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00:4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建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的文明创建工作
在文明创建方面,企业应始终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注重从三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是把握好文明创建的定位,确定“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构建文明和谐企业”的创建目标,建立起责任目标考核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奖励约束机制、会议机制以及创建活动保障机制。二是把握好发展与文明创建的关系。科学发展是推动文明创建、促进企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和谐企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因此,我们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职工家属的基本权益和要求,用企业发展战略引导和推动企业的文明创建,构建和谐企业,鼓舞和凝聚企业广大职工,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社会化发展为方向,以“做专、做精、做优、做活”为要求,逐步建立以市场化服务为导向的企业管理体制与机制,让职工共享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共享社会和谐生活,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三是把握好文明创建工作的系统性、渐进性和动态性。文明创建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增进和谐氛围、逐步实现在新的状态下达到和谐的过程。因此,企业要全面思考影响和谐的因素,系统推进企业的文明创建。
二、新形势下企业文明单位创建原则
(一)坚持企业创新促进企业文明单位创建
一是进行思维理论创新,始终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让职工共享”的原则,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搭建每个职工都能成才的平台,维护职工权益,实现职工的全面发展。二是不断丰富企业文明创建的内涵,创新载体,做好典型引导。如开展月度好事通报、季评文明职工和年度十佳好事评选、对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做到典型引导、激励先进,培养职工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在企业里做个好职工,在家庭中做个好成员。
(二)坚持科学管理促进企业文明单位创建
一是坚持实施企业全面精细化管理。在经营职能单位实施以市场运行机制为主导的市场化精细管理,在管理职能单位实施以“双标”建设为主导的标准分配比例精细管理。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形成后勤系统全面精细化管理模式,理顺核算、结算、考核、仲裁、信息反馈等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加强对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控和考核,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使企业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和职工队伍的稳定。二是创建特色企业文化。企业紧紧围绕目标愿景,通过挖掘、整合、提炼,确立了企业方针,培育了企业员工精神和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升创建标准,延伸达标范围,建立拓展培训机制,逐步实现由理念灌注、制度约束向培养职工岗位标准化、行为规范化转变。三是以创建安全企业为载体,完善企业服务功能,建设好安全、和谐、平安企业。以确定“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文化丰富、本质安全、入际和谐”的企业文明目标。
三、加强企业文明单位创建的方式
(一)加强道德建设,着力夯实文明单位建设基础
提高员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文明单位建设的核心内容。企业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明单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一是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加强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及时掌握员工队伍的思想动态情况,针对可能影响员工发挥积极性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研究解决措施,并落实承办部门。二是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在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的的基础上,树立“小题大做、抓小防大”的理念,强力推动效能提升工作,制定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厂务公开制等基本制度,对员工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岗位职责、遵章守纪等情况不定期进行效能提升督导,在企业内部形成了纪律严明、敬业奉献、作风过硬、执行有力的良好风尚。三是与表彰激励相结合。企业应开展评选“每周上镜人”、“每月双星”等激励活动,既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辐射效应,又通过集中学习、主题教育、专家授课等形式,加强员工队伍整体思想道德教育。
(二)创新丰富载体,不断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文明刨建又好又快地发展。一是创新领导机制,落实创建责任。企业应建立健全创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由党委书记、总经理任组长的文明单位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工作中,企业要坚持以党委为核心,以行政为单位,党政工团分工负责,层层抓落实,将创建活动纳入每年工作目标,做到“五同步”,即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形成了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共同创建的格局。二是创新方法载体。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部门、文明班组、文明员工”联创活动,扎扎实实地从员工、班组、部门抓起,使文明“细胞”由点到面扩展延伸,最终达到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创先争优意识,形成文明单位建设常态机制,实现“文明单位”建设目标。三是丰富活动内容。结合行业特点,找准文明单位建设的“切入点”,使文明单位建设紧贴时代要求、紧贴中心任务、紧贴基层实际、紧贴职工生活。如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结合弘扬奥运精神,开展“责任铸金牌”主题系列活动、结合安全生产,开展“爱心活动、平安工程”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有效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使文明单位建设与公司中心工作协调发展,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四是建设特色文化。注重理念引领,建设特色文化是文明单位建设的最高境界。企业应始终把特色文化建设作为文明单位建设的重要内容,提炼出“敬业爱岗,脚踏实地干事业”、“团结一致,只争朝夕创一流”等企业理念,形成颇具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强化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感恩心。
(三)履行企业责任,树立文明单位良好外部形象
企业应始终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企业新风尚作为文明单位建设的主要任务来抓。一是加强行风建设,搞好优质服务。制定出严格的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做到有诺必践、违诺必究。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方式,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重点服务重点项日和社会弱势群体,以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二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如援建希望工程、结对帮扶新农村、军民共建等活动。以彰显企业干部员工队伍特别负责任、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服务精神,树立公司服务反馈社会的良好企业文化形象。
篇2
1.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就像汽车里的打火总开关,只有它开启了,其他各个开关以及功能才能正常运转,这正体现出了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这种作用在无形之中推动着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的有效运转与经营,它就像一块具有特大吸引力的磁铁石,能将企业各个职工夫人注意力吸引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上来,从而推动目标的实现。在企业文化的要素中,企业目标是关键,只有确定一个科学有效的目标,员工才有努力的方向。所以,各个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应该充分把握好企业文化的这一重要作用,让其从最大程度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2.凝聚作用。在这一方面,企业文化又像粘结剂,它在增强企业职工同质性的同时又能够使企业中不团结的局面得到扭转,增强凝聚力,从而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好的企业文化不仅有利于企业员工人际关系的建立,而且还能够将员工个人的价值观念、目标等与企业的价值观念和目标等统一起来,从而强化员工之间的合作意识、团结意识与群体意识,使其互相学习、鼓励,共同进步。员工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其心理得到了满足,这样他们就会对企业产生一种归属感,从而关心企业的发展。外贸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有效利用。
3.约束作用。企业文化跟其他的管理不一样,它的特点就是要从各个层次、各个方位对人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等进行改变,起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使人能够约束自己。可以这样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与其员工建立起来的一种契约关系,该关系的建立让员工了解到企业的具体要求,从而根据企业要求从事工作、开展活动,让员工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约束和评价。如果企业员工的自身行为与企业文化产生的冲突,那么这时,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就能对员工起到一个很好的约束,让其自愿服从企业文化。外贸企业更应注重利用企业文化对其员工进行有效约束,让员工的行为和企业文化统一起来,这样才有助于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站稳脚跟。
4.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约束的同时也有一种激励作用,这是一种潜在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促使员工的价值追求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形成一种有活力的、积极的精神状态,使其心甘情愿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身的全部力量。如果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成功,其激励功能不但能使员工的精神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都能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员工创造性和工作潜力、智慧,从而发挥出其最大能力。
5.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一个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的灵魂就在于企业文化,它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动力之源,在增强了企业内部凝聚力的前提下,也推动了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对外贸企业提升综合实力走向国际贸易市场有重要作用。外贸企业由于生产规模、经营产品等因素的制约,更应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来推动企业发展,企业的员工也更应该受到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形成一个统一的、完善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化理念,增强企业竞争力。
6.企业文化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依据。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市场潜力等都需要战略决策来决定,因此,企业文化就成了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主要根据。通常,在外贸体制改革以及转轨的形势下,我国的外贸企业还有一定优势的惯性延续,一些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主要依靠国外的订单发展生存,因而就不注重企业将来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工作,只注重眼下的蝇头小利而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这也就是一些企业生存的时间不长的原因所在。如果外贸企业能够加强文化建设工作,并依据其制定好发展战略,那么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走向国际指日可待。
7.企业文化可为企业创造无形价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有形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为企业创造出的无形价值,外贸企业尤其如此。企业应牢牢把握诚信经营、互利共赢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持续稳定发展,有机取巧只会断送企业前程。目前的一些外贸企业大多靠与国外客户合作以求生存,这就避免不了与外商投资、外贸企业的竞争,易致失败,因此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企业的首要选择,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给员工提供动力,为企业的发展找准目标,取得更高的效益。
二、外贸企业文化建设
1.企业精神文化的建设。企业精神文化体现出企业的整体精神面貌和员工的意志,反映出企业的宗旨理念和价值观,也是员工心态的具体体现,更是员工信任企业、以企业为骄傲的体现。例如企业实行统一的视觉形象,建立能显现出企业形象的工作环境、建筑,开展文体活动等,使员工从内心对企业产生主人翁意识。与此同时,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企业的各个场合(如办公室、网络、板报等)都体现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展现出企业的文化理念,使员工时刻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存在。
2.企业产品文化的建设。产品的质量、服务等形式体现出产品文化的优劣。有人说:“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命脉”,加强企业产品文化的建设就是把文化建设工作于产品质量融合起来。质量好、服务好、有信誉才能树立起品牌,品牌树立起来后才会有竞争力。若企业只是内部管理做得好,而生产的产品消费者不认可,这个企业迟早会被淘汰。所以,加强品牌文化建设也是外贸企业稳定发展的一个有力保障。
3.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缺乏与企业发展相对应的企业文化是一些外贸企业规模不能壮大以及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换言之,就算企业的文化建设优秀,但缺少了科学完善的经营制度以及经营管理经验,对于外贸企业来说,也难以提高发展速度。企业的文化和制度共同组成了企业的上层建筑,二者有效结合,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缺一不可,共同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发展。若企业制度缺乏,则企业的经营活动也无法进行。但是只有制度也无法从本质上使员工行为得到规范。因此应该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结合企业制度对员工进行引导,使员工实现自我控制。由此观之,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制度来说起到了弥补作用,企业制度则是企业文化的前提和保障。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伦理道德企业文化个体企业法人
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兴起,使东方文明重伦理、讲道德的优秀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为了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伦理道德的观点与内涵,又必然会突破历史的局限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企业伦理道德的内容
伦理是指道德关系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企业伦理是伦理的具体表现之一,通过企业道德规范来调节企业和企业员工的行为。所谓企业伦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认同并在实际处理各种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善恶标准、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伦理道德是一种习俗,是人们自觉自愿追求的,对人们行为活动具有约束力。企业伦理道德属于企业文化系统中的习俗要素,对企业和企业员工的约束是自然的,对企业和企业员工的影响是长期的。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一种文化,企业伦理道德的优劣对企业的发展又具有深远的影响。企业伦理道德包括员工个体道德和企业法人道德两个方面。
1.员工个体道德。员工个体道德的主体是企业单个的员工,员工个人道德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任何人的道德素质的各个方面都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都统一在人的根本道德价值观念。人内在的根本的道德价值观念,控制、导向、左右和调节人在各种场合下的道德行为。事实上,我国古代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就是人的道德行为在各种场合的统一性。员工个体道德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也必然影响整个企业的形象。员工个人道德对整个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员工的职业道德上,加强员工职业道德的教育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内容。
2.企业法人道德。企业法人道德是以善良、正直、公正、诚信等为标准,来评价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并调整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员工等之间的行为规范。企业道德一方面通过舆论和教育来影响员工个体道德,形成员工的爱憎、善恶、是非的观念,另一方面又通过制度在企业确定下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道德准则,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成为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原则和规范。企业法人道德素质的优劣,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比员工个体道德的影响更大,并直接决定着整个企业的形象和发展前途。企业道德建设必须从现代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明确企业法人道德在整个道德体系中的根本或关键地位,着眼于用优良的企业法人道德来带动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优化。企业正而后市场平,市场平而后社会稳,社会稳而后民风纯,由此可见,企业法人道德建设的地位重要、作用重大。
二、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是我国古代讲的“修己安人”的道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已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安人的行为,体现了一种系统的管理哲学,其根本的核心就是“规规矩矩地做事,诚诚恳恳地做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立于不败地位,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有两个方面的层次,一是员工个体道德的建设,二是企业法人道德的建设。员工个体道德与企业法人道德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两者之中,企业法人道德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应重点加强企业法人道德的建设。
1.员工个体道德的建设。员工个体道德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占居重要地位,加强员工个体道德建设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中国传统文化非常讲究修身养性,完美人格,儒家文化对人们修身养性的影响已有几千年了。仁、义、礼、智、信、温、良、勤、俭、让、真、善、美、诚、敏、圣、宽、严、勇等,都有着丰富而浓厚的内容,即使在现代高度文明的社会,也有着新的内涵,对人格的完善仍然具有超强的影响力。在我国,企业员工道德建设已有一定的历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如今,面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迎接世纪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企业员工个体道德建设的核心就是加强职工职业道德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遵守企业行为规范,爱集体,爱岗位,爱劳动,爱他人;讲责任,讲纪律,计协作,讲奉献,讲和谐;忠于职守,勤奋工作,诚实劳动,承认差距;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团结互助,不断创新,创造价值。
2.企业法人道德的建设。企业法人道德与员工个体道德是有区别的,两者在层次上是不同的,企业法人道德缺失的危害远比员工个体道德缺失的危害要大得多。但两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法人道德的建立,必然会对员工提出相应的要求,必然要部分地体现在每一员工的言行之中,特别会经常性地体现在员工的职业道德之中。在当前,我国企业法人伦理道德的建设,应充分关注企业的社会道德、生态道德、人际道德和行业道德四个方面的建设。
⑴企业社会道德建设。就是要处理好企业、国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必须在法律道德规范的范围内进行,如果一个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是不道德的,是一种社会病害。一个遵守文明道德行为准则的企业,才具备了良好的社会道德。就企业与国家关系来说,毫无疑义,国家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企业无论在何时何地的任何行为,都应自觉地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就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无论企业大小、强弱,都不能靠损害社会求发展,应充分考虑并承担企业的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如慈善资助等,而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的发展环境。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来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提倡公平合理的文明竞争,在企业自身求发展的同时,不中伤陷害其他企业。
⑵企业生态道德的建设。就是要处理好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个企业对它所处的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有很大影响的。企业不仅改变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而且还会改变社会环境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一个能与环境共同优化发展的企业,才具备了良好的生态道德。就企业与自然环境关系来说,企业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已是责无旁贷,企业必须采用先进工艺和先进技术,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做到企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就企业与社会环境关系来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促进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如交通拥挤、生态环境污染等,最大限度地提高对社会环境的正面影响,如促进地区的经济繁荣、参与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等。
⑶企业人际道德的建设。就是要处理好企业与人的关系。企业发展的关键归根到底在于人,企业如果只关心生产而不关心人,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是不道德的。一个能全面关心人的企业,才具备了良好的人际道德。企业不仅要关心人,而且还要全面地关心人,要从各方面关心并尽可能地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企业人际道德的建设,要求企业不仅要关心企业内部的员工,而且还要关心全社会各种各样的人,如客户、社区居民等。
篇4
人才是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的方针,造就出一代代、一批批具有思想、作风和技术全面过硬的航天人才。也正是这一代代、一批批才华横溢的人才,才保障了我国航天事业健康发展。但是,审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人才环境,缺少具体是在人才优惠政策,企业培养不出人才,人才流失也非常严重。其根本原因再于企业管理不当,企业内部分布不均,员工在企业的管理下存在较大的思想包袱。因此,国有企业要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后,企业的管理也自然会体现出人本思想。企业员工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下可以感受到来自企业对自身的关心、尊重和爱护,员工也才能认可企业的核心价值,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凝聚力也会不断地增强,员工工作的动力、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得到全面的发挥,最大可能的为企业创造效益。
2.建设创新的企业文化
在我国航天发展道路上,一代代航天科研人员不懈努力、勇于超越,不断的攻克技术难关,并获得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部分重要技术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航天人的成功经验向我们展示我国航天人卓越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站在世界科技前沿,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世界航天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航天人的成功经验也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重要的启示,必须重视建设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而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简单来说,管理体制的创新有利于改革企业因旧的管理体制带来的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使企业运行更加有序,管理更加方便。技术的创新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思想创新可以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思想道路发展,员工思想创新可增强员工与企业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建设艰苦奋斗的企业文化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较晚,比世界上其它航天大国发展航天事业的时间要晚几十年,但是我国航天人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任何阶段,艰苦奋斗永远都是战胜困难、获得胜利的“捷径”。对企业而言,现阶段建设艰苦奋斗的企业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艰苦奋斗是一种作风,也是一种精神。艰苦奋斗最为一种作风,它可以为企业形成一种干实事、创实业的良好环境;作为一种精神,它可以成为企业在发展道路上前进的动力。将艰苦奋斗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会增强企业发展的厚重底蕴,可以让企业和员工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再难的问题也不会迎难而退,而是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用艰苦奋斗的精神砥砺意志,规范行为和鼓舞精神养成高昂的士气和形成坚强的锐气,用所有员工的意志和精神汇聚而成的强大人气和浩然正气战胜困难,走向胜利。
4.建设团结的企业文化
载人航天事业设计多个学科领域,规模之大、系统之复杂非一人所能解决,因而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靠的不是个人能力的展现,而是社会主义大协作和社会主义制度巨大的政治优势。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无数航天人凝聚力量,万众一心,汇聚成助推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在长期的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实践中,我国航天科研队伍还养成了顾全大局、密切协作和主动配合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积累了谦虚负责、“抢困难让方便”的思想工作作风,并形成他们固有的道德规范。对国有企业而言,在推进事业道路上,所有的困难都必须依靠企业领导和职工团结协作,创造性的解决困难。因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重视将团结精神作为建设企业文化的重点,把企业所有职工团结起来,整合企业的各类资源,实现企业资源科学的优化配置。同时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肩并肩地协同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
5.结语
篇5
1.对档案文化的认同还不够深入。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对于档案文化价值的认可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学者的层面上,而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这就使得档案工作者对于档案文化的认同还不是非常深入。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在很多时候都是将档案作为一种工具,这让档案的文化属性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也就让档案文化建设受到了影响,不能够发挥出文化功能。
2.没有树立起牢固的档案文化形象。
一直以来,国内的档案部门基本都没有被当做是文化部门,更多的时候仅仅是将其视作行政机构,是政府机构以及企业单位的附属,抹杀了其文化属性与价值,让人很难将档案馆与文化进行联系,使得档案的文化形象不能够在社会中完全地树立起来,给档案文化建设的进程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3.档案文化功能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虽然在《档案法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了档案馆是文化事业机构,不仅仅要保存整理档案,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发档案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让档案部门能够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现实中却能够发现,很多档案部门注重的是对档案的保存,对于档案的文化功能的忽视现象表现得较为严重。
二、立足现实,探索档案文化建设的途径
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原因使得档案文化建设和其他文化领域的发展相比,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滞后,其价值功能也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1.增强对档案文化的认同感。
在档案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者同等重要。在建设档案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是抓住物质文化建设不放。对于档案文化的认同感提升,还需要注重精神文化的宣传与发扬,这样才可以让档案文化获得良好的社会认同。在进行档案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此,需要对档案文化核心价值观进行统一,并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各地方档案机构结合各自的特色,用当地的群众所喜爱的形式为百姓提供档案文化的精品,同时开展可以让群众参与、群众喜欢参与的各种档案活动。同时,在内部各级档案馆都必须要在先进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地开展档案文化学习活动,进一步改善当前档案工作者的认识
。2.稳步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树立档案文化形象。
档案文化作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路径十分重要。与此同时,档案文化还来源于档案工作的实践,其形成与发展都有着档案工作的行业特点与特色。基于此,档案文化的发展、繁荣,都对我国各级档案部门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档案工作的自身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建设,实现档案文化的稳步推进,树立起良好的档案文化形象。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立足于现有的档案工作模式,尽可能地将工作做细、做扎实。档案管理的文化成分含量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档案管理对于人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正面影响与改良作用息息相关。
3.发挥档案的社会文化功能。
要实现档案的文化功能需要从档案部门入手,注重发展档案的社会文化服务功能,体现出档案所具有的文化功效,将档案的文化资源、文化凭证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并逐步地实现档案部门从传统的利用方式向新型方式的转变,主动地对档案进行深入的开发、发掘出档案的潜在文化。将档案文化资源广泛运用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建设之中,还要树立起良好的文化服务意识,让社会公众能够体验到一般意义上的档案服务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档案的文化价值。同时还需要在一定的意义上展现出档案的更高层次的地位以及价值。
三、总结
篇6
1.班长自身不重视
班长是企业中最基层的管理者,起到“兵头将尾”的作用,班长本身工作比较繁多,既要处理好和上级的关系,还要管好班组员工,除了日常的生产工作安排外,要要进行现场管理、环境管理、人员管理等,班长嘴上告诫员工一定要重视安全,工作中严禁违章作业,其实自身往往忽视了安全建设。
2.安全活动较为单一
班组在安全建设方面创新性不够,这类班组认识到了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性,能够积极开展班组安全建设,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形式,展各类安全活动,但是安全活动较为单一,大部分都是进行班组安全培训、案例分析以及观看安全教育片,久而久之,员工对这些活动就会产生厌烦感,从而影响班组安全建设的效果。
3.安全建设缺乏持久性
一部分班组在安全建设方面没有计划性和目标性,在安全建设方面“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是纯碎听从上级安排,公司领导一旦要求本月要创建安全班组,班组便使劲抓起安全工作,这个月过去后下个月安全工作便又松了下来。抑或这个月如果出了事故,班组安全工作就紧了起来,如果好几个月都没有违章行为,安全工作便又松了下来,安全建设工作缺乏持久性。
4.班组成员安全素质差
班组成员安全素质差主要体现在不具备较系统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辨别危险控制事故的能力。没有掌握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甚至连对岗位安全技术规程和作业标准都未达到应知应会要求,同时事故预测预防,自我防护,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意识也很差,导致班组安全建设工作难于推动。
二、班组安全建设的途径
1.加强对班长安全教育
班长自身安全意识影响到整个班组安全工作,班长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推动整个班组安全工作,要切实加强对班长的安全教育,一是定期组织班长学习安全知识,提高班长理论安全知识;二是开展班组安全评比活动,刺激班长对班组安全工作推动的能动性;三是组织班长到外单位学习安全管理知识,开阔班长视野。
2.制定合理的安全考核机制
推动安全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考核机制。一是建立的安全考核制度要有认同度。班长在建立安全制度上就不能独断,要组织班组全体人员讨论,征集全体班组员工的意见,经过全体员工的同意后,方可实施,这样建立的安全制度才有有效性。二是安全考核制度要切中要害,要让制度发挥出最大的工效,不能无关痛痒,班组可以建立联保、互保制度,一人违章联保互保人都要受到处罚,发挥全体员工要安全的主动性。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活动
班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活动也可以提高班组安全管理,班组内部可以定期举办一次安全演讲比赛,开展安全知识竞答,或者张贴一些安全知识漫画等形式来丰富班组安全活动,进而激发员工对安全工作的热情,当然安全活动的举办要适度,要在不不影响班组员工休息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安全活动就会让员工极度厌烦,结果适得其反。
4.加强班组现场安全管理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就要严格落实班前会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推行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文明生产。同时要制定各岗位、各工种安全工作程序和标准,实行风险超前预控,实现安全操作标准化,更要抓好隐患排查,落实治理责任,加强现场监督检查,防止“三违”现象,实现班组安全整体月度、季度和年度目标达标。另外班长可以不定期组织班长员工到现场进行危险源辨识,加深员工对危险源认知程度,从而为现场安全作业提供保障。
5.配好用好班组安全员
安全员是班组安全管理“核心圈”中的重要角色。管好安全员要做到由群众推选出掌握生产的全过程,熟悉安全操作,给他们必要的工作条件。安全员都是不脱产的,和工人一样有工时定额,应保证他们有必要的从事安全管理时间。要提供必要的工作手段,还要从思想上关怀他们,生产工作上支持他们,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
6.提高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重视安全文化能极大地促进安全管理,而安全管理的水平又决定着安全文化的开展是否具有成效。首先,班组管理的目标,是如何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搞好安全生产这个系统工程,这也是营建安全文化工作目的所在。其次,优秀的班组安全文化,可以不断完善和健全制度文化建设,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
篇7
一、公司在次级品牌联想上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法案
威力品牌从开创至今,由于公司自身所出现的原因使得产品品质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其产品的受众没有获得一个很好的扩大,因而也就没有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同。虽然,后期被广东东菱凯琴集团收购并且进行相关的民营化改造,但是在整个改造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进行品牌宣传和做好消费者的次级品牌联想方面的工作。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购买商品,更希望体验购物的乐趣,追求商品所带来的无形价值,例如高贵的品牌、优良的服务等,进而通过对企业的认同产生对品牌的忠诚。新的威力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利用自己原来已有的品牌影响力进行推广宣传。公司重组以后,应该借助自己新的企业发展理念“新威力、新征程”进行大力宣传,制定新的战略目标,以东菱凯琴集团强大的海外营销网络、领先的研发和制造实力为基础、重新利用自己原有的产品配套线,充分发挥原威力公司在制造设备上的先进性,加速推进波轮全自动、双缸和滚筒洗衣机体系的研发和制造,大力推进洗衣机产品系统化、生产配套化、制造规模化、营销一体化。按照当前市场上惯用的宣传手段———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专卖店。公司应该投资大量的广告费用,用来重新包装新品牌,尤其是将东菱威力的品牌从专卖形象、商品摆设、导游服务等各方面实行了全面升级,采取资助补助的方法,赞助经销商盈利,使加盟的专卖店遍布全国全国,极大地晋升了品牌的整体形象和专卖品德。同时,也为消费者购物营造一个充斥活气的家电空间。
二、总结
总而言之,次级品牌联系的好处对企业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次级品牌联系运用不得当,也会产生一些负面问题。在构建企业和消费者都希望看到的次级品牌联系过程中,也会伴随着其它联想的产生。因此,在次级品牌联系的控制过程中,使之与品牌完美结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此外,由于每个消费者的价值观不同,对品牌实体的期待也有差别,所产生的品牌联想也有可能对企业的品牌建设消极作用。这就需要在兼顾自己利益的同时,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并在这二者之间探寻一条合适的道路。
作者:陈佳文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篇8
(一)贷款难
据调查数据显示,因现阶段小额贷款成本较高,且风险较大,我国中小企业大都面临贷款难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的风险大,使银行贷款的风险随之增加。第二,中小企业单笔贷款额度较小,促使银行放贷成本增高。第三,中小企业大多缺少固定资产抵押,使银行贷款难度增加。第四,中小企业公司财务的账目不够全面、清晰,银行无法从中获得有效信息。但是,据详细调查及各地成功开展小额信用贷款的案例表明,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较大,有效的经营管理及管控风险对银行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小企业本身并不是贷款难的根本原因,而是能够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特点的市场化金融机构缺乏。具体原因是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不愿意受理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主要原因包括: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主要为大中型企业服务,而一些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主要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中小企业经济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低,技术实力及经营水平等实力均较弱,导致无法从银行获取贷款。因此,中小企业的贷款项目并不受到重视。另外,中小企业希望通过政府扶持的途径来解决贷款问题,但是由于政府的能力及财力有限,无法快速地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二)风险投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
风险投资是一些企业、金融家向有巨大发展潜力、新兴的公司投入的资本,以期获得更高的效益,但是风险投资公司往往针对的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的企业。同时,风险投资也是一种高风险高利益的投资过程,因此其一般投资的对象都是有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研发的新产品。一般情况下,风险的投资资金是由政府或民间创办并组织的。在我国,风险投资还处于初期阶段,还未成熟,相对应的市场机制也未完善,因此也影响了风险投资的回报收益水平,且因中小企业中良好的投资环境匮乏,使得风险投资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谨慎态度。反之,中小企业实际的融资需求也是现阶段风险投资水平无法达到的。
(三)民间资本无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但事实上,外源性融资尤其表现在民间资本融资占比较大,而内源性融资只占小部分。民营资本的就是由地区民营企业的动产和家庭金融资金组成。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民间资本大大增加,而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在此情况下,民间融资就成为了有效的融资方式,大大弥补了金融体系的缺陷。小企业的民间融资主要是通过非制度化的方式吸收社会闲置资金,是制度化融资方式的重要补充。从现代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状态来看,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市场的关系密不可分。另外,民间资本融资在我国得到发展并推广,也刚好反映出我国金融市场融资体系的不完善。尤其是经历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屡屡受挫,充分暴露了中小企业发展的不足之处。在融资体系失衡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多重阻碍,在此背景下,民间资本投向中小企业有利于将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清除,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能力及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处境,利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
二、建设银行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处境
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较灵活、成本较低、转移进退便捷,更加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因而在国家发展中,中小企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且不可替代。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较多,且其出口额占全国总出口额的半数以上。另外,中小企业也为城镇的就业提供了机会,而建设银行是我国国有控股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设银行一直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上尝试多种方式走出困境,在传统的金融模式和信贷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寻求更加适应市场需要,更加灵活、专业、快捷且能够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的信贷模式。目前,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了一个立体式的信贷服务体系。传统的信贷模式以财务信息为基础,以固定资产为担保的条件,不但限制了银行的发展,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进步。通过深入了解调查企业担保资金的去向和企业自身的情况,以尽最大可能使信贷风险降至最低,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前提下,提高银行的信贷效率。
(一)“速贷通”
此产品为建行首创的信贷产品,在“中国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获得“最佳中小企业融资方案奖”,此产品是专门针对有急切信贷要求但是却没有银行授信额度的小企业,银行没有准入门槛,不注重评级及客户授信,在企业能够提供足够的担保及与企业业主或股东有信用相连的前提下,就可以实现快速贷款。
(二)“成长之路”
为经营信用记录较好、有持续发展能力、正在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提供全程融资,以解决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设备及厂房等资产的投资项目。建设银行提供贷款、保证、信用证等,企业以抵押担保方式为主,也可凭在建设银行取得的信用等级作为保证或者由担保公司直接申请贷款。但申请时需提供营业执照等基础资料的复印件、连续一年的缴税证明及抵押无权属凭证或者担保人的资料。该产品融流动资金贷款、设备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等多种产品于一体,与大企业独立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不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快捷、有效的审批流程。“成长之路”是以短期贷款业务为主,一年的有效期,但是可以循环贷款,最长期限可达三年。单户贷款金额小于等于3000万元,需由市建设银行审批,超过3000万元的,需由省建设银行审批,没有最高额度限制。“成长之路”对于中小企业贷款包含小企业联贷联保、小企业小额无抵押贷款等特色业务。
(三)“速保通”
篇9
1.1在制定科学的电力发展规划时,需做到电力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扩大化变革的加快,目前经济发展将保持稳步增长,用电结构变化很大。电力规划应充分考虑全社会用电需要,在制定发电侧的规划中,确保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及政策优惠,增加电力消费中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份额,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努力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在规划阶段开展规划环评,在制定供电侧规划中,应努力提高电网保障能力,完善特高压通道等主网架的建设及城乡电网升级改造,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运行水平。强调将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一种资源在规划中应充分体现。遵循电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加合理确定电力发展目标和发展速度,弘扬倡导环保理念,引导转变合理的用电方式。使电力发展规划充分体现环保、科学、可实现,达到电力发展与国民经济之间、电力生产各环节之间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1.2生产安全可靠、服务质优价廉的电力
在发电侧充分利用余气、余热,减少发电损失,降低发电煤耗、厂用电率。在供电侧努力减少线损、网损。降低发、供电成本,充分利用低谷电力,推行峰谷电价、阶梯电价、差别电价等价格调节措施,努力降低电力成本,抑制电价的上涨,使人人用得起电,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质优价廉的电力产品和服务。
1.3建立竞争有序公平、公正的电力
保证建立竞争有序公平、公正的电力,就是要充分发挥电力在能源市场及电力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应遵照国家节能、环保等法规政策,完善电力配套的相关规范措施,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电力系统深化改革方案,发挥电力企业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与各个利益相关企业建立平等融合的相互关系,维护完善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电力能源市场体系,使电力市场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主张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得到很好的协调与实现。
1.4建设环境友好、高效低耗的电力
解决用电需求问题仅从电力供应侧角度考虑,通过加快装机是不够的,而且会带来负的资源环境效益,必须从电力需求侧管理角度考虑,采取有效的技术、激励措施以及适宜的运作方式,与用户协同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改变用电方式,优化资源配置,移峰填谷,减少电量消耗和降低高峰电力,把能源开发和节约置于同等地位参与优选竞争,减少发电侧的投入及燃料消耗,更有力地扼制环境的恶化,减缓发、供电投入对环境的影响,节电方面的投资远低于新建电厂投资,应以节电收益推动节约用电来提高能源效率,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全面推进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电力企业构建。
1.5树立团结诚信、充满活力的电力
电力系统与整个社会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因此必须重视电力系统内部的利益相关者与电力发展运营的重要制衡作用的关系。因此要求全电力系统一定要以大局意识;整体合作意识;诚信意识;凝聚力量,加强全方位协调与沟通,实现电力产业互利共赢,营造心情舒畅,蒸蒸日上,发达兴旺的良好的电力发展局面。
2建设环境友好高效低耗的电力企业为社会提供和谐的电力服务应坚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坚持科学发展观
电力企业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促进电力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瞄准前沿科技,树立资源环保的长效机制,引进、创新电力设备技术,实现电力发展的新跨越,推进电力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坚持电力市场化改革
加快推进电力市场深化改革,中央将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作为国家进一步全面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必须率先启动。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电力改革部署,发挥电力国企的经济主体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打破电力市场电力独家垄断的格局,在国家对电网企业电价执行单独定价、严格监管的机制下,敞开发电价格,由发电方和电力直供大客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电力价格的市场机制。只有积极转变电力独家经营方式,才能完善政府监管下的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体系的构建。
2.3坚持把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作为首要任务
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是电力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目前极少数电力企业还存在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安全设备投入、利用不到位,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盗窃供、用电设施严重等安全风险诸方面的问题。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将电力设施保护和维护供、用电秩序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层面上来,采取有效行政、技术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4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广大电力职工的合法权益
要切实维护广大电力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持职工队伍基本稳定,增强电力行业的凝聚力、吸引力、应做到尊重员工的人格,增强企业的亲和力;尊重员工的意见,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尊重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提高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力;激发、调动电力企业职工的创造力和生产力,达到利用团队精神提高组织运营效率的目的。
2.5坚持依法行政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保驾护航
要完善电力行政执法建设,保护所有电力投资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依法监管的领导,完善组织机构。行政执法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对依法监管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要求勤政、廉政、文明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保驾护航。
2.6坚持电力工业的公用事业性质,认真履行电力普遍服务义务
电能是不能储存的优质能源,电力工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的能源工业部门。电力平均增长速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的客观规律,决定了电力工业具有先行发展性质的基础产业。电力应用的广泛社会性和不可缺少性,决定了电力工业是具有社会公用服务性质的公用事业行业。因此必须努力服务国家工作大局,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责任,不断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道路,是电力行业追求的目标。应认真履行电力普遍服务义务,真正做到电力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造福社会。
3建设环境友好高效低耗的电力企业,为社会提供和谐的电力服务必须继续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篇10
(一)黑龙江地方品牌竞争力的提升
受到名牌战略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品牌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品牌建设对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南方各大城市在品牌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例如海尔、联想、阿里巴巴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在销售总量上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占据了很高的市场份额。但是值得深思的是我国在品牌建设上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一方面是品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一方面是缺乏品牌意识的作坊式生产,在很多地方企业和产品中缺乏自主品牌,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使许多企业沦为跨国公司的贴牌生产基地,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例如一双运动鞋在我国企业制作完成后,由国际某知名品牌进行品牌受理进行贴牌,这双鞋在国内的市场上的价格就上升了十几倍,甚至更多,生产需要的人力物力包括资源上、环境上的浪费所产生的利润只占整个品牌利润的百分之一。“MADEINCHINA”的秘诀就在于它的企业群,但各大企业的集群内并没有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名牌产品,就拿国产车和合资车来说,配置外形几乎一样的车型,国外品牌和国内品牌的价格相差的天壤之别。
(二)黑龙江地方品牌建设的另一个制约因素是人才
创建地方品牌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等各方面水平都具备的系统工程,这就对品牌建设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人才。人才的输入是需要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作为保障的,这不仅需要有大量富有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并有这丰富的品牌管理经验和技术的专业人员而且需要有实践经验的中层管理人才。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我国不发达地区地方区域品牌建设的瓶颈。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生活环境的各方面因素,黑龙江在品牌发展的道路上就遇到了人才不足的情况,尽管很多企业打出了丰厚的薪金待遇,但是还是很难吸引高层次的品牌人才。不断发展的品牌人才需求和人才大量滞留南方经发达地区的现象已经成为龙江地区品牌发展的主要矛盾。怎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是目前龙江品牌经济发展亟待需要解决的难题。
(三)品牌管理意识薄弱影响黑龙江地方品牌的发展
在南方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黑龙江省政府也加强了对地方品牌建设的培育和重视。以省及各级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品牌推广活动也越来越多,例如哈尔滨夏季洽谈会、三江国际经贸洽谈会等等,但是黑龙江产业集群内的许多企业对自身的品牌建设和发展态度比较消极,在进行品牌推广的主动性意识不强,在经济盈利的思想上还存在传统的产品消费观念,并且在品牌推广和意识上对政府的依赖的心理较重,企业与企业间在品牌发展上缺乏沟通和合作意识,“单打独斗”的现象很普遍对龙江品牌发展是很大的制约。在很多地方产业集群中,很多中小企业在创业时资金少、规模小、底子薄,在品牌意识上以为企业名称就是品牌,没必要注册,就是注册了也就把商标当做品牌,认为有商标就是有品牌,这种错误思想相当普遍;另外很多企业认为自己销售的产品相对竞争对手缺乏个性,只要加强服务就能达到盈利的目的,对品牌毫无意识;有的企业认为企业刚开始建立不需要注册,注册不注册商标都一样,但是等企业发展了,再去注册时才知道自己的产品已经被人注册了。很多企业由于缺乏企业经营的品牌意识,企业在利用品牌的无形价值的同时,对产品的质量不加以监管,导致商品质量一批不如一批,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对品牌的管理和保护力度不够,势必会导致和增加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和驱逐优质品的现象出现。以佳木斯为例,几年前的李氏汤圆和现今的老李头玉米产品就是因为品牌建设和管理意识薄弱,出现了昙花一现的情况,值得深思。
二、黑龙江地方品牌建设的策略
(一)黑龙江各级地方政府有义务协助企业进行品牌建设
黑龙江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把龙江地方品牌建设当作当地政府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工程进行规划和实施。利用政府的公共服务特点利用政府的一些部门进行品牌建设的管理、策划,在有必要的时候还应该投入一定的品牌建设资金来协助和扶持地方企业的品牌建设,这对于地方经济和龙江整体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出现问题时,政府应该出面解决品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协调好各个部门,为龙江个地方企业的品牌建设“保驾护航”。
(二)引导企业成为地方品牌建设的主力军
地方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在实质上是一种商业性的经营活动,只要存在经营和销售就需要各级地方企业和不同品牌的参与和支持。黑龙江现有中小企业30多万家,另外还有100多万家个体私营企业,但是拥有品牌发展的企业却只有一千多家,还不到总体企业的百分之一,从这方面看龙江的品牌发展是迫在眉睫。将龙江的品牌发展企业龙头为主体进行龙江整体企业品牌发展的引导,带动和整合龙江产业集群中的各大企业,通过管理指导、企业业务分包、产品质量标准、品牌服务培训、信息资源共享、融资、信贷、技术资源共享等形式互补的方式。因此,依靠龙头企业进行品牌发展的引导使之成为品牌发展的主体,整合集群内企业,凭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建造统一的销售网络,建立全国品牌,打造龙江名牌,这是以企业集群为特征的地方品牌的必由之路。
(三)黑龙江地方品牌维护系统的创建
黑龙江地方品牌的建设首先要将各个地方区域看做是一个大的企业,把各地方经济发展的未来当作一种产品来策划和经营。黑龙江地方品牌的产生有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基础。黑龙江地方区域品牌的发展使梳理可以利用黑龙江的历史发展、文化底蕴、风土人情、地理特征、产业优势、经济发展特点等诸多方面,并且黑龙江各个地方也有自己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民族、区域文化,例如三江地区的赫哲族文化、牡丹江地区的朝鲜族文化、黑河地区的鄂伦春文化等等,这些元素都是地方区域品牌定位的基础。在黑龙江地方品牌的策划与创建中,各个地方品牌的中小企业及龙头企业需要进行一定的市场划分,进行品牌细化的研究,不能搞“一刀切”,要依据不同企业的特点进行品牌细分。另外,公共机构必须根据集群态势和营销策略需要界定政策的范围,形成集群企业一致行动的准则,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费用预算及分摊机制,这样可以使集群企业在政策上取得一定的保证,使其参与的主动性得到增强。黑龙江各个地方政府部门要依据本地区特有的人文资源和发展特点,对适合本地方品牌发展的内涵进行行之有效的开发和挖掘,加深地方品牌的文化气质和民族特点,使龙江地方品牌更具其文化内涵,并且将地方品牌的宣传和影响力融入龙江的地方文化生活当中,使人们对龙江的自创品牌产生亲和力和自信力。例如黑龙江的冰雪文化、黑土文化、二人转文化、关东文化等等都可以用来打造和创建地方品牌的创建文化中。综合运用现代化媒介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IPTV等进行公益广告或形象广告的宣传,举办各种项目推介会、招商洽谈会、商品交易会产品博览会等,宣传和推广龙江的产品特色和产地文化,打造龙江地方文化的氛围,在国际、国内增加龙江企业和品牌的认知度和知名度,创造一定量的产品需求,增加品牌的无形附加值。
(四)提高黑龙江各个企业的品牌意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市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