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音乐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12:3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本土音乐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

篇1

关键词:音乐教育;本土音乐文化;传承

目前,各个国家都在努力通过多种渠道来保护、传承和挖掘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而多元化音乐教育就成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笔者从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总结出音乐教育中灌输本土音乐文化的方式和途径,以供参考。

一、更新音乐教育理念是前提

多元化音乐教育理念和通化音乐教育理念是相对而生的,重视民族属性和民族文化内涵是多元化音乐教学理念的重要内涵。所以,中学音乐课程设置一方面要包含主流音乐文化,另一方面则要体现非主流音乐文化的特征和内容,使得音乐教学评价体系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多元音乐文化理念既要求学生理解和尊重异域音乐文化,又要求学生善于挖掘本民族的艺术宝藏,体会到本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使学生能够在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做到和而不同、平等交流。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纠正了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教育的理念,这一理念将民族音乐教育和世界音乐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我国音乐教育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音方逃的重要方法和规章。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分级管理模式,地方和学校在教授国家课程之后,还可以自主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结合当地人文地理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政策是解决音乐教育全球化和本土化矛盾的关键,为普通中学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方法和路径。

二、构建本土音乐课程体系是重点

我国的中学音乐教育受到欧洲音乐教育课程基础和课程理论的深远影响,尚没有从课程论的角度去思考本土音乐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因此本土音乐文化知识价值体系没有得到充分展现的机会。笔者认为匈牙利的音乐教育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在儿童早期歌唱启蒙的教育过程中,应该以母语歌曲为主,在学生入学接受教育之后更要加大民间音乐教育的比例,倡导学校将音乐教育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之上,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以民族音乐为核心的多声部视唱练习,增强音乐美感教育。从我国民间音乐来看,多声部歌曲比比皆是,但是珍贵的民间音乐资源还没有和音乐教育充分地联系在一起,这不得不说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要损失。

在构建本土音乐课程体系的时候,学校要处理好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第一,要注重艺术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和位置。本土音乐课程教育目标应该细化为学校的艺术课程总目标,并使之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一致和协调。第二,课时要达到合理、周密的要求。教育家怀海特认为,教育真正的顺序在于达到教学质量的要求和需求所需的顺序。某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位置决定了其课时的周密性和合理性。以普通中学为例,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学科课程和艺术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讲授课程和自修课程。在本土音乐课程结构的构建过程中,既要表现出本土音乐课程在整体艺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又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本土音乐课程各方面的衔接,对课时的比例进行有效衔接,有效避免课程要素之间脱节或者重复的现象。

三、开设具有地域特点的本土音乐文化课程是关键

学校可以通过方言、媒体、教材、表演和欣赏的方式将本土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优美的民间音乐之中加深对自身所在地区民族和文化的了解,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在提升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和民族音乐。

在中学阶段,学校可以为学生介绍地方音乐特色和地方音乐背景知识,一方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另一方面让学生接受本地音乐文化的熏陶。比如,在昆山地区,教师就可以开设昆剧欣赏课程,让学生接触到具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名剧选段;如苏州评弹,教师则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评弹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通过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快板和唱腔让学生感受到苏州评弹优美的唱词和典雅的表现形式。

四、编写多元化和综合性教材是基础

音乐教材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载体。国家统编的音乐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提出的大纲要求、教学标准编制的,具有统一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特点,很难体现出各个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以及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在满足现代教育要求、社会发展需求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各个地区应该在使用材的基础上编写一套反映本地区民族特色的本土教材,并在编写的过程中注重教材的延续性、系统性和创造性,使得教材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并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歌曲充分地反映在教材之中。

参考文献:

篇2

【论文摘 要】 本文调查与分析了广西崇左民族地区高师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及本土音乐资源的现状,并对在地方高师公共教育课程中普及本土音乐文化的方法途径进行了探讨。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的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高师开设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是培养师范生艺术素养,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 

地方乡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该民族人民特有的精神面貌及心理素养,同时也非常鲜明地展示了地方风土人情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民族特征。将本土民族民间音乐与高师公共教育课程有机结合,对提高师范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将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 

一、 广西崇左民族地区高师公共音乐教育现状 

崇左市位于广西的西南部,居住着壮、汉、瑶、苗、回、侗、水、京等民族。为了了解本地高师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笔者走访了广西崇左市高师院校,采用了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对高师音乐艺术教育的一般情况(艺术师资、课程设置、课外艺术活动、设施与设备)、选修过音乐课程学生的音乐素质现状、对现有音乐选修课程的满意度和对家乡本土音乐的认识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高师学生,共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卷187份,回收率为93.5%。 

(一) 学生音乐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在“你认为有必要选修音乐课吗?”调查中,有90%学生认为有必要,7%认为可有可无,3%认为没有必要。“你选修音乐课的目的是什么?”认为提高艺术修养的占88%,减少学习压力占8%,拿学分占4%。以上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在高师开展公共音乐教育很有必要,不仅有利于今后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开发潜能,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健全人格形成。 

(二) 课时、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 

虽然学生对开设公共音乐教育教学抱有积极的期待和极大的热情,但现实中各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开展状况却是与学生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调查结果显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高师在公共音乐课程的选修课设置不合理,课时不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由于音乐公共课主要的内容是音乐欣赏,尽管教材的内容很丰富,但民族地区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音乐基础教育不够完善,音乐水平普遍偏低,所以音乐欣赏中的一些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偏难。其次,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音乐公共课教学的需要,在高师公共课程中要在特色模块建立鲜活的教学模式。再次,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学生往往会追求流行与时尚,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 

(三) 高校音乐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本土音乐教材 

在“你对现在使用的教材是否满意?”的调查中,认为满意占48%,一般30%,不满意占22%。“喜欢音乐课的内容是什么?”音乐欣赏占60%,视唱练耳占25%,基础乐理占15%。“家乡本土音乐能否进入音乐课堂?”可以占85%,无所谓占10%,不可以占5%。以上结果显示:学生对现有的公共音乐课抱有很高的关注度和期望值,基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不只是希望音乐课是单纯的欣赏课和理论授课,他们更希望接触到音乐的各种形式,希望音乐课以更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出现在课堂和校园活动中。特别是本土音乐版块中既要有专题讲授,也要有本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参与、研讨,最大化地活跃课堂,同时让同学们能深刻感受本土音乐文化的魅力。 

(四) 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渗透不足 

在问卷调查中,“你最喜欢的音乐类型是什么?”流行音乐占35%,中国民族音乐占42%,家乡本土音乐占8%,欧洲古典音乐占15%。“你了解哪些广西的本土音乐?”了解壮族“三月三歌圩”占48%,“壮族山歌”占16%,“京族独弦琴”占10%,“龙州天琴”占36%,“什么都不了解”的占14%。调查显示,由于学校对音乐基础教育的普及不够,学生爱好转向流行音乐、电子音乐,喜爱度超过了中国传统音乐,甚至很多学生对家乡本土音乐一无所知,以学校所在的广西崇左作为发源地的“天琴文化”,只有36%的同学知道,这就给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高师缺乏传承基地和本土音乐课程设置,因而师范生的知识结构与传统音乐文化严重脱节。 

二、 广西崇左优秀的本土音乐资源 

(一) 天琴文化 

天琴是流传在左江流域壮族民间的一种宗教活动伴奏乐器,是壮族人民神圣的吉祥物,壮家世代的传家宝。古老神奇的金龙峒是天琴文化的发祥地。天琴,纯属手工制作,依凭自己独特的结构及弹奏方法,弹奏出天籁之音,蕴含着宗教信仰,极富有古壮民族的文化韵味。挖掘古壮天琴文化及传承推广天琴音乐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龙州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三大乐器之一,壮话称为“鼎叮”,用葫芦制作,由琴筒、琴杆、琴轴、琴弦、琴马等部件组成,音域宽,音色清亮、圆润、甜美悦耳。天琴的表演形式为边弹边唱边打脚铃,具有独特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可用于独奏、合奏或歌舞伴奏,具有节奏鲜明、轻盈跳跃的特点。演唱上运用龙州方言进行歌唱,音乐上具有清新、幽雅等特点。作为骆越文化在曲艺方面的重要代表之一,天琴具有独特的骆越文化传统见证价值。在龙州境内,每逢重大民族节日,必定有天琴弹唱表演节目。2007年,龙州天琴艺术被列入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传承与发展天琴艺术注入更多的动力。 

(二) 壮族歌圩 

壮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用唱歌来表达情感、表现生活的传统。壮族聚居村寨,到处都可以听到具有独特风格的二声部和三声部山歌,各部之间围绕着主旋律,时而平行,时面交叉,高低相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壮族多声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约有一百多种,在广西境内壮族多声部山歌遍及6个地区30多个县,其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宁等几个地区流传最广泛。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壮族人爱唱歌,不仅平时唱,家里唱,而且还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或“歌节”。壮族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是表达壮族人民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壮族民间歌曲按体裁划分,主要有山歌、小调、风俗歌曲、摇篮曲,而流行最广泛的是山歌。 

(三) 短衣壮的送客歌,敬酒歌,催眠谣等 

崇左市大新县板价屯是民俗风情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一个村屯,作为壮族的一个分支,板价人的穿着打扮和风俗与周边壮族聚居的村屯有很大不同。板价女子喜穿短衣长裙,因而被称为“短衣壮”,他们保留了许多壮族古老部落的习俗,比如做五色糯米饭、打糍粑、纺纱织布等。《敬酒歌》是“短衣壮”迎接客人时唱的一首热情洋溢的敬酒歌,另外板价“短衣壮”的民族歌舞也别具一格,像迎宾送客歌,敬酒歌,催眠谣等民族文化,也都保存得非常完好。 

三、 地方高师公共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 充分利用本土音乐资源优势,构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 

广西崇左地区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思路,发挥优势,增加地方特色课,将广西本土音乐文化知识引进高师课堂,尝试和当地的优秀艺术团体合作办学,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增强对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意识,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有代表性的本土民族音乐,体现本土民间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要加强音乐文化的母语教育,应该建立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壮族音乐教育体系和教材体系。以天琴为例,广西崇左龙州被称为“天琴之乡”,外界和自身的条件都十分良好,天琴音乐的推广普及是可行的。相比较于其他精英音乐艺术文化,天琴不仅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而且还简单易学,成本较低,适合普及的需要。 

(二) 调整教学思路,确定以民族音乐为主的音乐教材 

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受到严峻挑战。高师是培养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基地,广西西南部是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域,教育的对象大多是壮族学生,这些学生对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在音乐公共课程中,应该以本土音乐为主要内容,特别是属于遗产之列的民族音乐文化,例如龙州“天琴文化”和壮族民歌,演唱上运用壮语方言进行歌唱。这不仅让学生感到亲切和感受到美,更能了解本地传统文化,体会人文精神。广西崇左本土音乐对于崇左高校的音乐教师来说是音乐教学中得天独厚的资源,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它承载着本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传统、民歌曲艺等独特的艺术景观。将本土音乐资源合理地纳入高师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中,既能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担负起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担。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民族音乐教育能力 

师资力量是本土音乐走进高师公共教育课程中的关键因素,要提高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音乐教学能力,就要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在高师中尽快培养一支具有较强民族音乐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高师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所包含的范围广,课程设置方面要考虑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多开设一些音乐选修课。需要开办新的、复合型的、能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和课程,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学习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既要有扎实而全面的专业知识,更要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采风工作,并将其充分应用到教学中去。 

 

篇3

一、广西本土主要的音乐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着壮、瑶、苗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与其他兄弟民族都有着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6、2007年我国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其中广西便有28个项目列入其中。位于我国华南西部的广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地区,那里有着浓郁的广西民族风情、民族节日习俗众多,其中歌咏习俗最为众多。有众所周知的壮族的“三月三”,有彩带飞舞的瑶族“盘王节”,有乐鼓喧天的仫佬族“走坡”和载歌载舞的京族“唱哈节”等大型节日活动。广西的民歌更是在全国都有着影响力的,广西的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包含了人们的辛勤劳作,与幸福的快乐生活,题材也十分有趣。在广西的很多地区有请客的“敬酒歌”、有结婚的“哭嫁歌”“上轿歌”、打渔时有“渔歌”、放牧时还会唱起“牧歌”、在牡丹花开的时候人们唱起了“花歌”、荔枝开出果实的时候还有“甜歌”等等。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都表现了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广西拥有着我国人口第二大民族壮族,同时壮族也是中国人口中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广西境内主要分布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广西的传统音乐文化形式主要有民歌、歌舞音乐、民间乐器等。广西传统音乐文化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广西的民歌是最主要的表达形式,舞蹈则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器乐更是多种多样。广西的音乐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地方无不洋溢着民族文化的智慧,音乐的流动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

(一)广西的本土民歌绚丽多彩广西一直以来都是文化与艺术并存的地区,壮族则是被称作是“能歌善唱的民族”。壮族的民间音乐是主要是以反映生活劳作和对于生活美好向往的情感而作。但是民歌的大体传承手段是以口口相传为主要方式,因此许多的作品并没有能流传下来。壮族的民歌不仅形式多样,体裁众多且韵律非常独特。主要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等。壮族民歌就形式分,还有勒脚歌、排歌、散歌等。排歌为壮族诗歌的自由体,每诗只咏一事,有时长达300多行。长篇叙事诗比较著名的有:《布洛陀》《嘹歌》《马骨胡之歌》,生活歌则有《对歌》等。《对歌》的表现形式较为特别。它也是较为流行的一首歌曲,在广西本土甚至是全国都有着知名度,特别是在《刘三姐》的电影放映后,《对歌》逐渐由一首歌发展成了一种歌唱形式,只要是通过抒情的男女对唱,四句一组,相互问答的方式来叙述所要表达的内容。对歌的节奏比较自由,音调比较悠长。在壮族地区,最主要的传统音乐还有山歌调,歌词有赋、比、兴,曲调有欢、西、加、比、论五种。据粗略统计,各地不同调子加起来达1000种以上。这些山歌调虽然是固定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近几年一首《山歌好比春江水》唱响了各地,虽然并不是传统山歌的歌唱形式,但是其旋律与歌词相结合,却在听众中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二)广西的本土舞蹈历史悠久广西是一个热情的地区,在壮族的歌舞中便能感受到人们浓浓的热情。人们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热情融入到了舞蹈当中,即使是舞蹈情节具有悲伤元素也不会抹去人们对于幸福的渴望。广西的舞蹈文化源远流长,最初起源于对狩猎的模仿,它与巫师的祭祀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最早记录是在花山壁画中壮族先民对于蛙神的颂歌。因其动作粗狂,两臂展开弯肘上举且两腿蹲成弓步而被称为蛙形舞蹈。广西歌舞发展至今以鼓舞和踏歌最为出名。鼓舞有铜鼓舞、蜂鼓舞和扁担舞等;踏歌有春牛舞、采茶舞、捞虾舞等。其中以扁担舞、春牛舞和采茶舞流传最为广泛。扁担舞主要是表现插秧、收割、打谷等劳动过程,同时在舞蹈中依然保留用竹筒的敲击声作伴奏的古朴风韵。采茶舞是一种男女群舞,男队手执霸王鞭,女队手执花灯花灯或彩扇载歌载舞,内容主要描写农民的四季生活。春牛舞是壮族人民的风俗歌舞,以牛作为送寒迎春、劝人春耕和勤劳丰收的象征。音乐多以民歌为主,内容多为赞美耕牛、祈求丰收。在近年来广西舞蹈的不断发展下,广西的舞蹈发展的较为顺利,特别是在广西艺术学院的教学为基础培养之下,广西出现了很多好的舞蹈作品,有:《孔雀舞》《漓江三月》《抛绣球》《壮族大歌》等。《壮族大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顽强拼搏的壮族人民,在绝望之中,仍坚强地追寻太阳,展现了坚韧的品格和对生活的热情。

(三)广西的本土器乐各具特色广西地区的乐器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广西许多乐器都是经历过历史磨痕的,发展了许多年,制作简单,携带简便,且易于演奏。主要分为吹奏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吹奏乐器有葫芦董等,拉弦乐器有马古胡和土胡等,弹拨乐器有独弦琴等,打击乐器有铜鼓蜂鼓等。马骨胡是壮族乐器,用马骨作琴筒,蛇皮作面,蚬木作琴杆,黄角作弦轴,金属线作弦。马骨胡音色高昂、清脆,穿透力强。是壮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独弦琴是京族乐器。以劈成两半的竹筒或3片木片做成方形长匣作为琴身,长约80厘米。演奏时用右手按着小圆木,左手以小竹片弹拨弦线,能奏出4个音和装饰音、颤音,音色幽婉动听。铜鼓是壮族同时也是南方一些其他少数民族常用的打击乐器。铜鼓由面、胸、腰、足、耳五部分组成;鼓身铜铸,成倒立的圆筒形,是击奏的体鸣乐器。铜鼓音色粗犷,音量较大;鼓的背面有调音铲痕,不同的鼓也有不同的音高。演奏时,左手执掌拍击球形一端的鼓面,声音清脆而响亮;右手拍击喇叭形一端的鼓面,声音深沉而浑厚。著作《广东新语》说:“粤之俗,凡遇嘉礼,必用鼓以节乐”。诗句中所描写的便是人们在节庆时节敲击铜鼓以伴舞、伴歌的习俗。

二、本土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音乐教育在现代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无论在教育的哪一个阶段,音乐的教育都是不能缺少的。我国在西周时期便形成了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礼乐教育是西周时期“六艺”教育的核心,乐便是音乐。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更是对音乐教育大加赞赏,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之民莫关于礼”,赞同音乐具有艺术性和教育意义。我国的礼乐教育用礼训练着人们的行为和规范,让人们能理性的在社会中生存,而用乐陶冶着人们的情操,让人们在感性的层面上深入地感受自己的内心。我国古代的音乐教育虽然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但是在“维新变法”之前,我国的音乐多半还是具有娱乐性和统治性,教育的地位并不明显。在清朝末年梁启超致力于音乐的改变,希望通过音乐的力量唤醒人们改革的决心,积极宣传学堂乐歌。随后,在沈心工、李叔同等人的努力下,学堂乐歌得到了发展。学堂乐歌对于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启蒙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现代的音乐教育也正逐渐走向近代化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广西的本土音乐内容非常地宽泛,所涉及的内容亦是非常的多,在多年的社会发展中,有许多的宝贵音乐文化已然开始流失,在口口相传的民歌中,在风情浓郁的舞蹈里教会我们的应当是如何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保留,并向下传承。本土音乐的发展需要后人的不断传承,因此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对于本土音乐的学习便是一个重要内容。学习本土的音乐文化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自己生长的地区更增加一份了解,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该地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广西的音乐教育正在快速发展,在各个阶段的音乐教育都得到了有序而长足的发展。从幼儿的启蒙学习,到中小学的基础音乐学习,再到高中的音乐欣赏学习,音乐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着学生们的审美情趣,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但是我区学校的大部分学习中,专门有针对性地针对本土的音乐文化学习的课堂内容还是占少数。我区对于加强本土的音乐文化的传承是近十年间才开始开展的,因此在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受到本土的音乐的熏陶便是极少的,有些学生对于本土的民族音乐了解不深。长此以往,本土民族音乐的根基便比较浅,在教学中树立起学习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观念则需要教师的长久的努力培养,加强学生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鼓励学生去了解本土音乐。所以本土的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本土音乐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引导学生去寻找音乐。

三、对于本土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

对于广西本土的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是近年来的重要教学内容,我区的本土音乐进行传承途径有许多,这篇论文重点从音乐教育这方面来思考和讨论。学校的音乐教育是推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音乐文化强烈的挤压着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我区本土音乐教育,要让学生们重新回归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才能让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针对目前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我们首先要从高等院校入手,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如广西艺术学院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创立了民族艺术研究所,它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又使壮族等广西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一)在高校教育中开设少数民族音乐课程1.研究型的课程观念融入到音乐教学中研究型课程是一项开放性、自主性、研究性的课程结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多开展一些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如实地采风,深入到壮族聚居的地方作实地考察和收集资料。并且经过接触和学习后能慢慢学会唱或表演一些壮族的民歌,以自己亲身去体验并从中得到学习。2.把现代音乐教育方式融入到民族传统音乐教学中广西本土音乐的发展有独特的传授模式,所以壮族的传统音乐的传承基本以“口传心教,口口相传”把其音乐文化一点一滴传承下去的。而中国现代的高等教育属于全新的学校教育,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普通学校教育都引进了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开放后,专业的音乐教育开始朝多层次、多规则、多形式、开放式的办学方向发展。其实“口传心教”是属于非常开放性和具有创造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学习风格的差异性也有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并以此融入我区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的元素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3.加强本土师资的培养和教学资源的丰富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中具有民族知识专业性的教师非常稀缺。近几年,广西高校所招收的教师基本以外省教师为主,而本土的教师则少之甚少;原因之一就是本地教师的教学水平达不到要求且自身的修养不够。为了填补这一方面的漏洞建议各高校能加强师资的培训,有条件院校的可以让教师去更高水平院校去进修学习,以填补自身的缺失,从而更好地为培养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资源方面,学校应具备较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资源,如影音资料、图书资料等,方便学生查询和学习。

(二)将广西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中1.让广西本土音乐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壮族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歌舞和器乐作品融入到教学欣赏课程中。比如: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多谢了》等歌曲。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探索性等综合性的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壮族音乐文化的魅力。2.让广西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课外活动中可以在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统一安排情况下举办一些与广西本土的音乐文化有关的音乐活动,如:艺术节、歌咏比赛等。活动要求学生所表演的节目要和我区的音乐文化有关,可以选择演唱我区本土民歌和我去的表演歌舞等。通过这些课外活动使民族音乐文化走入他们的记忆中。让他们慢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综上所述,广西本土音乐的发展和传承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在校学生是最活跃的一群人。在高校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纳入教学计划中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传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积极的探索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向,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并且把我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发展下去。

四、结语

篇4

研讨会收到论文30余篇,28位代表在大会上宣读论文。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本次学术研讨会旨在弘扬、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深入开展阴山音乐文化研究,交流近年来内蒙古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经验和乡土音乐教育研究成果。会议围绕阴山音乐文化的科学界定及其概念、范畴、源流、内涵与外延、学科定位,乌拉特、鄂尔多斯音乐文化、二人台、漫瀚调、爬山调等方面的研究,黄河音乐文化与草原音乐文化的关系及比较研究,环阴山地区宗教、仪式音乐以及音乐文化志的考察与研究,匈奴、突厥等古代阴山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及阴山地区音乐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同时对内蒙古乡土音乐教育的现状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另外对于新世纪内蒙古高校乡土音乐教育的探索与创新,内蒙古乡土音乐资源与高等音乐教育之关系,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如何突出民族与地域特色研究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综观会议研讨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关阴山音乐文化的诠释

这是本次学术会议的重点研讨议题之一。这方面的论文集中就阴山音乐文化的科学界定及其概念、范畴、源流、内涵与外延、学科定位等问题做了必要和细致的探究,采用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拓宽了研究领域和视野,以有利于阴山音乐文化研究向纵深方向的发展。

樊祖荫(中国音乐学院)在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谈到:“本次会议把阴山音乐文化与乡土音乐教育研究联系在一起进行研讨很有意义,很有战略眼光。这是两个既可相互独立,又有着紧密内在联系的课题。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民间活态的自然传承;另一个即是通过学校的教育传承。我谓之“双渠道传承”,后者正是我国百年学校音乐教育中所严重缺失的。只有让青少年们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民族文化之根深深扎入大地,继而枝繁叶茂”。

赵宋光(星海音乐学院)在题为《阴山南北河套内外,地理迁活历史》的论文中,通过从古到今这一地域的35项可以载入史册的事项的详尽描述中指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几十个古代民族曾在这里交汇融合。几大文化板块交接在近代史上撞击出绚丽的火花,当代航天飞船返回地球恰恰选中这里的一片平坦的草原为适宜的着陆场等,这一切历史事项又将预示着什么样的经济、文化前景呢?解答这一历史之谜是当代文化研究的职责”。

冯光钰(辅仁音乐学院)在《阴山地域文化区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当代生存发展之路》的论文中指出:“阴山山脉横亘在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的广大地区,是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区。有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品种,应当从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三方面揭示这一地域文化区传统音乐的特性;进而去寻求这些传统音乐当代的生存之路。”同时他还提到:“值得高兴的是,继长江、草原的纵横交错板块状地域音乐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后,现今又由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阴山音乐文化与内蒙古乡土音乐教育研究’学术研讨会,开启了‘阴山山脉音乐文化’研究的进程。这次学术研讨会将‘阴山音乐文化’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无疑是很有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良好开端”。

潘照东(内蒙古社科院)在《阴山文化及其历史影响》的主题报告中指出:阴山音乐文化是阴山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研究探索阴山音乐文化,就有必要对阴山文化做全面的诠释,从阴山的定位、内容、内涵、特点及其历史影响做出翔实、严谨的学术阐释。并引用明代顾炎武之言,以“得阴山河套得天下、阴山河套安天下安”之言,强调了阴山独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阐述了阴山文化是联系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纽带,在整个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阐述了移民文化所具有的包容并蓄、融会贯通的多元复合型文化的特点,内涵、底蕴更为丰富,历史影响更为深远广泛。

柯沁夫(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在《高举阴山文化旗帜,探寻啸乐文化源流》的论文中首先高度地评价了包师音乐学院高举“阴山音乐文化”旗帜的深远意义。并通过“阴山文化”与“泛阴山文化”区域范围的阐释中指出,必须承认阴山文化圈的文化是以草原原生文化为基本形态,是最为生动和最有代表性的,是以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交融中实现文化变异和创新发展起来的次生文化、共生文化。三种文化共同组合为中国北方富有特色的复合文化。并对“啸乐文化”的界定、内涵与外延,“啸乐文化”的重大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炜民(包头师范学院历史学院)对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阴山文化研究》课题做了介绍,并就此课题选题的意义和思路,中国文化和阴山文化的关系;阴山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做了深入的阐述,他强调阴山文化在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却没有真正反映出来,并呼吁深入地挖掘阴山文化是我们的职责。

张贵(包头医学院历史学院)在发言中认为,阴山音乐是中华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阴山音乐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发掘阴山音乐文化资源,创作阴山音乐精品,必将推动本土音乐的发展,促进我国音乐的繁荣。

二、蒙汉交融的区域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

研讨会将乌拉特、鄂尔多斯音乐文化、二人台、漫瀚调、爬山调等方面的研究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体现了本次会议对蒙汉交融的区域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特别关注,并试图以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研究这些姊妹艺术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明确这些姊妹艺术在其整体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

郑少如(西口文化研究会)在《再论西口文化》的论文中指出:“西口文化是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交流汇萃之地,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汇交融之果,因此有着鲜明的特色,是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是草原文化最为闪光的一颗明珠。”并通过西口文化与草原文化;西口文化与包头的品牌文化;西口文化与晋商文化;西口文化与旅游文化四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包头是个非常适合发展经济的地方。又是晋商发展延续的脉络,所以包头要打出自己的文化品牌,以使相关产业才会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柳陆(包头文联)在题为《西口路上的苦歌与心歌》的论文中通过多次对西口路的田野调查认为:“走西口的人共同唱的这些民歌,是在黄土高原那些穷乡僻壤缘起的,其传承流变中经受苦难历程。大量的民歌所反映的生活、表现的主题、演唱的风格、抒发的情感、律动的节奏,无不带有比一般民歌更加浓厚的悲切色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民歌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哭”出来的。山曲儿作为民间乡土文学,它最大的特点是方言的使用。也正是这些大量的有生气的方言,才丰富了这些山曲儿的艺术魅力,使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李野(内蒙古诗词学会)在其论文《蒙汉文化交融的产物———漫翰调与二人台》中认为:“包头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包括北方许多游牧民族和汉族)的活动区,因此,包头的历史,是历代活动于这一地区的各族人民共同编写的。包头的文化,也是先后活动于这一地区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包头的文化,是一种多元融汇的文化。所谓多元融汇:一是多民族文化的融汇;二是多种宗教文化的融汇;三是多种地域文化的融汇。”由于蒙汉两族音乐长期的密切接触和双向交流,所以二人台的唱腔和牌曲,从旋律、节奏、发音吐字的方法到器乐的演奏技法,无不渗入了蒙古族音乐的一些影响、一些韵味。而融入二人台音乐的蒙古族乐曲,也受到汉族民间音乐的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同二人台音乐浑然一体。漫瀚调的曲调主要来自鄂尔多斯高原的蒙古族短调,虽然也有一部分源于汉族的山曲儿,但从总体来讲,漫瀚调是蒙古族民间音乐同汉族的民间诗歌的融合,也可以说是一种大型的“风搅雪”,鲜明地显示出蒙汉两族文化交融的广度与深度。

王星铭(包头市广电局)以1978年包头日报曾开辟了一个专栏“以李野老师为旗帜号召二人台必须走戏曲道路”为话题,谈起了当时自己对二人台体裁的困惑,并多年进行田野采风,曾在二人台研讨会议上阐述过自己的观点:“二人台有曲目和剧目组成,二人台艺术形式应包括二人台坐腔、二人台舞蹈,二人台歌曲、二人台戏曲等多元形式,二人台打坐腔中存在着多元发展的可能,二人台只是一个戏路的形式还不是戏曲的形式。”同时谈了对漫翰剧和包头的音乐风格的认识。

苗幼卿(内蒙古艺术研究所)在《二人台牌子曲探究》一文中认为,二人台牌子曲系内蒙古西部区最具影响的民间丝竹乐种,要早于二人台的形成,曲牌源于多方面,既有古乐曲遗存,也有从蒙古族民歌和汉族民间音乐中衍变而来。同时,还吸收了部分宗教音乐,系中原汉族移民音乐文化与当地蒙古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结晶。

李红梅(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关于二人台传承与发展的的几点思考》的论文中提出;“随着当代经济发展带给人们生活的巨大变革,二人台的生存环境也变得日益严峻和复杂,面对新生代对二人台喜爱程度的弱化趋势,如何挖掘、整理、保护、发展二人台音乐,使二人台的音乐精髓得以保存,艺术生命得以延续,是摆在音乐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在二人台的继承与发展中需要通过横向借鉴与纵向继承的统一,程式性与即兴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等方面来继承、发展二人台”。

臧志君(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在题为《从蒙古民歌的多样性看西部民歌的多样性》的发言中讲到:“在研究蒙古族民歌时看到西部民歌也存在多样性的特点,近年来发行了民歌典藏———三代长调歌唱家的原声汇萃、六大民歌色彩区民歌经典,在出版发行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由于不同色彩区受所居住的如山地、河流等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所以其曲调、风格、形态各有不同”。

杜容芳(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在发言中深入浅出地讲解并演唱了不同的漫翰调、爬山调、山曲儿、风搅雪,从而直观形象地介绍了各种姊妹艺术之间风格的不同。她强调指出:民歌是人类文化最珍贵的部分,因为民歌是从泥土中来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研究民歌要深入下去,由对文化的认识引申到对民歌的进一步认识。她特别强调漫翰调的传承靠年轻人,靠学校。希望能办一个传承班。

刘新和(内蒙古艺术编辑部)在其论文《爬山调美学四题》中认为:“言爬山调美学,必须先言爬山调;言爬山调,必先言‘西口人’。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如果没有西口人,便没有爬山调;西口人是一个由来自内地移民与其后代构成的复合体。近年来,学界将由西口人创造的文化称之为‘西口文化’。透视爬山调,人们不难看出西口文化所蕴含的独特美学价值。爬山调全面、系统、直接地反映了明中期以后延至清、民国及以后西口外人民群众的生活风貌,描绘的是具有多种多样画面的场景,表现出不同层面人物心理与思想状态,质朴、深邃、凝炼,特别是对爱、爱情的理解与表述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马春生(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爬山调文化艺术研究之思考》的论文中指出:目前对爬山调文化艺术科学的认识与梳理还缺少大文化的观念与多元文化、异质文化共生的理性分析,缺少从爬山调产生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爬山调生成的环境,爬山调曲式结构、音阶、音调、节奏、节拍等的运用,爬山调歌唱形式及歌唱方法,爬山调歌词的艺术特色研究等方面的系统梳理与阐述”。

姜晓芳(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试论爬山调与信天游之比较》一文认为,爬山调和信天游基本上同属于一种类型的民歌体裁,因此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如都采用两句一组,每句字数不限,多用比兴的手法,并在歌词中出现大量的方言土语,使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同时,由于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不同,两者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朱文成(内蒙古河套大学)在《音乐艺术的常青树———山曲儿的艺术特点及审美》的论文中指出:“山曲儿短小精美,琅琅上口,是深受晋、蒙、陕、冀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应当呼吁共同抢救、挖掘、整理创新民族音乐,使山曲儿扎根于民族历史与生活的土壤中绽放异彩”。

胡佳(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论文《浅析内蒙古西部汉族民歌的艺术特征》中通过对于爬山调、漫翰调的历史来源及艺术形式、题材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出各自具有多元化和独特化的艺术手法和特点。

贺宇(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其《探寻格亥图村秧歌艺术的载体———秧歌队》的田野调查报告中指出,格亥图村的生活环境和秧歌队产生的土壤血脉相连,要想了解跑圈子秧歌在格亥图村的重要位置,首先要了解该村秧歌队的构成。秧歌队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时代的产物,从队员的地位以及队员身份的演变中可看出时代的烙印。一个地区民间音乐的形式,常常是折射这个地区音乐生活的一面镜子。对于当地秧歌队员的生活、生平以及周围村民对他们表演的评价、观察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寻找传统文化历时与共时的轨迹,有利于深化对跑圈子秧歌的理解、认识和研究。

三、环阴山地区宗教仪式音乐及音乐文化志的考察与研究

这是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学术研究方向是通过对宗教音乐在宗教和宗教仪式中的地位和作用,宗教音乐传播的本土化、变异等问题深入调查,仔细分析,拓展其研究领域后展开的,并通过图、谱、志等音乐文物的出版介绍,为研究阴山音乐文化提供更为翔实丰富的实证。

杨玉成(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其论文《18世纪蒙古族音乐巨擘梅日更葛根》中讲到:18世纪上半叶,蒙古族历史上出现了一位杰出的人物———梅日更葛根。他有超常的智慧和渊博的知识,且一生孜孜不倦,硕果累累,在佛学、经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医学等诸多领域中均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特别是为藏传佛教的蒙古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音乐巨匠,从18世纪中叶以来,内蒙古西部乌拉特各旗大大小小二十几座寺院,一直用他编创的曲调念诵他翻译编配的蒙文经文。他一生作有大量的歌曲作品,这些歌曲目前已经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歌体裁,乌拉特人称之为“希鲁格哆”。这个人就是被乌拉特人尊称为“喇嘛歌者”的三世梅日更葛根罗桑丹毕坚赞。该文对梅日更葛根所做贡献进行了深入、客观的学理阐释。

段泽兴(内蒙古艺术研究所)从《内蒙古音乐文物大记———内蒙古卷》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中谈到,“此书是把流传于内蒙古所有音乐方面的文物分为乐器类、图像类提供给大家作参考,通过此书收录的文物可以进一步了解内蒙古地区丰厚的音乐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文物证实历史上中国北方民族与中原文化的联系十分密切,如距今6000年以上的埙的发现意义极其深远。阴山音乐文化的概念很大,其中有许多文化现象是重叠的,其文化内涵及外沿的界定应更为清晰”。

张晓武(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其论文《分析两首———“草原圣歌”从圣诗音乐创作作品看内蒙古环阴山地区基督教(新教)圣诗音乐本色化作品变化进程》文章中,例选了两首“草原圣歌”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出这一地区圣诗音乐本色化创作作品的特点以及在内蒙古环阴山地区地方音乐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圣诗音乐本色化创作的意义。

佟占文(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故事•表演•文本———蟒古思因•乌力格尔〈宝迪嘎拉巴可汗〉探微》一文中,对布仁初古拉演述的蟒古思因•乌力格尔《宝迪嘎拉巴可汗》的故事及文本进行类型学分析,讨论了故事如何通过表演而生成文本的过程。认为,蟒古思因•乌力格尔是一种高度模式化的故事类型,其表演按照既定的程式进行,文本是表演的结果,同时它是反映故事、考察表演过程的参照。

四、内蒙古地区乡土音乐教育的探索与创新研究

为了使内蒙古的乡土音乐资源能够转化为教育资源,使内蒙古的音乐教育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次会议特设了此方面的研讨内容,与会的专家们对此议题提出了很多良好的建议,使大家充分地认识到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就引进多元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实现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达成了共识。

张天彤(中国音乐学院)首先传达了近期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的音乐学院学科建设会议的精神,并以《中国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为题介绍了中国音乐学院在其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在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模式中所取得的一些优秀成果。

金铁宏(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关于民族音乐教育的若干思考》的论文中强调:民族音乐艺术传流,是整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它作用于民族个体和群体;能使整个民族思想统一,情感融洽,意志集中。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一项基本工程。

因此,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已不仅是音乐教育本身,而是对我们的新一代树立起健康的审美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热爱中华民族,热爱民族的音乐艺术,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并使整个民族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对于创造性地振兴中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崔东伟(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高校公共音乐课与民族情怀的培养》一文中通过对高校开设公共音乐课的作用、艺术教育与民族情怀的关系以及高校公共音乐课如何实践对大学生民族情怀的培养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完善提出新的思路。

李书宇(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其《写在包头市中小学音乐教师骨干教师培训后的感想》的论文中提出:“我区有着非常丰富的音乐资源,我们可以尝试编写我区自己的中小学音乐地方教材。例如,二人台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二人台是内蒙古地区的重要艺术资源,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到了许多其他音乐文化冲击。如今,在文化界人士的大力呼吁下,二人台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在我区中小学开设二人台课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的意识,更可传承我区民族优秀文化,并可提升学生对于民族、民间艺术良好的鉴赏能力。”在文中他还对提高教师培训的认识,对音乐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提供更为广阔的继续教育平台等方面提出了良好建议。

张静(河套大学)宣读了其论文《内蒙古西部河套地区钢琴教育研究》,并在发言中谈到她参加巴盟河套地区阴山音乐文化教育课题组的工作情况,提出今后努力将地方性的民族文化资源引入大学的课堂中的设想。

王文娟(包头市北重中学)在《对现行初中音乐教学内容更新的建议》一文中提出:只有对初中音乐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才能更好地提高初中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初中生具备自主能力、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激发他们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篇5

一、当前音乐教育中本土化理论的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从来都没有停止,无论是教育理论还是技术知识,都在不断吸收西方理论。由于西方音乐教育理论界不断出现广为人知的人物,深受人们的喜爱,致使我国众多音乐学习者对他们尊奉,国内似乎认为如果不对这些理论进行一定的借鉴就不能展开相应的话题,在对学术论文进行研究时,如果没有这些西方人的名字似乎就不是学术论文,即使人们所看到的只是一种相对无效的理论,但还是无法阻止人们的对这些西方音乐家的尊奉。

当然,面对这种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社会,如果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将会被世界所淘汰,因此,对西方先进教育理论进行借鉴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但是,人们在将目光投向这些国家的同时,唯独对自己的本土化音乐教育进行忽视,缺失着自己的研究规范,更缺失着一定的学术信念。在对学术进行研究时,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根基作为基础,也就会没有文化的语境,没有历史的质感,一旦根基被抽空,就仿佛釜底抽薪,剩下的也只能是一副较好的皮囊,没有任何知识可言。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绝大多数人都在追求西方音乐教育理论,但还是有人一直坚持对本土教育的研究,例如:王耀华教授曾提出的“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但是,或许是由于这种西方教育太过强劲,这些对本土进行研究的相关成果还无法对西方理论进行抵抗。

我国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相对边缘的学科,在还没有成形时,又被世界一体化推向了多元化的时代,导致出现一定的失落和无助是在所难免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关键主要在于研究学者能够对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对西方教育理论进行借鉴和研究的同时,能够不忽视本国特征。对此,国人应该知道:在西方文化强势的影响下,中国的教育研究者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树立属于自己的大旗,立足于自己的国家,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进行夯实,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本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当前音乐教育中本土化理论的对策研究

一个国家要想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中促进本国文化理论的进步发展,就应该根植于特定的民族背景中,这可以说是综合性的产物,它拥有相对明确的表述方式,中国教育研究只有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积累,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下面,将从以下几点对本土化理论的对策进行简要研究。

(一)在思想上达成共识

要想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就应该正确区分中国和西方音乐教育具有的本质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时、空方面。

1.时。所谓的时也就是音乐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当前音乐处于何种阶段的一个问题。中国的音乐教育和西方的音乐教育主要为前现代和后现代,客观地说,我国的音乐教育目前还处在萌芽阶段,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使其停留在前现代阶段,在这种状况下,要想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培训,还是应该先完成启蒙任务,当这一任务完成后,才能进行基础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具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同时对音乐进行学习,从而促进他们对音乐知识的积累。

2.空。所谓的空也就是指音乐教育在空间状态中所具有的现实意义,音乐教育在空间状态中分为中西方之分,主要表现为:众所周知,西方音乐比较发达,国外的许多经验都值得国内借鉴,尽管对它们进行借鉴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这也只能是差异而不是最终的范型。因为,中国要想进行发展,就必须站在自己的国本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同理,西方国家也是一样的道理。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西方文化进行学习。

(二)对行为进行指示

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可以说是行为的先导,对国外的先进教育进行借鉴时,还应该在之前明确一个点,这个点就是本国,具体措施将从以下几点进行介绍。

1.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音乐教育进行理论总结。中国音乐教育自发展以来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因此,这近百年来有着相当丰富的知识理论体系。基于这种情况,要想对本土理论进行研究,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历史文化进行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借助更加有利的知识进行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对中国特有的美育教育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可以充分体现出中西方之间所具有的不同特征,以便更好地对本土理论进行阐述。

2.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范式和方法进行整合。音乐教育是一门交叉式的学科,那么,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可能会涉及到各种知识,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的对范式和方法进行的整合,这就要求将学科之间所存在的壁垒打破,善于从相关的学科中进行方法和经验的吸取,只有这样才能更高层面的对音乐进行问题的解决。

篇6

黄淮学院校长介晓磊:我们要提升文化实力,为学校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撑。

黄淮学院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公办驻马店师专、民办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和驻马店市林科所合并组建的本科高校,2005年,“两校一所”实现了实质性合并。该校着力于文化建设,以校园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为基本内涵,不断深化办学理念,塑造大学精神彰显学校特色和品位,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中原地区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该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体系,有力地助推了学院的发展。

一、以新升本合并高校为立足点,打造和谐校园文化

(一)明确办学定位,打造学院精神,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学校提出“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学院精神,“厚德 博学 笃行 自强”的校训,“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标准,“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的合作办学宗旨。由学校老师作词和谱曲的黄淮学院之歌每天都在唱响,学校开展各种演讲比赛、新生入学教育的讲堂、事迹报告会。

(二)引进学校CIS标识,提升学校外宣形象

黄淮学院从2006年开始,经过研究和论证,逐步导入公共关系中的CIS标识系统,形成了自己的理念、行为、视觉和环境识别系统。校徽以金色凤凰和蓝色地球为主题,寓意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预示着学校事业发展蒸蒸日上。校徽成为学校的特有符号,展示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成为黄淮学院形象和精神的象征。

(三)丰富形式,突出特色

学校在实质合并的第二年就启动科学管理年,开始了制度文化的建设,使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学校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尤其是黄淮学院章程的确立,被师生们称做为学校发展立了“宪”。

“拓展内涵,丰富形式,挖掘功能,突出特色”的文化活动理念,推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该校推出以“电脑精、英语通、素质高、能力强”为宗旨的各种精品赛事,以“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院系化、专业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为标准的系列科技文化节活动,成立了话剧团、绿色环保阵营等60多个国家级和省市级学生社团,多载体、多形式地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核心,培育挖掘校园文化特色

建设园林文化。校党委提出了“把森林引进校园”的理念,“种大树”是第一举措,几年下来,共购置树木上万棵,一览无余的校园从此显现出勃勃生机。四季文化园、柳树基因库、榕园、枫园等给学校以蓬勃的生命力和郁郁葱葱的绿意。2006年学校被河南省建设厅评为“河南省园林单位”。

增添石头文化。投资400多万元建成名人名言浮雕智慧广场,东西两侧石雕智慧墙镌刻有20位中西科学家和思想家的雕像及其求知励志名言。孔子石、节气石、融合石等200多块形状各异的石头,遍布学校的角落。根据不同石头的造型,赋予寓意,以启迪智慧,激发斗志。

打造建筑文化。学院建筑根据天中大地厚重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中国传统特色形成了典雅凝重,古朴大气的风格,回形纹、圆立柱和斗拱、大桁架、青石护栏等天中古建筑的建筑符号处处可见。

做好道路文化。黄淮学院的道路命名以天中的历史名人名胜为依托,以其精神为经,以其名字为纬,目的是睹其名,思其人其事其著述(传说),念其精神,受其激励,效法其榜样。

丰富广场文化。学校建设了智慧广场、艺术楼音乐广场等,给师生文化娱乐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成为师生锻炼、休闲的好去处。

三、以地域文化为着力点,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高校对地方的服务与辐射作用包括文化传承、文化培育、文化引领。校长介晓磊说,我们作为地方性本科高校,要始终把引领文明、传承创新地域文化血脉作为己任,为天中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作出自己的贡献!

《禹贡》中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宁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下之中。天中文化是指以汝南为中心,以中原文化为主流,兼容楚文化等周边多种文化,相互融汇而成的一种区域文化。黄淮学院自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天中本土音乐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已成为加强文化辐射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的一个重要平台。

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自1999年成立以来,就积极投身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先后主持编写并出版了《厚重天中》《天中历史人物》等专著,并发表相关论文30多篇。同时,搭建和利用各种平台,积极开展天中历史文化的宣传。先后举办天中文化学术研讨会、天中姓氏文化研讨会, 参与共建西平县“嫘祖文化研究中心”。参与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走遍中国·驻马店》栏目的筹划、拍摄工作,第三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

音乐研究所在驻马店市文化局带领下,进一步挖掘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汝南罗卷戏戏曲资源,深入进行专题研究,同时完成多篇研究论文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在传承、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起到了应有的作用。2011年9月黄淮学院天中本土音乐文化研究所被河南省文化厅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篇7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王耀华主编,王耀华、杜亚雄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2002年8月第3次印刷)由绪论、结语和四章十三节构成,其多元文化的观念和视角贯穿于全书各章节。

在第一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中阐述其来源时,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说,即中原音乐、四域音乐与外国音乐。

“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但是,实际上,汉族音乐文化也是古代华夏族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的长期交融中形成的。”

“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中原华夏族所创造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外的中华大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其中,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长江中游的楚文化中的音乐文化,色彩缤纷,独树一帜。同中原音乐并为上古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率,相互辉映,相互竞争、交融,进而衍生、发展。珠江流域的粤文化,西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西北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经由路途的对多种音乐文化传播、交融的作用,以及东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都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外国音乐”,书中所涉及的主要是印度佛教音乐和列入隋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天竺乐”、“高丽乐”、“扶南乐”、“安国乐”及其乐器、乐律、音阶等的传入。这些外国音乐传入之后,逐渐与中国的固有音乐相融合,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

这样的论述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不仅说明了中国传统音乐是由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同时也融入了周边邻国的音乐文化;不仅说明了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同时也指出了汉族音乐文化的本身也是多元的。

第一章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以多元文化的视角予以观照,为全书立下了基调。在以后的各章节的叙述中,均体现出了作者的多元文化观念。如:

在第二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成》中论及各类民间音乐,尤其是民歌、歌舞、民族器乐和综合性乐种时,都列举了兄弟民族有代表性的音乐品种,其中在新立类的“综合性乐种”(指民间音乐中兼具两类及其以上特点的乐种)中更把藏族的“囊玛”和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与福建南音并立,对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音乐遗产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在论及宫廷音乐时,依据不同朝代的具体情况介绍了宫廷音乐中的多元文化因素,如:“隋唐两代的宫廷音乐不仅继承了传统的雅乐,而且进一步吸收了四方兄弟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先后组成了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乐和立部乐,出现了大曲和法曲等乐曲形式”;清代的宫廷音乐中采用了不少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和来自周边国家的音乐,书中记述了相关的音乐及其乐器,如满族的队舞乐、蒙古乐、瓦尔喀部乐以及回部乐、廓尔喀乐、朝鲜乐、安南乐、缅甸乐等。在论及宗教音乐时,除了阐述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及其音乐之外,同时以大量篇幅介绍了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其音乐,其中对佛教音乐(包括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音乐)的阐述尤为详细,并论述了佛教对中国音乐的深刻影响与佛教音乐的华化过程,在论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音乐时,也注意到与中国音乐相融合、相适应的问题。

第三章论述“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体系和支脉”,进一步地以多元文化视角来细察中国传统音乐所使用的音乐构造和特征,并据此将其分成三个不同的音乐体系及其支脉。如果说,“三大乐系”(指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和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分类,源自于王光祈在《东方民族之音乐》中提出的将世界多民族音乐的体系归纳为“中国乐系”、“希腊乐系”和“波斯亚剌伯乐系”①的话,那么,对中国传统音乐三大乐系中的支脉划分则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将《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的两个版本(其初版本由王耀华著,台湾海棠事业有限公司于1990年9月出版)相比较即可发现,作者对支脉的划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初版本中只有中国音乐体系之下有九个支脉的划分,即:秦晋支脉、荆楚支脉、齐鲁燕赵支脉、吴越支脉、巴蜀支脉、滇桂黔支脉、闽台支脉、粤支脉与客家支脉;而到了修订本中,不仅在中国音乐体系之下增加为十二个支脉,而且在其他两个乐系之下也划分出若干支脉。对于中国音乐体系的支脉划分,除了对上述九个支脉的名称及范围略有变动(如变“荆楚支脉”为“荆楚武陵支脉”、变“粤支脉”为“粤海支脉”)之外,又新增了三个支脉,即:北方草原支脉、青藏高原支脉、台湾山地支脉;欧洲音乐体系之下划分为东部与西部两个支脉;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之下划分为塔里木、帕米尔与河中地三个支脉。对支脉的正确划分,于中国传统音乐平面的现状研究和纵向的历史研究(包括各支脉中民族及其音乐文化的溯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说明作者观察、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视角进一步向多元文化延伸。

第四章从总体上来论述“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色”,其中在分析音乐形态特征时,除了以汉族的音乐为例之外,也多处涉及到少数民族的音乐……

据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确实是一部全面贯穿多元文化理念和视角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佳作。诚然,如苛刻要求的话,有些章节的内容尚有充实之余地。如在第二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成》中似应增加“祭祀音乐”的分类,祭祀音乐不仅存在于宫廷,更存在于民间;不仅存在于汉族,更存在于各少数民族之中。祭祀性的仪式本身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而仪式中的音乐则更多的留存有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信息,是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关注点之一。由于部分原始宗教音乐(如不少民族存在的萨满音乐)常被归为民间信仰或祭祀音乐,而《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既没有祭祀音乐的分类,又不包括原始宗教音乐,因此,造成这部分重要的音乐文化被忽略。此外,“民间音乐”中少数民族的说唱音乐与戏曲音乐,“宫廷音乐”中的蒙古族与藏族的宫廷音乐,似应予以补充叙述;在阐述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理论部分时,少数民族中的重要音乐理论著作及其音乐思想(如出生于喀拉汗国的艾布・乃斯尔・法拉比著有《音乐全书》,藏传佛教萨迦派著名宗师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著有《论音乐》等②)也应予以重视。

以多元文化的理念和视角观察、研究、总结中国传统音

乐,不仅对音乐研究领域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实施多元文

化的音乐教育也有着重要意义。

多元文化因多民族的不同文化而构成。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及其未划定民族的若干族群所组成的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也是多元一体的,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这本来是客观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长久以来,我们的音乐界,却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被一元论的观念所束缚。一说到世界音乐,即以欧洲音乐为中心;一说到中国音乐,即以汉族音乐为中心。譬如,当前通用的“中国音乐史”,就很少涉及少数民族的音乐历史,几近“汉族音乐史”,直到近年来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的主持下,才开始编撰、出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③,至于编撰全面反映中华民族音乐历史的“中国音乐史”,恐尚待时日。当然,这之中不仅是观念问题,还有对复杂史料的掌握问题。但如果我们的音乐史学家们真正具有多元文化的理念,并以多元文化的视角来关注、搜集各民族的音乐史料,从总体上来研究中华民族音乐历史的话,那么上述的期待将一定会早日实现。

关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问题,现在大家的关注点主要在实施世界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为在中国实施和发展世界多元文化教育已做了大量工作,翻译、介绍、发表了国外有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著述,出版了《世界音乐》的教材,并在一些音乐院校开设了“世界音乐”的课程或讲座等等。这些工作当然是应该做的,它们对于推动和促进中国发展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但与此同时,我认为对中国本身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则应予更多的关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兴起及发展,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尽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发达国家,与移民的大量涌入而构成民族的多样化有着直接关系;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首先在于这些国家本土音乐文化意识的觉醒。毋庸讳言的是,在中国同样存在觉醒“本土音乐文化意识”的问题,而对人们认识众多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来说尤为如此。因此,在中国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把中国的与世界的多元音乐文化均包括在内,并遵循由近及远、亲疏沟通的原则。首先应在理念上充分认识中国本身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中国的多元文化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缺失中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对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而言,不仅仅是极其不完善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发展中国音乐带来负面影响。所幸的是,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接受了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承认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并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开始施行以加强本土(本民族、本地区)音乐为标志的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但迄今为止,能像《中国传统音乐概论》那样全面地以多元文化的视角来总结中国传统音乐的教科书实在太少④,相信在本书的启迪之下,一定会有更多的类似佳作问世。王耀华教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关注是全方位的,他不仅研究世界民族音乐,出版了《世界民族音乐概论》等教材⑤,更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中国的多元音乐文化的研究与教育上,为中国民族音乐事业与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实践和经验,值得音乐教育界认真总结。

①四川音乐学院编《王光祈文集》,巴蜀书社,1992年3月版第204页。

②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上册第8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③袁炳昌、冯光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④《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原本是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开设选修课而编撰的。见该书“后记”。

篇8

从哲学层面理解区域音乐,是指区域性音乐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所要解决的问题。自然,区域音乐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固然不能如等同于理化公式那样加以实验及定理。特定区域的音乐文化我们一般视之为区域音乐的活动地域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作为音乐艺术主体的——“人”,为区域音乐文化的展开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也制约着区域音乐文化发展演化的进程;另一方而,区域中所强调的空间范围,也成为“人”在创造音乐的历史进程中的一种表述方式。

一、安徽民间音乐的区域性个性特征

江淮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往今来,淳朴的淮河儿女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劳作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这些作品表现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些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有不少音乐文化资源很好地保留了下来,成为安徽各民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千百年来,安徽民间音乐文化陶冶着安徽各族人民的性情,孕育着安徽各族人民的民族心理,调适着各族人民的社会制度、生活秩序,丰富着各族人民的情感,给人们以滋养和慰藉。因此,对这些民间音乐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安徽音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同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稀有性是它的特点,是安徽民俗文化中一个色彩缤纷的文化遗产宝库。但由于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使安徽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任务显得日益紧迫。当今,我们在遵循一般保护原则基础上,结合安徽民族文化生态背景和特点,理应探讨一下该如何传承安徽民间音乐这一珍贵遗产。

二、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传承之我见

民间音乐的区域性传承在现实生活中,对其展开讨论和研究的力度远大于真正执行操作的力度。其主观原因是思想认识的问题。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理应上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社会对民间音乐艺术的冷漠是思想认识问题的具体体现。安徽民间音乐的传承需要社会氛围,尤其需要社会干预这种特殊的本文由收集整理途径。而现实社会中,我们身边的媒体很少有安徽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平台,教育层面也很少涉足这方面的教育与科研。

当前,随着流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安徽很多传统民歌所面临的已不仅仅是令人忧心的“冷遇”处境,而是濒临消亡的“悲惨”险境。对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传承,其方法措施在理论上应是一个系统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并且应当以静态保护与活态保护相结合为基本原则。给予音乐艺术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保护问题,更是传承的问题。

首先,宏观角度来看,比如,作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在政策干预层面加强引导和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民间音乐文化,这是对文化传承的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安徽民间音乐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盛大节日,安徽各地都上演着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歌舞,这既是挖掘、展示、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最佳契机,更是激活音乐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充分挖掘音乐文化遗产所蕴涵的经济文化功能的有效途径。因此,政府应成为保护与传承的主导力量,加强对音乐文化艺术的发掘和保护,使之被更多的人们所欣赏、学习、研究和传承。让人民有对本土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具体执行时,可以有文化主管部门因地制宜的成立相关音乐文化的研究中心,比如“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①、“皖北花鼓灯艺术研究中心”②、“凤阳花鼓艺术研究中心”③等等。同时聘请部分退休的科研人员以及一些有名望的民间艺人担任课题任务,并且培养艺术研究人才的梯队建设,做好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编辑出版必要的关于安徽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的书籍和论文,以及相关的影像资料。

其次,我们还要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民间音乐实施永久性的底层保护。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音乐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是目前较流行的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做法,即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进行采录,然后以各种载体加以保存。这种做法有很多可取之处,它将传统的收集、采录的方法与现代科技优势很好地加以结合。此举虽然使得民间音乐文化遗产得以存留,达到对人类历史文化的忠实记录,但这样的做法却使原本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音乐文化艺术日渐脱离人们的生活,其内在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也随之削弱和消亡,最终只能成为后人阅读观赏的史料文字和历史片段,这种结果违背了传承的初衷。由此可见,要使得音乐文化遗产生命力不衰,始终保持鲜活的因数生命力,只有让它始终扎根于人民的生活当中,始终在人民的口传身教当中,才是万全之举。

再者,专才教育也是传承民间音乐音乐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何在现代教育中保护与传承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是当代文化多元化时代的一个重大的课题,这当中有一个在遵循教育基本规律与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问题。安庆师范学院地处安徽地方戏黄梅戏的发源地——安庆市,该学院于2011年有教育厅牵头,整合相关学校的学科门类,成立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隶属音乐系,旨在服务于地方戏曲黄梅戏的挖掘、传承与发展。该学院从招生、人才培养、艺术实践、人才输出等各方面都因“区域”制宜、因“戏种”制宜做了很多个性化的调整和改革。

三、余论

纵观地域性艺术的发展,一个地方乐种或区域音乐文化大多是由或大或小的、作为艺术主体的“人”在操控,他们“操纵”着艺术的萌生、沿袭、发展、变革以及消亡。因此,“人”是民间音乐创作的主体,是本源;但是在音乐艺术传播的过程中,“人”也是音乐艺术传播的途径和源动力。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面对强势文化的剧烈冲击,朴素的安徽各族人民在接纳现代音乐文化的同时,如何正确认识本土音乐文化的独特性、稀有性及其在多元化环境里的价值,进而身体力行地对其加以发掘、保护和传承,已成为政府主管部门、普通音乐工作者、民间艺人、院校学生、甚至是每一个欣赏者迫在眉睫且意义深远的工作。

注释:

① 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是安庆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工程。是集研究、创作、排练、演出、展览、艺术制作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艺术研究与演艺中心,2009年5月投入使用。

篇9

【关键词】黄梅戏;传承;发展;多元化

黄梅戏繁荣于近现代,综合戏曲多剧种的元素,安庆方言与普通话的融合、唱腔的甜美通俗和叙事较快是黄梅戏相比于其它剧种的几大特色,且群众参与性强 、娱乐性强,但随着人类迈入科学、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几乎是欧洲音乐一统天下,影视艺术和娱乐方式多元化,使戏曲赖以生存的社会人文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至于曾经辉煌的戏曲日渐势微,纷纷沦落为边缘文化,目前黄梅戏面临着观众减少、市场萎缩、人才流失、资金缺乏等等危机,各地剧团也陷入入不敷出、步履维艰的境地。

黄梅戏发展,路在何方?任何一种艺术的繁荣、发展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是在对历史积淀的继承、扬弃中的创新和发扬光大。黄梅戏的传承、发展要按照艺术规律办事,与观念需求亲密结合,与时俱进,无论内容形式都走多元化的道路,“传统与现实不断融合而滚动发展,剧目发展与人才培育紧密结合。”[1] “最大限度地去争取和培育各类观众,根据不同层次观众的不同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为各类观众服务。”[2]

一、增加财政投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强势经济推动强势文化,经济问题直接制约着黄梅戏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认为:“地方戏曲要摆脱困境,除了依靠自身努力外,还需要政府、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保护戏曲主要有两种:一是自我保护,二是外来保护。自我保护即从业人员的守业、敬业,外来保护即国家政府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被称为“国粹”的京剧,国家有一笔专项发展京剧的基金,评选十大重点京剧院团,每年给他们固定的资金以支持;而全国6个昆曲剧团,国家每年也有大笔资金投入,这两个剧种一个北京一个上海也占了地域和传播上的优势,而黄梅戏是既没有这种地域的优势也没有国家基金的扶持,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的扶持,从财政上解决剧团‘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局。

进一步发展黄梅戏发展基金会,用多种形式积累资金,包括接受海外黄梅戏爱好者的捐献,用于资助黄梅戏的研究、宣传,奖励对发展黄梅戏艺术有突出贡献的编剧、导演、演员、作曲及其他有功人员。

二、专业团体的改革、创新

幕后人员、剧本生产采用激励制度,培育和开拓演出市场,在全国建立起营销网络和经纪人队伍,使黄梅戏在国内外戏曲市场中占领更大份额,演员要抛弃“等靠要”的观念,主动去拓宽市场,在市场经济中不断摸索,争取经济利益最大化,只有解决了专业人员的待遇问题,才能真正让他们安心传承和发展黄梅戏。如再芬剧院排的《徽州女人》,发挥地域题材的优势,弘扬了徽文化的人文精神,虽然表现的内容是古老的,但它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却是古典与时尚的经典结合, 服装、唱腔、舞台等都是精心打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是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创新,在业内的评价及票房收入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与文采公司共同创办的黄梅戏会馆,是剧团体制改革过程中涌现的新生事物,也是走向市场的成功尝试。会馆的创建,首要功用是为黄梅戏表演提供现代化的专业固定场地,既是群众的看戏场所,也为黄梅戏及安庆市形象提供了一个展示窗口。会馆是锻炼黄梅戏演员的一个绝好平台。由于专业剧团演出任务少,演员尤其是青年演员,缺乏足够的舞台实践,业务水平很难提高,有的渐渐被埋没。会馆演员给提供了锻炼、展示和发展的机会,目前安庆市政府正准备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将会馆发展为全国连锁。附属安徽黄梅剧院的天仙配茶楼也类同于会馆,都是与现代生活休闲方式结合的典范,是时尚的且符合历史的发展潮流,也是黄梅戏艺术扎根于人们生活的最好体现。

当然会馆与民间剧团,只能起到普及、推广的作用,无法真正做到创新。专业团队又疲于参加各类调演、参赛,失去了艺术实践的舞台。所以,让专业团体、会馆、民间剧团三个层面之间加强合作与沟通,让艺术生产正常化、日常化,这样才能有效地发展黄梅戏及提升剧种的地位。

三、 省市政府的支持、宣传

不要只在艺术节上昙花一现,舞台、电影、电视、网络、报刊一齐上;城市剧院、集镇广场、晚会、歌厅、KTV、会馆一齐上;国内巡演、对外交流一齐上,优秀的剧目出版VCD、DVD,宣传、文化部门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少儿黄梅戏大赛、黄梅戏票友大奖赛之类的活动,通过电视、网络媒体的扩大宣传,提高黄梅戏的知名度。安庆电视台的黄梅阁和安徽电视台的专题栏目《相约花戏楼》就是通过电视媒体让更多的黄梅戏爱好者参与进来。专业团体要帮助指导社区、街道、乡镇、民间等演出团体的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创作演出团体,不断扩大黄梅戏的影响。

目前KTV遍布全国城乡的每个角落,是18-55岁相对文化程度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群自娱自乐场所,但在黄梅戏的故乡安庆,几个黄梅戏经典唱段在大部分KTV都很难找全,一般只有两三个选段而已,这就需要文化部门在宣传上下功夫,要与时俱进通过各种媒体扩大宣传。吴琼是黄梅戏界第一个开个人演唱会的,她的演唱会曾先后在合肥、北京和上海上演,均引起轰动,把传统和时尚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可谓是扩大宣传的一项伟大创举。国际友人把我们的黄梅戏称为 “中国的乡村音乐剧”,在一些国外文化交流中建议将黄梅戏经典唱段翻译成英文演唱,以便于传播、交流。

四、大力发展黄梅戏专业教育、研究

黄梅戏的迅速发展并致其辉煌的历程,“内部原因除艺人的努力外,文人的参与才使戏曲从民间艺术中脱颖而出,与其他文学样式一样登上高雅殿堂。” [3] 曲作者时白林先生就是作曲科班出身,音乐创作的成功正在于将戏曲传统思维方式与现代音乐观念有机的结合,在发扬黄梅戏声腔的特长与优势的同时,还将现代音乐创作技巧,诸如主题音调贯穿发展、复调、和声、对比、模仿等技法加以综合运用以及声乐多声部写作、中西合璧的伴奏等。如今黄梅戏人才青黄不接,正缺一批编导、作曲方面的人才,安徽省黄梅戏校和省艺校黄梅班,为培养高素质黄梅戏编剧、演员等专业人才,安庆师范学院本科教育的黄梅剧艺术学院就应用而生了,目前招收黄梅戏表演和编导两个专业的四年制本科,为传承安徽传统名剧奠定人才基础。

黄梅戏的发展还需要理论的支撑与引领,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是集研究、创作、排练、演出、展览、艺术制作、休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安徽大学黄梅剧艺术研究中心的设立,对弘扬和保护黄梅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黄梅戏事业接班人、推进黄梅戏发展起到引领的作用,这就需要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

五、走进学校音乐教育

有了观众才能有市场,有了市场才有黄梅戏专业人员的生存,有了专业人员黄梅戏才能发展。培养年轻观众

群体,应是多维度、全方位、立体的,首先在理念上要摆脱“欧洲中心论”,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差异而不是差距的关系。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们越来越被强势文化所同化,我们的学生老师越来越失去黄梅戏的文化语境,挪威在学校开展的戏剧普及教育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戏曲母语文化土壤上培养听众,让年轻一代学生欣赏并热爱它。

黄梅戏是人类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将黄梅戏作为本土音乐文化的地方课程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或第二课堂,进而实现“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安徽师范类音乐专业的课程几乎是欧洲音乐一统天下,作为明天的音乐老师如果自己不接触黄梅戏,那他以后怎么教育自己的学生去热爱黄梅戏呢?建议在省内本专科院校积极开展黄梅戏的普及教育,开设黄梅戏欣赏与演唱公选课,尤其是音乐专业组织开展一些比赛、展演活动。

六、利用网络扩大宣传

科技发展带来娱乐的多元化是导致戏曲低迷的原因之一,但同时信息社会的媒体又为黄梅戏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平台。戏曲的受众多为中老年人,其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宣传力度、都不及年轻人,而网络人群相对来说文化素质较高、经济基础较好、年龄较轻,对黄梅戏的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在是信息社会要充分利用媒体扩大宣传,运用电视媒体毕竟有限,建议建立功能强大的黄梅戏专业网站,专人维护并搞好网络宣传,虽然目前已有安庆、湖北、安徽黄梅戏剧院的专业网站,但是内容并不丰富,音频、视频、乐谱资料都上传得极少,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不仅做好本网站维护,还要在相关的网站上宣传,目前最大的伴奏网站之一wo.99上极难找到黄梅戏伴奏,百度的mp3也很少有黄梅戏经典唱段。多上传表演、比赛、教学的视频,建立网上黄梅戏票友会,加大在电视、户外广告等媒体上的宣传,让更多的黄梅戏爱好者参与进来,尤其是年轻的爱好者,关注的人多了,黄梅戏传承与发展的危机也就会迎刃而解。

结语:

在全球化的大形势下,人们逐渐意识到强势经济推动的强势文化,要关注“边缘”文化、提倡多元文化,黄梅戏是中国众多地方戏曲中的一种,为了弘扬、传承并发展这一本土音乐,我们应多层次多角度来保护其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芝:《优势论―黄梅戏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7年2月第28卷第一期。

[2]王夔:《谈黄梅戏的观众群》,中国安庆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严凤英表演艺术研讨会论文选辑。

篇10

关 键 词:民族音乐教育 全面素质 传承音乐文化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随着西方经济大国对我国技术、资本的输入,西方的观念、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涌来。在对待外来文化上,我们既不能拒绝一切外来文化,搞闭关锁国,也不能否定我国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搞全盘西化。

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深刻地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三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音乐的巨大重视。”普通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建设祖国、发展经济的责任,也肩负着传承音乐文化的重任。普通高校的莘莘学子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有义务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出力。因此,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应强调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中心地位。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艺术教育,推进民族音乐教育,培养民族精神和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也是保护国家文化安全而有效的措施。

普通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养人才的需要 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培养大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格。使大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造就一代热爱祖国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一专多能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完成这个根本任务,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则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民族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手段。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人格的完善,促进心理的健康,促进德智体各“育”任务的实现,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必须充分重视民族音乐教育。

二、传承文化的需要民族音乐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创造的,又为人民群众所广泛使用的。民族音乐由于地域性与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而各具色彩。它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它以其具有的浓郁地域性,使人民群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我国的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拥有数以万计的色彩独特的民歌,品种繁多的民族器乐、曲艺及戏曲种类,它们具有鲜明的音乐风格,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

在当前传统文化遭受轻视和民族文化精神缺失的现实条件下,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民族艺术瑰宝和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普通高校就应积极开展传统民族音乐的普及教育。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大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凝聚力,进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好人才和文化准备。

普通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方法

普通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应积极利用现有的校内与本地区资源,寻求有效方法。笔者通过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转贴于

一、课程设置 在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上,要立足本土音乐,加大民族音乐课程,建构民族音乐门类、形式、风格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有《中国民乐鉴赏》《中国民歌鉴赏》等艺术欣赏类课程;《中国民乐演奏基础》《中国民乐演唱基础》等艺术实践。还有《中国音乐简史》《民族民间音乐》等音乐理论类课程。保证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接受较系统的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育。通过艺术欣赏课可以使大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有所了解。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音乐种类繁多,音乐表现形式丰富,民族音乐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这类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增强爱国情怀,激发爱国热情。通过艺术实践类课程可以使学生粗略掌握一门民族音乐的演奏、演唱技巧,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通过音乐历史理论的学习,学生对中国音乐发展的脉络就清晰了。而民族音乐技巧基础理论课学习,可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理论写作技巧,了解民族器乐的相关知识。

二、授课形式 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教育的课程多、课时少,学生要想在四年时间内掌握较多的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保证民族音乐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授课形式:

讲座式 讲座式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力量配备、教学目标的完成是面向全校学生设计的, 课程形式可设置为选修课(大课),考试以论文的形式完成。可以利用本校师资也可以聘任校外本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课程有《中国民乐》《中国戏曲》等课。此类课程主要侧重于民族音乐的讲解,需要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有一个概况的了解。教学内容应使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相融,这样学生学起来既感到轻松又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利于保证教学质量,还可以使学生体会民族音乐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境界。

鉴赏式 鉴赏式课程主要通过听觉系统,使学生在音响上有一个感官的认识,扩大民族音乐在大学校园的影响。此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器乐、民歌两大类音乐的作品,如《中国民乐鉴赏》《中国民歌鉴赏》《中国名曲欣赏》等课程。授课时,教师先讲解与作品有关的知识,学生近距离欣赏音乐,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会起到积极作用,情感也易于回归民族,唤醒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与爱国情怀,逐渐培养起民族音乐艺术的欣赏群体,逐渐培养学生传播民族文化的意识,进而为更好地传承中国音乐做准备。

此类课程可设置为必修课,授课采取讲授大课的形式,考试方法采取听乐段笔答形式,考察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名称、作品分类、作品创作时代、作品主要特点等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

讲授式 讲授课程主要是民族音乐理论课程,此类课程设置为必修课,采取大课的形式讲授,考试为笔答形式。如《中国音乐简史》《民族器乐》《民族民间音乐》等课程。此类课程着重音乐发展历史会有较系统的认识,也会对我国悠久、优秀的音乐文化产生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