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02:0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学生通过参与表演,体验影视拍摄的艺术特点;
2、小组讨论、教师讲授与多媒体演示。在多媒体教室中,将学生分为3人一组,每个学生都有连接网络的电脑,小组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自行通过讨论和查找资料进行综合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准备
1、接入互联网的网络机房;
2、相关影音素材
①电影《非常人贩3》(涉及到主人公:弗兰克•马丁);
②电影《警察故事1、2》(涉及到主人公:成龙);
③纪录片《成龙的电影特技》;耳光声的配音素材。
3、体验影视动作所需材料:木板制作搭制的板凳模型,保护手套、长柄旧雨伞。
4、实时转播系统(摄像机或摄像头、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连接线、拍板等)。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引入主题;
2、观赏影视片段;
3、教师提出思考问题;
4、小组讨论、利用网络进行综合性学习;
5、小组总结发言;
6、影视表演体验;
7、教师多媒体讲解、点评。教师通过对小组的点评,结合电脑特技知识和影视蒙太奇知识以及生理学知识,再次深入讲解影片表达的信息与现实的区别,提升学生的情感和形成技能。
四、教学活动案例
1、教学导入教师:同学们喜欢哪些类型的影片啊?学生:喜欢动画片、动作片、战争片、言情片、警匪片教师:想没想过为什么喜欢看这样的片子呢?学生:因为打斗很激烈很过瘾;因为男主角很帅;因为很感人;因为他们的演技很好(根据学生的回答所做的总结)教师:有些同学啊,喜欢把影视中的情节搬到现实中来,要知道影视中的情形跟现实中的情形是不是一样的?(讲述2009年6月26日腾讯陕西大秦网转载《陕西日报》“一个陕西少年犯的忏悔”的案例)学生:不一样教师:那在平时观看影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哪些地方不一样呢?学生:没想过,只是看了好看。(注:也有的同学能说一两个,但都不是有意识地去批判地看)教师:那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一部精彩的动作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找茬”,看看哪些地方跟现实有较大差别,当然还要小组讨论利用你面前的网络查找资料证明你找的“茬”有说服力。
2、观赏影片了解剧情,重点观看纪录片《成龙的电影特技》中的片段
3、依教师据媒介素养的五个核心问题,在观看影像片段的基础上提出以下问题:
(1)理论依据:根据核心问题“媒介信息是由一些特有的语言规则构建起来的”提出理论问题:
①这些影像好看吗?
②在观看的时候是什么吸引了我?
③我看到、听到了什么?它给了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④与自己的现实经验相对比,有哪些不同之处?提示学生思考与验证:
①弗兰克•马丁能冲破汽车的玻璃跳入车中吗?
②电影中的英雄中枪了还能持续战斗是真的吗?
③电影中打耳光是真的吗?
④成龙将人打翻在移动的电梯上,演员能不受伤吗?
(2)根据核心问题“媒介信息中包涵了价值和观点”可以提出问题:
①电影中描绘了人物怎么样的行为及其结果?
②影片中省略了哪些信息和情节?如果是在现实中,还会发生哪些事情?提示学生思考与验证:
①现实中成龙一个人能打赢那么多人吗?
②一把木柄雨伞能支撑成龙的体重吗?
(3)根据核心问题“同样的媒介信息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相同的效果”,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在小组的讨论中,听听别人对这段影像有什么感想和看法?与自己对这段影像引发的感想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4)根据核心问题“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是被构建起来的和大部分媒介信息是为了获得利益和权力构建起来的”可以提示学生思考:拍摄者为什么要采取各种所谓的“造假”的方式来拍摄电影?
3、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思考”进行小组讨论,依靠网络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提供搜索的关键词“人中枪”、“打碎汽车玻璃”、“人失血”、“电影中打耳光”、“人体致命部位”等。
4、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对提出问题的分析。并进行实验表演。实验一:让力气大的男同学带着保护手套试试看能否将一个实验用的简易板凳打断;实验二:运用杠杆的原理将一把木柄伞折断;实验三:开启实时转播系统,拍摄学生打耳光的实验并配音。
5、通过观看纪录片《成龙的电影特技》讲解电影的拍摄,结合电脑特技知识和影视蒙太奇知识以及生理学知识,深入讲解影片表达的信息与现实的区别,提升学生的情感和形成技能。结束课程。
五、教学效果
篇2
2014年9-10月,笔者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从女大学生网络媒介的基本使用状况、网络消费模式、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网络对自身的影响等方面对部分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共有325人参与了此项调查活动。调查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互联网等新媒体对女大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她们通过网络传媒了解国家大事,学习新知识,扩大交际面,解读社会问题,与男士一样平等自由地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但网络世界中充斥的有害、虚假信息,虚拟世界里的道德失范、不雅言行也在时刻考验着女大学生的网络认知与价值判断,使一些抵御能力弱的学生在网络大潮中迷失自我,甚至走向堕落的深渊。经调查,女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网络依赖性过高,懒于动手动脑和独立思考
调查显示,当代以90后为主的女大学生不但人人会使用网络,且更倾向于手提电脑、智能手机等随身性较强的新兴媒体工具。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在325名被调查者中,平均每天使用网络超过2小时的有223人,每天使用4小时以上的有101人,更有高达273人表示偶尔会在上课时偷偷玩一下手机游戏或上QQ聊天,或者到微博、微信上去刷朋友圈和看评论,其中,经常保持这种状态的女生为31。8%。如果哪天忘记带手机了,竟有高达82。6%的女生会觉得不自在,总感觉缺少了什么,其中有27。2%的女生会回寝室取手机,她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因为网络具有信息量庞大、便捷、交互性强等特点,使得学生不愿再去花费时间记忆相关知识,除了闭卷考试外,平时写作业、查资料、甚至完成毕业论文等,都习惯于去网络上查找所需的相关内容,而不愿费时费脑地独立完成,这也不难理解老师们经常会为学生交上来的作业、考查论文有大量抄袭甚至雷同的现象而大为恼火了。
1.2网络自控能力不强,网络消费行为缺乏理智
男大学生多倾向于玩网络游戏、看大片,而女大学生多痴迷于网上购物和看一些热播的电视娱乐、交友等节目。调查显示,有86%的女生表示曾在宿舍和室友一起看过像《爸爸去哪儿》等亲子真人秀节目和《非诚勿扰》、《百里挑一》等相亲交友类电视节目,其娱乐性和新潮感是吸引女大学生眼球的主要因素。而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女生更是高达99。4%,购物的品种依次为服装、化妆品、鞋子、饰品、背包、零食、书籍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多达42。4%的女生已出现对网络购物的痴迷心态,每天打开电脑,就不自觉地想去淘宝、天猫上看看有什么值得淘的东西。网购商品的经济实惠、时尚潮流和方便快捷已使部分女生的网络消费缺乏理智,也耗费了她们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1.3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较弱,易轻信他人和网络传闻
虽然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但他们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并不强,与男生相比,女生更易于轻信网络不良虚假信息,在网上结交陌生朋友寄托情感。在调查中,有62。5%的女生表示不太了解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而表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在网上泄露自己个人信息的女生只有21。4%。当同意陌生人加你为网友时,有63。8%的女生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个人信息的泄露行为。对于明星婚变、偶像失踪等网络传闻,也有39。6%的女生表示刚开始听到时会相信,还曾为此伤感过。女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生活、情感、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有着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学校和社会关注度高,也极易成为不法分子下手的对象。
1.4网络对女大学生的异化作用较为明显,异化现象比较突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的普及,使用者对其依赖程度越强,越容易被不自觉地控制,从而出现身体、心理、行为及价值观的异化现象。事实上,过度的网络依赖已导致部分女大学生出现了譬如心理障碍、疏离现实人际交往、缺少主动思考意识、理想淡漠、价值观模糊、学业荒废等种种问题,这无疑会对其未来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调查显示,有近70%的女生表示经常会出现因上网过久而导致的颈椎疼痛现象,58。4%的女生表示上网已使其对周围同学和其他事物的关注度下降,63。6%的女生表示网络给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带来了改变,还有24。5%的女生已经出现不愿意在真实生活中结识朋友,而情愿选择到网络上交友的现象。这些网络异化现象的出现表明,女大学生应对迅速发展的网络社会的知识和能力严重不足,加强女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2.女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策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深入发展,对公民个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女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力量的重要成员,网络媒介素养也是其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在校女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与长远意义。
2.1学校应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
据了解,现在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列入正规教育体系之中,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习得基本上靠的是自学自悟,这已远远跟不上自媒体时代互联网发展的步伐。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已没有了中小学时期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大学生们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到网络中畅游,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交友娱乐、了解社会,网络媒介素养已成为信息时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因此,高等院校有必要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列入正规教育课程,将其列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于非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开设选修课,以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2.2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基础,在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增添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提高不仅要依靠传授,更要重在实践,特别是女大学生本身在实践及动手能力方面就逊于男生,学校有关部门更应该多创设条件和平台,充分利用并积极改善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工作及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学校可利用以面向学生为主的校园广播、电视、校报、网络等媒介对学生进行宣传和培训,让女大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诸如校园电台、校报记者编辑、校园网络维护等媒体工作,使其在亲身服务的志愿活动中得到网络媒介素养的熏陶和提高。
2.3针对女大学生特点,经常举办网络自律及网络安全知识讲座
女大学生在校期间,虽然生理已经发展成熟,但心理发展水平还处于不完全成熟阶段,主要表现在思想比较单纯,对社会不良影响免疫力较低,容易受到各种诱惑,对他人依赖性较强,抗挫折能力差等,特别是对于既五彩斑斓又暗流涌动的网络世界,缺少应有的辨别和安全防范意识。媒体频频曝光的女大学生失联和遇害事件,绝大多数是由于其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差、轻信网友及社会不良信息所致。基于女大学生的这些特点,高校相关部门,如学生处、团委、各院系及安全保卫部门,应定期举办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网络自律及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帮助花季女孩安全、顺利、健康地成长。
2.4女大学生应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篇3
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加拿大等国家。80年代后随着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入,媒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开始纳入许多国家的学校课程教育体系;90年代以来,教育思想又有新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青少年接受、处理与鉴赏传媒信息的能力,并渐成全球规模性的教育运动,甚至为此立法。目前,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和几个北欧国家,它己被纳入全国或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课程内,并出现了许多教学模式和教材,甚至发展为白成系统的教育体系。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毕业论文尚未引起充分和广泛的重视,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比较早且有计划地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首开《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同年10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WWW.medialiteracy.org.cn)。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些高校也开始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中国传媒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出版了儿本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如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同时一些新闻传播期刊和网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高校硕、博研究生中也出现了有关专业论文,这都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硕士点;2004年10月,以“信息社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传媒人学召开;2006年6月,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还有大量相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个案研究出现,如调查发现,上海火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获取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等方面存在着媒介素养的缺陷等。
总之,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1.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性
最初,以李维斯为首的英国学者是出于对大众传媒文化的强烈批评,才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的。直至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大众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欧美国家更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信息时代对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必备的基本素质,并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青少年的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而今,全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在我国,大学生对网络、手机短信、校园DV等新媒体的接触与使用率越来越高。可以说,大学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新兴媒体的主要接触和使用者。然而,在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某些误导,甚至是诱导和某些不良暗示,可能会影响到其价值、行为判断的偏颇。2003年3月哈尔滨某大学生创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在高校中几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学生形象却令人担忧;2005年4月四川成都某学院的4l位在校男女学生露天,上演了一幕名为《41》的行为艺术: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此行为艺术在社会各界也是褒贬不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等系列媒介认知教育,可能会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006年l0月,一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背景的女生“露腿学士照”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中国人民大学方面则表示,大学生的自由开放思想不应该受限制;2006年10月中国戏曲学院大四女生,自称为自居易后代,被网友称之为“国学辣妹”,其针对孔子的大胆言行在网上引发热情“辣评”一片。在大众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大学生的注意力从诸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火众媒体逐渐转向手机短信、网络、DV 等新兴媒体。然而,从诸多的传媒事件中我们感觉到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缺失,特别是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传媒认知能力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的开放性吸引了整个青年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他们可以利用手机、视频、QQ空间、博客等传播着自己的个性人生,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可能会对社会起着负面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和媒介认知起着消极作用。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高校传媒教育研究理论的提升,也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论文和专题讨论也越来越多,媒介素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均不再是纸上谈兵。大学生群体容易为新的技术、新的潮流所吸引,对于互联网上新鲜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国高校传媒教育课程体系如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告学等学科体系均已成熟,加上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课程的支撑,它们能为善于探索求知的学生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途径
正确认识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概况,硕士论文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甚至是在社会各个层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有多种途径与方法,作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关键问题还是在于以下三点:
1.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必须有一套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目前诸如《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列: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各个高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必修课程,同时辅以《媒介伦理学》、《媒介认知与文化》、《人众传媒与社会》、《理解媒介》等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给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媒介教育,丰富利发展他们对传媒的认知与了解,从学习、认识传媒中发展其媒介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素养的目的。
2.学生参与传媒实践能力的提高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对于大学生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
上,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给大学生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网上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传播乐趣,但也因为意识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他们可能沉迷于传奇、魔兽等游戏的虚拟世界,他们可能热衷于FLASH、DV的制作来展现自己多姿多彩的学生生活,他们可能醉心于论坛(BBS)、QQ空间、博客的制作与维护,但是“铜须门”事件、“国学辣妹”甚至是更多的网上“愤青”“网络暴民”却使我们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因此,必须要用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来教育大学生,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自我约束,有更多的责任意识,不至于自己的个人行为对学校、社会有负面作,也不使自己受现代媒介技术发展消极作川的影响,从而达到正确的认识媒介、理解媒介、运用媒介,提高传媒实践能力为自己认识社会、发展个人综合能力服务。
3.媒介素养评估标准(体系)的确立
篇4
1.“语文”应指“语言”“文学”
“语”和“文”应该包含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各种作品,文学作品自然应该包含其内。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小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学习语文是为了满际的需要,会写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就可以了。这种意见当然也有道理,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单纯一些,目标清楚一些,不要搞得太庞杂。如果按照这样的设计,把语文课程的内容限定在语言、文字及实用文的阅读和写作的范围之内,为了满足文学教育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另设一门文学课程。文学不是奢侈品,文学对于人的教育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本人的观点是,语文主要是指语言文学更为贴切,它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主要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范文,从文体上向非文学性的文章作适当扩展,从内涵上可向文化方面延伸。这样为语文定位,是符合国内外重视文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大趋势的。
2.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
在我们看来,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两个部分,二者不能相互代替。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文学。文学课应该以本国文学为主体,兼顾外国文学,老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中外文学作品,使学生爱好文学作品,并对中外文学有足够的估价和正确的认识,使学生从作品中的人物和环境的描写以及他们的生活和斗争中受到影响,养成高尚的人格。语言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懂得语言的规律,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正确地说,正确地写。通过语言教学,使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语言,为祖国语言的完美而奋斗。
3.语言、文学宜分科
1956―1958年间,我国曾短暂实行过语文教育的分科教学。当时之所以进行分科教学,源于对实践中语文教育质量差的探讨。虽然分科教学的尝试由于种种原因失败了,但这种分科教学的思想在今天看来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首先,当前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是专为语言教育设计的。当前我国语文教学组织的基本方法是单元教学法。单元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实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和有序性,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法是传统课堂教学较适宜的方法,最适合有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结构、知识积累和技能要求由浅到深、有明确的既定量化目标体系的学科教学,语言教学正是如此。而中学文学教育并不完全适合单元教学法。文学教育的目标如提高文学艺术鉴赏力、培养人文精神等只能是定性的目标,不可能有如语言教学那样可以从词汇语法等方面量化的目标体系。单元教学法强调的标准化、统一化、高效率,非常适宜于语言教学。但文学教育更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个体性,更强调学生的领悟和教师的引导,其主要目标之一是为学生在文学素养――更进一步,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不可能要求通过教学立竿见影地达到什么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用单元教学法是不太合适的。退一步说,即使语文学科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非常完美而有效的,但由于语文教育以语言教学为基础为重心的基本要求,使得语文教育的内容、方法等仍然不可能完全适合文学教育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中学文学教育要与语言教育保持各自相对的独立性。
其次,“新的语言观使文学教育不能简单地依附于语言教育来进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传统的文学研究都是从修辞、表达、技巧、手段的意义上来理解语言和文学的关系,认为语言对文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传达作用上,语言是文学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意识所使用的媒介和材料。随着20世纪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和评估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语言一经产生以后,对后来的个体而言就具有先进性,个体在使用语言之前必须学习语言。但语言并不是简单的词汇堆积,也不是无意义的符号和对事物的指称代码,语言是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沉淀,是前人经验和心理的储蓄。人们学习和接受语言的过程,其实是学习一种文化并被其同化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感受、理解和认识,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语言的文化内涵的影响。语言成为人与世界发生关系的中介,人类关于实在的知识往往是在语言文化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决不能把语言视为一种工具,语言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会影响人对世界的认识。
现代文学理论超出了语言“工具论”的范畴,把语言放在“文学本体”范畴来研究,关注语言在文学本体构成中的作用,强调语言并不是在传达思想感情的阶段才出场,而是从一开始就制约着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制约着他对形象的孕育和塑造。所以,现代文学理论把澄清语言问题作为讨论文学的存在、发展、性质和特点必不可少的前提。新的语言观使得文学理论研究对于文学与语言的关系的认识极大地深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诗学、叙事学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术语、观念和理论,如“陌生化”理论、新形式论、复义、反讽、语境、“文学是非指称的伪陈述”、“诗歌是系统地对语法规则的背离”等等。这些都从一定的侧面揭示了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从语言传达的角度来看,言意矛盾贯穿整个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活动的始终。作家的创作既是在使用语言,又是在不断地与语言的束缚和遮蔽对抗,在这种对抗中会创造出新的语言,或是以艺术的手法对日常的语言进行加工,产生出全新的效果。语言教育是让受教育者接受既定的词汇、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学会运用他们来表达和交流。而文学的一个根本的要求是在既定的词汇、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上突破他们的束缚和遮蔽。
此外,语言研究虽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事实上文学研究的范围远不止如此,如精神分析批评、文化批评等与语言已经往往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或者只是将对语言的分析作为一种手段,而研究的核心与焦点并不在于此。而且在当前的文学理论研究中,语言研究虽然重要,但绝非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上。即使对文学语言进行研究,也极少单纯地进行语言形式的研究,大多渗透、穿插、承载丰富的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内涵。
二、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内涵探析
对于中小学文学教育内涵的理解有许多种,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有必要对此加以分析。
1.认为文学教育就是语文审美教育
张永昊、周均平在《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一书中认为语文审美教育是文化型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主要通过文学教育来进行,忽视了文学教育,也就基本上否定了语文审美教育。这是把文学教育作为语文审美教育的主体来认识的。这种把文学教育和语文审美教育结合研究的思路无疑是富有启发性的,但由于首先缺乏对文学教育内涵的科学界定,从而也就使这种研究缺少了应有的深度,有时甚至会模糊二者的关系。张、周二人在《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中也从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手段、范围和性质等方面辨析了它和文学教育的区别,认为语文审美教育比文学教育实施手段更丰富,除了借助文学形象,还可通过非文学形象进行,实施范围除了文学外,还包括语言、文章领域,在性质上文学教育具有纯审美性,语文审美教育则难完全超越实用性等等,应该说这种辨析一定程度上澄清了二者相关但不相等的关系。但正如上文所言,由于没有一个科学的文学教育内涵界定作参照,使这一切辨析仍有些雾里看花的味道,比如文学教育具有纯审美性之说,就值得商榷。从语文教育的大系统说,文学教育的基本功能特点是整合性,对各种知识的整合,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整合,对文化素养和人格建构和谐发展的整合等。
2.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文学教学实践
在笔者所见的大多数讨论文学教育的文章中,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确实也存在不严格区分甚至相互替代的现象,但如果就此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文学教学,恐怕有失简单。首先,“教育”和“教学”是上、下位概念,存在联系但更有区别,提倡文学教育,强调的是文学教育育人立人的教育目的和效能,突出了文学教育侧重非智力因素开发和人格建构整合的基本特点,而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是文学教学。其次,文学教育的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丰富补充语文教育思想,对传统的“双基”教学起一种反拨、调整、整合的作用,为新时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良好开展创造一个理想的实施空间,作为实施这种功能的文学教学,不仅不会取消传统的“双基”教学,反而会以其整合性充分优化语文教学系统,促进整个教育系统状态的良好运行,所以那种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文学教学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篇5
论文摘 要: 本文从语文课程的言语性质出发,结合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特殊性,构建了以人文精神和社会意识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板块课程内容,以及以听说内容、阅读内容、写作内容为主要内容的能力板块课程内容。文章力图通过对两大板块内容的构建,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它不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高职学生的基础课程包括文化课、专业课基础,也包括培养人格、道德水平等人文素质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专业学习的前提,只有基础扎实,专业学习才有保证,才能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应对社会岗位需求,因此我们应当注重这些基础性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而言,各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处于自主状态,灵活性很大,造成某些院校的语文课程内容随意性、任意性问题严重。不分青红皂白,不论东西南北,什么都往课程内容里塞的现象十分普遍;只开展阅读教学或只开展写作教学,课程内容片面的现象十分普遍;课程内容照缺乏创新性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从言语性出发科学构建《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
一、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言语”是现代语言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的语文课程性质大讨论中被引入语文教学领域。李海林在其《言语教学论》中提出,语文教学论要由以“语言”为主体的本体论转变为以“言语”为主体的本体论,这是语文课程言语本质观的前奏。在可见文献中,最早提出言语性是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是福建师范大学的潘新和,他认为语文教学课程的关键词已不是语言、语文知识、语文素养等,而是一批新生的术语概念,如言语生命、言语潜能、言语动机等。“言语”是语文课程的内容构成,也是语文课程的目的指向。[2]重庆师范大学的薛晓螺在论述语文课程目标时,全文也明确地使用了“言语”概念。[3]还有研究者直接提出“语文课就是言语课”和“语文是以言语形式为教学的本体”等观点。[4]从上述对语文课程本质的诸多观点来看,语文课程早已迎来了其言语性的时代。
那么《大学语文》应当构建哪些以言语性为核心的课程内容呢?叶圣陶认为:“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书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减损。”[5]这段话中的“语”和“文”,都指的是“言语”。王荣生教授则提出语文课程内容:一是构素养确切所指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定篇)及其对它们的阐释,二是包括达到语文课标所规划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目标而必需教与学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的“语文知识”。[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当包括精神与能力两大方面。从精神方面来看,高职开设的《大学语文》应该着重于学生人文精神及社会意识的培养;而从能力方面来看,高职开设的《大学语文》则应当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重,不可偏废。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构建
(一)《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精神板块的构建
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精神板块的构建应该着重于学生人文精神和社会意识的培养,发挥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功能。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除了关注大学生“专业成才”外,更关注其“精神成人”。一方面,课程内容在选择上首先要注意入选的言语作品应该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的个性、修养、情感、信仰等皆含其中,内容本身蕴含着德、智、美“三育”,而学生在“雕琢”言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作者的影响和熏陶,触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等,因此只要通过言意的转换,就能让学生增知、获能、染情、悟理,达到“人文关怀”“言语立人”的目的,使学生的道德品性和人文精神在“悄无声息”的美文学习之中,在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中潜移默化,最终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可以将多种知识领域、多种文化层面、多种媒介类型的内容融入《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内容的选择不必细致,不论程度高下,只求真情实感,更不拘泥于虚伪形式的俗套,这样反能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让学生自主地借助言语作品来品味、咀嚼社会。这样的品味与咀嚼,帮助学生铸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增强抗挫折能力、恢复自信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增强责任心。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社会适应力的人才,他们不仅应该是谦谦君子,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意志,而且他们的思想情感能依靠他们富有感染力、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影响周围的人,使自己的事业和愿望更加顺利地取得进展和实现。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具备社会适应能力,语文课程不能帮助他们很好地融入社会,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是失败的教育。
(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能力板块的构建
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应该是一个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性课程内容,四者不可偏废。李维鼎教授就认为听读说写之间有三个维度的交叉,这四种能力尽管都各有特点,但它们是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因此只有通过四种能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准确地把握各自的特性,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1.听说内容
听说能力从其构成来看,有两方面的内容。听的能力,主要包括从对方的话语中捕捉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感知情感态度的能力,听出言外之意的能力,评判话语的能力,根据对方的话语了解事物、事理的能力,等等。说的能力,主要包括选用恰当的口语交际样式的能力,运用语篇来完成言语行为的能力,针对语境得体地表情达意的能力,把事物、事理转化成口语的能力,等等。
以提高高职学生听说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不拘一格,只要是学生喜欢的、积极向上的内容都可以选入,包括单人的内心独白、两人的谈话、接打电话、指路问路、听说新闻、听说故事、听报告、听演讲、参与讨论、争论、辩论、模拟职场等多方面内容。说话水平来自积累,口语表达能力来自实训,因此在听说能力的课程内容中必定要包含训练,可以是一人说一人听,一人说多人听,两人互说,多人交谈,等等。高职《大学语文》的听说内容的选择还应当与校内的社团活动相结合,选择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相贴近的听说内容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
2.阅读内容
阅读能力主要包括针对特定的目的从繁复的材料中准确、快速地筛选所需信息的能力,判断文句是否准确、严密的能力,把书面信息转化成对实体事物进行具体操作等的能力,进而获取和提高自身感悟能力和理解、判断、归纳、演绎能力。
以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既包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训练、古今文章的阅读训练、文化科学著作的阅读训练,又包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不同阅读目标的确定、古今文章思想的理解把握、文学作品鉴赏品评、文化科学著作的认知研究,还包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不同阅读技巧、字词句辨析、品味,篇章的感悟把握、比较鉴别、评论鉴赏,等等。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领域来选择有针对性的言语作品。随着时代的快节奏发展,《大学语文》还应当包括读屏、计算机阅读能力及从中搜集、筛选、处理所需信息等课程内容。
3.写作内容
写作能力主要包括正确选择交际性文种的能力,准确、严密、简括地表达意思的能力,将多种表达形式进行组合能力,把实体事物、抽象事理、操作方法、工艺流程等转化为文字的能力。
以提高高职学生写作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尽量选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就业、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内容,应主要侧重于科技论文、调查报告和公文写作这些应用文体上。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写作内容的设置应该注意两个方面,首先,写作内容一定要有系统性,课程内容不能支离破碎,更不能随心所欲地凭兴趣进行教学,而应从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以及毕业、工作等给学生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的角度考虑,设置出适应于《大学语文》课程需要的、自成体系的、能相对全面的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内容。其次,写作内容一定要有实用性。应用文体的写作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不论写何种应用文体,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对应用写作的文种要选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经常用的、必须会的文种作为教学内容,切不可让学生接受全部文种,为完成应用写作的学习任务而写作。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大学论坛,2003,(5).
[2]潘新和.语文课程性质当是“言语性”[J].中学语文教学,2001,(5).
[3]薛晓螺.语文课程目标概论[J].当代教育科学,2006,(12).
[4]李维鼎.“语文课”就是“言语课”——世纪之交话语文之三[J].湖南教育,1999,(9).
篇6
【关键词】留守儿童 生存现状 媒介环境
本课题以广西自治区农村留守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中受到媒介(主要是电视)的影响程度。课题组以桂北、桂东南、桂西三个区域的农村留守儿童为对象,按留守儿童、监护人、教师三个类别各200份,共计600份调查问卷。其中留守儿童问卷回收184份,回收率92%;监护人问卷回收165份,回收率83%;教师问卷回收170份,回收率85%。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调查中还以直面访谈、现场笔记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访问。
一、现状调查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
1、家庭照料情况
从调查的总体数据来看,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人是祖父母。68.4%的留守儿童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22%的留守儿童和其他亲戚朋友生活在一起,还有约8.5%的留守儿童则自己照顾自己。由此可见,广西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抚养情况非常普遍,而且在调查中发现,这种隔代照养在生活条件、教育、情感交流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中亲情教育缺失最为突出。
2、监护人
留守儿童监护人主要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他们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89%的监护人小学毕业或文盲,加之在农村文化教育欠缺的大环境下,留守儿童监护人未能更好的在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起到更多的积极作用,大多注重的是儿童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甚至有的祖父母因为疼爱孙儿而产生对儿童溺爱现象,对儿童的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做法听之任之,甚至对学校教师的批评不能有正确的认识,片面甚至是偏袒小孩的现象普遍存在,未能起到有效的监护和管理作用。
3、生活条件
留守儿童主要分为寄宿和非寄宿两种情况,其中非寄宿的留守儿童占所调查数据的72%,这部分的留守儿童在生活条件、生活环境上相对寄宿的儿童要好,认为生活条件好或比较好的约占67%,其中非寄宿留守儿童约占52.9%,而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们普遍认为生活条件差或者比较差。
4、生活希求
大多数留守儿童对于生活希求表现出“希望能得到学校关怀,希望父母在自己身边”,约占64%,其次是“希望能有很多朋友,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占48%,再次是希望“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和“希望父母在外可以平安健康”;调查中,也有少部分留守儿童希望“能摆脱这个痛苦的世界”。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普遍出现希望沟通、交友的念头,说明这些儿童生活中孤独和较为封闭的现实状况,并且在长期的父母亲情缺失环境下过早地萌生出较强的独立意识,容易使儿童的性格偏执。
(二)心理状态
1、性格及自我评价
留守儿童的性格方面约占58%的人认为自己“性格内向”,11%的儿童自认为性格开朗,另外有8%的留守儿童性格“任性”或者“柔弱”,约有4%的儿童性格属于“暴躁”或者“其他”。在自我评价上,只有18%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很棒,73%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还有少部分认为比别人差。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留守儿童普遍表现出更为低调和自卑的现象,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也更容易陷入孤独和幽闭。
2、对社会的理解
认为社会对自己公平的约有20.4%,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的儿童占12.2%,约占67.4%的留守儿童普遍认为社会对自己属于一般,既不公平也无所谓不公平。认为学校、社会对自己很关心的占8%,很少关心的占70.4%,不关心的占22.6%。
3、不良情绪
在对社会的理解上,“我总是害怕被身边的人欺负”占45.1%,“如果政府努力帮助我们,生活会好起来”约17.2%,“觉得社会不公平,前途一片黑暗,看不到希望”的留守儿童占到10.3%,“社会,别人都不关心我,我也不会去关心他们”约有9.6%,“我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和小朋友打架或者发脾气”约8.3%, “我很有同情心,帮助,爱护、保护小动物”约6.2%,产生“社会,别人都很关心我,我将来要回报他们”的孩子占到3.2%。
(三)媒介环境及其影响
1、媒介条件及接触情况
约有98%的留守儿童家里都有电视机,电视普及率很高,99.5%的儿童能够分清电视世界不是真实世界,“你及周围伙伴喜欢看电视”的约占87.6%;在接触电视时间上,一天一个小时的占8.4%,2个小时以上的占65.1%,半天的占24.3%,一整天看电视的占10.2%。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空闲时间大多数是和电视相伴的。在喜爱的电视节目中,新闻类节目约占1.4%,爱情类节目的占12.1%,战争类节目的占37.3%,动画片占49.2%,战争和动画片是儿童普遍喜欢接触的电视节目类型。认为看电视不会影响自己心情的留守儿童约占15.4%,认为会影响心情的约占18.2%,认为有一点影响的约占66.4%。在能否模仿电视中的人物和主持人方面,约有55.1%的留守儿童认为会模仿,20.3%的儿童认为不会去模仿,25.6%的儿童认为自己想去模仿但是却模仿不来,由此可见,电视节目内容的好坏极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2、留守儿童、监护人和教师对电视世界的不同认识
留守儿童对电视世界的认识:电视世界不是真实世界,看电视对自己心情会有一定影响,大多数儿童认为自己在看电视节目后会有意或无意地去学习模仿电视中的人物或者主持人,认为看电视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有时还可以增长见识。
监护人则认为:电视世界不是真实世界,看电视会影响孩子心情,尤其是看爱情类电视节目影响会很坏;孩子一定会去模仿电视中的人物;孩子看电视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不建议孩子看电视。
教师的看法: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的父母关爱,心理相对较脆弱,很容易受到电视节目和内容的影响,甚至是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一些孩子出现一些偏执、孤僻、封闭的性格特征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长时间面对虚拟的电视世界而缺乏正常的社会交往;但是也不能一概对孩子看电视的行为进行简单的否定,适宜的接触电视时间和内容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有时还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有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因此,建议留守儿童在监护人的监管下适当适量的接触电视节目。
二、建议与对策
(一)家庭及学校教育方面
1、家庭因素
作为儿童的主要监护人的父母要在外出打工情况下,尽量想办法多与自己的孩子交流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和更亲情化,譬如除了电话沟通之外还可以采用邮寄实物的方式,定期寄给孩子一些喜爱的小物件等等,可能的情况下定期回家看望小孩,与孩子的联系间隔时间不能太长,而且交流沟通时父母的话语应该充满关爱,话题可以涉及小孩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多个方面,总之,尽量让小孩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亲情和关爱。
除此之外,父母还应该尽可能与学校和班主任取得联系,时刻了解小孩在校的基本情况以加强对小孩的监管力度。
2、学校
学校教育作为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途径,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上更应该受到充分重视。在一些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中心小学,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教育工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呵护,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开设心理教育辅导课程;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手段鼓励和促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走出孤独和封闭,养成开朗积极的性格;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针对性的情感交流活动,增强学校的亲和力,使留守儿童在学校有一定的归宿感和安全感。
(二)地方政府及社会经济方面
1、地方政府机构。各地可以根据实情,充分发掘地方的各种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或者根据市场实际进行适当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地区的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农业的产能;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多渠道吸引外来投资解决地区经济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先富起来的地区或者家庭、人员,应尽量鼓励其回乡投资,建设家乡等。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应担负起这个责任和义务,并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2、社会因素。在有条件的地方,相关部门应尽可能地组织相应的知识讲座,提高当地农民的文化素养,消除对外出打工者及其留守子女的偏见;加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舆论宣传工作,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对地区的社会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运用,建立起比较合理的乡村、学校、家庭的网络式教育监管体系,让全社会都能参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管。
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渠道建立或者创办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建立儿童活动中心或者图书室等公共设施,让留守儿童在这里可以自由交往、增进互动,为留守儿童创造比较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此外,有关机构也可以组织一些人员以互助队的方式进行生产互助,帮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减轻劳动负担等。
但是,问题的最终解决途径只能是大力发展地区经济。只有当地的经济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使广大农民不再成为民工,解决农民工与子女被迫分开的局面,儿童也不再成为留守儿童,只有通过各种途径,父母才能真正承担起对其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责任,孩子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父母的关爱,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系广西教育厅课题(201010LX
449)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郝萍瑞、岳瑞芝,《关注留守儿童,优化成长环境》[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②李斌强、赵鹏程,《和谐社会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6(1)
篇7
流行音乐与大学生的关系
音乐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审美教育、德育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成功教育、价值教育的全面发展新时期复合型人才的“通才教育”。而在所有音乐形式中,流行音乐这种具有青年文化代表性质的艺术形式和现代大学生尤为亲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流行音乐自身的特点:
1.通俗性流行音乐的内容大多都取材于现实生活,用一句俗语来说就是“接地气”,很多作品以描述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为主,其中包含人生的理想、人生的哲理以及对于一些社会认知的现象等。在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中,大学生更容易掌握的原因就在于,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易学易唱、旋律优美、风格多样,它不像古典和传统音乐那样必须经过专门的技能训练和具备深厚的音乐基础,大学生可以通过体会平淡直白的歌词和丰富的情感,即可理解流行音乐的内涵。
2.情感性德国著名的社会批判理论学家阿多诺认为:流行音乐真实地反映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是人们宣泄不良情感、消除社会危机和重塑文化民族性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经常承受着各种精神压力和困惑,如就业和恋爱问题、价值取向等,往往无法自我排解。流行音乐所具有的鲜活明快抑或缠绵伤感的旋律,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3.时代性如果说古典音乐反映了音乐的艺术高度,那么流行音乐则代表了社会文化的晴雨表。流行音乐在思想观念上和情感上总是紧随时代潮流,契合时代精神诉求。所以每个时期都会产生相应的流行音乐作品,其中都体现和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特点。这也迎合了大学生们追赶潮流、紧扣时代脉搏的文化口味。
4、商业性。流行音乐是现代文明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它与商业性文化娱乐圈活动紧密相连,凭借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手段.加上近乎疯狂而频繁炒作的音乐选秀活动,流行音乐强势的市场运作使得如今大街小巷到处都播放着流行歌曲,电视、网络、MP3、手机都成为流行音乐传播的重要媒介。这对身处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来讲,无疑都是无法抗拒的。
高校流行音乐通识教育的现状
1.紧缺的教学资源相关流行音乐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不足,全校范围内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由于缺乏独立的教育教学组织,承担教学任务的艺术类教研室基本都挂靠在专业学院。另外,在专业学院的教师由于受专业教育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很难适应非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要求,特别是对当代流行音乐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导致课程内容的浅显化。
2.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学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听讲,教学方法的枯燥和单调性,削弱了学生参与互动的能力,逐渐失去了对流行音乐学习的兴趣。
3.单一的成绩评定我国现行的通识选修课程考核大多以知识考试方式为主,侧重于对学生知识面或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基本上还是沿用期末测试题等进行以知识记忆为主的考核,计分方式为百分制。事实证明,对于像流行音乐教育这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性动态课程,并不只能通过理论的纸质考核才能显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成绩水平。
高校流行音乐通识教育的教学反思
在强势的大众传媒疯狂倾销的信息时代,为大学生提供另一条接触流行音乐的历史、风格、经典作品、优秀作家、人文思想、社会心理的通道,提升大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和认知能力,正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1.树立多元开放的教育理念
不可否认,以往在大学音乐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古典音乐和传统音乐,它们以深广丰富的创作水准,复杂精妙的体裁结构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心理世界、道德世界,甚至还给他们带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但流行音乐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正如所有的文化形式都存在是否适宜的问题,我们也不可否认流行音乐中有一部分并不适合大学生。不过假如学校音乐教育就此把流行音乐拒之门外,则如掩耳盗铃一般自欺欺人。所以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流行文化有所了解,能知其利弊,辨其真伪。只有在摸准流行文化的脉搏,通过对学生需要的分析,抓住流行音乐中的亮点,找准流行音乐与大学生教育之间的结合点,才能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流行文化,创造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
2.选择具有价值导向的教学内容
流行音乐良莠并存是不争的事实,它的纯度、含金量绝非可与正统音乐相比。音乐教师要精心挑选一些健康向上,适宜大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并且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音乐作品介绍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要提高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美丑、优劣的识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由于流行音乐得到了众多人的欢迎,也就难免被各种力量,尤其是商业和政治所利用,在其推广过程中充斥着无中生有、过度包装、炒作造势和虚假宣传,教师应提醒大学生绝不能随波逐流,媒体中播什么就听什么,社会上传什么就唱什么,而应考虑这些音乐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滋养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5]。如只是为了追求商业的最大利益化而创作和包装的《爱情买卖》《香水有毒》等流行歌曲,只表现了“卿卿我我”“你情我爱”的简单低俗,对大学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近年来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歌曲之一《我相信》,以励志色彩的歌词,加上慷慨激昂的演唱,给大学生带来了积极的正能量。此外还有环保主题的歌曲《地球的孩子》爱国主义歌曲《龙的传人》等等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加入到教学内容中,不仅净化了大学生的心灵世界,拓宽了他们的音乐视野,还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艺术表现形式。
3.运用参与互动的教学方法
流行音乐之所以是流行音乐,是因为它具有与古典音乐、民族民间音乐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学方法也不能照搬古典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模式。课堂上除教师讲授以外,还应适时地进行课堂讨论,有的章节可以与学生合作讲授(教师引导、补充、点评等),教学方法应特别注意学生的互动参与性。节奏是流行音乐的核心要素,其节奏规律较其他音乐更为动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是端坐静听,而要感受律动,让身体参与到音乐摇摆中来。比如,在听赏某些演奏的流行音乐时,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感受节奏和表现节奏(打出各类音乐的核心节奏或者摇摆身体),又如在学习流行歌曲的演唱时,要注意现场互动的多样性,包括歌唱者与伴奏者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等。总之,鼓励学生“动”起来,教学方法和唱、奏、演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更直接的感受流行音乐的魅力。另外,可以在课余时间播放合适的流行音乐作品,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情趣和习惯,为音乐课堂的教学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同时组织开展流行音乐方面的专题讲座、评论、举办流行歌曲比赛等,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流行音乐,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还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舞台表演能力和心理素质,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是对事物发展的一种指向,错误和不适宜的评价方式会导致评价对象的异化,继而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准确。由于流行音乐特有的不拘一格的即兴性,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方式也需要灵活多样,不能呆板僵化。比如任课教师在开设流行音乐通识教育选修课之前,自己先编写出具体的教学方案,可以包含流行音乐欣赏、流行歌曲演唱、乐器常识等基本教学目标,再根据自己的教学规划,逐步引导学生欣赏流行音乐、掌握演唱方法、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进而领略流行音乐的美。在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记录学生对于音乐理解的变化,并将报告提交教务部门,为下一次通识教育课程作出参考。另外,期末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唱、奏、演等非纸质显现形式,也可用论文写作、题目问答等方式给予学生成绩评定。
美国教育家雷塔克曾说过:“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寻找自己道路的时候,教育才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流行音乐这一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教学资源,结合切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和方法,以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影响力,培养出爱国荣校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樊蕾.高校流行音乐选修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科技信息[J].2010,5;131.
[2]赵斌.大学音乐教育中流行音乐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5(24);31.
[3]陈智慧.流行音乐的强势与大学生的成长当代青年研究[J].2010(1);56.
[4]董莉,杨颖,斯芸,刘龙,张劲梅.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2014(11);85.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
高职教育与传统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别,强调知识和能力并举,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院校自身实际,加强管理,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读者来到图书馆,一方面是为了汲取所需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享受学习的快乐。要使读者一进入图书馆就能对馆藏布局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用简洁的文字或者图标指引,可以减少读者因不熟悉图书馆的馆藏布局而过多的浪费时间。在公共区域、阅览室摆放花卉植物盆景,可以改善馆内环境质量,增强图书馆的文化气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设茶吧、书吧等休闲区域,使读者产生舒适愉快的心情,把自己融入到图书馆的文化氛围中。
2 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制度的有效执行
图书馆规章制度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工作条例、章程、细则和办法。它是图书馆工作有章可循的重要条件,是整个图书馆工作正常而有秩序地进行的保证。应该广泛征求全馆人员的建议,并注意吸取读者的意见、集思广益,每一项制度都需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并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完善。
为了不使规章制度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图书馆要加强对全体馆员和读者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馆内会议让馆员了解、学习规章管理制度,利用制度上墙、图书馆网页、广播媒介、读者手册等形式进行宣传,让读者了解掌握制度信息,从而提高其遵守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并且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用奖惩来保证制度的实施。
3 文献资源建设
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普通中专或成人高校,甚至有的是两校及多校合并而转成职业技术学院的,(笔者目前所在学院即为四校合并升格而成)对于这些学院来说,文献资源基础相对薄弱,大部分其实还是原来几间中专藏书的组合,总体藏书结构严重偏离读者的总体需求。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制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
3.1 合理利用有限的购置经费
文献资源缺乏是很多高职院校图书馆最大的困难,不能满足师生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每年的图书馆文献购置经费更是捉襟见肘。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做好每年图书报刊的采购计划,不重复采购,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应优先考虑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迫切需要的图书资料。图书馆应主动与各教学系联系,做到不重复订阅,也不漏订,对专业性强的刊物每年装订成册;交换与广泛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收集本校师生的著作、论文、报告、成果等。
3.2 优化馆藏结构,形成馆藏特色
馆藏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文献质量高,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前提和基础。高职院校图书馆收集的文献资料,首先必须要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师生读者的信息需求及特点,根据办学规模、办学特色,教学与科研水平以及师生人数,专业设置等,来确定各文种文献的收藏比例。时刻关注学院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部门的改革与发展计划,及时了解、掌握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动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献资源建设建设合理的、有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使其结构尽可能做到系统性、完整性、新颖性,逐步建立起高职图书馆的特色馆藏。
3.3 文献资源共享
利用网上各种免费资源,及时把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加工,组织成方便读者利用的本馆网络资源。加强与校外其他文献收藏机构、高校图书馆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简称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称CASHL)等的合作与共享关系。利用他们先进的技术手段、丰富的文献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馆际互借、网上文献传递,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馆藏文献补充。
3 优化馆员队伍结构,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全面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是为高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据调查,很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配置很难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以我院图书馆为例:全馆在岗管理工作人员37人,从学历层次来看:研究生学历占8.1%,本科学历占40.6%,专科学历占40.6%,专科以下学历10.7%;从专业来看:学习或研修图书馆、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占18.9%,其他专业占81.1%。
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逐步提高图书馆全体馆员的综合素质:(1)要建立馆员进修、业务培训、继续教育的学习制度。利用网络视频资料组织全体馆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鼓励和支持在职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培训,优化人员专业结构,提高学历层次。(2)引进正规图书馆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提高图书馆专业服务和网络服务水平。(3)加强馆际交流与协作,有计划地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图书情报专业学术会议或到兄弟高校图书馆参观学习,开阔办馆视野。(4)实行馆内轮流换岗制,在不断地轮流换岗中,适应各种岗位,了解图书馆全貌。
4 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更新服务观念和管理方法等,全方位地搞好读者服务工作。
4.1 延长图书馆开发时间
读者较密集阅览室采取轮班制,保证节假日和寒暑假有效开放。做到读者24小时能够通过校园网远程获取图书馆各类信息,利用自助服务系统进行服务。
4.2 主动服务
主动与各系部师生建立联系,以及采取问卷调查、读者意见箱、馆长接待日等方式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对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建议。利用图书馆网络环境,以现场服务、虚拟服务和延伸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多对象、多方式的读者服务工作,支持师生的教学科研活动,以满足读者多方面有关文献信息服务的需求。
4.3 服务内容多元化
建立网上信息参考咨询系统,开展信息咨询、定题检索、教育科技课题查新和专题跟踪服务等的服务项目。在图书馆网站上开办参考咨询服务及图书与情报栏目,利用QQ在线、留言板等形式,随时为师生读者咨询解答图书馆使用方面的困难和疑问并提供文献传递服务。
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要,通过新生入馆教育、专题讲座、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优秀读物,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设系统性的“文献检索课”,对读者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提高读者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
作为一个高职图书馆要重视管理,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全面提高馆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不断开拓新的服务手段和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凌征强.新升格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4,24(2).
[2]张艳丽.图书馆规章制度建设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
篇9
关键词:英国;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机制
作为全球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英国在长期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一套成熟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随着英国各地政府对高等教育事业拨付的经费数额逐年增加,政府、拨款机构、公众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费使用绩效日益关注。由此,英国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其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机制。Sizer(1992年)从监督、评估、对话、合理化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论述了绩效指标的功能。[1]Harvey(2005年)则指出英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逐渐上升为与拨款和规模并重的议题。[2]高艳梅和赵国金(2013年)以政策变革为线索,介绍了英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估的实践。[3]黄丹凤与杨琼(2015年)对英国高校内部绩效管理的运作框架及其特点进行了探究。[4]曲靖(2010年)阐述了英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政策的演变。[5]宗晓华和陈静漪(2014年)对英国大学科研绩效评估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其规制效应。[6]本文将从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指标体系及其特征、实施评价与结果反馈三个方面对英国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机制进行探讨。
一、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英国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缘于政府主导。由于国家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NCIHE)的推动,英国政府于1998年提出,拨款机构应制定一套适合高等教育部门的评价指标并在考虑机构多样性和需求多样性的前提下设定指标基准值。[7]1999年12月,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HEFCE)了第一套绩效评价指标,并随着绩效评价范围的扩展逐年修订评价指标体系。自2004年起,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负责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指标,指标体系沿用了1999-2003年的基本形式。①
与此同时,英国也设立了对上述指标体系应用与发展进行监管的部门。英国绩效指标督导组(UKPISG)每年召开2~3次全员会议,确保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指标在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可行性。②督导组注重人员结构的多样性,以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其成员通常包括来自英国四大地区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高等教育统计局、政府部门、高教院所的代表以及其他与此项绩效评价相关的机构代表。③以2015年为例,督导组的15名工作人员来自14个部门(见表1)。
为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督导组设立了专门机构――英国绩效指标技术组(UKPITG)。技术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全员会议,负责解决督导组在信息收集与数据分析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④以2015年为例,督导组决定扩大高教经费绩效评价的适用范围,将继续教育机构纳入评价范围,技术组便积极推进与此相关的程序开发及信息整合工作。⑤
督导组在综合考虑高等教育部门涉及面广、变革频繁以及地区政策差异的基础上,对绩效评价指标的依据和目标、政策契合度、适用对象和使用方法进行全面审核。参与指标审核的人员来自高校院所及其他相关机构。在审核初期,通常由高等教育机构首先就指标体系的修订和扩展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全面审核通过以下流程开展:(1)相关文献回顾;(2)拨款机构及其他重要利益相关方访谈;(3)高等教育机构代表深度访谈;(4)面向更多相关机构与个人的在线咨询;(5)审议小组讨论与投票表决。⑥审核结束后,审核人员会向督导组提交详细的审核报告,作为开展后续工作的参考。
表22013年指标审核结果及应用情况
二、指标体系及其特征
英国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从学生资质与入学情况、就业去向、财务状况、校企合作、资产管理等多个方面对高等教育部门进行考核,以便客观地判断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根据这些指标开展的绩效评价能够为高等教育部门提供可靠信息,为同类高校院所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提供基础,为管理层提供包括资金分配在内的决策依据,并有利于督促高等教育部门履行其公共责任。
总体而言,英国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评价项目全面化。该指标体系以公共资金支持的高校院所为评价对象,全方位考察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绩效。该项评价制度实施初期,考核指标体系就已包括入学情况、弃学情况、学习模块完成情况、科研情况以及就业情况。随着评价机制的完善,资产指标和财务指标也逐步纳入评价体系。入学指标考察不同类别高校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例,弃学指标考察尚未毕业的学生放弃学业的比例,学习模块完成指标考察高等教育机构非全日制学生的模块考试通过率。科研指标考察年度科研绩效。就业指标考察学生离开高校院所之后的就业去向。资产指标考察高校院所的资产管理、利用以及环保情况。财务指标则考察高校院所的财务收支、透明度及可持续性。随着高校经费使用绩效评价的开展,上述项目的评价视角也在不断扩展。以科研经费使用绩效为例,早期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论文数量和发表层次等。但实践表明,片面强调数量和层次可能导致高校陷入“论文大学”的困境,忽视其他重要方面。因此,在2014年绩效指标审核完成之后,英国绩效指标督导组已经着手开发全新的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指标。
第二,注重相对公平。指标体系的这一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1)指标体系的每个评价项目均包含多个二级指标甚至更多层次的指标,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一些项目“分门别类”进行评价。以入学指标为例,该指标不但计算大学在校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例,而且重点考察以往入学率偏低的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⑦(2)在综合权衡的基础上确定每个细分指标的基准值。在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指标颁布之初,就有舆论认为这套指标体系可能导致公众直接根据评价结果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排序――事实上,不同高校院所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绩效评价得分直接进行比较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主管部门规定将绩效评价总分和各项指标得分的基准值作为参照标准。在按所处区域、学生类型以及院校类型等标准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重要程度对各项指标赋予相应权重,计算出绩效总分及指标得分的基准值,各类高校院所将其作为比较的基础。⑧也就是说,该评价体系更注重相对公平,一所高校的绩效得分与基准值比较,更容易反映出这所高校在与其条件和环境类似的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相对位置及发展速度。 第三,注重可持续发展。英国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多样化、动态化发展趋势,并认识到信息时代数据收集工作的便利性和广泛性,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指标体系进行完善。2013年指标审核报告指出8项事宜应考虑纳入绩效评价范围,包括地产股票及其使用、基础设施(含人员配备)利用、环境可持续性与碳排放、学生素养与学习成绩、威尔士语言准备(仅适用威尔士高等教育机构)、财务可持续性与行政效率、教学科研质量及学生实习情况。[8]上述绩效评价指标重点考察教学基础设施配备是否充足、教学科研场所是否充分利用、在运行过程中是否注意减少碳排放量、高等教育机构与产业部门的合作情况、在国家战略学科开展高质量教学的能力、教与学的可持续性、财务透明度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实际运行成本等。
第四,指标体系自我完善具有制度保障。英国高教经费绩效评价体系遵循了“信息透明―征求意见―全面审核―及时修订―自我完善”的模式。英国高等教育经费从分配到使用再到绩效评价都体现出高透明度的特征。正是这样透明的做法使得有关各方能够很容易地获取想要了解的数据和其他资料。而对高教经费绩效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感兴趣的机构和个人均可通过督导组发起的网上咨询等途径传递其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督导组会及时组织人员对现行指标体系进行全面审核并参考审核报告对指标体系进行适当修订。随着督导组向有关各方征求意见和建议并推动审核工作的开展,到2014年该指标体系先后经历了11次修订和扩展。重点修订内容包括:收集数据的种类、部分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就业指标和弃学指标;非全日制学生分类;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核算方法;学科领域和入学资质分类;“大学生离校后的去向”问卷设计。⑨
三、实施评价与结果应用
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英国应用广泛。在英国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之初,评价对象仅限于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会、威尔士高等教育基金会和北爱尔兰就业与学习部拨款支持的高等教育机构。2000年,苏格兰高等教育基金会拨款支持的高校院所也被纳入评价范围。自此,绩效评价的范围涵盖英国四大地区接受财政拨款的所有高校院所。平等入学办公室开展的调查表明,到2013年英国所有高等教育机构中至少有80%采用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和具体措施的依据。[9]英国高教经费绩效评价体系虽然包含多个指标,但主管部门在收集数据时遵循信息化和便利化原则,使得高等教育机构能够迅速了解评价结果。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首先,高等教育统计局组织相关机构人员进行培训并提供电子教程,确保数据录入人员了解所使用的信息系统;其次,各机构负责数据录入的人员获取信息系统的登录授权;第三,在学年结束后按规定时间录入数据。⑩由于各项指标的计算公式已经包含在信息系统内,因此在提交详细数据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各项指标值并提供相应的基准值。通过与基准值的对比,各类高校院所能够迅速和全面地了解本机构在同类部门中所处的位置。
高等教育统计局获取的所有数据均会提交给政府有关部门和基金委员会,为其提供决策参考。除高等教育机构之外,高等教育统计局的评价结果还被董事会、规划、注册以及财务管理人员、专项课题研究者、新闻媒体、银行、地方社团以及学生广泛使用。上述统计数据也会以免费在线查询、出版书籍等形式公开。学术机构、商业部门及其他人员可以通过定制数据服务获取所需信息。对于需要回传大量数据的机构,高等教育统计局也提供了专门渠道――“海蒂”在线信息管理工具。
绩效数据的公开有利于同行及社会公众对高校院所的客观评价,从而影响其声誉,最终促使其实行整改措施。调查结果表明,高校院所在制定战略、分配资源以及颁布政策措施的过程中,通常会直接或间接参考其高等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结果及其与相应指标基准值之间的差距。2007年的绩效指标审核报告指出,英国大部分高校院所会根据上述绩效评价结果来确定内部发展总体目标、学术目标以及教学支持部门发展目标,并将目标实现情况作为其年度内部自查的重要议题。[10]在诸多指标之间,高等教育机构通常根据其发展理念、长期战略与短期目标来确定对哪些指标予以重点关注。例如,与公平入学办公室签署《入学协议》(Access Agreement)的英格兰高等教育机构特别关注其入学指标的评价值以及与基准值之间的差距;与苏格兰基金管理委员会签署《成果协议》(Outcome Agreement)的苏格兰高等教育机构尤其重视学习模块完成指标和就业指标;而在以往学年绩效评价中财务指标得分偏低的高校院所则更加关注考察财务可持续性的指标。[11]对公共管理部门而言,高教经费绩效评价结果从整体上反映出高等教育部门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绩效评价指标的使用并不孤立,管理部门通常结合其他测评、数据与信息反馈,作为对特定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规制或扶持的依据――包括教学资金分配、学生支持措施等方面。对媒体而言,绩效评价结果每年都会提供大量素材。例如,入学指标经常会引发媒体关于英国人口社会流动性的广泛报道,指出传统低入学率地区的学生很多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并且在对学生有诸多资质要求的高校院所中所占比例显著偏低――公平与效率长期以来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12][13]对学生而言,绩效评价结果可以帮助其了解高校院所特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概况及相对位置,并从媒体报道和公众问询中了解意向院校实行的专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情况。
四、启示
英国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机制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及其管理部门具有借鉴意义。
第一,重视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我国高等教育机构运行多年以来,在经费使用方面形成一种“虎头蛇尾”的消极倾向。在申报各类基建项目、科研项目以及学生支持项目时,耗费大量精力。获得经费支持之后,在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往往规划不够精细,到经费用尽时又很少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尽管高校也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财务审计,但财务审计大多针对材料的完备性、做账的规范性、收支的合法性等问题,鲜有涉及经费使用效率的内容。评价一所高校,不应只关注它在哪些方面有所建树,还应关注它投入了多少成本,从而了解经费使用绩效。从长远来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有利于促进高校各类资产使用效率的提升。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应更加重视高教经费绩效评价及相应的制度建设。
第二,完善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近几年,“绩效预算”成为我国学者广泛探讨的热点。然而,具体到高校层面,仍然缺乏一套系统、科学的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以往学者探讨的焦点集中在高等教育的绩效,将毕业生人数、毕业生就业率/升学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学生参加科技文化竞赛获奖层次及数量、公开数/专著数、论文/专著获奖层次及数量、引进高层次人才数量等内容列为主要指标。上述指标对高校运行绩效的考察显然是不全面的。首先,在统计教学成果的同时,还应核算为支持和辅助教学活动所投入的成本,从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了解高校教学活动的运行效率。其次,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的时代,应当以开放的视角,从资产使用效率、行政成本以及环境成本等方面综合考察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使用绩效。再次,绩效评价制度设计应遵循透明度、客观性和便利性原则,为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创造条件。
第三,促进绩效评价体系的自我完善。提高透明度是高教经费绩效评价体系实现自我完善的前提。只有利益相关方及社会公众能够便捷地获取信息并有畅通的渠道传递其意见和建议,绩效评价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才会在不断地思辨中变得明晰。发现问题后,要有相应的校正机制。例如,在年度审议时对引发广泛关注的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进行重点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及时向主管部门通报。主管部门则应就审核结果采纳与否进行决策,并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介及时公布其结论。上述“全面审核―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形成之后,高教经费绩效评价机制的自我完善能力则随之提升。
第四,对高校的绩效评价应“分门别类”。正如英国主管部门为防止公众根据绩效评价得分对高校简单进行排序而设定各项指标得分及绩效总分的比较基准值,我国对高校院所的考核评价亦应考虑其实际情况。无论是基础设施、教学水准、科研层次还是师资培养、学生质量,年度经费超过百亿元的高校与年度经费不足五亿元的高校就上述项目直接进行比较,都显失公平。我国已经连续14年的“中国大学评价”系列丛书评价的是高校的综合实力,而经费使用绩效考核的恰恰是高校消耗了多少成本、取得了多少成果,即从投入―产出的视角对高校运营绩效进行评价。对经费使用绩效进行评价时,高校院所是按地理区域、所获经费、办学层次还是累积实力进行分类,则又是一个新的课题。
注释:
① HEFCE.UK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http://hefce.ac.uk/data/ukpi/。
② HESA.UKPIs: Governance of UK Performance Indicators.https://hesa.ac.uk/pis/PISG。
③ HEFCE.UK Performance Indicators Steering Group.http://hefce.ac.uk/data/ukpi/ukpisg/。
④ HESA.UKPIs: Governance of UK Performance Indicators.https://hesa.ac.uk/pis/PISG。
⑤ HEFCE.Circular letter 17/2015: Invitation to comment on future changes to the UK Performance Indicators.http://hefce.ac.uk/pubs/。
⑥ HESA.UKPIs: Governance of UK Performance Indicators.https://hesa.ac.uk/pis/PISG。
⑦ HESA.UKPIs: Widening participation of under-represented groups (tables T1,T2).https://hesa.ac.uk/pis/urg。
⑧ HESA.UKPIs: Adjusted sector benchmarks - technical notes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https://hesa.ac.uk/pis/benchmarks。
⑨ HESA.UKPIs: Changes to the PIs.https://hesa.ac.uk/pis/changes。
⑩ HESA.About HESA.https://hesa.ac.uk/overview。
参考文献:
[1]J.Sizer et al.The Role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J].Higher Education,1992,24(2):137.
[2]L.Harvey.A History and Critique of Quality Evaluation in the UK [J].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2005,13(4):268.
[3]高艳梅,赵国金.当代英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估研究及借鉴[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3(2):57-61.
[4]黄丹凤,杨琼.英国高校内部绩效管理模式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2): 87-93.
[5]曲婧.英国高等教育科研经费绩效拨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6]宗晓华,陈静漪.英国大学科研绩效评估演变及其规制效应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4(9): 101-111.
[7]Dearing,R.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earning Society [R].London: National Committee of Enquiry into Higher Education,1997,Recommendation 58.
[8]E.Pollard et al.How Should We Measure Higher Education? A Fundamental Review of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R].London: 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Studies,2013.
[9]OFFA.How to Produce an Access Agreement for 2014-15 [R].Bristol: Office for Fair Access,January 2013.
[10]HEFCE.Review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utcomes and Decisions [R].London: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June 2007.
[11]QAA.Outcomes from Institutional Audit - Progression and Completion Statistics [Z].Gloucester: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