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1:3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件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件管理论文

篇1

在对电子文件管理不断探索的道路上,结合目前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来制定出未来的管理建设目标,从而为公司打造一个标准化、制度化的电子文档管理体系。

2工程电子文件管理体系

2.1电子文件的特点

电子文件在其形式上来讲主要是在计算机中进行检索,并通过系统内部的计算和加工,从而形成人们所需要的电子文档形式。目前在我国,很多公司都利用电子文档来对公司内部的一些文件进行储存和保管,从而利用这些信息来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资源上的帮助。电子文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虚拟性上,所谓虚拟,即是指公司计算机中的数字信息,众所周知,数字信息具有本身流动性的特点,因此,在保存方面无法进行更好的存储。电子文件就是要对这些数字信息进行整理、储存,并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将之自动生成体系的一种管理办法。

2.2工程图纸的数字化管理体系

工程图纸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双机与多机系统、光盘镜像服务系统、电子文件网络移交管理系统。第一,双机与多机系统:所谓双机系统即是指档案管理和设计相结合的一种小型实用系统,这种系统根据其功能和软件设计的不同将工作站中的管理过程自动生成为文件。除此之外,在配置上还带有最新的绘图软件和基础办公应用软件,并通过这些自带应用软件进行无图纸设计,甚至可以在线提取其他图纸并做深层次的加工,并完成存储的过程。服务器中不同的系统伴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在控制图纸的录入方面,则将要求其具有较高水平的应用程序和配置较高的计算机系统,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整体电子文件生成的准确性。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计算机多机系统也是一种局域网系统,在系统应用方面,主要适用于较大的设计单位。通过对客户机和服务器进行综合管理,使图库全部集中在服务器上,以达到全网协同工作的效果,不仅如此,还可以对电子文件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资源上的共享。第二,光盘镜像服务系统:即主要是通过利用光盘的镜像服务和企业间的局域网来实现对客户的数据库访问。其体现在以交换机为主题,连接WWW服务器,再通过与多个客户机相连接,再通过WWW服务器与光盘镜像服务器相连接的方式,从而实现访问数据的整个过程。第三,电子文件网络移交管理系统:利用该管理系统普遍应用于以设计为主题的相关工程类公司,其系统主要应用为局域网。工程项目所形成的文件一定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方式来向各个部门进行传达,且各个部门所需要的电子文档和相关信息都要集中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其主要包括:

(1)归档子系统:这种系统主要用于图书的标准管理和期刊管理,在工程方面,还进行相应的入库管理,订购管理、电子文档的借阅管理、统计管理等等。除此之外,想要更好的应用该系统,并使系统呈现完美状态,则一定要对系统进行及时的维护,从而确保工作的正常运行。

(2)查询检索子系统:用户想要读取电子文档,则一定要对该系统进行检索,这种查询检索子系统,可以有效保证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查找出自己想要的文件。该系统主要查询内容包括:图书、标准、图纸及相关的管理信息等等。

(3)图纸下载审批子系统:这种系统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可以对项目中的工程图纸进行严格的保密,而在借阅图纸方面必须要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批才可以得到阅读权限。

(4)工作周卡填写和统计子系统:在看工程项目管理中,从工作程序的数据显示可以看出,电子的文件将管理主要可以分为:项目启动阶段、电子文件形成阶段和成品归档方面。利用这三个阶段的管理,可以有效保证整体系统的完整性和流畅性,从而确保工作的顺利完成。

3工程电子文件的保管方式

从项目工程的管理方面来看,对工程中所形成的电子文档一定要做相应的储存和保管。对于文件的保管方式又分为以下几种,各公司一定要选择与自己公司相符合的保管方式,才能使公司在管理上更加方便。同时,有效利用相应的保管方法还可以为未来的工程项目提供借鉴的作用。

3.1输出纸拷贝

对于纸质文件的系统管理而言,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价格上,纸质文件价格低廉,且所需的专业性技术不多。缺点则表现在有些电子文件无法利用普通的打印方法将其打印出来,从而造成文件的关键性缺失,相应的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件原有的完整性。对整个工程而言,在需要时无法提供文件支持,则会对整个工程造成不可预计的风险。

3.2脱机保存电子文件的拷贝

对电子文件进行保管时,可以通过脱机保存的方式有效将电子文档进行拷贝,从而减少系统文件的流失。例如:磁盘备份、软盘保存等方法。这种保存备份方法,与传统的纸质打印方式相比,其具有完整性和便利性等优点。通过完整保存的方式,来确保电子文件的有效存储。

3.3利用双重备份方式管理电子文档

在对工程文件进行保存时,可以通过电子文档与纸质保存双重方法进行备份,并进行归类整理,利用两种不同的介质,保存两套内容完全相同的档案。利用这种双重保险的方式,可以保证电子文档的有效性,通过纸质文档对电子文档的监护作用,从而达到文档有效保存的目的。这种管理保存方式与输出纸保存方式相比,其更具准确性,与此同时,在保存后还可以对其进行快速提档,在计算机网络的帮助下,通过检索、传输等方式,来有效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4利用电子方式对电子文档进行保存

利用这种储存方式可以有效将电子文档保存在电子系统当中,以方便检索及再利用。除此之外,为避免文件丢失,还可以将电子文档拷贝到磁盘上,在二次利用时可以及时将其在计算机中读取,还可以节省检索信息的时间,并保存了文件的完整性。目前,我国对这种保存文件的方式应用程度还很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利用这种方式对文档进行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及时的对磁盘进行维护修理,以保证资料的完整,但在技术程度上,我国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因此,在保存文档方面,依然无法逃离传统的纸质保存法。

4工程电子文件的鉴定及归档

4.1电子文件的鉴定

在工程中,公司确定了保管文档的管理方式之后,需对所形成的电子文档进行分类保存,而在整理归档之前,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档案进行严格审查,以保证在存储前,文件的准确性。关于参与鉴定的管理人员,一定要选择具有资深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该类人员对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可以有效对文件进行审查。计算机技术人员应对文件的相关数据进行识别,并在信息采集过程中提出审查修改意见。对于审查本身而言,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文件的可存取性、可处理性和可操作性。

4.2工程电子文件的归档

电子文件经过审核处理后,要对其进行归档整理,其主要归档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络系统的移交:公司内部需要建立局域网,通过局域网,公司可以将电子文件通过集合的方式同时转发送给公司的各个部门,从而实现档案的移交过程。各部门在接收电子档案之后,要对文件信息进行审查,并对处理后的信息进行归档、保存。

(2)网络系统移交的具体要求第一,对网络信息进行管理时,要学会借助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从而完成电子文件的网络传递。第二,各部门就要通过计算机系统对档案进行分类归档,其主要方法则表现在选择电子信息解集点上,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保证电子信息在归档后的准确性。同时,也为二次提档打好基础。第三,各部门在整理、处理好公司所发来的数据文件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集中处理,再通过汇总的方法,与其他部门进行共享。

(3)各部门要对所形成的电子文件进行制定管理,其主要表现在:对电子文件的标准进行管理;严格遵守电子文件的归档过程;在对某一项目进行归档整理时,一定要将项目管理理念融入其中,使之与档案的自动检索功能相结合,从而实现其方便、准确、高效的作用。

5工程电子档案的管理

5.1档案管理

第一,在各部门将电子文件进行整理归档之后,其文件要统一由档案编辑室负责人做备份管理,并将其放入专用档案袋中,还要安排特定人员对其进行定期检查、维护。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系统也逐渐走向兴盛。因此,在电子文件管理方面,公司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将其进行电子录入,并分为两份(电子、纸质文档)进行管理,从而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第二,对于归档后的电子版文档,为了保护其系统的安全,必须将电子档归档系统与实用系统相区别。实用系统,即指在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电子档归档系统,即指利用再生系统与并行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电子文件进行归类整理。对于公司而言,任何一个敏感文件都是机密的,都应对其进行保密处理,从而使之得到应有的保护,防止不良人员非法窃取,对公司造成损害。第三,归档后为了方便检查,要对电子档案进行时间标记整理,以保证在审查时更加方便快捷。时间标记方法有很多,而对工程公司而言,主要采用生成、修改日期及图章的方式对其进行时间标记整理。除此之外,有些公司还会对早期所形成的文件数据进行整合,其主要包括人工系统文件,这种文件必须要保证其拥有最原始的采集数据信息日期,从而对日后的工作整理提供方便。

5.2模数转换

所谓模数转换,即指模拟、数字的转换。是将连续的模拟量通过某种方法转换成数字量的过程。对工程电子文件而言,档案的模数转换主要表现在:扫描质量,档案处置状况和光盘的备份制作。其中重点要说明的是光盘制作方面,在完成一项工程之后,要对工程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还要对其进行备份处理。作为一项刻录管理,首先要创建一个子目录,再通过目录中的相关文件设计方案,最后建立一个二级子目录。在二级子目录中,其主要作用是将在工程中所用的经费、报告、合同等内容详细记录其中,从而进行统一保存处理,再将电子文件刻录到光盘的过程。

6结论

篇2

一、在语文实践中学会阅读

有目标地读是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的有效策略。这里的“目标”,首先是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和任务,如配合课文学习的拓展补充阅读计划、跨学科的知识性阅读计划等,让学生明确读什么、为什么读、怎样读。其次是指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重要篇目及文章所表达的重要思想,关注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学生在阅读中能有区别地阅读重要的和非重要的信息。会精读吟诵,感悟积累;会快速阅读,浏览比较。掌握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能用“独特的体验”去理解各种形式出现的文字。

“角色”阅读,能让学生主动阅读。可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故事”之中,进行理解和体验,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记住课文丰富的词汇和有趣的情节,还能促使学生思考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在爱读书、会读书的同时学会客观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这也是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换位阅读,这是更进一步的“角色”阅读。根据不同的学习情景和要求,让学生模仿教师、作者或其他人,讲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叙述课文的重点和精彩之处;与同学讨论,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等,甚至在阅读中创造新的“角色”。这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有效途径。

二、在语文实践中学习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知识带入阅读中,记忆会更自觉、更有意义。可以通过想像或其它方法创造出一个将文章内容重新组织起来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过电影”的方法记忆:先启发学生把文中的内容想像成画面,根据对画面内容的排列和组合回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诗歌)成为脑海中一幕一幕的“电影”镜头。也可以帮助学生重新组织文章的内容,如列提纲。加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等。还可以把课文改写成故事、诗歌,与同学交流、讨论等,也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学生的准备过程,如提炼要点,建立一个讲解提纲,把文字材料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兴趣合理地安排,这就是创造性的阅读和记忆。而同学之间的讨论,有助于弥补中断的记忆。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创造更多更好的记忆方法。

三、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准确、有效地表达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能说清楚自己想说的话,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会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会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篇3

一、重点、难点与关键点

在新课学习中,教学的重难点总是与学生原有知识存在一些距离,教学的任务就是缩短乃至消除这种距离。教学关键点突出反映了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上的矛盾性,体现了教材内容上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展示了教学过程中由感知教材向理解教材的合理过渡。因此,确定与处理好教学关键点,对于顺利学习新知识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在钻研教材时,弄清教材内容的层次与联系,明确重难点是抓关键点的基矗例如初中化学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教学重点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纯净物的质量。由于这部分化学计算是学生初次接触,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及如何理解题意方面存在一些困难,这就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是如何根据题意,找出已知物与待求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这就是该内容的教学关键点。教学中抓住已学知识,如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配平及质量比的计算等与新课题的联系,提出几个有坡度的问题,让学生逐步领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初步学会抓住关键点分析题意和计算的方法、步骤。这样就能把握教学关键点,顺利地达到突破重难点的教学目的。所以,关键点是“课眼”,处理好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关键点的确定与处理

确定与处理教学关键点,必须抓住两方面的矛盾。一是学生在学习认识过程中新旧知识或经验之间的矛盾;二是教材内容安排与合理的认识顺序之间的矛盾。要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在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做好确定与处理关键点的工作。

1.深入钻研教材,在明确重点、难点的基础上确定关键点。

要确定与处理好关键点,最基础的工作是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不仅要对所教授的内容作深入地剖析,理出知识的层次与联系,还要相应地找出已学知识和后续知识与这些内容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本单元的重难点、本课时的重难点,进而确定关键点。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原理教学内容为例分析如下:重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及制取方法;难点是从设计思路出发进行学习。怎样突破难点,抓住重点呢?从学生已经学过的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和总结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这些思路和方法主要包括:(1)先要了解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所需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3)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需制的气体。当学生明确了以上三点后,讨论本节课的内容,教学关键点就选在这里。抓住这个问题不放,追根求源,学生会对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有豁然开朗、恍然醒悟之感。

2.突破教材框框,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

合理的教学程序设计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学生认识顺序的科学统一上。就把握关键点这一教学环节而言,合理的认识顺序应该是:从整体看,要把握住教材体系、编者意图,抓住知识间的联系与衔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处,调整教学程序,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作好准备;从局部看,在解决关键问题前,要通过直观手段使学生感知问题所在,并进行必要地铺垫,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思维的注意力集中到关键点上,在着手解决关键问题时,通过适当的发散与收敛,达到突出重点、难点的目的。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关催化剂的概念就是一个关键点。如果按照教材内容平铺直叙地进行教学,就不能根据实验现象突出地创设问题情境,就不能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及思维聚集到关键点上。而如果把课文中三个实验同时集中演示给学生看,使学生通过现象对二氧化锰有一个生动直观地认识,再在总结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有关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结合实验,通过阅读、自学、讨论、思考来解决关键问题。

3.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强化实验问题的研究性。

化学实验中所产生的问题,往往对确定与把握教学关键起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所产生的问题在教学上往往是提示物质变化规律的突破口。与化学实验有关的教学内容,其关键点的选择与处理大都是从这个“突破口”开始逐步深入的,如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白磷燃烧实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强化实验问题的研究性,对于把握好关键点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变消极的接受为积极的观察与思考。如电解水的实验有两种做法:一是观察实验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负极上产生的是氢气,反应是什么;另一种是观察后问学生,负极上放出的是什么气体。学生可能会说是氢气,教师追问一句“你怎么知道是氢气?”显然只有第二种做法才会使学生产生急切的探究心理,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发散、收敛的思维规律,联系实验现象,针对关键问题做不同角度的研究,直到探究出实验现象与变化规律的内在联系。通过实验问题的研究来把握教学的关键点,不但能达到理解重点、难点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研究实验来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学会科学思维方法,促进其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4.在“结合部”选择突破口,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在相同的教育对象和教学条件下,怎样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实践证明,选择与处理好教学关键点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在讲溶解度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这些概念,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少学生仍分辨不清。在他们看来,“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溶质不能再溶解了;反之,“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这种看法正是“先入为主”造成概念性错误,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所在。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应把问题具体化,巧妙地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分析、判断。例如先让学生计算2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启发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这时氢氧化钙溶液是否饱和?(2)这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这时溶液是浓溶液还是稀溶液?(4)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这样组织教学,既解决了疑难,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消除心理定势的消极影响,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篇4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城市的“血管”和“生命线”。因此,做好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关系到城市的安全运行,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现状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生命线,是现代化城市高效率、高质量运转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国内各城市结合道路改建扩建,不断加大地下管线设施建设力度,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大大提升。以济南市为例,目前济南市共建有供电、供水、供暖、供气、通讯、排污、消防、照明、宽带等20多种地下管线,管网遍布整个城区,总长度约1万公里,其中城区供排水、供暖、供气管线的长度就达5,000多公里。这些管线涉及城建、电力、信息、广电、铁路、公安、军事等多个部门,基本上由各权属单位和各行业部门进行铺设和管理。

济南市和国内大多数城市一样,都没有建设像欧美城市那样先进的地下综合管廊(共同沟),各种管线都是平铺直埋,密密匝匝像“蜘蛛网”一样遍布整个城市,由于在地下管线建设方面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因而导致道路随意刨掘和“拉链工程”屡见不鲜,特别是野蛮施工造成地下管线受损事故频繁。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济南市仅供水和燃气管线受损事故就近600起,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万元,间接损失高达数千万元。如清河北路工程施工中,曾造成一直径1,200mm的供水主管线“下折漏水”,致使周围10km2范围内停水或降压,近1。2万用户停水。地下管线受损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也严重损害了政府威望,社会各界对此反响很大。更为严重的是,地下管线受损还将给城市安全带来巨大隐患。由于地下各种管线相互邻近,其中一种管线受损,极有可能影响到另一种管线的安全,特别是电力、燃气等高危性管线一旦发生事故,势必出现连锁反应,不仅财产损失巨大,而且还会严重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2009年3月27日济南市历下区浆水泉路一根直径300mm的中压天然气管道被施工单位挖断,直接影响了城市东部城区5,200多户居民用气,离事故泄漏点约30m处就有一个加油站,如果燃气着火,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条管线在一个月内被同一家施工单位先后两次挖断。

二、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地下管线受损有时是难以避免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无一例外地都发生过此类事故。但地下管线受损事故频繁发生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从实际情况看,造成城市地下管线受损的主要原因,除了部分施工企业野蛮施工外,更深层的原因是城市管理问题,凸显了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着“重地上、轻地下”的观念。

1、地下管线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按照相关规定,在道路或管线施工前,其他管线产权单位都派专门监护人员到场,同时提供管线具体图纸,但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十分突出,有的施工单位擅自移动挖掘位置、扩大挖掘面积;有的施工单位不严格按照规划定点和图纸设计进行挖掘铺设,变更后不按规定办理变更设计手续;有的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管线覆土深度远远低于规划要求和施工标准,为其他管线的施工埋下安全隐患;还有部分施工单位为抢工期,采取“歇人不歇马”的做法,轮班操作挖掘机的施工人员对管线铺设情况不相互告知,导致地下管线受损事故频繁发生。

2、对野蛮施工事故的赔偿处罚机制不健全。从目前情况看,野蛮施工造成的地下管线受损,虽然影响范围大、造成的损失重,但在处理中却缺乏相关适用的具体法规和措施。现有的《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也仅仅只是规定了施工企业损坏地下管线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但却没有具体的赔偿标准和相应的处罚机制。目前,因施工造成的管线受损事故,通常都是由管线产权单位与施工企业双方协商处理解决,但赔偿数额远远低于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如,2008年济南市燃气管线受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但赔偿数额不足10%,至于间接损失和相应处罚往往是不了了之。正是由于这种对事故处理手段不强的做法,导致野蛮施工屡禁不止。

3、对地下管线建设缺乏统一管理。由于地下管线投资主体不同,产权单位隶属关系复杂,而城市又缺乏一个专门的部门对地下管线建设实施统一管理和协调,因而往往是各管线产权单位各行其是,管线建设随意性较大“,随建随报”现象十分普遍,造成了同一条道路在较短时间内被多次挖掘,给城市管网的安全运行埋下巨大隐患;还有不少建设单位以所谓重点工程为由,自行简化报建手续,施工前对地下管线不查询、不勘测、不办理规划定点和建设工程许可,甚至“建而不报”,因而出现了“今天你挖断我的电缆、明天他刨漏你的水管”的问题。

4、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滞后。目前,由于缺乏对管线产权单位向城建档案部门报送竣工资料的强制措施,加之这些单位隶属关系复杂难以协调,致使城市地下管线资料归档率低,许多城市地下管线档案资料残缺不全,地下管线信息资源无法做到共享利用,严重制约了城市建设发展。

部分管线产权单位管理粗放,许多“竣工图”实际只是一种“示意图”,仅能反映管线大致走向和方位,缺少垂直定位,甚至有的管线产权单位连自己的管线具置都不知道,给后续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三、完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机制

1、加强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立法。为确保城市建设和城市安全,必须依法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进行管理。进一步加快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法规的立法进程,明确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体系和执法主体,进一步规范地下管线的规划审批程序、建设要求和管理内容,特别是要对管线竣工测量和报送城建部门备案等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强化法律责任和保障措施,使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同时,研究制定地下管线共同沟的具体实施规范、技术标准、使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试点建设,为共同沟技术推广积累经验。

2、逐步形成城市地下管线统一管理机制。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实际上是对地下空间资源的一种管理,是一项政府行为。针对各种地下管线产权单位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问题,各城市应成立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统一行使协调职能,负责制定全市地下管线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对地下管线的开挖施工进行协调管理,承办管线工程的申请、查勘、初审、发证及挖掘回填作业的监督检查和验收,负责地下管线事故的监察处理和仲裁。今后,凡是没有管线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的管线项目,一律不再给予审批,坚决杜绝“随建随报”行为。

3、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环节管理。

将各类地下管线发展规划统一到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在规划中要明确各类管线的建设时序,使各类管线的建设时序与城市道路发展规划相一致。同时,要对各类管线规划执行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对发现不按既定规划要求进行管线建设与管理的,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纠正。加强城市道路管理综合规划工作,指导各管线权属单位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避免各类管线之间及与相关建(构)筑物之间的矛盾,为各类管线的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提供条件和依据。

4、强化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环节管理。

严格要求管线建设单位按照有关要求履行报批手续,进一步加强对管线建设行为的监督管理,对不履行报批手续、不按照批准的方案施工、随意改变管线方位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把施工企业的不良行为记入单位信用档案,并视情节、性质及危害程度,分别予以通报、经济处罚、评标扣分、限制市场准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企业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及有关责任人的执业资格证书等处罚;对因野蛮施工情节特别严重、造成公共安全事故的,司法机关要严格依法追究施工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5、严格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和归档管理。地下管线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如不进行竣工测量、编制管线工程竣工图,将严重影响今后新建改建管线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也会给城市安全留下事故隐患。今后地下管线工程覆土前,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测量单位进行竣工测量,编制符合国家标准的管线工程竣工图,报城建部门归档管理,有关部门必须强化监督、加强管理。对于不按规定查询地下管线的,规划部门不得对其管线工程进行规划定点审批;对于不办理规划定点和建设工程许可的,要坚决予以查处。

6、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地下管线资料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性信息资料。地下管线普查的直接目的是查清地下管线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城市统一的地下管线信息共享平台,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奠定基础。鉴于国内各城市地下管线基础资料欠账太大,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新一轮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各城市应成立专门的地下管线普查工作领导机构,开展全市地下管线普查补测工作,并依据普查数据资料,建立起综合地下管线动态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唐世平,徐飞。浅议城市地下管线管理[J]。市政技术,2009。6。

篇5

关键词:女性媒介文化话语重建

女性媒介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女性要求表达自身需求的产物。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女性在主流媒介中“缺席”的现象十分普遍。1996年3月,妇女传播监测网络对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八家报纸的新闻版进行了调查,发现对女性的报道非常少,其中涉及女性的仅占11.19%,而涉及女性问题的比例更低,出现在主流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也多是以家庭性的角色为主,把女性滞留在传统性辅的角色当中,忽视了对女性个体所表现的其他方面的才能和丰富个性的报道,进一步强化了女性角色的定型化和模式化。女性在主流媒介中的边缘地位决定她们不可能在其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表达空间,她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真实反映女性生存状态,洞察女性心理并传播女性文化的媒介,女性媒介就是应女性需求而产生的,它以女性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反映女性独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展示女性的风采,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让人们意识到这个世界不光是男人一人的世界,不光是有男性粗粝、坚硬、喉结上下窜动翻滚的声音,这个世界是男女共同的世界,还有女性那纤柔、细腻、充满弹性和质感的声音在坚忍不拔地响着,女性媒介成为传播和构筑女性文化的一个重要空间。

女性话语的建构

“话语”一词除通常认为的言语形式之外,还有人类生活中的一切规范形式的意思,如福柯的权力话语,萨义德的东方后殖民话语理论都是从一切生活中的规范形式入手,从这两个层面来看,话语属于文化领域的范畴。在当前已有的文化传统结构中,男性操纵了话语权,制定了人类生活中的一切规范形式,女性生活和存在于男性所创造的菲逻格斯中心主义文化陷阱中,处在话语的边缘地带。西方女性主义学者认为,女性要从男性文化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就必须解构和颠覆男性话语,取得自己的话语权。过去,我国女性文化一度缺失就是由于没有自己的话语系统,被男性统治的语言所压迫,随着我国女性媒介的兴起,它主动承担起了建构女性话语的使命,为构筑女性文化做出了贡献。

首先,提供了建构女性话语的场所。在主流媒介中,媒介话语是以男性话语为主,女性话语在男性话语的霸权下处于弱势地位,受到普遍压抑,女性媒介的到来,为构建我国女性话语提供了条件。在女性媒介中,它不同于以往媒介,它把目光转移到对女性这一群体的关注,报道内容以女性为主,反映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这在客观上为女性营造了属于自己的话语空间。目前,我国女性媒介种类繁多,它满足了不同年龄、职业、文化层次的女性的叙事要求,为她们提供了多样的话语空间,就女性时尚类杂志而言,它的分类很明显,根据女性受众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对媒介市场进行细分,满足她们不同的需求,从年龄段上分为花季少女、25岁以下、25岁到30岁,如少女杂志的有《青春一族》、《微微少女服饰》、《希望》、《潇洒》等,25岁到30岁的有《妈咪宝贝》;从角色上分学生、职业女性、家庭主妇、孕妇等,如职业女性杂志的有《职业女性》,家庭主妇的有《好管家》、《好主妇》等,从内容上分,有时装、化妆、健美、家居等,如《世界服装之苑》、《中国化妆品》、《健美女性》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女性时尚类杂志为我国不同层次的女性群体提供了话语场所。女性媒体的出现,让我国女性话语突破男性话语的包围圈,再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再者,解构了男权话语的体系。目前,从我国主流媒介的内容上分析,男权话语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将女性物化、对象化,约翰•伯格在《看的方法》一书中针对广告中的女性提出了“被看的女人”这一观点,①“男人看女人,女人看着她们自己被看,这不仅决定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决定了女人和她们自己的关系,女性自身的鉴定者是男性,这样她就成为了一个对象,主要是一个视觉对象:‘一道风景’。”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在男本位视觉文化中,它的特质是把男性和女性置于“看/被看”的模式中,女性成为男性目光中的审美对象、观赏对象,甚至成为男望的投射对象,在男性目光的审视下,女性不再是完整的个体,只是作为被切割的“零件”,活在男性文化所主宰的审美活动中。第二种是将女性边缘化,在主流媒介中,它往往以或暴露、或隐晦的方式复制着男女角色的陈规定型,构建“贤妻良母”的社会性别话语,把女性置于边缘地带。在报道中女性常以传统角色的形象出现,要么是善解人意的妻子,要么是勤劳的母亲,或是作为男人的和附属品出现在报道中,用词也带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把女性特征归为“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母性的,依赖性型的”,把男性特征归为“精神的,理智的,勇敢的,独立型的”,女性总是作为一个需要男性保护的弱者在媒介中登场,把女性看成依附于男性的“第二性”,这是对女性群体的歪曲性理解。

这两种类型的话语是通过对女性主体性的剥夺来实现的,女性媒介从建构女性主体性这一关键口入手,传播女性话语,解构男权的话语体系。第一,报道主体以女性为主。在从事女性传媒业的工作人员中,女性占主流,无论是编辑还是记者,都以女性为主,这颠覆了以往传媒业中以男性为报道主体的传统,确立了女性在女性媒介中的主体地位,让她们拥有了媒介定位、选题、报道风格等一系列的自。女性以自己的价值体系去观察和理解事物,确立媒介的主旨和风格,服务于女性,使一度被压抑的女性话语再度释放。②肖瓦尔特说过,体验是女性生活中和艺术中的价值源泉,因为她们是女性,她们才经历了那些特别的女性生活,让她们有其特别的观察问题的方式和特别的体验事物的情感方式。女性媒介因报道主体以女性为主,它在报道角度、报道内容、报道风格等不同于以往的媒介,呈现出女性特色,以女性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出现了“女人散文”这样具有女性特质的文体,女性以一种自语独白的方式述说对社会的知觉、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宇宙的思索等,如“不要刻意做女人”、“你自己是不是一棵树”、“离婚没有什么不好”等这些类似的话语在现代女性媒介中经常可以看见,这些话语无不折射出一些现代女性的观念。

第二,报道内容以女性为主。在女性媒介中,女性出现的频率、被引用的频率和被拍摄的频率远远高于以往媒介,女性成为媒介关注的焦点,女性报道占据了大部分版面。女性媒介以女性为中心设置了一系列女性栏目,反映女性生活和女性存在的问题,如《中国妇女报》开设的“女性与社会”、“今日女性”、“妇女论坛”等栏目,《新女报》设置的一些“大视角”、“女赢家”、“开眼界”等版块都是围绕女性主题展开的,让人们了解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生存状态以及女性自身。再从报道女性的内容来看,女性不再

[page_break]是以男性附属品的形象出现,报道的内容也不再局限在婚姻、家庭、美容、娱乐等方面。女性媒介不仅报道女性在私人领域中作为妻子、母亲等角色的形象,还报道女性在公共领域中作为多种社会角色的形象,展现了女性的社会、家庭、个人的三维立体人生,解构了以往媒介中的“贤妻良母”的社会性别话语,重建了女性话语,让人们对女性有一个完整的解图。“贤妻良母”作为男权话语的一部分,是对女性形象、性别角色的塑造过程,它让女性模仿这个形象创造自己,使之永远成为“第二性”,在这一话语中,女性的主体性丧失殆尽。女性媒介在报道女性过程中,女性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出现在媒介中,即使是在报道美容、家庭、娱乐等方面同样的题材时,也与以往媒介不同,力图表现女性的自主意识,传达女人是自己主人的观念。如时尚杂志在表现女性美时,是以主体的姿态认识自我最原初的构造和特质,从各个方位大胆的展现并挖掘女性美,使女性成为自己的审美主体。

女性文化的重建

女性文化在男性话语的霸权下一度失落,随着女性媒介的兴起,女性主体地位的确立,这无疑为重建女性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女性媒介从关注女性那份独有的经验入手,构筑了女性的文化空间,本文将从生命文化、情感文化以及审美文化等三方面来论述女性媒介对女性文化的重建。

首先,女性媒介宣扬了生命文化。女性是生命的直接创造者和养育者,生命的生产和养育在女性的生存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使女性对生命有着本能的热爱,从而形成了女性独特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心态,因此,生命文化是一种女性文化。在主流媒介中,女性位于边缘地带,从女性的自然存在到社会存在以至精神存在,都处在“被人用”和“被人看”的角色地位,女性主体生命的涌动、生命的体验以及内心的情感得不到应有的表现,女性文化一度成为片面的生殖文化和性役文化。女性媒介作为女性的话语空间,它用大量的报道和摄影镜头去表现出女性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对抗男性文化对生命的机械化、工具化以及形形的物化,如《中国妇女报》对唐胜利为捍卫跳楼这一事件的报道,它呈现与其他媒介不同的视角,一般媒介对这一事件持肯定态度,大力赞扬唐胜利这一举动,而《中国妇女报》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对男性文化中这种性役文化进行批判,呼唤女性珍惜自己的生命。生活时尚女性杂志却从女性自身生命体验的角度,以“小女人”散文的形式去表现女性对生命的感悟,或表现为传统观念下女性所承受的职业、家庭双重压力的痛苦、烦恼和愤怒,或表现为人妻母的自豪和快乐,或表现为个体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情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女性对自身生命存在和生命价值的追寻和重新确定。

再者,女性媒介表现了一种的情感文化。③“作为生命的创造者,女性最早体验了人类最原始的情感——母性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刻痕作为女性文化的一种原型,经过世世代代女性的重复和遗传被保存下来,并且衍变出不同的情感形态,从而构成了女性文化的情感性特征。”,情感文化是女性文化的一种,女性的自然潜质是崇尚情感的,但由于长期以来男性话语的强大覆盖,作为女性文化主体的女性本身无法言说自己,无法真实而深刻地表露内心丰富的情感和体验。女性媒介从满足女性的情感需求出发,把触角深入到女性内心,报道女性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拥有的各种体验、喜怒哀乐,反映女性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情感话题”成为女性媒介永恒的话题。各类女性媒介从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反映女性的情感生活,并与其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引导女性健康的情感生活,宣扬一种女性的情感文化。如《中国妇女报》设置的“婚姻与家庭”栏目是通过报道现实婚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引导女性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生活;生活时尚类杂志则以“心灵密友”的身份给女性开辟了一个真诚而自由的世界,让女性在其中倾诉衷肠、洞悉生命、关怀自我、体验生存等,使女性那种崇尚情感的特性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填补了过去文化中的情感空区,使女性文化中的情感潜质得到张扬。

最后,女性媒介重建了审美文化。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父权制控制之下的女性,其主体身份的被剥夺与女性的客体化趋势是同时进行的。从美学意义上而言,处于这样一种境遇的女性,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审美客体,深深地渗透在女性的审美意识之中,使之处于一种两难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女性美仅表现为一种男性文化视角的审美观感,女性对美的主观感受被完全忽略了。当前,在主流媒介中,它宣扬了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以男性的审美尺度对女性身体各部位进行塑造,并为此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标准,让女性按照这一标准对自身进行改造,使之再度沦为男性被看的对象。在男性眼中女性身体各部位的标准是:腿要修长、丰富而健美,手腕要纤细而柔软,前胸要丰满而隆起,肌肤要白皙而光华,男性在对女性容貌和身体的期待中形成了对女性的一种控制,女性失去了自己的审美主张,女性的审美文化一度沉寂。女性媒介,尤其是现代女性媒介对女性审美文化的重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版面设计上独巨匠心,与其他媒介区分开来,展现女性媒介的特色,体现女性的审美视角。如女性时尚类杂志在图片处理时一个重大的特色就是采用了“出血版面”,即将一张图片或插图占满全版,四周不留空白边,或占有部分边白位置的版面,这样美术设计的理由是为了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获取读者的注意或产生美感。此外,女性时尚类杂志在色彩运用方面也非常出色,它是女性审美文化的具体表现,通过色彩的搭配,使媒介的版面变得鲜艳生动,富有美感。④研究表明,颜色细胞是由x染色体所决定,女人有两个X染色体,因此有比男人更多的视锥细胞,女人能更细致的描述和分辨颜色,在色彩运用方面比男性更丰富多彩。如《世界时装之苑》杂志的封面以红色为主要色调,突出女性的热烈奔放,《瑞丽》杂志的封面以天蓝色为主要色调,突出女性的纯真可爱,不同类型的女性时尚杂志通过对色调的运用来强调媒介的定位,吸引女性的目光,这也是女性媒介的特色之一。再者,在报道内容方面,女性媒介以女性的身体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女性既作为审美主体又作为审美客体,以女性的视角去塑造各种类型的女性形象,展示女性美,张扬女性的审美文化。如在女性时尚类杂志中,把对女性身体的表述推向了极至,它突破了传统文化对身体采取的压抑态度,用大胆的手法对女性身体进行了大力的开发,通过服饰、美容等方面来装点女性的身体,展现了不同气质美的女性,而且还帮助女性根据自身的特色来打造完美的自我,展示不同的个性美,时尚杂志在引导女性美的同时,张扬了女性的审美文化。

注释:

①陈阳《性别与传播》,载于《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1期

②李建盛《女权/女性话语:一种性别文化政治学》,载于《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篇6

(一)发扬民主精神

班会放手让学生策划,由班干部主持,学生民主商议班内事务,班主任只是作为其中的一名参与者,对班会做总结发言,点评优缺点。

(二)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制度建设

制定出适合本校、本班特点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不断修改、完善。以制度管理学生,尽可能减少随意性,使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发挥班干部的管理核心作用,并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功能,使学生养成民主观念。

(三)利用多种载体构建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作用。基于此,我们的做法有:建立图书角,用积极健康的读物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鼓励学生“比、学、赶、帮、超”,培养学生形成竞争观念。提出“人有自信心,难事都变易”,利用学生各种闪光点激励学生信心,帮助学生形成阳光自信的人生态度。提出“文明礼仪养大德,自主学习成大器”,每期进行文明礼仪演讲活动,日常抓好文明礼仪监督、检查,帮助学生提高个人修养。以“知恩、感恩”为主题,进行换位思考主题班会,让学生站在社会、学校、父母、教师、同学,乃至于学校餐厅的不同角度,理解对方,知恩、感恩,树立正确的公民心态。利用网络进行班级管理。班级博客、QQ群空间开通,利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了理解和沟通,树立了学生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按照班规销售收集起来的饮料瓶、废旧作业本等,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和环保观念。班长负责书写不同于上交学校的《班级日志》,记录班级成长、发展的点滴过程,给学生美好的回忆,树立珍爱友谊的思想情感。三年下来,《班级日志》成了班级丰富的生活学习缩影。比如,毕业时,住校生提出的押金问题在数额上产生了争议,最后,从《班级日志》中找到了证据,化解了矛盾。班务栏设置“风采录”“温馨提示”等板块,展示学生特长、获奖、文明风采;给学生友好温馨提示,养成良好习惯。每月进行手抄小报展览,提高学生竞争意识与审美情趣。班主任自己书写班级管理工作日记,示范、鼓励学生也坚持写成长日记,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同时,班主任通过查阅学生日记,发现教育契机,适时进行教育。为了锻炼学生的胆识,提高交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大方得体的言行举止,每天语文课前进行5分钟演讲。班级文化建设看似不起眼,却对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方方面面都在净化和陶冶着学生的心灵,鼓舞着这些学困生的信心。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鉴于以上的教育实践活动,我的感受是班级文化建设不能忽视。班级文化建设确实在民办高中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对学生人格塑造具有引导、提高的作用。

(二)培养现代公民素质的作用

班级文化把师生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意志。在班级组织运行过程中,班级文化为班级成员提供了某些思想与行为的规范与标准,使每个成员都受到必要的制约,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班级文化能够激励和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调节和控制学生的偏离行为。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和完善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监督执行,使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遵章守法,按章办事的良好舆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塑造现代公民素质的作用。

(三)凝心聚力的作用

班级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量。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价值取向、心理意识、文化习性的体现,由此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成员的个人发展与班级的群体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起到了集体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同时,班级文化建设又对学校文化大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优势互补,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外部形象,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班级的这种良好外部形象反过来又会增强班级成员的自豪,正如我班口号“我为我班,骄傲自豪”。

(四)激励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点,有效地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形成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成为班级成员自我激励的力量之源。通过不断的文化影响,班级中学生的责任心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每年五月份的校园艺术节,我班场地干干净净;植树结束后,学生自觉地将食品袋整理放到垃圾点,等等。学生行为已经成为自觉的责任习惯。

(五)引导作用

篇7

水利建设项目大多数是非盈利的公益性项目,一般投资主体是国家。然而,整个水利建设项目运行完全是由项目单位临时组建“指挥部”等非法人机构负责,没有一个相应的机构代表政府实行监督与管理,这使项目投资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在传统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下,项目建设单位同时又是使用单位。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制约,建设单位容易偏向自己本部门的利益,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导致项目投资“无底洞化”。

一般来讲,解决管理体制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进行严密的制度设计,解决好权力和利益之间关系;二是实行政企分离,政府主要从事宏观决策和监管,企业从事具体的建设管理事务。目前,我国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正沿着这两条途径前进。

这种管理模式是以组建临时管理机构如某某工程指挥部等形式来进行工程建设的管理。其优点: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管理模式曾发挥了很大作用;其缺点:没有明确投入、产权、分配的关系,当资金、质量、工期等出现问题时,不便于明确和追究主体责任。

20世纪90年代,建设管理体制开始了明晰产权改革,实行政企分离体制,许多建设单位改制成为独立法人,从而形成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管理模式。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质是通过第二条途径进行制度改革,它具体表现为“建管结合、贷还结合”。项目法人责任制确立了业主在整个投资过程的核心地位,它以业主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三项制度为标准制度。我国三项制度从80年代之后在我国的整个建筑市场就开始试点,不断推广,水利建设市场也在探索。特别是“98”大水之后工程投入的大幅度提高,使我们有能力由过去水利工程以岁修为主改变为以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为主,所以以“三项制度”为核心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全面推行,为保证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三项制度”的核心问题,但是部分项目法人组建不规范,甚至根本未组建项目法人,造成责任主体不明确。行政干预,违反建设程序,只抓工期,不顾质量,资金不能按时到位。

2.2招投标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

许多工程在招投标中,委托没有资质或低资质的单位招投标,从而使低资质或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部分工程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同体”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互隶属同一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其中监理单位归属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管理。

监理队伍不足,素质较低,部分人员无证上岗;监理工作不到位,比较突出的是作假账。不该签单的签单,应该核实的不去核实。部分工程项目设计前期工作不充分,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低,不能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设计因素考虑不到位,设计质量不高,设计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2.3监督检查,加强质量检测

稽察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威慑能力不够;稽察整改到位率低、监督力度不足。部分市地质量监督机构还没有完全独立建制,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定性还不明确,质量管理职能责任不明,质监人员不足,监督缺乏规范统一的工作程序,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存在监督机制失灵的现象,质量检测工作有待加强2.4验收工作以及偷工减料问题

实施的建设项目多,但正规验收的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由于验收率低,已影响到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整体进度,影响到新的项目的实施。

工程多次转分包,层层收管理费,工程实体资金流失,从而导致部分企业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偷工减料。为节约显成本,施工不按规范操作,最终导致隐成本大大增加。质量控制体系落后,有待健全,质量把关不严。

3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依法规范项目法人职责

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主体,对工程项目负总责。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法人基本条件的要求和管理,建立对项目法人建设行为的考核管理制度,规范和约束项目法人的建设行为。

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标底形成机制和评标决标的标准、方法和工作程序,推行合理低价中标,防止恶意低价中标行为,遏制转包和违法分包现象,加强对招标机构和评标专家的管理。

3.2提高监理人员素质,积极推进监理改革

工程监理主要任务是对工程质量、工期、投资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施工单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体制改革,增加监理企业活力,积极引导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开展综合性工程咨询服务业务方向发展。

3.3健全施工图纸的审查制度,提高设计水平

严格按照勘察设计的有关条例及规范进行设计;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施工图纸的审查制度,防止随便变更设计图纸。

质量监督是代表政府对工程参建各方进行强制性监督而设立的,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要加强质量监督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业务培训,建立敬业、专业、高效的质量监督队伍;质量监督将采取“谁验收、谁监督”的原则,或采取“上级监督下级”的原则,不断完善质量监督体制。工程建设评优和优质工程评审工作全部转由行业协会制定评优标准和优质工程评审办法。

3.4整顿规范水利建筑市场,广泛融资

建立有效的水利建设监督管理制衡机制,建立“同体”回避制度,同时规范工程分包管理;建立信用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项目法人监督力度;强化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严格管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资质;严格检验进场材料、产品、设备,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健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三项制度标准;全面推进三项制度的实施。

水利建设资金筹集来源多层次,结构复杂,这就使项目工程资金完全到位的难度大。而最关键的还是这些资金来源对政府的依赖性强,不可预测性大。而且部分水利资金来源依据不明容易产生纠纷。虽然水利项目资金筹措大部分是有法律依据,但有一些地方政府配套出台集资办法缺乏法规依据,这导致资金到位不稳定。因此我们应该积极立法,以法律为依据,出台筹资政策,依法筹集水利资金。

4结语

目前来看,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日趋成熟,为筹集水利资金提供了全新渠道。对那些投资大、周期长、收益高的水利建设项目,我们可以通过成立股份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筹集大量水利资金,这样做不仅可以缓解企业对资金的饥渴,还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培育现代市场经济。如今,经济全球一体化和金融证券化,水利工程项目也完全可以在资本市场通过发行水利金融债券筹集水利建设资金。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运作机制上下功夫,通过对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吸引社会各方面闲置资金。

论文关键词: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对策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加大对水利基础建设的投入,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在此,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水利工程的经验与实践,概述了我国水利工程传统建筑管理模式,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对策。

参考文献

篇8

80年代以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基本处于人工管理模式,即:根据人们长期工作的实践经验,借助常规的计算工具、机电设施和普通的通信手段,采取人工观测、手工操作等工作方式,处理工程建设管理的各类图表绘制、数据分析计算和文字编辑,进行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等控制,水情、工情调度指令和启闭调节各类工程建筑物。到90年代初期,通信、计算机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开始得到初步应用,但也只是作为一般的辅助工具,主要用于通讯联络、文字编辑、图表绘制和打印输出,最多作些简单的编程计算,通信、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未能得到全面普及和应用,其技术特性和系统效益不能得以充分发挥。

近几年,随着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设管理开始由传统型的经验管理逐步转换为现代化管理。各级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在抓紧骨干性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非工程性措施的建设,并着手利用通信、计算机、程控交换、图文视讯和遥测遥控等现代科学技术,配置相应的硬、软件设施,先后建立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信息采集和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采集,水工建筑物的自动控制,作业现场的远程监视,工程视讯异地会商及办公自动化等。本文以滨海枢纽为例,对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2系统初步解决方案

工程建设管理虽具有相应的国家管理规定和基本建设程序,但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却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具体标准,也缺少现成的经验借鉴。如何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制定临时(建设期)与永久(运行期)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十分关注和急需研究的课题,也是涉及水利信息化建设战略实施的关键。

根据长期的工程实践,我们认识到工程建设管理应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基础,结合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并应用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择优配置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构成一个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系统开放、扩展灵便和经济实用的综合业务现代化管理操作控制平台,提供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网络服务环境,将是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发展方向。

现代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解决方案拟借助于现代的通信、计算机、遥测遥控、图文视讯等先进技术,建立专用的通信传输链路、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实时的信息采集网络、动态的远程监视监控网络和实用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配置和研制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监测、水工建筑物的远程监视监控、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工程建设管理办公自动化和工程管理视讯异地会商等综合业务的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

鉴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系统中通信传输链路的建设拟采用有线、无线兼容,多链路迂回的基本原则,其骨干性传输链路拟选择技术先进成熟、性能稳定可靠的光纤、卫星或数字微波等通信方式,以确保通信畅通、传输可靠和安全运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拟根据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客户终端和网络管理等硬件和应用软件,并研制开发相关的工程建设管理专用软件,完成工程建设管理局域网络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做好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计算机网络的汇联,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工程建设管理广域网络。信息采集网络的建设拟选择无线扩频、数字超短波等通信方式,建立区域性信息传输专用通信链路,配置相关的VHF数传电台、RCU遥测控制终端、SCADA应用软件和水情、工情遥测传感器,由此构成一个基本的实时信息采集网络。远程监视监控网络的建设拟采用4C技术(即:控制Control、通讯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图形显示CRT),集影像、语音等视讯和远程水工建筑物控制于一体,借助于有线无线传输媒体,配置相关的摄像、录像、数字解压缩、信号切换、图像显示和远程控制等设备,实现对工程建设管理范围内水工建筑物和作业现场的远程监视监控。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主要完成相关的专用工程建设管理应用软件的研制开发,预报分析水情、工情动态趋势,建立各类工程建设管理模型,制定相应的优化管理和调度方案,提供工程建设管理业务办公、计划财务、材料物资、工程合同、施工监理、政策法规、技术文档等管理自动化的服务环境,满足建设、监理、施工和管理等单位网上办公、资源共享的需要。

通过上述各网络或系统的建设,由此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建设现代智能型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成熟性和实用性,也是一个较为实际且可行的解决方案。

3系统基本技术特性

1.双向全双工自动或手动拨号通信,实时数据传输及图文交互。

2.水情、工情信息实时自动采集、分类、处理、打印、显示、查询、存贮、检索、转发和语音报信等。

3.系统信息共享,数据库数据调用、计算、分析、预报和自动装载等。

4.非自动测量参数人工置数输入和编程设置。

5.水情、工情状态实时图形动态显示。

6.故障越限报警及自动数据保护。

7.本地Intranet互联。

8.技术文档、图文编辑、公务邮件、分析预报、调度决策、计划控制、质量监督、数字统计和报表生成等业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

9.水情、工情动态监视和近场或远程自动控制。

4系统建设一般模式

滨海枢纽现代化管理系统由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等3个子系统组成,计算机网络和视频监控子系统的拓扑结构详见图示。

其中:通信传输子系统由程控交换、无线通信和综合布线等部分组成,主要为工程建设管理通信和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子系统提供专用传输链路。计算机网络子系统在局域网络建设的基础上,集数据库管理、电子邮件、多媒体通信和网络互联等技术于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目前,滨海枢纽工地在网计算机及各类网端设备已达40多台套,与常规文档同步建立的电子文档已成档1000M。视频监控管理子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传输设备、控制设备和显示记录设备等4个部分组成。

1.前端设备:作为图像和数据信号采集处理设备,由安装在现场的高分辨率的彩色摄像机、全方位云台、三可变镜头、室外专业防护设备等组成。系统根据工程施工、管理范围的特点,分别在立交地涵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角和工程建设处院内各设置1套日本松下公司WV—CP430高分辨率彩色全方位摄像机,通过配置日本Computar公司H16Z7516AMS型16倍两可变镜头和美国AD公司AD1240型或台湾利凌公司PIH—301型全方位多功能室外云台等设备,其视觉范围基本可以覆盖地涵全部,以及滨海枢纽204国道桥全线施工范围,工程建设处院内的前端设备则可覆盖项目业主和立交地涵、204国道桥两个监理部的办公区等范围,在无遮挡的情况下可实现对半径300m范围内进行监视。前端设备至工程建设处监控中心的最远直线距离达3km。

2.传输设备:作为图像和数据信号传输媒体,即:前端设备与集中控制设备汇联专用传输链路。系统除工程建设处院内前端设备采用有线同轴电缆传输方式外,其余4个监控点则通过深圳科卫泰公司的无线通信设备进行传输。

3.集中控制设备:作为前端设备旋转方位、角度、焦距调谐和视频切换,以及图像检索、处理等专用控制设备。前端设备中全方位云台、两可变自动光圈镜头的控制信号通过深圳亚奥新YA100—PTM云台镜头解码器的RS—485总线传输。系统监控中心则根据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工程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滨海枢纽视频监控实际需求,另配置图像控制主机、YA100—AVSU视频切换矩阵、9画面分割器和长延时录像机各1台,主要用于视像信号的控制管理和画面切换、图像存储、多画面分割的控制等。

4.显示记录设备:作为视讯显示、存储设备,主要包括:监视器、显示器、投影大屏幕和录像机、存储器、刻录机等。系统通过配置数台监视器构成电视屏幕墙,使值班人员能够在监控中心同时监视5个前端监控点的任意几路或画面分割的图像。另外,在建设处三楼会议室作为系统的图像管理中心,配置34英寸彩色电视机和图像服务器各1台,用于视频监控图像的显示、处理、检索、存储、控制和管理。

系统监控中心由一个主控中心和两个分控中心构成,其中主控中心具有最高权限,既能对所有前端设备的云台、镜头进行操作控制,也能对系统管理参数进行修改设置,主控中心在操作控制过程中其他分控中心不能作任何操作。分控中心则根据管理职权而设置不同权限。

篇9

1.实行项目经理制及项目经理工程质量终身制严把质量关

配电工程项目建设实行业主项目经理制和项目经理工程质量终身制,首先各业主项目单位要配足配强工程项目管理经理,加强项目经理的考核培训,赋予项目经理相应的管理权利,同时实行工程质量业主项目经理终身负责制。

每个项目立项后,马上指定一名项目经理,加强对该项目的施工图设计、设备采购、施工、验收、结算等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层层把关,对配网项目的质量终身负责。

(1)施工图设计环节:从工程的第一环节开始把好质量关。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必须以《配电网现场规范化建设标准》及国家颁布的相关的规程规范作为配网设计的依据;积极在配网工程设计中应用《省公司的10kV配网典型设计》成果,从源头上将配电网规范化建设标准纳入设计。

(2)设备采购环节:把好设备质量关。配网工程的物质采购严格执行省公司有关的招投标文件规定。项目经理依据设计单位开具的设备材料清册及时上报工程物资需求。通过统一物质招投标选用安全可靠,性能优良的设备。

(3)配网施工环节:在施工过程严把质量关。工程项目责任单位必须对施工队伍进行企业资质、业务能力、装备水平、工程业绩、企业信誉等全面考查,通过招投标选出业绩优良的施工单位。在施工合同签订中应明确安全、质量、进度等相关责任,并签订安全协议。项目经理密切跟踪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协调工程中间验收,配合工程阶段质量监督检查活动,及时收集隐蔽工程签证和验收资料,做好工程缺陷记录并督促整改。

全国首创推行电缆施工人员资格认定和作业计分制,确保电缆施工质量。工程施工的安装人员均要经过新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培训,重要设备由专业厂家人员进行安装,确保安装的工艺标准。

(4)验收环节:是检验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配网工程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实行三级验收制度。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项目的验收必须以国家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和《配电网现场规范化建设标准》为依据。项目完工后,由业主项目经理发起,业主项目单位组织工程验收,由设备主人(运行接受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等单位参与,现场对土建及电气部分进行验收,施工单位准备验收报告,征求各验收部门意见,并一次性提出整改要求,同时各方应在验收表上签字以示负责。

2.实行项目监理制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所有配网工程都应由项目责任部门负责委托监理。在配网工程中做到“强势监理”,充分发挥监理在配网工程中的作用。各配电工程监理项目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质量、进度等进行监督管理。项目监理的狠抓施工质量的举措如下

(1)、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需要监理旁站部位进行旁站,并作好旁站纪录,同时每天做好监理日记。

(2)、对各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和质量签证;

(3)、遇到问题,及时通知业主和设计单位进行现场解决,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4)、对钢筋、接地体预埋件等分项工程进行隐蔽验收检查。隐蔽工程监理必须到位并拍摄照片作为工程资料予以存档。

(5)、严格工序管理,对于每一道工序的验收,监理都直接参与到施工全过程,采取见证、旁站、巡视或平行检验等工作。坚持对工程实行全方位监理。坚持上道工序未完成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施工中要求施工方填写分项质量评定表,记录应该实事求是,数据真实。对于中间验评表格,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报审签认。

(7)、对于施工过程中图纸存在的疑问,要求施工队会同各方确认后再施工,不可擅自改变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3.积极开展达标投产检查,全面提升配网工程质量

篇10

电力建设物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大子系统,它们分别是采购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和库存管理系统。采购管理主要包括采购计划管理和申购计划管理;合同管理主要包括合同签订管理和厂商信息管理;库存管理主要包括出入库管理和材料盘点管理。在电力建设物资管理中,应使用ERP等物资管理软件进行物资管理,以实现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并开发真正适合电力企业发展的物资管理系统。电力建设物资管理系统是一种功能全面的管理系统,可实现建设全过程管理。而在电力建设物资管理系统外部,还可通过接口与子系统有效连接,进而实现系统数据共享。此外,电力建设的物资管理系统还可生成采购单,以控制材料的领取,并监控各个部门的费用情况。

2子系统物资管理

2.1采购管理

在电力建设中,采购管理是一种基于供应链的管理模式,是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建设采购管理系统中,采购部门应对材料采购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并协调好企业与厂商之间的关系;电力项目建设技术部门要根据项目工程的进展和需求,制订适合企业发展的物资供应方案;厂商要定期与电力企业交流和沟通,了解电力企业的物资信息和物资需求,并确定发货时间,从而做到按时发货。此外,还要保证货物的质量和完整性。在电力建设物资采购管理中,必须实现信息交流,降低物资成本和库存,并优化库存管理。因此,在采购管理中,厂商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物资采购管理中的物资信息交流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物资信息的交流,还包括企业外部的信息传递。企业应掌握内部物资需求的变化情况、物资价格的变化情况等,以此制订相应的回复单,发送至物资供应商,并实时更新企业内部的物资量变化信息库。在企业外部信息的传递中,企业要为厂商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术支持,还要考虑信息平台的兼容性,并为厂商提供优良的信息平台,从而为加强交流沟通和提高采购管理系统的稳定性提供技术支持。此外,还要与物资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制订长期契约,且明确契约中的条款和规定,从而完善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认证制度,稳定电力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

2.2库存管理

电力企业库存管理是物资管理中的主要工作。企业的库存量决定了物资量,由于库存量会不定期变化,因此,在企业库存管理中,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库存管理方法。对于长期给电力企业提供物资的厂商,应按照自身的物资需求在仓库进行长期代储,并在使用物资后定期付款,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一类物资;对于二类物资和三类物资而言,可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需求,由单位按照计划送货,以实现企业“零库存”;对于企业中第三产业组织生产的产品,应充分利用其优势,遵循“用多少、提供多少”的原则,直接运送至使用单位,运达后再结算;对于供应正常的电力物资,应应用期货合同运送模式,以减少库存量。

2.3合同管理

要想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就要掌握供货合同的具体内容、电力项目建设施工的具体情况和物资生产的运输情况,并将了解到的工程材料的生产和运输情况定期传达至业主;采用先进的管理设备,选取专业的管理人员代保管合同管理;物资管理人员要定期获取真实的合同备料,了解生产和运输情况,定期开展设备管理会议,并将物资信息通报给业主;合同管理人员应及时与厂商取得联系,顺利完成设备的生产和发运,及时统计和整理汇报给业主的相关信息,定期与厂商交流设备的发运情况;根据设备标志选取不同的隔离管理方式,将专业设备和工具隔离存放;加强厂商管理,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从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降低采购成本。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