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体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2 15:0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体系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

篇1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39-02

【Abstract】To make clea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 is a practical tas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disciplines. This essay reveals two defects in previous researches, one is a tendency to hot spots while choosing topics, and the other is the detachment of theory and reality. In order to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ducation disciplines, we need to make a balance between issues and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to deep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theory system on the basis of issue research, and to promote a change from higher dducation research to 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Relation research

坚持学科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鲜明特色。这其中,“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目前,学者们倾向于认为:高等教育研究主要泛指高等教育领域内一切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而高等教育学研究主要研究高等教育中一般的、共性的问题,属于理论性的教育规律探讨。由于完善学科体系、追踪现实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两大任务,因此,理清“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对于推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与“理论”关系辨析为视角,分析研究实践中“热点趋向”和“坐而论道”的两种倾向,以期有助于加深对“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的认识。

一、热点趋向: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偏向

对于高等教育研究来说,“问题”是指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和提出的问题,而“理论”则是指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与理论体系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学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一开始便是“学科指向”的,研究实践问题、构建学科理论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两大中心任务。

但是,在高等教育研究的实际进程中,“问题”和“理论”的关系却成为一个难以平衡的问题。在诸多有关探讨中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即认为高等教育研究存在偏向,就是仅重视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忽视学科理论的研究。有学者将这种偏向概括为“热点趋向”,即学科理论研究的轨迹以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为转移。胡建华等认为,“这一现象在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中显得尤为突出。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追逐热点问题、以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主线”。[注1]

从“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来看,学科研究的“热点趋向”可以表述为高等教育研究偏重实践问题的研究,忽视了以构建学科理论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学研究。作为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必须关注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对实践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做出理论分析和对策应答。但是,学科研究一旦形成“热点趋向”的偏向,很可能会出现以问题研究为主的高等教育研究替代了以理论建构为主的高等教育学研究,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实践中的问题未经过科学的建构就成为研究对象,造成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对实践问题亦步亦趋,“难以摆脱就事论事的工作讨论模式,失去科学研究应有的理论深度”;[注1]“难以进行基础性和整体性的理论探讨;研究问题没有经过学科性选择,制约了研究的水平,不能有效揭示发展规律;永远处于经验描述的水平,缺乏基础理论的支撑。造成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肤浅与表面”。[注2]二是就事论事的讨论热点问题的研究对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没有积极意义。正如有学者认为的“如果学科研究不能促进学科知识的积累,那么学科的发展水平也就无从提高。许多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缺失随着热点问题的消失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注1]因此,研究热点问题的偏向会导致以探索实践问题为主的高等教育研究替代以理论建构为主的高等教育学研究,给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乃至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带来危机。

二、坐而论道: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反思

“坐而论道”是指研究者脱离高等教育实践进行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另一种值得关注的倾向。追求科学完整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任务。从“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看,“坐而论道”可以表述为,学者在开展高等教育学研究时,忽视了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对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抽象地就“理论”而“理论”,使得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缺乏理论创新。

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研究的关注,起源于80年代关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学科性质、逻辑起点、研究方法等诸多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探讨。这些探索对于高等教育学科的科学化构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往往过多地强调学科的内在逻辑,忽视实践的客观需要。其结果,或是简单套用教育学理论,或是直接引用外国的或外学科的理论框架来简单验证或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问题,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研究还不够深入,也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理论成果。如潘懋元先生所指:“中国不少高等教育文章,理论一大套,颇具声势,却是‘不结果的花’,……花不结果,恐怕只是过眼云烟。”[注3]高等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由于缺少必要的实践关怀,必然会对高等教育实践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我国的许多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不少可能是‘假命题’,或者是人为的命题,缺乏实践的基础。很多情况下,学者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没有人会在意研究成果是否源于实践、归于实践,并服务实践。”[注4]通过反思,学者们日渐发现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似乎与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实践关系不大。在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上,潘懋元先生就曾指出,“坐而论道”既无助于理论联系实际,也无助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注5]

三、“问题”与“理论”的平衡:“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再认识

应该承认,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问题研究,但问题研究并不能自觉构成一门学科体系。因此,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早日走向成熟,有必要平衡好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与“理论”的关系。

1.以问题研究为基础,深化学科理论思考。

在西方国家,尤其以美国为代表,一般认为高等教育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至多算作一个研究领域。阿特巴赫就认为,“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它将不会成为一个单独的科学学科”。[注6]西方国家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多强调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问题,“高等教育研究以院校研究的建制存在,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注7]高等教育虽然至多只能称为一专门的研究领域,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西方学者对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一批从哲学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的著作已成为本领域的经典,例如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其对“高等教育合法性危机”的反思和重估,就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经典范例。我国虽然坚持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但是高等教育学研究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辨析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其根本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强化研究者学科研究的意识,提醒研究者不要满足于停留在实际问题研究的“虚假繁荣”,要从问题研究热中冷静下来,沉心静气,踏踏实实地进行理论反思,为推进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做一些基础工作。西方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表明,学科理论研究必须重视理论的实践来源。正如波普尔所说,科学仅仅从问题开始。强化问题意识,关注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问题,为改革和发展服务,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鲜明特点。可以说,高等教育实践以及实践中的“问题”,构成了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信息来源和依据。

2.推动“高等教育研究”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转型

问题也有多种多样,并不是所有的热点、问题都能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从概念内涵上说,既然高等教育研究将一切高等教育活动都纳入到了研究的视野,那么,作为以学科理论研究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学研究肯定也应该从属于其中。但是,高等教育研究如何才能成为高等教育学研究呢?根据上述的分析,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首先,要科学选择研究对象,要坚持学科立场,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进行学科化的筛选,找到能够体现高等教育特殊矛盾的基本问题。这就要求研究者要对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存在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抽象,从而提炼出真正符合学科内在逻辑、关乎学科发展的“真问题”;其次,高等教育学研究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检验已有理论,提出新的概念与假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大量低层次问题研究基础上概括抽象出更为科学的学说与理论。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是简单的现象分析或实用性的问题解决方案,而要用科学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理论思维的课题,追溯其理论内涵,提升其理论品质,并以此构建起一个由一系列比较稳定的概念、原理、原则等要素组成的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因此,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说,高等教育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是形成高等教育理论的基础,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化和学科化的总结即为高等教育学。沟通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之间的联系可以把学科建设与实际问题研究结合起来,从而有效防止学科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研究“两张皮”的状况。

3.加快构建高等教育中层理论

在研究实践中,“问题”与“理论”的脱节往往表现为具体问题与宏大理论之间难以架起沟通的桥梁。因此,推动高等教育研究走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还需要推动高等教育中层理论的构建。中层理论是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提倡的一种研究思路。他认为:“中层理论的意义在于架通抽象理论研究与具体经验分析之间的桥梁,是一种介于抽象的统一性理论与具体经验性描述之间的理论。”[注8]中层理论并不排斥宏观经典理论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建构策略,而是针对宏观理论因普遍化、抽象化所产生的理想化和空洞化的弊端,旨在开辟被宏观理论所忽视的具体领域和研究方向,增强理论研究的适应性和指导性。实现这一理论设想的策略是:“通过区分宏观理论问题和微观现实问题,建立针对经验调查的中层理论构想和假设,并使这些构想和假设能够在具体的经验调查中得到证实。”[注9]尽管“中层理论”是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形成的,但是对高等教育研究也有着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它既可以提升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研究的理论层次,避免问题研究停留在就事论事层次的弊病;也可以帮助高等教育学研究脱离长期局限于宏大理论阐释的局限,避免理论研究陷于抽象推理和纯粹思辨的困境,从具体问题出发,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炼理论,从而开辟高等教育研究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转型的路径。

注 释

1 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M],2006:17~18、20、21

2 胡晓钦.高等教育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研究关系辨析:兼论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J].南通大学学报,2005(6)

3 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的比较、困惑与前景[J].高等教育研究,1991(4)

4 王建华.走向从实践出发的高等教育[J].江苏高教,2008(2)

5 夏 P.“求真”与“求用”.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性反思[J].江苏高教,2008(3)

6 赵炬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2(4)

7 王建华.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篇2

关键词:实习;工商管理;教学;改革

一、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的活动结果起规范作用。在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虽然观点各有片面性,但有一个共性值得肯定和回味,那就是要满足一定的需求。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观念上规范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规格,实质上是要使得培养对象的发展既要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教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教工作的出发点。不仅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目标的支配,任何的教学改革也必须和高教目标相联系。另外,高等教育目标还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应成为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泰勒提出教育过程的三要素:目标、活动和评价,即首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随即设计和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最后根据目标评价体系和方法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只有建立起目标——活动——评价之间的良性循环,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基于对高等教育目标的上述理解,所以,现代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三大价值功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由于能顺应满足人才成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高等教育活动指明方向、提供依据,也便于在此基础上制定评价标准,进行教育效果评价,所以也应成为高等教育活动应追求的根本目标。工商管理的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服从于整体目标,表现为应为各行业工商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市场意识和一定的战略思维、熟悉经济规律和管理原理的各类管理人才,满足人才在管理观念和技能上的成长要求,发现和解决企业在管理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丰富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理论。[2]

长期以来,人们对实习环节的认识主要为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实践,填补对知识感性认识上的空白,学习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实习,对于弥补学校课堂理论教育的不足,初步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培养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熟悉专业实践环境的高层次人才确实发挥过较大作用,也使得实习环节成为高等教育各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日渐成熟,工商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各类高校纷纷开设该专业或扩大招生量,成人教育、研究生和MBA等其他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成长途径的开辟,并日益形成相当气候,这使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显现出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经济现象与实际工作的社会性缺乏了解和经验,加之受学科特点影响重思想观念培养、轻操作技能训练,掌握的知识易于停留表面,导致许多毕业生对走入社会心存恐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找不到切入口,只好在思维上另起炉灶接触社会,熟悉业务知识、学习工作方法,导致理论与实践在脑海中形成断裂,从而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

所以,本着教育要满足人才和社会共同发展需要的思想,追求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在工商管理本科的实习目的中必须强调以下特点:针对性强,个性突出。工商管理学生的实习不仅应有大目标,具体到每一个实习小组和个人应有自己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会因为实习环境的不同和管理工作的复杂多样性和个性化而各有偏重和特色;知识与能力在交流中的双向性。表现为学生在实习期间既要虚心向生产实践学习,又可以尝试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紧密结合。对于管理实践中存在困惑、不足,以及企业和管理者面临的机会,工商管理学生应全面地或择其重点地提出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建议方案;加强控制,前馈、同期与反馈控制并重。体现为做好实习规划、分解落实实习任务和方案;加强指导教师与个性化实习小组与个人的专业指导联系;实习结束之后在校企充分沟通与总结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交流实习成果,总结收获,改进不足。

二、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

1.基本设计思路

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实习方式存在的低效,克服在学校对实习的控制性和学生实习内容针对性两方面之间存在的矛盾,得到好的实习效果。从前述分析中不难发现,高校扩招后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大幅增加是引发这一矛盾的导火索,再加上该专业实践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强烈个性化,这就需要高校的相应管理要遵循权变原则,在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安排上与个性化的学生实习工作结合起来。

首先,要杜绝为节省管理费用所导致的管理层次虽少,但管理幅度太大的现象。如在一个实习基地大量安排学生。这容易导致学生在单位人浮于事,实习走过场等不良后果。其次,小的管理幅度虽能增强实习指导效果,但在学生数量多、实习分散而个性突出的条件与要求下,师资相对更为有限,再加上管理层次的相应增加,这样的做法难以大力推广。如教师推荐学生。再有,当来自学校的管理缺乏有效控制时,实习效果则取决于学生个人素质和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当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资源贫富不均时,实习质量的外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陡然增加。

2.具体做法

“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是指学校以各种方式建立起和企业(也可以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的联系,双方在对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工作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实习的目的、内容与方式的一致意见,并根据实习单位的管理工作需求和学生能力,设计实习项目,让学生肩负课题任务,利用实习时间与单位提供的条件,以完成课题的形式执行并结束实习任务。“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模式在实习基地和教师推荐学生实习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不仅将实习的联系上升到了以学校的名义,更强调了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平等和紧密联系关系。

(1)工作步骤。调查学生实习需求,广泛联系实习单位。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依然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兴趣,以及未来职业定位与发展的设计,选择自行联系实习的方式,而对学校的实习组织有兴趣和自行联系有困难的学生即可以视为是“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联系实习单位,如学校和院系的对外交往与合作、教师的社会关系、甚至广告等等。只要这一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产生以高校资源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的需求,而学生实习所具有的低成本优势会为此带来机会。广泛联系的好处是:有利于对单位和项目进行比较选择,提供更适应学生知识架构的工作锻炼机会;有利于让学生的实习工作环境得以扩大,接受更充分的锻炼;有利于学校和院系社会知名度的提高。与单位共同商定实习方案。由院系出面,与合作单位就实习的目标、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优势、弱点等与实习单位进行充分交流,由单位在考虑学校的建议后根据自身需要,自拟适合高年级工商管理本科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完成的工作课题。进行学生分组,确定实习小组的指导教师。将“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学生按照每一个合作项目的需求人数进行分组。考虑到个别学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笔者暂不提倡完全由学生自选项目,而是建议先由院系统一分组,在分组方案公布后,允许学生在实习开始前自愿相互对换,调整后的结果在指导教师与院系处各自备案。具体实施合作项目。由指导教师将小组学生带往实习单位,学生在单位领受任务后,即在单位的计划和安排下,确定自己的实习工作计划。对于实习工作中的问题,可以向学校与单位的指导教师咨询,指导教师负责校企联系中各种具体问题的协调。课题任务原则上应在学校规定的实习期限内完成。检查、总结与反馈。在实习进程中,院系和指导教师可随时检查实习情况,指导教师与学生、单位保持联系,并定期向院系汇报学生情况与工作进展。实习结束时可建议单位召开座谈会,院系领导和指导教师参加,学生向单位提交工作成果,并汇报工作心得,校企双方畅谈收获。学生全部返校并提交实习文案后,院系再进行专门总结,对任务完成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并就总结的成效与实习单位保持联系和沟通。

(2)主要特点。“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具有以下特点:任务明确,实习工作针对性强。无论是单位还是学生,都对在这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应产生何种效果心中有数,任务计划十分清楚,这能有效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不仅利于单位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工作时间安排较为灵活。实习通常在四年级时进行,而这往往又是一些考研学生的紧张备战阶段,同时全国和各地的双选会也粉墨登场,环境压力让学生难以安静实习。“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强调让学生完成特定任务,而不是让学生天天坐班、打考勤,这给学生的实习时间安排带来了较大的弹性,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能够兼顾其他;适宜的管理幅度为强有力的教师指导提供保证。项目小组的学生数视任务的艰巨性而定,指导教师人数也便于作相应调整。同时,项目小组的任务特定,小组成员各有分工,避免了人浮于事,从而使管理幅度大的基础不复存在;又可避免因高度个性化实习带来的过于分散局面(管理幅度过小)而愈发突显的师资不足,能有助于有效指导的实现;多向沟通,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单位和学生,实践经验的所有者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拥有者,在课题任务的安排下,有了交流的基础和共同的语言。院系和指导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联系者,也易于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发掘实践工作对理论推广和进步的需求,总结现有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成就与不足,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等医学;公共管理;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18-02

随着高等医学院校的不断扩招,大学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生人数的增多,导致学生管理难度加大,许多学校软件、硬件的增长与学生数的增多不成比例,导致学生平均教育资源不足,致使教学质量下滑,医学生以后在临床一线工作,没有扎实的学习难以保证以后临床的安全。另外由于现代法治日益健全,学生的维权意识增强,从而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思想

1.以人为本。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不再只是指令的机构,而是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者,公民享受公共服务,政府行为以服务于顾客的满意度为中心,注重顾客的评价,并运用换位思考保证行政行为符合公众的喜好。

2.治道变革。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行政行为中的角色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低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忙于划桨而忘了掌舵,而掌舵的方法则可以通过重塑市场,通过必要的措施影响私人部门的划桨。

3.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要求政府管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竞争才能保证有质量、有效率,可以让私营机构也参与提供公共服务,迫使垄断部门对顾客的需求变化作出适当的调整和必要的反应。

4.重视效率。新公共管理通过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重视结果,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追求效率,追求效率应该成为行政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用人制度。新公共管理推行临时雇佣制,合同用人制等制度,打破传统的无大错不得辞退的规定,这样才能提高政府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尽职尽责,主动参与管理,避免一旦录取则高枕无忧、不去思变、固步自封的情况出现。

总的来说,新公共管理是一种理念和策略,它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管理体现在对顾客负责和满意的宗旨上,新公共管理是一种程序和方法,强调以事实为依据,采用绩效考评,并通过公平科学的程序和步骤提高组织效益;新公共管理是一种文化和哲学,它倾听服务对象的心声,尊重民众的诉求,从而使管理更具人性化。

二、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服务意识缺乏。传统学生管理侧重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主要手段是模块式、教条化管理,缺乏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医德医风的塑造,另外学校将国家和学校自身的需求放在首位,地位强势,认为学生应该适应学校,而不是学校尽可能创造条件配合学生。

2.教学管理投入不足。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以下几种情况出现。①大班上课,师资短缺,目前,医学院校理论课普遍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人数多时可达200多人,学生上课全凭个人自觉,教师无暇顾及每个学生的上课情况,于是迟到、旷课、玩手机等情况屡见不鲜。师生缺乏有效的交流,课后也难以给学生个性化的指导。②设备缺乏,平均资源不足,由于实验课堂学生数量大,且设备增长赶不上学生增长,导致学生得到的动手操作机会较以往有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往往是视频教学,而操作技能是医学生所需掌握的重要技能。

3.学生缺乏权益保护。由于学校涉及学生管理部门众多,一旦出现问题,常常互相推诿,工作效率低下,医学生课程繁重,课余时间少,很多时候不得不通过请假等方式办理各项业务。且学校缺乏专属学生权益保护部门,目前已有的学生权益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均隶属学校管理部门,其工作内容仅限于举办相关活动和协助学校日常管理,未能很好实现对学生权益的保护。

4.管理系统缺乏共享。医学院校的学生工作部门以学生事务为主要工作内容,教学工作部门以教学管理为主要工作重心,但各部门之间常常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在学校层面,也很难做出纵观全局的有效的良好决策。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高等医学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的途径

1.管理本质:以学生为中心。医学高等院校首先应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以培养优质医学生为其办学的根本宗旨,而非高校产业化,医学生的教育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探索建立一种合作共治的模式,增加学生自主管理这一环节实现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管理,例如社团学生权益部、学生管理委员会、班级心理委员等职位的设立,均是实现学生自治。

2.管理基础:构建合理模式。通过构建合理的帮助学生成长的服务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和定位,以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尽可能地完善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条件,比如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学生宿舍和教室配备空调等,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通道,并延长服务时间,提高效率、节省学生的办事时间,积极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构建反馈机制,免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3.管理任务:提升服务质量。高等医学院校的服务队伍应当包括学校各级领导、全体教职员工,目前,大部分机关部门和教职员工还未形成服务理念,觉得自己是学生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有上下级的阶级思想,学校应当通过引导和教育,使他们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思想,逐步树立服务意识,把为学生服务当作自己的工作职责。此外,还应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教学服务的典型形象。激发员工的热情,提高效率。还要完善高校人员服务培训制度,设立各种平台提高职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完善自我,服务他人。

4.管理提升:注意预防干预。医学院校学生课业压力大,易导致学生出现各种问题,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处理突发事件的机制,防患于未然,对征兆应该引起重视,还要积极预防和控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处理好并减少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目标,把预防放在首位,才能有效防止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就应该妥善处理,力求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医学院校培养了大规模的医学人才,研究和解决医学生的管理问题,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医生的道德素质、技术水平正面临广大群众越来越多的质疑,而作为培养和输送医学生的重要而唯一的通道――高等医学院校,也面临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学生教育管理改革势在必行,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武晓晗.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J].重庆与世界,2011,(21).

[2]蒋远喜,赵蕾.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J].教育研究.

篇4

Abstract: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of Germany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should transit from discipline undergraduate to applied undergraduate. Its students mainly come from vocational graduates and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ho have completed two-year vocational courses. The "overpass" role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in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s to provide students for the upward extens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high-end professional skilled graduate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its talent training model also needs to be changed with a view to convergence with the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l.

关键词: 高等教育;独立学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德国;高等教育体系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independent college;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Germany;higher educ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270-02

0 引言

2008年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1]要求:“从2008年4月1日起,全国独立学院在5年内符合条件的都要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普通本科高校。”也就是说,无论独立学院彻底脱离母校,还是由母校收回、办校中校的独立学院,都将失去母校 “金字招牌”的光环,这势必要影响独立学院的生存。独立院校面临的抉择是:仍作为学科型本科的下限,继续办 “三本”,还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走出母校的阴影,办出特色。本文试图借鉴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特征,探讨独立学院由学科型向应用型转型的必要性。并对转型后的独立院校生源、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1 德国高等教育体系

德国中等教育的高级阶段共分为两大类学校[2]:一是就业导向的职业类高中,包括,“双元制”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专科高级学校、职业高级学校;二是升学导向的高级文理中学。他们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及职业学院组成德国高等教育体系提供了生源的保证。

1.1 综合大学[3] 学校类型:为研究型、开发型。包括普通大学和技术大学、还有医科、音乐、艺术、宗教、师范、体育大学等。以培养研究型、开发型人才为己任。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入学资格:一种是无专业限制的入学者,主要高级文理中学;另一种是有专业限制的入学者,主要是来自职业类高中,以及在专科大学学习过两年基础课并已通过中间考试者。但生源以高级文理中学为主。

学制:学习年限至少为5年。专业设置:涉及到自然、工程、经济和社会科学各个专业。毕业学位:自然、工程、经济和社会科学专业的毕业生,由学校授予“学位(DIPLOM)工程师”或其他相应专业学位;语言、文学及部分社会、经济和自然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授予硕士学位。如语言学硕士、文学硕士等等;师范、法律、医学、药学、营养及神学专业则以参加并通过“国家考试”作为毕业标志,颁发相应证书,相当于我国的 “硕士”学位。毕业生也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学制3年以上。

1.2 专科大学[4] 学校类型:技术应用型,主要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主要是工程师、经济师及相应层次的职业人才。德国机电工程师的三分之二、企业经济师的三分之二、计算机工程师的二分之一都是专科大学的毕业生。

入学资格:就业导向的职业类高中毕业生和满足综合大学入学条件者。后者需要在开始学习前接受1.5个月至1年的专业“预实习”。专科大学的教学是实践应用为导向的,基本学制为3-4年。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学习阶段,结束后有一次中间考试。通过考试的可以申请进入综合大学学习。第二阶段为专业学习阶段,按专业方向学习。与综合大学不同的是:专科大学采取跨学科与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不强调对学科知识的理论探索和分析。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双元制”模式在专科大学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

专业设置:重点为工程科学,特别是建筑、电气、机械工程以及经济、信息、社会(公益事业)科学和工业设计等领域。毕业学位: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且考试合格后由学校授予“专科大学学位工程师”或其他相应的学位,相当于我国“学士”学位。专科大学没有博士授予权,但成绩特别优秀的专科大学毕业生无需取得学术性大学学历也可攻读博士学位。

1.3 职业学院[5] 学校类型:应用型,是“双元制”模式在高教领域里的延伸。其培养目标与我国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相同,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入学资格:主要是就业导向的职业类高中毕业生、但有专业限制;少数与培训企业签订学习合同的高级文理中学毕业生。

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该类人才的特点是掌握较广泛且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工艺和方法、具有整体与联想的思维结构、具备复合型的职业能力及具有群体意识与协调工作的能力。

学制为3年,分为2级。第一级2年,为基础学习阶段,第二级1年为专业学习阶段。

专业设置:主要集中于经济工程、工程技术、社会服务三大领域。毕业学位:学位分为2级。一是基础学习阶段(2年)结束后,通过国家考试者可获得“经济助理”、“工程师助理”或“教育工作者”称号,相当于我国“专科”毕业;二是基础及专业学习阶段(3年)都结束后,通过国家考试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可授予冠以“职业学院”的经济师、工程师或社会教育工作者称号,相当于我国的“本科”毕业。

由上可看出:德国的各类高等院校不但有各自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存在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衔接教育模式,可以用如下高等教育体系示意图1表示。

图1表明: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德国的综合大学对应着我国的学术型和工程型学校,而职业学院的第一阶段学习对应着我国的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我国尚缺乏的就是德国专科大学和职业院校第二阶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在高等学校生源方面,升学导向的高级文理中学可以升入各类高等学校,但以综合性大学为主;除了综合性大学以外,若想进入专科大学和职业学院学习,需进行前期的职业培训补习。以就业导向的职业类高中也可进入各类高等学校学习,但有专业限制。德国的专科大学与职业学院生源主要来自以就业导向的职业类高中、并需要专业对口。专科大学和职业学院都有中间考试,前者的考试、一是职业基础课结业考试,二是为进入综合大学“选拔”人才;而后者的、一是毕业考试,合格者是高技能型人才,获得相当于我国专科层次的毕业证书,二是为第二阶段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习“选拔”人才。

2 启示

与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相比,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体系缺乏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环节。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2.1 鲁昕副部长所指出的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增加技术应用型本科环节,即是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潮流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2.2 将独立院校定位于我国现代职业体系中的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即可弥补目前我国高等人才类型培养不完整的的缺陷,也符合独立院校发展的实情。

2.3 转型后的独立院校生源仍以中职毕业生和专科层次高职院校学业修完两年的学生为主,并需要对报考的专业进行限制,也招收全国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但应以其为次要生源。这样就可以打通职业类学校的升学通道,一是实现职业终身教育理念,二是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4 转型后的独立学院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作用,即是中、高职教育向上的延伸,也为高端技能型专业研究生提供生源。

2.5 独立院校可以和目前的专科层次高职院校合作(合并)办学,前一阶段(目前状况)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在读完两年职业基础课后,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独立学院学习阶段),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2.6 独立院校转型不仅是办学理念的转变,而且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必须从以前的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中、高职教育相衔接。

总之,无论从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独立院校发展的需要、还是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经验,都应将独立学院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它的生源主要面向中、高等职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立交桥”作用是中、高职教育向上的延伸和为高端技能型专业研究生提供生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EB/OL].http:///flfg /2008 -03/07/content_912

242.htm.

[2]袁洪志.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及对我国建设职业教育的建议[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1-9.

[3]姜大源.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情况[J].职教论坛,2005,3(上):62-04.

篇5

为评价地方高等教育体系对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四个指标:高校收入与学生总数的比例、自费生数量、定向培养学生在学生总数中的比重、教师平均工资与地方平均工资的比值。

结果显示,得分较高的地区分别为莫斯科、莫斯科州、圣彼得堡、列宁格列州、托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亚州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排名前七位的俄_斯联邦主体内广泛分布着国家重点高校,对于全国范围内的优秀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在高校收入一项的优势较为明显。

在人力资本培育方面,主要评价两个因素:一是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职工平均工资与中学学历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二是高校毕业生在高校所在地区实现就业的数量。调查显示,排名前三甲的地区分别为图瓦共和国、萨哈林州和萨哈共和国。

研究人员解释称,排名结果与三个地区教育体系的特殊性有关。首先,上述地区的高等教育规模并不大,可能仅有一所大学和几所大学分校。其次,三个联邦主体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最为发达,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篇6

1.关注背景之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的工业经济转型,并逐渐向正在形成中的后工业经济社会过渡。不仅如此,在经济转型影响下,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与经济社会发展还没有实现零距离对接的成人高等教育,其管理体制、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还在继续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套路和体系,呈现出越来越陈腐、越来越僵硬的态势,严重地制约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余小波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转型,我国社会整体型态、经济结构以及人们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而成人高等教育无法适应这一变化,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因此,只有实现由学历导向向学习导向的全面转型,才能实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2]何桥、马启鹏、吕文娟等则提出,在当下“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应该特别重视对劳动者素质的培养,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只有通过各种类型的教育,尤其是高校继续教育,才能实现对广大在职员工进行知识传播、理念更新、手段创新。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须从教育发展的边缘走向社会发展的中心。

2.关注背景之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何桥、马启鹏、吕文娟等认为,自保罗•郎格朗于上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积极推动下,终身教育思想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迅速传播,并于20世纪后期传入我国,很快地在我国找到了生存发展的土壤。至此,终身教育在我国已经完全从思想理念层面上升到教育实践的高度。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持续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到终身发展。胡锐指出,积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却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不能尽责。因此,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转型,来谋求服务空间。[5]陈艳杰提出,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人们想通过一次性知识学习管用一辈子的愿望成为泡影,只有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职业的需要。因此,必须通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及学习型社会来规制人们终身学习的权利和义务,而成人高等教育是实现人们终身学习的主要平台。所以,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实现从学历取向教育向学习取向教育转型。

3.关注背景之三:国家政策法规导向为了充分发挥部属高等学校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加强对部属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管理,进一步推进发展、改革与创新。2007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部属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管理的通知》(教高[2007]9号),提出“各校要从2007年秋季开始停止招收成人脱产班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脱产班,也不能与其他机构合作举办上述脱产班。”张静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这种政策的提出给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她认为,该政策有利于凸显成人高等教育内在本质,适应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使成人失去了进入围墙内的校园的机会,使学习刻苦的自考生成为牺牲品。因此,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就具有了一定的必要性。井伟也提出,伴随成人教育招生生源萎缩及教育部相应政策的出台,高校成人教育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必然从单一办学方式转为多种方式并行发展,并逐渐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向侧重发展非学历教育。

二、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目标的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因此,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应该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为目标,实现由学历导向型到职业导向型再到学习导向型的转变。乐传永、马启鹏、卢美芬指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沿着“学历取向型———职业取向型———学习取向型”的路径转型,坚持以建设学习化社会为目标的“学习取向型”和以职业技能培训为特征的“职业取向型”,逐步取代以“学历补偿教育”为使命的“学历取向型”。余小波指出,由传统学历导向型向现代学习导向型的转变,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走向,而它的实现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需要由学历导向型过渡到职业导向型,最终转变为学习导向型。贺修炎则根据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指出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形成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特色成人高等教育。

三、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内容的研究

1.对成人高等教育观念转变的研究①教育观:从“终结教育”到“终身教育”的转变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背景下,人才培养以单纯培养“学历型人才”为主的终结性成人高等教育将逐步被追求“复合型人才”为主的终身性成人高等教育所代替,学习不仅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深入人心,还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启鹏指出,高校继续教育要实现转型,要做到从“终结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信息时代人们所要学习的知识与日俱增,“终结教育”的观念已不适应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终身教育主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人人学习,冲破了传统教育的桎梏,能够满足受教育者的终身学习的需要。邓仁芬指出,继续教育应该实现观念上的转变,从单一强调理论知识的传统教育向注重实践经验和能力方向的终身教育转变,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趋势。②办学观: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的转变我国曾是一个以学历为本的社会,学历文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因此,我国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把学历教育作为办学的根本基石,但随着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单纯以学历教育为办学方向的成人高等教育已经无法与时俱进。因此,罗秀认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要积极调整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转变观念,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相结合,与时展相适应,从现阶段以学历教育为主,扩大为面向全社会的职业培训和素质提升的教育,在巩固发展成人学历教育的同时,重点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谈传生、余小波、凌云提出,成人高等教育在办学观念上要实现由单一学历教育向满足成人广泛求学需求的非学历继续教育转变,构建起一个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结合、脱产学习与函授施教并举、专科层次与本科学历衔接的体系,以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③教学观:从“重教”到“重学”的转变我国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随着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做到从传统教育的“重教”向“重学”的转变,不仅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李成利提出,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将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他认为一直以来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得不到充分实现。而随着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这种“重教轻学”的教育理念已偏离了成人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因此,应当给予学习者充分的学习空间和发展空间,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余小波指出,从传统教育的“重教轻学”,向强调以学为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现代教育的转变,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实际,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2.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体制转轨的研究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体制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影响,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中,与社会经济发展缺乏紧密的联系,不能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出现了许多与社会转型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需要实现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体制的转轨。①关于办学体制乐传永从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集权与分权的冲突来强调办学体制转型的必要性,他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度集权的教育体制,因其在办学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惯性,体制性的矛盾和冲突仍然很多,严重制约高校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也将相应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同样,马启鹏指出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应做到从“有墙”到“无墙”的创新。具体而言,探索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国有民办体制或建立独立学院办学体制,实现内部改革;建立多元化的合作办学体制,实现外联合作。柳士彬则指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上要实现由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市场配置为主;由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法制管理为主。②关于招生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成人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统一入学考试的招生制度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出现了生源匮乏、招生体制僵化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学者们对这些问题予以了充分关注。李金枝在其硕士论文中通过分析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现有招生体制存在的弊端,提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要调整招生考试的指导思想,降低入学标准,采取“宽进”的政策。余小波指出应取消全国统一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实行注册入学的招生制度,改全国统一招生为高校自主招生,改考试入学为注册入学;实行学分制,以学分代替学年,以指导性代替指令性。卢美芬、方莹芬从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两个方面探讨了招生体制的转轨,指出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体制应实现从统一招录到注册入学的转变,实行“自主招生、注册入学、课程抽考、多头出口”的招生新体制;非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体制应实现从行政配给到招标配置的转变,实行“行业开放、项目招标、市场导向”制度。

3.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模式转换的研究教育模式不仅体现了教育观念,也决定着办学的模式和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学者们对成人高等教育模式转换的研究尤为重视。①办学模式: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从品牌到特色多年来,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多为高校独立办学、国家办学,与社会、行业、企业联合办学形式太少,办学模式相对封闭,以学历教育为主,模式单一。谢枭鹏、秦治中、何林提出,成人高等教育应该坚持开放的办学模式,根据社会需要,加强和社会、行业、企业的联合办学,努力发展校外的成人教育基地,培养出社会所需、企业所用的实用性、专业性人才。贺修炎指出,随着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确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要从目前基本上的一元化转向多元化,做到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全日制教育与业余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何桥、马启鹏、吕文娟认为,在坚持成人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应实现从品牌战略到特色战略的转换。他们指出,随着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端培训领域的未来竞争愈来愈激烈,高校非常重视建设自己的品牌,以品牌诉求质量。而实施品牌战略,则依赖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化,与普通教育相比做到“人无我有”,与同类兄弟院校相比做到“人有我优”,与国外继续教育相比做到“人优我特”。②人才培养模式:从学历型到技能型、从专一型到复合型、从知识型到应用型我国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一直以来沿袭着“普教化”和“学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培养出具有成教特色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技能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因此,学者们就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进行了研究。韩强指出,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应摒弃“学历教育”的办学理念,注重“能力教育”,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培养“专业基础+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的技能型复合人才。王华轲、朱建文指出,针对成人学员学习的特点,成人高等教育应推行弹性学分制,使学员与社会之间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大的选择余地,充分发挥成人学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周伟、狄成杰则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基本完成了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历史使命,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新的发展目标,而产学研结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载体,它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从而使学习的针对性更强,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学历取向教育向职业取向教育过度时期,人才模式应该按照“学历+技能”的规格进行培养。

四、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的特点和局限

对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的时间虽然不长,研究的成果却较为丰硕,但由于认识角度的偏差和研究条件的制约,现有研究成果呈现出如下特点和局限。1.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与实践发展相比,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在我国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目前,随着社会的转型,我国大部分成人高校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在办学的实践中,包括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教学形式、学籍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学分银行”的建设、各类教学形式之间“立交桥”的构建、“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等都是开创性的探索,并基本实现了办学形式从学历教育为主转移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并逐步提高非学历教育在办学中的比重方面来,培养模式从过去注重单一的学历文凭教育转移到学历文凭教育和技能证书教育并重发展上来,发展方式由注重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移到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内涵式发展上来。从实践发展中总结经验,成为学者们进行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的主要方式。

2.个案研究多于综合研究在由理论论证到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个案研究受到了学者们较多的关注,而强调研究的整体性,全面考虑各部分之间联系的综合研究较少。在个案研究中,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对象具体到了某省或某所高校,如余小波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从学历走向学习: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研究”中,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证,对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进行了专门系统的研究,分析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要依次经历学历导向、职业导向和学习导向三种型。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乐传永、马启鹏、卢美芬以宁波大学的成人高等教育为例,创造性构建起了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篇7

论文摘要:成人教育是最接近终身教育的教育形式,是人类终身教育的主体构件。没有发达的、完善的成人教育,就不可能有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受到的教育的总和。它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各种方式,既有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的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又有家庭、学校、职业单位和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它涵盖了教育的一切方面,是一种连续的、系统的教育。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类的知识总量正以几何数字的速度激增,知识的半衰期迅速递减,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使人类社会正处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重要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满足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怎样大力扩展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无疑是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1.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理论产生的基础。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古亦有之。但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公共的、面向广大民众的教育思想,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1919年,英国教育部成人教育委员会在其成人教育报告中,提出成人教育不仅应该是普遍的,而且应该是终身的,教育是终生的历程。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将是人才资源,而决定人才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在于教育。因此,教育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产业。在工业时代,教育一般是指全日制学校教育,人们接受教育的时间也相应集中在大学毕业之前。拥有大学毕业学历的从业人员通常可以凭已有的知识在专业岗位上持续工作到退休,而较少遇到来自知识更新和科技进步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变动也越来越频繁,因而需要经常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和学习的终身化正是对上述时代特征的直接回应。对个人而言,学校毕业将仅仅是意味着全日制学习阶段的终结,就业之后仍将需要终身不断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教育和学习进程正日益向终身化方向发展。

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形成一种重要的国际教育思潮,是在60年代开始的,它对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终身教育的创立者是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将人的一生分为教育和工作两部分是毫无根据的,学校教育只是人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不能将学校教育等同于教育。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终身教育强调国家教育机构给公民提供终身受教育的机会和服务,以满足社会成员人生各阶段接受各种各样教育的要求,终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它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指的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在时间上包括从婴幼儿、青少年、中年到老年的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培训的连续过程;在空间上,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一切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教育活动被认为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教育部门都结合在一个统一和互相衔接的制度中,这个体系并不排斥学校教育,而是把它包括在其中,成人教育也是它的组成部分。成人教育具有终身性、开放性和自主性、学习空间的广阔性等特点。这一切明确了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

2.成人教育是人类终身教育的主体。终身教育虽然包括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的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以及家庭、学校、职业单位和社会等方面的教育,但成人教育囊括了除婴幼儿、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外的其它一切教育内容。

从对象上看,成人教育的对象是除学校传统教育对象之外的全体成年人,年龄涉及十五、六岁的青年到七、八十岁的老年。从教学内容上看,成人教育“对于今天世界上大多数成人来说,它是他们过去未曾受到的基础教育的替代物。对于许多只受过很不完全教育的个人来说,它是初等或职业教育的补充。对于帮助他们应付环境对他们提出的新需要的人们来说,它是教育的延长。对于那些已经受过高级训练的人们来说,它是教育的完善。并且,它是发展每个人个性的手段”。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之外,为社会成年人提供的层次多样(包括扫盲、初、中、高等教育)、内容广泛(包括专业技术性和非专业技术性的文化、生活、文体等内容)的教育体系。21世纪,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迫使人们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人们注定要活到老学到老。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的发展大大减少了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和工作时间,闲暇时间大大增多,要求教育在引导人们利用闲暇时间方面要担当起重要的责任。

目前,我国已构建起了比较系统、完善的成人教育体系。县、乡、村三级成人教育培训网络业已形成,全国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已达45万余所,其中职业技术培训学校1万余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44万余所,有数十万的农民和回乡知青接受了文化技术培训。我国所有的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都开办了各种形式、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是成人学历教育和高层次非学历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据统计,1999年各类成人高校共录取新生1068674人,与1998年相比,一是社会青年在新生中所占的比例由13%上升到19%,二是40岁以上年龄的新生所占比例由4%下降到1%,而20岁以下年龄的新生所占比例则由32%上升到35%。这说明,我国大规模的职工文化补习运动基本结束,成人高校所录新生在继续向低龄化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知识不断的更新,“终身学习”和“素质教育”将成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终身学习”意味着一个空前要求教育的时代的到来。由于知识的快速更新,社会经济形态从劳动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现有各行业的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许多人的岗位流变性很大,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成人的学习动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经济社会使得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必然的时代需求。这就要求人们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和学习观。终身学习的理念标定了成人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应有的位置,并揭示了他的作用。赋予成人高等教育在人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也使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要依靠成人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担负着为未来社会培养大量的应用型、智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按照“终身教育”的思想来滋润和改造成人高等教育,制订具有成人高等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按照要求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展对成人学员进行培养和继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性教育,而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

3.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树立新的观念,开拓新的教育途径。改变单一的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打破同步化、集中化,逐步构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教育系统,根据受教育者工作、生活、年龄等不同特点,对学制、课程、质量标准和具体的培养方式进行改革,尽可能为受教育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积极寻求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单位教育的合作,使其能在多种选择中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建立在信息、通讯技术基础上的远程教育具有开放、多样、容量大、范围广的特点,能使学习者摆脱限制而接受教育,为更多的人开启通向知识的大门。

在建立终身教育化、社会化的同时,对个体而言,要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自我寻找学习的动力源,掌握学习的策略。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决定了尽可能多地汲取人类优秀文化并非易事。对教育系统内部而言,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习;学生不仅要接受知识、掌握技能,更应掌握学习的策略,只有如此,才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追求教育的终身化、社会化的同时,还要谋求教育的国际化,加强教育上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尤其在加入WTO之后,更应注意教育在人员交流、财力支持、信息交换方面的活动,广泛借鉴国外教育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的教育发展。

教育是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事业,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是终身教育蓬勃发展的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必然要求把发达的成人高等教育纳入到以终身教育思想和原则作指导的轨道上来。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牢记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制度,使成人高等教育向更高的目标大步迈进。时代的要求必将对未来成人高等教育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如何面对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终身学习的浪潮,适应21世纪培养新时代公民的需要,谋求更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我们必须主动去迎接时代的挑战,抓住历史所赋予的机遇,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进取,适应时代的要求,共创成人高等教育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理科基地班创新组成要素指导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世纪,在这个国际交流日益密切,人口膨胀,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多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为复兴中华民族,使我国处于强国之林,我们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高等教育处于我国教育体系金字塔塔尖结构,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地,事关我国各行各业发展所需人才匹配,因此历来是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等众多领域讨论的焦点。纵观我国近几十年来的高等教育发展,我们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是也暴露出不少不足之处:高等教育质量下滑,毕业学生就业率低,社会对高等教育满意度下降等。从1999年我国高等学校扩招开始到现在,当下在校大学生人数《中国统计年鉴2010》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2144.657万人。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8%左右,已从过去的精英化教育进入到国际广泛认可的大众化教育阶段标准。我们在追求招生规模和学校各项基础建设的同时,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就尤为重要了。因此国家在《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 》中明确提出了“ 全面提高高等教质量 ”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我们知道大学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出现办学混乱的现象,很多情况下是对大学职能取向出现偏差,通过培养优秀人才,从事科学研究,促进社会的发展。

宏观上:面对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与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乃是我们教育所培育出人才的竞争。中观上:高等院校担负这培养社会发展各级各类人才的重担,与此同时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在这大背景下办好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诉求变得极为迫切。微观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人才自身创新意识的加强以及自我的全面发展。

美国的教育家罗伯特.M.赫钦斯曾说过:“高等教育的目标是智慧。智慧意味着了解事物的原则和起因。”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究,却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经验主义和职业主义的倾向。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深为中国为什么不能培养出自己的大师唏嘘不已,“钱学深之问”正是我国教育风风火火几十年却不见出现拔尖创新人才的现实困境。众所周知,这导致现阶段混乱因素本身的并没有出现差错,然而其却忽略了高等教育主为核心的办学价值。我们要使高等教育恢复应有次序,作为一种对现有高等教育办学的探索,高等院校理科基地班建设孕育而生,而其主要办学目的培养即一流的基础学科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且把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在突出位。追求最高层次的科学,首要的科学和最具普遍性的基础理论知识。

自从1991年我国高等教育理科基地班开办以来,到2009年经历18年,原国家教委和教育部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六批在全国部分高校建立了 113 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理科基地”)理科基地覆盖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天文学、力学、心理学、基础医学、中医基础、基础药学、大理科试验班等 15 个专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发挥着中坚力量,不少人还成为了领导者和自己专业领域的著名学者。故对理科基地班毕业生发展状况追踪调查对我国高等教育很有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

笔者查在CNKI上查阅关于理科基地班的研究文献有 110 篇左右,这些研究文献中,关于理科基地班整体建设和建设经验总结的文章最多,有 48 篇;关于理科基地班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有 11 篇;关于理科基地班课程建设和课程内容改革的研究论文有 11 篇;有 9 篇是理科基地班实践教学研究论文;关于理科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改革的研究论文各有 6 篇;关于理科基地班办学条件、双语教学的研究论文各有 3 篇;关于理科基地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创业教育、能力培养的论文各有 1 篇。

国内外对高等教育基地班的研究成果相对匮乏,对高等院校基地班毕业生发展状况的跟踪调查更是少。

三、本文献研究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是

我国的GDP每年平均以8-9%的速度飞速增长,人均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一步步增强,已超越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经济体,但是产品核心技术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每年因为专利费用付给外资高额费用。最主要的表现我国仍旧是以劳动力市场的最主要输出国。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各类科研院所和各级各类大学每年所发表的科技论文总数稳居世界前列,但在SCI等重要学术机构刊登的论文数不算太多,然而根据高水平杂志论文引用率的统计也暴露出顶尖论文引用次数非常少,因此对举办进二十年国家理科基地班毕业生发展状况到底怎么样?对我国高校改革培养拔尖创新重要举措的研究非常迫切。

篇9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作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变革其传统观念,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管理体制及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一、构筑终身教育体系:时展的理性诉求

人类关于终身教育的思想早已有之,但是,对于该思想的系统论述却是近代的事情。1965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的保罗·朗格朗提交了终身教育提案,这一理念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和采纳。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由此得以确立,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各国纷纷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并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美国早在1976年修订高等教育法的时候,就在其中以专门的部分规定了终身学习的内容,随后颁布了《终身学习法》(LearningAct)。日本在1990年也制定了《终身学习振兴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韩国的终身教育法是1999年通过的。我国也在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

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终身教育把人们的视野从传统的狭隘学校教育中拓展开来,使教育的外延大大扩展。学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终结,恰恰是终身学习的开端,一个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参与学习。正如世界银行在2000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是现代世界中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高等院校在知识的创造、积累、传播和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然而,正如克里斯托弗·K·纳普尔(Christopher·K·Knapper)与阿瑟·J·克罗普利(Arthur·J·Cropley)所言,我们往往认为,推行终身教育的最佳方案,仅仅是通过设计特殊的成人教育计划,提供部分时间制学习机会来实现,而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高等教育的学生主体仍将是中学毕业后直接进入高等院校的传统全日制大学生。给这些人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它不仅对人们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他们的学习内容也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汹涌浪潮,高校必须应时而动,变革传统的以知识授受为己任的教学观,着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干事纳伊曼指出:“学会学习的概念意味着受过教育的人将会知道从哪儿能很快和准确地找到他不知道的东西。在各级教育体系里,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如果现在的人们估计用80%的时间用来传授知识,用20%的时间来获得学习的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话,这种比例将来一定要根本改变”。学生只有获得不断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受惠终生。

三、加强教育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的应对策略

1.改革课程设置:宽口径厚基础

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整合与优化,强调“宽口径厚基础”。这里的“基础”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还应包括基本学习能力和完善发展的个性。在当前的信息社会,知识信息的总量与日俱增,这就要求高校教学必须摒弃过去那种仅仅着眼于具体知识传授的传统做法,重点将课程中具有广泛价值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其知识迁移能力。另外,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提倡“宽口径”培养是目前高校课程改革的另一趋势。所谓“宽口径”是指课程设置要综合化,打破传统专业教育以某一学科课程为主的封闭模式,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特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创新思维方式,提高其终身学习能力。

2.改革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主体

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倡导多元互动的参与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起每个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和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充分展示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以促进学生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灵活选用各种有利于提高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如基于工作的学习、经验学习、工读交替制课程或合作教育、服务性学习、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和同伴学习等,翻培养学习者的自我判断能力、自我选择能力、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另外,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发挥各种专业社团、民间团体等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3.改革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信息技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学习技能,是终身学习的前提和条件,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它“照顾学生之问存在的个别差异,增加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综合性以及与现实社会各类问题的相关性,提高学习的合作性、自主性与总考程度。”一个人要想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终身学习者,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高校一方面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网上教学和远程教学。这不仅可以让校外学习者受用,而且也可以让全日制学生真正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地通过网络,实现远距离学习。教学的各个环节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个性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4.改革管理体制:弹性学分制

高等院校应当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权,以便培养其终身学习所必须的选择判断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在学籍管理上,我国不少高校虽然进行了学分制改革,但是,由于课程、教师等资源不足,往往采取折衷的学年学分制,学生事实上并没有选课的真正自由,最终所谓的学分也只能沦为一种形式。高等教育应当实行弹性化学制,进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完善校际间的转学、学分互认、跨校选修制度,尊重实践性经历,认同实践学分等。州在课程结构上,以学生为中心灵活安排课程,制定多种培养计划让学生选择,允许学生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选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兴趣自主设计主修课程,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应逐步实现个性化、模块化。针对每个学生个性、能力、兴趣和学习背景的不同,设置适应个性化教学的课程;或者将一门学科课程划分为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模块单元,以利于学生灵活进行工读交替学习。

篇10

徐涵,女,1964年6月生。1986-1989年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8-2003年就读于德国不来梅大学职业教育学专业,师从国际著名学者Felix Rauner教授,获德国哲学博士学位。曾担任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辽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现任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科研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首批兼职研究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特聘客座教授等职。她也是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的“百人层次”入选者、全国首届“黄炎培杰出教师奖”得主。

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设计,与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密切相关。不同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定位,决定着不同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设计思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目前正是对我国现有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与创新的最佳时机,因此,在设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时,必须首先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为制度设计提供依据。

一、以发展初中后职业教育为主还是发展高中后职业教育为主

是初中后还是高中后职业教育分流,决定着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心。从世界发达国家建设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看,一个国家采取初中后还是高中后发展职业教育,与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历史传统密切相关。德国是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国家,这是由德国的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一方面,德国自然资源比较贫乏,要想在世界经济之林立足,必须走技术立国之路,用高质量的技术产品占领世界市场,因此德国整个社会崇尚技术、重视技术,并不认为职业教育是次等的教育,人们选择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兴趣与能力来决定的;另一方面,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德国企业具有培养自己后备力量的传统,“双元制”就是在这一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因此德国采取了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战略,这就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设计是以“双元制”为主体,多样化中等职业教育并存为其基本特征。而美国是以发展高中后职业教育为重点的国家,这是由美国政治经济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美国的产业结构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为主,政治上强调民主、自由、平等,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实行单轨制的教育体系,主张为所有人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不主张建立与普通教育相分离的职业教育体系,所以美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通过综合高中的职业科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通过社区学院提供的各类职业课程来实施,这就决定了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设计是以与普通教育相融合为其基本特征的。

以发展初中后职业教育为主还是以发展高中后职业教育为主,这是由一个国家的国情来决定的。我国发展职业教育采取的是初中后、高中后二次分流的策略,从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来看,都已经占据了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这就意味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由原来的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转变为中、高等职业教育并重的格局。这种格局的转变,要求我们在设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时要给予充分的考虑。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不同,设计的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模式也不一样。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升学为导向,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这是设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建设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看,均有可资借鉴的模式。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教育体系是目前世界上层次最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它的中等职业教育是明确以升学为导向的,80%以上的中职毕业生升入科技学院或科技大学,所以台湾地区设计的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直接衔接,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主要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以“双元制”为主体的,其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为企业界输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因此,绝大多数接受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走上职场,但并不意味着这部分学生没有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是在制度设计上,采取间接衔接的方式,为部分有升学意愿的学生提供继续升入高等学校的通道。具体措施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可以进入专业高中学习两年,获得进入应用科技大学的资格,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

可见,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决定着所设计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也不一样。

三、为什么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目前在我国,从中央高层到地方政府,从职业教育理论界到职业教育实践领域,对建立从中级到高级(包括专科层次、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层次完善、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达成了共识。但至于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体系,更多的是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需要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的,而如果单从这样的视角出发,有可能导致建立起来的体系是与社会需求相脱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不能有悖于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即技术技能职业性。[1]职业教育是为经济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驱动力源于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无论是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出现,都是经济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类型诉求的结果,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必须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为立足点,也就是说,职业教育高移延伸到哪一层次,不应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否则,离开这一点,建立所谓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只能给教育自身、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因此,我们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明确两个要点:一是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生源只是其附属功能;二是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领域都需要办专科、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在制度设计时,需要科学论证、谨慎对待,否则会导致各个层次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不清、职业面向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