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临床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21:3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眼科临床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眼科临床论文

篇1

鼻窦与眼眶的上壁、内壁及下壁相隔,其中额窦外侧及底部为眶上壁,为眼眶结构最薄处;筛窦与眼眶内容物仅隔一块菲薄的筛骨纸板,筛窦后下方与视神经孔仅隔一薄层骨板;眼眶底部即为上颌窦的上壁,眶下神经及眶下动静脉穿过上颌窦上壁内的骨性管道;蝶窦上壁前方有视交叉,是神经孔位于蝶窦上壁及外壁交界处。眼眶基本上2/3被鼻窦包绕,所有的鼻窦炎症都可能引起眶内并发症,感染扩展方式以窦壁损害最为常见。一般认为眶内并发症以额窦炎引起最多,筛窦次之,上颌窦又次之,蝶窦最少[4]。眼与鼻窦相邻,两者的感觉神经同属三叉神经,鼻窦的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眼神经分支中有鼻睫状神经和额神经,鼻窦病变可通过神经反射把疼痛反射到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引起前额、眉弓、球后疼痛及眼胀等症状;当鼻窦炎引起眶内并发症也可表现出相应的眼部症状。眼、鼻窦的血液循环也有其特殊性:两器官血管彼此相通且静脉无瓣膜,眼上静脉及眼下静脉与眼睑、鼻窦之间有交通支,并流入海绵静脉窦;所以鼻窦炎的化脓性炎症可通过血行传播至眼睑、眼内或眶内炎症,甚至引起海绵静脉窦感染导致死亡。

2鼻窦炎的眼部表现

临床上鼻窦炎的炎症扩散波及临近结构可引起泪器感染,眼眶感染;化脓性炎症通过血行播散可以引起眼睑水肿、急性或慢性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筛窦、蝶窦的炎症往往导致眼球后面的隐痛、复视等;筛窦及蝶窦的炎症波及视神经孔时则引起球后视神经炎;鼻窦炎的疼痛常发射至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引起额部、眉弓部、眶周及球后部疼痛。

3治疗

篇2

摘要:面对目前年轻医生对科研束手无策的状况,提出了科研的重要性。从科研选题要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医学科研选题强调创新与实用的原则、医学科研需要的科研素质、培养独立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充分利用优势科研资源,加强科研合作能力的培养五方面进行阐述如何进行临床科研工作,以便更好地促进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年轻医生,临床科研,课题,科研素质

Abstract:Becausemostofyoungdoctorsdonotknowhowtodotheresearchwork,weputforwardtheimportanceoftheresearchwork.Inthearticle,weexplainhowtodoclinicalresearchworkfromfiveaspects,therearecombineresearchsubjectwithclinicalpractice,newideasandpracticality,thequalitiesoftheresearcher,abilityinscientificresearch,cooperationinresearchwork.Forthesakeofthedevelopmentofclinicalmedicine,youngdoctorsmustdowellinclinicalresearchwork.

KeyWords:youngdoctor,clinicalresearch,subject,qualityfortheresearcher

在当前医学发展中,面对众多的医学难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大家都在强调加强科研力度。医学的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科学研究。临床科学研究是指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其目的是提高诊断水平、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和进行疾病病因的宏观研究。随着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及循证医学的兴起和应用,临床科研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临床科研不应只是认病例报告、病例分析的方式来总结临床经验,很多其他方法如随机对照研究、交叉研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诊断研究、医学序贯分析等方法来研究临床问题,所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也不局限于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更适用于临床问题的研究。临床科研就是从临床需要出发提出问题,用可靠的方法进行研究,已得到可靠证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解决临床问题,再用于指导他人的临床实践。临床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临床为科研提供研究的方向,为科研提供样本,是对科研成果的检验;科研为临床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提高临床医生的分析能力,可以改变临床医生的思维方式。有的年轻的临床医生不免疑惑,我们是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医生,我们的工作主要是面对病人、为病人服务,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科研基础,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尤其是临床科学研究?

1科研选题要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任何科研都从选题开始,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外乎验证已知、探索未知。因此科研工作者一定要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对事物有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才能提出问题。要善于捕捉临床实践中的研究课题:课题最好出于自己比较熟悉的、与工作实践紧密相关的领域,不要超出距离当前工作太远的范围,或是探讨自己一无所知的问题。临床人员从事实验室研究应紧密围绕临床,密切联系实际去选题,希望最终能用于临床实践或解释疾病的某个问题。科研选题的基本过程就是在工作中、学术交流中、意外事件中发现问题,再大量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课题。如在老年病房的工作中发现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较多且难于治疗,经过查找文献知道,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原发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目前仍存在许多疑惑和难点,资料表明随着社会的老年化及医学的进步,心衰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根据Framingham研究,心衰2年的病死率在男性为37%、女性为33%,而心衰6年的病死率则分别达到82%和67%,病死率甚至高于多数常见恶性肿瘤。这样就对老年心力衰竭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时也认为对心力衰竭的研究会对临床治疗带来益处。

2医学科研选题强调创新与实用的原则

医学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是课题要具有重要性、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创新性是临床研究的“灵魂”,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不能只满足于紧跟和填补空白;要有辨证思维,敢于怀疑,修正过去的常规及定律;要有魄力和毅力,敢于冒险,能持之以恒;要有明确目标———提高诊疗水平。这就要求花费时间看国内外在此领域的进展,若国外有而国内没有,则可将相关技术引进并加以改进,若国内外都有,则可研究是否能够突破。在进行老年心力衰竭的研究中,通过大量检索文献,发现目前对心力衰竭的研究已从研究血流动力学异常转变为研究神经内分泌激活,而目前对全身炎症反应的研究也涉及到循环系统,因此在课题的选择上对心力衰竭的研究着眼于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上,从而探讨新的治疗方法。

创新是一个过程,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果,加以验证。创新包括:(1)研究问题的创新:科学的解释研究中遇到的现象,针对已有问题提出新的解释,发现新的现象,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2)研究方法或技术的创新:新方法或技术的建立,已有方法或技术的改进,已有方法或技术的新应用;(3)研究材料的创新;(4)研究模式的创新: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在复杂系统中把发现的问题科学解释,发现新的实验系统,进行学科交叉,在选题上瞄准各学科的结合点,进而积极探索。

实用性是医学研究的“价值”体现,科研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以解决特定的医学问题,具有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学科研选题应注重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这三项是评价研究项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指标。同时又要权衡科研选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医学科研需要的科研素质

临床科研是医学工作者,主要是临床医生把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学研究找到解决办法,再应用于临床,使广大患者受益,摆脱疾病的痛苦。这就要求临床医生既具有基本的科研素质,即浓厚的研究兴趣、端正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又要掌握基本的科研技能,即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科技技能、英语能力及网络应用能力及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作为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包括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有事业心、具备一定的基本功、有创新精神、力争第一、善处逆境、团结人、体魄健壮、经得起长期艰苦磨练等。“严谨”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尤其是严谨的学风、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表达的基本功[3]。表达的基本功也就是文字表达的基本功,文字表达的基本功的练习可以从写科普文章练起,要善于总结,提高论文的写作能力。

4培养独立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

临床科研工作涉及基础与临床的诸多方面,要求一个人既要有临床工作经验,又要掌握基本科研技能,还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中英文写作、表达的本领。基本科研技能包括标本采集、试剂配制、切片制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镜下观察等等。这就要求必须尽快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及时与实验室技术员有效沟通,并及时与导师和同事交流,汇报实验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不断修正实验方案以获取必要的协助,必须善于发现问题,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年轻医生,包括一些硕士生、博士生,过于重视理论而轻实际操作,或者说不屑于做些“小事”,殊不知,正是通过“做”而不是“说”的过程才会不断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从而提高独立临床科研能力,这也是科研能力训练方面的薄弱环节。

5充分利用优势科研资源,加强科研合作能力的培养

科学研究是一门专业化的学科,需要科学的氛围和环境,需要专业化人才,医学研究也需要职业化,这就要通过学习达到职业研究人员的水平或聘请职业研究人员加入研究队伍或与职业研究单位进行合作。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认识过程经常会遇到局部与整体、外因与内因、分析与综合等复杂的认识问题,所以医生除了运用医学知识之外,还必须与人文科学相结合,与社会科学工作者一起研究临床上随时遇到的思维逻辑及心理行为问题。多学科的结合及相互渗透,对解决临床难题十分重要,常被视为医生的基本素质。临床与基础也需要合作,这就要有共同的科研兴趣,具有相同的研究领域或研究兴趣。要有合作的基础,具有良好的科研背景,优势互补。要有合理的利益分配协定,签订符合国际惯例合作协议(包括知识产权的归属,成果及利益的分配)。

临床研究更需要团队精神,要凝聚力量,在临床科室内部要鼓励医生多参与科研工作,有时要激励,有时要推动,努力营造好的学术氛围。合理配备科研资源,统筹协调,扬长避短,努力争取,量力而行。要加强对外交流,对学术动态要高度敏锐。

总之,临床科研意义重大,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只要我们采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就能不断改善和加强年轻医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促进临床医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果为,沈福民.现代临床流行病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6.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入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35.1±10.1)岁;病程持续时间最长的是10年,最短的1年,平均病程(2.5±1.2)年。本次入选的100例患者,全部为已婚或者未婚有性生活者,依据具体的治疗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抗生素疗法:观察组使用抗生素治疗,1.2g克林霉素加入250ml生理盐水,2次/d静脉滴注和0.8g替硝唑,1次/d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依照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3~4个疗程的治疗。中药治疗:治疗组使用中药方式治疗:①中药内服:使用银花、丹参、败酱草各30g,川断、桑寄生、当归、赤芍、川楝子各12g,蒲公英、厚朴、枳壳、元胡各10g和6g香附。每日一剂用水煎服,分两次用温水送服,服药时间分别是早餐后0.5h与晚餐后1.5h。②中药外治:使用红藤汤保留盆腔内灌注,红藤汤药物组成为蒲公英、红藤、败酱草、紫花地丁、鸭跖草各30g。患者如有包块,可另外加入莪术、三棱和桃仁各10g,腹痛者另外加入香附和延胡索各10g,腹冷痛另外加入10g附子。所有药物加水煎成100ml浓汤,便后保留盆腔内灌注,1次/d,在月经结束后的第3天开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连续治疗10d。

1.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的白带和月经恢复正常,下腹坠痛的情况明显减轻,同时身体的各项免疫功能有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的白带和月经基本恢复正常,下腹坠痛情况有所缓解,且患者身体的各项机能有所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患者临床各项表现症状与身体机能无明显改善,甚至发生恶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接受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后,痊愈31例(62%),有效16例(32%),无效3例(6%),总有效率为94%,观察组患者接受西药抗生素治疗后,痊愈23例(46%),有效14例(28%),无效13例(26%,)总有效率为74%,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治疗组3例患者出现小腹疼痛,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症状自行消失;观察组7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妇产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发病人数愈加低龄,发病率更是逐年攀升。有研究资料显示[2],不洁性生活与经期卫生是造成慢性盆腔炎发病率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且饮食辛辣和过度劳累也是诱发慢性盆腔炎的重要因素。慢性盆腔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程持续时间长,顽固性强,难以治愈且有较高的复发率,严重影响女性生理与心理健康,现如今已经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与重视[3]。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多种方法,本次研究中分别使用中药治疗和西药抗生素治疗。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丹参、蒲公英、当归、赤芍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补血活血和改善炎症以及提升人体免疫力的功能。中药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94%,相比观察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总有效率74%明显更高(P<0.05),此研究结果和甘露[4]的研究报道基本相似。另外因为西药的成本较高,而中草药有广泛的来源,且成本低廉,所以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中药治疗能够缓解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除此之外,因为中药自身的特性,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中药治疗的副作用更小,能够更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次研究中治疗组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观察组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且治疗组未经处理不良反应症状自行消失,观察组在患者停药后不良反应症状消失,这一结果表示治疗组使用中药内服外洗的治疗方式,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安全性较高,显示中药治疗的副作用更小。另外为了降低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患病率,需要加大健康宣教力度,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健康的性生活,饮食宜清淡为主,少饮酒,多运动,不要过度劳累等,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以实现预防盆腔炎的目的。

篇4

【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床检验科的科学管理机制的建立越来越显得重要。特别是《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实施,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检验质量提供了制度保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观念更新不及时,工作态度不端正,或者管理技术有欠缺,致使临床检验科的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更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临床检验科的管理者要及时更新观念,建立健全仪器校准、维护、维修、室内质控、操作规程、记录等质量保证机制,做好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评价工作,建立培训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医德水平和技术水平。对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管理机制建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现阐述如下,与同仁商榷。

【关键词】临床检验科;科学管理;管理机制;建立问题

我们知道,检验中心下设的检验科室很多,如何科学管理,保证检验质量,是提高检验水平,服务医务人员的重要前提。例如血液、生化、免疫、微生物、体液等几个相对独立的专业实验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检验仪器设备的提高,应该说所开展的检验项目能够达到相当高的精准度。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有相当多的检验项目的精准度不高,不能很好地为医务人员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甚至由此还引发了一些医患纠纷。由此可见,认真贯彻《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精神,强化临床检验科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一 建立技术人员管理机制要注意的问题

临床检验科检验质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工作人员的医德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高低。要取得高水平的检验质量,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检验技术水平,具备广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高尚的,一心为患者着想的医风医德。在业务技术上,要充分注意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培训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建设,制定岗前轮转学习,考试上岗制度;建立学术交流、外地进修、项目培训、参观学习的规划;建立培养业务技术骨干的目标。对开展新项目人员要进行准入性论证或考察,以保证检验人员在技术是合格的,并要加强在职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的基础知识和质量控制理论水平,强化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在医风医德上,要注意日常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培养,要求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一切为患者服务”的奉献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同时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把检验质量落实在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身上,以促进良好医德医风快速形成。

二 建立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制度要注意的问题

在建立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制度时,一要注意制定质量保证基本措施,如仪器校准、维护、维修、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记录等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二要制定检验科质量控制,如室内质控(IRC)和室间质评(EQA)的标准,三要注意质量体系、设施与环境、检测方法、记录、样品等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加强以上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建立以科室领导或技术骨干任组长,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保障部门。同时制定各种管理措施,并且制度化,程序化。如程序标准、操作手册、质控记录、差错登记等质量管理制度,并以此为工作总则,检查质量情况,纠正不规范的操作行为。还要建立操作者、专业组长、主管技师、科主任等“四级”检验报告审核制度,对临床检验结果应进行分析,如在质控范围内,可发出报告,否则应查找原因,必要时复核检验,以保证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制定标本采集及送检制度和IRC检查制度。建立标本拒收制度,以确保检验科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此要建立相关标准单,对拒收的标本要认真做好拒收记录,注明拒收原因。

同时要建立临床检验重要分析“报警”范围标准,当检验结果提示存在报警范围时,检验科须重复标本,并立即回报临床,与临床诊断不符合情况时,须重复测定并及时与临床联系。同时,应做详细记录,包括日期、时间、负责检验的工作人员,通知人员和实验结果。

对所使用的试剂、仪器,在使用前进行比对,或用标准物校对,然后按操作标准程序进行检验操作。与此同时,要建立IRC检查制度,努力搞好EQA。我们知道,IRC是实验室检验质量保证的基础,而EQA则是IRC的继续和补充,起到相互校正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作用,对实验室质控起到监督、促进作用。要建立EQA检查制度,严格按制度对专业实验进行检查,以保障IRC达标。

三 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要注意的问题

临床检验的仪器设备均为先进的高科技产品,其检验高自动化和精准化,是以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前提的,因此,要建立仪器设备管理的相关制度,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行。

1 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如仪器设备的注册证、合格证、销售证、操作规程(实验室的法规)、维护及使用记录(仪器状态的证明)、校准和质控程序及记录(准确性和精密度的证明)、计量设备的强检记录等,都要收集形成档案材料,以备在仪器设备出现问题或检验结果有问题时查验,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2 建立仪器性能评价档案要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主要性能参数比对评价,如精密度、线性范围、可比性、抗干扰试验等,并要记录入档,一方面保证设备正常使用,同时也为保证实验室报告一致性提供比对依据,另一方面,为仪器维护、保养、校正,以及日后购买仪器设备提供依据。

临床检验科的科学管理是建立在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要具备服务意识。临床检验是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服务的,只要有严谨求实的质量意识,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就能把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 陈军政.加强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和与临床科室的联系.现代检验医学杂志[J].2005,20:68.

[2] 丛玉隆,秦小玲.检验科管理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11(26):649651.

[3] 万本愿,吴茂红.医学检验前后质量控制的剖析[J].江西医学检验杂志,1999,17(3):169.

[4] 刘吉连,闫凤娥.浅谈检验科科学管理[M].中国临床实验室,2002,9(3):6.

篇5

糖尿病视网膜的危害情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家生活好了,可是糖尿病的发病率却在逐年增加。据统计,目前全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在4000万人以上,这当中约30%左右可能已经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该会有1000万,而这之中视力受到严重威胁的可能要在300万左右。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糖尿病引起的失明每年大概1,2000~2,4000人,可见糖尿病对我国人民视觉的影响有多大。作为眼科医生,我们几乎每天都能见到因为糖尿病而失明的患者,因此,感到肩上的担子是十分沉重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原因

是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取决于患病时间的长短和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情况以及个体的差异性。一般来说,刚发生糖尿病是不会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但随发病时间延长,一般7年~8年以后,就慢慢开始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了,随着时间延长病变会越来越加重。当然,如果您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得很好,生活方式很健康,心态也很好,可能病变发生得晚,我们也见过患糖尿病50多年,而眼底竟然没有发生病变的。个体差异也很大,有的个体尽管血糖控制得不错,但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却很厉害。

另外,1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且严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视网膜病变要晚一些。

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

近年来医药科技进步很快,尤其是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出现,使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比如,激光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对控制黄斑水肿会有更好的效果;又如,对已经有新生血管形成的病例,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帮助新生血管的退缩,尤其新生血管在视神经上无法激光时。

在有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必须手术的病例,也可以先注射药物,然后再手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

糖尿病引起的青光眼的治疗方式

首先采用先注射抗血管生成药物,将虹膜新生血管退缩,其次再联合眼底激光、或睫状体光凝、或小梁切除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眼压控制下来。这非常关键,如果眼压很高,又迟迟得不到控制,最后视神经萎缩了,就什么都晚了。因此,必须刻不容缓地采取措施,将虹膜新生血管退缩,控制眼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治疗

篇6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角膜炎患者首诊常规涂片检查,将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的20例轻症患者进行局部清创、碘灼、结膜下注射0.2%氟康唑0.5 ml,酮康唑及两性霉素B眼水点眼,qid,口服斯皮仁诺0.2g,qn。视病情轻重及变化调整用药种类、数量及给药方法。结果:18例痊愈,2例恶化手术治疗。结论:FK的首诊涂片检查是FK明确诊断的捷径。清创、碘灼及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使绝大多数早期轻症FK患者临床治愈。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我国从事农业人口多,眼角膜农业性外伤是真菌性角膜炎(FK)的主要病因。FK在我国占化脓性角膜感染的46.7%[1],占穿透性角膜移植(PK)原因的33.2%[2]。我们对在我院确诊的20例轻症FK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对2003~2006年在我院门诊涂片检查发现真菌菌丝而确诊的20例20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均为早期轻症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56岁,平均41岁,均为单眼。农民15例,其他人员5例;植物性外伤16例,非植物性外伤3例,不明原因1例。

1.2诊断依据

①角膜外伤史:麦秆、玉米叶、树枝扎伤较多。②裂隙灯检查:角膜表面干性溃疡、树根状卫星灶、分界沟、免疫反应环、内皮斑、前房积脓。症状体征分离,自觉症状轻,病灶严重。③涂片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

1.3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用药后角膜炎症病灶愈合,前房积脓吸收,荧光素染色(-);有效:角膜炎症病灶缩小,前房积脓消失或大部分消失;无效:用药后病灶无变化或扩大,前房积脓不吸收或有并发症发生。

1.4检查方法

首次患者均在裂隙灯下检查,若发现角膜溃疡灶呈“白苔”样改变,在表面麻醉后,无菌操作,刮取溃疡病灶进行缘组织,做直接涂片检查,玻璃片要用酒精灯烧灼灭菌后使用,病灶2 mm的用无菌圆刀片轻轻刮除病灶坏死组织并取标本。避免过多损伤瞳孔区角膜,切忌在溃疡深处取标本。

1.5治疗方法

涂片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者,确诊为FK;病灶2 mm者,先刮去病灶处的苔样物,表面刮除后,再用碘酊烧灼,后冲洗干净,溃疡处再敷上氟康唑胶囊粉,散瞳及点红霉素眼膏后包扎患眼。视病情需要每日或隔日1次,如此治疗3次。全身给予口服斯皮仁诺、消炎痛及维生素C片。眼部并用两性霉素B及酮康唑眼水。若涂片发现菌丝或同时见孢子,则用0.2%氟康唑100 ml静滴,qd,每日复诊。3 d后视治疗效果逐渐停用静滴药。原则上能局部用药不全身用药,能口服药不静脉输液。

2结果

18例显效,病程为15~35 d,平均25 d。2例效果差,病情恶化,最终行角膜移植手术治疗。曾有1例患者发病5 d后夜间初诊,因夜间无法涂片检查,根据角膜植物外伤史,角膜浸润灶形态诊为FK,即给予上述抗真菌治疗,次日再行2次涂片检查均未发现菌丝。该患者抗真菌治疗显效,20 d痊愈。分析抗真菌治疗后可致涂片假阴性。治疗后视力提高2行者15人,占75%。随访3~10个月,无一例复发。

3讨论

真菌仅次于细菌,是常见化脓性角膜溃疡第二位的病原体[3]。真菌性角膜炎(FK)在临床治疗中较难治,病程长,效果缓慢。FK患者通常发病3~7 d即可查出菌丝和孢子[4]。角膜组织病原学检查包括涂片、培养、共焦显微镜等检查,而最简单有效实用快速的方法是角膜涂片,阳性率很高[5,6]。尤其在病变早期,这一检查步骤对治疗很必要。而病灶浸润较深,或是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后则常有假阴性。涂片不仅可明确诊断,而且从初次镜检中还可判断预后,指导用药。一般菌丝和孢子的密度越大,形态越多样性,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菌丝和孢子同时存在,说明大量繁殖。涂片时要注意无菌操作,要取病灶进行缘,除了涂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史和体征对我们的诊断也很有价值。而坏死组织外观和形态特点帮助我们与细菌性、病毒性角膜溃疡鉴别。

抗真菌在治疗上,第一步是清创,清创取得镜检标本,除去坏死组织,利于药物渗入,清除部分病原,减少真菌毒素和蛋白溶解酶的作用。第二步碘灼,碘能氧化病原微生物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的氨基结合而使其变性失活;同时破坏酶蛋白,有强大杀菌作用[7]。三是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快速控制真菌感染。氟康唑水溶性好,结膜下注射大大提高眼前段药物浓度,点眼5 min角膜达峰值浓度,消除半衰期为15~30 min,滴眼每4小时1次。斯皮仁诺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在富含蛋白的组织中浓度成倍增高,比较集中的分布于易受真菌感染的部位,对角膜深层炎症能达到治疗作用[8]。

FK的早期初诊患者多集中在基层医院,因此基层医院眼科开展角膜刮片检查有助于真菌角膜炎的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邓新国,吕雪芳,庞广仁.312例化脓性角膜溃疡病的病因和病原分析[J].眼科研究,1995,13(2):110-113.

[2]谢立信,崔彦,董晓光.穿透性角膜移植432例流行病学报告[J].眼科研究,1997,15(4)243-245.

[3]刘萍.真菌性角膜炎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56.

[4]姬亚洲.真菌性角膜炎的联合用药用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6):462-464.

[5]卢嘉彪,陈家祺,王丽娅.广州地区真菌性角膜病的病原体及其发病情况变迁[J].眼科研究,1998,16(4):289-291.

[6]谢立信,史伟云,刘敬.改良角膜活检法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诊断[J].眼科新进展,1999,19(10):89-91.

篇7

XX年是我院稳步发展的一年。在省医科院的关怀下,在眼科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院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职工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增加业务收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医疗工作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医疗质量稳定

(一)主要医疗工作年度完成情况

全年完成门诊量xx万余人次,住院xxx余人次,出院xxxx余人次,完成手术xx余台(不含角膜屈光手术),床位使用率100%。收入xxxx余万元。

(二)完善科室设置,深化职能建设,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疗质量提高

为更好的满足医院发展建设需要,满足就诊患者的诊疗需要,进一步理顺工作流程,规范管理,突出专业、职业化,完善了门诊部、眼底内科、质控办、内科的设置,加强了麻醉科、院感科、护理部、供应室的人员配置,强化了职能发挥,基本满足了医院业务发展需要。

成立医院标准化建设办公室,完善优化重点医疗管理制度120余个。制订了自下而上的质量控制标准并组织集中学习和统一考核,保障全员掌握要点。编印了《医疗制度汇编》、《应急预案汇编》、岗位职责汇编等,方便职工学习掌握和严格落实。

成立质控办,每月按时对各病区对住院病历、医师交接班工作管理、不良事件上报、超时管理、非计划再手术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等进行检查反馈,使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护理部推行责任制和分组管理,重点岗位专人管理和负责,护理培训、技能培训工作走在了各科室前面,有声有色,护理服务质量有较高提高。

全院自上而下进一步明确了职能,细化了岗位职责,全院统筹印发了医院组织架构图和岗位职责汇编。

(三)县区医疗对口支援工作常态化 ,形式多样化

与5所县级医疗机构建立了眼科帮扶协议,安排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赴合作医疗机构开展门诊、诊疗、手术帮扶工作,累计派出xx余人次,为当地医疗机构累计接诊患者xxx余人次。

另外捐赠有关医疗机构病床xx张,价值xx万余元。

(四)院内外社会公益活动广泛开展,受到群众好评

广泛开展社区、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公益活动,已累计完成义诊、讲座xxx余场,覆盖xx市xx余个社区,为万余名群众进行了免费眼科体检,发放各类宣传手册xxx余册。

XX年度与省红十字会合作开展的“光明救助”活动共筛查报名救助贫困人员36人,完成手术30人次,年度累计减免费用12万余元。

全年共帮助65名志愿者和家庭完成捐献遗愿,为130余名患者带去光明,占到了全省角膜捐献复明手术总量的三分之一。

二、获批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科研成绩较突出

xx省角膜病防治与功能重建技术工程实验室获批。

发表sci论文7篇,“中华牌”论文2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三、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完善职工薪酬制度,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参照省属在编人员标准,为我院职工增发了津补贴并将公积金缴存比例提高到10%,职工人均基础工资每月增加500多元;绩效奖金较去年同期增幅近3成,每月增加支出xx万余元,年度增加支出xxx余万元,职工薪酬平均增幅26%。

四、医院硬件设施持续更新优化,基础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

投入近xxx余万元更新设备近xx台套。

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持续推进,his系统更新基本完成,验收获通过;完成医学影像pacs系统建设,网络预约系统建设工作完成大半。

五、山东省角膜病防治研究中心项目稳步建设

截至12月底,省角膜病防治研究中心项目已完成地上11层,地下3层,共计1.4万余平米的主体建设,完成主体建设任务的80%。当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xxxx余万元。

完成了电梯、供电设备的招标。

拆迁户回迁安置工作基本结束,圆满完成拆迁安置。

篇8

  眼科护士年终工作总结1

  一、优质护理:

  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化服务内涵,落实护士岗位管理,修订优质护理绩效考核方案,细化各项质量标准,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加强健康教育。

  1、实行护士岗位管理:以促进护士队伍健康发展为目标,建立完善的护士岗位管理机制。按照科学管理、按需设岗、保障患者安全和临床护理质量的原则合理设置护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提高管理效率。根据岗位职责,结合工作性质、工作任务、责任轻重和技术难度等要素,明确岗位所需护士的任职条件、护士的经验能力、技术水平、学历、专业技术职称应当与岗位的任职条件相匹配,实现护士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进一步完善护士人力紧急调配预案和机动护士人力资源库,动态调整,及时补充临床护理岗位护士的缺失,确保突发事件以及特殊情况下临床护理人力的应急调配。

  2、修订优质护理绩效考核方案: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日常工作和表现为重点,包括护士的工作业绩考核、病员满意度和理论操作考核。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奖励、评先评优挂钩。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3、质量标准细化:根据最新的《安徽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版》和三甲检查反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细化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对部分质量指标及计算方法不够精细的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提出和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4、加强健康教育,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制定病人版《健康教育手册》:进一步完善各种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规范健康教育形式,将护理路径理论与临床的健康教育相结合,制定实施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修订完善各专科病人版《健康教育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患者理解、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促进正确观念的形成,提高宣教效果,优化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二、护理质量、护理安全

  1、制定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根据临床实际和最新规范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护理常规和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领域内的前沿性,符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具有科操作性,完善修订成册,全院护士人手一册,方便护士及时查阅。

  2、实行危重患者风险评估,成立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督查小组:建立完善危重患者风险评估体系,根据危重患者病情观察评分系统,建立各项风险预警值。成立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督查小组,完善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及督查表格,具有可操作性,每月对分管科室内的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督导,所计分数与各科室的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数挂钩。

  3、加强护理会诊:加强护理会诊的规范化管理:完善《护理会诊制度》和《护理会诊单》,扩大护理会诊范围,并按照会诊程序严格执行,对会诊病例遵照会诊意见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后,保持后续关注度,对预后做好记录。护理会诊单留存护理部。

  4、举办多科联合护理查房:为打破护理知识的局限性,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从全院危重、疑难、复杂、病例以及护理难点中选择典型病例进行联合护理查房,促进临床科室之间的相互交流,体现护理患者的整体性、连续性和动态性,培养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查房能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提高护理人员理论水平,开拓思维,开阔视野。

  5、不良事件伤情鉴定,实行每月一案:制定完善不良事件伤情鉴定标准。对所有不良事件的级别进行严格划分,做好相应的处理及保持后续关注。每月科护士长从上报的所有不良事件或其他医院发生的不良事件中选出一例典型案例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讨论学习。

  6、加强风险评估及防范,开展疼痛评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完善三风险评估表(自理能力、压疮、跌倒坠床、管路滑脱),制定疼痛评估、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表,加强全院护理人员的风险及防范意识,提高风险评估及防范能力,做好环节控制,提高护士的预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有效地防范风险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7、护理信息化建设:与信息中心共同协商,延伸信息化路径,科学物化护士劳动。实现护理文书全部电子版,使护理工作走上数据讲评质量的无纸化快捷通道,促进护理管理的科学化。申请购买使用护理办公系统,逐步向无纸化办公方向过渡。

  三、加快护士队伍建设,加强专科培训,提升专科护理水平

  1、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为加快新护士培养,使期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制定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新进岗的护士由护理部统一组织进行岗前培训,各临床科室须进行本科室上岗前培训,安排具体的带教老师全面负责轮转护士的理论和临床技能培训,组织护理理论及操作考核。每位新护士轮转培训科室不少于二个,每个科室不少于3个月,轮转科室由本科科室根据专科工作需要制定,轮转培训需在工作后二年内完成,考核合格后方可晋级N2护士,轮转期间,个人表现、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与奖金挂钩。并采用双向考核办法,保证培训效果。

  2、加强重点科室的准入培训:对ICU、CCU、RICU、EICU、PICU、手术室、血透室、消毒供应中心等特殊病区的注册护士必须经过科内3个月以上初步培训,且掌握相关理论及技能后,方可取得相应的准入资格证。根据科内严格的专科培训,通过本专科相关理论、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授权单独值班。

  3、调整应急护士队伍,进行规范化的应急护理小组培训。从全院范围内重新筛选出精干力量,要求工作3年以上,至少轮转过2个科室,具有一定临床经验、专业技术熟练、心理素质稳定、工作责任心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急能力。进行规范化的应急护理小组培训,通过相关理论技能的考核后,方可取得应急护士资格。

  4、细化专科小组,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根据我院专科护理的发展规划,重点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制定专科护士结业后的培训和工作开展计划,细化专科小组,扩大组员范围,以点带面,提升专科小组影响力,在保证基础护理质量的同时提升专科护理水平,促进专科护理的发展和全院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科研、论文

  1、充分发挥科研小组的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全院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鼓励支持护理人员申报科研课题。

  2、继续举办护理论文交流大会,帮助低年资护士掌握论文书写方法技巧;提升高年资护士书写论文的水平,拓宽护理人员的视野,提高护理理论水平。

  3、鼓励各专科申办专科护理方面的继教学习班,探讨专科护理热点、难点问题,为增进医院及护理人员的的学习和交流搭建广阔的平台,提升专科护理水平。

  4、积极申报省特色重点专科及国家重点专科。

  眼科护士年终工作总结2

  在眼科工作做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对于工作的热情从来没有变过,只要能够帮助病人给他们健康和希望这就是我希望做到的,当然在这过程中我还会继续努力。

  对于眼睛很多人不够重视,导致现在近视眼非常多,大多是用眼过度,导致晶状体,变形,不能自己调节厚度,这就让我的眼睛变得模糊,并且尤其是生活汇总经常佩戴眼镜也感到有些不方便,想要摘到眼睛,这时候需要做眼部手术,需要我们配合医生,做好工作。当然在每次就医时我都会及时的给病人介绍很多相关的信息让他们知道如何去保护眼睛,至少我们不能让病人在我们医院治病一段时间最后却因为永远不好导致失败,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结果,我也不希望自己这样,所以出于责任每个病人离开医院的时候我都会告诫他们要用眼卫生,保证眼睛有作古的休息时间,不能过度的损害眼睛健康。

  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也了解到了很多眼科疾病,比如说红眼病,等相关的基本,都会影响我们眼睛健康,并且还会损害我们的实力,对于这些疾病的传播和感染方式也都有了了解,为了做好工作需要,每天还会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毕竟,我们护士在需要的时候一样要订到前线,给更多的病人机会,和健康,看到他们因为生病而焦炉不安的时候我也会适当的安慰他们,毕竟来到医院的病人因为眼睛受到了伤害,都非常害怕,毕竟眼睛才能够让我们看到世界外面璀璨的.景色,才能让我们有更多的生活体验。

  来到岗位上我一直都会做到一点就是要遵守护士长的教诲,不会与病人顶撞,不会去排斥病人,虽然因为疾病导致他们的眼睛变得肿大,但是身为一个护士我们都开始排斥病人让病人留下了难堪的回忆这如何值得病人信任呢?毕竟我们不能光顾这我们自己的感受,更多的是要考虑病人的感受,让他们可以安心的治病,可以放心的去接受治疗,这才是我们的责任。每个岗位的责任不同,但是有一样是一样的那就是,对病人的爱心,对病人的同情心是不变的,因为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进入医院我不是为了享受这份安稳的工作,而是为了能够在这份工作中给更多的病人服务,让他们重见光明让他们重新开始充满笑容,哪怕是在岗位上默默无闻也无所谓,只要我能够贡献一份力量就行,只要可以完成一份任务就行,医生的责任是我心中的担子,我一直不会忘记,毕竟我要考虑病人的安危,为他们的健康为他们的安全考虑,不能总考虑自己一个人。做病人心中的天使,总比做自己的天使要强,我是为了社会服务,更是为了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工作里面我不求做到完美,但求做好每一天。

  眼科护士年终工作总结3

  一年来,眼科全体医护人员在院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充分发扬主人翁责任感、发挥自身优势,使“老百姓自己的医院”这一意识深入人心。这一年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和谐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同时也是搞好医患关系的基础。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医疗工作的不变主题,它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关系到科室的生存,更关系到医院的发展。而且,医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病人,每例都是从未知而起,需要对手术,用药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和指导,就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品德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目前,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病人已把优质服务放在就医的首位。所以,我科全体医护人员本着高度的责任心,有效的拉近了医患双方的距离,尤其对手术患者,重点把握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做到术前全面交代,术中认真处理,术后周到护理。在这里,“爱岗敬业,以院为家”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医务人员的真实写照。

  二、加强日常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今年,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医务科市场开发办的带领下,我们多次下乡宣传我院的优惠扶贫政策,并对白内障患者做了大量筛查工作,是老百姓了解区医院,了解眼科。全年共完成白内障手术40多例,青光眼及其他手术几十例,术后效果均很理想,扩大了社会效益,做到了医院和患者的双赢。在医院“绩效核算”的大环境下,在严格要求自己的良好服务中,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坚持带领科室同志开展业务学习,认真学习新理论新技术,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了解先进眼科的发展方向,并用于指导临床工作,在做好病房手术的同时抓好门诊的各项工作。

  三、抓好精神文明,控制药占比例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号召,明确自己所肩负的治病救人的责任,带领科室人员进行医德医风学习,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改进服务态度,转变服务观念,坚持因病施治,杜绝过度医疗行为,并使每位医护人员认识到他并不代表个人,同时也代表区医院,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科室的发展而树立良好形象。

  四、存在的问题

  眼科的基础设备落后,人员梯队断档在医疗行势快速发展的今天已成为当务之急,十几年前的显微镜已无法满足目前的手术需要,人员紧缺也制约着科室的发展。

篇9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角膜炎患者首诊常规涂片检查,将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fungalkeratitis,FK)的20例轻症患者进行局部清创、碘灼、结膜下注射0.2%氟康唑0.5ml,酮康唑及两性霉素B眼水点眼,qid,口服斯皮仁诺0.2g,qn。视病情轻重及变化调整用药种类、数量及给药方法。结果:18例痊愈,2例恶化手术治疗。结论:FK的首诊涂片检查是FK明确诊断的捷径。清创、碘灼及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使绝大多数早期轻症FK患者临床治愈。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我国从事农业人口多,眼角膜农业性外伤是真菌性角膜炎(FK)的主要病因。FK在我国占化脓性角膜感染的46.7%[1],占穿透性角膜移植(PK)原因的33.2%[2]。我们对在我院确诊的20例轻症FK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对2003~2006年在我院门诊涂片检查发现真菌菌丝而确诊的20例20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均为早期轻症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56岁,平均41岁,均为单眼。农民15例,其他人员5例;植物性外伤16例,非植物性外伤3例,不明原因1例。

1.2诊断依据

①角膜外伤史:麦秆、玉米叶、树枝扎伤较多。②裂隙灯检查:角膜表面干性溃疡、树根状卫星灶、分界沟、免疫反应环、内皮斑、前房积脓。症状体征分离,自觉症状轻,病灶严重。③涂片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

1.3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用药后角膜炎症病灶愈合,前房积脓吸收,荧光素染色(-);有效:角膜炎症病灶缩小,前房积脓消失或大部分消失;无效:用药后病灶无变化或扩大,前房积脓不吸收或有并发症发生。

1.4检查方法

首次患者均在裂隙灯下检查,若发现角膜溃疡灶呈“白苔”样改变,在表面麻醉后,无菌操作,刮取溃疡病灶进行缘组织,做直接涂片检查,玻璃片要用酒精灯烧灼灭菌后使用,病灶<2mm,直接用5ml注射器无菌针头侧刃刮取标本,病灶>2mm的用无菌圆刀片轻轻刮除病灶坏死组织并取标本。避免过多损伤瞳孔区角膜,切忌在溃疡深处取标本。

1.5治疗方法

涂片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者,确诊为FK;病灶<2mm者,即用无菌小棉签沾2%碘酊烧灼病灶2~3次,再用生理盐水40ml冲洗溃疡灶及结膜囊。眼部点两性霉素B及酮康唑眼水,qid。口服斯皮仁诺0.2g,qn,复方托品酰胺眼水,tid。若病灶>2mm者,先刮去病灶处的苔样物,表面刮除后,再用碘酊烧灼,后冲洗干净,溃疡处再敷上氟康唑胶囊粉,散瞳及点红霉素眼膏后包扎患眼。视病情需要每日或隔日1次,如此治疗3次。全身给予口服斯皮仁诺、消炎痛及维生素C片。眼部并用两性霉素B及酮康唑眼水。若涂片发现菌丝或同时见孢子,则用0.2%氟康唑100ml静滴,qd,每日复诊。3d后视治疗效果逐渐停用静滴药。原则上能局部用药不全身用药,能口服药不静脉输液。

2结果

18例显效,病程为15~35d,平均25d。2例效果差,病情恶化,最终行角膜移植手术治疗。曾有1例患者发病5d后夜间初诊,因夜间无法涂片检查,根据角膜植物外伤史,角膜浸润灶形态诊为FK,即给予上述抗真菌治疗,次日再行2次涂片检查均未发现菌丝。该患者抗真菌治疗显效,20d痊愈。分析抗真菌治疗后可致涂片假阴性。治疗后视力提高2行者15人,占75%。随访3~10个月,无一例复发。

3讨论

真菌仅次于细菌,是常见化脓性角膜溃疡第二位的病原体[3]。真菌性角膜炎(FK)在临床治疗中较难治,病程长,效果缓慢。FK患者通常发病3~7d即可查出菌丝和孢子[4]。角膜组织病原学检查包括涂片、培养、共焦显微镜等检查,而最简单有效实用快速的方法是角膜涂片,阳性率很高[5,6]。尤其在病变早期,这一检查步骤对治疗很必要。而病灶浸润较深,或是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后则常有假阴性。涂片不仅可明确诊断,而且从初次镜检中还可判断预后,指导用药。一般菌丝和孢子的密度越大,形态越多样性,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菌丝和孢子同时存在,说明大量繁殖。涂片时要注意无菌操作,要取病灶进行缘,除了涂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史和体征对我们的诊断也很有价值。而坏死组织外观和形态特点帮助我们与细菌性、病毒性角膜溃疡鉴别。

抗真菌在治疗上,第一步是清创,清创取得镜检标本,除去坏死组织,利于药物渗入,清除部分病原,减少真菌毒素和蛋白溶解酶的作用。第二步碘灼,碘能氧化病原微生物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的氨基结合而使其变性失活;同时破坏酶蛋白,有强大杀菌作用[7]。三是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快速控制真菌感染。氟康唑水溶性好,结膜下注射大大提高眼前段药物浓度,点眼5min角膜达峰值浓度,消除半衰期为15~30min,滴眼每4小时1次。斯皮仁诺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在富含蛋白的组织中浓度成倍增高,比较集中的分布于易受真菌感染的部位,对角膜深层炎症能达到治疗作用[8]。

FK的早期初诊患者多集中在基层医院,因此基层医院眼科开展角膜刮片检查有助于真菌角膜炎的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邓新国,吕雪芳,庞广仁.312例化脓性角膜溃疡病的病因和病原分析[J].眼科研究,1995,13(2):110-113.

[2]谢立信,崔彦,董晓光.穿透性角膜移植432例流行病学报告[J].眼科研究,1997,15(4)243-245.

[3]刘萍.真菌性角膜炎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56.

[4]姬亚洲.真菌性角膜炎的联合用药用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6):462-464.

[5]卢嘉彪,陈家祺,王丽娅.广州地区真菌性角膜病的病原体及其发病情况变迁[J].眼科研究,1998,16(4):289-291.

[6]谢立信,史伟云,刘敬.改良角膜活检法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诊断[J].眼科新进展,1999,19(10):89-91.

篇10

【摘要】眼科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包括挂图等对比较深在的眼科解剖结构描摹十分抽像,难于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因之教学效果总是不甚理想。随着科学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探讨多媒体技下如何制作青光眼课件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青光眼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关键词】青光眼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制作与应用

青光眼是眼科顽症之一,是临床上唯一能够导致视力丧失的重要眼疾。"青光眼"一课涉及的教学内容繁杂深奥,名词概念和机制原理相对于其他眼病来说更显抽象和得杂,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眼科技发展和学生学习记忆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技的迅猛发展,辅助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眼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制青光眼的教学课件,特别研成果是应用动画和幻灯技来体现一些具有动态发展过程的概念、原理等,使过去复杂深奥枯燥的基础理论变得简单生动,而且易于记诵和学习。现将青光眼课件的制作方法及运用效果报告如下。

1 制作过程

1.1 拟定文本: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认真确定青光眼课件的教学内容及范围,写出课件文本。

1.1.1 综述:基本概念,眼压、房水循环、影响眼压波动的因素、包括青光眼的分类等。

1.1.2 病案举例;

1.1.3 课后思考;

1.1.4 自学参考书;

1.1.5 排列重点,选择图片,制作幻灯,加强课件效果。

1.2 确定多媒体展示形式:根据每讲内容,选择多媒体制作手段。如抽象的概念、机理一般选择较为形象的画面,包括幻灯加文字说明、病例图片、Flash软件以及动画等。如果条件允许,可适当增加音响效果,使课件更加生动逼真。

1.2.1 选择适当图片配以说明文字:青光眼一些概念和原理枯燥深奥,难于理解和记忆,如房水循环路径、眼压升高机理等,以及开角青光眼与闭角青光眼的原理及区别等等,十分容易混淆。再如房角结构的概念是"由角巩缘后面和虹膜根部前面构成的隐窝";后房的概念是"虹膜后面睫状体前端,晶状体悬韧带前面和晶状体前面的环形间隙",这些概念十分重要,但读起来晦涩难懂,需要反复背诵和记忆。这些知识点让没有见过眼球实体的学生死记硬背,不仅牵强而且效果不佳,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担。我们制作课件时,首先选择富有形象和意义的图片,再辅以说明文字。教学时,教师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进行讲解。学生在观看图片和文字的同时,再认真听教师讲解,结果很容易就能理解,且记忆深刻。

1.2.2 利用Flas演示动态过程: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是能把知识性的东西随机制作成幻灯或动画形式,进行动态演示,且图像显示清晰,表达内容准确生动。我们制作青光眼课件时,注意参阅国内外资料,自拍典型病例和手,运用Powerpoint、flash等多种技手段,突显三维动画效果[1]。如"房水循环"是青光眼讲述的重点,在制作"房水循环"动态展示图的过程中,首先选择典型的眼球矢状面模型,以清晰显示睫状体、后房、虹膜、瞳孔、前房、房角等解剖结构。然后用箭头演示房水循环途径,即自:睫状体产生后房虹膜晶体接触点瞳孔前房房角Schelemm管排出。但当发生瞳孔阻滞时,房水循环途径会发生改变,即睫状体产生后房虹膜晶体接触点时受阻返回后房压力增加将虹膜根部顶向房角引起房角关闭房水排出障碍[2]。教学中,教师一边播放动画,一边为学生讲解房水循环图,学生自然印象深刻,记忆起来十分轻松和准确,达到了教学目的。

1.3 课件材料编排:各个单元的材料信息确定之后,制作者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师授课目标、重点、想要达到的目的,将整理好的图像、幻灯、文字和Flash等材料按顺序编排,使之通顺晓畅,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务必使文字与图像、幻灯的演示内容相辅,切忌发生文字与画面脱节现象。每张画面都要精心制作,按顺序编排,并配以文字资料。彩色动态画面映象与教师讲解相融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效果

2.1 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青光眼课件,能生动地展示青光眼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再配以典型病例照片及手过程,能使学生在没有接触到患者和没有手经验的情况下,对青光眼的发生机理产生感性认识,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打下基础。

2.2 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不仅节省了教师讲解的时间,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而且形象化的、细致准确的表达某些抽象概念及动态变化过程,使学生能正确理解事物相关内容。学生为跟上教学思路,课前会有目的地、主动地查阅和学习该专题的相关文献资料,从而更牢固地掌握该专题的知识和临床技能[3]。

2.3 提高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应对课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讨论能培养学生思维与语言表达自能力,、增加知识含量,提高综合思考及筛选应用信息的能力,开发其潜能。

3 讨论

制作青光眼多媒体课件及教学应用,首先要注意教材版本,要选择优质的教材做蓝本,保证课件效果。二是精心制作课件,使之与教材大纲、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相融合。三精选典型图片,使之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总之,在青光眼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更好地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以适应信息时代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徐迎光、周咏东.青光眼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教学效果研究.《第三届全球华人眼科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眼科学大会论文汇编》,2006年.

[2] 陆穗,郭露萍,郑瑜.谈青光眼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应用体会.中国医学教育技,2003年8月,第l7卷第4期: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