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12:3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工专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政工专业论文

篇1

一、分析的前提和框架

本文对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分析是基于以下前提和框架展开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下文简称《十五纲要》)。加工贸易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以及实现的目标应服从于并有助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已制定《十五纲要》,这是今后五年内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纲领,因此,加工贸易的发展及政策调整也应以此为指南。本文将以《十五纲要》所提出的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为指导,对现行加工贸易政策进行剖析,提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及政策调整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作出建议。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已经加入WTO,这将极大地改变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其中,既有有利的改变,也有不利的改变。为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我们在制订一切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入世”的影响。我们将主要就“入世”对加工贸易的中间品替代,对加工贸易的出口以及贸易磨擦公平解决等方面来讨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及政策调整。

3.加工贸易的“进口——加工——出口”分析框架。在现实中,加工贸易就是对“两头在外,中间在内”这样一种特殊的贸易方式的界定。我们对加工贸易的理解和研究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加工”,二是“贸易方式”。“加工”属于“中间在内”环节。它是东道国投入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对进口投入要素进行加工生产的过程,它表现为国际分工。作为一种“贸易方式”,加工贸易的实质是“两头在外”。无论是“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等由外商提供或从国际市场购入,加工制成品应全部出口。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利用“加工贸易”这一贸易方式,往往实行相关的政策措施,对原材料等中间品的进口以及加工成品的出口进行必要的管理,所实行的政策措施更多的是鼓励性的,特别是确保加工成品的出口。之所以如此,在于加工贸易对本国的经济、外贸发展有着其他贸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对加工贸易的研究与对其相关的政策探讨总是无法剥离的。因此,加工贸易是由“进口——加工——出口”三个环节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成其为加工贸易。本文将按照这一框架,分别对相关政策进行分析。不可避免的是,这三个部分的政策划分不可能是十分精确的,一项政策会影响三个环节。但就我们研究政策的目的而言,这种不精确并不十分紧要,因而我们在文中并未严格拘泥于这种划分。而分三个环节分别进行论述的好处在于,有利于我们基于加工贸易的内在运行机理和各个环节的突出问题来讨论相关政策,从而使政策剖析和建议更具有针对性。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及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原则

我们认为,我国加工贸易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及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原则的确立,应紧紧围绕《十五纲要》制定的总体战略目标来进行。根据加工贸易本身的特性及作用,《十五纲要》中所涉及的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出口等问题值得我们在考虑加工贸易政策时重点注意:

1.关于就业。大力发展和鼓励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加工贸易,在我国仍然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从事的大多仍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加工,应该说这符合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就业机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要实现《十五纲要》提出的有关就业的目标,有必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因为,首先,就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出口贸易的扩大;其次,以我国目前的工业发展水平而言,尚不具备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换言之,要扩大出口,我们所能依赖的,就是充分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生产环节的加工贸易。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永远停留在为跨国公司当加工装配车间的阶段,相反,在发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学习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建立营销渠道,积累资本,努力将出口产业升级至更高的技术层次。但是,在完成这个过程之前,作为一种过渡,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来缓解就业压力,积累资金、技术包括经验都是完全必要而且必须的。

2.关于结构调整。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加工程度低,加工链条短,原材料国产化率低,波及效应不强等等。这是否意味着发展加工贸易与我们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互不相容呢?我们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一方面,我们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为解决就业问题所必需;另一方面,加工贸易这种贸易方式本身固有的两头在外造成的产业关联程度低,波及效应弱的弱点也不容讳避。这要求我们在政策制订中努力兴利抑弊,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其消极的一面要加以纠正克服。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具有与小国不同的特点。那些适合于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并不能完全地照搬到我国来,而是要有选择地加以学习吸收。在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个问题上要坚持同样的原则。大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往往毋需像小国那样完全依赖外部的力量,因为一是国内的市场足够大,可以让新兴产业达到足以获得规模经济的规模;二是因大国进行产业升级所需的技术、资本等如果全部依赖外部引进,即使供给能力不成问题,代价恐怕亦难以承受。因而,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还是要依赖自身的技术研发,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机制的建立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优化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外部,仅仅依靠引进技术或资金来完成,是不现实的。

这并不等于说个别处于特殊地理位置和具有特殊发展基础的地区无法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相反,深圳市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吸引了大批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前往设厂,显著地加速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和现有产业技术升级。在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和生产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加工贸易无疑是发展中国家了解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尽快建立起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3.关于扩大出口。出口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来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贸易方式仍是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当然,在促进加工贸易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其质量的提高。加工贸易中存在着的出口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不合理,高科技产业加工贸易比重低,以及加工贸易增值率较低,管理中存在漏洞等问题都必须加以重视、解决。我们进行加工贸易政策设计和调整的目标,正如《十五纲要》第十七章第二节指出:“加强加工贸易管理,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扩大加工贸易出口。”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新的时期,加工贸易政策制订所应遵循的原则和实现的目标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发展加工贸易,发挥其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利用“入世”为我国加工贸易的大发展创造的良好外部环境努力扩大出口;同时,对加工贸易要用政策措施加以引导,注意增强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努力提高加工过程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扬长避短,以利于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培养新的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使加工贸易发挥促进外贸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对现行加工贸易进口环节的政策的评价

1.加工贸易中的利用外资政策。引进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十五纲要》指出,十五期间,要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利用外资的重点,完善利用外资政策,鼓励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型产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我国目前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外资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这种方式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加工贸易还未得到充分发展时期,对于我国对外贸易额的增长和我国产品早日进入国际市场所具有的意义;但是,必须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重要目的之一——引进先进技术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却未能得到很好的实现。由于我国利用外资多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因而外资并未带来多少先进技术;而且,由于外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和产品的过剩。从国内看,由于外商投资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的过分膨胀,引起产业结构不合理更加严重,激化了本来就存在的能源和原材料的供求矛盾。

在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出现上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有违我们利用外资的初衷,在政策方面也有值得检讨之处。有些地区在发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片面追求外贸数量的增长,而不注重其质量的提高,对于外资的流向,既不加限制,又不予以引导。致使外资大量进入劳动密集型简单加工行业,而未能发挥其对我国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应有作用。

我国现行的加工贸易政策给予产品出口型外资企业相当多的特殊优惠,其目的是促进我国对外出口规模的扩大,缓解当时我国外汇短缺带来的压力,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客观上也鼓励了外商将资金投入到“大进大出”型的加工贸易行业,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进行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工业品的生产。这在当前,已经不利于我国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增强出口竞争力的需要。

1995年6月,国家计委,外经贸部联合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两个文件,目的就在于正确引导外资产业投向,尽快改变目前外商投资集中于“短平快”项目的局面。但是两个文件下达后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没有配套的政策手段及缺乏规范的地方政府行为。

目前的加工贸易政策中,对于外资投向增值较高的生产环节和产业的鼓励尚嫌不足。大量的外资从事附加值较低的最终装配环节的简单加工贸易,长此以往,对我国上游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产业的成长不利。

总的看来,现行的利用外资政策促进了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积极作用不容置疑;但同时,由于情况的变化,现有政策对于外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鼓励措施不足,将从事简单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和从事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生产的外商投资企业不加区别地给予优惠,并不能很好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精神,也不利于我国的加工贸易向提高增值率和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

2.加工贸易进口环节有关提高中间品本地化率的政策。现有加工贸易中间品本地化率不高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这种状况既是我国原有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从而中间投入品行业产品竞争力的劣势所决定了的,又与加工贸易本身“两头在外”的特点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能在发展加工贸易过程中逐步提高投入品的本地化率,从而促进国内原材料行业的发展。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加工贸易投入品的本地化率会得以逐步提高,从而会更加充分地发挥加工贸易的波及效应。

我们不能硬性地规定加工贸易出口品使用的国产材料比重,因为目前我国的确还无法生产某些投入品或其产品的质量达不到加工企业的要求。况且,那样做也违背了WTO的国民待遇原则。政策所能做到而且应该做到的,就是为国产投入品和进口投入品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已具竞争能力的国产投入品不致因为政策的歧视而失去竞争优势。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中的确存在这种不合理的对进口投入品的“超国民待遇”现象:加工贸易企业进口投入品可以免缴关税、工商统一税(增值税和消费税);而如果从国内购买中间投入品则只能享受部分退税(征17%,退19%)的待遇。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原本会使用国产料件的企业也转而进口加工所需的投入品。我国加工贸易波及效应差,与此不无关系。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成就最为显著的深圳市了《深圳市关于鼓励来料加工业务使用国产料件的通知》,鼓励外商委托加工单位向境内企业购买料、件(除国家禁止或限制出口的原材料外)进行加工装配,成品全部交还外商出口;允许以国内购料方式委托我方加工装配的外商,根据需要委托加工单位向市经济发展局提交国内购料申请表,申请国内购料。但就全国范围来看,其它地区尚无类似规定。我们认为,此类鼓励政策,与相应的产业指导政策相结合,有利于我国中间投入品行业的成长,促进加工贸易波及效应的发挥,最终将优化我国的工业结构,提高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另有学者认为,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产料件不必要采取给国产料件足额退税的手段,而可以通过对进口料件征以相当于国产料件的税赋来实现。这种论点无异于取消对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使之与一般贸易处于同等的地位。我们认为这样做可能造成加工贸易的衰退,从而影响我国扩大出口和增加就业目标的实现。由于对加工贸易实行免税的优惠政策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因而我国取消对加工贸易的优惠,必将使大量加工贸易转移到与我国处于相似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其结果可能是进一步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国际地位和对外开放形象,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加工贸易政策中,对中间投入品国产化的鼓励不足;加工贸易虽然规模上不断扩大,但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却很有限。这种状况,不利于实现我国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目标,因而,要予以适当的调整。

3.现行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我国现行加工贸易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由于采取了不合国情的开放式监管模式造成严重的走私。这已被证明是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中的一个失误。由于我国加工贸易已经形成了分布区域广,涉及行业面宽的格局,此时再试图将其纳入封闭式监管模式由于成本太高而根本不现实。

尽管如此,我国的加工贸易监管部门还是试图在增量部分作出补救。2000年4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行设立出口加工区试点)的复函》批准在大连、天津、北京、烟台、深圳、广州等地设立出口加工区。同年5月24日,海关总署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加工区监管暂行办法》作为出口加工区监管的法律依据。出口加工区的设立实际上对区内加工贸易企业引入了封闭式的监管模式。《复函》中指出:“要按照优化存量、控制增量、规范管理,提高水平的方针,先把新增加的加工贸易企业引入出口加工区,逐步实现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集中规范管理。”以我国现有加工贸易的庞大规模,不可能一夜之间都由开放式监管转变为封闭式监管,因此,在建立出口加工区容纳新增加工贸易企业和一部分具备条件的现有加工贸易企业的同时,也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格审批手续,坚决打击利用加工贸易进行走私的犯罪活动。在这方面,我国海关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如1989年《海关总署关于对来料加工进口料件收取保证金问题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对少数资信不好,管理混乱,或有走私违法前科的企业所经营的来料加工进口的料件,已批准的拆解旧汽车和废旧家用电器来料加工合同进口的料件,以及需加强管理的特定的进口料件,先收取相当于进口税款的保证金,加工成品出口经海关核销后,退还保证金。”

我们相信,通过对存量加强监管力度和将增量纳入封闭式监管的方法,将会较好地解决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的走私严重的问题,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健康发展。

四、对现行加工贸易加工环节政策的评价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加工环节的主要问题是增值率较低,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有二:加工技术水平较低;加工链条短。其实这两个问题是有联系的,较低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加工环节只能进行那些简单加工装配操作;只有在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后,才有可能延长加工链条,获得较高的附加价值。但是从政策角度来考虑,这两个问题要加以区分。

1.技术水平问题。加工贸易加工环节技术水平低,极少采用先进技术的状况,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以及加工贸易本身的特点是符合的。发展中国家(如我国)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有大量廉价的非熟练劳动力,这一点吸引跨国公司将生产环节中需要大量使用非熟练劳动力的加工装配环节转移到我国来,进行加工贸易。可见,加工贸易实际上是国际分工的一种方式,在分工中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条件的约束,被局限在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加工装配阶段;而发达国家则利用其资本和技术的优势,占据了生产的研发及技术含量高的生产环节。

了解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我国鼓励加工贸易发展的目的。这个目的不是利用加工贸易来使我国生产技术得到实质性的进步,而是利用外国资本,增加就业,以及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取得外汇收入等。如果我们不切实际地期望通过加工贸易的发展,就可解决我国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问题,结果必然会让我们大失所望。但这是否意味着加工贸易的加工技术水平就不需要提高,或者发展中国家政策在这个问题上就无能为力了呢?都不是。技术进步固然不是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的,但它是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之一。现在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加工贸易,这种局面对于提升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无疑是不利的。从历史经验来看,一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仅可以保持有限的一段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里该国生产技术水平还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还未在其他生产环节上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则该国的加工贸易将会成为无根工业而萎缩。同时,国际竞争力出口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加工贸易解决就业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亦不容忽视。尤其是外资大量流向加工贸易对于技术水平的提高的不利影响必须予以重视。

很明显,政策应在引导外资流向上有所作为,而且也能够有所作为。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对于流入的国外资本投入进行政策引导。如日本在20世纪50~60年代实行的引资政策,重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体现于《外汇及外资法》和《外资法》的规定及其运用中。凡根据1950年日本政府的《外资法》规定所鉴定的外资项目,其外国技术的输入,合同期限超过1年以上,费用以外汇支付的叫做甲种技术输入,这种输入方式需要经过外资审议会、大藏省等部门批准;另一种叫做乙种技术输入,即根据《外汇及外资法》鉴定的合同,期限在1年以下,费用以外汇支付,如果期限超过1年,费用以日元支付而无权兑换外汇,这种输入方式只需经过日本银行的批准。

我国也规定了引导外资流向的政策,如1985年6月颁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整体规定》,将“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能够改进产品性能、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企业技术经济效益或者生产适应市场需求而国内生产能力不足的新设备、新材料”的项目列入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而将“属于国家安全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项目列为禁止类外商投资项目等。应该说,现有利用投资政策的总体思路是利用外资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和技术水平,这是正确的。问题是,在鼓励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吸引下,大部分外商投资投向没什么技术可言的低级加工工业中去,这在一定限度内可以缓解我国就业压力,扩大我国出口创汇,但超出一定限度就有违我国利用外资的初衷,成为一种不良倾向。我国现行加工贸易政策,并未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进行甄别,因而即使是对提高我国生产技术水平无益的简单加工,也能获得给予加工贸易企业的一切优惠。这种政策可能扩大了我国利用外资的数量,但对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而言,则是需要改进的。

2.“转厂”问题。现行的加工贸易政策对“转厂”施加了种种限制,这对于延长加工贸易品在我国的增值链,提高增值率是不利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加工贸易保税货物跨国深加工结转的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海关对保税货物深加工结转采用计划审批制度,转出企业在申领《加工贸易登记手册》后,即可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保税货物深加工结转申请表》向海关申报结转计划。经转入地海关同意后,可分批办理结转送货手续。”对于按转关运输办理货物结转的情况,转出和转入企业必须向所属海关提出申请。企业在办理结转时常常受到限制,且所需时间长,有时难以如期结转。转出、转入地海关对商品名称、数量和价格等存有异议时,手续更难以办理。转关查询实需耗时1至2个星期,严重影响了周转速度和贸易效率。一些外资企业对转关产品不得不采取先出口香港特别行政区复进口的做法,徒增经营成本。因此,我国在制订有关加工贸易结转深加工的政策时,尚须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精简手续,促进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的延长,以提高增值率。

五、加工贸易出口环节的政策评价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出口贫困化增长及由于原产地规则而引起的贸易摩擦。出口环节是加工贸易最后一个环节,直接决定着加工贸易所带来的收入能否实现以及效益的好坏。因此,认真对待出口方面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发展中国家利用自身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存在着出口贫困化增长的可能,但是,这种贫困化增长并不一定发生。如果能够不断改善其出口商品结构,逐渐由初级制成品向含有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结构转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口贫困化增长的噩运。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就是这样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地改变着。虽然在出口的很多高科技产品中,我国并未掌握核心技术,所进行的也只是简单加工,但是从贸易条件的角度来看,这种转变是可喜的。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贸易条件并未如普雷维什等发展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样趋于恶化,其中很大原因就在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所发生的显著变化。然而,要积累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充足的外汇,我国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必须依赖传统初级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品的出口。有时,这与我们努力改善贸易条件的目标是有矛盾的,但是若我们能够及时地利用积累的外汇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则我们就有可能实现外贸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至于加工贸易出口的环节中的另一个问题即原产地规则问题。我们认为,目前原产地规则方面所存在弊端并不是仅凭我国之力就可以得到克服,而是有赖于参与国际贸易的各方进行多边磋商,最终达成合理公正的原产地认定协议。

六、关于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笔者对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建议。

1.应继续奉行对加工贸易实行鼓励的政策。加工贸易对于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的好处显而易见。“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将经历重要的转型阶段,此时,保持出口快速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是顺利实现转型的必要条件。通过鼓励加工贸易的发展,我国将获得更多的外汇收入,这有利于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而且,加工贸易本身,也为中国产品打入外国市场准备了良好的条件,更有利于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培训我国的非熟练劳动力为熟悉现代工业生产的熟练劳动力。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融入国际分工中,成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学习别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发展本国经济的有效途径。加工贸易正是生产全球化的重要体现,并为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入世”以后,我国将更加开放,逐步削减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开放本国市场,目的就在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长期来看,对加工贸易实行鼓励政策与我国“入世”后的外资政策调整方向是一致的,因而更无必要加以否定。当然,对加工贸易进行鼓励并不是说任其自由发展,不加限制。由于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原因,现行加工贸易政策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需加以解决。

2.增强加工贸易的波及效应。若要使加工贸易在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方面有所贡献,就必须增强其产业关联效应,即波及效应。

目前,这种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其原因既有非政策方面的,又有政策方面的,而后一个原因,是政策制定者必须着重考虑的。如何引导加工贸易向着更深层次,与国内产业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的方向发展,的确是一个对于发展中国家有着重大意义的课题。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可大致地将这种引导分成两个方面。第一,如何使加工贸易的本地化率得到逐步提高,以发挥加工贸易对东道国中间投入品行业的联锁效应;第二,如何延长加工贸易在东道国的加工链条,以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并且发挥加工贸易对东道国相关深加工环节的联锁效应。

对于前一个问题,我们建议如下:(1)提高国产料件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力争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这应该是一条解决发展中国家中间投入品产业薄弱的根本途径。具体的措施则可以采取引进技术改造现有生产方式;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工人;对国产料件企业以税收、用地等方面的优惠;增加对国产料件企业的R&D投入;对于投资中间品生产且具有先进技术的外资方给以政策优惠等等。(2)为国产料件提供与进口料件相竞争的公平合理的外部环境。目前,加工贸易企业实际上被鼓励从国外进口中间投入品,即使是国内已具备生产能力的中间投入品往往也由国际市场进口,有时甚至是我国出口的产品经海外市场后再复进口。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国内的料件生产企业由于国家税收政策不当而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对待进口料件的“超国民待遇”状况不加以改变,将会继续对我国加工贸易生产料件的本地化率提高发生不利影响。政府需在加强国内原材料生产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之间的沟通方面更多地发挥作用。比如建立加工贸易需求料件信息库,给予本国料件生产企业以信贷支持,为本国料件生产企业在海外设立宣传展览等。

至于加强延长加工贸易的加工链,以提高增值率,增强其波及效应则主要体现于转关深加工政策之中。现有的加工贸易转关深加工办法执行过程中存在手续繁冗,耗时较多的弊病,令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对“转厂”望而却步。鉴此应对加工贸易品“转厂”的政策予以适度的简化。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促进加工贸易“转厂”率的提高,从而增加加工深度和延长在我国的增值环节,以改变我国加工贸易效益低下的现状。

3.以积极的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升级。促进加工贸易升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使加工贸易产品的结构升级,逐步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产品转向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二是使加工贸易加工环节采用生产技术逐步升级,惟如此才能不断提升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增加收入,并促进我国整体工业结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目前,我国给予低层次加工贸易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及采用较先进生产技术的加工贸易几乎是同等的政策,这导致了外资大部分投向简单加工贸易,有违我国利用外资的初衷。因此我们建议对加工贸易,尤其是外资从事的加工贸易予以产业政策的引导,在鼓励外资从事上述较高层次的加工贸易以外,取消对从事简单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的部分优惠,以此来刺激外资从技术层次较低的加工贸易领域撤出并投入到较高层次的加工贸易中去,从而发挥外资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促进作用。这也许会引发人们对加工贸易能否继续如从前那样快速增长的担心。确实,实行上述政策可能使一部分外资因无力从事较高层次的加工贸易而退出我国,甚至会因此导致加工贸易创造就业机会的作用减弱。但也必须看到,就业和优化产业结构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在两者的取舍上,并不能厚此而薄彼。关键是政策上要把握适当的“度”,即使牺牲一部分加工贸易创造的就业机会,若能换来我国加工贸易的良性发展也是值得的。相反,若一味强调就业目标而忽视加工贸易的升级,这样的加工贸易势必会失去后劲,其创造的就业机会也不能长期保持。

4.对加工贸易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我国目前对加工贸易的开放式监管模式不利于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监督,加工贸易企业法律意识淡漠,因而现实中出现走私严重、管理成本高昂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海关的重视。措施之一就是在大连等地设立出口加工区,对区内企业实施封闭式的监管。

对于区内的加工贸易企业,海关将改革加工贸易传统的监管模式,简化现行手续。实现加工区货物在主管海关“一次报关,一次审单,一次查验”的通关要求。具体做法有:(1)海关对加工区采取全封闭、卡口式24小时监管制度。卡口分别设立货物和人员进出通道。(2)海关对加工区企业采用计算机管理模式。海关与区内企业实行计算机联网,进行电子数据的传输和办理通关手续;加工区海关与口岸海关实行计算机联网。(3)对区内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取消《登记手册》,海关改用电子帐簿管理,实行半年一次的总量扣减核销制度。(4)对区内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实行“备案制”管理,货物进(出)口时,由企业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出口)货物报关单》作货物进(出)口申报。(5)加工区与口岸、加工区与加工区之间进(出)口的货物、物品,采取直通式或转关运输的监管模式,一律在加工区主管海关报关并在卡口查验放行。可以预料,随着出口加工区模式的实行,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将逐步规范化,从企业角度来说,减少了手续、提高了效率。从海关方面来说,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实施有效监督,减少利用加工贸易进行走私的作为。这种方式是我国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发展方向。

但是在实施这些新措施时,必须注意出口加工区制度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我国加工贸易规模庞大,出口加工区难以容纳。由于我国特殊国情和对外开放模式,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进出口中所占比重和总体规模远高于一般国家,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点多而广,只靠面积、功能都有限的出口加工区是难以负载的。第二,集中封闭管理,即使能遏制加工贸易走私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走私问题。应该看到,走私的根源是过高的关税壁垒和众多的验关壁垒造成的进口商品国内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这种价格量差形成了走私的暴利来源,是走私可以存在并且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利用加工贸易走私只是走私的一种适宜的管道而已,堵死了这管道,还会有新的管道出来,所以解决走私从根本上就是降低关税壁垒和减少验关壁垒。所以,只有配合加入WTO后国内市场的扩大开放和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的市场化改革,使我国经济逐步与世界接轨,国内外价格渐趋一致,才能够既最大限度遏制走私,又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七、基本结论

1.今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及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原则应是:继续鼓励加工贸易的发展,注意增强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努力提高加工过程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扬长避短,使加工贸易发挥促进外贸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改造我国中间品产业的现有生产方式,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加对国产料件企业的R&D投入,给予投资中间品生产的外资企业以政策优惠等措施来提高国产料件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力争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并且,为国产料件提供与进口料件相竞争的公平合理的外部环境。

3.政府应对加工贸易品“转厂”的政策予以适度的简化,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促进加工贸易“转厂”率的提高,从而增加加工深度和延长在我国的增值环节,以改变我国加工贸易效益低下的现状。

4.对加工贸易,尤其是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予以产业政策的引导,在鼓励外资从事较高层次的加工贸易以外,取消对从事简单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的部分优惠,以此来刺激外资从技术层次较低的加工贸易领域撤出并投入到较高层次的加工贸易中去,从而发挥外资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5.对加工贸易实行出口加工区管理是我国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我国加工贸易规模庞大,不可能对现有的所有加工贸易企业都实行这种监管,只能将加工贸易增量部分移至设定的加工出口区内进行封闭式监管。对区内的加工贸易企业,海关改革传统的监管模式,简化现行手续,实现加工区货物在主管海关“一次报关,一次审单,一次查验”的通关要求。

收稿日期:2002-06-1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N].人民日报,2001-03-18.

[2]郝原明.外商投资加工贸易法规实务概览[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1.

[3]戚自科.论外商直接投资的加工贸易倾向[J].现代财经,1999.

[4]郝原明.外商投资加工贸易法规实务概览[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0.

篇2

1邮政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与邮政文化的关系

11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以邮政文化为基础体系

邮政地市分公司作为邮政集团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和创新必须以集团公司文化管控为基础和前提。2016年8月,《中国邮政企业文化手册》正式颁布实施,一个理念系统(“情系万家、信达天下”的企业使命; “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愿景; “用户至上、员工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创新、协同、诚信、担当”的企业精神; “人民邮政为人民”等服务宗旨等)组织、领导者、员工三个行为模型;静态视觉模块、动态试听模块、文化活动模块、邮政榜样模块和环境建设模块五大传播模块构成了文化建设体系,这是邮政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要将邮政文化体系贯彻落实,首先是以集团“八统一”(使命、愿景、形象标识、发展战略、企业精神、企业核心经营理念、企业经营价值观、职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本架构。中国邮政有着百年历史,在长期坚持普遍服务的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职业道德和文化底蕴,这是打造邮政事业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精神财富。

根深叶茂,基业长青。无论邮政企业怎样改革发展,地市分公司要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宗旨不能变、普遍服务的职责不能变、国企姓党的信念不能变、以企业文化为统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集团公司保持高度一致。

12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是以邮政文化为主导的分支文化

邮政企业文化以基层建设为落脚点,从上到下,从集团分解到地市、部门,践行到岗位,每一部分都在集团文化管控的统一领导下,结合企业实际,以《中国邮政企业文化手册》为统领,加强文化管理,推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近些年,集团公司对企业文化工作越来越重视。多次强调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企业文化宣贯工作,并将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实践与效果成为集团上下共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2邮政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创新

21邮政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创新策略

211继承传统,凸显行业化、地域化

邮政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根基和开放意识的企业。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作为邮政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子系统或亚文化,深厚的邮政行业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文化(关东文化、草原文化、三晋文化、三秦文化、湘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藏文化等)的滋养,中西方融合的现代管理理念,为地方邮政建设企业文化奠定了传承性与延续性的格局,为企业走向未来积淀了不可估量的软实力。

建设先进的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必须遵循邮政行业规则与企业发展规律,传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精神,“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建设先进的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必须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影响,处理好邮政集团文化与下属分公司企业文化的关系,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凸显干部员工的智慧和创造性,形成富有行业特征、业务特点和地域特色的企业文化。

212培育人才,凸显专业化、职业化

企业文化管理人才的奇缺是制约是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是一门系统性、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管理科学,由于地市邮政企业自觉建设企业文化的时间还不长,导致专业人才的短缺,急需加强企业文化管理人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力度。一些由党务宣传政工岗位转而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人员,整体素质虽然较好,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与必要的素养,工作中遇到不少困难。企业文化管理人员既要使用更要培养,既要有适度的轮岗更要保持相对稳定,必须有计划地培训企业骨干,培育企业文化管理师和企业文化内训师,主要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班组长等,他们本身就是先进企业文化的杰出代表和积极推行者,在文化战略付诸实施的过程中,要编制规划、印制手册文本、建设平台网络,但先进文化的落地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管理师和广大企业骨干去宣传去实践,人格化地带动和影响全体员工。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知识性、专业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在有资质和专业经验的企业文化管理人才的组织指导下进行,由地市局邮政企业高层主管亲自负责,立足于企业战略,把外部专家咨询和内部企业文化人员的智慧结合起来,提炼融合,实施“并行工程”。聘请企业文化建设专业机构富有实战经验的专家指导,给企业提供咨询建议和协助,可以使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少走弯路。

213把握规律,凸显精细化、实战化

精细化和实战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建设要从细微处入手,选准切入点,找准结合点,建立精细化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包括企理念体系、规范体系、形象体系、企业文化的论证体系、企业文化的执行体系和企业文化的跟进体系。整合企业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建立严密的全员、全方位的工作标准和员工行为规范,促使每个岗位、每项工作、每个员工都能以合规文化理念统领,确保工作质量和效能,从而实现企业整体效益最优化。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主要的经营管理实践活动,其中一项极其重要的环节是?u价体系的运用,评价体系更能凸显企业文化建设精细化实战化。加强对企业文化评价体系的建设,根本目标是实现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实践的统一;基本方法是管理科学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形成文化建设“可实施、可控制、可检测、可改进的良性循环”;衡量标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基本过程是全程动态跟踪、评价目标与过程控制结合,评价与改进的结合。

22邮政分公司企业文化创新的着力点

221传承传统,履行社会责任,建立以责任中心的伦理文化体系

邮政分公司企业文化创新首先要着眼于切实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情系万家、信达天下”的企业使命和“传邮万里,国脉所系”服务网络需要每一个分公司每一名员工的工作担当。新修订的《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已于2016年12月26日由国家邮政局,从2017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地市局分公司要做好新标准的宣贯落实,要以全面提升邮政普遍服务水平带动整体服务升级,为用户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让全体人民共享行业改革发展成果;要高举邮政普遍服务的旗帜,继续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

222追求卓越,全员参与,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品牌文化体系

2016年3月20日,中国邮政迎来开办120周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企业精神历久弥新,百年辉煌再续新篇,中国邮政不仅需要业务网络信息化的“四肢发达”,还需要通过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构建百年企业尊贵、聪慧、高尚的内在之魂。王顺友、尼玛拉木等代表着中国邮政行业的形象。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劳模就是一座丰碑,通过榜样的示范效应强化员工职业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全员参与,补齐短板。加强对企业文化成果的展示、宣传、交流、传播,不断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员工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建设良好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223潜移默化,落地生根,建立以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家文化体系

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 职称评聘 建议

职称评聘工作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关系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虽然经过多年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但至今仍是一项相对复杂、矛盾的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本人结合职称评聘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提出改进职称评聘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职称评聘工作存在的问题

1、评审条件不切实际

目前的职称评审标准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科学评价的理念不太吻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事业单位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造就。现行各系列职称的评审条件几乎都包括学历、资历、著作论文、业绩成果等方面的要求及外语、计算机考试等项目,而针对具体行业、专业及具体岗位的考评还缺乏客观的标准。致使一些业务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而缺少论文和科研成果的专业技术人员达不到评审要求。而一些为了评职称把主要精力放在学历教育、或科研成果上,对本职业务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尽管可能业绩平平,实践能力一般却可能较早获得任职资格,这样必然会挫伤部分优秀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2、岗位管理办法不够科学、合理

目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主要采取结构比例和最高职务档次控制的办法,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只能按照上级规定的设岗比例实行岗位总量控制,难以真正做到“以事定岗,因事设岗”。各单位的规模、任务、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状况等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按照统一的结构比例设置各级别岗位职数,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在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密集的科研、教育等单位,一些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可能受到岗位职数限制,不能及时评聘相应职称资格;而在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的单位,一些技术、资历等条件一般的技术人员因指标富余却较早评聘了职称,这样必然会给职称评聘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3、评价机制不适应激励人才辈出的时代要求

一是评价方法相对落后。目前职称评审中实行的量化测评、评审答辩难以准确地考察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工作创新能力;二是评价考察的内容僵化单一。按现行职称评审政策,统一要求外语、计算机考试合格,才能参加评审,这一要求限制了部分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审高一级职称;另外目前职称评审中对专业知识及能力的考试仅在会计等系列开展,造成各专业技术系列之间评审条件差异很大;三是评价标准相对落后。比如晋升职称资格条件,明确规定必须达到相应的学历、任职年限等要求,从充分激励人才的角度看,这些限制条件,就成为限制有突出贡献人才、积极上进人才、致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依据。

4、后续管理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虽然按照政策规定专业技术职称已实行了评聘分开,但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不少单位还不同程度存在着一聘定终身、聘约管理弱化、竞争聘任力度不够、任期考核简单等现象,致使竞争聘任机制未能真正形成。

5、政工职称评聘政策缺乏连续性

河北省自2009年始,除了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外,其他事业单位政工系列职称评审工作已经停止,对于多年从事党群等政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转评其他系列职称自然处于劣势,即使能顺利转评到其他系列,晋升高一级职称也比其他同等条件人员晚了一年,这样不可避免地将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具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改进职称评审方法,调整评审条件和标准

实践证明,职称评审工作实行单一的考试或评审,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局限性,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才能使评审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可以参照会计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考评结合的办法,在对申报人员进行统一的业务知识考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审,这样既可以从一个侧面检验和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印证申报人员提供材料的真实性,最大限度的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和公正。另外,制定评审标准和条件,要突出工作业绩和实际能力,并将其客观量化,使职称资格能真正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成就、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等情况。

2、严格实行评聘分开,科学设岗、竞争上岗

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开的有关规定,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事业单位要根据各自的职责任务,科学设岗,合理定编、定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对岗位和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建立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优化人才资源,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使专业技术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增强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

3、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新机制

建立新形势下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人才评价机制,促进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围绕能力和业绩两个方面,结合各系列、专业间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明确的有针对性的要求,特别是能力方面的要求,以能力和业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职称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要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允许专业技术人员申报2个以上职称,促进复合型人才成长。

4、加大聘后管理力度

专业技术人员聘用期满要实行严格的考核,考核内容必须结合岗位工作目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品质、业务能力水平、业绩成果等进行客观量化考核,考核标准、程序、结果要全面公开,形成客观公正的考核结果。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实施续聘,废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同时,考核工作要正确处理四种关系:一是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统一,以量化考核为主;二是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统一,以平时考核为主;三是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统一,以领导考核为主;四是考核现在与引导未来相统一,以考核现在为主。根据考核结果对专业技术职务进行重新聘任,从而达到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目的。

篇4

学校是河北省教育厅直属的一所高职高专院校,1952年在天津建校,校名为“河北水利土木学校”;1955年更名为“河北省天津水利学校”;1958年,迁至保定市,升格为高等学校,校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1960年更名为“河北水利学院”;1966年,迁至石家庄平山县岗南镇,校名为“河北水利工读专科学校”;1970年迁至沧州市,校名为“河北水利专科学校”;1992年改为现名。

学校占地680余亩,现有七个系,设置专业37个,其中,市政工程专业被教育部定为国家级有特色专业,供用电技术专业被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水利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水利部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6000余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000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将学生的成人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现有各类学生社团23个,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为集中展示大学生风采的舞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17人,其中副高职以上148人,双师型教师182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101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2人,河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河北省优秀教师8人,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市级以上各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人,沧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教师1人。

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先进,设施齐全,条件优良。图书馆拥有现代化的图书管理系统,馆藏文献57万余册;拥有教学用计算机1600余台,现代化多媒体教室50个;建立了覆盖所设专业、软硬件配套的45个实验实训基地(室),其中,电子电工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为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获中央专项资金支持。为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学校逐步建立起一批具有真实职业环境或仿真环境的实验实训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学校现有138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了产学研结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校企双赢。

篇5

一、教学管理科学规范

(一)夯实教学过程管理

扎实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把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推行“课有所得、日有所获”教学目标,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等环节实行全程监控;大胆尝试专业分组办学管理模式,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实际,结合用人需求,着力培养学生吃苦、创新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二)严格教学计划

组织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编写学科实施性教学计划,量体裁衣确定教学内容,用两率(学生课堂满意率和课堂收获率)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根据专业特点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广泛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做到周周有重点、人人有事干。

(三)强化技能训练

建立健全实训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训教学,组织学生扎实开展专业技能比武和竞赛活动,每学期组织1-2次教学成果展示,邀请家长、合作企业和用人单位参观指导,促使学生炼就技能;每个专业每学期都给学生确定2至3 项必须过关的专业技能,开学公布项目,学期末学校专门组建由校领导、专业课教师组成的考核组,让学生人人过关。四是狠抓技能竞赛。高度重视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将备战工作落实到日常实训之中,在平时的实训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强化部分项目的技能训练。近三年来,316名学生参加河南省、洛阳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有45人获奖,其中省级二等奖1人、市级二等奖12人、三等奖34人。五是深抓教研工作。紧紧围绕“严师德、促发展、优管理、立尊严”要求,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校本研修,组织专业课教师广泛开展市场调研论证,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各专业组、教研室坚持开展听、评课活动,精心组织校级赛教和公开课,扎实开展校级课题研究、教学论文、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着力培养提高年轻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45岁以下教师进行第二专业的学习,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并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每学期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教师课堂教学和班务管理能力得到提高。近三年来,15名教师参加洛阳市职业院校优质课大赛,1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

二、学生管理正规有序

(一)坚持理想目标教育引领德育工作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普遍缺乏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融入创业、就业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德育工作机制,学校先后聘请了4名部队自主择业的政工干部担任德育课教员,从“科学人生观、爱国奉献、尊师孝亲、文明礼仪、遵纪守法”5个方面进行德育教育,切实引导学生树立理想,确定奋斗目标,解决学生不爱学习的内因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认真做好评优活动与学生成长登记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学生学习、生活和实习情况,学校每两周组织一次“五星标兵(学习态度、文明礼貌、内务卫生、遵规守纪、体育活动)”评选、每月组织一次优秀班干部讲评、每学期组织一次优秀团员竞评、每年组织一次十大“向上向善”好青年评选,及时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树立正气;业务科室人员坚持每周深入班级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加大对“问题生”的转化力度;大力倡导师生“说普通话、做文明人、讲文明语、做文明事”,校园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宣传和第二课堂活动

坚持每周有活动、每月有比赛、重大节日有晚会,每学期举办2-3次学生综合素质大赛,活跃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竞赛与参与氛围,展现学生精神风貌,让全体学生课余有人管、课后有事做,同时为各类有专长的学生提供展示机会,树立自信。

(四)抓细节管理,夯实安全基础

2019年下学期,学校锐意改革,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先后招聘了12名退伍士官担任班级辅导员,强化师生安全教育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居安思危;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管理和培训工作,每周组织召开1-2次班主任会议,查找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探讨学生教育管理方法;加强学生会、校卫队、学生公寓和门岗管理工作,提高各类值班和带班工作实效,确保学生在校的每个时段都有不同类别的值班人员监督、管理。

三、招生就业成效显著

(一)改革创新,提升办学层次

学校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采取措施、多方联系,与郑州、开封、焦作、三门峡等18所高职院校合作,定点定向进行专业培训,切实满足学生升高职需求;校企合作不断深入,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西安起亚4s店和北京、深圳、珠海、杭州等电子商贸公司签约,深度合作,实现“订单培养”;开办城乡农民工技能培训班,满足社会青年提高职业技能要求。

(二)顶岗实习,机制健全

制定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考核办法》和《实习指导教师教学管理及考核标准》等规定,建立较为完备的学生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校指派教师进行实习管理和企业实践,既保证了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与效果,又使教师教学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

篇6

论文摘要:就业问题是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关键问题。在我国,城镇社区服务业是促进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发展城镇社区服务业必须重视政府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加快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步伐,提高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城镇社区是由社会学的概念发展而来的,它是指聚集在城镇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组织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城镇社区是城镇社会活动高度聚集的地域空间。它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或物质载体,它是具有相对完整、相对独立意义的社会单位,是社会的构成单元,是具体、有限的地域社会共同体,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场所。社区服务业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化和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产物。

一、城镇社区服务业是促进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在我国,社区服务业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新兴社会服务业,正逐渐成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行业。社区居民的需求主要是服务需求,由于城镇社区具有人口高度集中的特征,社区居民对服务的需求是巨大的,潜力是无限的,所以能够产生许多新的就业岗位。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以及人口结构老龄化,居民个人越来越追求生活的质量,对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老有所养、幼有所托、残有所助、贫有所济、困有所帮”的预期值越来越高,这孕育着社区服务的广阔前景。所以,高质量和全方位的社区服务业拥有巨大的需求市场,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随着市场化进程推进,各种社会职能从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剥离出来,逐渐回归到社会,社区自然成为社会服务的主要载体,这就使社区对就业和再就业的贡献成为可能。目前发达国家社区服务从业人员已占就业总人口的20—3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在12—18%,而我国只有5%左右。可见,我国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建设部的估算,我国社区服务可开发就业岗位有15oo7y个以上。目前设若能开发500万劳动力就业,就能减缓1/3的失业率。

社区服务业具有广泛的涵盖范围,对不同年龄、性别、文化技术水平的就业者都有着适应性和选择性。而且社区服务业一般对规模经济、资本投资的要求都不高,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更适宜于社区居民个人或社区集体组织创办,也正好适应了目前就业困难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技能单一、年龄偏大的情况。因此,这种“低门槛”更易于就业困难人员重新进入新的就业岗位。可见,社区服务业是目前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

二、发展城镇社区服务业促进社会就业的几点建议

要把社区服务业发展为促进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不仅需要进一步开发社区功能,完善社会化服氖还要将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同社区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积极开发培育社区服务业,以大力开发新的就业空问。

1、重视政府在社区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在我国社区服务业刚刚起步时期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制定相关政策。政府有关部门应会同工商管理部门重新制定和协调好《有关发展社区服务业和便民服务业的若干政策》。其次,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改善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环境。第三,发挥引导作用。一方面引导社区居民改变消费态度,在经济条件允许范围内适度进行社区服务消费以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引导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职业平等和劳动光荣的观念,积极从事社区就业。第四,增加用于促进就业的资金投人,特别要增加用于社区服务网点和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开发较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条件。第五,强化就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以增强就业和创业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及提高社区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培训。第六,尽快建立与正在蓬勃发展的灵活就业形式相适应、与社会保障目标模式相衔接的社会保险制度,依法将城市社区就业人员也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2、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城镇社区功能、地位、作用相配套的,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服务门类齐全,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较高,服务管理科学的社区服务体系。具体而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把社区服务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自运转系统;理顺区、街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能;加大力度,促进社区服务中心成为社区服务的管理中心;建立和完善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社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体系和就业服务机构;大力拓展面向社区所有成员的有偿商业服氖使社区经济向第三产业方向发展;加快社区服务资金筹措的社会化;开展社区工作专业教育,培训社区服务工作人员,推动社区服务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建立社区服务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

3、加快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步伐

首先,加快社区服务社会化的步伐。民政部门提出社区服务走社会化道路,是指要在服务对象、资金来源、服务机构的所有制结构、服务队伍建设和服务管理等方面都突破传统民政工作的狭窄界限,面向全社会实现服务的社会化。因此要加快社区服务社会化的步伐,最主要的是要发动全社会来共同参与和共同投入,特别是要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参与和投入。其次,加快社区服务市场化的步伐。社区服务的市场化,是指发展社区服务不能脱离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而必须按照市场需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断去占领和开拓服务市场,从中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快社区服务市场化的步伐,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就应以寻找和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为主,也就是说,社区居民需要解决什么就开展什么活动。第三,加快社区服务产业化的步伐。社区服务的产业化是指社区服务工作从行政性经营到市场化经营;从事业化管理到企业化管理;从非经济实体到经济实体;从财政维持到自负盈亏的过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较高境界。因此要加快社区服务产业化的步伐,首先要建立起以社会筹集为主,政府资助为辅的多层次、多途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区服务业投资体制,鼓励民间组织、个人兴办各类社区服务实体。其次,社区服务主体要多元化。要引入市场多种机制的服务载体进入社区,开展针对全部社区居民的多元社会服务。再次,社区服务要实体化。不仅原先那些属于民政部门或“社区服务中心”直接经营管理的传统服务项目,要从主管机构脱离出来逐步实现实体化,而且那些有市场需求且有发展潜力的现代服务项目,一开始就要实体化,这样才能为社区服务产业化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最后,社区服务要规模化。社区服务规模化可以进一步降低社区服务成本和服务价格,刺激消费,扩大需求,使社区服务走上良性循环,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