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媒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7:3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传媒技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市场意识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全球经济正走向一体化,整个社会思潮,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的高速传递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世界各国科技的创新与展现,生物工程、计算机高速发展以及物质文明对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起了巨大的影响。书籍视觉传递是一门艺术,是通过特有的形式、图象、文字、色彩、向读者传递图书的科学知识信息,设计者必须根据社会审美意识和视觉心理,市场需求,具有现代设计意识,在设计手段上进行创新,并掌握市场经济运畴规律,赋于创新意味,与时俱进。图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外国早有定义,在国内今天也逐步为大多数人认同,对市场经济而言,图书是“商品”,就有一个商品形象的竞争,尤其在当今时代竞争激烈,节奏飞快,人们往往只凭第一印象决定事物取舍优劣的环境中,书籍商品的视觉传递的作用就更加重要,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图书的生存。图书的视觉传递强化了商品的概念,研究了市场需求、市场空间、市场消费心理、社会时尚、审美情趣等市场运畴规律,在市场中优胜劣态,竞争日益激烈中脱颖而出。wWW.133229.cOM而不象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不考虑市场需求,不研究读者心理,孤立地单纯从图书出发,书籍装帧设计只限于“从属性”、“书卷性”。现代设计观念以融进了市场意识的概念。设计者运用高科技电脑设计手段,表达图书内容,展现最佳视觉广告艺术效果,将现代、后现代、超现实等各种手法用尽用好,用最能发现图书内容需求的装帧材料,传递视觉新感觉。以广告设计的手法介入书籍装帧设计领域,将更有效地传递图书商品特性,使图书具有“广告味”,赋有更好的视觉传递效果。也可谓“笔墨当随时代”。作为图书商品,必须对图书从内到外整体设计视觉传递体现,充分体现了图书“文化与商品”的关系,让图书要在市场销售中醒目,图书的视觉传递正是体现了现代意识趋使下书籍装帧设计的新观念,是符合时代追求创新的特性。
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优胜劣态,以质量取胜。创新是每家出版社所关注的问题,书籍的视觉传递,必须是图书整体创新,以提高设计视觉的冲击力,
给读者强力传递着新信息、新感觉,又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风格的现代设计,在浩如烟海的图书的市场中醒目。
二、书籍视觉传递的“商品”特性
书籍作为表达思想、传播知识、积累文化、陶冶人类心灵和精神产品,一旦进入市场,便具有了商品的性质。图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书籍视觉传递设计比书的内文更具有商品的特性,既保护图书,有传递信息。在国外,图书可在超市里销售,在国内,图书也进入了不少超市。书籍设计本身的辉煌,是经过人类几次工业革命而实现的,图书市场的繁荣促进了制版印刷工业革命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书籍视觉传递设计不同于绘画艺术崇尚个性和艺术表现,它是现代设计的一枝,现代设计本身包含着商业性的功利、目的,存在市场促销的功能。如严格地把图书视觉传递设计与商品包装设计相比,图书的封面,护封、函套,腰封及环衬扉页,类似于商品的包装设计,职能是美化商品,促进销售,保护产品不受损伤。而版式、插图、开本、字体、纸张设计,类似于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书籍的视觉传递设计正是从这两点架构来进行考虑,仔细地研究不同层次读者的消费动机和需求,不同的图书有着不同的视觉设计要求。日本装帧设计家原弘先生说“尽管说书是文化产品,但只要在书店里出售,就必须把它看成商品,因此,有必要把书的外观设计作为商品包装来考虑,将重点放在书籍外观的装潢上”。书籍视觉传递设计的本身也有二重性,第一是艺术设计,第二是工业设计,作为商品必须进行工业方面的考虑,对装帧材料、制版印刷工艺、先进科学技术的掌握(即工业性复制的工作人员,科研人员,设计师三者之间,在整体上进行统一的认识和实践),把艺术设计与工艺设计紧密结合起来。这正是国外书籍设计质量高的奥秘所在。
三、现代意识对书籍视觉传递的定位
市场经济把图书出版推向了市场,人们不断接受新信息、新思想、读者的物质文化需求出现了空前的多样化。美国史坦福研究所一份研究报告,把在社会活动中的人划为九种不同价值与生活型态的群体。即生存型、持续型、追随型、模仿型、自我中心型、试验型、成就型、社会意识型、完成型。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生活型态(一个人的态度、信念、意见、期望、偏见和对时间、精力、金钱的支配方式)。因此,读者价值观不同,物质文化需的不同,所以产生文化市场需求选择的多样化,这就决定了图书视觉传递的多元化趋势。人类已进入了数字信息时代,世界经济也已全球化,各民族的文化加快了相互渗透、交叉、融合于本国文化之中。电子计算的广泛的应用,对书籍视觉传递设计与制版印刷带来了革命和繁荣,书籍视觉传递设计迈入了精细化和个性化、多元化轨道,设计师们利用计算机、光盘图库,运用不同制版印刷工艺、各种纸张材料,不同设计造型手法去表现新视觉空间,新的观念,以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加快信息表述的传递,对于设计手法本身赋予了强烈的商品竞争意味。在设计手段上充分利用具象、抽象、半抽象,现代、后现代形式互相渗透,注重视觉传递设计,运用置换构成,将无生命与有生命合成;变异构成,将物体不合理地变形,产生迷惑;视动构成,利用计算机制作数字图形;断置构成,将物体进行不规则地错位与排列,造成碰力感等手段。同时,要注重书籍视觉传递的“广告性”,兼容“文化性”。图书封面设计是将广告的符号,如点、圈、角、线等来解释,视觉传递时给人以间隙与节奏感。书籍视觉传递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广告艺术,它必须是以图书内容作为统一协调的中心,设计上着重烘托主体和美与传达,注重设计定位,及对读者的定位,强调隐含价值。一件好的图书视觉传递设计,应具有视觉传递的广告性(商品宣传),正如鲁迅所说,一切艺术是宣传,但一切宣传不等于艺术。图书的视觉传递设计要借鉴广告设计方法来加强自身的设计,首先,要做到作品欣赏性(艺术性),要调动读者的审美情绪,否则广告性也失去意义。因此,要调动一切营造美的手段、形式、风格、根据现代图书内容,读者对象、市场规律,从单一到多元,从古朴到现代,从国外现代设计到中国民族风格,散发时代气息。其次,作品的保护性(物质性),用各种物质材料去体现它于广告性和艺术性是统一的关系,同时,恰如其氛地表达思想内容和实用价值,并保护图书商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篇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引入
信息时代,全民族都要提高媒介素养,从而让我们的大众都成为能积极地善用媒体、制作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媒介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媒体已经构成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媒体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好也有坏,大学生成长需要优秀的精神食粮,关键是如何发挥媒介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途径或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对全社会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提出借鉴和思考。〔1〕〔2〕
二、媒介素养的简介
(一)媒介素养概述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3〕
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
事实上学者们对媒介素养的理解与界定往往少补了对信息的涉及,甚至有学者将媒介素养划分为微观与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直接取名为“媒介信息素养”,并分析了其内容。更有学者从教育视角深刻地解析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从概念的起源层面,内涵的变迁过程、培养的实施方式的三方面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明确阐述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相互融合之趋势是明显的,并提出以教育技术为支点构建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融合之桥梁。正如学者冯延群所言:“媒介素养倾向于一种综合的文化素养,而信息素养则是一种知识管理策略。”〔4〕
(二)媒介素养”的发展现状
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与社会文化、传播科技与媒介形态关系紧密,并且反映出人们文化观念、传播模式与媒介观念的转变,社会文化与科技技术推动着传播媒介的发展。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到来创造了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多媒体与计算机技术则提供了崭新的传播方式,然而当人们体验数字化生存的同时,其媒介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当代公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传统媒介素养的丰富和发展。不论是研究新媒介素养的理论,还是时间新媒介素养的教育,或是测评公众新媒介素养的水平,都必须建立在对当代新媒介素养的内涵发展,并构建新媒介素养的内涵体系,是当代传播与媒介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工作。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比较早且有计划地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首开《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同年10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cn)。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些高校也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中国传媒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出版了儿本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如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同时一些新闻传播期刊和网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高校硕、博研究生中也出现了有关专业论文,这都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 2006年6月,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还有大量相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个案研究出现,如调查发现,上海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获取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等方面存在着媒介素养的缺陷等。总之,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展。〔5〕〔6〕
(三)“媒介素养”引发的教育思考〔7〕
1、媒介素养的现实性
现代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是新兴媒体的主要接触和使用者。在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某些误导,可能会影响到其价值、行为判断的偏颇。某大学生创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在高校中几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学生形象却令人担忧;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此行为艺术在社会各界也是褒贬不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等系列媒介认知教育,可能会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媒介素养的可能性
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传媒认知能力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吸引了整个青年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可以利用手机、QQ空间、博客等传播着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可能会对社会起着负面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和媒介认知起着消极作用。
3、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群体容易被新的技术、新的潮流所吸引,对于互联网上新鲜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国高校设置课程体系如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告学等学科体系均已成熟,加上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课程的支撑,它们能为善于探索求知的学生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四)“媒介素养”的培养途径
1、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8〕:目前《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列: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
2、学生参与传媒实践能力的提高〔9〕〔10〕: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对于青少年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给青少年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网上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传播乐趣,但也因为意识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以及其实现途径、方式的创立,对目前社会公众阶层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实现也必将起着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篇3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选定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媒介融合与地市级电视台”和“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两个主题的相关文献为基础,通过对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掌握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发展现状,了解媒介融合环境对其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影响,以管窥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
1.媒介融合与地市级电视台。截至2014年7月30日,发现研究“媒介融合与地市级电视台”理论命题文献的相关论文有287篇左右,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媒介融合背景下地市级电视台发展策略》(费毅恒,《采写编》,2014年1月)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地市级电视台存在的弊端,分析其发展存在的困境;《媒介融合中电视台网站发展探析——以凤凰网为例》(韦颖,《东南传播》,2007年8月)一文探讨了在媒介融合中电视台网站应如何和电视媒体进行良性互动的问题,并分析了凤凰网在媒介融合中是如何把握自身优势而成为电视台网站中较为成功的典范;《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对传媒业的影响》(邢仔芹,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一文展示了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探讨目前的媒介融合实践及这一背景下传媒业存在的问题。从这一方面的文献研究来看,媒介融合环境给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强势卫视、互联网媒体的垄断、同类电视台节目之间的竞争等。
2.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研究发现“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理论命题文献的相关论文有370篇左右。同样,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若干思考》(詹正茂,《现代视听》,2007年7月)一文中提出了我国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观念陈旧,革新意识不强、组织结构老化,运行效率低下、人力结构不合理,员工发展缺失、测评标准不明晰,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地市电视台人力资源的问题分析》(张健,《中华新闻报》,2004年5月)一文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人力资源建设理念模糊、人力资源结构失衡、部分人员专业失范、普遍欠缺人力资源的再开发机制等问题;《内蒙古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及对策》(任佳琪,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5月)一文通过研究内蒙古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以及抽样调查的补充说明,提出高端人才匮乏是内蒙古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困境,并探讨可产生其问题的主要原因:对高端人才价值认识不足、招聘机制不完善、薪酬评价体系不科学以及激励竞争机制不健全等。从多篇文献的梳理中可以发现地市级电视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关于研究媒介融合环境对地市级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等相关文献较多。不论是对地市级电视台发展现状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在媒介融合环境的影响下,新媒体的发展和强势媒体的壮大都对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带来较大的冲击和挑战。关于研究地市级电视台在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文献也较为丰富。但是,综合研究发现,关于媒介融合环境对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等方面的文献研究却存在较大的空白。
(一)媒介融合环境下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困境1.新闻时新性被弱化。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市级电视台在信息和更新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话语权,获得当地人的喜爱和青睐。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兴起,媒介融合环境让新闻、信息的渠道变得广泛化,地市级电视台的收视率迅速下降,其优势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新媒体的信息更迅速,甚至成为传统媒体信息的重要来源。2.广告投放量逐渐减少。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广告商对地市级电视台的广告投放量逐渐减少,转而投放在收视更高的网站、视频等相关新媒体中。《2013年视听新媒体蓝皮书》分析表明,“在近年视频行业的高速发展中,视听节目网站的媒体价值逐步被认可,广告数量稳步增加。全国在线视频行业收入在2010年只有31.4亿元,但2011年实现62.7亿元,再到2012年增加30亿元达到92.5亿元”。3.受众更加老龄化。新媒体具有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引领媒体产业潮流,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吸引着更多低龄人群,逐渐导致传统媒体的受众人群老龄化。地市级电视台同样面临受众老龄化的现状,国家广电总局的《2013年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电视受众的主流群体,电视受众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二)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1.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弊端显露。在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事业单位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根深蒂固,在经济落后时代,事业单位制度能够保障固定收入和社会福利,有利于传媒单位的人事稳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在传媒业中,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由于安稳,导致许多工作者缺乏创新,缺少竞争意识,不利于传媒业进步。所以,在近几年,传媒单位人事管理制度逐渐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化转型,地市级电视台人事管理部门也面临转型期的重重困难。2.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我国传媒市场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进入和退出机制不科学。在传媒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部分人事部门不能根据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招聘人才,尤其是地市级电视台,很难引入专业型人才,更多是根据主管单位的要求来安排人员,甚至有一些与传媒业不相关的人员进入此行业,占据许多辅岗位,存在严重的因人设岗问题。与此同时,不适合岗位的工作人员由于占有事业编制,没有形成合理的退出机制,从而影响传媒单位的整体发展。
(三)媒介融合环境对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情况分析我国学者在此方面的相关文献研究较少,但若从媒介融合环境下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困境,以及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分析,媒介融合环境也直接或间接地对当下地市级电视台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较大的影响。1.注重地市级电视台“创意型”人才的培养。媒介融合环境彻底重塑了市场竞争格局,并强化了市场竞争。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趋势逐渐强大,导致传统媒体陷入生存困境,电视台等相关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被不断弱化;另一方面,电视台在内容制作上存在同质化问题,商业性质过于严重,同类节目的“山寨”现象尤为突出,并缺少技术上的更新,导致地市级电视台收视率偏低。究其原因,传媒业生产的是内容和信息,由于产品性质不同,人才已经成为传媒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若改变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现状,必须要注重“创意型”人才的培养,重新审视人才的重要性。“创意型”人才不但要具有新媒体的技术和思维,还要有营销理念和方法,确保地市级电视台在媒介融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挖掘自身特色,以此改变地市级电视台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现状。2.减少地市级电视台人才流失。当前,媒介融合环境间接改变了传媒业的人才结构,传媒业的人才流动频率逐渐增大,地市级电视台普遍存在留不住人的现象。比如:更多技术型传媒工作者选择新媒体、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主持人、播音员也在机遇面前另择良木,选择更广阔的发展平台。长期如此,致使地市级电视台整体水平落后,难以在节目中进行创新和突破。对此,人事部门需要深刻认识到人才流失的瓶颈,并采取相关措施改变现状:在人才管理上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媒体人在工作中感受到自身尊严;人事部门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并提供培训平台,让工作者能够给单位创造价值;地市级电视台应该丰富单位的激励机制手段,有针对性地在精神上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在物质上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让人才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得到满足,以更好地留在人才。
三、研究展望
篇4
>> 教育管理制度变革的人学解读 完善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创新驱动的关键是科技创新 传媒内部管理变革的关键是转变 管理制度是高铁运行安全的关键因素 刘勘:金融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 企业科技档案超前管理制度的建设 雄安新区的关键是制度创新 试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浅析高校管理制度的创新 创新我国国债的管理制度 略论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 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高校管理制度创新的价值追求 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研究 构建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思考 论现代管理制度的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 Jacobs, A. Rampant fraud threat to China’s brisk ascent[N/].The New York Times, 2010-10-06.?_r=3&src=me&ref=homepage.
[7] 朱军文,刘念才.我国高校基础研究产出变迁轨迹:1978-2009[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1).
[8]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R/OL]. http:///portals/0/documents/kxpj.
[9]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Z].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0] 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科 技 统 计 报 告: 2010年我国高等学校R&D活动分析[R/OL].http://.cn/tjbg/gdxx/documents/2011/20120214.htm
[11] 明炬.高校基础研究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9).
篇5
一、为何开展传媒音乐人才培养
传媒音乐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传媒音乐教育发展和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传媒技术和音乐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给传统音乐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革,也为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通过采访的定性研究方法,围绕演出、影视音乐传媒、无线音乐等三个行业展开调查,针对每个行业选取了相关个案,重点调查了相关企业的主要部门、运行机制以及相关职责,分析与总结出具有共通性质的业务类型,并以此为依据来说明开展传媒音乐人才培养的现实性和重要性,也为如何培养传媒音乐人才提供了现实依据。
(一)演出行业①
当下中国的演出市场,根据演出的音乐类型和经营主体,可以分为音乐厅音乐经营、体育场馆演出经营、小众音乐的现场演出经营和音乐节等四个主要方面。
【个案调查】国家大剧院:在国有体制框架内产生,在国家资金注入和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承担公众艺术教育、商业演出、公共文化交流等多项音乐文化传播职能。基本的业务部门及职能涉及如下:
(二)影视音乐传媒②
在传媒娱乐空前活跃的时代里,更多文化传播、传媒公司涌现出来,融合艺人经纪、唱片制作、影视传媒、演艺交流、无线音乐、版权等业务类型为一体,很多传统的唱片公司和演出公司也挣脱单一的经营模式,以市场利益最大化为导向,向综合娱乐行业迈进。
【个案调查】北京美乐文化传播公司:综合性音乐传媒公司,曾签约和彝人制造、阿木、李健等百余名艺人,是一家致力于中国原创音乐的推广和发展、唱片制作、艺人经纪、演艺交流的综合性传媒公司。各个主要部门及工作内容如下:
(三)无线音乐③
无线音乐是运用数字化手段,以计算机为主体而制作的数字音乐产品。其业务是用户利用手机等通信终端,以SMS、MMS、WAP、IVR、WWW等接入方式获取以音乐为主题内容的相关业务的总称。具体包括现有的彩铃、振铃、无线音乐俱乐部、无线首发、无线音乐搜索以及即将推出的音乐随身听。
【个案调查】无线星空音乐有限公司:专注于数字发行领域在无线、互联网、终端、运营商等多渠道的营销推广活动,力图实现数字音乐版权在信息网络传播领域中的商业价值最大化。各个业务部门基本工作内容如下:由以上案例调查情况可以看出,这些行业内部所蕴含的共通业务类型可概括总结为如下九个方面:音乐产品及活动监制;音乐市场营销与推广;媒介运用与宣传;音乐市场开拓与调查;音乐产品研发;音乐市场培育;音乐产品与活动策划;艺人经纪;音乐版权洽谈。这些具体环节构成了传媒音乐行业中的核心业务类型。
针对以上产业共通的业务类型,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音乐产业所需人才的跨界交叉能力,以及传媒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跨学科性。而目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音乐院校音乐教育、高师音乐教育、传媒音乐教育)的培养目的各不相同。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更多的音乐表演或音乐理论方面的突出人才,要求具备高、精、尖的专业水平;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服务,具有师范性、专业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在传媒技术与音乐文化产业结合越来越紧密的态势下,从上述传媒音乐行业案例调查的实际情况而言,在音乐文化产业领域中,我们所培养的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并且,这种复合型的传媒音乐人才的培养是音乐院校教育和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远远不能完成的。因此,培养适应当代音乐文化发展的传媒音乐人才也是一种时展的必然走向。
二、何为传媒音乐人才
从学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高校传媒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全国近一百三十个专业艺术院校、高师院校所设立的,具有传统学科色彩的音乐学专业相比,既有根本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我们所谓的传媒音乐教育是指以音乐学为基础,以传播学为依托,以音乐在现代传媒中的多元组合方式和传播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将音乐策划、音乐传播、音乐营销等新型音乐应用门类作为主要的研究和教学手段,是跨学科的新型专业④。因此,传媒音乐教育是一门极具包容力的综合型学科。如果我们把音乐院校培养的专业音乐工作者称之为“音乐人”的话,那么,传媒音乐教育培养的人才可以称之为“传媒音乐人”。传媒音乐人具有双重职能。第一,要为当代传媒系统中所有与音乐相关的传播活动服务。他们应具备音乐传播调查、音乐项目策划、音乐产业管理、音乐节目制作与编辑的能力,并且熟悉音乐著作权法、经济合同法以及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了解音乐传播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前沿及其在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具有音乐市场的分析、观察能力。能在音乐传播的各个环节(音乐剧场、广播电视、网络传播、唱片、音乐报刊媒介等)与时俱进地适应社会发展。第二,他们也是音乐家的合作者。他们和音乐家一起,共同站在当代与未来的社会音乐生产平台上,为社会提供音乐产品。在当代和未来,音乐家们的艺术与技术,只有在传媒音乐人的协助下,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更全面地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如何培养传媒音乐人才
由于传媒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和复合型,所以,其学科设置要求具有极强的传媒类指向性。再加上传媒音乐教育系统与各类媒体的悠久渊源关系,为传媒音乐理论资源贮存、媒体内部实地调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就目前我国相关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等)所开设的与传媒音乐行业相关的课程设置而言,大致可以总结为音乐传播、音乐编辑、电子音乐制作、音乐商业管理和艺术管理等几个主要专业方向。构建并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传媒音乐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关键。因此,必须全面推进传媒音乐教育的教学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传媒音乐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完善传媒音乐专业方向设计,丰富培养方案。要根据传媒音乐人才的市场需求及培养目标,设计大致的专业方向,如音乐传播方向、音乐编辑方向、电子音乐制作方向、音乐商业管理方向,等等。并以相关音乐和传媒理论课程、实践系统、创新环节和音乐文化活动等为主要载体,运用学校、媒体单位和社会的各种资源,来实现传媒音乐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进行。总体而言,各个传媒音乐专业方向构成的教学体系和各种实践(如音乐传播调查、音乐行业职业状况等专业实践或者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由科研、音乐作品创作与展演等组成的创新教学体系构成了传媒音乐人才的培养体系。而这三大培养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决定着传媒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与否。
篇6
关键词:时装摄影,服装品牌,依存,影响
摄影是一种现代人的需要的影像表识,而时装摄影能使人在看过画面形象后,产生一种仿效的冲动,从而推动时装的行销。正是其在制造视觉幻想方面无可比拟的杰出表现力,新生未久的摄影术迅即取代了时装绘画的地位,成为时尚传播领域首屈一指的主流传媒。服装业对摄影技术与功能的充分利用,促进了“时装摄影”的诞生,此后的一百多年,时装摄影与时装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彼此促进了对方各自作为一个行业领域的发展与繁荣。
一、服装与时装摄影的依存关系
时装摄影的源起是在19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当时的法国和英国,为了推销时装的样式和款式,一些摄影师想到了摄影。于是出现过一些照片贴成的小册子,上面是服装的设计、材料和样式,用来给皇家和上层社会的成员观看。一些裁缝和服装商人,也将服装样式照片做成小的名片样式,让顾客进行挑选。时过境迁时装摄影充分借鉴着新闻报导摄影、后现代摄影的语言,紧紧抓住人性、道德、性别、流行等大众文化的关键词,施展浑身解数以求打动目标消费者的心。国际广告界的大卫奥格威,从他职业的视角对影像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作了断然的肯定,认为“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而这以评价源自他在无数次的广告创意实践中对影像作为视觉行销媒介与品牌、市场之间潜在关联的充分认知和预见。
纵观现代服装业的历史,时装摄影使工业化使服装的规模化、批量化变成现实,商品营销寻求各种有效的促销手段,具有先天技术优势的时装摄影由此在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之外承载了视觉行销的商业职能。因而时装摄影作为一个独立职业与专门领域的形成与发展,是服装工业化的结果,却又进而成为推动服装业走向进步与繁荣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手段与力量――现代服装业的发展,没有时装摄影在其间发挥作用显然不可想象。特别是法国的许多女装品牌,它已形成以欧洲为中心,覆盖全球的运作格局,以美丽为诉求,以特立的营销理念为杠杆,开创女性服饰产销新局面,把美感和漂亮叠合在缤纷服饰之上,迎合天下女性的向往和追求,将她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梦想,转化为时尚经典、极为畅销的流行服装。从现时业界的共识来看,企业越来越清醒地看到,商品价格的增值点将主要依靠品牌建设上。
这种相依共存互为因果的紧密关联,恰恰可以从某个层面对中国服装业的历史与现状作出解释,尽管摄影术早在19世纪40年代被发明的几乎同一时期即已进入中国,却迟至20世纪末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时装摄影的出现和兴起。显然,服装工业水平及商业意识的滞后从根本上否决了时装摄影在中国提前形成的可能,而反过来,时装摄影及以时装摄影为主要手段的品牌运作概念的缺失和落后,又严重制约了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和走向世界的努力。时装摄影在目前企业的品牌战略实践中远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固然有行业规模不够、整体水准良萎不齐、运作模式不规范等等诸多局限的因素,但究根问底,中国服装企业对时装摄影在品牌包装运作中的功用认识不足和操作上的偏差显然是导致品牌缺乏竞争力的重要根据之一。
我们现实的操作情况来看,在许多企业品牌打造、推广和保护的一整套战略实施过程中,以时装摄影为核心之品牌运作手段的巨大功用常因企业目的功利性太强而被忽略与强化:如过于追求形式上肤浅的表面美感而不注重品牌内涵的表达与品牌个性风格的塑造,刻意在模特选择上制造明星效应而不在意与其品牌形象是否适合摄影师创作水准如何。事实上,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可能一夜之间造就,而是通过日积月累长期高品质的形象传达潜移默化地对公众的消费认知与选择施加影响来完成。如果包括企业在内的整个服装业界在其功用上的认知和观念没有改观,就可能成为滞阻中国品牌竞争力提升的意识瓶颈。
二、时装摄影对服装品牌的推广
历史经验表明,企业与产品的品牌化经营是服装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过程,而品牌经营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品牌的包装与推广,其中当然包括品牌视觉行销策略的实施。作为视觉行销的重要表现手段和操作环节,时装摄影由此在整个品牌包装运作体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和影响。过去,它在促进早期世界服装业发展的历史中扮演这举足轻重的角色;现在,它更与源出一脉的时装设计、时装表演、时装评论等等诸多服装衍生文化分支相互呼应,融合协作,构成推动现代服装产业良性发展提高企业与品牌竞争力的动力。
在这个图文信息传播空前发达的时代,以时装造像为根本手段的平面视觉行销借助样宣、海报、杂志、报纸、灯箱、广告牌以及网络等等新老传媒大行其道无处不在,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视觉冲击力和满足受众心理体验的完美形象,诱惑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消费狂,帮助企业或品牌在市场对决中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正如一家著名的视觉艺术杂志所感慨:“名牌已成了一个视觉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名牌的海洋里我们以成为视觉符号的消费者并受符号霸权的控制……”。时装摄影由此见证了它作为品牌缔造者和时尚传播者的角色定位与生存价值。譬如那则“我和牛仔裤之间什么也没有”的牛仔裤广告使CALVIN KLEIN一举攀上每周售出40万条的高峰,譬如一幅“黑天鹅晚装”的经典时装杰作奠定了GIVENCHY“高贵优雅”的不朽形象……
时装制造者和时尚推销者不但要推销产品,还要借用时装摄影的意识形态来体现时装的内涵和企业文化。把“人的本质力量”转化为物质形式”,时装摄影是一种具备创作思维的艺术品,它涵盖了摄影师对时装的理解,能够用最高境界的艺术品来把握表现服装的细节,强调模特与服装之间完美的结合,最终完成时装摄影所要表达的内容,展现给受众独特的平面图片艺术。时装摄影的宏观表现形式是一种美学概念,传达时装摄影本身存在的艺术理念,是极其抽象的东西。时装摄影的微观表现形式“直观写实”充分体现时装设计的风格,通过“模特”这个“载体”告诉受众,时装本身的特点,包括时装的款式、面料、颜色的类别。免费论文参考网。由此可见,仅从技术层面来看待和评估时装摄影的作用与价值是有失客观和公允的;它对时装领域的介入所展现出来的能量――对社会经济与生活的巨大影响力和重要性,早已远远超过了它单纯作为一种创作形式而具备的功能本身。免费论文参考网。显然,商业化的时装摄影当然要以达成时常状况改善为根本目的和创作基准,能否实现品牌的价值提升从而为客户创造商业附加值无疑是商业化时装摄影创作成败的不变准则。
篇7
关键词:媒体素养;媒体素养教育;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3-0128-02
Exploration on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Guan Haoying
(Xingta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Xingtai054001,China)
Abstract: In the mass media era,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al ideas and teaching methods raised for effection on people by a variety of media. The college student group is the future of society, although accepting the high level of education, but the media literacy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cept of media literacy, analyses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sit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a,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Media literacy;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Medium; Transmit
信息时代的“素养”应当包括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认知、反馈、取舍、质疑和提问的能力,对世界及身边所发生的事情的感知能力,以及自己动手制作媒体产品的能力。
一、媒体素养的基本定义
媒体素养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以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因此,当前比较完善的媒体素养定义还是出自西方媒体教育学者。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体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体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1]。
简言之,媒体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体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体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它与提高社会文化品质与健全公民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2]。因此,媒体素养是信息时代大众所必备素质之一。
二、媒体素养教育的历史及其发展现状
媒体素养研究的历史既是文化观发展的历史,也是媒体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媒体素质教育起源于英国,成长壮大在加拿大、美国,以及其他欧美发达国家。它的理论基础是现代传播学和教育学,所以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具备符合时展要求的特点,即跨学科的特性。
媒体素养在我国是一个表较陌生的名词。在我国八九十年代学者们才思考媒体素养的问题。真正成为立论的热点更是在两千年之后,而媒体素养教育问题则才刚刚起步。中国的媒体教育在最近几年发展很快。尽管我国的媒体素养教育一直在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与国外相比是缓慢的。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的媒体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
三、信息时代对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需求
由于媒体事业迅猛发展,今天的人们是生活在被媒体信息所包容的世界里。而且信息语言、信息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以及传播效果都与从前大不一样。特别是随着电视的兴起和大众媒体的普及,媒体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乃至成年人的第二个教育课堂。媒体对现代文化塑造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代大学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大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大众传媒在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意义
所有媒体信息都是两种:一种是表层信息,一种是深层信息。当人们的知识结构处于低下水平时,他只能接受其表层信息,因而易受控于媒体信息。相反,当人们拥有了高水平的媒体素养能力,他就可以积极地驾驭各种媒体信息。透过表层信息,深人到信息内容内部各层面、并对深层次信息做出正确而有效的取舍[3]。
目前我国国内高校的媒体素养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和探索学习技能尚需改进[4]。通过多个学校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分层调查表明,青年群体对媒体的特性、功能以及影响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甚至是错误的。大学生媒体素养状况令人担忧。这些现象的出现更加深刻地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五、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方式
首先,媒体素养教育本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意,我国的媒体素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5]。为此国家教育部门应加大媒体素养教育的投入力度,在各大高等院校开设媒体素养教育专业课程,培养媒体素养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媒体素养教育。
其次,加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深入交流和研讨,提升我国媒体素养教育的理论层次和媒体素养认知度;建立专门的媒体素养教育机构,以此来推动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此外,还应在深刻调查理解我国媒体素养教育现状、借鉴国外媒体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的前提下,建立我国的媒体素养理论,并撰写相关的著作和刊物,使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真正可以落到实处。
最后,从行动层面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多途径强化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组织大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熏陶,参与各种媒体活动;使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真正可以实现学校教育、媒体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的联动,取得实效。
总之,媒体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时代,针对多种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6]。它以培养人的媒体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体和有效利用媒体的能力,建立获得正确媒体信息、媒体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相信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多方力量的协同配合、努力倡导和大力贯彻实施下,我国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必将取得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8
[2]袁升平.信息时代我国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3]张鲜艳.加强高校传媒素养教育奏议.中国科技信息
[4]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中华新闻报,2002,1,16
[5]单晓红.媒体素养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6]汤书昆,孙文斌.中国素养教育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
篇8
“传播生态”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L.Altheide)提出的一个概念。“传播生态是指情景中的传播过程”,“所有远距离的传播都包含某种媒介或某种形式的技术,他们给讯息以形式”〔1〕。也就是说只要有传播活动,必定有媒介或者说技术的参与。传播生态是指社会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术媒介的特性、传播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易获取性、易交流性等,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传播生态环境”,并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传播生态有时也被称为媒介生态。
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它以其固有的模式得以传承,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到延续,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就在每个人的身边。特别是在与外来艺术文化的交流、对话与碰撞中,民俗艺术就会更加凸显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民俗艺术自身的力量及其影响力,以及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民俗艺术由于其自身特质之所在,在其保护愈来愈得到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其传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俗艺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播,只有在传播中才能永葆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命力不仅在于保护层面,更应让其广为流传。
民俗艺术作为“传承性的民间艺术,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2〕。“‘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3〕作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民俗艺术学“愈来愈受到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艺术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中和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实践中,民俗艺术学理论的构建已成为十分急迫的任务”〔4〕。以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研究,可拓展民俗艺术理论研究的视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把传播生态首先看作是一种视角,对媒介、信息及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进行可持续的生命关照;其次,民俗艺术中的传播生态也是一个领域,它可将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领域。
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要立足于对民俗艺术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的思考,将传播生态理论运用到民俗艺术的题材、主题、特征、性质、价值、功能、传承、变迁等方面的分析中去,研究传播与民俗艺术间的共生、互动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民俗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特色与魅力;通过传播生态这个研究视域,考察民俗艺术传播中媒介表述、干预和构筑民俗艺术及生活之关系,进而探询审美、气象、文化、科技、受众诸生态因子对民俗艺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因此,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有其价值所在:其一,传播生态关注民俗艺术传播过程和互动中的各种关系;其二,传播生态研究为民俗艺术传播中的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其三,民俗艺术的传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变动的,当今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均处于“媒介环境”中,传媒日益成为民俗艺术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传播生态研究考察民俗艺术生长的环境及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传播与民俗艺术变迁不可分割之密切关系。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
民俗艺术研究自我国上世纪40年代便已开始,最早是从对民俗学的研究开始的,后逐渐从中剥离出来并自成体系。解放前关于民俗艺术的研究主要是“从艺术史研究出发,较集中在民俗艺术文物的调查与研究方面,而较少涉及民俗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5〕。建国后,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民俗艺术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相关着作也陆续出版发表。其中与民俗、艺术、传播和生态等关键词相关的研究着作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研究向度。
一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如包鹏程、孔正毅的《艺术传播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主要研究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之关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论述了民俗生成的生态性本原、剖析了生产民俗、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以及对生活民俗、社会民俗的生态蕴涵阐发;唐家路的《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依据文化学、民俗学、艺术学,尤其是文化生态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民间艺术及其文化生态进行综合、整体、系统的研究;仲富兰的《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构建了民俗传播学研究体系,从对象、语言、结构等方面深入阐发,并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民俗传播特点以及民俗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论阐发深入且观照视野全面;曾耀农主编的《艺术与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陈鸣的《艺术传播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书主要从艺术与传播关系的历史考察入手,分析了艺术传播的信息、形态、受众、方法、效果和管理等;陈立生、潘继海、韩亚辉编着的《艺术与传播》(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其中一章节从艺术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之关系方面略谈到艺术传播生态问题,但较为笼统;另外略有相关的着作有谭华孚的《文艺传播论——当代传媒技术革命中的艺术生态》(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郝朴宁等的《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上述研究成果出现时间较新,基本为近十年内的着述。这些着作对民俗与传播、与生态,艺术与传播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系统理论的论述,体现了其研究的时代性特点。虽然并未有专门针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方面的研究着述,但这些着作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引导、拓宽了研究视野、启发了研究路径,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启发。
二是专题性研究。此类研究中论及民俗艺术与传播和生态及与此相关内容的着作较为有限,有:熊术新、苗民、孙燕的《中国云南两个少数民族村落影像民俗志:民俗文化在传播中的意义蜕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路善全的《在盛衰的背后:明代建阳书坊传播生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张泽洪的《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朱慧珍的《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民族出版社,2005年)等。这些研究对民俗艺术的某些类型或品种进行深入的具体研究,以实证为基础,或从传播意义角度、或从生态文化角度着重于对其艺术特色的个案分析。这可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提供鲜活的个案资料,并启发本研究微观探究与宏观概括相结合的思路,以个案材料的分析探究支撑研究的宏观理论观点。期刊资料与民俗艺术传播或生态有关的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约有几十余篇,在这些论文中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传承的基础理论研究,如王汝澜《试论民俗的传承、传播与新民俗》(《民间文学论坛》,1983第3期),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民俗研究》,1998第3期),黄静华《民俗艺术传承人的界说》(《民俗研究》,2010第1期);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文化生态的专题研究,如冯光钰《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人民音乐》,1996第1期),孙信茹《甘庄的民俗生活及民俗艺术:传媒视野下的个案分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刘祯《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文化遗产》,2008第4期),艾亚玮、刘爱华、张成玉《文化生态的迁变与瓷板画艺术发展路径探究:以南昌瓷板画为例》(《装饰》,2010第6期)。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传播生态理论,以此为理论启发点,从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综合研究,相关的传播生态理论着述主要有:徐国源、谷鹏的《当代传媒生态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支庭荣的《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苏炜的《大众传播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邵培仁等着《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美]大卫?阿什德着、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华夏出版社,2003年)等。
纵观上述文献,基础理论性研究的相关着述多集中于民俗学研究视野,或集中在大艺术传播研究;专题性研究的着述多集中于民俗艺术的文化传播形式与文化生态环境研究上。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对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作专门的、深入地研究的专着、论文,但是相关书籍、论文资料是本研究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将对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个案启发,启迪本研究以整体性的融合的眼光、以深入的理论阐发与规律概括、以加深理论整合度与纵深感为宗旨展开。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将以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和确认传播生态研究的学术基础,进而对民俗艺术传播的主客体关系、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维度、传播内涵与生态形式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对民俗艺术的现代传播生态进行深透地阐释,致力于以整体而科学的艺术学视角把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作不同层面与视角的意义呈现。
三、研究方法与视点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交叉研究法、历史比较法等方法展开。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几种方法可互相渗透、互为参考,以此打开民俗艺术传播生态论的方法论路径。文献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了解民俗艺术传播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在此基础上发掘本论题现存在的研究空白点、以进一步探讨并深挖其研究意义。
篇9
关键词:国家级影视实验区;地方高校;专业设置;影响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148-02
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存亡和发展,对地方性高等院校来说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对于地方性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和优势,发挥地方高等院校特色,为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地方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根据和特点
(一)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
地方高校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灵活主动适应市场需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就培养什么类型的专业人才,专业类型主要由学校选择,专业设置先上后稳,逐步完善。民办高校根据人才市场的信息建立起来的专业结构,由于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二)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设置新专业
地方高校的另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专业设置的超前性。在高等学校中设置的新专业,体现超前意识做得较为突出的是民办高校。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机制灵活,学校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息息相关,因而它们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探索未来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趋势,超前设置相关新专业,以抢占人才市场的制高点,拓展新专业的发展空间。
(三)瞄准高新技术的应用前景设置急需专业
地方高校一般都能够认识到,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许多与高新技术直接相关的新的职业岗位,急需设置新的专业。如数控加工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可控硅集成、网络与商业在internet上的应用等诸项技术,在今天的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中已广泛涉及。
(四)校企结合,校校合作,联合举办品牌专业
校企结合,校校合作,联合举办品牌专业,是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又一特点。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作为与市场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的民办高校,充分重视专业设置的开放性,不断挖掘校内教育资源和企业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其它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联合设置新专业,使专业教育融于行业、企业之中、融于校校联合之中。这样的专业经过若干年的联合打造,就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
二、国家级影视实验区的设立对我校开设专业的影响
横店影视城兴建于1996年。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为横店影视城挂牌成立首家国家级影视实验区。2010年4月成功晋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横店影视城接待中外游客1090万人,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2011年,影视城接待中外拍摄剧组150个,营业收入增长了50%,实现了利润同比增长70%。从1996年至今,横店累计接待剧组954个,拍摄影视剧21000多部(集),占全国古装剧产量的1/3以上。横店影视城俨然已经变成一个集文化旅游、影视拍摄、影视制作等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集群。
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是横店影视城内唯一一家以影视传播为主的高等院校,她的前身是横店影视集团和浙江传媒学院共同创办的横店大学,2008年更名为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隶属于横店影视集团,作为横店影视城的分子之一,横店影视城的每一步发展变化都对这所学校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服务地方,以就业为导向是地方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必由之路。我校现在开设的专业主要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商务英语,旅游管理,商务英语,人物形象设计,影视表演,摄影摄像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表演艺术,艺术设计和电视节目制作。从我校开设的专业来看,每个专业的设置都可以看到横店影视城的影响。国际经济和贸易,会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商务英语专业显然是为了适应影视实验区日益丰富的外事和外贸以及相关经济活动而开设的;影视实验区在深入实施“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旅游发展战略的同时,着力提升“影视产业化、旅游品牌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水平,实现影视业、旅游业的齐头并进。这就为我校的旅游管理,编导,影视表演等相关专业的的开设和就业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三、影视实验区未来的发展对我校专业设置的影响
从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来看,“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将进入“破解瓶颈,转型升级,加速发展”阶段。继续推进“五大体系”和“十大平台(中心)”建设,致力于打造完善的影视产业链,尽快形成以影视剧拍摄制作为龙头,影视实景基地、剧本策划创作、影视投融资、置景与道具租赁、影视交易、影视衍生产品开发、影视教育、影视旅游等相关产业紧密配套、互动发展的影视文化产业集群。至“十二五”期末,实验区要素构建体系、策划制作体系、展示交易体系、影视后产品开发体系、影视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基本形成,要素集聚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不断完善,成为规模宏大、世界闻名的影视产业基地,进一步叫响“横店影视城,中国好莱坞”的品牌,并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中国横莱坞”品牌。在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制作、影视融资平台、影视发行交易、影视人才培养等重要环节实现重点突破,形成全国著名的“影视公园”、“影视制作”、“影视院线”、“影视院校”。并且明确强调在“十二五”期间要持续加强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广引优秀师资,着力培养影视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依托影视基地,推进工学互动,打造知名影视院府。
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的进一步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相关专业人才,需要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现代科技人才,这些需求对我校的专业设置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根据地方高等院校首先满足地方人才需要的原则来看,我校未来专业设置应该紧跟产业实验区的步伐。在人才培养规模和层次上都应该有较大的发展和变化。
四、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与国家级影视试验区携手共兴之路
(一)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如何观照媒介融合新视野
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是属于上游的渠道供应商和内容供应商。在媒介融合的新视野下,对优质资源生产进行整合,将对我校的专业分布体系、层次构建体系,产生新的整合重组力量。对于我校的影视传播教育而言,院校内专业体系的不够完善和高端人才的开发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媒介融合要求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一专多能,结合最广泛的校内力量,加强各专业内外的关联程度,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最大程度的整合效应。据此,提升专业设置的综合完整性,将成为我校影视传播教育适应当下传媒产业的媒介融合趋势的首要之选。同时,为了让各专业普遍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兼容性,搭建校内广适性教学平台,知识融合和技术融合双管齐下,沟通不同专业的课程环节,以利学生更挥本身的专业背景优势,用高度的自主积极性定位更精准的自身培养,也是其适应媒介融合的关键之举。
(二)构建多维立体的影视传播教育体系
在我校横向与垂直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打造多维立体的教育体系,将成为其促进与影视试验区无缝衔接的立足点。拓展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影视传播教育体系,多方联动地提升影视传播专业的整合,能促进整个体系的优质循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单纯倚靠院校单方的教学力量,难以在传播优势方面形成力道,它要求校际、传媒人才接受终端的互相联动,构建起产学研的立体人才培养平台和组织框架。在该体系的建构中,“学”是整个培养体系的基础,充分运用教学探索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在“以受众为中心”的课程理念的统领下,建立立体培养机制。我校高端的培养体系还没有形成气候,更加需要学校提升基础培养的“学”业效应,将传统教学的单向传播弊端革除,采取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理念,通过多元化教学媒介的多专业通道互动模式,精耕细作开拓我校的影视传播教育的“学、研”格局。另一方面,搭建专业与实践的直通车,将教学理论和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影视传媒产品,满足行业对人才深度参与实践的要求。我校毗邻国家级影视试验区的优势,搭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资源的同时,与影视试验区展开深度联盟,实现人才置换,促进院校新鲜血液的循环。
(三)形成横店影视学府品牌效益链
通过有效的学府品牌建设、或强强专业组合,以打造我校影视传播教育的整体“品牌竞争力”。而影视传播教育与影视试验区的优质双向沟通的模式应该是:教育为试验区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供给,影视试验区反哺教育,进一步成为教育的实践基础和效益基地。宏观地审视我校影视传播教育的整体格局,其与影视试验区主动联动仍显不足,影视试验区反哺影视传播教育的规划也还未走上进程。由此观之,与影视试验区的协调发展应成为我校影视传播教育的基本战略之一,我校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构建多维立体的影视传播教育体系,倾力建设更广泛专业的影视传播平台,建构我校影视传播教育与影视试验区强势联合的品牌坐标。
此论文系 2012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编号:JB117
参考文献:
[1]张宝蓉.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视角.厦门大学博士论文.中国知网.
[2]赵雅丽.基于就业视角的民办高校专业设置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知网.
[3]包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研究.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07月.
[4]刘慧娟.横店影视城的文化产业集群效应.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年第5期.
[5]邵培仁,廖为民.横店:中国影视文化集群发展的一个样本—基于共享性理论的案例分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篇10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以产业发展推动事业进步,以事业进步体现产业发展,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适应多种传播形态发展,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内容和信息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构架具有足够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成为综合实力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综合性传媒集团。
2.经济目标:未来五年,集团归属母公司的净资产力争每年增长超过5%,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力争每年增长超过5%,职工收入稳步提高,报业资产盈利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类非报业资产贡献比例进一步提高,形成更加可持续发展的资产结构和创新业态。
3.发展目标:加快内容创新转型,做好文化资源的提供者;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做好文化资产的经营者;拓展资源平台运营,做好文化资本的运作者。
•在创新中推进报刊主业健康发展
1.强化舆论引领和服务提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宣传水平。各报刊根据各自定位和特点进一步对接市场需求,在做好传统方式舆论宣传的同时,努力向精细化、分众化方向转变。
2.积极推动报态转型:面对高成本和广告经营困难的双重挤压,报业传统发展方式面临更大挑战,探索多种报态转型的任务迫在眉睫。传统媒体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新媒体传播形态,根据各自特点制订相应的多媒体发展规划,加快数字化整合、细分订阅,强化报网互动,尽快介入具有价值提升空间的传播终端。
3.有序推进报刊改革和转企改制: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积极有序推进报刊改革和转企改制工作,争取用好政策空间,推动集团优化结构,增强实力,健康发展。
4.整合经营资源,优化经营模式,不断优化报刊经营业务:广告努力拓展,发行努力持稳,印刷努力增效。
•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中做强新媒体
充分认识数字、网络等高新信息技术对传媒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加深集团员工应对新媒体冲击的危机感,加强对记者编辑全媒体新闻报道能力的培训,大力推动以移动、互动、即时、参与为特征的新媒体业态发展,加快集团传播内容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对现有新媒体产品进行有效整合,强化集团在新媒体内容研发、品牌运营、项目拓展方面的资源优势,设计建立新的传播商业模式,为集团传媒经济构建新的赢利增长点。具体做法,一是增强内容整合和再生产能力,二是加快无线互联网建设,三是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基础服务平台,四是逐步实现数字出版的商业化应用,五是提升新媒体项目的资本价值。
•围绕主业,推进与产业相关的多元发展
积极调整发展方式,通过资本市场、产权市场、实业地产等项目平台,将传统报业经济积累的部分资产转化为能够带来市场收益的可流动资本,进一步完善多种资产平衡、产业框架合理的文化产业战略布局,为集团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用好上市公司投融资平台,二是完善文化产权交易平台,三是实体作业平台实现收益,四是优化文化产业资源结构,五是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创投业务,六是提升集团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成都传媒集团
•指导思想
以融合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战略转型为主线,坚持“做精做强传统产品、推进战略向蓝海转型、大力实施资本运作快速推进产业扩张”的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科学治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大力提升集团的舆论引导能力和产业经营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力;大力发展数字新媒体和多元文化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向全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商、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的转型;大力繁荣企业文化,奋发有为地推进集团化建设。
•产业发展目标
2011~2015年,集团营业收入增加值年均复合增长14%以上,将成都传媒集团培育为年产值70亿元(合并收入),资产规模达200亿元,以全媒体深度融合为特色,在国内位居前列的大型骨干综合传媒集团。建成3~5个传媒业集聚区,引进和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新培育1~2家上市公司。
•基本要求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增强政治职责和社会责任感,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做精做强内容产品,为新媒体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坚持把融合发展作为主题。主动顺应现代媒体融合的趋势,深化推广现有媒体融合成果和模式,激发化学反应,大力推动以资本为纽带的媒体融合,促进融合互动、协同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
坚持把推进战略转型作为主线。坚决挺进新媒体蓝海,加大新媒体研发、投资、人才引进和新兴业态、商业模式探索力度,实现增量收益,加快推进从传统内容生产商向全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进程;大力发展多元文化产业,重点加快重大项目产业园区的建设进度和开园营业,拓展收入渠道,反哺媒体主业,优化集团产业结构,实现战略转型。
坚持把深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以组建集团母公司为标志,确立市场主体地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科学治理。坚决按总署要求在2012年上半年前完成或基本完成集团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任务,2011年完成期刊转企改制工作,已完成改制的企业要及时完善法人结构治理,创新管理,创造条件引入社会资本,实行股份制改造,力争上市。成都广播电视台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制播分离”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坚持把加快资本运营作为集团迅速盘大的有力杠杆。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创新资本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和上市融资等手段,打通集团的资本通道,增强上市融资能力,借助资本市场和外部资源深耕平面媒体,拓展新媒体产业,积极涉足新媒体以及发展多元文化产业,重点培育2~3个未来可上市发展的企业。
坚持把繁荣企业文化作为发展的活力源泉。加强企业文化的引导和建设,营造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让全体员工享受更多的改革和发展成果,不断增强员工的幸福感、满意度,从而凝心聚力,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建立职代会,加强关怀;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包容的心态,助推集团发展。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
•总体目标
实施“跨越战略”,打造全国一流现代文化传媒集团。
•总体要求
要求我们保持快速发展步伐,在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上进一步保持全国前列的位置。“十一五”期间,杭报集团营业总收入平均增幅是20.5%。如果“十二五”期间杭报集团能保持年增长率10%以上的水平,“十二五”期末总收入将达到25亿元;如果平均增幅是15%,预计集团“十二五”期末总收入将达到32亿元。这是在自我积累的基础上,再投入发展可能达到的数据。如果进一步运用行政和市场的手段,加强战略整合能力,进行资本运作,则可以跨越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使集团继续保持全国前列的位置。
要求我们的区域化战略视野要面向全国。要本着“做强本地市场、扩大浙江市场、辐射长三角、布局全国市场、争取走出去”这样的战略来加快区域化发展,继续以互联网业务、商务印刷业务、期刊业务来推动区域化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国的报刊市场将会出现更大的洗牌和重组,杭报集团要抓住机遇,通过与兄弟城市报业集团的战略合作,来进一步推动报纸的跨区域发展。
要求我们加快集团产业结构的调整,率先向现代传媒集团和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转型,并最终走向大型文化传媒集团。实现这样的目标,杭报集团必须建立两大产业体系,一是以报刊为核心的现代传媒产业体系,在继续发展平面媒体的同时,积极发展以互联网、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加快向广播、电视、出版、户外媒体的跨媒体发展。二是以现代传媒产业为支柱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在加快发展商务印刷、现代物流、文化会展业的同时,建立文化创意园区,打造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平台。到 “十二五”末,争取集团报刊以外的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达50%。
•战略举措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增强传播能力建设。“十二五”期间,一方面要在继续做强做大报刊主业的同时,加快布局新的传播渠道和终端,继续探索形成全媒体、全天候、立体化、多媒体机制,把杭报集团打造成全媒体,扩大主流舆论阵地,增强传播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新闻创新来强化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新闻的权威性、说服力、吸引力,来推进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为保证杭州市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处理好报刊主业与新兴媒体的关系,进一步优化传媒产业结构。 “十二五”期间,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集团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点。继续抓好报刊主业的发展,保持稳定增长,扩大领先优势。“十二五”期间,在继续做强现有报刊的同时,要努力办好地铁报,同时争取再创办一些新的报刊,完善集团报刊布局。
从报业集团向现代传媒集团转变,要扩大集团内容产业内涵和外延。继续通过战略合作、技术创新来建设完善集团现代传媒产业的格局,加快向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图书出版领域进军,并在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集团新兴媒体的专业特色、市场定位、盈利模式,加快发展。
加快向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拓展,成为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加快发展商务印刷和数字印刷出版业务,建设集团九堡数字印刷出版基地。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业务,把集团每日送电子商务公司打造成浙江省最大的报刊发行、轻物流配送企业。
以余杭和富阳两个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为契机,加快集团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规划集团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和萧山日报文化创意园区。
选择成长性好、已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活动品牌,在会展、体育、文艺领域培养一批优秀文化企业和有市场运作能力、有影响力的优秀文化品牌。
以重点项目和品牌战略,培育新的产业支柱和品牌媒体。继续做大做强《杭州日报》和《都市快报》,提高影响力和区域覆盖面,扩大在浙江市场的领先地位。其余报刊都要努力成为在全国和全省同行业中的领先者或品牌媒体。
在新媒体和跨媒体中选择一批有成长性的项目,打造成像“19楼”一样在全国全省有影响、有市场竞争力、快速发展的品牌媒体。
重视文化品牌项目的建设,确定一批名栏目(版面)、有影响力的媒体活动和内容产品,成为全国、全省品牌,并可持续发展。
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将从自身实际出发,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根本,以股份制改造为手段,以人才建设为基础,以报刊项目为依托,以新媒体为突破,以多元化经营为辅助,实现经济结构“股份化”,传播形态“立体化”,着力打造“立体媒体”集团。力争到“十二五”末,将集团建设成为年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总资产达到1.9亿元,净资产达到1亿元,利润总额达到0.3亿元的立体媒体集团。
•发展战略
――以股份制改造为手段,坚持开放与合作,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报刊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与市场中的优质资本结合,坚定不移地推动四川期刊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通过资本扩张与业务扩展相结合,推动集团跨越式发展。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编辑出版和经营管理队伍,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实施精品战略,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在“十二五”期间,培育1~2个在全国同类报刊中经营规模位列前十的品牌,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报刊集群。
――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积极推进新媒体项目的发展。深入研究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互动效应,发掘合理共赢的互动方式,全面推动集团由平面媒体集团向立体媒体集团转型。
――发挥集团优势,整合经营资源,推进集约化经营。依托集团经营中心,整合内部经营资源,拓展产业链,发展相关延伸产业,形成多元化经营格局,壮大集团的整体实力。
•发展思路及主要任务
进一步增强党刊实力,扩大党刊的影响力。“十二五”期间,集团将进一步强化党刊的核心地位,增强党刊的综合实力,继续扩大党刊的影响力,着力将《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打造成为四川省最具权威性的高端时政大刊,将《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打造成为深受基层党员干部喜爱的必读手册。努力提升党刊经营水平,力争“十二五”期间党刊经营规模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一番,进入全国地方党刊经营前5位。
做实股份公司,坚定不移地推动上市工作。在“十二五”期间,集团将通过有序的组织安排,在完成集团所属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做实股份公司,力争在“十二五”末推动股份公司上市。
实施精品战略,打造名优报刊。“十二五”期间,期刊集团将坚持以自主经营为主,利用多种经营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打造1~2个在全国同类报刊中经营规模位列前十的报刊项目。
以新媒体为突破口,打造“立体媒体”集团。“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完善立体媒体发展战略,以新媒体为突破口,探索平面媒体融入“屏幕媒体”的路径,实施传播形态“立体化”战略,实现 “纸张阅读”与“屏幕阅读”的随意调换和渠道、形式与内容的深度渗透。
努力延伸集团发展边界,继续扩大集团规模。“十二五”期间,集团在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经营与重组上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通过“行政推动,市场主导”的手段,进一步整合省内的报刊资源。抓住贯彻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和实施报刊退出机制的重要机遇和有利时机,兼并、重组、托管一部分报刊资源。全力推进申办新报新刊的工作,力争在“十二五”末集团报刊资源超过20种。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有关传媒产业的重点建设工程
•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
建立学术期刊科学遴选和培育机制,重点支持代表我国学术水平、具备国际办刊能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学术期刊发展。培育20种国际一流学术水平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学术期刊,推动我国学术期刊整体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平台
建立覆盖主要学科领域数字学术期刊,打造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学术论文平台,建立多学术期刊单位的在线投稿、同行评议、出版与系统,鼓励传统学术期刊与数字学术期刊互动,推动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转型,带动原创学术文献数字出版的产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城乡阅报栏(屏)工程
“十二五”期间,采取政府支持、报社(集团)实施、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城市和乡镇车站、集贸市场、商场、广场等人流密集地点建设10万个阅报栏和电子阅报屏。上架和传输的报纸以党报、“三农”类报纸、科普类报纸、文化生活类报纸、健康文摘类报纸为主。
•新闻出版东风工程
在新疆、等地建设民文出版基地。为一批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单位、民族地区党报党刊、重点民文期刊和主要承担民文印刷任务的单位配置必要的业务用房和编辑印刷生产设备。在民族地区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县级新华书店营业网点,配备一批流动售(送)书车。实施出版物免费赠阅、民文新媒体建设、民文出版物“走出去”、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和出版物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项目。
•“原动力”原创动漫及民族网游出版工程
每年重点鼓励100种原创漫画图书、40种原创漫画期刊、60种原创数字动漫、100种原创游戏作品的创作出版,扶持100个优秀原创动漫、游戏人才(团队),支持50个国产动漫游戏技术研发重点项目。重点培育一批月发行量超过100万册的原创漫画期刊,推出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产大型网游精品和一定数量的网页游戏、手机游戏精品,鼓励手机动漫报、手机动漫杂志的出版,以及手机动漫WAP网站建设。
•重点新闻出版企业海外发展扶持工程
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企业海外发展步伐,为我国重点新闻出版企业在产品输出、境外机构设立、境外资本运营等方面提供支持。重点扶持20家外向型骨干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到境外建社建站、办报办刊、开厂开店,通过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扩大境外投资,参与国际资本运营和国际企业管理;营造良好环境和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拓展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
•新闻报刊出版监测系统建设项目
整合报刊内容资源,建立覆盖全国报刊出版单位的内容传输网络,形成实时更新的全国报刊内容数据库系统,全面建成全国报刊电子样本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报刊出版内容的分级监测,依法实现对全国报刊出版情况的统计、分析、评价和引导,为我国新闻报刊出版行政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基础平台。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