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22:2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小衔接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参考文献:
[1]杨明珠.幼小衔接阶段父母的教育策略[D].云南师范大学,2015.
[2]陈英利.浅谈幼儿园的幼小衔接问题[J].读写算,2014(6):56.编辑孙玲娟
[3]焦胜会.浅谈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J].都市家教月刊,2014(2):218.
[4]王尚文.论语感[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124.
[5]陈怡妹.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6,02:130.
[6]孙丽娜.浅谈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6:29-30.
[7]李欣.探析幼小衔接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4,13:212.
[8]毛芬芬.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J].学苑教育,2016(4).
[9]陈莉.幼小衔接联动机制的构建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6(Z1)
[10]于丽群.幼小衔接现状的思考及有效途径的探究[J].教育革新,2012(1).
[11]杨.浅谈幼儿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J].教育学文摘,2013(1).
参考文献:
[1]王妮妮.幼小衔接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2:147-148
[2]王燕.幼小衔接教育研究[J].中国知网.2015(05)
[3]潘珍如.对幼儿教育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0(08)
[4]王佳婧.小学一年级语文教育幼小衔接问题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3.
[5]谢桦.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对策——基于厦门市湖里区幼小銜接现状开展的实践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6]董小清.语文教学幼小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平顶山市W区的Y幼儿园和L小学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5.
[7]郝卫江.关于幼小衔接你的理解正确吗?[N].中国妇女报.2016-05-26(B02)
篇2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日趋增大。毫无疑问,建立健全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迫在眉睫。本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风险防范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基本框架.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因素
银行风险,即银行经营结果的潜在变动,也是贷款市场的常态。按照它的波及区域和辐射范围,我们可以把它区分为系统性与非系统性银行风险。所谓系统性银行风险,也叫市场风险,它是与市场波动(利率、货币、通货膨胀等)相联系的、由整个银行系统所遭遇的风险;而非系统性银行风险则是指由单个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它并不会给整个间接融资市场带来风险。而现阶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既有因全社会信用环境不佳、体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整个国有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系统风险成份;也有因管理、操作不健全等原因形成的个别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非系统风险成份,主要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内控机制风险、法律风险。而信用风险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全系统普遍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成因分析
众所周知,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形成除经济运行本身产生的风险外,还跟我们的政治体制、银行的产权制度、国有企业制度等有很大关系。
1.政府干预。政府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干预及由此形成不良贷款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拥有百分之百产权的独资企业,政府是国有资本的人格化代表。由于政府既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又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同时还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这三重身份成为政府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是按照行政区划原则设置的,这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现实的便利条件。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在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都担负着本地经济发展的重任。各级地方政府认为,本地的银行有责任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政府信用,通过信用担保等形式,引导银行向政府或与政府有关联的企业发放贷款,这些贷款最后十有八九无果而终,当企业与银行发生利益冲突时,往往以牺牲银行的资产来保护地方企业,有时甚至为当地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提供方便。同时银行分支机构领导与当地政府联系紧密,易于接受和认同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
2.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国有企业实行信贷资金供给制,使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形成了超信用的经济关系,同时也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国有企业的最大债权人,国有商业银行事实上承担了支持国有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
经济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还承担以下社会责任:
(1)由于银行与财政关系未理顺、企业资本积累机制不健全,受旧观念和体制的影响,造成大量银行信贷资金财政化,必然造成银行大量短期信贷资金被长期占用,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流动性差;(2)转轨时期,由于中央银行问接调控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使得国有商业银行成为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担负“宏观调控任务”,不可能以“利润”为唯一经营目标,违背银行的商业性原则;(3)国有商业银行承担大量的政策性任务,伴随着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设立,尽管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性任务有所减轻,但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的政策性任务仍很重。
3.国有企业的改革。我国国有企业由于产权不明晰,在传统体制惯性的影响下,改革进展缓慢,绝大多数企业经营机制尚未发生根本转变,没有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加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权力和责任处于极不对称状态,导致其对企业经营漠不关心,更有甚者,,大量侵吞国有资产。同时,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企业经营缺乏内在动力和压力,导致国有企业预算约束软化,形成大面积亏损的局面。而国有商业银行又是国有企业的最大债权人,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国有企业的改革紧紧地绑在一起。因此,国有企业改革不能推进,国有企业不能走向市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也难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也难以走向市场。
4.银行缺乏内控机制,使不良贷款逐年积累。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是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矛盾的综合反映,但银行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有健全的商业银行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内控机制,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和阻止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同国有企业一样,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未能建立有效的风险约束与激励机制。加之,银行经营者的利益与银行经营状况没多大关联,经营好,不良资产少,并不体现为个人收益状况的改善;经营差,资产流失,风险加大,损失由国家负担,惩罚措施落实不到个人头上,经营者对于逆经济原则的行为并没有强烈的规避意识。另一方面,政府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委托的链条很长,在所有者缺位的背景下,委托成本费用很高,道德风险无处不在,违规经营、绕规模放款现象普遍。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和改革
1.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建立明晰的产权管理关系。股份制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产权体制和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产权模式的最佳选择,也应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转换的主要方向。2002年2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国有商业银行要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机制和进行股份制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走股份制改造之路,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走出所面临困境的战略选择。同时,股份制改革也是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的客观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可以比较有效地理顺国有产权关系,重新定位其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关系,彻底消除行政干预,国家作为大股东只能以股东身份发挥作用,真正实行政银分离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引进国外投资者,建立多元投资主体制和现代法人治理制,建立明晰的产权管理关系,这也是当今国际性大型商业银行的企业组织与管理的主要形式。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框架。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化,实现银行产权主体多元化,为银行的所有权、法人财产控制权及监督权的人格化奠定制度基础,这是银行实现有效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前提。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应按照股份制要求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即体现资本所有权的股东大会、体现公司法人财产控制权的董事会和体现经营管理权的高级管理层。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高级管理层是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执行指挥中心,实行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运作机制。
内部控制机制方面,初步建立了银行内部监督制度各行都普遍设有稽核监察部门,对信贷资产质量和银行内部的经营管理实施监督监察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根据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要求,相继建立了比较规范的稽核监督体系,不断健全总行对资金的统一调度与管理制度,加强了总行对系统内资金清算、汇差资金、拆借资金和备付金的控制。
外部监管方面,政府监管部门相继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2002年9月)、《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年3月)、《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2004年12月)、《关于加大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力度的通知》(2005年3月)等风险监管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各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或具体办法,初步形成了内控体系。
(二)风险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与控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国外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对银行风险的主观认识不充分,缺乏银行发展的长远规划,由此导致过分看重规模,而对资产质量认识不充分;其次,商业银行运行的组织结构不科学,从外部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明、分支机构设置不经济等严重问题,到内部机构设置重叠、部门和岗位职责不清、相互之间信息互动不畅等突出弊端,因而不能对金融风险实现有效的控制:第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相对比较落后,风险管理专业化程度较低,缺乏科学的市场风险定价能力.难以实现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分离。同时,各行也都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对客户的信用评级还比较初级,风险的量化分析技术比较落后;最后,各行在制度建设方面仍IF1任重道远就目前现状而言,许多商业银行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制度健全但缺乏执行力。维系银行风险控制系统是比较零散、相对陈旧、执行力差的规章制度,而不是动力充足、传导有效、运作良好的控制机制,与银行自身风险控制需要和外部风险监管的要求相距甚远。
三、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
根据《巴塞尔核心原则》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有关规定。按照最低资本、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的有效监管、市场约束等三项基本要求。结合新协议广泛涵盖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等管理规范规定.充分坚持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和独立性的原则。建立商业银行科学、高效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一)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银行法人治理结构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组成,它是现代商业银行正常经营与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制度保证。重视和强化银行的内部监督控制。在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中设立独立的、只对银行最高权力机构负责的内审机构。考虑对风险管理控制的要求,科学的治理结构中应包含一个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稽核委员会和风险经理在内的相对独立的风险监控体系。
(二)明确业务部门风险控制分工及相互制衡关系
为体现风险经营与风险管理的功能要求,商业银行应在强调各业务部门相互独立的同时,更强调业务运作的相互制约,以实现风险控制与管理中交叉监督、双重控制的效果。一般的做法是.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按风险类别分别由各主管部门负责.并由该主管部门牵头定期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关联会议.进行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的讨论。
(三)健全完善严密、审慎的授权审批制度
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考虑建立包括贷款权限(部门、个人)、风险限额和审批程序等在内的严密、审慎的授权审批制度。银行内部的授权与审批制度由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并提交董事会认可。
(四)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检查与稽核制度
篇3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小学六年级升入初中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又是被不少学校所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每学期都能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活动。
3、通过活动,使各学段教师了解其它学段学生的行为习、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4、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少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困生和后进生的比例。
5、以课题形式开展研究,积累材料,丰富理论,形成报告、论文等研究成果。
三、具体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如下: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二)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园大班老师之间的,同是还要加强与小学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能够及时的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四)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幼儿多次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五)建立家长活动小组。让家长自行或幼儿园帮助,与已进入一年级学习的本园毕业生联系,并结成相应的对子,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六)请已上一年级的本园毕业生来园,向大班幼儿讲述小学生的各种生活,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觉,为大班的孩子上一课,因为同年龄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之必要的。
(七)组织大班幼儿进行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表演赛,并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八)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九)向大班幼儿家长进一步宣传和教育,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办大班年龄段家长学校。
(十)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十一)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四、具休活动
2002年10月 幼小衔接讲座
篇4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园本培训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幼儿园的教育真正成为适合教师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动力。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学期继续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结合课题研究,潜心研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使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坚持以“一切为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家长的真心期盼”为办园宗旨,实施家园共育,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更新教师观念,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指导保教工作实施,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3、以抓实教育教学活动研讨为核心,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区域游戏活动开展。
4、树立“以科研兴园”的教育理念,加强园本课程的培训与研究,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每位幼儿的发展。
5、开展迎“六一”活动。
6、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
新《纲要》精神与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关键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来实现。针对我园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师资建设工作。
1、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活动,深刻领会和掌握《纲要》的基本思想,将《纲要》中的先进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认真撰写教育论文,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
2、对青年教师做到分层管理,分步培养,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评优和竞赛活动,不断发现新人,提供更多机会,为她们的成长创造一切机遇,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
4、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二)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研是教学的源泉,是教改的先导,是教育深化发展的内部机制,教研要有新思想、新观念,要有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全面贯彻教师与幼儿互为主体,提高幼儿能力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为主旨的要求。在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亮点,多思考、找不足,初步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1、根据我园实际,针对性的制定教育计划、周计划和班务计划,切实把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日常的教学行为。
2、充分发挥教研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促进教师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的意识,鼓励教师勤于探索、着力创新,争取在教学改革的领域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上好展示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要大胆尝试、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教学上逐渐走向成熟。
3、园领导深入课堂,随堂听课,随堂评析,对教师组织的活动进行具体的、直接的指导,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4、根据《纲要》精神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内容,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适时适地的提出教学要求,帮助幼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方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密切家园联系,共育幼儿
1、不断加强家园联系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家园联系系列活动,如:家长讲座、家长会、全面家访、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开放日活动等;丰富家长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根据反馈情况调整改进工作;开展家园运动会、亲子游戏活动、家教咨询等活动,促进家园共育。
2、教师要经常将幼儿的各种成果向家长展示,增进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使家园协调一致,促进幼儿发展。
五、搞好幼小衔接工作
首先是做好两点间的交流,本期将利用教研这一阵地加强两点教学活动的交流互动,互学所长,互补所短,促进思想与教学的共同融合。第二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在交流互动中,纵向的看待孩子在大班和在一年级的共同与异性,思考教学的适宜性,探讨大班怎样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本学期逐月重点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召开全体教职工开学工作会议。
2、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
3、制定幼儿园工作计划。
4、制定各班主题教学计划。
5、上好教研课。
6、幼儿园安全检查。
三月份:
1、进一步做好环境布置工作。
2、加强广播操的训练。
3、常规工作检查。
4、“三八妇女节”节日教育活动。
5、认真上好教研课。
6、教学工作检查。
四月份:
1、做好幼儿体检工作。
2、参加市幼儿园同题异构创新教学观摩活动。
3、坚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4、认真上好教研课。
5、准备庆祝“六一”的文娱节目。
五月份:
1、“劳动节”节日教育活动。
2、“六一”系列活动的设计、筹划安排工作。
3、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4、开展紧急疏散演练。
5、组织幼儿参加体检。
6、上好教研课。
六月份
1、开展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
2、结合夏季特征,加强安全教育和饮食卫生教育。
3、开展教研活动。
4、大班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5、组织教师参加基本功竞赛。(演讲、简笔画)
6、检查教学成果,正确评价幼儿。
7、调查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教职工考核。
8、清点财产、资产、资料归档。
篇5
李晓静,北京市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园长,从事学前教育工作12年,全国首个幼小实验学校项目主持者。先后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本科学历。 进修于北京师范大学,完成学前教育和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曾获山西省百名突出贡献优秀人才、北京市海淀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大兴区优秀教育管理者称号。撰写的论文屡次获奖,曾主持多个实验课题,其中包括国家级课题“幼小衔接平缓过渡的方式的探索”,区级课题“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校级课题“幼儿园环境空间的革命”“幼儿园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等。
:李晓静园长,您好!贵园在全国启动了首个幼小实验学校项目,请问该项目的产生背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蕴含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李晓静:我园自2009年建园起,便开始实施的“四年制幼小实验项目”(以下简称“幼小实验项目”)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实验项目,而是“十五年整体教育”的起始阶段。“十五年整体教育”构想由原十一学校校长李金初提出,即面向3~18岁儿童、学生实施分段、衔接、整体的教育。
“幼小实验项目”旨在解决“幼小衔接”这一长期存在的教育难题。在我国,学校对优质生源的需求强烈,家长对孩子上好学校的愿望也很强烈,诸多因素综合影响使得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社会和自身生存压力开始尝试“幼小衔接”教育。在儿童心智还未发展到符号学习和符号运算的水平时,便开展拼音、算术等小学化倾向的学习。面对这些难度较高的内容,儿童可能在过早地体验失败后便开始厌烦学习。升至小学后,孩子又必须按照教学设计从“零”学起,面对已掌握内容,也会丧失学习兴趣。除此以外,缺乏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很难培养孩子刻苦钻研、独立思考的品质,更容易错过培养他们纪律性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当课程难度提高,需要他们认真听课和自主思考时,这些孩子的知识储存却已耗光,又会开始掉队。
我们认为,“幼小衔接”问题的源头在于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功能和目的不同,因而形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实施“幼小实验项目”就是将幼儿园、小学一年级整合于同一体系,统一其教育功能与目标,构建双向衔接的“幼小课程”,实现平缓过渡。为此,我园在课程设置、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依照儿童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培养目标,进行不同内容、途径以及方法的选择,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基。在“幼小实验项目”中,3岁为第一年,4岁为第二年,5岁为第三年,第三年开始进入衔接教育阶段,结束后适应该学制并自愿继续学习的孩子可进入第四年的学习,进而升至对口小学二年级进行下一阶段的衔接教育。在我园,四年制实验学制和三年制普通学制并存,以满足大家的差异性需求。
:在“幼小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幼儿园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哪些特别的设计?如何通过课程建设实现人生中心教育理念?
李晓静:其实,课程设置是“幼小实验项目”的核心内容。我们根据人生中心教育理念构建起“三维立体”课程。人生中心教育是以生命的全过程为基点,从儿童阶段开始,为学生提供促进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理念。其教育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现在和未来都能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为美好人生奠基。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园以儿童生存的全部空间为载体,以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为时间轴,以实现人生中心教育的功能为目标,全面构建了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体系。其中,按内容和目标特点分为做人课程、做事课程以及生活课程,按照空间存在形式分为园内空间课程、园外空间课程以及自我空间课程。这些课程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既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又融合了“衔接教育”的特点。
园内空间课程分为共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共修课程包括学习活动(以认知和语言活动为主)、生活与劳动活动、运动活动、游戏活动和节日活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贯穿儿童一天的生活。选修课程则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分年龄段设置,例如,为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小托班孩子设置感觉统合课,通过感统训练培养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为中班孩子设置轮滑课,借助他们大肌肉动作发展迅速、具备一定空间感知能力的特点,发展和培养其运动协调能力和空间智能;为抽象思维萌芽的大班孩子设置围棋课,满足他们对益智类活动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思维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绿茵场上活跃着的小小身影
园外空间课程包括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课程。在社会空间课程中,孩子将到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如超市、邮局、菜市场等)亲身体验,尝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自然空间课程中,孩子将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从田间到牧场,从山林到池塘,在充分感受大自然美好和神奇的同时,学会爱护动植物、珍惜自然资源,从小培养起环保意识。除此以外,我园还在园外空间课程中设置了家庭课程,包括入园前和入园后家庭课程两部分,通过“影响父母”渗透育儿观念,进行亲子互动,在“家园共育”模式下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育目标。
为体现衔接式教育特点,我园对刚入学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总结出了这些儿童最常见的三类问题,即生活不适应、学习不适应和社会性不适应,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例如,将孩子的“一日生活”纳入课程教育中,系统地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设计搭建陶艺坊、木工坊等手工作坊,让孩子在兴趣的引领下自发活动,提升他们的学习专注度。除了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外,还利用丰富的室外环境让孩子在游戏中有效提高综合能力。
:环境建设是幼儿园都非常关注的教育内容,甚至被当做课程进行构建。请问,贵园在环境创设方面有着什么样的建设思路和创意亮点?
李晓静:立足人生中心教育理念是我园在进行环境建设过程中最明显的特点。我们将园所环境视为一门无声的教育课程,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搭建,让孩子在多功能、生态化、创造性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幼儿园是儿童学习、生活的空间,因此儿童才是环境的主人,其心理发展也深受环境的影响,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可以使自身思维、情感、动作、意志等得到发展。幼儿园是为6岁以下儿童服务的,因此,我们必须考虑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殊需求。具体来说,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即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以及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依据这样的特点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如建造创造性户外活动场地,满足他们对运动、游戏、挑战、冒险以及社会交往的需求,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在班级区域内搭建美发店、医院、超市等模拟环境,让儿童在具体、形象的事物影响下学习生活技能。
既然把环境当做课程构建,就必须遵循课程构建的一般规律。据此,我们认真思考了环境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评价体系等因素,并梳理出了创新性的幼儿教育改革思路。即通过分析儿童在环境空间内的行为特点,研究该空间内主要活动模式与空间形式的关系,借以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这也是我园人生中心教育幼小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参观园所环境时,我们注意到,幼儿园被划分成多个区域,且每个区域都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请您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幼儿园的区域环境特点和功能划分。
李晓静:我园遵循安全舒适、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的原则,为儿童创设一个可以促进他们自我意识形成和情感交流的家庭式学习环境。我园自然环境佳、占地面积广,能够满足在课程环境方面的需求,可以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户外自然环境中学习得更多、感受得更多。
园内栽种了近40种树木,实现了4 200平方米的园所绿化,为孩子们打造出了生态园林式的生活环境。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四季不同的风景,感受季节更替的变化。我们将园所户外环境划分为种养殖体验区、体育运动区以及综合游戏区。
种养殖体验区内建有小菜园、动物园、压水井、木工房、泥陶房、石磨坊等,孩子可以在这里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体验劳动的快乐。每个班级都拥有一块“自留地”,孩子可以在这里体验从播种、灌溉、施肥、照料到收获的全过程,既接触并学习到了大量的自然知识,又在互相帮助中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整体环境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实现经验的迁移和扩展。例如,孩子会拿自己种的萝卜喂兔子,也会把坏掉的木栅栏拿到木工房修理。借助这些活动,孩子与环境充分互动,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尤其是物理和数理逻辑知识,都能得到运用和发展。
体育运动区内设有下沉式足球场、儿童篮球场、竞赛跑道和多功能攀岩墙,为孩子提供了多功能的运动场所。
综合游戏区内建有可攀爬的“小山”、隧道等小景观。“小山”上,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树丛中的野餐桌、藤架、沙池和石板路连接着回归自然的游戏小屋和沙水科学活动区。沙水科学活动区内的湿沙、叠水池、日晷、起重机可以让孩子在游戏的同时感知和探索水流、光影的魅力。
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设置以安全舒适、贴近生活、尊重儿童为原则,主要体现自主、动态、衔接的特点。在进行班级环境规划时,根据托小、中大班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教室设计。托小班的教室环境更为开放,便于教师照料儿童,并为正处于语言发展敏感期的孩子开辟出了表演空间;中大班的教室内则设置了相对独立的阁楼,允许儿童适当独处,给他们一定的隐私空间。除此以外,教师还对每间教室的功能分区进行规划,按照儿童需求分为益智区、感官区、科学区、美劳区、烹饪区、娃娃家(角色区)、图书区等12个学习区,给予儿童更多主动探索和成长的机会。
:信息化是学前教育领域现代化发展的一大热点,很多幼儿园都开始了数字化改造,引进多媒体设备等丰富教育模式。请问您如何看待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贵园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又有哪些想法或思路?
李晓静: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化技术与现代教育的结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学前教育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谨慎,如若盲目跟风,片面追求表面工程,而忽略了教育的核心价值和孩子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则会造成事倍功半,甚至弊大于利的难堪结果。
以备受幼儿园“追捧”的多媒体设备为例,很多人认为孩子非常乐意接受这些设备,并且能将他们的喜爱转化成对学习的专注,却往往忽视了隐藏在喜欢背后的到底是思维上的发展还是感官上的刺激。学龄前儿童正处于具象思维阶段,对抽象事物很难接受,因此相对于其他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丰富、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更容易吸引他们的关注。但是,这些设备在给予孩子视觉刺激的同时,也将很多答案直接“丢给”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反思孩子智力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发展?长此以往,习惯了依赖多媒体设备的孩子会失去从探索未知、猜想、验证一系列过程中获得的乐趣。那么,这种牺牲又是否值得呢?
除此以外,还可以从教师发展和师生关系角度考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过分依赖也会导致自身教育能力的降低。教学活动的属性首先是社会活动,社会活动的重要特征就是人与人的互动。人生中心教育理论强调打造具备对话、互动、变化、发展元素的课堂,教师要与孩子不断互动,共同创造教育成果。而过多使用多媒体设备会使教师很难把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尺度,同时受到学龄前儿童操作能力的限制,很容易使和谐、温馨的师幼互动变为死板的“人机相面”,而教师成了旁观的技术操作员。这样一来,多媒体设备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室变成了放映厅,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的碰撞越来越少,创造的火花也会渐渐从这样的课堂中消失。我们认为,这是有悖于课堂教学活动基本原则的,更是信息技术在人生中心教育应用中需要高度警惕的。
篇6
一、以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不足
从1999年到2013年,我校的毕业生以五年制初专为主,五年制初专生普通存在的问题是学习能力较弱、专业理论学习兴趣不高、理论基础薄弱、问题意识不强、不善于思考和总结,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以单一撰写论文形式的毕业设计问题层出不穷,教师指导费时费力,不见成效。摒除学生自身的问题外,无疑以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也存在颇多不足。
(一)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学生的需求
以往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以撰写论文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唯一形式。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并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积淀为支撑,才能驾驭毕业论文的撰写。对于我校学生而言,专业理论学习的水平不一,能够胜任毕业论文撰写的学生毕竟不多。而问题意识不强、专业理论学习薄弱恰是我校大多数学生的命穴,以至于出现胡乱选题,东拼西凑,粘粘贴贴,拼凑毕业论文的现象。从2014年开始推行新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以来,10级初专和12级高专的毕业设计评审中不及格的同学共有72人,其中因为论文不合格共61人,占85%,而不及格同学的论文评审意见中,有70%的同学是因为复制比例超标。可见,毕业论文的撰写对我校大多数的学生而言还是有难度的挑战,并且因为单一的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学生们不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学业水平来选择适合并能展示自己的毕业设计方式。而如果仅以单一形式的毕业论文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显然有失偏颇,同时也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可否认撰写论文可以让学生通过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的素养,但鉴于闭门造车、粘贴拼凑是以往学生撰写论文的通病,如此势必会让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脱节,无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锻炼相融合。针对学生撰写论文的水平,以至于学校在毕业设计评审过程不断降低要求,而一味降低要求势必会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学生既没有达到真正通过毕业论文撰写提高其专业理论素养的目的,也因闭门造车导致其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在我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调研中,有部分园长也反馈我校毕业生专业技能优势突出但科研能力偏弱,这远不符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能力为重”的培养理念。显然,如何才能既保障学生毕业设计水平,又不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同类高职院校都面临的困惑。
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创新的举措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对教师应具有观摩、参与和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如何通过毕业设计这个环节将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结合学生毕业设计的现状和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文件对于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相关规定,本研究做了以下的尝试和创新。
(一)理念创新———从“理”到“实”,注重实践引领
课题组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同类院校毕业设计改革的经验等,将毕业论文改革的思路定位如下:在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实践的引领下进行毕业设计,摒弃“重理轻实”的传统导向。在学校课改中增加实践课时的有利前提下,鼓励学生在教育见实习及各种实践活动中观察———发现问题、思考———形成思路,在此基础上选择毕业设计的形式和主题。在最后一学期的教育见实习中,学生在幼儿园指导教师和专业课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进行科研的能力,以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形式创新———多元化的形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在全实践理念的引导下,针对我校学生专业水准不同层次的现状,为满足学生多元优势的呈现,课题组设计了多元的毕业设计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活动设计。幼儿园教师核心的专业能力即幼儿园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因此,课题组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应以活动设计为主,活动设计对学生而言更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并与之后的从教能力对接。活动设计包括主题教学活动设计、领域教学活动设计、家长开放日活动设计、区角游戏活动设计、户外活动设计、家园联系活动设计、幼小衔接活动设计以及节日活动设计等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中的一种形式进行毕业设计。在幼儿园的活动设计中,除了正规的格式要求外,还要求学生在活动设计中增加教学活动实录,以及插入能体现其活动过程的照片,既使活动设计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又避免学生抄袭。2.论文。延续之前的传统,论文成为毕业设计的形式之一,而不再是唯一的形式。学生根据专业的特点,以理论或实践中的问题为选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及数据分析、观察分析等,撰写毕业论文。3.能代表学生水平的作品。为提升学生的教科研素养和水平,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专业期刊或正式公开刊物上发表单篇字数达3000字以上的独撰专业论文,或者是为幼儿园提供有价值的且已被采纳的不低于3000字的调查报告或对策建议。以上两种形式皆可以作为毕业设计进行成绩认定,以此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总而言之,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素养较高的学生可选择论文或调查报告;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选择活动设计;专业水平突出的学生可选择发表作品或研究幼儿园问题的对策建议的形式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三、多元化的毕业设计在实施中的不足和应对策略
为了解新的毕业设计方案实施的情况,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在10级初专的学生毕业设计评审结束后对他们进行了网上调查。共有187名学生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皆为有效问卷。在问卷的梳理中发现新的毕业设计方案在实施中还有一些不足仍需完善。
(一)学生论文的不及格率高
在毕业设计评审中,10级共有421人参与评审,203人选择撰写论文,不及格36人,不及格率是18%;218人选择活动设计,6人不及格,不及格率是3%。也就是说42人第一次毕业设计评审不及格,其中36人是论文不合格,占87%。可见,学生撰写论文的达标率偏低,不及格率高。针对此,课题组在11级初专和12级高专毕业设计活动的组织中,强化了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选择方向的引导和论文指导过程的量化。毕业设计方向引导的具体做法表现为:在学生选题时,对于专业理论基础薄弱的学生,引导其选择活动设计,不是因为活动设计简单,而是因为活动设计有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为理论依托,结合自身多次的教育见实习的实践体会,再加上最后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设计和检验自己的活动设计。对于教师指导过程的量化主要是规定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论文过程不少于四次的指导反馈,学生的选题、提纲、初稿、定稿每个程序须得到教师指导反馈认可,方能进行和提交。通过教师的层层把关,以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水平,第一次评审不能通过者,还可参加二次评审、三次评审、甚至四次评审,直至学生的毕业论文达到学校的评审标准,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学生选择活动设计的形式单一
在对学生选择的活动设计类型的调研中,68%的学生选择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和其他类型活动只占32%。而实际的毕业设计评审中,学生主要是选择领域教学活动设计和主题教学活动设计,家园共育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区角游戏活动等没有学生选择。究其原因是教学活动较为常见和普遍,其他活动学生在实习中少有机会参与,导致学生不敢尝试。对此,课题组认为学校在和幼儿园针对学生的实习内容的沟通中,应强调学生实习内容的规定,让幼儿园能给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幼儿园活动组织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撰写,以及幼儿园的各项教研活动,既丰富了学生教育实习的经验,也能使学生各种专业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学生活动设计的撰写经验。
(三)学生认为活动设计格式较难
篇7
指导思想: 以《纲要》为指导方针,落实教育局和教研室工作精神,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以科研为先导,努力提高工作成效。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园质量。 (二)加大教研力度,全方位地开展教研活动。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促进保教质量提高。 (四)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 (五)做好保健工作,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六)家园联系,促进幼儿协调发展。 (七)幼小衔接,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八)充分发挥后勤作用,切实做好保教结合。 三、
具体工作要求: (一)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园质量。 学期之初,我们将由上至下制定各项计划,如:园务计划、教育教学计划、各班学期工作计划、周活动安排计划等,并在制定计划时注意计划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为确保这些计划的认真实施,我们将用常规活动检查表,记录教师一日活动的组织情况,并进行客观评价考核;用教育教学工作检查表,检查每位教师的备课笔记、教育笔记、班级工作计划、游戏记录等的记载的数量与质量;用卫生检查表定期不定期对全园进行卫生检查。期终,我们将在平时考核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教师自评、教研组互评、园长室综合评分,得出每个班级、每个教师的考核分,作为评选优秀班级和先进个人的客观依据。完善幼儿园的量化考核评估细则,评议工作在上学期改革的基础上再细化,将量化评估细则调整得更加便于操作,通过量化评估,真正达到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为目的。 (二)、加大教研力度,全方位地开展教研活动。 1、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教师中广泛地开展研讨活动,把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实效性。 2、继续把创造性游戏的研讨活动推向深入,在组织创游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评价来分析幼儿的游戏水平。在各年段开展观摩研讨活动,不断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3、加强对教师基本功的培养,在青年教师中开展说课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充分运用教育理论来剖析备课的思维过程,提高教师分析教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立足乡土文化,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开展《利用当地资源,开展健康教育》的市级课题研究,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幼儿健康教育,使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达到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 5、在课题组指导下,继续深入开展“指导图书阅读,发展幼儿能力”的研究,并有阶段性成果。 6、加强教研组活动质量的管理,争创市级优秀教研组。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促进保教质量提高。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创编各类型游戏,以激发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 2、 坚持在幼儿一日生活管理中体现健康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全园做到无责任事故,杜绝重大意外事故的发生。 3、环境创设要为教育教学服务。巩固区域活动成绩,继续提高区域活动水平。按照幼儿智力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投放游戏材料。提高教师区域游戏活动的指导能力。 4、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各种教育活动,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利用“妇女节”、“植树节”“六一”等节日开展活动,培养幼儿丰富的情感。 (四)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 1、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切实加强教师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广大教师敬业奉献的自豪感和敬业爱幼的责任感。 2、抓好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认真组织开展优秀课的评比、基本功比赛、自制教玩具比赛、听课笔记、备课笔记观摩评比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和岗位练兵,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提高各教师爱岗敬业的思想素质,增强工作责任感,做到关心和尊重每个幼儿,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4、协助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组织好保育员参加市的岗位培训考核。努力提高教职工的业务素质。 (五)做好保健工作,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1、保健工作的检查力度要加强,使保健制度的各项内容真正做到深入人心。自觉执行好各项制度。 2、重视提高保健人员的理论水平并能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制定保健计划。
3、 对身体发育出现异常的幼儿,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认真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4、 做好幼儿保健工作的宣传。
5、 坚持幼儿伙食“三方监督”工作,广泛听取意见,使幼儿营养膳食始终保持一类水平。
6、 加强春季幼儿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把幼儿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最低限度。
(六)家园联系,促进幼儿协调发展。
1、 巩固我园为做好家长服务工作所制定的若干项措施。根据家长的意见,结合园内条件,随时增加必要的服务项目。
2、 定期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请家长参加我园重大活动,征求家长对我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
3、 根据季节和节假日情况,向家长做好防病及安全问题的宣传教育。
4、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担负科研任务的班组,必须向家长宣传科研任务的意义和目的,以便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七)幼小衔接,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1、平时运用故事、主题活动、游戏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幼儿的思想教育,从中激发幼儿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为同伴服务的好思想。 2、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幼儿按时到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排队做到静、齐、快。做好值日生工作。诚实、不说谎话。同伴之间团结友爱。集体活动遵守秩序,不吵闹,认真参加活动。 3、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写、读姿势。上课时做到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老师及其他小朋友的讲述,养成要说话先举手的好习惯。要求幼儿发言时要讲完整话、普通话、响亮话。按时完成老师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如绘画、折纸、手工小制作等)爱护图书、学习用品。 4、大班下学期的睡眠时间、游戏时间逐步减少,作息时间逐步向小学部靠拢。通过参观小学,幼、小学部低年级老师互相听课、开座谈会等活动共同探讨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5、家园配合。定期召开大班幼儿的家长会。举办有关幼儿上小学前要做哪些准备的讲座。 (八)充分发挥后勤作用,切实做好保教结合。 1、在保教结合的原则基础上,强化教养员的保育意识。
2、保证园内环境清洁美观,随时清理垃圾堆物。
3、加强安全管理,完善防范措施。本着为幼儿的安全和身心发展负责的态度,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从园舍设备的使用与维修角度出发消除不安全隐患,完善安全制度。重点是全园卫生安全要求和食堂管理,其次,各班教师把安全工作纳入日事议程,利用有利时机加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四、月份安排: 二月份: 1、开学报名工作 2、制订各类计划 三月份: 1、青年教师环境制作评优
2、中班家长开放日活动 3、村校督导 4、青年教师语言活动评优 5、参观奶牛 四月份: 1、中班自主性游戏观摩
2、 青年教师外出借班上课
3、幼儿绘画比赛 4、组织幼儿春游 五月份: 1、大班幼小衔接 2、半日活动公开课
3、准备“六一”庆祝活动
4、小班家长开放日活动
5、参观西瓜种植基地
6、论文评优 六月份: 1、欢庆“六一”节,大班家园同乐活动
2、小班朗诵儿歌比赛
3、中大班故事大王比赛
4、写好幼儿发展情况汇报表
5、写好阶段课题总结及各类经验总结
篇8
一、班级工作管理方面。
本学期我班组成员能严格遵守园里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种计划与要求,以高度的责任心与职业道德,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认真学习园部工作计划,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认真参加园部组织的各项学习。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做到微笑服务、爱心服务、耐心服务,让家长、幼儿真正感受到教师的服务热情,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自主、开放、互动”的班级文化。班组成员能以主人翁的态度来面对班级的各项事务,团结、学习、互助、乐于奉献,彼此间经常沟通,有事大家商量,牢固树立幼儿第一的意识。从而促使班上工作正常、有序、较好地开展。在主题活动、六一儿童节活动中,我班老师能积极地出谋划策,共同地商讨,并积极投入节目的设计与排练中,充分表现出班组成员的团结协作与主人翁精神。我做为班主任,能以身作则,凡事想在前,做在前,努力协调与组织好各项工作,使得我们大班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作为一名年轻老师,在班级工作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特点,敢说、敢做,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在班级工作的实施上,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作为班主任的我,一方面承担着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各项工作中,我能主动与我班老师经常沟通,达成班级管理中的各项共识,认真听取两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吃苦在前,乐于奉献。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努力学习新纲要,增强专业意识、提高教学水平。
我班组成员能通过看书、参观、观摩、培训、专家讲座等形式加强学习,并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总结教育教学心得,认真学习新纲要,撰写论文和教育反思,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操作和总结相结合。
2、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能积极的准备好教学具,经常上网查资料、自制教学具,为的使教育效果更加明显。而孩子们对活动投入的极大的兴趣则使我们信心倍增。班级成员能够相互提醒、相互督促。
三、家长工作方面。
做好幼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积极取得家长对班级各项活动的支持与配合。如:在六一儿童节统一服装购买上,就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四、卫生保健工作方面。
1、本学期,我们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级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
2、做好生病幼儿的护理工作,坚决杜绝传染病流行,本学期,班级无一例传染病,班级幼儿的出勤率一直较高。无事故发生。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重点引导几个挑食、食欲差的幼儿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本学期,我们幼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较快。
五、不足及努力方向:
1、班级卫生工作还需进一步细致、到位。
篇9
湖北考生
在当今社会,分数功利化的现象日益严重。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极严,得不到满分便拳脚相加;而有的家长则“及格万岁”,认为只要及格便是好的。不管他人的看法如何,我认为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因为这均是将分数功利化的行为。
近年来,“虎妈狼爸”层出不穷,因其用严厉的教育方式将子女“打”进名校而出名,并赢得人们热捧。而我在这种大势下,只想问一句――这样做真的对么?先不论这种“高压”教育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会造成何种影响,从社会进程上看,现在早已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读书不好的学生岂能一棒子打死?
莫将分数功利化。分数虽重要,但也并不是唯一,其他方面的能力更为重要。十年前的神童退学事件留下的一地鸡毛仍历历在目。那个神童从小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换来了什么?换来的只是因生活无法自理而被大学退学的通知。这样的分数至上,这样的本末倒置,是不是可以停止了呢?
其实,不少家长都明白,一百分和九十八分并没有多大的差距。他们只是忍不下这攀比之心,更何况分数不是一切,你怎能肯定地说考满分的孩子一定比别的孩子优异呢?既然不能肯定,那为什么要将孩子们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多得一两分上呢?为何不将这时间花在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上?社会需要的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而是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达尔文小时候成绩并不出众,而且还喜欢在课余时间观察小动物,甚至昆虫。若将他放在现在,恐怕不少人都会认为他“不务正业”,但正是这“不务正业”才结束了“神学”几千年以来的统治,才有了我们的“进化论”。是的,我们无法否认我们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绝对不是只有学习!
内地首富马云也并不是名校毕业生,但这并不妨碍他在电子商务界呼风唤雨。由此可见,学习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
不错的,我们无法否认优异的成绩或多或少对孩子的未来有所裨益,但为了这个苍白的理由而牺牲孩子的童年,扼杀他们的梦想,未免太残忍了吧!
一百分也好,九十分也罢,甚至是刚及格也无妨。莫将分数功利化,因为分数不能代表一切。
满分分析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之风吹遍神州之时,高考命题者也在不断研究,如何继承好的作文题型,如何避免套作,如何避免猜题、押题,今年的作文题就凝聚了命题者的智慧。仔细研究2016年全国卷Ⅰ湖北满分作文,我们不难发现它的精妙。
审题准确,观点鲜明
一幅漫画的解读角度是多方面的:从漫画中家长、学校教育者的角度入手,可批判现行教育的弊端,如唯分数论、棍棒教育、粗暴教育、教育的功利性等;从漫画的引申义入手,可阐释社会评价人才标准的合理性;从漫画中孩子等受教育者的角度入手,可谈对人生的启示,如要制定合理目标、追求梦想、比较要合理、如何看待别人的评价等。以上都是非常好的作文立意。本文就扣住了“分数”这个关键要素,指出将分数功利化是错误的做法,无疑是非常准确的,可以说“击中了要害”!并且题目就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清清楚楚――“莫将分数功利化”。中心明确,观点清晰,表达简洁,能很快吸引阅卷老师眼球。
内容充实,思路清晰
漫画类作文要对漫画所揭示的普遍现象、突出问题阐发自己的观点、看法,在论证时应集中在漫画所揭示的现象或问题上,很多时候无法像传统作文那样用例子充实。但本文作者在表明观点后,用简洁的语言毫无痕迹地引用“狼爸虎妈”和“神童退学事件”;指出“社会需要的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而是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后,又引用达尔文、马云的例子以佐证,这些例子的运用紧扣作者的观点,丰富了文章内容,为文章增色不少。
本文的思路清晰自然,点、联、论一气呵成
第一段结合材料(漫画)明确地点出观点――莫将分数功利化。第二、三段联系社会现实,指出“分数功利化”弊端――造成高分低能;时代在变,“惟有读书高”一去不复返。由此论“当今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就顺理成章了,对达尔文、马云事例的解析进一步印证了作者观点。可以说论述步步为营,衔接顺畅,给人以行云流水般的感觉。
语言简洁,论证有力
文章的语言最能打动读者,议论文语言表达不准确或论证力度不够,在评分时很受影响。本文作者很好地处理了这一问题。首先,表达是简洁准确的,对漫画内容以几个字概括:拳脚相加、及格万岁。既扣住漫画内容又概括出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其次,举例点到即止,如“神童退学事件留下的一地鸡毛仍历历在目”和“内地首富马云也并不是名校毕业生”例,如此简洁的表达给人清新之感,毫无冗杂之态。最后,全文总共9次感叹、反问也为文章增强了论证力度。
写作借鉴
紧扣构图元素,多角度审题
漫画作文的审题应从构图元素上入手:单幅漫画,着重观察主体元素;多幅漫画,重点观察细节变化。同时,要从漫画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上作多维思考,从而达到多角度审题的目的。
关注时事,培养思辨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要广泛关注时事,对普遍而突出的社会现象、问题多做思考,辩证认识,只有充分准备,才能从容应考。
理清思路,清晰表达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层次是表现我们思维能力的一个维度,特别是议论文,尤其需要明确论证思路,展现自己的思维水平。同时要注意语言简洁有力,善用修辞,活用句式,对事例的处理要恰到好处。
篇10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认真学习和贯彻有关教育法规、政策,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教学研究工作,抓好常规管理,逐步提高我园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开展“面对现代家庭、我们如何做个好教师”的专题师德讨论,促进教师依法施教、以德治教,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自我进取的意识。培养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2、加强管理,严格执行中心校岗位工作细则,建立规范、科学、有序的工作秩序。
3、抓好《幼儿园教育纲要》的学习与贯彻落实,更新教师教育观念,鼓励教师不断创新,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
4、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加强安全工作、德育工作,家园结合,加强幼儿文明习惯及社会公德的培养,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5、加强教研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做好教研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加强园本课程的开发力度,抓好特色教育,开展特色活动,不断提高办园质量,提升教育形象。
6、进一步树立为家长、社会服务的意识,发挥成功经验,多形式开展家园活动,开发家长工作新渠道,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家园共育。
7、建立长效机制,做好安全、卫生保健工作,促进保教结合,切实保证师生健康。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加强教师培训。
1、加强师德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开展以“面对现代家庭、我们如何做个好教师”的专题师德讨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不断提升教师的个人涵养和心理素质,促进教师依法施教、以德治教,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自我进取的意识。
2、组织教师参加中心校组织的各项培训与学习,学习时事政治,各项教育方针、政策,学习“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精神,要求全体教职工在工作中树立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创优质服务。
3、深入学习《纲要》精神,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鼓励教职工参加高一层学历教育及各种继续教育,提高教职工学历层次。
4、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创设条件,有计划地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种交流、竞赛活动,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
5、组织教师开展技能竞赛,促进教师各项基本功、业务素质的提高。
(二)不断完善保育、教育工作
1、保育及卫生保健工作
(1)加强安全工作,教师定期检查活动室、寝室、盥洗室及户外活动场地内的各类设施,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加强对幼儿、教师的自我保护教育、安全教育,确保幼儿、教师、园财产的安全。
(2)对照“一类园评估标准”,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培养幼儿的饮食、睡眠、盥洗等良好卫生习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3)加强户外活动管理,针对本园户外活动场地、器械等情况调整幼儿户外活动方案并认真实施,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运动量达标。
(4)加强晨检力度,认真做好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体检工作,并及时将幼儿情况向家长反馈;切实做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工作。
(5)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如坐姿、书写姿势等;定期调换幼儿座位,保护幼儿视力;教育幼儿保护牙齿。
(6)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特别加强幼儿“文明礼貌”教育、卫生习惯教育。
2、教育工作
(1)继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抓好幼儿一日常规教学,有计划、有准备、有组织、有总结、有反馈地开展各项教学工作。
(2)丰富幼儿生活,多样化地开展幼儿活动,如家园同乐赛、六一艺术节活动等,提高幼儿园社会声誉。
(3)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幼儿发展五大领域的和谐发展。
(4)从区域设置、玩具的投放、更新、区域规则的制定以及教师的区域指导等方面加强区域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作用。
(5)通过现代化电教设备提高教育效果。
(6)根据幼儿实际,制定德育实施方案,家园配合,生动、长期地开展幼儿思想品德教育,养成幼儿良好的文明习惯及社会公德。如:爱护公物、保护公共环境卫生教育等。
(7)结合节日、幼儿园保教工作、社区活动出幼儿园专栏,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3、教研工作
(1)、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每周召开一次教研例会,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教研活动,做好教研记录。
(2)、抓住教学中带有普遍性和关键性的问题,组织教师深入研讨,集思广益,边研究,边学习。
(3)、推广、验证、改进已经取得的教研经验,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激发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幼儿学习的方法,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4)、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优势,开展电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5)组织教师撰写教研心得、教改论文,提高教师教研理论水平。
(三)家长工作
每班定期出刊家长园地,除了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计划和要求之外,还应根据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和家长的反响,及时调整家长园地的栏目,使家长园地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协助幼儿园工作,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同时教师要利用好家长早晚接送幼儿的机会做好日常性家园联系工作。
不断加强家园联系,做好生员动员工作。通过家长会、全面家访、家长开放日活动、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我园的办园宗旨及保教情况,了解私人办班的弊端,能够正确的选择幼儿园。
(四)幼小衔接工作
继续加强对幼儿学习兴趣和各项行为习惯以及握笔姿势的正确培养,特别是大班幼儿,要发动家长一起配合教育,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在大班末期将开展"我要上小学了"的主题活动。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1、进行招生报名工作。
2、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环境卫生、环境布置等。
3、安全工作排查。
4、制定各项计划。
三月份
1、开展“庆三八”活动。
2、各班开展“我爱妈妈”的主题活动。
3、加强春季消毒,防病工作,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4、开展教研活动。
四月份
1、教师园本培训活动。
2、各班开展春季主题活动。
3、六一系列活动的设计。
4、参加市区域活动方案评比。
五月份
1、进行节日教育并开展相关的庆祝活动。
2、贯彻《纲要》开展教研活动。
3、活动设计评比。
六月份
1、庆“六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