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01:0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化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化教学论文

篇1

1.教育学院教师在国际教育组织的话语权提高

汪利兵是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教授,在2012年汪利兵教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用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P5级高级官员,主管高等教育和亚太地区教育创新为发展服务计划(APEID)。

2.教育学院学生海外交流频繁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学生每年暑假都有海外游学活动,来自学院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机会被选拔到韩国和泰国等国进行访学活动。访学活动以学生作为主体,锻炼了教育学院学生参与国际外事活动的能力,学习东南亚东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尤其是国际化背景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二、当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国际化面临的困境

1.教育国际化模式缺乏多样性

教育国际化不应只局限于国与国之间的人员的流动,还应包括课程和学位等方面的国际化。当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国际化,更多的局限于人员交流,深层次的与国外合作办学,“双学位”等还未建立。

2.合作的国际教育组织和层面较单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WorldBank)等都是重要的国际教育组织,利用这些组织的不同特点,可以更好地促进国际化。当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更多的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而与其他组织如世界银行等组织合作较少。并且,教育学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创业层面。

3.学院国际师资不足和国际学生来源地分布不均

美国是教育国际化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美国的高校学生和教师大多都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背景,有利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当前,教育学院来自欧美国家的国际优秀师资还相对缺乏,另外,当前教育学院留学生更多的来自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来自欧美国家的留学生还相对较少。4.处在被动“引进来”阶段,缺乏国际化的主动性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还未与海外知名院校建立合作机构,还未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分属研究机构。学院还未成立研究推动教育国际化的专门决策组,与国外院校进行学位合作还处于构想阶段。

三、推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走向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1.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积极吸引更多的基金对学生国际交流进行赞助,加大对贫困学生进行国际交流的费用补贴,使更多的学生有条件有能力出国。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加快落实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双学位”合作计划,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参与该计划后,后续的升学、就业和学位等问题。

2.举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议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在2014年11月举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推动国际创业教育发展,加强我国高素质创业人才培养,推动我国创业型社会与经济建设,促进创业教育、科学、文化交流与合作。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继续举办类似国际会议,提升教育学院在国际的学术声誉。当然,学院应尽力避免国际会议的形式主义,会议必须得有成果体现。

3.培养国际化的教师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充分利用浙大“长江学者”“求是特聘教授”等引进人才计划,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名师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任教。另外,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每年应派遣学院教师进行出国访问或者进修,学习西方国家优秀的办学经验。

4.拓展合作对象和拓宽合作领域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除了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以外,还应加强与OECD等国际教育组织的合作,充分利用不同国际组织的特点,实现合作空间的最大化。

5.尝试在海外建设教育学院的下属研究机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大胆走出去,学习孔子学院办学经验,尝试在海外建设教育学院的附属研究机构,让世界各地的学生不出国,也可以学习到教育学院的相关课程,提升汉语水平的同时,还可以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四、结语

篇2

一、高校国际化下我国留学生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世界各国高等院校的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步伐不断加快,高等院校已经意识到要在新世纪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本着“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完善管理”的原则,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大力扩大海外招生规模。

1.各招收海外留学生的高校之间存在激烈竞争。虽然来华留学生的人数会逐年增加,但短期内增加幅度不会太大。由于开展外国留学生教育的高校也在逐年增加,这样一来,对各高校来说生员份额实际并没有增加。所以,各高校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必须全面提高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并加大对留学生教育的硬件设施的投入。郑州大学自开展留学生教育以来,投资兴建了一批留学生教育设施,但随着这几年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使得我校的教育设施都到达了极限。为了更好地发展留学生教育,郑州大学的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打报告,学校主管领导也意识到留学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决心尽快对留学生教育环境以及教育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以便使学校的留学生教育发展上水平、上台阶。

2.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学位生、高层次进修生数量增长较快,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日益提高,留学生教育正面临着从规模办学到质量办学的转变。特别是一些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早的国内著名大学,已经在适度控制语言进修生的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高层次留学生和学位生,并把留学生教学纳入到学校的总体教学规划和质量评估体系中,以提高学校的国际竞争力,争创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学。因此,留学生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与此相关,留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留学生素质教育已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素质、专业素质等知识能力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层面的问题。因此,从文化的层面来探讨留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在留学生教育发展初期,由于受客观条件(如人数)和主观条件(如认识)等方面的限制,我们一直把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来对待。没有真正把留学生教育纳入到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去,使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忽视了留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也是我们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留学生教育的一个瓶颈阶段。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下留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

1.留学生素质教育应以人文素质教育为重点。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感到,素质教育的重心已经移到了人文方面,也就是说,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别相对缩小的基础上,人文素质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人文素质方面,素质教育有着人文化的趋势。从留学生教育的角度来看,留学生的素质主要是指身体素质、语言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基本道德规范素质等。

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主要还是集中在语言知识、技能、能力及专业知识方面,这样做有一定的道理,这是因为,留学生教育的目标也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但是,留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本国学生的培养目标又存在着较大的不同,留学生教育服务于我国的主要方式不仅仅是培养我们所说的有用人才,更主要的是侧重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国际交流。目前,随着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语言水平、知识水平和能力日益提高,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人文素质的教育由于认识不足、措施不力,暴露出的问题比较多,如自我文化优越感、基本道德规范缺失、交际中的自我封闭、环境与文化认同中的焦虑感、留学生之间交往障碍等。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已经影响到了留学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依靠人文素质的提高来解决这一问题。

2.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留学生的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由于留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复杂性主要来自于留学生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组成群体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又很大。他们带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观念、风俗习惯、学习目的组合到一起。在学校管理要求的一致性和学生要求的个别性之间常常会出现冲突。对待他们,不能简单地依靠法律法规、校纪校规说教或惩治来管理,遇到事情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心服口服。当代社会普遍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也应逐步确立留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平等沟通互动。不断探索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特点、研究新课题、摸索新规律、解决新问题,把留学生放在首位,避免了因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影响或损害留学生的利益。

3.营造多元文化校园,培养国际化人才。经济全球化需要大批既熟悉经济运作又了解各国国情、法律、文化以及科技发展水平与动向的、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国际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已不单单是为获得某一狭义的职业而进行的专业训练,而是转向培养面向世界的通用性、复合性人才。高等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外,如果能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校园里,则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应经常举办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和心理咨询校园文化活动。在丰富留学生学习生活的前提下,让他

们在参加活动中增加语言实习的机会,减少留学生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消除文化误解,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我校除课堂教学外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例如,积极组织留学生参加学校组织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学习气功、太极拳,参观名胜古迹,进行演讲比赛等。这样做既有利于留学生了解中国,学习汉语、学习医学和中国文化,又有利于沟通感情,增进理解。这些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而且有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4.建立一支稳定的、德才兼备的留学生辅导员队伍,是保证留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辅导员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导者,因此一支稳定的、专业的辅导员队伍至关重要,他们不仅要熟悉留学生教育的规律特点,而且应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的角色是多重的,不仅是老师和管理者,还应当是留学生的朋友甚至是亲人。

篇3

关键词:对外汉语 初级阶段 中国文化教学 方法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2012B201)

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学习汉语,来华外国留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这些来华的留学生学习目的不尽相同,学习时间也有长有短,从几周的体验式学习到几年的专业学习都有。对外汉语教学除语言的教学外,文化教学也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20世纪八十年代起,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逐步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视并展开了研究讨论,到现在已经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

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化教学,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如中国的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以及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二是指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的教学。本文所谈论的对象是后者。

根据当前的对外汉语课程设置,中国历史文化常识课一般开设在中高级阶段,学生水平一般较高。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这门课作为必修课开设在本科三年级。但是,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他们也有学习这门课的愿望,而他们的汉语水平又处于较低的层级。那么,我们能不能为这部分学生开设这门课呢?如果可以开设,该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

我们认为,可以为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开设这门课,只要教学方法运用得当,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教师用语的运用

合理运用教师用语,这是教师讲课时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教师的课堂用语必须符合学生的汉语水平,否则,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我们在面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教授中国历史文化常识课时,如何运用教师用语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需要注意:

(一)尽可能地采用初级阶段学习过的句式、词汇

这首先要求授课教师了解初级阶段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熟悉初级阶段的教学方法。这样,在历史文化课的教学中就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特点,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师用语。

比如我们在向学生介绍故宫的太和殿,可以在展示图片的同时,告诉学生在故宫中“太和殿最大”,再告诉学生“皇帝最大”,然后再告诉学生只有那些重要的日子如“皇帝登基(可用“新皇帝第一天”来表述)”“皇帝结婚”“元旦”(用“中国的新年”表述)等,皇帝才会在太和殿举行仪式。这样,学生便能够明白太和殿的重要地位和它所象征的意义。再比如,我们向学生介绍秦始皇兵马俑,可以结合图片,告诉学生这些兵马俑的身高,兵马俑的数量以及这些兵马俑相貌、神态的差异。这样,我们只需要用简单的几个句子和词语,便能让学生感受到秦始皇兵马俑的气势以及古代中国工匠高超的技巧和智慧。

(二)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词汇和句式

上面我们谈到在教学中,要尽量采用初级阶段学习过的句式、词汇。但初级阶段分初级上班和初级下班,这部分学生水平也是有较为明显的高低之分的。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使用简单的词语、句式。

比如我们在上面介绍太和殿时,涉及的关键词主要有“最、大、重要”;在介绍秦始皇兵马俑时,使用的关键词主要有“多少、多、高、一样”,这些词语都是初级阶段学生学过的,易于理解。

以上两点,看似简单,却并不容易做到,需要授课老师熟悉初级阶段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并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适时调整。

二、身势语的使用

在语言教学中,身势语是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有些内容用语言不易解释清楚,但有时通过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或一个简单的表演就能解决问题。在对留学生的历史文化课教学中,适当地使用身势语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在介绍京剧旦角的分类时,老旦、武旦容易讲明白。但青衣和花旦则不易说明白,这两种角色除了扮相的不同外,还有性格的不同,一个文静,一个活泼。可“文静”“活泼”都是比较抽象的词语,我们很难跟学生解释。这时候,如果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演,用表情和动作将动、静两种性格展示出来,学生便不难发现这两种角色的差别了。

在初级阶段的历史文化课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身势语除了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以外,还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三、问题的设置

对外汉语教学特别强调师生互动,它几乎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而问题的设置,教师问,学生答,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常用的形式之一。在对外国留学生的历史文化课的教学中,我们也要设置问题,穿插在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以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实例来做简单说明:

(1)龙门石窟有很多佛像,有的大,有的小,一共有多少个佛像?

A.90多个 B.900多个 C.9000多个 D.90000多个

(2)徽州的传统建筑修建“马头墙”的目的是什么?

A.为了好看 B.为了防水 C.为了防火 D.为了防小偷

(3)兵马俑有多高?他们一样吗?你觉得有多少个?

问题的类型可以是选择题,如上面(1)(2),也可以是问答题,如上(3),也可以是其他题型。问题提出后,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再分别请学生给出答案。最后,教师公布答案,说明原因。如第(1)题,公布答案:D。然后简要说明。很多学生可能想不到数字会这么大,也必然会惊叹于中国历史之悠久,积淀之深厚。再如第(2)题,公布答案:C。然后我们再做说明。马头墙除了它的功用之外,现在已经成为了徽派建筑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设置问题,实现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

四、教学内容的选取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值得留学生去学习了解的方面很多。而学习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有一个过程,不可能通过一门课在规定的时间内讲得全面透彻。在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初级阶段的学生时,我们更要顾及到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接受能力,必须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切不可不分详略、主次而面面俱到。

例如,我们给学生讲“中国古代的神话”,只应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中国人比较熟悉的神话作为教学内容,讲清楚神话的内容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即可。比如反映人类产生的女娲造人、反映天地产生的开天地、反映对自然现象认知的后羿射日、反映不屈精神的精卫填海、反映人类始祖奉献精神的神农尝百草等等。这些神话基本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它们反映了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对宇宙、自然以及日常生活的体验与感知,对待生活的态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众所周知,多媒体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对外国留学生的历史文化课教学中,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它的使用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初级阶段学生的教学更是如此。图片、视频、一些文字内容的展示都需要使用多媒体。

例如,我们要告诉学生秦始皇兵马俑里的兵佣和马俑各不相同时,只需要通过播放图片即可达到目的。再如,我们想告诉学生长城有多长,只需要展示一张标有长城的中国地图,告诉学生长城的起点和终点,便能让学生感受到长城工程的伟大。再比如,如果我们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少数民族,可以用图片展示少数民族传统的服装、民居、美食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美丽自然风光,还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少数民族的舞蹈、传统习俗、传统节日等等。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直观生动地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要注意时机的把握和时间的控制,应以适时、适度作为基本原则。

以上我们谈了几点对初级阶段留学生的历史文化常识课教学的几个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学生个体不尽相同,即便是在初级阶段,学生的水平也有高有低,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宪春.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文化渗透方法[J].长春:教学探索2008(6)

[2] 马叔骏,潘先军.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层次[J].延吉:汉语学习,1996(1).

[3] 莫赛.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文化因素导入研究[J]. 南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6).

[4] 田桂民.对外汉语教学应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播[J].天津:南开学报,1997(6).

[5] 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延吉:汉语学习,2006(6).

[6] 张占一,毕继万.如何理解和揭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北京: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4).

[7] 邓时忠.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6).

[8] 王钟华.建立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关系问的思考[J].北京:世界汉语教学,1991,(1).

[9] 王魁京.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与第二语言的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6).

[11] 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

篇4

系统梳理在肥高校博物馆的分布与发展现状,分析研究高校博物馆的定位及教育职能发挥情况,并积极探讨对策。

一、合肥地区部分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

据《2012年全国博物馆名录》显示,安徽省高校博物馆登记在册的仅有2家[2]。课题组分别向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9所在肥高校博物馆的参观者和在校学生发放问卷,对博物馆展厅整体的规模、布局、环境、参观频率、服务水平、育人功能发挥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问卷共计900份,其中有效问卷866份,总回收率为96.2%,数据统计如下。

(一)在肥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

开放程度和参观频次总体偏低。课题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无特殊目的几乎不去博物馆,只有少数学生比较频繁。调查显示,78.5%的人选择平均每年参观高校博物馆“0—3次”,18.3%的人选择“4—7次”,3.2%的人选择“8次及以上”。在肥高校博物馆普遍存在开放程度较低的问题,11%的人认为高校博物馆对外开放程度“非常好”,12%的人认为“较好”,认为“一般”和“不太好”的分别占38.5%和17.8%,10.3%的人认为“很不好”,还有10.4%的人表示“不了解”。

针对馆藏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中显示,认为“一般”的人数占47.5%,认为布局环境“死板沉闷”的人数占12.5%,认为“较好”的人数占35%,仅仅有5%的人认为环境“舒适优雅”。调查中发现,31%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博物馆最需改进的是展览方式,其余依次为硬件设施(20%)、馆藏品(17%)、服务态度(14%)、讲解水平(14%)、其他(4%)。不少受调查者表示现有硬件设施陈旧,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展览方式趋于单调。

对讲解员的讲解服务相关调查中,选择“很满意”的人数仅占7.5%,选择“满意”和“较满意”的占50%,有42.5%的人表示没经历过讲解服务。一项针对高校博物馆工作人员学历期望值的调查显示,41%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且知识面丰富,能掌握基本的操作知识;22%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具备硕士以上学历,有较强表现力;29%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熟练掌握业务知识,8%选择“其他”。这表明六成以上的被调查者对高校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学历期望值较高。

(二)在肥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发挥情况分析

针对在校学生参观目的调查中,出于“兴趣”而参观博物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2.5%,选择“集体活动需要”的占30%,选择“学习研究”的占20%,选择“娱乐游玩”的占12.5%,还有5%的人选择“其他”。在对博物馆展览内容的期望调查中,选择展览“历史”和“科学技术”内容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8.4%和25.7%,选择“人物”的占14.9%,选择“艺术”的占13.5%,选择“军事”的占9.5%,选择“民俗”的占5.4%,选择“工业”的占2.6%。

针对高校博物馆应发挥的作用,3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培育高校学生的科技素养”,其余依次为“普及科学知识”(26%),“从事科研活动及科技交流”(21%),“提供讲解及培训服务”(14%), “其他”(4%)。此外,课题组对高校博物馆育人影响做了调查,认为“更好地了解学校历史和文化”的人占到了52.5%,认为博物馆可以“开阔知识面,提升科学知识素养”的占35%,对其育人功能发挥“无太大期望”的占10%,2.5%选择“其他”。

通过调研发现,受访大学生对在肥地区高校博物馆的满意程度一般,在肥地区高校博物馆的育人功能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场馆建设与管理问题。在调查中发现,不少高校博物馆的建馆积极性不高,博物馆面积较小,有的甚至蜗居一隅,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直接限制了其育人功效的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发挥。其次,展品资源问题。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博物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很多受访高校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展品收集方面存在很大困难,若从校内其他部门收集,展品的归属难以划定,而若从社会搜集,除了归属划定问题,也会涉及资金问题。再次是场馆开放问题。调查结果显示,9所高校目前均主要对在校师生开放,对社会成员的开放程度很低,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的主要受体是在校师生,育人功能发挥的覆盖面窄。再次是管理队伍问题。高校博物馆的工作队伍受编制待遇的影响较大,很多高校缺乏与之匹配的人事管理政策,导致专业人士不愿来、待不住。调研的9所高校中,有的高校采取招募志愿者的方式解决人员空缺问题,但志愿者的专业程度不够,流动性大,不利于工作队伍的稳定,影响博物馆的长期发展。最后,资金投入问题。无论是场馆建设还是人员问题,都需要资金支持。高校博物馆资金目前均来自于学校,而学校资金的投入大部分集中于科研与教学,因此会造成高校博物馆资金投入较少,这对场馆建设、维护以及发展都是很不利的,从而也大大影响了博物馆育人功能的发挥。  尽管合肥是一座科教城市,但仅通过《2012年全国博物馆名录》就不难看出,地处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高校博物馆,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胜于中部地区的高校博物馆。早在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立之前,上海地区就已成立了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北京地区成立了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3],并已逐步向社会开放,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地 区性高校博物馆联盟的成立业已成为推动本地区高校博物馆建设运营、交流合作、文化辐射的重要平台。身处江淮大地,承载浓郁徽文化,又沐浴着科技创新之风的合肥高校,应当充分认识高校博物馆在当今文化建设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整合资源,形成联动,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拓展博物馆的育人职能,带动整个地区高校博物馆的良性发展。

二、高校博物馆的准确定位

目前部分高校博物馆社会开放程度一般,育人功能没能得以很好的发挥,高校博物馆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定位,从“校内博物馆”走向“大众博物馆”,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由单一的服务学校拓展为服务社会公众,使高校里的“宝藏”走进人们的视野,实现它应有的价值。针对育人功能定位,应当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一)对象

    高校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人群:一是在校师生。高校博物馆不同于社会博物馆,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利用高校自身学科特点和科研优势,辅助课堂教学,服务于师生的成长成才。二是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过渡,高校博物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场所,是中小学生拓宽知识,开阔眼界的第二课堂。高校博物馆既可以举办各种展览,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通过易于为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三是海内外校友。随着国际化教育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学子走出国门,海内外校友已成为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的新型对象。阔别母校多年,海内外校友可通过参观学校博物馆(或是浏览网上数字博物馆),了解母校的变化与发展,增强对母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校友的爱校热情。四是国际友人。随着国内外的交流日趋频繁,留学生等外国人士也成为高校博物馆服务的对象,高校博物馆俨然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民族和知晓学校的名片。

(二)主题

对于服务的主题,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普及科学知识。高校博物馆可结合研究领域和专业特色,将最新科研成果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公众,同时可聘请学校专家对这些科研成果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通过资源共享、知识渗透,使观众了解更多的学科知识信息。

二是传承学校历史。高校博物馆是学校鲜活的名片,其馆藏文物承载着学校历史,通过若干富有生命力的文物,可以清晰地展示学校每阶段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发展的脉络,从而实现传承学校历史,弘扬学校精神的作用。

三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目前,不少高校博物馆馆藏的文物标本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传下来的珍宝,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文明的实物鉴证。通过一系列的展览可以让参观者从展品中直观地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从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出对于祖国的自豪感。

四是传播民族文化。高校博物馆可以通过开展彰显学校特色的活动,举办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展览,向参观者传递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有的专业性较为突出的高校博物馆可以联合地方博物馆举行地方文化展览,通过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实物展示,进一步传播本地文化精髓,使得参观者深深地体会到所在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

高校博物馆一般是依照所在学校的专业强项和主要研究领域设立,其主要作用也是围绕教学和科研展开。因此,与一般重视科普性和趣味性的社会博物馆相比,高校博物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比较强,这就决定了高校博物馆在先天方面难以对本专业之外的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高校缺乏主动宣传的动力,就不会被公众所知晓。有的高校采取不作为态度,仅将博物馆作为科研、教学的载体,而忽略了它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作用,就会造成高校博物馆门可罗雀,教育功能甚微。

在履行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时,高校博物馆应利用自身特点,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积极服务于大学人才培养。通过开放式、全方位、专业化的展陈,使大学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上和书本中,而是延伸到更广的领域中去。高校博物馆在育人功能方面所起到的教学示范与思想引导作用巨大,已逐步成为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不可或缺的部分,努力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三、高校博物馆教育职能转变的实现途径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高校博物馆作为国家博物馆事业中的一股特殊力量,既肩负着对高校师生的教育责任,又承担着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职能,面对新时期的挑战,高校博物馆必须转变思想、合理定位,在展品内容、展览形式、传播渠道、队伍建设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从而实现自身的转型和发展。

(一)丰富展品内容,陈列形式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博物馆藏品多达数万件,其中不乏国宝级的珍品精品;有的高校博物馆依托于学校专业特色而设立,藏品主要集中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的高校还未曾开办博物馆。高校应整合校友及各类社会资源,广泛征集藏品,提升展品的数量和质量。在陈列形式上要突破现有的“柜台展示”,引入声光电等高科技的手段,不定期地开展临时布展、讨论会、沙龙、演讲会、报告会及科普知识讲座;经常性地举办博物馆展览创意设计比赛;积极鼓励在校教师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现场讲学;把博物馆变为在校大学生的重要实践基地。

(二)主动融入社会,育人功能广泛化

高校博物馆除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之外,还承担着科普教育、素质教育的职能。免费开放形势下的高校博物馆,要主动打开馆门,并根据公共文化需求的特点,改革创新展品内容和形式,增强高校博物馆的休闲性和艺术性,开展例如“大手拉小手”参观博物馆、“万人进校园”等活动,提高自身的社会知名度,以赢得更多的观众。同时高校博物馆要主动加入地方文博系统,扩大与其他高校博物馆、社会博物馆、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好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三)发挥高校信息技术优势,传播手段立体化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 建设以馆藏信息系统、虚拟展厅以及新媒体手段为主的全方位教育传播互动平台。信息时代下的数字博物馆的出现,给传统的博物馆带来新的气息,有效克服了传统博物馆在空间、时间、距离、内容等方面的限制,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参观博物馆的需求,使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到了更广泛化和多样化的发挥。加快推进数字博物馆进程,注重宣传平台建设,既要稳步推进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形象推介,更要重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宣传力量,新老媒体集体发声,合力扩大高校博物馆的影响,使之真正成为各高校对外宣传的“名片”。

(四)加强队伍建设,发展机制长效化

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博物馆科学发展的重要瓶颈,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博物馆管理队伍是必然趋势。新形势下的高校博物馆管理人员除熟悉馆藏品管理维护外,还应掌握博物馆学、信息管理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了解某些领域专业学科知识。然而,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很多高校博物馆管理人员被“边缘化”,有的高校甚至因为没有稳定的管理队伍,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高校博物馆要科学设置岗位,完善岗位管理,健全发展的长效机制,吸引专业技术人员,稳定管理队伍,不断提升学生志愿者队伍的业务素质、专业志向和公益精神。

高校博物馆彰显着大学精神、地方文明与民族文化,它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高校博物馆不仅要在数量上得以扩展,更应当在质量上得以提升,找准定位,丰富馆藏,扩大宣传,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机制,切实担当起教育使命,为大学精神的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执业医师;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改革

1执业医师考试改革目标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性质是医疗行业准入考试,是即将从事医疗工作的医学生必须参加并通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考试.2010年8月14日,卫生部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师资格三段式考试制度也正式提上日程,我国的执业医师考试改革正式拉开序幕[2].已有多所医学院校正在进行新的执业医师考试改革试点,这项改革最终将随着执业医师法的修改进而全面展开.执业医师考试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医师的执业能力,与国际接轨.新的执业医师考试第一阶段的通过率将成为评判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第一阶段的考试通过与否很可能与医学生有无资格参加临床实习,能否顺利毕业,能否获得申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资格等产生密切的关系[3].针对执业医师考试的改革,医学院校更应该注重临床知识的实际运用.基础医学综合知识面较大、分布广,且在执业医师考试中占分较多.以执业医师考试改革为契机探索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改革,是有效促进医师执业能力提高的较好途径.

2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现状及问题

临床专业认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点就是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其目标是强调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基础阶段的知识融合和运用.当前,许多高校将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放在大三结束后或大四下医院见习前这个时间段,试题由相关教研室按照各自课程教学要求组成试题融合而成,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考试后分析反馈由各自教研室进行完成[4G5].因此,笔者认为其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完整的基础医学综合试题库,考试题目只限于教材,对于课程间知识点的联系、案例分析,尤其是基础知识与临床病例之间联系的主观分析题目极少,造成学生联系临床运用能力难以提升.二是题型尽管多样,但与执业医师考试题型不相匹配.有些课程的考试题型多年一样,即常见于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而缺少实验分析、综合分析、病例分析等应用型题型.有的试题竟出现年年考、届届考,很少改动,使师生形成固定思维[6].三是考试评价机制落后.试卷考试完成后由各自教研室组织阅卷、分析.考试以分数为目标,不能形成良好的反馈改进措施,因而造成“高分低能”现象.四是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既不是课程考试,也不是毕业考试,考试的学分计算及未通过的处理尚未统一,版本多样[7G8].因此,基础医学综合考试达不到新形势下的临床医学生培养要求.

3探索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改革

为全面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指导,在临床医学专业探索“三段式”考核改革,即基础医学综合知识考核、实习前临床基本技能考核、毕业前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努力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毕业生.长沙医学院于2015年开展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探讨,开展了系列改革,这使得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医学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临床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3.1组建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命题委员会

经学校批准,由相关学科教授、专家组建成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命题委员会.命题委员会认真研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并以此为依据,讨论各题型数量、分值、难易度等,命题中确保各学科知识点交叉融合的应用题所占比例达到20%以上.这使得考试达到基础与基础的联系、基础与临床的联系.重点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综合运用程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委员会对往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研究分析,分析结果用于改进课程教学,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3.2构建基础医学综合考试试题库

依据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结合该校实际,选定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等七门课程为主要考试课程.试题库命题方案要求考试内容为各门课程标准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占90%,了解的内容占8%,超大纲的内容试题量占2%.题型采用执业医师考试题型:A1、A2、A3、A4、B1五种题型.题量、难易度适中.要求题目减少机械记忆的知识点,增加综合分析的试题,要有利于考察学生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9].如何将基础医学知识全部用选择题体现出来,这是该校在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难题.尤其是将基础知识结合临床转换成A2、A3、A4等多种题型,但又不能过于临床,且需要建立试题库,这是该校考试命题委员会的主要工作.

3.3进行机考

为提高执业医师考试模拟仿真程度,应训练学生对考试场景的适应[10].该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了高标准的计算机考试机房.学生的理论考试都在机房中进行,其程序、场景等都与真实执业医师理论考试相同,确保了学生考试成绩的可靠性.无纸化考试改革,着力解决考试方式与考试规模的适应性,提高考试工作效率和克服传统考试的问题[11G12].

3.4加强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管理制度建设

科学的考试管理制度有利于考试、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考试所必须遵循的原则.科学的考试管理制度能够保证考试质量,也是营造良好考风、考纪的重要措施.该校的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在教务处考试中心的指导下,由基础医学院负责实施,考试实行考教分离.现已经初步构建了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模式且形成长效机制.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成绩单独计算学分.如果该项考试不及格,将不能进入临床见习,必须经过强化训练补考通过后才能进入临床见习.通过建设一系列考试管理制度,促进学生高度重视和正确对待基础医学综合考试,促进学校及系部对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规范化管理[13].

4改革成效

该校围绕提高学生执业能力这一中心主题,开展基础医学考试改革,对学生学习产生了有益的推动作用,该校从2015年开展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改革以来,学生考试及格率大幅提升,学生适考能力逐年增强.学校近5年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及格率通过改革,也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深入研究综合知识.近年来,教师的教学论文数量逐渐增多.学校教师近5年发表教学论文平均数

篇6

[关键词]校园文化;外语人文环境;互联网平台

一、外语人文环境建设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一所学校的本质特征,精神风貌,行为文体,人文环境的集中反映,具有鲜明的学术性,开放性,辐射性和兼容性。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传播外来文化的来源渠道之一,理应在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建和繁荣具有高品位,高格调,蓬勃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教育环境的整体优化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校作为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广泛性和融合性,外语人文环境建设对应的外来文化在多样性的文化形态中扮演着丰富补充,兼容并蓄的作用。

首先,外语人文环境建设有利于营造和谐美好的人文氛围。人文氛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文环境不仅是指校容,校貌,还包括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外语环境氛围的营造,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培养外语思维模式,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最大优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巨大贡献。

其次,外语人文环境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长期以来,大学教育过于重视专业能力学习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比较普遍,带来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缺乏人文修养等负面影响。同时,在外语教育被定位为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内的人文素质培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意识并反思外语教学工具化的弊端,并呼吁在外语环境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的大学时光被良好的外语人文环境所浸润。外语人文环境的建设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丰富多彩的外语活动,风趣幽默的外语文化氛围,为现代大学生营造了良好氛围,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自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再次,外语人文环境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外语人文环境建设是除了专业知识之外,对学生的补充性发展,这恰恰迎合了教育部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且外语人文素质的培养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了大学生的心灵,塑造了大学生的良好性格,使每个同学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张扬,达到学校提出的人人成功,各个发展的目标。

二、互联网平台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中的特点

互联网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70年代作为一种国际通讯的形式以来,已得到了全球广泛的应用,使用人数已达到数千亿,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美国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口即二亿多的人在使用互联网。由于互联网能真正突破地球上时间,空间,地域,边界和媒体的界限,使得各种信息能够以文字,图片,动画乃至声音,影像等各种形式,全天候地在全球各地之间迅速,海量,互动式的交流。互联网平台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库,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上不可缺少的伙伴。其中,互联网平台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的特点包括:

第一,信息范围广。万维网(World Wide Web)是互联网资源最广,信息最丰富的平台。在这个无限的信息资源中,人们可以查找到几乎所有题材的资料,无所不有。互联网信息资源90%以上都是各种外文信息(英语占83.3%),因此能用作外语学习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此外,互联网平台上还有大量的文学和文化素材、新闻报刊和杂志、教学论文、英语教学杂志、教案、教参、自学辅导材料、教师进修站、学位课程选修点以及在线学习、远程教育,在线名师讲堂等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方了学习的广大平台。而互联网是一个无纸化的媒体,没有纸质教材的容量限制,进入互联网彷佛进入到一个资源丰富的图书馆。这不仅为外语学习者提供所需的资料,更为外语人文氛围的营造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第二,信息传播及时性。互联网上的信息传输速度非常快,更新非常及时,网上的资源如此之多离不开不断增加和实时更新的信息。人们通过带电子论坛、新闻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各种话题的讨论与交际,获得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信息,通过电子邮件,人们可以及时地收发信息。互联网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地球成为一个“地球村”,这与传统的书报相比,互联网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及时”。传统上的书报要经过印刷,发行等渠道,最快也要半天才能呈现在读者眼前,但若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那么人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他国最新信息,学习最新知识,提高个人外语人文素养,从而在经济建设中,提高整个国家综合竞争力。

第三,信息资源专门化。由于网络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查找方便,网上资源非常规划整齐,外语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特定的需要寻求特定信息。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可以将关键字输入到搜索引擎,就可以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再将找到的资料复制粘贴、重新编排成相应的材料,就可以使用个性化的教材进行教学了。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找到自身弱点,在互联网上找相关资料查缺补差,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师生都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有助于外语人文环境的营造。

第四,省钱省时,浏览方便。众所周知,大部分的网络资源可供全球共享,而且绝大多数可免费索取,虽然有一些网络资源需要付费,但是传统的报刊相比还是非常便宜的。由于外语资源的有限性,原著图书资源少,且昂价格贵,为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知识造成巨大经济压力。但是,互联网资源弥补了这一缺陷,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有网上图书馆、万方数据库、CNKI、中外数据网为广大外语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良好平台。另外,互联网页面布局精巧,设计精密,为浏览提供了方便。

三、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中互联网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人们越来月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在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在外语人环境建设方面更是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那么,基于互联网平台信息范围广,信息传播及时性,信息资源专门化,省钱省时、浏览方便的特点,笔者认为互联网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图书出版业的电子音像制品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已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纸质平面教材到以多媒体网络为依托的立体式教材方向发展,纸质教材配备了教学光盘和网络版教材。另外,互联网平台上还有相应的各种教材解析视频,名家解疑答惑,教材课件等。例如,《大学英语》教材不仅有电子光盘,而且互联网上还有教材解析,重点难点分析,名师授课视频,教材参考答案等。

2.数字化教育

在外语人文环境建设中,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外语人文环境提供了更大的国际合作空间。网络课程,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教学模式等的开发与完善推动了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和教学改革发展。例如,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资源不仅有中文数字资源、免费数字资源、特色数字资源、外文数字资源、试用数字资源、而且还有安徽高校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煤炭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EDS学术资源发现系统等。

3.互联网的知识管理平台

互联网技术不仅仅提供了计算机之间的联网,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手段,因而是极佳的知识管理依托平台。近年来,在电子邮件,电子论坛、搜索引擎等传统互联网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更强交互及协作特点的新技术,对于离散知识的结构化,隐形知识的显性化,知识交互增强等,起到了更为有效的推动作用。例如,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个体隐形知识的显性化模式。博客,微博作为新型的开放式叙事平台,是记录个人经历,思想感悟,行为反思的有效载体,并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如在“新思考”网站中设立的教育博客,教师教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实践反思等内容上传发表,博得了很高的点击率和跟帖,因而已成为隐形知识显性化与共享的重要途径。而高校可以自主创建博客,微博平台为大学生定期推送西方经典美文,西方古代史,学习外语的方法,最新科技成果,西方餐桌礼仪等知识。

四,总结

互联网资源作为信息和高科技时代的产物,为外语人文环境建设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言音像素材。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一些功能更加强大,内容更加丰富的网络资源将不断出现在互联网上,学生应该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的外语知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外语人文环境建设服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坚林.关于“中心”的辨析---兼谈“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中心论”[J].外语电化教学,2005,(5).

[2]莫锦国.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开发的原则及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5,(2).

[3]韩金龙.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搞好英语教学与科研[J].外语电化教学,2002,(8):22-25.

[4]王守仁等.网络技术与外语专业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2,(12):8-11.

[5]闫沐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篇7

一、学生快乐成长工程

为了让学生在幸福课堂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自主管理中体验生活的真实,在多元评价中扬起自信的风帆,在校园生活中享受多彩的童年,在心灵关爱中激发向上的正能量,江山路一小努力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石。

1.打造幸福课堂——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幸福教育”从关注学生的当下开始,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1)自主课堂——学帮理练,感受快乐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影响学生幸福成长的首要因素。在课堂中,江山路一小推广“学、帮、理、练”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感受,鼓励学生质疑,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时空和权利,让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从而解放学生。

(2)趣味课堂——自主探究,感受快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江山路一小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进行生动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并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承上启下、温故知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3)互动课堂——民主合作,感受快乐

为了积极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努力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江山路一小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圣殿,成为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4)和谐课堂——成果共享,感受快乐

“快乐课堂”应是师生和谐、合作共享的课堂。在课堂上,师生之间互相接纳、相互包容,彼此尊重,充满和谐;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沟通,相互给予,彼此分享,共同进步。

2.实施自主管理——让学生体验生活的真实

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江山路一小改变了以往传统管理的老办法,转而采用魏书生老师“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自主管理模式,全面推行校园实践岗招聘制和班干部轮换制,全面设岗,人人竞岗,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实现自我成长。具体包括三点:一是开设各种学生实践岗位,二是成立系列社团,三是提倡班级自主管理。于是,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幸福。

3.开展多元评价——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江山路一小积极推行学生评价体系改革,构建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受到关注,让学生的每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令学生的每点进步都得到肯定,最终体验成长的快乐,收获成功的喜悦,搭建张扬个性的舞台。

(1)评价内容全面化

江山路一小依托各种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评选,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体现共性,更关注个性;不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更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仅注重学生的能力差异,更使评价具有人性魅力;不仅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更让评价具有个性色彩。

(2)评价主体多元化

新课程呼唤的教育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为此,江山路一小倡导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定。这样,立体的教育评价网络形成,最佳效果的达成指日可待。

(3)评价方式多样化

江山路一小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不同的评价方式应用于不同的评价项目。具体包括两点:一是口头评价重及时,二是书面评价重创新。这些直观的评价方式,既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塑造自信;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中提升素养。

4.丰富校园生活——让学生享受七彩童年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的舞台。因此,江山路一小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和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幸福,体验成功。

(1)书香浸润童年,经典丰富人生

围绕“书香浸润童年,经典丰富人生”这一主题,江山路一小开展了四项活动:一是开展“书香飘逸校园,阅读幸福人生”的经典诵读活动;二是在读书节发起“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的倡议,评出“故事大王”“读书小明星”和“书香家庭”;三是建立“班级流动书库”,实现资源共享;四是开展“晨读、午诵、暮省”活动,营造读书氛围。这些活动对学生丰富人生和提高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成立各类社团,陶冶艺术情操

为了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江山路一小成立了各类学生社团,其中,龙鼓乐团不得不提。龙鼓乐团先后参加区局运动会和开发区首届市民体育节开场表演,引起较大反响,深得领导和观众的好评。

(3)举办科技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江山路一小依托科技节,以奥林匹克竞赛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系列科技活动中推进学校科技教学工作的纵深发展,让学生在创新中取得成功,体验幸福。

(4)开展国际交流,拥有广阔视野

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江山路一小加强国际交流访学活动。访学团的师生既领略了异国风情,又直观地了解了教育国际化。

如此丰富的校园生活不仅使所有学生得到锻炼,更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二、教师爱生乐业工程

幸福育人源于教师在工作中的真诚投入。在学校里,只有幸福快乐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快乐的学生。

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享受工作、学习

多年来,江山路一小采取多种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享受幸福。

(1)创新平台助提升

江山路一小为每个教师的成功搭建舞台,让教师的生命释放辉煌。为此,学校借助校本研训这个平台,确立“三+三”校本研训模式,具体包括三点:一是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名师进行有层次的培训;二是对理论学习、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三是通过校内舞台、外出学习和参与比赛等形式使培训向纵深发展。

(2)拓宽模式促成长

江山路一小努力打造以教研促成长、以读书促成长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为此,学校实施了两个举措。一是设有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开展师徒结对、同学互助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观摩活动,以及聘请知名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等。二是提出关注课堂、结合课题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即各教研组以“构建有效课堂”为主要内容,以级部公开课为平台,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与探讨,认真落实每次教研活动,使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3)校长荐书深内涵

实践证明,没有教育理论的滋养,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没有教师个体的持续发展。因此,江山路一小开展了“校长荐书”活动,不仅先后向教师推荐了一系列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更鼓励教师完成读书笔记,撰写教学论文。这样,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步成长为“学习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最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享受职业幸福。

2.丰富教师的文体活动,让教师体会健康、愉悦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帮助教师建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例如,在教师中开展以“全员健身,健康幸福”为主题的体育锻炼活动,组织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和趣味运动会,力求使每个教师都能以健康的体魄,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三、家长满意提升工程

江山路一小以学生为核心,以沟通协商提高为原则,采取社会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举措,以提高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指数,发挥知识传播、文化引领和促进文明的作用,旨在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重宣传,树形象

江山路一小充分发挥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工作力度,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并利用学校电子屏、幸福校刊、家长会及“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渠道,积极宣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热点和亮点工作,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感受学校的积极变化。

2.顺民意,暖民心

针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江山路一小积极听取建议,争取支持,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为了加强家校联系,学校还开展系列活动。例如:对家长进行培训、开展问卷调查及“金色赠言”活动等。

3.家校共建、共育

江山路一小成立三级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实施“家长义工义教”制度,既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又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为幸福加码。

四、校园文化熏陶工程

篇8

误区之一 被指导读书

教师喜欢读什么书、读谁的书、名著也好、杂文也罢,完全是一种个人偏好,这得由他们自己决定。只要是对教师自身发展、提高有益的书籍都是应该值得提倡和鼓励的。而有关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非要给教师指定某某书、某某人的书,并要求写出一定字数的读书笔记作为考核的佐证材料,这多少有些“强按牛头不喝水”的意味,最终也伤害了教师读书的积极性。虽然大多数教师也都能按时完成,但这里面肯定有“敷衍”的成份,读书读到这个程度,还有多少“质量”可言呢?

建议

⒈进行“菜单”式书目推荐

书目来自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由教师继续教育部门召集各种专业人员根据现行教育教学理论结合新课改要求重点推荐理论前沿、课堂教学阵地必读书目。另一层面来自一线教师的需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重点选出并推荐老师们最想看的、最想了解的、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书籍[2]。

广泛涉猎当然有好处,但英语教师有繁重的教学任务,时间有限。所以,英语教师读书要“泛”中求“精”,增强针对性。首先,学校可以考虑取消读书名目限制的条条框框,让教师读自己喜欢的书刊,如《英语教学论》、《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英语教师》等。这样,即使要求写读书笔记也是心甘情愿。并且教师不广泛阅读相关理论书籍、报刊,是不可能写出高质量论文的。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推荐一些书籍供教师自己选择阅读,以体现尊重。其次,应该扩充英语专业书刊,相对于语文、数学等学科而言,大多数农村学校现存英语专业书籍实在有限。因此英语学科的负责人应当向学校申请购买或订阅相关专业书刊的类和数,扩大英语教师的选择范围。

2.优化教科研激励手段

对那些积极读书、能发表一定量的专业论文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数量的书刊奖励,这比单纯的经济刺激有效得多。此外,支持、鼓励教师学历提升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这样,读书也自然会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误区之二 公开课缺乏“生态”

上课原本是教师最常态的一种教学行为,大家也都知道课堂教学的价值,也都在努力地提高。但一旦冠上“公开”二字,上课就往往失去其原生态的风味。因为不同级别的公开课不但可以获得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还是评优、职评的重要条件,不但有用,而且有利。围绕一节公开课,往往要进行一系列的非常规的教学行为,通常称之为“磨课”,有时甚至一个团队出谋划策。在正式登场之前,授课教师要事先在非相关班级试上,然后再改进,有时这个程序还要重复。级别越高的公开课,重复的可能性就越高。在这个过程之中,难免有学生成为试验品,学生何辜之有?

此外,每学年的公开课机会相对于教师数量而言是极不相称的。对农村地区教师来说,县级公开课还勉强可以争取,而省、市级公开课则如凤毛麟角。这倒不是农村教师教学水平所至,而是因为教研体制问题。因为只有省、市级教研员亲自到现场,这样的公开课才被认可。而农村学校大多远离都市,交通不便,下乡一次,舟车劳顿,亦情有可原。

评价的误导,导致职能的异化也是公开课缺乏“生态”的原因之一。公开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教学规律,是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3],而许多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通常说好话,不愿指明课堂教学中的失误或不足,上课教师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

建议

对于这种教研的城乡差别,上级主管教研部门也并非没有注意,事实上,他们也正试验或采取一些方法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1.区县教研联片,丰富教研组织方式

南京市于2010年初在相邻区县第一次举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联片活动,虽然市教研员没有出席,但上课老师的市公开课性质得到承认。这种活动受到农村教师的欢迎,希望能继续。

2.增加教研员数量

长期以来,南京市高中英语教研员只设一人,而全市共有60多所高中,再勤奋的教研员也不能解决教师的公开课机会问题。鉴于此,2012年秋,南京市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专门负责高一、高二活动的教研员,农村教研活动频率有所增强。

3.建立学校联盟,加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

2012年12月初,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党委书记牵头成立了南京市星级学校联盟,并邀请部分市教研员参与指导并努力争取提升教研活动的级别。策划同层次学校教师多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都得到增强。

4.鼓励“家常课”

教师给予公开课充分准备本是分内之事,但不论是否借班上课,其主体皆是学生。教师不应该为了达成公开课的理想结果进行“磨课”,拿学生“试误”。相反,教师应该课前充分预设课堂可能出现的预料之外的情况,积极应对,以达到动态生成。其实,完美的英语课堂不必一定是一节完整的课,很多时候,成功的公开课往往留给人们思考空间,让人回味无穷。所以,关于公开课的评价标准和方向也应与时俱进。

误区之三 英语教研活动因卡而“卡”

继续教育关于教研活动学时的认定包括两方面:教师自己的公开课;教师自己参与市级教研活动的记录(县级没有,也以公开课和讲座为主)。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每学年初下发每位教师一张教研卡,参与市级教研活动的老师在活动结束时,要到教研室负责验证的老师处盖章认可。出于教学需要和经费问题,农村学校只派出部分老师参与,因而参加教研活动老师的实际数和验证数有出入,出现同一教师往往持数卡反复验证的尴尬。

教研活动的时间安排、组织形式也值得商榷,大多市级教研活动安排半天,往往是听两节公开课,授课老师说课,然后验证,缺少与与会老师的互动。这样为验证而进行的教研活动背离了“教”和“研”的初衷。

建议

鉴于《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特色和教研卡验证的不足,可以取消教研卡验证形式,代之以基于问题解决的专题公开课、研讨和研讨记录。因为《牛津高中英语》每单元皆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主要包括Welcome、Reading、Wordpower、Grammar、Task、Project及Self-assessment等七大部分,围绕每一部分的教材取舍、教学创新皆是一个难点,教师无论新老,皆困惑颇多。

1.要处理好“自己说”和“听人说”的关系

“自己说”指的是教师自己对教学部分的理解、自己的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对上课教师的客观教学评价,但要“能说、会说”,必须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否则说是“胡说”。“听人说”指的是认真听取其他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其他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活动。

2.要处理好“计划性”和“临时性”的关系

“计划性”指的是每周、每月的研讨内容,参与研讨人员要提前安排,让参与讨论教师有所思考、有所准备,在体现计划性的前提下保证有效性。同时研讨的过程中,思想的交锋必然会有新的视角、新的观点出现,即“临时性”。这些新视角、新观点往往是解决教学困惑的极佳方案,所以,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3.增加衡量教研活动的参照

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甚至是与此相关的教学论文也都可以作为衡量教师教研活动的参照,取消教研卡验证的“紧箍咒”。

误区之四 课题研究“少数人研究,多数人看戏”

中学英语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是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解决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4]。作为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课题研究的级别越高,赋予的分值越大,很多教师因为职称评聘、评先进或纯粹弥补继续教育课时等各种原因往往热衷于成为某一集体课题组的成员,而具体过程参与则不甚积极,甚至连常规的课题组例会也很少参加。一个集体课题往往需要数年的研究过程才能结题,课题研究是一个实实在在“做”的过程,在课题选准的前提下和科学严谨的科研计划指导下,需要广大课题组成员间的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互动,这个互动的过程就是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也才能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课题研究的成果才会丰富而翔实。从本质上说,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反映其课题研究的态度,这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课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建议

1.化“整”为“零”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进行个人课题研究。在2006~2007学年中,南京市教科所会同区县教科室、学校教科室组织各级各类“个人课题”成果展示、经验交流、观摩研讨、科研对话等活动38次。通过培训会议、报纸杂志、科研网络等平台进行了大量的“个人课题”研究指导工作。一些区县相应设立了区县级“个人课题”,部分学校也相应设立了校级“个人课题”[5]。研究时限也由最初的一年延长到二年,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结题时,不但要求主持者写出结题报告,还要上交相关论文。由于级别较高并且主持人没有职称限制,青年教师参与积极性高,极大地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真正回归课题研究的本位。

2.强化过程性管理和考核

针对集体课题研究中协调难、统一难的问题,在课题研究之前,就应讨论制定研究过程性规章,从制度上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行为和责任。在科学、合理设计和调整过程性研究方向和内容的过程中,对课题组成员还应进行一定的过程性量化考核(如给公开课、讲座、论文等都赋予一定的分值),完善评价机制,主要是激励机制,让课题研究向着正常、有序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能培养务实的科研之风,更能让教师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误区之五 专题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

专题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现场培训和网络培训。但有一个共性就是名额有限、理论多、实践指导少、理论联系实际的更少。我们不能说学理论不好,但一定要联系当前的英语教学实际。

一是现场培训。从2005年《牛津高中英语》试行之初,南京市教研所举行了新教材培训,期间我们聆听了由锡山教师进修学校钱老师作的教科研报告和南京九中的张老师做的高考题体会,她们理论联系实际、娓娓而谈,让人受益匪浅。期间虽然也安排了一节示范课,但明显有“敷衍”的成份,一重点中学的一个老师带领重点中学的十个学生上了一堂阅读课,基本上就是按照教材练习走一个程式,这样的课优也罢、劣也罢,没有代表性和示范性。2009年9月在《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实施三周年之后,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暨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江苏省常州中学举行,期间,与会者听取了模块五二单元一个完整单元的教学,授课教师皆是各大市赛课一等奖获得者,皆是借班上课。执教者课堂活动设计之科学、课堂氛围之活跃、教学手段之丰富都令人耳目一新,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理念,可惜的是参与者每区县只有两到三人,虽然最后活动视频也上传到江苏省牛津英语教研网上,但点击率并不高,这可能是视频和现声效果有差异所致,也可能是相关学校的考核方式制约了教师的学习动力。

二是网络培训。自从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整合以来,网络培训也成了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手段,到现在几乎每年暑假或开学初,英语老师都要参加一定量的网络培训。2012年9月11日至9月25日,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全省高中英语教师参加省级网络培训,按地区分班,每班安排了专门的辅导员进行管理督促。通过这次培训,广大高中英语教师突破了学校的范围,从广度上和深度上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教研活动,简洁、省时、覆盖面大。

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在培训时,有些学员抱着应付的态度,许多学员经过多次催促才上线学习,完成的作业质量有待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作业经不起网络检测,所以,视频学习的效果不佳。

另外,由于参加学习的都是一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相对来说,15天的时间既要观看视频,又要完成作业,压力与困难同在。并且,视频内容高深、理论多于教学实践,学员兴趣点低。专家在线互动时间过短,只有9月24日上午9点到11点,区区两个小时不可能满足全省高中英语教师答疑解惑的要求。

建议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培训组织者来说,尽可能请一线名师,因为他们不但教学水平高,也具有相当的理论水平,无论是他们的专题讲座内容还是课堂教学模式都更加“平民化”。14.7%的英语教师希望教育专家给他们授课,73%的教师希望优秀中学教师授课,6.8%的教师希望大学师范类教授授课,5.4%的教师希望非教育界知名人士授课。这说明参训教师中大部分都希望优秀中学教师给他们授课,认为实践更重要[6]。网络培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应该克服时空限制,建立一个即时、互动的交流平台,让全省、全市、全县的英语教师都能有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

另一方面,从学校的角度说,方法和手段就更多样化了,如在某些培训之后,学校可以组织二次培训,组织教师利用教研组活动例会进行集中视频观看、学习和讨论。学校也可以以某些培训的考核方式,进行培训小结评比并量化或上模仿课等,教师不认真研习,就难有上乘表现。还可以以培训为契机,让大家进行校际、县际、市际资源共享(包括论文、试卷、课件),不要为培训而培训,使培训有更多有实际意义的内容,让教师有更多收获,学生最终受益。

高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的已经得到解决,有的正在解决中。如江苏省暑假进行的高中英语教师引智培训中培训教师素质问题及部分教师出国进修演变成出国游的问题等。随着教育的发展,高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一定会不断出现,对于问题我们不能回避,因为继续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些地区对某些问题已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如2005年,南京市建立“名师工作站”。“工作站”下设“教授级中学教师组”、“江苏省特级教师组”、“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组”、“南京市青优组”等四个组,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7]。2005年,教育大市南通则由市委、市政府亲自组织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着力构建服务型、开放型、终身型教育体系,努力建成教育发展水平领先、人才培养质量一流、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教育强市,并将“名师打造工程”列入三大实施战略之一[8]。凡是能创造性解决和优化高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地区一定会涌现更多有创造力的高中英语名师,这也是高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李华.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基础英语教育,2006(12).

[2] 崔益祥.指导读书培训模式价值与思考.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2).

[3] 徐国东.新课程下公开课中“秀”的剖析.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03(1).

[4] 刘忠保.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科研中的问题与对策.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3).

[5] 刘永和.“个人课题”:教师专业成长的通途—记南京市教育科研“草根化”创新实验.教育科学研究,2008(1).

[6] 程义,晏小琴.江西省农村中学骨干英语教师培训效果探究.疯狂英语教师,2012(4).

篇9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建国前的殖民地时期。1956年,《新加坡立法议会各党派华文委员会报告书》首次肯定了母语的教育地位和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开了双语教育的先河[1]。1965年独立以后,虽然社会政治和语言环境皆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加坡政府始终将双语教育视为是国家主流教育体系的基石。与此同时,新加坡又是东西文化的交汇之地,国内的三大种族——华族、马来族和印度族各自都有其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按照多元文化教育学者的观点,这种多元文化社会最易产生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Education)[2],且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人民可以通过建构(Construct)、解构(Deconstruct)、重构(Reconstruct)的过程,发展与培养自身的双文化身份[3]。具体到本文所讨论的华族学生而言,他们所接受的多元文化教育主要指兼通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双文化教育(BiculturalEducation)。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新加坡政府就开始了一系列培育双语、双文化精英的探索和实践。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新加坡的双语教育采取的是以英语为主、族群母语为辅的非平衡策略,因此对于华族学生而言,新时期的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特指学生在掌握英语和西方文化的前提下,对于华语和中华文化也要有较深的了解。换句话说,前者是新加坡当下华族学生的强项,后者则是他们的不足之处,故加强对后者的学习就是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中学生要学习的重点。

二、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

1.设立特选中小学校

1979年,面对传统华校的转型,新加坡政府设立了9所“特别辅助计划”(SpecialAssistancePlan)中学即“特选中学”,分别是圣公会中学、公教中学、华侨中学、中正中学(总校)、德明政府中学、海星中学、南洋女子中学、立化中学以及圣尼格拉女子学校。这项计划规定,只有小学离校时考试成绩最好的8%的考生(约占及格考生的10%),才可以选择进入这些中学修读英文和华文都属于第一语文的特别课程(SpecialCourse)。制定这项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保留全国最优秀的华文中学,以使学生能在一个有华校传统的学习环境里学好华文和英文,成为保留华校优良传统的双语人才[4]。1981年,新加坡教育部为鼓励学生进入特选中学,又实施了多项奖励措施,其中包括申请初级学院的两分优待(Concession)以及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权(Priority),万一不能应付时还可以选择考一科第一语文、一科第二语文等[5]。1984年,新加坡教育部又将4所特选中学的附属小学也列为特选学校,继续以华文和英文作为第一语文。截至2011年,新加坡的特选学校已发展到11所特选中学和15所特选小学的规模,在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领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2.开办官方特色课程

(1)华文语文特选课程(LanguageElectiveProgramme[Chinese])

为了栽培精通双语的人才,新加坡教育部于1990年在他们的两所著名的初级学院——华侨中学(高中部)和淡马锡初级学院开设了“华文语文特选课程”,简称“语特课程”。随后,南洋初级学院、裕廊初级学院、德明政府中学也相继加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最多一届达到225人。对本课程的学习为期两年,剑桥普通教育证书(“O”水准)会考成绩达到高级华文B3(或高级华文B4与中华文学B3)或华文A2两个标准中的一个即可加入。在课程内容方面,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必须修读H2华文与文学科目。自2008年开始,所有语特学生必须多选修一科与华文相关的科目,如H1华文理解与写作、H1中国通识、H2中国通识、H3华文与文学等。语特课程的目标非常明确,即培养具有语言天分的学生,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他们对中华语言文学的认识与了解,栽培学生使之成为精通双语的人才,为国家做出贡献[6]。20多年来,语特在培育双语人才方面确实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截止2010年,这项课程总共栽培了2328名语特毕业生,其中获得奖学金的725人,所从事的职业涉及教育、传媒、科技、法律、商业、艺术等诸多领域[7]。

(2)双文化课程(BiculturalStudiesProgramme[Chinese])

随着学生语言背景的改变及中国的迅速崛起,新加坡急需培养一大批有能力和中国及西方国家进行交流的双语双文化人才。正如前内阁资政李光耀所言:“要与中国接轨必须超越华文领域;若要跟随中国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具备‘双文化’能力,了解文化并培养世界观。”[8]由于特选学校具备双语双文化教育的优势,所以新加坡教育部自2005年起,相继在德明政府中学、华侨中学、南洋女子中学、立化中学等4所特选中学开办了双文化课程,旨在培养一批不但精通双语,而且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有相当认识的双文化人才。要使他们既能和中国沟通,也能和西方交流。这样的人才可以使新加坡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9]。双文化课程从中三到初院二年级,为期四年。在中三、中四阶段,学生除了可选读高级华文外,也可以选修中华历史和哲学;到了初院一、二年级阶段,学生可以选修华文、中华文学以及中国通识。2009年,第一届双文化课程毕业生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当年10名获得公共服务委员会中国奖学金的学生中就有7名来自双文化课程学校[10]。

3.鼓励校级旗舰计划(FlagshipProgramme)

除却上述官方开办的特色课程以外,新加坡教育部也鼓励其他各类学校自行设置双语双文化教育的相关课程。其中,新加坡福建会馆属下五所小学开设的“双文化华文优选课程”(BiculturalChineseElectiveProgramme)最引人注目。2007年,道南学校、爱同学校、崇福学校、南侨小学以及光华学校等率先开设了此课程,每年从现有的小四学生中遴选出一批在课业上表现优异、又对这项课程有兴趣的学生参加,为期3年。课程内容除教育部规定的核心及深广课程外,还有专门为此项课程量身定做的四项内容:中华文化、儿童文学赏析与创作、语言训练和中英双语对比分析。此外还有国内外的浸濡活动、美育课程以及以华语的其他非核心科目,如小组作业、美术、音乐和体育等。开设如此精心设计的特色课程,旨在达致3个目标:培养一群精通双语、掌握华文听说读写4大技能,同时也了解华族历史文化的小学生;提升本地小学生的华文文化水平;在小学开设双文化课程,以使将来能与中学及高中的双文化课程接轨,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008年,在新加坡教育部的支持下,所有特选中学和特选小学也都纷纷开设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旗舰课程。如华侨中学的“华中戏剧课程”,公教中学的“深濡文化、驰骋神州”,德明政府中学的“文史华艺鉴赏课程”,南华中学的“文史哲与实用翻译课程”,圣公会中学的“中国通”课程,圣尼各拉女校和中正中学(总校)明年推出以华文授课的“O”水准考试科目“华文媒体”,圣婴小学的“圣婴新语”,宏文学校的“中华文化艺术课程”,以及南华小学的“C无限”等。这些校级旗舰计划的实施,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新加坡的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的发展。

此外,没有入选特别辅助计划的特选中小学和初级学院、自主自治学校等也都积极推行了他们的与双语双文化教育有关的旗舰课程。如自主学校莱佛士初级学院2005年起就开设了他们的校级双文化课程(中国),课程内容包括高级华文、深广单元和浸濡计划3个部分,以供他们的学生灵活选择。其中,对华文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高级华文为会考科目;不选华文为会考科目但对中华文化有兴趣的学生则可选修非考试的深广单元。深广单元的主题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思想、文化、政治、经济与新中关系等领域。另外,所有学生也均可以申请到中国学校或公司浸濡3-4个星期。由此可见,经过30多年的努力,新加坡目前已形成以特选学校为主体平台进而也辐射到其他类型的学校的以官方的特色课程为主要途径进而扩散至校级课程的双语双文化精英培养模式。

三、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1.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的经验

(1)政府积极倡导并提供经费支持

自1956年《新加坡立法议会各党派华文教育委员会报告书》公布以来,新加坡政府多次以报告书甚至是以总理声明的形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和政策,积极倡导双语教育。在精英人才的培养方面,历次的华文检讨和课程改革更是对之关注有加[11],不仅为培育双语双文化精英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显示出新加坡政府对双语教育的高度重视。

在大力倡导双语教育的同时,政府也为之提供了大量的经费保障。从新加坡教育部的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新加坡的教育发展支出和日常教育经费支出均是逐年增加的。如2010-2011学年度,政府用于教育发展的费用达到8.79亿新元,相当于10年前的5.5倍;用于日常教育的经费支出达到90.31亿新元,约为10年前的2.1倍[12]。在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方面,政府也给予了充分的经费支持,其中包括设置奖学金和海外游学经费津贴等。如教育部为中学会考成绩优异的语特生每年颁发1000新元奖学金,为期两年,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同时免缴学费;双文化课程的特别辅助计划奖学金与语特课程大致相同。另外,奖学金获得的海外浸濡活动也能得到教育部的资助。

(2)学校富有创意的教学策略

学校是新加坡双语教育的主体,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其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就特色课程而言,教育部虽然对于课程架构提出了指导意见,但各个学校在具体实施教学时仍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因此,5所语特学校和4所双文化课程学校都结合本校实际采用了极富校本特色的教学策略。比如,德明政府中学的双文化课程的教学,就是由其华文部和英文部组合之双文化学院提供的。所有中1至中4的德明学生除了学习高级华文及英文文艺外,在中3、中4阶段还必须修读本校的双语课程(BilingualProgramme),而中3及中4阶段学业成绩优秀者还可能获选学习教育部的双文化课程,修读“中国通识深广课”,并有机会参加海外浸濡学习。

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在文化课程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涵盖面广且内容庞杂,所

以在实际教学中很容易出现“拼盘式”或“浮光掠影式”等弊端。有鉴于此,新加坡各级学校均采取了主修课程、副修课程和辅助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如此之后,课堂教学可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各校自主开展的辅助教学活动则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华文化中某些要素的理解,进而将之提升为更高层次的毕生爱好或兴趣。当然,这种主次分明、点面结合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社会努力营造双语环境

根据2010年教育部母语检讨委员会的调查,新加坡华族学生在家庭里使用英语的频率已从1991年的28%上升到2010年59%[13]。数据表明,在新加坡的华族人中讲英语的比例越来越高,学生利用华语进行交际的在大幅缩减,新加坡的双语环境正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政府正在利用社区、媒体和民间团体等方面的力量,以努力营造和改善双语环境。

首先,在新加坡,上至政府总理、部长和议员,下至租屋咖啡店、菜市场的普通民众,都在竭力学习和使用华语,显示出一种全民营造双语环境的决心。其次,在新加坡的公众场所,不论是学校、商店、街道,还是旅游景点或小贩中心,到处都有双语标记,学生随时随处都可以接触到双语信息。再次,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体所使用4种官方语言,也为新加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双语环境。此外,一些民间团体如宗乡会馆等也在积极地协助营造这种双语环境。

总的看,虽然在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新加坡的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双文化课程发展至初院或高中后,就势必要解决如何与语特课程协调的问题;再比如,由各级学校自行开设的双语双文化课程,其师资素质能不能达到可以培育双语精英人才的水平,等等。

2.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语言教学要遵循教育规律,要做到因材施教

近些年来,在我们中国的语文基础教育领域,固有的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中还出现了若干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的母语水平逐渐下滑,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4]。另一方面,在语教育方面则是高投入、低产出,所有适龄儿童从小学甚至是从幼儿园开始就开始学英语,直至大学本科及研究生阶段,但培养出来的双语精英却不多。究其原因,“一刀切”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其中的重要一条,它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忽视了学生间的在认知上的差异。在这些方面,新加坡的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自教育分流制度实施以后,新加坡的历次华文教育改革都强调,由于学生的家庭语言背景不同,学习双语的能力不同,所以华文教育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施行,而应该考虑到学生不同的语言背景、不同的学习能力及不同的性向和兴趣,从而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能达到他们所能达到的水平。在推行特别课程时,新加坡教育部主要是鼓励对学习华文有兴趣且也能够应付学习华文要求的学生进行选修;中小学阶段的华文主修课程也有几种课程类型可供选择。因此,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只有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才有可能培育出一批出类拔萃的双语双文化精英人才。

(2)双语教育要由立法,要在其中注入文化目标

由于中国的双语教育才刚刚起步,所以需要向新加坡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比如在立法保障方面,新加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规范双语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他们的双语教育的健康与有序的发展。相较之下,中国的双语教育目前仍属于个别地区和部分学校的自发行为,国家尚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另外,重视双语教育中的文化目标的确立也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单纯的两种语言的习得仅仅是双语教育中的初始目标,通过双语了解和掌握双文化才是双语教育的终级目标所以将多元文化观纳入双语教育目标也是中国未来双语教育努力的方向。

(3)对外汉语教学要注重师资的配置,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汉语在国际上的传播,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在各类高等院校渐次开设,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当下,这个专业大多设在大学中的中文系,也有部分院校设在外语系。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教学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它要求要教师要具有双语双文化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第二语言的教学经验。当下中国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师资素质参差不齐。新加坡在其双语双文化教育过程中也遇到过此类问题。除了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之外,效仿新加坡某些学校成立双文化学院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这种双文化学院,合理配置中文系和外语系的师资力量,使之能达到优势互补,实践证明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另外,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也应该学习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即先在某些师资力量较强的传统名校进行试点,然后再辐射开来,不宜盲目跟风,不能不顾条件轻易地开设对外汉语教学专业。

参考文献:

[1]JamesLynch.TheMulticulturalEducation[M].London:Batsford,1983(1).

[2]谢泽文.新加坡五十年来推行双语教育政策的一些措施[Z].新加坡华文教学论文五集.新加坡:华文研究会,2008.

[3]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华文语文特选课程说明书[Z].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2008.

[4]语文特选课程20周年纪念特刊编委会.荟萃——华文语文特选课程20周年纪念特刊[M].新加坡:教育部,2010,2.

[5]吴英成.汉语国际传播:新加坡视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0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