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数字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02:56: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报业数字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示码A
近期,美国百年老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将从今年4月起终止目前的每日印刷版,转而在网络上进行每天新闻的更新。虽然该案例的出现有其内部经济因素的制约,但是不可否认,报业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全球报纸发展的大趋势。
一、日益凸显的版权问题
1 报业的数字化进程
所谓报业数字化,即报纸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兴互联网媒体的结合,由过去的纸媒营销借助信息化工具逐步转向数字化营销。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在采编、印刷以及发行等层面的数字化改造,更是突破了传统的纸质媒介,使新闻内容在整个网络环境中得以共享,从而产生全新意义上的数字报刊。
目前,几乎所有的纸质报刊都拥有自己的新闻网站。有些仅仅是将母体报纸原封不动地照搬到网络上。方便在线用户浏览。而另一些则更为充分地利用了互联网这一平台,有效地实现了报网互动。除此之外,类似于手机报、网络电视等数字媒介也紧随其后,迅速成长。
2 版权保护势在必行
虽然各种形式的数字报刊繁荣发展,但是绝大多数的媒介公司却仅仅把“数字化”当作是对传统报刊的一种点缀或补充,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对于很多媒介公司来说,进行数字化转型只是一种被动的顺应潮流的变革,而数字报刊也只是作为传统报刊的附属品或是辅助宣传工具得以存在。由于缺少对整个竞争环境的洞察,新闻资源被贸然地搬上了数字平台,这一举措换来的并不是新闻网站本身的蓬勃发展,而是其他商业网站的高歌猛进。
应当说,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几乎同时起步,但是两者的境遇却大相径庭,这其中自然有其自身运营模式的限制。商业网站从一开始就是按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的。而新闻网站则大多靠回报或是政府支助,存在着先天的体制惰性。除了这点差别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商业网站之所以红火,归根到底依靠的还是海量的新闻内容,“内容为王”是各数字媒体制胜的关键法宝。而纵览目前的局面,绝大多数的商业网站都是通过大量转载传统媒体数字版的消息得以维生,他们几乎是零成本地占用传统媒介的新闻资源,并且依靠自身的市场化运作和商业化包装一举战胜名不见经传的纯新闻网站,统领天下。虽然有些知名的商业网站也会象征性地支付转载费用,但这仅仅是冰山的一个小角,更有成千上万的商业网站免费地蚕食着传统报业的新闻资源。而对于传统报业来讲,在他们还没有能力完全保护自己版权的情况下便纷纷将新闻内容公布于数字平台之上,实际上也是毁掉了自己立足的根基。
二、《数码版权千禧法案》与《版权指令》对中国版权保护的借鉴意义
1 西方在版权保护方面的经验:法律与技术互动
毫无疑问,新兴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版权侵害行为日益滋长。如何顺利地解决这一问题无论是对全球各领域的数字化运作还是对报刊数字化的转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针对这样的局面,国际组织和政府都采取了立法行为进行约束。其中,最重要的立法项目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协定》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音响制品协定》,它们为《数码版权千禧法案》和欧共体的《版权指令》建立了一个框架。纵观这些法案,最为核心的一种观念即是法律和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西方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只有技术手段才能最终解决由技术所引发的侵权行为。所谓技术手段通常是指允许信息提供者以数字形式控制对他们作品的存取。它们可以仅仅被用作收集合成数字作品信息的手段,也可以用作限制或阻碍信息存取的手段。这些技术手段包括加密、乱序、作品内容转换的其他方式、或复制控制机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某些特殊而具体的技术手段对数码作品形成保护,使其不会因为一些常规的技术操作而完全被占用。这种措施可以说是从源头上制止了侵权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从这点上讲,技术保护手段比任何法律都能更有效地控制对具有版权作品的获取。但是技术同样也有相反的一面,存在一些借技术以规避这些保护的方法。新技术的产生以及被破解就如同一场永远没有尽头的博弈,在意图侵占作品和保护作品的双方形成对抗。在这种情况下,法律的出现就能够防止这种现象大面积的发生。诸如《数码版权千禧法案》或是版权指令,都试图通过认定规避行为属于非法而重新强化技术保护措施的应用。而这正是法律能起到作用的地方。
2 “他山之石”对中国在版权保护方面的借鉴意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介绍西方的成功经验,主要还是想让中国在数字化进程中吸取国外在版权保护方面的经验。就目前的中国来看,虽然报业数字化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其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却无人问津。在版权保护方面,无论是法律还是技术上都没有达到西方的水平,亦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1)尽快完备适合当下形势的法律条款
纵观中国现行的法律,虽然对于著作和版权的保护有一定的涉及,但是其内容往往不够完备、界定不够清晰、有些甚至已经跟不上目前的发展形势,因此,这些法律条款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或是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的发生。
《著作权法》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在版权问题上最权威的一部法律,但是该法案的颁布实施早于互联网在中国的盛行。互联网的崛起为大众传播开拓了新的空间,但也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环境。如果说原来各个媒体之间在现有《著作权法》环境下相互转载新闻并没有引发多少纠纷和问题,相当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都处在内容生产者的平等地位上,但现在网络媒体纯粹作为内容的消费者而不是内容的生产者却参与大众传播,实际上是“信息懒汉”的不劳而获行为。也可以说,《著作权法》的适用性随着网络的出现而受到了削减。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媒体之间都纷纷出台各种暂行条例和媒介公约,希望通过这些规定规范网络版权非法占用的行为。最主要的一些条例包括2000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信息产业部颁布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1年4月国内23家网络媒体通过第一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签订的《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以及在2002年的第二届论坛上112家网站所通过的《保护网络作品权利信息公约》。这些公约都是根据《暂行条例》这一部门规章而确立的,其宗旨基本是呼吁全社会尊重网上的信息产权和知识产权,坚决反对和抵制任何相关侵权行为。对于侵权行为,公约单位将共同行动,联合抵制。但从其性质上来看,它们仍然只是签字单位之间的一个内部协议。该内部协议不具有法律的普遍的约束力,其中的条款只能约束各方当事人,而不能约束协议以外的主体。因此,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十分有必要从立法的角度明确阐释或进一步修正版权法中的一些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条款,从而更好地保护劳动者们的知识产权和新闻作品的版权。
2 重视技术保护手段的运用
目前,虽然几乎每个新闻网站都有禁止转载的警告,但各种商业网站却依然我行我素地占用着传统媒体的新闻资源。那么,为什么传统新闻媒体拥有自己的新闻网站却还要被其他网站无偿地占用新闻资源呢?关于这点,除了缺乏有力的法律武器之外,还因为没有可靠的在线版权保护技术。因此,即使你不同意将你的网上新闻提供给别人,也无法限制别人利用各种网络技术使用你的新闻。在这点上,西方的经验便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技术上的问题还要依靠更强大的技术手段得以解决,一方面进行反复制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通过法律制止更进一步的技术规避行为,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做法正是我国当前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篇2
[论文内容提要]纵观2006年报业增幅的减缓,有其自身的原因和合理性。而国家相关行政部门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理性、合理的报业竞争秩序的回归,与新技术的融合,与新媒体的合作,都将使人看到报业的又一个“春天”。
慧聪国际咨询的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报刊业经营总额为760亿元,其中,报纸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9亿元,同比增长5.97%,而2005年的增幅为9.97%。面对增幅的下降,曾一度出现“报业冰河期论”、“抛物线论”、“消亡论”等悲观论调。实务界对此却有不同看法,“我们没有理由唱衰纸媒,相反,纸媒将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新兴媒体共存共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现任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梅宁华如是说。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以纸媒体的“既存优势”阐述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纸媒体依然具有着改革与发展的广阔的、未可限量的空间”的观点。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梅宁华从报业总量在不断增长的事实,以及传媒功能说、报业的历史地位说等方面,驳斥“唱衰纸媒”的言论。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社长程颖刚从纸媒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及“将新媒体新技术为我所用”的理念批驳了“纸媒消亡论”。
报业经营总额增幅放缓的原因
2006年报业增幅较2005年相比呈现放缓趋势,但其总量在增长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报业2006年增幅放缓有其自身的原因和合理性,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应该以相对的观点来看待报业增长“放缓”问题。应该说它是我国传媒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梅宁华认为,“随着市场竞争逐步规范化,秩序化,报刊市场已经度过了早期较为混乱的跑马圈地式的高速增长期,开始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平稳发展期。”报业经营总额增长速度的“放缓”,源自于报业多年的增长过快和总量的积淀。1998年全国报纸广告收入近1101亿元,比1978年0.75亿元的报纸广告总额增长了140多倍;报纸发行种类由1978年的186种猛增至目前的2000多种;报纸印量也由1978年的40亿对开张增长到现在的540亿对开张,增长了10多倍。一些大型的报业集团还成立了自己的发行公司,拥有少则数百多则上千人的发行队伍和密布所在城市甚至遍布全国的发行营销网络,而如此高速的增长往往会令人忽视隐藏在背后的潜在问题。而网络广告的激增,则是由于其刚刚起步以及基础的“菲薄”,容易以一种强势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
第二,2006年国内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引起报业广告收入减少的原因之一。由于2006年国家进一步规范了房地产和医药业广告的投资,而房地产、医药卫生正是许多报纸广告的重要来源,从而给广告增长带来了很大压力。也由此可以看到广告是支撑报业经济来源的单一性,使中国报业有理由冷静下来审视自身的不足,围绕报业主体开拓多元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广告投放体制。“广告、印刷、发行以及与信息收集、整理、、咨询相关的信息服务是报业经营的主体。”而“报业的主体经营在经过多年积累之后,目前虽然已取得初步规模和实力,但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显露出经营内容单一、经营方式陈旧、市场容量制约以及增长后劲不足等危机的征兆,报业传统的主体经营模式和产业结构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多元化经营应该从媒体自身的客观条件出发,首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展开。
第三,2006年中国报业增幅的“放缓”,其根本原因在于报业内部的自戕,而不是由于跟互联网的竞争。目前我国有1.6万个商业网站,网络广告仅占据整个中国广告市场的2.83%。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广告份额很小,对整体广告市场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因而其对报纸广告份额的影响也可以说很小。而“媒体内部的恶性竞争,如报业价格战,则导致了广告版面价格的下跌、报纸常年亏损、大量优秀人才流失、市民低价买报的观念固化成型。”从而导致大量内部资源的浪费、办报成本上升、受众减少、报纸质量下降等问题,使报纸经营亏损。
第四,新媒体的出现,因其媒介属性,势必对报业受众和广告造成分流,但目前尚不是主要原因。
中国报业正在迎来又一个“春天”
在网络媒介等新媒体势力看似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国报业不但不会“走衰”,反而会结合自身优势、实际情况博采支撑新媒体背后的先进技术,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第一,国家关于报业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报业的进一步发展。新闻出版总署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报业因此出现转型和升级:1、报纸出版“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的建立健全,报业结构将得以优化,报纸出版资源将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2、逐步推进报业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使报业市场由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报业市场体系转变成为可能。3、报业经营体制的试点改革促使报业经营机制的创新。2006年,中国的报业在推进体制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完成了从报业集团到传媒集团的战略升级:评估、重组、壮大和全面利用、综合开发现有的资源,全面推动集团发展,探索党报的合作机制,与地市报合作,利用规模效应扩大区域优势实现双赢;创新实地投融资体制,引进战略投资优化集团核心业务结构,夯实了竞争实力。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创新管理体制,打造新的集团宏观管理构架以及媒体、公司两分开一本账的微观市场主体,推进报业产业化;以报为本、多元经营,以媒体为核心,已形成广告、发行、印刷相互支持的报业产业链,推进了报纸相关产业的拓展,集团营业收入、广告收入和净利润有较大增长。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确定“打造以报业为核心,报纸、期刊、图书网络等多媒体互动发展的新闻出版文化传播集团”的发展战略等,可以看到,2006年中国报业从体制到产业的转型和升级都呈现了良好的态势。
第二,理性的回归和报业竞争新秩序形成。报界的有志之士已经充分认识到市场竞争中理性、秩序的回归是报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中国报业的无序竞争局面在行政主管部门的有效规范和调控下,2006年已经逐步得到好转。报业市场秩序的改善使市场竞争主体深受裨益,黑龙江多家报纸共同向社会承诺:“今年订报不送礼,送礼就送好新闻”,同城各报间的关系明显改善。沈阳、大连、鞍山三市的12家都市报,2006年总发行量比2005年增长6%,发行成本减少1.3亿元。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把省会的15份报纸分为都市类、专业类、对象类报纸,从办报宗旨、读者对象、专业分工等方面作了较为明确的定位,使各报逐步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和转型,以差异化定位规避了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恶果。梅宁华在分析中国报业处境时谈道:“目前,中国报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从混乱转向规范的整合期,这是中国报业从单一垄断进入规范竞争形态的新阶段。经过一段时间市场力量和行政手段的整合,加上报业退出机制的建立,中国报业竞争一定会走上规范有序、快速发展的正常轨道。”可见,理性、秩序的回归将为中国报业的健康发展带来蓬勃生机。
第三,数字报业的兴起,新技术的支持,为中国报业开辟出一条发展的全新模式。1、2006年,中国报业的从业者们纷纷开始探索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的战略转型。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在“E”世界里可谓一马当——2006年前9个月相继推出i-news(手机报)、i-mook(电子杂志)、i-paper(电子报)、i-street(公共新闻视频)4种新媒体,实现以不同的终端对各个细分市场的受众无缝覆盖,以全新的理念和措施实现了传统报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2、数字报业带来的不仅是形式的变化,同时还有新的发行思路和办报思路。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从发行终端切人数字化转型,推出卫星报,在39个国家《天津日报》可和《今日美国》等报纸同步落地,实现在全球当天发行,即时阅读。社长张建星称:“卫星报的意义不在于发行量,而在于提升整个发行价值。它改变了我们整个发行思路和办报思路,让我们在战略上去谋划未来。”。传媒产业的未来并不是新媒体,而是支撑在新媒体后面的新技术。通过与新技术的结合,实现报业产业链的延伸、对广告客户的增值服务、建立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更具潜力的商业模式。
篇3
媒体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内容及其传播上。《大众日报》作为我国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自1939年1月1日创刊以来,已经连续出版了70多年。在1996年实现电子报之前,有近60年的历史纸质报刊没有数字化,而且早期的珍贵版本也因为纸张老化严重,只能封存在档案室,无法公开检索,也妨碍了山东省相关历史专题资料的深入挖掘工作。而历史报刊数字化技术则可以在充分保护历史资料的前提下,将历史报刊原始风貌、文章和图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展现在屏幕上,为想了解新闻历史的读者带来便利;另外,通过数据挖掘,还可以整理出更有价值的新闻专题资料。
2011年,大众报业集团确立了“《大众日报》历史报数字化项目”,并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具体负责实施,围绕集团历史报刊数字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研。本文对历史报刊数字化的最新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纸质报刊及胶片扫描、OCR识别和校对、元数据抽取与标引、PDF构建技术等方面。
历史报刊数字化流程概述
历史报刊数字化技术与最近十多年普通的报刊数字化技术不尽相同。自从报业实现数字化工作流程以来,报纸的采编发排都采用计算机技术,其信息已经实现了数字化,而历史报刊由于早期使用铅字印刷或者石印、油印等,没有对应的数字信息,因此需要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将纸质信息数字化提取到计算机当中。
历史报刊特别是早期报纸是历史文档的重要资料,虽然人们对报纸的格式十分熟悉和认可,但从数字化处理的角度来看,报纸的格式是相当复杂的:文章长短不一,早期报纸有竖排版面、繁体字等,字体也不是当代的标准化字库里的字体,有照片图表,长篇的文字分布在不同的版面或页面中。另外,早期报纸的印刷质量和纸张质量不是很好,随着时间推移,有的字体可能会模糊,纸质会变得非常脆、易碎,难于处理,还有一些报纸只能在缩微胶片上找到。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历史报刊的数字化面临很多困难,需要进行一些特殊处理。
目前,历史报刊数字化有比较标准的制作流程和技术工艺,不同的厂商可能会有自己的特点,不过制作流程一般会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报刊的清点。按照日期、版面清点数量,确认其完整性、可识别性、可扫描性。由于报刊一般都有一定的发行量,不止一个复本,应尽可能寻找最佳的一份,如果现实中找不到可用的报刊实体,可以用缩微胶片替代。
2.扫描和修图。利用大幅面扫描仪扫描纸质报刊,用胶片扫描仪扫描缩微胶片。对扫描得到的TIF图片进行修正,去除污渍、裂纹等。
3.OCR文字识别与校对。OCR(光学字符识别)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图片上文字的技术,标准印刷汉字的OCR识别正确率可达到99%以上。由于早期报刊印刷技术简单和保存环境的原因,识别率可能稍低一些,需要进行多次校对以保证最终的质量。校对包括人工校对和智能化自动校对。
4.版面分析和划分。将修正后的版面扫描图片按照主题文章进行区域划分和标识。
5.制作版式文件。根据步骤2、3、4得到的信息制作可检索的数字版式文件,比如PDF等。
6.数字数据验收。对上述步骤得到的文字、图片、版式文件等数字数据进行再检验,以确保完整性和正确性。
7.数据入库。文字入全文数据库,图片入图片数据库,版式文件入版面数据库,三种数据库是相关联的,可以联合检索。
8.建立双平台检索系统。一般采用B/S架构,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检索上述三种数据库。
经过上述步骤的处理加工后,最终的产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包括:包含全部报刊文字和元数据的全文数据库、包含报纸照片和版面扫描图片的图片、可检索的PDF版式文件、基于B/S架构的双平台检索系统等。此外,为了支持高质量的再印刷,也包括修正后的版面扫描TIF图片。
历史报刊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
历史报刊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包括:
1.图像获取:主要通过扫描,包括纸质扫描和胶片扫描等。
2.OCR文字识别与校对、版面分析和划分等:将修正后的版面扫描图片按照主题文章进行区域划分,目前有自动识别主题文章区域的技术。
3.元数据抽取和分类标引:文章的元数据抽取包括对文章主题、副题、引题、作者、来源、关键词、摘要、引文、外部特征等信息的自动识别和自动抽取;分标引类是按照国家新闻标准分类法对文章进行分类标识。
4.全文数据库和图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是实现全文检索的数据库系统,为按关键字检索整篇文章带来很大便利;图片数据库一般按照文件存储、按照标引检索。
5.数字版式文件的制作、检索技术:制作数字化版式文件是为了能够展现历史报刊的原始风貌,使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是在阅读一份早期的报刊,更具有视觉震撼力。目前报刊的数字版式文件一般采用Adobe的PDF格式,根据扫描图像制作成可检索PDF一般采用双层和重构技术。
下面进行更详细的阐述。
1.扫描技术
扫描是历史报刊数字化制作流程中的关键,因为后续工作完全基于扫描后得到的TIF图片,其扫描质量、分辨率的选择、所使用的设备和参数设定都对后期制作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分辨率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当代印刷术和近代的印刷术,当代彩色报刊的印刷一般要求彩色图片在200~300dpi即可,既不宜过低也不宜过高,而近代的印刷主要是以铅印、油印等为主,历史报刊的扫描精度一般采用300~600dpi,其目的是为了保存更多的细节,更具参考和研究价值。扫描精度越高,所得到扫描图片的容量也越大,因此,在选择扫描精度的时候也需要考虑硬件方面的存储容量。
由于报刊在印刷时是靠细小点阵来显示图像,并不是连续的色彩,高精度扫描会扫描出网状条纹,这种情况可能会降低OCR软件的处理速度。现在许多扫描仪有去除网纹的功能,可以解决此类问题。对于没有去除网纹功能的扫描仪,如对图像要求不高的话,可用降低扫描分辨率的办法。因此,如果考虑到下一步的文字识别率, 5号以上字体使用300dpi扫描,6号、7号字体使用400~600dpi扫描。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可以统一使用400dpi左右的扫描精度。
纸质报纸和缩微胶片扫描所使用的设备和参数设定也有所差别,纸质报纸一般使用大幅面的快速扫描设备,而缩微胶片扫描仪在扫描前需要进行预先光学处理,目的是为了达到和纸质扫描相同的分辨率。
OCR技术原理是对光学仪器产生的影像(比如扫描图片)进行处理,消除一些影响识别的可忽略因素(自动或者手工),将影像进行区域分割,使之成为可以独立识别的单元,然后从这些影响单元中提取形态特征,再与标准特征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的结果决定该单元的识别结果。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比如扫描设备的质量、扫描资料的质量、扫描精度、识别软件、学习和测试样本等都会影响到识别的准确率。
文字识别之前的影像预处理是该过程中需要处理问题最多的阶段,其中包括影像的正规化、除噪声、图像矫正、图文分析、文字行与字分离等步骤。举例说明,对于历史报刊而言,如果其扫描图片出现倾斜,超出计算机自动识别的误差范围,就需要就行图像旋转矫正;如果原始报刊本身由于存放时间过长,出现污点裂痕较多,影响到正常文字的识别,那么就需要将扫描图片上的这些污点裂痕去除、背景化;此外,早期报纸有竖排版,在行、字分离上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从识别技术的难度角度来看,印刷体识别相对要容易、正确率更高一些,因此对于历史报刊而言,只要预处理做得比较完善,其自动识别不会产生过多的错误。为了保证更高的文字正确率(比如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下),需要进行校对。校对包括软件自动校对和人工校对,自动校对是根据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识别出的文字语句的正确性进行判断和标注,然后进行纠错;人工校对是完全依赖校对员的判断。OCR的校对一般都是结合自动和人工两种方式进行反复多遍的排查纠错。
3.元数据抽取和标引技术
在建立全文数据库、图片数据库和版式文件数据库之前,需要对文章进行元数据抽取和标引,其目的是从多角度对文章、图片和版面文件进行标注说明,以完善检索系统。文章的元数据主要包括题名信息、作者信息、来源信息、关键词信息、摘要信息、引文信息、外部特征信息等。对于报刊而言,题名信息、作者信息、来源信息一般都在版面上明确标出,在OCR识别的版面区域划分过程中获得相应的信息;而对于其他元数据,比如关键词信息、摘要信息、引文信息等,因为没有明确标出,需要从报刊正文中提取,由于历史报刊数字化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海量的报刊文章,依靠人工无法完成,所以必须要进行元数据的自动抽取,需要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
在文本中抽取元数据标引,可分为全关键词标引和主关键词标引。自动标引过程与人工标引过程相似,其特点是标引速度快,标引的前后一致性好,在随机存储介质容量允许、软件检索功能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文摘、甚至全文的无人工标引自动检索。目前自动标引系统抽出的表述文献主题的主关键词准确性较差,还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标引。
4.版式文件制作技术
版式文件是一种具有版权保护、加密、防止非法复制、防止屏幕拷贝、能够全面展示版面多媒体内容和样式、并且能够精确输出到打印设备的文件格式,目前比较流行的版式文件是Adobe公司的PDF,国内北大方正采用了CEB,另外还有epub等。报刊的版式文件一般采用PDF格式。
制作版式文件是历史报刊数字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通过版式文件能够直观地展示历史报刊的外观,包括版面布局、文字样式和图片等。(2)支持版面检索,在双平台检索平台通过关键字检索就能找到包含关键字的版面。(3)支持再印刷,矢量字体的版式文件能够进行更大幅面的印刷输出,不会有字体的变形。(4)标准化的文件格式便于存储和交换。
目前历史报刊数字化的PDF版式文件制作有两种技术:双层和重构。对于前期历史报刊而言,因为没有对应的电子版面文件,所以需要制作双层或者重构PDF。制作双层PDF的重点在于扫描图片处理成合适清晰度的压缩图片用于双层PDF的上层图片层,并将文本按照原始版面结构重排并与图片层对应,形成隐藏的下层文字层;重构PDF则是利用图片和文本数据按照原始版面结构进行整版的图文混合重排,是单层结构。这两种PDF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1)在PDF文件结构方面:双层PDF,顾名思义,该PDF逻辑上具有两层(一层纯图片层、一层纯文本层),上层是用于浏览的可视图片层(为了避免文件体积过大,该图片层一般使用高清扫描图片的压缩格式),能够浏览版面扫描原貌;下层是用于文字检索的隐藏文本层(浏览时不可见),文本层中的文字就是版式图片经OCR识别校正后的文本,它与上层图片层版式图片中的文字是一一对应的,一个是图片化文字、一个是文本化的文字。这样形成的双层PDF既可以100%保留原始版面效果,又可以通过下层的文字信息支持选择、复制、文字检索等功能。重构PDF,是当代流行的单层图文混排结构。
(2)在PDF版式重排方面:对于历史报刊而言,双层和重构PDF都要进行相应的版面重排,但是双层PDF仅对其文字层的文字按照原始版面位置进行重排和对应;而重构PDF则要按照当今的图文混排方式重现原始版面的样貌,所以制作方面工作量要大一些。对于组版出版数字化之后的近期历史报刊而言,由于已经存在可印刷的数字PS版面文件和对应的数字矢量字库,而且这些PS版面文件可以精确地批量生成当今流行的图文混排的PDF版,不必再进行版面重排,就没有制作双层或者重构PDF之说了。
(3)在视觉浏览方面:双层PDF是100%保留扫描版面视觉效果,但受图片层的精度所限,其中的文字缩至较小时会产生字体变形,而放大到一定程度字体会产生马赛克模糊;重构PDF中的文字是矢量字体,可对字体进行任意缩放,保持字体边缘依然光滑,字体色素不会丢失,因此不会变形和模糊。但是,重构PDF中的文字字体可能与原始字体有所差别。特别是早期铅字或者油印的报刊,由于没有对应的数字矢量字库,所以无法100%保留原始效果。但数字化以后的历史版面,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4)在用于印刷方面:同视觉浏览方面相类似,双层PDF是100%保留扫描版面视觉效果(原汁原味),但受图片层的精度所限,不能进行大幅的放大印刷,字体会产生马赛克模糊。对此可以直接使用修正后的高清TIF扫描图片进行大幅面的印刷。重构PDF支持任意放大的印刷,字体边缘光滑清晰,不会产生变形和模糊,印刷质量好于双层PDF。
(5)在版式文字检索和定位方面:双层和重构PDF都支持版面文字检索和定位,在检索速度上,双层的速度慢于重构,因为双层PDF的文件较大。
(6)在存储容量方面:重构PDF文件的存储容量比双层PDF文件小得多,一般是其1/4至1/6左右。因此重构PDF文件的打开和网络传输都要比双层PDF快,更适合于网络浏览。
(7)在文字差错率方面:理论上,历史报刊数字化的文字差错率和PDF采用双层和重构并无关系,差错率只和OCR识别准确率和人工校正等有关。在这方面,双层和重构的差别在于:对于双层PDF来说,即使文字层有错字,由于其本身是隐藏的(上层是可视图片),也不会被看见,但会在文本检索和复制过程中体现出来;对于重构PDF来说,文字如果有错误,则直接能看到。出错率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始扫描图的修正、文字识别准确率、校改人员的责任心、新闻常识、历史经验和承接公司的项目管理经验等。
(8)在渠道方面:双层PDF适合在本地电脑和局域网上浏览,重构PDF除本地电脑和局域网上之外,也适合在互联网上、手机、平板电脑、户外大屏上浏览。
(9)在专辑出品方面:这两种技术都能够满足个性化专辑出品的需求。
(10)费用方面:由于重构PDF的制作工作量相对大一些,所以制作重构PDF的费用比双层PDF高15%~20%左右。
总的来说,实施历史报刊数字化项目,如果仅从保护、存档的角度考虑,那么扫描历史报版面建立图片数据库,进而进行文字识别、校正、标引、入库、建立全文数据库和检索网站即可;如果进一步从满足版式检索和PDF浏览功能考虑,可采用双层PDF技术;如果考虑未来媒体终端的应用(例如苹果的iPhone手机、iPad平板电脑)、开发更多的衍生产品,那么可采用重构PDF的技术方案。
总 结
国内从事这一领域的厂商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在选择解决方案的时候,首先要以保证质量为最基础的条件,然后再考虑技术方案、价格、知识产权保护、再开发再利用等因素。历史报刊数字化是一项尊重历史、保护历史资料、挖掘资料价值的工程,让尘封的珍贵报刊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社会责任和文化创新精神,保护与开发并存,让历史报刊重新面对公众,为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新闻发展历史提供丰富的信息源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编辑资源 概念 组成要素 变革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1-0035-03
近年来,在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传媒业、出版业的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展开了从内容、价格、人才、设备等不同层面的争夺战。作为各类传媒、出版活动的策划者、设计者和执行者的编辑在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编辑资源”一词也频繁地出现在编辑工作和研究视野之中。特别是在计算机与网络不断普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和网络用户日益增多的新媒体环境下,从学术理论层面界定编辑资源的概念,厘清编辑资源的要素组成,关注编辑资源的发展变革,从而寻求整合与开发编辑资源的路径,对编辑工作的数字化转型,顺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编辑在现代汉语中有各种解释,从语义学的角度考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编,次简也”,“辑,车舆也。”“编”和“辑”都是一种活动,“编”是排列竹简,“辑”是整理集中,即对文字、符号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使之集中有序,以便传播的活动[1]。在现代社会,编辑指新闻出版机构对资料或信息作品进行组织、选择、整理、加工的社会文化实践活动,同时,人们把从事编辑活动的劳动群体也称之为编辑,指称一种职业身份。
资源一词在《辞海》的解释是,“(1)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2)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2]。
综上所述,应该这样来理解编辑资源概念:首先,编辑资源中的编辑定义应该包括工作活动和职业身份双重含义,因此编辑资源就是有着职业身份的编辑(人)在进行编辑(工作实践)中所运用到的资源总和,包括显性的以“单位人”角色获取的工作资源和隐性的以“社会人”角色获取的个人资源两部分。但编辑工作的职业特点,使编辑(人)的工作和生活这两个领域的界线无法绝对分开,因此编辑资源在行为主体认定上涵盖工作活动和职业身份两个部分。其次,编辑资源的“资源”主要指开展编辑活动所需的社会资源。编辑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参与制作包括书籍、期刊、报纸、广播等各种形式物质媒介的社会行为,这界定了自然资源不属于编辑资源的范畴,编辑资源是包含“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如关系资源、信息资源的综合体。
编辑资源是编辑活动中涉及的社会资源的总和,那编辑资源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要素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以整体的、系统的观点考察编辑活动。编辑是一种社会文化实践活动,人类文化由生产、传播、接受三个环节组成,编辑属于传播环节,是发生在生产和接受、作者与受众之间的活动,联系着作者和受众,具有信息传播的中介性。同时编辑活动是在作者有了创造动机或实践、受众有了接受欲望和行为以后才产生的,编辑在社会文化创造上要依附于作者和受众才能够完成,因此,编辑活动具有明显的依附性。据此,编辑资源应当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2.1 作者资源
指编辑个人或编辑部整体拥有的作者队伍数量的多少与质量的高低,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资源除了狭义上的作品创作者外,还包括出版经纪人、版权公司等。“内容为王”这句话的提出本身就证明了作者资源的重要性。作者资源是编辑活动的源头,处于出版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一位成功的图书编辑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作者资源。近年来,争夺优质作者资源的现象十分突出,作者资源大战愈演愈烈。挖掘、实现优秀作者的价值,培育、开发优质作者资源,已经成为编辑工作的重要任务。
2.2 内容资源
指编辑活动拥有的信息资源,即以文稿为主体的精神文化产品及其载体,主要包括作者稿件、读者来信、报刊资料等,还包括在编辑活动中用到的政治形势、思想潮流、文化心理、道德法令、经济数据等相关知识。内容资源是编辑活动的最初信源,是编辑活动的起点,实现对内容资源的优化加工是编辑活动的目的所在。对内容资源的收集、占有、分析、选择决定了编辑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2.3 平台资源
主要指编辑工作的环境或条件等物质性资源。换言之,是编辑处理文稿,进行编排,让信息在流动中完成产生、传播、变化、更新的基本物质条件,包括办公工具、技术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办公场所等。这些是编辑工作必需的硬件保证,对编辑产品的特性和质量、编辑效果的实现与发挥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2.4 受众资源
编辑活动的受众对象,一般指读者、听众、观众在内的普通社会公众。受众是编辑活动的服务对象,是编辑活动开展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内容产品传播的目的地,是编辑产品实现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本条件。
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媒介内容被统一为数字信息,通过数字集成平台传递给受众。这对传统出版业在书籍出版、发行、营销、品牌构建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数字化的转型与升级迫在眉睫。编辑工作本身带有信息化属性,在数字信息技术巨大力量冲击下,编辑资源面临巨大变革,作者资源、内容资源、媒介资源和受众资源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使编辑活动具有显著的数字化时代特征。
3.1 作者资源的多元化与竞争化
当前,作者资源呈现出多元化和竞争化的特征。以前的作者多来自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具有相当知识水平、著作能力的领域,出版书籍被认为是高水平、高能力、高地位的体现。但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这种单一的作者来源被打破。在网络上涌现出一大批高起点、高水平的年轻作者,尤其是网络,日益成为作者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来自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身份各异,有学生、白领、公务员、商人,甚至很多是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自由撰稿人。同时,随着出版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数字出版的发展,作者资源又有了新的组成来源。比如作家经纪人群体,他们全权负责作家作品的版权和其他合作事宜,编辑商讨出版事宜都是通过作家经纪人,而非直接面对作者本人。这种作者资源的多元化,一方面使出版机构拥有优化选择的空间,另一方面良莠不齐的作者资源又使得优质作者资源稀缺,加剧了对作者资源的竞争。在出版竞争中,对作者资源尤其是知名作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出版机构为了争夺作者资源尤其是优质作者资源而采取不同手段,比如利用高版税、高稿酬等各种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来赢得作者资源,编辑对作者资源的开发和维护需要付出比以往更多更大的努力。
3.2 内容资源的海量化与碎片化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论是平面媒体的文字图表,还是电子媒介的图像影音都被数字化为二进制的信息流”[3]。编辑活动掌控的内容资源也多表现为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呈现出海量化特征。互联网以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吸纳性,成为一个集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的数字化资源网。网络信息资源无所不包,丰富多样,覆盖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语言。各类学术信息、商业信息、政府信息、个人信息以文本、图像、声音、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混合存在于网络当中。同时由于网络的便利性,为出版机构提供信息、稿件、著作的企业、单位与个人数量剧增,作者资源的增加也促进了内容资源的丰富。但这也是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在泛滥的信息潮流中迷失和焦虑。这时候编辑活动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经过编辑策划、选择、把关、优化等环节的内容资源才是可靠的、值得信任的。特别是在数字出版方兴未艾、急速发展的今天,只有重视并强化编辑工作在内容资源上的职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科学性,数字出版物的内容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才能符合社会需要,便于受众接受、利用,才有利于数字出版的良性发展。
3.3 平台资源的网络化与融合化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编辑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编辑活动在平台资源上已经实现网络化,改变了以往编辑部工作“剪刀、胶水、笔”的落后状态。大量的文字处理软件、图形软件、校对软件等广泛运用于编辑工作。编辑工作方式也实现了网络化变革,编辑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反馈、补充、更新,以及编辑成果的传播,都可以通过网络轻松快捷地完成。编辑工作无纸化、稿件审理网络化、编排校一体化已经成为现实。不少编辑部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尝试整合策划、采集、加工、制作、协调等编辑流程,建立了新的数字化、集约化、互动性的综合编辑工作平台,实现了平台资源的融合化。在融合化工作平台上,编辑人员可以轻松地接收、传递稿件,在线与作者交流意见或讨论问题,利用网络强大的传输功能与检索功能对稿件作出客观、可信的鉴定,选择对口的评审专家,应用光盘技术和网络技术编辑制作光盘将论文送上互联网等[4],极大地消除了过去编辑工作速度慢、效率低、资源利用率差、难以协调合作等弊端,适应了数字化环境下编辑活动信息网络化、联动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
3.4 受众资源的细分化与个性化
受众资源是编辑资源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编辑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在或明或暗、或强或弱地起着制约作用,有时甚至决定了作者资源、内容资源、平台资源变革的方向与进程。在很长一段时间,编辑活动受“传者中心论”影响,忽视受众需求,缺乏明确、具体的受众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出版业、传媒业日益发达,书籍、报刊等传播载体的品种与数量急剧增加,受众资源被分割是必然趋势。与此同时,社会人群分化为多个利益群体和不同收入阶层,人们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多样化,导致受众群体的分化和多元趋势越来越明显,群体间的兴趣差异和信息需求区别日益显著,共同兴趣点减少,彼此信息需求的分野越来越明显,呈现出日渐分流的趋向[5]。受众随着媒介技术手段的发展和渠道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分化,受众资源呈现出细分化的明显特征。受众资源的细分化意味着个性化受众的涌现,特别是新媒体的流行,凭借其强大的互动性、复合性、快捷性、实时性迎合了不同受众人群的需求。受众能自由选择更能体现其个性的新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在媒介使用上更加个性化。这种个性化的选择又促进了受众资源的细分化,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推动。
4 结 语
数字时代编辑资源的巨大变革,给编辑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大编辑”的思想理念与行为模式应运而生,其核心就是对编辑资源的整合运用,使其适应当前编辑理念、编辑组织方式、编辑手段等各方面的全面革新。在技术操作层面上,编辑人员要适应平台资源的网络化与融合化,熟练掌握计算机环境中的信息加工和编辑技术;在工作内容层面上,编辑人员要维护、保持、发展作者资源,捕捉、整合、延伸、优化内容资源,开发、拓展、扩大受众资源。通过这些手段,挖掘编辑资源的潜在价值,实现编辑资源的增值,推动数字化“大编辑”时代编辑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注 释
[1]向新阳.编辑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4082
[3]唐超. 数字报业时代信息的多重开发[J].中国报业,2007(1):46
篇5
【关键词】全媒体;新媒体;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B
第十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2010年底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本届年会共收到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苏州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的来稿118篇,最终入选宣讲论文30篇。
2010年无疑是各种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一年,借着2010上海世博会的契机,报网互动、博客、微博、SNS、手机媒体、车载移动电视、移动互联等蓬勃发展。在这样一个媒体行业激烈的变革与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本次年会以“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为主题,特设学界和业界专家组成的高峰论坛,旨在推动全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对于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相关研究的关注,为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提供启发和思路。
一、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与受众研究
在全媒体的新闻传播环境中,参会的嘉宾和入选的论文首先关注的都是理论部分的新闻生产与受众研究。
台湾传播管理研究协会理事长、原台湾铭传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杨志弘博士认为,数字信息传播的融合趋势包括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在人人都是导演、记者、专家的时代,新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已经模糊,媒体已经走向公共理性,即由“中心控制”走向“协同服务”,由“同质竞争”走向“异质竞争”,由“利润最大化”走向“价值最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王云娜把关注点着眼于符号学原理及叙事系统上,通过《新闻调查》中的“网瘾之戒”的例子,进行微观样本分析。
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傅盛裕则以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的历史分期为时间规制,将深度报道作为分析对象,透过新闻生产社会学的视野对深度报道由“启蒙”到“监督”再到“记录”的功能转型进行了宏观研究。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生郑恩重点关注借由新媒体造势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在研究中提出,新媒体作为与传统媒体互补的媒介渠道,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首先提升“公共性空间”,强化“言论平台”。
同济大学传播学硕士生陈慧琳认为公民媒介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传媒业本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公民科学正确地使用传媒,由此建立了一个科学的有关媒介素养测量指标的测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验证了其正确性。
山东大学传播学硕士生张夕从媒介环境入手,分析阐述了全媒体时代的受众特点、受众研究的核心以及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进而得出了“在全媒体时代,受众研究的最大成果,可能是颠覆‘受众’这个词本身”的结论。
二、全媒体时代:媒介报道与社会责任
在全媒体时代,如何使媒介报道与社会责任达到和谐统一,是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全媒体时代中的媒介报道因其影响力增大,应当更加注重社会责任的阐释。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阐释了公民新闻的几种形式:新闻评论、另类编辑、事实核查、草根报道,并总结了公民新闻在“政治责任”“信息政治”“抗争政治”和“象征政治”等方面的独特创造和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董晨宇、黄彪文将关注点集中在了大众媒体在公共事件报道中的叙事逻辑,并且试图利用叙事学视角解剖这一逻辑特点。他们发现,在新闻故事的叙述中,新闻文本偏爱寻求事件背后的“母题”,将某一社会冲突事件与公众熟悉的民生、民权、民族等故事母题相结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刘烨鑫和吴薇通过研究对比上海世博会的报道,看到了党性统一原则下不同媒体,由于地域不同、特色各异以及媒体级别的高低,地方媒体在报道中也会灵活处理,各有侧重,关注程度和新闻着眼点都有不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周豪从分析历史语境的角度,在还原提出“政治家办报”背景的基础上,考察了其思想脉络和主要所指,沿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轨迹,赋予其时代创新元素和不同政治承载。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博士生王建磊运用框架理论对收集的公民视频新闻样本展开了试验设计,通过各种假设及实验,最终证明了公民视频新闻的传播结构引起了受众信息接受量(认知层面)的变化;公民视频新闻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其传播的价值观点能够引起受众态度和看法(心理层面)的改变。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硕士生庄孜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中的路径依赖理论、交易成本、囚徒困境等理论框架,对新闻腐败现象原因及对策的问题展开研究,认为寻租方与新闻从业者间存在一种“合理”的交易成本,这种个人或集体的历史寻租的错误元行为,成为后期行为的依赖路径与行为惯性,并最终成为一种无效的锁定状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硕士生卢江南把关注点放在了传媒与中国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上,认为根据社会的新变化,及时调整经营体制,熟悉市场运作法则,更新报道理念,方能重塑党报在传播市场中的主流地位。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生樊中华对知识分子在《南方周末》评论版上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考察了知识分子对网络等新兴媒介的利用,发现了新媒体对知识分子独立性言论的扩散及影响力建设,以此呈现全媒体时代知识分子影响力的全生态景观。
三、全媒体时代:媒介发展与媒介变革
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介的发展是全媒体时代不变的规则,媒介发展到一定程度导致的媒介变革是全媒体时代的常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刘兆明认为传统报业在数字化方面的种种探索,基本上都是以“报”为核心、为基础形态来展开的。他通过研究传统报业应对新媒体冲击下的不同数字化转型模式选择及其得失,探寻到了建立适应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的报业运作模式:以数字化的技术手段为依托,反周期出版、受众中心与个性化定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马海燕认为中国社会应当构建弱势群体话语权有效表达的诉求和保障机制,对特权阶层的话语权要进行必要限制以及扩大知识阶层的表达权,这样才能使媒体话语权做到更好地再分配。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单颖文从全媒体化情境下手机媒体所展示的特性出发,分析了手机媒体在全媒体中所承担的功能,主要包括了与传统媒体更有效融合以及使传者与受者间迅速进行了角色转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常惠惠、刘烨鑫、吴微、方兆玉选择了“世纪佳缘”这一交友网站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卡兹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得出这类的交友网站主要是因其网络相亲特性、网站品牌服务、方便有针对性等优势吸引着单身男女,越来越成为婚恋市场上的主流。但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比如隐私信息的泄露、信息审核不够严密等。
四、全媒体时代:媒介呈现与大众文化
在全媒体时代,不同的媒介形式呈现出不同的媒介图景,进而影响到不同的大众文化。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陆晔教授认为,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介对应的社会空间分别的个人的、家庭的,而大屏幕将对公共空间和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她以纽约时代广场、香港旺角商业区、上海五角场等拥有大屏幕的区域为例,归纳了大屏幕的私人表达、集体消费等功能,并尝试探索“新媒体技术对物理空间的重塑折射出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权力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这一问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邱悦通过分析《斗牛士》和《色,戒》这两部电影的表现手法,并结合当代心理学对片中人物与情节设定进行初步的心理分析,力图探讨西方与东方视角下的这一共同主题的内涵及其异同点。对这两部成功先例的研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李想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来比较《淹没》与《沿江而上》,从主题、视角、导演情感表达和镜头运用四个方面阐述两部影片的异同,考察中西方镜头里的中国样貌,并进一步探讨两位导演的拍摄动机、立场和身份意识。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学硕士生罗雪晴以《成都商报》、《湖南日报》、《羊城晚报》自199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的所有报纸为样本框研究,认为媒体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议题呈现中的偏向以及一系列的媒体排斥行为,最终造成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在媒体的视野内被代言、被边缘化的社会处境。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刘金丽以《人民日报》对于政府形象的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十六大大以来的政府报道进行框架分析和内容分析,考察在社会结构日益分化的转型期,我国主流媒体如何构建政府形象,并揭示在宏大叙事和简单概括的理论背后,政府形象再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阴良以“使用与满足”为理论背景,以“人人网”为例,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得出孤独感和SNS使用之间是有正向相关关系,社会认同的某些方面和SNS的使用也是有关系的,而和“娱乐”、“搜集信息”等相比,“孤独”、“社会认同”能否被确定为网络使用动机的一种,还有待验证。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硕士生陆国静对准了在网络发展下不断壮大的同人女群体与耽美文化,运用了内斯特•鲍曼(Ernest Bormann)的“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方法,对网络场域中的耽美文化进行观察和诠释。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许静波通过三十年代中期香港的《工商日报》,文本中存在着大量对于上海都市文明的描绘和想象,呈现出两个不同的趋向,指出一方面来自于《工商日报》管理层和编辑层自身对于上海文化的观感,另一方面则更深反映了香港社会凝聚过程中的“无根”状态及对都市化及其所引发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附加影响的复杂心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硕士生毕琳选取《申报》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认为不仅要关注媒体塑造了怎样的女性形象,还要探究媒介塑造出此种女性形象的影响和深层原因,论证大众传媒在两性平衡发展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做到及时地反映社会现实,创造积极的舆论导向的作用。
五、全媒体时代:人际传播与健康传播
除了大众传播以外,人际传播和健康传播也是当下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的热点,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论文的入围作者也把关注点投向了它们。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何睿、任德举认为寝室空间作为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等综合区间,对大学生人际传播以及心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董依明从人际传播学角度出发,以“人人网”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在Web2.0时代,中国SNS社交网络之所以能吸引用户眼球,不断提升用户对社交网络的粘着度与忠诚度,主要是因为它确保了虚拟交友网络的真实性,更新加强了人际互动,满足用户情感与心理需求以及其高效率的传播信息渠道。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李怡认为人际传播是在培养与维持目标受众关系时,一种可控性强且双向对称的、利于达到树立组织形象以及危机管理目的的公共关系手段。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陈思认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迫使传者机构进行自身的调整,引入全新的媒介组合方式和信息的渠道,需要一个能包含数字化特质的研究模式。她采用AISAS模型,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传播效果进行了一个评估,并对以高学历和较高社会地位人群为对象的战略传播策略提出了建议。
篇6
【关键词】移动终端;数字出版物;版权保护技术;研究
1.引言
目前多数的DRM系统的授权策略是基于传统访问控制模型(DAC、MAC和RBAC),关注的是封闭环境下信息系统中的资源使用前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传统访问控制在权限规则执行前,主体S已拥有使用权限R,不能动态授权;传统访问控制不考虑操作的物理环境、资源状态等上下文信息,内容使用过程不够灵活,因此,不能很好地适用于目前开放式环境下应用繁杂的内容访问和使用控制需求。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是在使用控制模型UCON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移动数字版权保护模型。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将使用控制决策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整体模型结构简单,管理容易且具适用性强。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全面考虑使用规则和上下文信息,充分利用授权(Authorization)、义务(Obligation)和条件(Condition)三大决策要素实现了资源的分发控制、用户动态授权管理和内容的使用控制。在使用UCON模型时,引入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实现了角色职责分离和用户动态授权的细粒度管理。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内容使用控制模块相对更更复杂,兼具用户/角色控制和内容使用控制。
2.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原理
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工作原理如下:
(1)系统管理员(SystemAdministrator,SA)对DRM系统中的User进行属性(Attribution)划分,按角色(Role)为单位对User的权限R进行授权(Authorization)管理;
(2)在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中,用户的属性是由SA分配,标识了用户的能力和特征。通过用户属性(ATT(User))判断使用者目前所具备的Role。
(3)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使用控制决策包含授权(authorization)、义务(obligation)、条件(condition)三种决策策略,这些策略与连续性(Continuity)和可变性(Mutability)共同实现使用控制的决策过程。
(4)CP/SP赋予每一个客体资源唯一的标识号OID,并将客体资源的R分配给系统定义的Rotes,User通过申请/担任某一角色,来获得相应的权限。
(5)User使用客体资源前,通过DRM Client提交客体资源的OID和User所在可信计算平台的硬件唯一标识号HID,需先向许可证服务器LS申请许可证。LS根据User担当的Role查询其拥有的R,生成许可证,分发给User。
(6)许可证包含客体资源使用的权限规则,检查上下文信息和使用规则执行使用控制决策。
OMA DRM 2.0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数字版权保护标准,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参考OMA标准,根据目前移动出版实际运作情况及发展趋势构建基于UCON模型的移动出版版权保护模型。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概念模型
目前移动数字出版具有多业务多平台应用现象,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包括数据分发子模块和数据控制实施子模块两部分,分别用SRM和CRM体系结构。SRM负责Server整体的数据服务管理、定制与分发,不允许用户随意、非法下载客体资源(即使可以下载,服务器端系统和决策等也不会受到影响),允许RM控制外的用户访问客体资源。CRM细粒度地管理和控制已分发下载的数字资源在Client的使用情况,如使用时间、使用方式以及使用次数等。采用基于SRM和CRM协同作用的使用控制结构,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支持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的访问控制服务,可实现授权数字内容在多用户多设备构成的内容共享域内的正常交换和使用,防止非授权使用和非法扩散,满足目前多样化的商业模式的数字版权保护需求。
3.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结构
根据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概念模型,我们给出了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结构,如图2所示。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包括数据提供平台和数据使用平台,前者根据后者的请求和可信度,为后者提供DRM内容和许可证;后者基于TPM,根据用户安全等级、使用环境的完整性度量值和使用规则完成用户对DRM内容的访问控制和使用控制。
图2 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结构
4.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性能分析
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充分利用了使用控制的过程连续性和属性可变性,满足了开放环境对动态授权的要求。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基于服务器-客户端的结构,提高了模型的可管理性和可应用性。采用基于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引用监控器实时监控整个访问过程,主客体属性可随主体访问行为而动态改变。引用监控器机制可基于软件编程实现,过程简单且易实现。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数据使用模块基于可信计算平台,实现了用户、USIM和终端平台的完整性度量和完整性认证,提高了数据使用的安全性。数据提供模块把信任度作为使用控制的重要决策,实现了基于角色的授权机制,使资源分发授权更加灵活、安全和简便。
5.总结
使用了“问题提出--分析问题--解决方案――方案验证”问题解决模式。首先,分析了目前开放网络环境下移动数字版权保护存在的授权和访问控制问题。然后,论文研究了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过程和可信计算平台。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解决方案,详细地介绍了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构建思想、体系架构、逻辑描述和方案正确性验证。最后,论文从工作机制和性能上分析了移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使用控制模型。
参考文献
[1]J.He,Y.Geng and K.Pahlavan,Modeling Indoor TOA Ranging Error for Body Mounted Sensors,2012 IEEE 23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onal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PIMRC),Sydney,Australia Sep.2012(page 682-686).
[2]Y.Geng,J.Chen,K.Pahlavan,Motion detection using RF signals for the first responder in emergency operations:A PHASER project[C].2013 IEEE 24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onal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PIMRC),London,Britain Sep.2013.
[3]S.Li,Y.Geng,J.He,K.Pahlavan,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Maximum Likelihood Algorithm for Capsule Endoscopy Localization,2012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BMEI),Chongqing,China Oct.2012(page721-725).
[4]Y.Geng,J.He,H.Deng and K.Pahlavan,Modeling the Effect of Human Body on TOA Ranging for Indoor Human Tracking with Wrist Mounted Sensor,1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ireless Personal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WPMC),Atlantic City,NJ,Jun.2013.
[5]Y.Geng,J.He,K.Pahlavan,Modeling the Effect of Human Body on TOA Based Indoor Human Track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ireless Information Networks 20(4),306-317.
作者简介:
李劲松(1972―),男,硕士研究生,现供职于重庆日报集团报业集团,主要研究方向:传媒数字化。
篇7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9-0146-02
从2000年开始,国外许多大学已开始了手机等移动信息服务的应用。在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图书馆制定了“无屋顶图书馆计划”,读者通过使用PDA移动通信网实现在线目录0PAC的馆藏资料查询。在我国,2003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率先开通了移动短信信息服务平台;2008年9月9日,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开通了名为“掌上国图”的移动数字图书馆;2009年以后,移动图书馆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继数字图书馆服务之后的新兴服务方式,各大高校都积极进行着本校移动图书馆的建设。
1 移动图书馆概念及特点
移动图书馆源自英文Mobile Library译词,最早专指用作图书馆的大型交通工具,熟知的诸如“汽车图书馆”,但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兴起与普及,移动图书馆特指利用国际互联网、无线移动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使用户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掌上电脑、平板电脑、IPad等,方便进行图书馆各类数字资源的查询、浏览及获取的新兴服务模式。
移动图书馆的4个鲜明特点:
1)无时空限制的可移动性。移动图书馆使读者借助无线网络,随时随地、随心所欲、通过手中的便携设备上网登陆移动图书馆,访问图书馆数字资源。
2)使用的方便快捷性。读者利用手持轻便灵巧的移动终端载体如智能手机、IPad等,对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0PAC目录查询系统、专业数据库、特色数据库资源、一站式搜索等应用系统的利用。
3)信息资源的广泛性。移动图书馆即揭示了图书馆已有数字资源,更是涵盖了中外文图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等各类资源,信息的无限化得到了海量体现。
4)个性化服务的体现性。用户通过个人图书馆的设置与图书馆0PAC系统对接,实现馆藏资源查询、预约、续借、挂失、超期提醒移动服务,还可自由选择咨询问答、新闻、新书推荐、信息交流,体现读者的自主性与随意性,同时也体现出移动服务的主动性。
2 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及功能
1)SMS短信服务,是一种免费服务,利用手机短信功能广泛进行具有信息认证和推送的简单功能服务。
2)WAP图书馆服务,具有较高资费的服务,依托于无线网络,读者利用手持终端设备访问图书馆的WAP网页,实现书目查询、续借及资料下载等需求。
3)APP图书馆移动服务客户端。APP移动客户端能够实现图书馆与读者的无缝链接。对高校学生来说主要是利用智能手机免费下载和离线方式使用图书馆已购买的APP,APP注重用户体验,集平台、资源、社交等为一体。现阶段,WAP网与APP相结合的系统服务模式已成为移动图书馆的主要模式。
3 高校图书馆建设移动图书馆的优势
3.1 读者综合素质优势
高校图书馆读者由教师和学生组成,数量庞大的智能化上网手机的普及奠定了高校图书馆建设移动图书馆的基础,利用时间碎片进行随处可读、碎片阅读的手机阅读模式,正在成为人们的阅读习惯。
3.2 高校图书馆已存在的数字资源优势
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馆藏,使图书馆具备了将专业数据库资源、电子期刊以及一些特色自建设资源及非书资源等进行资源数字化移动的物质基础。
3.3 高校图书馆已具备的个性化服务意识
从传统图书馆发展到数字化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和追求的目标。在教学科研中,高校图书馆组织专业信息服务人员针对不同读者的需求,提供文献保障、动态跟踪、定题文献检索等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确保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施实。
4 高校图书馆在建设移动图书馆中存在的问题
4.1 移动图书馆核心功能的缺失。
使用过移动图书馆APP的读者都有这样感觉,形式具备,想要的信息资源不足,主要提供图书OPAC目录查询、预约、挂失、参考咨询等图书馆事物服务,也就相当于PC版基础业务服务向移动网络的延伸,而读者最常用的专业数据库、特色数据库处于不能进行全文完全查询的缺失状态,这几乎是移动图书馆的致命缺陷。受技术与财力的影响,高校图书馆主要通过购买和与知名数据库商合作开发APP这两种方式进行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国知网刚刚开通手机移动数据服务。书生、超星数字图书馆开通较早,数字资源数量偏向于图书,受版权制约,专业期刊的大部分文献资料使用与下载权还有未完全开通,APP内容更新不及时,时效性差。
4.2 没有对移动图书馆做广泛宣传,缺少认知度
师生手机用户数量庞大,但让读者养成利用手机登录移动图书馆并不是一件简单事情,更多依赖于图书馆自身对移动图书馆的大力宣传与推广,让他们充分了解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功能及使用方式,体会它的方便快捷。但通过对高校图书馆主页的调查,在主页中能醒目看到有手机图标、移动图书馆文字链接的屈指可数,大多图书馆都只是将其放在读者服务子项中,这样就比不上用文字直接链接的一目了然。南京大学图书馆主页用大大的手机图标,就能勾起读者想点击使用的好奇心。
4.3 网络系统不稳定性,技术标准不统一
数字资源移动化需要强有力技术层面的支持,它不是图书馆单方面能解决的,表现在各个数据库商为了保护企业利益,常导致数字资源格式的不统一,标准的不一致,为了使用不同的数据库,常要下载不同的阅读器,再加上各类型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各不相同,这些差异使不同格式的全文文件的转换,产生了一定难度,不能下载,不能阅读,或者网络不畅,使下载、阅读缓慢,双方互动性不友好等等,这些不顺畅的用户体验都会使移动图书馆失去对读者的吸引力。
4.4 馆员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在生存环境、技术环境、资源环境三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面对海量的数字信息,图书馆员不仅能使用专业数据库、各种搜索引擎,推送数字信息,还要在论坛与微博上成为给读者提供在线信息服务的“网络图书馆员”。馆员利用自身业务技能,在众多的APP软件中,分析出哪些是免费且有实用价值的对读者进行推介,更重要是培养读者掌握获取移动信息资源的技能,学会分析区别有用与无用的信息资源。但实际情况,我们的馆员缺失传统情报业务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接受和学习使用新技术的热情不高,或者过分依赖于信息技术部人员,而没有大局观念,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于读者是每个图书馆人的职责。
4.5 专业数据库知识产权与版权的障碍
高校图书馆,访问量最多的就是那些购买的专业数据库,而这些数据库的使用常受ID限制,这就是电子资源的知识产权与版权问题,但这个问题不是在这说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事,但它就是影响了移动图书馆开展信息化服务的深度。
总之,高校图书馆从来都是新技术使用的积极接受者,移动图书馆不是传统图书馆服务转移的介质,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与要求,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图书馆人要树立正确的思想,积极的态度,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利用好新技术,让移动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实现它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盛小利,韩正广.利用第三方应用软件实现移动信息素养的培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12).
[2]徐士新,王敏,王惠.移动图书馆问题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数字出版;产业链;图书馆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11.002
〔中图分类号〕G25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3)11-0008-04
数字出版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出版机构和图书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数字出版机构正在从资源、用户、技术、服务等多方面与图书馆展开竞争,同时,出版资源的数字化也推动了不同类型的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在学术、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无论是图书馆还是数字出版机构都希望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数字出版产业链及其结构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数字出版产业是否成熟的重要表现[1]。数字出版产业链是指由各类数字出版关联企业所组成的数字出版机构联盟,联盟之中的各企业以数字出版价值链为基础的,互相之间具有追加价值关系。由此可见,数字出版产业链是由各类独立发展却又相互联系的数字出版机构组成,各类数字出版机构在产业链条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了数字出版的发展。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基本结构可以分成上、中、下游3个部分。位于产业链上游的是数字资源内容提供商,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游包括的整合数字内容资源的平台商和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数字产品和终端的销售商位于产业链的下游[2]。
2 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数字出版机构的类型与传统出版机构的界定和组成相比,数字出版机构类型多样、范围广泛。笔者认为,凡是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数字出版产业有关联,就可以被界定为数字出版机构。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角度,可以将众多的数字出版机构划分为内容提供商、平台运营商、技术开发商和终端分销商。
2.1 内容提供商内容提供商是数字出版产业中的核心机构,其拥有海量的内容资源,位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上游。这类数字出版机构主要是通过销售数字化内容来获得赢利。因为出版的价值最终是通过出版物的内容来实现的,所以数字内容资源是各类数字出版机构的基本资源和生产条件。其实作者是最基本的数字内容提供者,但因其影响力有限,且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出版机构实现数字化出版,所以本文中的数字内容提供商主要包括:经过数字化转型后的传统出版机构和为出版市场提供海量素材的网络原创文学。
2.2 平台运营商平台运营商构筑了一个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大量的数字内容资源整合到该平台上,并可以实现数字内容资源和服务的增值,最终以数据库的形式将数字化内容传递给下游的读者,便于读者检索、阅读和下载。平台运营商连接上游的内容提供商和下游的数字产品分销商以及最终的读者用户,处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中游位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各类平台运营商主要是通过收费下载阅读和网站广告来获得赢利。目前,发展比较好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数字化期刊群,例如中国知网、Elsevi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等;二是网络原创文学平台,如盛大文学;三是手机阅读平台,如: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四是综合类门户网站平台,如新浪网。
3 技术开发商技术开发商引领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正是这些掌握数字出版技术的机构率先开展了数字出版的实践,事实上,这类技术开发商成为早期数字出版的王者,例如亚马逊、谷歌等。技术开发商通过数字技术、版权技术、信息技术、技术人才输出等方式参与数字出版,是最早涉足数字出版领域的力量之一。数字出版离不开技术,理论上来看,技术开发商位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游,通过技术,将上游的数字化资源传递给下游的用户。但技术开发商又不仅局限于产业链中游,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链中都可以看到技术开发商的身影,例如方正公司就定位于提供数字出版技术解决方案,其面向的是整个数字出版产业。上游的内容提供商、中游的平台运营商、下游的终端分销商都离不开技术开发商的支持,同时,它们中的很多机构本身就是技术开发商。
2.4 终端分销商终端分销商位于出版产业链下游,通过终端分销商将最终的数字产品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终端分销商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数字终端设备制造商;另一类是数字产品经销商。数字终端设备制造商同时又是典型的基于技术的数字出版机构,通过制造和销售数字阅读设备获得收益。读者一定要借助一定的数字阅读设备才能阅读使用数字内容资源。数字产品经销商直接销售电子书等数字出版物,例如网上书店。从图书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可以将图书馆可以看做是数字产品经销商。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出版机构已经不满足于仅局限在技术、内容或平台领域的单一发展,纷纷在数字出版产业链条上拓展新的业务,努力向实现集技术、平台、内容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出版综合运营商迈进。
3 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3.1 数字化阅读的需要数字化的阅读环境引导读者阅读观念的变化,读者的阅读动态又影响着出版机构和图书馆业务开展。数字出版机构和图书馆所提供的数字资源和服务存在着交叉重复的问题,但同时又各具优势。因此,两者应该相互沟通,有效解决数字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数字出版应该吸收图书馆领域专业信息理论对数字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处理,实现可以分类,标引,检索数字内容,实现内容的分类提取和主题划分,根据读者的要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服务。图书馆要跟上数字出版的步伐,必须更新理论观念和管理方式,适应数字化发展。
3.2 统一技术标准的需要目前,在数字出版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技术标准不统一现象,各类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之间由于使用的标准不同,其生产的数字产品格式多样[3]。数字化格式的不统一给信息的存储和转化带来了很多不便,对数字市场的推广,业务的开展增加了负担。解决文档格式不统一、文档转换、版式标准化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作支撑,更需要数字出版机构和图书馆在使用阅读软件和阅读器问题上达成共识,推出一种互相兼容,统一的行业标准。通过合作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还需要数字出版机构和图书馆行业的共同努力。
3.3 数字版权保护的需要数字图书馆资料的下载、拷贝、设置动态链接、数据库建设方面容易涉及侵害到版权人利益。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服务机构,没有过多的能力与作者进行版权交易。如果读者每次阅读或下载网上传播的数字化作品都要向版权所有者付费,图书馆数字化的代价将十分艰巨。图书馆依靠法律途径解决版权问题,并不能完全避免侵权情况的产生。版权保护的不能单靠数字出版机构也不能单靠图书馆,只有在利益的天平上找到两者合作的制衡点,双方各自发挥优势,扬长避短[4]。数字出版机构利用丰富的版权经验,与图书馆一起承担版权保护的任务,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版权问题解决方法和指引。
4 产业链视角下的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的合作策略 数字出版机构和图书馆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推进并实现数字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广泛共享,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的一些竞争和矛盾,可以通过一定的合作模式得到缓解,最终使两者走上协同创新的合作发展之路。对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中不同类型的数字出版机构,内容提供商、平台运营商、技术开发商和终端分销商因各自拥有的优势资源不同,分别分析图书馆与之合作的对策。
4.1 内容提供商与图书馆的合作
4.1.1 数字内容的馆配供给数字环境下,数字内容提供商与图书馆的合作仍然应该以数字内容资源的馆配供给为主[5],主要是电子书。通过合作,内容提供商可以通过销售直接增加收入,图书馆从内容提供商那里直接获得了大量的数字资源。尽管图书馆免费向读者借阅的电子书可能会对出版机构的电子书销售业绩产生不利,使得美国六大出版商中的4家不向图书馆提供电子书,但是兰登书屋(Random House)还是坚持与图书馆开展电子书合作,哈利·波特官方网站也明确表示会支持图书馆建设,用户可以从图书馆的界面上找到和阅读哈利·波特的电子书和有声图书[6]。同时,由于数字内容提供商在资源上占据优势,还可以主动选择图书馆的类型和合作方式等。其实,图书馆也可以主导一些与内容提供商的合作方式,例如,在数字图书馆中开设新书推介专栏,主动向读者推荐优秀的数字出版物,相信内容提供商对此一定是持支持态度的。
4.1.2 相关业务数据的共享内容提供商类的数字出版机构和图书馆在各自开展业务的同时,必然掌握与自身业务相关的一些基本数据,两者之间可以开展这些基本数据的共享合作。内容提供商可借助自己对市场动向、出版前沿信息等方面资源优势,向图书馆提供参考数据,以便于图书馆更好地调整馆藏结构,提高服务效率。反之,图书馆也可将读者借阅与读者对数字内容资源的需求情况的相关数据提供给数字出版机构,以便内容提供商及时调整出版选题和数字资源类型。通过调研数据的共享,可以使双方更好地调整业务、开展数字出版服务,并节省双方的时间和成本。
4.2 平台运营商与图书馆的合作
4.2.1 签订平台互惠协议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游的平台运营商与图书馆的合作实践广泛,在合作之初,签订双方或多方的平台互惠协议显得尤为重要,共同协商制定出的互惠协议,例如,2012年牛津大学出版社与曼哈顿图书馆等达成协议,将通过大学出版社学术在线平台(University Press Scholarship Online,简称UPSO)传播学术图书内容。该协议规定,两个机构的所有附属机构将有权使用和访问2012年所有新加入到UPSO的内容[7]。可以对参与各方起到促进和监督的作用,有利于合作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会促进数字出版的发展。
4.2.2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成为数字出版领域的平台运营商,已经成为很多数字出版机构和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它们纷纷利用各自的优势构建的数字资源平台,以抢夺读者和数字资源。例如,2012年哈尔滨报业集团与哈尔滨市图书馆合作建立了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平台内百万种书目信息和全文资料的共享[8]。但目前我国各平台运营商之间缺少有效地沟通,平台重复建设,平台之间数字资源交流不畅,影响了平台的发展和数字资源的共享。若要数字出版长期可持续发展,平台建设必不可少。平台运营商应该和图书馆共同合作,共建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数字平台,图书馆在合作中应发挥自己在数字资源标准制定方面的优势,指导平台构建。
4.3 技术开发商与图书馆的合作
4.3.1 各类数字出版技术合作图书馆的运作需要各类数字出版技术与信息传输技术,而图书馆在技术维护方面显然不占优势,因此需要通过合作,技术开发商提供技术支持。这些技术包括数字传输技术、数字复制技术、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数据库建设与维护技术、数字标准格式转化技术、数字兼容技术、数字资源访问技术、数字内容加密技术、数字水印技术、DRM技术等。另外,自助出版的发展让图书馆开发出版特色馆藏资源成为可能,双方还可在自助出版领域展开合作。自助出版技术开发商也愿意帮助图书馆,例如美国自助出版商Smashwords凭借其自助出版技术,随时准备为全球公共图书馆提供技术支持,以帮助他们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优势、建立社区型自助出版[9]。
4.3.2 开展数字出版技能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基于技术的数字出版机构还可以在数字技术培训方面与图书馆开展合作。通过定期技术培训课程,可以让图书馆工作人员了解数字出版技术,从而帮助图书馆更好地开展数字出版服务。还可以借助图书馆平台,面向读者进行数字出版产品使用方面的技能培训,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获取数字出版资源。
4.4 终端分销商与图书馆的合作
4.4.1 数字产品经销商与图书馆的合作通过数字产品经销商,数字产品最终传递到消费者手中。以亚马逊为代表的网络书店是数字产品的主要经销商。从网络书店购买图书的不仅仅是普通的消费者,还可以有图书馆,图书馆不仅从内容提供商处采购数字资源,也可以成为数字产品经销商的合作伙伴。数字产品经销商可以凭借其增值吸引图书馆成为其固定的客户资源,与图书馆展开合作。例如亚马逊通过其自助出版平台吸引了大量的作者,拥有了独有的数字资源,与其开展合作,对图书馆来说显然可以获得更多的数字资源。另外,因为读者可以从图书馆直接获取数字产品,所以我们可以将图书馆看作是特殊的数字产品经销商,从这个角度来看,图书馆已经和数字产品经销商很好地融为一体。
4.4.2 终端设备制造商与图书馆的合作读者阅读数字产品,必须借助一定的终端设备,早期终端阅读设备制造商凭借其产品抢占了大量的读者资源。内容提供商和平台提供商也纷纷推出自己的阅读设备,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辞海阅读器、盛大文学的Bambook等。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在以“内容为王”的出版业中,终端设备制造商由于缺少数字资源,其生存越来越困难。在此危机下,终端设备制造商开始寻求与拥有内容资源的数字出版机构合作,图书馆已经成为合作的新目标。例如,汉王科技已经与众多高校图书馆合作,借助其出品的电子书阅读器,开展电子书阅读器借阅服务[10],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图书馆也愿意借助这样的合作开展自己的移动图书馆业务。
参考文献
[1]张晋升,杜蕾.数字出版产业链融合的价值和路径[J].中国出版,2010,(16):44-46.
[2]曾元祥,余世英,方卿.论数字出版产业链主体及其功能定位[J].出版科学,2013,(3):85-89.
[3]盖红波.从数字出版到数字图书馆的有效对接[J].图书馆建设,2007,(5):20-23.
[4]张丽媛.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合作策略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汪雪莲.试论图书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J].图书馆杂志,2005,(10):16-19.
[6]Laura Hazard Owen.出版商在电子书进图书馆问题上分歧不小[EB].http:∥/digital/2012/0302/181949.shtml.
[7]陆静.牛津大学出版社与图书馆就纸本书与数字资源达成创新性协议[EB].http:∥/article/48022/.
[8]哈市图书馆开通公益平台,240万种图书免费阅读下载[EB].http:∥/article/36631/.
篇9
【关键词】 开放大学系统;图书馆;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4)03―0088―05
2012年7月31日,教育部批准建立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随后又陆续有广东、云南和江苏获准成立开放大学,目前正有越来越多的省级与地市级广播电视大学逐步转为国家开放大学省级分部或下属学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开放大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建设思路,怎样成功实现图书馆的转型,就成了摆在图书馆人面前的一项重大使命。
一、总体思路
1. 目标定位
要准确定位开放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与用户服务发展目标,必须首先对开放大学之定位有明确认识。
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成立大会上强调,“建设开放大学要坚持科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强调面向人人,实现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通过学分积累和转换等方式建立与普通高校有效对接的‘立交桥’……要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着力扩大优质资源种类、总量和覆盖面,为各类人群特别是基层学习者提供更好更多的教育服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这就从根本上对开放大学的办学性质与定位做出了明确规定。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出,开放大学图书馆的读者,既包括学历教育的学习者,也包括非学历教育、终身学习的读者,他们希望图书馆的服务是泛在的,亦即既有高精尖的外文、研究资源,也有素质教育、个人修身养性的资源;既可以自己来馆、上网查找资料,更希望有资源可以主动推送到其桌面、身边;来馆既能学习,也可休闲。
因此,开放大学图书馆应能充分满足不同类型读者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根据情况逐步向社会学习者开放。其建设目标应为:建成一个面向社会,服务全民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和服务系统;一个既能满足社会成员在终身学习过程中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又能为机构及个人提供特定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兼具公益性与个性化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一个基于网络、没有“围墙”、随时随地服务所有学习者的文献信息共享空间和图文信息中心。
2. 建设思路
依据上述开放大学图书馆定位与目标,笔者认为其建设思路应为:
(1)虚实结合、以虚为主
由于开放大学学习者的特殊性,绝大多数读者不方便到馆阅览,且大部分地市级电大(或其它省级电大分校)没有图书馆,或虽有图书馆仅对教师、全日制高职学生开放,总校的图书因馆舍面积、馆藏量、交通、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障碍,亦不太可能对分校师生提供借阅服务。因此,开放大学图书馆建设的原则之一,应是“虚实结合,以虚为主”。具体而言,就是要在继续做好传统形式文献(书刊、非书资料等)的收集、整理和提供利用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
表1列举了英国开放大学、中国香港公开大学,以及国内北京、上海、广东、云南、江苏和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批准挂牌的6所开放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数量:
表1 部分开放大学图书馆数据库数量比较
可以看出,国内开放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藏用结合,重在服务
图书馆典型的功能有二:一是典藏,二是使用。现代社会中不同类型图书馆上述两种功能所占比重不同,如对于国家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清华图书馆这种区域性公共馆以及研究性大学馆而言,收藏某一方面特色资源永远是其必备功能,而对于开放大学这类应用性为主的高校,重点应选择符合读者教学、科研、自主学习和继续教育的需求的、适用的、有针对性的资源。
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时,务必做好与师生的沟通,争取以最少的投入形成最大的产出。
(3)专博结合、特色优先
包括:一是资源的类型方面,在注重传统书刊资源建设外,还要加强非书资料、多媒体资源建设;二是加强开放大学自身特色资源建设,如开放大学试卷库、学位论文库、教参库、出版库、专题库、知识库等的建设,并逐步作为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的主推项目;三是加大图书馆馆舍建设,特别是馆舍的一体化设计,融借阅、上网、研究等为一体,争取成为学校窗口之一。
(4)加强沟通、协作共建
含义:一是与校内其它资源建设部门的协作,含顶层设计、整体布局,加强对已建资源与拟建资源的分类研究,避免互不通气、重复建设现象持续出现;二是与校外其它图书情报机构的协作沟通,如国家图书馆、省(市)图书馆及CALIS、CASHL、CADAL等的协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学校教学、科研及办学软实力;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开放大学系统其它图书馆的协作共建。
二、实体馆藏建设
1. 必要性
(1)并非所有实体馆藏均实现了数字化
目前印刷型文献尚不能完全数字化,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也不能完全覆盖印刷型文献,数字化信息和印刷型的信息载体和传播方式不同,带来利用上的差异,决定了印刷型馆藏存在的重要性。
(2)受阅读习惯与类型制约
虽然数字阅读逐步得到运用,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移动阅读的发展,除年青人外,中年人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数字阅读中。但数字阅读毕竟不适用于所有人群,且受阅读习惯、阅读类型等制约,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时间精力思考的书刊(如理工类专业书刊),可能阅读纸书更为方便。
(3)图书馆评估要求
根据有关规定:教育部在对高校办学条件及相关评估规定中,对图书馆馆舍、馆藏、进书量等均提出明确要求。如: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规定,综合类本科高校合格标准为生均图书为100册,限制招生标准为50册;同时明确规定,电子类图书、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人员已在相关指标的定量中予以考虑,测算时均不包括在内。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中,又对上述指标做了进一步明确,如要求综合类高校图书馆生均年进书量4册。
开放大学系统图书馆馆藏测算:教育部目前对新批准的开放大学本科办学条件及图书馆的要求尚未可知,图书馆也未有独立的评估指标体系,但根据各校开办开放本科及部分全日制教育的实际,开放大学面临着战略转型、内涵发展的机遇,因此图书馆须未雨绸缪,做好一些基本准备,避免届时手忙脚乱,临时购进一些不相干图书来充数。特别是过去在实体资源建设方面缺口太大的学校,非短期突击可以解决。
2. 建设原则
(1)需要优先原则
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馆舍条件的需要原则:5所省级开放大学中,广东、江苏和云南均有高职学院,故在图书馆馆舍面积、实书馆藏量与年购新书量方面,基础明显较厚(见表2)。国家开放大学虽没有直属学院,图书馆服务对象仅为教师,但作为开放大学窗口,其馆舍与馆藏量仍较大。同时,国家开放大学图书馆新馆采用一体化布局,将图书阅览、上网浏览、学者研修融成一体,并有咖啡、茶水等供应,为教师来馆查阅资料等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条件。上海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图书馆则均面临书库饱和、设施陈旧等多种问题,无法容纳更多的实体书刊资料,也因条件过于简陋较难吸引读者到馆阅读。
二是馆藏类型的需要原则:须优先满足学校开放本科等新专业设置的需求。如上海开放大学新建了三个开放本科新专业,因学校原有计算机技术专业,相应的,有关机械电子工程与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书刊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城市公共安全专业,则原来仅有管理方面的馆藏,在公共安全方面基础较薄弱。类似地,在各种新专业的馆藏资源方面基础均薄弱甚至为零。北京开放大学与国家开放大学首批7个与19个新专业建设也都大体面临同样问题。
因此,在馆舍面积与馆藏数量受限的前提下,必须优先保障新专业所需馆藏。
三是馆藏数量的需要原则:在可能的前提下,尽力扩大馆藏。如继续采取单复本的采访策略,尽量使用最少的资金、占用最少的馆舍,建设最大的馆藏量。
表2 部分开放大学图书馆馆舍与馆藏比较
(2)方便使用原则
借鉴国内外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经验,图书馆应以人为本,以方便读者为准则,馆舍宜采用大开间、一体化设计,融借阅、上网、打印、复印,以及个性化研究、小组化学习为一体。此外,针对残疾学生逐渐增多等需求,图书馆也应在此方面有更人性化的考虑。
(3)文化功能原则
图书馆须注重环境的美观,除提供基本的学习、研究条件外,还可辟专门的视频音频欣赏区、大片展映区等,可提供沙发、茶点等,让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发挥得更充分,让学习者能在此修身养性,能获得更多的愉悦与享受。
(4)赠送制度原则
各校图书馆应建立赠送或接受捐赠的相关制度,即将学校自行出版的书刊,赠送给图书馆一套,图书馆设专架陈列,供师生查阅,不做外借。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实图书馆馆藏,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展示学校形象的一个窗口。同时,图书馆应积极与其它相关出版社、书商、高校等联系,接受图书捐赠。
三、数字馆藏建设
1. 数字馆藏的范围
(1)商用数据库
即在试用并评估基础上,购置并建设一批适用于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中外文商用数据库。
(2)自建特色库
学校应建设一批有远程开放教育特征的特色资源,这样既可以方便、适合开放大学学习者使用,也同时可以作为与外界合作的基础之一。可考虑建设的特色资源如:优秀毕业论文数据库、教师自编教材数据库、开放大学出版物数据库等。
(3)共享资源
包括与当地公共馆、CALIS、CASHL、CADAL,以及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内各馆等的合作共享,特别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节约资金、提升层次。
(4)开放存取资源
指用户在承认作者著作权的前提下,通过互联网可以免费地获取和使用该作品,包括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检索或者链接作品全文,为作品建立索引,将作品作为数据传递给相应软件,或者进行任何其他出于合法目的的使用,不受经济、法律和技术的限制。
目前,国际范围内开放存取已是潮流,也有很多相关网站。图书馆可搜集、整理、归纳后向读者提供,以便最大限度地节省经费、利用资源。
(5)校内资源整合
资源建设涉及诸多部门,相关平台建设及关系要理顺。很多学校的资源都归属于不同的部门,如上海开放大学资源建设部门包括:资源库、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中心、教务处、图书馆等,各部门互不通气,难免会出现重复建设现象。
2. 数字资源建设的原则
(1)优先建设原则
鉴于开放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实际,读者不方便到馆阅览,同时借鉴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建设经验,开放大学系统图书馆建设应以数字资源为主,以满足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使用图书馆资源的需求。
(2)协作沟通原则
除与区域(本地)、行业(国家开放大学系统)、相关资源建设机构(公益的或商业的)协商探讨可能的共建事宜外,更重要的是首先是校内资源建设协作共建――对已购资源通过研究及与资源商的协商,确定使用范围;新购资源加强合作、协调,避免互不通气、重复建设现象继续出现。其次是采用“多结合”建设方式:一是数字图书馆平台的搭建和开放大学筹建整体规划相结合;二是平台建设和资源建设相结合;三是平台建设和教学建设相结合;四是平台建设和信息化发展相结合;五是“借力”建设和自主研发相结合。
(3)顶层设计原则
教育部已批准的6所开放大学正式挂牌以来,各方面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在资源建设方面,表现为各自为政、互不相干;其它正在申办国家开放大学分部的省级开放大学也大体如此。建议各校在资源建设方面应整体协调,各部门定期召开协作会,共同商定资源建设事宜,如是否有必要建设、由哪个部门建设、适用哪些对象等。
(4)云存贮原则
通过与资源商及内部各部门协商使用范围后,将各类资源共同作为云存贮模式,各个部门分别通过门户访问到一定的资源,读者也根据不同的类型设定不同的使用权限。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在规划目标、设计理念、技术实现、建设方式、运行模式等各个方面应争取达到或超过国内高校目前的平台建设水平。
(5)知识服务原则
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这种服务其特点就在于,它提供的不仅是信息本身(让用户自行决定取舍、归纳总结,形成所需知识与方案),更是向用户直接提供知识内容与解决方案。
有别于传统图书馆以信息管理为主要目标的方式,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特别是数字图书馆,应以知识管理与服务为目标,其区别在于:信息管理与服务以信息整理与保存为目的,以信息资源为管理对象,管理的是静态的、显性的知识;知识管理与服务以知识创新、知识的传播与共享为目的,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管理的是动态的、显性与隐性共存的知识。知识服务是对图书馆传统服务的深化与提升。
因此,云存贮环境下的图书馆应发挥自身的信息整合、服务整合优势,将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图书馆内外资源、行业与地区图书馆联盟等结合起来,做好知识服务工作。
四、其它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图书馆规程及配套评估细则尽快下发
为了更好地规范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图书馆的组织管理、资源建设、读者服务、人员设置与经费馆舍等,推进系统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图工委各成员馆商讨研究制定的“国家开放大学图书馆规程”已基本定稿。在2013年6月召开的开放大学图工委会议上,与会代表均表示规程可以“试行”名义尽早下发,让开放大学图书馆建设有据可依,加快建设步伐,提高建设水平。同时,在此基础上尽快制定配套的评估细则,争取作为教育部对开放大学评估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规程充分体现了本系统的特点、需求,极具可操作性,指导性更强。
2. 体制机制急需战略转型
开放大学系统中目前约有1/3的图书馆为科级建制。图书馆的地位与形象代表了一所学校的形象,图书馆要适应开放大学发展的总体需要,需要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战略转型,这样图书馆的建设才能与学校资源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规划紧密结合。
此外,图书馆不是一个管理部门,而应是一个资源中心、服务中心与学术中心,图书馆的职能除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外,还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因此,建议开放大学图书馆尽快实现体制转型,即成为完全独立的处级建制,总体配备相应的业务、服务、技术支持等部门,在组织和机构上具备现代图书馆和远程开放教育支持服务的基本形态,确保内设机构和岗位数量的相对规范完整。图书馆正副馆长须为硕士或以上学历、副高或以上职称,下设采编流通、资源开发、综合服务等最基础的服务部门,各部门负责人为本科或以上学历,中级或以上职称。
3. 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优质的服务应以高水平的人才为基础,人的因素将对图书馆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内外各类高校图书馆实践而言,精通图书情报业务、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外语及计算机等水平良好,能够胜任学科馆员、专业导航、数字化参考咨询、代查代检、外文编目,以及lib2.0、信息共享空间等业务的工作人员是开展各项传统服务或创新服务的前提。目前开放大学图书馆总体人员队伍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4. 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图书馆建设总体规划
借鉴国内外各类大学图书馆建设经验,开放图书馆应注重整体规划,加强与系部联系沟通。目前国内各高校(含部分开放大学)均成立有图书馆专家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建议各校成立图书馆建设领导小组、专家(学术)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作为图书馆的学术指导和咨询机构,负责图书馆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制订,以及与外部门资源建设的协作沟通等,旨在不断提高图书馆学术研究和科学决策水平;同时,图书馆与系部设专人加强相互联系与沟通,特别是在资源建设方面做好协调工作。
5. 图书馆各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国家开放大学与省级开放大学、各省级开放大学之间的图书馆现有各资源平台尚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一站式登陆、跨库异构检索等,统计功能也有很多欠缺,造成无法精确地按单位部门、读者类型、资源种类等统计各种资源使用效率。在下一步建设与规划过程中,应在云服务、一站式检索、教学辅助等多方面下工夫。
6. 重视与外界联系提升开放化程度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开放大学系统参与系统外图书馆的各类活动较少。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图书馆对最新趋势与动态的了解主要限于理论文章,对于未公开发表的进展或成果基本一无所知,封闭在小圈子里闭门造车。
此外,开放大学系统应加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以及研究成果在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方面的应用。
总之,伴随开放大学的转型与发展,其图书馆也有相应转型之重任。在此过程中,必须明确存在的问题,找到发展的定位与思路,才能保证图书馆又快又好地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之资源中心、学习中心与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刘盈. 网络环境下电大图书馆的发展思路[J]. 图书情报知识,2003(6):83-84.
[2] 朱丽丽. 图书馆知识咨询服务提升策略[J]. 图书馆学刊,2013(6):70-72.
[3]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EB/OL]. ,2004-1-4/2013-8-1.
[4]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EB/OL]. http:///articles/2006/09-27/09161608.htm,2006-9-27/2013-8-1.
篇10
【论文关键词】融合 多元 集约 分权 法制监管 市场化
融万物之钟灵,合天地之毓秀。宋朝陈亮于《书赵永丰训之行录后》有言,“天人报应,尚堕渺茫;上下融合,实关激劝。”融合,调和、和洽之意。融合与分离若即若离,影形相继,于多维空间内交错相织,架构而成多元世界。信息融合、文化融合、产业融合、人才融合、资源融合,“融合”一词已经融合入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生活等众多领域。传统媒体日趋向“大媒体”产业转变,时至今日,三网融合逐渐被人们熟知。所谓“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在全球化语境中,三网融合的稳步推进将改革信息、文化的传播形式及传输渠道,更对社会价值观的重组及整合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也为政治、经济、文化的百花齐放搭建了平台。
三网融合是全球信息产生发展的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西方发达国家把它作为新一轮it技术竞争的重要内容。1996年,美国公布了《新电信法》为三网融合扫清了法律障碍,此法允许长话、市话、广播、有线电视、影视服务等业务向渗透,整个电信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性准入许可。我国也较早提出了三网融合,2001年3月15日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2006年3月14日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再度提出“三网融合”,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加快发展宽带用户接入网,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建设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于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商业化应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2010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并审议通过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 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三网融合工作将分两个阶段进行。2010年至2012年为试点阶段,以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阶段性进入为重点,制定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不断扩大试点广度和范围;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升级改造,加快培育市场主体,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基本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915年为推广阶段,要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推进三网融合;自主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0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主持召开了国家三网融合协调小组会议,会上通过了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明确了试点阶段主要任务和试点区域应有的技术管理条件。在试点方案中,广电总局独家负责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包括epg计费管理、通过有线网开展完整的互联网接入、数据传送和ip电话业务。对于广电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一、大时代融合氛围中广电节目内涵的延伸与发展
河道交错,孕育人类文明;历史纵横,文化源远流长。智慧的火光照亮中世纪的漫漫黑夜。现代性在社会、文化领域复苏,引领着时代的变迁——新时期的降生和过渡。如先贤有言“人的精神已经跟他旧日的生活与观念世界决裂,正使旧日的一切葬入于过去而着手进行他的自我改造 ”。自由、民主、平等、法制思潮相互冲击,汇成河流,洗去蒙昧的泥淖,启示的浪花跃于历史的长河,短暂的一瞬,折射出万丈光芒。世纪的更替,轮回的流转,文化的交融始终贯穿其中。丝绸之路绵延于无垠沙漠,交汇亚欧文明;茶马古道辗转于平原沟壑,通达古今。文化如溪水,潺潺涓涓,流淌至今,万物生。文化交流最浅白的表现形式和载体是信息的互换,媒介是传输信息的桥梁。鸿雁传书,古道驿马,信息交互穿越时空,跨越国界,在波折与撞击中,文明之光普照时代。21世纪信息高速公路快速发展,为民族沟通,经济融合,民主全球化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奇异的思想、先锋的理念在这“新时期”交汇,这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饕餮聚餐。合而不同,是原则,理性解放,呼吁创新是目的。作为信息传播的“前沿阵地”,广电在融合浪潮中的地位攸关重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与信息产业和其他一些优势行业企业相比,广电在开放的程度、市场化的程度、思想观念解放的程度都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缘于制度、政策、社会环境的制约,但关键的是观念的滞后。笔者认为滞后与先进本是相对而言,并没有精确的界限,滞后向先进的演化是历史选择的过程。人类的发展历史也是文明的演进历史,新世纪以融合为原点而推进的时代变迁,也是再文明的过程。在此再文明的过程中,广电的社会功能、传播功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广电媒介既是向导,也是引领“解放”的先驱。【1】截止2009年,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51座,电视台272座,3985套开路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网络400多万公里,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6.31%、97.23%。广电媒介在全国范围内的高覆盖率为新时期的再文明提供了物质性的保障,真正意义上的跨地域、跨风俗融合还有赖于三网融合的普及。
全球化一词最早出现在经济领域,表现为惊人规模的“金融资本”流动。此外,今天的全球化还体现为由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引起的互联网的兴旺普及。全球化的过程对于不同民族而言是兼容、吸纳、创新的过程。近一步而言,全球化导致的“趋同”是浅薄的,而导致的“逐异”却是深刻的。趋同逐异的后果是社会变迁,是形形意识形态的兴起,甚至会引起民族国家间的冲突。举例而言,【2】当新自由主义成了新的世界主流思潮。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追求“平等和公正”不再是国际政治生活的主流。什么新殖民主义,什么南北谈判等等,统统让位于全球化,让位于各国间的自由竞争。表面上看这种信仰提倡每个人和每个国家,无论贫富,都必须自己帮助自己,自己拯救自己。实际上这种信仰提倡的是强者对弱者的“自由竞争”,资本对劳动的“自由竞争”,强国对弱国的“自由竞争”。“选择”与取舍是化冲突为融合的有效途径。让新自由主义成为符合本民族特质的自由主义。互联网的普及是文化全球化的载体,正确把握经济需求和社会责任,促进虚拟与现实的共生在于取舍。广电传媒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低级趣味与雅致新颖的界定基于选择。对于不同文化内容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价值体系。反向来看,有利于社会价值体系发展创新的文化内容是正确的选择,笔者认为,这是广电传媒在融合浪潮中履行“守门人”职责的要义所在。在日益视像化的人类生活中,广播电视充斥着喧嚣和肤浅,价值探求的淡化,深层思考的缺失。价值体系的完善和构建不仅是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更是广电传媒自身在多元价值取向环境下取舍标准的要求。民主与法制为历代有识之士追求,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公民意识的觉醒是民主思想传播的表现。自20世纪90年代起,民生类节目兴起,互动的形式,平民化的视角让此类节目广受社会各界好评,百姓享有话语权,民愿民生得以反映。在多角度反映人们生活的基础之上,培养公民主动参与社会建设,解决社会问题是民生节目发展的新方向。客体与主体地位的转换才真正是民生利益的所在。
20世纪的推动广播电视产业改革。合理的重组整合信息、趋长避短、化庸俗为雅致应该在取舍过程中得以体现。“多元”的含义是丰富的也是值得把玩的,信息的繁冗未必是多元;文化形态的多样未必是多元。笔者认为,多元在由“广”到“精”再到“广”的融合演化过程中产生,是创新的源泉,是集约的精粹。因此选择、整合、延伸的理念对于信息时代的广电传媒而言是值得秉承的。快餐文化是多数人的大众文化,快餐文化或许也可以成为少数人的“简约文化”。
二、三网融合环境里广电传媒内外管理体制革新
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对外开放在上层建筑领域的进一步扩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传播观念的改变,给传播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广电传媒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期,以体制改革、数字化和产业化发展为标志,以体制上从计划事业型向事业产业转型,技术上以模拟技术体系向数字技术体系转换,功能上以传统传媒向现代传媒转变为主要内容。广电体制改革在整体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电体制就是指广播电视的组织制度和体系建设;广播电视制度,是指由一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决定的,由广播电视所有权、广播电视基本性质、广播电视基本目标等方面所构成的体系。【5】有学者认为,广电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广电生产力是信息生产力。与之相应,广播电视体制就以一种生产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研究广播电视体制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体制研究,寻找能够合理促进广电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四、三网融合后大媒体产业的形成和广电集团的发展
【6】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传媒市场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传媒领域内部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还是十分僵化的,资金严重短缺和资产闲置共存。一方面难以利用闲置资产调剂收入、增加收入、扩大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难以根据市场需要,灵活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广电为例,环节壁垒森严,条块分割、条条分割困局严重,难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我国自主创新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成了技术研发、标准体系建立、设备产业化、规模试验、运营体系建立等工作,初步走出了一条以自主创新、民族工业为支撑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以产业化为方向,服务社会为任务,广泛融纳社会资金,反哺体制是移动多媒体占据优势的措施,值得广电借鉴。
经历了大致150年的历史进程,电信业和传媒业终于从各自分立的产业状态经过产业融合演变为新的产业形态大媒体产业。【7】大媒体产业现象并不是孤立的个别的产业现象,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产业现象,信息传播领域的产业融合是大媒体产业形成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在“三网融合”的条件下,电信业和传媒业的融合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大媒体产业是一个跨越国家地区边界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运作,市场竞争和企业管理的产业体系。三网融合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显现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一场比特引发的技术革命把“地球村”全面带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数字化生存成为“村民”未来生活之一。其二,跨媒介,即大媒体产业涵盖了多种媒介形式,而且不同的媒介形式之间还正在发生并进行着相互之间的媒介融合。三网融合最终将成为三屏融合,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排名前五的广告大国。自1978年到2007年底,我国出版社从105家发展到578家期刊,从930种增加到9468种。图书产品从1.5万种增加到24.8万种。印数从3..5亿册增加到62.93亿册。近些年,先后建立近100家传媒集团分属报业系统、出版系统、期刊系统和广电系统。再次为跨产业,即指大媒体产业突破了原有电信业和传媒业之间的产业边界,打破了原有的相分立的格局,跨越了原先不同的产业范围和领域。
传媒集团的形成是大媒体产业业形成的必经环节。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广电集团化建设的市场环境仍未形成。【8】广电集团是指一个实力(或少数几个)实力雄厚的广电媒体为核心,以产权关系为纽带,通过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以及资产、产品技术、契约等多种形式链接在一起的媒体联合组织或利益共同体。广电集团化就是若干广电实体按照市场运作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联合、兼并、控股等方式形成广电集团的过程。也是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得手”实现频道、节目、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资源有效合理配置,加强分工、协作,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过程。“四级办”虽然促进了我国广电初期的大发展,但是它也造成了我国电视格局过度行政化的现象。行政区划和级别的壁垒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管办不分的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经营管理,集团化恰恰是一种通过企业间的联合而形成群集经营效果的过程。它们可以打破企业之间的封闭状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自中国加入wto后,外国广电传媒进入中国的方式将倾向电视节目和频道落地,与中方合作进行本土化节目制作等,直接和我国广电传媒业展开竞争。而我国的广电机构普遍规模不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高,竞争力不强,和国外的广电传媒企业比起来,实力相差甚远。集团化的形成有利于整体实力的提高,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为集团跨媒体、跨地域经营创造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中国广电产业的格局。举例而言,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的《第一财经日报》,就是先在集团内部形成“第一财经频道”和“第一财经频道”品牌后再与广州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联合推出。三大强势媒体合作,铸就了中国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跨媒体地域报纸。“第一财经日报”的成功运营值得广电借鉴。截至2009年,我国付费电视节目达148套,节目市场化的大气候逐渐形成。有学者呼吁,付费电视节目应以内容为核心,资源的匮乏是付费节目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可以借助付费节目的推广,推进广电与互联网的融合。付费节目除具有鲜明的特色外,还应为受众提供实用、有价值的信息。互联网便捷、高效,渗透性强,做为多种信息呈现形式的载体更符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具有着广电和传统媒体难以匹敌的优势。在解决技术问题的前提下,广电若与互联网合作,将付费节目以网络电视的形式制播,或许可以获多的盈利。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