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结算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4:0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预结算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预结算管理人员,首先熟悉分包合同的约定,依照合同付款条件,并控制在业主结算量以内的范围进行核量。对工料超耗或发生违规行为造成损失的,要及时与分包单位沟通,制定奖罚制度,收集扣款证据,严格管理分包单位的施工。在对分包单位进行结算时,对应付款项认真核对,对实际完成的工作量给予确认,应扣款部分及时提出。
2编制施工图预算
工程量的计算作为造价管理的一项最基本工作,必须熟悉施工现场的情况和概预算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应当掌握一些施工常识,避免错算、漏算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损失。应做到提前于施工进度完成施工阶段预算的编制,在施工实体进度的进行中,时刻能拿出理论量,便于给施工提供人机需用量、材料量等计划,工程实体完成后与实际人工、材料、机械用量的对比,分析成本损耗或浪费等造成损失的因素。工程进度款申报时,多与监理、甲方计量员沟通,依照施工合同要求或甲方要求的统一报量格式或计价软件等,明确所报进度,清楚反映计算依据,计算过程,以免甲方审核时无从核对,造成扣减或不必要的争议。
3加强签证,积极索赔
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设计、工程量、方案进度、运用资料等变更。往往变更涉及的量、价问题不包含在原合同预算内。所以预算员应对影响工程经济的变更,及时做出反映。收集好相关资料,对应施工图预算及时对比,计算已完工程部位的变更工程量。若发生原合同预算以外的内容,应对工程量和单价做出预算,固定单价的合同,应及时报审单价,收集好变更所发生的量和价在工程结算时能够出具的有力证据资料,不要拖到结算时再处理,可能由于资料丢失等个人原因影响了实际的计算。给企业带来错算,漏算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几乎所有的承包合同对施工企业索赔的程序、时限都有明确规定。作为预结算人员,看的懂算得出图纸工程量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变更或者不可预计的工作普遍性存在,哪些工作是责任范围内,哪些工作属于发包方责任,不放过任何费用索赔或工期索赔的机会。承包方对签证、索赔事项负有举证责任,发包人下发变更指令后,首先要对变更依据留作第一手依据,例如由甲方下发的书面指令、设计单位下达的修改通知单、甲方、监理单位签署确认的会议纪要等等。没有依据,承包人的变更索赔难以得到支持。随之施工单位要对是否实施的工程量提供依据。例如有监理、甲方签字的现场收方单、草签表、实际影像资料等证据材料。确保发包方认同发生索赔内容为基础,再按照施工合同的约定索赔程序,在有效时限内提出索赔。据笔者多年预结算经验,签证单的编写内容应以结算清楚,不出现争议为目标。以定额或有据计算方法的依据为签证内容,例如土方量的签证,应写明使用机械型号、土方运距、土体类别等,结算时对应上可套定额或能找到相应的计价依据,减少可能存在的争议。签证单后附详细的证据材料。一份资料完整手续齐全的签证单就是钱,一定要留存多份,妥善保管。
4提前准备,把好结算关
施工企业根据合同的规定完成其所承包的工程的所有施工内容,通过工程验收确认工程合格之后,向发包企业进行的工程价款的最终计算。竣工结算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环节,有效的竣工结算能够避免各种经济损失的发生。但竣工结算又是一项具体且细致的工作,要切实做好对工程的竣工结算工作,预算人员必须认真,不能漏算,也不能满算,不能多算,自然也不能少算。如果在施工阶段做好了应做的预结算工作,做齐资料,收集好有力证据,结算工作自然而然也就是一个汇总及修改的过程,施工企业结算人员和甲方代表审核人员之间就会减少争议,结算工作顺利进行,更加轻松。把好结算关,及时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本文来自于《江西建材》杂志。《江西建材》杂志简介详见。)
5结束语
篇2
关键词:水利部门 预算管理 解决措施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其发展如何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前景,而水利部门预算管理更是影响水利事业单位投资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是否符合民生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本文从水利部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展开讨论。
一、水利部门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是水利事业财务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关键,通过资源整合确立资源分配的合理性,针对水利事业实际需要做出详尽的计划,给高层管理者的各种决策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鉴于水利单位即可以是公益化的事业单位,又可以是经营性企业的特殊性,为了避免产权不清,事权不楚的局面,在财务管理中水利部门预算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近年来水利事业发展如破竹之势,投入的资金也逐年增长,因此对水利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促进水利事业在新环境下稳定发展。
我国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对预算法的重视程度,在新法的实施过程中,水利单位要根据新《预算法》的规定来完善水利部门预算管理模式。
二、水利部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部门预算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
在实际的工作中,水利部门做预算时绝大部分是根据上半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来制定本年度的预算统计,并没有结合近期的实际情况作为参考。同时,在编制水利部门预算中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度不够,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导致部门目标和水利单位的整体目标无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因此不能科学、合理的规划整个水利单位的资金分配问题。同时,编制过程中仅重视预算表中的数字,却从不在乎数字的来源和类别,预算明细不详尽,支出情况含糊不清,一旦单位发生不常见的支出事项,抑或是新增什么项目,常常会使水利单位陷入内部资金短缺的窘境。
(二)水利部门预算管理缺乏执行力度
水利单位往往忽视预算在执行管理中的监督管理问题,误以为年度预算已经做好,资金问题就万事大吉。殊不知,编制预算仅仅是一个开始,后续还要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支出明细等费用做合理审批和分析,及时分析和调整预算中不合理的部分。同时,水利单位对资金使用效果的跟踪调查做的也不够细致,“重分配,轻审查”的情况严重。水利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激励惩罚体系导致无法有效的对预算进行控制和监督,久而久之,资金占有、挪用情况时有发生,预算执行力度缺失导致水利单位无法有效的调整预算,无法准确调整、分析预算中计划与实际产生的差距,长期以往,单位内部的成本很难得到控制。
(三)预算管理与部门之间缺乏联系
水利部门预算管理是联系水利各部门工作职责和服务社会的载体,水利单位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实现以水利单位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服务社会的终极目标,所以说,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很重要。但在实际中,预算管理工作缺乏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各部门之间工作职责很难归结在一起为社会服务,特别是部门目标和单位目标都达不到统一,在制定预算工作中没有必要的沟通和利益衔接。水利部门预算管理的工作人员只是注重本年度的预算是否超出既定指标,反而不清楚自身的职责是全水利单位的整体预算目标,缺乏预算战略目标的基础,甚至有人不理解什么战略目标,纸上谈兵的预算管理仅仅注重短期的目标是否得以实现,长期的企业目标却无人问津,导致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脱节,难以达到预算的真实目的。
(四)水利部门预算的绩效考评效果不明显
绩效考评的结果还需要灵活的结合水利部门预算管理的实践,合理有效的运用到预算编制中去,才可以实现水利部门预算管理的良性循环。预算管理工作的绩效考评体系不完善、考核方式不规范、制定的评价指标不合乎情理直接削减了各部门之间管理人员对预算工作的积极性,极大影响了水利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如果水利单位仅仅将绩效考评作为相关结果作档案资料而不对预算中支出资金做任何深思熟虑的判断,对绩效考评的结果难以产生实行性的束缚力,直接影响水利部门预算的准确性和成效。
三、水利部门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增强水利部门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预算管理要充分听取各个水利部门的意见,广泛的收集预算资料,充分调研、合理预算,并在水利的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完善、及时修改,使水利部门预算更加符合实情,确保预算准确性。同时,在预算管理工作中,水利单位要根据上年度的预算计划,综合分析预算的执行情况,充分掌握水利单位当年的业务活动和财政收支情况,分析去年预算工作中的失误点,结合实际情况来合理编制本年度的预算工作。从水利单位的长期目标来说,一定要以战略目标为预算管理的根本目标。换句话说,水利部门预算管理要针对水利建设的内部和外部两部分环境进行系统的科学分析、合理的严谨论证制定出符合经济市场的水利发展战略目标。
(二)增强水利预算管理的监管力度
预算管理的工作同样要注重执行和管理的监管力度。所以,水利单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完善的水利部门预算管理监管体系,不断修订水利部门预算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预算效果奖惩制度,遵循科学的预算管理流程。对水利单位的资金使用严格把关,对使用效益合理评价,重点监管水利部门预算的执行力,严格按照预算的计划来分配资金,同时,预算中什么地方该花、什么地方不该花、什么地方可以少花、什么地方必须多花等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预算还要有所体现。严格把关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保证单位内的各项开支,坚决杜绝挥霍浪费情况发生,对资金的使用实行全方位的多人监管保证。一句话总结,水利部门预算管理必须建立在一个公平公正、管理公开透明、多人监督管理的分位,在执行预算中,充分发挥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加强各部门之间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
首先,要提高水利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认知度,使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高度重视预算工作的编制。单位上下必须全员参与,从人员、组织、技术上予以大力的支持,全面开展水利部门预算管理的工作来提升水利单位经营管理能力和竞争力,以水利部门预算管理做为提高单位自身效益的长期任务。然后,水利单位要成立财务部门内部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组织水利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技术人员全员参与。最后,通过水利单位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达到全员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预算在编制、执行、监督管理和反馈的全部过程,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来分配水利单位资金的分配,避免单位内部无正当理由随意更改资金用途的情况发生,以此来保障水利单位资金配置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完善水利部门预算的绩效考评体系
根据2015年1月1日的《预算法》规定,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讲求绩效就是通过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起员工对预算的工作热忱和积极性。绩效考评体系是水利单位检验员工预算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程序。首先,要建立完整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考评制度一定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透明原则;水利单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程序,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工作中做得出色的员工予以奖励以资鼓励,对于工作中犯过重大过错的也要接受相应的处分;最后还要根据水利建设不同项目的不同特征,制定不同的奖励对象和奖励时机,选择最优的奖励组合方式来鼓舞员工的士气,从而,顺利推进水利部门预算管理工作,实现水利单位的预算管理目标和战略目标。
虽然实施的新《预算法》已经非常完善,但是水利企业再实际工作中的预算管理仍然问题重重,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和探究,也对目前水利部门对应的《预算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当前不仅需要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来推动国内水利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总体而言,水利部门预算管理的工作还需继续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很多,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获取各位专业学者对此领域的关注度来探讨有关解决水利部门预算管理问题的最优方案。
参考文献:
[1]周珊辉.预算管理在政府财政中的重要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2(11):10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管理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modern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as beyond doubt,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works, and ultimately to achiev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win-win situation. This paper start from understanding of this article from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management status,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in order to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n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status quo;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前言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仍处于粗放型管理阶段,没有系统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然而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切实相关,施工技术管理的粗放型不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如何提高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已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认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交叉综合应用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是指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标准与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装备、技术人才以及技术责任等等。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还停留在粗放型管理上,没有系统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单纯的依靠质量管理工作以及文件归档进行施工技术的管理。而且由于工程中标后的分包施工中,中标企业缺乏对分包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也使得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困难,影响了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开展。最终导致了施工技术管理实施不到位、粗放型管理影响了技术管理的实施,造成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不能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正常开展,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快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与研究,提高施工企业对技术管理的认识,促进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以此为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图纸会审。图纸会审是建筑工程施工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改进设计、完善项目建设、挖掘潜力,保证工程质量和顺利进行施工必不可少的环节。图纸会审前,必须进行图纸自审。接到单位或单项工程施工图后,首先要熟悉和审查图纸。
3.1.1施工图纸是否完整、齐全,图纸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设计方面宏观政策及各项法规、规范要求。
3.1.2图纸总说明与图纸设计在内容上是否保持一致,施工图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3.1.3建筑图与其相关的结构图在尺寸、标高和说明方面是否保持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构件与构件的支座交接几何尺寸是否有矛盾。
3.1.4熟悉该项目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掌握配套投产的先后次序和相互关系,审查设备安装图与其相配合的土建图纸在坐标、标高和尺寸上是否一致,土建施工的质量标准能否满足设备安装的工艺要求。
3.1.5基础设计或地基处理方案同建筑地点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是否一致,明确建筑物与地下构筑物、管线间的相互关系。
3.1.6掌握拟建工程的建筑和结构形式的特点,需要采用的新技术,复核主要承重结构或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对于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要审查现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建筑设备及加工定货有何特殊要求。
3.1.7图中的建筑、结构大样是否明确,窗间墙、门窗间墙是否符合砌筑模数。
3.1.8图中的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与水、电、动力安装要求相符。图纸会审结束后,由施工单位将会议纪要整理,并由施工、设计、建设单位、监理等单位签章,形成图纸会审纪录。图纸会审纪录是指导现场施工及工程决算的重要依据。
3.2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是确定施工项目各项工作的施工顺序和开竣工时间以及相互衔接关系的计划,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中心内容。它带动和联系着施工中的其他工作,从而把整个施工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安排施工进度时,要注意:
3.2.1根据已确定的施工方案及总流水线来安排最佳进度。
3.2.2在进线上应看到每根线所体现出控制性的工程进展、程序,分部工程之间、分包单位之间的流水搭接、流水方向,同时,也体现出完成这一工程中某一重要工序所采取的施工工艺措施方案。
3.2.3编制短期(月、旬)实施性作业计划,来调整和平衡施工进度。
3.3施工过程。建筑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主要有技术交底、技术监督、质量问题的处理、施工原始资料的收集及竣工资料的整理等。
3.3.1技术交底就是向施工管理人员及工人交待施工技术与组织问题的一项工作,必须以制度的形式予以规定。应在单位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之前进行。其目的是使接受交底者了解施工任务的特点、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技术组织、安全措施、控制消耗、规范要求、质量标准等内容,以及特殊、复杂工程或新结构、新工艺的特殊要求。技术监督就是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在具体施工时随时观察队组的操作,督促、指导队组按图、按规范施工。严格把关,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做好施工原始资料的记录,签证及保管工作。
3.3.2质量问题的处理工作就是根据所出现的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召集各方有关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方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得到有关方面许可后将处理方案付诸实施。并将分析出的质量问题原因通报项目有关人员,以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3.3.3施工原始资料的记录、签证、收集及保管,技术资料是反映工程内在质量与管理水平的主要凭证,要求真实反映和记录施工过程,并将其按照要求分类分项整理归档,送设计、监理、质检、地质勘察等单位审查登记,竣工结算资料是工程结算的依据,所以要严格审核各种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要严格审核工程量,作为工程交工及决算资料。
4结论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过程的各项工艺技术参数,达到质量预控目的,以此降低企业质量通病治理的成本,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同时科学的技术管理工作促进了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快自身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高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俊.浅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J].中国新产品新技术.2011,3:264.
[2] 叶有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中华建设.2011,6:124-125.
[3] 花艳利.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民营科技.2011,2:188.
[4] 吴幼琴.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118.
[5] 潘炎堂.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