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体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7:3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监管体制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金融监管体制概述
金融监管体制是指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对金融活动施加影响的一整套机制和组织结构的总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基本要素:首先是体制参与者,即由谁监管和对谁监管,核心是金融监管机关的设置、职责职权的依法定位;其次是如何监管,即为实现金融监管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体制的各种参与者按照一定方式有规律地相互作用,以完成特定的目的。可见,对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涉及到对金融监管机关组织构成、职权的分析、金融监管机关对金融机构作用机制的分析等。
根据监管主体的多少,金融监管体制可分为一元化监管体制与多元化监管体制。前者是独家监管型,即只有一家执行金融监管的机关,实行高度集中的单一型监管体制。后者是多家监管型,即执行金融监管的机关为两家或两家以上共同分工负责进行金融监管。实行这种体制的国家根据监管权限在中央与地方的划分的不同,又可分为一线多元监管体制和双线多元监管体制。实行一线多元体制的国家或地区,金融健全权力集中于中央,在中央一级又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关负责监管。这种体制实际上是以财政部和中央银行为主题开展工作。实行双线多元体制的国家主要是联邦制国家,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代表。其基本框架如下:
二、美国金融监管体制
在世界各国金融监管体制中,美国的监管体制被公认为是最健全、最完备、最具代表性的,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1999年金融服务法》(FinancialService8Actofl999),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开辟了金融服务产业的新纪元,美国金融监管也最终形成了现行的双线多元监管模式。这种新的监管体系顺应了金融服务业混合经营、金融集团的发展趋势,在制度上实现了金融监管的创新。由于美国处于世界头号金融强国的地位,因此。对美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考察研究,将在构思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具体策略等方面提供诸多启示。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比较复杂,联邦和各州都有权对银行发照注册并进行监督,即实行双轨银行制度。在联邦一级,有财政部通货监理局、联邦储备系统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三大银行监管机关。在州一级,各州都有各自的金融法规和银行监管机构。现分述如下:
(一)通货监理局
通货监理局是美国资格最老的金融监管机构,它是根据(国民银行法)于1863年建立的。只有向该局注册的银行才能称为国民银行。通货监理局在技术上受财政部指挥。不过实际上它的活动与财政部没有正式联系_保持着相当大的独立性。通货监理局的主要职责是审查国民银行的注册和分支行的设置,审核银行的合并,收集国民银行业务的统计数据,并进行与国民银行体系有关的各项经济调研工作;制订相应的管理条例和法规,并组织贯彻执行;检查国民银行的资本营运、贷款结构和数量、存款安全程度和贷款利率水平等经营情况,对经营管理混乱或违反金融法规要求的,有权命令其停业,进行清理整顿,有权撤换国民银行的正副行长和高级负责人员。通货监理局每年需向国会报告工作情况。
(二)联邦储备系统
联邦储备系统是根据1913年(联邦储备法)成立的,该系统有以下3个机构:
1、联邦储备委员会
联邦储各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制定金融政策,此外还要规定金融规章、制度,监督管理下属的联邦储备银行和会员银行的业务。监督货币的投入与回笼:执行有关管制银行控股公司活动的法令,并作为联邦政府的人。
2、联邦储备银行
每家联邦储备银行都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由参加的会员银行认购。所有在联邦注册的国民银行都必须是会员,而在各州注册的银行则可以自由参加或退出。
3、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该委员会是联邦储各系统中指导公开市场业务的最高决策机构。委员会每四至五周在白宫开会一次,决定公开市场的方针政策,通过买卖政府证券、联邦机构证中国改革券和银行承兑票据以及买卖外汇等办法来调节市场上的银根。此外,还设有供咨询的顾问委员会。
(三)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建立于1933年。其宗旨是为了保险存款。防止个别银行的信用危机扩散到其他银行而设立的。按规定,只要是联邦储备系统中的银行都要求向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险,未参加联邦储备系统的州注册银行是否参加保险可以悉听尊便。该保险公司的职责除了接受存款保险外。还包括审核检查批准投保银行的经营范围。设立分支行等:考虑投保银行送交的统计、报告;帮助面临破产的银行调整经营方向,组织清理和安排银行破产时资产清理。债务偿还等。为了保证在联邦政府支持下的保险存款得到偿付,解除向银行挤提的风险,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还享有在紧急情况下向财政部借入资金的权利。
(四)州银行当局
美国各州都有自己的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州注册银行。这些机构同时管理州内其他金融机构,如储蓄存款协会、信贷和金融公司等。一般来讲,它们的具体职责范围基本与通货监理局一样,各州之间略有区别,共同责任如下:批准新银行的成立,开设或关闭分支行机构,以及控股公司在州内的业务范围:审核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帐册: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保障消费者与贷款者的利益。一般州的监督机构对银行的监督采取放松态度,许多银行都愿意向州银行注册,纽约市区银行尽管业务遍及全世界,但它们大部分是州注册银行。基本框架如下:
从上述分析可知,尽管各金融监管机关互有分工,各负其责,各有自己管辖的范围和重点,但各机关职责互相交叉重叠之处是明显的。例如,国民银行须接受通货监理局的监督,但所有的国民银行必须假如联邦储备系统并且参加联邦存款保险,因此,国民银行属于三个不同的联邦监管机关的管理职权范围之内。那些参加存款保险的州会员银行必须同时接受联邦储备理事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州银行监督机关的检查和监督,分别向三个金融监管机关上交经营报告和统计资料。
三、中国金融监管体制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设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年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实施金融监管:第二阶段是从1998年开始。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从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中分离出来,分别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三家分业监管的格局。2003年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组建,接管了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由此我国正式确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三会分工的金融监管体制,而中国金融监管也形成了现行的多元化监管体制。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分业监管。按照金融监管的分工,银监会主要负责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以大银行业为口径,银监会成立了监管一部、二部、三部、合作金融监管部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自上而下相应设立了省局,市分局、县(市)办事处体制。而证监会和保监会则分别负责证券、期货、基金和保险业的监管;内部设立了相应的监管部室,自上而下则建立了相应会、局(省、市、计划单列)的体制。银监会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着重加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负责金融体系的支付安全,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这种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表明,除中央银行负责宏观调控外,其他几个监管机构都是集中于相对行业的微观规制层面,选择这种监管体制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并及时达到监管目标,有利于提高“机构监管”的效率。其基本框架如下:
四、中美金融监管体制比较
中国和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异同,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分业监管和混业监管
因为各国经济、社会、政治体制各异,信用发展程度不同,各个国家的监管模式相当多样化。而且,各国金融经营模式和其监管模式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可能实行统一监管,采用混业经营的国家也可能继续分业监管。从监管模式来看主要是有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而中国和美国采用的都是分业监管模式,虽然两国的经营模式不尽相同,但监管体制仍然坚持分业监管的模式,也就是将金融机构按金融市场划分为银行、证券、保险三个领域,在每个领域分别设立一个专业的监管机构负责全面监管。美国自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出台,银行业走向了全能化,但是其监管体制仍然维系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伞状监管,它不仅存在不同金融业务的监管主体还存在着不同级政府设立的监管主体。银行以及储蓄性金融机构的监管由货币监理局、美联储和存款保险公司三大联邦级监管机构和各州监管机构共同负责。证券经营机构主要受联邦政府法的管辖。而证券交易委员会是基于证券交易法设立的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经营机构、证券信息披露、证券交易所柜台交易和证券业协会等履行监管职能。美国的保险机构则由所在各州保险监管局负责。中国的分业监管情况在前面阐述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但是,分业监管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如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性差,容易出现监管真空地带:监管机构庞大,监管成本较高,尤其针对全能银行进行的分业监管,容易产生重复监管问题。
(二)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
按照监管主体的标准划分,金融监管模式可以分为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功能监管按不同金融业务的种类进行监管,如银行业务、保险业务、证券业务分别由一个监管主体的不同职能部门或由不同的监管主体按照不同的业务领域进行监管。对一个给定的金融活动均由同一个监管者监管。目前实践中的功能型监管模式表现为三种模式,即统一监管型、牵头监管型和伞形监管。199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该法案允许金融控股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的形式经营多种金融业务,如存贷款、保险承销和经纪以及投资银行等。但金融控股公司本身并不开展业务,其主要职能是向联储申请执照、对集团公司及子公司进行行政管理。对应金融控股公司这种伞状结构,美联储被赋予伞型结构监管者(UmbrellaSupervision)职能,并且与财政部一起认定哪些业务属于允许金融控股公司经营的金融业务。在伞型监管模式下。金融控股公司的银行部分由财政部货币监管总署、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监管,证券部分由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保险部分由州保险监管署监管。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州保险监管署被统称为功能监管者(FunctionalRegulators),如图4所示。
机构监管则按不同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中国目前主要采用的就是这种监管模式。这种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表明,除中央银行负责宏观调控外,其他几个监管机构都是集中于相对行业的微观规制层面,选择这种监管体制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并及时达到监管目标。有利于提高“机构监管”的效率。就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而言,从其实际运行以来所取得的成效来看,在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它不仅统一了监管框架,加强了监管专业化,提高了监管效率,而且还有利于中央银行更加有效的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但是,近几年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迅猛,金融业开放加快,金融监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分业监管体制已显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其本身所固有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五、结语
篇2
关键词:金融安全,证券监管,制度规范,风险防范
一、入世后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证券市场
我国的金融市场从形成到现在仅十多年时间,存在诸多问题待以解决。金融市场还不健全完善,我国金融市场规模小、管理不够规范、发展相对落后。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开放的进程加快。20世纪后半叶,经济全球化以人们难以预料及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前进,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依存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其进程中,金融国际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和最本质的内容。世纪之交,中国加快了加入WTO的步伐并取得重要发展,入世后的中国经济将迅速发展。①然而也面临国际经济风险对我国经济的威胁。经济安全特别是金融安全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亚洲金融危机就是生动的一课。②我国证券市场也将应对一系列市场巨变,维护金融稳定势在必行。
(一)加入WTO对我国金融安全形成挑战。我国金融发展将面临自身素质不高、体制尚不健全的不足和国际力量强力冲击的严峻局面,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与社会安全。
⒈我国现行宏观金融调控面临挑战。在完全的资本流动下,以独立的货币政策实现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受到制约。我国现行的宏观货币政策手段,主要通过控制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总量来调控货币供应量,在调控手段上还没有真正实现间接化。[1](P35-37)加入WTO后,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状况的变化和利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我国金融市场和货币供应量,从而增加调控难度,使我国现行宏观调控面临挑战。
⒉金融监管面临挑战。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日益市场化和国际化,金融风险更加出现不确定性。金融监管部门将面临更加复杂的金融环境。另一方面,我国监管部门在十多年的工作中虽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一般多为立足国内,缺乏国际金融市场监管经验。再者,对国内金融监管未真正实现间接调控和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国际化进程将加快,国际资本流动将更加频繁。一方面它将促使人民币加快可自由兑换,加大我国对外汇市场的监管难度。另一方面,国际游资和国际资本的非法流出入也可能钻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的空子而更加猖獗。,从而加大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⒊尚不健全的金融市场面临挑战。
⒋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将面临挑战。加入WTO后,我国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和地域限制,外资金融机构将快速增加。在国内金融市场还不发达时,外资金融机构的大量涌入会导致国内金融业竞争加剧,国内企业无法与之对抗,从而不利于民族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证券监管须尽快国际化,应对金融风险。依据加入WTO的相关规定,我国
券市场要在5年后对WTO成员国逐步开放。作为金融市场的关键部分,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加深加大,证券监管面临挑战。
⒈自身监管体制存在缺陷、不足,[2](P47-50)影响效率、质量。主要表现在:第一,监管层次过于单一,还没形成监管机构、证券业自律与社会舆论等多层次的监管体系。第二,监管缺乏足够的透明性,即投资者很难预测股市政策变动的情况,从而形成难以估量的系统性风险。第三,监管手段运用不科学,监管水平低下存在着计划与市场机制、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等运用不协调的现象。
⒉证券市场本身国际化、市场化日益加大,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入世后,市场将发生一系列变化。[3](P20-21)首先是参与主体将更加多样化,国际因素增加,外国竞争者将会出现。其次是证券市场层次将更多样化。其三,证券市场交易品种将更加多样化。外资机构基于在业务能力、市场经验、风险管理乃至资金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会相应地对国内证券市场的金融品种提出超前要求。金融衍生品将会应运而生。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承受着国际风险的冲击压力。在金融市场面临如何确保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环境下,证券监管在保障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方面担当重任,其健全与完善是十分重要的。
二、证券监管理论的基本阐释
(一)证券监管作为维护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实际操作效果显现等均需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够全面系统地审视和剖析实效,以达到最佳效绩的目的。以下就证券监管的必要性及其理念、模式、组织因素等基本理论进行阐述:[4](P30-32)监管行为及监管机构的出现与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监管,一般意义上是指为了实现监管目标,监管主体利用各种监管手段对监管对象所采取的一种有意识和主动的干预和控制活动,对监管的必要性,即为什么存在监管及其存在意义,有如下几种理论。
⒈市场失灵的。市场失灵的论认为由于市场不完全性的存在,市场失灵不可避免。为了减少市场失灵的影响,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即需要证券监管部门来弥补市场的缺失。反对者认为这种理论未必能够站住脚,因为市场失灵论强调的只不过是在市场失灵是从市场外寻求一种力量的帮助来找到均衡点,但这种职能完全不必要设置一个监管者来实现,完全可以以立法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同时,市场是不完全的,但置身于市场中的政府同样是不完全的,有时政府的不完全更胜于市场的不完全,按照这一理论监管不但不能提高效率,反而会给市场“添乱”。
⒉交易成本论。交易成本论源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即制度或法律之所以重要,在于交易双方之间交易成本的客观存在,而监管行为及监管机构则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而存在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在此基础上认为,法律设计的最优势,法庭来执法时最优的制度根本不需要监管来行使这种职能。与市场失灵论相同,交易成本论同样存在正反两派观点,主张监管存在的人认为,监管好比交易双方之间的媒介,其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尽可能的节省交易成本;而反对者认为这一媒介的存在完全没有必要,不仅不会有效地节省交易成本,而且还会带来其他更为严重的问题。
⒊信息不完全论。由于信息具有共享的特点,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就像市场只能提供不充足的其他物品一样,市场只能提供不完全的信息,因而获取信息的代价往往是昂贵的。当信息不完全时,由于经济人的有限性和机会主义倾向,会使交易的费用趋于上升,市场效率低下,从而使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受到限制。所以,在证券监管方面,监管行为和监管机构存在是必要的。
(二)证券监管的理论、监管模式、组织因素。
前已述及,鉴于证券市场上市场本身有时失灵,交易成本的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法律的不完备使得证券监管在理论上存在必要性和合理性。证券监管付诸于实施需要理念指导、模式选择,更应当具体分析鉴定其组织因素,从而达到内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发挥实际效用。
⒈树立正确的证券监管理念。[5](P110)理念一词是法理学、法哲学上的用语,与精神、思想词义相近。一般理解,理念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是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观念.也可以说是指导思想、目标或原则。
⑴证券监管理念的提出。监管理念是监管者开展监管工作的目的、要求和行动指南,是证券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正是基于此,证券市场上各国对理念的共同认识,1998年9月证监会国际组织在内罗毕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国际监管的标准——《证券监管的目标》。监管理念的提出,让我们对证券监管有一次全面系统地审视和剖析,这对证券监管大有裨益,有利于证券市场真正走上规范和健康发展的道路。
⑵证券监管理念的运用。监管理念虽然并不做为监管要素,但每个监管要素都受其影响,渗透在每一人监管要素之中,并且自始至终贯彻在整个证券监管的过程中,发挥着指导的作用。
⒉证券监管的模式选择。即监管主体怎么监管。不同的监管理念决定不同的监管模式。
从世界各国来看,证券监管模式无外乎是政府主导型、行业自律型和以由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中间型三种。[6](P38)
⑴政府主导型模式,即由政府成立专门监管机构进行集中统一的监管,行业自律在监管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我国和美国均属于政府主导型。
⑵行业自律型模式,即主要由于行业协会自律组织进行证券监管,具有灵活、及时、准确等政府主导型不及的优点,政府在监管过程中处于宏观调控,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角色。英国等欧洲一些国家属于行业自律型.
⑶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型。即由于前两者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采取综合运用政府主导和行业自律的各个优势,弥补其不足与缺陷,从而互相取长补短,此种类型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⒊证券监管的组织因素为其运行的基础保障。主要包括监管主体、监管目标、监管对象和监管手段等四方面因素,构成监管体系的基础,。
⑴监管主体,即有谁监管。
⑵监管目标,即为什么监管。
⑶监管对象,即监管什么。
⑷监管手段,即怎样监管。
经过时间验证的大量理论表明证券监管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合理恰当的监管将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唯有以科学理论指导的监管体系才能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
三、对我国证券监管的回顾和反思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是伴随着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证券市场由于建立时间短暂,各种制度体系尚未健全完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与之伴生的证券监管体制也具备了证券市场的一些弊端,同时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不健全、不完备更为严重。亟待结合实际,立足于世界,认真分析其弊端之所在,并加以科学理论的指导改革,以达到建立完善的证券监管体制目标,服务市场发展。
(一)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回顾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是随着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其发展历程体现着政券市场改革的变化。[7](P58)
1证券监管体制的源渊及其发展。1992年以前,我国证券市场没有集中统一的监管,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国家体改委,其他政府机构和上海深圳两地政府参与管理。1992年10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全国证券市场,同时将发行股票的试点从上海深圳等少说地方推广到全国。从1996年3月,中国证监会授权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的证券期货监管部门对证券和期货市场部分监管职责,至此形成中央和地方分级监管的全国证券监管体系。1997年,中央决定中国证监会对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各期货交易所实行垂直管理,并分别在上海和深圳设立了监管专员办事处。1997年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完善管理体系,实行垂直领导,加强对全国证券期货业的统一监管。①1998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撤销其职能并入中国证监会。
考虑到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市场化进程等条件的限制,中国采用的是集中立法型监管模式,并于1998年10月正式确立。
2我国证券监管现状。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即以政府监管为主导,集中监管和市场自律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框架。
⑴监管主体。1998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证监会的职能、内部机构和人员编制的“三定”方案,确定了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并成为取代国务院证券委员会职能的唯一最高证券监管机构。根据该方案规定,证监会将建立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在全国各地设立派出监管机构并实行垂直管理,但是现实中,我国监管主体存在多元化现象,主管部门之间关系较为复杂和不协调。
⑵自律组织是资本市场监管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律组织有两种形式即社会性的监督组织和行业自律。前者主要包括证券业中介服务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后者包括两方面:一是证券交易所的场内自律,二是场外交易的自律即中国证券业协会进行的自律监管。
⑶监管法规体系。1998年以前我国证券市场和监管是通过一系列的行政法规包括全国性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的行政法规进行的。1998年《证券法》的通过标志我国证券市场依法治市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证券法》和《公司法》作为我国证券监管的法律基础和其他证券法规共同构成证券监管法规体系。
(二)对证券监管体制的反思
我国证券监管刚刚起步,受制于证券市场发展大环境的影响,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我国证券监管体制进行反思,进行制度缺陷的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谨此依据证券监管的基本理论和我国国情,结合国际化进行现行体制的反思以利于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⒈我国证券监管体制自身的不足缺陷是导致监管效率低下、违法证券行为层出不穷的关键内因之处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监管理念与市场要求存在偏差。监管理念作为证券监管的指导思想和实践原则,渗透在整个监管过程中。监管理念确定的好坏准确与否直接从根源上决定着监管工作的效率。对比现行国际监管理念,我国证券市场与之距离甚远:
第一,证券监管机构的功能定位于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搞活服务,这使得国企在证券市场中受到政策的倾斜和特殊的照顾,造成了市场主体的人为不平等、证券监管的独立性不能保证,公信力受到怀疑。第二,行政主导市场,及证券发行监管以行政审批、额度控制为主要手段。证券监管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手段直接,忽视市场公平、高效、透明的客观要求。第三,重视政府监管,忽视自律作用。
⑵监管体制尚未健全,行业自律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现行监管体制主张集中统一监管由政府监管机构进行统一管理。而市场变化的复杂性和先天性的监管机构的监管缺陷不能保证证券市场健康运行。我国行业自律管理远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①监管主体权限过大。纵观证监会这几年的监管行为,仿佛偏离了正确监管轨道。它事无巨细的凡涉及证券活动的事情都深度介入,证监会掌握着中国证券业的生杀予夺的大权,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从权限授予来看,证监会是“运动员”与“裁判员”兼于一身。权限的过度集中与垄断从而可能导致腐败。在行政法学理论中,仅有强调限制权力过度膨胀才能达到以“权”制约“权”。
②自律监管有名无实。我国目前除了两家证券交易所从某种程度上讲属于一种行业自律组织,对其会员机构、场内上市公司行使部分监管职能外,作为行业性民间协会的中国证券业协会仍处于非常薄弱的地位。而证券交易所由于缺乏职责相对应的法律约束机制,表现为过多地追求盈利而忽视其应有的监督职能。其次,社会性的监督组织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其中问题尤为突出的当属证券咨询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总的来讲,我国证券资格事务所的执业水平低下,执业道德约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⒉证券监管体制自身不足是造成监管实效较差的根本原因。[8](P93-95)但证券市场的外部环境不乐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管的难度,使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内外交困使证券监管面临严峻形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⑴我国证券监管的外部法律环境不健全。从我国法律环境看,法制不健全以及法规不能协调配合,致使监管部门很难对证券市场违法行为进行定性和查处。特别是我国证券法制框架还存在许多不足。与之相配套的公司法、合同法、税法和破产法等法律法规缺位或不健全。如我国至今没有出台竞争法,对垄断行为的处理无法可依,我国对证券市场的争论解决体系及公正和有效的司法体系的建设存在很大缺陷,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法院判例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而且我国法律间的协调存在问题,有时互相矛盾。尤其是公司法现已经明显落后。
⑵监管的微观主体治理结构不合理。如果证券监管的微观主体缺乏约束机制,即使监管再得力,手段再有效,也难得理想效果。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结构中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相当不合理,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大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不仅中小股东利益得不到保障,而且企业缺乏长期的发展目标。从而难保障其依据经济法则严格自律。在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出现根本改观的情况下,企望其自律是一种空想。
⑶我国证券市场面临信用困境。在一个社会信用缺乏的市场上,欺骗行为经常发生。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庄家)、上市公司和中介组织信用缺失情况严重。当欺骗收益大于道德收益时,道德风险将可能发生。从根本上讲是由于社会信誉的缺失和欺诈行为所付出的代价太小而造成的。
四、关于证券监管的建议
改革是一个渐进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全面考虑,放眼未来,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有效的改造。
(一)加强证券监管体制自身建设,逐步健全完善。证券市场是变化无穷的,仅有掌握客观规律制定完善制度方能保障市场健康运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进行。
⒈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在中国证券市场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下,树立正确的监管理念是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健全监管体制的理论基础。因此,监管理念主要包括:第一,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第二,确保公平、高效、透明;第三,降低系统风险;第四,树立国际化意识。这些理念的发挥作用还依赖于认真贯彻执行于实际工作之中。
⒉明确监管职能,提高监管水平。[9](P211)监管机构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职能就是保障市场的公平、公开以及公正地对待所有市场参与者,体现其监管理念和目标。相应地其权限应当依据其职能而定,即仅能作为“裁判员”。并非事无巨细一概全揽并把“运动员”兼于一身。同时,改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平,努力实现手段的间接化、多样化、市场化,减少政府对市场的操纵。此外,应当提倡监管行为程序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公正的权衡各方利益,保护投资者信心。
⒊完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监管。随着证券市场的成熟,政府主导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日益成为大多数国家选择的主流。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避免各自的缺憾,对于完善监管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行业自律监管的培养和成熟有助于弥补我国政府主导型模式的缺陷,有利于发挥其灵活性、高效性和及时性等诸多优点。我国立法机构应及时出台行业自律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上的依据做到有法可依。(二)改善证券监管的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监管环境的好坏关系到监管工作能否最大程度的发挥制度规范优势,同时只有内外俱优才能达到效绩最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改善外部环境。
⒈健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良性的立法、司法环境。结合目前市场需求不断完备证券监管的法律制度,尽快细化证券法的相关规则具体化操作,出台相关的《证券交易法》、《证券信誉评级法》等法制,形成完善的证券法规体系。同时相进的竞争法、公司法、税法等经济法规也应出台或改善其不合理的部分。此外,现有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衔接应当强化,避免配合不力,以免影响法律手段在实际运用中难以奏效。
⒉市场微观主体治理结构合理化,改善增强约束机制。①[10](P315)监管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市公司的自律和证券市场机制的作用。作为上市公司中的大多数企业,国有企业改变目前的股权结构和股权性质,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法人治理机制结构,保护股东切身利益并最终加强公司自律。主要通过国有股减持、合理分散股权、创造股权新构等手段来使之完善。相应的,应改变公司经理层的生成机制,尽快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使公司经理层通过市场达到优化配置,从而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⒊重构社会信用体系,恢复我国证券市场的公信力。这需要政府对这一体系进行构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构建我国的经理人市场,从外部强化经理人员的责任,形成市场产生的压力。第二,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全国联网的信用体系,形成规范我国信用环境的社会极大约束力。第三,成立信用担保中心和相应的配套机构。信用担保中心主要为金融机构或其他需要信用服务的用户提供担保服务,承担对所担保对象的财务、经营状况的跟踪监督服务。
我国证券监管体系处于特殊的经济发展时期,其本身体现了中国经济改革时期的种种特征,或有利于证券市场发展,或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前进。同时,在全球化程度加大的大环境下,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应当立足国情,放眼世界,不断健全、完善。证券监管体制的建设,不仅关系到证券市场的发展,更关系到经济安全,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叶静芳。WTO与金融安全[M].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8月1日。
[2][3]严力。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如何应对WTO[M].中华财会网。2001年12月27日
[4][7]阎彬。对目前中国证券监管的思考[M].鑫网。2002年4月29日。
[5][6]陈岱松。WTO与证券监管理念[J].上市公司。2002年第三期第48页。
[8]范恒森、李连三。论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环境目标与建议。[M].资本市场,2002年第一期第87页。
篇3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开放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金融的运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金融监管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金融的不稳定性日渐突出。面对金融全面开放,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金融机构运行和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保证金融市场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我国金融监管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变革。
一、开放条件下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挑战和问题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即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体的“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现行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
(一)金融监管法治环境薄弱
金融监管立法仍然滞后,立法技术亦不成熟。《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金融监管领域的基本法律至今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一些重要领域仍然处于法律真空状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并不协调,甚至存在严重冲突。盲目移植、照搬照抄、脱离实际的规定大量存在。金融监管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二)金融监管目标不合理
我国金融监管目标是既要保障国家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又要承担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保障平等竞争和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维护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稳定、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金融监管目标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实际上是对金融监管目标的弱化,从而制约了金融监管的功效。
我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一致的。这使得中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信贷规模控制的合规性检查,并没有真正从金融运行的安全性、高效性出发,形成独立的、明确的职能。
(三)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式存在缺陷
重市场准入,轻市场退出。目前的监管大多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的市场准入进行严格限制,而在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上则缺少详细的可操作的市场退出规定。在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时,“一行三会”的监管只能借助于行政手段来化解金融风险,违反了市场规律,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风险。
重现场监管、轻非现场监管。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采用现场监管。现场监管虽然能够比较细致地了解、发现那些从金融机构公开的财务报表和业务资料中难以发现的隐蔽性问题。但是,它本身也存在许多不足,如,风险监管不足,随意性、非规范性较大,人力不足以及重复检查并存等等。
重合规性监管、轻风险性监管。先行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是对金融业市场准入、业务范围、财务帐目、资本状况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合规性监管,而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尚不规范和完善。强调从资本充足性和资产流动性方面进行监管,忽视了金融机构自身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等指标的监管。重视传统存贷业务,而对表外业务及其他金融创新业务监管较少。
(四)金融监管信息仍不透明
目前中国的金融监管仍处在起步阶段,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尚处于一种分割、低效、失真的状态。中国金融监管信息不透明主要表现在:“三会”的监管信息系统处于分割状态,不能实现监管信息共享;金融监管信息实行定时报送制度,使得金融监管信息收集效率很低;金融机构报送数据存在人为调整,虚报、瞒报现象屡有发生;缺乏社会监督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对金融机构报表、资料的真实性审查,等等。
(五)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缺乏协调,监管存在“真空”
我国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还不健全,整个金融监管组织体系仍按计划管理模式设置,“一行三会”虽各有分工、各有工作侧重,但是相互之间仍存在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的问题,有时出现职责冲突,有时出现监管“真空”,从而降低了整个金融监管的效率。我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混业经营趋势正逐步加强,原有的以机构类型确定监管对象的监管模式难以发挥作用,进而出现金融监管“真空”。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
前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已严重滞后于国际发展与实践需要。随着金融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不断深化,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金融监管体制上不断做出相应调整,而我国仍采取根据既定金融机构的形式和类别进行监管的传统方式。在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日趋模糊的情况下,这种监管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
国外的金融机构大都为混业经营。尽管加入WTO后对进入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仍可限制其经营业务,但外资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其境外的后援体系,其混业经营的优势仍能发挥,使我国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处于下风。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诸多业务创新已具有部分混业经营的性质,光大控股集团、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事实上也拉开了我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序幕。与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相适应的分业监管体制已不适应这一趋势的发展。为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要求,我国应在现有的金融监管基础上平稳过渡,依据金融体系基本功能逐步改革和完善监管体制,实现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协调。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直属的政府机构应放弃金融监管职能,着重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做好宏观调控,这样有利于金融监管效率的提高。在“三驾马车”(即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基础上设立“中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作为整个金融业的最高监管机构,维护整个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对各类金融业予以全面监管。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集中置于中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统一领导之下,对各类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名下的子公司实施功能化监管,并定期召开由三大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加强“三驾马车”之间的联系。中国金融服务监管局则有权对各监管机构的职责和各种争议予以界定和仲裁。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则由中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直接监管,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的、有层次的、有分工的、横向与纵向并重的金融监管体制。
三、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理念建设
在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金融监管内容和方法,改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的同时,在体制转型的基础上实现监管理念的转变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关键:金融监管活动应从事后被动处置向事前预警防范转变;金融监管内容应从合规性、机构性监管向合规性与风险性监管并重、功能性监管转变;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转变控制金融风险的思路,使金融监管既要强调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又要注重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以及国际竞争力。唯有在金融监管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金融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金融监管理念及时、科学的调整,才能在开放条件下促进金融监管的不断成熟和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杨有振.金融开放、创新与监管.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篇4
近几年来,我国地方金融发展非常快,不过,地方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给我国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管理带来严峻挑战。为了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我国实施了多轮政府机关简政放权改革,使得金融管理工作主要由地方承担,但是,由于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发展状况不同,导致目前为此依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地方金融管理执行的是“一行三会”管理模式,地方金融管理主体的权责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管理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影响了地方金融管理效率。总而言之,根据我国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缺陷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我国不断推进金融行业改革创新的历史条件下,地方金融机构也应该大胆创新。地方金融行业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创新存在盲目性,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仍然还存在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国家与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顺畅,比如地方金融机构中包含大量担保公司与典当公司,国家并没有很好地将其纳入管理范畴,增加了地方金融系统风险;第二,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国家很难对地方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监管,甚至出现许多金融机构脱离了国家金融监管范畴,增加了金融风险的发生可能。另外,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不同地方立足于本区域利益,制约了地方金融发挥其合力,不利于地方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地方金融管理主体权责有待强化
各省市建立的地方金融管理主体不尽相同,甚至有些省市没有专门的金融管理部门,成立的金融管理部门名称存在权责不清晰、职能不明确、多头管理等问题。比如有的省市对不同地方金融机构设立不同的管理部门,省金融办、国资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负责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头管理的存在,会导致金融管理机构职能交叉情况的出现,对于充分发挥地方资源的优势是很不利的,也容易引发不同金融管理机构互相推诿扯皮,导致金融管理效益低下。
(三)地方金融监管与地方金融发展不符
当前我国对地方金融机构实施“一行三会”管理模式,对地方金融机构准入严格把关,在抑制地方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不同省市对金融资源需求不一样,中央政府对各省市地方金融采用“一刀切”管理模式,没有考虑到不同省市金融资源需求的差异性,导致有些省市金融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议地方金融监管的权力下放到省市,让各省市能够针对本省市需求情况合理配置地方金融资源。
三、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建设的建议
(一)引导建立正确的地方金融发展观
地方政府只有树立正确的地方金融发展观,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切实做好地方金融发展规划。为此,国家应该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管理法律法规,对地方金融机构的权责进行规范,中央政府主要对地方金融预算做好管理工作,控制地方金融风险。
(二)对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的边界进行明确规定
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优化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需要界定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的边界。中央对地方金融管理发挥总领作用,引导地方金融管理的良性发展,使得中央和地方金融管理更加协调。中央对地方金融管理领导过程中,要遵循“垂直监管,地方协调”原则,即中央金融机构负责监管工作,地方金融机构负责协调工作。总而言之,地方金融管理体系要秉持中央金融机构监管,地方金融管理机构负总责,理清地方金融管理机构的职责,规范地方金融日常管理制度以及风险处置流程制度,确保地方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执行统一的监管主体下的分类监管
篇5
【关键词】支付工具;监管
支付工具是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以票据、银行卡为主体的支付工具监管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对我国支付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完善。
一、我国支付工具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支付工具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支付工具监管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票据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1995年颁布的《票据法》对各种票据行为、票据权利的行使、票据义务的履行做出了全面系统地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法》主要是在法律上赋予人民银行承担支付清算管理和维护运行的职责义务,在支付工具监管中扮演核心角色。另外还有一些部门规章,如《支付结算办法》等。而对银行卡的规范,1999年起实施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是我国迄今为止对银行卡业务规定最为详尽最权威的行政规章。从2006年3月开始实施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申请开办、风险管理和业务外包等做出了法律规定。从目前的法律法规来看,《票据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票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而对银行卡的立法层次明显偏低,缺乏系统性,况且有些条款已经明显过时。
(二)支付工具监管的目标未建立一个框架
监管目标是指监管者通过监管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决定着监管的行为方式,影响着监管运行机制。目前,我国支付工具监管目标尚不清晰,虽然在实践中基本上把安全和效率作为首先考虑内容,但缺少一个明确的框架,制约了监管功效的有效发挥。
(三)支付工具监管的主体不清
从世界范围看,目前许多中央银行的支付监管职责都得到了明确的法律授权。例如,澳大利亚1998年《支付系统(管理)法》允许储备银行指定监督对象,决定被监督系统的参与标准以及安全和效率标准,并支付体系的发展方向。而且,从国际清算银行调查的情况来看,对支付体系进行监督已经成为十国集团中央银行的一项核心职能。相比之下,我国2003年银行监管体制改革,根据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支付工具监管制度的制定由人民银行会同银监部门进行,有关结算纠纷的受理和处置由银监部门进行。我国人民银行近年来突出了支付服务,淡化了支付体系监督。这种安排,割裂了支付工具的内在联系,增加了协调成本,削弱了支付工具监管效率。
(四)支付工具监管的手段单一
我国支付工具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得支付工具中蕴含的风险不断增多,监管的必要性增强。近年来,在对支付工具的监管方面,重点加强了对签发空头支票的处罚、加大对银行卡犯罪的监测和打击力度、强化对票据印制的管理和对银行承兑汇票等易发案件票据的风险防范等。此外,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建立了支付服务与政策协商例会制度,通过密切沟通、协商,改进相关政策和监管的实施效果。
但从我国对支付工具的监督的手段看主要采取行政手段,严重依赖于对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和行政处罚,监管手段相对单一。
二、完善我国支付工具监管的建议
(一)健全支付工具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议进一步完善以《中国人民银行法》为中心的支付工具法律、法规体系,对《票据法》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完善。同时,建议尽快出台《银行卡条例》,加快支付工具监管的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从而推动我国支付市场的发展。
(二)明确支付工具监管的核心目标
我国支付工具监管的目标既要借鉴国外,也要考虑我国的国情。支付工具监管的目标应建立一个框架,其核心目标是“安全、高效、快捷、经济”,促进整个支付市场持续、健康、协调发展,防止混乱和风险。
当然,支付工具监管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支付工具监管的目标也将随之改变。
(三)明确支付工具监管的主体
应当明确支付工具的监管主体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行使支付工具监管权,应在《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市场规则,防范支付风险,合理引导支付工具的发展。同时,基于支付工具监管和银行监管根本目标的一致性和部分监管手段的重叠性,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必须加强合作,以实现安全、高效、快捷和经济的监管目标。
(四)丰富支付工具监管的手段
一是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防范和控制支付风险。对于支付工具的风险防范,要仔细研究风险案例,总结风险防范规律,为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防范支付风险提供指引和提示。二是在监管时间上,应变事后监管为事前、事中全过程的监督、指导、服务及跟踪处理,不应过度依赖于现场检查和行政处罚,要将管理重心前移,尽可能地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有效规避管理风险。
作者简介:
刘春梅(1980-),女,吉林东辽人,硕士,中级会计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篇6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关键环节;关键问题;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正式启动,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尽管人们的看法各异,探索的范围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但在这些探索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主要有七个: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这七个关键词体现了高校本科教学的基本环节,也体现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关键。笔者综合各方面的看法,从宏观的维度对这些关键环节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路径作系统分析,以使人们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有更清晰的认识。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即是指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培养目标事关高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没有科学的培养目标,也不可能有良好的教学质量。
关于高校培养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对高校培养目标的总体界定。但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层各类人才,只能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大学在培养目标上比较盲目,看见别的大学提培养“一流人才”,它也提培养“一流人才”;看见别的大学提培养“创新人才”,它也提培养“创新人才”,如此等等,全然不顾自身的条件,其结果必然是浪费教育资源,贻误大学生就业,造成教学质量滑坡。
确定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应是因校而异,因人而异,即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同一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应各有特点,同一高校同一专业不同的学生培养目标也应有所不同。只有这样,高校人才培养才能在宏观上充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需要,在中观上有利于形成各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在微观上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部门根据学科分工和产业结构需求所设置的学业门类,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设置是现代大学存在的基本依据,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严重老化,相当多的专业延自于上个世纪中期,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二是专业严重雷同,从研究型大学到教学型大学很多专业都是一样的,有人据此而讥讽中国“只有一所大学”;三是专业划分过细,不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能力;四是专业设置不灵活,学校设置新专业的自不够,学生选择专业的灵活度也不够。
改变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局面,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第一,解决好高校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问题。专业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之一,因而专业设置首先必须符合社会需要;大学同时负有引领社会的职能,因而大学必须研究并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使专业设置具有一定超前性;专业设置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使专业设置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大学专业设置的基本指思想应是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未来。
第二,把握好专业设置的技术性问题。一是要把握好专业口径的宽窄。专业口径是指划分专业时所规定的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及业务范围的覆盖面。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口径过窄,现在各高校都在采取措施“宽专业、厚基础”,方向是正确的。但我们也要警惕另外一种倾向,好象一拓宽专业口径就什么都要学,科学的专业口径应恰如其份地掌握宽窄平衡。二是要把握好专业设置方向。设置方向是指在专业口径之内分专攻方向,以刚化或活化专业。专业口径反应了专业设置的统一性要求,设置方向则侧重专业的某一方面,体现了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大专业多方向,已是发达国家高校专业设置的一个基本特点,我国教育部也明确提出“对一些确有一定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可通过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或选修课组进行培养”,但更多的高校希望国家允许学校在审批后举办专业目录以外的特殊专业或试办专业,通过此种方式拓宽专业发展的空间,不断孕育新的专业。三是把握好专业设置时间。专业设置时间是指学生入学后什么时候确定专业。推迟大学生的专业定向,是当代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较流行的趋向,我国各高校目前也大多顺应了这一趋向,这相对于过去学生一进校门就定专业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推迟专业定向对学校的管理能力和师资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不是所有的高校可以一步到位的。四是把握好专业设置的空间。专业设置空间是指学生的专业确定之后,还有没有游移的空间和更改的可能。我国高校目前在专业设置空间方面较过去有了较大拓展,学生转专业、转系、转院有了一定的自由度,但受办学条件的限制,学生的跨专业、跨系、跨院学习,很多学校还难以做到。专业设置空间保持一定弹性,是对专业设置时间弹性的必要补充,有助于更好适应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创新。
专业设置还要解决好高校自问题,以能更灵敏地反应社会需求。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关键内容。
课程就是知识,课程体系建设就是知识体系建设。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存在着知识划分过细、内容陈旧并过于求同、脱离社会需求、缺少实践性、课程结构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差等缺陷。
改革高校课程体系,首先要树立全新的课程观。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不仅要传承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现知识、发展知识,学生不仅要去适应社会,而且要去推动社会发展。因此,高校要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改革高校课程体系,关键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既有知识和未来知识的关系。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加快的条件下,高校课程体系在让学生掌握既有知识的同时,要有助于学生探求和掌握新知识。二是处理好“专业化”和“综合化”的关系。信息时代,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也难以学好专业知识,高校要努力开发专业综合和学科综合课程,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力。三是要处理好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关系。传统的高校课程体系结构表现为“三层楼”,实际上也可以分为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两条线”。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表明,大学生仅有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非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比如一定的社会知识、经济知识,一定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高校课程体系只有做到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有机配置,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教学方法,一直都是高校改革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高校受到了一些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但课堂教学并未从根本上摆脱“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满堂灌”的模式,课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改革高校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有赖于高校教师进一步确立新的教学观、师生观、课堂观。教学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传授方法,开启智慧;教师和学生是知识探究过程中平等的合作关系;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人”,即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又要教会学生做人,只有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大学生处于从“读书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时期,因此,高校教学必须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实际,高校的课堂应是第一课堂(教室)、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的有机结合,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新的教学观、师生观、课堂观,决定了高校课堂教学是探讨、互动的过程,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决定了高校的课堂教学方法必须以互动式教学方法为主,要更多地采用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
五、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替代、不可逾越的组成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包括生产实习、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其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向能力,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实践教学被置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实践教学系统不完整,设施不到位,指导教师不匹配,管理不严格,更缺乏支撑高校实践教学的社会条件,从而造成了大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
改变高校实践教学薄弱的现状,一是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实践教学,要把实践教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二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国家要根据高校的类别制定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基本内容、基本设施、指导教师、课时和学分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以确保实践教学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先进性;三是要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核心问题是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人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以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四是要创造全社会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环境条件。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只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形成,而高校不可能提供全部的真实工作环境,只能依靠社会,社会作为高等教育成果的享有者,也完全有义务支持高校的教育教学。国家可以作出政策规定或立法,一切合法单位都有义务和责任为大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支持,国家则为这些单位提供税收减免或奖金,对学生实践活动中有可能造成的设备损坏或其它损失,国家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赔偿措施,而对一些无故拒绝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单位,则应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只有全社会为高校实践教学提供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薄弱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六、师资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高校教学资源中的核心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一直存在着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扩招以后,这些问题更加突显,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体制和机制创新。
第一,要建立以国家为主,高校为辅,能吸纳社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的高校师资培养体制。国家要充分发挥师范大学培养高校教师的主渠道作用,保证高校有稳定可靠的师资来源。目前,不少高校提出了师资“硕士化”和“博士化”的目标,研究生正成为高校师资的重要来源,国家应规定研究生必须学习高等教育教学方面的课程,使研究生能成为高校师资的有效补充。高校自身对师资的培养主要是优秀研究生留校任教,这仍将是高校师资的重要渠道。开发高校师资资源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吸纳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主要是吸引企事业单位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到高校任教,这在国际上已是一个通行的做法,但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吸引有实践经验的人到学校任教,不仅有利于充实高校教师队伍数量,而且有利于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建立以聘任制为核心的高校教师管理体制,打破教师身份和技术职务的终身制。高校实际存在的终身制,是一种缺乏竞争、激励和活力的制度,极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终身制是高校教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实施聘任制则是打破终身制的主要措施,在聘任制体制下,再进一步强化以教师资格认证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以育人为核心的师德建设机制、以优秀教师资源共享为核心的兼职教师机制、以吸引优秀中青年教师为核心的资助倾斜机制等,就能建立起充满活力和效率的高校教师队伍。
就提高教师的水平而言,高校应着力培养“三师”型教师。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高校教师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种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才能确保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科学研究
大学本科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它不仅要传授知识,还担负着发现未知和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能力的任务。因此,大学本科教学过程本身就内含着教学与科研两种因素,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研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可以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
篇7
建筑产品的好坏,直接关系于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与国民经济发展也息息相关。一个优良的建筑产品,其不仅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维护费用也较低,否则,不仅无法正常使用,而且还要在返工中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影响投资效率的实现,使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带来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所以对于建筑工程,我们需要对其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程质量,打造高品质的优质建筑产品。
2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2.1影响因素多方面
一项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人员、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技术等都会不同程度的使质量受到影响。如果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都较落后,那么工程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而在施工中所需材料种类很多,如果不能把好材料的质量关,那么就会导致不合格材料应用到工程建设当中,使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多数作业需要依靠机械设备来完成,这就需要保证机械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否则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正常施工。
2.2容易产生质量变异
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同于其他产品,其没有流水线,而且也没有稳定的生产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偶然因素,这些都会导致工程质量处于变化状态下,给工程质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3质量检查终检的局限性
建筑产品在完工后,不存在着不合格再拆卸来重新施工的可能,也没有办法对内部质量进行检查,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存在着较多的隐蔽性工程,所以质量是内在的,无法用肉眼看出来的,而且即使发现有质量隐患的存在,也没有办法来重新进行施工。所以建筑产品其质量终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2.4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及验收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的。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要检查合格后验收,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要进行抽样检测。
3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3.1建筑企业内部观念陈旧
由于当前建筑行业内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下,企业时刻为项目奔波,而忽视了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且管理人员也没有意识到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觉得有项目才能利润,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一味的求项目,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对工程质量缺乏必要的认识,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3.2建筑企业人才水平偏低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了,为了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所以其都是在接到项目后才开始组建施工队伍,而施工队伍中大多为外雇的农民工,由于其文化水平较低,而且又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所以在施工中无法应付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工程质量难以保证。而施工企业由于内部管理混乱,不重视企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所以普遍存在着人才水平低的问题,这就导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无法应对新技术和技术难度较高的工作,为施工质量留下隐患。
4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分析
4.1强化施工项目全员的素质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其施工人员作为项目的主体,同时也是建筑产品的直接制造者,所以其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是确保建筑产品质量的关键,可以说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的命运,所以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不仅需要加强工程的质量控制水平,而且还需要加强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确保施工在高标准下进行,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这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奠定良好的基础。
4.2健全质量体系
建筑企业想要将工程质量全面的做好,就需要加强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质量体系实现工程质量的组织和程序以及资源的保障,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质量体系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问是企业质量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和及健全实用,与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是否有效的相互接轨。首先,我们需要系统的建立思想和健全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和所有的质量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全面控制并形成文件化;其次,还需要注重质量体系的可操作性,传统的质量管理体系虽然不能够使用现代新的管理模式,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全部将其,有些精华管理体系我们还是需要借鉴和加以利用,对照新的规范标准我们将传统可利用部分进行完善和补充;最后,还需要注重持续有效的运行,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和良心循环。
4.3控制好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建筑企业对于每一个项目都要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以及质量控制,定期进行检查,并将质量管理和检查报告递交给上级审核,对于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我们尤为需要重视,具体可以做以下说明:①要做好事先计划;②加强施工控制;③重视时候检查。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做到完美衔接,不能够出现任何一个错误。
4.4加强验收工作
当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需要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验收,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工程验收包括了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以及单位工程的验收。对于工程质量进行验收时,其重点在于对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组成构件性能进行验收,可要求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建筑性能进行检测,保障建筑程参数指标达到标准后再正式投入运用。对出现不符合标准的建筑物需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安排处理,结合施工图纸详细分析原因,再从根本上处理好建筑质量问题。
5结束语
篇8
(一)我国高校内部的二重权力结构
1.管理科层结构。高校内部的政治权力是国家政治权力在高校中的体现,是社会意识形态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其权力代表机构为学校党委,通过党的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与纪律检查委员会等机构行使政治权力。高校的行政权力机构为校长办公室等职能部门,高校通过校长、副校长和校务委员会等来行使行政权力。上述机构共同构成了我国高校的管理体系,行使高校内部的政治与行政性事务管理权力。
2.教师决策结构。专业权力是指专业人员根据专业事务、活动等特点和规律对其专业领域施加的影响与干预力量,权力主体是学者或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性机构。现代高校的组织系统以学科、专业为基础进行构建,人员构成主体是传承、发现和创新高深学问的教授为主体的教师群体,行使权力的对象是学术性事务。我国高校作为特殊的学术组织,专业人员做出决策的机构主要是学术委员会,此外还有教学指导委员会、职工代表大学及工会等。这些机构主要负责学术事务管理,包括课程设置管理、教学安排、入学要求、学位条件、学术规划、教授聘任和授予学位等学术性工作。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一般由校长、副校长、学院院长、研究所所长、系主任、工会代表以及学生代表等组成,运行的逻辑是学术自由、教授民主治学。
(二)我国高校内部权力结构的特征
我国高校内部拥有两大并行的权力系统,一种是以党委、行政管理组织为网络的管理权力系统。另一种是以教授等专业人员为核心,以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为载体的专业权力系统。从高校内部权力运行来看,管理权力集中,专业权力弱化,二者之间的失衡与冲突构成了我国现有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1.管理权力集中。就组织架构而言,高校成为国家政治体系与行政体系在教育系统上的延伸,采用政府模式加以组织和运转。目前,高校内部的管理职能由校党委和校务委员会等职能部门承担,管理权力明显上移,主要集中在学校层面,院(部)、系、所(中心)的管理自严重不足,阻碍了其他利益群体参与学校事务尤其是学术性事务的机会。例如,高校内部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采用行政分配体制,属于行政权力范畴。此外,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层管理结构的界面增多,阻碍信息交流。科层结构内部的权力边界不清,责任不明,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2.专业权力缺失。高校没有充分考量学术专业组织的特殊性,设置合适的专业化组织管理机构并使之有效发挥预设职能。高校内部普遍存在管理权力垄断学术资源、侵吞学术权益甚至取代专业权力行使职权的现象。高校权力向政治、行政管理靠拢,管理权力强过专业权力,学术群体专业权力的权威受到挑战。具体表现为:高校决策由管理层人员制定;决策过程非民主化、非透明化;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团体在决策中的权威作用受到忽视甚至限制;学术专业人员在管理科层结构中被边缘化,丧失话语权;高校大部分的学术事务不是由学术专业人员及其团体管理,而是由管理权力来决定。专业权力和管理权力冲突的焦点是学术资源分配权与学术事务管理权。管理权力在学术资源的获取、分配以及学术资源分配方案的执行等环节作用突出,与此相对,专业权力明显缺失,背离了高校学术共同体的组织特性以及追求高深学问知识、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本质特征,严重影响着高校学术事务、学术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权力失衡状态下的高校学科建设困境
高校内部教育制度科层化,导致管理权力插足学术事务,成为学术管理的掌舵人,阻碍了学术的自由发展,破坏了学术制度建立所需要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精神。具体到学科建设而言,对学科组织、学科制度、学科结构、学科队伍等方面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一)学科组织混乱
学科组织是指以高校体系化的、高深的专业知识学科为直接操作材料的具有高度自主性的社会实体,是高校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实现平台,为学科建设提供组织支撑。高校的学科组织主要包括学部、专业学院、普通学院、学系、研究所、研究中心、教研室等。我国现有高校的学科组织是1952年院系调整以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结果,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院数量过多,覆盖的学科面狭窄,不利于发挥学科整合功能。例如,北京大学设有15个学院和15个独立系,清华大学有13个学院和5个独立系。学院机构数量过多,导致其覆盖的学科范围过于狭窄,分科严重,校内院系间的学科与专业重复建设,有限教育资源被严重浪费;二是院系设置没有层次,所有院系实行统一标准管理,无法反映不同性质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违背了不同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造成不同学科间的盲目攀比、恶性竞争以及学科间的壁垒森严,资源无法共享。三是系、所等基层学术组织严重虚化,学术管理职权集中在学院层级,基层学术组织话语权缺失,学术发展空间遭到严重挤压,中层与基层学术组织之间责、权、利分配不清,影响学术管理效能。
(二)缺乏学科制度
学科制度是指高校学科组织中规训学科带头人、控制学者学术职业样式的规范,是一种知识生产与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同步进行的整合性制度,是学科建设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高校学科制度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体系不规范,学科设置呆板、滞后、混乱。二是课程标准主要根据国家制定的学科专业目录和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来安排,具有滞后性。三是学科研究规范缺失,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四是学科评价不科学,目前对学术的评价尚无科学的评价标准被学术界广泛认可,学科评价标准单一,不同学科采用统一标准,有失科学性;五是学科奖惩制度不合理,权力掌握在管理部门领导手里,没有在知识行动者群体内部进行。
(三)学科结构失衡
学科结构是指学科组成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是高校学科存在的基本表征方式,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普遍存在学科结构失衡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学科领域的分布不均衡,普遍没有主体学科。如果将学科分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职业学科的话,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设置,不难发现,它们可以缺少职业学科,有限选择应用学科,但是基础学科必不可少,哲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历史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设置率几乎为100%。二是盲目追求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基础学科不完整、不扎实,主干学科虽有较大发展,但力量不强,特色学科的特色缺失、水平不高。三是瞄准学科趋向与前景的新兴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学科群建设缺乏,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发展存在壁垒。例如,管理制度的缺失构成学科间交叉融合的体制障碍,学科带头人与学科建设负责人之间责、权、利不明晰,学科内部人员的不稳定形成人际障碍。
(四)学术队伍薄弱
学术队伍是指学科建设的主体人员构成,是学科建设的着力点与人力资源保障。学术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形成一支主要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高校管理中存在用人机制过于刚性、科研氛围不够宽松、分配机制激励性差等弊端,使得学术队伍出现结构不合理、队伍稳定性差、作用发挥低效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术带头人老龄化,骨干教师人数不多,学术梯队结构不尽合理。二是不少学科的科研人员均由某一知名学者培养,研究领域、学术观点趋同,学术队伍的“近亲繁殖”现象较为严重。三是青年教师流动性大,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团队尚未完全建立,学术队伍出现新断层。
三、基于学科建设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策略
(一)合理设置组织结构,分配组织权力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就是根据高校教学、科研规律设置组织结构,并在不同组织间分配权力,通过权力制衡实现有效运行。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构建适合学术生长与发展的组织形态,即改革、调整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使教师这一专业群体参与学术组织建设,并成为学科建设的主体与重要依靠力量。一是结合学校的历史优势与发展定位,进行院(部)、系、所(中心)的机构改革和建立合理架构。组建实体性的交叉学科实验室或研究中心,组织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团队,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增强学科组织的开放性,使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在宽松的学术环境从事开拓性研究。二是强化学术专业权力的重要载体学术组织的作用,凸显高校组织结构的知识特征。学术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职务评审委员会等学术组织是彰显教授治学、强化学术专业权力的平台,应该承载起学科规划、聘任、经费、平台运作与管理的职责。三是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加强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研究中心等的建设,为学科建设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科研平台、交流平台。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专业权力制度化
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应形成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总体格局以及专业权力为基础、弹性多元的权力配置结构。一是高校应尽快建立学校章程。一方面明确组织机构及权限划分,对高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功能定位、权责范围、运行机制等做出明确规定,尤其是明确高校校长的权利与义务,使其从繁忙的一般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致力于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方面的领导工作,确立基层学术组织以及教授等学术专业人员的地位,使其发挥学科建设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高校章程应该凸显权力共享、共同治理、张扬学术权力、讲求权力制衡的原则,树立法律意义上的权威性,规制高校内部人员行为。二是完善相关委员会制度,尤其是教授委员会或者评议会制度,这是体现民主、自由、平等的知识管理制度和学术民主制度的可行路径。教授委员会或评议会由教授等学术专业人员组成,是自治机构,而非官僚机构,是高校实现学术自治、自由的组织形式,应该在学科建设方面发挥决策与作用。
(三)发扬民主治学,遵循学术自由
“从教育的立场看,惟有一个真正的民主的政治环境,始能孕育真正自由或通达的教育”。民主治学、学术自由就是充分发挥教授的主体参与作用,以科学、民主态度解决学术事务及保证学术自由的理念。实现学术自由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学术权力由教授等专业人员而非行政人员掌握。教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核心,掌握本领域最前沿知识,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是学术活动的主体,熟悉高校学术活动的规则和标准,在学科建设等系列重大问题上最具话语权。教授等专业人员在确立学科发展方向、构建学科平台基地和学科创新团队、设立学科项目、培养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科队伍、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等学科建设的具体运行中具有决策、执行、评估、监督权力。在学术队伍的人员管理方面要创新管理制度,通过实行合同聘任制、分级流动制和引入外部竞争机制,建立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
(四)淡化管理科层制,实施决策专业化、特色化
篇9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建设
一 高职院校图书馆进行特色建设的必要性
1.1完善学校办学水平及提高图书馆的声誉
从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看,大多数图书馆的馆藏内容基本相同,即“百家皆有我也有,百家皆无我也无”。因此,高职院校应以本校的学科专业特点来确定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藏书体系。建设应着重在“特色”二字上下工夫,即根据本学校的专业特色收藏图书,以提高资源的共享效果,使其他院校无法替代,以此提升学校的品牌竞争力。
1.2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得以合理利用
从发展趋势看,未来图书馆将由各个特色馆藏组成,而衡量图书馆的标准不再是看馆藏多少,更重要的是看为用户提供了多少有使用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各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搞好各自的特色建设。特色建设能够弥补资源建设中的缺漏,最终形成整体优势与合力。特色馆藏最终不仅要满足校内用户的需求,同时还要通过对外开放服务,满足其他院校及社会渎者对特色馆藏的需要,使资源达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从而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1.3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信息时代,资源获取的多元化趋势使得读者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以及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不及时更新,没有自身的特色,相互重复,那么其生存就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发展就更无从谈起,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重新定位,科学地选择今后发展的方向。[1]只有搞好特色建设,突出自身个性化的优势,凝练特色学科方向、汇聚特色建设的学科队伍、推进特色建设发展、构造富有特色的图书馆文化和品牌竞争力,才能在学校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 高职院校特色图书馆建设
针对上述问题,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在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发挥效益。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2.1建设特色馆藏
建立独具特色的藏书体系,这是高职院校专业特点所决定的。因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有别于其它普通高校图书馆,它的藏书专而偏,不能生搬硬套普通高校的藏书模式,而要根据高职院校自身办学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紧紧围绕各专业设置的教学科研来构建。首先满足教学第一线师生需求,尽可能把适合高职院校所开专业的文献资料收齐备全,重要的是保证文献资料的实用性、系统性、连续性和新颖性,重点收藏以本校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读者群相对集中、教学科研需求紧迫,研究利用率高,能反映学科或专业前沿水平的核心期刊。
2.2强化特色意识,开展特色服务
强化特色意识,就是树立个性化服务理念。在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需要的就是改变传统服务方式,以知识服务来满足各类读者对知识的更高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真正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其次,还应树立开放式服务理念。立足本校,面向社会,服务本校及所在区域,拓宽服务对象,根据自身特点,逐步从封闭式的只对本校师生提供服务走向开放式的对校外读者提供服务。
2.3提高图书馆馆员的专业素质
图书馆馆员应是专业化的服务人才。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面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师生时,应把相应的专业人才用于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要达到上述目标,对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素质和专业结构无疑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要提高馆员的情报意识,善于捕捉最新动态,对文献中的情报信息的价值能做出迅速的评估反应,及时向读者予以报导。
2.4具备科研特色
本着服务科研,服务教学的理念,以人为本出高水平成果,提高服务的理念和层次,融入到学校科研提高的大环境中,加强科研特色工作的关键在于提高思想认识。首先是提高领导者的思想认识。图书馆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科研素质是直接影响到图书馆业务工作质量的因素,进行学术研究有利于馆员多动脑、勤思考,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把实验经验上升为理论。其次应该结合学校特色搞好专题服务,专题服务就是有选择、有针对性地为某些特定的科研课题提供从文献保障、信息收集、动态跟踪到专题文献检索定期服务,这是全方位服务,对科研项目的进展,学术领域的开拓和重大成果的突破,都会产生强有力的支持。这些特定的科研项目,应该是学校的特色和重点支持项目,图书馆就应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已经扩大到各行各业的大环境中,因势利导发挥更大积极性和创造性。
2.5建立特色数据库
当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信息存贮自由化、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接化”。 [2]在信息社会,图书馆与所处社会和读者之间那种相互依存关系始终在调整中,而特色图书馆会使上述关系被调整得更具适应性、更理想化。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图书馆逐步实现自动化和网络化,图书馆不再是原来意义的“藏书楼”,图书馆要真正实现其地位,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开发特色数据库,走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社会的进步在于创新,创新已经成为时展的主题。因此,高职院校面对未来的发展,办成什么样的图书馆以及如何办这两个根本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做科学的定位与选择。惟其如此,高职院校图书馆才能在创新时代中不断的进步,以此加强院校的文化底蕴,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志明.特色化建设推进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重庆图情研究,2006,(3):22~24.
篇10
档案是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历史纪录,这些档案记录了过去与现在发生的各种活动、组织机构调整等信息,成为了为未来各项事业发展作出规划或进行各项决策的依据,或成为维护团体或个人合法权益的凭证,所以,档案是一笔宝贵财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使各类档案都得到有效保管和利用意义非常重大。但是,在目前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当中,还存在许多不利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问题,例如: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仅以档案管理业务的需要为导向,而很少兼顾到与管理制度相关的各方利益主体的需要,档案管理理论仍停留在“单位本位”上,而没有顾及档案管理的目的与目标,没有树立起为社会服务的档案管理理念;许多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都没有听取与档案管理制度相关的利益主体的意见与建议。在这种档案管理理念下制定出的管理制度自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制定的管理制度也由于缺乏外部约束力而使其执行力大打折扣,弱化了档案制度管理的效力。
二、加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构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没有现成模式用来“克隆”,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出认真规划。在“向管理要效益”社会发展背景下,档案管理效果的评价标准,已不再以上级部门或上级领导的标准作为依据,而取决于建立的档案管理制度能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度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当代的管理潮流是“创新”,档案管理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制度体系建设中的创新。如何实现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创新”呢?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几点:
第一,从开发“管理层”入手。档案产生于各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档案的作用是记载历史事件,为维护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凭证,所以,档案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无形资产。当前,部分档案管理单位仍缺乏对档案管理在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认识,缺乏对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切实举措,这与整个社会发展趋势及行政体制改革形势不相适应。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主要是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层缺乏重视,所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首先应提高档案管理层的现代管理意识,树立档案管理是服务社会、提高社会效益的理念。
第二,从管理“规范化”切入。“10号令”的出台,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就是要依据这一法令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档案管理规范。法令强调了档案资料收集的重要性,将档案收集视为档案管理实现规范化的关键环节,没有完善的档案收集管理,档案管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对档案收集管理应在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中作出明确规范,使档案收集管理目标落实到管理部门和具体负责人。
第三,从优化“档案员”队伍抓起。档案管理制度体系要想得到切实落实,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执行者具有关键性作用,档案管理人员应在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研和档案利用等环节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同时,要精通档案专业知识,提高档案管理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要做到这一点,档案管理人员应通过学习掌握新知识、技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档案收集管理中,对各类档案资料做到认真查验和及时收集,对发现的档案信息源认真追查,并对收集的档案资料按所属类别进行归类整理。在档案保存管理中,保证档案资源的安全、完整、并为档案使用者提供查阅方便,使档案资源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做到以上几点,才是符合现代档案管理要求的档案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