过度贷款,不良贷款比例增加,在外部投机冲击作用下,容易引发货币危机。[5]Stiglitz也认为,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动的增加,也增加了发生危机的可能性。[6]
Mckinnon认为,亚洲危机中所体现的道德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国际收支中资本账户缺乏管制。[7]而且,受部分金融自由化以及隐含的汇率稳定保证的驱使,大量资本流向亚洲,加剧了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8]
Mishkin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探讨了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的问题:由于政府对银行机构的监管不力,导致资本过度流入,造成借贷,而借贷恰恰是危机的前兆。[9]
姜波克在讨论人民币自由兑换时提出,如果资本账户结构中短期资本的数额很大,当基本因素或预期因素发生大的变化引起短期资本大量流出时,一国的国际收支就会变得不可维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这种不可维持性会直接表现为货币危机。[10]
Sarno和Taylor运用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得出亚洲货币危机是由强大的资金流入所造成的资产价格膨胀引起的,并且被道德风险、资产价格紧缩和实际资本外逃所加强和放大的结论。[11]
由此可见,大量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大规模的资本流动与90年代以来的货币危机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选取亚洲六国1985―1999年的季度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度与货币危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基础条件的差异对这种内在联系的影响。
二、指标选择
1外汇市场压力指数
Girton和Roper提出了外汇市场压力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外汇市场对本国货币的超额需求,这种超额需求迫使汇率和外汇储备做出调整,只有通过汇率的价格调整,或者外汇储备的数量调整,才能消除外汇市场中的超额需求。[12]
Eichengreen,Andrew和Wyplos在Girton和Roper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国内国际的利差会导致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进而影响各国汇率变动。因此,他们将利率视为内生变量,将外汇市场压力指数看作汇率变动、外汇储备变动和利率变动的加权平均,作为衡量货币危机的指标。[13]
Sachs等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利率资料不完整,所以将其纳入外汇市场压力指标无法适用,因此,他们将外汇市场压力指数修改为汇率变动与外汇储备变动之和,以样本期间的汇率变动与外汇储备变动值的标准差为倒数,避免短期汇率和外汇储备变动过于激烈,从而避免极端值影响实证结果。[14]Kaminsky,Lizondo和Reinhart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率水平受到政府干预,而不由市场所决定,因此应该用汇率变动率和外汇储备变动率作为衡量外汇市场压力的指标,权数是两个变量的标准差的倒数。[15]Giancarlo,Pesenti和Roubini也认为不应该将利率纳入外汇市场压力指标之内,因为当一国因货币危机而遭受攻击时,该国会立刻面临货币贬值和外汇储备减少的问题,但是利率上升导致外汇储备减少和货币贬值,这两者之间相关性很大,在一个模型中不需要有两个相关性很高的变量。[16]
Kaminsky等用外汇市场压力指数来对货币危机进行事后确认,EMPI是汇率变动率与外汇储备变动率的加权平均,EMPI随着货币的贬值和外汇储备的损失而增加,EMPI的大幅增加反映了本币的强大卖出压力,当EMPI高于平均值的三个标准差时,就认为处于货币危机时期。[15]
本文的研究就是选取外汇市场压力指数作为衡量和测度货币的指标,具体如下:
其中,EMPI表示外汇市场压力指数;ΔE表示汇率的变动率;ΔR表示外汇储备的变动率;σE表示样本期间汇率变动率的标准差;σR表示样本期间外汇储备变动率的标准差。这里的汇率用本币/美元表示,当本币贬值时ΔE为正值,而外汇储备减少时ΔR为负值,所以此处用“-”表示ΔE与的ΔR加权和,共同构造外汇市场压力指数。
2资本账户开放度
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测算,是指通过构建一套有效的指标体系对某一国家在一定时期资本账户开放状况的综合估计。如何测算一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程度,学术界有不同的算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约束式测度方法,另一类是开放式测度方法。考虑到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以及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资本账户开放所引起的资本流动规模对货币危机的影响,所以选取了作为开放式测度方法之一的Volume法作为测度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方法,具体为:
其中,OPENt表示第t期的资本账户开放度;FDIt表示第t期的直接投资的发生额;FPIt表示第t期的证券投资的发生额;GDPt表示第t期的国民生产总值。
3其他指标
资本账户开放度和外汇市场压力指数这两个指标的确定,可以用来分析资本账户开放所引起的资本流动规模对货币危机的影响程度。为了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本文还选取了其他一些指标,用来说明一国经济基础条件的差异是如何影响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危机之间的关系的。
(1)经常账户余额/GDP(CA)。本文采用样本期间一国经常账户余额占GDP比重的季度数据来反映该国经济的外部均衡状况。一国外部均衡的目标是国际收支平衡,尤其是经常账户的平衡,因此,用该指标可以比较有效地衡量一国的外部均衡状况。
(2)国际国内利率差(RD)。本文选用样本期间一国每季度末国际国内的利率差,用来反映该国金融改革的深化程度,随着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进行,国际国内的利率差应该呈不断缩小的态势。本文所采用的国际利率为3个月期限的美元市场利率,国内利率为3个月期限的本币市场利率。
(3)通货膨胀率(CPI)。本文选择通货膨胀率指标用来衡量一国经济的内部均衡状况。一国实现内部均衡的目标是币值稳定,以及保持经济增长,若一国存在高的通货膨胀率,意味着该国的内部经济情况不容乐观,反之,则表示该国的内部经济情况较好。因此,通货膨胀率指标可以较好地衡量一国内部均衡的状况。文中的通货膨胀率用样本期间一国季度末的消费价格指数(CPI)表示。
(4)数据来源与转换。本文所采用的数据除3个月期限的美元市场利率外,均来自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金融统计数据库(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IFS)。1985年的3个月期限的美元利率季度数据来自美联储网站,1986―1999年的3个月期限的美元利率季度数据来自英国银行家协会(BritishBankersAssociation,BBA)公布的LIBOR利率。
本文的研究对象均为发展中国家,由于数据来源有限,少部分季度数据未能获得,只获得了年度数据。为了将这些年度数据转化为季度数据,本文根据沈中华、李纪珠和李建兴提出的模糊距离权数法(fuzzydistanceweightingmethod)[17]来推算估计季度数据,其主要转换原则为:以最接近的两个年度数据来推算欲计算的季度数据;以加权平均直线距离模糊归属函数(hamminglinearfizzymembershipfunction)来决定权数,即时间距离较近的给予较大的权数,但权数和为1;由于是从年度数据推算季度数据,故所推算的数据需除以4。计算公式如下:
三、模型设定、检验与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与检验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的方法,以外汇市场压力指数为被解释变量,以资本账户开放度、经常账户余额/GDP、国际国内利率差、通货膨胀率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考察样本期间各国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危机的影响,以及各国不同的经济基础条件下这种影响是如何变化的。
面板数据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其中,N表示个体截面成员的个数;T表示每个截面成员的观测时期总数;参数αit表示模型的常数项;参数 表示对应于解释变量向量 的系数向量;随机误差项 相互独立,且满足零均值、等方差为σ2u的假设。
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的第一步就是检验被解释变量yit的参数αi和βi是否对所有个体样本点和时间都是常数,即检验样本数据究竟符合哪种面板数据模型形式,从而避免模型设定的偏差,改进参数估计的有效性。经常使用的检验是协方差检验,主要检验如下两个假设:
如果接受假设H2,则可以认为样本数据符合不变系数模型,无需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如果拒绝假设H2,则需要检验假设H1。如果拒绝假设H1,则认为样本数据符合变系数模型,反之,则认为样本数据符合变截距模型。
经计算,本文采用的样本数据在两个假设条件下的F统计量分别为:
查F分布表,在给定5%的显著性水平下,得到相应的临界值为:
由于F2>153,所以拒绝H2;又由于F1
其中,α为样本国家发生货币危机的平均水平;α*i为i国发生货币危机的自发水平对平均水平的偏离,用来反映各国之间发生货币危机的差异;γt反映时期影响的时期个体恒量,反映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时期变化带来的发生货币危机的水平变化。模型(1)用来考察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危机的影响,模型(2)用来考察在考虑一国经济基础条件之后,这种影响会发生何种变化。
2实证分析
由于各国发生货币危机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所以使用GLS法(crosssectionweights)对模型进行估
由估计结果可以看出,资本账户开放度与外汇压力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资本账户开放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发生货币危机的概率就增加009。图1给出了各国在样本期间资本账户开放度与外汇市场压力指数的关系,可以看出,从总体趋势来看,大部分国家在样本期间随着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外汇市场压力指数也随之提高,表明发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越大,这在1997年爆发亚洲货币危机前后表现的尤为明显。
其中,反映样本期间各时期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危机影响程度的的估计结果由表1给出。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样本期间,资本账户开放引发货币危机平均水平最高的时期是1997年第4季度,其次是1997年第3季度,而平均水平最低的时期是1985年第2季度,其次是1985年第3季度。这与图1的显示结果基本吻合,样本国家在1985年前后刚刚开始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那时候各国爆发货币危机的几率也是最低的,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引发货币危机的可能也越来越大,到1997年,各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达到最高,货币危机的压力也相应最大,这时从泰国开始的货币危机蔓延到其他国家,危机之后,各国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有所下降,相应地发生货币危机的几率也随之下降。
下面再来考察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危机的影响在国家之间的差异,本文分别对模型(1)和模型(2)进行估计,通过对比分析各国经济基础条件的不同是如何影响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危机的作用的。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模型(1)中,发生货币危机的自发水平最高的是印度和泰国,其次是印度尼西亚,自发水平最低的是马来西亚,其次是菲律宾和韩国。在考虑经济内外部均衡情况和国内金融基础条件后,从模型(2)的估计结果看到,泰国和马来西亚发生货币危机的自发水平明显提高,菲律宾略有提高,印度没有变化,印度尼西亚的情况略有好转,而韩国发生货币危机的自发水平大大降低,这充分说明在不同的经济基础条件的影响下,各国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危机的影响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具有稳固的经济基础条件,实现内外部均衡,并且具备健康有效的金融体系的国家,可以大大避免因资本账户开放引发货币危机的可能,这可以从图2、图3和图4给出的样本国家经济基础条件的对比中反映出来。
从图2、图3和图4给出的样本国家经济基础条件的对比可以看出,韩国的经济基础条件要好于其他国家,这样就有效地缓解了由于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危机产生的压力,而经济基础条件欠佳的泰国和马来西亚,则放大了资本账户开放引发货币危机的几率。这与亚洲货币危机的实际情况基本符合,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货币危机当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泰国,而韩国相对遭受的影响则比较小。在考察的样本国家中,印度是一个例外,90年代初印度的资本账户开放的程度非常低,但其外汇市场压力指数经历了几次大的动荡,这应该是其他因素影响的原因,随后随着印度资本账户开放的程度提高,其外汇市场压力指数也随之升高,但在亚洲货币危机当中,由于印度的经济基础条件较好,而且非常注重资本账户开放前提条件的建设以及资本账户的有序开放,因此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影响。
正如前文提到的一样,货币危机的衡量有着十分庞大的指标体系,本文所采用的外汇压力指数只是一个简化了的衡量货币危机的指标,另外,对于各国经济基础条件的考察,本文也是选择了一些重要的指标加以量化,这其中也存在有些数据获得比较困难的原因,因此在实践当中,还要有许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即便如此,本文通过对几个代表性指标的模型分析,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发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大小与各国实行资本账户开放时的经济基础条件有关,良好的经济基础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化解发生货币危机的可能,反之,则会扩大资本账户开放引发货币危机的几率。
四、结论
通过以上对泰国、马来西亚、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6个发展中国家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提高,资本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会对外汇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压力,有可能引发货币危机,尤其是在一国的经济基础条件不稳固的情况下,资本账户开放引发货币危机的可能会被放大。那是不是为了避免货币危机,要实行资本管制呢?Friedman认为,实行资本管制可能是最坏的选择,因为新兴经济体需要利用外部资本来发展经济。Mishkin也认为,如果用传统的、以外汇控制的方式实现资本控制,会阻止生产性投资资金流动,将会造成实际扭曲和资源的不适当配置,而且在当前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工具很容易绕过资本控制的大环境下,能否奏效还值得商榷。[9]
另一方面,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危机的影响,因国而异,在考察的样本国家中,如果一国的内部和外部经济状况比较好,而且有着比较健康有效的金融体系,资本账户开放诱发货币危机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因此,要取得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收益,就需要在开放之初,具备良好的内外部条件,并且深化国内的金融改革,否则,会扩大资本账户开放诱发货币危机的可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具备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应当通过改进银行规制和监管来使资本流入不产生借贷和银行机构的过度风险,这可以集中治理金融脆弱性的本源,可以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9]
由此可见,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账户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具备一系列的前提条件。高海红提出,可持续的和可带来收益的资本账户开放,需要有一些必要的前提,在缺乏相应的前提条件下,以激进的方式实现资本账户开放是导致危机的直接原因。李剑峰和蓝发钦通过对一些国家的比较研究也发现,资本账户开放要配以更有力的国内政策和金融体系、汇率与宏观政策的协调,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参考文献:
[1]Blanco,H;Garber,PMRecurrentDevaluationsandSpeculativeAttacksontheMexicanPeso[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6,94:148-166
[2]Cumby,RE;VanWijnbergen,SFinancialPolicyandSpeculativeRunswithaCrawlingPeg:Argentina1979-1981[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9,27:111-127
[3]Goldberg,LSPredictingExchangeRateCrises:MexicoRevisited[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94,36:413-130
[4]Pazarbasioglu,C;Otker,ILikelihoodVersusTimingofSpeculativeAttacks:ACaseStudyofMexico[J]EuropeanEconomicReview,PapersandProceedings,1997,41:847-860
[5]Calvo,GBalanceofPaymentsCrisesinEmergingMarkets[M]UniversityofMaryland,1998
[6]Stiglitz,JosephBoats,PlanesandCapitalFlows[N]FinancialTimes,03/25/98,1998
[7]McKinnon,RI;Pill,HExchangeRateRegimesforEmergingMarkets:MoralHazardandInternationalOverborrowing[J]OxfordReviewofEconomicPolicy,1999,15:19-38
[8]Fischer,StanleyOntheNeedforanInternationalLenderofLastResort[R]IMF,1999,(3)
[9]Mishkin,FredericSInflationTargeting:LessonsfromInternationalExperience[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9
[10]姜波克人民币自由兑换和资本管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1]Sarno,L;Taylor,MPMoralHazard,AssetPriceBubbles,CapitalFlows,andtheEastAsianCrisis:TheFirstTests[J]JournalofInternationalMoneyandFinance,1999,18
[12]Girton,L;Roper,DAMonetaryModelofExchangeMarketPressureAppliedtothePostwarCanadianExperience[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77,67:537-548
[13]Eichengreen,B;Andrew,K;Wypiosz,CExchangeMarketMayhem:TheAntecedentsandAftermathofSpeculativeAttacks[J]EconomicPolicy,1995,21(10):249-312
[14]Sachs,Jeffery;Tornel,Aaron;Velasco,AndresFinancialCrisesinEmergingMarkets:TheLessonsfrom1995[J]BrookingPaperonEconomicActivity,1995,(1):147-215
[15]Kaminsly,Graciela;Lizaondo,Saul;Reihart,CarmenMLeadingIndicatorsofCurrencyCrisis[Z]IMFWorkingPaper,WP/97/79,1997
[16]Giancarlo,Corsetti;Pesenti,Paolo;Roubini,NourieiWhatCausedtheAsianCurrencyandFinancialCrisis[Z]NBERWorkingPaper,No6834,1998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传导机制;路径
Abstract: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summar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conduction mechanism, analyzed the crisis conduction channel from two perspectives: Domestic and foreign. It includes: the crisis conducted from real estate markets to credit markets, from credit markets to capital markets, from financial markets to the real economy and how the crisis affected the global economy. Furthermore, the paper made a brief conclusion.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conduction mechanism,channel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4-0016-04
2007年2月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至今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这场金融危机最初爆发于房地产市场,之后迅速蔓延,波及信贷市场、资本市场,继而冲击全球的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如今,金融危机已经扩展到实体经济,演化为经济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的传导也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研究其传导机制,对于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一、金融危机传导过程分析
从金融系统出现紊乱到实体经济全面衰退存在一系列的过程与环节,所有这些过程和环节的集合即为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金融危机的传导,实际上是一个金融风险形成、积累、转化和扩散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转变过程,也就是相关的经济状态从均衡转向失衡,然后进一步扩散的过程。
金融危机的传导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危机在不同市场或不同领域之间的传导与扩散过程;另一个是危机在不同地理空间上的传导与扩散过程。
(一)金融危机在不同市场或不同领域之间的传导与扩散过程
从危机的内容来看,金融危机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货币危机、外债危机、银行业危机与资本市场危机。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与传导,这些危机是相互交叉的,并不是独立的。
1.以货币危机为先导的金融危机的传导与扩散。货币危机源于汇率扭曲。由于国内出现严重的货币供求失衡、资金信贷失衡、资本市场失衡或者是国际收支失衡,国内出现严重的货币汇率高估,从而引发投机性攻击、资本外逃和投资者信心崩溃,这又加剧了国际收支的失衡和本国货币汇率的狂跌,引发了货币危机。货币危机通过传导与扩散机制,特别是信心危机的传导,造成货币供求、资金借贷和资本市场失衡的加剧,引发股市危机和银行业危机,从而形成全面的金融危机。
2. 以外债危机为先导的金融危机的传递与扩散。债务危机的爆发,源于资金信贷和国际收支的失衡。过度地利用外资,导致支付能力的不足和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过度利用外资也可能是由于国际收支失衡、通货膨胀和资本市场失衡造成。支付能力不足削弱了投资人的信心,造成资金外逃,引发外债危机。外债危机通过传导与扩散机制,可以引发货币危机、资本市场危机和银行业危机,从而形成全面的金融危机。
3. 以银行业危机为先导的金融危机的传导与扩散。银行业危机源于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以及由此发生的各种风险――特别是由于过度信贷导致的大量的不良资产。当经济衰退或资金借贷严重失衡时,就出现了信心危机和挤兑,引发了银行业危机。银行业危机爆发后,通过传导和扩散机制,即无力支付存款人存款,导致个人和企业的破产,引发资本市场危机和货币危机。
4.以资本市场危机为先导的金融危机的传导与扩散。资本市场的失衡,除了市场内部原因之外还可能是因为实体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失衡、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或即将放慢、货币政策的调整、银行业危机、外汇市场危机和债务危机及它们所带来的信心危机而导致。当人们对于金融资产价格、整体经济的信心急剧丧失时,人们会在短时期内采取一致的行动,抛售各种资产特别是有价证券,导致资本市场危机的爆发。资本市场危机的爆发,使企业和个人遭受巨大损失,资金借贷和货币需求出现严重失衡。资本市场危机通过传导和扩散机制,引发银行业危机和货币危机。
(二)金融危机在不同地理空间上的传导与扩散过程
一般来说,金融危机在不同地理空间上的传导与扩散主要有两个载体:一是投资者信心的相互影响;二是资本的流动。货币危机与外债危机主要依靠这两者实现传导。资本市场危机,在各国资本市场相对独立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投资者信心的丧失来传导。
由于各个市场对外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同,如果起始爆发危机的市场不同,危机在空间上的传导能力是不同的。一般而言,银行业危机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传导能力很高,而跨国度空间的传导能力较小;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的跨国度传导能力最高。当然,金融危机在空间上的传导能力,还和影响到的国家或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自身金融体系的稳健程度、外汇储备水平、国际收支情况等因素有关。
可见,金融危机在不同空间和市场之间的传导过程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同步进行的,时间上相互交叉、传导上相互感染、空间上连锁反应,形成极为复杂的传导与扩散机制。
二、美国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美国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长期积累瞬间爆发的结果。美国金融产品体系像个倒置金字塔,底层是基础资产,如住房贷款、信用卡贷款、工商企业贷款、消费贷款、教育贷款等等,在此基础上构造出金融衍生产品的大厦。伴随着近10年来的金融创新浪潮,以住房贷款等为基础资产,美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猛,产品设计得越来越复杂,这些产品的真实价值和风险等方面信息的透明度也随之下降。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危机就爆发了。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美联储的加息与房地产市场的降温。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在利益的刺激下,衍生金融产品泛滥。美联储的加息为这一切划上了句号,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违约现象频频出现,由此直接造成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点燃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2)金融衍生产品的催化作用。资产证券化的过度使用成了金融危机的催化剂。资产证券化的产生,使资金链得到延长,同时风险也在整体上被扩大了。危机爆发时,迅速波及整个资金链条,激发了系统风险的释放。(3)信息披露不充分。如前所述,美国金融衍生工具迅猛发展,其透明度不断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因此越发严重,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4)政府监管不力。长期以来,美国当局一直注重经济的增长,忽视了信贷风险的控制,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也超越了金融监管的范畴。
美国金融危机实际上是金融杠杆的放大效应过度导致了金融泡沫,泡沫破灭必将引发危机。美元的全球流动机制为美国境内金融创新提供了充足的美元货币,这使得华尔街可以将美国境内的收入流最大限度资本化,长年累月下来造成了经济的虚拟化。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流一再被杠杆化,形成了杠杆链,这一方面延长了风险源头到最终持有者之间的风险传导路径,另一方面也使得各类金融杠杆的作用交织在一起,使得经济中的风险不断放大,将金融业的脆弱性传导给了整个美国经济。
三、金融危机在美国内部传导的路径分析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原因与机理。长期以来美国以过度消费支撑和刺激经济,在创造繁荣的同时,积聚了财政赤字、贸易逆差、资产价格飙升、过度借贷、投机资金泛滥等大量金融风险和经济泡沫,最终促使风险爆发和泡沫破灭。其主要原因就是通过信用创造出了超出自身支付能力的需求,或者说消费未来。这场危机从房地产市场到信贷市场、再到资本市场,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美国金融市场到全球金融市场,从美国实体经济到全球实体经济,迅速蔓延,给全球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害。
(一)金融危机在金融市场内部的传导
1. 危机由房地产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美国金融危机由房地产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是缘自抵押贷款标准放松和抵押贷款产品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贷款金融机构就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扩散了,当美联储提高利率、房地产市场大幅下滑、贷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时,导致信贷市场流动性短缺,直接陷入支付危机。
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一派繁荣景象之时,由于优质按揭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刺激贷款金融机构,向信用并不好的贷款人发放贷款,即发放次级抵押贷款。为了使次级按揭贷款更加具有吸引力,发放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普遍采用2/28或3/27的优惠固定期或浮动期利息结构,也就是在最初的2―3年内给予非常优惠的按揭利率,而后则按市场利率加上一定息差的浮动率来计息。很多对房价上涨或自身收入、信用等级有着良好预期的贷款申请人,都申请到了未来可变利息超过自身接受能力的次级按揭贷款,随即金融机构对于发放次级贷款的条件限制越来越松,其中有两项政策最为冒险:一是购房无需提供首付,全部资金皆可从银行贷款,前几年还可只付利息而不用偿还本金。二是对借款人不做任何信用审核。信贷金融导致了房价非理性的上涨,直至美国住房需求市场很快饱和。这样,当美国进入加息通道以后,购房者还款负担加重,房地产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抵押融资,随之出现大量违约,金融机构因此而出现资金链断裂,面临倒闭的风险。金融危机由此从房地产市场传递至信贷市场。
2. 危机在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传导。美国金融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是缘自金融衍生工具――资产证券化的助推作用。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内容是,只要某项非流动性资产在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那么该非流动性资产的所有者就能够以未来现金流为基础,将该资产打包成某种形式的债券,通过向资本市场出售债券而收回流动性资金。为了迅速回笼资金以提供更多抵押贷款,它们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将一部分住房抵押贷款债权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以这部分债权为基础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DO),从而将与该部分抵押贷款债权相关的信用风险转移到持有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机构投资者的资产负债表上。这个证券化过程由一个长长的链条来完成:信贷公司和银行、债权打包服务公司、投资银行、信用评级等中介公司、投资基金、投资基金的投资人。债权打包服务公司将信贷公司和银行的次级抵押贷款打包制成债券“标准件”,由信用评级等中介公司进行信用评级,再由投资银行和投资基金持有或者卖给其他的商业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从表面上来看,经过证券化后贷款金融机构的风险似乎得到了有效的分散与转移,实际上却扩大了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这样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便由制造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商业银行转移到资本市场。一旦次级抵押贷款的整体违约率上升,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市场价值就会大幅缩水,由于上述机构均实施了以市定价(Market to Market)的会计记账方法,因此即使没有出售贬值的债券发生实际亏损,也要在资产负债表上相应期间进行减记,在利润表上就会表现出相应的亏损,当入不敷出时,连锁反应就会导致整个资本市场发生危机。
反之,资本市场发生危机更加剧了信贷市场的资金紧缩局面。由于自身的资产价值缩水,到资本市场融资亦发生困难,为了满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自有资本充足率的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得不降低风险资产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也就是说,资产价格的下跌导致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
(二)金融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投资者开始担心信贷问题是否会演变成为整体经济危机,纷纷出售股票转而持有现金,导致美国股市出现剧烈波动,这一方面通过财富效应影响了居民消费,另一方面通过托宾q效应和金融加速器理论影响了企业投资。
由于储蓄偏低,美国居民的消费模式一直是借贷消费,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打破了此种消费模式长期以来的兴旺周期,受沉重的信贷损失和坏账拖累,金融机构已经不再视消费信贷为无风险业务,信贷紧缩正在向消费紧缩转变。此外,美国经济下滑导致其对能源、金属和农产品等原材料的需求下降,从长期看,需求下降必然导致价格下跌,商品市场也会因此而大幅波动。
金融危机爆发导致的另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失业率上升。大量的金融机构倒闭使很多人瞬间失业,例如雷曼兄弟的破产就导致2万员工失业,此外还有由于企业无法维持经营而进行的裁员等等,据美国劳工部就业报告数据,美国非农业部门失业人数已达15.9万人,创五年来失业率最高点。因此,金融危机已不可避免地传导到美国实体经
济。
四、金融危机由美国向全球传导的路径分析
(一)贸易渠道的传导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长期以来保持对外贸易逆差,主要依靠进口来维持国内消费。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美国国民财富大幅缩水,信用规模急剧收缩,居民消费支出因此而减少,通过收入效应作用于有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进口需求直接减少,由此造成出口国企业利润下降,经济受到冲击。例如,除去价格影响,我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1至7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由2007年的超过20%放缓至12%,这种外需的减少短期内是无法由国内需求弥补的,一些出口企业因此而遭受亏损。
(二)金融渠道的传导
美国是世界上金融系统最完善的国家,被认为是最为安全的投资市场,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非常发达,美国股市多年以来也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这不但为投资者带来相对丰厚的收入,而且直接导致投资者金融财富的增加,良好的示范效应进一步鼓励了投资者持股的积极性。世界许多国家均持有美国债券、股票及其他金融资产,机构投资者也将大部分资金投入了美国金融市场。
在美国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全球很多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同时参与到了风险扩散的链条中。美国CDO市场的崩溃,导致国内的金融机构倒闭,持有这些金融机构资产的跨国金融机构也遭受了巨额损失。在这一方面,欧洲的银行受到很大的打击,因为欧洲的银行和美国的银行做着同样的操作。如今,欧洲的银行间交易基本上已经无法正常运转,银行与银行之间互相不信任,导致拆借市场处于瘫痪状态。为了达到最低资本充足率和保证金要求,或出于调整资产负债表的需要,亏损的金融机构大幅收缩对另一国家的贷款,将危机传导至下一个国家。危机发生后,全球股市与美国股市同步下跌,很大程度上是由跨国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降低风险资产比重的调整行为所致。在金融危机蔓延的同时美国也在做着投资组合的调整,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美国将部分海外资本撤回,加剧全球短期资本波动。
(三)心理渠道传导
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抱有很高的期望,信心盲目高涨,不顾危机发出的种种征兆及预警信号,不断投入资金,增持美国资产。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又表现极度悲观,从资本市场上仓皇而逃,不再相信政府的政策,这种“羊群效应”进一步恶化了金融危机,甚至一些经济状况良好的边缘国家和地区由于资金流的问题而陷入危机。
五、结论
美国金融危机并没有表现出剧烈的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它更多是隐性的,而不是显性的。实际上,金融危机的真正实质是,美国金融市场滥用信用衍生品的创新、预支市场和社会信用,从而造成信用风险逐渐累积,进而酿成信用危机。这场以银行业危机为先导的金融危机提醒美国,经济发展要更注重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非虚拟经济的虚高。虚拟经济的运行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基础,变得更加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性就造成了经济中的泡沫,一旦泡沫被刺破,将严重损害实体经济。另外,金融监管要跟得上金融工具的创新步伐。任何金融创新都应该立足于战略高度来规划,仅仅满足于技术性的、工程性层面的创新必然会忽视社会性的整体风险。
参考文献:
[1]王鹏.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5):3.
篇5
关键词:国际收支调节;现行货币制度;“双顺差”结构
一、国际收支平衡概念及其调节机制。
1、国际收支概念及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由于贸易、非贸易及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间货币收付。各国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都在寻求用各种手段调节国际收支以达到收支均衡,即进口和出口相对持平。但是,各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努力却往往由于多种原因而付之阙如,较为典型的引发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有:结构性原因、货币性原因和收入性原因等。总之,引发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样的,相应的调解国际收支的方式也必须多样。
2、进行有效国际收支调节的先决条件
那么,在一国的国际收支调节中怎样兼顾本国利益和世界整体利益?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国际货币制度问题。一个完善的国际货币制度所应达到的目标是,第一,能够促进世界生产要素的有效分配,使所有国家的收入都有增长。第二,能够使世界经济得到稳定。第三,应该是一个有弹性的机体,能够承受住可能发生的外来冲击,减少冲击给各国带来的影响,并且,也要从根本上阻止各国输出其内部的不稳定性因素。第四,必须保证各国的相对独立性,以不妨碍它国和整个体系的方式达到自立的政策目标。达到了以上目标,一定国际货币制度下的各国货币关系都是有序的。
国际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它确定一定国际货币制度下的国际储备和提供国际流动性,并且为国际收支逆差融资提供物质基础。国际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汇率制度的选择对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影响是:汇率是否否变动及变动的幅度对国际经济的稳定性和货币体系本身的弹性有影响;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表现形式和调节方式有影响。
二、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节
严格意义上来说,当前的国际社会并没有在“布雷顿”体系之后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制度。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或稳定机制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牙买加协议”为标识的多元汇兑本位制国际货币制度。欧元的诞生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日元凭借战后经济的发展也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近年来,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也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一极。但是应该说,没有统一的国际货币、各大货币之间汇率变动频繁、国际收支调节严重不对称,国际货币制度的不合理严重影响国际社会收支平衡仍是国家货币制度急需解决的问题。
1、美元一强独大,为国际收支失衡埋下隐患。
虽然依“牙买加协议”,黄金非货币化,即黄金与货币彻底脱钩。但是由于特别提款权作用有限,欧元危机,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由于美国拥有世界最强经济实力,各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及国际贸易计价结算都需要美元,因此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不会丧失。但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不受黄金约束,却受困于美国国内经济的需求。近年来,美元大量超额供给,因而制造了美国及世界此起彼伏的以经济过剩和资产价格暴涨为特征的信用泡沫。美联储在决定美元供给时,并不考虑储备货币与世界经济的平衡关系,其货币政策的实施结果经常会对其他国家,尤其是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监管有缺失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近20年内世界金融危机连续不断,国际收支失衡,美元的发行就难脱干系。
2,汇率安排多样化后,浮动汇率制对国际收支的消极影响巨大。
按“牙买加协议”,各国可以选择固定汇率制或浮动汇率制。目前,整个汇率体系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区域集团内实行稳定的汇率制,如欧盟及实行“盯住汇率制”国家的汇率制度;二是主要货币之间汇率巨幅波动。一般认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政府推行本国政策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可以不受外部约束。汇率的波动还能防止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使一些国家较为顺利地克服国内的通货膨胀。但经验表明,完全自由的汇率浮动也带来不少问题:一是汇率波动幅度过大增加了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不确定性,使之风险陡然增大;二是各国经常项目收支对汇率变动的反应迟缓,因而它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不大;三是汇率过度波动,使国际基金组织对国际储备的控制削弱,主要硬通货国家的膨胀政策可以肆意继续下去,而无国际收支问题之虑。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多样、自由化,未能根本性地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在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国际收支调节可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IMF的干预及贷款、国际金融市场及商业银行的活动综合进行。但IMF资金的不足、权威虚,使长期以来全球范围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不能根除。
三、我国未来国际收支调节的路径选择
目前,我国不断加剧的“双顺差”国际收支结构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国际收支结构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不成熟债务国阶段;第二阶段为成熟债务国阶段;第三阶段为不成熟债权国阶段;第四阶段为成熟债权国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处于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期间,因此,我国未来的国际收支平衡目标调节路径将向经常项目顺差以及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过渡。
我国贸易和经常项目顺差长期化、常态化是不可改变的趋势。目前,我国经济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二是我国高投资、低消费率的经济结构将延续,由此决定贸易项目顺差长期化、常态化。我们应该采取国际通行的做法,注重从扩大国内消费这一源头出发,保持合理的经常项目和贸易顺差。从国际经验看,加大资本项目调节力度是必然选择。我国可以扩大对外投资的渠道,大量使用外汇资产,减缓外汇储备大量积累和流动性过剩,减少国际收支顺差较大的压力;同时,合理引导人民币升值预期,抑制短期热钱流入;加强对短期外债管理,减缓短期间接资本流入,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减少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直至使其转变为一定幅度的逆差。未来国际收支调节逐步转变到经常项目顺差以及资本项目逆差,是一条可行的路径,符合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特殊国情。
参考文献:
[1]戴维.里维里恩,《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
[2]方文,《国际收支危机的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卜永祥、秦宛顺,《人民币内外均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方文:《美国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及其启示》,载《中国外汇管理》,1999年第11期.
[5]王立荣、刘力:《国际货币制度演化与货币危机机理探》,载《当年经济研究》,2009年第06期.
[6]刘伟:《货币危机:内外失衡、汇率失调与国际货币体系》,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陈岷:《国际货币制度的困境与我国的应对》,载《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第34期.
[8]焦武:《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篇6
[论文摘要]着重从金融监管制度缺陷、超前消费陷阱和对自由经济理论的过度迷信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对如何维护我国的金融体系稳定和安全具有借鉴意义。
近年来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爆发,房地产业严重衰退,造成一连串重大金融事件,比如:美国政府托管“两房”(房地美和房利美)、美林被收购、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等,由此引发全球股市大跌,中国股市上证指数也跌穿2000点。全球金融领域面临严峻挑战,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当前这次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已经超过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包括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美国金融系统,无论是发达程度、透明度、监管力度,还是融资规模、金融产品多样化等都堪称世界之最,为什么目前出现了这种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呢?我们对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做了深入分析。
一、金融监管制度缺陷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内部管理机制失误造成的。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推出了许多金融衍生产品,这对繁荣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衍生产品太多,加大了投机风险,而与此有关的风险预警机制及防范措施却未能跟上,从而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美国本轮金融风暴是次贷危机进一步延伸的结果,而次贷危机则与美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中过度利用金融衍生品有关。
在各种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因素中,美联储政策的失误可能是较为严重的一个危机因素。在格林斯潘主持美联储期间,特别是在2000年到2005年之间所采取的低利率货币政策在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埋下了危机的种子。长期的低利率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三大负面影响:一是扭曲了信贷市场和房贷市场,二是减少了居民储蓄,三是加剧了美元的贬值。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开始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庞大的赤字需要有大量外国资本的弥补,结果是美国的资本账户逆差大幅度增长,加剧了经济失衡的风险。一旦出现经济波动,引起外资撤离,美国就难免陷入一场金融危机。
二、超前消费陷阱
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主要依附于消费,使得经济基本面发生了问题。为推动经济增长,政府鼓励寅吃卯粮、疯狂消费,引诱普通百姓通过借贷消费。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利率不断走低,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加上弥漫全社会的奢侈消费文化和对未来繁荣的盲目乐观,为普通民众的借贷超前消费提供了可能。很多人都在透支消费,而这主要是依靠借贷来实现。特别是通过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神话,诱使大量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纷纷通过按揭手段,借钱涌入住房市场。但从2006年底开始,虽然美国房地产价格的涨势只是稍稍趋缓和下降,经过金融衍生产品等创新金融工具的剧烈放大作用,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和危机就难以遏制地爆发出来。[来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消费太多,则会使得储蓄减少,从而影响一国的资本积累,导致投资不足,影响经济的下一轮发展。而美国正是消费的过于旺盛,挤占了投资,坐吃山空,经济迟早会出现问题的。
三、对自由经济的过度迷信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把“双刃剑”,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一般认为这场危机主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但是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在华尔街,而在于美国近30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理想,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危机,内容主要包括: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的干预,推行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客观而言,新自由主义改革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通货膨胀率下降、经济增长率回升、失业形势得到一定缓解等。
篇7
而为了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越南政府也对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等现象保持了较高的容忍。
不过,今年以来,随着越南的多项经济指标亮起红灯,人们对于越南经济的信心也急转直下。数字显示,5 月份越南国内的通胀率达到了25.2% 的恶性通胀水平,为13 年来新高;今年1~5 月份的贸易赤字达到了144 亿美元,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数额。“越南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增长过快,特别是虚拟经济部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 越南金融危机(1)的出现和深化,对我国企业的对越出口和投资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现在,我国在越南投资的企业普遍面临生产成本加大的问题”,越南中国商会副会长贺长顺说,“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出口到越南的货物无法议付,因为越南的美元比较紧缺,现在不少货物只能积压在港口”。
同时,由于越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的对越出口难度加大,客户的不稳定性增加,收汇风险加大。 据统计,以河北省为例,今年4月份,河北省的对越出口额达到6687 万美元,但进入5 月份,对越出口额迅速回落到4347 万美元,环比下降35%,呈现出明显的下滑态势。 信用保险促进对越贸易,中国信保保障外贸安全 面对愈演愈烈的越南经济风波,如何保护中资企业的对越贸易安全?这是中国信保一直在思考和破解的问题。中国信保在国内有23个营业机构,在伦敦等地设有海外代表机构,与全球诸多政府部门、金融保险和法律等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已经形成覆盖中国、走向国际的业务服务网络。 越南是我国在东盟地区的重要经贸伙伴国之一,也是中国信保在该地区业务开拓的重点市场之一。中国信保一直都在关注越南的经济风波。目前,中国信保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投资保险3 个产品,可以保障企业对越南出口以及投资的安全。 有了这3 项信用保险产品,一旦企业投资所在国发生汇兑限制、征收、战争及政治暴乱、政府违约以及承租人违约等风险,中国信保可以向投保企业提供经济损失赔偿。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越南双边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信保支持企业对越南出口和投资的作用逐渐显现。
2002年,中国信保支持我国企业在越南开展了短期险业务,承保规模为158.3 万美元;到了2003 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了3508万美元。此后,中国信保对企业开拓越南市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07 年,中国信保支持企业在越南出口和投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19.25 亿美元。 2008 年5月,在中国信保承保的出口越南项目中,有一笔200多万美元应还款到期,越方向中国出口商提出延期一个月支付的请求,经过双方协商,最终越方在拖欠10 天后支付了款项。“这是越南中长期业务中首次出现债务人请求推迟还款的事件。从中可以看出,目前越南项目还款因货币危机而受到一 定影响;但是,在出现支付困难时能主动与债权人保持积极沟通,这说明越南目前债务偿还意识以及主观信用仍较好”。
篇8
[论文摘要]在东亚(包括东盟和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关联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加强东亚货币合作,构建东亚单一货币区是大势所趋,有必要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进行分析,进而明确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和我国的时策。
现今作为区域货币合作典范的欧元已经成功启动,美元合作在美洲的强势发力业已引起普遍关注,这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东亚毫无疑问是个刺激。而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也郑重的警示了东亚各国加强区域性的经济和金融合作共同抵御金融风险的必要性,区域性的货币危机需要区域性的货币合作来防范已成为共识。同时加强货币金融合作本身在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形势下也是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必然要求。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分析
“货币一体化是指各国在货币方面的融合、结合、整合的行为、现象和趋势。根据区域内各国货币合作的程度,可以将货币一体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区域内货币政策协调;二是区域货币联盟;三是单一货币区,又称最优货币区,是区域货币合作的最高层次。”“最优货币区,具体说来是指由一些彼此间商品、劳动力、资本流动比较灵活,经济开放程度和金融一体化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相近,经济政策较为容易协调的国家与地区所组成的货币区。
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是由蒙代尔于1961年提出的,其目的是为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该理论最初关注的是成立最优货币区的标准问题,蒙代尔、麦金农、彼得凯南、伊格拉姆分别提出了确定最优货币区的单一标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经济开放程度、低级产品的多样化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随着实践进程的发展,单一标准的理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于是,后来的经济学家将该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使该理论的研究重点转移到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成本和效益分析上。
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主要是:各成员国会损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丧失巨额的铸币税收人,同时要支付较高的货币转换成本,会使其财政政策不可避免的受到牵连,进而会影响到其国内经济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而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一)减少交易成本,降低汇率风险。单一货币区建立后,区域内货币交易被取消,这将节免货币兑换的成本,可以节约大量人力财力,有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而货币交易的取消,“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汇率波动对贸易和物价的不利影响及由汇率波动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特别是能避免短期国际资本的冲击,因为单一货币会使最优货币区内的货币规模巨增,将致使投机者无力制造差价实现套利。(二)减少外汇储备成本,节约外汇储备。货币一体化,可以通过集中各国的外汇储备和协调成员国彼此间抵消贸易差额来实现区域内外汇储备的节约。(三)货币一体化还可以降低各成员国的通货膨胀率抑制利率的不正常上升.稳定成员国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川。(四)货币一体化还将扩大各成员国的国际影响力,并且为各成员国接下来的深层次政治合作打造平台。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分析
从长远看来,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彼此间贸易、投资、金融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及受国际趋势的影响,东亚地区构建单一货币区是势在必行的。但就目前言,需要分析东亚货币合作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按照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构建单一货币区的成员国应当符合的内部条件有:各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各国经济的关联程度高,各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趋同,成员国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强,各国政策的协调一致性强,所建货币区内拥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
从东亚国家和地区目前的现状分析看来:在各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方面,东盟、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占GDP的比重也是在逐步上升,加人WTO后更加明显,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了,则对汇率波动就会敏感,东盟和亚洲四小龙更是如此,这将促使各成员国就汇率产生共同的需求,他们需要进行货币合作,实行汇率联动;在各国经济的关联程度方面,东亚各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和贸易往来占该区域投资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这也为他们进行货币合作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性方面,东亚各成员国参差不齐,人均GDP高低不一,经济发展水平大相迥异,这与最优货币区理论建立单一货币区所要求的条件差距较大;在成员国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方面,就人力而言,人力资本跨国流动性由于受种种因素影响譬如历史、文化、宗教等显得较弱,其中的人力价格因素进而导致物价因素也差异较大;就资本而言,像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由于金融自由化程度较低,金融管制较严,在资本的可自由兑换方面尚未完全放开;在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一致性方面,就金融体制而言,东亚各国大都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制这点是相似的,但各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却会增加实施共同盯住篮子货币乃至建立单一货币区的操作难度,自然会增加推行统一货币政策的难度;在所建货币区内是否拥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方面,东亚的新加坡、韩国虽富,但由于国家小,总国力规模尚不够强。日本具备成为核心国的条件,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东亚大多数国家对其持不信任态度,而且近十多年来日本经济一直低迷.显然它并不适合担当这一角色。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币也已经成为周边国家的主要结算货币,但是由于总体经济规模还不够大,目前也不适合成为核心国,所以东亚尚没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
从外部条件看,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国家强烈要求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要求大国之间进行有效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为东亚的货币合作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可是,时至今日,美国、欧盟、日本为了争夺国际货币的垄断地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要想达成一致任重道远。
综上所述,就目前而言,东亚地区建立单一货币区的条件尚不成熟。但是,建立次区域的单一货币区尤其是建立以人民币为核心的包括中国大陆、港澳甚至台湾省在内的大中国经济圈,目前的条件已趋向成熟(注:朱芳,东亚次区域货币区建立的条件分析,当代亚太,2003.12),而人民币货币区的建立也会为最终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宝贵的经验。同样,东盟十国也可以尝试成立类似的次区域单一货币区。
三、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分析
打造第一平台:扩大东亚货币互换。2000年5月6日在泰国举行的东盟10+3财长会议上,就东亚地区加强财政和金融的合作问题达成了“清迈协议”,其中涉及多项金融合作的内容,最主要的是货币互换。货币互换是指一国货币在陷人流动性危机的时候在不需要担保品的情况下就可以本币购买对方国家的可兑换货币,待度过危机后,再按协议条件,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刻,按照购买时所使用的汇率,用已购买的可兑换货币购回本币。货币互换是获得紧急融资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成员国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清迈协议是东亚货币合作的一次实质性进展,但只是属于危机解救机构,要加强东亚货币合作就应该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货币互换,由双边扩展到多边;而又因为东亚国家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各自的体制也不乏相似之处,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各自的国情,在经济金融贸易方面又都具有高储蓄率、较高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等特点,在如上所说的扩大了的东亚货币互换的基础上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等组织也是有可能的。当然,这其中需要搞好跟IMF、美国和欧盟的博弃。
打造第二平台:建立东亚汇率联合浮动机制。东亚国家己具有建立汇率联动机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川,在经济上,东亚国家彼此之间具有较高的贸易相关度和投资相关度以及较高的外汇储备,这都为汇率联动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经济基础。在技术上,大多数东亚国家采取的仍是或相当于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东亚汇率联动机制不需要对汇率制度进行根本变革,转换成本相应的就小。同时,根据最优货币区的理论,所建货币区的规模越小,其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就越强,货币一体化的成本也就越低,也就越有可能发展成为单一货币区。因此,在东亚货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先局部后整体的分步走思路进行汇率安排,先选择次区域,建设次区域单一货币区。就目前看,可以选出二个:东盟十汇率政策的总体协调,建立盯住共同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即在各国和大中国经济圈(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乃至台湾省)。汉而后,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次区域间联合,从而将汇率联动机制扩展到整个东亚地区。
打造第三平台: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因为“只有单一货币区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和明确的制度约束,这是汇率联动机制所无法比拟的’心三,而且伴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彼此间的利益枚关度越来越高,所以东亚作为不可分割的一个经济体,建立单一货币区是早晚的事。当然,这需要各国拿出巨大的勇气,克服多种困难.包括意识形态和历史问题,其中加强政治对话和合作尤为重要。
四、我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对策分析
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货币一体化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一、货币区成员国之间货币可自由兑换;二、资本可自由流动;三、汇率可自由浮动。而根据“蒙代尔三角”学说,资本的自由流动,汇率的自由浮动和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三者只能同时实现其中的二者,这就意味着,我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要有所作为.需要放弃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但是这涉及到一个国家的,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复杂国情的世界政治经济大国,就目前而言.这是不能做到的,这也构成了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一大困难。然而,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中国参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是势在必行的,中国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必须进行有效的政策调整,这包括:(一)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切实加强货币篮子的选择,合理确定各自比重。(二)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国内的各类金融机构,广泛培育市场,努力加强国内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建设。(三)尤为紧迫的是,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是,我国要进行区域货币合作就应当同样逐步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其实,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能真正管得住的只有少部分的资本项目,其他很多的资本项目往往通过采取各种非法的手段实现了人民币的可兑换”二,政府不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四)加强我国企业的管理制度改革,努力完善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倡导自主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竟争力,积极倡导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企业对外投资,有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五)积极倡导和通力合作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等组织。(六)加强政府间对话,强化政府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七)加强汇率联动机制建设,首先要领导建立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甚至台湾省在内的“大中国经济圈”的次区域单一货币区的汇率联动机制建设。
综上所述、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东亚各国的贸易相关度和投资相关度日趋紧密,在东亚区域进行货币合作势在必行。作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我们要果断参与其中,有效调整各种政策,在确保国内经济稳定的基础上,通力加强与各成员国的合作,努力承担起在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的历史重任,从而在这个互惠共赢的历史机遇中全面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周颖,纪振强.东亚货币一体化:理论基础、可行性及前景瞻望仁月.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9).
[2]朱芳.最优货币区理论:欧元的启示与东亚货币区的设想〔J.南方金融,2003,(7).
[3]刘力臻,焦百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与我国的参与对策〔J〕.东北亚论坛,2003,(3),
[4]李勇辉,昊朝霞.区域货币一体化下的亚洲货币合作机制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5]钟伟.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三个层次(J〕.经济研究参考,2001.(47).
篇9
[论文关键词]金融创造信用内需外汇储备
[论文摘要]美国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并成为百年不遇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本文透过危机重新对金融创新,信用,我国经济增长和外汇储备进行审视,建议我国应继续加大金融创新,增强信用,扩大内需,积极为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寻找出路。
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由次级抵押贷款引起,从住房抵押贷款者偿还不起到期债务到贷款机构的信用危机并迅速蔓延到全球,波及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这也使我们不得不审视我们国内,有没有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应当辩证看待金融创新
次贷危机与金融机构过度利用金融衍生品,过度使用金融创新相关。次贷危机的爆发并演变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为全球的金融创新蒙上了一层阴云,在我国也有人士提出,金融创新理应减缓步伐,甚至更有人认为股指期货不宜推出。
金融创新的最初推出主要是为了应付利率和汇率波动所引起的越来越多的风险,而在金融创新存在的几十年间,金融创新也成为很多企业和金融机构规避风险和进行套期保值的工具。金融创新还在拓展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范围、加强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以及推动金融自由化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并不在于金融创新本身,而在于忽视对金融创新要素的严谨把握。各贷款机构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盲目的降低贷款条件,甚至推出“零首付”“零文件”等贷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不可能借到钱的“边缘贷款者“也被蛊惑进来。金融危机说明美国的金融创新和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泡沫,杠杆使用过度。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创新还非常落后,金融工具明显不足,金融市场严重落后,缺乏套期保值等金融衍生品市场。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金融创新,而不是遏制它。
在金融创新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加强监管。金融衍生品可以用来规避风险,起到套期保值的作用,但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投机和套利。监管层要加大对市场的监管、金融机构风险的控制以及金融创新产品的审核。我们有必要借鉴这次危机的教训,对金融创新进行重新审视。我们既要看到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也要对其负面效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便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防范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
二、树立信心是市场稳定的关键
金融危机也可以说是信用危机,小到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倒闭,大到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都使信心剧减,信心的丧失又进一步加大金融危机。我国07年证券市场的繁荣可以说是广大股民的信心支撑的,使证券市场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从2000点涨到了6000点,而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低迷的状况也是市场信心极度缺乏的印证。在金融危机中,重塑市场信心非常重要。在这次金融危机的欧洲一些国家开始把金融机构国有化,美国政府也大量买进金融机构的优先股,这都是为了重塑市场的信心。银行信用破产了,储户不再信用银行,就连银行也不再信任银行,银行信用已经到了没有办法运作的程度,如果任由其继续,整个金融系统会因信息不足而全面崩溃。这时政府只能以国家信用担保,以国家信用来代替银行信用来重塑市场信心。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政府的过度纵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我国正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金融行业要吸取教训,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意道路。
三、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出路
内需、出口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我国目前投资和消费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净出口的贡献率依然很高。大量低价廉价商品的出国,致使其他国家尤其使美国低价占有了我国大量的财富,还带来了如贸易摩擦等一系列的问题。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国,欧洲是我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一旦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增长放缓,必然会带来我国出口的减少,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如果消费不能相应补上,内需不能扩大,带来的是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制造业的破产和失业群体的扩大。我国内需不足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收入分配政策不合理,财富向少数人集中。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再加之刺激消费的政策力度不够,致使居民把大量的收入存入银行作为养老金、医疗费用以及子女的教育费用。我国的社保系统还比较落后,广大农村几乎没有任何社会保险,致使广大居民“养儿防老,攒钱防老”的观念不能改变,使很多人不敢花钱,不敢消费。
我国应鼓励银行系统包括政策性银行通过小额贷款对自主创业居民的支持,提高广大城市居民的收入;鼓励农村居民到城市务工,提高广大农村的收入。通过税收等机制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居民收入,大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居民的消费能力。努力开发新产品,满足不同社会层次的多样化的需求。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形成便捷高效的流通网络,大力发展流通市场,方便居民消费。进一步完善各项消费政策,尤其是调整消费税制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并方便居民扩大消费。大力增加“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方面的支出,完善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抓紧建立健全全民社会保障制度,适度增加财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尤其是要加紧农民工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制建设,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建设。
四、积极为万亿外汇储备寻找出路
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是迅速的,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目前已经将近2万亿美元。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外汇储备的保值问题。
持有外汇储备就等于放弃了相应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具有较高的机会成本。我国拥有大量的美元储备,在目前美国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果投资于美国国债,收益率低于膨胀率,大量外汇储备带来的不是收益而是损失。如果不投资于美国国债,美国政府筹集不到大量的美元救市,带来的是经济危机甚至是货币危机,对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我国可能损失更大。外汇储备的增加使我国政府被动加大基础货币投放量,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基础货币的增加通过乘数效应的放大效应而增大了货币的供给,使通货膨胀的压力过大,我国过去一段时间的通货膨胀就是外汇储备激增引起的。
我国应积极为我国万亿外汇储备寻找出路。例如,购买海外石油及其他稀缺资源,参股收购相关海外企业;尽可能购买有助于培育国内自主创新的海外次核心技术,先进设备;在香港设立基金,高薪聘用世界顶级人才,有计划的潜心安排对重要领域跨国企业包括跨国金融机构的参股收购,以逐步改善我国的贸易结构与质量;与正在崛起的中国地位相适应,逐步择机增加黄金储备;支持国内居民对外金融理财与投资,以鼓励“藏汇于民”“藏汇于企业”;同时我国应积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从简化境外投资审批手续、放宽用汇限制、提供信贷支持等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条件,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扩大对海外的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转移部分富余产能和富余资金。
金融危机是令人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固步自封。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应该透过金融危机看到我们的不足,为以后的发展指明道路。
参考文献
[1]谢太峰,美金融危机留下哪些教训?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10月10日
篇10
关键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国际金融》课程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很强的课程。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特别是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许多经济、金融部门需要大量既通晓国际金融理论、又熟悉国际金融实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十分重视《国际金融》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建设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关键环节。本文根据《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探索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1.综合性强。一直以来,国内外对“国际金融”课程的研究有很大差异。在国外,许多大学的商学院和经济学院都开设此课程,但商学院开设的“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课程等同于“国际财务管理”(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即站在“跨国公司的角度”来讨论相关的财务管理活动,因此许多内容都属于微观层次的研究;而经济学院开设的“国际金融”课程则以“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为主要内容,属于宏观层次的研究。在国内,国际金融课程的内容相当广泛,里面既有理论的分析(如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选择理论、金融危机理论等),还有实务的介绍(如外汇交易实务,外汇风险防范实务等),也有政策的研究(如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等)。
2.实践性强。《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从宏、微观层面更透彻地认识经济生活、理解国家经济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真正学以致用。如针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率变动的浮动和频率加大,如何强化外汇风险管理,实现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针对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和中国目前的国际收支状况这一事实,如何调整国际收支,实现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等问题都是国际金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一般的国际金融业务操作程序,如外汇交易实践操作(即期、远期、掉期、套汇与套利、外汇期货、外汇期权、互换交易等)、外汇风险管理(进出口商如何规避汇率风险等)、贸易融资业务(福费廷业务、保理业务、出口信贷业务的运用等)。通过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为学生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做应用型金融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3.时代性强。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新事件层出不穷。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雷曼兄弟的破产,美国华尔街投行的“绝迹”,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融资企业房地美(Freddie Mac)和房利美(Fannie Mae)以及美国国际集团(AIG)相继被政府接管;伴随着全球出现的流动性危机与信贷紧缩,欧美掀起金融机构国有化或半国有化的浪潮,金融系统出现空前规模的去杠杆化,还有法国兴业银行事件,越南发生的金融动荡,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外汇储备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外汇储备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等等。
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实践也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近十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因此,《国际金融》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国际金融》课程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教学不能采用传统的从课堂到课堂、从书本到书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很好地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国际金融》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近几年来,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以文字、表格、图形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录像等形式讲述课程,从而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要讲好本课程必须全方位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1.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融入网络教学手段。在上课过程中,可随时利用网络,结合授课内容,介绍、观看与上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最新事件及评论等。如在讲外汇与汇率这部分内容时,可带领学生浏览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网站查看人民币汇率行情,带领学生浏览华尔街日报、伦敦金融时报等网站查看国际外汇市场行情和汇市评论。在讲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时,可带领学生在凤凰财经网上观看一些专题讲座视频,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了解最新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在讲外汇衍生金融工具时,可带领学生浏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网站查看相关的合同交易数据。在讲国际收支时,可带领学生浏览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查看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在讲欧元时,可带领学生浏览欧洲货币联盟中央银行网站了解欧元的实施情况。在讲外汇储备时,可带领学生浏览国家外汇管理局、金融界等网站查看中国最新的外汇储备统计数据以及相关的许多图形、表格等。在讲汇率制度时,可带领学生浏览香港金管局网站了解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相关情况等等。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有助于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最新的国际金融信息和国内外金融理论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添加较新的统计资料、图片等信息,也有助于学生对最新的热点问题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2.利用专题音像资料进行多媒体教学。如在讲世界主要外汇市场时,可以让学生观看“世界外汇市场交易概况”的光盘;在讲金融危机时,可让学生观看“亚洲金融风暴”的光盘等。通过观看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比较强的形象认识和直观体验,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3.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的PPT演示工具。《国际金融》课程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理论的逻辑性较强,为了讲清楚、讲透彻这些概念或理论的来龙去脉,在制作PPT时,一定要简单明了,多用示意图、纲要图和简单的动画,避免将word文件中的大量文字直接贴在课件中而将PPT变成了教材的翻版。如用示意图给学生介绍汇率理论的发展脉络,用示意图将汇率理论中资产市场说的模型分类展示给学生,用纲要示意图给学生讲解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进,用简单的动画来描述套汇或套利的过程等等。这些示意图虽然简单,但却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与优化教学内容相结合
1.要继续用好讲授法,不过讲授要改进方法,不应该灌输,而应该引入启发,将学科专业最新进展和前沿呈现在学生面前,讲清思路,引导学生思考。中国高等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不是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容器,他们必须主动建构知识,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主动地学习;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因而应废止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学生思考、发现、理解、生成,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到知识与生活、将来工作等关联性。
转贴于 2.《国际金融》课程中有许多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这些内容通过案例教学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国际金融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案例,在国际金融课程中进行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时,可引入二战后日元汇率走势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的案例;在讲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时,可引入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越南金融动荡的案例;在讲外汇衍生产品市场时,可引入巴林银行破产事件、住友商社巨额亏损事件、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案例;在讲离岸金融市场时,可引入人民币NDF交易的案例;在讲最适货币区的理论及实践时,可引入欧元诞生的案例等等。
3.国际金融领域经常出现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所掌握的信息与知识得以相互补充,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如在讲人民币汇率问题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这一问题;在讲外汇储备时,可组织学生讨论近几年中国外汇储备激增的原因有哪些;在讲国际资本流动时,可组织学生讨论近年来热钱流入中国的数量及途径等问题;在讲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三元悖论”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在讲外汇风险管理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中国外贸企业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采用了哪些方法和手段来规避汇率风险;在讲国际收支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促进中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等等。
4.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比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就是对于相似的或对称的理论、概念和业务等容易混淆的内容,在教学中通过绘图、列表等方式,把它们之间的异同进行罗列比较。如在讲解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等概念时,引导学生寻找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讲站在报价银行的角度求交叉汇率的方法及站在顾客的角度进行套汇的内容的时候,由于这两部分内容容易混淆,可以将他们放在一起讲解,以避免引起混淆。
5.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引入“问题教学法”、“研究教学法”等,对培养学生自主式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努力营造一种民主、活泼的气氛,采用问答式、讨论式、解决问题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把教育对象的思维活动不断引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育对象的思维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强化、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要爱护和培养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将自身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教学方法改革要和教学内容优化相结合。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的载体,也是师生授受、生成、创新的基本素材,显然,即使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去教陈旧、无用、缺乏意义或价值、模糊、混乱的教学内容,也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与教学内容优化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科最新知识和创新方向的介绍,注重学习和研究方法的传授。
(三)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
为了深化高校考试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改革《国际金融》课程的考试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在考试内容方面,创新能力的考核应成为考试的重要内容。要尽量减少试卷中有关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方面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尽可能地增加创新能力的测试。试卷中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论述题、分析题等要占较大的比例。考核成绩不但考虑期末的考试成绩,而且考虑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课堂讨论等情况。要灵活采取开卷、口试、论文等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方法,把学生引向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答题。成绩的评判要鼓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发挥学生个性化思维在探索知识中的作用。在考核方式上不但有闭卷考核,还应有开卷考核。要制定合理的考评体系,考评体系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四)在教材的选用上,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作为课程的书面载体形式,不仅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师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教材观,而且从深层次上还影响着他们的课程观及教学方法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辩证、客观、科学、发展地对待所选用的教材,即做好教材的“二次设计、开发及实施”(指教案),而不是“照本宣科”,即要求教师按照继承、借鉴及创新的课程原则积极做好所用教材的“纠正”与“弥补”工作。即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参考文献:
[1]殷宝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0,(9):124-125.
[2]党亭军.论本科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四个维度”及其基本原则[J].现代教育科学,2010,(3):159-160.
[3]姚利民.打破教学改革坚冰创新高校教学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10,(8):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