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20:5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训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丁承学 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与式如果下属具有完成任务的能力,但没有足够的积极性,那么管理者就让下属共同参与决策,管理者着重给下属以支持及其内部的协调沟通,授权式如果下属既有能力又愿意做事,那么管理者几乎不加指点,而由下属自己独立地开展工作,完成任务。仿效企业中4种不同的管理方法,文科课程的实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态度等的不同而分别采取类似的4种实训教学方法:命令控制式、说服引导式、参与沟通式、授权独创式。
对这类学生的行为要适当加以规范和控制,“放飞”组。这类小组由那些基础较好、能力强,且学习积极主动和自觉的学生组成,是让教师比较放心,教师可以让其自由“飞翔”,争取达到最高目标的组。提出实训课题、任务要想不让实训流于形式,达到预期目标,实训任务就应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情况是:一方面,他们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对未知的东西、知识等有比较强烈的探求欲望,对所学知识的趣味性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他们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对市场比较陌生。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这些特征,在实训教学中就要把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和当前的热点问题与实训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提出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实训任务。同时,实训任务又要有一定的难度,以便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创新空间,让那些能力强的学生有自由发挥的天地,以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如此,笔者提出了几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实训课题。一类是与学生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的课题。如:高校食堂饭菜价格上涨情况调查,大学生生活费用调查,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等。这些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有兴趣也比较了解,因此有利于学生进行调查实践。二类是学校周围的商业街调查。如:小饭店、水果店、服装店等情况的调查。这类调查的难度有所加大。三类是有关企业及产品方面的市场调查,如:手机市场、数码相机市场、计算机市场等。这类调查的难度及范围虽然进一步扩大了,但仍然在大学生比较熟悉的领域内。依据“师生关系”,组织管理学生实训按照前面讨论的“师生关系”及所分的4类学生实训小组,笔者以“管理者”的身份,象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管理一样,对不同实训小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实训组织与管理。1.对于“棘手”组,采取“命令控制”方式。首先,让学生选择第一类实训课题;其次,对调查中如何确定调查主题、如何选择调查对象、应该采用哪些调查方法、怎样收集资料和数据等做出详细而具体的规定,要求这些学生完全按照教师设定的调查步骤一步步去做,并对学生的调查过程进行较严密的监督和控制。这样,保证他们完成最基本的实训任务就行了。2.对于“可塑”组,采取“说服引导”方式。一方面,根据他们的情况,让他们选择第一类实训课题;同时,对调查的内容、过程、步骤进行较详细具体的指导和安排,以使这些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另一方面,给这些学生以鼓励和支持,促使他们树立起完成实训任务的信心,力求达到较满意的实训目标。3.对于“规制”组,采取“参与沟通”方式。在实训课题上,由学生从第二、第三类中自由选择;对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具体的调查安排和实施等不做详细具体的规定,只在一些关键、易错的方面或问题处对学生稍加点拨、指引。但是,对这组学生在实训各阶段中的行为则加以较严密的监督和控制,防止学生们偷懒、应付差事或偷工减料等。4.对于“放飞”组,采取“授权独创”方式。建议他们选择第三类难度较大、具有较强挑战性的实训课题,并对实训目标提出更高要求,以便能够更大地提升学生的能力。而对于调查内容、方法、过程、步骤等则一概不进行干预,完全由学生们自己独立地去设计、探索、实施。学生在调查中遇到较难的问题,也只给予启发、点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出他们的综合能力、独立创新精神,从而达到理想的实训目标。按照上述方法组织实训,学生各实训小组从事实训课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加上学生的态度、能力各异,所以各实训小组调查的起点、路径、过程就不同,有些仅是调查表面现象,有些则通过表面现象去深入了解问题的实质;有些选择的调查方法比较正确、走的弯路较少,有些则相反。由此,学生们在调查中遇到的、或发现的问题不同,教师给予的指导也不同,从而使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各异,进而搜集到的资料的数量、质量、类型及搜集资料的费用、时间等就不同,得出的调查结论及建议的水平高低相差较大,比较符合各实训小组的实际情况。
基于“师生关系”的实训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实训组织与管理。笔者对所任教的几个班的学生实行了为期一学年的此类实训教学,效果良好。一是所有学生全部达到了基本的教学目标,没有挂科现象。尤其是“棘手”组学生,在其它很多课程中是挂科的,此课程没有挂科。二是不同的学生各有所得:“棘手”组学生考核合格,心满意足;“可塑”组学生小有所获,信心增加;“规制”组学生虽受到适度制约,但在一定范围内体验到了自己安排实训过程的乐趣;“放飞”组学生则感受到了独立自主、自我控制、自我提高的学习方式带来的好处,因此是皆大欢喜。
篇2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全日制二年级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共58名,均为女性。
1.2方法
(1)教学设计:课前根据模拟实训内容设计案例,按照时间顺序,将病史资料以叙事的方式编写成故事。故事分为开幕和事件推进两个阶段,通过情节转折将两个阶段联系起来。故事的开幕阶段中除了病史信息外,必须包含下列要素:①实施健康评估场所的基本信息。②评估对象的社会医疗保险信息及相关卫生政策。③评估对象重要的社会和家庭关系,实施家庭照护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和态度。情节转折内容可为下列任何一项事件:①评估对象病情发生变化。②评估对象有生理需求,如饮水、如厕、变化、吸氧等。③评估对象家人对评估提出异议或询问医疗服务相关问题。④其他医疗护理合作者因工作问题干扰评估过程。⑤其他病人及其家属干扰评估过程。(2)实施步骤:学生训练前,教师展示案例的开幕阶段,接着在没有任何情节转折的情况下演示整体健康评估的操作流程、方法。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训练。最后,任意选择1名学生在整个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完成整体的健康评估,同时要处理事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情节转折内容中的非病人角色由临床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由学生扮演。教师针对标准化病人的表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同时和学生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或经历。(3)结果评价:课程结束后向58位学生发放“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测评表”,收回有效测评表58份,有效测评表回收率为100%。学期结束前进行模拟案例的实践性考核。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考核项目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分析
选择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分项评价结果。计算各个分项分值,统计满意率。在课堂教学质量满意度评价中,教学内容得分高于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得分(P<0.05)。
2.2模拟实训课考核成绩分析
选择考核项目中整体健康评估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医护沟通能力、临床应变能力进行统计分析。医护沟通能力、整体健康评估能力、护患沟通能力优于临床应变能力(P<0.05)。
3讨论
3.1情景结合案例教学可丰富课程内涵、提高学生能力
本次研究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课外信息的能力设计案例中的情节转折,情节转折除了包含上述要素外,还具有趣味性、戏剧性,可提高学生对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工作时面临的挑战,正确认识自身在健康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和功能。本研究以病史为基础,通过穿插不可预见的事件,使课堂场景类似于真实的临床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将卫生政策、伦理、社会家庭、工作关系等因素融入案例中,更能真实地反映现代护理实践的复杂性,利于学生认识临床工作的多样性。这种包含了多元素的案例和情景教学的设计,促进了课程的内涵建设。通过训练,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虽然各项能力培养的结果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总体均分高于75分。66%及以上的学生医护沟通能力、整体健康评估能力达到优良(≥80分),55%的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达到优良,47%的学生临床应变能力达到优良,学生的不及格率也很低。
3.2情景结合案例教学可以弥补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交互式的人机互动体格检查教学系统在我国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但该系统不能提供学生与病人的沟通机会,也没有社会、心理评估训练模块,故达不到培养学生整体护理评估能力的教学目标。另外,非医学专业人员扮演的标准化病人由于其培训困难、使用成本高等原因,目前在健康评估的日常模拟实训教学中普及推广困难,而情景结合案例教学可以弥补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3.3情景结合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可由学生、临床教师共同扮演
本研究中的标准化病人由学生扮演,情节转折中的非病人角色则由临床教师扮演。笔者认为,临床教师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历,对各种不可预见的事件均有一定的处理经验,而且可明确教学目标、训练内容,因此,能够非常好地掌控事件的发展。
3.4情景结合案例教学符合当代医疗卫生和谐环境建设及法制化的发展趋势
篇3
电子专业技能训练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课程,这一专业课的重要性也跟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而与日俱增。为了适应时展的需求,开展实训教学成为了电子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从而培养出重视理论、强于实践、喜爱创新的综合性人才。
二、现状
就目前而言,我国技工学校在实训教学方面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教学内容、方法的落后,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中,普遍的知识都是以理论性为主,而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显然也不够。另外,就教学内容来说,笔者认为内容的更新较缓慢,多少年来依旧是那些陈旧的知识;二是实验课程的设备落后,近年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在改善技工学校教学环境和硬件设施方面进行了改善。但就实验设备而言,大多数技工学校使用的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仪器,在使用上也远远没有达到“一人一仪器”的标准。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就目前在我国技工校中,实训教学的设备水平还相对较低,在实训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教学理念、方法、模式、实验设备等各方面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三、实训教学中突出的问题
1.缺乏新意的教学模式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大多数技工学校在实训教学中,基本都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主体,学生充当“听众”,理论知识“填鸭式”的灌输,这样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学习知识以及操作实践。虽然在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学生通过理论知识来掌握一些基础技能,但理论知识是死的,学生只有“硬搬硬套”,不具备灵活性,更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落伍的实训设备当前,我国大多数技工学校都存在实训资金缺乏的难题。因此,大多数技工学校实训教学的设备比较落后,有些设备甚至有着因为老化严重而无法运行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但影响着学生实训课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操作实践的能力提升,还让学生在学习中很难了解到电子技术的前沿发展情况。
3.脱离现实的教学内容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电子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所有电子技术下生产的产品更新换代也很快,可以说教学的内容已经无法跟上电子技术发展的节奏。在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以已经过时的观念或者已经用不上的技术来开展实训教学,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久而久之,在这种学习环境中的学生会导致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后果,跟不上社会发展,甚至会影响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
四、改善实训教学的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转变传统始终依赖着单一的课本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跟随全球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时刻转变教学的观念。精心的设计实训教学内容,缩短理论讲授时间、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形成一种以专业理论为基础,以专业技能为重点的教学观念。在实训教学中重点培训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另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跟随时代的发展,贴合实际,从而有选择性的开展专业实训课程。同时对教学的内容不易过于高深,也不易过于简单,应该保持适当的难度。这样,学生才会保持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
2.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改变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对于知识的灌输,由静态灌输转换为动态灌输,充分利用电子仿真软件,这让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不但减少了教师浪费在黑板板书的时间,还有效的增强了感染力,拓展了知识面,并保证了授课内容的连续性,还节约了实训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对轻松了很多,学习的兴趣也随着增加,从而提高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
3.“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现讲理论,再来进行实训。而对于比较抽象、单一、乏味的电子专业来说,如果教师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许有一部分学生会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就掉了队,实训起来更毫无作为。针对目前技工学校学生年龄特点,他们形象思维的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实训过程、结果的直观性可以帮助学生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加深印象。。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例1:学生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这一课程中,就“利用晶体管输出特性的曲线来设置电路的静态工作“这一部分内容而言显得很复杂、很抽象。而这一部分又恰恰在整个《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前一部分,学生电子电路的理论知识还略显贫乏,而又没有真正的接触过实际的电子设备,在这个时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显得特别困难。这时如果在《电子专业技能训练》课程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我们会让学生先来制作一个相对简单、放大了的电路,然后利用示波器来观察波形,学生会在示波器下看到正常的波形和工作点设置不当的波形的区别,从而来让学生了解静态工作点的意义。
例2:如《电子专业技能训练》这一课程。对于《半导体收音机安装调试》这一课题来说,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独自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根据设计好的课题方案,这种实训课题通常维持1周的时间,其内容包括了:电路的安装和调试、技术说明书编写以及考核三个部分。在实训课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自身所学知识独自的进行电路的设计、制作。而实训的过程可以大致设置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教师介绍这次实训的目的、要求以及目标,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实训课题的认识,对目标任务的明确;第二阶段是对电路图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讲解,通过分解半导体收音机项目的制作,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电路的工作原理,复习并牢固掌握在理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第三阶段是通过半导体收音机的套件来对照电路图,从而达到识别每个元件的效果;第四阶段是整机的统调,首先对中频通道进行调节(有条件的话可以利用高频信信号器来配合毫伏表进行调节,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电台广播来进行调节),其次对收频率的范围进行调节,使其能够达到接收整个中波段;第五个阶段就是对实训课程的考核,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实训成果等对学生进行考核,以此来确保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通过了这样的实训课程,不仅可以牢固的掌握模拟电子线路工作的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还能通过这些原理、方法对实际的电子线路的系统进行设计,有效的训练了学生对计算机软件“EWB”的仿真技术以及辅助设计的正确使用,不但培养了学生对仪器、仪表、组装、调试、焊接的正确运用,还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编写技术说明书、维修小型电子装置等的能力。相信,这样一周的实训课程,不会给学生带来以往的枯燥,通过自己独自的设计,不但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掌握,还享受到了设计成功后的喜悦之情,这样的实训教学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认知感。
五、结束语
篇4
职业教育就是通过就业为目的,将能力视作本位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加快学生提高就业能力,让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能够较快的将学生角色转变成员工角色,并能够顺利完成各自岗位的任务。而对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来讲,就不可以只探讨理论,而是要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充分的实践。在学校时,有许多学生的成绩非常优越,可是在毕业后却迟迟找不到工作。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可是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学生对专业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岗位的经验严重缺乏。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因为真实的会计岗位牵涉到企业很多商业机密、行政机密等,而且会计岗位自身就不需要较多人员。面对普通的企业来讲,会计部门所建立的会计岗位少的只有一人,多的也就十多个人,无法同其他基层生产部门以及销售部门相比,办公室少的就会集中到一个大的写字间,多的也仅仅是2到3间办公室的状态,所以,即便企业创建实训基地,一次也只可以容纳几名学生进行实践,而无法将学校每届如此多的学生都进行培训。所以学生的实际工作实践也受到了局限。为了让学生建立职业能力,学校在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上担负着较重的职责。
会计院校实训基地的创建是为了便于学生进行实践,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实训教学软件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可以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当中,给学生以及职业岗位提供了零距离的接触机会。可是会计专业的实训软件的设计更加具备现实性意义,由于会计自身就是一个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工种,企业在对会计人员招聘时,会要求最少要具备3年左右的相关经验,这样的经验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给予的,只有透过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软件或者同企业进行合作,才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工作经验,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几率。所以,会计专业学校对于实训教学软件的设计变成了当前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中的首要问题,怎样建设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基地以及教学方式变成了所有问题中最主要的问题。
二、会计实训教学软件在进行前的筹备
1.提高专业师资团队的素质
会计实训教学软件需要通过老师在进行相应会计相关课程的传授之后,通过会计实训教学软件,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这要通过老师实现对班级进行相应的设置,通过学生所要实训的内容,并且通过当前软件进行简易的二次研发,适时制定出一些较为符合学生真实情况的实训题目。这不但需要老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还要了解软件研发以及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操作方式。
2.会计实训设施的配备
会计实训教学软件和相匹配的网络机房,成为了进行会计实训软件教学的必备条件。当前,会计实训教学软件泛滥,老师一定要结合资金和教学所需,通过对当前的市场进行考察,选择性价比较高、售后服务较好的软件企业。因为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变化较快,要尽可能选择免费提供软件升级、售后服务迅速、信誉良好的软件企业,并将其成为学校会计实训教学的软件。如果资金充足,就可以把会计实训软件教学设置到模拟实训教学的场景当中,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3.设定相匹配的教学管理制度
会计实训教学软件能够将老师的工作量有效降低。可是,同样需要具备较为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当前任课老师的行为进行规范。老师在传授课程当中,要加强讲解学生较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及时通过会计实训教学软件体现出学生真是的实训情况,并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适时建立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篇5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6)
实训教学是面对非真实患者的情况下,在中医诊断实训室里通过各种手段,模拟望、闻、问、切等诊查手段及中医诊断的辨证思维,最后形成诊断的模拟训练。包括从中医“诊”到“断”的整个完整过程。
1实训教学模式的内容设计
1.1实训教学模式的目的实训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感受临床氛围,掌握四诊方法的运用,掌握中医的辨证思维。其目的具有双面性,一是针对枯燥的教学方式,达到非教学目的,二是利用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达到或超过预期的教学目的。非教学目的指的是老师或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角色,并实际进行交流。教学目的是通过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获知患者病情,通过分析,最后得出诊断结果。
1.2实训教学模式的步骤实训教学操作有系统的运行过程及步骤。教师要事先布置内容,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并全程进行参与。学生要在明确的教学任务指引下,主动探究摸索,寻求问题,发现问题,完成任务。教师及时总结分析,指出不足之处,逐步加以改进。如在问诊方面,首先要求学生背诵张景岳“十问歌”,熟记问诊内容和问诊顺序,按主诉、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的顺序询问,使学生问诊时内容不至于遗漏。其次,要求学生问诊时突出中医的辨证观,边问边辨,边辨边问,充分运用和发挥中医辨证思维方法。
1.3实训教学模式的角色分配在实训课上,通常由教师事先选出典型病例,并扮演患者角色,同时教师也是实训教学监控者和指导者。学生则担任医生。过程要分组进行,可以根据学生的人数,每10人一组,每组又分两个小组,分别扮演病人、医生。扮演病人的5人中,选出1人做为就诊者,其他4人为陪诊者共同做出就诊内容的设计;扮演医生的5人中选出1人做为出诊的主治医生,而其他人参与其诊断的全过程。病人就诊后,给医生20min时间询问病情、讨论并写好病历内容。最后双方将各自内容做一比较、讨论,老师给予适当点评。在模拟情景过程中要接近于临床真实,比如,扮演患者时,在回答学生的问诊尽量使用真实患者的语言,并尽量展现临床上可能见到的不同类型的患者。
2实训教学模式的启示
2.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情绪,只是对概念进行死记硬背,缺乏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的运用了。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模式具有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相结合的特点:学生在复杂的临床实训环境中,不仅能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强化记忆,还可以对各部分所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具体应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协作、讨论也更有利于学生对原有的知识结构加以修改或重建。
2.2变理论传授为临床实践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掌握理论、锻炼思维、提高技能,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能力,较之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更贴近临床。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也突破了临床见习中一味的让学生看。如在脉诊模拟训练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脉诊方面的知识,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问诊、全身望诊等所学知识对脉象可能反映的问题进行逐一地确认和排除,进而确立诊断意向。因此,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能够弥补单纯理论教学和见习的不足,更适应现代中医教育的要求。
2.3规范学生技能操作能够避免部分临床医师在中医带教方面的不规范。通过教师的规范教学和不断的实训强化,保证学生正确掌握中医临床技能与操作,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语文;教育;口才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131-02
语文知识重在积累,想要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而贵在平时的训练。本人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了一些心得,在此,谈谈自己一点浅见。
1 口才训练的必要与紧迫
1.1 从社会发展需求看,口才训练“势在必得”:我们的学生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社会上各行各业,哪不需要口才?就是汽车售票员,商场营业员、宾馆服务员也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当今社会,人们已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口才的重要,口才对于某些人来说,已经直接影响到其事业,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口才。那么,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对口才能力的培养给予重视。从社会需求上看,口才的训练与培养“势在必得”。
1.2 从语文教学的目标看,口才训练“义不容辞”: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是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重视读写能力而忽视听说方面能力。一线教师并非不知道口才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将来踏上社会后的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迫于考试的压力,迫于升学率的压力,不得不违心地引导学生抠字句背解释,把许多能力的训练挤出了语文课堂教学。现在,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把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必须在语文课中还它一席之地。这是一线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3 从学生的基础看,加强口才训练“迫在眉睫”:在高中实践教育教学中,从接触的学生情况看,大多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不尽如人意。进入高中的学生,目标始终瞄准高考,而高考只有笔试没有口试。学生们整天埋头于练习卷,语文课上忙于听分析记答案做试卷,忙于记答题技巧,金口不开的时候居多,而且高中生相对初中生来说,心理上更趋于成熟也更趋于封闭,课堂上愿意主动举手发言的已经不多。即使老师点名,也是为回答而回答。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还很弱。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口才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任务,这是社会对跨世纪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2 口才训练中的目标与关键环节
2.1 普通话语音训练:在口才训练中进行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演讲是一个人讲,众人听,演讲者的发音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听众的理解是否正确。不仅演讲是这样,其他的口才表述亦如此,特别是在一些庄重严肃的场合,使用方言或带有严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会大大影响其效果。在口才训练中加强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2.2 心理素质训练:刘伯奎先生在《青年口才训练系统》中说到,“在口才训练系统中,有两个举足轻重的环节:一为思维环节,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此人口才水平的高低;一为心理素质环节,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决定了人们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应有的显现。”
我们先来谈心理素质环节。在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相对于书面考试与比赛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口语考试与比赛中尤为重要。
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提高心理素质呢,一般说来,越怕当众说话越要锻炼当众说话,只有在反复的锻炼中才能克服紧张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永远开不了口就永远怕开口,只有多讲多练才能从“不敢讲”到“不怕讲”。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时注意唤起他们的自信与勇气,特别是对那些还未迈出“第一步”的学生,我们更注意鼓励他们抓住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不让他们站在岸边看别人游泳,永远站在岸边就永远怕水,这时候我们必须伸出热情之手把他们拉下水,只有下了水才能不怕水,只有通过当众说话才能克服害怕当众说话的心理,加强口才训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2.3 思维训练:口才训练系统中的另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是思维环节,思维训练也是口才训练中重要的一步。从心理学原理看,思维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着的,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活动的结果,那么,思维如果不敏捷不清晰不严密,语言的表达也就不可能流畅清楚,很难想象,一个思维迟钝而又混乱的人,能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又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由此看来,“口才表述水平的高低与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口才表述水平的提高,其实取决于表述者思维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我们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很大程度上应是思维的训练。我们知道,相对于书面表述来说,口语表达对思维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即兴说话,对思维的要求尤其高,书面表述可以思前想后,想好了再写,写了后面的还可以再修改前面的;而口语表达则是边想边说,说前面时就得想着后面的,这就要求表述者有极敏捷极清晰的思维。我们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篇7
对于校方来说,广告比赛不等同于其他的学科竞赛,它是完成实践教学的一种良好的手段,其节省了实训的投入,扩大了实训的范围,无论从精力和能力以及资金方面,其投入与收益比是众多实训手段中较高的形式。校方如能高度重视,将其纳入规范的教学体系,甚至形成课程或项目,除了可以更广泛地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也可以避免因制作经费不足限制学生的创意的充分发挥。在“前期”投入一定的资金而非在“赛后”进行奖励和报销,是保证“广告比赛”成为“以赛代训”的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条件。参赛需要报名费,制作需要道具、布景、拍摄、打印等费用,虽然制作经费不多,但对于学生来说,承担有一定困难,而作品数量较多,老师垫付也有一定难度。所以有的学生因此忘而却步放弃比赛,也有学生选择制作经费较少的形式表现或较廉价的制作手法,如将动态的变成静态的,将视频广告制作成平面或文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效果,甚至使创意完全得不到展现。从而也使实训内容,技能训练变成了空谈。而“投入”的另一层含义是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实训过程除了专业课的老师作为课堂“借题”讲解的主题外,需要专业研究方向不同的指导老师共同协作,承担相应的环节实训,特别是专人专责承担相应的管理协调工作,而非各位老师分散作业,各自为政,随机指导,使实训变得不规范,不专业,也不能达到目的。
二、“实训”的流程管理与控制
“以赛代训”是广告专业的综合实训项目,是对学生的广告调查、广告策略、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和广告设计以及影视广告制作的全面综合运用。其过程需要实行流程的管理与全程控制,才能避免学生盲目而没有方向地创作,仅仅是完成了创作而没有通过参与作业流程,达到实训的目的。实训的流程有中有六个主要的阶段(如图示),从调查研究阶段开始到总结评估阶段,各个时段应有不同的实训目标,有不同的实训内容和侧重点,有步骤,有条理,综合全面的进行流程的管理和控制,使学生规范、系统的接受实训,在各个环节中体验广告公司真实项目的操作流程和作业方法,体验团队合作和分工协作,体验由指导老师模拟的美术指导与创意总监指挥下的完成广告的创意与制作的全过程,直至比稿和中。
三、明确“教——学”定位和职责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教学隐性知识管理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就培养模式而言,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实训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训教学的主耍目的是通过在真实或仿真的情境中进行反复训练的活动.试图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技能.从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目前,关于高职实训教学的研究尽管已比较丰富.但主要集中在诸如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教材的编写、实训师资的培养等显在层面.对于更深层面的研究则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之一即是以显性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媒介.忽视隐性知识的潜在影响.从而导致实训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我们必须明晰隐性知识管理的价值并通过适当的路径实现这种价值。
一、隐性知识的内涵和特点
知识观是隐藏在学习与教学理念后面的基础高职实训教学应当秉持怎样的知识观?实践表明,基于完全显性知识的授受只能部分达成实训教学目标。在此背景之下.隐性知识及其管理进入高职实训教学理论研究的视野关于隐性知识的研究.始于英国科学家、思想家迈克尔.波兰尼,随后陆续有更多学者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波兰尼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中首次明确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他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是可以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知识,即所谓显性知识;另外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被系统表述的。即所谓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在量上远超忡知以,以至于可以将显性知识比喻成隐性知识海洋包同着的几座岛屿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并存的诸多情境巾,隐性知识居于知识体系的内核。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处于知识连续体上的两极.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具有一系列特点。第一.隐性知识难以通过符号作出逻辑的阐释,是一种“不清晰的知识”.这种知识一般零散地存在,具有浓厚的个人性和情境性第二.隐性知识的拥有者与使用者既然对知识不能清晰地加以表达.则这种知识也不能象显性知识一样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和分享,因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第三.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还处在尚未编码的状态,缺少逻辑推理的基础.不能依靠理性过程对隐性知识作出批判和反思。此时.隐性知识更多地依赖个体的技巧、习惯、信念等形式来表征。从类型来看.隐性知识可分为隐性的“陈述性知识”即狭义的知识和隐性的“程序性知识”即通常所讲的技能。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作为实践性环节在内容上无疑同时包含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就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而言.隐性知识党内在地依附于实训教师。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秤大量地运用显性知识。然而.实训内容主要是一定的技能.它属于广义知识领域所指称的“程序性知识”.这种知识并不能全部清晰地表达。因而“不可言传”。其次,学生通过实训也必然形成己关于实训学习的信念、习惯,乃至于技巧,这也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因此,隐性知识分布在不同的主休之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实现主体际的流动就单个仁体而言,隐性知识既包括个体自我形成的隐性知识,同时还包括通过流动共享等途径获取的隐性知识。
二、隐性知识管理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价值
在重视知识管理的背景下,所谓隐知识竹理就是重视隐性知识的价依,通过有效途径使隐知识的生产过程高效化,并且为隐性知识的流动、共享、创新与应用提供良好的内外部条件〔、实训教学对隐性知识的忽视并不意味着隐性知识不起作川,事实上隐性知识能够自发地对实训教学产生影响,甚至是产生阻碍或干扰的影响。隐性知识存在于学生实训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大量存在的隐性知识,不仅是实训教学的目的,也是实训教学成功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承认隐性知识管理的价值。
(一)促进实训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主导者,同时也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教师作为专业化的职业,首先是因为教师个体中存贮着知识,其中包括大量隐性知识。实训教学单凭显性知识的传递不能完全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实训技能是难以用明晰的语言尽善尽美地表达的。另一方面,显性知识的传递只有通过隐性知识的参与才能获得成功。挖掘存在于教师个体中的隐性知识是促进实训教学资源增长的基础。因此,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提升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对隐性知识的把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
(二)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的发展从横向分析有认知、情意、审美等方面的发展;从纵向分析,不仅指学生当下的发展,更是指学生未来的、终身的发展,是学生未来的适应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接受挑战并改造环境的能力的发展,即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实训教学不只是为学生获得暂时性、固定化的某种职业技能.而是有着更为宽泛的目标。实训教学对学生技能的强化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一定模式的固化,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创新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此时,隐性知识会扮演玉要的角色)学生不仅要学习已经格式化、系统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更要探索和学习处于隐性状态的知识〕从隐性知识的角度进行实训教学,引睁学生从关注自身的隐性知识开始,学会自我反思和自主成长,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对于提高学生在实训时的体悟水平产生较好效果。
(三)促进实训教学的组织管理改革
隐性知识能否高效流动、共享、创新与运用是关涉实训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实训教学中“知识管理’,概念的引人,能够将分散的个性化的知识整合成有机的组织知识体系。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形成实训共同体,通过隐性知识管理可以充分实现实训共同体的知识资源的整合、发展、共享和增值。在高职实训教学中,不同特点的学生具有个性化需求和表现。因为,学生个休的隐性知识不仅促进自身显性知识的提升,同时还可以成为公共资源,实现共享。同时,学生个人也在不断学习和吸收实训共同体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他人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即显性知识又内化为学生个人的隐性知识。在这个意义上,进行实训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是先决条件。
三、隐性知识管理的路径建构
隐性知识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隐性知识很难通过训练这种正规的形式进行传承。因此,隐性知识管理主要取向不外乎是:个体自身积累隐性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增长;主体际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个体隐性知识的积累必然导致成为“知识源”而主体际的交流与共享也会促进各个不同主体的隐性
知识的积累。
(一)教师对话教学方式的实现
高职重视实践实训教学就必然要求关注隐性知识对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学过程是传递、掌握和批判显性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得到检讨、修正和应用的过程。教师在观念上必须承认教学中大量隐性知识的客观存在,从而改变自己只是一个显性知识“传递者’,的观念。通常的实训片面强调实践技能的示范与模仿,但由于隐性知识的不清晰性,教师应该使实训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双方之间真诚的、自由的对话过程。对话是师生双方基于理解的视界融合,在问与答的辩证过程中,对话双方深化自己对知识或问题的理解,能够揭示出更多的东西。正是在对话这种语言形式中,双方构成真正平等的关系,相互尊重与包容,真诚接纳与分享,每一个人缄默的认识立场、观点或模式才能得以充分的显现,从而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所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检讨、修正、批判或利用。缺乏对话的教学,师生双方既不可能认识和理解他人的也不可能认识和理解自己的隐性知识。
(二)实训教学考评方法的变革
实训教学考评要超越基于显性知识的评价方式,首先合理选择评价目标。除分析常规的实训报告、实训总结外,从隐性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教师还应分析学生的隐性知识对于他们理解与解决问题的影响。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逸事记录作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标志,分析其成功与不足。在阶段实训完成后,要指导学生撰写反思札记、实训叙事,并对其进行质化或量化的评定。教学考评方式的核心是将学生已有隐性知识外化,以便于评价者对学生进行评定。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互评与自评显得尤为必要。通过互评学生可以亲历评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掌握评价的标准,既有利于自评,也无形中使学生个体实训学习自觉收敛于教学目标。学生的自评不仅使实训教师减轻工作负荷,同时也是学生个体实现自我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三)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的创设
知识的共享,能够为新知识的创造、开发和运用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知识生命力的焕发离不开共享过程,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上的隐性知识更是如此。然而我们应当看到,隐性知识的共享机制并不是自发形成的,常有两种倾向阻碍共享的实现:隐性知识的所有者有时并不愿意将自己的知识与人共享;相反,并非所有人愿意接受别人尚不能“明言”的知识并加以运用〕因此,在实训教学的组织过程中,除倡导对话教学方式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促进学:有意识地对自己的隐性知识加以反省,井月川几富形象的语言把自己的隐性知识尽,能地表达出来尤其是分散在不同实训环竹或岗位的学生往往拥有更多的关于具体环节或岗位的隐性知识,这种交流,.丁以扩大隐性知识发挥作川的范。
篇9
[关键词] 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2-0107-03
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寻求教师培养新模式,是当前高师院校改革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加强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就成为提升师范生从教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 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对实训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不少人对实训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将实训教学等同于教学技能训练。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源自偏狭的教学观念。该教学观念认为教学就是由各项教学技能有机组合而成,而教学技能则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而获得。如此,当教学技能熟练到自动化时,个体自然就能够学会教学。该教学观是受教学的技能或能力范式思想影响的结果。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地方,因为学会教学的确离不开必要的通过训练获得教学技能或能力的成分。加之在实践中它又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因而,这种观点拥有众多的支持者。微格教学实际上就是这种观点支持下的产物,它到现在仍然对师范生形成一定的教学技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将实训教学狭隘地理解为技能的简单训练和叠加,本身又忽视了教学的复杂性。况且,除了教学技能之外,教学还包含有知识、智能、情感等因素,这些因素在教学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把实训教学视为一种技能训练的观点,在本质上受到了工具理性的影响。在这里,人成为了教学的手段、成了被训练的工具,和动物无异。但实际上,由于教学实训者和教学对象都是人,因而实训教学在本质上不是一种等同于人与动物间的训练和被训练,而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和对话的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学的双方都因为这种活动而得到知识上、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将实训教学简化为教学技能训练的观点,既是对是实训教学内涵的窄化,又是对教学本质的误读。
2 实训教学模式单一固化
众所周知,理论与实践并重是学科教学论的显著特点。把握学科教学规律,用以解释和指导学科教学实践是学科教学论的旨归。但是由于人们错误地将实训教学等同于教学技能训练,忽视了实训教学过程中其所具有的理论知识的意义建构功能,从而人为割裂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间的有效融合。具体表现为:在教学的前半部分进行专门的理论讲授,而后半部分通常是教学技能训练。这一教学形态已经成为多数学科教学论教师在教学中所遵循的固定的模式。这一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未能有效地整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更重要的是它还造成了师范生对教学理论的误解。在师范生经历了教学实践的复杂和多变之后,逐渐发现教学理论并不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灵丹妙药时,就会对先前所学的教学理论产生困惑、怀疑。继而,他们可能会对学科教学理论产生抵触,甚至得出“理论无用论”的结论,认为教学仅仅就是教学技能的不断熟练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与教学理论无涉。这种错误的认识将进一步强化他们对教学的错误理解,影响他们对现实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入认识,使其陷入眼前错综复杂的教育教学现象和问题的泥沼中难以自拔,并进一步阻碍了他们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
3 实训教学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完善
从评价的主体看,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的评价主体是教师,他者评价和师范生自我评价在教学中所占比例较少。以学科教学论教师为主体的评价,虽然必不可少,但却未必全面,因为缺少了其他人的声音,尤其是缺少了教学实践主体――师范生自我的评价,这就使得师范生失去了全面反思自身教学优点和不足的绝佳机会。这对于师范生的专业成长自然是不利的。而且,这种以教师为主体而实践主体置身事外的评价,会影响到师范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这一点已为多个学科教学论教师的教学实践所证实。
从评价的方式上看,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体现在师范生教学实践之后教师的点评和打分上,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这种教学过程结束后的评价方式,是一种事后的评价,是一种目标取向的评价思路,其所测量的许多内容是被分割的知识片断,难以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更难以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心智、价值观念等综合职业素质方面的能力。”
从评价的内容上看,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所掌握的学科知识,换句话说,它仅仅考察的是师范生对学科知识理解的精确度和对教学技能掌握的娴熟度,而对师范生职业生涯发展同样重要的职业态度、职业信念、职业道德、意志品质和个人价值观等关注不够,因而评价的内容缺乏全面性。
4 实训教学软硬件条件存在不足
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上的保障和智力上的支持。就此而言,当前实训教学软硬件条件主要存在三方面不足: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实训教材的匮乏和实训教学硬件条件差等。
首先,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就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而言,这里所说的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既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还熟悉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拥有较为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学科教学论的教师。学科教学论教师的构成主要有三种类型: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毕业的硕博士、学科专业教师以及经验丰富的中学教师。经过数年的高师教师队伍建设之后,目前学科教学论教师队伍主要以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毕业的硕博士为主。相比较而言,这一教师队伍的学历普遍较高,拥有着较为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但是他们比较缺乏中学学科教学知识。这样,他们就难以胜任对以实践性为典型特征的实训教学的有效指导。
其次,实训教材严重匮乏。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中联系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纽带。从目前的情况看,学科教学论实训教材十分匮乏。从已有的唯一一本《政治教学论与教学技能实训教程》的内容构成来看,它和众多的学科教学论内容构成并无不同:前半篇为理论部分,而后半篇为技能训练。这和实践中的学科教学论教学形态完全一致。这种所谓的实训教学实际上还是教学技能训练,和理想中的实训教学相差甚远。可以说,当前学科教学论实训教材的匮乏已经成为阻碍实训教学顺利开展的瓶颈。
第三,实训教学硬件条件差。现如今,全社会对教师的从业资格和从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资格的认定需要通过国考,“凡进必考”的招聘制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切都意味着,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不仅需要具备一定量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大量的具有实践导向的学科教学知识。这就要求师范生在校期间需要接受有针对性的实训教学。然而,从高师院校的实际情况看,能够建立专门的实训教学中心的院校毕竟为数不多。即便建立了实训教学中心,但依然存在的一个显著的问题,即缺少真实的学生参与的教学氛围。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师院校甚至不曾建设以训练教学技能为目的的微格教室,学生只能在连多媒体都未配备的普通教室中进行教学实践。在这种实训教学的硬件条件下,想要培养出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国考和具有较强从教能力的师范生,显然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
二 解决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为了师范生能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国考,具备初步的从教能力并快速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为了学科教学论自身的发展,对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是必要的。
1 树立正确的实训教学观念
与职业技术院校中的实训教学相比,高师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是一种综合性更强、更需要个体参与其中进行体验的情境性活动。在职业技术院校的实训教学过程中,由于职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可分解性和可操作性,因而在教学中可以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分解。这种教学中的处理方法并不影响学生对整个原理的理解。但是,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就不同,虽然它也是由众多的教学技能有机构成的,然而教学技能仅仅是构成实训教学的外显部分,在实训教学中还融合着知识、智能、情感等,还需要综合考虑课标、教材、学生、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从教学技能训练的单一维度来理解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是片面的。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具有更强的综合性。
与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中的实训教学不同的是,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的主体与客体都是人。这就决定了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将教学实训者视为主体视为人,而将实训教学的对象视为客体视为物。因为“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是主体与客体同一的,人不能将自我、他人、社会作为一个置身其外与己无涉的客体对象去认识”,因而,实训教学在本质上不是“刺激-反应-强化”模式下的教学技能的反复训练,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它需要师生均作为教学的主体全身心地浸润其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仿真教学情境中的模拟教学和师生间的评价交流,在做中学,在情境中感悟,在实践中体验,在交流中反思,进行教学理论知识的意义建构,并以此为指导完成教学行为塑造的过程。”
2 建构符合学科特点的实训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建基于特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之上。因而,有何种教学思想或理论,就会有对应的教学模式。存在于学科教学论教学中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受到了教学的科学范式和教学的技能或能力范式思想的影响。但是,无论是科学范式的教学、技能或能力范式的教学,抑或其他范式的教学,它们都无法完全昭示教学的全貌。所以,在学习教学的道路上,我们不能使某种教学思想先入为主,首先假定教学应该是什么样子而后依葫芦画瓢,这种做法最终会让我们失望。因为在教学实践中,影响教学的因素实在太多。如此,教学思想或理论在其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它与教学实践之间到底有着何种关系?教学思想或理论描述的是理想中的教学形态,是应然的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则是实然的教学。这样,教学思想或理论就可以作为我们反思教学实践的一面镜子。至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非常明确的是理论来源于实践,而最终还要返回实践中去。但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直接解决。在教育问题上根本不存在直接用来解决实际具体问题的灵丹妙药……因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需要教育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但他们在进行工作时,有理论指导与无理论指导是大不一样的。”这就纠正了一直以来不少人对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间关系的不正确的认识。
那么,针对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应该建立怎样的教学模式呢?由于实际的教学既不完全是教学理论所陈述的样子,也不是教学技能的简单叠加和组合,而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本真状态。因而在建构教学模式的时候要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而不是以往的教学理论讲授在先而教学实践在后。这样的实训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训教学。理论与实践融合也正好是学科教学论学科性质在实践中的完美体现。因而,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应该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实训教学模式。目前,在实践中已经有教师探索出了“学―看―备―教―评”的实训教学模式,取代了以往的“学―教―评”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期待更多的学科教学论教师建构多样的符合学科特点的实训教学模式。
3 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评判和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依据。为了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就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从评价的主体看,要改变实训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主体的现状,构建学科教学论教师、师范生自我及他者相结合的评价主体观。要特别重视他者评价和师范生自我评价的作用。在对诸如讲课、说课、评课等活动进行评价时,除了教师的评价外,还应积极发动学生群体进行评价,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多角度、多层面收集到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实践者的提高和改进。同时,还应该重视师范生自我对实践效果的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学生对自己的实践具有发言权,而且这种自我评价包含了对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反思,有助于学生成为真正的“反思性实践者”。
从评价的方式上看,要改变当前师范生实训教学之后由教师点评和打分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构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评价方式。最终使评价贯穿于实训教学的始终,真正达到评判和改进实训教学的目的。
从评价的内容看,要改变实训教学评价内容以教学技能和学科知识为主的现状,构建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实训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娴熟度和知识传递的精确度,还要注意师范生参与实训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动机、个性品质等各个方面。
4 弥补实训教学软硬件方面的不足
针对目前“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现状,高师院校需要从多个渠道、多种途径充实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当前高师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主体――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硕博士来说,鉴于他们缺乏中学学科教学知识,为更好地进行实训教学的指导,可以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条件下在高师院校的附属中学进行兼职,以此积累和丰富对应中学学科的教学知识。此外,高师院校也可以完善聘用制度,从当地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中、从教研员中以及游走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专门的教育研究人员中选取,建立一只强有力的兼职教师队伍。
实训教材是实训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证。但是,当前学科教学论实训教材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实训教学有效性的瓶颈。开发一定数量的学科教学论实训教材方能解当下的燃眉之急。但是要强调的是,教材的开发绝非易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诉求、师范生的情况、高师院校自身的软硬件条件等,进而进行统一的谋篇布局,而后方能着手进行实际的编写。在教材的开发过程中,要集中学科教学论教师们的力量,积极吸取教育理论家、学科专家、一线学科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师范生的诉求,以使教材的开发更能符合实际的需要。此外,针对学科教学论的特点,实训教材在开发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科性。这是学科教学论赖以生存的根基,也是实训教材特色的体现。第二,理论性。实训教材不是教学技能实训的经验汇编,而必须体现一定的理论特性。这是实训教材存在的价值。第三,实践性。这是实训教材区别于常见的学科教学论教材的一大特征,也是实训教学对教材的要求。第四,导向性。实训教材应突出体现当下社会以及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诉求。第五,整合性。实训教材不仅仅是对教学技能训练的介绍,更要体现出如何将教学技能和其他影响教学的各因素有机的整合起来。第六,可阅读性。考虑到学科教学论教学时间的限制,必须提升师范生的自学时间,这就对实训教材的可阅读性提出了高要求。第七,与时俱进性。实训教材易于根据学生需求、社会发展等进行及时必要的更新。
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的出台以及“凡进必考”的教师聘任制度的实施,使得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难度陡然提升。而在这些激烈的竞争中,师范生的从教能力是决定其能否胜出的关键。而学科教学论实训教学则承担着培养师范生从教能力的重任。但是,当前多数高师院校并未建立实训教学中心,实训教学所需要的硬件配备不足甚至缺乏,这必然会影响到师范生从教能力的提高。对于高师院校而言,师范生能否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是体现和衡量高师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存在价值的重要指标。因而,高师院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实训教学的硬件条件,以使师范生的从教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至于实训教学中心存在的缺少真实教学氛围的现实,高师院校可以积极建立和拓展教师发展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让师范生在教师发展学校进行真实的课堂教学,以此增强师范生在真实教学情境下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
[2]李群.高师学科教学论中的实训教学:特质、作用与模式[J].教育科学,2012 (6).
[3]李名梁.我国高职实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0(3).
[4]李强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与教学技能实训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5]石鸥.教学别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篇10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教学方法改革
实训教学是高职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质量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密不可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办学历史较短,包括教学方法在内的各个环节正处于摸索之中。因此,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操作过程存在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
1高职实训教学方法理论研究滞后。当前,对高职实训教学方法理论研究较少,具有我国特色的高职实训教学方法理论研究体系尚未形成。第一,对现代实训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不够,对其本质、特点、发展规律、科学理论依据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也不够深人和系统。第二,对现阶段高职实训教学的典型教学方法研究力度不够,单纯就某种方法进行研究,缺乏系统的归类、比较、分析,虽然强调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但忽视了综合性和互补性。第三,对现有的先进教学方法总结、推广不够,没有发挥其作用。例如,项目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较为先进的职教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和应用不够,还没有形成本土化的、比较完整的操作模式。
2.高职实训教学方法改革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观念的陈旧狭隘,教学方法改革一般被认为是小事,只是手段、技术问题。没有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是关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战略问题,是涉及到教育观念、管理体制、政策环境的系统工程。即教学方法改革不仅关系自身,也牵涉教学相关软硬条件的改善与完备。教学方法改革往往被看作教师个人的事,没有从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上加以重视,没有形成从上到下、从干部到教师、从教学到管理一整套系统的改革方案。各高职院校出于生存与发展的短期利益,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忽视了对教学方法改革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因此,教法改革长期以来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
3.实训指导教师方面存在制约教学方法改革的因素。第一,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偏高,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新教法的探索与实践。第二,现有的实训教师队伍的素质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制度不健全,许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技能均达不到现代实训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第三,有畏难心理。教法改革意味着教师需要改变原本熟悉、习惯的教学方法。这种破旧立新、富有开拓性的劳动,无疑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在现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下,教师即使不进行改革,所教的课至少是合格的。这种心理状态使得一部分教师得过且过,不愿进行改革。
4.学生方面存在制约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的不利因素。第一,传统观念的制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自主意识淡薄,依附心理严重,常常作为配角,学生缺少对教学方法提出质疑的意识,以及与教师沟通的习惯,这不利于新教法的实施。第二,学生现有能力的制约。与理论知识的掌握相比,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弱项。新的教学方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强化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而需要他们具备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的习惯,对其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但现状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欠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对新教法的施行有直接的制约作用。第三,学风问题。有些学生自我期望值很低,学习态度不端正,配合程度不高。这会挫伤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也妨碍教学方法的改革。
5.学校方面存在的制约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的因素。第一,教学设施投入不足阻碍了实训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实训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学校应该加大经费投入,添置现代化教学设备,建立功能完善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为教改提供物资条件,但现有条件远不能满足学生实训的要求。第二,未真正树立起重教之风,未能有效地吸引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教学质量是生命线,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因近年来有关职称考核评聘的政策或对政策的具体操作失当,已严重偏向于科研,科研项目、发表或获奖的有形成果是影响考核评聘的硬件。在这种价值导向下,教师的注意力转向、精力转移已不言而喻。受现实条件的制约,实训指导教师搞科研确有困难,导致出现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脱离实训教学岗位的现象。第三,实训教学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是教法的多样化,还要凸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与能力。这就要求相应调整管理,如课程设置、实训时间安排、实训内容的取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等都应从支持实训教学改革的角度进行考虑。
二、高职实训教学方法改革对策
1.加强对高职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第一,建立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各级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是连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桥梁,是研究课程教学、直接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力量。应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展开全方位的研究与探讨,从理论到实践展开深入研究,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的理论体系,依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及时更新研究内容,拓展研究领域。第二,加强实训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既要研究新的适合实训教学特点的方法,又要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理论加以整理,并将这些理论与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构建符合我国高职实训教学改革实际需要的理论研究体系。第三,加强高职实训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各级教研部门要做教学方法改革的先锋队,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学校开展先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并通过讲座研讨、示范观摩课、案例研究课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宣传与讨论,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2.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重视实训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构建一整套引进、培养、考核的良好机制,采取全面提升实训教师师德、教学水平、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有力措施,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水平高超,并且数量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实训教学改革的第一要务。同时,加大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力度。先进有效教学方法的掌握除自学外,就是要加强培训。超级秘书网
3.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与学是无法分离的。没有学生的有效配合,教法改革不可能取得成功。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意味着学生学习的自由、轻松。相反,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在时间精力上应有更多的投入,积极参与,并与教师密切配合。所以,学校管理者、班主任、辅导员等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端正学生的态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