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系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00:2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动化系统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动化系统论文

篇1

35kV变电站无人值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就是通过智能电网的理念,对整个县级电网进行建模,得到安全可靠的设计方案,以保证电网稳定运行。35kV变电站无人值守自动化系统最重要的设备是集控站,其负责整个系统的监控管理、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等[4]。无人值守系统较常规系统相比增加了微机自动巡视和跟踪功能(见图1)。受控子站主要包括测控通讯模块、远动通信模块、微机五防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保护测控模块、视频监控模块等,由这些子站实现数据实时采集、通信、终端控制等功能。这些受控子站的分布模式主要有集中式、集中分布式、分散式3种[5]。本设计中采用的是许继集团CBZ8000自动化系统,包括站控层、通讯层、装置层3部分(见图2)。整个系统采用面向对象设计,系统结构简单,不设置总控单元,测控单元均为模块化结构并分散式安装。无人值守自动化控制系统,在遥测和遥信的基础上实现遥控和遥调功能。集控主站内的电气设备主要有:接地装置、35kV进线、断路器、无功补偿装置、电源、主变压器、10kV馈线等。

2后台监控系统设计

CBZ8000自动化系统支持WindowsXP操作系统,利用SQLServer2000构造数据库,基于VisualBasic语言编制程序。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模型,需要得到正确的网络拓扑连接,实现系统实时分析。上述算法即为网络拓扑连通性的验证,网络节点矩阵自动生成可以大大降低计算工作量。进入监控系统前要完成登陆,系统设计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用户组设置不同的权限,进入登陆系统后就可以查询各个子系统的状态,还可以查看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数据(见图3)。监控系统还可以查看变压器和进线的调度,如感性有功电度、感性无功电度、容性有功电度、容性无功电度等。变电站出现故障后,会弹出报警界面,同时记录下超限值和发生故障的时间,工作人员需要查看上边的提示,通过保护装置进行操作。本设计采用的终端设备是WYD—800系列RTU,由测控设备完成初始数据采集和预处理,经以太网由终端设备传输到集控站。较以往系统相比,本次设计中改进了微机五防操作系统,主机可以基于规则库中的数据对实际数据进行逻辑对比,并生成相应的操作程序。操作票专家系统设置了5种开票方式:图形开票、专家库开票、调用典型票、手工开票、历史操作票。

3遥视系统设计及测试

现有变电站一般都具有四遥系统,本设计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遥视系统,即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此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监控35kV变电站变压器和主要设备情况;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控并实现消防系统报警;对门禁情况进行中心控制;辅助电力生产减少工作量。变电站遥视系统设备主要有:可控摄像机、烟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电源、计算机、交换机、服务器等(见图4)[6]。中心监控服务器是本系统的核心,承担着工作人员与前端设备联络的任务,其可以实现服务器模块管理、监控系统设置、身份认证、权限管理、视频设备管理、镜头分组、报警和联动、中心录像、数据检索、电子地图等功能。遥视系统应用时,工作人员可以在集控站对变电站受控设备进行远程巡视,实现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自动控制功能,并结合视频监控系统和图像监视系统提供的数据,远程控制现场球形摄像机(见表1)。

4结语

篇2

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是一项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多专业配合,多部门协作,多环节配套的复杂系统工程,系统建设发展到目前阶段,研究探讨对系统的协调组织、加强管理和科学决策,是十分必要的。

加强对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管理的目的在于开发应用,离开推进应用水平的提高,就脱离了实际。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一是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争取条件采用先进技术;二是要充分掌握系统的综合性、系统性、统一性,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是要从现实出发,循序渐进。如何提高应用水平,需要深入考察与自动化系统相关的诸多方面的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本文试从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阐述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推进自动化,必须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多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系统的主要矛盾不是硬件设备的缺乏,而是硬件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取得共识是系统建设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它使我们的观察视野从计算机系统扩大到整个档案信息管理。这一认识上的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自动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二、自动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

根据系统论思想和集成化要求,档案信息自动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部分节点甚至一个重要节点的障碍,都可能造成系统的梗阻。当然,要求每个节点的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不可能“齐步走”。鼓励和支持先进单位提高水平,在一些单位进行较高水平的试点,以取得值得推广的经验,对整个系统是有利的,但其基本出发点应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只有少数先进的节点不可能组成先进的系统。

三、有重点地抓好数据库建设

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完成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设。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系统是国家档案信息工程的核心和基础,是工程的主体。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循序渐进过程。经过试点,数据库经验中最主要的有: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坚持计算机技术人员同档案业务人员协同配合;面向应用,建立“活库”,以利用频率和使用效率考核数据库的“活性”;突出重点,由单一库向系统库发展等。当前若能把综合数据库的完善提高和各单位档案目录库建立起来,通过网络联接形成开放的分步式数据库群,将使自动化系统效率大大提高一步。

四、慎重选定技术路线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当代技术革命的主要特征。目前,对我国档案信息自动化工程影响最大的技术是微机工作站、服务器性能的提高,网络技术的成熟及数据库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局域网、广域网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开通。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选择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路线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推行适应的先进技术,使经济效益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性相统一,技术路线的选择要符合我们的实际。档案部门对先进技术的潜在需求很大,但现实的需求又往往跟不上,宏观监测需要的信息量和使用频率同微观经济需求有很大差别,因此不断发生买了设备不能充分利用,建了网络而传输量很少的情况。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现状,充分考虑先进技术的发展,再进行每一项具体的决策。

五、实事求是地改进管理体制

集中统一是管理任何社会化大生产所必需的方式,信息自动化这一高新技术系统也不例外。人机结合是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针,其含义为档案业务人员直接使用微机开展工作,这亦是研究自动化系统管理时必须考虑的原则之一。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要能使高度集中管理和方便使用相结合。目前我国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同时存在集中统一管理不力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主要方面是集中统一管理不力,这同我国档案工作是在各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和系统建设从“微机起步”有关。应下决心解决分散现象,从管理制度上保证业务技术规范、标准,硬软件的选用,上下各个层次和各专业办公自动化等都应纳入统一的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管理之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不能各行其是自建系统,造成信息分割和资源浪费。也要下决心解决方便使用的问题,如长期将档案部门的“硬任务”集中于一个部门,在档案部门这一信息系统之内再组建一个“档案信息系统”,就很难提高档案工作整体水平。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下的分散式系统,是较理想的模式,但这种高技术结构,必须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不具备这些条件,从集中向分散过渡,反倒有可能退回到分散式。

六、充分发挥系统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档案自动化系统建设是档案部门投资最大的项目,在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方面,较好的做法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实行中央拨款、地方拨款、单位自筹和争取外援相结合,资金使用上做到按项目管理,进行项目论证并跟踪考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没有在国家和地方财政长期建设发展计划中立项,档案信息自动化项目资金大多通过领导特批解决,为此耗费了各级档案部门领导很大精力。“九五”建设规划被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作为国家经济信息化优先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定名为“金信工程”,为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打下了良好基础,但要落到实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各地也应及早积极争取。存在的问题之二是在资金管理上不够科学合理,有分散和浪费现象。如有的项目因各种原因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这都有待于今后注意改进。

七、重视人才管理

推进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关键是人才。加强培养教育,造就一大批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已被广泛关注。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骨干力量是计算机技术队伍,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当前有些单位的队伍不稳,有人才流失现象。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是一个重要课题,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育其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有计划组织进修,掌握信息技术的新知识;在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上给予关心和照顾,解除其后顾之忧;研究专门人才成长和流动的规律,以形成最佳人才结构等方面都需要给予重视。在管理上,还需要研究如何增强计算机机构和人员的活力,例如

引入竞争机制,对某些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在保证完成档案建设的前提下,开展对社会有偿服务等等。

篇3

在水力发电系统中,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

1,控制、维护、管理三个技术领域发展极不平衡。

控制领域的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发展相对最早,但是现有的管理自动化系统大多只处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物料管理等,很少涉及技术管理。维护领域的自动化与信息化发展时间最晚,目前只停留在计划维修和事后维修阶段,也即只处于手工化阶段。只是在9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才开始研究状态维修、预知维修、远程维修等技术,而在我国,则仅处于开始阶段。

2,控制、维护、管理三个技术领域互相分离。

即组织结构上三者属三个不同的部门,信息互不交流或很少交流,决策互不联系。实际上,各个领域的决策均有赖于其他两个领域的状况及信息。显然,三个领域相互分离是不合理的。

3,环境问题。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付出代价,同样水电工程也是如此,因此一些水力工程导致的环境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1)自然环境方面,工程兴建,对水文条件的改变,对水域床底形态的冲淤变化,对水质、小气候、地震、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对动植物、对水域中细菌藻类、对鱼类及其水生物的影响,对景观和上、中、下游及河口的影响等。

(2)社会环境方面,工程兴建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人群的健康和文物古迹的影响以及因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等产生的环境效益等。

二,解决水力发电自动化系统问题的一些建议

水力发电过程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正沿着为解决上述几个问题的方向发展,即一方面将控制、维护、管理三个领域提高到同一个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水平;另一方面将三者集成为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即智能控制-维护-管理集成系统。最后还要关注环境问题使得水力工程系统得到综合的最优利用:

1,集成化

集成化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功能集成即把控制、维护、管理三个功能集成为一个整体。今后,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还可能把更多的功能集成起来。

目标集成即把性能、可靠性、效益等子目标集成为统一的目标,使企业整体最优、整体效益最大。

信息集成即把整个企业的各种信息有机地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自然,在一个信息集成系统中,必须保证信息的统一性、协同性、互操作性,妥善解决信息的矛盾与冲突。

系统集成即从硬件角度而言,系统能根据本身需要,集各家之所长,采用不同供货商的产品,自然,这里要解决不同设备的互操作性问题;从软件角度而言,采用用户友好的基于图形的可视化组态软件构筑系统,既可用于仿真,亦可用于实时应用软件。

2,智能化

为使系统达到上述的目标,必须提高整个系统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智能度,即要实现检测智能化、操作智能化、决策智能化。所谓智能化,即整个系统、各个领域(控制、维护、管理)、与生产过程直接相连的检测装置、执行装置等,均具有目标分析、状态及故障分析、行为及态势分析、决策分析的能力。

3,分布化

在一个庞大的集成系统中,部署分布必须合理,包括任务分布化、智能分布化。集成与分布相结合才能使各个部分尽职尽责、保质保量、安全可靠,整个系统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运行有序,从而使整个系统在整体上获得最优的性能(质量)、可靠性(可利用率)和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开放性

开放性包括如下几重含义:一个系统能博采众长,即选用不同供货单位且性能/价格比最合理的设备;根据发展的需要,在硬件上可以增加新的设备或子系统,在软件上可以增设新的功能,而且后者能与原来的系统构成完整的整体。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利用率,延长了使用周期或寿命。

5,促进水力发电系统的优化调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力发电自动化系统要结合发电、防洪、灌溉、航运、渔业等的优化调度,以达到综合效益最优。关键是为了使水力发电自动控制适应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例如可以进行:

(1)鱼道设置、大坝对上、下游生物的影响、景观设计等

(2)自动化系统设计从基于DDC的现场自动控制发展到基于数据库的管理中心集散控制,并结合发电、防洪、灌溉、航运、渔业等的优化调度,以达到综合效益最优。

因此结合具体水利工程进行探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有利于我国水力发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更有利于我国水利工程与环境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因此,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必须全面了解其对环境影响的各个方面和影响的大小,以便有针对性的对系统进行设计修改并且对环境面临的问题提出防治的措施。

三,结束语

篇4

关键词:SCADA通信站环境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一、通信站环境监控系统工程

通信站环境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机房环境及动力设备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两部分。电力通信网目前通信站一般都位于变电所内,除了地调中心通信机房有人值班外,其他通信站均为无人值守通信站。实施这些通信站的通信电源乃至整个机房环境监控是很有必要的。

1.1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测量范围

1.1.1机房温/湿度。

1.1.2智能动力设备(配电屏、整流设备、蓄电池组)要求采集如下信息:①交流配电:三相交流输入电压、故障告警;交流输入故障(过压、欠压、缺相)。②直流配电:直流母线总电压;直流输出过压/欠压;压限告警。③整流单元:输出总电压、总电流;整流模块故障总告警。④蓄电池组:电池组总电压。⑤载波设备总告警。⑥通信机房消防报警由变电站统一考虑。

1.1.3无通信机房的110kV变电站,动力监测基本要求:①交流配电:三相交流输入电压、故障告警;交流输入故障(过压、欠压、缺相)。②直流配电:直流母线总电压;直流输出过压/欠压;压限告警。③整流单元:输出总电压、总电流;整流模块故障总告警。④蓄电池组:电池组总电压。⑤载波设备总告警。

1.2变电站端监测显示要求上述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测信号(遥信、遥测和开关量等)在变电站要求画面显示,告警画面变色闪动、声音告警。声音告警确认后可人工屏蔽。

1.3地调端监测显示要求各供电局所辖的变电站的无人值班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测信号要求送到本局调度自动化系统,开通供电局地调端通信中心机房登录Web服务器的权限,以浏览方式监视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状态,其画面要求具备声、光告警。

1.4省网通信调度监测显示要求220kV及以上变电站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测信号要求送到中调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调度员通过登录中调DMIS的Web服务器,浏览各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状态和告警信息。

1.5通信机房闭路监视要求在通信机房安装摄像头,实现对整个机房的闭路监视。并将监视信号接入变电站闭路监视系统。同时可对异常/事故前状态及异常/事故时的状态进行录像。并将监视信号接入地调监控中心监视系统,由地调监控中心监视。

二、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实施

该系统按功能共分三个子系统:前端信号采集系统、监控子站和监控服务器系统。

2.1前端信号采集系统前端信号采集系统系统主要硬件是红外一体化摄像机、温湿度传感器、交流电压变送器、直流电压变送器组成。

2.2监控子站在通信机房的19”机柜里安装一台硬盘录像机,用于把通信机房内摄像头的模拟信号处理为数字信号通过网络传输,经过协议转换器,转换成E1信号接口,通过河池通信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

2.3监控服务器系统(通过SCADA系统完成)。

2.3.1主站端硬件系统:利用调度中心现有的SCADA数据库服务器、音箱、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2.3.2主站端软件系统:利用调度中心现有监控软件、数据库软件、操作系统软件、杀毒软件。界面的开发任务由SCADA系统厂家完成。

三、设备主要功能和技术参数

3.1主站端

3.1.1主站端硬件系统:利用调度中心现有的数据库服务器、音箱、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3.1.2主站端软件系统:利用调度中心现有监控软件、数据库软件、操作系统软件、杀毒软件。界面的开发任务由SCADA系统厂家完成。

3.1.3主站端功能介绍:①以形象直观的图形界面方式实时显示本LSC所辖范围内各基站监控对象的分布状况、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②提供整个监控系统网络构成模拟浏览图,能够快速进入所选择的基站,浏览基站监控信息。③监控系统数据信息的显示可按端局和按设备类别支持多种列表显示方式。④自诊断功能,对监控系统本身设备的故障及时监测并能发出告警。⑤信息打印功能具有:a出现告警立即打印;b根据管理需要定时打印;c屏幕拷贝打印。⑥实时接收各通站动力设备和机房环境的告警信息,具有以下告警功能:a分级告警功能显示;b紧急告警;c重要告警;d一般告警;e告警提示;f告警确认;g告警分类显示;h告警查询。⑦具有统计功能,能生成以下各种统计报表及曲线a日、月、年告警统计表;b日、月、年监测数据统计报表;c每天的设备运行参数或曲线;d监控中心中的告警数据、操作数据和监测数据等能保存一年以上。⑧安全管理功能:a用户和用户组管理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增加、删除、查询和修改等,此功能只能由授权的用户实施。b用户的权限配置和管理功能,对用户的权限级别可以进行配置。c系统操作权限的划分和配置功能。当操作人员取得相应权限时,可进行相应操作。对用户实施的操作进行鉴权的功能,保证具有权限的用户才能实施相应的操作。同时系统应有设备操作记录,设备操作记录包括操作人员工号、作设备名称、操作内容、操作时间等。⑨相关的控制机制,对于监控对象的接入以及监控设备的接入进行安全管理。⑩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报表管理功能:a用户利用监控系统提供的工具软件,生成并打印出各种统计资料、交接班日志、派修工单、机历卡及曲线图等。b提供历史告警纪录日、月、年及自定义时段的报表和相关统计报表。c提供按照告警级别、告警类型、设备类型等条件统计的历史告警次数或告警历时统计报表。d提供任意遥测量或遥测量组合自定义时段的历史数据曲线分析数据。e提供运行状态量曲线分析数据。f提供系统操作纪录输出报表。g提供登退录系统输出报表。h提供系统交接班日志管理输出报表;i提供自定义打印输出报表功能。显示功能:系统可实时显示和刷新监控范围内所有局站、设备以及全部监控点的运行参数、所处状态、配置属性。

提供可在线定制的组态页面显示综合性的局站或设备群组的监控信息。同时提供详细资料页面显示任意设备的监控信息。

对监控对象进行分层次、分类型的显示与管理。监控对象状态(告警、故障权限等)显示醒目清晰,可在指定的现场运行流程图上通过逐层扩展,最后将故障定位在监控对象上。

界面能够按照需要及时详细的提示和统计系统发生的任何告警和事件。

3.2分站端

3.2.1分站端硬件系统:监控主机、温湿度传感器、直流电压变送器、交流电压变送器。

3.2.2分站端功能介绍:①周期性地采集各监控模块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发送。②随时接收并快速响应来自监控主站的数据查询和控制命令,并将控制命令下发给监控模块。③收集故障告警信息,告警优先主动上报。④能进行基本的数据处理、存储,具备接入计算机进行现场维护操作的功能。⑤具有保存告警信息及监测数据的统计值至少2天的能力。⑥具有本地控制优先的功能,可屏蔽监控中心发出的遥控命令并以适当方式通知监控中心此时所处的控制状态。⑦具有告警过滤和屏蔽功能。

篇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在微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远动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为使变电站二次设备更合理、有效地运行而提出的一种变电站自动化模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除了实现对现场的监测、控制和保护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实现当地和远方对现场的监控、调节和保护。

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测控系统的功能要求

(一)遥信功能。遥信功能通常用于测量下列信号开关的位置信号、变压器内部故障综合信号保护装置的动作信号、通信设备运行状况信号、调压变压器抽头位置信号、自动调节装置的运行状态信号和其它可提供继电器方式输出的信号事故总信号及装置主电源停电信号等。

()j噩测功能。遥测功能常用于变压器的有功和无功采集、线路的有功功率采集、母线电压和线路电流采集、温度、压力、流量流速等采集、周波频率采集、主变油温采集和其它模拟信号采集。

(三)遥控功能。遥控功能常用于断路器的合、分和电容器、电抗器的投切以及其它可以采用继电器控制的功能。

(四)遥调功能。遥调常用于有载调压变压器抽头的升、降调节和其它可采用一组继电器控制的、具有分级升降功能的场合。

三、测控系统硬件设计研究

针对测控单元存在的不足之处.考虑到高压、超高压变电站的自动化特点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对测控单元的要求,结合电子元器件发展、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其它新技术的出现,提出了新型线路测控单元的模块化硬件设计方案。

线路单元测控装置的硬件构成主要包括80C196KC基本处理模块、电流型互感器模块、滤波放大电路、多路模拟开关、A/D转换电路、频率检测电路、遥信输入光祸隔离电路、遥脉输入光藕隔离电路、控制输出继电器、双CAN总线通信模块、串行通信模块。

(一)80C196K0

80C196KC是Intel公司16位单片机系列的第三代产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16位单片机,具有以下特点:

1废除了CPU的累加器(ACC)与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的传统结构,采用了寄存器阵列/算术逻辑部件(RALU)。OOH-1FFH单元包含寄存器阵列、专用寄存器和256字节的附加RAM。OOH—017H是专用寄存器区。018H—OFFH是寄存器阵列.可由RALU直接访问。IOOH—1FFH是附加的256字节RAM.这些RAM通过“垂直寄存器窗”结构,也可以作为寄存器由RALU直接访问,因而给程序设计带来很大方便。

2特殊功能寄存器直接控制I/O口,实现了I/O口的高速输入与高速输出。四个高速输入口最小能记录分辨间隔为1微秒的外部事件发生时间(时钟频率为16MHZ);六个高速输出口,可在预定的时间内触发外部电路。

3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及四个软件定时器可以很方便地为众多的外部或内部事件提供定时与计数功能。所谓软件定时器就是对HSO编程,可以按预定的时间产生中断。

4具有高速运算处理器。80C196KC可以采用16EiZ的晶振.其运行速度比12MHz的90c196KB快33%,比12MHZ的8096BH快1倍。

53路D/A转换采用脉冲宽度调制输出(PWM),调制精度为8位,输出波形为占空比可变的方波,方波可经积分后变成直流电平.其电平随占空比变化有256级输出。

6有16位WATCHDOG监视定时器,用于监视软件运行是否发生故障,当系统由于干扰或其它扰动导致软件运行紊乱时,它能够使系统自动复位。

7有高速数据交换能力。支持DMA(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数据交换和PTS方式数据交换。

(二)测控单元的组成

80C196KC基本处理模块主要由80C196KCl6位中央处理器、128Kbyte程序存储器EPROM,64Kbyte数据存储器RAM,16Kbyte的存储器EEPROM及译码电路组成;电流型互感器模块完成将100V,5A的电压电流信号转化为+2.5mA的弱电信号,经过信号变换.放大滤波变成标准信号送入多路模拟开关,在CPU的控制下依次A/D转抉,将现场输入的模拟量转变成数字量,供CPU处理。频率检测模块对输入的交流正弦信号进行整形变成主波信号,输入CPU的高速输入口,通过测量跳变的周期测量频率及进行频率跟踪。遥信、遥脉输入光藕隔离电路完成信号变换及隔离功能,支持220V/110V/24V直流电压信号输入。键盘显示模块提供人机交互功能.采用薄膜键盘和带背光的128*64的点阵式液晶.屏幕一屏可显示16×8个英文字母或8×4个汉字。

篇6

1.开发周期长、成本高

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更为复杂,要求专业化,并对系统的应用要求各业务单位是多种多样的,加上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是市场化程度低,可直接应用于企事业的软件缺陷,因此当系统的发展,可能可以从其他系统借力不大,需要新的发展,和一个时间周期长于正常发展,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单位管理标准违规行为,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发展,遇到困难和阻力较大,需要重复的设计结构,造成人力和财务资源的巨大浪费。

2.系统通用性兼容性差

该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和维护在应用过程中,由于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导致文件不规范,通用性差的系统。体系文件同步系统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它是在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管理的人员,是后续工作载体。如果文档缺乏或不详细,将在项目管理实施的维护和管理对后期的使用上带来严重后果。

二、提高计算机系统信息管理的方法

办公自动化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一些技术来操作的,因此办公质量覆盖整个企事业单位办公的工作过程,涉及各部门的人员,管理,物流管理,包括文件管理,信息收集和分发,文件管理,监督和管理等,因此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质量将对这些链接的重要影响。

1.采用科学化和工程化的方式进行系统开发

发展的科学和工程为导向的系统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式,按照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工程需要,通常需要按以下阶段:系统的软件工作流程设计;是否实施研究技术具有可行性;分析系统的用户需求;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要点,编程和调试的具体细节的详细设计;根据设计要实现的目标,维护更新必要的验收评价。为了确保系统设计的质量和发展和概要设计阶段的分析,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因为这个阶段包括许多决定性的工作要做。因此,时代的发展必须根据实际需求和计算机的技术手段做深入调查安排,完成系统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系统目标。使用标准化程度高的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可以保证降低错误率,提高开发效率,提高软件可移植性。

2.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参与有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人员,能够充分地实现办公自动化办公,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提高办公效率,让他们意识到需要对发展负责,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系统的开发和建设。作为领导者,需要从大局出发,了解系统的战略目标和信息需求,确定直接参与系统目标,有效地组织人民,金钱和物质的供应,确保良好的协调工作。最后,由于各级管理者主要是制度建设,他们更了解系统的应用程序和业务需求,知道如何设计可以使开发的系统易于操作,所以无论是质量标准需要评估他们的最终审批系统。

3.充分利用发挥内网微博的实时即用性

可应用于微博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微博的实时播放功能的使用,最新的进展可以实时各部门;行政部门的最新通知实时;后勤部通过微博功能预警信息为第一次或讨论的话题。每一个员工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与公司相关的信息,信息共享,研究和讨论互动的工作,以充分发挥微博功能,促进单位同事相互理解,提高团队合作,相互作用的影响。

4.培养专业计算机技术队伍,提高管理水平

在开发系统主要由人事单位使用,所以应用效果是由管理单位的限制,整体水平影响很大,因此,使用单位需要设定一个合理的机制,健全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分工,使管理工作程序,服务更标准化,以提高管理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

三、结语

篇7

电网调度自动化,简单来说,就是运用现代自动化技术,对电网进行调度和管理。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常关键的内容。在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对电网调度进行了相应的等级划分,由低到高依次为县级电网调度、地区电网调度、省级电网调度、大区电网调度以及国家电网调度。以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为例,其基本结构如下: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其与服务器、工作站、显示器、变电站终端设备等在计算机系统的连接下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构成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电网调度自动化所涉及的方面是非常广泛的,不仅需要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还需要对电网运行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有效评估,更需要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负荷能力进行预测,而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不同等级的电网调度对于计算机系统的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级别相对较低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选择PC机作为服务器或者工作站;而对于级别相对较高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由于电网容量更大,结构更加复杂,对于计算机系统的需求也较高,需要选择更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更加可靠的软件支撑。

2.智能电网技术

智能电网的基本网络结构如下:智能电网技术可以说是计算机技术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有效结合的最佳范例,其中涵盖着相当多的技术,不仅电网的调度需要依靠智能电网技术对全局进行控制,而且智能电网技术同时也覆盖了发电、输变电、配电、调度等环节,计算机技术也随之深入到了电网运行的各个环节。在智能电网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柔流输电等方面,而正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才使得智能电网技术变得突飞猛进。从目前来看,我国构建智能电网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进行电网的建设。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首先是通信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智能电网可以更好的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和保护,需要电网建设人员的重视。在智能电网中应用通信系统,可以对电网的功能进行扩展,提升电网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通信系统,对智能电网服务系统进行访问,对电力相关的问题进行实时在线咨询,实行用户与供电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其次是信息管理系统,其同样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构建起来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对信息的采集、处理、集成和显示,保障信息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可以实现对各种信息的记录、归类、总结,方便人们进行查询;信息的集成可以有效提高智能电网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显示可以为用户提供了解电网运行情况的平台;对于信息安全的保障则能够避免用户信息的泄露,使得用户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然后是网络拓扑,未来智能电网的结构必然是向着稳定性强、灵活性高的方向发展,而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使得发电区域和用电区域相距甚远,电力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损耗。对此,我国在电力网络中加强了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通过直流联网工程等项目,对电网结构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从而有效确保了电网的经济高效运行。

3.变电站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以及相关输配电线路的主要功能是方便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的相互沟通和联系。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前,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通常都是由人工方式进行,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建设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融合计算机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反馈效率,加强对于变电站的监控和管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如下图所示: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变电站逐渐实现了自动化运行和管理,二次设备也开始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深入,还将实现变电站的网络化和集成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出现,一方面,可以有效简化变电站的操作流程,实现无人值守,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有效实现,必须得到电力技术人员的充分重视。

4.结语

篇8

关键字:归档,恢复,带库,存储池,策略域,层次存储管理

1.引言:

带库是理论上的无限量存储,适用于大容量视频数据的存储,在视音频服务器基础之上增加带库存储是一种更加高效安全的方式。

2.系统优势分析:

2.1可靠性:视频节目以数字的形式存储,不会象传统的录象带存储方式那样因为天长日久而有损失或失真;同时采用的多级故障自恢复技术,可以保证任一个服务器坏了,均可以用其余的视音频服务器把丢失的数据毫无损失的恢复出来,保证安全播出。

2.2效率:带库读出的数据通过SCSI通道进入带库管理系统,并行地按20MB/S存入缓冲区,然后通过DataMover把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的16OMb/S,再通过数据分配器,分别到100Mb/S自适应网络通道上进入视音频服务器。此种方式的速度是普通方式的3-20倍,若用12Mb/S播出方式,可达3-10倍的素材归档和恢复速度。

2.3跨平台:HDTV,SDI的MPEG-2的压缩数据流或DVB、ATSC的数据流均可按规定的格式正确地解读,装载到视音频服务器上用于播出。带库仅仅是存储数据,从带库至视频服务器的数据流通道并不改造数据。在我们早期准备的过程中发现不管是普通的VCD文件还是DVD文件,异或是MPG格式,均可正常播放,但是在传送的过程中,不可以对视频文件进行压缩,否则文件会丢失或由于另一种策略导致文件增大许多,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4管理策略:多种管理策略以保证存储的安全与有效,比如层次存储管理是把归档池,备份池,空间管理池,磁盘池按一定的层次进行存储,如果某个存储池空间不够,那么文件将直接存储到它的下一个层次存储池,这样就避免当某个存储池由于空间不足而造成的文件丢失或损坏。策略域管理,它定义归档/备份文件的保存时间,当再次归档/备份时是否将原来的文件覆盖,存储的目的地是哪一个存储池,存储过程中文件可否更改,归档/备份文件与哪种管理类相联系,当存储池中所存储的文件占用已达到总容量的多少才将文件转移到带库中。这些都是策略域规定好的,并不需要人手动执行,非常高效方便。

2.5网络化播出: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络的优势,通过网络把素材完全共享,让一个客户端上载的素材供多个用户使用,这样的系统也会易于扩充。在网络上传输速度每秒可达1.5MB,感觉就象使用本地机器一样。通过网络存储管理服务,提供自动的,中心预定的,策略管理的备份,归档及空间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人员效率,减少人力物力,保证节目的播出效果,还可对节目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

3.系统实现方案:

此套系统是在视音频服务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带库服务器,还有相关的数据库服务器。

3.1软件平台:服务器端是:WindowsNTServer4.0,SybaseSystem11,TivoliStorageManager。工作站端是:WindowsNTWorkstation,SybaseSystem11,VisualC++6.0,Delphi4.0,Infopower4.0。

3.2硬件平台框架图:

3.2.1主备服务器

它是网络中心数据库。由众多的数据模型组成。为了保证高可靠性,采用了双机热备份方式。主备机运行时互相实时检测。任何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完成自动检测,自动切换,再线修复。

3.2.2主备播出机

为了保证高可靠性,每个播出频道均采用主备播出机同步播出控制。主备播出机在未进行播出前,它与服务器网络相连,可以服务器中调出播出表单,也可在播出机上现做播出单,一旦主备播出机开播,播出站自动与网络断开,网络中的任何异常均不会影响播出控制的正常进行。

3.3.3.准备站

可有多台准备站。它主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视音频服务器和档案库中的素材是大量的。可达几万或十几万条索引素材库管理维护,如何维护管理,方便使用极为重要。准备站中有专门的素材库管理,提供了素材的编辑、检索、预览等功能,更好的管理资产,最大限度的发挥投资效益。或把带库中的素材根据播出需求上载到视音频服务器中,用于准备播出。

4.软件包功能模块举例:数据上载软件包(VTR驱动、素材信息入库)

5.软件界面介绍:界面一,素材之间进行交换,使用两个视音频服务器可以减少素材的多次上载,提高空间利用率。界面二,素材归档,把目前不需要的视频素材传送到带库中,等到将来需要的时候再重新上载。归档过程如下,文档管理系统接受自动播出系统的归档命令后,首先在视频服务器中查找要归档的文件,并作好归档准备;向数字中心存储带库查询空间,并检索是否有重复的归档文件;建立读写DMA处理;归档处理。完毕后,向自动播出控制系统返回应答信号。界面三是素材恢复,把在带库中存在而视频服务器上目前没有的素材送回视音频服务器恢复数据过程与归档动作序列是类似的,区别在于数据的方向是从数据中心存储带库进入文档管理系统缓冲区,再从该缓冲区进入视音频服务器。事实上,归档与恢复过程可并行同时进行。

你的位置:首页>>计算机论文>>计算机通信论文>>新闻正文

中小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请记住中国最大的免费论文站论文168域名:

align=center>素材间交流界面

素材归档界面

素材恢复界面

6.结束语:为了提高播出效率,自动化控制,网络化播出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它不仅在可靠性上,而且在中心控制、数据共享、多频道播出、使用便捷等众多方面均比单机自动播出控制具有绝对优势。网络化自动播出控制系统,它可同时兼容模拟和数字的播控系统。国内北京有线电视台已经采用它,在国外大中电视台已得到广泛应用,也必将在国内逐步普及。

参考书目:

[1]刘松海著《VisualC++编程指南》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社1998.10

[2]IBMCorp著《TivoliStorageManagerOnlineInformation》IBMCorp2000.7

[3]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有线电视数字技术教程》有线电视技术杂志社2000.6

[4]夏云著《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科学出版社1998.11

[5]MarcoCantu著王辉译《Delphi高级开发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8

[6]Microsoft著希望图书创作室译《MicrosoftSQLServer6.5程序员指南》科学出版社1997.10

[7]微软公司著希望图书创作室译《MicrosoftWindowsNT4.0核心技术》宇航出版社1998.1

[8]董隽著《Delphi4使用与开发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11

篇9

我们通过对2003年的第四次中国物流市场的供需状况调查进行分析,调查出来的结果显示出我国的物流行业运转情况并不是很好。2.1企业的库存期过长、周转时间太慢通过该项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有百分之八十的企业原材料库存时间在一周到三个月期间,百分之八十四的生产企业产品库存都在三个月以下,百分之七十的商品企业销售库存在一个月以下,这就表明我国的企业产品库存时间太长,周转时间太慢,主要还是物流情况差劲导致的,在此我们也能看出我国的物流情况急需得到相应改善,从而改变现在这种状况。2.2人们对物流的满意度较低生产企业里面的3PL相比较自理物流来看,在满意度方面差别很大,对于自理物流的评价主要是不完全满意,对第三方的物流评价就不是这么固定了,分布相对分散,满意、不完全满意和不满意都有一部分。而在商业企业中,对物流不完全满意的比例是最大的,这就表明第三方的物流服务是好于自理物流的。再从不满意的原因分析,企业内部对于物流服务的关心侧重在于物流信息的操作质量以及运作能力,对运作成有不满意的评价也占一小部分,这就说明我国的物流系统还是不够完善,物流行业的成本需要进一步降低。通过上述现状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现如今的物流运作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说我们应该加大对物流系统的优化工作,提高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已经在物品运输上的成本的降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物流行业继续发展下去,才能让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凸显。

2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自动化物流系统设计

2.1企业内部的生产物流系统

当企业内部开始安排并且计划着在生产领域实行物流系统并且提出运行的总体方案时,应该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以及生产出的产品的需求多设计出几套不同的物流方案,然后对这些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不论是对哪一套方案进行分析,都需要在企业内部的产品生产系统中采集需要的样品进行分析。此外,我们可以在这一流程里面融入计算机仿真技术,这样就能够对多套方案进行实际情况下的运作模拟操作、物流运作的绩效评估以及企业产品的生产试验等等。一般而言,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加以应用,主要在原材料的购买、运输以及储存,还有整套产品的生产流水线以及产品的加工、出库这些方面有所体现,它能够对上述的过程进行动态化的仿真模拟操作,从而能够对生产环节的效率进行提升,还能够降低原材料等物质的运输成本,可以让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各项指标得到改善。此外,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物流系统我们可以有效地对生产设备的功能进行检查,还可以检验企业的订单要求和生产环节的匹配程度,还有交通工具的有效利用,物流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是否最优,生产物资的原材料经过的环节是否达到了最简等等。现在看来,物流系统中融入自动化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有效地对企业物流的各个方面进行检验,能够极大的对物流系统进行完善,在促进其优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2适用于港口的物流系统

在港口的物流系统中加以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主要是在港口物流系统的环节以及相关领域的规划方面得以体现,即船舶泊位设计、货柜堆场设计、装运搬卸工艺设计等的合理分配和资源优化上,另外对于现实港口管理系统的策略制定和优化方面也是计算机仿真系统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想对港口物流作业的调度进行实时化的实现,包括港口生产调度、货柜堆场作业控制、车辆作业路线等,我们对这些线路环节进行仿真操作以及分析,能够对港口的物流作业系统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判,对其整体的流程进行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此外,还能实现对于物流系统整体的钱能诊断以及深入分析。我们在分析之后的基础上对港口物流系统进行改进优化,选择最优的改进方案,就能达到最好的改进效果。目前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港口物流货柜堆场的管理中已经实现了实时立体化全景象管理和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各种货柜的存放、搬运以及出入情况进行了改善,操作起来更加的方便,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3结论

篇10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营销自动化系统已实现了功能高度整合,流程规范统一,全面支撑起营业业务的开展。但随着营销工作标准和客户要求不断提高,对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提出更高要求。

(1)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要求。要确保对业务开展提供可靠支撑,尤其是面向客户的窗口业务,必须保证系统100%稳定运行。

(2)系统故障响应的及时性要求。营销信息化系统涉及的业务内容多,技术结构复杂,服务对象广,需确保故障迅速定位,顺畅沟通,快速响应。

(3)系统维护的稳定性要求。需要构建稳定的业务及技术支撑团队,梳理顺畅的运维流程,确保各项工作的闭环管理。

2系统旧有运维模式分析。

系统旧有运维模式是由省公司营销部直接管理,用户通过电话、办公系统、传真等方式的进行咨询、提出需求,由系统运维厂商人员进行解答。通过几年的运行,此种模式已经暴露出以下弊端:一是问题来源分散,市公司任何人员可通过任何方式可进行问题提报,多数问题线下处理,缺少有效汇总和监管;二是基本上处于“现事现办”的状态,解决问题停留表面,未能形成有效的统计分析;三是缺少问题记录,不能形成闭环管理,已解决问题未对全省进行广播,易出现问题重复解决现象;四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流程,无法做到响应迅速、准确高效;五是缺少有效的监管及考核管理,不能保证运维工作的规范性、完整性。

3建立高效运维管理体系,提升系统支撑水平。

针对旧有运维模式的种种不足,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组织架构统一、规章制度规范和工作流程高效的运维体系,将运维管理延伸至市、县公司,形成省客服中心集中管理,市县协同配合,运维单位技术及开发支撑的运维模式。

(1)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随着“大营销”适应性调整和省客户服务中心的成立,原有各部门在营销系统运维管理中承担的责任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通过梳理及分析,结合本身体制及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将具体分工明确如下:省公司营销部作为业务运维管理单位,负责制定公司营销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标准;审批省客服中心上报汇总的需求、问题等。省客服中心作为业务运维实施单位负责营销自动化系统业务运维工作的具体实施;管理运维支撑平台,监控营销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设立统一业务热线,为市、县公司提供咨询、问题处理、需求分析等服务;定期对系统运行进行评价,负责需求汇总、问题统计、制定运维方案等工作。市、县公司作为系统问题发起单位,负责问题汇总提报、初步审核等工作。

(2)细化运维工作分类。对营销自动化系统业务的运维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分类,具体分为:业务需求管理、系统缺陷管理、数据管理、配置管理、应用软件管理、应用安全管理、运维质量管理等。①业务需求管理,对因政策、业务变化及管理创新而需要新增或变更的,在营销标准化设计成果最新版本现有范围之外的新业务和新功能需求,是系统持续深化应用并快速响应新型业务的保障。②系统缺陷管理,包括功能缺陷和性能缺陷,是确保营销业务正常开展所必须提供的基础性保障和支撑工作。③数据管理,包括数据迁移和数据变更等,是营销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基础核心。④配置管理,包括流程配置和权限配置等,是保证系统业务流程连续、稳定运行的关键。⑤应用软件管理,包括系统升级、流程调整、功能更新等,可通过广播形式及时告知应用人员程序调整内容。⑥应用安全管理,包括密码设置、密码变更等,是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避免人为问题出现的保障。⑦运维质量管理,包括问题工单处理时限管控、质量管控等,进一步明确责任及考核,加强监管力度,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满意度。

(3)梳理高效运维流程。高效的运维体系需要针对不同的管理内容制定不同工作流程,通过标准、科学的流程,使得各部门在需求处理、报修处理等日常工作中做到有据可依,高效流转。

4建立运维支撑平台,实现工单线上流转。

开发系统运维支撑平台是建立科学、规范的营销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体系,提升运维工作水平的根本,通过工单线上流转,使系统运维管理工作从粗放、分散逐步向集中、规范、高效、精益的管理模式转变。支撑平台需具备以下功能:一是统一的营销自动化系统运维热线,由语音坐席受理各类系统问题,实现对用户诉求的快速响应、分类并派发处理;二是科学的工单流转监控模块,以管理流程为依据,加强过程管理及时限控制,实现闭环管理,通过考核,提高运转效率;三是实时的运维质量评价功能,通过定期的抽查回访,对运维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及时了解用户意见,不断完善自身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四是严谨的系统运维过程文档存储功能,实现系统运维工作的统计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及时发现用户关注焦点,做到问题预判,降低问题大范围爆发几率;五是全面的运维知识库体系,规范问题答复要素,定期对典型问题进行总结,完善知识库的收集、识别、维护、查询功能,实现问题解决办法的高度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